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学生讨论问题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五、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了发展的功力和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浅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58-0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小组之间,成员们通过相互的帮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主体作用、互助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与人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在积极的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要以一个管理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参与到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教师的参与,小组学习会变得快速、高效,按预定轨道顺利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要恰当安排

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模式与感悟角度,学生在理解时需要适当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1]。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

三、做好小组分工与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同时,优化分组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起到一个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小组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2]。

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究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五、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的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组织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 小组 合作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形式。

1.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1)异质组。基本做法: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此种分法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2)同质组。具体做法:同样可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相似性,由4-5人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此种分法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差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钦佩,这在异质组内也许是无法体验到的。

(3)异同混合组。具体做法: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充分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小组分为自由组合组、随机组合组等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再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单独使用时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方法:(1)在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2)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3)通过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培养合作意识。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大家交流、讨论、争辩、朗读。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代言人”不断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特长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3.恰当安排合作学习内容与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

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内容的确定都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

“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深入其中,帮助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

4.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学生讨论问题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五、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了发展的功力和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秀青.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月刊,2005,(5).

[2]李耀民.试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J].中小学数学,2005,(7-8).

[3]谢恩光.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刘启章,敖小华.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J].中外教学研究,2007,(6).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手去实践,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要收到好的效果合理分组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分组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织的竞争。分好小组后,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

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

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组内成员作用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比如,我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学生能想到: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一个结论时,都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高中物理课尤其是实验课,小组合作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应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共同共同成长进步。

三、合理运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一)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二)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发言,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

(三)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对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延伸的问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还可以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优生辅导差生,小组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担负起更大的调控和管理职责。

四、小组成绩的评定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合理分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关系到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之形成协作精神。教师应利用科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综合考虑其性格、接受能力、学习态度、成绩等,分为A、B、C三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组搭配,并保障各组中均有该三类学生,使其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对小组进行分析,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及长处进行相应的指导。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了解其他成员的想法,这有利于细化成员的各项分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质量。教师可以任命手工能力较强或者组织能力良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其能够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或者很好地组织小组的各项活动。但是组长也需要轮换,才能使得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有责任感,且不会出现内部矛盾。

二、小组竞争

在各小组之间设置合理的竞争,是构建小组评比激励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在该方法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个人主义,而重视团体的综合实力能够让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语言表达、自律性、色彩表现、创新设计、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等。各小组成员应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积极地参加小组学习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为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思考对策,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蔬果的剖面》一课时,学生均需要参与该课题的小组学习,对各类蔬菜进行观察与分析,包括颜色、形状、造型等,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蔬菜进行绘画,或者发挥想象力,采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员将完成的作品交给组长,由组长将其贴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展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团结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充满了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题选择

每位学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术基础、兴趣等差异较大,且各个学校的条件也不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课题,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进行细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灯的形状、结构、色彩,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结构拼装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在关键环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点拨、引导,如彩灯的拼装,教师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操作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及指导工作,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并及时巡查各组的活动情况及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及时帮助其克服困难,解答疑问,指点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分组学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和反思不足,对于自身小组及其他小组的优势、缺点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优势。对于小组的评价,需要先制定评价标准,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速度、质量、数量、色彩搭配、创新情况,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各小组的合作情况,等等,均可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要公平、公证、客观,教师不仅需要适当指出其不足之处,更应对于其特点及优势进行说明、鼓励,使其不骄傲、不气馁,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优化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7篇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轻松的环境能够使教学更加易于进行,而压抑的环境则会导致学生厌学情况的加重,这样不利于教学。新教学要求强调,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切实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有些教师只是着重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只重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却不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关注。但正是这个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却是新教学要求改革和实施的基础。作为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成年人,现在认真地回忆一下,当时学得最好的课程,其实就是那些对学生真正地关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具有强烈的亲和力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而表情冷漠、严肃刻板、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教师,无论板书多么工整有条理、理论知识多么渊博、普通话讲得多么标准流利,学生从心理上仍然将其拒于心门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分神。即使有疑惑也不敢问甚至不想问,更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高,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可以说,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积极参与,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主要是由于教师造成的,正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冷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参与和台作的意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培养自身的亲和力,积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需要教师付出爱心、付出努力、付出真情去营造。当教师对学生付出真心和诚意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回报以亲近,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不过团结就是力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更要集中众人的力量与智慧,合作、讨论学习,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学要求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新教学要求中积极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会学生学会交往和合作,还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小组的合作过程像一盘散沙,看似热闹,却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小组成员学会合理分工。分工完毕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威员在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要各尽其责,确保完成本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各组威员在下一次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利用角色的变换,激发和维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浓厚兴趣。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以放散羊,任其自由活动,而要对于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适时的现场指导,防止小组讨论噪音太大,防止小组讨论偏离主题,防止小组成员不尽职责,防止小组的活动进程受阻而无法正常进行,并通过适时督促,有效地‘调控’小组的活动进度,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他们思想道德的培养不能有丝毫懈怠。思想品德活动课就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指导,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人手,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他们的灵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调动激情,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努力实现师与生之间的教与学相长,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王雄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8篇

这是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深挖教材还得认真备好学情,找出学生的兴奋点,认真选取学生将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尽量做到问题要有深度,具有层次性,悬念迭出。同时,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特点,最好是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讲凡尔合约时,巴黎和会上的“四巨头”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怀着怎样的目的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关系?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建构小组,落实小组成员任务。

课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把任务落实到每个组员头上。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全是差生,也不可以全是优等生,否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其次,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最后,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是思考者、活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在组内的作用,彰显每个成员在学习中的魅力,为达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保证学习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在观摩课当中,发现很多老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后来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辩论、交流,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体验真正参与的快乐,发挥小组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之前,学生的预习工作要走在前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搜集、查阅资料的时间,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4.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准确把握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转化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到小组当中去,进行简单地指导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及时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讨论宋朝文官制度的意义与危害时,老师可以通过巡组的方法,了解哪些是学生们能够想到的,哪些是他们没能够深入理解的,哪些是有待补充的,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

5.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反馈学习效果是必须做到的。这样可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完成知识上的补给,扩大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反馈方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己选择,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让他们自行分配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持有典型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交流。每个组通过汇报展示和相互交流,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正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小品展示巴黎和会、用舞台剧展示、用歌曲怀念九一八事变等等。

6.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正确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评价可以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正确客观的给予评价,使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秀的小组要表扬适度,并兼顾那些表现欠佳的小组或者学生,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1-01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彻底改变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通过互相讨论,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一、合理分配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机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让每一个小组实力相当,形成互相促进,互相赶超的氛围?如何分配小组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是我们首先应该探讨的内容。我做的实践是,将班里30个学生,按照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比例,分成四个等级,再将这四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四个小组。这样,四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就基本是一致的,实力水平相互接近,比较容易形成竞争氛围,同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活跃小组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了名字,他们取的名字分别为:春意盎然小组、雄鹰展翅小组、傲雪冬梅小组、厚积薄发小组。从四个小组的名字,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赶、超、比、拼”的氛围。

二、正确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小组作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要想发挥最大功效,就要掌握适当的方式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应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

学生因性格、知识面、熟悉程度等不同,融入小组的难易程度就不同,性格外向、对小组成员比较熟悉的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小组这个团队里,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里,发言比较积极踊跃。反之,性格内向、对小组成员不太熟悉的学生,进入角色的时间就要长一些,这个时候,小组其他成员就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融入到团队中。影响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因素还有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可以鼓励知识面广的学生多说,这样,其他下组成员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同时,也鼓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多说,经过反复地锻炼,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春意盎然小组中有一个学生,因来自农村,见识少,没有自信,总是羞于开口,还结结巴巴,我带动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帮助他,让口才好的学生先发言,让他跟着说,到模仿说,再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大家共同鼓励他,逐渐的,他已经能跟其他同学一样,流利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2.要学会用心倾听

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倾听,而不是发言,所以,用心倾听是一个优秀的小组成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出现讨论主题不明确,讨论一会就跑题,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执的现象,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容易乱成一团,根本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分析原因后,我教给了学生用心倾听的方法,让大家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认真分析他们见解中你认为可以借鉴的东西及你认为理解不到位的东西,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好的品质,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之后的小组讨论,不再有学生东张西望了,也不再有学生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了,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讲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纠正自己的观点,渐渐的,学生的发言也更加透彻、深刻。

3.要敢于表达

作为小组成员,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表达。有些学生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同学笑话,而不敢开口说,这是不正确的,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教育大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不要没经过思考就去否定。

4.要学会给予适当的评价

用心倾听后,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倡导多提出“在发言中,有没有不对的地方?”“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倾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指出错误的地方,汲取正确的观点。通过大家的纠正,发言的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通过汲取正确的观点,可以向发言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效果。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踊跃的参与评价,用集体的智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理想的效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字词

通过小组成员的组词、造句,可以加深对新学习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2.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调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既给了所有人朗读的机会,又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3.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加深课文理解的一个主要方式。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讲解课文主旨,学生被动接受,因没有主动思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会课文主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搞集体创作

搞集体创作既是展现集体凝聚力的时候,也是展现个人才能的时候。前段时间,我让每个小组做一份手抄报,四个小组拿出的作品都让我很满意。他们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特长,擅长绘画的同学负责了版面设计,擅长写作的同学负责了文章收集,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负责抄写,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既发挥了团队的精神,又施展了学生的才华。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李茂.高考近了 考生跑了 现象解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5).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0篇

1.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它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想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相补充,互相完整。例如,在技巧课练习时,做的好的学生帮助本组练的不好的学生,并充当“教师”的角色,相与交流、互相指出不足,从中提高了动作质量和小组的整体实力。

2.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创新。“众人划桨开大船”,大家共同创作的方法肯定好于个人行为。比如在课中利用呼啦圈做练习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除了今天用呼啦圈做的练习以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练习方法?问题提出后小组成员立即在一起互相商量提出好多种做法:如可以用来套圈;可以用来推;可以用来跳;可以用来做首尾接龙游戏等等。

二、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

1.把认知水平相当的学生分为一组,使他们没有心理负担,没有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表明自己的机会,促进个体的发展。如在篮球教学中,把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组,根据课的目标进行练习,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2.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所以分组时要每个小组高、中、差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且不表明谁优谁劣。大家都是小组成员,都要为提高小组的成绩而努力。要求成员之间尽量淡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鼓励互帮互助,强调小组之间的竞争。何况体育就是竞争激烈,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大家互帮互助、紧密配合,没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同时由于合作小组之间水平基本相当,比赛竞争自然会有胜有负。这样一来,运动水平高的学生优越感下降,水平低的学生也有了强烈的危机感,这会使每一名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逐渐形成了“我要学”心理。另外,一个球队要有攻防核心,一个合作小组也不例外。但这个核心不应是教师指定的。身体素质好、技术掌握好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小组的核心。核心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个核心要善于总结并且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均相对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成员在不同的基础上可能有不一样的优势,这样在自己出色的项目上多帮助其他成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发地产生了学习动力。

三、合作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课前设计时,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设置课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的合作探究要与教师的课上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的讲述起到的是积极引导作用。在讲述过程中要生动具体的讲明本次课的内容要求,并把注意事项向学生加以强调。

3.分小组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和目标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练习提高自己和小组成绩,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敢于合作、善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分组单一或随意;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问题没必要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放任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呢?

一、营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

(二)要关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很难想象,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怎么可能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呢?只有与学生建立比较平等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多多鼓励学生,要为学生的不断进步而喝彩,――教师在课间和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溺爱不是真正爱,放任不是爱,对学生要严而有度,严慈结合,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的爱应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都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撒向学生都是爱。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而分组方案最快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优化内容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一堂课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在适合全班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地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91-02

在教学中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差、厌学现象突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仅从现状、运用、效果及具体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分析,正确应对

(一)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缺乏学习兴趣,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同时有些教师不能适应学生、时代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仍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严重缺乏;加之有些中职学校对语文等基础课程也不重视,使得语文教学处境非常尴尬。

(二)现阶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性

要扭转这种局面,需从学生、教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改进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5~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其目标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由于这种教学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广泛推崇。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任务引领、角色扮演等。其应用要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将以中职二年级课文《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财经、商贸及服务类,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做具体示例,在本课教学中,我就充分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竞赛的方式来完成每个教学目标,总体来讲本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A、竞赛规则布置(课前落实)

1.各组根据导学案上的活动安排做好课前预习。

2.按照现在的座位分为五个组,每组选出发言代表两人(发言代表实行轮换制),各组形成意见后可由代表作答,也可由组员自由作答,若本组答不出,可以向其他组求助,答对,各得一半的分数。

3.每组分别选取一位公正、公平的同学为裁判,加上任课老师,成立评委团。

4.比赛共有五个环节组成:基础得分题;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附加题。

5.得分最高的组每个学生获得德育操行分积分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6分,第四名得4分,第五名得3分。

6.教室布置图(见右图)。

B、比赛环节(后面的题都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基础得分题(此题为两个题,一题为给划线生字注音并解释生词,一题为分组朗读,每题为50分,满分共100分)

第一题是给划线的字词注音并释义,做错一题扣基础分10分

第一组:萧瑟 颠簸 目瞪口呆

第二组:呷 积攒 出人意料

其他各组题目略。

第二题为分组朗读,评分要求: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感情丰富,声情并茂,3、吐字清晰,整体节奏感,4、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划分各组朗读的段落略。

(二)必答题

每组推选的两个同学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得10分。

这一环节主要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主:

第一组:1、请找出父亲面临的两次人生选择是什么?2、根据第一段的暗示,请说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第二组:1、为什么博西先生要资助一个地位卑微的黑奴的儿子?2、如果说博西先生的资助是给了父亲一个“机会”,那么,当机会来临时父亲是怎样做的呢?其他各组题目略

(三)抢答题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回答的答案既可以是课文中的语句,也可以是经过自己加工、理解的。每题同样是10分)

1.父亲为什么去应聘夏季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2.促使父亲成功的一段经历是什么?其他各组题目略

(四)风险题

通过前三轮的较量,比分上已经出现了差别,为了给落后的组一个翻身的机会,我将优先选择权给了分数最低的组。

这一轮规则为:共有四组题,比分为10分、20分、30分、40分,回答正确将获得相应分数,如果回答不出,将扣除相应的分值。

10分题:你认为父亲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20分题:父亲认真、执着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在教材中找出来。

30分题:请选出三位代表,分角色情景再现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一幕。

要求: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可加以发挥想象,对白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40分题:辩论题,正方两组代表,反方三组代表。

题目: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吗?正方观点(你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还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反方观点(他方观点):如果没有这次的“偶然相遇”,父亲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五)附加题

回答此题只做参考,不计入小组总分,每个同学都可以发言。

通过本文学习,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职高生,父亲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请用几句简短的话来概括。(学生发言后,老师归纳)

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展示,形成意见,然后再在全班展示,教师可在学生讨论时做适当指导,举例仅为部分活动。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及具体策略

(一)实施效果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体会到更多的探究、合作、实践,改进了学习方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符合现在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了,教学内容更容易落到实处,分小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小组合作的操作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受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我认为,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合理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数要合理,一般以5――6人为宜。(2)成员要动态管理。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3)分组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要授之以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力。

3.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但要转变角色、转变思想,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适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更加科学化。

四、科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是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自主能力和协同操作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价和教师点评相结合。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让每个学生都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小组互评

在学生组内评价之后,可以定期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各小组成员根据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相互指出彼此存在的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得分,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的奖励和惩罚,使每个同学都关心自己小组的成绩,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充满活力,而且考核方法要多种多样,经常更新。

(四)教师点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习任务的布置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引领者,更是学生课堂效果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教师可以创造一种“鼓励自信心、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激励机制。课堂上教师可依据设计问题的难易度,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掌握,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要让学生有“压力”又要让学生有“动力”,尽量避免“事不关己”现象出现。同时,教师可安排专人将个人和小组成绩记录在案,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3篇

1.1教师将自身地位估量过高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近三成的教师根本不参与进学生小组合作当中,而是完全置身于学生之外,总觉得学生此阶段的学习和自己无关。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一种具体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要想完全组织好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那么就不能充分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丝毫不差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同时扮演“导”和“演”两种角色来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若是这样学生就只能成为“跑龙套”的配角。如果长期下去,学生便会对数学学习失去积极性,教师片面认为自己是为了学生好,但殊不知这样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1.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准备不充分

1.2.1学习过程形式化经实践研究发现,多数数学课堂的学习小组都是按照学生的座位来划分,并在组内设有组长。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无特殊情况不会变化,更谈不上组员之间的角色轮换。这样的划分原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若长时间进行下去势必会使学生更加懒惰。这便说明数学教育对于小组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1.2.2合作之前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之前,数学教师通常都会划分小组,并任命组长一职。但由于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师对合作学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始终处于无管理、无指导的状态。此过程中,学生根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在一起“合作学习”,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小组内无任何明确分工,致使在合作学习伊始,小组内便无人发言,还有一些小组根本无人记录。

1.3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设置不合理

1.3.1所选教学内容不合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已在实践中证明其具有优势,然而实际教学中却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切不可遇到问题就运用此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深入分析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应选择那些最适合的内容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

1.3.2小组合作学习所确定的目标不明确在绝大多数数学课堂中,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很多老师都会片面的认为只要向学生汇报出最终答案便完成了学习目标。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制定教学目标太过复杂,只要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就好。这样的现实状况,主要是由于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根本不费力气,而对于有些学生则耗费再大力气也无法得到。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学生势必会对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和学生应明确小组合作目标,进而使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2解决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

2.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正确角色

2.1.1教师应是良好氛围的创设者数学教学需要自由、平等、信任的学习气氛。教师应做学习的促进者,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同时更好地与同学互动。而当前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充满焦虑和不安,进而造成学生根本不喜欢学习,严重时还会出现厌学、逃学以及辍学等情况。这些问题虽有社会、家庭的影响成分,但是教师却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2教师应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作出调整。教师承担的组织者角色,就是要将预先的设想切实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式实现有机结合,为学习搭设起基本框架,从而使学生在此框架内进行自由合作与探索。

2.2小组合作学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2.1合理选定小组合作学习规模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小组人数设为4至6人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智慧,小组内的人际沟通与协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一般规模较小的小组能够有效降低彼此之间协调难度,确保组员承担起个人责任。组内互动相对较多,彼此也能更好了解,随之凝聚力也会增强。合作小组人数越多,为保证交流的充分性,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这样小组内的责任就会相对分散,久而久之还会引起相互推诿工作和责任的问题。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小组合作更适合应用较小的规模。

2.2.2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相对科学应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小组,组内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知识。这一过程的帮助绝不是单纯将书本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而是经过学生充分理解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规模为4人的学合作小组内,学习水平高、中、低可按照1:2:1的比例来划分。

2.3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2.3.1学习目标的确定针对学习成功目标,不但要求个人达到学业目标,还必须使合作小组达到相应标准,只有这样才算成功。在制定合作学习成功标准时,应尽最大努力使每位学生作出努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若是选用进步的计分方法,那么不论是任何水平的学生,都需要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一种锻炼。

2.3.2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一方面,教学应按照教学内容特点来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另一方面,若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决定使用小组合作方式时,应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选择小组合作方式应先充分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进行,然后再按照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熟悉程度来选择具体方法。

3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4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6人进行有序分组,并以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以带领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小组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小组成员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为学习弱一点的学生进行辅助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应树立小集体荣誉意识,为小组综合水平的提升而努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懂得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对于问题进行选择时,要切合小组实际水平,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做出系统的规划,并向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纷纷鼓掌,做出肯定,进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情绪都十分高涨,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合作精神,也为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领会数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撇开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负担,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灵感,同时萌发了创新学习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发现自身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提高了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同时,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的学习,收获了游戏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文第15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6人进行有序分组,并以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以带领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小组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小组成员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为学习弱一点的学生进行辅助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应树立小集体荣誉意识,为小组综合水平的提升而努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懂得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对于问题进行选择时,要切合小组实际水平,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做出系统的规划,并向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纷纷鼓掌,做出肯定,进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情绪都十分高涨,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合作精神,也为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领会数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撇开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负担,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灵感,同时萌发了创新学习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发现自身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提高了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同时,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的学习,收获了游戏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通过小组信息交流,学生对于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完成了小组间的资源共享.在小组综合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例如,在讲“条形统计图”时,我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完成一组关于西瓜直径与质量的数据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想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理解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各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有的学生则进行数据整理,有的学生对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最后每组学生都提交了一份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由此列数据所作出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简单分析.通过这次测量实践,学生小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情绪也大为改观,学生收集、整理、总结的能力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合作学习的理念,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更加灵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