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临床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临床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临床医生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床医生工作计划

第1篇

1.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农业部安排我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6个,项目资金61万元,涉及6个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力度,共安排我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14项,涉及13个县(市、区)。其中:粮食类7项、特产类1项、水果类1 项、蔬菜类5项。项目资金总投入310万元,示范规模81.3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29个,核心示范区面积28万亩,依托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辐射带动周围农户2.8万户,核心示范区农民收入同比平均增加12.8%。

在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引领带动下,我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扩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规模,2003 ~ 2010年,全省利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落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22个,项目资金总额1228万元。

2.主要成效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使标准化示范区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生产者标准化意识普遍提高,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1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通过示范县创建,项目区内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及广大农民的责任主体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实施县示范产品相关产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县从未发生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2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增强 通过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的大发展,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如:柳河全县范围内30万亩水稻所产大米,全部被国家工商局确认为“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舒兰市以华丰米业公司生产的“平安牌’大米为先导,在产品包装、市场营销上有效整合,带动发展了“米贼”、“御鼎贡米”和“舒禾牌’’等新兴品牌,“丰珠牌’’舒兰贡米2000 ~ 200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吉林省优质名牌产品;前郭县“德佶牌”、“二马泡牌”大米被评为省名牌产品。敦化、珲春、和龙等市的“三品”规模及数量得到不断扩大和增加。各标准化创建县建设的核心示范区示范品种均通过了“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

2.3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在“十一五”期间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中,27个核心示范区农民共增收15亿元,人均增收超1000元。标准化示范县三年的创建期内,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比创建前平均增长30%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各项目县基本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同时生产基地实现了种子良种化、生产规模化、种植规范化,强化产地环境监测,推行平衡配方施肥技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4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在项目实施期间,各项目创建县加大了农产品监控力度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并采取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辖区域农产品加大抽检数量,扩大抽检范围,适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有的放矢地调整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内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开展拉网式排查高毒、高残农药的销售使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投入品检查信息采取日报、周报和月报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杜绝了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主要做法

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重点围绕“两提两增”,即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协会和农户进行生产,在核心示范区建立生产档案、投入品使用记录和产品标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对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

3.1加强领导,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示范创建县(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均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市)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农业、质监、工商、发改、财政、核心示范区有关乡镇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在县(市)农业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整体实施。同时,将项目示范建设任务纳入政府对核心示范区有关乡镇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乡镇也具体落实了项目负责人,把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纳入目标管理,县(市)里落实承包责任,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措施到位,严格考核,充分调动了市、乡、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保证了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顺利开展。

3.2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的支撑体系 各县(市)立足本地实际,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在资金、技术支撑、品牌创建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措施,对项目区依托资金、项目、技术集成,支持生产技术标准推广、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核心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生产基地与示范区等建设,夯实了标准化生产基础。同时,各项目县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筹建了检验机构,对示范区的示范农产品进行的效监管和农残检测。如:柳河县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发了5个文件,完善了示范县创建过程中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为示范县创建工作给足了政府扶持。

3.3强化管理,健全规范的服务体系 一是抓好技术指导服务。各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职技术服务队伍,进村入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集中解决核心示范区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印发农业标准化知识手册和利用农业信息的网络体系,做好项目示范区建设中的标准化技术指导、质量标准、产品市场状况等信息服务工作,为核心示范基地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信息等方面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强化生产过程监管。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做好示范区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和认真指导各基地乡镇开展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强化法制管理,加强技术标准、产品检测检验、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做好产品质量的监控。联合工商、农业执法、质检等部门,切实抓好肥料、农药等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的监测检验工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有效保障;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把科研、培训与生产结合起来,把试验、示范与推广结合起来,把科技推广成效与科技人员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各项目县共举办标准化示范管理技术培训班508期、培训农民3.5万人(次),技术骨干培训班28期,培训技术骨干4600多人(次),开展咨询宣传210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6万份(册)。实现了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3.4示范带动,推广效果不断深入 以核心示范区乡镇和示范村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加大采用专用优质抗病品种、科学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的推广力度,以示范点建设为依托,大力推广农业投入品使用过程中的的标准化、规范化,推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肥料,杜绝为追求产量而过量用肥现象;实行种植技术标准化,推广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种植技术规程,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种植模式,使农户严格按有关规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生产技术更加规范,产品质量和经济效得到明显。

4.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与发展。一是标准化示范推广必须与农业生产规模化相适应,发展规模化生产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必要前提当,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与标准化生产很难接轨;二是示范带动作用有一定局限性,标准化项目很受基层农业部门欢迎,是实实在在的惠民项目,但每年数量太少,难以平衡;三是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品种过于窄,从种植业来说,应统筹考虑食用农产品,而不应局限于蔬菜、水果;四是要加大对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省一级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县级农业部门项目实施人员,急需进行知识更新,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1

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是生化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段就是通过对质控血清(常选用同一批多项质控血清)的长期检测,分析本检验系统的精密度(重复性),鉴定本室检验系统的质量。精密是准确的基础,没有高精密度的测定结果,就无从谈准确度。因此,实验室要想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主要靠建立健全的室内质控系统来保障。下面把我们在生化室内质控工作开展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交流,与同行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质控血清靶值及标准差的确定。室内质控使用的质控血清的靶值无论是定值还是非定值质控血清都应自行测定,都应在自己实验室常规条件下进行。因为每个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校准品不同,采用定值质控血清厂家提供的靶值往往容易出现偏差。靶值的确定可分为两步进行,首先确定暂定靶值,即将20次独立批测定的均值作为暂定靶值,并按次靶值进行质控。然后每月进行累计,下一个月以累计均值作为靶值,将5个月的累计均值作为今后长期质控的靶值。但个别项目由于质控血清稳定性的缘故,需不断进行调整。如葡萄糖、胆红素的值有逐渐下降趋势,需不断调整靶值。

综上所述,室内质控的靶值需要各实验室在自身测定系统条件下对质控品的各项目自行测定得到,而定值质控品的靶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更不能通过质控品的测定值与其标示靶值的比较来调整临床结果,也决不能用定值质控血清代替校准品作校准用。

室内质控失控的处理简单,迅速的回顾整个操作过程,分析查找最可能发生误差的因素。

如果发现明显差错,可进一步查找原因:①立即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此步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还可以查处偶然误差,如果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在控),若重测的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②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说明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室温放置时间过长、变质或污染等。若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③新开1瓶质控品,重做失控项目,若结果在控,说明前一批血清可能存在有效期或储存环境等问题。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④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等,还要检查或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⑤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因素。⑥请专家帮助。以上五步未能得到在控结果,可能是仪器和试剂的原因,立即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

第3篇

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真实能力,切忌急于求成。比如说一个月才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恨不得两周计划就搞定,太看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最后只能是拔苗助长的结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口腔护士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供大家阅读。

口腔护士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一

为提升门诊护士的服务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门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口腔护理基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1、由于门诊大部分是低年资护士,计划主要从口腔护理基础培训开始,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引导、关爱、支持、帮其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口腔护理各项操作流程标准与考核计划,每月操作培训1周后组织考核,并根据月培训重点出理论考试试卷并组织进行考试,要求讲究实效、实用。

3、制定转正护士考核标准,以便转正后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

4、更新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医生的授课及业务学习。

5、鼓励护士学习口腔理论书籍,增强学习意识,不断探索进取。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

护士组长、护士长经常深入诊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护士临床操作配合、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规范诊室管理(如诊室清洁整齐、各类物品的放置及保管等),制定临床护士管理规范及消毒室护士工作流程。

从护理业务水平、岗位职责、工作态度方面制定临床护士月绩效考核标准并于次月5号前公布,对表现较好的护士给予公开表扬,不足的人员给予指导与鼓励。

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1、操作中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要求护士具有个人防护意识,操作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诊疗中出诊间拿公用设备或物品时应加戴薄膜手套,并将公用设备工作端(如美白仪、根测仪、光固化灯等)包好防污膜。

2、建立针刺伤、停电、火灾等应急方案放消毒室供全体护士学习使用。

五、公用设备定点放置、定人管理

为方便临床工作,门诊公用设备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制定各项使用登记制度,责任到人。

六、注重护士礼仪与沟通的技巧,提高服务质量

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上班时间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平日工作中随时督查。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礼仪。

七、做好新护士带教工作。

严格要求新护士并制定转正考核标准。临床新护士统一由护士组长进行带教,护士组长需定期向护士长反馈该护士试用情况,由护士长对其进行考核(理论试卷与实操)决定是否录用。

八、培养护士勤俭持家意识

培养护士经营意识,厉行节约,勤俭持家,做好诊室的小管家,避免材料的浪费,每月认真做好医生耗材的核算。

九、客观评定护士绩效

根据临床护士月绩效考核总分数客观评定其奖金点数,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惩劣。

十、和睦相处,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联系、协作,增进协调,处理好门诊医护导之间人际关系,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提供有力的契机。每周定期开护士碰头会,反馈并及时解决临床各项问题,持续改进,使护理工作能有计划,按质按量完成。

口腔护士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二

一、在门诊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口腔科开诊治疗前后的准备工作。

三、协助医生进行口腔手术、洗牙、处置等。

四、负责口腔科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在诊疗期间,做好口腔科的卫生宣教。

五、按要求做好口腔科消毒隔离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格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差错事故。

七、负责领取、保管科内药物,器械保养口腔治疗椅及其他物品。

八、经常观察口腔科内就诊病人,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当班医生,配合处理。

口腔护士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三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反应率为零。

2、灭菌消毒合格率为100%。

3、药品、仪器设备及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

5、基础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90分。

6、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90分。

7、静脉穿刺成功率>90%。

8、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

9、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二、保证措施:

1、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附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及各班护士职责),以制度管人,采取强有力的监督措施,让制度形成习惯从而使科室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以利于科室长远发展。

2、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计划免疫知识,并进行培训后考核。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新动态。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特别是留置针的使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克服心理障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穿刺失败原因的讨论,请较有经验的护士讲授穿刺成功的经验。积极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

4、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5、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努力改善服务态度,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位患者,把病人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三、药品的管理:

1、定期清点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及时报药械科处理。

2、建立适量的药品基数,根据科室常规用药情况备药,做到既保证临床用药需要,又避免积压。建立贵重药品交接记录本,做到班班交接,账物相符,确保使用需要。

四、物品的管理,应以开源节流,控制成本为前提。

1、强化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加强各种仪器性能及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仪器设备都处于完好状态。

2、对一次性物品实施量化管理,做到既保证临床使用需求又不浪费,如输液器、胶布、棉签等都应根据每天的输液人次适量准备,防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流失。

3、留置针的管理,每使用1具都应登记,并记录操作者及使用患儿的姓名。封管费应写成静脉注射费由收费室收取。

五、在护士长领导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护理质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