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7:41:10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计算机应用论文2000字(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但教学中受学生思维能力、已有基础影响较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又相对保守,教学效果一般。在本文中,笔者就引入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实施分层次教学实践。通过长期分层次教学实践,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得以显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分层次教學以其针对性强、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等特点,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大学生必须要学会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操作,并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行学习。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形式更多的是教师在强行灌输知识,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时候一节课45分钟,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只有10分钟,到了下一堂课教师又会教新的内容,学生上节课的还没掌握好就要被迫学习新的,这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
一、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也是计算机应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期计算机的应用与学习。但是随着现在国家实现高校扩招,学生层次差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组建自己的知识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更利于贴近学生专业学习以及便于学生毕业后在公司能够积极响应公司要求的问题情景。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考虑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多开展各种计算机应用教学活动,定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标准、循序渐进,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跟上步伐。
二、因材施教,分层练习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方案,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试着将教学任务分为基础、提高、探索三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牢固的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提高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基础的层次上更加深入了解计算机,剖析每堂知识点的重难点,能够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探索部分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开发自己的创新、创造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开发出更多新奇的计算机编程。
打个比方,学生在学习EXCEL时,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层次进行任务分类。基础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简单的将学生的学号、姓名、各科成绩以及总分数根据降序排序的方式进行排序。让学生先认识、了解排序的公式、快捷键等。学生们都掌握得差不多时,教师可以提高难度,让学生将已知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各科成绩以及总分数以名次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工作中,这样的排序学习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便利。紧接着就是探索类的教学,给学生假设一个场景,我们做好编辑之后要将表格给同事或领导观看,但是这位同事或者领导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排序操作,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让对方查找自己想要的排序方式?
通过这样的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的希望学到的知识点,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后也可以进一步向探索层次进军。
三、举办课堂竞赛,分层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尝试多举办课堂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上只有相互追逐才有学习的劲头。竞赛形式教师可以分为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两种模式,个人竞赛主要是为了考量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小组竞赛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个人竞赛中,教师可以将出题的重点压在个人的打字速度、对公式的熟悉情况;小组竞赛可以多设立一些半开放或完全开放的任务,例如电子报刊排版、宣传单的设计、杂志封面等等,让学生既能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认真评价
以前由于并不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就算教师安排的任务学生完成了,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并不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仅是将上交率作为一个平时考勤的参照。教师应该改变这种观念,要积极、认真的对待学生的作品,针对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找出改正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更好的进步空间。另外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多问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找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层次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步伐,让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有所进步、学有所获,同时掌握好基础的知识,让基础好的学生稳扎基础知识的同时去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己。
作者简介:梁涛(1983--)男,新疆昌吉人,本科,主要从事计算机行业。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面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欠缺、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受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问题,从校园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教师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论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59-02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计算机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习、办公效率的重要工具。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一、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物质条件的新型教育资源,具有打破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能够使教师教学工作更加便利高效,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补充丰富的内容。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也打破了学习的地点与时间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大方便。这种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教学辅助的现象也是时展的主流趋势。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等级为高等教育,更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性与先进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以充分体现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此外,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社会学习、办公以及生活的必备技能,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获取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场所,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该课程必须融入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由于提出时间晚,发展时间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具备完整的理论系统,而且在当前的运用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不丰富,教师通常选择网络上已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欠缺,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虽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课堂偏重理论讲解,依照教材讲授教学内容,对互联网教学设备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不深、运用技能掌握不足,不能将课程内容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加之学校极少组织计算机课程教师进修学习,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师与现阶段数字化教学要求脱节。大部分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受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在于“应用”。因此,该课程教学内容只有凸显实践性、操作性,才能有助于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教材理论为主,实践操作环节欠缺,而且课程内容单一,与学生的发展要求有所差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数字化教学资源虽可缓解这一现象,但是由于教师限定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择范围,学生因此失去了自主选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权利,处于被动位置。结果导致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后,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也应涵盖涉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仍沿用传统方式,仍以试卷考试成绩为评分依据,偏重考查学生计算机理论概念的掌握,没有对数字化教学方面进行考核,因而不能有效检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使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能发挥教学辅助的重要价值。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以校园网为平台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发挥自身计算机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技能,联合其他专业教师开发适宜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数字化教學资源,并以校园网为平台,促进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校园网是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整合校园学习和校园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包含学生课程表、个人成绩、网络课程、自主选课、学校公告等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即可获取学校最新动态,这样不仅降低了学校管理成本,还为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提供了平台。以“学习通”校园网为例,学生在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时,可通过“学习通”软件自主选课系统选择自己心仪的教师;教师也可利用班级群聊,作业通知与考试时间通知,以节省信息传达时间;期末考试教师可在线测试,将线上成绩纳入期末成绩;等等。校园网的这些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二)扩大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丰富数字化教学内容。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不强且范围受限的问题,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引入更为丰富、全面、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不应局限在传统教学内容的范围。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选择涵盖重要教学知识点、更有趣味性、更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影、视、音三大种类,通过利用有趣的视频、生动的图片以及音乐,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PowerPoint插入超链接操作,为学生示范如何建立视频链接或者音乐链接时,就可以将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入进来。以制作《红楼梦》课件为例,将红楼梦影视经典片段加入文件中,课堂示范时播放给学生观看,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及应用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知识传递的桥梁,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为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可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进修,引导其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的作用,充分认识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丰富、跨时空的特点,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发挥的巨大价值,如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知识结构、在线教学等价值,结合课程充分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具时代性与适用性。
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考察培训,如组织教师前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过程中让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跟随被考察学校教师进入课堂听课学习,在听课过程中做好课堂记录,以提升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
(四)采用适合数字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知识内容为范围,授课方式为班级集中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需要打破教材和班级集中教学的局限,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的集中授课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化教学的要求,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有所转变。利用校园网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就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教学模式。除利用校园网平台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首先,教师通过在学生学习的每台计算机安装控制软件,以教师计算机为主机,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锁定学生计算机,教師示范时,学生的电脑显示内容与教师动作同步。其次,教师通过计算机程序布置限时课堂作业,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学设备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教学价值的物质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流畅地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教学失误情况出现,因此应及时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
(五)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以试卷理论成绩为主,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应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为主的评分机制,以实践应用成绩为主,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数字化评分系统的应用为例,教师在“学习通”或者校园网网络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查试卷,题目类型参考计算机二级考试,有选择题、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以及PowerPoint操作题,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将学生的线上成绩按照80%的比例算入期末总成绩。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了几种powerbuiler开发web应用的几种方法,分析其原理和
结构,并给出了用web.pb开发简单的网上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web应用;cgi;分布式应用
abstractthemethodsofdevelopingwebapplicationusingpowerbuilerandthe
structureofthatareintroduced.anexampleofshoppingininternetdevelopedusing
web.pbisgiven.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internet的发展迅速,internet应用开发将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powerbuilder是sybase公司推出的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工具,该工具不仅具有client/server应用的各种先进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开发模式.
2powerbuilder中的web应用模块
powerbuilder中含有开发web应用的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可以连接web服务器与powerbuilder应用.该模块包括以下及部分,web.pb:是几个可以在web服务器上执行的程序,被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应用,完成客户端任务和对数据库的事务操作.plug_ins(插入件):包括windowplug_in和datawindowplug_in,此方式可将powerbuilder对象嵌入到页面中,在浏览器端执行powerbuilder应用.windowactivex:此方式与windowplug_in类似,所不同在于该方式可以和html中的javascripts,vbscripts交互.本文主要讨论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3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web.pb本身就是一个cgi程序,它提供了从服务器到powerbuilder应用的访问.所以在web.pb之上,可以利用powerbuilder的强大功能开发复杂的web应用,如采用powerbuilder的powerscripts语言环境,数据窗口技术等.powerbuilder的web应用构建前提是分布式应用体系.powerbuilder的客户端应用分布到web服务器上,可将web.pb看作为客户端应用.当客户端应用web.pb被web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的服务器应用,执行在服务器应用中定义的方法,实现业务逻辑,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是真正的“廋”客户机模式,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其它软件,只安装浏览器软件.所有的事务操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下面将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利用powerbuilder开发一个网上购书应用.对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首先应向客户web.pb指明powerbuilder服务器应用在网络上的位置(location),其应用名,使用文件pbweb.ini来记录服务器应用信息.在此例中,取服务器应用名为tutorial,driver=winsock,application=10099/tcp,location=localhost.
建一个数据库(book_dealing)其中有三个表,分别为:
“book”:b_name,b_no,b_publisher,b_price,b_num
“customer”:c_name,c_tel,c_addr
“dealing”:b_name,c_name,d_num,d_time
建一个数据窗口dw_book,其sql语法为:
select“book”.”b_name”,
“book”.”b_no”,
“book”.”b_publisher”,
“book”.”b_price”,
“book”.”b_num”
from“book”
创建pb服务器应用的用户界面。在窗口w_server上有两个按钮cb_1,cb_2,再定义一个transport类型的实例变量mytransport,cb_1的clicked事件有关程序如下:
..........
mytransport=createtransport
mytransport.driver=“winsock”
mytransport.location=“localhost”
mytransport.application=“10099”
.........
创建一个不可视的用户对象u_internet,定义一个transaction类型的全局变量mytransaction,在该用户对象的constructor事件中定义连接到数据库(book_dealing)的事务对象mytransaction和连接到数据库(webpb)的事务对象sqlca,在该对象的destructor事件中分别取消这两个事务对象。
在u_internet上定义两个函数分别为f_book,f_book_dealing,这两个函数的返回值都为字符类型。在f_book中,利用数据窗口dw_book作数据库查询,再利用数据窗口的属性将查询结果以html形式返回给web.pb,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datastoredd
dd=createdatastore
dd.dataobject=”dw_book”
dd.settransobject(mytransaction)
dd.retrieve()
.....
return_html=return_html+dd.object.datawindow.data.htmltable
......
returnreturn_html
在函数f_dealing中,定义参数分别为:book_name,deal_num,custom_name,deal_time,custom_tel,custom_addr,用来接受form元素传来的信息。再利用powerscripts语言对数据库(book_dealing)进行修改。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
connectionusingmytransaction;
insertinto“customer”
(“c_name”,
“c_tel”,
“c_addr”)
values(:custom_name,:custom_tel,:custom_addr);
insertinto“dealing”
(“b_name”,
”d_num”,
”d_time”,
”c_name”)
value(:book_name,:deal_num,:deal_time,:custom_name);
ifmytransaction.sqlcacode>0then
return_html=”定货成功!”
else
return_html=”定货失败!”
endif
………..
returnreturn_html
主页上的“浏览书库”的超连接为: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1.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现状
1.1 计算机知识储备量不足
目前,各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仍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主要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PPT,Internet文献数据库,以及文献管理软件等。虽然各高校一般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介绍MicrosoftWindows、Office软件、Internet的使用,但所授内容还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要。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毕业生往往感到Word文档的编排非常的麻烦,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也给指导老师增添了不少指导负担。同样,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使用也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软件知识在已有课程中完全没有涉及,如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等。
1.2 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足
计算机资源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可利用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有三种:自有计算机,学校计算机,网吧计算机。对自有计算机而言,虽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电脑的拥有率已达到50%左右,但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电脑拥有率依然很低。对学校计算机而言,虽然各学校都建立有计算机房,但相比于庞大的学生群体,学校计算机依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且学校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使用,学生的使用有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不得不求助于网吧,而网吧一般不安装OFFICE办公软件,更不会安装如AutoCAD这种专业软件,也无法访问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此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比较集中,往往在一两个月内完成,特别是临近答辩的几天里,几千毕业生需要计算机修订论文,计算机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常遇到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的情况。
1.3 计算机使用缺乏指导
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时,缺乏足够的指导。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大而教师数量增加缓慢,导致师生比偏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几千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往往由十多名教师来完成,师生比甚至高达1:250,很难说学生可以充分得到教师的指导在毕业论文进行阶段,也同样遇到师生比过高的问题,经常遇到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十几名学生的现象,教师指导任务重,很难保证指导质量。
2.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计算机应用需求
2.1 WORD大型文档编排
毕业论文是一种较长的文档,编排难度相对较大般而言,毕业论文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页数一般在10页以上,编排的版式几乎与出版社正规出版的书籍类似。这对于平时很少利用Word软件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重新学习Word的编排技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论文排版上的各种问题。
目前,文档编排软件很多,但一般采用Mi-crosoftWord完成.对于Word排版问题,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页面设置;②文字格式的设置;③样式的应用;④分节的设置;⑤页眉页脚的设置;⑥图表的绘制;⑦公式的录入;⑧自动生成目录。
2.2 Excel表、图与统计分析
对于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会涉及插入图表,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除文科类论文较少涉及图表知识外,理工科、农科、医学等学科的大部分毕业论文,都会涉及图表的制作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图表的制作很是陌生,甚至不知道标准的图表要求是什么,因而做出来的图表不仅不美观,而且也不符合要求。Excel还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可靠,但不少同学不知道Excel具有统计学功能,更不会使用。他们往往采用手算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出错。
图表与统计分析,不仅可以采用Excel,也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软件,如Origin制图、Sigmaplot制图、SAS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但以Excel更为方便。对于Execl图表与统计,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Excel表格的制作(特别是三线表的制作);②Excel图表的制作;③Excel函数与公式;④Excel统计分析工具。除此之外,也可以介绍Origin、Sigmaplot、SAS、SPSS等软件的使用。
文档演示毕业论文答辩时,_般采用PPT展示其研究课题。答辩过程主要包含两部分,学生陈述和老师提问。学生的自主陈述过程,不仅需要其精彩的陈述,更需要映衬陈述的多媒体展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往往直接将论文内容粘贴到PPT当中,却不知如何精简和美化,结果导致PPT臃肿,条理不清晰,没有层次感。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缺乏PPT制作的技巧。
对于PPT的制作,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整体结构设计;②页面布局设计;③色彩搭配设计;④演讲内容提炼;⑤媒体元素设置;⑥动态效果设置;⑦播放策略。
2.4 INTERNET文献检索
Internet是获取科技信息非常方便的渠道。毕业论文的实践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他人研究成果的继续。因而在研究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文献资料主要分为两种资料: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以期刊论文、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等形式最先展示出来的,而这部分资料目前基本都被相关数据库所收录,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到所需要的资料。
对于Internet文献检索,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主要中文期刊数据库;②主要英文期刊数据库;③其它类型数据库(如:电子图书、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④检索策略;⑤检索技巧。
2.5 ENDNOTE文献管理
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根据撰写需要,要对参考文献进行插入、移动、删除等各种管理操作。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在20篇左右,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可达100篇以上,对于如此多的文献,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错。通过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参考文献进行处理。文献管理类软件有多种,如:医学文献王、风^-express、Endnote、Referencemanager、Notefirst等。不同软件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推荐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当然像Notefrst这种推出时间较短的国内免费软件,也有不错的口碑。
以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为例,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参考文献格式标准;②创建End-note图书馆;③文献信息录入;④Word中使用文献格式模板设置;⑥高级应用。
3.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指导
3.1 加强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引入相关计算机教育内容。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要将Office办公软件引入到课程中,并要达到一定的应用水准。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中,可以引入Excel和SAS等软件知识。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可以引入Internet的使用,数据库查询和Endnote软件等知识。在其它专业课程中,凡涉及到计算机内容的,也要尽可能进行上机训练,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2 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讲座
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知识。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此,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相关知识,并立即加以应用。除了现场的讲座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查询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
3.3 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
加大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效率。根据学校人数和计算机使用的实际情况,合理投入资金进行计算机房的建设,增加计算机的台套数。其次,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适当延长计算机房的使用时间,提高计算机房的利用效率,减少计算机的非学习性占用。
3.4 加强指导老师的指导职责
制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考核体系,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次,学校层次要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全面工作,同时要对计算机应用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统_的要求,学院则有必要对学校的规定做出具体的安排和实施办法。
4.小结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方法:
var
MySysPath:PCHAR;
begin
GetMem(MySysPath,255);
GetSystemDirectory(MySysPath,255);
end;
注:MySysPath为SYSTEM路径
得到程序的路径
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察看文件是否存在
FileExists(FileName:String):Boolean;
改变文件扩展名
ChangeFileExt(FileName:String)
得到文件的扩展名
ExtractFileExt(FileName:String):String;
如何取得Windows的临时文件目录?
适合版本:Delphi3,2.0,1.0
Windows95&NT都指定了放置临时文件的目录,然而,用户能改变临时目录的位置而不使用缺省的目录。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你如何得到Windows95&NT当前的临时目录位置。这个WindowsAPI函数GetTempPath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其函数原形为:
DWORDGetTempPath(DWORDnBufferLength,LPTSTRlpBuffer);
下面的例子示范如何使用:
functionGetTempDirectory:String;
var
TempDir:array[0..255]ofChar;
begin
GetTempPath(255,@TempDir);
Result:=StrPas(TempDir);
end;
备注:临时目录的确定原则:
1,如果有TMP环境变量则临时目录为TMP指定的目录
2,如果没有TMP环境变量而有TEMP环境变量,则为TEMP变量指定的目录
3,如果TMP和TEMP都没有定义,则取当前目录为临时目录
程序不出现在任务栏
一般Windows95运行程序时都会在任务栏上出现按钮,如果你的程序是一个监视程序,那么出现按钮就不是明智之举了。要实现该功能就要在OnCreate事件里利用到API函数SetWindowLong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begin
SetWindowLong(Application,Handle,GWL_EXSTYLE,WS_EX_TOOLWINDOW);
end;
改计算机名
改变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名字,重新启动后才生效
SetComputerName(''''HelloWorld'''');
控制热启动
要使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失效,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1,0,0);
要恢复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0,0,0);
临时路径
有时需要Windows的临时路径来做备份等工作,那么就要知道路径在哪,下面的程序帮你忙:
varaa:pchar;
begin
GetTempPath(20,aa);file://返回路径名
edit1.text:=aa;
end;
返回程序执行参数
有关Delphi传入应用程式的命令列参数,请参考以下的说明:
用ParamCount函数取得命令参数的个数:
呼叫ParamStr(0),传回执行档的档名(含路径)
呼叫ParamStr(n),传回第n个参数的内容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var
sFileName:string;
begin
ifParamCount>0thenbegin(*有执行参数传入*)
sFileName:=ParamStr(1);(*取得参数内容*)
ifFileExists(sFileName)then
Memo1.Lines.LoadFromFile(sFileName)
else
Application.MessageBox(''''找不到指定的档案'''',''''讯息'''',48);
end;
end;
关闭Windows
控制WINDOWS的开关:如关闭WINDOWS,重新启动WINDOWS等,ExitWindowsEx(UINTuFlags,DWORDdwReserved);是实现这一功能的API函数
首先定义常数
const
EWX_FORCE=4;file://关闭所有程序并以其他用户身份登录
EWX_LOGOFF=0;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
EWX_REBOOT=2;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
EWX_SHUTDOWN=1;//关闭计算机
运行时给How赋值,让他等于EWX_SHUTDOWN或其他,调用以下语句
ExitWindowsEx(How,0);
关闭外部应用程序
如何在Delphi应用程序中,去关闭外部已开启的应用程序?
下面给出一段在Delphi中关闭"计算器"程序为例:
var
HWndCalculator:HWnd;
begin
//findtheexistcalculatorwindow
HWndCalculator:=Winprocs.FindWindow(nil,''''计算器'''');//closetheexistCalculator
ifHWndCalculator<>0then
SendMessage(HWndCalculator,WM_CLOSE,0,0);
end;
得到执行程序的目录
SysUtils单元中有ExtractFileDir与ExtractFilePath两个类似的函数,用哪一个?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过有以下的差别:ExtractFilePath传回值的最後一个字元是反斜杠"/"。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begin
ShowMessage(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ShowMessage(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end;
相同点:如果执行文件在根目录下(如:C:\SAMPLE.EXE)的话,两者的传回值相同,且最后一个字符都是"/"。
使用GetFileVersionInfo得到版本信息的例子
SamplesUsingGetFileVersionInfo?
回答1:
procedureGetBuildInfo(varV1,V2,V3,V4:Word);
var
VerInfoSize:DWORD;
VerInfo:Pointer;
VerValueSize:DWORD;
VerValue:PVSFixedFileInfo;
Dummy:DWORD;
begin
VerInfoSize:=GetFileVersionInfoSize(PChar(ParamStr(0)),Dummy);
GetMem(VerInfo,VerInfoSize);
GetFileVersionInfo(PChar(ParamStr(0)),0,VerInfoSize,VerInfo);
VerQueryValue(VerInfo,''''\'''',Pointer(VerValue),VerValueSize);
withVerValue^do
begin
V1:=dwFileVersionMSshr16;
V2:=dwFileVersionMSand$FFFF;
V3:=dwFileVersionLSshr16;
V4:=dwFileVersionLSand$FFFF;
end;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在Delphi中,窗体(Form)、BitBtn控件、SpeedButton控件和PaintBox等控件都具有画布(Canvas)属性。调用Canvas的作图函数可以在屏幕上画图,如画圆、画线等。另外,Canvas有一个属性叫Pixels,Pixels是一个二维数组,它的一个元素对应着屏幕上的一个像素点,数组元素的值代表像素点的颜色。利用Canvas的属性Pixels可以实现一些有趣的功能,下面介绍它的两则应用。
----1.制作背景色
----我们在一些软件的安装界面可以看到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背景色,看起来效果相当不错。在Delphi中利用Canvas的属性Pixels可以制作这样的背景色,只要按行或按列改变像素点的颜色就可以了。一个示例程序的编制过程如下:
----(1)建立一个新的应用程序。
----(2)把Form1的属性BorderStyle改为bsNone,在Form1的OnDblClick事件中,键入代码后如下所示:
procedureTForm1.FormDblClick(Sender:TObject);
varMyColor:Longint;
x,y:Word;
begin
MyColor:=$33;{颜色基数}
withCanvasdo
begin
{当x坐标在外循环,y坐标在内
循环时,颜色按列逐渐变化;反之则按行变化}
forx:=0toWidthdo
begin
ifxmod4=0then{每隔4列变化一次颜色}
begin
MyColor:=MyColor+1;{颜色增量为1}
end;
fory:=0toHeightdo
begin
Pixels[x,y]:=RGB(0,0,MyColor);
{用API函数宏RGB合成颜色}
end;
end;
end;
end;
----(3)运行程序,在窗体中双击鼠标左键,观看运行结果。
----(4)按Alt+F4键,结束运行。
----以上程序在24位色、800*600的分辨率下调试通过。
----2.分割图像
----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个图像分割成几部分。比如做一个拼版游戏时,就需要把图像分割成16块。利用Canvas的属性Pixels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把Image控件中的图像分成左右两部分并把它们复制到窗体的画布上。本示例程序的制作步骤如下:
----(1)建立一个新的应用程序。
----(2)在窗体中加入一个Image控件,名字为Image1。把属性Picture设置为Delphi目录下的Image\Buttons\Abort.bmp。
----(3)在类TForm1的private部分,加入语句:
procedureDivideCanvas(formBegX,
ImageBaseX,HalfImageWidth:Integer);
在单元的implementation部分加
上过程DivideCanvas的实现。
procedure
TForm1.DivideCanvas(formBegX,
ImageBaseX,HalfImageWidth:Integer);
varx,y:integer;
begin
forx:=0toHalfImageWidth-1do
begin
fory:=0toImage1.Height-1do
begin
Canvas.Pixels[formBegX+x,y]:=
Image1.Canvas.Pixels[ImageBaseX+x,y];
end;
end;
end;
----(4)在Form1的OnPaint事件中,加入代码后如下所示:
procedureTForm1.FormPaint(Sender:TObject);
varHalfImageWidth:integer;
begin
HalfImageWidth:=Image1.Widthdiv2;
DivideCanvas(0,0,HalfImageWidth);
{复制图像的左半部分}
DivideCanvas(HalfImageWidth+50,
HalfImageWidth,HalfImageWidth);
{复制图像的右半部分}
end;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DelphiiWSH脚本执行和辅助功能
1引言
微软公司的WSH(WindowsScriptingHost)是一种基于32位Windows平台、应用于ActiveX脚本引擎、与编程语言无关的脚本宿主。WSH具有良好的脚本语言支持特性,它支持VBScript、javascript、Perl、REXX等各种脚本语言。WSH的运行方式较为灵活,既可以在Windows中运行,也可以在DOS命令模式下启动。微软已经在Windows98、Windows2000中内置了WSH技术。
WSH对象模型主要包含了两类ActiveX接口:脚本执行和辅助功能。每类接口提供多种WSH对象,各对象有自己的方法和属性。脚本执行接口提供了许多属性和方法。这类接口允许脚本操作处理WSH,在屏幕上显示特定信息,执行一些基本功能(如创建Word应用程序对象)。辅助功能接口也提供了丰富的属性和方法供用户使用。利用这些属性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各种操作,例如:映射网络驱动器、连接远程打印机、获取编辑系统环境变量(如用户名、计算机名、域名等等)、操作注册表等。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这些辅助功能创建简单的登录脚本。程序编写者可以利用这些由WSH提供的对象接口在基于Windows的平台上执行各种自动化任务,例如:启动Word、Excel、Powerpoint任务,打开CAD文件等。
在Delphi5.0中应用WSH技术,不但可以利用WSH的强大功能增强应用程序的性能,还可以简化应用程序设计,使编程工作更为简单。某些原本只能由WindowsAPI函数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使用更为简单明了的WSH完成。WSH为用户提供了多个对象,例如:WshShortcut、WshShell、WshArguments、WshUrlShortcut、Automation、WshEnvironment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进行各种应用。
2WSH应用实例
2.1映射网络驱动器
在实际开发MIS系统时,我们曾经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该系统由企业内部30个不同的部门使用,由于管理的需要,各部门的数据除了通过专用数据库接口提交到服务器以实现数据共享外,还须由系统自动将各部门数据以专门的HTML文件格式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器目录下。服务器上对应设置了30个不同的共享目录。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分别映射为本地各部门的指定驱动器如W:)。显然,逐个部门进行手工映射比较繁琐。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如果用户由于误操作断开该映射,将导致应用系统无法运行。比较好的做法是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映射网络驱动器,WSH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简单的实现方法。下面是一个示例性程序: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var
oWshNetwork:variant;
begin
oWshNetwork:=CreateOleObject(''''work'''');
oWshNetwork.MapNetworkDrive(''''w:'''',''''\\ezss\ydmis'''',''''True'''',''''administrator'''',''''xyz'''');
End;
程序首先创建基于WSH的OLE对象,然后映射服务器ezss上的共享目录ydmis为W:。MapNetworkDrive方法的语法格式为:
MapNetworkDrive(strLocalName,strRemoteName,[bUpdateProfile],[strUser],[strPassword])
各参数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strLocalName映射到本地的驱动器名称。
strRemoteName映射的远程共享名。
bUpdateProfile如果本参数设置为TRUE,这种映射将存储在用户Windows系统的profiles文件夹下作为用户配置保留。
strUser、strPassword指定受托共享的用户名和密码。
若要断开该映射,可以使用RemoveNetworkDrive方法,例如oWshNetwork.RemoveNetworkDrive(''''w:'''')。
2.2创建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
WSH可以帮助我们非常容易地创建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这使得我们能够自由地在安装程序中选择程序快捷图标的创建方式。至于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放置在哪个地方,则完全由我们来决定。实际上,WSH允许我们自由地将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放置在桌面、开始菜单、程序组、发送到、网上邻居、我的文档等各种地方。在WindowsNT中,还可以放置在所有用户的启动组、开始菜单或桌面上。实际操作时,WSH首先利用WshSpecialFolders.Item("strFolderName")属性返回指定文件夹(如桌面)的路径,然后利用CreateShortcut方法创建快捷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指定该快捷方式的热键、目标路径、工作路径、窗口状态等等。下面是一个示例: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var
oWshShell,strShortcut,oMyShortcut:variant;
begin
oWshShell:=CreateoleObject(''''Wscript.Shell'''');
strShortcut:=oWshShell.SpecialFolders.Item(''''DeskTop'''');
oMyShortcut:=oWshShell.CreateShortcut(strShortcut+''''\MIS辅助教学.lnk'''');
oMyShortCut.Hotkey:=''''ALT+CTRL+C'''';
oMyShortcut.TargetPath:=''''d:\mis\mis.exe'''';
oMyShortCut.WorkingDirectory="d:\mis\"
oMyShortCut.WindowStyle=1
oMyShortCut.Save;
end;
上述程序代码在桌面创建了一个“MIS辅助教学”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窗口状态(WindowStyle)设置为普通,Save()方法用于保存该快捷方式图标。另外,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Item("strFolderName")中的strFolderName修改为AllUsersDesktop、AllUsersStartMenu、AllUsersPrograms、AllUsersStartup、Desktop、Favorites、Fonts、MyDocuments、NetHood、PrintHood、Programs、Recent、SendTo、StartMenu、Startup等串值,以便在不同的地方创建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
2.3实现Word、Powerpoint、Excel自动化尽管Delphi5.0已经提供了Office组件,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应用实例,但在处理一个已经存在的Office文档时仍然不够方便。WSH可以灵活地处理Office文档,这使得我们几乎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无缝集成Office功能。在创建基于Office应用程序的OLE对象后,编程人员可以利用Office录制宏的功能,非常方便地获得有关处理命令,减少了开发难度。这样一来,在应用程序中实现Word、Powerpoint、Excel自动化,就非常容易了。下面是一个处理Word文档的简单示例: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var
oWord:variant;
begin
OWord:=createoleobject(''''word.application'''');
oWord.visible:=false;
oWord.documents.open(''''d:\scgl\mr_10.doc'''');
oWord.documents.item(1).saveas(''''d:\scgl\htms\mr_10.html'''',8);
oWord.quit;
end;
上述代码的主要作用是将mr_10.doc文件另存为Web页,适用于Word97、Word2000。请注意saveas()中的参数8,它用于标识HTML文档格式。如果不使用该参数,保存为Web页后可能全是乱码。
2.4操作注册表
Delphi5.0已经提供了操作注册表的方法(使用TRegistry.Create),但使用WSH的处理方法更为简单明了。WSH通过RegRead、RegDelete、RegWrite方法,可以对注册表的5个分支部分,即HKEY_CURRENT_USER(HKCU)、HKEY_LOCAL_MACHINE(HKLM)、HKEY_CLASSES_ROOT(HKCR)、HKEY_USERS、HKEY_CURRENT_CONFIG,进行操作。注意,括号内为缩写形式,实际应用时,我们既可以使用全称,也可以使用缩写。下面来看一个示例程序: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var
oWshReg:variant;
begin
oWshReg:=CreateOleObject(''''Wscript.Shell'''');
oWshReg.RegWrite(''''HKCU\WSHSample\Value'''',10,''''REG_BINARY'''');
end;
上述代码在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分支下创建主键WSHSample,并在该主键下创建二进制值Value,其数值为10。RegWrite方法的语法格式为:RegWrite(strName,anyValue,[strType])。其中,strType参数用于指定键值的数据类型,可以是REG_DWORD、REG_BINARY、REG_SZ等等。
3结束语
总的看来,WSH使程序代码容易编写、易于阅读,还可以实现一些特殊功能。在使用Delphi5.0开发应用系统时,我们可以适当使用WSH技术。
参考文献
1CharlieCalvert,Delphi4编程技术内幕,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