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

队伍工作要点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以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1、做好选树先进典型工作。在农村、非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培育一批创先争优示范点,突出典型带动,抓好整体推进。“七一”前夕,集中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评选表彰和舆论宣传,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2、深化“同级比先进、同岗比贡献”活动。坚持把“同级比先进、同岗比贡献”活动作为落实创争规划、兑现公开承诺、开展领导点评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活动成效的阶段性评议,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深刻查找差距和不足,适时调整学赶对象和目标,不断细化工作责任和措施,真正做到学有榜样、追有方向、赶有目标。

3、突出抓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创岗位先锋、创满意窗口、创服务品牌,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创三评”活动,促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4、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广泛开展以创建“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为主要内容的“双岗双号共建共创”活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在推动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中争当先锋和表率,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形成党群联动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5、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把有效做法常态化、成功经验制度化。适时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研讨活动,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

二、切实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党员工作

6、全面开展“千名党员进党校”活动。依托市、镇两级党校,采取分级负责、分批培训的方式,对基层党员普遍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集中培训。突出抓好新党员培训和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新党员培训考试制度和在职党员年度考学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努力实现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双提升”。

7、加快提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水平。加强镇远程教育中心站点建设,力争全部建成扩展型站点。加强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加大远程教育问题站点整治力度,全面推行远程教育收看情况随机抽查制度和设备维修外包机制,着力提高站点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村官远教课件制作比赛,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课件需求直报点”,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开展“远程教育学用推进年”活动,培树一批学用典型,进一步增强远程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三、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不断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8、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积极探索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党组织共管在职党员机制。对无职党员实行定岗管理,力争使每一名有劳动能力的无职党员都有岗位、有职责、有作为。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行“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联系,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踪管理”的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深入开展“双亮双为”活动。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归属管理”,采取“前清后接、先理顺后移交”等办法,理顺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让他们老有所归、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困难党员实行“关爱管理”,采取思想引导、生产扶持、生活救助等多种手段,进一步健全关爱帮扶机制。

9、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按照“一乡镇一特色”的要求,不断创新党员活动载体,丰富党员活动内涵,努力打造一批“树得起、推得开、叫得响、用得上、效果好”的活动品牌。继续深入开展党员义工周末服务活动,努力实现服务方式由摆摊式、结对式、基地式向宣讲式、巡访式转变,切实提高活动开展率、党员参与率和服务覆盖率。

四、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宏观管理,全面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2008年,全市公安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党委政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社会治安的新情况、五年公安队伍发展的新启示和队伍自身建设的新目标出发,按照“五个一切”(队伍压倒一切、务实胜于一切、执行决定一切、民警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坚持“六个转变”(问题成因上由过去更多的讲客观转向讲主观;工作作风上由上面更多的转向下面;规章制度上由注重设计转向注重执行;责任追究上由单纯地追究民警转向追究过错领导并重;工作重点上由事后更多地转向事前、事中;角色塑造上由业务型转向政工型)的基本要求,以民警战友无掉队、绩效进入全省优胜行列、跨入市级机关全面小康建设先进单位行列为目标,以强化执行、强化督查、强化追究为保证,着力推进队伍建设六项制度,大力弘扬“胸怀大局、开放大气、勇创大业、奉献大爱”的新时期公安精神,努力建设一支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和领导满意、家人放心、群众最亲、罪犯最怕的警察队伍,为全市新一轮追赶跨越发展创造更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具体要点为:

1、扎实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全警思想。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1-3月份,通过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紧密结合我局实际,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组织全市公安民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使全市公安民警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2、开展全警“春训”,把民警思想统一到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2月份,举办全警“春训班”,贯彻落实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消化市局党委提出的2008年公安工作要点和队伍建设要点,同时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法制、新版警务信息化应用等培训。

3、建立政工例会制度,建立健全常规政治工作机制。建立政工例会制度,结合月度综合评议情况,进行队伍研判和预警通报。2-3月份,制定出台队伍管理百分考核办法,细化、量化政治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纳入绩效考核。

4、开展新时期公安精神大讨论活动,致力打造公安新形象。2-3月份,在全局开展“胸怀大局、开放大气、勇创大业、奉献大爱”的新时期公安精神大讨论活动,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号召广大民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新年工作中。

5、组织开展走进企业活动,强化民警服务大局意识。3月份开始,组织全警走进企业、走进园区、走进项目,了解需求,征求意见,落实整改系列措施,推动平安企业创建。7月份组织开展“百大项目、千家企业评警”活动,11月份,组织开展服务发展“评好评差”活动。

6、开展候任派出所所长竞聘和公推公选,建立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3-4月份,开展候任派出所所长竞聘和公推公选活动,把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民警选,充实到领导岗位上。贯彻落实《民警岗位循环流动暂行规定》,不断加强冷热岗位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城乡之间交流。

7、深入开展“无违纪基层所队”等创建活动,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市委政法委提出的“队伍建设管理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廉洁警队建设,建立兼职纪检员制度,深入开展“无违纪基层所队”、“争创好班子”、“内务、执法、和谐”三个示范点等创建活动。

8、推动队伍建设六项制度,加强和改进队伍管理。贯彻落实市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六项制度的实施办法》(月度综合评议制、工作绩效问责制、领导一岗双责制、重点民警关爱制、干部述职述廉制、队伍预警通报制),强化组织推进、检查督促和奖惩运用,切实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队伍管理水平。4月份,召开贯彻落实队伍建设六项制度经验交流会。

9、走进民警开展谈心活动,严格落实领导一岗双责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队伍管理责任制,每月局领导至少到分管部门进行一次检查指导,与民警开展谈心活动,基层所队领导每周开展一次政治学习,每半月与民警开展一次谈心,每半年召开一次民警家属座谈会,反复强调、严格执行市局强调的“六个不能”(即不能替他人担保,不能交不正之友,不能拿不义之财,不能道德,不能违“五条禁令”,不能干违法违纪之事),及时发现和杜绝苗头性问题。

11、开展关爱民警活动,保护民警身心健康。开展关爱民警活动,合理安排轮班休整,严格落实年度体检制度,建立健全民警健康档案。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自我防范和保护措施落实,配齐配足单警装备和各类警用防护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预防性伤亡事故的发生。抓好各项从优待警措施的落实,保护民警执法权益。5月份,组织功臣模范和优秀民警到红色圣地参观学习。

12、实行大病统筹,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实行大病统筹,完善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对患病民警妥善安排休整、治疗和看望慰问,主动关心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

13、建立网上公安学校,着力提高民警综合素质。把提高民警素质作为提高整个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首要环节,5月份,建立网上公安学校,以“三考”、“双熟”、“一口清”练兵为抓手,组织全体民警苦练基本功,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14、召开绩效工作点评会,加强公安绩效建设。严格绩效考评,强化绩效攻坚,营造争先进位的绩效氛围,6月底、7月初召开全局绩效工作点评会,总结上半年绩效工作,公布各单位绩效工作排名情况,对落后单位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15、成立见义勇为协会,加强和改进见义勇为工作。8月份,筹建市见义勇为协会,加大见义勇为的基金募集、典型宣传、表彰奖励力度,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16、组织人大、政协视察活动,抓好作风评议。抓好“三个报告评议”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平时报告工作、接受评议的新路子,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日常挂钩联系制度、信息反馈制度。9月份,开展人大、政协视察、“警察开放日”等活动,打造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品牌。

17、加大公安宣传力度,构建和谐的警方公共关系。加大公安宣传力度,树立“全警宣传”意识,建立健全信息上报制度和通讯员网络,形成全面宣传的势头。在巩固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警方”电视栏目的宣传。

18、组织参观劳改农场和看守所,提高民警防腐拒变能力。10月份,分批组织民警参观句容劳改农场等,对民警进行警示教育,教育民警珍惜名誉、珍惜工作、珍惜家庭。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市委“执行落实年”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工作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工人才数量、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改善民生、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社工人才力量。

二、具体任务

(一)强化宣传发动。结合实际抓好2021年“国际社工日”“中华慈善日”“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展板、文艺汇演、座谈交流、专题讲座、电视新闻、网络宣传等载体,广泛宣传慈善理念、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社会工作知识、社会工作项目以及典型经验。加强社工服务机构党组织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社会工作+慈善+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社会的认同感,社工人才的归属感、使命感。

(二)实施培养工程。会同社会工作有关部门,大力培育学校、司法、禁毒、医务、企业等专业领域社工,组织开展2021年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前培训工作,壮大社工人才队伍。举办1-2次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工作实务培训,提高社工人才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登记和管理,依托全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成都社工在线”,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三)深化项目服务。实施4个省级民生实事社会工作服务站试点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示范试点、养老服务综合体试点、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等项目,完成40%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培育50个功能服务型、50个兴趣爱好型社区社会组织,带动实施面向城乡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持续实施助学、助老等资阳慈善品牌项目,同时以“一月一主题”为载体,重启“慈善日”捐赠工作,积极争取“成德眉资”和“资阳铜梁”合作项目落地。

(四)加强志愿服务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推广和运用,学习贯彻《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加强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归集和管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开展志愿者星级评定工作,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健康发展。

(五)推进成资协同发展。以成资同城发展为契机,推进成德眉资四地社会工作者协会合作与交流,支持社会组织联合举办论坛、研讨会、推介会、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等行业类会议、展览活动,建立交流互访、学习考察等机制,推动四地社会工作在行业发展、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组织优秀社会工作者参加华东理工大学国际社会工作学院成德眉资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培育项目,培养资阳社会工作高级人才。鼓励资阳社会组织积极申报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在本地开展项目服务。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总体部署,增加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经费,实现以项目为载体的支持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育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抓住工作重点是实现督查目标的内在要求

没有重点就没有章法。要做好督查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关键环节,及时确定工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一是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年度党委工作要点所列事项,重要会议、重要文件所作的决策部署等,是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常抓不懈。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社会稳定、文化建设、民生工程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决策部署,要及时作出督查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决策执行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准确反馈,对决策落实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是领导同志批示及交办事项。党委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等,需要即时或在一定时段内办结,对这类事项的推进落实,除了注重时效性、确保办结质量外,还要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达到查办一件、带动一片的效果。

三是领导关注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发现不及时、解决不到位,将有可能演化成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督查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从中敏锐捕捉动向,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督查实效。

二、优化工作方法是增强督查实效的重要途径

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注重探索督查工作规律,不断优化工作方法。

一是学会借势发力。督查部门要借助领导的权威,在必要时请有关领导同志直接参与到重要督查活动中来,增强督查工作的权威性,推进督查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注重超前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超前谋划,首先要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做到计划前置、措施前置、工作前置,对可预见事项提前介入,早谋划、早动手。其次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注意积累材料,及时掌握情况,主动了解领导关注事项,做好迅速介入的准备。再次要站在领导的高度“谋其政、想其策、当高参”,部署工作任务和反馈工作落实结果,不能仅仅当“传声筒”,对事关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材料,必须对其进行分析、思考、鉴别,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督查工作的任务是推进决策部署的落实,更需要讲实话、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坚持“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典型在一线发现、成果在一线创造”的“五个一线”工作法,实实在在地摸清情况,客观全面地反映问题,扎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是做足结合文章。督查与目标绩效考核同为推进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有效措施,应该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督查旨在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是过程管理中的“点”;目标绩效考核目的是引导各级各部门努力工作、争先创优,是结果管理中的“面”。两者的结合,就既能以点促面,发挥督查的“推进器”作用,使督查工作的突破成为打造优良绩效的基石;又能以面带点,发挥考核的“风向标”作用,将取得优良绩效的良好愿望化为推进督查工作的强劲动力。

五是用好现代技术。在督查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快速、便捷、规范运行的特点,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督查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因此,继续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督查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创新点。

六是狠抓协调联动。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往往需要几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对工作全局造成影响,甚至使决策落实功亏一篑。因此,要督促综合协调部门或牵头部门发挥总调度、总枢纽作用,主动汇总有关情况,全面把握落实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相关责任部门要主动做好配合衔接工作,及时汇报总结,合力推进决策部署落实。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督查工作的根本保障

打造一支领导信得过、用得上、打得赢的督查干部队伍,关键在于加强培训,锤炼作风,提高能力。

一是加快知识更新,做到“三勤”。督查人员要敏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快知识更新,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勤于钻研,就是对党委的决策部署,如重要文件、领导讲话等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使其转化为督查工作的行动指南;勤于思考,就是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促进工作的措施;勤于总结,就是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或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二是加强业务训练

做好督查工作要抓重点、优方法、强队伍第2页

,实现“三快”。缺乏足够的业务训练,优质高效服务就无从谈起。为此,必须抓紧配强人员,及时组织培训,努力实现“三快”,即办理快,接到任务快办,不拖沓;协调快,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办理事项,头脑清醒,快速梳理,协调组织落实;反馈快,有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没有结果的及时反馈进展情况。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抓党建、强廉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1.拓展群教成果,加强党建工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剖析当前教体系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层层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党组织建设。继续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把在群教活动整理出来的“”问题整改到位,使教体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突出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惠及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2.抓好治理“庸懒散浮拖”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切实改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推动事业发展能力。加强机关接访、保密、防邪、文明城市创建、关心离退休、关心下一代、统战群团、“挂包帮”、史志编制等工作。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

3.抓好教育行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大对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八项规定、整改“”等问题监督检查。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完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工作。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学校收费、招生、食堂、小卖部、校服、教师评职晋级、基础建设、考评分配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程序、规范执行、公开公示制度,严格落实学校领导班子人员及亲属不参与所在学校任何经营性活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从教行为,从严整治“三乱”行为,完善教育行风监督员选聘机制。

4.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校。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创建一批廉政文化示范校。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招生、考试和评价等方面的管理,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或变相开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继续抓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探索完善依法治教措施,依法处置涉教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涉教各方权益。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工作,抓实法制教育系列化、课程化;聘齐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组建专职法制教育队伍;推进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以案说法警示教育。

二、抓改革,强内涵,进一步推进均衡发展

5.创新办学模式,推进综合改革。一是推进并总结教育集团化建设。2014年首批组建的三个教育集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集团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大胆试验教育“管办评”分离机制,激发办学活力;要注重集团学校文化在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教育集团的文化品牌。二是启动“协作型”教育联盟工作,切实落实管理互通、领导流动、师资共享、课程互补、活动同步、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捆绑考核“十大行动”。三是建立和完善教师交流机制。

6.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通过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完成天宫庙小学“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任务。进一步完善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机制,在基本完成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使用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组织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7.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各类项目资金,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校舍维修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重点推进圣莲岛小学、物流港高升实验分校建设。抓好全区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条件。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

8.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2所公办幼儿园,继续推进创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和民办幼儿园达标建设。建立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扩大特殊教育领域,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完成中职招生任务,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9.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建立名优公办学校招生公开公平机制。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强化招生考试保密和考风考纪工作,确保各类教育考试安全。

10.推动民办教育和谐发展。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支持、鼓励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民办学校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依法分类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治理取缔非法违规办学行为,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大力支持南山国际学校物流港校区建设步伐,确保2016年高中招生。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落实民办园收费备案制度,加强收费检查和监督。

三、抓培训、强师德,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11.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政治纪律,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实施师德考评工作,落实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

1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科学规范设置各校园编制,合理配置教师,根据中小学缺科缺岗情况招考教师,补足、配齐学科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善教师配置不均衡和学科教师不对口配备现象。优化专任教师聘用、职称评聘机制,逐步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机制。落实边远乡村教师待遇倾斜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1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继续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评选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充实骨干教师人才库,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教师全员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选派教师跟岗学习。促进中小学校本培训特色化发展,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成效。

四、抓常规、强教研,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校文化体系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加大对中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力度,促进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学校评价体系,推进实施绿色评价,探索开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教育质量问责机制。

15.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深化课堂教研,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批教育、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充分发挥先进学校引领作用。健全教研网络,推动各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丰富内容,优化形式,提高教学教研工作实效。加强对教学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各校围绕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申报各级教学课题,努力打造特色小课题,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16.切实改进德育工作。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明礼仪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加强乡村少年宫建设,结合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国防、科技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7.继续做好体卫艺工作。提升体艺教师业务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体艺教师技能水平,办好区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市比赛,力争优异成绩。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艺术课,保证学生校园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抓好各类艺术、体育活动,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抓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重点做好省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全力做好运动员训练和参赛工作。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和督查,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做好常见病防控工作,春、秋季开学初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五、抓创建、强管理,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18.深化特色优质创建与内涵发展。围绕努力培养学生成才这一中心,推进每所校(园)开展特色创建,强化特色教育机制建设。继续开展市级特色教育学校创建活动,争创特色(项目)学校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创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提升幼儿教育办学水平。以学校文化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高效课堂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优质化发展。

19.推进民生工程,提升教育幸福指数。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巩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和学校正常运转相关经费的落实。2015年,力争完成向上级争取各种项目资金8700万元,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力争物流港幼儿园顺利开建。强化标准化考场建设。2015年,完成标准化考场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考生身份识别系统、防作弊系统建设。

20.健全督查督导机制。加强教育督导机构、队伍建设,落实中小学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和重点工作督查制度,提高督政督学实效。继续开展“义务教育示范乡镇(学校)”创建工作,全力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评估工作。对全区各校园办学行为、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课程开设、学风校风教风、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室的管理及使用、安全等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抓安全、强保障,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21.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全面落实学校安保人员配备和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度,不断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加强校园安全检查,扎实做好安全日常管理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努力创建管理有序、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开展校车专项整治行动和防溺水专项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维稳和值班工作,落实维稳机制。

22.加强教育经费保障。完善教育系统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工作机制,完成学年初报、基建年报、财务年报的填报、汇总和上报任务,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教育专项经费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审计制度。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以坚持经常性学习教育为基础,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按照规定和要求,紧密联系学院党建工作实际,以建设学习型支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做法是:

1、学院党委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员学习的首位,切实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学习,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重点,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武装党员。认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以及省委、省高校工委会议、文件、领导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强对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党员意识、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水平。

2、着力加强党课学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学院各个时期工作重点,及时邀请专家做辅导报告、上党课,十七大召开后,及时培训理论骨干,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好贯彻省委高校工委决策,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在党员经常性教育中,我们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统一,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积极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一是以领导班子为重点抓好班子成员的学习,二是以支部为单位抓好党员的集中学习,三是列专题、交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的自身学习。我们紧扣这“三个环节”,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充实完善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参学人员的落实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年度检查考核的三个党支部中,党员集中学习16次,平均9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12次,平均8次。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带动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1、进一步落实主要领导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学院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

“一岗双责”的要求,各支部书记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真正从工作机制上落实了主要领导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各支部结合实际,把加强党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提高了学院整体党建工作水平。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和考察,严把发展对象确定关、新党员接收关和预备党员转正关,注重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

20__年申请入党的298人,被党委列为建党积极分子76人,列为发展对象的40人,有30人被发展为预备党员,有20名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由于在发展党员中实施“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了新党员质量。

3、严格组织生活,强化党内管理。一是认真制定充实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并认真抓好制度的执行。二是认真执行党组织生活会的各项规定,坚持“”制度,提高党内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一年来党小组开展各种活动16次,平均9次;召开支委会议33次,平均25次;召开党员大会9次,平均5次;上党课4次,平均4次。同时完成年度党费收缴1480.8元。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坚持经常性分析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情况,及时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理论素质不够强、责任能力不够高、工作作风不够实的问题,从而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加强了党性锻炼,促进了作风转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注重对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今年,党委共办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已于 5月19日 至 5月26日 办了第一期,参加这一期的培训学员186人,整个培训班活动按照《》和上级党委的有关规定进行的,领导重视、安排周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训班学员参加党的基本知识考试,及格的169人,不及格的17人,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41分。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于 10月10日 至 10月17日 举办,有近300多人参加培训,经过严格的教育、培养、考察程序,及格的239人,不及格的31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为54分。

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我院共有流动党员12名,均为接收外来流动党员,其中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4名,从流动党员分布情况看,我院均未有跨省流动党员;接收外来流动党员中也均为我省党员。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立了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形成了由组织部门牵头,宣传、纪检、统战密切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院党委召开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结合各支部实际,对新流入我院的流动党员,一律要求他们把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党组织。同时明确,对流出我院的流动党员,应及时迁转组织关系;由所在支部开具党员介绍信,由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负责安排其组织活动。

2、开展教育,强化服务。

为了提高流动党员的整体素质,我院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坚持做到三个结合:理论灌输与实地教育相结合,思想指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轮训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采用演讲比赛、交流活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教育,开展党的知识竞赛、文娱活动等丰富教育培训内容。与此同时,广泛开展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激励流动党员争优创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回顾一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在围绕中心搞好服务、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等方面做得不够;在理论学习上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工作上安排部署多,督促检查少,有些工作按上级要求尚未开展到位等。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我院党委将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坚持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上取得新进展。

1、要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重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要在学院广泛开展"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读书竞赛、征文比赛、主题实践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十七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教育,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要把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学习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学习的重中之重来安排,要认真总结交流学习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将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化和在基层的落实。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指导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方法,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能力。

二、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取得新进展。

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明确职能、建设队伍、规范制度、开展活动、提供保障五个方面下功夫,夯实组织基础。

1、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领导。配齐党支部书记、健全支部委员会。规范党内生活,坚持""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既要严格坚持制度,又要创新内容和形式,促进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要严格贯彻"十六字方针"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严把审查关。

2、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完善机制。"七·一"前夕学院将表彰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健康开展。

3、着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努力在党组织内部形成民主氛围。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民主氛围,支持广大党员和职工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构建和谐环境。

三、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首先要强化党建责任意识,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带头落实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的制度,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增强组织观念,自觉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大力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党委要对各支部党建工作现状、主要问题和各支部存在的主要困难、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查,通过对外交流和内部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学院党建工作的建议,并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进行汇报。

四、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层政工队伍;建设;新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单位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若要在激烈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要做好企业经营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基础,基层政工队伍水平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基层政工队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发展可有效提升我国基层民众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和谐做出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基层政工队伍在建设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层政工队伍思想认识不足;基层政工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升;基层政工队伍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基层政工队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基层政工队伍需树立清廉工作作风。

为加强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建设需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基层政工队伍将其作用发挥到最佳。

二、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建设策略

针对当前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需针对性给出建议,将这些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针对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狠抓教育工作,提升政工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政工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是其行为基础,意识决定行为,各级党组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本任务,首先对政工队伍进行理论政策教育,为政工队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让政工队伍具有正确的思想,为其树立正确学习方向;其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政工队伍中树立坚定信念,明白新时期自己的工作性质及服务项目,在其所在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之后加强基层政工队伍党性教育,帮助政工队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均本着奉献精神,为其他民众树立楷模;最后在基层政工队伍中宣传艰苦奋斗基本思想,提倡在工作中艰苦奋斗,促进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在生活中艰苦朴素,遵纪守法,成为道德楷模。只有通过教育提升基层政工队伍基本道德素养才能保证基层政工队伍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端正政治态度、科学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成为广大职工楷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往正确方向发展,起到有效引导、科学规范、严格监督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项工作专业性要求更强,作为企业单位核心部分,基层政工队伍必须具备更高工作水平。若要提升基层政工队伍工作水平首先需要其具备深刻思想认识水平以及较高文化素养,只有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基诱工队伍需不断加强其科学文化水平,企业单位应该为基层政工队伍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基层政工队伍人员应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进行基层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时需结合实际从基层政工队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加强业务素质培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基层政工队伍在工作同时提升其工作能力,一切工作都建立在基本宗旨上。其次教育人员应该加强与基层政工队伍的沟通交流,以当事人身份分析基层政工队伍实际需求及教育状况,总结出教育重点,促进基层政工队伍业务素质全方位发展。

(二)培养基层政工队伍业管理水平

基层政工队伍是企业单位的管理助手,在工作中应该将企业单位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为人、处事、工作等多个方面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促进企业单位工作不断进步。从实际来看就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保证党组织基本政令畅通无阻,教育基层政工队伍在工作中以本职工作为中心,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以自己的行为维护组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体现出基层政工队伍价值,促进企业赢得民众支持。其次需在做好自己业务基础上对其进行钻研,促进业务发展。若基层政工队伍不了解自身业务即使其拥有先进思想也无法将其落实到实处,无法发挥自身效益为组织提供帮助,宗旨和思想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足有具备足够业务能力才能有效解决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找业务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拓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强化工作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基层政工队伍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过于保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形式变化,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管理过程中首先需对基层政工队伍进行工作目标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需要,通过责任划分、示范岗位等形式为基层政工队伍制定可行的工作目标,发挥基层政工队伍标杆作用。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即采取适度奖惩措施。对基层政工队伍定期进行工作屏蔽,在其岗位长期无法发挥作用且无法做好本质工作的员工给予适当处理,对在岗位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较大帮助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并为其提供晋升机会。最后需要加强组织群众监督作用,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和民意调查,教导群众加强对基层政工队伍的监督作用,促进基层政工队伍在工作中积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自身实践行为企业发展带来贡献。

(四)建立公正无私和清廉作风

基层政工队伍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必须面对多种较为复杂的工作局面,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性格、各种阶层、各种年龄、各种水平的人,因此基层政工队伍在工作中需要做到公正无私,保持清廉作风,不以个人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树立良好个人形象。在工作中应该保持豁达心情,以自己以良好个人素养及自制力面对外界刺激,并以个人魅力感染他人。

三、结束语

基层政工队伍人员应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其工作任务和行为标准,在基层政工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需克服思想认识不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基层政工队思想认识和工作素养,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影响力,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基层政工队伍更好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伍娟.新时期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湘潮月刊,2011(7):17-18.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中国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企管部部长

落实三大构建,实现主体合格、结构合理、体系完善;

推行三项管理;实现人员稳定、队伍可控、组织保障有力。

2015年以来,我们把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管理作为深化集约化管理的重点工作,初步构建了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管理体系,较好地实现了劳务队伍的稳定可控。

落实三个构建,实现主体合格、结构合理、体系完善

落实队伍主体构建。落实劳务队伍主体构建的前提是要对劳务队伍进行清理整顿,这项工作是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全面梳理。2012年3月和8月,我们按照上级对劳务队伍管理的要求,从内部注册、合同评审、用工合法三个方面对公司在用的339支劳务队伍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每支队伍是否独立法人、有无资质、真假挂靠、签约人是否在现场等进行了全面掌握。

宣传引导。在清理的基础上,公司劳务中心和各项目部对每支劳务队伍负责人均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宣贯培训,让大家都明白和理解公司推进劳务队伍组织化建设管理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从思想上接受企业的整改要求。

分类整改。对真实挂靠的55个劳务队伍,公司要求其被挂靠企业出具承诺书,由被挂靠企业法人重新与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同时将劳务队伍负责人作为挂靠企业法人代表的委托人,实现“三人合一”;对46个虚假挂靠的劳务队伍,将其中的16个要求其从挂靠企业中剥离出来,并帮助其重新纳入公司指定的长沙唯才等劳务公司进行真实挂靠,另有30个劳务队伍承诺一年内办理好相关资质,公司将给予适当帮助;对143个自然人牵头承包的劳务队伍,将其中122个纳入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长沙唯才等劳务公司统一管理,另帮助21名自然人注册办理了资质;对由公司正式员工牵头承包的121个自建型工班,目前暂纳入长沙唯才等劳务公司统一管理,其中71个承诺一年内办理资质,其余要求其真实挂靠到有合格资质的劳务公司。

达标验收。2013年4至8月,公司督导组先后到贵州、西北、闽赣片区的17个项目进行了达标验收。截止8月底,公司已验收的劳务队伍中,具备合格组织主体资格的在用劳务队伍67支。

我们还积极拓宽渠道,引进合格的外部队伍。目前经公司员工推荐了12支合格劳务队伍;在用劳务队伍推荐了16支新的合格劳务队伍;主动考察引入12家实力较强的劳务队伍;接纳13个自荐的劳务队伍,共引进具有合格组织主体的队伍53支。

落实队伍分类构建。一是分类规划。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我们确立了“联合大队伍、发展专业队伍、培育小队伍”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劳务队伍建设管理的构建目标,即:通过2~3年的努力,联合实力较强,能够进行单项工程劳务分包的劳务队伍30家左右,与有实力的劳务企业形成战略联盟i发展隧道、桥梁等专业施工队伍150个左右,满足项目专业化施工的需要;培育进行单工序劳务分包的小队伍或自建型班组400个以上,保证自建型架子队作业层有充足的劳务资源。

二是分类注册命名。公司劳务中心统一对合格劳务队伍办理注册手续,根据其施工能力、资质状况、承担任务情况等将劳务队伍分为一类劳务队伍和二类劳务队伍,并统一命名。目前公司统一注册命名的一类劳务队伍有85支,二类劳务队伍333支。

三是分类使用。对具有较强综合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一类劳务队伍,由公司派出队长、安全员、质量员等关键岗位人员与其合建成劳务型架子队,公司与劳务队伍签订单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对实力相对较弱,承担单工序施工的二类劳务队伍,纳入自建型架子队作为劳务型工班管理,公司与其签订单工序劳务分包合同。截止8月底,公司共有劳务型架子队22个,劳务型工班271个,自建型工班121个。

落实管理体系构建。企业自身劳务管理体系构建。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企业自身劳务管理体系构建。一是完善公司劳务资源领导小组职责。明确了领导小组应负责研究处理相关重大事项,进行领导决策,负责总体部署、统一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二是充实公司劳务中心的管理力量。劳务中心下设综合室、管理室,增加定员至6人。三是设立现场劳务管理机构。劳务中心分别向贵州、西北、东南等三个重点片区指挥部委派了劳务管理员1名i目前在建的5个较大项目设立了劳务管理部,其余项目均在综合部下设立了专兼职劳务管理员;46个作业队均聘任了兼职的劳务联络员。

队伍自律管理体系构建。2015年6月,由公司作为发起人,劳务队伍自愿加入,成立了“中铁五局一公司劳务合作协会”。协会秘书处起草了协会章程及5个日常工作制度。7月、8月协会秘书处到公司赣龙、六六等7个项目进行宣传发动,目前共有196个劳务队伍加入协会。如赣龙项目共有劳务队伍42支,通过发动,有39支队伍加入了协会。

推行三项管理,实现人员稳定、队伍可控、组织保障有力

劳务工管理做到“六个清”,实现人员稳定。人员进出清。结合现场实际对劳务队伍用工进行定岗定编,并动态调整。劳务工进场前由劳务队伍负责人向架子队或项目提出书面报告,架子队副队长或项目副经理结合定岗定编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劳务工进、退场均需到劳资员处进行实名制登记,实现人员进出情况清楚明了。

用工关系清。有资质的劳务队伍与其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报项目部或架子队备案,无资质的劳务队伍暂由公司指定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派遣手续。公司要求无资质的劳务队伍限期取得相应资质,以适应国家有关劳务派遣的新要求。

岗前培训清。劳务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方能安排上岗,岗前培训主要内容为:遵纪守法及民俗民风教育、企业规章制度及纪律教育、工程施工常识及安全生产教育。各项目部和架子队建立劳务工培训档案和基础台帐,真实记录劳务工培训情况。

持证上岗清。从事技能性工作的劳务工,必须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不能满足要求的,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培训办理,并由项目部建立特种作业人员花名册。

人员考勤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指纹打卡、人脸识别仪、领工员现场点名等方式,实现对劳务工的考勤清。架子队书记、劳资员每月不少于4次抽查确认,项目书记、劳资员每月不少于2次抽查确认。

工资发放清。由项目部财务采用现金和打卡相结合的方式将劳务人员工资直接发放到其手中,禁止由劳务队伍负责人或工班长直接发放。

劳务队伍管理做到“六要管”,实现队伍可控。管成本。一是帮助劳务队伍算清帐。动态掌握劳务队伍人工、机械、材料的使用情况,掌握其真实的直接成本状况。二是将协助劳务队伍定期开展成本控制分析作为内控红线,帮助他们总结、分析。项目或架子队从进度、开挖质量、材料节超等方面帮助劳务队伍深入分析,找到盈亏原因,让劳务队伍了解其自身成本控制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和改进措施。三是帮助劳务队伍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效。同时帮助劳务队伍落实好隧道超欠挖控制、主要材料节超控制、工序循环时间控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帮助劳务队伍“通过管理合理赚钱”。

管资金。一是将劳务工工资由项目财务通过打卡和发现金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发放作为内控红线,解决了部分不良队伍恶意拖欠劳务工工资的问题。二是代付劳务队伍承包范围内自购的材料款和机械租赁款,杜绝了部分队伍以外欠款多、亏损大为由找项目扯皮的可能。三是对能够由项目部集中采购的常用二、三项料(如钻头、钻杆),规定必须由项目部集中采购,劳务队伍到各架子队统一领用,杜绝了部分劳务队伍虚开发票,利用材料采购恶意提前套现的问题。四是劳务队伍的管理费用和赚得的合法利润分阶段支付,按月度支付30%,季度支付50%,完工后支付剩余的20%的方式支付其管理费用和利润,实现了“以丰补欠”。

管培训。 是做好岗前教育培训,首次进入项目的劳务工必须培训合格后才安排上岗:二是定期开展新工艺或重点关键工序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近两年我们着重开展了隧道超欠挖控制方面的技能培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三是不定期以形势任务教育,学习宣传企业文化,引导劳务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等为重点,对劳务工开展素质教育:四是做好交底培训。按照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步骤,提出具体要求,做到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管考核。一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承包方式、内容、单价,每月根据实际完成情况验工计价,并做到合同外费用“月结月清”。二是根据我们承担的施工任务以隧道为主的特点,重点对劳务队伍开展隧道开挖质量控制考核、主要材料节超考核、工序循环时间考核、进度及节点工期考核、安全质量考核、文明施工考核等六个方面的专项考核和以“六比六创劳动竞赛”为核心的综合考核。如通过开展隧道开挖质量控制考核,公司大部分项目的隧道开挖平均线性超挖值由2011年的25—30厘米,降低到今年8月份的平均15—20厘米,部分控制较好的项目常态化保持在12厘米以内。

管分配。一是明确分配模式。公司在所有的劳务队伍中推行统一的分配方式,即劳务工工资由“基础工资+产量工资+专项考核工资”组成。2012年8月份我们在赣龙项目开始这种分配模式的试点探索,在取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开始在新上项目全面推广,目前在一公司西成、成兰铁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管控分配过程。主要是落实劳务工工资分配“三透明”要求:分配方案透明,工班长必须对劳务工工资的计算方法、分配办法、工资标准进行公开;考核考勤透明,各项目和架子队分别采用指纹打卡、人脸识别、定期点名等方式严格劳务工考勤;工资发放透明,由项目部财务通过打卡与发现金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发放劳务工工资。三是监督分配结果。要求工资发放完毕后出具两个方面的承诺书:劳务工向劳务队伍负责人出具工资发放到位承诺书;劳务队伍负责人向项目部出具劳务工工资发放到位承诺书。两份承诺书的复印件均在项目或架子队的厂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管骨干。一是强化了对劳务队伍现场负责人的考勤制度,明确要求劳务队伍现场负责人纳入项目和架子队进行“员工化”管理,规定每月在工地时间不得少于20天;二是公司劳务中心和各项目定期开展对劳务队伍负责人的培训教育,督促其理解、落实公司各项新政策、新要求;三是将劳务队伍中的技术骨干纳入公司职称评定体系,协助其取得技术职称,今年公司已帮助5个劳务队伍中的6名技术人员取得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职称;四是将劳务队伍中的技能工人纳入技能鉴定体系,协助其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获得技师、高级技师等技术等级。今年公司各项目已协助劳务队伍办理特殊工种操作证235个,有7名劳务工通过技能鉴定获得了技师等资格;五是将劳务队伍现场负责人纳入项目日常管理体系,要求其每月参加项目部的生产会等相关会议。

组织管理做到“三到位”,实现组织保障有力。制约机制到位。我们在劳务队伍管理职能划分上推行“三权分立”,即:公司劳务中心行使“资格管理权”,负责劳务队伍准入资格、注册、年审、信誉评价,审查确定劳务队伍的选择和使用等工作,即“能不能用”由劳务中心负责;项目部行使“选择建议及过程管理权”,负责对拟选用合格队伍名单,报公司审批,并进行安全、质量、工期等方面的适时过程监控和管理,即“用不用”和过程管理由项目部负责;公司合同部行使“经济合同管理权”,负责指导、审核和监督承包单价的确定及合同实施过程中单价调整的监督审核,负责监督、指导和规范经济合同的签订,监督经济合同的全面履行,即“怎么用”由公司合同部负责监管。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基层队伍;文化建设;理性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在江苏油田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今天,积极探索建设企业队伍文化的方式、方法和工作内容,是当前新形势下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倡导、力行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和经营理念的主导文化,基层队伍文化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影响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升华。同时,队伍文化来源于基层,植根于基层,是基层干部职工中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基层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队伍精神、职工士气以及行为规范、经营意识有着很强的修正和矫正作用,对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对基层队伍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抓得不紧、措施不力、办法不多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切题、组织得力、形式多样,以基层文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来促进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基层队伍文化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江苏油田的二次创业和跨越式发展态势赋予了基层队伍文化建设的使命。但从我局队伍文化建设的趋向上来看,还存在着原动力不强、目标不够明确、方向把握不准的问题。如何坚持正确的方向,抓好基层队伍文化建设已成为紧迫而现实的课题。把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提高队伍战斗力统一起来。基层队伍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队伍攻坚啃难的战斗力,要以培育团队精神为主要抓手,认真解决职工队伍在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现场施工、单兵作战能力、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挖掘、总结和提炼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队伍精神和管理理念,放大并弘扬队伍精神的文化效应,放大并传播管理理念的自律效应。大力培养、选树和宣传具有队伍精神人格化代表的先进典型,把典型作为标杆,昭示典型的示范作用,使队伍真正成为施工攻难、技术攻关、经营创效、市场争份、作业安全的精锐之师。把促进思想进步与创造愉悦环境统一起来。队伍文化建设要增加业余活动的思想性,引导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特别重视青年职工的身心特点和思维走势,创新文化活动方式,使他们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的欢乐。把引进社会主流意识与抵制不良因素统一起来。队伍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里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对社会文化,注意引导基层职工吸收精华和长处,丰富基层的文化生活,同时抵制恶俗文化的冲击和侵蚀,积极把好关口,消“毒”除“菌”,让先进文化牢牢占领职工队伍的思想阵地。

要紧扣基层队伍的工作特点和行业个性,紧紧抓住当前队伍文化创建中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做好队伍文化的主题设计、个性描述、活动组织和理念导入工作,把队伍文化建设纳入正常轨道。必须以表现个性张力为主格调。江苏油田是一个多兵种、多队伍、多行业的集合体,基层队伍各具特点,个性缤纷。专业的特点和行业的特征又决定了基层队伍文化的构建切口要小,立意要高,打好特色招牌。就地质测井处而言,队伍文化的构建更有易导性。射孔队伍要紧扣“临门一脚不射偏”做好文章,录井队伍要打好“发现尖兵”这张牌,测井队伍要做足“火眼金睛”的文章,解释队伍要在“曲线流畅是油流”上下功夫。要围绕行业特点,设计健康向上、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主题活动。必须以提升士气为主旋律。大力开展“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为社会奉献能源”等主体活动,讲石油、讲历史、讲奉献、讲信仰、讲精神,发扬石油传统,弘扬石油文化,鼓舞职工士气。必须以提高执行力为主题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一些腐朽、庸俗的思想文化侵入油田,涣散了部分职工的思想意志,贪图安乐、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有不同程度的抬头,影响了基层的执行力,制约了队伍的战斗力,对油田的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油气发现和质量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许多影响。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应该明确定位队伍文化鲜明的为社会奉献能源的价值取向,确保队伍文化应该姓“油”,使其价值体现在“发现”和“奉献”两大课题上。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应急队伍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应急队伍体系。

(二)建设目标。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市基本建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即到年底,建成市、县、乡三级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矿山)、气象和地质灾害、公共卫生、水上搜救、公用事业保障、森林消防、重大动物疫情、突发农业灾害、突发事件信息员等重点领域的专业应急队伍得到全面加强,重点企业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相应行业和领域的专项应急队伍,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设重点和任务要求

(一)全面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市、县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分别由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组建,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集公安、安监、卫生、民政、交通、环保、质监、建设、气象、地震、民防及驻军、武警等优势专业力量,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除承担消防工作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协助有关专业应急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2.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建。乡镇(街道)要整合现有力量,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消防人员、医务人员、保安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组织下,发挥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工作。主要是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转移安置人员、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3.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新区、市科教创业园区及各县(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组建。集开发区(工业园区)公安、消防、环保、建设等专业部门人员、重点企业及单位技术人员和基干民兵,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承担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任务。

(二)建立健全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在全面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的原则,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专业应急队伍,具体由相关部门或单位牵头负责组建。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防汛抗旱队伍。市、县(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牵头负责,组织水利、农业、国土、气象、交通、环保、卫生、水文等部门人员,以及基层民兵、预备役人员、水利技术人员、村(居)民等人员参加,针对水旱灾害常发地区和重点流域,组建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要地段的村(居)委会,组织本地村(居)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村(居)抗旱防汛队伍。对水库河道以及洪灾易发地段,县、乡、村防汛抗旱队伍,要做好汛期的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并加强平时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努力把隐患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培训演练,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

2.危险化学品(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市、县(区)安监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公安消防、经信、质监、交通、环保、卫生等部门人员,以及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专业人员参加,组建危险化学品(矿山)市、县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安监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大型矿山、重点危险化学品单位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要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3.气象、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市、县(区)气象、国土资源部门分别牵头负责,组织乡镇(街道)、村(居)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台风、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当地乡镇(街道)、村(社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和群防群控,组织灾害隐患点排查,划分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开展防范知识宣传,报告隐患和灾情等信息,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容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4.卫生应急队伍。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根据本行政区域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市、县、乡三级卫生应急队伍,完善专家库,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核与辐射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把帮助组建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

5.水上搜救队伍。市、县(区)交通海事部门牵头负责,整合水上搜救应急资源,组织公安、消防、安监、海洋渔业、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人员和专业技术力量,组建市、县两级水上搜救队伍。水上搜救队伍在当地水上搜救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水上搜救活动。在船舶、设施、航空器及其人员从事水上水下作业活动,发生或可能发生人员遇险、水域污染等突发事件时,搜寻救助遇险人员,控制、减轻水域污染等危害。

6.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市、县(区)政府各主管部门协调辖区相关运营单位设计、施工、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组建市、县两级8支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经信部门负责组织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企业组建通信保障应急队伍,负责组织供电公司、供热公司组建电力保障应急队伍和城市供热保障应急队伍;水利部门负责协调环保、卫生、自来水公司等组建城市供水保障应急队伍;建设部门负责组织相关运营企业组建城市排水保障应急队伍、天然气供应和管道泄漏应急队伍;交通部门负责组建城市交通保障应急队伍;城管(环卫)部门负责组建市容环境保障应急队伍。8支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各负其责,必要时联合行动,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抢险救援任务。

7.森林消防队伍。市、县(区)林业部门牵头负责,针对森林防火任务重的地区、林(农)场、森林风景区等,组织辖区乡镇、村(居)委会、林(农)场干部职工,组建市、县(区)、有关乡镇及重点林(农)场森林消防队伍,并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森林消防队伍主要任务是开展森林火灾的隐患排查、先期处置、信息报告工作,配合开展扑灭火和组织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等工作。

8.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市、县(区)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组织畜牧兽医、海洋渔业、卫生、公安、工商、质监、林业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组建市、县两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具体承担畜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

9.突发农业灾害应急队伍。市、县(区)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组织气象、水利、林业、海洋渔业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建突发性重大低温冻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应急队伍。要加强基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并做好防治药械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10.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市、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负责,依托现有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村(居)委会干部、基干民兵、应急志愿者等组建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信息员队伍主要任务是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隐患排查整改、预案制订、应急处置和科普宣传。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是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建设方案,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要合理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数量和规模,明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队伍资质认定管理,保持队伍相对稳定,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应急队伍建设规划、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公安、国土、交通、建设、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民政、卫生、安监、海洋渔业、气象、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各乡镇(街道)、县(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县(区)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情况要报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各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新区、市科教创业园区应急队伍和市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情况要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经费保障与装备建设。各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拓宽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危险化学品(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库,按标准配置专业器械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重点配备抢险救援特种器材设施,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严格装备管理维护制度,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大型专用设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各企事业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装备建设,满足应急需要。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1篇

(一)抓紧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依托县(市、区)公安消防大队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第一政治委员由本级人民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领导担任;支(大)队长、政治委员,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由市应急救援支队、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组成。市应急救援支队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组建。由公安消防支(大)队主官担任。

同时承担综合应急救援任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特点和需要,制订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队伍工作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建立健全与各专业队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政府统一指挥下,赋予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最高指挥官在应急救援现场临机处置权,调动各专业队伍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将矿山、医疗、安监、民政、交通运输、地震、环保、建设、市政、通信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作战、训练体系,各地应在保持原有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应急物资储备单位和应急设备制造企业纳入应急救援体系,将应急志愿者队伍纳入应急社会动员体系。

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政府根据应急救援工作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

(二)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各地要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队伍建设:

一是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等加入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

二是森林消防队伍。县(市、区)和乡级人民政府以及森工企业要组织单位职工、社会相关人员建立森林准专业消防队伍。配备森林扑火装备,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是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要以气象部门专业人员为基础。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负责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大风、强降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四是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国土资源部门要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灾应急知识宣传,及时报告隐患和灾情等信息,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五是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应依法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

六是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七是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

八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由当地兽医、卫生、公安、工商、检验检疫和林业行政管理人员。具体承担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

(三)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加强知识培训。街道、乡镇要依托政府专职消防队,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近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做好应急保障、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

保障基层应急队伍建设顺利推进二、加强领导。

(一)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确定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支持政策的研究并加强指导,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公安、国土资源、环保、城建、交通、水利、农业、卫生、林业、安监、气象、地震、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并加强督促检查。

(二)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制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及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2篇

为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加强我县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20**]59号)文件及省、市政府办公厅有关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县乡两级政府财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我县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我县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根据全县特点和需要,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专业队伍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新晨

(二)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乡镇政府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组建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乡镇政府,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乡镇要指导协调有关村委会,组织本村村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建村防汛抗旱队伍。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

(二)深入推进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政府、国有林(农)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各旅游风景区等,要组织本单位职工、社会相关人员建立森林消防队伍。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有关单位要加强森林扑火装备配套,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建立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县气象局要结合乡镇政府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要建立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容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县气象、地质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

(四)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县安监局要指导协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在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资质认定管理。各乡镇政府及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建立队伍调运机制,组织队伍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县、乡财政可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五)推进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电力、供水、建设、供热、交通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建本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新晨

(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县卫生局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各县级医院要与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把帮助组建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对口支援重要内容。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和卫生应急处置等工作费用由县、乡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七)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要建立由兽医、卫生、公安、工商、质监和林业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等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具体承担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队伍应急能力。

四、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县、乡两级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规划,确定各街道办事处、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支持政策的研究并加强指导,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公安、国土资源、交通、水务、林业、气象、安监、环保、电力、通信、建设、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出明确的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集结到位,在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乡两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乡镇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知识培训。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由团县委、卫生局负责组织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新晨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3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县、乡级人民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至年底,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防汛抗旱、危险化学品、气象灾害、公共卫生、水上搜救、公共事业、森林消防、动物疫情等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经济开发区(包括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要结合实际,以公安消防队伍或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二)加快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具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转移安置人员、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三、建立健全基层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各地要在全面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专业应急队伍,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队伍建设:

(一)防汛抗旱队伍。水旱灾害常发地区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组建有水利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村(居)民等参加的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地段的村(居)委会组建村(居)防汛抗旱队伍,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培训演练,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危险化学品单位依法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队伍条件的小型企业应建立兼职队伍,并与邻近建有专业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参与风险隐患排查。

(三)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县、乡级人民政府组建由气象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村(居)民等参加的县、乡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台风、强降雨、沙尘暴、冰雹、雷电、冰雪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卫生应急队伍。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受伤人员医疗救治或卫生学处理,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城市与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应急救援对口协作关系。

(五)水上搜救队伍。县级人民政府整合水上搜救应急资源,建立或确定水上搜救队伍。水上搜救队伍在当地水上搜救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水上搜救活动。在船舶、设施、航空器及其人员从事水上水下作业活动,发生或可能发生人员遇险、水域污染等突发事件时,搜寻救助遇险人员,控制、减轻水域污染等危害。

(六)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县级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运输、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专业优势,分别组建完善本区域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本单位懂技术、有经验的职工组建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实施应急抢险救援。

(七)森林消防队伍。森林防火任务重的县、乡级人民政府、林(农)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风景区要建立森林消防队伍,并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建立联动机制。

(八)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由当地农业、海洋与渔业、卫生、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和动物防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承担畜禽、野生动物、水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

(九)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县、乡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干部、志愿者等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协助做好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隐患排查整改以及本村镇(社区)应急预案制订、应急处置和应急知识科普宣传。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要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规模。注重制度建设,明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队伍资质认定管理,保持队伍相对稳定,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各县(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要报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培训演练。加强专业培训演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设若干专业培训演练基地。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指导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专兼职人员培训演练工作。县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两周。易受灾害影响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三)装备建设。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开发区(园区)要按标准为基层应急队伍配置专业器械设施、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重点配备抢险救援特种器材设施,提升应急装备水平。严格装备管理维护制度,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大型专用设备统筹调用征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装备建设,满足应急需要。

(四)经费保障。县、乡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拓宽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对于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五)示范推进。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明确目标任务,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建设标准,选择若干部门及若干乡镇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示范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基层队伍应急能力。

(六)政策支持。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保险以及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免交过桥过路费等政策措施。鼓励社团组织和个人参加基层应急队伍,完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积极性。对在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深化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应急机构,密切协作配合,全面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要按照“规划好、组织好、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县、乡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落实应急队伍建设规划、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保、水利、农业、民政、卫生、安全监管、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质监、海事等部门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4篇

探索组织化管理新思路

在实践的探索与总结中,中铁五局对劳务队伍管理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劳务队伍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没有组织机构专门管理劳务队伍,对劳务队伍的管理仅仅是个人管理、分散管理、临时管理;其二,劳务队伍不是合格的组织管理对象,大部分劳务队伍的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与现场签约人、现场负责人不一致,信用等级不高。

针对劳务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中铁五局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提出了把劳务队伍纳入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管理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中铁五局明确了劳务队伍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劳务队伍属性。总体目标是:企业自主建设并合理选用诚信高、稳定性强的劳务队伍,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劳务资源保障。基本原则是:以企业与劳务队伍长期合作共赢为愿景,以劳务队伍管理体系为平台,以合同关系为基础,以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为保障。基本内容是:组织化构建和管理。在构建上,包括企业劳务管理职能机构的构建,劳务队伍成为合格组织主体的构建,以及以子公司劳务中心、劳务合作协会为载体的劳务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在管理上,包括企业对劳务队伍管理内容的建立,劳务合作协会对劳务队伍自律管理的确立。在组织化中劳务队伍的属性是:“三纳入、三不变”,即劳务队伍纳入企业组织体系,其社会属性不变;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其管理自主性不变;纳入企业经济承包考核体系,其经济责任主体不变。

构建组织化管理新机构

中铁五局按照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开展了企业劳务管理职能机构、劳务队伍合格组织主体及组织体系的构建。

构建四级企业劳务管理职能机构。在集团公司层面,成立了劳务管理领导小组和劳务中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局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大决策。劳务中心主要负责制订政策、完善制度、注册年审、督查指导,建立健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秀劳务队伍在企业范围内顺畅流动。在子公司层面,成立了劳务管理领导小组和劳务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子公司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处理和协调落实。劳务中心发挥主责作用,代表企业对劳务队伍进行组织管理,主要履行组织构建、选用推荐、协调服务、考核评价职能。劳务中心向片区或项目部委派劳务管理员,负责片区劳务队伍的联系协调,督促项目部、架子队和劳务队伍落实劳务管理要求。各子公司党委向项目部委派党群协理员,开展劳务队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项目部层面,设立劳务管理部或设专兼职劳务管理岗位,其中,劳务工在500人以上的项目,设劳务管理部并配备专职人员;在500人以下的项目,设专兼职劳务管理员。劳务管理部或专兼职人员发挥督促落实作用,负责劳务资源组织协调和现场监督。在架子队层面,成立劳务管理小组。劳务管理小组履行劳务队伍现场管理职责,负责贯彻落实劳务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劳务队伍施工实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同时,架子队在企业员工或劳务队伍中聘任劳务联络员,负责架子队与劳务队伍的沟通联络工作。

通过构建四级劳务管理职能机构,形成了分工协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构建劳务队伍合格组织主体。以子公司为主责单位,对正在使用及新引入的劳务队伍,进行合格组织主体的构建工作。公司规定,劳务队伍要成为合格组织主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其一,具有独立合规的组织主体属性;其二,证照齐备真实;其三,劳务队伍所在企业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人、合同签约人、现场负责人,原则上要求“三人合一”;其四,信用评价达到B级以上。根据这四个条件,子公司开展了劳务队伍成为合格组织主体的清理、整改和达标。对劳务队伍的主体身份、证照、关键人员、信用等级“四个要件”逐一进行清理审核,摸清现状及真实性。对不符合合格组织主体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帮助其进行整改达标。对虚假挂靠企业资质的主体、自然人主体,子公司帮助其完成工商注册,或者将其纳入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劳务企业;对证照不全或虚假的劳务队伍,子公司帮助其重新办理;对企业法人代表或委托人与现场签约人、现场负责人不一致的劳务队伍,子公司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三人合一”;对条件不达标的劳务队伍,采取限制使用和清退的措施。各子公司对合格劳务队伍进行了统一分类,其中,对具备承担单项工程或多工序施工能力、信誉良好的劳务队伍,划归为一类劳务队伍;对只具备单工序施工能力的劳务队伍,划归为二类劳务队伍。各子公司还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和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队伍构建的数量、比例结构、专业类型进行了规划。

构建企业劳务队伍组织管理体系。中铁五局在构建企业劳务管理职能机构和劳务队伍合格组织主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子公司劳务中心、劳务合作协会为载体的企业劳务队伍管理组织体系。子公司以劳务中心为主体,将企业选用的所有劳务队伍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对劳务队伍进行统一编制命名派遣到项目负责施工,纳入项目部架子队和工班编制体系,在此期间,子公司劳务中心仍保留劳务队伍的编制。在此基础上,以子公司为发起人,子公司劳务中心牵头组织,劳务队伍自愿加入,成立劳务合作协会,对劳务队伍开展自律管理。对申请加入协会的劳务队伍,协会按资本金、资质、人员和机械实力、与子公司合作的年限、信用评级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批准其成为会员。协会分为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享受企业不同的政策待遇和服务。

彰显组织化管理新特点

中铁五局对劳务队伍进行组织化管理,包括选用管理、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信用评价管理、党群管理。

在选用管理上,由子公司指定职能部门负责,劳务中心具体引进和推荐,项目部参与,并且在子公司注册的劳务队伍范围内选用。子公司对加入协会的劳务队伍优先选用,其中,协会推荐的优秀劳务队伍,给予一定频次的首选权。不同信用等级的劳务队伍,在劳务承包中享受不同的待遇,同一时期,一支劳务队伍在一个公司只能承包1 项施工任务,信用评价为A级的队伍不能超过2项,评价为AA级的队伍不能超过3项。

在合同管理上,实行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合同签约人和现场实际负责人“三人合一”,防止转包和再分包。

在劳动人事管理上,重点是抓好劳务队伍负责人管理、劳务工进出场管理、工资发放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上,突出资金管理、安质管理、专项考核管理。

在信用评价管理上,子公司分A、B、C、D四个等级对劳务队伍开展信用评价。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的劳务队伍,评为AA级。对AA级劳务队伍,全局各子公司优先选用;对A级劳务队伍,子公司通过招标方式优先安排;对C级劳务队伍,子公司控制使用;对D级劳务队伍,及时清退。

在党群管理上,重点是在符合条件的劳务队伍中建立党工团组织,做好劳务工入党、入会、入团工作,与企业同步开展党工团组织活动,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劳务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中铁五局推行的劳务队伍组织化管理,主要彰显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延伸了管理环节。由过去单纯抓使用管理,延伸到构建、培育、使用、考核四个环节的管理。在培育上,以培育一批优质劳务队伍为目标,对诚信好、善合作、能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重点培育,帮助自然人牵头的劳务队伍取得劳务承包资质,提升劳务企业资格水平。在使用上,实行“职权分离”,劳务中心行使准入权,项目部行使选用建议权,子公司合同部行使合同签订权。在考核上,在对劳务队伍开展劳务承包考核的同时,开展了工序质量考核和信用评价。

二是深化了管理内容。从过去单纯抓合同管理,深化到行政、党群、人资、服务四个方面的配套管理。在行政管理方面,子公司实施了“五管”,即管准入、管命名、管建制、管任务分配、管评价;项目部和架子队实施了“六管”,即管成本、管资金、管培训、管考核、管分配、管骨干。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重点是做到“三透明、六必清”。“三透明”即分配方案透明、考勤考核透明、工资发放透明;“六必清”即人员进出场清、用工关系清、岗前培训清、持证上岗清、人员考勤清、工资发放清。在服务管理方面,企业积极主动地为劳务队伍和劳务工提供生活、医疗、法律等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困难帮扶,为其生产生活创造条件。

队伍工作要点范文第15篇

一、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在应急管理中负有灾情报告、先期处置的重要责任,只有建设好协调联动、一专多能的基层应急队伍,才能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从而提高基层应急救援水平,把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当前,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区、乡镇等基层政府应急组织不健全,普遍缺少一支可以处置本区域内多发易发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应急队伍;应急救援力量比较分散,有限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各地、各专业应急队伍之间的统一调度、协同能力差,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应急队伍装备落后,培训演练少,应急处置能力不高。各县区、乡镇政府、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成一支本区域本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坚持将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包括公安、消防、武警)和国防后备力量(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建设一起规划、整合配置,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工作目标。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统一高效、协调配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至年底,基本建成县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普遍建立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规范应急志愿者队伍,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县区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民兵应急分队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财政、水利、民政、交通、地震、国土、市政、安监、教育、环保、医疗卫生、农林畜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单位相配合,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区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消防工作外,还要承担起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群众遇险、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协助专业队伍做好水旱、气象、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特点和需要,在年底前,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县级综合救援队伍人数应不少于人)、人员和职责,配备基本的物资装备,年上半年初步组建完成并进行一次培训和综合演练。

(二)加快建设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街道、乡镇要组织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一支综合应急队伍,发挥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先期处置、灾情收集等作用,参与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协助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街道、乡镇综合救援队伍人数由各县区政府确定,年上半年完成队伍建设方案,年下半年组建完成并开展培训。

四、建立健全基层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各县区要在全面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同时,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专业应急队伍建设。

(一)基层防汛抗旱队伍。县区、乡镇政府,尤其是全省防汛工作重点县区、乡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汛抗旱队伍建设,要加强管理,补充缺额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二)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全省III级以上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县区、乡镇的人民政府、村委会、林(农)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风景区等,要组织建立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各有关方面要加强森林草原灭火装备配套,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要建立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草原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

(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县区气象部门要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负责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气象灾害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的县区要建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群测群防兼职人员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队伍,负责地质灾害的隐患调查、科普宣传、信息报告、人员转移等工作。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企业、学校、农村等基层单位,要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员和应急队伍组成人员的职责,并在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的组织下,做好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演练。

(四)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必须依法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建立队伍协调联动和调运补偿机制,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和应急演练,有关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五)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县区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懂技术、有救援经验的人员组建和完善本行业专职或兼职应急保障队伍,承担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并建立应急联络制度,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六)卫生应急队伍。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或卫生学处理,组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基层卫生应急队伍要加强与市、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提高基层应急救护水平。市、县区卫生部门要对基层卫生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等给予支持。

(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由当地农业、林业、卫生、公安、工商、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管理人员、有关专家和动物防疫、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承担畜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同时,加强应急处置所需的设备及疫苗、药品、试剂、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应急能力。

(八)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县区、街道、乡镇要组织建立由街道、社区、乡镇、村委会干部、应急志愿者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员参与的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主要任务是突发事件初期阶段的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新闻单位等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县区人民政府应建立与新闻单位和应急职能部门的信息联络沟通机制。

五、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人民政府作为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各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要按照“规划好、组织好、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分解落实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多种渠道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

公安、国土、交通、水利、林业、气象、安监、环保、电力、通信、建设、市政、卫生、农业等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对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二)健全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发生突发事件后,在各县区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立即集结到位,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合理调配、密切协作、快速运送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群防群治应急体系。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的渠道,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加强对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和管理工作。各县区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志愿者队伍建设要给予适当支持,推动应急志愿者队伍能力不断提升。

(四)确保经费投入。县区、乡镇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及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财政适当支持、组建单位自筹、鼓励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县区、乡镇,当地政府要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培训演练工作给予适当经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