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认真做好今年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确保贷款放得早,投得准,收得回,效益高,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扩大扶贫效果,现根据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进程,紧紧围绕“推动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这两大目标,坚持以培育和激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产业扶贫步伐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生产项目为载体,真正解决贫困户发展经济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体现扶贫到户、农民直接受益的政策导向,切实加快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贷款投放范围与对象

1、投放范围:全县所有乡镇村(居),其中重点支持省定经济薄弱村(见附表1)。实行指标到乡镇、直接投放到户办法。

2、贷款发放对象:

①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2500元以下建档立卡贫困农户;②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并选择了适合本户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经营项目的农户;

③遵纪守法、讲信用,有能力承担偿还贷款本息责任的农户;

④项目经营周期长,但属于产业扶贫范围、且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农户;

⑤以项目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加大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得列为贷款发放对象:

①家庭负债累累或户内无正常劳动力的农户;

②没有选出适宜本户经营项目的农户;

③超计划生育、没有认识错误、没有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农户;

④无故不尽集体义务的农户;

⑤、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农户;

⑥以前借过小额贷款没还或未按期偿还的农户;

⑦私自放弃权利让别人套用贷款的农户。

3、贷款备选农户的确定:在搞好宣传的基础上,扶贫小额贷款备选农户对象明确为:有劳动能力、有发展项目,经挂钩帮扶人员或单位推荐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适当支持能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各类种养加专业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但须签订带动协议。农户在乡村扶贫小额贷款组织指导下选择经营项目。

三、贷款发放

贷款发放的对象和数量,由各合作支行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名单范围内自主选择,但不得在范围以外和超指标限额投放。各支行在投放过程中,要认真填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情况明细表》(见附表2),并在每月底将此表分别上报县扶贫办、合作银行各一份;每月1号前将上月《扶贫小额贷款管理月报表》(见附表3)和上季度《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情况季度报表》(见附表4)填好上报合作银行,由合作银行汇总后报县扶贫办审查、县财政局确认后分别报省市扶贫、财政、信用部门。合作银行及各支行要建好扶贫小额贷款台帐,相关资料要专门保管,以便及时、全面核算贷款的发放、回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为尽量满足贫困农户贷款资金需求,各乡镇要以2011年县下达到各乡镇的扶贫小额贷款计划为年度指导性计划,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规模上不封顶,省财政继续按实结算贴息。

四、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

㈠贷款额度:贷款额度视项目确定,一般每户最高不超过10000元。投放给带动贫困农户(属于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致富的合作经济组织或种养加大户(以下简称大户)的贷款额,按签订带动协议的户数每户5000元计算,最高限额为50000元(须有乡镇扶贫部门鉴证的书面带动协议),且以乡镇为单位,用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户的贷款不得超过本乡镇贷款指标的25%。对投放给大户的贷款计划指标单独下达,分类考核,计划指标详见附表1,各大户在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时,要具体填写《大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申请表》(详见附表5),银行部门要根据申请表内容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论证,基层支行调查同意发放并签属意见上报县扶贫办审核,县扶贫办复审后签署意见,返还合作银行方可发放。合作银行在给大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的同时,要求大户同被带动的贫困户签订一式四份的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权利协议书(见附表6)并填写项目带动贫困户统计表一份(见附表7)。大户在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的过程中,各乡镇扶贫办要加强协调沟通,为借贷双方提供服务。

㈡贷款期限:视生产经营项目周期确定,扶贫小额贷款期限为一年,即自贷款发放之日起,采取对年对月对日办法计算贷款期限。

㈢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不得上浮。

㈣贷款贴息。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享受50%的贴息。实行直接贴付的办法,即农户在还贷时只支付应付利息的一半,剩余部分由各支行工作人员在《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回收及贴息情况一览表》(见附表8)上登记、农户签章,上报时间由扶贫办确定,由各支行将本表和农户的还贷证明单一起报县扶贫办审核、财政局确认后,直接从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结算专户中划转贴息。

㈤投放时间:按照用早、用足、用好的精神,今年扶贫小额贷款必须在6月底之前全部发放到户。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贷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政府长期关注贫困问题并着力削减贫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先后制订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配合以上扶贫规划的实施,我国政府在投入大量财政无偿资金的同时,还采取了贴息贷款这种有偿扶贫方式,以放大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使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扶贫工作近年来也面临着扶贫资金不断增加、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却不断下降的问题,以及扶贫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如何进行扶贫绩效评价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目前扶贫资金构成情况来看,以贴息贷款为主的信贷扶贫资金所占比例达一半以上,其占比仍然呈现增加的趋势,而且这种扶贫资金主要运用于农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信贷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进行探讨。

一、开展信贷扶贫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扶贫贴息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是国家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是以低利息向贫困人群提供贷款,重点投向种养殖业、林果业、家庭手工业、劳务输出业、涉农工业、市场流通业等行业,以及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主要包括到户贷款和项目贷款两种类型。

近年来,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扶贫资金的大量投入,在信贷扶贫资金和其他扶贫配套措施的支持下,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贫困户的收入也有所增长,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信贷扶贫资金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目标偏离问题,即农村扶贫贴息贷款不能到达贫困人口手中;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效率缺失问题,即信贷扶贫不能达到预期的减贫效果;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贴息贷款统计数与实际发放额的差距;在资金回收过程中存在着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即扶贫贴息贷款到期还款率不高,不能实现循环流转等。

因此,要确保信贷扶贫资金的使用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第三方的监督评价作用,对扶贫信贷资金在分配、投入、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进行独立评价,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依法处理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扶贫信贷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促进扶贫攻坚计划的实现。当然,对农村信贷扶贫实施绩效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二、信贷扶贫绩效评价应体现的原则

对于绩效评价标准,理论界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3E原则。考虑到信贷扶贫资金的特征,本文将3E扩充,增加了公平性,即对信贷扶贫进行4E绩效评价。

(一)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信贷扶贫资金在发放、使用和回收过程中是否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包括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否存在扶贫资金效益低下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二)效率性

效率性是指金融扶贫机构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其投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三)效果性

效果性是指通过对信贷扶贫资金的计划、投放、使用和管理,是否最终达到其战略规划的商业运营目标和政策要求的扶贫社会效益目标。

(四)公平性

公平性是指在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保证所有贫困人群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贫困人群和被传统信贷排斥在外的人群是否都能享受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信贷扶贫资金的使用兼具有偿性与无偿性的双重特性,不仅要强调资金使用的成本和回报,更要强调资金使用的社会效应,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评价的同时,更应定位到信贷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上来,坚持真实合法性评价与效益评价相结合,以此来确定信贷扶贫绩效评价指标。

三、评价信贷扶贫绩效的主要指标

信贷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符合其绩效评价的原则。本文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上采取了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三个维度、四个层面来评价信贷扶贫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公平性。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定位及指标选取

根据信贷扶贫绩效评价的原则,本文构建了信贷扶贫资金分配计划的编制及批复、计划执行和执行结果三个方面的维度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信贷扶贫资金分配计划的编制及批复的相关评价指标,包括:①信贷扶贫资金分配计划编制依据合理性=本年实际收回资金/本年预计收回资金;②预算年度差异率=(本年预计收回资金-上年预计收回资金)/上年预计收回资金,其中收回资金包括收回的本年到期贴息贷款和本年利息收入;③扶贫信贷资金分配计划编制、申报及批复的合规性。

2.计划执行相关指标,包括:①资金到位率=实际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额/计划拨付的贴息贷款额×100%;②实际发放贴息贷款增长率=(本年实际发放的贴息贷款额-上年实际发放的贴息贷款额)/上年实际发放的贴息贷款额;③人均办公费用率=本年信贷扶贫经办费用/扶贫办总人数。

3.执行结果相关指标,包括:①预决算差异率=(本年实际发放的贴息贷款额-本年预计发放的贴息贷款额)/本年预计发放的贴息贷款额;②获得贴息贷款人数年增长率=本年获得贴息贷款人数增加量/上一年获得贴息贷款人数×100%;③涉农贴息贷款占比=年末涉农贴息贷款余额/年末贴息贷款余额×100%。

以上三个维度指标概括如表1所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层面结构及指标选取

从三个维度、四个层面评价信贷扶贫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公平性,其中财务、国民经济、扶贫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四个层面是以信贷扶贫的社会目标和使命为出发点,财务层面是基础,其他三个层面是补充。

1.财务评价层面指标。信贷扶贫财务评价主要是基于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借助一系列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信贷扶贫资金在分配、发放、管理和回收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评价,以此来考核其财务状况的运行和发展。

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管理费率=管理费/实际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总额×100%;②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本年人均的纯收入-上年人均纯收入)/上年人均纯收入×100%。

2.国民经济评价层面指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通用参数,在合理配置资源前提下,从经济整体利益出发,评价信贷扶贫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信贷扶贫对国民经济、地区经济及财政预算的影响。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信贷扶贫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本年实际发放信贷扶贫资金/本年实际财政支出;②信贷扶贫资金对GDP的弹性系数=本年度实际发放信贷扶贫资金的增长率/本年度GDP的增长率。

3.扶贫效果评价层面指标。国家实施信贷扶贫政策,向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扶贫贴息贷款,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金融手段来满足农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打破贫困的现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其生产生活质量。因此,对信贷扶贫效果的评价是信贷扶贫绩效评价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贫困农户贴息贷款覆盖率=实际获得贴息贷款的农户数/贫困户总数×100%;②贫困地区户均贷款额=实际发放贴息贷款总额/实际获得贴息贷款的农户数;③绝对贫困人口减少率=本年绝对贫困人口实际减少数量/上年度绝对贫困人口数量×100%;④受教育水平改善程度=(该贫困地区本年入学人数-上年入学人数)/上年入学人数×100%;⑤年就业增长率=(考核年度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上年就业人数×100%;⑥生活保障系数=贫困地区当年人均纯收入/社会人均生活费用。

4.可持续发展层面指标。可持续信贷扶贫机制是一种能够在信贷扶贫的效率与公平之间实现平衡,将信贷扶贫的外在推力转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最终形成“金融扶贫投入扶贫地区经济增长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金融资源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信贷扶贫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保证金融机构长期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的必要前提。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评价指标是信贷扶贫绩效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到期贷款回收率=当年实际收回到期贷款总额/当年到期贷款总额×100%;②扶贫对象满意度=1-年度投诉次数/发放贴息贷款笔数。

信贷扶贫绩效四个层面评价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归纳起来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张伟,胡霞.我国扶贫贴息贷款20 年运行效率述评[J].金融研究,2011(01).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为认真做好今年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确保贷款放得早,投得准,收得回,效益高,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扩大扶贫效果,现根据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进程,紧紧围绕“推动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这两大目标,坚持以培育和激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产业扶贫步伐为出发点,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生产项目为载体,真正解决贫困户发展经济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体现扶贫到户、农民直接受益的政策导向,切实加快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贷款投放范围与对象

1、投放范围:全县所有乡镇村(居),其中重点支持省定经济薄弱村(见附表1)。实行指标到乡镇、直接投放到户办法。

2、贷款发放对象:

①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2500元以下建档立卡贫困农户;②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并选择了适合本户经营的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经营项目的农户;

③遵纪守法、讲信用,有能力承担偿还贷款本息责任的农户;

④项目经营周期长,但属于产业扶贫范围、且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农户;

⑤以项目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加大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户,不得列为贷款发放对象:

①家庭负债累累或户内无正常劳动力的农户;

②没有选出适宜本户经营项目的农户;

③超计划生育、没有认识错误、没有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农户;

④无故不尽集体义务的农户;

⑤、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农户;

⑥以前借过小额贷款没还或未按期偿还的农户;

⑦私自放弃权利让别人套用贷款的农户。

3、贷款备选农户的确定:在搞好宣传的基础上,扶贫小额贷款备选农户对象明确为:有劳动能力、有发展项目,经挂钩帮扶人员或单位推荐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适当支持能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增收脱贫的各类种养加专业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但须签订带动协议。农户在乡村扶贫小额贷款组织指导下选择经营项目。

三、贷款发放

贷款发放的对象和数量,由各合作支行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库名单范围内自主选择,但不得在范围以外和超指标限额投放。各支行在投放过程中,要认真填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情况明细表》(见附表2),并在每月底将此表分别上报县扶贫办、合作银行各一份;每月1号前将上月《扶贫小额贷款管理月报表》(见附表3)和上季度《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情况季度报表》(见附表4)填好上报合作银行,由合作银行汇总后报县扶贫办审查、县财政局确认后分别报省市扶贫、财政、信用部门。合作银行及各支行要建好扶贫小额贷款台帐,相关资料要专门保管,以便及时、全面核算贷款的发放、回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为尽量满足贫困农户贷款资金需求,各乡镇要以2011年县下达到各乡镇的扶贫小额贷款计划为年度指导性计划,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规模上不封顶,省财政继续按实结算贴息。

四、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

㈠贷款额度:贷款额度视项目确定,一般每户最高不超过10000元。投放给带动贫困农户(属于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致富的合作经济组织或种养加大户(以下简称大户)的贷款额,按签订带动协议的户数每户5000元计算,最高限额为50000元(须有乡镇扶贫部门鉴证的书面带动协议),且以乡镇为单位,用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户的贷款不得超过本乡镇贷款指标的25%。对投放给大户的贷款计划指标单独下达,分类考核,计划指标详见附表1,各大户在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时,要具体填写《大户使用扶贫小额贷款申请表》(详见附表5),银行部门要根据申请表内容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论证,基层支行调查同意发放并签属意见上报县扶贫办审核,县扶贫办复审后签署意见,返还合作银行方可发放。合作银行在给大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的同时,要求大户同被带动的贫困户签订一式四份的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权利协议书(见附表6)并填写项目带动贫困户统计表一份(见附表7)。大户在申请扶贫小额贷款的过程中,各乡镇扶贫办要加强协调沟通,为借贷双方提供服务。

㈡贷款期限:视生产经营项目周期确定,扶贫小额贷款期限为一年,即自贷款发放之日起,采取对年对月对日办法计算贷款期限。

㈢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不得上浮。

㈣贷款贴息。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享受50%的贴息。实行直接贴付的办法,即农户在还贷时只支付应付利息的一半,剩余部分由各支行工作人员在《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回收及贴息情况一览表》(见附表8)上登记、农户签章,上报时间由扶贫办确定,由各支行将本表和农户的还贷证明单一起报县扶贫办审核、财政局确认后,直接从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结算专户中划转贴息。

㈤投放时间:按照用早、用足、用好的精神,今年扶贫小额贷款必须在6月底之前全部发放到户。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保证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作用,按照县扶贫办转发《关于对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新办法以来的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牟扶办字[20__]35号文)的要求,我镇高度重视,在县办召开专题会议后,对我镇20__年至20__年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使用管理开展了自检、自查、自纠工作,并写出自检自查自纠工作报告,接受了县扶贫办的深入全面检查。一、基本情况

(一)实施新办法以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情况

为了加快我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步伐,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缺乏资金和产业的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__镇于20__年起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财政贴息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小额信贷站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经过四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__年以来,我镇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推行“以镇统贷、承贷承还、结合产业、扶持重点、财政贴息、一次借款、一年还款、层层担保、干部帮扶”的小额信贷扶贫新办法,严格执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财政贴息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和“小额信贷扶贫产业示范村实施意见”,坚持“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坚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兼任站长,会计、出纳专职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二是认真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几年以来,在发放每批小额信贷扶贫资金之前,我镇结合实际对中心主任和互贷小组长进行进行了小额信贷扶贫政策、业务等方面的培训。三是严格按规操作。20__年以来,我镇严格执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的“财政贴息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和“小额信贷扶贫产业示范村实施意见”。每发放一批贷款,都参与签订《小额信贷扶贫资金风险金经济责任合同》,向县农行出据《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借款申请》,签订《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管理委托协议》、《借款合同》,向县农行提交成立“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和“任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人员”等文件资料,并办理相关手续。县农行把资金发到工作站小额信贷扶贫资金专户;由农户提交书面申请,自愿组成3~5户为一组的互保联保小组,工作站和信贷工作中心入户调查,镇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审批,工作站发放贷款。四是加强跟踪问效。贷款发放后,小额信贷工作站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农户对贷款使用、效益产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20__年至20__年,我镇按照小额信贷扶贫新办法使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共计300万元(其中:20__年100万元,20__年50万元,20__年100万元,20__年50万元)。资金覆盖全镇15个村委会,累计扶持农户2155户。

(二)实施新办法以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回收的情况

20__年至20__年,我镇按照小额信贷扶贫新办法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共计300万元,按时归还农行300万元,归还率100。其中:20__年发放100万元,归还100万元,归还率100;20__年发放50万元,归还50万元,归还率100;20__年发放100万元,归还100万元,归还率100;20__年发放50万元,归还50万元,归还率100。

(三)实施新办法以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拖欠的情况

20__年至20__年我镇拖欠县财政风险保证金1.06万元。具体情况是:我镇20__年10月贷出的小额信贷资金中,有2万元到期未还,其中1万元于今年7月追回归还县财政局,还未追回本金1万元,逾期利息583.60元。此笔贷款清收难度较大,目前已于政府性债务的形式上报,工作站还将克服困难,加大清收力度,努力追回逾期贷款。

(四)实施新办法以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情况

20__年以来,我镇把小额信贷扶贫作为全镇解决温饱,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村支柱产业的有效措施来抓,集中资金发展仔猪产业,建设小额信贷扶贫仔猪养殖示范村5个,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20__年至20__年全镇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300万元,贷款覆盖全镇15个村委会,组建信贷小组433个,扶持贫困户2155户8836人。扶持了上马厂、大秋树、麦冲、盐柴河、大坡等仔猪(母猪)养殖示范村,并在全镇范围内依靠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发展仔猪(母猪)养殖。同时,根据各地的条件,因地制宜,还发展了渔业养殖、牛羊养殖、蔬菜种植和双孢菇种植、加工业及其它产业,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引导群众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准发展路子,自我发展奔小康,真正发挥了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作用。

受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扶持的农户,20__年人均增收317元,20__年人均增收268元,20__年人均增收354元,20__年人均增收200元。

二、存在 的问题

一是我镇在充分利用小额信贷扶贫资金选择扶持项目上效果不理想、特色小产业的建设方面着力不大,产业单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二是围绕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上着力不够,可持续脱贫还存在困难。

三是在认真做好贷前调查上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存在贷后效果不明显、资金运作不安全的问题。

四是在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搞好调查研究选择好扶持项目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小额信贷站工作人员少、业务量大,工作经费缺乏,跟踪问效不能及时到位。

三、下步工作意见

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原则,下步的工作意见是:

1、继续把小额信贷扶贫当作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抓实。

2、进一步加大对拖欠资金的清收力度,降低资金风险。

3、进一步加强小额信贷扶贫政策、业务知识培训,确保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4、进一步加强小额信贷扶贫资金使用的监控和管理,加大对农户诚信意识和观念的宣传,教育广大贷款农户遵守合同,讲诚信、讲信誉,按时归还贷款,保证我镇的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健康、稳步发展,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从2011年起发出了在未来10年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动员令,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划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集中力量扶贫攻坚,最主要的政策措施之一是“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明确要求“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也就是说,在连片特困地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解决好资金问题。地方财政无力的情况下,解决资金问题最主要的渠道就是信贷投入,目前,让大规模的信贷投入到连片特困地区不太实际也相当困难,小额信贷逐渐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小额信贷对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与发展援助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融资难问题,但特困地区的经济主体与信贷产品相匹配的信用资源相对不足。最大的特征是特困地区的隐性信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这是受当前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及征信服务平台不完善的原因所影响。

研究基于扶贫信贷视角的征信服务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模式,将征信服务建设延伸到小额信贷的各类经济主体,并通过完善信息采集、优化信息运用,建立符合特困地区实际的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信贷风险,提升信贷扶贫效益,提高信贷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二)相关概念的描述

小额扶贫信贷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特定的目标、特殊的制度,为既有自我创业能力和强烈改善生活条件愿望、又有可供发展生产的资源、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提供信贷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信贷方式,小额信贷扶贫的特点是额度小、期限短、目标明确、无需抵押、担保、非营利性。

征信服务模式就是关于采集、调查、保存、整理、加工、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整体制度框架。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以小额扶贫信贷为视角,立足特困地区发展推进与小额信贷支持相对弱少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对依托于信用之上的小额扶贫信贷与征信服务的相关作用进行研究,对德宏境内小额信贷扶贫这一模式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从征信服务的角度分析破解相关难题的路径选择及作用机理。并就小额信贷扶贫视角下的征信服务模型提出设想。

(四)创新与不足

本文对于征信服务体系在提升小额扶贫信贷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就征信服务体系在推动小额扶贫信贷业务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在征信服务体系的作用机理方面主要是通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加以论证分析。最后结合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演绎出我们认为最优的基于小额扶贫信贷的征信服务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信贷扶贫业务上的信用增级,依托征信服务水平的提升,创新特困地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并以此全面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为连片特困地区注入足够的资金奠定基础。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未能从更加严谨的计量角度对征信服务体系的作用进行分析。另外,基于扶贫信贷视角下的征信服务模式也是我们结合工作以及理论与案例分析而提出的设想,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扶贫信贷与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现状

德宏州开展小额扶贫贷款的金融机构现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邮政储蓄银行这方面的业务量较少,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种类较丰富,业务量较大,仅芒市农村信用社一家就开办了小额扶贫贴息贷款、贷免扶补贴息贷款,失业人员小额创业贴息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红色信贷等扶贫贷款,这些小额扶贫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农村党员、失业、创业人员、小企业贷款利息负担。

(一)基本情况

从在邮储银行和信用社调研后看,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负责贷款申请、材料初审、贷前信用调查,还有针对农户的信用评分这些方面来进行风险控制,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前的多部门协作方式降低了发放对象的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续性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是降低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政府统筹规划,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和低息贷款以及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各级政府扶贫办统筹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小额信贷工作,有效规避了信贷风险;二是贷款制度健全,在贷前、贷中、贷后对贷款人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还辅之以征信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有政府信用作为支撑,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偿债能力和守信意识。

1.整体贫困情况。德宏有四个县市为省级特困地区,贫困程度主要体现在:一是贫困群体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山区多、坝区少,少数民族村寨多;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以粮食和甘蔗种植为主;三是贫困山区群众普遍缺乏商品意识、信用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

2.小额扶贫信贷发放情况。截至2014年12月末,德宏州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964户,放款金额23495万元,余额为37197万元,占全州贷款总额的比例太小,对促进了德宏州特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实现成功创业和稳定经营的有一定的效果。

3.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档及授信情况。截至2015年2月末,辖内农户总数245208户,已建立信用档案161836户,核贷农户118985户,核贷金额为445111万。已评定信用镇1个、信用村29个、信用组386个、信用户108430户;信用户单户最高授信额度10万元。2015年1~2月累计申请贷款农户7687户,其中获得贷款户数为7152户,累计发生额54524万元,农贷面35.17%,申贷获得率93.04%。

4.发展扶贫信贷的现实约束。一是农户存在失信违约风险。从信用社了解到,截止2014年12月末,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累计应还款金额15648.6万元,实际还款金额15514.99万元,还款率为99.15%。违约贷款共37笔、金额133.61万元。二是存在系统性信用风险。小额扶贫信贷的本质就是以政府的信用替代分散贫困户的信用,以财政贴息信用为贫困户提供担保,2014年4季度应贴息资金191.6026万元,实际贴息金额9.57532万元,但截止2015年3月9.58494万元贴息资金仍未拨付,贴息资金的不及时拨付会带动整个扶贫信贷产生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银行信贷资金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滞后。德宏境内暂无信用担保、评价等中介机构,外地信用评价和担保机构费用对农户来说费用昂,保险公司由于农产品的变现价值不稳定,风险监控和内附防范难度较大,成本高,信用风险较大,所以对农业生产保险积极性不高。四是现有的信用评级模型不完善。全州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档案,而信用社的经济档案仅对农户有信用评级,对家庭农业生产大户在信用等级评定的管理上未单独列明,主要评级模型、评级操作流程均按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进行。

三、基于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模式构建

金融机构在对农村各贷款贫困主体进行考量时,会充分考虑到贷款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周围群众对其诚信度的评价。而发展基于扶贫信贷的征信服务模式,挖掘和重组农村产业链内部各经营主体的信用资源,必将有利于扩大农村贫困地区金融供给。

(一)目标和原则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发展扩大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与当前国家要求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方向完全一致。为确保扶贫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农户与银行、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以有效防范扶贫信贷信用违约风险为前提;以建设基于贫困地区各经济主体及产业链条的征信服务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强化贫困地区人群的信用意识、提升贫困地区各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为抓手,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建立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机制为主要目标。

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德宏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体偏少(全州有75个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经济发展滞后的现实,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部门联动、普遍参与、支农惠农、多方受益、奖惩有效”原则,充分调动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等各方的积极性,以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等征信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形成农村地区信用信息采集、共享、评价体系,通过对征信服务产品的广泛有效应用,推动行政、社会、信贷资源与农村贫困地区信用资源的有效对接,促进信用资源与新型农业经济良性互动。

(二)组织架构

建设符合有关不同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的农村贫困地区征信服务体系,是一项涉及到基础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信用中介体系建设、征信服务平台建设、激励惩戒机制建设等等面相当广的工程,需要政府各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沟通配合,协手推进。

图1 农村征信服务系统组织架构图

围绕“信用户”、“信用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保险公司+农户”、“互助资金组织+农户”等不同增信模式,将发改委、扶贫办、农业、林业等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都加入农村征信服务体系组织架构中,依托各县市成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信用保险、信用评级、农村产权登记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有效手段,推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与贫困农户实现融资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是政策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长期和近期工作计划,由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协同组织建设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及评价系统,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经济项目,将有关政策支持信息采集到系统;与扶贫办联系,将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相关资料采集到系统;采集与农户有关的实用的信用评价信息。二是联合开展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村的信用评价工作。三是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创新,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需求跟进相应的信贷业务创新及信贷支持,并将已完成的信贷业务,将信用履约情况纳入系统。

图2 基于小额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建设流程图

(三)运行机制

基于扶贫信贷的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是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单独依靠金融机构是无法完成信息的采集和信用中介市场的培育,所以,必须建立以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为基础、人民银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责、多方参与、涉农金融机构向农村经济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产品信息的一个协同运行机制。

1.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征信服务体系建设上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德宏实际,通过制定实施方案、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及开发利用,推动建设农村征信信息服务平台,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保险等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投入,加大对信用等级较高农户及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2.构建扶贫信贷征信系统。一是以农业生产关系为纽带,系统主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贡米生产大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养殖企业、民族工艺品家族、贫困互助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村、信用户等;二是相对全面的信息采集,涵盖农村所有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链条上的主体的基本信息、经济信息、银行信息及非银行信息;三是增加征信辅助信息,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同订单执行情况及对企业、农户的评价信息、互助资金组织个体信息等。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CK小子”为你整理了这篇金融扶贫工作总结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全椒县金融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汛情影响,认真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工作落实。现将今年以来金融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学习领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安排,充分认识扶贫小额信贷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政策要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持续推进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健康发展,努力化解疫情、汛情影响,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二、落实政策要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扶贫小额信贷采取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流程手续、满足贫困户有效需求等办法。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3月份到期33户122.5万元,在到期前完成了续贷,没有形成逾期。因此,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受疫情影响很小。

三、全面完成整改。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全椒县整改方案》内容,按照工作提示单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建立清单台账,逐一销号,全面整改。截止到目前,梳理六大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包括对象不精准、用途不规范、信贷协议缺少、“户贷企用”等问题。年初户贷合作合伙337户1663万元,涉及19家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经上级审计、检查、暗访,由于操作不规范等有“户贷企用”违规行为需整改,至今年6月底,在我单位牵头多方配合下全部收回清零,完成整改。

四、小贷基本情况。截止到10月底,全县扶贫小额信贷余额625户2586.75万元。全部为“户贷户用户还”,没有逾期贷款。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5户2561.3万元(含续贷)。

五、加强风险防控。目前我县虽然没有逾期贷款,我单位随时关注每月到期贷款情况,协调农商行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启动风险补偿机制,化解风险。

六、做到应贷尽贷。通知各镇村及帮扶人员,摸清受疫情、汛情影响的贫困户资金需求,以及有发展意愿、产业需求的贫困户资金需求,积极对接农商行,做到“应贷尽贷”。全县共摸排3432户(含边缘户),除已获贷户外,有56户有贷款意愿,再通过农商行风险评估后,有25户符合贷款要求且有10户获得了扶贫小额信贷,在全县真正做到“应贷能贷尽贷”。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20__年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20__年度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20__年度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00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00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20__年度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00万元;三是争取20__年度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20__年度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00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20__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000人次。上半年争取到20__年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00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大姚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0万元。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000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000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000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0000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0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00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

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0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00万元,五年共计12500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00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000人。实施危房改造15000户,茅草房拆除重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000人,技能性培训4500人。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000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0.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0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

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0个左右,使20__年度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0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0个净增10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2、做好20__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00人。3、做好20__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以上。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20__年度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00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按照“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小额信贷、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2015年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2015年度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2015年度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2015年度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万元;三是争取2015年度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2015年度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2015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人次。上半年争取到2015年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万元。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万元,五年共计125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人。实施危房改造15户,茅草房拆除重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人,技能性培训45人。

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

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

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

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

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

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

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

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

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

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

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个左右,使2015年度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个净增1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

2、做好2015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人。

3、做好2015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以上。

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

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2015年度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坚持不懈地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引导性的技能培训力度,力争在2015年1月前完成3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和4人技培训转移工作。

(五)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奖励机制,抓实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培养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承接“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半年来,我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小额信贷、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00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00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00万元;三是争取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00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000人次。上半年争取到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00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大姚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0万元。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000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000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000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0000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0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00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0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00万元,五年共计12500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00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000人。实施危房改造15000户,茅草房拆除重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000人 ,技能性培训4500人。

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000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0.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0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

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0个左右,使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0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0个净增10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2、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00人。3、做好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以上。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00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用社 信贷扶贫 攻坚计划 完成

近年来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新形势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也为农业信贷业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好发展契机:一是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经营状况较好,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层次在逐步提升;二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的上马为农业信贷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空间,节水灌溉、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会培育新的信贷需求增长点;三是一些商业银行对其市场战略作了重大调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组织体系区域分布框架,纷纷撤并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收缩涉农业务,集中精力开拓城市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的同业竞争格局变得更为宽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金融服务的“真空”。所有这些,都为农业信贷业务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信贷扶贫到户方式

坚持扶贫到村到户是夺取扶贫攻坚最后胜利的关键。但是,扶贫到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扶贫贷款到户,不能绝对化。各行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户的特点,区别对待,关键是扶贫贷款要放得出、收得回,这是检验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的标志。要因地制宜地发放扶贫贷款,确保信贷扶贫的效益进村入户。对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能力靠自身脱贫的,必须把贷款直接贷到户;对党政干部帮扶贫困户、能人扶持贫困户,也可贷款到户;对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的项目,可以通过企业加农户的形式,吸收贫困户劳动力或收购贫困户产品实现效益到户;对生存环境恶劣、根本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贫困地区,扶贫贷款可用于移民开发项目,对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起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可由项目法人承贷。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扶贫贷款还可适当用于省定贫困县。在坚持贷款条件的前提下,灵活掌握贷款方式,直接到户的小额贷款一般采用信用贷款贷户联保的方式;经济实体贷款和项目贷款必须承担相应的扶贫任务,项目要有20%的资本金,采取担保贷款方式。信贷扶贫切忌搞形式主义,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开展信贷扶贫,只要能以市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解决贫困户温饱为核心,能收回贷款本息,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了扶贫的目的,各行应该认真总结推广。

二、规范小额信贷扶贫管理方式

要按制定的《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在总结经验、规范运用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广。“小额信贷”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整贷零还”,其实质应该是根据贫困户没的分布特点和经营项目的生产周期灵活掌握贷款的期限和还款方式,不能过分地强调一周、十天或半月必须还一次,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扶贫效果。“小额信贷”只是扶贫贷款到户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不能限定发放“小额信贷”的比例。

扶贫社是为贫困户服务的中介组织,不能作为承贷主体承还扶贫贷款。要充分利用扶贫社在寻找市场、收集项目信息、搞好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贫困户提高使用扶贫贷款的效益,协助农业银行管理好扶贫贷款,同时依靠扶贫社的人员力量收回到逾期扶贫贷款,农业银行按规定付给一定比例手续费。

三、加强信贷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扶贫贷款是政策性较强的商业性贷款,必须按照商业化原则经营和管理。农信社接办扶贫贷款以来,已制定了五个扶贫贷款管理办法,要严格依照这些办法,按贷款管理程序和授权范围审批、发放、管理各类扶贫贷款;要加强基础管理,规范贷款手续,健全贷款台账监测制度,完善贷款的担保抵押手续,健全项目档案管理,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制,防范贷款风险。还要针对扶贫贷款量资产质量差,收贷收息难度大的情况,实行清收盘活责任制,明确清收盘活指标,层层分解到人,促使信贷人员采取多种手段化解风险。扶贫贷款的收贷、收息,是考核基层信用社主任业绩的重要内容,各社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努力提高信贷扶贫的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注意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各社要紧紧围绕实现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按照政府确定的区域性扶贫规划和政策,在主动征求政府和扶贫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和下达扶贫贷款计划;贷款项目应在扶贫部门制定的扶贫规划内自主选择、自主决策,确保代款的质量和效益。可根据所辖地区贷款发放管理情况和地区项目差异在省内调剂计划。各社还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户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党政当好参谋,提高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的水平。要向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宣传扶贫贷款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加快扶贫攻坚步伐而设立、享有一定优惠政策,由农业银行自担风险的商业性贷款,它与其他扶贫资金的根本区别是有偿性。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投放,主要是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问题,信贷资金投放,主要解决贫困户种养以及相关产业生产经营问题,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扶持贫困户真正税贫。

五、抓好扶贫贷款与农业开发贷款的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扶贫到户与区域经济开发问题,将扶贫到户与扶持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的扶贫系统工程。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都很差的山区、干旱地区,贫困户的生活、生产、商品流通受到很大的限制,单纯的扶贫到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脱贫致富问题。只有从宏观的战略角度考虑,加大区域经济开发的步伐,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才能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和经济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的问题。各社要积极研究新措施,把扶贫贷款和开发贷款、专项贷款和常规贷款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系统优势,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以巩固和扩大信贷扶贫成果。

做好农业信贷工作也是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信用社的大部分机构网点以及员工等经营资源分布在县和县以下,相当一部分信贷资源也是配置在农村地区,农业信贷是其传统优势所在,这是推进商业化进程中不容回避的事实。做好农业信贷工作,切实发挥好信用社在农业、农村信贷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与服务水平,对于搞活农信社地、县两级的经营,进而提高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将商业化狭隘地理解成城市化,忽视农信社在农村业务中的优势和经验,忽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在经营中盲目跟风,放弃农业和农村业务阵地,将会对农信社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近年来,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专注于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脱贫任务重的宁夏六盘山地区,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持续探索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助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宁夏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帮扶:撑起金融扶贫新天地

多年来,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坚守“三农”金融服务领域,发挥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着力点,探索出了以支农惠农为着力点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金融扶贫政策方面,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建立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撑。以支农支小为重点,调整信贷结构,单列“三农”和小微信贷规模,优先满足“三农”和小微贷款需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利率优惠,及时指导分支行做好与政府扶贫办相关合作协议签署、业务宣传等工作,确保了扶贫小额贷款稳妥有序推进。

为鼓励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发展,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创新激励措施,推动金融扶贫政策落地执行。加大对重点贫困区域授信政策的倾斜力度,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下放审批权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优惠政策,执行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强化对扶贫重点分支行资源倾斜,对不良贷款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重点建设了一批金融扶贫示范支行,对示范支行内的产品创新需求给予支持,推动扶贫信贷创新产品在示范行落地。

在金融渠道打造方面,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立足基层渠道的建设,不断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目前,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全区有营业网点202个,覆盖22个县市区的60个乡镇;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87个,占全行网点总数的42%,这些网点在部分地区成为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共有农村网点56家,在县及县以下乡镇共设置ATM机159台,占全行ATM总数的34.79%;设“商易通”助农取款点331处,助农取款服务已覆盖全区316个行政村。到2016年底,分行在农村地区发行银行卡18.92万张,交易笔数1558.27万笔;发行具有转账优惠、异地存取优惠和亲情账户汇款免费的“乡情卡”6.98万张,有效降低了农村地区客户支付结算费用。

邮储银行宁夏分行还通过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分区包片客户经理、设立小额贷款咨询点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半径,真正做到送金融下乡,整村推进信用村126个,有效助推了农村金融服务升级,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偏远山区的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便捷的信贷服务。

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区内精准扶贫创新项目等,邮储银行宁夏分行不断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致力于打造精准扶贫产品的宁夏样本。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将各级扶贫部门确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扶贫小额信贷的重点服务对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发并推出了不需任何抵质押的小额贷款产品。目前,由总行授权开办了贷款期限3年以内、金额5万元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专属扶贫小额信贷产品(惠农易贷)。

截至2017年3月末,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超过100亿元,笔均金额仅5.6万余元,有效解决了超过15.2万户农户的资金短缺困难;涉农贷款余额46.23亿元,同比增长16.98%,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20.57个百分点;农户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比重的89.66%。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积极助力贫困弱势群体创业就业,与人社局、共青团、个私协会、妇联等合作开发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小额贷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2.55亿元。

普惠金融: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精准扶贫一线是实施普惠金融的广阔天地。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宁夏全区各市县的山区、金融服务匮乏地区建设了126个信用村,信用村以种养殖产业为主,贷款覆盖率达到80%以上。自邮储银行宁夏分行成立以来,已累计在宁夏全区120多个行政村整村推开金融扶贫,发放小额贷款100多亿元,助推15.2万户农户脱贫致富,履行了服务“三农”的社会承诺。

在整村推进金融扶贫,践行普惠金融责任的工作中,邮储银行宁夏分行以固原市蔡川村为重点发展对象,创新产品,简化流程,集中办理,上门服务,将原先面对个体的零售业务转化为面向合作社的批发业务,将商业银行资源和客户下沉到贫困村,推动了金融小贷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农户和银行的互利共赢,为推广普惠金融,实现精准脱贫创造了可复制的金融扶贫模式。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地处六盘山特困地区,全村358户1625人,是典型的纯回民村,这里是“山沟中的山沟”,农民靠天吃饭,历史上曾是固原市最贫困的乡村之一。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将蔡川村作为整村推进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提出了“产业引领+能人带动+金融头觥钡男滦徒鹑诜銎赌J剑被称作“蔡川模式”。“蔡川模式”的培育和发展,为金融助推脱贫致富树立了典型,也为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在实际工作中,邮储银行宁夏分行把金融小贷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突破了农村普惠金融的难题。具体做法是:将业务聚焦小额贷款,对象瞄准普通农户,2008年先行在蔡川村进行试点。立足村民惯有的养殖传统,选择了13户具有一定养殖基础的农户,创新联保方式,变5户联保为村干部、养殖能手等任意组成联保小组担保借款,用于黄牛育肥和肉羊繁殖,一年下来,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且全部按时还款,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蔡川村以“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产品为抓手,通过“小额贷款+熟人社会+特色产业”,构建了“银行+合作社+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发挥村干部“村级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将偏远贫困地区“熟人社会”优势与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有效对接,推动了蔡川村民生产经营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350元,帮助蔡川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取得了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造血式”扶贫的良好成效。

经过3年努力,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小贷投放实现了对蔡川村所有农户的全覆盖,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队100余户村民,推动了普惠金融破题。之后,又在全区推广放大这一创新,至今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0多亿元,为宁夏“整村推进”金融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截至2017年3月,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蔡川村累计发放贷款2824户1.11亿元,推动蔡川村民生产经营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不到2000元增长到2016年的人均收入7350元,帮助蔡川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取得了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造血式”扶贫的良好成效。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31日,蔡川村在“十三五”_局之年已脱贫销号。

情系“三农”: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为适应宁夏贫困地区扶贫产业的发展,邮储银行宁夏分行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是金融扶贫的根本的工作思路,持续不断地加快精准扶贫产品和服务升级,逐步从服务单一农户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从扶持农户种养殖到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创新推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具体做法是:突出满足贫困地区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村小微企业、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的资金需求,在金额、利率、期限、流程、担保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拉动、能人带动对贫困户脱贫的“传帮带”作用,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截至2017年3月末,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6.45亿元,贷款余额3.4亿元。

围绕地方政府产业扶贫布局,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采取“银行+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模式,弥补了贫困户没有抵押担保物的短板,进一步加大对涉农产业扶持力度,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以蔡川村为例,全村退耕还林还草达到6000多亩,种植玉米是当地群众的主要产业,具有发展草畜产业的突出优势。邮储银行看准该村养殖优势,大力推进金融小贷项目,满足群众的信贷需求,既调动了群众舍饲养殖的积极性,也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2008年,蔡川村在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的支持下,成立了原州区金羚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品种选育、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等服务,为养殖户做贷款担保人,同时负责农户借款的用途审查和监督管理。目前,蔡川村合作社成员已经辐射到周边村镇。

截至2017年3月末,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蔡川村贷款余额370户2366万元,使该村80%以上农户从事牛羊养殖,牛、羊存栏数达到1300多头、6500余只,分别是2008年的21倍和4倍。除养殖外,邮储银行宁夏分行还贷款支持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红梅杏500多亩;利用6000多亩退耕林,发展林下养殖业,全村养殖生态鸡已达万只,成为蔡川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种养业收入已占村民收入的60%以上。目前,邮储银行累计向蔡川村贷款超过亿元。

“蔡川模式”的培育和发展,为金融助推脱贫致富树立了典型,也为推进扶贫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蔡川村的实践证明,只要选准适合群众的扶贫产业,加以资金支持,就能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金融扶贫的真正价值。

2016年10月,邮储银行宁夏分行还与原州区政府、宁夏农垦集团等合作,通过政府全额贴息,扶持村民养殖澳大利亚纯进口牛安格斯牛,提升养殖业水平,推动养殖业升级,截至2017年3月末已累计发放安格斯牛产业贷款704户6120万元,下一步预计发放该类贷款过亿元,整个项目涵盖21个村,近1600户。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指导支持下,我行金融扶贫工作坚持“重发展、强基础、兴产业、助增收”的原则,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住精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支持扶贫带动企业“两个重点”,以“三农”为服务对象,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全力推进扶贫金融创新,不断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带动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发挥金融对扶贫工作的支撑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业务开展情况

截止到目前,已向xx家企业累计发放扶贫贷款xx笔,累计发放金额xx万元,扶贫贷款余额xx万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本年新增发放扶贫贷款xx笔,金额xx万元,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完成总行下达全年任务的xx%,完成沂水县政府分配给我行全年任务的xx%,提前半年完成全部金融扶贫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我行“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地域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通过一年多来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成效初见。例如:xx限公司与沂水县夏蔚镇签订扶贫协议,帮扶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我行根据xx县扶贫办批示,为该企业发放富民生产贷款xx万元,贷款贴息为每户购买幼羊两只,用于养殖创收脱贫,可年增收xx余元;xx有限公司与xxx镇签订帮扶协议,帮扶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该企业发放富民生产贷款xx万元,贷款贴息为每户购买xx用于种植,企业回购xx,贫困户可年增收xx余元。扶贫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二、持续推进情况

按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进万家活动内容要求,我行积极开展优质小微企业客户扶贫推荐工作,通过对现有存量信贷客户的甄别筛选,向县扶贫办推荐xx家资产质量优、社会声誉高、扶贫意愿强的优质企业,扩充壮大了扶贫队伍,增强丰富了扶贫资源,扶贫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认可。

在通过发放富民生产贷款支持优质小微企业帮扶贫困户的同时,我行积极深入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扶贫资金及时、足额的发放情况和贫困生活改善情况。通过实地走访贫困户和与相关部门的对接,我行所发放的扶贫贷款企业帮扶贫困户的模式全部为带动脱贫,贫困户均为年龄大、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员,在享受国家低保补助金和扶贫款的帮扶下,能够达到脱贫要求,但基本无家庭存款。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银行、扶贫企业在衔接沟通、推进落实中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进度不迅速,影响了扶贫资金快速、有效的发挥作用,扶贫进度放缓,扶贫效力降低。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一、工作目标

简化贫困户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满足率,确保符合条件、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尽快享受到金融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二、实施对象

建档立卡贫困户(含已脱贫的贫困户)、边缘户。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分管市领导任组长,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人民银行支行、农商银行分管领导为组员,负责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二)简化流程。根据工作实际,简化贫困户的贷款程序,取消包保部门审核的流程。按照《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取消就业局小贷中心和担保公司审核环节,只需向合作银行出具信贷担保函,由农商银行对贫困户借款用途及相关条件进行审核把关。

(三)提信增量。以边缘户和已贷款户为重点,提高信用等级,将过去的二、三星户提高到四、五星,增加单体获贷数额。对已还款户,鼓励二次贷、三次贷,切实提高贷款规模。降低小额信贷准入门槛,对具备一定生产技能的贫困家庭,改变以往因历史陈欠因素不授信的做法,综合考虑致贫原因,对贫困户非主观原因形成的,以现实还款能力和产业发展实况为主要参考指标授信。

(四)加大宣传服务。各乡镇街充分利用村公共宣传栏、村广播及微信等媒介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的宣传工作,各相关部门、包保干部加强入户走访时对小额信贷的宣传,确保及时为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应贷尽贷。

(五)强化监管。做好信息排查工作,承贷银行对贷款户每季度开展一次贷后排查,重点掌握贷款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基本情况、收益情况,确保贷款户用的好、还得上。严格执行“三色预警”机制,对60天后到期的贷款,银行、乡村共同走访,提醒做好还款准备,实行“蓝色预警”;前30天上门指导确立还款计划,实行“黄色预警”;前7天入户督促落实还款资金,实行“红色预警”。对“红色预警”的获贷户,坚持扶贫、银行、乡村三方共同发力,及早商定还贷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职责。乡村干部和包保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充分调动贫困户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商行、乡镇街要继续组织开展贷款实施对象的评级授信工作。各乡镇街要做好入户实地调查,全面掌握本年度新增贷款需求。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州、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县十五届二次人代会精神既定的目标和“十一五”全县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三农”为根本,加大扶贫宣传力度,树立大扶贫思想,采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有力措施,突出“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社会帮扶、信贷扶贫、产业化扶贫、扶贫劳务输出和革命老区建设开发”七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创造扶贫开发工作新成果,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建设项目

1.省级财政重点村:计划申报106个,争取补助资金1590万元。计划安排为小康示范村10%计11个

(含2个典型示范村),重点项目40%计42个(州级领导挂钩10个,现代烟草项目6个,坝美、西松、中寨6个,叮当那万2个,整乡推进16个),面上按50%计53个。如果省要求州、县按106个重点村30%的自筹,我县州、县自筹为32个自建村。

2.上海南汇援建白玉兰重点村:力争10个村组400万元,根据上海对口帮扶要求,整合参与整乡推进建设。我们将整合安排在珠街尼录村委会,结合核桃和生猪养殖进行综合性小片区开发。

3.国债资金(国内拉动内需):

①大片区开发,董杨片区(董堡、杨柳井)、珠旧片区(珠琳、旧莫)、坝美片区(阿科、八达),规划争取国家补助4000万元。

②小片区开发,分别为曙光、黑支果、南屏、八宝、者兔、那洒各选1个行政村,规划争取国家补助1800万元。

国债资金要求参照整村推进,重点解决农村水、电、路和能源四个子项目。而国债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由发改局安排在董堡、旧莫等6个乡(镇)6个村委会55个村组110.6万元。扶贫部门争取国债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现是未知数。

(二)异地开发

1.财政扶贫资金:2010年申报搬迁424户1136人,争取补助资金568万元。项目重点解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地区。

2.国债资金:2010年申报安置4000人,争取补助资

金XX万元。

(三)信贷扶贫工作。

1.小额信贷项目:一是积极配合金融机构清收本年到期应收贷款8428.67万元,力争年底收回到期应收贷款的95%以上。二是筛选上报2010年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争取省州的大力支持,力争年度指标达到8000万元。

2.信贷扶贫项目:一是积极筛选和推荐上报2010年的信贷扶贫项目,力争全年推荐上报并通过评审批复3至5个信贷扶贫项目。二是积极与金融机构配合,对2009年贷出扶贫信贷项目贷款535万元进行跟踪问效,提供应有的服务,使项目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四)产业化扶贫。2010年申报项目6个,争取补助资金200万元。

(五)劳务输出培训

1.示范基地:计划申报400人。

2.基本培训输出:计划申请6000人。

(六)社会帮扶项目

继续按省、州的要求,加强同上海南汇、省政府研究室、中烟公司、教育厅及州、县挂勾部门的沟通,力争帮扶资金达800万元。

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2012年11月29日,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第一个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三五”末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贵州的任务是最艰难的,责任是沉甸甸的。威宁自治县作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长期备受中央关怀、省委关心。当前,威宁正汇聚各方力量,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真抓实干,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脱贫攻坚,金融争先。作为威宁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威宁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全省精准脱贫规划,紧紧围绕威宁“提速赶超、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始终站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统一思想精准发力

威宁曾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难度大。今年以来,威宁联社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强基础、抓服务、创环境”的工作目标精准发力,在“早”字上下足功夫,助力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成效。

按照省联社“三做实、一保障”要求,全力实施金融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支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狠抓落实威宁自治县委“五个全力”的工作要求,签订脱贫目标责任书,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快速出击、有的放矢。

打造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从内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员工吃下“定心丸”,安心、开心、用心、舒心、放心地开展工作。

截至今年6月末,威宁联社各项存款余额525136.47万元,较年初增长107778.8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6393.05万元,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9.2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409068.56万元,较年初增长108483.69万元,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期增加66309.24万元,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9.8个百分点,存贷款增量均突破十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

威宁联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既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向好的印证,也将进一步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多措并举精准用力

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威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扶贫“四看法”。

2015年12月28日,金融精准脱贫“特惠贷”启动仪式在威宁石门乡举行,正式吹响了威宁金融精准脱贫的冲锋号。

紧接着,威宁联社进一步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特惠贷+”模式,推出“特惠贷+农机”“特惠贷+合医”“特惠贷+产业”等信贷产品,在助力威宁脱贫攻坚中亮点频现。

位于乌蒙山区深处的迤那镇,距威宁县城74公里,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一直是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

2015年10月,迤那镇万亩苹果园种植基地正式立项,项目由海升集团公司与农户共同建设,项目涉及农户1400户,覆盖面积8000亩,可解决农村劳动力200余人,其中贫困农户劳动力50人。

项目建设过程中,威宁联社积极开展信贷支持,2016年计划投入贷款3500万元支持种植农户发展。截至6月末,已发放2150万元支持620户苹果种植户购买果树入股专业合作社,其中“特惠贷”贷款33户,贷款金额148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目前,威宁联社已对全县7387户苹果种植户进行建档评级,授信金额28573万元;贷款户数已达3642户,贷款金额9806.5万元。

对农户的精准识别和贷款的精准发放,极大地推动威宁苹果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2014年2月,威宁草海镇卯关村的萝卜种植项目正式立项。该项目总规模5200亩,总投资1300万元,可覆盖周边农户800户,目前已解决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其中贫困农户劳动力180人。威宁联社为其中的270户种植农户发放了贷款,总金额1431万元,其中“特惠贷”贷款23户,总金额115万元。

“特惠贷”的积极推广,开辟了一条金融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有效解决了各乡镇发展中迫切的信贷资金需求。

截至今年6月末,威宁自治县确定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86026户,剔除民政兜底户及“两无”户,全县已建档立卡贫困户49883户,建档面达74%。威宁联社为其中的40525户完成了信用评级,授信金额203685万元;已有23061户享受到贷款支持,金额54348万元,其中“特惠贷”贷款户12595户,贷款金额38198万元。

此外,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普惠金融工程建设,提高群众对金融知识的知晓率,威宁联社还在创优环境、“筑巢引凤”上狠下功夫。

积极选派业务能力强的网点主任、信贷员作为金融支书(村长)进驻贫困村,与基层党组织形成扶贫攻坚的坚强合力,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精准的服务。目前,威宁联社已派驻金融支书(村长)24人,挂帮70个贫困村,为打通金融服务贫困地区“最后一公里”奠定基础。

同时,创新运用“金融夜校+”模式,推动普惠金融落地生根。通过到街道、社区、村组广泛开办“金融夜校”,将金融知识、惠农政策、支农政策以及“特惠贷”“群星贷”“致富通”等信贷产品宣讲到户,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算好经济“明白账”,寻找脱贫致富新路。

此外,积极向返乡外出务工人员组织营销存款,通过汇聚闲散资金,更好地助力存款业务发展。宣传期间,已实现营销存款登记造册15000人,吸收存款8000万元。

瞄准产业精准浇灌

今年以来,威宁联社紧紧围绕威宁自治县委、县政府的产业发展布局,以开展“贵州农信・支农支小春雨行动”为契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信贷支持产业为抓手、以产业带动脱贫为核心,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担保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审批放贷效率,助力威宁产业扶贫、产业脱贫。

威宁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凭借这一优势,威宁积极引进中农发集团,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运行模式,15家专业合作社在8个乡镇实施了5万亩早熟马铃薯三膜覆盖项目。威宁联社对该项目予以2550万元的贷款支持,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难题,助推项目发展。

围绕“5个100工程”,威宁联社采取有针对性的信贷策略支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发放贷款1.33亿元支持五里岗工业园区和金钟镇工业园区建设;发放贷款1.2亿元支持草海卯关村、雪山镇等农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