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四年级音乐教案范文

四年级音乐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四年级音乐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用富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阳光的帅气少年形象。

2、学会歌曲二声部合唱,并注意声部的和谐、音准与节奏。

3、在歌曲演唱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重点

1、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二声部的合唱教学。

教学难点

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歌曲二声部教学的难点简化为简练生动的发声练习,一步一步引入到歌曲的二声部旋律学习。这样把难点分解,并逐渐加深,激发学生对歌曲二声部学习的兴趣。在学声部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如音准、节奏、音色、力度的控制与把握。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从师生谈话中,鼓励学生遇到挫折时能勇敢的面对挫折与困难。并在歌曲学习和歌曲演唱中产生情感共鸣,以情带声,培养学生能用充满朝气的声音去演唱歌曲。

整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挖掘教材中的音乐要素,旋律美,情感美,和声美、节奏美等,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用教材来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创造美的能力,养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对比感受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唱歌特别好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的演唱

⒈出示发声曲

Lu………………………………………………

⑴师:先听老师给同学们作示范,然后请你们能模仿老师唱,好吗?

生:好

⑵学生跟琴演唱歌谱,再用“Lu”慢速跟琴演唱 (注意声音的效果)

(在旋律唱得熟练的基础上学声部)

⒉变化组合二声部

Lu…………………………………

⑴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下面老师把这条练声曲变化一下,请同学们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将一首旋律分成两条旋律)

⑵学生分组合作跟钢琴伴奏演唱,指导学生分组分声部慢速跟钢琴伴奏演唱;

⑶提要求演唱(音准与节奏、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与自己声部的声音和谐)

三、新歌教学(聆听歌曲,引出歌曲《小小少年》的二声部)

1、聆听歌曲《小小少年》,请同学们听歌曲范唱。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二声部发声练习,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你听听这首歌曲有出现二声部吗?歌曲的二声部出现在第几个小节?谁来回答?

生:有,二声部出现在第9至16小节中。

2、歌曲介绍

师: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鼓励。是的,歌曲一共有16个小节,分两部分,

前8小节是第一部分,后8小节是第二部分,也是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3、出示歌曲二声部旋律,学唱高声部旋律(师声情并茂地范唱——高要求慢速学生演唱——学生熟练自信朝气地演唱)

(在这里解决学生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⑴师:听琴演奏高声部旋律,请同学们找出旋律的附点音符?谁来回答?

生:

⑵师:回答的真好,这个音符是八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八分音符,它与八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八分音符。在唱奏中,对带附点的音时值要唱得长点,力度强调重些,而附点后面的音时值唱得短点,力度弱些。

⑶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一遍。

⑷师:请高声部旋律同学随琴用“LU”轻声慢速演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⑸师:唱得不错,但再次演唱时,同学们能不能跟着老师的手左右摆动你们的身体来打节拍?

生:齐说“行”

⑹师:同时也请低声部旋律的同学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拍手,给高声部同学伴奏,好吗?。

生:齐说“好”

4、学唱低声部旋律

⑴师:听琴演奏高声部旋律,请同学们找出旋律的附点音符?谁来回答?

生:

⑵师:回答的真好,这个音符也是附点八分音符,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一遍。

⑶ 师:请低声部旋律同学随琴用“LU”轻声慢速演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⑷师:唱得不错,但再次演唱时,同学们能不能跟着老师的手左右摆动你们的身体来打节拍?

生:齐说“行”

⑸师:同时也请高声部旋律的同学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拍手,给低声部同学伴奏,好吗?。

生:齐说“好”

5、二声部合作演唱

⑴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既然是二声部旋律就是要两声部一起合唱,下面先听老师演奏一遍二声部旋律,请你们认真听出自己的声部,好吗?

生:好

⑵师:下面请高、低音同学随琴用“LU”轻声慢速合唱二声部旋律。

⑶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同学们加上歌词跟着老师的手左右摆动你们的身体来边打节拍边合唱,好吗?

生:好

6、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⑴学生慢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旋律。(找出难点)

⑵假如学生还唱不好符点,再单独练习,起到巩固学习作用。

7、学唱歌曲第一段

(再次聆听歌曲)

四、介绍歌曲背景。

(这是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遭陷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救出了在狱中的父亲,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师):随着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各种各样的烦恼会越来越多,谁来说说你们自己的烦恼?

生):回答

在《小小少年》这首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在歌曲中,所表现出的是小小少年是一个充满欢乐、心情愉快、乐观向上的一个充满阳光帅气的小年。

师:我们该如何表现阳光乐观的少年呢?(歌曲情感处理)

生):回答

(跟琴演唱,能用充满阳光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歌曲延伸

师):刚听了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烦恼,那么在今天的音乐课中,大家都抛开这些烦恼,,尽情的享受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请全体同学起立跟我大声喊出来,“我很快乐。。。。。。

第2篇

 

蛟河市胜利小学  张颖

教学目标:

1.了解戏歌,初步感受戏歌的演唱风格。

2.学习演唱《龙里格龙》,能正确、有韵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体验法、观察法、模仿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1.观看视频《梨花颂》片段

2.师小结(出示课题:龙里格龙)

三、学习歌曲

(一)感受歌曲,激发兴趣

1、初听歌曲(出示歌谱)

2、复听歌曲

3、再次聆听,找出相同旋律,并进行模唱

(二)旋律模唱

(三)读歌词

1、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范读歌词

3、学生再次读歌词。

4、提问:“格”字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带儿化音、后面的带儿化音)

(四)学唱歌曲

1、随琴小声填唱

2、讲解各种音乐记号的作用

3、教师范唱。

4.师生接龙演唱

5、歌曲处理

6、分组演唱

7、加动作完整演唱

8、看指挥完整演唱

9、加上戏曲动作完整演唱

五、艺术拓展

第3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3/4拍,共八小节。歌曲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音响,并能听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绪,能从音乐中体会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课堂上随音乐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动,感受音乐节拍来感受歌曲。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因此在本课中我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采用聆听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本节课我以力度记号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知识的难点。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教学重点:

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

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设计思路:教师弹奏钢琴曲的导入,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曲名吗?

是啊!一曲童年的回忆,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2、初听歌曲《红蜻蜓》。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要求,遵循音乐学习规律,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节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等】

3、揭示课题: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日本山田谱曲的歌曲《红蜻蜓》。

二、体验感受:

1、展开想象:

师:当我们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生:略

师:用我们手中的小纸片,你能表现出怎样的效果。

A、听老师的树叶声有什么变化?

B、讲解力度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C、利用手中的小纸片表现出渐强渐弱记号。

D、听歌曲,用手中的小纸片为歌曲创设意境。

三、学唱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词语形容一下。

生:

师:是怎样的节奏带给我们摇荡的感觉?

生:3/4拍

1、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3/4拍

2、画拍表现3/4,强弱规律表现3/4拍,

3、用蜻蜓飞的动作表现三拍子。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四年级学生能随着歌曲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因此我以蜻蜓的优美动作表现音乐,再次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并渗透歌词红蜻蜓与红蜻蜓呀演唱时的区别。】

4、师范唱,听一听老师用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生深情哼唱歌曲旋律。

师:旋律和歌词就像是画家的线条和色彩,为我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这首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从歌词中去寻找吧!

6、带节奏读歌词。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此环节既是感受音乐的过程,也是体会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过程,并以节奏做为切入点解决歌曲中演唱的难点】

7、填词。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演唱歌曲是歌曲表现的先决条件】

8、加入力度记号演唱。

【设计思路:为了让音乐作品更好的表现,渐强渐弱的歌曲处理时必要的,这使得歌曲更加动听,让学生理解渐强渐弱记号在表现歌曲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表现歌曲:

加入表演、伴奏等形式演唱歌曲。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