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篇

1.重视同辈中优秀学生的积极带动作用。在民办高校班级学生中不缺乏学霸。在某班级,大一大二时班里没有一位同学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霸女生也未过,辅导员深入了解到的情况是大家普遍认为“学霸都未过,急什么呀”。当这位学霸女生在通过C语言二级考试后,班级接连多位同学也顺利通过了C语言二级考试。而该班的英语四级通过率一直较低,排在年级后列,原因是另一位男学霸英语四级至今未过,很多男生以此为借口,虽然这位男学霸刻苦努力,辅导员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英语四级通过率方面仍收效甚微。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这与民办高校班级同学之间“跟风”有关。

2.“早起协会”、“早起队”的启发。2013年北京大学起床协会“火”了。该协会号召会员早起集合、共进早餐,免费提供叫早服务,受到众多赖床学子的追随。随后,许多中国知名大学相继兴起“起床协会”,运用同辈力量号召学生“早起、吃早餐、打早卡”,分享“被梦想叫醒的每一天”。由于“起床协会”成员集聚了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学霸”聚集地,吸引不少学生跟随参加,由“学霸”们领衔的“早起队伍”正在日益壮大。像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目前都有“起床协会”。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民办普通高校“学霸”数量还是太少了。那大多数学生是什么情况?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则是建设学习型班集体的关键。在班级学风引导上运用团队协同效果较好。在学习上倡导团队协同学习,抱团学习,避免单打独斗的弊端。

二、团队协同学习实践措施

(一)强化团队协同目标意识。我们以创建十佳百优班级、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期末考试及格率等为阶段性目标,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等为长期目标,以减少不及格门次、提高及格率为底线,激发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更有明确的目标感,每一步的前进都有了具体方向。特别是抓住“十佳百优班级”申报契机,在班级营造“人人要学习、为班级添光彩”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学习经验交流方式。自2012级入学以来,我们举行过多场学习经验交流会,有以下几种:朋辈学习经验交流会;访谈式学习经验交流会。其中有已毕业的学长们带着工作感想回校交流,有在校高年级学长们的传经送宝,有专门针对英语学习、四级英语考试的经验交流,有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学习心得交流。我们为学习问题最突出的专业举行了访谈式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了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代表、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到场分享学习经验。交流会增加了互动环节,真正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师生们就如何学好专业课程、考研考证考级等热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避免了以往“学习经验介绍”一言堂的弊端。隆重正式、别开生面的交流会现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也增加了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实现知识共享,营造读书学习氛围。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团队协同”提供了便捷的技术保障和广阔的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班长、学习委员、辅导员等经常地班级QQ群、QQ空间、人人等专业课程学习、英语四级资料以及知识拓展阅读书目等信息。我们还在班级倡导每位同学都能在班级分享好的学习资料。知识不会因为传播而减少,交流和分享却能使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增加。个人通过团队协同,实现班级成员的知识共享,快速提高班级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班级学风。这样,班级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形成、加强。

(四)结伴学习,便于交流与讨论。同学同学,就是要一同学习。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在晚自习教室,我们建议班级、专业同学相伴学习。在这样思想的引领下,班级越来越多的同学结伴去学习。例如有位男生申请去图书馆学习,理由是“班里学习好的同学都在新图书馆六楼,去了可以请教问题”,至少团队协同的意识已深入人心。通过团队成员的深度交流,达到心灵沟通,逐渐形成基于个人目标之上的共同目标。真正的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H313

目前,很多高校内部特别是重点高校已经组织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技术人员、软件技术人员合作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网络“精品课程”等,在校园网的支持下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享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为例,探讨了基于校园网下建造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可以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为师生利用资源获取信息提供条件。

1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外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Warschauer and Kern 2000:151;Brett 2000;Reid 2001;贾国栋1999;2007;匡忱、刘莉2001;章国英、胡继岳2002)。这些成果的共同特点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或是网络在二语习得中应用,或是网络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个案研究,或是对网络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反思,或是基于网络的各种英语教学设计与成效。近些年的这些研究中“就事论事”的个案研究或实践较多,而预示未来教学趋势的基于网络的完整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却很是鲜见(贾国栋,2003)。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高速宽带的校园网在高校也得以普及。但是,大部分重组后的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大量教学工作,教学任务超重,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制作,而且上课所用的教学资源主要是个人用的课件和题库,多数是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特点进行开发的,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此外,这些资源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课件水平也参差不齐,重复制作现象严重,而且资源仅存在个人,没有对外性的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虽然很多高校大多已经建成了千兆级校园网和网络多媒体教室,学校也开通了校园网络系统、网上教学课件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以及音视频点播平台等基本网上应用系统。然而大部分学校校园网设备更新换代缓慢,服务器大多用于多个专业综合教学管理,并没有足够的存储设备用来存放海量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更很少给英语教师提供较大的存储空间。

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是近些年普通高校合并重组后的一个新课题。目前这项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的、局部的研究状态,有待进一步完善。明确建设内容、确立应用目标、制定建设方案、统一建设应用标准、规范开发过程、建立研发机制、落实实施措施,是加快高校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开发应用,从而迅速整合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使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共享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2 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的核心是利用网络虚拟学习环境,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的优势,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互动助学。因此平台是一个立足于在校园网之上的基于WEB的软件平台。通常对校园网网络结构无特殊要求,可以安装客户端,也可不必安装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实现学习和资源共享。

2.1 开发环境与技术实现

目前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拥有7套120座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其中两套全电脑网络语言实验室,拥有独立的服务器,在网络中心校园网支持下已建立了大学英语网络共享平台,通过服务器端与本校和其他院校校园网可以以1000M或更高连接,平台上存储了外教社,外研社等数家出版社的英语学习资料,并与外教社,外研社,高教社网站对接,还可以连接到省内各大高校英语教学平台,学生学习时随时可以登录平台,查阅自己的学习状况,登陆所用教材的出版社网站,查询相关的学习资料,在实践教学中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大学英语网络共享平台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大学英语网络共享平台把平台在功能和应用上划分成三个子平台,即:教师教学平台、学生应用平台和教学及资源共享平台。这三个子平台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配备不同的功能板块,但又密切配合相互联系,让大学英语教学涵盖整个高校各专业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资源的共享产生互动,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实现最终的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并能通过平台链接到外教社和外研社出版平台,和省内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共享平台的辅助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平台建设在三个子平台下按平台建设划分可分为教学课件系统、即时辅导系统、作业批改系统、在线测试系统,注册选课系统,学习在线记录系统,成绩分析系统,反馈系统、以及语料库系统、信息统计系统、外语资源系统、系统维护系统等多个系统和多个资源共享库组成。其平台结构框如图所示: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及网络平台

图1

根据使用对象而划分的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子平台可以将上述各个系统平台进行集成组合,形成以功能划分的纵向系统和以使用对象划分的横向平台有机结合,通过三个子平台的相互配合实现各系统的功能。

大学英语资源共享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利用了ASP(Active Server Pages)NET和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主要为教师服务)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仅是建立在现有共用网络基础上的虚拟学习网,而且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框架,能被用于一台网络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因此,可以用来建立动态、高性能、稳固的动态平台,实现Web的动态交互。由于学校网络中心的操作系统平台提供了相对应的VPN服务端程序,加上Microsoft操作系统使用的普遍性,大学英语资源共享及网络教学平台也选用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通过校园网搭建VPN服务器系统。同时通过Internet链接和其他高校之间客户端运行Windows系列的系统平台。这些系统平台因为具有与操作系统的合成并兼并采用Microsoft产品的用户界面而且开发方法便捷,因此作为WEB服务为开发、运行和学习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有该更好的web服务器和window系统出现时,也能适时兼容。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系统在用户与资源库之间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开发模式.B/S结构可以为平台操作提供一个顺畅的界面并尽可能减少平台用户操作的繁杂性,增强了系统管理的灵活性、可操作性,提高系统的管控能力,保证系统高效安全稳固地运行。系统平台采用的语言编程可以用VBScript、XML、HTMI、JavaScript,SQL等语言编写。

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共享平台是学生课内外学习、师生互动、高校外语院校之间大学英语交流的平台。因此平台里数据库涵盖了大学英语各类教材,四、六级试题库,教师教学课件等海量资料。平台的页面设计(包括页面的色彩、内容、文体等)具有鲜明的英语学习特征,选择了主流英语或最新英语学习活动作为平台的主色调,并辅以多种和谐的搭配,这样不仅能便利的调动院校之间的英语共享资源,还能减少使教学由于长时间的学习而产生视觉疲劳。

2.2 建设实施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2.2.1 资源共享及网络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工作要与大学英语实际教学紧密结合

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和网络技术构架了一个集管理、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它的技术手段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它的使用目的是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应注重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构建,注重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功能性,无论是在资源的内容材料还是功能,都应该考虑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提高教师、学生利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平台的积极性。因此,平台的开发就是运用可靠的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个便捷的网络化教学共享平台环境,让信息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营造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强引导的大学英语学习新环境。

2.2.2 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和人员配备要充分并相符

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的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网络工程,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平台研发过程,也是在一个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因此在建设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平台学习功能需求调研,还要重点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各种障碍,努力探求一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这一过程重要性在于:一个好的教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直接会影响到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效果和整个平台设计的基础。

由于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设计开发是一项信息技术工作,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是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的直接管控者,也是确定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主导者,因此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人员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3方面组成。只有这样,建设开发的平台才能符合师生的意愿,真正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2.3 稳定的经费与合作保障网络平台软硬件建设环境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硬件支持和网络软硬件环境的运行状态。没有硬件,就建不成网络共享平台。教育部已提出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高校应促进本校和校际之间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细化改革措施;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必须的基本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要切实解决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取得实效。保持网络运行顺畅,教学才能正常进行,反之运行失常,资源共享就无法实现,如多次出现就会影响师生的情绪,造成大学英语学习的障碍。周口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也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保证了硬件正常运行,还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软硬件的技术维护与咨询平台,目前平台建设运行良好,正在进一步发展扩展,在已和国内外教社等四家外语出版社网站实现互联的基础上,力争短期内和其他高校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平台实现共享互联。

3 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的开发应用

教育部于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作为当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即由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向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突出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因此周口师范学院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随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的建成,结合外教社和外研社两个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的应用也取得很大成效。

大学英语课程是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门重点精品课程,是全院教学任务量最大最重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和教学质量一直受到学院的高度重视。学院对这门课在以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支撑下的教材选用、教师教学、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方面给予了科学的指导和精心的安排。

长期以来,学院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积极探索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通过增加大学英语教学时间、推行英语学分制等方式加大英语教学力度。2007-2013年间,学院每年投入约60万元进行信息网络平台和语言室重点建设。同时结合学院的英语教学的特殊困难。即一方面,学院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地区,英语基础差异明显,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由于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扩大招生,大学英语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都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大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而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大幅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师生不仅清楚地了解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方便地检索外院校的资源,实现了师生直接对异地存储资源的访问,还可以进行英语教学资源咨询、电子文献查询等新型服务。还实现了高校外语学院(系)及出版社联合的网络虚拟咨询。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虽然还在不断完善,但为了更好的通过平台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学院每年都通过一些实验班来检测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结合学院的要求也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应用试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实验如下:

本项实验在2012级新生和2013级学生中实施,共选取四个实验班,约240人。为测量实验效果,12级和13级各两个实验班。6名课堂教学教师和网络辅导教师参与实验,实验进行两个学期,经过两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按照学院英语教学的课程安排,参加实验的学生仍然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课程。

为有效了解该实验群体英语学习的情况,课题组在对2013新生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参与实验的学生作了两次有关他们英语学习态度、动机、兴趣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这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问卷共10个问题,调查了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兴趣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从调查表的统计来看100%的学生对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参与并自主学习的学生占96%,但对教学资源和网络不熟悉的占53%,希望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学的学生也有90%所有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有非常正确的态度,积极参加英语活动。大多数学生将过四、六级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84%的学生有信心学好英语。

实验班和普通班班教学模式都是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学习。课堂教学每周3课时,主要解决教材中所涉及的综合英语内容,包括词汇、阅读、翻译和写作。教师采用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讨论和练习,完成了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但实验班每周安排实验学生参与一次网络共享平台学习时间,每次两个小时,结合系统的要求给试验班学生在平台上完成普通班课下完成的工作,让学生借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成大学英语第二册和第三册的任务内容。实验班教师每周在平台上对试验班学生进行辅导,布置课程学习内容,安排口语交流的形式,随时记录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效果。此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投入一定量时间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和辅导教师交流心得和自学英语。

学生对所采取的基于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非常适应。主要优势体现在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等特点上。从实验的结果看,80%的学生喜欢网上学习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91%喜欢网上学习可自由选择学习进度。2012级两个实验班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达到82分,远远高于同年级普通班的学生平均73分成绩,有70%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这些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所体现的个性化、自主式等学习方式符合大学生的学习要求。

实验结果还表明,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提供了大量声像图文并茂的资源,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习需要。学生在平台上学习英语时,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根据各自的水平和兴趣,选择自己要学的内容进行练习。这样一来,既克服了传统模式下,学生水平不一却教师授课无法满足学生各自需求的弊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实效。而且,教师在小组辅导时有机会听到每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指导。不但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探讨,也间接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相互有效结合。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是大学英语教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资源及网络教学共享平台的使用既能帮助高校英语教师扩展创造思维,又能帮助大学生学习风格得以自由的发挥,增强其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在虚拟学习环境和师生互动的建设,平台的建设和开发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积累,其功能将进一步满足高校师生日常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试论重点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J].外语界,2002(05).

[2]用VPN技术实现用户远程访问英语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6).

作者简介:高博(1971-),男,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3篇

有氧热身操:每日一记

四年级的学生受传统教育、包班制度等教学因素制约,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教学,在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方面已经习惯了在老师的反复引读、组词中巩固知识,鲜有自己独立学习思考的问题。因此,如果转变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他们出现恐慌的心理从而产生厌学。于是,笔者想到了《每日一记》。

《每日一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什么是《每日一记》?每日一记,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记录。在《每日一记》中记录什么?在实践的最初,每天简单地记录语数英三门功课的回家作业,然后由家长检查、反馈(签字)、评价。这样实行一年后,学生的家庭作业质量逐步变高。直到2015年出现基于“预学的单篇阅读教学改进”,各校涌现课前“预学单”的预学形式,笔者更迫切地尝试如何将《每日一记》与“预学单”融合,使得农村小学在没有优良的教学软件情况下也能享受到“预学”带来的好处。

《每日一记》的使用与衍变 《每日一记》的使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断改进,因此《每日一记》的使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他随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也在发生衍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化家作记载,渗入自主“疏通字词”与“情感朗读”学习观。这一阶段以提高农村孩子家作质量,培养他们的诚信观为主要目的,通过家校联系,让家长知道并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进度,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布置家作时,逐渐渗入自主“疏通字词”与“情感朗读”学习观,有意识地强调“像练书法一样认真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遇到不确定的字词请查字典”,为后续学生独立“预学”做铺垫。

第二阶段:淡化家作记载,深入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学生们逐渐适应了自主“掌握字词”与“准确朗读课文”后,笔者便让学生尝试适应简单的预学任务,并不断鼓励学生“不要怕预学,答案都在课文里,只要仔细读文就一定能完成。”学生们适应了简单的“文本提取”之后,笔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清晰的教学方向,直奔主题,学生“一条直线”地学,不用绕弯,省时有效。

第三阶段:弱化家作记载,涌入功能完善的“预学任务”。从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笔者逐渐弱化了《每日一记》记录家作这一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每课必呈现的类似预学单的预学任务。利用现成资源,把“用不完”的高年级本子”变成“预学册”。

体验“预学”

每天批改《每日一记》,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是很不现实的。有时候学生刚到学校没几分钟,第一节语文课就开始了,那么学生的预学成果如何验收呢?自然是要放在课堂上了。例如,像老舍的《猫》,通过预学,一上课就可以询问学生一些关于文中猫的信息,看他们预习成果如何,并进行补充。大家都在努力回忆“预学”中“知新”,既暗示学生预学需耐心,又让学生体验着“预学”的好处。

培养合作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然人,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孩子今后都将步入社会。笔者想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教给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能力,还应该是可以通过语文的学习唤醒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同桌合作:单手合十向上举 例如,当笔者发出“自由朗读某一个段落”的指令后,同桌间便迅速大声朗读,努力听到同伴的声音,及时提醒语速、字音等,完成朗读后同桌合作单手合十举起,示意老师完成诵读任务。

小组合作:起立报数争第一 例如,学习《电脑住宅》,四人小组完成阅读成果表后,各小组按照完成先后顺序,一起起立报数,示意老师组内已完成,请老师指导。其他组听到已完成组报数,便适当会加快合作进程,倒逼组内成员更专注地参与。

点对点合作 点对点活动是课堂随机生成的。如朗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笔者随机抽了认真参与的孩子,黑板前的空地组织一行孩子走“搭石”。单数的孩子说“前面的抬起脚来”偶数的孩子说“后面的紧跟上去”,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走搭石要走得稳,还真得念得认真,一行人才走得又顺利、又稳健!

结束语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1.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新课标要求,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对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要求,通过拼音认读生字并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中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课标要求,运用拼音识字,学习使用字典,流利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索要传达给读者的含义,交流文章的思想感情,敢于提出自己不解的地方;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同学会有较高一点的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多角度去理解所阅读的文章,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可以将文章中积极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2.小学阶段阅读的教学方法(1)讲读法。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比较全面的解释了讲读法。所谓讲读法就是,教师讲学生读现相结合,是一种最为传统的方式但同时也是教师们应用最多的讲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讲即以老师为主体,剥夺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不适应现阶段新课标的要求。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条理清晰,但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将讲读法进行改进,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2)讨论法。此方法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组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但是老师应该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去理解。讨论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表演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自己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情,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其深刻含义,再生动的表演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印象,结合实际去学习文章中的积极思想。表演法是学生们较为喜欢的教学方式,相对比于其他这种方法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3.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因素的分析通过加强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事物和人的认知能力,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正视缺点并加以改正。同时,发扬自身优点。在小学高段应该学会确立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分享意识要有团队精神,老师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个人以后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1.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从源头开始,在普通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项,并将其摆在较为重要的地位,重新制定符合各个年级不同水平的小学生。这就需要学校的每一位教育者的共同商讨,经过试验教学之后确定下来具体的计划。2.强化语文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联系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应在最基本的语文教材中加强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或者文章,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挖掘课本中的积极因素,以教材为基础一点一滴的渗透心理教育。3.使用“乐学-体验-领悟”的教育方式在朗读中体验,学会关爱,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同学们阅读大量的经典范文,在心理上体验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地领悟文章的精髓,从而达到较好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4.组织学习小组可以组成学习小队,多举办阅读交流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师生互动创立情景,朗读比赛,辩论会,话剧表演等都是新型的教学手法,都是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同时也便于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去。提高师生互动,让学生及时的反应自己的心理状况并乐于和老师分享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这种融合式的教学的进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心理教育更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去是可行且有效的。我们应该积极的推广这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赵之英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郑母小学

参考文献:

[1]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乐享 语文课堂学习 《诗两首》 教学实践

九年级的语文教学充满了“战场”气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把矛头指向中考,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我们所学所教的都是为了中考。七年级和八年级时的语文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紧张兮兮的奋战。其实,备战中考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那天起就开始了的,语文科目考查的是素养和能力,即使到了九年级,语文教学还是应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阅读、练笔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任务。越是大考,就越要求师生忘记考试的“硝烟气息”。乐享语文学习带来的喜悦,帮助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做的。

这里分享九年级下册《诗两首》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也希望给同行们提供研讨样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为“爱国思乡”的诗歌赏读,第一课为《诗两首》,分别选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摘 要: 越是在备战中考的冲刺阶段,就越要尊重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做到乐享语文学习,收获具有个性的阅读体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诗两首》出自大师之手,内容上值得仔细品读,情感上的共鸣需要深入之后方能产生,《诗两首》课堂教学在中考冲刺阶段的人性化设计值得思索。

关键词: 乐享 语文课堂学习 《诗两首》 教学实践乡愁》。两篇大师级的诗作,文字数量不多,但内蕴丰富,如何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顺利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我认为诗歌的解读需要紧紧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展开,只有身处创作者的时代中,才能真正走进诗歌,才有可能真切地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诗歌创作背景,了解作者处境,课上脱稿讲出。要求脱稿讲出,学生们必须将前景材料吃透。果然,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诗时,很多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令我惊喜的是,部分学生回忆起了七年级下学过的《土地的誓言》一课,并自觉地将之和《我爱这土地》进行比较。如此,学生明确了《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基调――第一部分:低沉,悲哀;第二部分:悲痛且执著。接下来,给学生时间试读,同伴之间指出不足,加以弥补。然后,我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化身为诗中的鸟,描绘出心中残损的国土,落魄的家园,呐喊的民众……就是这样的国土,死了的鸟却将全部的躯体奉献给了她,鸟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问题的回答深度直接检验了学生刚才的想象程度,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鸟儿对国土深沉的热爱,还体会到了像鸟一样随时准备奉献自身的爱国志士的悲壮情怀。学生们的情感此时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带着这样的深入解读继续第二部分便顺理成章了。第二部分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却是全诗最激情澎湃,最能展现作者对国土深沉强烈之爱的:“常含泪水”和“爱得深沉”是需要酝酿情感加以深刻理解与朗读的。我让学生先指出“泪水”为何而流,再自由讲述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做到“爱得深沉”。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继续联系时代背景解读诗歌的做法,收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

有了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借鉴,教学《乡愁》一课时,我便有了信心。我仍然让学生说诗人境况与时代背景,好在九年级的学生对近代历史已有一定了解,知道特殊历史时期海峡两岸的分隔事实,作者余光中,一生都处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分别。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乡愁》这首诗。可是,大陆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痛楚的,上课伊始,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几个台湾青年去一位伯父家做客,让青年们感到奇怪的是,伯父家居然供奉了一只破碗。原来,1949年,国民政府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抓了一大批青壮年,为将来做好准备。这天早晨,这位伯父端着家里的碗来买早饭,不明就里地就被大兵抓走。几番辗转到了台湾,索性碗没有丢,这只碗就成了伯父从家里带出的唯一物件,以后每每思念故土与亲人,伯父就只能将所有的情思寄于碗上。海峡两岸互通往来后,伯父得以重回大陆,但早已物是人非,陪伴他的最后只有这碗。

这个故事讲完后,许多同学唏嘘不已,此时他们已经渐渐被故事中的思乡情怀感动了,《乡愁》一诗读来便见情怀见深度。接着,让学生提取诗中的四种物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四个不同时期的故事,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将一位浪迹台湾苦苦思念故土的游子的故事娓娓道来。我挺佩服学生的想象力:贴着邮票的信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拿着船票与新婚妻子作别的神态心理、冰冷坟墓隔断的母子深情、浅浅海峡带来的人间痛苦在学生的笔下丰满了起来。展示完毕,再请学生读,这次读则是带着理解的朗读,是带着对具化乡愁和虚化乡愁的双重理解的,情感自然而然到位,诗歌的价值在学生的思与读中便提升了。

《诗两首》的教学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提供了丰足的空间进行展示,将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我坚信,只有在内驱力推动下展开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即使在大考压境的环境中,也要尊重学科特点,创造学生喜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真正乐享语文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研 队伍建设

三年来,在我区的龙头课题《基层教研培训机构有效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在全区高中语文教师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我们以《高中语文动态教学研究》为子课题,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定期开展活动,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准备,有记录,有成效;努力让语文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区教育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一、教研背景及现状

教师队伍现状:从年龄上看,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0%,其中近40%教龄不足5年;名优特仅占1.5%,且大都担任年级组长或备课组长,教学任务繁重,疏于进修。教师没有形成梯队,研究能力也很薄弱。

从语文教学层面讲,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应试”痕迹十分明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改革,缺少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或者理论与实践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参差不齐,知识更新周期长,个别教师甚至不能真正理解语文学科性质和内涵,教育上亦步亦趋,尤其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动态特点,一味抓所谓的“知识点”,一讲到底,一练到底。

教研中存在教研形式单一、争鸣气氛不浓、问题聚焦不够、缺乏课题引领等问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亟待提高。

二、开展过程及方法

(一)不断学习,吸收新思想开拓教学视野

1. 认真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三年来,我们给老师推荐了《陶行知文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让真实、朴实的语文课精彩起来》等先进教育理论书籍。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结合课堂渗透先进的教育理论,既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知识,也指导了我们的教学工作。

2. 加强新课程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我们组织老师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论基础》《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理论书籍,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和案例写作,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3. 认真研究实施“有效教学”。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实施“有效教学”,几年来,我们在“有效课堂”“有效练习”两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经验。

4. 开展区级集体备课及师徒结对活动,为了全面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以及对高考备考的研究能力,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教研公开课、研讨课活动,积极听课、思考,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充分研讨,汲取新经验推进语文教学

为了使教研活动的质量更进一步提高,我们尝试着“跳出语文看语文”,试着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1. 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费时多,但收效甚微。对教材中的一些课文,语文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读、讲,但是许多学生却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受。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以及如何提高基础题得分率、如何实施高考复习,我们进行了反思、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2. 讨论语文学习评价办法并进行实施。我们讨论制定了一些语文学习评价办法。我们借鉴别人经验,努力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律,这样,既促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也能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实施的情况来看,评价办法可以说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地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运用,明确新思路提高授课水平

1. 统筹三年教学,明确教研思路

宗旨:立足高一,扎实高二,着力高三。具体思路:高一重在激兴趣、抓积累、给方法、养习惯、搞衔接。高二重基础、重学法指导、重思维训练。高三则应明白每轮复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及各板块知识点,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查漏补缺。三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浑然一体,重视学生阅读贯穿始终,力求高一高二“放”,髙三“收”,做到收放自如。

2. 借力课改经验,着力课型研究

针对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着力研究了以下几种课型的流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在这几种基本课型基础上我们又具体为以下课型:散文阅读教学四部曲、文言文教学流程、作文指导课、作文评讲课等。

这些教学模式或流程都比较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及学案导学精神渗透其中。我们同时强调:这些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另外,这些教学模式对新教师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能让他们在短期内掌握教学要领,当好“教书匠”。但对于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我们还是主张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大胆创新,凸显教学个性。

3. 抓住课改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

①开展生本课堂研究。我们抓住课改契机,结合成都市高中新课程实施系列活动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展示”,我们倡导课堂要体现生本思想,体现学情和学科特色,深度挖掘教材,细致地备课,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加强课堂效果检测环节等,从而提高教学效益。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大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注重教学反思。经过老师们的共同讨论,大家对生本课堂、有效教学有了很深的认识。龙泉一中的向老师、罗老师分别执教的作文教学展示课《尺水兴波,写出波澜》和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在成都市新课程以赛代培中双双荣获一等奖。在这学期的公开课中,很多老师都有意识在实践中践行生本理念,实施有效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

②开展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的备法与讲法,大家分享彼此的成果,让所有的听课教师都受益匪浅,三个老师各有长处,不管从方法上、处理上、课堂上、课件上、组织上都有亮点。例如去年10月开展的高二诗歌教学研讨会,航中的章老师与龙中的平老师同上《雨霖铃》,两堂课异曲同工,各具千秋。在导入、教学结构、解读方法、板书几个方面各具特色:章老师以深情的配乐赏读感染学生,平老师以个性的美文诵读打动学生;章老师找要语,提契整堂课,平老师寻思路,领离愁之伤;章老师感性,重点拔,平老师理性,重讲析;章老师板书体现一课一得,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平老师体现词的建构思路,领会词的情感。同一课时方法不尽相同,处理各有所异,但效果却都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扎实基础,提高应用,学生理解掌握到位,是一个成功的同课异构典型案例。教师在分享中进步,在探讨中发展。

4. 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08年我们以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动态教学研究》为载体,全区高完中参与,取得可喜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教坛新秀,实验教师在教学水平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倾力打造,利用新方式提升队伍素养

1. 开展校际之间、教研组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各校分板块研究并筹集相关资料,然后合力研究,共享资源;成员尽各人所长,搜集相关资料让大家分享;各备课组每期命一套综合测试题供交换使用。网络中心组、qq群都为有效教研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 发挥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骨干教师开专题讲座、上示范课;教坛新秀上研究课,尽可能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

3. 开展课例分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4.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及文学沙龙。如诗朗诵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的开展,既陶冶了性情,又增进了情谊。

5. 强化反思小结,让过程与效果融合的同时使成果最大化。各备课组、各成员定期写阶段性反思,实现了在教中思,在思中进。

三、开展有效教研的成果

1. 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科研能力增强

通过开展有效教研,三年来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迅速,并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一大批教坛新秀已崭露头角。我区的教师梯队呈现良好态势,保证了我区高中语文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三年来,我区高中语文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佳讯不断。三人获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一人获成都市说课大赛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两人在成都市百万教师教学大比武中分获一二等奖;另有四人获全国录像课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2010-2011年中有四位老师在成都市新课程·以赛代培中荣获一等奖。三年来,在区级教研活动中共计有九十人次献课,有近四十人次举办专题讲座。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有九十人次。各级骨干教师所占比例增至37%。

在课题《高中动态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研究过程中,参研教师都在研究与实践中成长,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校本教材2册,教师或获奖68篇,专题研究两项《课本学本化》《图书馆资源与阅读教学》取得显著成效。

2. 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在有效教研中,我们进一步强调理念先行,行为落实,追求朴实、扎实、真实、高效的课堂,不作秀,拒表演,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书、手中有法,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力争将常态课做到最好。正是在这些指导思想下,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机,教学质量也取得骄人的成绩。高考成绩一直居全市前茅,并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在历次市调研考试中,我区的语文成绩均也居成都市区县前列。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120人次。

四、深化研究的设想

我们的困惑:

1. 教师素养如何进一步提高?

2. 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区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 如何将集体备课做得更实?

4. 如何进一步创新教研形式将教研效益最大化?

5. 各备课组发展不平衡,如何真正实现均衡发展?

基于上述困惑,我们做了如下思考:

1. 加强课题研究。鼓励督促中青年教师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业务进修,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主动承担和申报科研课题。现已承担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研究。

2.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和教育教学素养。

3. 创新教研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课、磨课、观课和议课活动,逐步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语文教学研究风格。

4. 在区级、组内开展文本研读活动,组织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每位教师加强写作训练,从而提高教育理论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

5. 将骨干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加大聘请专家以及利用我区名优特教师资源的力度,从教学能力、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学艺术多方面进行示范、引领,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水平的高中语文教师队伍。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7篇

南实作为“广东省书香校园”,阅读之树“根深叶茂”,一批批阅读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集团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以及广大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以阅读点亮心灯,照亮童年,照亮未来。他们,都是南实“点灯人”。南实校园,星星点灯,群星闪烁;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年度点灯人”南头小学张晶:推动语文课程重构

颁奖现场会上,张晶进行了20分钟“课程化的‘整本书阅读’案例”展示。“这是南实“整本书阅读”项目的多年积淀,这是阅读团队多年来提高自己、辐射他人的果实。”获奖之后,张晶高兴地说。作为南实读写实验“整本书阅读”项目负责人,张晶推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推动语文课程重构,将“整本书”以课程化的方式融入语文教学,使每学期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阅读整本书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

2004年,实验团队发现,以单篇文章构成的语文课程设置在校本化实施中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探索。于是,张晶在2009年申报课题,引领学校开启“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践探索。“整本书阅读”,是南实“提前读写实验”中的特色项目之一,是指围绕班级同读的一整本书所进行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有策略的课内阅读。张晶带领阅读团队通过不断探索与梳理,形成了“导读课、交流课、活动课、写作课”共四种“整本书阅读”课型,整理出“读前推荐、读中交流、读后分享、拓展活动”整本书阅读四段式教学结构,总结出“学单导读、合作探究、网络互动、读写结合”整本书交流课的教学范式,概括出探寻式、活动式、类比式等多种“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样态。

张晶多次到山东、甘肃、宁夏、新疆、云南等地开展阅读推广及教师培训活动,在宁夏固原偏远的回族地区,在新疆喀什,在甘肃崆峒……通过QQ交流、远程合作、现场讲座,共享阅读的快乐。她还参加香港卫视基金会的“守护天使青藏行”公益活动,在青海推广儿童阅读,并在藏区两所小学支教、助教,指导义工推进儿童阅读。她到南山区珠光小学、沙河小学、育才一小等多所学校执教与讲座,并在区内讲授“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语文课程中的整本书阅读》。她还为身边的民办学校华府小学创建阅读环境,发起“书送未来,梦想启航”捐书助学活动,共募集4271册童书,为其建立图书角,并策划“用学生影响学生、以教师引领教师、让学校推动学校”系列活动;招募学生阅读推广大使35人,深入到该校各个班级做阅读分享活动。如今,她带领团队向纵深发展,鼓励教师申报了六项小课题,深入研究不同文体的文本教学。

张晶只是南实阅读点灯人的代表,阅读团队中还有很多各级各类教师骨干,正是他们把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作为教育教学任务中一项重要指标,努力引领和推动阅读,才有了南实阅读的星光灿烂。

“年度书香校园”荔林小学:阅读立校,培养核心素养

“此次被授予‘全国书香校园’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校长陈春华领奖后表示,“荔林师生将在阅读涵养生命的路上,进一步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弥漫校园。”

南实荔林小学,在集团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办学之初,学校便确立了“阅读立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创建一所“爱阅读,爱梦想”的书香校园,实现学校发展的“弯道超车”。学校围绕“书馨溢校园,幸福满人生”这一阅读主旋律,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读书风尚。

荔林小学将“爱”和“阅读”作为荔林基因,深深根植在师生身上。教育,从“爱”开始;教育改善,从“阅读”开始。学校着力以“阅读立校”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整合阅读资源,到推荐分级书目,再到语文课程结构化,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尚德轩”里,“凝香亭”旁,“沁心阁”内,图书馆中,随处可见阅读的学生、教师与家长。

为了将书香校园建设落到实处,学校从四个维度推进:校园文化浸濡――立足校园,书香宜人;阅读课程引领――立足课堂,书香育人;读书节活动推进――立足师生,书香怡人;全方位评价体系――立足全体,书香励人。同时,通过三个阶段推进阅读:第一阶段(2015-2016):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校园;第二阶段(2015-2017):整合阅读资源,让书香浸润学生生命;第三阶段(2016-2018):完善阅读体系,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

学生对阅读的热爱,由教师点燃和传递。荔林小学陈春华校长认为,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追寻教育的真义关键在于追寻教师的真义,而追寻教师的真义应从教师的阅读入手。荔林小学始终强调教师的“高度”来源于“人生的认知+阅读积累”。自2014年8月陈春华来到荔林小学后,以“荔林书会求真知,阅读点亮心生活”为宗旨的教师读书会就应运而生。从每月的一本自读书籍,到每个学期的一本经典共读,青年教师一直在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从《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是慢的艺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到《教学的勇气》《保卫童年》《好教育好人生》,再到《孩子你慢慢来》《教育漫话》……“教师读书会――荔林书会”,让全体教师在自主阅读、好书共读、自由思辩的深入浅出中,将阅读深植于内心,使阅读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荔林小学教师的阅读点燃下,校园师生的读书热情也传递给了家长。亲子阅读,是荔林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中一抹绚烂的色彩。学校为每位家长配备了《书香荔林阅读指导手册》;请丁筱青、张文质、袁晓峰、敖德、程玮、陈诗哥等著名童书推广人,为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培训;“故事爸爸妈妈们”走进荔林课堂,分享阅读技巧和感受,交流阅读体验;荔林小学的校外书友小队,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学校提供亲子阅读的场所,校园图书馆同时向家长和学生开放,阅读的愉悦洋溢着整个校园。

南实集团:以“整本书阅读”为支点推动阅读向纵深发展

“阅读素质是综合素养的核心素质”,南实人深明此理。据了解,南实“整本书阅读课程”是集团“提前读写实验”的特色项目之一。“整本书”,是相对于单篇课文而言的。以儿童文学为主的一本一本的书,内容包括儿童绘本、儿童哲学、儿童科学读物、儿童小说等。“整本书阅读”,是指通过与一整本一整本儿童文学文本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与活动。“课程化”是指将整本书纳入语文课程中,与现有的语文教材有机整合,共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南实周美英等实验教师是这样诠释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与书的亲近感,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为学生打上良好的“精神底色”。同时,学生在阅读各类文体的书籍中,会积累对应文体的阅读方法,便于知识迁移,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为终身阅读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整本书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拓展,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因为整本书篇幅长,必然会改变传统语文课的碎片式咀嚼;因为整本书执教的时间长,必然会督促教师对课程进行整体建构,对教学进行系统思考,而不会备一节课上一节课;因为整本书读可以有多种交流方式与渠道,课堂上、网上、QQ、微信……有利于培养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的阅读思维;因为整本书阅读的时间不限于课堂上,阅读课堂可以延伸到了家庭。因此,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是以交流讨论为主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本课堂,也是家庭、学校的空间拓展课堂,它是以一个时段来思考的项目式学习课堂。

为了配合“整本书阅读”,把学生领进五彩斑澜的童书世界,南实构建了三大阅读特色项目――“年级读书会”“学生聊书吧”“教师阅读沙龙”。同时,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有一周好书推荐,由教师或学生向全校师生推荐好书。平时,学生早上与中午一到校,都会安静地读书;班级奖励学生用的奖品,是最受欢迎的童书。学生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自选阅读书籍多则千余本,少则三四百本。

“年级读书会”,是年级师生共读同一本童书的乐享会。首先,在教室进行师生共读交流,开班级读书会。随后,全年级学生济济一堂,分别用课本剧、相声、快板、音乐剧等形式演绎对整本书的理解与感悟。“学生聊书吧”,是受学生欢迎的“读书讲坛”和“读书演台”,已举办了100多期。每周四下午都有半小时在图书馆举行。学生自主申报承办,自主组织设计。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制作海报、设计制作座位票,并成立宣传小组到各班推广邀请听众。 “教师阅读沙龙”,是通过教师阅读分享、读书思辨会、年级共读、全校共读、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参与分享交流。学校语文教研活动,也经常以教师阅读为切入点,以“问题引领――团队同读――团队承办”的方式,引导教师深入阅读,从而成为学校教科研的主角。此外,南实还积极构建“家校读书会”,开展校内外亲子读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晚上或周末、节假日时间开展阅读交流系列活动,同时,定期让家长走进校内课堂,并利用假期时间,不定期开展户外亲子读书会。

台湾作家王淑芬说得好:“一个人静静地读与想,很好,但那是‘一条线’的阅读。一群人在一起共读与思考、讨论,会是‘一个圆’的阅读,可以透过他人双眼,看到三百六十度、三维空间的不同思索。有思考的阅读,才有意义,否则只是在脑中又塞进一本书的数据而已。没有转化为重要的思辨能量。”当今,儿童阅读正在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轴。“教师,应该是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学校,理应是社会阅读的点灯人”,这已经成为了南实人的共识。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8篇

一、开展活动式语文教学,变单调呆板的空洞语言分析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1.错别字大通缉逮捕行动。组织学生到街道店前等汉字招牌密集的地方,查证招牌汉字书写正确性,发现错别字的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找出正确的书写方法。

2.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锻炼听力,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素材。

3.开展学生百家论坛,轮番上阵,可讲故事,可以演讲,朗读美文也行,目的是让学生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是可以拿出来触摸享受的。

4.利用班刊、墙报定期刊出名言名著名段,让学生感觉生活在语文之中,想不理它都不行,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对语文的恐惧、信心不足的状况会逐渐消除。

5.组织指导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上语文课,让高年级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低年级学生坚定其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利用教辅媒质,提高学生品读语文的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三、指导训练学生形成一项符合自身特长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具有品读语文的能力

学生差异缤纷多姿,有的擅长演讲,有的擅长谋文,有的擅长叙事,还有的擅长朗读……不一而足。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某项语文特长后加以巩固发展,成就它,使其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语文能力。如何培养呢?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1.调查摸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找出自身的语文长处,。全班形成一张总单加以分类,形成能力培养互助小组,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辅导到组,训练到人。教师要根据学生分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能力辅导,从最原始、最基础的方面抓起,使学生接受起来无畏难情绪,感到触手可及,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只会把学生从兴趣道路上推回去。抓好单兵训练,依据个人水平高低,区别对待,使其吃得饱,吃得进。

3.定期开好阶段展示会。使学生学有小结,学有榜样,学有显示,形成赶学、超的能力发展良好氛围。有机会还可组织向全校展示成果,辐射全校。

4.积极向家长反馈动态过程。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使学生的能力训练有物资保障,亲情支持,从而信心倍增,以免半途而废。

四、研究文本,解读文本,让学生享受品读语文给我们带来的情感

1.立足文本,走进文本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触摸文本语言,领悟文本表达的内容,在文本中畅游。

2.走出文本,审视文本不拘泥于文本,要以阅读者的身份去看文本,读文本,思文本。

3.再进文本,享受文本通过看、读、思文本,必然得出一些感悟,再进文本,对照观点情感,分享作者的情感,享受自己的心得。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9篇

关键词:“阅读”的翅膀;自然拼读法;分享阅读法;KWL阅读教学法

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呢?本文拟就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目前,广州市使用的新编小学英语教材词汇量大,信息获取量大,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此外,由于我国母语是汉语,所以小学英语教育缺少自然习得语言的社会环境,他们英语知识的获得,就只能更多地依靠课堂教学以及课外的阅读。因此,一定量的课外语言信息资源补充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二、运用各种阅读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会阅读

开展阅读教学,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促使学生学会阅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我们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自然拼读法;在低年级开展分享阅读教学;而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则运用KWL阅读教学法。

1.自然拼读法(phonics)——引领学生进入英语阅读的门槛

自然拼读法是英语phonics的中文译名。它是西方国家儿童母语阅读的一种最为古老、传统的方法,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世界的门槛。在美国,教师始终认为,自然拼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应从辨认单词开始,然后到句子阅读,再过渡到一些简短故事的阅读。例如,学了a/ei/后,就让学生整体认读单词apple;学完第一组字母(s,a,i,t,n,p)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读音来朗读It is an apple. It is an ant.等句子,并利用图片或实物来导入句子的意义。此外,还可以编写一些押韵的句子,让学生朗读与阅读。自然拼读法教学专家Blevins(1996)认为:自然拼读法包含了字母音和形之间的关系,能向学生讲授英语中最普遍的音形关系,使之能够解读或拼读单词。这种解读单词的能力是阅读成功的关键因素。

2.分享阅读法(share dreading)——分享阅读快乐的安全桥梁

分享阅读法是教师(或者是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学生喜爱的故事书,通过互动式阅读活动,分享阅读快乐的阅读教学方法。为了使所有参与分享阅读的儿童都能看到并喜欢故事书中的文字和插图,故事书的尺寸设计得较大,所以分享阅读又被称为“大书阅读”。分享阅读已成为国外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方式,它是一种适合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营造分享阅读的氛围

小学生需要在与同伴分享阅读的时候感到舒心,乐于分享想法、提出问题、共同冒险。因此,我们务必要营造一个分享、交流、温馨、平等、亲密的环境来分享大家的阅读经验、分享大家的阅读体会。如我们可以建一个“分享网页”,让学生把这星期看的书推荐给同学一起来分享。

(2)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用于分享阅读的材料一般是配图故事,既可以是原版英语故事,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改编、续编或根据插图自编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PowerPoint呈现,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把阅读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被动的课堂英语阅读过渡到主动的分享阅读,效果很好。广州版小学英语的Story time和Let’s go further就是采用分享阅读法的好材料。

例如,在执教广州版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 18 Let’s go further关于图形circle,square,triangle,rectangle的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改编故事:让学生去猜测形状,可以做成什么物品,在读到故事结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make with circles\

squares\triangles\rectangles?”学生纷纷用所学的英文表达自己的预测,有的说:“There is a cat.”有的说:“There is a cow.”有的甚至说:“There are trees.”在一次次的猜测活动中,同学间能够交流合作,一起想象故事,使故事得到延续,学生兴趣盎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体验到分享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三、KWL阅读教学法———有效扩充学生的阅读图式

KWL是Ogle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K是“What I know”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获取对某个课题的已有知识,并从别人的说法中增进自己的知识;W是“What I want to know”,引导学生利用问题,在分享各种问题之后提问心中所渴望知道的知识,问题便成为学生阅读的目的;L是“What I learned”,学生默读时,尝试从文章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总结自己在文章中学到的新知识。

KWL教学法主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结构式的思考、阅读及资料归集策略。通过使用KWL阅读策略进行阅读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了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信仰、生活习惯、文学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将受益终身。

例如,在教完广州版小学英语第七册Module 6后,发现学生对“Festivals”这个topic(话题)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指导学生使用KWL方法进行阅读有关中外“Festivals”的系列文章,特别是中国的几大节日(Spring Festival春节、Lantern Festival元宵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由于学生对我国的节日比较熟悉,因此使用KWL阅读方法尤显其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兴趣。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答案,并填入“What I Learned”栏中,除此之外,在组织学生讨论从阅读中还学到哪些新知识,从文章中找出来也填入“L”栏中。对于一些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则鼓励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阅读获取,如查找报刊、上网浏览中外节日的网站等等。

总之,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训练方式,注意消除阅读技能的障碍,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王家骥.谈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01).

[4]胡澄宜.重视小学英语阅读,讲究阅读教学方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6).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0篇

关键词: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 “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自2004年新一轮课改启动,广大英语教师就开始使用具有全新教学理念的Go for it!教材。这套教材中一个明显的特色是: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即从八年级(下)开始至九年级的各单元后增加了阅读语篇“Reading”的教学。而“Reading”文章的特点是语篇长、生词多和句型结构复杂等,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颇具深度和难度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加大了难度。那么现在“Reading”的教学进展情况如何呢?“Reading”教学又该怎样优化和提高呢?下面笔者就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Go for it!教材的八年级(下)至九年级各单元后“Reading”的教学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学生问卷调查。下面是对我校八年级和九年级的6个班的学生(318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英语Go for it!教材“Reading”学习的问卷调查

你对Reading课文的内容和知识难度的评价。

A. 简单7% B. 一般31%

C. 难41% D. 十分难21%

你对英语Reading感兴趣的程度。

A. 很感兴趣6% B. 感兴趣17%

C. 尚无兴趣55% D. 毫无兴趣22%

你参与英语Reading课堂的态度。

A. 总是积极参加10% B. 有时积极参加43%

C.不太主动参加30% D.不愿参加17%

你对Reading文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A. 很好5% B. 一般41%

C. 不好48% D. 根本不懂6%

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Reading”学习中存在的2个主要问题:(1)学生认为“Reading”文章知识“难”,因而对“Reading”不感兴趣,上课不积极参加;(2)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巩固不到位,对文章中的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那么大多数英语教师关心的只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扎实怎么办?其实,这两点既是并列又是因果关系。那么新课改中,Go for it!教材“Reading”的教学目标到底要求我们注重什么呢?

二、Go for it!教材“Reading” 的教学目标分析

《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中说道: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设计的前提,它具有引导教学活动的功能。因此,优化和改进“Reading”教学,了解它的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读”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应包括以下三点:(1)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2)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点,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仔细观察,便可发现阅读教学的新目标与以往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第一点。第一点是“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而且是位于教学目标中的首位。也就是说,在新课改里,学生在阅读课堂里“获得快乐”和“获取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的获取是知识的“享受”,因此我们可以把Go for it!教材 “Reading”的首要教学目标视为“快乐阅读,享受阅读”,它是实现其它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新课程标准》下指引我们优化“Reading”教学的根本方向。

三、优化Go for it!教材“Reading”教学的努力方向――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说到“快乐阅读,享受阅读”,很多英语教师就会觉得这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与后两点教学目标相比,这一目标是抽象而不够具体的,它没有明确地指引我们具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这就给英语教师带来了难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展示和处理教材的智慧和才艺搭建了平台。

相信只要我们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中掌握几个基本要领,很快“Reading”教学就可以得到逐步的优化和改进。以下是笔者在“Reading”教学上有关“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几点经验和看法。

1.“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前提条件是“快乐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面对学生,以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Reading”课堂里“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比如说教师真诚的微笑、丰富生动的肢体语言及课堂上幽默诙谐的教学用语都可以使课堂气氛愉悦,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快乐地学习。

2.“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引入条件是“精彩的教学序曲”。

课文的导入是课文教学的“序曲”。 恰当而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阅读上的必要准备。因此,“精彩的教学序曲”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篇章的教学。例如8年级(下)Unit 6 Reading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这节阅读课,这篇文章的内容本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导入不精彩,势必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引入环节中,设计“历史知识大比拼”游戏:What dynasties and famous characters from the history do you know? 然后拿出几个历史朝代的著名人物及相关知识作为比赛的内容,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典故、汉朝司马迁与《史记》、祖冲之的圆周率3.1415926及北朝花木兰的故事等。这些不仅可以对课到有效的引入,又能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3.“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重要条件是“拓宽学生的视野”。

“拓宽学生的视野”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进和优化英语“Reading”教学的重要条件。在“Reading”课堂里,学生走进神奇、浩如烟海的世界是一种“快乐”;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又是一种“享受”。而且大量的课外语篇输入,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拓宽学生的语言词汇量,让学生对英美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语言表达有了更多更好的了解,从而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例如8年级(下)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这节课,教师可以把新加坡的风土人情作为比赛内容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如新加坡“鱼尾狮”的历史典故和现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新加坡的货币、语言、饮用水、气候卫生等,都可作为拓宽学生视野的极好素材。

4.“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辅助条件是“丰富的教学活动”。

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趣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Reading”教学同样应该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例如8年级(下)Unit 7 Reading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这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可设计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礼节”辩论赛、看图片猜单词、看录像说出人们不礼貌的行为举止、西方文化说说看、学生模仿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5.“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内在动力是“体验学习的成功”。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例如8年级(下)Unit 1 Reading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节课, 教师可以设计“机器人知识知多少”活动。本身“机器人”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十分感兴趣的,再由于知识比拼游戏的激励,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比赛中。一旦答对了比赛的题目,他们的脸上就会露出喜悦的笑容。他们体验到了成功,自然就感受到了快乐。又如8年级(下)Unit 8 Reading “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这节课, 我们可设计“听英语歌曲猜歌名”的活动;另外,“英语歌曲大比拼”这一环节学生也可以在歌唱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这就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做到“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6.“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关键条件是“分层要求、降低难度”。

为了认真贯彻英语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Reading”的教材“难”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好语篇的全部知识。因此,对学生“分层要求、降低难度”是学生“快乐阅读,享受阅读” 的关键条件。在教学内容的“分层要求”上,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生词表中的全部词汇和文章中的全部重点句型;对于中等以下、但基础还算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全部单词,文章中的重点句型作为欣赏、理解即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单词表中的黑体单词即可,句型结构可忽略,但要做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这样一来,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和重点句型结构;而基础差的学生掌握词汇表中的黑体单词应是能力所及的事情,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阅读学习的快乐。另外也要考虑阅读课堂和课后作业的“分层”,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阅读、喜欢阅读。

7.“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后续条件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教师在教学后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巩固文章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8年级(下)Unit 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这节课, 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世界城市知多少”。学生在课后可以进行网上调查,也可以翻阅书籍或其它有关参考资料,写出某个城市的情况。这项作业既可以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点,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说这是阅读课快乐的延续。

四、结语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限经验,在Go for it!教材 “Reading”的教学中,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是抽象而又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但它并不是不能实现的梦想。只要教师坚持把这一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努力思考和探索各种可能有助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和活动,Go for it!教材的“Reading”教学一定能得到很大的优化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金秀敏.优化初中Go for it教材英语阅读课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07,(7).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1篇

一、种土春风里 天暖自生根

“问题”即“课题”,在教研的氛围中我们种下“问题”的种子,在每个教师心中萌生我们这个阶段教学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明确课题的方向。就如竹子一般,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1.“问题”促研究

课堂是“根”,所以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基于“根”的研究,学校教学研究部要求申请的所有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必须植根课堂,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在每学期初学校教学研究部会组织一次校本科研培训,帮助教师确立课题研究思路,引领每个教师从自身课堂实际出发选准问题,发现问题。在校本培训之后,我们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互相启发思路,共同商议备课组的课题研究方向。如英语教研组,学科分管领导会解读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最前沿的教学理论,随后所有英语老师围绕这些前沿的教学理论对比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从教师和学生两头共同发现教学瓶颈问题。在议论过后,各备课组组长会整理大家讨论中列出的问题,梳理主要问题所在,随后和组员共同商议决定备课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方向。又如,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根据学情主攻识字教学,备课组经商榷确立了四个小课题,即“小学低年级情境化识字教学初探”“低年级学生语文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探究”“低年级语文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的探究”“低年级语文识字兴趣的培养探究”。通过对同一研究主题多角度的探究,可以在合作研究中呈现“立体式”的研究思路。

2.“群研”促互补

由教研组长带领备课组进行同一方向的教学课题研究,同时备课组每一个教师都能积极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形成同一方向不同层面的多角度学科教学研究,以每个老师不同的教学探究来完善同一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变“独研”为“群研”,“群研”可以弥补教师个体思维的不足,充分展示教师群体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群研”也便于学科组开展立体式的课题研究,以子课题的形式围绕重点课题开展研究。例如:英语组的课题“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与辅导策略研究”已经被立项为2012年的上海市级规划课题,围绕这一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的老师确定了七个子课题,如“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英语语篇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文本再构对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汉语拼音辅助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外来务工子女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策略方法研究”等多项子课题。从语音、词汇、文本、阅读等方面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辅导的有效性,从案例中研究出对英语学习上各个薄弱环节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及辅导策略研究,为改善学校英语面貌而努力。从横向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从纵向看,所有老师的小课题研究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的探究,这就是“群研”的意义所在。

二、随雨夜夜长 向阳日日新

教师提出个人小课题申请后,教学研究部会经过审核,公布被立项的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科组通过备课、磨课等逐步展开小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就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新竹就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竹子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1.“备课”重实效

课堂是“根”,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是“养料”,教师必须储备好的“养料”去灌溉幼苗,备课必须重实效。为了确保“群研”形式深入化,近两年,学校教学研究部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突出“单元备课”特色,做到“把握单元重点,突破单元难点,设计单元亮点”,同时做到“一人主备,他人补充,教案详尽,提倡特色”。集体备课作为“群研”的主要形式,能够弥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备课独立思维的不足。单元备课活动以四个阶段推进,即组内说课、教学研讨课、同步单元练习、单元反思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坚持做到“组成一个教研团队,建构一种教研文化,健全一套教研制度”。组成一个教研团队,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形成实践性学习共同体,学科分管领导下设有学科大组长、备课小组长;构建一种教研文化,每周教科研活动主讲人提前准备好材料,其余老师同步深入钻研教材,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参与每一次集体备课,有时还聘请教研员和外校学科专家,把集体备课活动引向高效;健全一套教研制度,备课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安排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实践,推出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比课,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磨课”出精品

磨课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利用集体备课开展集体性的推敲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行为的校本教研活动。围绕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寻找解决研究问题的途径。通过多种磨课形式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例如:语文组开展的“同课异构”,聘请外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本校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节课,分享两校教研组不同的教学思路。数学组开展同一教学问题在各年级段的磨课,如“小统计”这一数学问题,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磨课,探究如何有效搭建促进学生知识发展的梯度,做好知识链接。英语组开展“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目标构建与实施,全面把握单元备课,根据学情构建单元教学目标。反复推敲单元整体设计,推出同一单元的二至三课时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磨课,近两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形成了教学优质资源库。同时也在师徒结对,名师带教等制度下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在反复磨课中推出了许多精品的课堂,参与区级教学新秀、中青年教学评比、骨干教师风采展等。

三、经霜才得悟 历雪始知魂

暑尽寒来,竹子变得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随着备课、磨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的推进,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积极的反思者。

1.“亮课”促提升

因为“研”扎于“根”,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教师自身课堂中碰到的真问题、真困惑,研究的目标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结果在于突破教学瓶颈。所以“亮课”是教师对前期探究的实战演练,是对自己课题实施中的探索与尝试。近几年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学节系列活动,给予全体教师一个“亮相”的舞台。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风采展,让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上好引领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透彻理解,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新秀比赛,在与结对师傅的切磋和团队的互助下亮相,呈现出了团队带教的智慧结晶,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真正将“教中研”“研中教”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牢牢确立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同时培养了教师的研究行为成为自觉行为。

2.“研修”重自主

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进行研究学习的前提,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方能高瞻远瞩地研究。为此,在常规教科研活动中,我们要求备课组要两周必须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绿色指标”,以十大指标作为教师“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理论支撑,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先行学习,随后分享学习感悟,然后通过教研活动的部分时间带领教师学习并分享感悟,以专题论坛的形式交流学习和实践感受,如何在绿色指标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生源特质,走进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喜欢学校。此外要求备课组教师能不断充实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利用“文献综述”法为课题寻找有利的理论依据,同时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学会运用、推广,当然更重要的是求异创新。学校为每个教师征订学科杂志,办公室设有书报栏,图书室学习资料一应俱全。学校还组织教师前往上海图书集体购书,营造了浓郁的研修氛围。

四、推窗见玉秀 拨雾是金门

尽管竹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正如教师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涯,唯有两袖清风、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用课题研究激发潜在的憧憬,成就自己教学生涯的拔节。

1.“沙龙”促交流

一味地教研活动、备课磨课,有时教学研究会有刻板与沉闷,为了点燃教师思想的火花,激发教师研修的热情,各种形式的教学沙龙则是一种新模式,也是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教师交流活动。教学沙龙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畅谈读后体会,分享读书乐趣,在交流中成长,在碰撞中提升。学校还组织了“萌芽社”青年教师论坛,让新入行的教师把自己的成长故事一一讲述,也是新教师与大家分享他们师徒磨课的成长历程。英语教研组为大家呈现了现场教研活动,并以沙龙的形式对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通过评课将一节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课题实施等进行了精彩了大串烧。学校也推出了“骨干教师论坛”,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分享了精彩的教学片断,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骨干教师们在课堂中如何解决教学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和新方法。沙龙呈现了学校教师在分享教学智慧中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也成为学校促进教师思想交流的“茶话会”,更是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大盘点。

2.“分享”存智慧

沙龙是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交流带来了智慧的分享。我们追求的智慧分享是希望能打破学科的界限,构建自由交流的平台,围绕同一研究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畅谈研究的心得和体会,让教师全面审视自我,弥补“闭门造车”的缺陷。在实施小课题研究的几年实践中,我们收获的是在广大的普通教师中建立一种教科研的氛围,确立一定的研究意识,开展一些“草根”的研究活动。而这些研究活动是我们全校教师真实的研究与行动,我们可以分享的真智慧。学校创立了校刊《叶小教苑》,定期将教师的教学点滴思收录起来,同时也将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征文向区级以上刊物推荐,我们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了多次组稿,例如:如何开展有效辅导,我们组织了《叶小教苑》有效辅导专刊,其中4篇论文也被发表于《现代教学》刊物。我们开辟了校园博客,在博客论坛中我们开展网络教研,进行网上跟帖评课,创新了教研模式。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2篇

我个人极其喜欢竹,竹子的形象文静高雅、虚心进取、刚直坚毅,“唯有团团结,坚贞大小同”,写出了竹子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坚贞的凝聚力。竹的气质正是教师群体需要追寻的品质,因为教师的团队是合作的,教师的工作是研究性的。没有研究的教育如同一泓死水,波澜不惊。我校始终坚持“研、教、训”一体化校本教研模式,要求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以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轴心,以学科研究活动为操作平台,实现教师的合作性智慧发展与共享。学校全面铺开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校本教研深化,也以这个平台促成课题组教师合作研究。

一、种土春风里天暖自生根

“问题”即“课题”,在教研的氛围中我们种下“问题”的种子,在每个教师心中萌生我们这个阶段教学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明确课题的方向。就如竹子一般,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1.“问题”促研究

课堂是“根”,所以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基于“根”的研究,学校教学研究部要求申请的所有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必须植根课堂,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在每学期初学校教学研究部会组织一次校本科研培训,帮助教师确立课题研究思路,引领每个教师从自身课堂实际出发选准问题,发现问题。在校本培训之后,我们开展教科研活动,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互相启发思路,共同商议备课组的课题研究方向。如英语教研组,学科分管领导会解读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最前沿的教学理论,随后所有英语老师围绕这些前沿的教学理论对比我们目前的教学状态,从教师和学生两头共同发现教学瓶颈问题。在议论过后,各备课组组长会整理大家讨论中列出的问题,梳理主要问题所在,随后和组员共同商议决定备课组所要研究的小课题方向。又如,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根据学情主攻识字教学,备课组经商榷确立了四个小课题,即“小学低年级情境化识字教学初探”“低年级学生语文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探究”“低年级语文在阅读中提高识字量的探究”“低年级语文识字兴趣的培养探究”。通过对同一研究主题多角度的探究,可以在合作研究中呈现“立体式”的研究思路。

2.“群研”促互补

由教研组长带领备课组进行同一方向的教学课题研究,同时备课组每一个教师都能积极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形成同一方向不同层面的多角度学科教学研究,以每个老师不同的教学探究来完善同一个教学问题的研究,变“独研”为“群研”,“群研”可以弥补教师个体思维的不足,充分展示教师群体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群研”也便于学科组开展立体式的课题研究,以子课题的形式围绕重点课题开展研究。例如:英语组的课题“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与辅导策略研究”已经被立项为2012年的上海市级规划课题,围绕这一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组织课题组的老师确定了七个子课题,如“小学外来务工子女自主学习英语语篇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文本再构对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汉语拼音辅助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外来务工子女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策略方法研究”等多项子课题。从语音、词汇、文本、阅读等方面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以及辅导的有效性,从案例中研究出对英语学习上各个薄弱环节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及辅导策略研究,为改善学校英语面貌而努力。从横向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从纵向看,所有老师的小课题研究最终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的探究,这就是“群研”的意义所在。

二、随雨夜夜长向阳日日新

教师提出个人小课题申请后,教学研究部会经过审核,公布被立项的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科组通过备课、磨课等逐步展开小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就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新竹就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竹子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

1.“备课”重实效

课堂是“根”,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是“养料”,教师必须储备好的“养料”去灌溉幼苗,备课必须重实效。为了确保“群研”形式深入化,近两年,学校教学研究部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突出“单元备课”特色,做到“把握单元重点,突破单元难点,设计单元亮点”,同时做到“一人主备,他人补充,教案详尽,提倡特色”。集体备课作为“群研”的主要形式,能够弥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备课独立思维的不足。单元备课活动以四个阶段推进,即组内说课、教学研讨课、同步单元练习、单元反思等。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坚持做到“组成一个教研团队,建构一种教研文化,健全一套教研制度”。组成一个教研团队,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形成实践性学习共同体,学科分管领导下设有学科大组长、备课小组长;构建一种教研文化,每周教科研活动主讲人提前准备好材料,其余老师同步深入钻研教材,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参与每一次集体备课,有时还聘请教研员和外校学科专家,把集体备课活动引向高效;健全一套教研制度,备课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安排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实践,推出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比课,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磨课”出精品

磨课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利用集体备课开展集体性的推敲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行为的校本教研活动。围绕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在教学设计中寻找解决研究问题的途径。通过多种磨课形式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例如:语文组开展的“同课异构”,聘请外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本校青年教师执教同一节课,分享两校教研组不同的教学思路。数学组开展同一教学问题在各年级段的磨课,如“小统计”这一数学问题,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磨课,探究如何有效搭建促进学生知识发展的梯度,做好知识链接。英语组开展“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目标构建与实施,全面把握单元备课,根据学情构建单元教学目标。反复推敲单元整体设计,推出同一单元的二至三课时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磨课,近两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形成了教学优质资源库。同时也在师徒结对,名师带教等制度下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在反复磨课中推出了许多精品的课堂,参与区级教学新秀、中青年教学评比、骨干教师风采展等。

三、经霜才得悟历雪始知魂

暑尽寒来,竹子变得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随着备课、磨课等校本教研活动的推进,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积极的反思者。

1.“亮课”促提升

因为“研”扎于“根”,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对象是教师自身课堂中碰到的真问题、真困惑,研究的目标直接指向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结果在于突破教学瓶颈。所以“亮课”是教师对前期探究的实战演练,是对自己课题实施中的探索与尝试。近几年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学节系列活动,给予全体教师一个“亮相”的舞台。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风采展,让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上好引领课,促使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透彻理解,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新秀比赛,在与结对师傅的切磋和团队的互助下亮相,呈现出了团队带教的智慧结晶,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真正将“教中研”“研中教”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牢牢确立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同时培养了教师的研究行为成为自觉行为。

2.“研修”重自主

具有明确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进行研究学习的前提,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方能高瞻远瞩地研究。为此,在常规教科研活动中,我们要求备课组要两周必须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绿色指标”,以十大指标作为教师“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理论支撑,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先行学习,随后分享学习感悟,然后通过教研活动的部分时间带领教师学习并分享感悟,以专题论坛的形式交流学习和实践感受,如何在绿色指标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生源特质,走进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喜欢学校。此外要求备课组教师能不断充实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利用“文献综述”法为课题寻找有利的理论依据,同时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学会运用、推广,当然更重要的是求异创新。学校为每个教师征订学科杂志,办公室设有书报栏,图书室学习资料一应俱全。学校还组织教师前往上海图书集体购书,营造了浓郁的研修氛围。

四、推窗见玉秀拨雾是金门

尽管竹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正如教师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涯,唯有两袖清风、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用课题研究激发潜在的憧憬,成就自己教学生涯的拔节。

1.“沙龙”促交流

一味地教研活动、备课磨课,有时教学研究会有刻板与沉闷,为了点燃教师思想的火花,激发教师研修的热情,各种形式的教学沙龙则是一种新模式,也是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教师交流活动。教学沙龙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例如: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共读一本书”活动,畅谈读后体会,分享读书乐趣,在交流中成长,在碰撞中提升。学校还组织了“萌芽社”青年教师论坛,让新人行的教师把自己的成长故事一一讲述,也是新教师与大家分享他们师徒磨课的成长历程。英语教研组为大家呈现了现场教研活动,并以沙龙的形式对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通过评课将一节研讨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课题实施等进行了精彩了大串烧。学校也推出了“骨干教师论坛”,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分享了精彩的教学片断,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骨干教师们在课堂中如何解决教学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新认识和新方法。沙龙呈现了学校教师在分享教学智慧中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也成为学校促进教师思想交流的“茶话会”,更是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大盘点。

2.“分享”存智慧

沙龙是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交流带来了智慧的分享。我们追求的智慧分享是希望能打破学科的界限,构建自由交流的平台,围绕同一研究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畅谈研究的心得和体会,让教师全面审视自我,弥补“闭门造车”的缺陷。在实施小课题研究的几年实践中,我们收获的是在广大的普通教师中建立一种教科研的氛围,确立一定的研究意识,开展一些“草根”的研究活动。而这些研究活动是我们全校教师真实的研究与行动,我们可以分享的真智慧。学校创立了校刊《叶小教苑》,定期将教师的教学点滴思收录起来,同时也将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征文向区级以上刊物推荐,我们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了多次组稿,例如:如何开展有效辅导,我们组织了《叶小教苑》有效辅导专刊,其中4篇论文也被发表于《现代教学》刊物。我们开辟了校园博客,在博客论坛中我们开展网络教研,进行网上跟帖评课,创新了教研模式。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3篇

一、抓好毕业升级统考,力争教学先锋

1、开学第一周召开六年级全体教师会议,商讨毕业班升学有关问题,从思想上、行动上单独对待,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集中教研近三年来的升学试题,研究试卷中隐性内涵,分学科开展《六年级升学试题我之见》主题教研演讲,从思想上就站在第一高度,一切以期末测试为基点,注重平时教学渗透。

2、以班主任为主线,学科教师配合,打造高效团队。每月一次激励班会活动,以平态的心公平的对待各类学生,疏导学生学习心理压力,鼓励先进,善于改进,树立学习目标。

3、重视常识学科建设,做到精讲扎实有效。

4、加大检测力度,注重后进生转化,建立长效辅导机制,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搞好日常教学工作,形成教学特色

为了全面系统地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正常驶入规范轨道,特分学科进行建设。

1、语文学科

(1)语文教学在践行“四个一”的同时,重点做好阅读作文教学。

a、继续坚持实行作文日记平常化,推广上作文修改课、讲评课、赏析课、改进课,完善落实学生教师评价体系。

每学期上一节作文展示课;每学期进行一次作文教学总结。

b、新标准提出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学校将积极推进阅读教学、构建教学模型,奠基阅读教学,广博人生。

每生每学期至少读2本完整的书;每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完整的教育书籍;每学期师生进行两次读书交流活动。

c、做好四个一工程有效工作,扩大诵读范围,积累中华经典文汇,丰富学生生活。

(2)扎实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楹联实验班”、“品格教育实验班”三个实验班的实施,彰显实验教学优势。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大教师基本功培训力度,强化个人素质,本学期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a、语文教师每天要有写字教案,并坚持每天一小黑板粉笔字,并展示楼下。

b、书法教师每周上好写字辅导课,并运用专栏每天讲解一个字的写法。

c、语文教研活动内容:a、阅读教学如何扎根东城b、日记作文怎样升华(分段要求,期末制定出各年级日记作文指导意见)

d、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如窦桂梅、朱永新等)迈进。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提倡每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小组对某一名师全方位的学习和借鉴。

2、数学学科

(1)继续完善221工程,逐步形成台账、改错本、下水作业、学生两本合一作业、题库五大体系,全面贯通落实数学日常教学行为。

(2)研发数学日记,通过宣传、学习等形式,把语文与数学两大学科进行整合、联姻,用语言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数学历程。

(3)教研内容:a、221工程前段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并不断完善。b、数学日记大家谈,并尝试性地进行撰写。

(4)业务学习内容:向名师迈进,改变授课方式。每周一次,轮流主讲,幻灯演示,资源共享。

3、英语学科

(1)六年级英语词典引入课堂。本学期要求分类每周一次英语小作文练笔,师生共写,共同成长。

(2)抓好一二年级英语启蒙工作,以活动促发展,以竞赛促进步,每月一次单词积累竞赛。

(3)教研内容:英语后进生如何转化

(4)业务学习:双语学习

4、体艺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策略;措施;素质

关于“如何做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见解,我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和美丽的词藻来表达,在此我就着自己从事12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工作经历所积累下来的一些见解与认识来浅谈如下:

一、认识教学对象所处的环境与教材相结合

我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单是属于语言与文字的学习与教学,它应该是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例如其中不仅是语言与文字的教学,往往还包含着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品德学科的德育认识、音乐学科对语言文字的美化与实物的赞美认识还有美术学科对实物及情与景的绘画表达的能力认识等。在这1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有分别从事小学低、中、高年级的教育教学的经历,也就是这样不同的工作阶段所担任着不同的工作任务与目标的经历,注定着我努力去学习与了解自己每一个工作阶段所担任的目标所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据语文知识的体系,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构想,同时把全套教科书分低、中、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二年级,着重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想,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矗。第二阶段是中年级段,即三、四年级(五年制的三年级)。这一阶段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着重进行段的训练。就阅读来说,要加强对段落的理解;就作文来说,要进行写片段的练习,逐步向篇的训练过渡。第三阶段是五、六年级(五年制四、五年级),即高年级段。这一阶段要着重进行篇的训练。篇的训练是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全面展开,不再是单项的或是局部的训练,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要全面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1996年我刚中师毕业走上教学岗位,就一直在当时只能步行海拔最高的同练乡如劳完小还有最艰苦的怀宝镇喷沟村希望小学等乡下村完小任教15年,先后担任过小学高、中、低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当时乡村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还是非常艰苦的,学校能够现成提供给我们的唯一是一张黑板和几支粉笔。而孩子们所能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就是周围的大山与梯田,以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所看到的建筑不是土木屋就是茅棚。就当时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及面对的教学对象来说,就不可能采用我们单从书面上学到的教学理论或者是从城市学校里观摩学习到的那种学习形式照搬到我们的课堂来,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不是那些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所处的环境与所能接受的认知程度不同而别。我们更没城市学校那先进而又方便的电教媒体来教学帮助孩子们认识,所以我们应该在对自己所任教的每一个小学语文学科工作阶段充分认识教学目标的同时,既需要不断努力地加强我们教师自身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与文字认识与书写运用能力,以及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品德学科的德育认识、音乐学科对语言文字的美化与实物的赞美认识还有美术学科对实物及情景的绘画表达的能力认识等方面的学习与训练,努力成为一个拥有这些终合知识、全面发展的教师,还需尽可能努力尝试充分认识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所处的环境与教材相结合,因地制宜而因材施教尤为关键。

二、针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阶段而采取相应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毕竟低、中、高年级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与特点,尤其是我们不能够以对中、高年级的要求与眼光来评价与看待低年级的教学。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处于低、中、高年级的哪个阶段来取决于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措施。总而言之就关于“针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阶段而采取相应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措施。”比较贴切的归结如下几点:

1.学会学习

这里的学习既包括对人的研究,也包括对事的学习。老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那么相对来说,这个老师的工作就会做得得心应手些。

2.学会分享

与学生分享知识,并且善于表达知识。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文化知识,老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

3.学会宽容

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这里包含了对人对事的宽容。老师对优等生有偏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能不能分一点给后进生呢?或许这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老师在学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学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染出来的布必定是不同的。

4.学会选择

选择学习的对象,合作的对象,处事的方法。我认为老师这个岗位是需要经验累积的。因此,作为年轻老师,就必须虚心谨慎地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5.学会合作

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集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其父母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合作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6.学会创新

我认为这一点是尤其重要的。记得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老师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要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课堂。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落后。

四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分享范文第15篇

《考试与评价》杂志是全国最大的教辅集团天仁集团主办的英语教辅类期刊,创刊于1994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专业辅导四级考试的杂志,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份专业分版辅导四级、高职高专AB级考试的杂志。其主编是包天仁教授,而《考试与评价》的作者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考级辅导经验、享誉国内英语教学界的教授及专家组成,且长期特聘美籍专家对杂志的内容严格把关,让读者领略原汁原味的英语。《考试与评价》杂志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外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