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

新闻学概论论文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编辑理论;新闻编辑实践;分歧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46-03

新闻编辑学是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一般规律、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既包括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又包括新闻编辑实践研究。然而理论与实践在新闻编辑领域如何平衡,如何做到以新闻编辑理论引导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践来检验和推进新闻编辑理论,在我国当前新闻编辑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的有关文献,并结合当前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发现在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分歧,主要表现在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

在西方近代认识论中,虽然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并无鲜明的界限和区分标准,但从哲学史上看,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对立主要集中于知识起源和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理性主义者认为普遍必然知识起源于心中固有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自明的、无误的,通过对它们的理性推演就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知识的体系。经验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普遍必然的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1]从而在认识方法上,理性主义运用“自明原则+演绎”的方法,经验主义则强调“经验+归纳”的方法。[1]我国新闻编辑研究领域中,理论的探索时常基于经验的归纳,凭借经验而得的理论往往是现象的、粗浅的和个别的。当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新闻编辑学中的方法、流程、技巧必然要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然而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包括命题、概念、关系层面的内容则不只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撑,更要建构一套完备的范畴体系。

一、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表现

笔者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相关文献时,通过筛选“维普期刊”中《编辑之友》《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等核心期刊所载150篇文章获得文献结构特征如下表:

上表所示有关新闻编辑理论的研究文章占56%(共84篇),而新闻编辑实践方面的文章占42%(共63篇,另有3篇笔者在文献归类中将其纳入新闻编辑史范畴)。由此看来,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在数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优势,然而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理论却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指导性作用,新闻编辑实践层面编辑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媒体失范、编辑差错等层出不穷,恶俗新闻也没有被杜绝。具体而言新闻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研究存在的分歧有以下几点:

(一)新闻编辑理论缺乏新闻本质规律的基础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2]222杨保军谈及新闻传播规律时指出“新闻传播规律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新闻传受(传递与收受)过程中,传受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并且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选择律”“效用律”和“接近律”。[3]关于新闻规律的探讨虽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但新闻规律的恒定性也表现在具有传播方法论的意义上。由此看来,新闻编辑理论要以新闻传播规律为基石,离不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理性的理论概括性。然而,当我们以“理论”构建的完备要素对新闻编辑理论进行检验时,就会发现新闻编辑理论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理论与“理念”的混淆。

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中认为:“理论由两大要素组成――概念和解释,人类本质上是以概念处理为基础的动物。概念化基本上是把事物和事件根据观察到的特质所作的分类。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指出有用的概念。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贴标签。我们通常用词语来识别概念。任何一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拥有该理论概念的一套术语”。[4]40通过小约翰对“理论”的解析,我们看到一套科学的理论至少需要具备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新闻编辑理论的构建其主要功能是解释存在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背后的规律,而不是替代它们作具体的对象性描述。然而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新闻编辑理论中,常常将“理论”与“理念”混淆,以“新闻编辑理念”替代科学的“新闻编辑理论”系统,这就是将理论的构建经验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简单来说,新闻编辑理念是对新闻编辑活动方法、规律、思想的诠释与升华,它并不具备一套完备的新闻编辑概念和解释框架。在近十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研究文献中,常会看到研究新闻编辑思想、观念、策略以及对新闻编辑活动的宏观把握及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编辑活动现象的归纳和提炼,然而却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稳定机制或规则渗透不深。

刘九洲认为“人文科学同社会科学一样,都存在三点研究基点,即基于本体论去回答‘研究什么’;基于认识论去回答‘如何研究’;基于目的论去回答‘为什么研究’。在新闻理论教材中,这三种研究基点都是存在的”。[5]2那么在新闻编辑理论中这三点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基点。说到底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应该是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其基本内容的构成也应当以介绍新闻编辑领域内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论为主。而基于新闻编辑实践经验而来的新闻编辑理论,由于较少深入到新闻传播规律当中,脱离了新闻的本质研究,简单将新闻编辑活动抽象化就难以在更高层面上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二)新闻编辑实践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在我国虽然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为新闻编辑理论构建提供了素材,但实践研究多集中于稿件的微观操作,如标题制作、版面和图片编辑;评论、专题等不同体裁的编辑方法;时政、经济、军事等不同类型新闻的编辑。以上微观研究虽然内容丰富,但研究状况整体上看来散杂,切中要害的探讨较少,主要表现在新闻从业者依赖于“常识”的积累,新闻编辑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离。

新闻编辑依赖于“常识”从事新闻活动与脱离新闻专业主义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所谓“常识是指理智正常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知识或信念,它可以用判断和命题来表示。常识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自明性、直接性和普遍性:它是清楚明白的,不需要证明就为人们普遍同意”。[1]新闻编辑研究领域,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成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长期从事行业内工作的编辑、记者往往凭借自身从业经验,将新闻活动的惯性思维简单上升为理论层面,尤其是我国新闻业改制转型、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编辑、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也在逐渐缺失。较早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研究的我国学者郭镇之认为,“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起源于美国,前提是新闻自由。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6]因此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所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是最具体的新闻活动,当然也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此外,我国当前新闻编辑实践忽视“专业”思想的另一方面表现则是新闻编辑人员与受众意识的分离。通常认为“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具有初级信息的受传者与终级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也正是这种中介性,使新闻编辑在信源提供者和受传者之间建立起一座传递信息的桥梁”。[7]而新闻编辑若是缺乏受众意识,编辑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降低。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活动,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作为新闻活动的主要环节,同样具有社会属性,而受众意识的缺少会造成新闻传播功能的降低。编辑一味传达自己的编辑意图,忽视受众感受和需求也是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活动分歧的重要表现。

(三)新闻编辑理论中的技术主义倾向难以落实于新闻编辑实践

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传播技术带来了新闻理论的革新,新闻编辑理论也随新的技术环境进行创新。然而理论上的新兴媒体编辑,新兴全息化的编辑室,新的媒介载体及内容生产却很难在编辑实践中及时发挥和生效,一方面欠缺相应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相对滞后的网络经营管理规范和法规也阻碍着新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的设想和规划大而无当,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落后于实际工作的需求。《中国报业》在2009年刊发了史蒂夫・奥汀的文章《全数字化的新闻编辑室近在咫尺》,文章对新型数据新闻编辑室寄予厚望,然而在我国新闻编辑部室改革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近在咫尺”的尚且不多。再者,关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编辑研究近几年来一直属于热门领域,但是研究多集中于现象描述,例如编辑的把关力量遭到分化,“公民新闻”对编辑身份的挑战,编辑主体的“大数据运用”,但具体到实践方法层面,编辑如何转型,媒体如何建立数据化的新闻编辑室,如何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加强传播效果往往点到为止,没有实践性的材料或案例,理论概括也显得不到位。

二、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

上述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分歧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点,即学理原因和编辑主体自身原因。

(一)学理原因

综观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可以看出其构建通常来自于两个基础,第一是基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而在理论层面对其解决,第二则是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但是这样的构建基础往往不能对新闻编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探讨。例如在编辑理论的提出上抛弃了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不能做出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本质的回答,这种理论的构建有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也就缺乏了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斯蒂文・小约翰所提出的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毕竟“理论之所以是理论,并不表现在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借用描述的手段去还原事实,更主要的是它能在描述‘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去说明‘为什么发生’,即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使之具有了解释能力;同时它还能回答‘是否还会发生’,即找出同一事物重复的可能性,这就使之具有了预测的能力”。[5]3而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这样的新闻编辑理论其中的科学规律就会被社会话语和技术话语所掩盖,失去了新闻编辑理论本应具有的独立品格。

弥建立和欧阳宏生等人在对50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进行梳理时,从社会文化环境、新闻节目构成形态、电视声画关系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流变轨迹。[8]不难看出,社会文化环境即是编辑理论形成的的社会语境,而新闻节目构成形态和电视声画关系则属于具体的实践层面。

新闻编辑队伍良莠不齐,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了新闻编辑理论不能够理想地灌输于新闻实践中的新闻编辑人员。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由于重点讨论的是新闻编辑实践过程,这就使得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凭借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撰文进行探讨,专业知识略强的作者研究尚且深入,而一些并没有受过良好理论熏陶的作者仅仅是将从业经历简单加工描述,这就影响了新闻编辑的整体研究水平,这种情况最直接地后果便是编辑过程中低俗新闻层出不穷。新闻采编和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导致了新闻功能和新闻本性的丧失,而低俗新闻在形式上的表现便是采编缺乏监管。

我国新闻编辑学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新闻编辑工作的传播规律、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既要体现实用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来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科学性则体现在对概念的阐明、问题的论述和规律的揭示等方面。因此,在我国新闻编辑研究中要将经验的东西上升为方法,将方法上升为方法论。哲学层面上方法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在新闻编辑学中,这种方法论则表现为如何更科学地、系统地探索新闻编辑活动背后的规律,终归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然而如前所述,我国新闻编辑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倾向,大量停留在什么是新闻编辑?编辑流程有哪些?以及如何操作上,少有从理论上对编辑活动做系统的总结。刘九洲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谈及每一科学的知识进程都表现为“范畴―范畴逻辑系统―理论―学说”。[5]29我国新闻编辑学的构建若是依照一定的范畴体系进行,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的选择。

从上述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新闻编辑活动最基本的范畴可以概括为:新闻事实、编辑主体、编辑过程和新闻产品。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编辑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起点,规定着新闻编辑一般原则、特点等方面;编辑主体则规定着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层面;编辑过程作为编辑活动的实践层面规定着新闻编辑的规律、方法、技巧等方面;而新闻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则包括了新闻稿件、新闻图片、网络电视广播的节目素材等。由这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新闻编辑范畴逻辑系统最终形成新闻编辑理论的框架。

在新闻编辑领域,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环境下,完善的新闻编辑理论与新的实践内容尚需要更深入和切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J].哲学研究,2003(10).

[2]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书版社,2001.

[3]杨保军.试论新闻传播规律[J].国际新闻界,2005(1).

[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闻学概论 教学理论 实践

《新闻学概论》是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及核心课程,它担负着帮助学生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其今后从事新闻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等重任。

一、《新闻学概论》教学中“学”与“术”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1.“学”与“术”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纯理论教学往往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未能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及时感受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让学习变成一个比较被动的过程。而适当在理论课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理论知识“学有所用”,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趣味,体会成就,这样自然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与“术”结合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掌握理论知识

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更取决于他们能不能正确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运用理论,而运用理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理论知识,并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理论,为以后的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打下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3.“学”与“术”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学生们要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获胜的一大法宝当属较强的应用能力。因此,《新闻学概论》这样的基础理论课程,也应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新闻学概论》教学优化探索中的目标和原则分析

1.《新闻学概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应达到的目标

首先,让学生掌握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发现新闻的敏锐度,训练学生判别新闻价值大小的技巧,帮助他们掌握从事新闻传播业的必备素质和技能。其次,帮助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以便未来更加灵活的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再次,培养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人才。最后,让学生了解新闻媒体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程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2.《新闻学概论》教学优化的原则

(1)“学”与“术”两手抓。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稳固的理论基础。所以《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不仅仍然要全面、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还要适当扩展介绍理论前沿。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素质”和“技能”两手抓。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新闻实践中的基本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从事新闻实践的专业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等,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课内、课外两手抓。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新闻学理论,提高新闻实践能力,不仅需要提高课内教学质量,还需要课外跟学生更多的交流,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培养他们养成预习、复习、思考、练习、扩展阅读、切磋探讨等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消化知识、巩固知识、扩充知识、应用知识的自学能力,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新闻实践工作。

三、《新闻学概论》教学中“学”、“术”结合的方法分析

1.进一步优化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1)运用案例讨论法,培养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案例法是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常用方法。在《新闻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取兼顾时效性和典型性的新闻实践事例,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事例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结合新闻学的原理分析事例的是与非,好与坏,得与失。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在对他人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分析中消化理论知识并获取实践经验,吸取实践教训。

(2)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新闻学概论》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创设一个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担任决策者、参与者等角色,并运用相关的新闻学知识开展各种实践业务操作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亲验性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比拟真实的环境中,较自由地调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运用媒体追踪分析法,用理论分析实践。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在课堂外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取一两家新闻媒体,长期关注该媒体的新闻产品和各种动态,并运用《新闻学概论》的各个知识单元的理论知识点对该媒体进行业务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分析其自选媒体各类业务水平的优缺点,还要让他们给出建设性的业务改进建议,并在学期末整合课程所有知识完成系统性的分析报告。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因对课程任务兴趣点不一致而产生的能动性差异过大,又能培养学生密切关注本专业业界最新动态的习惯。

(2)让学生完成课外实践,直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新闻学概论》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开展诸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新闻媒体资源,让学生切实感受专业新闻媒体的运作情况

(1)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媒体。领带学生参观校内外的新闻媒体,观摩新闻媒体的运作环境和运作流程,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思考并掌握新闻传播活动实践中的基本知识。

(2)邀请专业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和学生们交流业务知识。即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多年新闻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也会有业务知识上的盲点和不足,邀请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与学生们交流新闻传播第一线的知识和经验,是对理论知识的有力补充,也能促进学生们用理论去分析实践活动中的种种现象和经验,由此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新闻学概论》的教学应因材施教、与时俱进,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理论修养。

参考文献:

[1]张芹.《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7,(1).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抽象分类;文本呈现

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157-004

目前学界关于新闻体裁的分类十分庞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体裁概念理解的模糊。与新闻体裁概念最为切近的是新闻文体,从学理上厘清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概念,有助于新闻信息的再现操作。特别是在当下全媒体[1]语境中,正确把握新闻体裁意涵,有助于更好地审度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客体”、“符号”与“意义”,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简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不同于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质态,是新闻体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文本话语的框架性表征及其功能呈现。质言之,新闻文体是以新闻文本的话语质态为观照对象的,是“作为话语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它既可以特指某一个具体的新闻文本,也可指向具有相似性文本特质的集合。而新闻体裁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是新闻文本,其立足点在于以某一特征为标准的具有相同文本特征的类的抽象。从总体上看,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都以新闻文本为自己的观察点,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观照的视域不同,方法不同,着力点不同,因此概念内涵不同。新闻体裁注重的是对新闻文本的“特征性”、“类别性”切分,新闻文体指向的是新闻报道中由不同的新闻体裁所建构的文本话语形态。即是说,任何新闻事实信息最终都必须通过不同的新闻体裁来呈现,新闻体裁作为一种理念性、框架性、意向性的层级规则,从特定角度规定着新闻事实信息在再现过程中的信息构建走向。就像语言与言语,语言注重共性规则,言语侧重个性表现,语言来自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话语实践。要言之,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在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中的文本话语质态。而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体的类型特征的抽象。一个是特征性抽象,一个是质态性呈现。

在文学文体的参照视域中,新闻文体与文学文体有明显不同。首先是在“风格”上的不同。钱钟书先生说,“‘心画心声’,本为成事之说,实先见之明。然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11]这里的“格调”其实是作者的“本相”性素养在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文本渗透。德国理论家威克纳格在《风格概说》中对风格形成过程涉及的因素阐述得更清晰,他说:“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分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分则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倘用更简明的话来说,就是风格具有主观的方面和客观的方面。”[5]27从逻辑上分析,风格的表层结构是语言,中层表征是意图与内容,深层建构是作者的内在素养,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建的文本质态。其次是美学范式的不同。新闻文体属于实用文范畴,文学文体是审美文的典范。实用文与审美文之间有着质的不同,人们一般认为文学可以虚构,新闻报道须是可以检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这确可接受。问题的根本在于,新闻报道是运用新闻价值关系来审视现实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信息,文学文体是运用审美价值关系来洞悉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思维是有着自身规定性的,相对而言,文学思维是非常开放的;新闻逻辑重在对当下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发现,文学逻辑意在对生命的审美体验与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新闻报道重在对新闻事实的发现与客观性再现,文学创作重主体的独特体验与独创性表现,其写作过程中摄取的各种“原型”与运用的修辞只是审美表达的手段,终极价值是要表达审美体验或审美之“思”,即精神独创。在“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上,新闻再现的是大多数受众关心的新闻事实信息,力求新闻事实信息在叙述与再现中的逻辑统一,表达要简洁通俗;文学写作的题材极其广阔,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追求极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极富个性的表现技巧。因此,文学文体所呈现的语体和风格更加独特鲜明,它更充分地融入了写作主体的精神气质,这种独特智慧的诗性表现恰是文学审美的重要因素。所以布封说,“风格就是人本身。”比较言之,新闻文体的语体和风格显得十分含蓄,其呈现质态是一种介质性、本相性、渗透性的文本美质蕴涵,当然,其语体与风格仍是富于个性化的。一方面,“个性与特色是报刊的生命力所在”[12]另一方面,“就新闻价值创造的个性化而言,事实本身是不能个性化的,但在观察、分析事实的角度、层次、方式方法上是完全可以个性化的,在再现事实形象和内容的方式方法和风格特色上是完全可以各显神通的”[13]214。

综上所论,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正确理解新闻体裁概念,对当下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全媒体流程再造”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当前,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络 正在实现互联互通,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正在寻求深度融合,社交媒体发展迅速,所有媒体都期冀自身传播特色化、新闻具有独家性。全媒体语境下的“即时、互动、聚合、体验”形成了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新特点。以新闻体裁为视点,有助于塑造新闻权威[14];有助于传播者审度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信息、观点信息、审美信息,从容自觉地传递新闻事实信息,正确表达观点信息,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美质;有助于传播者自觉有效地打造新闻传播的独家特色。既遵循新闻传播的专业规范又展示媒体的独家智慧,正确审视事实与报道、信息与文本、客体与意义、框架与呈现,准确把握媒介定位,凸显不同文本信息传播力点,正视传受互动体验,恰如其分地传递新闻信息,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形成媒介自身独具特色的个性品格。

参考文献:

[1]石长顺,景义新.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历史演进[J].编辑之友,2013,(5).

[2]项德生,郑保卫.新闻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2.

[3]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

[5]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王中.序《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M]//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

[8]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1.

[9]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0.

[10]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2-163.

[12]曹鹏.国内报业市场形势分析与经济前景展望[J].当代传播,2000,(2).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自由观虽然以一种动态趋势一直出现,但并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新闻自由观的著述和研究者,在各自时代中,以各人的价值观方法论,根据各人的学术假设,不断改良、丰富,演化出新闻自由多种的形态和范式,演变为各种新闻自由思潮。而其成因、影响及效果,能够从各个思潮的核心原则和逻辑发展中找到突破口。

以往关于新闻自由观的抽象界定,都无法呈现其复杂丰富的内涵,似乎也只填补了思想史的领域,而无法满足研究者对其理论模式的逻辑梳理。对于新闻自由观的演变,尤其是西方社会的新闻自由,迫切需要转换视角而依据逻辑关系进行的重新把握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西方新闻自由观的演变,研究难点则是各新闻自由观的范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创新处力求避免以往零散浅显的理论介绍,从思想史和思想根源角度入手,立足于观念的影响和地位,以各新闻自由观演变中的内在逻辑和结论为依据,寻找各种范式的思想渊源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对其加以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西方自由观;新闻自由;演变

绪论

关于新闻自由观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个准确无误的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新闻自由无论作为一个词汇还是一种思想都是舶来品,有必要对其进行概念的界定。

首先是概念的范畴。一旦涉及到思想史角度,新闻自由的范畴就会比较混乱,首要原因是关于新闻自由的载体的演变——在电视广播等新媒体出现之前,传播媒体由报纸一统多年,新闻自由主要由报纸等印刷物实现;而在印刷术出现以前,言论表达、人际交流、政治制度的自由呼声和看法早已有之。这些呼声和看法直接作用影响于报纸等媒体上实现的新闻自由,而本文“新闻自由观”指新闻自由基本的认识和看法,其中有些人士明确给出了新闻自由的主张,有些人用自己的自由思想理论影响着新闻自由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也在本文研究之列。史学上的思想根源对行文论述的意义重大,更是不能将其抛开。目前也有学者认为“新闻自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已成为一种新的话语流向”①,即认为“新闻自由”其实是一种权利上的自由。那么为了概念的统一表达,文中将用“新闻自由”一词,泛指所有以新闻信息为内容的传播活动的自由。

一般来看,人际交流、言论表达、组织传播、政治制度交流方面的自由也属于传播自由问题,与其相应的自①转引自唐海江:《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潮新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由观也可视为传播自由观,故划入本文的研究范围。明确了概念的范畴,就可以来看词汇的界定。严格的讲,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中press一词指的是印刷品,但前文已提到,在印刷媒体出现很长时间以前,新闻自由的观点已有之。而在新媒体盛行后,也出现过对pres一词的界定。新闻自由委员会主席哈斯钦说过:“新闻自由委员会决定把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这些主要的大众传播机构都纳入其调查范围,无论‘新闻界’一词在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物的何处出现,它均为这些媒介的总称。”②此处的‘新闻界’使用的是press,含义包括所有新闻媒体。施拉姆也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指出:“我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公众通讯工具而言。”③此处“报刊”仍是press一词,含义也仍然指所有新闻媒体。展江等翻译学者也认为如将“新闻自由”改为“传媒自由”则难以接受。鉴于前人的论著和概念范畴的明确,

本文中“新闻”亦使用press一词。再来看关于新闻自由观。除了早期的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的传播自由观不能称之为新闻自由,而只看作新闻自由观的源头——自由传播观的萌芽,其它时期,都可将新闻自由视为一种思潮,或一种看法,因一段时期的一个总体特征归为一种流派。如,以人文主义为主题思想的②新闻自由观、以自然权利为根基的新闻自由观等等,这也正是本文试图梳理出的逻辑顺序。而在特定的大环境下,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舆论学。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闻时评;历史沿革;本体研究

一、新闻时评定义的困惑

(一)“能指”与“所指”的距离

时评,按“顾名思义”的逻辑可以解释为“时事评论”或“时政评论”。但“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二者本身存在概念上的区别与指向上的分歧。 “新闻时评”作为一个语言符号,本身包含了“能指”(符号的物质形式,即声音和形象)和“所指”(指说对象、概念)两部分。符号的声音和形象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联系。对于符号的意义的“阐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对“新闻时评”意义的考察要考虑其诞生的历史环境和在发展中意义的不断叠加。字面理解,未必可以概括其内涵、指向其概念。

(二)时评复兴的继承与创新

1903年初,“时评”作为栏目名称,已在多家中国旅日留学生刊物中被使用。中国近代早期知识分子,将“时评”作为表达政愿的工具,寄予一代人的强国理想。中国时评传统经历了长久断裂,于20世纪90年代复兴,并在新世纪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所谓复兴,既有回归与继承,又存在与时俱进的创新。所以,对新闻时评概念的确定,既包含对其历史积淀、传承精神的合理内核的把握,又要包含其在新时代意义的体现,二者的统一是达成共识的难处之在。

(三)新闻时评日新月异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时评的媒体实践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报纸是新闻时评最早的发源地,时评已经成为体现报纸思想独立性与深刻性的重要标尺。电视新闻时评方兴未艾。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兴起,使时评成为媒介融合的中介。而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时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各种网络时评构建起新的社会公共空间。各种形式新闻时评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新闻时评定义很难适应,对现实的理论概括相对滞后。

在1994年对于新闻时评的定义的大讨论后,很难见到对新闻定义的概括,一些零星的对新闻时评本体的研究也很难触及实质、指导实践。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许多学者放弃了对新闻本体的研究,而转向业务本身。

二、新闻时评的发展沿革

中国的新闻时评,诞生于20世纪初期,最早作为栏目名称出现,逐渐发展成为政论的重要载体。“时评”是早期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报刊的刺激下,融入了传统精神与历史责任的开创,自诞生就到达了相当的高度,在“文人论政”的思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时评”传统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断裂。进入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复兴,成为各种媒体的重要阵地。直至今日,新闻时评的热潮仍在延续,并体现出日益蓬勃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时评溯源: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以来的点点星光

有人认为时评的发端源于西方,伴随着近代报纸由西方人“传入”中国。英国的丹尼尔・笛福,早在18世纪中叶就“以极其动人和极有说服力的文笔探讨各类问题”1,享有“社论之父”的美誉。但是中国的时评与西方社论、政论具有明显的区别。“时评”一词是典型的本土原生词汇,在西方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词源。时评的诞生,与中国传统精神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联系,包含了中国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特殊政治情怀。

(二 )“时评”栏目的诞生

“时评”二字最早作为报刊栏目名称出现。 1903年初,在日本已出版一年的《新民丛报》进行改版,增设了占全册页数四分之一的“批评门”,包括“政界时评”、“教育时评”、“学界时评”、“群俗时评”、“人物时评”、“杂评”和“评论之评论”――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时评群落,往往每期有十数篇之多。2此后,“时评”作为一个确定的栏目名称,迅速被多个报刊使用。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有:“狄氏灰心武力运动,乃创办《时报》,为文字上之鼓吹。延陈冷为主笔,独创体裁,不随流俗。如首立时评一栏,分版论断,扼其机枢。”3据此,许多人把《时报》看作是时评的开创。更有“所谓时评,指《时报》的评论而言,后来各报纷纷仿效,那是作为时局的评论而言了。"4的说法。1907年创刊的《时报》,的确使时评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 “时评”作为栏目名称出现却可以追溯到1903年。

(三) 新闻时评发展的三次高潮

1、 晚清末年:早期知识分子的言论救国

中国的政论传统与近代报纸这种新的传播媒体相遇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晚清知识分子,看到了报刊在传播政治观点上的巨大作用,从而将政论逐渐改造成适于报刊发表的形式开创了“时评”。以《时报》、《新民丛报》、《民报》为代表的一大批报纸,将时评推上了高潮,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言论救国理想的实践和担当。

2、 民国时期:“文人论政”的高度实践

“文人论政”是中国报刊史上的一断不朽传奇,新闻“时评”是文人论政的重要载体。《大公报》被看作“文人论政”的最高峰,其 “星期社评”具有典型的“时评”特征。民国时期,一大批文人深受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通过报刊积极发表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意见。新闻时评本身的灵活性、批评性、时政性成为了文人论政思潮的重要载体。“文人论政”,是中国言论高度开放与自由的一个时期,成为了新闻时评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3、20世纪90年代至今:时评的复兴热潮

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冰点”专题版推出了新栏目“冰点时评”,这是中国新时代时评复兴的标志。所谓“复兴”是在经历了建国、后的断裂,对中国20世纪初的“时评”传统重新予以继承,并在继承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和精神。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转身是时评复兴的政治原因。传统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转向多元化,媒体由宣传工具逐渐向传播职能回归,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发表意见的空间逐渐开放。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媒体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公民表达自我意见成为了内在要求与现实可能。

三、定义新闻时评

新闻时评的评论内容或者说评论对象,既包括时政,即重大的政治性议题,也包括一些非政治性的社会议题,但其指向性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问题;新闻时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时效性一方面表现在多根据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予以评论,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其对当下性的关注。从创作对象来看,新闻时评的作者既有评论员、又有专家学者,更不乏普通民众,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新闻时评的作者,创作者的开放性是新闻时评的重要特征。

概括来说,新闻时评是公民对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或问题,简明扼要的发表观点与意见的一种新闻评论文体。

【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在体育类课程的选择上,应该以体育文化历史类课程和具体运动项目的了解为主,而在本科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大量存在的体育理论类课程则应作为辅助类课程来进行适当削减。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体育史、奥林匹克文化、运动项目特征鉴赏与分析。语言文学类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开设的一个难点,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尤其是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学院招收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学类课程选择时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在语言文学类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写作训练和增加阅读量。所以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基础写作、优秀新闻导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读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通过对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充分研究和理解,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职业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合理整合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选修课资源。课程内容应在掌握新闻传播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一定量的写作和阅读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的放矢。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理论学习;“新闻会”;教学质量

《概论》是当前中国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理论性很强、与中国实践结合最紧、学时最多、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自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05方案实施以来,《概论》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总体效果良好。但怎样让学生学好理论、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仍然还需深入研究。

一、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教学,也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这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课堂教学占据本课程教学绝大部分,要想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整体作用及效果,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目前为止,《概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新闻会是有关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形式正规、沟通活跃、双向互动、方式优越的特点。在课堂中模拟“新闻会”,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变通社会组织新闻会的形式和内容,合理利用新闻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学生思维、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积极启发大学生思考、讨论、比较、鉴别,从而自觉地接受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突破教材,内容重组,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模仿社会组织部门召开“新闻会”,无疑是学生学习理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方案

在《概论》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有关部门召开“新闻会”,活动写入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期组织一次,每次一到二节课。每次课程开课的第一节就告诉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并规定将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活动举行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习兴趣,广泛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举行。

(一)“新闻会”活动前期安排

召开“新闻会”的前二到三周,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国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一定活动主题范围(如课程中某一章的相关内容:中国的国际战略等)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课后都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新闻会”举办前设计好2个问题,要讲清楚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当作课程的一次作业,“新闻会”后统一上交。

1.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一般需要1-2名“导演”、1-2名“主持人”、2名“摄影师”、1名音像师、2名记录员、2名会场布置人员、5名评委等工作人员及5-10位“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若班干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活动要求

1)“导演”在活动前一周,必须写出活动策划详细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流程等方面;2)“主持人”提前写好主持词,2名主持分工明确;3)“新闻发言人”学生可自愿提前报名,但在活动前10分钟才确定第一名“新闻发言人”,其他“新闻发言人”现场择时选定;4)每位“新闻发言人”现场回答2名记者的提问,时间5-8分钟;5)每名“记者”每次只能提1个问题,最多提2次,提问时间不超过1分钟;6)每个学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要认真准备。

(二)“新闻会”活动现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导演”和会场布置人员负责把教

室变成“会场”。正式召开“新闻会”时,由主持人主持,教师和“导演”在下面陆续随机确定“新闻发言人”。当“新闻发言人”上场后,由记者向他提问。整个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摄影师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的情景摄下。“新闻发言人”发言完毕,由评委现场打分,总评委现场点评,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新闻发言人”、“记者”各一名并颁奖,接着由“导演”进行活动总结、教师点评,最后分组合影。

(三)“新闻会”活动后期视频制作

活动结束后3周内,视频制作人员要将整个活动做成记录片。活动记录片由片头、策划书、整个活动流程组成,中间配音乐、文字,所有参加者的图像及文字说明。视频制作由导演负责、本班同学中电脑高手制作完成。

三、在《概论》课教学中召开“新闻会”的效果

经过多年尝试,实践证明,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把教师的理论传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新闻会”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一)改进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概论》课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方法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会”的方式,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趣味与严肃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理论教学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极大地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效果

在《概论》课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新闻会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易于也乐于接受理论教育。教师不仅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当代大学生,系统地传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的理论知识,守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而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新闻会”的教学方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煅练了学生胆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创新力、组织力、沟通力、主持力、分析力、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力、随机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召开“国务院总理新闻会”,“导演”角色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组织力、沟通力、协调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主持人”、“总理”、“记者”等角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力、创新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要想演好这些角色,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课后下足功夫,争取在课堂上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大多数扮演“总理”的同学,他们象社会组织部门真正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具备了良好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群众场面的能力,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举止得体、形象端正。

(四)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新闻会”的教学方式要运用得好,学生必须提前做足功课,做好准备。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所有的同学都要提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相关的国家政策,了解社会现象,有一定理论知识、政策储备,才能在活动中应付自如,不会有失“身份”。如我们在课堂上举行的“国务院总理新闻会”活动中的“总理”面对下面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要想演好“总理”,学生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必须熟知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和业务,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策略,了解社会、熟悉生活,新闻和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来看待问题,传播信息,回答提问。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信口开河。要想当好“总理”就要提前关注了国家社会的发展,学会了从宏观上、大局上观察中国的政治现象,慢慢从感性认识上升上理性认识,不但拓展学生政治视野,而且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汪早容.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佳木斯 教育学院学报[J].2008,(4).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 教材体系建构 问题意识

《新闻学概论》(又称为《新闻学原理》、《新闻理论》等)是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属于理论新闻学范畴。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新闻素养与新闻观念的课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规范、专业操守等方面的熏陶和影响。着重阐述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使学生了解新闻的本质特征及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质、功能作用,从而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提供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如果把整个新闻学科体系比喻成一个金字塔,《新闻学概论》就相当于金字塔的顶层,既能为新闻史课程提供理论视野和史观,又能为新闻业务课程提供理论支撑。

《新闻学概论》在我国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也是长期以来难题最多、发展历程最坎坷的。从上世纪50年代王中的《新闻理论大纲》被批判起,新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长期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至于到今天,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课堂上,仍然没有相对统一的口径。随着传播学的引进,新闻学理论同传播学理论之间又产生了复杂的关系。目前各校新闻理论课程因此而呈现出形态各异、内容明显差异的状态。同为一门课程,各校学生掌握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而教学中存在着新闻传播理论无用,学不学都能干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滞后新闻传播现实的发展,如报团、媒体经营管理、新闻体制改革等;其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经常受到不正常的政治干扰。当前新闻界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规范的缺失,进一步凸显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新闻学基础理论究竟应是怎样的框架并无定论,除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事业概述和新闻真实性等最基本的理论之外,不同的作者所添加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目前新闻理论教材出版已有五十种以上,这些书中有少数属于研究性的论著,但不适宜做教材,多数教材则存在明显的问题:观念陈旧,套话较多,无法说明现实传媒的发展。新闻理论是一种应用性理论,作为教材应让实际新闻工作者看了以后,对照自己的工作,感到若有所思,这样的教材才是成功的。新闻理念的任务应提出一种工作标准,让学子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许多教材虽称“教程”,但与实际授课之间都有一定距离。许多教材中的章节,是只能看,不能讲。也就是说,作为教材,不能没有体例。但在实际讲课中,这一部分就被忽略了,因为它的抽象、沉闷使得讲课者和听课者都难以忍受。

传统的大部分教材大同小异:开头给新闻下个定义,然后简略回顾新闻事业的从邸报到便士报再到现在公共新闻的发展历史,然后将新闻与其他相近领域如宣传、舆论逐一对比,接着条分缕析地对照中外三种新闻媒介体制。从对比中批判地介绍外国的先进经验,然后分析我们新闻媒介的种种优势长处。五性一统双重体制等,对重要概念如新闻自由及新闻价值等作梳理。最后以新闻改革为契机展望新时期新闻发展的前景。这类教材以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已出至第三版)为代表。在各大高校中,该书也是使用最普遍的。该书主要分三大块:新闻学原理,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新闻媒介和社会系统的关系。著者20年来先后写过五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每次出版根据不断发展的新闻实践都针对一些内容、观点进行了补充、更新。

有论者认为此书大多只是传播学的内容。如“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媒介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受众”、“新技术与新媒体”,多是传播学内容,不过只是加上了“新闻”两字。全书如果说有新闻学内容的话,第十三章的“新闻选择”才是新闻学所研究的对象。…

这种说法自然有偏颇之处,笔者倒是认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章在整个体例中有些突兀,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的安排让人费解,真实是新闻本体论范畴的内容,党性、指导性、群众性严格来说不能算基本原理。很多学生都迷惑:《新闻学概论》到底是一门什么学科?理论吗?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但是中间又有很多新闻史,乃至业务方面的知识,看上去内容很驳杂无章,实际上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把这些有关的新闻学知识串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学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不少学者尝试以传播学框架来建构新闻学理论。以传播学构建新闻学理论的主要有黄旦的《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和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和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童兵的著作是部级重点教材,出版时间较早,相对而言在高校影响更大。该书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原理,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有教师以此书作为新闻理论教材,笔者认为这并不合适。

在众多的新闻理论教科书中,笔者认为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教材。该书在结构和体例上实现了真正的创新,完全以新闻理论的关键词作为章名,对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宣传学及舆论学等内容进行深入阐述。最重要的是,此书吸收了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在内容和观点上颇具新意,对于中国新闻实践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学界对陈力丹的著作有不少好评,如陈秀云指出该书具有“明辨”(即通过讲述理论或概念的来龙去脉来辨别理论和概念)、“致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超功利”(新闻专业理想的追求)的特点。

笔者认为该书的问题意识很强,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我们都认为没问题的现象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对新闻理论的诸多观点进行了深入、宏观的探究。

在分析造成新闻不真空的诸多具体原因时,除了学界常提到的体制性失实、文学想象造成的失实、采写编导致的失实等原因外,作者独到地提出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现象,如新闻联播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 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更尖锐地指出还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即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特别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外访接受记者采访,文字报道有意删除我方不满意的提问和回答;或外国元首来访问,到大学做报告,有意删除我方不愿意听到的话。作者对此进行了简短的评价:现在是信息时代了,这样的做法显得很拙劣。

在论述新闻价值受意识形态限制时,作者指出,一旦某种新闻的编排得到认可,往往就形成一种工作上的惰性,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其实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强制要求这样,而是我们自己为了“保险”起见,习惯于按照某种套路来选择和表达对事实的价值认识。接下来,陈力丹饶有趣味地列举了《新闻联播》的节目套路:

――×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与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出访×××,会见了×××,高度赞扬两国关系,对×××表示欢迎,支持×××的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就×××发表声明,对×××表示遗憾,提出抗议,继续关注。

――“×五”期间,我国×××重点工程,突破×××课题,创造效益×××,实现利税×××。

――××省××市××县××村加强学习“×××”的重要精神,切实为农民解决实事。

――×××海关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件,查获×××共×××件,价值人民币×××元。

―今天是×××纪念日,我国各地群众、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普及×××知识,加强×××教育。

――×××事件的原因已经查明,有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今天是×××诞辰×××周年纪念日,×××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缅怀这位×××家。

××国群众不满×××,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国议会以××票支持、××票反对、××票弃权通过一项×决议。

――×××,×××,请看今晚19:38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2篇

2015年10月湖南自考时间及科目安排表

专业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单元五单元六单元10月16上午10月16下午10月17上午10月17下午10月18上午10月18下午工商企业管理 (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67财务管理学00054管理学原理00153质量管理(一)00152组织行为学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会计(本)08129企业会计准则与制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9高级财务会计00158资产评估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60审计学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本)00974统计学原理01786企业纳税会计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6中国税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76国际金融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7金融市场学00158资产评估  00157管理会计(一) 00160审计学   00208国际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本)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1薪酬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5963绩效管理03325劳动关系学00182公共关系学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63管理心理学 00277行政管理学00152组织行为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34社会学概论经济法学(本) 06909行政诉讼法07945企业与公司法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261行政法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7947金融法概论06908行政处罚法 00167劳动法07948环境法学    07946税法原理00169房地产法交通土建工程(本) 06269工程应用英语06289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086工程监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87结构设计原理(二)  06288公路工程CAD 06285交通工程经济分析 金融(本)00079保险学原理00086风险管理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7947金融法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76国际金融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7金融市场学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8银行会计学00896电子商务概论  00208国际财务管理 00074中央银行概论05156经济学原理  00157管理会计(一)   新闻学(本)10404新闻伦理学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659新闻摄影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37美学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00182公共关系学00658新闻评论写作  00529文学概论(一)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0642传播学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销售管理(本)03130现代科学技术基础04024应用写作概论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英语(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830现代语言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603英语写作 *文学英语翻译00087英语翻译*05844国际商务英语*00094外贸函电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0600高级英语 *00832英语词汇学*05385旅游英语翻译  *00091国际商法 *00833外语教学法     *00838语言与文化 汉语言文学(本)*10396比较文学研究*10398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397论文写作研究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037美学*1060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0外国文学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41语言学概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818文献学学前教育(本)低幼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低幼儿童文学名著导读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385学前卫生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657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00394幼儿园课程12350儿童发展理论*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015英语(二)  00398学前教育原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402学前教育史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小学教育(本)06159教育社会学07340教育哲学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464中外教育简史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468德育原理06180学校管理心理学    00472比较教育 教育管理(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451教育经济学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00450教育评估与督导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0449教育管理眼里00453教育法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152组织行为学会计电算化(本)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3篇

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

新闻学培养目标

记者、编辑、管理人才以及新闻教学和研究人才

1、应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

2、应具备系统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闻 自由 理论

一、什么是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称出版自由,英文名为Freedom of the press,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具体地说,新闻自由是新闻出版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传播自由,发表评论的自由以及开展批评的自由。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新闻自由源起于欧美等国对于出版自由的争取,新闻自由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创办新闻媒介机构的自由,了解和报道新闻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和批评政府和公务员的自由。在国际社会,长时期以出版自由代替新闻自由,认为新闻自由的内涵,可包括在出版自由之中。现在,我国学者多用“新闻出版自由”这一概念。

二、新闻自由的理论来源

新闻自由这一概念是从近代政治经济学和新闻学中衍生出来的。西方主流的新闻学学术界认为新闻自由的传统理论基础包括天赋人权理论、观点市场理论及民主促进理论,较新的新闻自由理论基础则为第四权理论。国际社会新闻自由的概念,其理论来源有二:一个是17世纪英国革命前后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另一个是18世纪美国独立前后的一些政治家。

(一)约翰·弥尔顿的新闻自由理论。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806-1873)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于1644 年出版了《论出版自由》,作者在书中痛斥检查制度的罪恶,呼呼出版自由,主张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奠定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的思想基础。作为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在新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8 世纪后,他的思想在广为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补充,终于形成了近代自由主义报业理论的基础。

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有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的出版,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让真理去同谎言搏斗吧,谁见过真理在一场自由而公开的较量中竟然被击败了呢?目前使用的查禁制,实际上查禁了真理。这是出版自由思想的最早提出和首次论证。弥尔顿提出了新闻自由思想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具有“自我修正”的属性。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如果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话,那么真实地、正确的思想就会保存下来,而虚假和错误的思想会最终被克服。在这一进程中,政府不应该协助其中任何一方。虽然错误的思想会一时获胜,但真的思想会通过吸收新的力量来维护自由,会通过自我修正的过程最终战胜其它思想而保存下来,为大众所接受。

“观点的自由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观点的自我修正”理论后来称为自由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根基,也是西方新闻自由的理论根基。

(二)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自由理论。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09),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1743年4月13日出生于弗吉尼亚的沙德韦尔里。1767年取得律师资格。1767年进入殖民地议会。1776参加《独立宣言》五人起草委员会,成为宣言的主要起草人。1776年重返弗吉尼亚议会,制定自由法案。1779—1781年任弗吉尼亚州长。1784年出任驻法公使。1789年任国务卿。1800年当选总统。杰斐逊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作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

杰斐逊坚信: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出来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他认为,可以放心地信任人民,让他们听到每一种真话和谎言,并且作出正确的判断。托马斯?杰斐逊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话:民意是我们政府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是维护这一权利。如果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段语录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的范文不断地复制出来,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

杰斐逊不仅认为新闻自由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还十分重视新闻自由对政府的监督作用。1802 年,杰斐逊在给托马斯·库柏的信中写道,新闻是一个国家唯一的警钟。他认为新闻自由是保护民主和限权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自由和自由政府实际上是同荣辱、共存亡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第四权力”的思想,即认为新闻自由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利之外的第四权力,这进一步高扬了新闻自由的思想。

杰斐逊认为新闻的客观性和理性竞赛必须根据美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予以限制。此外,从杰斐逊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他的“第四权力”思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第四权力”是在三权分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且它对这一分权理论具有结构上的互补性。杰斐逊认为,尽管三权分立的设计有其制度上的优越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政府向专制的方向滑落。但就其本质而言,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均是统治机构,而统治者向来都有逐渐脱离人民的倾向。因此,为了避免统治机构蜕化变质,就有必要利用新闻自由以代表人们的意志直接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政府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总的来说,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第四权力”思想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性,他从国家权力的角度对传统的新闻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一跃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大大充实了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思想,并使其具备了政治上的实践价值。

(三)约翰·洛克的新闻自由理论。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国革命后期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奠基人、启蒙运动先驱、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人。洛克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具体观点有:(1)人的自然权利有四项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自由是其余一切的基础;(2)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使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3)从道理上讲,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抛弃自己的观点,盲从于不可理解的权威,无论人们的理解怎么错误,理性是其唯一的向导。

弥尔顿和洛克的自由思想影响了美国人,使其将言论自由写进宪法。西方人真正明确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是1791年批准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这项条款成为西方新闻自由主义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新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5篇

基本要求

对于网络新闻标题的拟定,确实要仔细斟酌。过了,则显得夸张;欠了,则显得眼界太窄,不够准确。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一般是先把新闻的中心内容概括出来,然后再根据标题字数的限制加以取舍来制作。即先把新闻事件表述准确、清楚,然后再追求言简意赅、精益求精。标题应该是在完全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再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字数一般应简短扼要。

1.标题要准确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准确无误地描述新闻事件。可以说,“准确”是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生命线,失去了准确性,制作的新闻标题将毫无意义。只有准确的新闻标题才能给读者提供正确的新闻信息,引导读者判断新闻信息的可读性。

2.标题要重新闻事实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重新闻事实,对新闻事件的表述方式可以不同,但制作的标题要充分反映新闻事实。很多人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为了吸引读者,将标题制作得非常有感染力,但有时会忽略了新闻事实,即在新闻里找不到新闻事实。读者对新闻的期待,是希望在一瞥之中,便能了解整条新闻的要义。因此,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标题中,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之一。

3.标题要有确定性

标题一般是确定性地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或是主谓结构,或是主谓宾结构。标题要有确定性,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结构上看,一般标题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即用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或一句完整的句子就可概括整条新闻的信息。复合型则在主标题之外,还包含副标题或肩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单一型标题已足够将新闻信息概括清楚,就不必再加副标题或肩题。有些新闻标题除了准确描述新闻事实外,还需要突出重点或对标题进行解释,则需要加肩题或者副标题。

应注意的事项

1.标题少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

在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卖弄、夸张、过分渲染、晦涩难懂的词汇来制作标题。因为这类标题难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很难留住读者的目光。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学校研究生举办‘与析学术论坛’”,论坛名取自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诗句中“与析”二字,旨在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与思想交流。但新闻标题中“与析”二字晦涩难懂,令人匪夷所思。一般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词汇,标题可改为“学校研究生举办学术论坛交流思想认识”。

2.尽量少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

标题中,可以运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但尽量少用。除非你非常明确这条新闻要向外界传达什么样的言外之意,一般不用隐喻、暗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段。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表述,不应搀杂任何个人意愿,更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愿望运用修辞手段来加以描述。

3.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故弄玄虚、任意拔高

制作标题时要避免新闻题文不符。有时作者对新闻要点提炼地不够恰当,制作的标题有时会出现题文不符的现象。标题的制作注意不要故弄玄虚,任意拔高,应准确地提炼新闻点,概括新闻大意。新闻题目要真实地再现新闻内容,不应任意用形容词汇对新闻夸张、修饰。

4.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

编写标题时千万不要空泛无物、不知所云、逻辑不清、用词不当。例如,“某某教授到某某大学与学生座谈”这个标题就非常空泛,可以改为:“某某教授与某某大学的学生就某某问题进行研讨”,这样即点了题,内容也显得充实了。标题的第一个词对于描述一则新闻或者是一页新闻的内容往往非常重要,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第一个词的运用一定要准确得当。

网络新闻标题的写法

1.概括准确,观点鲜明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例如,“张新时院士来山大讲学与生命学院师生座谈”这个题目提炼得不够准确,如果改为“张新时院士鼓励师生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则会显得题目更加准确。

2.有分寸地虚实结合

尽管新闻的标题要求体现新闻事实,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议论,标题可有分寸地虚实结合。例如:“春意满园山大学生社团展开春季系列活动”这个标题太直白,可虚实结合,改写为“山大学生社团:感受和谐春风放飞激情梦想”。诸如此类的还有“山大纪念国际妇女节表彰先进展现巾帼风采”等。

3.言简意赅

标题要追求简明扼要。例如,近两年山大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爱岗奉献模范人物标题的编写均为8~9个字,它们分别是“无悔追求 真诚奉献”、“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执著创新严谨治学”、“探索新知精益求精”、“亦师亦友真爱绵绵”、“商界精英 企业忠良”等,这些标题均是四五千字人物专题的题目,短短几个字概括体现了各个人物的突出特色和个性魅力。

4.通俗易懂

标题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例如:“山大45名学生志愿者将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召开会议研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第二医院召开支部工作会部署党建工作”等。

结论

总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内容要具体,概括要准确,观点要鲜明,表述要生动,文字要简练。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中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网络新闻的标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全、准、新”。“全”指标题要概括新闻的全部新闻点。“准”意指描述的新闻点要准确。“新”指的是“抢眼”、“有新意”,即在“全” 、“准”的基础上,尽量把新闻写得活泼一点,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使其关注该条新闻,但此处的“新”并非指肆意地渲染夸张,而是准确到位地描述。

参考文献:

①Webster,F. (2006) The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3rd. edition,Routledge

②Pavlik,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③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159页

④彭怀恩:《网络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响应》,《东南传播》,2007年第12期,第17~19页

⑤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