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长城教案范文

长城教案范文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国人民是祖国的捍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2、知道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

情感;

热爱中国人民。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对学生进行热爱的教育。全套教材仅这一课是关于热爱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来自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的基本职能或者说主要任务是保卫祖国,他们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甚至鲜血和生命。因此,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应当崇敬他们,热爱他们,向他们学习。

本课的教学要点是:中国人民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爱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热爱,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法建议

1、教学时,既要突出战士生活的艰苦,又要使学生感受到战士的以苦为乐,这正是的可爱之处。

2、教师在选择故事时要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全方面地反映的生活,使学生了解、热爱。

3、课上所讲的故事,反映的的生活要尽量真实、具体、感人。

4、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组织学生和见面或一起搞一些活动,以增进了解。

5、在利用课文方面,教学时应让学生知道,岛虽小,但它是祖国的前哨,驻守小岛就是保卫祖国,使祖国不受敌人侵犯,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宁。所以,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以苦为乐,这正是战士高尚品德所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祖国的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认知:

1、国人民是祖国的捍卫者,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2、知道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故事。

情感;

热爱中国人民。

行为;

积极参加学习和慰问的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是祖国的保卫者,要热爱。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愉快地学习时;夏日,我们随父母在树荫下乘凉时;冬夜,我们全家人在温暖的屋中欣赏电视节目时,你知道是谁在保卫着我们?

是中国人民。

板书:中国人民

2、在战争年代,战士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你知道他们的英勇事迹吗?

(出示、挂图,请知道的同学讲,老师适当补充。)

在战争年代,有成千上万个像、这样的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打败侵略者,为了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语: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叔叔们又是怎样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呢?

2、看课文1~3段(投影课文插图1)。

(1)战士们在这个孤岛上担负着什么任务?

虽然我们进入了经济建设时期,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敌人总想侵略我们,某部三连战士,为了守卫祖国海上大门而驻守在这里。

(2)岛上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岛上没有淡水,战士们都得省着用,而且还有断水的危险。一年四季气温很高,晚上蚊叮虫咬。

(3)看课文第4段(投影课文插图2)。

战士们在岛上是怎样站岗放哨、苦练杀敌本领的?

头顶烈日苦练本领,汗水湿透衣服,肩背晒脱皮;晚上站岗蚊叮虫咬;出海巡逻有些战士晕船。

4、看课文第5~6段(投影课文插图1)。

(1)岛上生活条件这么艰苦,战士们为什么对小岛爱得很深?

(2)战士们想不想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家?他们为什么以岛为家?

(3)“乐为祖国守孤岛”,表达了战士们的什么心情?

小结:为了祖国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们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战士宁愿自己多吃苦,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埋在心里,乐为祖国守孤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板书:祖国的钢铁长城

三、巩固延伸。

1、看一看。

驻守在孤岛上的战士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在北疆、在海南、在高原、在雪岭,处处都有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为祖国筑起了钢铁长城,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板书:祖国坚强的保卫者

(看书中“看一看”栏目和录像。)

2、讲一讲。

(1)人民不仅是祖国坚强的保卫者,也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板书:人民的子弟兵

(出示挂图,看图讲爱人民的故事。)

(2)你们还记得1998年抗洪的情境吗?

(启发学生回忆抗洪英雄,补充李向群、高建成事迹。)

四、总结。

1、学习这课书,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中国人民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全国人民最可爱的人。我们少年儿童要热爱他们,学习他们,用他们乐为祖国守孤岛和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板书: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十三祖国的钢铁长城

长城教案范文第2篇

一、学党史

活动时间:2021年4月-12月

活动内容:认真学习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重点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通过集中式学、自学、体验式、研讨室学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了解建党的初心和光辉历程。

二、颂党恩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8日

参加人员:肾病血液净化联盟全体员工及联合会选派联盟代表

呈现形式:

4-5分钟的mv作品。内容包含:

1.选定三首歌曲,由指定的三组人员在不同的场景下完成素材拍摄;

2.选定一首歌曲在长城红馆进行大合唱;

3.撰写三首歌曲间串词并录制;

4.专业人士结合歌曲创作年代背景,整合素材、音频完成剪辑。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选歌):经研究,暂定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

第二阶段(拍摄场景):天安门、卢沟桥、鸟巢。第三阶段(排练):在活动开始前,自学歌曲,各组根据选定歌曲组织学习、排练,合唱前集体排练1-2次。

第四阶段(拍摄录制):

序号歌曲时间场景人员负责人1我和我的祖国6月?日天安门MV第一组人员艾红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馆大合唱全体人员艾红3春天的故事?鸟巢MV第二组人员艾红4空境拍摄?待定外包艾红第五阶段(剪辑):6月26日初稿,6月30日二稿。

三、长城红馆教育行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8日(周五)

活动地点:北京市怀柔区响水湖“长城红馆”

参加人员:肾病血液净化联盟全体员工及联合会选派联盟代表

行程安排

07:50-8:00 指定地点集合(租用大巴车 )

08:00-9:50 前往响水湖“长城红馆”(约1小时50分钟)

09:50-10:00短暂休息、等待摆渡车(10分钟)

10:00-10:05前往红馆(5分钟)

10:05-10:15换军装(5分钟)(全程穿军装)

10:15-10:45授旗、授枪(30分钟)(旗手:杜德伟)

10:45-11:00重温入党誓词(15分钟)(肖主任领誓)

11:00-11:30参观长城红馆(30分钟)

11:30-11:35前往午餐地点(5分钟)

11:35-12:35用午餐、体验“忆苦饭”(60分钟)

12:35-13:00休息调整(25分钟)

13:00-13:15体验挑梁小道(15分钟)(挑梁员:***)

13:15-13:30传递情报、过关卡(15分钟)(情报员:***)

13:30-14:00听红色故事(30分钟)

14:00-14:30会师长城之巅(爬长城)(30分钟)

14:30-15:00唱红歌大合唱过、诵经典(30分钟)

15:00-15:15授予“为人民服务”徽章(15分钟)

15:15-15:45红色拓展活动(拍摄记录)(30分钟)

长城教案范文第3篇

一、学党史

活动时间:2021年4月-12月

活动内容:认真学习党史,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重点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通过集中式学、自学、体验式、研讨室学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了解建党的初心和光辉历程。

二、颂党恩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8日

参加人员:肾病血液净化联盟全体员工及联合会选派联盟代表

呈现形式:

4-5分钟的mv作品。内容包含:

1.选定三首歌曲,由指定的三组人员在不同的场景下完成素材拍摄;

2.选定一首歌曲在长城红馆进行大合唱;

3.撰写三首歌曲间串词并录制;

4.专业人士结合歌曲创作年代背景,整合素材、音频完成剪辑。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选歌):经研究,暂定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

第二阶段(拍摄场景):天安门、卢沟桥、鸟巢。第三阶段(排练):在活动开始前,自学歌曲,各组根据选定歌曲组织学习、排练,合唱前集体排练1-2次。

第四阶段(拍摄录制):

序号歌曲时间场景人员负责人1我和我的祖国6月?日天安门MV第一组人员艾红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馆大合唱全体人员艾红3春天的故事?鸟巢MV第二组人员艾红4空境拍摄?待定外包艾红第五阶段(剪辑):6月26日初稿,6月30日二稿。

三、长城红馆教育行

活动时间:2021年6月18日(周五)

活动地点:北京市怀柔区响水湖“长城红馆”

参加人员:肾病血液净化联盟全体员工及联合会选派联盟代表

行程安排

07:50-8:00 指定地点集合(租用大巴车 )

08:00-9:50 前往响水湖“长城红馆”(约1小时50分钟)

09:50-10:00短暂休息、等待摆渡车(10分钟)

10:00-10:05前往红馆(5分钟)

10:05-10:15换军装(5分钟)(全程穿军装)

10:15-10:45授旗、授枪(30分钟)(旗手:杜德伟)

10:45-11:00重温入党誓词(15分钟)(肖主任领誓)

11:00-11:30参观长城红馆(30分钟)

11:30-11:35前往午餐地点(5分钟)

11:35-12:35用午餐、体验“忆苦饭”(60分钟)

12:35-13:00休息调整(25分钟)

13:00-13:15体验挑梁小道(15分钟)(挑梁员:***)

13:15-13:30传递情报、过关卡(15分钟)(情报员:***)

13:30-14:00听红色故事(30分钟)

14:00-14:30会师长城之巅(爬长城)(30分钟)

14:30-15:00唱红歌大合唱过、诵经典(30分钟)

15:00-15:15授予“为人民服务”徽章(15分钟)

15:15-15:45红色拓展活动(拍摄记录)(30分钟)

长城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城建档案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崛起、转型使城建档案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缩复制技术广泛应用,正使档案工作由经验向科学转变、由手工向现代化转变、由劳力向智力转变、由简单向复杂转变。与此相适应,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求他们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人才培养工作尤为重要。

城建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三条途径:一是优化学校教育;二是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人才自身素质的培养。其中,学校教育是开辟人才来源的基本途径,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人才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城建档案人才的基础工作。这是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没有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出大量的人才,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基本是初级人才,少数是中级人才,高级人才和大量的中级人才,主要靠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发展。因此,以上三条途径都尤为重要,必不可少。

1优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教育模式适应与否,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学校档案专业教育是档案事业的未来。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档案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注重灌输书本知识,实践性课程种类单一、课时偏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偏少等。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1 使教学方式多元化

制订合理学习计划,带学生去各类档案馆参观实习、在课堂上进行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讨论式、参观走访式、表演式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师精讲、学生边思维、边实践”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网上与个别学生或学习小组交流,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学习思考上而不是讲课上。

1.2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注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工作

校内实践需要投入一定经费,建立档案模拟实验室,要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深刻的理解相关原理,掌握档案工作的整理、保管、鉴定、利用等各环节,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相关档案保护技术的试验等。同时,满足学生认识实习与毕业实习的要求,档案学专业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起省、市、区、县档案馆及集团、公司档案馆等多个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1]。

1.2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城建档案人才既要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又要熟悉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管理理论和方法;既要具备理论知识、书本知识和科研能力,又要有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既要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既擅长档案专业领域,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方在人才培养上应当订立目标计划,采取多种形式,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2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2.1对档案学校教育水平给予大力支持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把档案专业教育看做是整个档案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给予更进一步的重视和支持。

2.1.1 对档案专业教育层次和规模提出意见

档案管理机关,特别是省级以上档案管理机关应当在规划整个城建档案事业的时,同时规划城建档案的教育事业,如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范围内要设那些层次的城建档案教育事业,要多大规模等等,并努力与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联系落实。

2.1.2 对档案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城建档案专业人才最需要那些方面的知识,档案管理部门可经过进一步的地域调研,根据实际的需要向学校提出建议和要求,以求得最大程度的学用一致。

2.1.3 对教学工作提高实质性的支持

档案部门需要认真接待档案专业师生的参观实习活动,并给予创造条件、安排计划、做必要的辅导等等,另外,还可以提供经费、设备等的支持。

2.2搭建城建档案人才库

新形势下涌现的档案潮、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数控化、历史档案的征集与抢救、建设工程的声像跟踪服务、电子文档的转换、信息中心的管理与利用等项目的展开,让人员编制较少的城建档案馆难以招架。需要寻求本地的技术和智力支持、探索地方档案人力资源的合作方法,组建城建档案技术人才资源库,发挥库中人才的技术力量,把城建档案基础性工作调控在基层完成,以促进城建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转变思维,借鉴成功经验,冲破单位间的壁垒,争取基层单位的支持,以城建档案专业技术学会的形式,把分散在各企业的城建档案工作优秀人才组织起来,创建“城建档案技术人才储备库”,运用库中技术人员的智慧、力量和示范作用,引领、开创档案事业多赢发展的特色之路[2]。

2.3加强城建档案人才培训力度

加强对人才的定期培训工作,重点进行计算机操作、行政及企业管理、档案理论、法律法规及城建档案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参加短期培训、专业培训,组织课题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展以知识更新和一专多能为重要内容的在职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学历层次,加大定向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对培养对象进行高层次学历教育,以丰富、加深培养对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一批具有高学位,高水平的中坚力量;

开展短期出国培训,考察,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档案设备和实验条件培训我们自己需要的高级人才。

城建档案单位要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定期组织一些学术活动以及有关的社会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考察和咨询等强化知识更新。

2.4领导要重视

领导要重视。作为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加大对档案人员的关注、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以便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3]。

3人才自身素质的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每个城建档案工作者必有之路,在新形势下,城建档案人员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学理论、学业务、学新技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爱岗敬业,树立扎根思想,专心搞好档案工作。

城建档案人才首先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理论水平。

城建档案人才应有服务精神。应牢记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根本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地工作。

长城教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兼顾、保持稳定、积极慎重的原则,对城区小学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切实提高小学办学水平,改善小学办学环境,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调整方案

从年暑期起撤销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县实验二小),该校原有学生分别到县实验小学、孱陵小学和镇中学小学部就读;该校现有教师及原镇蔬菜场小学教师由县教育局在城区内学校统筹安排;该校现校址规划建设1所民办学校,其土地及房屋按规定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所得收益优先用于偿还县实验二小债务。

三、时间安排

7月底以前,做好城区小学布局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8月上、中旬,召开动员大会,对城区小学布局调整进行安排部署;对县实验二小资产进行清理登记;拟定县实验二小及原镇蔬菜场小学教职员工安置方案,按程序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制定县实验二小学生分流方案。8月下旬,对此次城区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对照方案进行查漏补缺,妥善处理有关遗留问题,确保秋季按期开学。

四、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曾祥明、县编办主任、县教育局局长、县财政局党委书记任副组长,县教育、监察、国土资源、住建、审计、房产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年城区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此次城区小学布局调整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督办工作。

长城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教学 换位思考

城市规划是一个包含众多学科知识的特殊工科专业。在规划过程中既要体现规划者思维的严谨性,又要体现其高度的创造力。通常在教学中,已经将规划中涉及的各种学科知识分离成各门课程来进行讲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其规划作品常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作品过于严谨呆板,过分强调规划中涉及的法律、规范、各种学科知识中的细节问题,欠缺个人想法,缺乏创造力。另一种则是理想化地体现个人创造力而缺乏对法律、规范、各种学科知识中的细节问题的思考,使得规划作品缺乏学科严谨性。而这两种问题都是学生没能够很好地将所学各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性地教会学生在理解各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的引导方法很多,如案例解说、增设规划实践环节、展开课堂讨论等,其中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可以较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转换规划者在规划时的思考角度。在规划中常见的思考角度有四种,分别为管理者角度、投资者角度、使用者角度和工程技术角度。

一、管理者角度的思考

所谓管理者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城市整体规划为例,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规划方案必须与城市自身发展相适应且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样就意味着规划者要高瞻远瞩,能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而这种思想高度要与管理者思考角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城市总体规划受到城市管理者思考角度的影响。对于城市的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其自身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的,里面已经包含了管理者希望的一些城市建设要求。对于各种专项规划而言,同样不能摆脱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要求,这样各专项规划之间才有统一性和协调性,避免各种系统工程之间相互制约,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为例,规划期内自来水每年增加的供应量必须与规划期内每年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等产业用水的增长量保持一致,否则增加的自来水供应量多了会出现浪费,少了则导致城市用水紧张。而规划期内每年城市生活用水的增长量与每年城市人口增长量相关,每年产业用水增长量则与每年城市各产业增长情况相关,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和城市产业发展情况都会直接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以上各种规划都表明,规划中要经常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实际上为了避免规划者出现短视的情况,国家的一些法律、规章制度,以及行业规划中都作了一些明确的硬性规定,如,城市各种建筑用地的容积率规定,城市道路宽度的规定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时,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产生这些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条例的缘由。最典型的如城市建设法课程的学习。

二、投资者角度的思考

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工程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非营利性质的工程,如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城市防灾减灾系统,等等。有的是营利性质的工程,如商品房住宅小区、商业楼盘等。非营利性工程的规划往往由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出资,投资者通常希望通过规划使工程项目在达到预期目标或实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投资尽可能少。而盈利性工程的投资者则多追求投资收益率最大化,因此针对不同的投资者,规划中也要以不同的规划思路来选择适合的规划方案。因为现实中规划方案最终能否实现也往往由投资者来决定。

希望学生学会以投资者角度思考,进行规划的代表性课程是工程概预算。当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只要提及以投资者角度思考规划方案,就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避免盲目性。除了工程概预算课程外之外,很多规划类课程的教材都会不断强调从经济上评价工程项目规划方案,其实这也是以投资者角度来思考规划的。

三、使用者角度的思考

规划方案最终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实现,于是便有了使用者。使用者使用方案时会发现规划中的各种细节问题,所以评价规划优劣的又一种思考角度便是使用者角度。一个优秀的规划方案往往更注意各种细节,并考虑到使用者的利益。例如,我国城市中常见的“看海”在欧美的大城市中却很少见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城市排水规划方案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以前的规划者很少考虑使用过程中排水系统常遇到的堵塞和降雨峰值问题。又例如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公交站点的设置,不恰当的站点设置不仅会使公交搭乘者感觉不方便或者不安全,还会引起路段交通堵塞等问题。所以当从使用者角度看待规划方案时,会使规划作品更注重细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规划方案的质量,并有助于规划者整理思路,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各种工程项目。

虽然这种规划角度并没有在某一门规划课程中单独体现出来,但是规划设计的人性化、合理性和规划者的创造性往往来源于此,可以说是对规划较高层次的要求。

四、工程技术角度的思考

首先,实现一个工程项目除了规划阶段还包括后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实际上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是以规划为指导的,而规划中的详细规划阶段也包含了初步设计的内容。可见规划并不能脱离其他工程环节独立完成,工程建设中的一些规范除了在设计和施工中要遵守之外,规划中同样要遵守。例如城市管网布置中各种管道线路之间的间距规定了最小值,建筑场地的选择要求,等等。其次规划中的方案要具有可实施性,不能摆脱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而存在,如在火山口上规划一个别墅或者在很难铺设燃气管网的地区大范围规划燃气管网设施,这样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规划中从工程技术角度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

从工程技术角度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和各种工程项目规划的详细规划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也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划的严谨性。

总之,要使学生规划严谨且富有创造性,就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一个规划方案从几个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分析,就能极大地提高规划的质量,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高立胜,毛世英.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J].哲学研究,1994(1).

[2]陈军.换位思考——面向贫困群体的城市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5(1).

长城教案范文第7篇

摘要:文章在简析了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系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革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该系教学团队在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教学网站辅助教学法等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高校同类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群 教学方法 改革

教学方法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使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科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专业要求、学生特点,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多方面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有识之士的重要目标和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

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是以城市这一共同研究对象为纽带的一组课程,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在笔者所在的苏州科技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系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07年起,我系组织骨干教师组成了教学团队,首先通过专家听课、学生问卷调查、成功教改案例的集体学习等手段,对该课程群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中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教学手段优化不足、师生沟通渠道不畅。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群的特点、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在广泛咨询教学专家、大量学习有关教育学理论和最新文献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创新为支撑”的改革原则,并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相关活动的配合下。重点进行了近三年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本文介绍了我们在实践中一些成效显著的做法。希望对同类专业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拉近理论与现实距离,增进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已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在集体讨论,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过程。近几十年来,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在哈佛,所有的课程全部都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讲授,一个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大约要用800个案例

由于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交叉性强、理论性强等突出特点,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的独特优势在这类课程中正可得到发挥。因此。自2007年开始,我们开始吸收哈佛等模式的优点,有意识地筛选针对各种教学内容和目的的教学案例,利用教学网站做成案例库,将案例教学渗透到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三年的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能制造各种讨论点的各类案例,并将其改编以适应各种不同教学目的,同时做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案例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对学生增进学习兴趣、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形象、有趣、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城乡地域的划分时,我们根据学生多来自长三角的苏、锡、常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苏州、常州在行政区划调整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效果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在这两个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案例城市滁州的行政区划调整建议中,学生在学完之后发觉“专业知识居然能对城市建设实践产生如此大的指导作用、是否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城市发展进程”的感觉,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案例教学法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对抽象的理论,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分析实践。由于所有案例均是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事实,很多是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案例,所以学生能够轻易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譬如讲授城市群时,我们选用学生生活于其中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案例,并与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对比;讲授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时以美国东北部和我国福建沿海地区为案例,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城市都出现在山麓、河口,而且河流越大、城市就越大等现象。上课时应用这些案例,使学生通过思考深刻认识到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条件,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夸后从事与城市有关的规划、调查、研究等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最后,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学生要透过众多的、暗含的、看似不相关的情景去观察、分析、讨论和体验。作出判断、推理和论证,无形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群体协调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同时,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唯一的。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科学设计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重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竞争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这也决定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积累现成知识。而且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认知过程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将知识通过“内化”转化为素质。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够综合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城市科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广泛地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操作模式是:将综合性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研究性项目。譬如某城市交通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某城市空间布局与地价的关系分析、某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等,分别布置给由若干学生自由结合形成的各个项目小组,由项目组成员负责研究方案设计、实地调研、报告撰写。最终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学生为了完成这样一个项目,需要调动所有学过的相关知识、主动补充未学过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际研究课题的设计、调研、报告撰写及汇报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譬如。05级有一个组的 同学为了得到部分资料,连续多日到某个政府机关去“报到”,最后终于打动对方。给他们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学生自己也领悟到了许多调研的技巧,感到收获颇多。而项目小组一次次的汇报,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在相互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锻炼了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对比发现,从大三开始,设计课程较多、经常开展此类项目教学的资源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上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用人单位也时常反映“该专业的学生显得比较成熟”。

三、积极建设教学网站。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形成“无限”课堂

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利用学校局域网提供的条件,搭建了课程群教学网站,网站的功能模块有教师介绍、课程简介、多媒体课件和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参考资料、试题库、习题库、教学论坛、课后答疑、典型问题、优秀作品、学生成绩管理、考试管理、作业递交与批阅等等。随着应用的深入,教学网站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巨大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活动的一些突出矛盾。

首先,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纷杂,交叉性强等突出特点。且由于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各类新现象、新事物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科学类课程的许多知识更新非常快,任何优秀的教材都难以赶上时代的变化,不断压缩的课堂教学时数又使教师很难给学生补充足够的最新知识和理论。而教学网站首先是一个资源中心,借助教学网站,可以为师生构建一个时时更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资源库,使师生紧贴学科发展前沿,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限制,根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共享,丰富网站的资源库。这就解决了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此外,网站还能够将任课教师精心准备的讲义、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制作的优质课件、作业等积累起来,实现开放式共享和反复利用。

其次,在以前的授课活动中由于许多课程为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狭窄、严重缺乏互动,教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则选择“爱听就听、不想听不听”的态度,不会主动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反馈。调查中甚至发现一些学生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还不知道任课老师姓名的事情。借助网络平台,很好地实现了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把需要解答的问题张贴到电子公告板上,教师在公告板上作答。其他学生也可通过公告板看到问题。的解答,也可以通过意见箱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建议和反馈,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或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随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

第三,由于我系所开设的城市科学类课程群面对的是三个培养方向不同、基础差别较大的专业,学生的基础和素质又千差万别,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超大容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由以教为主变为,从学为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长城教案范文第8篇

1.1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内容更新缓慢

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全球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10],全球化、信息革命、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等成为新的研究领域.从国内看,城市区域化、城市连绵区的趋势明显,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不断推出,由此引发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其时代性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这些成果已经或者正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城市地理学教学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研究进展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地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而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大多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增加城乡协同发展的教学内容,但仅有个别院校的教学内容涉及该内容,教学中依然是有“城”无“乡”.

1.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绝大部分高校应紧跟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受“理论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费短缺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明显.在城市地理学教学中,表现为强调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而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由知识到能力转变有关键作用的实践教学和方法论教学涉及较少,特别是忽视城市地理学日趋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潮流,即使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相应的环节,也多以认知性为主,极少有针对性的、综合性强的设置课程设计、城乡调查实习或强调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等,学生的工程训练程度不足,对所学内容多停留在认知层次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不灵活,动手能力差,很难将理论方法转化为技能,这既限制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

1.3案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城市地理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也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源,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用案例的时候,往往过多的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忽视前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但选用不同区域的案例,由于案例的背景不同,每个案例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介绍,不仅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明显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增加了其学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忽视了各章节内容上的联系紧密、关联性强的特点,选用不同案例,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割舍前后章节知识间的连贯性,也掩盖了城市地理学的系统性,学生很难通过不同区域的案例建立起各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使案例分析大多停留在浅层次上,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4现有教材存在较多不足

目前,国内城市地理学教学多选用由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合编的《城市地理学》(第二版),该教材最大的特点在于阐述理论时,引用了大量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涉及到很多公式的推断以及海量数字的整理[5],但教材仍然有不足.(1)我国城镇设置模式多样,这是导致学生对城乡划分、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相关概念内涵不清的重要原因;(2)我国有按户籍统计和按居住地统计两个人口统计标准,与之相关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有必要对其辨析;(3)虽叙述了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但缺乏对内在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解释,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城镇化道路的选取极为重要;(4)城镇体系的规模、职能、空间结构互为联系,理应对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发展机制、类型、相互作用关系系统及城市群做出系统阐述;(5)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阐述;(6)虽然各章节中有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叙述,但较为零散,如果能将研究方法与手段作为独立章节阐述,则效果会更加理想.

2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理学教学提出新要求

2.1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

2.1.1我国亟需城乡规划人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11].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结构转型不断加速.另一方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长期以来的城乡分离政策和城乡规划脱节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加深[12],工业化与城镇化引发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3],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抓手[1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更是将我国城镇化列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最大两件事之一[15].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颁布《城乡规划法》,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法律、规划,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显然,我国亟需大量具有扎实的城乡规划理论和技能,能从事城乡规划、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1.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更多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条件压力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受影响[16],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必然制约学生的就业.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扩大,加之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的更高要求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

2.2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旨在培养能从事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城市地理学在城镇化水平测度、城镇化进程及资源环境效应、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等内容上,可供选择的教学实践切入点多,可操作性强,综合训练程度高.课程将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课程与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课程有机衔接起来,并且与地图学、GIS、RS、地学统计等技术课程联系紧密,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转变的关键环节,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领域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训练上作用突出.但如前所述,当前的城市地理学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地位明显不符.因此,城市地理学教学必须紧扣时代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

3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设想

3.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城市地理学而言,其教学理念就是要树立教学服务就业、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的思想.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摒弃以传授理论为主的错误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为核心,以工程化训练为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规划制图能力、野外调查能力、定量计量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人才观念和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上,更新考试模式,改变以往重理论、轻能力的局面,以考核能力为重点,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核,强化关于理论与方法应用的考核,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考核中的占比.

3.2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应紧扣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本着“原理—方法—实践”的主线,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理论教学内容:(1)城市概述部分,增加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为城市地域、城镇人口统计等相关概念的讲述奠定基础;增加城镇人口、城镇非农业人口、常驻人口及建成区、城市规划区等内容.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增加市带县和省管县的优劣势分析;(2)城市产生与发展部分,增加城镇发展的内在经济机制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部分,进一步充实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方法,增加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4)增加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内容,特别是定量计量化和GIS、RS手段;(5)增加城镇体系,介绍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及空间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系统阐述城市群的内涵、特征、类型、判别等;(6)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内容,包括内涵、评价、途径、模式等,增加城乡结合部;(7)删除理论性过强的城市经济区及应用较少的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内部空间结构仅保留城市地域结构模式、CBD、开发区.

3.3构建课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城市地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科化”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1)设置课程设计,内容可以考虑与其他章节练习紧密、综合性强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该部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大型课程作业(课程论文),可以考虑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测定与预测、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定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定量计量化能力为主;(3)相关专题图制作,如城市大中小位置分析图、城市区位图、城镇体系现状图、规划图、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行政区域等,该部分以培养学生规划制图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为主;(4)城乡区域调查,可以针对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发展与区域交通及经济发展关系、城乡结合部、城市实体地域调查等内容,该部分以培养学生野外调查相关技能训练为主;(5)选择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以及大学生科研立项,这部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4积极推行“一案贯穿式”案例教学

长城教案范文第9篇

据悉,“湖北方案”历经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起草,经过相关部门的座谈讨论,已形成初步方案,并曾多次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其中,改革的四个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放开高考报名户口限制,以高中三年的学籍作为在鄂报考条件,推进高考报考公平”。

经济观察网记者获悉,这份试行方案一旦获批,湖北省将是中国首个就“就读地高考”问题出台相关教改方案的省份。方案中有关此部分的内容虽简短,却意味着此前广受2亿多流动人口关注的“就读地高考”改革破冰。湖北方案的改革内容“(四)实现异地自由报考,推进高考公平”中称:“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高中三年学籍注册在湖北,均可在湖北省内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将从2009年秋季入学、2012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实行。此后的户口在外省、但在湖北省内高中就读的往届高中毕业生,持湖北省的高中毕业证,也可在湖北报名参加高考。”

“湖北方案”的出台令很多人“意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表示,推进“就读地高考”,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就像烫手山芋。“不推进,不符合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推进的话,本地户籍人口必然反对。”他说。

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15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会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袁振国针对所谓异地高考改革问题时表示,尽管各个省份情况不同,但原则上将坚持“有条件的准入、无条件的高考”的方向。

在袁振国看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父母在这个城市工作、纳税等。而一旦符合条件并已经在城市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这些随迁子女就有权利在所在城市参加高考。

本网记者获悉,这份意见稿7月5日就已由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在内部公布,早于教育部新闻会袁振国做出改革的表示。“说明各省已经开始就十二五教改方案进行各自的尝试。”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更早前的3月1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外界透露,教育部正在对随迁子女高考问题进行调研并将出台方案。但对于时间表,袁贵仁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他表示时间不会很长,“我们正在加强调研、研究这个问题,很快会有一个方案”。

袁贵仁表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高考问题,最突出的是如何协调重点流入地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利益。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这些一线城市的改革阻力尤为强大。“这或许是改革首先出现在湖北这样的人口流出省份的重要原因。”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另外,袁贵仁曾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传统意义上的“异地高考”是指“高考移民”,即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从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招生比例少的省份到高考录取分数线低、招生比例高的省份参加高考。

2亿流动人口的权益“7月,这个讨厌的7月!”放暑假了,张涵嘴里嘟喃着,北京大街上的霓虹灯发出刺眼的光芒,照亮了这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也照亮了张涵那稚嫩而又憔悴的脸。她沿着墙根往家的方向挪去那个被叫做暂住的家的地方。

“张涵,下学期你就不要来报名了,你没北京户口,不能在北京高考。”那个喜欢她的老师,在学期的最后一天把她叫到办公室说。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张涵哇的一声哭了。

这一情节来自纪实报告《一个外来生的真实生活》。根据北京市人大代表朱丽俐的调研,截至2007年底,随父母在北京上学的外地子女有40.4万人,占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三分之一,每年因户籍问题不能参加北京高考的学生达到近1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2亿多,这一数据在10年内大增80%。目前全国约有116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上年增长12.7%。还有大量的孩子因为户籍制度和中、高考制度限制,而沦为“留守儿童”。

对此,袁贵仁表示,随着农民工进城,其子女或成为随迁子女或成留守儿童,这两类儿童都必须关注。“对于随迁子女来说,当前要解决的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之后怎么参加高考这个问题已经被提出来。”他说。

在政府层面尚未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民间其实早已开始行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家长们自发成立了“教育公平公民联合行动”志愿者项目(省略),力求推动“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还随迁子女在常居住地教育公平的权利”。

长城教案范文第10篇

承诺逾两年终实现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公开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还爽快地表示方案公布时间“用不了十个月”。随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又表示该方案将于年内出台。

这种“承诺”由来已久。事实上,从去年起,教育部官员也多次表示正在制定“异地高考、中考”方案。袁贵仁早在2011年两会上就曾明确表示,此问题“目前正在加强调研”。去年底,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亦明确表示,教育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直至今年初公布的《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仍强调将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承诺”实现前,来自民间的力量仍不断给教育部施压。5月23日,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内,来自北大、清华、社科院等单位的15位学者建言国务院、教育部,请求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切实推进教育与社会公平改革”。而去年的10月24日,张千帆等人也曾联署致信国务院,呼吁“废除高考户籍限制”。作为利益直接相关者的大量随迁子女父母,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政策转变。

缘何方案出台如此漫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沟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一名学者向记者介绍。从2010年年底,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开始就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办法”在内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调研,大量听取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

涉及人员数目庞大是复杂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有2 .53亿农民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城或在流入地出生,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有1260 .9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936.74万人。

此外,各地教育水平、高校录取指标差异,也不可忽视。就连杜玉波也坦言:“这个问题很复杂,十几个省分省出题,且课本也不一样。”

全国统一规划 给予地方一定自由

此前,记者获悉,教育部已联同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杜玉波的表态,目前这一意见已报国务院批准。

事实上,地方试点已先行一步。今年“两会”前,山东省就率全国之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政策,即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与山东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随后,上海、广东、福建、青海等多地先后类似政策。而北京、湖南、安徽等地也纷纷表示正在调研,将会出台相关政策。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比如山东和福建仅要求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而上海则要求父母为“引进人才”。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即使全国统一方案出台,各地仍有权限制定结合当地实情的方案。

据杜玉波透露,此意见将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方案。

这就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定位、发展,将产生不同的方案,“一刀切”将得以有效避免。一名参与《意见》制定的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通过的《意见》将在全国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给予地方一定的自由空间,即因地制宜。

比如在对父母的要求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可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学生的父母在当地的纳税年限等不宜全国统一,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可适当将年限提高。

焦点

“缓冲期”有多久?

各省方案多选择2014年前施行,全国方案期限不会超过地方。可以发现,即使地方政府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当即执行者也极为罕见。而2014年则是较多省份所选择的期限,比如山东、福建、广东也称将于2014年前试行。

此次国家制定的《意见》亦不例外。“不可能马上开始实施,毕竟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一位参与制定方案的教育系统人士透露,《意见》设有缓冲期,但其期限不会超过地方。

对于多地已经公布的路线图,储朝晖表示,地方的改革方案应该服从于全国。因为全国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是一个统一规划,中央提出几点政策和改革方案,分配至各个地方政府,政府再自行执行。

综观已出台方案的地方,可以发现,外来人口较多和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为少数。“人多的地方困难大,肯定需要综合考虑,结合社会福利等因素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袁振国表示。

如何避免“高考移民”?

方案将包括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

即使现行高考要求返回原籍考试,仍不可避免出现部分人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即俗称“高考移民”。

而今户籍约束放开,是否会引发更严重的“高考移民潮”?

据杜玉波透露,方案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这一项。另据一位教育系统内部人士透露,作为“随迁子女”,该方案必将包括对父母的要求,含工作时间等。

长城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应用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为学生提供一种研习案例,确保学生在研习中理解知识、交流知识以及吸收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当前,很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都选择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以不断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本身就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便利,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而且也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整体,在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显著提升地理教学灵活性,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结构中,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复习检查,对学生关于之前知识的学习情况检查,并做好新知识学习准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明确课后任务。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以上相关环节有效联系在一起,为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地理知识学习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导向是问题,基础是探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1:北京市延庆县小丰营村的蔬菜种植远近闻名,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中的所蕴含的有机物比较多,同时土层厚实,具有充足的养分,地下水灌溉比较便利。另外,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加上后天的持续发展,以及本村积极的改革创新,使得小丰营村的农业地位十分重要。

1.设置疑问,提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难方式,以此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案件中体验情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解决疑问。设疑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确保案件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基于此通常问题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对案例资料快速阅读,并通过已知条件找到蔬菜种植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有所了解,属于知识性探究。

第二,在案例中找到进行蔬菜种植描述的重点句子,分析大面积蔬菜种植的影响因素。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认识整体升华。基于所学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在疑问设置之后,则需要完成以下目标:(1)巡回检查,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微观调控学生对于各项活动的完成情况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2)指аХǎ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明确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对问题有系统化认识及阐述。

2.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主要是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之间进行问题交流,对问题有深入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可以关于蔬菜种植区区位因素提供自己的不同看法,以此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互相切磋学习,集思广益,使思维不僵化,形成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3.班级交流,互相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均需要进行交流活动,以此深化学生关于蔬菜种植区位因素的认识,并对自身知识水平明确及深化。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但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各自进行探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案例2:上元大街交通现状。上元大街的实验小学附近,长期以来交通拥堵情况十分严重,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路上总是排起长长的车龙,有的时候停滞时间可以到达几十分钟,给附近的学生、居民以及工人等出行均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程庄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是什么。需要应用的知识则是“城市交通运输”等,本次采用的学习方式为网络式学习。

让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导致程庄路交通堵塞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京城市道路网和程庄路交通的相关性?北京城市交通环境及程庄路交通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结论:

1.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本身就比较复杂。和乡村道路相比,其特点主要为:(1)城市交通运输必须实现点、线以及面的紧密结合;(2)行车及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变化比较大,通常来讲客运是城市交通运输重点,那么在上下班时间容易出现严重拥堵;(3)行人以及车辆之间相互交叉复杂,以此也就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混合交通;(4)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计及管理设施数量比较大,本身就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北京目前的城市道路网形式主要为“方格―环行―放射状”,对当前城市交通具有显著改善。但是因为在进行环线及放射线交叉处设计中还存在一定不合理,因此也就容易导致城市干线边缘道路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

3.拥堵是当前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解决方式是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并构建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以此显著提高交通路线设计合理性,并对人们的传统交通道德观念进行有效改变。

长城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法 分层目标 珠三角地区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具体的案例,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实用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课堂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故将案例教学运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快慢程度,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而知识又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每类知识可以拆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认知层次。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展开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类表

记忆:区位条件

理解:工业化的概念和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应用: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分析:分析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评价:不同阶段主导产业及工业特点;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创造:提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措施;总结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方法

二、教学过程分层

依据分层教学目标原理,选择事实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设计。本节内容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为例,由浅至深按梯度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探究一:珠三角的区域位置和区位条件

阅读教材找出珠三角的区域位置和区位条件。

探究二: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材料一、1990~2005年珠三角地区工业总产值(亿元)与城市化率(%)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利用香港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机会,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来投资,发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订做、补偿贸易)的产业。当时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这一时期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发展迅速,当时工业产值1亿元以上县达17个。

材料三、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本地区拥有全省85%的高等院校和90%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32%,总产值2664亿元,占全省93%,占全国1/3,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珠三角有23家。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三大产业比重上升,共占52.9%,三大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比重下降到17.3%。至2000年,珠江三角洲GDP占全省比重上升到69.6%。

问题设置:阅读材料一、二、三,梳理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城镇发展、区位因素具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宏观视角了解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从微观上分析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城镇发展、区位因素的异同。

探究三: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材料四、1984年10月,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珠江冰箱厂在顺德成立,当时靠镇政府9万元试制经费起家,由于乡镇企业的灵活体制和创业者的锐意进取,产销量快速上升,十几年的发展就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企业和令国际同行瞩目的家电巨头。从9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迅速,海尔、小天鹅等电器集团迅速发展,行业竞争加剧,家电市场日趋饱和,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制造业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强,加上行政管理混乱,各地乡镇企业的亏损面不断上升,产值下降。

问题设置: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呈现直观案例,便于学生了解珠三角工业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应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深层次上利于学生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普遍问题及解决对策。

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和分层教学目标原理,教师将学习任务划分为多个小的学习目标,通过案例将多个教学单元组成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单元环环相扣,由浅至深,逐步深入。案例教学,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教师不H传授学生“知识”,更能够传授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希望教师能够更多的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实践、改进,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洛林.W.安德森等著,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长城教案范文第13篇

一、重新调整规划城区中小学布局。

针对城区学校入学难、班额大等问题,我局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学整体搬迁至黄龙新校区,中学整体搬迁至现中学,现中学用于新建一所小学。新城区预留的90亩土地适时新建初中,将城区规划中预留的教育用地(原板鸭市场)适时新建一所小学”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县城河北即有初中1所小学2所,县城河南也有初中1所(中学)、小学3所。同时,加大小学、小学扩建步伐,在小学、小学各新建一幢教学楼。我局已于元月16日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校长教师代表就该调整方案召开了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调整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强,将能很好的解决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问题,缓解大班额和入学难现象。

二、大力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

针对圩镇中小学入学难、班额大的问题,我局以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一方面加紧圩镇中小学改(扩)建步伐,在圩镇中小学内新建、改建教学楼,扩大圩镇中小学容量;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吸引力,引导农村、偏远山区学校辖区内学生就近入学。2013年,我局向上争取资金843万元,新建校舍8幢、建筑面积达3761㎡,新建篮球场9个,装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92套……极大地扩大了圩镇学校的容量,改善了农村、偏远山区的办学条件,缓解了圩镇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现象,解决了山区、农村适龄儿童就学难问题。

三、适当调整山区、农村学校网点布局。

因部分山区、农村学校生源少、办学效益不高,我局已于多年前将其撤并。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就近入学的需求,撤并学校存在恢复的必要。为此,我局在充分考虑全县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现有布局等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提出了“2013年起恢复将池江镇杨村小学、杨柳小学、洋前小学等3所学校恢复三年级,逐年恢复池江镇板棚小学五、六年级;2014年起逐年恢复吉村镇右源小学四、五六年级,准备新建青龙镇长里教学点;2015年起逐年恢复青龙镇元龙小学、池江镇同心小学四、五、六年级,青龙镇同盟小学五、六年级,新建池江镇小汾教学点、路萁教学点,青龙镇留地教学点”的长远目标。届时,我县部分农村学生“就学距离过远、途中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等问题将得到较好地解决。

长城教案范文第14篇

1.1城建档案的资政价值探讨

城建档案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文献资料,现如今翻看城建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我国城市建筑曾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风格,走过不少的弯路,比如当“欧陆风”流行的时候,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巴黎一条街”、“罗马花园”,似乎不是欧洲古典建筑就很难被认可,而事实上一味的模仿、生搬硬套,能够体现出民族建筑文化的项目却少之又少。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建筑堪称世界建筑的典范,如长安城、故宫、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充分的体现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应该从这些建筑中汲取精华,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目前建筑文化所出现的注重模仿西式建筑,忽略传统建筑的状况发人深思,复兴传统的建筑文化的使命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去努力开拓。

1.2城建档案的实证价值探讨

中国历史上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城市建筑都毁于战争,现在的人们只有通过城建档案了解城市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变迁的过程。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城建档案也逐渐开始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保存,城建档案逐渐的保存到了专门的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城建档案成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其他介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实证资料。

1.3城建档案的教育价值探讨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优美的城市建筑和历史遗迹都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建筑是历史事实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文明能够延续的重要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很有可能被一些人所遗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快了一些古建筑消失的速度。物质形态建筑的消失,并不会完全抹杀承载在建筑里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善良和勤劳的品质,城建档案就在这一方面弥补了建筑消失所产生的不足。人们群众可以通过城建档案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族精神能够更好得到培育和宏扬。比如一些地区的城建档案馆同时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为青少年开展历史文化的教育,因此城建档案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2.提升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筑文化长期发函的积淀和历史缩影,因此城建档案应该切实承担起利用和挖掘城市建筑文化的历史重任,这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市民素质与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可以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作用。

2.1将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升华

从而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重点工作,在这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资料,另外还需要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城建档案的一个挖掘的过程。城建档案在进行编研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馆藏资料,同时还要结合大量的实地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挖掘建筑文化的重要步骤。通过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建筑文化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以便可以使得城建档案的文化含量会被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向着文化资源的转化。在不断的挖掘过程中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新的文化资源产品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对原有的文化资料进行有效地传承。

2.2建设建筑文化的展示中心

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建设建筑文化展示中心

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建筑文化及其建筑的历史风貌的发展轨迹给公众。建筑文化展示中心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建筑的特色,介绍建筑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等,通过这些展示可以激发公众热爱家乡的美好清洁。建筑历史的荣誉之感、城市的风采历程等都可以通过展示展现出来。城建档案的教育作用,能够比较好的展示出历史上城市建筑物的重要成就,以此来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历史,了解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对于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也可以从城建档案中获取更多的城建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很多旧的建筑物在不断的消失,这也给人们关于建筑会有更多的思考。总的来讲,就是要充分的发挥城建档案的历史价值,给人们更多的思考,让社会公众在城建档案的展示中获取知识。

2.3加快信息化的建设速度

强化建筑文化的传播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开展对于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好的了解,逐步改变人们对于城建档案认识的误区,使得城建档案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为市民的生活增添色彩。在传播工具上可以大胆的尝试微博等一些新的互动平台,不仅仅可以对城建档案的资料进行有计划的展示,同时也可以获取群众对于城建档案的建议,更好的改善工作。

3.小结

长城教案范文第15篇

1.1城建档案的资政价值探讨城建档案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重要文献资料,现如今翻看城建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我国城市建筑曾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风格,走过不少的弯路,比如当“欧陆风”流行的时候,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巴黎一条街”、“罗马花园”,似乎不是欧洲古典建筑就很难被认可,而事实上一味的模仿、生搬硬套,能够体现出民族建筑文化的项目却少之又少。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建筑堪称世界建筑的典范,如长安城、故宫、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充分的体现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应该从这些建筑中汲取精华,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目前建筑文化所出现的注重模仿西式建筑,忽略传统建筑的状况发人深思,复兴传统的建筑文化的使命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去努力开拓。

1.2城建档案的实证价值探讨中国历史上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城市建筑都毁于战争,现在的人们只有通过城建档案了解城市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变迁的过程。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城建档案也逐渐开始有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保存,城建档案逐渐的保存到了专门的机构,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城建档案成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其他介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实证资料。

1.3城建档案的教育价值探讨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优美的城市建筑和历史遗迹都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建筑是历史事实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文明能够延续的重要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很有可能被一些人所遗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快了一些古建筑消失的速度。物质形态建筑的消失,并不会完全抹杀承载在建筑里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善良和勤劳的品质,城建档案就在这一方面弥补了建筑消失所产生的不足。人们群众可以通过城建档案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族精神能够更好得到培育和宏扬。比如一些地区的城建档案馆同时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为青少年开展历史文化的教育,因此城建档案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2.提升城建档案和建筑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筑文化长期发函的积淀和历史缩影,因此城建档案应该切实承担起利用和挖掘城市建筑文化的历史重任,这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市民素质与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可以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作用。

2.1将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升华,从而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重点工作,在这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资料,另外还需要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城建档案的一个挖掘的过程。城建档案在进行编研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的馆藏资料,同时还要结合大量的实地考察,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挖掘建筑文化的重要步骤。通过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建筑文化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以便可以使得城建档案的文化含量会被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好的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向着文化资源的转化。在不断的挖掘过程中形成新的传承性的文化资源产品,从而更好的促进新的文化资源产品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对原有的文化资料进行有效地传承。

2.2建设建筑文化的展示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建设建筑文化展示中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建筑文化及其建筑的历史风貌的发展轨迹给公众。建筑文化展示中心展示的内容可以包括建筑的特色,介绍建筑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等,通过这些展示可以激发公众热爱家乡的美好清洁。建筑历史的荣誉之感、城市的风采历程等都可以通过展示展现出来。城建档案的教育作用,能够比较好的展示出历史上城市建筑物的重要成就,以此来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历史,了解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对于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也可以从城建档案中获取更多的城建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很多旧的建筑物在不断的消失,这也给人们关于建筑会有更多的思考。总的来讲,就是要充分的发挥城建档案的历史价值,给人们更多的思考,让社会公众在城建档案的展示中获取知识。

2.3加快信息化的建设速度,强化建筑文化的传播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建档案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开展对于城建档案的宣传工作,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好的了解,逐步改变人们对于城建档案认识的误区,使得城建档案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为市民的生活增添色彩。在传播工具上可以大胆的尝试微博等一些新的互动平台,不仅仅可以对城建档案的资料进行有计划的展示,同时也可以获取群众对于城建档案的建议,更好的改善工作。

3.小结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