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篇

(一)音乐活动对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音乐教学注重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提高他们艺术表达能力,促使个性完善地发展;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参与和自我表达的空间与舞台,拓展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获得艺术学习的愉悦与满足,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更是使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学前儿童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幼儿可塑性大,此时生理心理发展很快,长知识、长身体,且智力发展和道德规范的形成与他的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判断培养的相关程度比学龄期更为密切。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丰富的物质营养,促进他们身体骨骼、肌肉、大脑的发展,还必须给予足够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智力、品德、营养、审美体验方面都健康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说:“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这些都是在他们积极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形成和满足的。”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与幼儿同步发展的,因为喜欢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积极愉快、活泼、欢乐,他们的身心都会得到陶冶和发展。

(二)音乐游戏的特点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同时也是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游戏规则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

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它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既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儿童还获得了更多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

音乐游戏是孩子们需要的,是幼儿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是激发儿童情感、使儿童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音乐游戏不仅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得以发展,也是培养和塑造幼儿智商和情商的无价良方。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音乐游戏,根据幼儿对游戏的基本需求,为幼儿的音乐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使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为幼儿学习音乐创设自由、灵活、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音乐,充分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

(三)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研究现状

审视幼儿园音乐游戏,我们清晰地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传统的音乐游戏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教材内容,忽视创造力培养

2.重视灌输知识技能,忽视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3.重视教师对艺术活动的评价,忽视幼儿个体差异性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教育者经常以同一个主题要求每一位孩子,不考虑幼儿现有水平,不知道怎样去接纳和赏识,在评价中把幼儿作品作横向比较,挫伤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自卑感,最终使幼儿逃离艺术。

(四)新《纲要》、《指南》对幼儿艺术方面的要求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新《纲要》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范畴内,强调对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新纲要把艺术教育放在普通教育的范畴内,强调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个性的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严格区分幼儿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的界限,艺术接纳各种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发挥所有的机会。

《指南》中没有把音乐和美术作为子领域,而是分为了“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因为《指南》所要传达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即改变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改变重技能训练、轻感受表现的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艺术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让孩子感受世界的欢乐、美好,去不断欣赏、不断品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艺术,甚至通过创造性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开发幼儿园音乐游戏课程案例,旨在通过研究一线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个案,探寻幼儿的发展特点,形成我园特有的音乐游戏教学内容、途径方法和指导策略。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幼儿音乐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10.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典音乐磁带。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幼儿音乐性的最新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即妈妈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来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美国把幼儿音乐教育当成专题研究;英国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的项目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澳大利亚专门研究连接母婴的亲子歌曲,让幼儿在婴幼时期就对音乐进行了解。总之,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现状都反映出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外对于音乐游戏的研究开展比我国早,在国外的很多幼儿园,教师总是想尽办法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即兴创编一段非常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还会经常让幼儿自己来创编音乐游戏,甚至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加音乐游戏的创编。虽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国外的教师非常注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编的每个游戏、每个环节都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幼儿适当地了解音乐概念,创造性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使音乐成为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关于“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西南大学《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此课题对维吾尔族音乐文化进行考察,对其发展历史、文化、音乐形式及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提取出其音乐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维吾尔族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良好状态,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原则、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论思考。

徐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有效提升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的策略及研究》,通过研究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了幼儿音乐游戏课堂效果。

而我们的《幼儿园音乐游戏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是在观察幼儿、课堂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它的自主性、创造性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丰富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提升教师设计、组织教学、创新教学的能力。我们所选取的研究点较小,易操作实施,是建立在幼儿一日活动基础之上的常态化研究。

我园现状:我园现有6个教学班,其中2个小班,2个中班、2个大班,作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所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我园一直以来在艺术领域获得了不少奖项,教师具备好学上进的特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却很少呈现出系统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对音乐游戏教育缺少深入研究。因此我们选定了《幼儿园音乐游戏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音乐游戏案例研究为突破口,研发与构建幼儿园音乐游戏课程,走一条“科研兴教,科研兴园”之路。

研究价值:纵观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忽视:着重于教学的完成而忽视幼儿的需要;着重于游戏的组织而忽视音乐的功能;着重于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幼儿的情感。另外,教育管理者游戏教育意识薄弱,重视幼儿歌唱等方面的发展,对音乐游戏较忽视。在教育观念上,常常看重教材,而忽视幼儿的感受、兴趣、发现、创造、表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上停留在老师教,幼儿学;老师示范幼儿模仿,而忽视幼儿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内容上习惯以唱会一首歌,跳会一个舞代替整个幼儿园音乐游戏教育内容,忽视节奏游戏、感受类游戏等。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田间资源 幼儿音乐游戏 教学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尝试创造或组织一些具有农村田园特色的田间音乐游戏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拓展幼儿音乐学习的空间。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文章选取田间资源成功地将音乐游戏巧妙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新的幼儿音乐游戏案例。

一、大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大自然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是生动的课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为此,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追逐,追赶着花丛中的蝴蝶,倾听着嗡嗡的蜜蜂,也可以到小溪边玩水摸鱼……笔者利用本单位周边乡土资源,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努力开发幼儿教育所需的各种大自然资源。在安全前提下,让孩子们到田野上散散步、看风景、采野花、看青蛙、摘果子……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往往把配套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来源。其实,基于地方区域特色资源,教师结合教学可行性,完全可以走一条适合地域特色的幼儿园教育课程――区域校本幼儿课程。比如以“乡土”课程的开发为切入口,设计一些贴近农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以某一内容为主题,依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方案,涵盖各科领域。

二、田间资源运用于幼儿音乐游戏的实践

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幼儿喜爱游戏不单单是其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大胆利用田间资源,巧妙地融入音乐游戏,让幼儿音乐课程回归田间。

(一)田间动物类――音乐游戏活动《快乐的小青蛙》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动物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歌曲《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很喜欢的故事。教师在选择使用这个音乐游戏活动时,融活动性、知识性、体验性、趣味性为一体,可以如下安排。

第一环节――导入活动,多角度了解青蛙

幼儿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猜猜它是谁?”教师问,幼儿可以举手回答,然后告知谜语答案。接着,了解青蛙习性是什么,教师题问:(1)青蛙生活在哪里?(2)喜欢做什么事情?根据上面的谜语,幼儿不难理解青蛙是生活在田地间的益虫,喜欢捉害虫,所以教师告诉幼儿要保护它们。最后,了解青蛙的叫声,教师让学生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叫的,看看谁模仿得像?这个模仿让很多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小青蛙的“呱呱”叫,引导学生练习“呱呱”的节奏。

第二环节――欣赏并学唱《五只小青蛙》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设备,因为需要播放FLASH、《五只小青蛙》歌词及节奏卡内容。

首先,看《五只小青蛙》歌曲FLASH。教师问幼儿这个动画片好看吗?里面的儿歌好听吗?想不想学习呢?通过这些提问,再次激发幼儿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学《五只小青蛙》的儿歌。这里幼儿跟着老师唱儿歌几遍,歌词内容:“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最后,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记忆这支歌曲,教师可以用节奏卡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第三环节――《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

根据歌曲内容,教师需要让幼儿在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让幼儿参与《五只小青蛙》表演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教室场地布置成岸与河的场景,先邀请几位幼儿演示表演,教师做一些指导,然后将幼儿分组,每组8到12人,自由创编表演。

在小组自由创编表演过程中,为了增强表演的趣味性,需要设置一些游戏规则,可以这么设置:(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全部参与创编表演游戏。(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可以随机的,但是不能追求快,需要保持一定的秩序。(3)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进行比一比、评一评。

比一比、评一评问题如下:(1)哪队创编表演最棒?(2)哪队儿歌唱得最棒?(3)哪队儿指挥得最好(不会乱)?队员自评问题:“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小组互评问题:“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请为这三个问题中表现好的奖励一颗,最后大家一起在愉快的儿歌中结束课堂。

(二)田间劳动类――音乐游戏活动《捉螃蟹》

作为“乡土课程”系列中田间劳动类的音乐游戏活动,游戏《捉螃蟹》是用来锻炼音乐中的韵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孩子爱动、爱表现的特点,在寓教于乐中让幼儿仔细观察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下面节选自一份教学设计(流程稿):

第一环节――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首先,谈话导入活动。教师问:“你们见过螃蟹吗?你们怕螃蟹吗?”边说教师可以边演成一只大螃蟹,目的是吸引幼儿关注本课学习主题。

接着,教师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学生跟着学习。

第二环节――倾听B段音乐,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第三环节――倾听C段音乐,创编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第四环节――完整地练习螃蟹各种动作

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创编螃蟹的各种动作,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带领幼儿学习躲闪的动作,教师问:“一群小螃蟹在河边玩得很高兴,突然一个人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螃蟹网?看他是来捉小螃蟹的,小螃蟹怎么办呢?”教师话音未落,一群小螃蟹们已经向四处逃窜,根据刚才表演的动作重新演绎一遍。这个音乐游戏环节让幼儿明白,一旦有捉螃蟹的人来,小螃蟹们就需要找地方躲闪。

此外,有很多适合的音乐游戏活动都与大自然田间资源分不开,例如音乐《蚕豆花》、《风中的小鸭》、《放风筝》等,教师只要认真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大胆把田间资源融入音乐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体验性的音乐游戏活动。

三、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应用田间资源融入幼儿音乐游戏课程中,进行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合理创设幼儿所需要的游戏活动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内在潜力,一定能让幼儿音乐教育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钱建良.音乐教学乡土资源的开发[J].中国音乐教育,2007(03).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班幼儿;音乐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提出要求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能力,注重对幼儿音乐、美术等艺术素养的培养,音乐游戏的创新为幼儿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让幼儿通过游戏娱乐的过程对音乐、节奏都有所感知,提升乐感,感知音乐中的美。

一、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适用性

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既提高了小班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使幼儿得到了健康发展,因此音乐游戏对小班幼儿的音乐教学有着很强的适用性,这些适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爱玩特性,小班幼儿一般为3岁左右,他们正处于爱玩的阶段,游戏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能够感知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教师通过不同音乐游戏的举办能够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其次,音乐游戏能够让小班幼儿感知与人交流的快乐。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环境进入集体环境,他们很不适应环境的突然改变,但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渐渐熟悉周围的人和物,通过游戏中与教师、小伙伴的交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再次,音乐游戏中的音乐能够带给幼儿愉悦感。在对小班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选择简单、轻快的乐曲,通过这些节奏感的感知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为他们带来愉悦的心情。最后,音乐游戏符合对小班幼儿培养的目标,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音乐与游戏间接地提高对节奏感的把握,进而提升了音乐素养。

二、如何利用音乐游戏进行小班幼儿音乐教学

教师作为小班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呢?

1.乐曲选择要便于旋律记忆

音乐游戏的过程中,音乐与游戏是两大元素,教师在音乐游戏中对游戏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选择便于幼儿记忆的音乐旋律。一般对小班幼儿而言,他们能够很好地记忆节奏欢快、歌词简单的乐曲,这种乐曲能够让小班幼儿在教师引导几次后就能独立完成。

2.游戏设置要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好的游戏设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依据小班幼儿的特征设置一些具有角色扮演的情境性游戏,通过有效材料的投放使用,让小班幼儿能够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真实感受。例如,在小蜜蜂扮演中,可以投放蜜蜂翅膀、花朵模型等材料,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感到真实性,进而发挥想象力来感知音乐。

3.音乐游戏引导要适时合理

教师是音乐游戏的设置者,因此教师的引导对音乐游戏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模仿、表演等方式,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平衡好游戏与音乐,进而达到音乐游戏的统一,使小班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使音乐引导能够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让小班幼儿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提高音乐的感知力与音乐素养。

三、案例分析

笔者将通过“小鸟和大象”这一音乐游戏的实施描述,对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呈现。

1.选曲与游戏设置

音乐游戏的实施首先是对音乐的选择,《小鸟和大象》这个曲子比较欢快轻柔,在乐曲中呈现出了小鸟与大象的特征,能够吸引小班幼儿。在游戏的设置过程中,我选择了亲子合作的游戏方式,通过对小鸟与大象的不同扮演,让幼儿对这个乐曲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层感知,并通过舞蹈体现出小鸟与大象的外在特征。

2.游戏准备阶段

在游戏开始之前,对游戏进行准备。首先通过音乐的播放让小班幼儿熟悉音乐,并对其中呈现的小鸟与大象形象进行分辨;其次,给幼儿讲解有关小鸟与大象的不同特性,让幼儿通过图片想象小鸟与大象的动作,并进行模仿;再次,通过森林、小鸟翅膀、大象鼻子等游戏素材的制作投放创设出一个游戏情景;最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具体游戏动作的设计。

3.以引导为主的实施过程

在音乐游戏的实施中,首先让学生与家长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带领他们进入布置好的游戏情境,在进入情境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倾听乐曲;之后根据AB段的音乐节奏让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表演,通过个体示范、两两表演、集体表演的形式不断感知音乐;最后通过家长与幼儿的合作表演呈现音乐过程,通过转圈、飞行等动作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必要时也可以加入语言模仿。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此次音乐游戏的过程,让小班幼儿在表演中提高音乐的感知力。

音乐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具备游戏特征,也具备音乐特征。幼儿原本就好动,喜欢游戏,音乐游戏中的游戏特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有利于让幼儿进行自主活动。音乐游戏能够带给幼儿愉悦的心情,使幼儿净化心灵,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游戏进行引导,通过不同音乐游戏的创新让幼儿在音乐与游戏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4篇

一、音乐游戏的价值取向应该更加多元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通过听听、唱唱、动动,增强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的能力。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对音乐游戏的上述价值取向耳熟能详,也习惯把这些内容作为音乐游戏教学的重点来定位。本人认为,音乐游戏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只是上述内容,而应该做到更加多元。

例如:有一些音乐游戏设计了一定的情节和角色,在玩这类音乐游戏时,教师如果给幼儿提供一些自主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自主表现这些角色就可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游戏中有多个角色,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商量怎么分配这些角色或者谁先玩谁后玩等来锻炼幼儿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一些成功的音乐游戏教学案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做到耐心倾听每个幼儿的音乐想象、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使每个幼儿都感到自己在活动中很重要,孩子们在发出自己“声音”的同时获得了自信;至于音乐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在音乐游戏中,孩子们会不时地发出欢乐的笑声,玩了一遍还想玩的现象也很普遍。

由此可见,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应该只局限于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音乐游戏在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上都有着综合性的作用,其蕴含的教育价值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深度思考和挖掘。

二、音乐游戏的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喜欢直接按照教材上提供的玩法,手把手地教幼儿玩游戏,很显然,这种模式不符合《纲要》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自主性无法发挥。我认为,音乐游戏活动是一个幼儿积极发现探索的过程,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是完全受控于老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

因此,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要多听听孩子的需求。当音乐游戏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每一位孩子都较好地掌握了音乐游戏的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退位给孩子,给他们更多自主表现的机会,比如:让孩子来创编新的动作、创编新的情节、让孩子来商量角色的分配等。此外,关于音乐游戏中的规则,其制定不能单由教师来包办,以幼儿对于游戏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孩子自己去尝试制定规则。例如:在音乐游戏《逛公园》中,大家都要扮演花,可是只有几个花的头饰,怎么办才好呢?有的孩子说:“老师再做几个。”又有孩子说:“现在游戏呢,老师哪里有空再做啊!”于是又有孩子提议道:“这一次让我玩,下一次再给他玩。”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吗?”结果孩子们一致赞成。我又说道:“好呀!这个办法不错,大家轮流玩,音乐连续放,当听到间奏音乐时,请小朋友相互交换头饰,再次游戏。”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再也没有为了头饰争抢了。可以说,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遵守。

由此可见,音乐游戏也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在艺术及其教育中,最出色的老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三、音乐游戏需要创设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时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课堂活动气氛太high,甚至于失控,具体表现是:幼儿在游戏中只关注游戏的情节和自身的表现,完全忽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游戏的变化处,教师则需要不停地以高于音乐的声音来提醒幼儿,课堂吵闹不休,沸腾一片。另一种是课堂活动气氛过于安静,活动没有高潮、幼儿没有兴奋点,具体表现为:教师很热情,幼儿表现平淡,玩了几遍就不想玩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一种最理想的课堂氛围,音乐游戏的最理想状态应该是课堂节奏动静交替、张弛有度,幼儿既有适度的兴奋,又能主动地遵守规则。要想创设出这种最佳的状态,教师就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例如:孩子太兴奋了,教师就要放慢课堂节奏,给孩子兴奋的情绪浇点冷水,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暂停游戏,大家不玩了,并告诉幼儿为什么不玩,刚才哪里不好,接下来要是还想玩,应该怎么改进和调整,这样一来,孩子们躁动的情绪得以安静,游戏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音乐游戏的实施需要行之有效的规则保障

一说到音乐游戏中的规则,很多教师就担心其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其实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音乐游戏的特性决定,游戏中孩子们容易出现过度兴奋,而制定有效的规则是保障音乐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音乐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但是一旦进入集体游戏环节,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幼儿之间就会出现互相干扰,从而最终导致自主性活动也无法顺利展开,可见音乐游戏离不开规则,这是音乐游戏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音乐游戏中幼儿需要倾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如果缺少规则,课堂很容易乱成一锅粥。在一线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中,恰恰是教师合理地运用了规则,让游戏进行得井然有序,幼儿在这种井然有序的游戏中,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的经验,表达自己的声音。因此,我认为,音乐游戏需要有效的规则做保障,教师不用担心规则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要的是制定了什么样的规则,是更多地考虑教师教学的方便,还是注重幼儿的需求。我们认为,一套行之有效又符合幼儿需求的规则,能有效地保障音乐游戏的成功开展。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丢手绢》参考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丢手绢》1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

活动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以事物手绢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提问幼儿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接下来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整首歌曲,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说出玩游戏,这样也很好了引入了主题《丢手绢》。在实际演唱中,还是发现有个别幼儿音准唱的不到位,经过指导幼儿都有改正。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让幼儿游戏。我先介绍规则再提问游戏时拿到手绢的小朋友要怎么去追丢手绢的人啊!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要快快捉住他。孩子熟悉规则后,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边唱边开心的游戏着。个个都是那么认真,快乐。音乐又是那么的容易掌握。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比这节课,上的更有进步。

大班教案《丢手绢》2

活动目标

1、初步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并愿意用动作表达感受。

2、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和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2、引导幼儿做出动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音响、手绢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放音乐《找朋友》,让幼儿跟着音乐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 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

1、 欣赏进行曲,激发幼儿自由表现

(1) 教师提问:现在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听起你觉得怎么样? 幼儿答:找个好朋友

(2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学着找朋友,特别高兴。引导幼儿准备

三、 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性质

1、 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找朋友》

1、 教师:你听到兴奋的音乐就好像找到了你们的好朋友。

2、 教师:你们真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音乐玩个丢手绢游戏吧。

四、 用游戏表现音乐性质的不同。

游戏规则:

1、手拉手围个大圆圈。

2、选出一名小朋友站在大圆圈的外面。

3、播放《找朋友》音乐,要求小朋友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跑动来,音乐一停止就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身边,音乐一响起游戏又重新开始。这样循环到结束。

五、 结束活动:

你们表演的真棒。现在我们排好队到活动室外和更多小朋友们玩吧

教学反思:

《丢手绢》是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想在集体中玩得高兴,大家必须遵守规则。

教学亮点 :

音乐游戏《丢手绢》这首歌曲主要是先听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幼儿感受其节奏,学习歌词内容,理解歌曲大意。也可通过欣赏手绢来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喜欢音乐,喜欢美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生就乐与表现美,而这节课我就运用了孩子这一点,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充分的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渴望,并从中培养幼儿共同创作互相交往的能力。

教学启示: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问题与分析:

幼儿在家中可以把学过的游戏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每位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让我更加了解到,游戏即快乐,音乐教育即快乐教育。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孩子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抒展舞姿、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音乐游戏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

大班教案《丢手绢》3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会唱《丢手绢》歌。

2、不同颜色的手绢几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站好队形,幼儿按照地上画的`圆围成圆圈坐好。

2、引出游戏

(1)小朋友还记得那首丢手绢的歌吗?

(2)老师幼儿齐唱《丢手绢》。

3、介绍游戏玩法

(1)请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围着自己的圈跑。

(2)当唱到“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那一个小朋友就把手绢悄悄的丢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围着圈跑。

(3)当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就应该马上去追刚才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要围着圈追。

(4)被追的小朋友跑到一个空位子旁就马上坐下,这样,追的小朋友就算没追到,所以,就该他再来丢手绢。

(5)如果追到了,就该被追到的小朋友再来丢手绢。

4、提出游戏规则

(1)不疯闹

(2)跑时不离开圈

(3)只准捡到手绢的那个小朋友起来追,其他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给他们加油。

(4)小朋友要自己围着自己的圈跑。

5、幼儿开展游戏,老师指导

(1)看幼儿有无遵守规则进行游戏。

(2)帮助还未理解游戏玩法的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6、放松活动:

在《丢手绢》音乐伴奏声中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以缓解紧张疲劳的身体。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

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的教学思想

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不仅仅是游戏,它是音乐和游戏的结合,它既有音乐学习的基本知识点,又包含了游戏的趣味性。它植根于幼儿的思想,幼儿的音乐教学应该充满童真和乐趣,使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幼儿教师应该利用好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引入游戏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从幼儿到成人阶段,每个时间段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现代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符合人们想法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音乐活动游戏化的优势

1.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天生喜爱做游戏,这也是幼儿了解身边环境的常见方式。游戏和幼儿的身体、心理发展息息相关,游戏是幼儿情感的表达,幼儿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一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和幼儿的沟通。音乐活动的游戏化满足幼儿对于游戏的需要,为幼儿的音乐学习营造快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以幼儿为主体,注重通过音乐游戏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确保幼儿能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内在需求,并去除不利于幼儿发育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水平。利用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对幼儿的强大吸引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幼旱恼体音乐水平,另外,对音乐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2.活跃幼儿的思维

有利于幼儿大脑健康发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音乐活动的游戏化。音乐活动的游戏化能使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去了解音乐,用内心感知音乐,并且在进行游戏获得快乐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游戏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变化性较强,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幼儿时期是初期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应该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在音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很多幼儿对声音的反应非常快,相对于图片和文字,幼儿更容易对声音产生回应。所以,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健康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幼儿爱玩的天性和天真的思想,所以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和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音乐活动的游戏化能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幼儿音乐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音乐老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掌控好幼儿的心理状态,完成音乐学习的任务。目前,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探究急需深化,通过分析目前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应用状态能得出,目前的音乐教学模式比较单调,音乐游戏形式缺乏创新,音乐活动和游戏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三、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发展

音乐活动游戏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音乐活动用游戏的形式展开,不但能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更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把游戏引入音乐教学中,能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魅力。比如,在幼儿进行表演的时候,可以把音乐和表演相结合,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仍然会有人提问:“幼儿能理解话剧的情节吗?在进行角色演绎的时候,能代入角色之中表达角色的真正情感吗?”音乐与游戏的融合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小班音乐活动《抱抱》的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幼儿一些有趣的演出工具,比如,小猫的猫爪、大树的模型、大象的鼻子面具等,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音乐。用音乐增强幼儿的代入感,引导幼儿表达正确的情感。音乐活动的游戏化能把复杂的音乐内容简化、娱乐化,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音乐能调动幼儿的情绪,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节奏是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将重点提高幼儿准确的音乐节奏,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最可行的方式是运用话语、身体行为诠释音乐节奏,再辅以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让幼儿全方位地增强节奏感。让幼儿不仅仅在听音乐,更是在玩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活动的游戏化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例如,可以在幼儿读故事的同时配上美好的音乐,能增强幼儿的角色代入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7篇

一、小班数学活动和游戏整合的理论依据

1.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年幼的儿童其思维有着不可逆性,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事物,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认知过程中幼儿对于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接受到什么程度,完全依赖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情感和个性倾向性,不以老师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千姿百态的音乐正好让幼儿兴趣、爱好、情感和个性倾向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生动的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有趣、充满情感的及想象的游戏情景教学活动下,主动建构相应的知识经验,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

2.依据《纲要》的理念。新《纲要》中指出了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老师应该为幼儿的数学活动创设一种情境,特别是利用游戏的情景去刺激幼儿的数学思维,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将幼儿园数学活动与游戏之间互为整合,使孩子从中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构建数学概念。

二、小班数学活动和游戏在实践中整合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作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老师应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互补互通,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游戏,获得有益的数学经验。

1.有目的地创造游戏条件促进幼儿建构。在数学活动中,游戏的介入能有效地把幼儿带入有趣的情景中,使每个幼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老师应把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融于各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案例一:在图形、颜色、大小分类的学习中,我利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做了不同图形、颜色、大小的头饰,当音乐一停,要求幼儿按自己身上的图形头饰找到相同图形的朋友。当幼儿找到朋友后就会高兴地做各种亲昵的动作,之后随着教学需要的不断更换,我要求幼儿找“红色正方形的小朋友”,找“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小朋友”,等等。

评:认识图形、大小和颜色是幼儿已知的数学知识,但今天的目标是进行分类,我设置这个游戏的情景,是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在自己的头脑中对头饰的形状、颜色等知识建构的结果,使简单重复的找朋友的游戏而变得有趣,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案例二:在平时我们经常会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游戏,幼儿对此也非常熟悉,为了进一步的巩固5以内的数数,于是我对幼儿说:“请你摸摸滑滑梯拍两下,走回来。”“请你摸摸小草跳三下,跑回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我既帮助幼儿巩固了正确的数数的能力,又让他们的游戏能力得到了提升,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既获得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促进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游戏和学习的气氛一样浓厚。

评:我们幼儿已学过了5以内的数数,对数数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借助“小孩真爱玩”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巩固5的数量,实践出真知,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往往要比成人直接给的印象深刻。

2.以动态的事物激发幼儿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努力唤醒那些冷漠态度的孩子的注意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一般来说动态的事物更加能激发幼儿的注意,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只有兴趣被激发出来时,幼儿的灵性才能活起来,教学活动才能乐起来。

案例一:在方位词的学习中,我放弃了原来平面的方位操作材料,而结合音乐游戏“小老鼠”,拿出了一个可爱真实的布偶小老鼠,配合“小小老鼠”的音乐,边拿小老鼠做动作(一会跳到桌子上,一会躲在小椅子的下面),边唱歌曲:“小小老鼠,跑来跑去,跑来跑去,小老鼠跑到哪里了?”幼儿回答:“小小老鼠,跑来跑去,跑来跑去,小老鼠跑到桌子上。”(躲在椅子下,藏在桌子里)让幼儿跟随小老鼠游戏的动作感知方位词上、下、里、前等。

评:小班幼儿学习方位词如果只凭老师的讲解,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感到无聊。本次活动设计动态的小老鼠游戏动作,来活跃幼儿情绪,牢牢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幼儿以歌曲的形式来回答来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

案例二:为让幼儿真实地感知1和许多的概念,在游戏《猫捉老鼠》时,我扮演一只大花猫,全班幼儿来扮演许多小老鼠,引导幼儿感知1只猫、许多老鼠。又如玩音乐游戏《拔萝卜》,让幼儿在拔萝卜的过程中,玩一玩,唱一唱,演一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一只小花猫、一个大萝卜、一位老奶奶等。

评:老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事物,并将与数学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丰富的知识,积累经验,感受数学在身边,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3.以灵活的方式化解数学重难点。小班的幼儿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抽象逻辑思维还刚刚萌芽。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到音乐游戏中去,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话,帮助幼儿摆脱枯燥的学习方式,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案例一:比较多少是小班数学的难点,小班幼儿对少1和多1的概念还是比较的模糊。于是我结合游戏“抢椅子”,让幼儿围着椅子转,音乐一停,会有一位幼儿没有抢到小椅子,这时我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感知幼儿的数量与椅子的数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几比几多,几比几少,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

评:在比较多少中,几比几多,几比几少是一个很难的知识点,活动中将数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音乐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不仅满足了幼儿的竞赛的心理,还促使幼儿准确的对数概念的认识。

案例二:韵律活动中队形的变化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守恒关系。如:韵律活动中需要队伍从圆形变成方形,幼儿的站立位置变化了,也许空间变小了,但是幼儿的总人数是不变的。另外,韵律活动中幼儿的站位等也充分体现了空间关系。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8篇

一、在幼儿教学当中进行动手游戏

一些手工的游戏一定要幼儿亲自来操作,比如“串珠子”“捏彩泥“”剪纸”等一系列的游戏,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要求通过穿、揉、搓、捏、放、收等一系列的动作才可以完成趣味、生动的图案与物体。只有如此,才能够切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大脑和手的协调一致性。幼儿具有好动、活泼的天性,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结合自身的爱好进行游戏活动,比如,针对拼火柴的游戏,教师可首先为学生示范一些不相同的图案,再要求幼儿动手去练习。这样,幼儿就能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一系列多样化的图案拼出来,幼儿能够由简单到复杂,且能够为其他的幼儿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在幼儿音乐教学当中应用音乐游戏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而在幼儿教学中借助音乐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比如,对于《牧童》这首歌曲,幼儿在情境当中进行角色扮演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牧童在放羊的过程中,唱着欢快的歌曲,可是小羊为什么却不叫呢?”在这个时候,教师可让幼儿想起自己所表演过的情境。这样,幼儿就能够编出比较新鲜的歌词:通过分组进行演唱,其中一组是牧童放牧的歌声,另外一组是小样的叫声。因此,在歌唱歌曲第三段的时候,幼儿就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表演,这样幼儿会变得非常开心。教师在教授幼儿音乐的时候,其中不少的幼儿歌曲的主题是小朋友和动物,为了使幼儿更加有效地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当中的角色,教师就需要设计一部分角色的音乐游戏,以使幼儿感受到所有角色的情绪和形象,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在实施幼儿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让幼儿学习到知识,并了解到社会生活,从而充分地挖掘幼儿的潜能,提高幼儿的智力,以及增强幼儿的体魄。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多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以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最终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李春梅工作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民族幼儿园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9篇

一、音乐游戏教学和音乐教学游戏化有什么区别?

首先,关于“音乐游戏”。教师争论的焦点主要在:游戏规则的选择和制定是否一定要与音乐的要素有关。其实,如果游戏规则与音乐要素完全没有关联,那就不能称其为音乐游戏。有些游戏活动看似热闹,但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幼儿似乎都没有将音乐融合到游戏中去的意识,脱离了音乐要素的活动究竟还是不是音乐游戏呢?经过研讨,大家基本认同:从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出发,所有的音乐活动都需要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但必须能真正吸引幼儿参与,激励幼儿不断提升参与音乐活动和享受音乐乐趣的水平。

其次,关于“音乐教学游戏化”。“游戏音乐,快乐成长”是由2008年第六届南宁研讨会提出的之后两年研究工作的重点,其目的是努力落实“集体音乐教学游戏化”的问题,探索出一些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将“不好玩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好玩一些”的具体工作思路,并力图从理论上澄清为什么有些活动会“好玩”而有些活动会“不好玩”。

我在南宁研讨会所作的主题报告中展示了一个从世界传统儿童民间游戏实例中归纳出来的游戏规则“类型清单”。在这个清单的表演游戏、控制游戏、传递游戏、身体接触游戏、领袖模仿游戏、输赢竞争游戏等类型中,都可找到我们自小就熟悉的音乐游戏的身影。如表演游戏,重点是随乐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控制游戏重点是在音乐的特定位置静止造型并保持克制,直到音乐出现解除克制的信号为止;领袖模仿游戏比较简单的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比较复杂的如“照镜子”“猜领袖”等,都是以快速准确地做出与领袖相同的动作为主要游戏规则的,其他游戏也可能有领袖模仿,但通常无需合乐,而音乐游戏则必须合乐;身体接触游戏之一的“花式对击掌”是一种全世界儿童都玩的合作游戏,无论伴随儿歌、歌曲或乐曲,击掌的动作也都需要合乐进行;输赢竞争游戏的种类繁多,以“丢手绢”为例,虽然儿童们更关心最终追逃的输赢结果,但边歌唱边行走,并自然注意歌唱与行走的和谐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其音乐要素。

我觉得以上各种“具体游戏方式”都可以看成是设计某一种具体游戏活动的思路。但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关键在于“化”,即“转变”,也就是如何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将这些“游戏形式”转变为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流连忘返的“游戏状态”。因此,不管用何种手段,凡是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爱美之心,吸引、激励幼儿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手段都应该成为使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手段,关键在于幼儿认知欣喜、审美感动和社交温情的获得。

二、如何设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设置的第一重要原则是:使音乐活动真正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为了落实这一目标,音乐教学活动应力争突出幼儿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要求:(1)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音乐感;(2)获得学习技能、策略与发展学习品质;(3)发展情感以及积极的个性、社会性品质。而且,为了使以上三方面的目标得以落实,教学活动目标都应该按照行为化的标准来陈述。如小班律动活动“小鸟飞”的目标可以是: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的结构,听辨鸟飞(A段轻柔、连贯)、鸟吃食(B段轻巧、跳跃)的音乐。学习走小碎步,知道走时可以尝试将脚跟踮起轻轻移动。能用鸟飞、鸟吃食的动作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此项目标中含有三个不同的知识技能目标,即通过学习活动,幼儿应能够:第一,听出音乐A段和B段的不同;第二,初步学习踮起脚跟轻轻地走小碎步;第三,在听辨和体验两段音乐不同性质的基础上,用相应性质的表演动作表现它们的不同。

(2)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探索手臂在不同方位上的摆动以表现鸟飞,并体验创造的乐趣。该目标重点关注的是:通过教师引导的探索性学习,萌发创造兴趣,初步体会到通过方位变化便可创造出不同的手臂舞姿。

(3)初步学习找空地方做动作,做鸟飞动作时尽量不让别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别人。在该目标中,要幼儿学习的是在空间运动中与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初步观念与技能。

这样,我们期望的幼儿三方面的发展目标就逐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中去了。当然,在提出和撰写教学活动目标时,教师往往还需要注意以下具体问题:

(1)音乐感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

我们面对一个音乐、舞蹈作品时,首先应该审视其中蕴含的音乐、舞蹈知识技能;其次应该思考、体验这些知识技能在该作品中的审美含义;最后还须慎重推敲,在何种程度上操作才能使这些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有真实意义的挑战。如在面对含有休止的歌曲时,许多教师往往提出“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的教学目标,并在实际教学中让幼儿使用点头、闭嘴、摊手等非音乐的动作来达到休止的目的。其实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建议尽可能体现休止的音乐审美含义。如中班歌曲《小熊过桥》第一段中的休止表现的是小熊慌乱的心情,第二段中的休止则表现了妈妈鼓励小熊时的坚定语气。因此,教学目标可表述为:进一步理解和表现休止在歌曲中的含义,尝试用较弱力度的停顿和较强力度的停顿分别表现小熊害怕及妈妈鼓励时的不同语气和心情。

(2)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

以前,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发展幼儿的记忆、模仿等学习能力。现在,我们认为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目标中加以充分体现。

(3)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目标的提出和撰写。

幼儿情感、个性、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与音乐感知、理解、表达能力发展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割裂这些联系,不但这些方面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发展,而且这些方面发展的缺失和滞后必将影响幼儿的音乐体验、表现的完整性和审美性。如许多幼儿在唱“你的眼睛里有个我”(出自《拍手唱歌笑呵呵》)时,不看同伴而看其他地方;许多幼儿在唱歌、奏乐或跳舞时只顾自己而不注意与他人或集体协调……所以,我们认为,必须把音乐活动中蕴含的这些能力发展要求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目标提出来。如对于《拍手唱歌笑呵呵》这首歌曲可提出这样的目标:尝试在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看着同伴的眼睛唱歌和做动作,并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每个人天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它是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常说的学习兴趣,就是好奇心、好胜心及爱美之心被有效激发起来后的一种积极状态。在这次研讨会所展示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用体能游戏与音乐学习自然融合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胜心,不失为一种思路。除了一般的动作表演会涉及对身体运动能力的挑战之外,更为典型的体能游戏主要有控制游戏及输赢竞争游戏中的占位游戏和追逃游戏等。在受幼儿欢迎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中,一般教师都会设置一个合理有趣的故事情境,并在情境中给幼儿一个控制不动或占位、追逃的理由。如:毛毛虫遇到了公鸡,需要在危险的时刻静止不动;被揭露了伪装的狐狸需要在黑猫警长追捕时迅速逃跑等。这些情节,可以安排在音乐休止的部位,也可以安排在与音乐性质相吻合的特定部位。其实,玩过“木头人”“切西瓜”“丢手绢”等传统音乐游戏的教师,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更换音乐和故事情节设计出这类新的游戏来。

智力游戏也是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开课教师用以激发幼儿好奇心、好胜心的手段。在由南京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带来的中班歌唱活动“小雨点的歌”(歌词:小雨点不害怕,跳进池塘笑哈哈。青蛙问它你住哪?哪里才是你的家)中,教师一开始就设疑:“小雨点从很高很高的天空中跳下来,池塘里的青蛙很好奇地问小雨点:‘哪里才是你的家?’”这个问题立刻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又说:“小雨点已经把答案藏在了这些荷叶(摆放在磁性黑板上的教具)的后面,如果小朋友想知道小雨点的家究竟在哪里,就需要翻开这些荷叶。”这个猜谜情境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那么谁来猜呢?这次教师采用了民间传统的“点兵点将”游戏,被点中的幼儿可以在黑板上自选一张荷叶并翻开。这种不确定结果的游戏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猜谜机会的渴望和对幸运儿是谁的好奇。每张荷叶后面分别藏着房子、大树、花朵、雨伞、云朵、池塘等事物的图片。幼儿翻开后要说出所选事物是不是小雨点的家,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由于教师认为理由的阐述比答案更重要,所以随后教师鼓励所有幼儿根据他人和自己的理由对不同的可能答案进行“对、错、疑问”的投票表决,再由小雨点来揭晓答案。直到答案揭晓,幼儿的好奇心才得以满足。

四、为什么在新歌教学中一定要安排自主评价环节?

我们仍以“小雨点的歌”活动为例加以说明。在该活动中,教师除了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进行范唱以外,还在每一次玩“点兵点将”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进行范唱。因此,6遍游戏之后,大部分幼儿主动开始跟唱了。在答案揭晓之前,当教师鼓励幼儿用完整演唱的方式再次提出问题时,幼儿已经能够比较完整流畅地享受歌曲演唱本身所带来的审美感动了。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这里安排一个自主评价环节:即让幼儿对所学新歌做一次回顾梳理,审视一下自己可能记住了多少,有哪些地方还不是非常清楚。

在以往的教学流程中,在幼儿初步练习完整演唱3或4遍后,教师一般也会安排一个由自己来进行评价和提出完善举措的环节。但现在,我们建议教师将评价的权利和责任交还给幼儿,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自我觉错及纠错的习惯和能力。而且,这种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班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幼儿年龄小,对问题的察觉、定位和表述能力需要一点一点地培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比较稳定的图谱、接唱游戏、小组或个体自愿者表演等各种方法来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年龄向幼儿提供描述问题位置、性质的词汇、语句或其他定性定位的合适方法。例如:小班幼儿可以在图谱上指出有问题的词、句;中班幼儿可以直接唱出或念出不清楚的具体句子;大班幼儿可以指出词、曲、节奏等方面的问题,以及问题具体在第几句甚至前或后半句。当然,教师还应该经常鼓励幼儿之间相互觉错或纠错。

五、“传递游戏”传递的是什么?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合理引进游戏,适当应用游戏形式开展音乐教学,可促进幼儿兴趣提高,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及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生成与提升。即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游戏化有助于促进幼儿各项优秀品质的养成与提升。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可拉近幼儿与音乐的距离,让幼儿喜欢上音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且幼儿虽然认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有限,但对音乐的反应十分灵敏,利用游戏可让幼儿对声音的基本反应转化为深入感知,从而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初步生成。与此同时,音乐教学游戏化还可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音乐教学游戏化现状

虽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诸多益处,但受很多条件限制。现阶段幼儿园在推进音乐教学游戏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幼儿教师对游戏缺乏正确认识,普遍未能认识到游戏的教育价值,只将其作为课堂的润滑剂,活跃课堂气氛,并未将游戏与音乐教学产生实际联系。其次,许多幼儿教师虽将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游戏引进音乐教学中,但这些只是让幼儿体验了参与游戏的快乐,并未做到积极引导幼儿,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知识与经验,因此游戏的教育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音乐游戏化教学并未实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能力、素养生成与发展的教育目标。再次,在很多音乐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自行设计并进行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幼儿听,没有充分体现出游戏性;还有的教师设计的游戏是反复的、重复的,导致幼儿对游戏本身也提不起兴致,更无法学习到音乐相关的知识;教师设计的游戏过于复杂,导致学生进行游戏都出现困难,通过游戏来掌握音乐知识更是难上加难;还有的教师设计游戏时过分强调规则,导致游戏本身的影响力消失。幼儿在活动中只将注意力放在游戏活动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上,对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反而未给予多大关注。

三、如何有效推进音乐教学游戏化

鉴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游戏与音乐的必然联系,许多教师都对“如何利用游戏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从教学方面提出的策略与方法。幼儿园音乐教学首先应立足于音乐本身,从音乐着手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促进音乐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其次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性格特点广泛搜集教学资源,为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音乐,如动物的叫声;自然界下雨的声音、打雷的声音、风的声音;洗澡时水的声音……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进行音乐教学,以保证音乐的趣味性。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游戏情境,将音乐知识置于游戏情境中,以此实现音乐教学的游戏化。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利用游戏开展音乐教学可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也能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二)从教师方面提出的策略与方法。在利用游戏推进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要学会转换角色。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将自己当成游戏参与者,以此保证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学到音乐知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待事物的认知并不健全,所以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维,并加以正确引导,设计让幼儿易于理解且有教学意义的游戏。幼儿园教师可以组建音乐教研小组,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创建游戏的成效,及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游戏化方面的能力。对幼儿园教师也应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幼儿的需求,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助力幼儿学习音乐。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中,教师不但要将传统的“你教我听”教学模式变为游戏化教学,还要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功课,不能只顾让幼儿玩游戏却忽略让幼儿学习音乐的目的,幼儿对于音乐还没有概念,所以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游戏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结合生活给予幼儿音乐方面的启蒙,让幼儿随时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建立起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促进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方石.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0).

[2]蒋丽云.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音乐课程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来启发、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智力开发,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以引导幼儿参与唱歌、音乐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基本教育内容,以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幼儿的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废弃灌输,主张启发和引导。在音乐游戏的教育过程中,尤其要发挥幼儿的音乐感知和所谓的“乐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音乐游戏是孩子们需要的, 是幼儿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 是激发儿童情感、使儿童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不仅促使幼儿音乐能力得以发展, 也是培养和塑造幼儿智商和情商的无价良方。

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 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 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用这种手段让幼儿用肢体去感知音乐,用心灵去触摸音乐, 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音乐游戏灵活多变而富于想象,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时期是实施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意识、有兴趣地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音乐是时间艺术, 是瞬间的听觉艺术, 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扑捉和聆听到音乐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大多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敏锐的听觉,能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能力,自然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乐于玩音乐游戏并从中接受音乐教育。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1、内容的游戏化;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中,除音乐游戏外,在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教学内容中,游戏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如:《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可用游戏的方法,有角色、有场景的再现歌曲中反映的情景。还有常见的传统游戏歌曲《猜谜歌》、《手指游戏歌》、《跳皮筋歌》等。再如《龟兔赛跑》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儿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根据乐器演奏所表现的角色内容,可自发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有的扮演小兔、有的扮演乌龟,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展现自己;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获得参与游戏的兴趣与乐趣。

2、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新《纲要》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幼儿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索为主,关注的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幼儿的参与情况,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从这一点上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幼儿多少思维火花的活动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所以说,音乐教育活动已经将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转向了教育教学主体――幼儿上来了。在探索课程内容游戏化的同时,还应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建构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 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化教学中, 快乐地感受和感知音乐, 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教学趋向综合化。如,可以借助故事配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方面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3、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因此,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歌表演、演奏中自己去探索概念,跳、听、敲、想、画、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新纲要下的音乐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要变得游戏化。首先内容上,我们会多样一些。每个小的音乐活动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简单而且易使用。活动的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乐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训练。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创造性音乐教育是调动幼儿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幼儿对音乐游戏活动的浓厚兴趣。兴趣能诱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机, 有了兴趣, 幼儿才能控制注意力, 产生快乐情绪。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 能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学习。

4、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幼儿教育首要的内容是在玩中学。在音乐游戏《跳跳糖》中,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因为:在玩中学,主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一个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对游戏规则进行探究。音乐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课程游戏化教学中。而幼儿的音乐能力往往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以及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音乐修养的限制, 使幼儿的音乐能力很有局限性。因此对幼儿来说, 他们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通过听觉上的感受来体验音乐的美,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中更具体、更生动的音乐形象, 从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还是一个刚刚涉及的方面,音乐能力还不可能一日成就,但是在一次次的音乐游戏的亲身实践中,通过孩子们的唱、跳、演会一点一点的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 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2篇

幼儿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运用不同手段、不同方法来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班级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班级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步,并能按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小兔动作和自然物。

3、体验游戏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2、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来到》,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小动物出来玩的样貌。

二、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a、b、c三段音乐

1)、导语: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动物出来玩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三段音乐)

2)、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听音乐看表演(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了解游戏情境)

教师表演后提问:

1)、你们喜欢刚刚的表演吗?想再看一遍吗?你们要注意看看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2)、刚刚的游戏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游戏顺序和小兔动作)

3)、它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在捉迷藏啊?

(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两段音乐,感受两段音乐表现的不同资料和游戏情境)

3、学习蹦跳步和小兔子动作

班级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学习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听信号做动作,做到动作灵敏协调,初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布袋、乌龟头饰;

大鼓一只。

2、设置情景:树林、山洞。

3、房子一座。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

我做乌龟妈妈,你们做小乌龟好吗?宝贝们,快叫妈妈一声!(妈妈)哎!我的小宝贝们真乖。

2、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二、学习本领。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手膝盖着地、一二一二向前爬。

2、幼儿练习。

三、参观新家。

1、乌龟妈妈:宝贝们,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新家造好了。

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2、幼儿跟着乌龟妈妈向前行进爬。

3、在家听音乐休息。

四、乌龟运粮食。

1、乌龟妈妈:冬天快到了,我们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宝贝们,妈妈带你们一起去运粮食吧!

2、途中设置情境:遇蛇。

引导幼儿听信号做躲好的动作。

3、到达目的地,运粮食。

4、引导幼儿观察粮食的颜色,挑自己喜欢的粮食运回家。

鼓励小乌龟互相帮助、协调的往背上装粮食。

五、运粮食回家。

1、乌龟妈妈:我们终于到了,我们把粮食放到家里去吧。

引导幼儿把粮食送到房子里去。

2、吃饼干庆祝。

班级活动方案3一、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尝试采用匍匐爬行的方式爬过障碍物,提高匍匐爬的能力。

2.积极地参加活动并在乌龟搬家的的活动中感受爬行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匍匐爬得动作要领,在爬行过程中不碰响小铃铛。

2.教学难点:尝试带物匍匐爬行,并在过程中勇于探索不轻言放弃。

三、活动准备

1.大积木若干。

2.三根橡皮筋并穿有小铃铛。

3.椅子六把

4.红黄两色即时贴标记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T:“立正,你们都是神气的小乌龟,快跟着妈妈一起跑一跑,锻炼一下身体吧!”(妈妈带着乌龟宝宝跑步进场)

2.队列练习

T:“立正,向右看齐,立正,稍息,立正。”

T:“孩子们你们可真是神气勇敢的小乌龟啊!你们能帮妈妈实现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吗?”

(二)分层活动

1.教师创设情境:孩子们对面可真漂亮啊!妈妈真想住到在有花有树的环境里哦!可是要把家搬到对面我们就要爬过这些铁丝网。

如果碰到了铁丝网,小铃铛就会响起来。到时候任务就失败了,我的愿望就再也实现不了了。”

2.幼儿尝试爬过铁丝网

(1)T:“看这里就有一条铁丝网,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怎么样才能不碰响小铃铛,又能安全的爬过去呢?”

(2)幼儿尝试,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T:“孩子们,成功了吗?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样安全的爬过去,没有碰响小铃铛的。”(身体尽量贴着地面、头不要抬得太高)

T:“你能为我们演示一下吗?”教师在幼儿演示的时候将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讲解一下。(身体怎么样,头怎么样,能不能抬得很高,手要怎么动)

(3)教师归纳总结

T:“原来他在爬的时候用到了我们身体的一个特殊的部位——手肘。(教师介绍手肘)这就是我们的手肘,我们在爬的时候手肘紧贴地面,通过手肘一前一后的移动,来带动我们身体前进。”

T:“孩子们我把安全过铁网的要领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匍匐爬很简单,记住四点准没错。身体贴地面,头要侧一侧。手肘带动身体爬一爬,最后不要忘记屁股也放低。安全过铁网,本领练得好。”

T:“孩子们,我们也来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好吗?”

T:“这次你们都成功了吗?”(如果还有不成功的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成功,并请大家一起想办法找出原因。如投没有低下、屁股撅得太高了)

T:“那刚才还有个小朋友没有成功,请你们帮他找找原因。为什么他没有成功。”(请没有成功的孩子演示,请其他孩子找出他没有成功的原因。”

大班体育游戏《谁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肩上挥臂投准的基本方法,锻炼其手臂力量。

2、激发幼儿对投掷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精神。

3、调动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目测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投掷物、标靶若干、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排成四路纵队。

2、准备操练习:要求幼儿能与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

二、基本部分。

1、投远活动。

①幼儿自由玩纸飞机,让幼儿尝试投远的方法。

②请幼儿说说、做做,怎样使纸飞机飞得远。

③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放,身体后仰,用力蹬地头向前方。

④幼儿集体徒手练习3—5次,教师注意观察加强个别指导。

⑤请幼儿按的投掷方法练习投纸飞机。

2、投准活动。

①教师启发谈话:小朋友学会了正确的投掷方法,那么怎样能投得准呢?

班级活动方案4【活动意图】

幼儿喜欢做游戏,透过游戏使幼儿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同时使幼儿认识果蔬的颜色,并按颜色将果蔬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箱子内,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既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潜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果蔬玩具分类并放到相应的箱子内。

3、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用心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四种颜色的塑料果蔬玩具若干《走路》音乐光碟小猫、小兔头饰小鼓

【活动重点】

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播放《走路》音乐光碟,引导幼儿模仿动作,进入游戏情境。

2、介绍游戏玩法:

①戴上小猫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小猫有一些箱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箱子?”“我们一齐数一数吧!”

②介绍游戏玩法规则:“小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四种颜色的塑料果蔬玩具撒在地上)“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水果或蔬菜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箱子里呢?”“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③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头顶上,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④“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小鼓一响就一齐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蔬,准备好了吗?”

3、合作玩游戏《送果蔬回家》

四名幼儿分别站在箱子前做小老师,其他幼儿捡拾果蔬玩具放在箱子里,看看他们放的对不对。

①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状况

②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忙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③根据幼儿的取放状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能够是2个、3个。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继续玩送果蔬回家的游戏。

班级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城市的名称。

2、学会与集体协调动作,并随儿歌轮流交流角色进行问答游戏。

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快速地接说游戏儿歌。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知道我国一些城市的名称,电脑网络图片(故宫)

活动过程:

1、老师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出示故宫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故宫在哪里?你想去北京吗?怎样才能到北京呢?启发幼儿说出乘火车,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火车”。

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1)开火车的人,边拍手边说:“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2)全班幼儿要边拍手边问开火车的人:“哪里开?”和“谁来开?”

3、老师分别与集体或个别幼儿一起进行“开火车”游戏活动,练习游戏中的对话,训练幼儿的听说能力。

(1)老师先扮开火车的人,与幼儿进行对答游戏。老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哪里开?”老师:“北京开”幼儿:“谁来开?”老师:“大家开。”接着幼儿扮开火车的人,与老师进行对答,通过这种集体练习,帮助幼儿熟悉游戏中的对话。

(2)老师扮开火车的人,分别与个别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鼓励幼儿声音响亮地与老师进行对话。

4、老师引导幼儿将开往全国各地,丰富游戏的内容。

启发幼儿说说:火车能开到北京去,还可开到哪里去呢?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说出各省市的名称。然后,老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5、幼儿围坐成半圆形,老师先请一位幼儿扮开火车的,大家一起边拍手边回答。

老师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将火车开往各个地放,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较快地进行对答。

附游戏儿歌:

开火车

甲: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齐:哪里开?

甲:_开(地名)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3篇

音乐教育不但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也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音乐不以说教方式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幼儿,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心灵。在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合作能力等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我就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从音乐几个方面。

1.音乐欣赏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音乐欣赏活动是让幼儿从音乐欣赏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进行验。我以为可通过教师主导的图谱欣赏和幼儿主导的合作欣赏这两方面去进行。教师主导的图谱欣赏,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在充分分析音乐之后为幼儿设计,给制出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和理解水平的图谱,帮助幼儿分析和表现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基调,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主导的合作欣赏活动,一些乐曲短小、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的作品,非常适合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也非常愿意把自已的感受通过绘画和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2.音乐游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1灵活多变的音乐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让幼儿体验快乐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集体游戏是受幼儿欢迎的音乐活动形式之一,一方面,通过集体音乐游戏,能将幼儿扑克发的动作逐步转变成完善、和谐、协调的动作,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另一方面,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唱歌,跳舞进觉得特别开心,这种快乐的情绪能帮助幼儿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熟悉和亲热起来,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欢快地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

2.2培养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游戏中都包含一定的规则,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使幼儿逐步体会到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只有大家都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游戏,才可能使活动顺利进行。

3.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严谨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游戏互动 实现

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育属于主要教育课程,其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强化幼儿对美的了解和看法,还能够激发和培育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蹦蹦跳跳是对幼儿时期的生动写实,游戏、玩具是他们的注意力所在,将游戏注入到幼儿音乐教育中,讲求音乐与游戏的良性互动就成为现代化教育大环境下的新要求。基于此,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进行探讨,从游戏的音乐选择、游戏形式的设计等方面来实现有效的游戏互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幼儿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幼儿音乐教育中引入游戏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育指的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清醒下所进行的游戏,而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则是要求幼儿的动作需要同音乐的性质、节拍、曲式和内容相契合。幼儿是充满游戏和欢笑的阶段,结合幼儿这一显著特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具有稳定情绪,培养互动合作和创造性意识;愉快氛围下的教育更容易被接受,利于其对丰富音乐知识的掌握;优美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交际能力;促进幼儿良好德行的形成和健康个性的塑造等十分丰富的意义,从而使幼儿实现综合的发展。

二、 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互动的实现分析

(一)选择易于记忆的音乐

幼儿阶段在各个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理解能力欠缺,为确保游戏的连贯性,就需要选择配有歌词的曲子或歌谣来方便记忆,以服务教学活动的完整开展。如选择《点点虫》来开展手指游戏,根据歌词“虫虫飞,飞上屋……”让幼儿进行动作模仿,这里的指令性语言“点点虫,虫会爬,点点虫,鸡会啼”表达清晰,方便了幼儿对动作要领的轻松掌握。增强了幼儿游戏信心,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而选择的正只是单纯的曲子,因加大了记忆难度,游戏动作的完成就需要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且动作较为生硬,美感大打折扣,通常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歌词简单易、朗朗上口为宜,这样,不但更具趣味性,而且只需要教师的简单参与便可使幼儿独立完成动作。

(二) 精心设计游戏形式

游戏本身的新颖度和趣味性与幼儿学习积极性联系甚密,这就要求在设计游戏活动时需秉承循序渐进原则,以班级实际情况和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来进行合理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使幼儿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此外,游戏形式和内容应当以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创造力、表现力、音乐感受力为目标,通过对合理教学方法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可进行《拉勾勾》歌曲教学时,就可设计和加入情境模仿和对唱的游戏形式,来营造积极互动的演唱氛围,强化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

(三)促进音乐故事情景化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幼儿对于音乐游戏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准确理解并不容易,为强化幼儿与音乐的沟通,促进音乐故事情景化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游戏活动中设计故事和角色,让幼儿以愉快、自然、轻松的心情去表演,趣味性得到充分彰显的同时,幼儿的内心感受也十分饱满和深刻。如在进行《摇啊摇》歌曲教学时,就可营造妈妈抱娃娃的情境,角色扮演中,面部表情应尽可能的丰富,肢体动作应尽可能的优化,来使整个游戏过程是充满生命力的。游戏中让幼儿对“妈妈”和“婴儿”两个角色的扮演,音乐带动下,一个幼儿戴着头巾扮演“妈妈”抱着另一个吃着奶瓶的“娃娃”,课堂一下子就愉悦起来,在音乐游戏中,幼儿们也体验到了妈妈的爱。同时,在故事情景的创设中,需要让表演尽可能的逼真,从而保证游戏所呈现出情感的更为丰富,让幼儿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游戏情景当中去。此外,教师的实时点拨也十分重要,在遇到知识点时,在不影响游戏节奏的情况下给予幼儿恰当指点和讲解,确保游戏服务教学的初衷。

(四)延伸音乐节奏性,加深幼儿知识掌握

单纯想要通过音乐游戏来实现幼儿对音乐音乐旋律、节奏的完全掌握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在音乐区域中对音乐的节奏性作进一步延伸,来进行音乐感知教育,借助表演、模仿、乐器打击等游戏形式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掌握加深,而这也是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和游戏互动的进一步深化,其现实开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进行音乐区域图谱的创设,用特殊图案来对音乐加以表现,深化幼儿的音乐知识理解;第二,将音乐玩具充分利用起来,在音乐区域当中教师应增设各种发声器材,如铃铛、碗、汤勺、塑料瓶等,可让幼儿以音乐的高低、长短为依据来选择音乐器材;第三,可让幼儿自主选择手铃、小锣、沙锤、小鼓等打击乐器,让他们在音乐旋律下有节奏的击打,充分感悟音乐的节拍,掌握音乐的节奏,实现音乐游戏的应有作用。

三、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的整合与互动是幼儿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意义丰富。文章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且在现实开展中,需要结合幼儿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加以落实,从而确保游戏互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效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胜先.音乐游戏的特点、分类及运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03).

幼儿音乐游戏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音乐游戏;音乐活动;小班教学

前言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程序化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必须重视幼儿的直接体验与实践,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幼儿可以在欢快自由的游戏中培养自身的音乐素质,发挥音乐培养幼儿情感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游戏的生活化、多样化与互动化,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

一、注重情景化--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音乐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通过获取知识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枯燥无味、教学过程拘泥教科书,长此以往的固化教学模式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日益低下。因此教师需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及接受能力,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情景,将音乐和游戏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借此可以引导幼儿的思想、情绪转移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使得幼儿产生学习音乐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播放儿童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教师可以将幼儿打扮成小动物,准备小鸡、小猫等头饰,让幼儿可以更加身临其境的去体会音乐与游戏结合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编成游戏,让幼儿扮演的角色可以自然的进入音乐情境,更加自由奔放的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通过游戏将音乐传达的情感表达出来,让幼儿更加真实的去感受音乐。通过这种情境让幼儿更加快速的记住歌词、理解其中内容。

二、注重过程化--提高幼儿感触能力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习的过程比学会的结果更为重要。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中应该注重游戏的设计,将丰富的内容灌输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在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感受力。例如《小星星》歌曲教学中: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教师可以通过晚上组织活动的形式带着孩子去感受满天星星的感觉,或者通过投影仪播放的形式让孩子能够自己去感受亮闪闪的星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可以更为生动的感受现实生活以及大自然。通过听过歌曲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将所听到的音乐画出来,看看孩子们心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三、拓展音乐游戏学习的途径

作为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与学习的目标。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来确定两个目标:第一是能力目标,通过尝试辨识音乐能力用肢体动作表现的能力。第二是情感目标:通过在音乐游戏中体会音乐的特点,并乐于与老师一起参与音乐游戏活动。结合以上两个目标,在今后的小班游戏中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强化。

(一)教师自身加强动作的学习

因为音乐游戏大部分都是由音乐和动作相互配合进行的,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做活动班级幼儿们随着音乐动作能力实际的水平,通常,小班应该选择相对简单的动作,尽量不要群体一起活动,避免幼儿之间产生牵制。在选择中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地动作时,选择难度稍微大一点的动作,尽量在进行过程中进行一些适当的配合c协调,这样更有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

(二)选择合适科学的音乐材料

因为音乐游戏种类以及形式较多,难易程度不同。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幼儿年龄的特点以及幼儿们实际的情况,依照教学任务以及要求选择或者改编材料。在选择音乐游戏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游戏情节,并且设计角色活动时必须要贴切幼儿们日常的生活,只有这样幼儿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才具备丰富的活跃,扮演起来才能有声有色。

(三)歌曲中形象鲜明易懂

在音乐游戏当中音乐属于幼儿的指挥者,所以,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有歌曲或者是比较容易哼唱类的歌曲,这样可以使幼儿们一边哼唱一边进行活动,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播放幼儿喜欢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感觉到游戏的趣味性。要想游戏吸引到幼儿们的眼球,就应该时期具备浓厚的趣味性,同时在游戏情节设定方面必须要有高潮情节,这样能够满足幼儿们心理的需求,并且游戏内容方面必须要做到激发全班参加到活动中的热情,并且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要使幼儿有一种美好的体验。

(四)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与发展的需求,在进行音乐游戏设计时可以采用互动、互学的模式,通过引导幼儿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创造力。例如在《两只老虎》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去听,然后老师可以提问:“你们从中听到了什么?有的说:两只跑的特别快的小老虎;有的说:没有耳朵的小老虎等等。然后老师可以接着提问:这两只小老虎遇到什么问题了,为什么跑的这么快?这时候不拘泥于现有的答案,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自由发挥。还可以通过指定其中的两位来扮演这两只小老虎,另外老师扮演追小老虎的饿狼角色,将歌曲中的小老虎的形象表演出来,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互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将歌曲记住,通过调动幼儿参与课堂表演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与联想,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表现欲与创造力。

结语:

通过本文对幼儿音乐游戏活动设计与开展思路的进一步探索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能够使幼儿们游戏的愉快体验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加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一定融入一些小游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幼儿教师音乐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梦飞.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浙江师范学,2013,0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