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XX镇XX村、XX镇XX村的包保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

将和包保的两个村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全面启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包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驻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驻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XX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XX镇XX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XX镇XX村继续计划做好XX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XX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3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XX镇XX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19年经济收入10.6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10.7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乡村振兴包保工作计划

XX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在村部两侧围墙制作文化墙85延长米。

3、为XX村村部更换XX村委会门匾3块。

4、产业发展积极帮助包保村发展集体经济,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

5、包保单位市住建局与包保村一起做好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按照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要求,走村入户宣传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内容。

6、在村部的入口处建造一处“XX村”的石头村标,提高XX村整体形象。

7、从XX村检查站开始到村部柏油路两旁撒种黑心种(40斤),美化环境。

9、包保单位和XX村计划栽花5000株。

10、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XX镇XX村:

1、包保单位市住建局计划带领20余人,到XX村进行乡村集中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包保单位和XX村定期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干道与辅路两侧环境卫生。

3、包保单位对XX村2个文化广场进行修缮。

4、包保单位对村部西侧巷道进行铺设。

五、职责内容

(一)局包保领导要主动到XX镇和XX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农村远程教育发展面临的招生困境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为了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推进的一项农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教育部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交由在远程教育方面实践多年、经验丰富的广播电视大学(现国家开放大学,为了便于行文,本文统一称广播电视大学,特作说明)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至今已经16个年头,广播电视大学依靠系统办学优势,在各省级电大下设立了少则几个,多则100余个学习中心,全国共计1513个学习中心,将学校办到基层农村,真正做到了送教上门,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深度发展方面也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生源问题。相关研究显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2004年首次招生时,招生人数为2634人,与当时计划招生数8000人相去甚远。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逐渐为当时社会所熟知,2005年招生人数较第一年大幅度增加,达到15724人,可谓是突飞猛进。此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人数不断攀升,至2009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年招生人数达到71306人,但2010年招生人数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招生人数为62854人。这是由于2010年后,由于缺少《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数据的支持,我们无法得知此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招生的具体数据。有研究者对部分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情况进行了关注和研究,部分省市区积极同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作,争取政府部门专项资金支持,免除“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学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情况喜人,如江西省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截至2017年春累计招生36462人。但这毕竟是部分省市区,大部分地区的招生情况仍不容乐观。有研究者披露,截至2018年底,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所属的1513个学习中心共开设了25个相关专业,累计招生人数为687579人,毕业生为459536人。按15年累计招生687579人计算,平均每年招生人数约为45839人,而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第5年即2008年,其招生人数已达49799人之多,超过了这个平均数,2009年、2010年招生人数均在6万至7万人,这表明2010年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年招生人数没有显著提升,出现了招生瓶颈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生源红利

1.大量农民工回流农村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致使城乡发展极不均衡。改革开放后,面对城乡的巨大差异,许多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生活现状。这对国家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和“老龄化”的问题,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进入21世纪,鉴于务工潮对农村的巨大影响,国家2005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和发展力度。此外,国家以出台政策文件的形式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除了出台相关农民工返乡的实施意见外,还积极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支援。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自2010年起,我国返乡农民工以每年不低于50万人的数目增长。据统计,至2015年,我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数量已达450万人。2018年,国家发改委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统计,2017年,全国返乡创业者已逾740万,其中返乡农民工占72.5%。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报告《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显示:66.1%的农民工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回乡,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将自己生产生活场所转移到城市社区。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在《乡村遇工业文明衰,逢生态文明兴》一文中提出:“未来大约有3570万农民工,因到退休年龄而出现在城市无法就业的现象。他们中有2500多万农民工将带着他们的收入,带着城市文化的生活经验回乡养老或再创业。”这2500多万仅仅是面临退休、被迫返乡的农民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乡村生活和创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必将有更多年富力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2.下乡养生养老的人口不断增加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优良的自然资源成为其巨大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认为,“四洗三慢两养”成为乡村新价值与乡村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代名词。“四洗”指的是喝乡村天然水,吃乡村生态饭,可以“洗胃”;呼吸乡村新鲜空气,可以“洗肺”;观赏乡村青山绿水,可以“洗眼”;过上乡村闲适生活,可以“洗心”。“三慢”指的是乡村的“慢食、慢村、慢生活”。“两养”指的是乡村提供养老、养生空间,帮助城市人安度退休和休闲时光。周立教授还预测,以当前2.4亿老年人口计算,即使只有三分之一退休老人愿意下乡养老,也会有8000万人。这些下乡养老的退休人士大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他们有农村情结,回乡村后必然成为新乡贤。

对农村远程教育深度发展的思考

1.抓住乡村振兴机遇,突破招生瓶颈

农村远程教育在深度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成为制约农村远程教育深度发展的瓶颈。第一大困境是招生问题,生源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受到打工潮的影响,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村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农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倾向,农村中成人教育生源受到极大影响,这也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经过10余年发展,招生规模迟迟不能有质的飞跃的最主要原因。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面已经提到,至2017年返乡者已达740万人,这是潜在的巨大生源。同时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返乡创业将会是一种潮流,生源将会大幅度增加。另外,下乡养生者、养老者也有老年教育需求,他们也是农村远程教育的潜在生源。农村远程教育一定要抓住这个绝好的机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实现招生数量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为乡村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结合“十四五”规划,立足我镇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为目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二、活动时间

2021年7月10日-8月20日

三、参学人员

镇、村全体干部

四、学习内容

1.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相关讲话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3.《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汇编》上册、中册、下册;

4.其他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

五、学习方式

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以及研讨交流与外出学习相结合,辅以知识测试的方式,利用会议期间,由镇主要领导随机抽查问询乡村振兴相关知识。以自学为主,以上率下、发动全体干部参与,按照规定的学习内容认真学习。

(一)个人自学

1.制定学习计划。结合规定学习内容拟定学习计划,明确的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参学人员需纲要式记录学习内容。

2.注重成果转化。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包保村以及分管部门作辅导,传授个人学习所思所悟,检验学习成果。

(二)集体学习

1.开展专题讲座。适时邀请专家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讲座,带领镇村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的机遇。

2.组织研讨交流。以部门或村为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乡村振兴理论知识集中学习研讨,要扩大到其他参学人员,坚持问题导向,个性化学习理论和政策,确保党员干部政策吃的透、把的准,工作落实的好。

3.开展乡村振兴知识测试。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空档,由镇主要领导随机抽查问询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形成逢会必点的机制,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知识书面测试,既是平时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种鼓励和警醒,达到促进所有人积极学习的目的。

(三)外出学习

1.外出观摩学习。适时组织镇相关领导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做法,学习借鉴发展经验,以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六、相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各领导班子任副组长,村书记主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全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征求意见稿)

 

根据《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桂乡振发〔202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桂整合〔2021〕7号)、南宁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安排有关情况的通知》(南扶办发〔2021〕5号)、南宁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21〕12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下达到西乡塘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277万元。为加快项目落地,确保资金发挥效益,结合城区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资金分配

   (一)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150万元用于脱贫村产业扶持项目:

1、金陵镇南岸村花梁三角梅种植基地项目,计划使用资金5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2、金陵镇刚德村“右江-生态养鱼”基地项目,计划使用资金100万元,由金陵镇牵头实施;

(二)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93万元用于脱贫村人饮工程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

1、坛洛镇同富村马道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计划使用资金20万元,由坛洛镇牵头实施;

2、双定镇秀山村选楼坡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计划使用资金73万元,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

(三)投入乡村振兴扶持方向资金34万元,用于2021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由扶贫办牵头实施。

以上资金及项目,以实际实施及最终实际投入结算为准。

二、项目管理要求

(一)项目报备。计划建设项目需从《西乡塘区2021年度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实施计划》中选定,在方案下达后15日内将资金项目方案及计划报城区扶贫办、财政局备案,按时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拨付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方案及计划需要明确资金具体用途、责任单位、投资补助标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时间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内容。

(二)项目验收。项目计划完成后,项目实施主体应制定验收工作方案,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责任人。验收的内容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质量和增收效益、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项目的验收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吸收受益地村干部(不少于2人)和脱贫户代表(不少于3名)参与。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全面推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促进我市农村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全力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我市《关于实施“八个三”三年行动计划争创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意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下称“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紧扣“八个三”行动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乡村振兴工作热潮,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标准打造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目标任务

8月初至11月初,集中精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百日竞赛”活动,重点实施“九项竞赛”,活动结束后各地产业发展更加明晰,“双水双绿”产业落地生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层党建工作基本健全,乡风文明有效提升。每个乡镇区办要建成1个“双水双绿”万亩产业基地,新增1-2个镇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 、工作重点

(一)比产业发展(25分)。 一是比土地流转。乡镇区办土地流转率达70%以上,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占比高于50%。二是比乡镇特色产业定位。各乡镇区办认真研究,结合乡镇优势产业,精准定位特色产业,树立大型标识标牌。三是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特色产业可以发展1-2个,规划制定符合实际、具体到村(场)、目标思路清晰、措施办法切实可行。四是比“双水双绿”产业基地建设。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美好置业“双水双绿”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双水双绿”,每个乡镇区办(新堤、开发区除外)要抓住八九黄金月至少创办1个万亩以上的“双水双绿”产业基地(滨湖、小港可以创办其它1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五是比乡村旅游发展。各乡镇区办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方案;新增1家以上农(渔)家乐(或民宿项目、旅游服务驿站、生态农庄、采摘基地、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农产品等)。六是比绿色生态种养。集成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各地建立1个不少于200亩的减农药示范样板;每月创办1个水产养殖小区污染治理示范点。(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市“产业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二)比人居环境(10分)。一是比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拆违治乱推进机制,各村农村环境卫生理事会运行正常,按每100—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各村有1辆垃圾清运车,每户配备1个垃圾桶,各村环境整治、拆违治乱成效与村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二是比清理陈量垃圾。组织清理辖区内陈量垃圾,无新增不规范垃圾堆放点。每月进行一次“清洁村”“光荣户”评比,做到户集、村收、镇运。三是比拆违治乱。乡镇区办要准确统计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房、空心房、废弃猪舍、露天厕所、违规广告牌,制定拆违计划,每月组织1次检查督办评分排名。四是比典型示范。制定出台“三类”村标准,一类村要以“美丽宜居”为标准打造,二类村要做到“整治、有序”,三类村要保证“干净、无污染”,各乡镇区办一类村要达到2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城管局 责任单位:市农村环境整治办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三)比河湖治理(10分)。一是比河湖岸线整治。治理“十乱”,重点整治乱垦、乱种、乱搭、乱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二是比水环境治理。建立河湖巡查队伍,落实管护人员经费,有完善河湖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无黑臭水体,无水花生、水葫芦。(牵头单位:水利局 责任单位:市河湖长办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四)比厕所革命(5分)。乡镇区办要全力实施厕改工作,做到任务保底,细化到村,确保全市完成建设农户无害化厕所4000户、农村公共厕所124座、乡镇公共厕所43座、城市公共厕所16座、交通厕所1座、旅游厕所5座。(牵头单位:市发改局 责任单位:市厕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五)比能人引进(10分)。一是比“头雁”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注重从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种养殖大户、企业经营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中,择优选贤任村党支部书记,80%以上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由能人担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调整中,调整率要达到40%以上,45岁以下的要占比10%。二是比“能人”兴村。每村至少引进1名能人回乡领办1家新型经营主体。一般村要培养致富带头人3人、贫困村5人。每村新建2家运行正常合作社和2家家庭农场。结合“一镇一品”建设,各地要举办2期乡村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200人次以上。(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人才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六)比基层组织建设(10分)。一是比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120个新建、改扩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布置规范、功能齐全、运转正常;“三到村”网络畅通,配备专职业务受理员。二是比村级集体经济。行政村集体“三资”台帐健全,帐目清楚,管理规范,集体资源发包经济合同程序规范,条款合理合法;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三是比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成效。整顿3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10月底要完成所有突出问题的整改。四是比党员作用发挥。村(场)要建立红色“三带”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组织振兴”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七)比乡村文化振兴(10分)。一是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融入到村规民约。各地设置固定公益广告不少于15处、村级不少于2处,开展“我们的节日”和“百姓宣讲”活动。二是比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地要按“6个一”的标准建设好农村文化阵地,要打造2个以上以上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示范村。三是比推进移风易俗。各村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破除封建迷信,狠刹大操大办、人情债和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广现代文明殡葬礼仪,推进生态墓地建设。四是比文明示范村创建。大力开展“十星文明户农户”评比和“道德讲堂”覆盖农村活动,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好妯娌”的评选和“清洁家园”服务活动,培养创建2—3个文明示范村。(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市“文化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八)比法治建设(10分)。建设镇村两级规范化综治中心,组建“平安洪湖赤卫队”,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人人知晓“一感两度两率”,扫黑除恶斗争有台账。镇级每半月、村(场)每周开展1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辖区内无邪教组织。(牵头单位:市政法委 责任单位:市政法委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九)比项目谋划(10分)。各乡镇区办要积极配合全市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谋划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项目,至少招引1个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市“产业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区办)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 15日)。市、镇、村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各乡镇区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面开展“百日竞赛”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集中攻坚阶段(8月16日— 10月31日)。全民动员,部门联动,上下协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落实以“九项竞赛”为重点的“百日竞赛”活动,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三)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 11月10日)。由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绩考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城管执法局、发改局、农业局、水利局等牵头单位负责,进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百日竞赛”活动,市乡村振兴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由牵头单位制定工作方案,拟定比的内容和考核细则,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各乡镇区办要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具体抓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管理,通过细化任务、列出清单、挂图作战,逐项抓好落实。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按照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整体部署,2021年4月1日,我局第十批驻村工作队在总领队XXX同志的带领下,安全进驻XXX市XXX县XX乡XX村。为积极履行2021年度驻村工作七项职责,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振兴乡村有效衔接,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传播到每一位农牧民群众心中,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到位。我队积极主动与乡党委和村两委班子沟通交流,迅速掌握江嘎村基本情况,制定2021年度驻村工作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所在的雄玛乡平均海拔3960米,为典型的后藏农垦区。全村共有76户、358人,,劳动力240人,在校大学生13人,共有党员27名,其中妇女党员8人。全村共有土地1115亩,亩产青稞约500斤,属于自给自足状态,缺少可商业化出售的农场品和优势资源,农牧民的现金收入主要靠农闲时节进行简单零散的劳务输出获得。

二、工作计划

1.协助做好“八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民法典普法工作,特别是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好宪法、刑法、民法典,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法制观念,把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战略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

2.协助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夯实语言文字认同这一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国家认同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3.协助做好宗教问题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工作,充分理解信教群众在精神信仰方面的合理诉求,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需求,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4.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0年10月,党的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农村扶贫工作以及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的战略性部署。将稳固脱贫攻坚的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有机地整合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体系中。为在十四五规划中如何推进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以至于发育国内、国际大循环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战略性框架。

5.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特别是指导、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好各项工作,切实让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做好村“两委”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县发展和改革局:

根据《中共大英县委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委〔2020〕-1)精神,现将我局涉及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生猪养殖积极发展。截止8月底,我县持续保持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存栏生猪41.61万头,出栏28.13万头。二是大春生产保持稳定。已完成大春扩面7000亩,其中水稻1000亩,完成进度为100%;玉米1000亩,完成进度为100%;大豆5000亩,完成进度为100%。三是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完成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任务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四是人居环境整治有效。积极推进省级“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2019年33个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200户,完成总工程量的100%,已完成组织验收,目前正在对个别不达标户进行整改。2020年继续实施“厕所革命”项目,计划在28个村改造提升无害化卫生厕所10506户,截至8月底已完成6600余户。结合实际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机制建立完善。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镇级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编制完成《大英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启动编制《大英县隆盛镇杜家寨片区概念性规划及村庄设计》。二是强化投入保障。积极探索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工商资本带动、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统筹涉农资金项目,创新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目前已到位债券资金5600万元。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等具体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从县级、镇到村有序组织实施,县委、县政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全县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严格督查落实。

(二)因地制宜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提升。

一是重点突出着力培优产业。围绕巩固大英优势特色农业,提出“7+3”现代农业体系培育计划,发展柠檬、柑橘、甜桃等优质水果基地2.21万亩,打造绿色蔬菜基地0.8万亩,发展小龙虾等特色水产5000亩,建设道地中药材基地0.64万亩,发展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249家。二是产园互动推进融合发展。坚持绿色乡村与休闲旅游农业相结合,重点打造遂大快捷通道、蓬乐路沿线农旅融合示范带,不断提升“宋井桃蹊”等乡村景点业态,通过全国休闲农庄验收1个,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隆盛中药材、蓬莱青花椒、蓬莱柑橘、卓筒井甜桃、河边柠檬和回马绿色蔬菜6个现代农业园区。大英县隆盛镇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市级三星级农业园区。三是品牌创建力促提质增效。培育发展农产品粗加工和精深加工12家。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5家,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481个、家庭农场851家,争创市级示范社33个、省级示范示范社27个、部级示范社4个,争创市级示范场3家、省级示范场15家。全县11家企业及农民合作社的25个品种获得“ 遂宁鲜”品牌授权。

(三)多措并举建设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2019年共投入资金7600余万元,改造农村户厕6.17万户,目前已全部完工。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在28个村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0506户,目前已完工6628余户,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工;新建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施11套、新建污水处理厂5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5座;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153户。二是加快乡村公共基础配套。结合脱贫攻坚建设农村文化室、卫生室等综合服务设施52个,45个贫困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村级活动中心全面配套升级。围绕“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投资1.4亿元实施杨河路、玉太路、隆通路、五福路等35公里农网路升级改造,以贫困村为重点的260余公里道路拓宽加固工程全面实施。三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疫情防控整治环境卫生,以庭院为重点,围绕开展“大扫除”“大清理”“大消毒”等活动和环保问题整治,多方位实施村庄清洁行动。2019年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7个,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82个。

(四)群策群力推进乡村治理,示范引领促进乡风文明。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成立了大英县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结合村建制调整改革,对168个行政村开展换届选举,在全市率先实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全面规范、整治村务公开,全县村务公开率和规范化率均达100%。二是深入推进文明创建。积极开展文明村、“四好村”创建,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村民代表大会和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种渠道,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全县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37个、市级四好村240个。三是不断强化村民自治。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实施“雪亮工程”,切实加强农村治安管理,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指导全县168个村制定各具特色、切合实际、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299个。

(五)重点发力落实改革举措,激活要素加快农村发展。

一是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170个(含村建制调整前50个),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04860本,颁证率99.52%。二是激活农村发展资源要素。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农村使用人才培育,全县职业农民持证上岗达1000多人。以“五联”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农村合作经营,完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今年1-8月,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03.13万元,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平4.51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426元,增长7.8%。三是加快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按照全市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总体安排,在隆盛镇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先进镇创建,并在原隆盛镇杜家寨村、后坝村两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增隆盛镇土门垭村等6个市级试点村和蓬莱镇榕桥村、回马镇花园村2个县级试点村。2019年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先进镇1个、示范村7个,市级乡村人才振兴示范村1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较慢。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力度不够,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加之农村改革创新举措不多,政策项目支撑不足,一些规划的重点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二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力度不大。主要是受今年疫情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渠道不畅,工资收入相比往年有所减少。同时受农业市场影响,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平衡。一些镇村项目统筹规划落实不够,项目管护长效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村道路、农业产业等生产生活配套还存在短板。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吉安市委老干部局和吉安市浦发银行联合组成的帮扶工作队于8月份到驻点帮扶村汉溪村报到。为促进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汉溪村的实际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路,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探讨规划,特制定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体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产业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有效衔接,推进各类帮扶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等。要抓紧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抓起来,尽快熟悉业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种路径和模式。

二、基本情况

汉溪村位于马市镇东部,全村共有13个村小组17个自然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7.89亩,人均耕地1.56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乌鸡为主。全村共454户1384人,脱贫户21户42人。村内目前共14个村,已经修建通组公路,17个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及互联网站,并建有一座村卫生室。汉溪村的汪陂自然村系泰和乌鸡发源地,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未突出汪陂作为泰和乌鸡发源地的特色资源和汪陂涂的生态禀赋。

三、工作计划

1、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计划有两大产业要尽快发展,一是乌鸡养殖项目,二是中药材种植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计划在汪陂开展,利用通往汪陂途中道路一侧的荒山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其中乌鸡养殖项目今年年底前初步开展,除了汪陂的荒山建立养殖基地外,同时我们也计划在汉溪村村部利用空地养殖乌鸡,涂绘乌鸡文化展示墙面,打造一个村部的乌鸡养殖的展示平台。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由村委会牵头联系药材老板和村民对接。

2、村部改造提升,汉溪村村部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严重缺失,包括办公电脑、空调、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均需添置更换,计划今年把村部的整体环境进行初步改造,另外还准备在村部建立养老互助之家,方便村里老人用餐。

3、修复农田灌溉水渠,汉溪村有很多村小组存在农田灌溉水渠损坏现象,村民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计划今年联系水利部门把无法正常灌溉的水渠进行修复。

4、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汉溪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目前有1、3、4、5、8、9、10等小组均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田埂高低不平,影响了村民的农耕生产,计划今年联系有关部门,把汉溪村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的村小组都规划到建设名单中。

5、修通组路,汉溪村目前有4个小组未通组路,乡村振兴局已经拨付了40万元可以解决6、10两个小组的问题,还剩7、11两个小组共计2000米未通组路今年急需解决,预计需要资金60万元。

6、村里路灯亮化,汉溪村目前大部分主干道均无路灯,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大约需要安装350盏路灯能够覆盖现在的道路,我们已经计划联系交通局,希望在年底前把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7、建造大棚蔬菜基地基地,汉溪村目前的现实状况几乎没有村集体产业以及村合作社产业,唯一的村集体收入来源仅是汉溪水库每年的租金收入1200元。但汉溪村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面积平原地块的优势,具备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我们计划今年联系农业农村局帮助我村建造20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吉安市委老干部局和吉安市浦发银行联合组成的帮扶工作队于8月份到驻点帮扶村汉溪村报到。为促进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汉溪村的实际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路,经过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探讨规划,特制定2022年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年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体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执行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产业就业帮扶,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有效衔接,推进各类帮扶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机制统筹等。要抓紧把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抓起来,尽快熟悉业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多种路径和模式。

二、基本情况

汉溪村位于马市镇东部,全村共有13个村小组17个自然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7.89亩,人均耕地1.56亩,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乌鸡为主。全村共454户1384人,脱贫户21户42人。村内目前共14个村,已经修建通组公路,17个自然村通生产用电及互联网站,并建有一座村卫生室。汉溪村的汪陂自然村系泰和乌鸡发源地,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未突出汪陂作为泰和乌鸡发源地的特色资源和汪陂涂的生态禀赋。

三、工作计划

1、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今年计划有两大产业要尽快发展,一是乌鸡养殖项目,二是中药材种植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计划在汪陂开展,利用通往汪陂途中道路一侧的荒山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其中乌鸡养殖项目今年年底前初步开展,除了汪陂的荒山建立养殖基地外,同时我们也计划在汉溪村村部利用空地养殖乌鸡,涂绘乌鸡文化展示墙面,打造一个村部的乌鸡养殖的展示平台。中药材种植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面完成,由村委会牵头联系药材老板和村民对接。

2、村部改造提升,汉溪村村部年久失修,庭院杂草丛生,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严重缺失,包括办公电脑、空调、会议桌、办公桌椅等均需添置更换,计划今年把村部的整体环境进行初步改造,另外还准备在村部建立养老互助之家,方便村里老人用餐。

3、修复农田灌溉水渠,汉溪村有很多村小组存在农田灌溉水渠损坏现象,村民的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计划今年联系水利部门把无法正常灌溉的水渠进行修复。

4、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汉溪村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目前有1、3、4、5、8、9、10等小组均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田埂高低不平,影响了村民的农耕生产,计划今年联系有关部门,把汉溪村未开展高标准田园化建设的村小组都规划到建设名单中。

5、修通组路,汉溪村目前有4个小组未通组路,乡村振兴局已经拨付了40万元可以解决6、10两个小组的问题,还剩7、11两个小组共计2000米未通组路今年急需解决,预计需要资金60万元。

6、村里路灯亮化,汉溪村目前大部分主干道均无路灯,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大约需要安装350盏路灯能够覆盖现在的道路,我们已经计划联系交通局,希望在年底前把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7、建造大棚蔬菜基地基地,汉溪村目前的现实状况几乎没有村集体产业以及村合作社产业,唯一的村集体收入来源仅是汉溪水库每年的租金收入1200元。但汉溪村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面积平原地块的优势,具备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我们计划今年联系农业农村局帮助我村建造20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这次会议,目的是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下任务、压担子,推动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林市长一会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查找不足,切实增强做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借鉴工业发展理念,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林市长对我市“三农”工作提出来的新理念、新思路,符合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也符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出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全省我们是第一家,引起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贾万志副省长还专门作出了批示。我们编制实施的振兴计划,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为全省制定五大产业发展规划起到了启示作用。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为抓手,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9月份全市农业增加值163.6亿元,增长4.2%;农民现金收入5734元,增长15.6%。具体表现为:

一是大灾之年粮食喜获丰收。克服春季长期低温灾害影响,夏粮单产428.93公斤、总产236.7万吨,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秋粮生产面对特大暴雨袭击,全市上下积极抗灾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秋粮也取得了较好的收成。预计全年粮食总产接近500万吨(100亿斤)。

二是“四百工程”建设成效显著。1-9月份,蔬菜业面积291万亩,增长11%;产值99.7亿元,增长23.8%,预计全年在120亿元以上。畜牧业,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87.73万吨、27.91万吨、12.8万吨,分布增长23.5%、20.4%、27.3%,产值66.4亿元,增长3.6%;水产业,产值5.22亿元,增长9.32%,年底畜牧水产业产值过百亿。林果业,新发展经济林5.7万亩,造林13.16万亩,林业总产值36.9亿元,增长21.9%,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是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1-9月份,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数量12个,面积15.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数量和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38个、240万亩;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14家,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增长12%。生态农业成为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四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根据计划要求,2010年重点建设的农业项目总数为116个,1-9月份共开工建设77个,占总数的66.3%,投入资金12.4亿元,占计划投入的51.5%。农业项目之多、投入之大,是最多的一年。

五是加强了工作调度、完成了与省规划的“对接”工作。建立了调度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例会,每季度召开调度会。全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动员大会之后,连续召开10多次调度会,编写工作简报42期,对各单位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同时,开展了与省直部门的对接活动,做到了与省五大产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

总结今年以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特别是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应当给予肯定,但更应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好的地方行动早、动作快、力度大、措施硬,而有的地方一直没有作为,行动迟缓,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个别地方甚至没有行动。二是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至今没有进入角色,没有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应有之责,调什么、在哪调、怎么调心中没数。三是宣传引导不到位。对调整增收致富的一些好做法、好典型推广不力,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有效引导。四是服务保障措施比较薄弱。市场开拓和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资金协调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还不能满足需要,有的地方尤为突出。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树立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努力把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水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市制定实施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根本目标也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经验和教训,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力做好今后两年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建设成生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分产业、分年度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聊政发〔2010〕27号、28号文件都规定的很具体、很详细。会议印发的农业调整振兴任务统计表,今年37.6万亩的调整计划,是乡镇层层上报,经县(市、区)政府研究确定的,各乡镇要认真落实,确保完成。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振兴计划。农业要振兴,规划要先行。从目前情况看,乡镇一级是振兴计划制定的薄弱环节,大部分都没有成形的振兴计划。要认真对照市里的三年任务目标,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科学制定农业产业振兴计划。在编制振兴计划的过程中,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市场,瞄准现实和潜在需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价格高就生产什么,一切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决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三是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乡、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格局,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水平。四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的积极性,不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强迫命令和“一刀切”。这次会后,各乡镇要立即着手,编制每个乡镇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基本要求是,任务要具体,目标要明确,农民收入、种养规模、产出效益、资金投入等都要具体化、数字化、项目化。11月底以前,要把各乡镇的振兴计划经县(市、区)汇总后,报到市农业产业调整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注重产业规模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初步确定,明年将在全市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年”活动。搞好基地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规模化发展。在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错位竞争,优势竞争,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个区域一品”,形成农业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新格局。二是与基地建设相结合。本着专业化发展、规模化推进的原则,在全市建设一批大果园、大菜园、大养殖场,引导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饲养和规模化饲养集中,产品向高效农业发展。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大扶持,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高效农业的带动作用,强化龙头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方向发展。四是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积极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推出一批具有特色、叫得响的名牌农产品,以品牌、名牌效应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使产品变商品,商品成精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在“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等多种形式,把闲置土地、分散经营土地集中起来,由大户经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农业将会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四)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大会印发的典型,都很有说服力。他们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很值得同志们相互学习借鉴。同时,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也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有效形式。从现在起,全市上下都要重视典型培养,在全市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产业带,进而实现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在全市全面开花、结果。

(五)抓好项目争取,加大资金投入。抓项目建设是我市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的一大转变,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们要继续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对农业实行项目化管理,抓项目促发展。当前正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资金投向,积极搞好与省直有关部门、国家部委的沟通,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农业,这方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六)切实搞好冬春季农业生产。一是抓好冬春季蔬菜生产。搞好大棚、大拱棚等保护地蔬菜生产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千方百计抓好蔬菜销售,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抓好冬春畜禽防疫工作。三是抓好冬春植树造林和果树管理。四是搞好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修复今年涝灾损毁工程,搞好排洪渠道开挖、清淤开卡工作。林权制度改革、农民负担监管、农村扶贫开发等工作也要抓紧抓好。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领导,特别是县、乡一级都要成立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肩负起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落实责任,以过硬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调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市直产业部门、县(市、区)进行调度,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县直产业部门、乡镇进行调度。调度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取会议形式,也可到现场调度。调度工作至少要一个月调度一次,以项目进度表和简报形式定期上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督导。对十大产业进行综合督导,实行市级领导干部帮包产业、县级干部帮包项目、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分级帮包责任制。对各县(市、区)的督导,实行市直农口部门,每个部门包一个县(市、区),进行跟踪督导。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层层抓好落实。

(三)加强检查。对各县(市、区)、各乡镇(办事处)的检查,实行专家组负责制,组成各个产业的专家组,直接深入到乡镇、到村、到户、到企业进行检查,实现检查、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发挥农业专家的重要作用,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1篇

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部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加大农村生态治理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生态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双赢”。还要进一步创新与整合相关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水环境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流域环境治理、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等,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另外,在乡村改造过程中,需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农村生态治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更好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田园综合体。

因此我镇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我镇今年项目建设的重点,2019年我镇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共涉及到5个村委会,共50个基础设施项目,现已打包整合成18个项目,总投资5425.37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共有8个,总投资约3000万元。截止2019年6月份,我镇乡村振兴18个项目已完成测绘、勘察、初步设计、概算、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美丽乡村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的有5个。

7月份整月完成乡村振兴18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及概算整理报送工作,并申请到批复,在此前提下完成了招投标及其施工合同的拟定。而美丽乡村项目完成了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整理工作,并报送县发改委申请批复。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2篇

一、水果强乡:

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完成2020年桐庐县蓝莓特色园项目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立项批复,确定2020年1550亩新面积发展;完成2017-2019年蓝莓特色园新发展蓝莓种植面积1486亩验收及种苗补助;二是推进基础配套建设。完成2017年-2019年桐庐县蓝莓特色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陇西蓝莓主题精品乐园破塘湾区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打造精品亮点。完成陇西破塘区块2栋占地5208平方米蓝莓连栋大棚建设及占地10亩火龙果基地建设;四是政策扶持。为振兴蜜梨产业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钟山蜜梨产业发展扶持实施意见(试行),分别开展《钟山乡蜜梨产业振兴大会暨韵达快递助力钟山蜜梨发展签约仪式》和《快递助力蜜梨销售发车仪式》活动,2020年圆通、韵达快递签订蜜梨销售合同7.5万箱。五是完成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9月24日钟山乡以91分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特色水果农业强镇验收,并与10月18日认定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和授予浙江省农业特色强镇牌匾。

二、乡村振兴:

一是美丽乡村工作:完成2019-2020年魏丰市级精品村15项总投资970余万建设,开展2020-2020高峰市级精品村项目立项并完成进度建设45%;完成陇西村人居环境试点项目生活污水、破塘湾溪生态改造、民宿区道路提升、梯田区美丽田园建设,完成才子湖游步道、村容村貌、入村口标识招投标及开工建设。二是民宿产业发展:完成大市长丘田民宿集聚体、双溪口隐陌溪上等4家精品民宿和喜雁普通民宿建设,并且长丘田民宿集聚体例入第三届中国(桐庐)国际民宿发展论坛暨中日民宿与乡创旅居产业大会现场考察点及座谈会。三是化债增收工作:在10月份完成全乡11个村“3020”任务,并且钟山乡化债增收工作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发言,2020年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95.1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6.56万元,截止9月份负债1195.66万元,从2016至今债务下降65.3%。四是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五带五十八村”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陇西、大市、歌舞、夏塘等四村围绕县级“产业风情带”进行规划并完成县级评审及批复。

三、水利工作:

一是管理工作:1.完成22座水库山塘的汛前、年度检查及日常养护巡查工作;2. 完成乡级防汛防旱领导小组调整及村级指挥机构调整,完成水库三个责任人调整及水库控运计划编制工作;3.完成汛前水利线上各类重要点位检查及防汛抗灾工作;4.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立钟山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安装计量设施。二是工程建设工作:1.完成全乡2019年7个水毁工程修复及推进2020年619洪涝灾害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2.完成天井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3.完成寺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4. 完成城下村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河道76.9米;5.完成石坞坑水库安全鉴定工作;6.完成林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7.完成歌舞溪歌舞段河道清淤5700方。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3篇

市委、市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之年。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主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规定,现将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往严里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区、镇、村层层开展专题培训。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牵头抓总,系统集成推进。召开全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印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区委1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等文件,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区域联动、系统推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编制《**区村布局规划》,编制*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个村的村规划,确保村规划应编尽编。编制《**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是注重项目策划,补齐短板弱项。编制《**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策划》,策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梳理完善**区乡村振兴项目库,总计**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020-2022),连续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交通、水利等资金**亿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入户便道、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个项目,实现项目化、清单化打表推进。

二、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往实处落

(一)聚焦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保供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与忠县签订《生猪生产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县共建生猪生产基地和资源互助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市场供应,提升我区猪肉保供能力。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约**里,改造通村通组路**公里,建成环金鳌山片区彩色健身步道**公里、南北登山步道**公里,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5条11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亩。三是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品牌农业奖补政策,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成功打造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到市级智慧农业项目1个,争取到疫情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补助3.95万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奖补50万元。四是做精做强乡村旅游业。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推进“**”等乡村旅游项目,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实施**片区景观打造,建设登山步道、观光果园、七彩梯田等项目。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标准,整合资金**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个小微生特宜居示范点建设。五是组建专班强化招商。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企业24家(次)、拜访企业数量21家(次)。2020年签署涉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9个,共计金额28.8亿元。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强化农业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三变”改革覆盖范围,先后在**等4个村开展试点。全区32个行政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农民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全部监测合格,完成6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入库。七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金融企业服务发展评价内容。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22%。疫情期间引导辖区银行落实定向授信贷款政策,通过专用再贷款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为184户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约1.6亿元。

(二)促进人才振兴,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村人才台账,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区乡村人才共4大类481人,其中技能人才13人、乡村产业人才37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4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427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镇(街)设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个、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新建农村社会工作室3个,完成农村社工项目3个。三是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教师支教薄弱学校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四是强化人才激励。加大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三年累计为2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万元。协调辖区金融企业加强乡村区域业务,引导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级政府派驻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乡镇补贴及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人员的工资高定政策。

(三)推动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文明之魂。一是崇德向善风气更加浓厚。评选表彰孝善先进典型110余个;持续开展“乡贤善治”主题实践活动,各村共评选出新乡贤33名。打造**“五品家园”社区示范点。开展“理论直通车”“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3000余场。“理论直通车”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梦想课堂699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17场。组建**大普法宣讲团20余支,集中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304场,全区建有2块法治宣传专栏的村(社区)达到80%以上。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完成全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遗三进”宣传展示活动6场次,三年累计建成乡情陈列馆5个。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完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动态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在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四是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升。70%以上的行政村村规民约体现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50%。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民村3个、市级文明村2个,开展“文明看我家”“家风润万家”等活动17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治保会”等100余个。推荐高雪获评**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五是特色文化活动越加繁荣。成功举办2018—2020年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7场次,送演出、图书、培训、讲座、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场。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5个。

(四)突出生态振兴,推动宜居村庄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成农村公厕2座,三年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座;2020年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户,**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完成**户卫生厕所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巩固**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组建139人农村保洁员队伍。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三年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06个。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建成并投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座。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明察暗访、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共印发**期通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暗访;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2020年,成功创建宜居村庄**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处置农村大件垃圾;建成入户便道**公里;回收废旧农膜**吨。三年累计建成入户便道约**公里;回收废旧农膜约**吨;以“五沿”为重点,完成农村危旧房集中迁建**户,自主改造**户,累计整治提升旧房**户;安装路灯**盏;完成村庄场所绿化**亩;设置村规民约立牌**个。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镇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建立林长巡查和网格护林员制度。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个。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万元,2020年完成矿山修复任务9公顷,累计完成12.38公顷。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8000亩,其中森林抚育6000亩、经济林改造2000亩。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渔船退捕工作。六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印发**区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0%。严查露天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改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以上。

(五)强化组织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制定镇、村党建工作基本标准55条和示范创建条件39条。动态推进“规范村”“示范村”和“规范镇”“示范镇”晋位升级。二是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2020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三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个。三是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区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区级联审机制》,坚持凡进必审,实行动态筛查。组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次。紧盯“蝇贪”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四是落实农村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全区**个村累计发展农村党员**名,确保每村每3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配套资金150万元,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有经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个,享受中央财政扶持村(共2个)中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到100%。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总结、着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支持村、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会和红白理事会,创办以普法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和“**普法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推广老马工作法,探索创新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区人民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室”。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智能化、网格化水平,镇街以上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与同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创建平安村13个,占全区村总比40.63%。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4篇

市委、市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之年。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主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规定,现将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往严里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区、镇、村层层开展专题培训。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牵头抓总,系统集成推进。召开全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印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区委1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等文件,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区域联动、系统推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编制《**区村布局规划》,编制*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个村的村规划,确保村规划应编尽编。编制《**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是注重项目策划,补齐短板弱项。编制《**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策划》,策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梳理完善**区乡村振兴项目库,总计**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020-2022),连续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交通、水利等资金**亿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入户便道、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个项目,实现项目化、清单化打表推进。

二、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往实处落

(一)聚焦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保供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与忠县签订《生猪生产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县共建生猪生产基地和资源互助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市场供应,提升我区猪肉保供能力。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约**里,改造通村通组路**公里,建成环金鳌山片区彩色健身步道**公里、南北登山步道**公里,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5条11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亩。三是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品牌农业奖补政策,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成功打造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到市级智慧农业项目1个,争取到疫情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补助3.95万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奖补50万元。四是做精做强乡村旅游业。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推进“**”等乡村旅游项目,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实施**片区景观打造,建设登山步道、观光果园、七彩梯田等项目。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标准,整合资金**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个小微生特宜居示范点建设。五是组建专班强化招商。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企业24家(次)、拜访企业数量21家(次)。2020年签署涉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9个,共计金额28.8亿元。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强化农业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三变”改革覆盖范围,先后在**等4个村开展试点。全区32个行政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农民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全部监测合格,完成6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入库。七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金融企业服务发展评价内容。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22%。疫情期间引导辖区银行落实定向授信贷款政策,通过专用再贷款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为184户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约1.6亿元。

(二)促进人才振兴,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村人才台账,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区乡村人才共4大类481人,其中技能人才13人、乡村产业人才37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4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427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镇(街)设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个、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新建农村社会工作室3个,完成农村社工项目3个。三是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教师支教薄弱学校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四是强化人才激励。加大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三年累计为2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万元。协调辖区金融企业加强乡村区域业务,引导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级政府派驻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乡镇补贴及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人员的工资高定政策。

(三)推动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文明之魂。一是崇德向善风气更加浓厚。评选表彰孝善先进典型110余个;持续开展“乡贤善治”主题实践活动,各村共评选出新乡贤33名。打造**“五品家园”社区示范点。开展“理论直通车”“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3000余场。“理论直通车”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梦想课堂699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17场。组建**大普法宣讲团20余支,集中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304场,全区建有2块法治宣传专栏的村(社区)达到80%以上。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完成全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遗三进”宣传展示活动6场次,三年累计建成乡情陈列馆5个。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完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动态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在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四是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升。70%以上的行政村村规民约体现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50%。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民村3个、市级文明村2个,开展“文明看我家”“家风润万家”等活动17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治保会”等100余个。推荐高雪获评**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五是特色文化活动越加繁荣。成功举办2018—2020年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7场次,送演出、图书、培训、讲座、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场。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5个。

(四)突出生态振兴,推动宜居村庄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成农村公厕2座,三年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座;2020年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户,**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完成**户卫生厕所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巩固**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组建139人农村保洁员队伍。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三年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06个。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建成并投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座。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明察暗访、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共印发**期通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暗访;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2020年,成功创建宜居村庄**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处置农村大件垃圾;建成入户便道**公里;回收废旧农膜**吨。三年累计建成入户便道约**公里;回收废旧农膜约**吨;以“五沿”为重点,完成农村危旧房集中迁建**户,自主改造**户,累计整治提升旧房**户;安装路灯**盏;完成村庄场所绿化**亩;设置村规民约立牌**个。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镇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建立林长巡查和网格护林员制度。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个。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万元,2020年完成矿山修复任务9公顷,累计完成12.38公顷。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8000亩,其中森林抚育6000亩、经济林改造2000亩。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渔船退捕工作。六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印发**区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0%。严查露天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改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以上。

(五)强化组织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制定镇、村党建工作基本标准55条和示范创建条件39条。动态推进“规范村”“示范村”和“规范镇”“示范镇”晋位升级。二是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2020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三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个。三是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区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区级联审机制》,坚持凡进必审,实行动态筛查。组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次。紧盯“蝇贪”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四是落实农村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全区**个村累计发展农村党员**名,确保每村每3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配套资金150万元,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有经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个,享受中央财政扶持村(共2个)中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到100%。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总结、着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支持村、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会和红白理事会,创办以普法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和“**普法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推广老马工作法,探索创新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区人民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室”。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智能化、网格化水平,镇街以上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与同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创建平安村13个,占全区村总比40.63%。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乡村振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5篇

市委、市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完成之年。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主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市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规定,现将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往严里抓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区、镇、村层层开展专题培训。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定期调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三是强化牵头抓总,系统集成推进。召开全区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印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2019年、2020年区委1号文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等文件,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区域联动、系统推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编制《**区村布局规划》,编制*个村的村域现状分析及规划指引,*个村的村规划,确保村规划应编尽编。编制《**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是注重项目策划,补齐短板弱项。编制《**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策划》,策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梳理完善**区乡村振兴项目库,总计**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弱项,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滚动投资计划(2020-2022),连续两年累计整合涉农资金和交通、水利等资金**亿元,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入户便道、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个项目,实现项目化、清单化打表推进。

二、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往实处落

(一)聚焦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严格落实农业保供措施。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与忠县签订《生猪生产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县共建生猪生产基地和资源互助长效合作机制,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稳定我区生猪生产市场供应,提升我区猪肉保供能力。二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2018年以来,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约**里,改造通村通组路**公里,建成环金鳌山片区彩色健身步道**公里、南北登山步道**公里,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5条11公里。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亩。三是发展壮大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编制《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完善品牌农业奖补政策,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成功打造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6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到市级智慧农业项目1个,争取到疫情期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补助3.95万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奖补50万元。四是做精做强乡村旅游业。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结合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推进“**”等乡村旅游项目,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实施**片区景观打造,建设登山步道、观光果园、七彩梯田等项目。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标准,整合资金**万元,因地制宜打造**个小微生特宜居示范点建设。五是组建专班强化招商。组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小结、年总结”工作机制,全年共接待来访企业24家(次)、拜访企业数量21家(次)。2020年签署涉及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9个,共计金额28.8亿元。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抓手,强化农业农村改革系统集成,拓展“三变”改革覆盖范围,先后在**等4个村开展试点。全区32个行政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基本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农民专业合作市级示范社全部监测合格,完成6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入库。七是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金融企业服务发展评价内容。截至11月末,辖区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22%。疫情期间引导辖区银行落实定向授信贷款政策,通过专用再贷款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为184户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约1.6亿元。

(二)促进人才振兴,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一是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村人才台账,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截至目前,我区乡村人才共4大类481人,其中技能人才13人、乡村产业人才37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4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427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和镇(街)设立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1个、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个、新建农村社会工作室3个,完成农村社工项目3个。三是聚力人才培养。推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教师支教薄弱学校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各类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四是强化人才激励。加大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万元,三年累计为2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万元。协调辖区金融企业加强乡村区域业务,引导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落实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级政府派驻乡镇机构工作人员的乡镇补贴及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试用人员的工资高定政策。

(三)推动文化振兴,铸就乡村文明之魂。一是崇德向善风气更加浓厚。评选表彰孝善先进典型110余个;持续开展“乡贤善治”主题实践活动,各村共评选出新乡贤33名。打造**“五品家园”社区示范点。开展“理论直通车”“榜样面对面”宣讲活动3000余场。“理论直通车”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开展梦想课堂699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17场。组建**大普法宣讲团20余支,集中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304场,全区建有2块法治宣传专栏的村(社区)达到80%以上。二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完成全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开展“非遗三进”宣传展示活动6场次,三年累计建成乡情陈列馆5个。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完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动态全覆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在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四是村民文明素养切实提升。70%以上的行政村村规民约体现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要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超过50%。开展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民村3个、市级文明村2个,开展“文明看我家”“家风润万家”等活动170余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治保会”等100余个。推荐高雪获评**市十大“乡村阅读榜样”。五是特色文化活动越加繁荣。成功举办2018—2020年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7场次,送演出、图书、培训、讲座、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场。成功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5个。

(四)突出生态振兴,推动宜居村庄建设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成农村公厕2座,三年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座;2020年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累计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户,**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完成**户卫生厕所提档升级改造。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巩固**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组建139人农村保洁员队伍。新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三年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有效治理比例达到100%;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206个。三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25)》,完成黑臭水体排查,建成并投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座。四是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建立明察暗访、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共印发**期通报;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暗访;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2020年,成功创建宜居村庄**个,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处置农村大件垃圾;建成入户便道**公里;回收废旧农膜**吨。三年累计建成入户便道约**公里;回收废旧农膜约**吨;以“五沿”为重点,完成农村危旧房集中迁建**户,自主改造**户,累计整治提升旧房**户;安装路灯**盏;完成村庄场所绿化**亩;设置村规民约立牌**个。五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镇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建立林长巡查和网格护林员制度。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个。争取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万元,2020年完成矿山修复任务9公顷,累计完成12.38公顷。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8000亩,其中森林抚育6000亩、经济林改造2000亩。全面完成长江流域渔船退捕工作。六是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印发**区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40%。严查露天焚烧秸秆,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改土。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以上。

(五)强化组织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制定镇、村党建工作基本标准55条和示范创建条件39条。动态推进“规范村”“示范村”和“规范镇”“示范镇”晋位升级。二是强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2020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个,三年累计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个。三是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区村(社区)干部及人选区级联审机制》,坚持凡进必审,实行动态筛查。组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次。紧盯“蝇贪”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开展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专项整治。四是落实农村党员发展三年规划。全区**个村累计发展农村党员**名,确保每村每3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五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配套资金150万元,推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有经营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个,享受中央财政扶持村(共2个)中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到100%。六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总结、着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经验。支持村、社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会和红白理事会,创办以普法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和“**普法微博等多种宣传平台。推广老马工作法,探索创新全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三级工作体系。成立“**区人民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室”。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实施“雪亮工程”,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智能化、网格化水平,镇街以上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与同级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创建平安村13个,占全区村总比40.63%。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