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谈读书教案范文

谈读书教案范文

谈读书教案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篇

既已参加了学校的“读书工作室”,便真的要静下心来读些好书了。作为一线教师,教书育人自是天职,可我不想只是仅仅“教书”,仅仅“育人”。我要把书教好,把人育成。这些当然不能只是停留在空想、空谈上,要尽快行动起来呀。

理论学习自不必说,用知识武装了头脑还不行,还要用实践去完成诺言。说来也有些惭愧,阅读本来是我喜欢的,可读教育理论方面书籍的兴趣却不浓厚,除了如本书中提到的“面对浩如烟海、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甚至还有那些缺乏真知灼见、抄袭翻版、浮浅功利的‘伪理论’或者‘理论垃圾’夹杂其中,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教师该如何做?”这样的无奈,还有说教成分太多,没有以人为本。而在深切读本书之后,仅仅两周时间,我已受益匪浅,心中的感受真如打翻的“五味瓶”,各中滋味尽上心头。

在开篇的“教案之殇”中,从中美“预言”中感觉真是一种极端的讽刺。其中谈到师生的“苦”虽有些夸张,但真的会触动人心,身在其中,感受其多。我是教师,又是孩子的父亲,更曾经是学生。这几个角色都在这叙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读到过去的教案、课堂教学情形时,令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的教案内容真是如此。上公开课也犹如表演,学生的小组合作也十分滑稽。读着读着,让我想到一句流行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阅读中与作者同感很多,但其中也不乏夸张之词。近几年的“教”与“学”已发生了变化,没文中说的那么不堪。如今的教学时互动式,无所谓“配合”。

对于教案的书写,现实也正如书中所说,似乎只是为了上级检查之用,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微乎其微,而且不只是我,我周围的同事亦如此。教案的改革真的是势在必行了。阅读中感觉字字珠玑,一针见血,是现实再现,裸评论如今的备课现状。是教师有错,但其实管理者也有问题,评价导向亦有问题。

教案的历史有好长一段时期真是退化了,又有几人是真的按照教案去上课。而对于类似于练习课、复习课,更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2篇

《教师第一课》读书心得体会一

作为教师,如果不甘于平庸向往卓越,不妨读一读朱永新先生的《教师第一课》;作为一线老师,如果正迷茫在专业化成长的路上,不妨读一读朱永新先生的《教师第一课》。这是一本帮助教师自我成长的书籍,读中可以让我们体验插上教育理想的翅膀的畅快,在现实中找到执着前行的灯塔和力量。

本书从“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阅读教育大师、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师德的核心是大爱、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写作是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人际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八个方面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方法指导和发展帮助,既给新教师以职业入门的方法指导,又给多年从教的教师以职业修炼和职业提升的再度点燃力。书中向我们传达了教师职业的天命——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理想追求者,对世界抱以一种开放的信任,对生命抱以一种坚定的信仰,对职业抱以一种深沉的敬畏,在现实与各种际遇中保持前行的动力,努力认识自己,学会选择从业的生命姿态,成就最好的自我。推荐了孔子、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9位人类历史上一流的思想家和教育大师,引领我们走进他们的人生,阅读他们的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脚下的路走得更清晰。我们从事的是关于人的成长的工作,洞悉明确工作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科学从教的基础,书中介绍了关于积极心理学、依恋理论、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情绪ABC理论在育人中遵循的法则,以及诸多心理效应在育人中微妙的促进作用,这些精华的理论都为我们开启了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正确从教的理论指导。教科研一直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发展短板,读过此书,我们会习得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具备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储备的重要,以及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教育研究的思路,从多方面清晰课堂观察和研究的方向,为教师实现价值的成长找准方向。书中强调了写作对于成为卓越教师的重要作用,日常记录、个案记录、教育随笔、教学札记、书信小简、教育杂文等这些教育记录,都是教师记录教育的不同形式,需要敏锐清醒的意识和笔耕不辍的持之以恒,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时,教师才能最大程度的回归自我,守望幸福。此外,书中还阐述了教师口才和人际交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要素,口才是第一能力,要善于营造与学生、家长、同事、专家之间温暖的人际关系,搭建和谐共生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

通过此书,我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要有一种教书育人的情怀,要培养、关心学生,要端正工作作风,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让脚下的路更加坚实,做教育人,做幸福事。

《教师第一课》读书心得体会二

一、教师的口才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爱心、信心铺垫成功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宽容,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对于犯错了的学生,老师的指责和批评方式要适度,切忌粗暴和予以冷漠、挖苦学生的态度,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棒的学生。否则既有损教师风范,又不利于谈话效果的达成。再者,在谈话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成功的首要秘诀在于自信心的培养。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甚至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反抗教师的教育。在谈话过程中,教师对于平时不敢表现和自卑心理比较重的学生要帮助其树立“我可以”的自信心,适度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谈话过程中缺乏尊重、宽容以及信任。一位美国较为知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学生是否得到了尊重。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而尊重就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对于学生适度性的宽容是很有必要的。

当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教师发生冲突、不一致时,传统文化里“师道尊严”的教育理念很可能致使教师产生防御心理而否认学生的思想,而学生可能会因为从小就形成了对教师单一的倾听或者受教育而放弃真实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意念。再者,有的学生比较胆小,对教师有着很大的敬畏心理,害怕自己所说的话会得罪老师,或者是老师觉得学生所提的问题比较幼稚,因此在谈话技巧过程中学生更不会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诉诸于在心理上有优越感的教师,这必将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内心困惑或者二者所谈论问题的更不会得到顺畅理想的解决。

二、写作是提高教师能力的第二大法宝

人和人之间沟通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沟通,一个是书面沟通。语言沟通,作为一线老师是非常擅长的,很多老师非常能讲,而且讲得也非常好,写作能力其实是他们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他们和学生和同事,更多的是用一种口头的方式在沟通。所以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好,书面表达对一线的教师来讲,其实机会并不特别多。只不过现在提倡科学研究的工作。

提高写作能力完全可以借鉴书上的例子,写教学日记、个案记录、教学实录,这“记录”不是写正规的文章,而是随意地随机地记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讲求及时与真实。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需要教师,做到的思路清楚、内容精彩、分析透彻、文字表达精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养成几个好习惯:多看书、多观察、多积累、多分析、多练习,做一名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教师。

《教师第一课》读书心得体会三

暑假学校里发了一本《教师第一课》,教师除了耕耘和忙碌,还应不时地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看到《教师第一课》这一书名,工作十多年的我产生了疑问:“在教师这岗位上我已度过多少春秋,我还得回到起点,从“教师第一课”开始?”带着可笑与疑问,我翻开了这本《教师第一课》这本书。

对照这八首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优美篇章,回想着自己的教书历程,可笑的是自己在懵懵懂懂中过了十几年,离真正的教师却是那么的遥远。现在的我除了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外,剩下的就是倦怠,毫无挑战,又怎能往更高的境界走?我该如何摆脱这种倦怠,拥有梦想呢?

还得像朱永新教授所说,在我们抱怨日子陈旧黯淡时,其实我们可以用阅读去无限拓展心灵的领空,只要有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翔。当我们的精神摆脱束缚时,就是我们真正强壮的时刻;当教师的心灵开始飞翔时,就是教育翱翔长空的时刻!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可笑的想法,用心阅读从这里出发。读了这本书,我想这本书向我们推荐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能作为教师心灵飞翔的导航,引领教师一路前行。

一、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历不知难。”反观自己,生活中的交谈,教学中的言语表达,教改中的观点陈述,还是写作时的表述,语言贫乏,缺少理论支撑。究其原因,应是少阅读,即使偶尔读读,也是毫无目的,不曾深入。这本书对专业阅读的叙述虽然深奥,细细读来还是有所收获。

首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它需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对心理学的经典思想,教育哲学基本观点,人类最好的教育经验,所教学科的知识精华,所教学科的成功案例,人类的基本价值,中国文化的精髓等等,有一个丰富的了解,再逐渐上升到透彻的理解。我想这应该是给我们读什么提供了一些思路。

其次专业阅读的关键,是必须回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中来。所谓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那些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的、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但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能成为某位教师的根本书籍。成为一个人的根本书籍意味着,你深刻地理解了这本书,而这本书也成为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的原点。构成一个老师思考原点的根本书籍的高度,往往会影响到这个老师的高度。从这可看出我们应该有选择的阅读,选择能成为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的原点这本书。

接着是知性阅读。要进行咀嚼性质的研读,也就是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的过程。是的,专业阅读是一种吸纳,与其抱怨日子,不如用心阅读,迈开阅读的步子,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二、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

书的第六章对写作的意义说得很明白,“写作,是平庸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水岭!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劳动力。”看来,若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劳动力,就必须学会和善于写作。

说到写作,我除了职称晋升迫不得已写下两篇论文,平时不曾用心,至于书中所介绍的几种写作方式,日常的记录(教育日记、个案记录、教学实录)、教育随笔(事理随笔、教学札记、书信小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书影评论、教育杂文),我虽有过教学中的思考,写下些教后反思,却是零零散散,没有坚持记录,也未曾认真梳理成文,更不用说进行专业写作。然而,新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的,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专业写作,就能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我们的经验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为我们专业反应的一部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由此可看出,要养成自觉记录教育、教学的生活习惯,坚持记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这些碎片经过提取、理解再拼合成为美丽的图景。

新教育中还提到专业写作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二是强调与实践相关联;三是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五是注重案例研究。从书中的个例看,对于普通的我而言,个案式的研究应该更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最初的写作应该记录下具体的案例,不一定是为发表而写,只要能把自己每天丰富的生活、奔腾的思绪记录下来就好,相信,只要能坚持写作,十几年过后,这些写给自己看的文字也许能成为教育教学科研最为宝贵的材料。

三、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创新;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其中阅读又是重中之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强弱,还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其他科目的学习。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实践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堂上,教学模式生硬,师生之间的沟通浅显,很多都是表面文章,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再如,对于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不够透彻,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及探究性自主学习的行为落入极端化,并无实效;还有教学中虽更加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但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听说读写训练不到位,也缺乏长期的坚持和指导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基于以上阅读现状,教师应创新阅读教学,在符合新课改标准要求的同时,满足学生对于阅读、对于知识的需求。在此,我简要谈谈自己在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上的些许尝试:

一、树立正确阅读观念,创新阅读思想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正确的阅读观念,才能引导教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有效的方法。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多数教师和学生的眼中,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解答课后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多得分,得高分。这样的“应试阅读”观念下的阅读教学,不仅削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失去了文本独有的教学魅力。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端正他们对于阅读的态度。在教学中,一改传统一问一答甚至自问自答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问题?”或者“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开始,让学生轻松、自在地阅读,凭借自己的知识涵养和生活经验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阅读行为,就像是给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样,能够唤醒人的活力,同时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也只有这样的阅读行为,才能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设计丰富阅读方案,创新阅读手段

备案是每一位教师在授课之前都会做的一件事情,它会将上课需要讲授的内容和方法都一一列出,认真地规划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分钟。但是即便是这样,教师的授课也不一定会按照教案上的步骤顺利地进行。因为在课堂上,面对活生生的几十位学生,总有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因此,在备案时,教师要尽量丰富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尽可能全面的方案。此外,还应设置备选预案,防止意外发生时手足无措。虽然设置有备选,但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应对已然发生的“小意外”进行积极并妥善的处理。要注意灵活教学,而并非随意教学。此外,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课文内容,推荐并讲解一些优质的、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上的精美文章,对课堂内容做适当的拓展和改变,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创设情境阅读教法,创新阅读实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所以阅读能帮助人们开拓眼界,是因为书中讲述了很多自己亲身无法经历的事情,或者无法看到的美景,抑或是从未进行过的类似的思考。因此,在阅读中,总能获得一些新鲜的东西,让人们觉得血脉膨胀,激情澎湃。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在阅读中或许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诱导,让学生用心去体会。

创设情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而它直观、生动的特征更加适合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创设阅读情境的方法,给学生营造阅读中的客观环境,将文本中所讲述的氛围烘托出来,让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想法和心态。只有在@样接近真实的阅读情境氛围中,才能使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情境的创设还涉及想象情景,因此,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想象力。让读书不再只是干瘪瘪的用眼看,用嘴读,更多的是用心读。

参考文献: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4篇

为培养造就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思想先进、专业扎实、方法优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书香校园,促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学校决定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建设属相校园为载体,以教师发展为中心,通过开展教书读书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学校整体水平及全体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2、通过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5、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对比发现自己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之不足,引发读书之欲望。

6、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能用书中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从而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

7、通过读书,增加教师的课外阅读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师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8、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三、读书方式

1、个体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精读的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并且要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两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2、集体阅读。写摘记、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交流汇报。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更多的时候发表指导学生读书以及自己读书的有感,通过师间心际交流,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

4、实践写作。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要求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

5、开展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四、读书策略:

1、提高认识,重视读。我们将通过每周的教师例会和板报、广播、校园网宣讲读书的意义,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读书。

2、为切实落实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3、落实阅读书目。加强、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建设管理,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4、落实阅读时间:师生集体读书时间为每周周三下午第七、八节。

5、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每学期摘记不少于5000字,感悟不少于1000字。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为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5篇

一.营造书香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这样写道:“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信息发达的世纪,阅读就成为了捕捉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先要让学生明白,不会阅读将寸步难行,阅读将成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学生有了这个意识,也许开始只是应付性地去阅读,但只要我们把他们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读书了。

我们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高尔基的:“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赫尔岑的:“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等,然后把他们张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用以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和妙处。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放在里面,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开始时一周还可以专门安排一至二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有意识地去阅读,让学生慢慢从书中去寻找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乐趣。

二.还学生阅读自由,诱导阅读渴望。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是阅读心理不自由:学生们认为阅读只是为了考试,收获也顶多在试卷上,而且要按照给的参考答案去阅读,根本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有时甚至感觉一无所获;二是阅读没有选择的自由,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是早就选定、编好了的,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读,一些课外书籍也是老师或者家长推荐的,所以学生越读书就越感到乏味。要缓解这种现状,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白:阅读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积淀、需要酝酿;阅读是一种兴趣,是一种生活,而不是一种任务;语文不是上课,不是讲读几篇文章,而是养成一种习惯。明白这些,教师才会真正还给学生阅读自由,才会诱导学生的阅读渴望。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可以改变考试的内容,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有话可说的又能充分体现自己个性解读的题目去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如“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什么知识;得到了怎样的感悟;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或者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等等,让学生从心里明白我阅读不是为了分数,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读书,定会事半功倍;其次对我们的语文课本要大胆删减,对于一些学生们都不感兴趣的篇目可以忽略不讲;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推荐一些好的篇目大家共同学习。对于学生们的课外读物,不避大俗大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只要学生愿意去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了,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地提高了。再次,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只要他们说得有理有据,我们就应充分肯定,千万不要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否则长此以往,学生也就懒得动脑筋了,那样我们的阅读也就变成老师念答案,学生机械记答案了。

总之,语文教师少点功利,少点“成果意识”,让学生放手去读,自由去读,真正地潜心阅读,长期下去何愁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呢?

三.借助丰富形式,体验阅读快乐。

针对初中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教师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借助精彩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从中体验到阅读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乐趣,学生才会有继续阅读的兴趣。

比如我在每一节语文课前,都会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一位学生谈自己近段时间的阅读收获,可以谈作者,也可以复述故事情节,还可以谈从书中感悟的道理、写作方面给自己的启示等等,只要谈出你最有启发或者感受最深的地方都可以,实在谈不出的,读一读你最喜欢的片段、最精彩的一句话、最感动的一瞬间都行。表现好的,不仅能得到老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和操行分的奖励,还能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由衷地佩服。初中学生都有不服输的心理,看到别人讲得这么精彩,他自然也就会认真去阅读,认真去准备自己的精彩发言了。

其次,我还安排学生每周写一则读书笔记,培根说过:“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或摘抄好词佳句,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极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然后每位同学至少请2位以上的同学对自己的读书笔记做点评。写得好的,请学生在每周日的班会课上大声朗读,并把读书笔记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还可以推荐到学校广播室在全校展播,这样学生不仅从阅读中获取了知识,更从中体会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厚。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关键要让学生们尝到阅读带来的掌声,阅读带来的快乐,他才会减少追逐打闹的次数,才会挤挤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间去阅读,也才会真正用心去阅读。

四.让阅读成为习惯,终身享受阅读。

初中生性格还不太稳定,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影响,因此不能认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高枕无忧了,教师还得做好长期培养的准备。学生有了兴趣,还要保持、巩固和提高,努力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就可以终身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了。

比如经过长期的培养,我班的学生养成了早晚读书的好习惯。早晨朗朗的诵读不仅令学生们精神焕发,而且让学生积累了很多的优美词句;晚上的自由读,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每周的一堂阅读课,我是一定坚持并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的。我鼓励学生交流自己从课外获得的知识、道理、人生感悟以及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等,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不断的交流中,学生们获益颇多。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阅读能力;创造环境;主题活动

《Z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推进师生共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提升校园品位的最佳方案,是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从阅读习惯、目的、方式、类型等方面分别设计了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调查问卷,选取教师64人,家长677人,七年级学生802人作为本调查的研究对象。召开教师座谈会两次,参加人数27人。召开学生座谈会两次,参加人数52人。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平时阅读情况及教师对阅读问题的认识、做法等。

二、分析结果

通过对问卷和座谈会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学生阅读目的较明确。七年级是起始年级,问卷中“你的阅读目的”(多选)有66.83%的学生认为“提高语文水平提高考试水平”,而83.79%的学生认为“增长视野,拓宽知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从中可看出学生认为阅读能带给自己益处的学生比较多,但有49%的学生认为是“兴趣娱乐”,说明部分学生的阅读目的不明确。2. 学生有阅读习惯,但时间太少。问卷中,87.03%的学生都有“阅读的习惯”。从“每周阅读时间”看,35.54%的学生选择“两小时以上”,而45.89%的学生选“一小时左右”,可看出学生阅读时间相对较少。3. 学生阅读类型受课标和年龄影响。从问卷中反映出“喜欢阅读的类型”中“文学类书籍”是学生主要阅读的方向。“中外名著”占79.8%,其次是“科幻小说”占56.11%,第三是“幽默搞笑类”占48%。学生座谈中“其他类”中学生教辅类占多数。可看出受《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要求的影响,学生对中外名著关注度较高,科幻类和幽默类占第二和第三,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对女生而言,男生阅读的面更广。4. 学生阅读方式多样。由于刚进入初中,问卷中“阅读名著的方式”(多选),学生读“青少版”占82.04%,“读原著”占51.75%,“影视版”占28.93%。“阅读来源”(多选),“购买”占88.15%,“书店阅读”占53.87%,“网络阅读”占33.29%。“你多长时间去次书店(图书馆)”问题中,“一周”去一次占52.49%。可看出传统纸质文本阅读为对象的阅读方式将不占主导地位,几种形式并存的阅读方式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必然的趋势,而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将成为现代初中生阅读的选择。5. 影响学生阅读的外在因素。影响学生阅读的外在因素主要有“负担重没时间读”占52.24%,“没有书籍来源及其他”占43.27%。有21.07%的“家庭藏书量”在“50本以下”。说明学生课余时间相对比较紧张,阅读时间不能保证,书籍来源较少。在学生座谈中,大多数学生反映,阅读名著大多放在假期或在教师布置阅读任务时才读,同时主动阅读也少。6. 家长对学生阅读的影响力不够。问卷反映出家长的榜样作用发挥不够。虽然有“阅读的习惯”的家长占74%,“阅读目的”是(多选)“增长视野,拓宽知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家长有85.97%,“喜欢阅读的类型”38.4%选择“专业类书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的态度”,94.98%的家长“鼓励课外阅读”,认为“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占99.56%。家长“每天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占16.84%,“一小时左右”占53.77%,但碎片化阅读较多。家长本人“一年购买书籍”,“6~10本”为28.36%,50.81%只购买“2~5本”。去书店(图书馆)的次数,一月一次占62.04%。一年一次占13.74%。7. 教师重视阅读,但对学生的指导还需加强。从教师问卷中可看出教师阅读目的明确,96.63%的教师认为阅读可以“增长视野,拓宽知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教师“喜欢阅读的类型”(多选),“专业类书籍”占68.75%,“文学类书籍”占68.75%,“报刊杂志”占67.19%。“每天阅读的时间”73.2%的教师在一小时以上,但在座谈中反映出手机阅读、网络阅读比重较大,碎片化阅读较大。60.94%教师购书数量相对较少,“2~5本”占51.56%“6~10本”占31.25%,“基本不购买”者占10.94%。教师“家庭藏书量”较少,只有46.88%的教师家庭藏书量在100本以上。教师认为“班级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一般”占48.44%,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督促、指导不到位。

三、建议

(一)创造环境,搭建读书平台

通过阅览室、开放性书吧、班级书橱、家庭书橱和电子阅览室等平台,扩大学生读书的渠道;开设阅读课,成立与读书相关的社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堂、电子屏、校讯通、微信公众平台向师生、家长推荐有益身心的阅读书目,引领有效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开展主题活动

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系列活动,以活动为抓手,促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健康持续发展。

(三)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活动,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研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7篇

一、字词教学有形式化、走过场、目标缺失、无视实践性等现象

[案例1] 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出示生字词“转来转去筋疲力尽,枯死,一大截。总算”等。教学方式是:引领学生齐读两遍(直呼齐读);抽查读部分词语(直呼齐读),老师正音。

当这节课快下课时,再安排写字指导。教学方式是:师生讲讲生字的结构――提示书写时注意什么笔画――教师板书。学生书空――让学生写两个字。

这个环节说教的时间用4分钟,学生写字用1分钟。

[案例2] 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桌、盔、凯、腕、驻、弥、胁”等带拼音的生字;同时出示“牺牲、凯旋、征衣、阿姨、卓越”等新词。教学方式是:学生读一读――老师正音――老师提示写法。

对生字的学习。都采取直呼,这是表示学生都会认读呢。还是担心被人指出课堂教学中没有字词教学而特别安排这个环节?众所周知,当学生掌握了拼音以及学会查字典后,生字词的学习就应当通过自学来完成。如果为了完成某种程序而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无疑将助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组织学习生字的心理。事实上。学生掌握了拼音、查字典后,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应是巩固拼音,让学生会写生字、积累词语。巩固拼音,要引导学生在平常拼读中达成,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写字的实践性很强,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采用各种方式记住生字;更要加强写字实践,让学生在写的实践中,记住这些字并且将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二、动漫课件的制作、选用顾此失彼,只停留在好看、激趣、吸引注意力的作用上,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不大

[案例1] 播放课件,播放“伊拉克战争”“911事件”、“阿富汗战争”等影像资料,并谈谈感受以进行“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教育。

在这三大事件中,国际上公认的只有“911事件”为恐怖事件,其余两场战争性质并无定论。一起选用无法相提并论,也就注定是顾此失彼。战争与和平既对立又统一,当我们一味强调“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教育时,是否忽略“当祖国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的教育呢?

[案例2] 播放歌唱五星红旗的MTV歌曲

[案例3] 播放录像《小欣月的国旗梦》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

师:小欣月的故事一定深深感动了你,那么请你拿起笔把下面这句话写完整写具体。

发给学生练习稿纸,稿纸上含有下述内容:

当激扬的国歌奏响的那一瞬间,小欣月______。升旗活动结束了,在场的两千多人都悄悄落泪,只有小欣月____________。

为了学习《一面五星红旗》,用五分钟播放歌唱五星红旗的歌曲,好听、好看,可是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多大意义呢?录像《小欣月的国旗梦》很感人,执教者请学生看后谈感悟并进行小练笔。有人说这个环节好,加强了读写结合。但这样的看录像写写故事内容、写写感悟的环节,是否在其他教学课时中也可以开展呢?如果可以,那么这个教学环节就有点如同虚设和做样子了。

我们强调的读写结合是与课文例子,与课文的某些特点有联系的结合,这样的结合才是学生新知识、新能力的增长点。而其他通用的读写结合则可能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理解教学呈现不分年级、不分文章体裁地进行主题教育,说教偏多,以致影响学生的语文实践,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各地选送的公开课,选用的课文有二、三、四等各年级的教材。课文的体裁分别有寓言、神话故事、书信、记叙文等。可是,当我们分析这些公开课案例时,却发现其教学程序和学习方式大同小异。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采用“提问题――找句子――想意思――谈感悟――提升主题教育――读句子”的方式组织教学。

[案例一] 教学《女娲补天》时,教师先后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有:

如果你是女娲,你会怎么去求雨神?

女娲找五彩石为什么找得这么艰辛?

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找纯青石?

女娲的手可能怎么样?脚可能怎么样?

女娲找到纯青石心情怎么样?高兴得怎么样?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很感人?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教学过程问得多、想得多、讲得多,读书、背书的时间就相对偏少;很多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问答中,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有些设计是有利于引导学生读书的,可是学生刚开始读。执教者又开展其他的教学活动了。

[案例二] 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件播放二胡音乐,很低沉很伤感,执教者演讲,演讲后请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这个情境的设计与课文的意境很吻合,如果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去反复诵读课文,将会更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效果也会更好。可是要求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却显得莫名其妙。

[案例三] 教学《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复习词语,先后出示4组词语。逐一请学生讲各组词所表示的画面;提出“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引出下个环节的“领悟情感”教学。

这个环节,如引导学生根据各组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或找相关课文的片段读一读,更能突显读课文,更有利于积累语言。说画面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但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的情感时,当学生对课文还没有读通、读熟时,却要求他们对课文进行概括,效果自然有限了。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劳动人民便开始提倡读书,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的信息时代,一切飞速发展,如果不读书、不学习,那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从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口号: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四、活动构想及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9月20日9月30日)

1、结合学校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及班级实际读书现状,制定本班读书方案。

2、班级集体读书内容:背诵《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读《名人传》、《童年》、《昆虫记 》、《繁星春水》。

3、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好班级的图书角,做到图书内容丰富、数量充实。再次明确图书管理员职责,制定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3)记住班级读书要求走进教室就看书,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4)继续图书评比栏的评比,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10月12日10月末)

1、开展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活动,每周背诵两首古诗。

2、每天7:30分之前为自由阅读时间,每周二7:307:50为读书方法指导时间,借助《初中语文自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读书方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着会读书。

八(1)班我为新班级添光彩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活动主题 】:我为新班级添光彩

【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关心集体,从而达到班级学生更加热爱集体,增强新班级的凝聚力。

【 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班主任和音乐老师。

【 活动时间 】: 20xx 年 9 月 24 日下午 4 : 00 4 : 40

【 主 持 人 】:林雅雪、叶傲霜、刘小倩、

【 活动分工 】:

1 、班长、文娱委员负责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节日排练。

2 、学习委员、宣传委员负责收集《演讲稿》、《台词稿》等。

3 、宣传委员负责布置会场。

4 、音乐老师负责教唱两首歌曲。《中学时代》《爱我中华》。

5 、班主任统筹安排活动环节。

【 活动过程 】:

1 、讨论活动方案。

2 、开展活动:

1 )四个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 )主持人开场白;

3 )收音机播放《中学时代》,全班跟着一起齐唱;

4 )诗朗诵《我爱二中》;

5 )英语小对话:《助人为乐》;

6 )小记者采访学生《你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7 )三句半《谈谈我们的班集体》;

8 )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①配乐诗朗诵《红》

②单弹管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③女生中英文小合唱《雪绒花》,长笛伴奏

④快板《唱国庆》

⑤女生小合唱《一起开始的旅程》

⑥架子鼓《好日子》

9 )音响伴奏,全班齐唱《爱我中华》领唱:陈锦立

【 活动小结 】: 班主任利用小记者采访的机会,谈感受,提要求。

执笔:刘小倩(班长)、张瑾(宣传委员)

珍爱生命,体味成长八(1)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利用小品、游戏、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感悟成长:悦纳自己,尊重他人,相互帮助、相互关怀,遇到矛盾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冷静、理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独立精神,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努力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尊自强、彬彬有礼、沉着冷静的人。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指导教师:班主任张霄

活动主持人:班长江卉靖

各环节负责人(负责环节的过渡及环节小结):悦纳自己徐兰

气球天上飘马思嘉

解手链华景玮

买宠物江卉靖

包馄饨蒋明臻

地点:本班教室

准备工作:1召开相关晨会及班干部会议,讨论确定本次班会主题,动员全班围绕主题献计献策;

2在班委会上经过讨论筛选出可行性较强的各个环节,指导各方案负责人分头准备;

3分别指导各环节,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班会所需气球、馄饨馅、馄饨皮、电磁炉及锅勺等由负责人准备到位;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幼教工作者;国外图画故事书;情感教育;儿童发展;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该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10年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2011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则指出,要“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要阅读一本图书”,有效措施就是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宜的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

实践证明,幼儿园教师对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质量。为此本文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分析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国外优秀儿童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评价情况。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与英国画家安妮塔·婕朗共同创作的一本图画故事书,1994年、1995年相继在英国、美国出版,后来风靡全世界,被译成了37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1500万册以上。2005年被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发行。

二、研究的过程

(一)制作评价资料

把《猜猜我有多爱你》〔1〕一书翻拍成7张照片,编成PPT1~7,文字内容则编为PPT8。

(二)设计评价问卷

针对该书设计评价问卷,共设计了6个封闭式单项选择题,每题有5个等级判断答案(从A到E,强度渐弱);把评价问卷编为PPT9。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向G省、H省、J省、S市、S省、Z省的幼教工作者发放评价问卷72份,回收有效评价问卷56份(其中教师16份、园长25份、教科研或师训人员15份)。问卷调查过程均为先要求他们看完PPT1~9,然后完成评价问卷。研究者还分别对这些省(市)的幼教工作者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发现,97%的幼教工作者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其中77%“很喜欢”,20%“较喜欢”,4%“一般”。没有人“较不喜欢”或“很不喜欢”。

访谈发现,他们之所以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主要原因是:(1)“书的名称很吸引人”“让人感到惊喜”“‘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句话虽很普通,却让人感到非常温暖”。(2)“书的内容很有意思”“很有趣”“很浪漫”“很感人”“很温馨”。(3)“书中表达爱的方式很独特”“很巧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书里表现爱的形式很丰富”“很精彩”“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把自己对别人的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真没想到爱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方式来表白”。(4)“书的语言简单朴实”“这样的睡前谈话活动,使人感到无比温暖”。(5)“书的图案很精美”“颜色好看”“平和”“养眼”。

可见,幼教工作者喜欢该书不仅是因为书的图案、色彩、语言等很优美,还因为书的名称、内容等很吸引人。精美绝伦的图案、好看养眼的色彩、激情四射的语言、新颖独特的书名、深切感人的内容使我国幼教工作者对该书喜爱备至。“爱”是个美丽动人的字眼,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去爱和被爱;“爱”虽然难以计量,但“母爱”总是远远大于“爱母”,这就是生命的传承与爱的奉献。接受调查的幼教工作者皆为女性,且大多已为人母。所以,她们能和这本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儿童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得知,96%的幼教工作者推断儿童会喜欢该书,其中认为儿童会“很喜欢”的占55%,认为儿童“较喜欢”的占41%,觉得儿童“一般喜欢”的占4%。

进一步访谈得知,幼教工作者认为儿童喜欢该书的可能原因有:(1)“小朋友喜欢猜想、猜东西、猜谜语”“小朋友会对书名中的‘猜猜’很感兴趣”。(2)“小兔子活泼可爱”“小朋友会对小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会对小朋友产生很大的吸引力”。(3)“两只兔子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小朋友会感到快乐”“小兔子的动作很简单,小朋友会很有兴趣地去模仿”“插画很可爱,小朋友会喜欢看”“这样的睡前游戏,小朋友会喜欢玩”。

访谈记录反映出幼教工作者比较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知道:(1)儿童喜欢猜测、假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故事的名称“猜猜我有多爱你”正好可以引发儿童的兴趣。(2)儿童喜爱小动物,喜欢听故事,“拟人化”的主人翁小兔子可以发挥“同伴”效应,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3)儿童容易兴奋、喜欢模仿、爱好分享,两只兔子不断攀比的话语和动作,使故事妙趣横生、童趣盎然,可以强化儿童继续阅读的愿望。(4)儿童喜欢较劲,好胜心强,而故事中的小兔子坚持不懈地与大兔子“比爱”“拼爱”的灵气和勇气以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锐气和霸气,给故事“火上浇油”,并使“战火越烧越旺”,很能吸引儿童把书读完。

(三)《猜猜我有多爱你》对儿童的教育效果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0篇

尹建莉 教育学者,作家,家庭教育经典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池莉 著名作家,武汉市文联主席,最新畅销书《立》作者

蒋佩蓉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佩蓉的妈妈经》《丰盈心态养孩子》作者

专家支持

徐凡(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儿童心理学家)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会员)

王甘(小橡树幼儿园园长,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

宋娟(资深媒体人,新浪微博 @花园妈妈学校 创始人)

调查读者谈

参与人数:890人

1您怎么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个案型育儿书?

很难说,良莠不齐,不好挑选,有时会制造焦虑 56.5%

是好事,可以学习到更多 43.5%

2您为什么会看育儿书?

随便看看 14%

专门在为自己的养育问题寻找答案 26%

做父母需要的一种学习 60%

3您觉得个案型育儿书有用吗?

还不错,有些观念和方法可以借鉴 72.6%

帮助很大,可以效仿 13.7%

没什么用,因为每个孩子都很不一样 13.7%

4您觉得把孩子送进名校代表着养育成功吗?

不是68.5% 是31.5%

作者谈

销量500万册的超级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丰盈心态养孩子》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蒋佩蓉,新晋畅销育儿书《立》的作者、著名作家池莉,3位重量级作者首次坦诚透露自己写书的初衷,回复读者对育儿书的种种质疑。身为作者,她们希望父母如何读自己的书?她们又是如何看待孩子进名校和成功的呢?

我们也首次邀请到她们的儿女,这些书中的主人公,谈她/他如何看待妈妈写的书,揭秘书中的自己、妈妈与现实的差距。

尹建莉:

我的书不是经验之谈

写书的时候,拿着书稿被出版社一路婉拒的时候,她想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来将成为最畅销的育儿书之一吗?面对那些“尹老师,您书中的办法我用了,但不管用”的质疑,她如何解释?书中的那个小女孩圆圆,又是怎么看待妈妈出的这本书呢?

写作初衷:

不满意造就完美的畅销书

有孩子前后,我一直留心看家教方面的书。这其中,有成功家长的经验之谈,有青少年工作者的意见指导,也有很多胡编滥造的东西,它们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教育实质剖析太少,甚至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观点和错误的归纳总结。并且其价值取向往往是培养“精英”的,这本身已背离了教育应有的目标和责任。总的来说我对国内的家庭教育类图书现状不满意,就慢慢产生了自己去写一本更好的这样一个念头。

在打算写书之前,我的一些文章已发在博客或教育杂志中,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不但增强了我的自信,也让我感觉写一本好书是多么必要!2007年动笔写作时,正是家教书

声名狼藉、江河日下的时候,以至于我2008年拿着书稿去投稿时,四处碰壁,大家一听是家教书,看也不看就一口拒绝。

在写作过程中,我肯定没想到它会这么火,但是,因为我能看到当时所有家教书的不足,所以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是个好东西,整个过程中似乎有一种预感,感觉到它可能会有好的市场表现。

我的书不是经验之谈,它是以我培养女儿为例写成的一部专业著作,我不是把女儿当楷模来写,她只是一个案例主角。事实上书中涉及的孩子有40多个。书中所谈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价值观不仅适用于我女儿,也适用于天下所有的孩子。家教书属于专业书,专业书首先不能有硬伤,它的一切观点必须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支撑,并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次它必须是有深度的,深度决定它可普及的广度和效度。但理论的呈现不一定非得是佶屈聱牙的,或枯燥无味的,它完全可以是文学的、温暖的、有趣的。深奥的词汇和语句,与深奥的思想没有关系。通俗的语言并不等于表达的浅陋。我是学教育的,又做过多年教师,喜欢

阅读和思考,文笔也不错,所以我的书是一本用生动案例和流畅语言写成的专业著作,既有专家的高度,又有家长的温馨,还有很好的文采。

面对质疑:

我无法送每人一只荷包蛋

我遇到过很多“我用了书中的方法但失败了”这样的说法。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请质疑的人只举一个例子,说明书中哪一条理论或哪一个方法不适用于他的孩子。只要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用的根本不是“我的方法”,而是“他自己的方法”。

一本书所能产生的效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世上没有哪本书能被所有的人完全吸收、消化,同样的书,得到多少文化营养,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悟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阅读者的心态:是否真诚,找思维而不是找答案。我遇到不少不肯动脑筋的家长,比如有位家长给我写信说他6岁的孩子特别爱打人,问我怎么办。我回信提醒家长说,是不是您的脾气比较大,经常打骂孩子。家长回信说:“是的,我确实脾气不好,经常忍不住会打骂孩子,可是我的问题是怎么让孩子到外面不打人,你没告诉我啊?!”遇到这样的家长,我真是为难。我只能告诉人们一些养鸡方法,无法直接给每个人送一只会下荷包蛋的鸡。家长和家长也是不一样的,家长的造化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一本书所能产生的效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世上没有哪本书能被所有的人完全吸收、消化,同样的书,得到多少文化营养,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悟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阅读者的心态:是否真诚,找思维而不是找答案。

希望家长如何读

古今中外所有优秀教育思想都是非常相近、相通的。教育学肯定有它恒定而统一的科学性。但每个孩子有无数成长的细节,永远不会有一本书能穷尽每个人遇到的每一种教育情境。读书如果不加入父母自己的思考和改变,只是生搬硬套,那么一切知识和智慧都是无效的。哪怕是一本可以照猫画虎的菜谱,也需要在使用时加入操作者自己的理解,需要灵活运用。所以我希望大家读我的书时,不但要看到如何做,更要看到为什么这样做,看到背后的原则和理念,当你真正把握了这些原理,你就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的症结之锁。

建议多读几次,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何看待名校和成功

考上名校,是一些孩子身心和谐、智力出色、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表现之一。就我女儿这个个体而言,即使她在高考中出现失误,上了普通大学,她也是优秀的,这一场考试肯定决定不了她的人生。她从小形成的良好的学习能力、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豁达、友善、诚实、善于独立思考等这些好品质,才是可以称之为成功的要素,才能决定她有怎样的人生质量。

真正优良的教育,从来没有单一的、可量化的评判标准。如果一定要让我定义什么是孩子的成功,什么是父母养育的成功,我觉得可以这样朴素地表达:孩子的成功,第一他可以自食其力,第二他有幸福感。父母养育的成功,第一,和孩子的感情很好,第二,对孩子很放心,知道他离开你的呵护照样可以生活得不错。

特别说明: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出版这几年来,不少媒体都希望采访到作者的女儿,但她从未接受过。这一次,《父母必读》杂志通过尹建莉老师邀请圆圆写一小段话,谈谈对妈妈的书和对妈妈的看法,很荣幸地得到了回复。

女儿谈妈妈的书:

我不是主角,我是最大受益者

正像每位父母对孩子都有着深刻影响那样,妈妈对于我的影响也无疑是巨大的。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我并不是主角,而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书中妈妈所反映出的思想,浓缩了平日里她对于每件小事的思考,这也是她这么多年来读书、学习所得到的内容。虽然我平时很少表达,但可以说我从小就对于妈妈的才华与思想非常尊敬,或者说是欣赏。妈妈是我的榜样,也是人生导师,更是一个珍贵的朋友。

在我少年时期,很多人觉得我比同龄人相对成熟,我相信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平时从没有把我当成不懂事的孩子。随着环境的变化,周围优秀的人越多,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是多么平凡的一个人。虽然会面对很多困难,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得好,但是我总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抱怨生活,不唉声叹气。而这种健康的心态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所以在我看来,好的家庭教育也许并不能让人成为事事都能做好的天才,但却能成就良好的心态。这种好心态能够让我在一生中处事更淡定,让好心情推动生活的发展,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妈妈这本书的畅销,我可以说并不惊讶。因为它真的能让很多家庭受益匪浅。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我很感谢父母给我带来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也非常喜欢自己平凡却幸福的生活。

好的家庭教育也许并不能让人成为事事都能做好的天才,但却能成就良好的心态。这种好心态能够让我在一生中处事更淡定,让好心情推动生活的发展,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尹建莉和女儿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1篇

恒恒,男,今年5岁,就读于太仓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平时父母工作较忙,生活起居由奶奶负责,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恒恒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问为什么,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阅读感兴趣,特别是科学类的读物,学习欲望强烈,愿意在集体面前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但好动,不够耐心,阅读范田比较狭窄。

老师的思考

分析恒恒的性格,我认为对他的教育应该实施扬长避短的方法,在充分发挥其阅读优势的同时帮助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他的阅读范围,使恒恒了解各种不同的绘本,感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更加喜欢阅读,善于阅读。

所用的方法

1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进行绘本阅读个案研究中,我对恒恒进行了关于绘本阅读的追踪观察。

2 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我详细地观察并记录了恒恒的阅读事例。

3 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采访者和受访人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我对恒恒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恒恒。

恒恒的绘本阅读和我的分析

观察前期(3月10日~4月10日)

观察时间(3月10日)

今天轮到我们班幼儿进阅览室阅读。恒恒一进阅览室就开始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一本厚厚的几期合订起来的(东方娃娃)很快就被他翻完了,当他看到旁边的明明正拿着他喜欢看的书时,他马上上前拉住明明说:“我和你交换看吧?”在遭到拒绝后,他还是不放弃,试图得到那本书,浪费了很多阅读时间。

教育思考

恒恒进入阅览室,更多的时候是在找书和翻书,而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看,深入地看,频繁的翻找让他显得很浮躁,阅读收获也不大,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阅读。

观察时间(4月6日)

前段时间,孩子们带来的图书都翻阅得差不多了,而且有了不少破损,为了让我们的书柜不断地推陈出新,我发动孩子带一些新书来。恒恒带来的是两本《西游记》:“老师,你看这是我带来的两本书。”他指着书柜中的两本书。“哦,恒恒一下带来两本啊,真棒!”他高兴地笑了。游戏时间,恒恒一直捧着这两本书,爱不释手,小朋友来向他借阅,他也不十分愿意。游戏活动过后,恒恒着急地跑来问我:“老师,我的两本书怎么不见了?”“可能刚才阅读的时候小朋友翻乱了吧?”他很着急,生怕自己的书被别人拿走了,“老师,我去找找吧?”他说。“那老师请你当图书管理员吧,一边整理一边找你的书吧。”我刚说完,他就跑到书架边开始“整理”,找到那两本心爱的书后才定下心来上课。

教育思考

从恒恒的表现来看,这两本书是他的心爱之物,只有孩子真正喜爱某样事物才会一直关注这样事物,可见恒恒是爱书的,但我们的书柜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带来的书本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恒恒显然没有理解这一点,他完全沉浸在对这两本书的喜爱中。对这样的表现,我认为可以先请恒恒尝试为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图书,再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阅读这本书,最后可以进行幼儿推荐或教师推荐,引起他阅读其他书的兴趣,让他学会分享,也能得到更多的共享。

观察中期(4月10日~5月10日)

观察时间(4月13日)

进阅览室阅读是恒恒最开心的事。一进阅览室,他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到处搜寻自己喜欢看的书。在西面的书架上,他找到了一本《西游记》后开始快速翻阅,并和旁边的超超大声交谈起来。“恒恒,你能换本安静的书看吗?”我向他推荐我手中的书《玩具女孩》,但是恒恒拒绝了,他还是比较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打斗的情节十分吸引他。过了一会,恒恒跑来说:“老师,你能帮我讲讲这本书。马?”恒恒希望我用书中的文字给他讲述。“可以,但是,你得和我一起看完我的故事。”他爽快地答应了,安静地和我一起阅读。

教育思考

恒恒在找到他感兴趣的图书后显得很兴奋,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和模仿,虽然这是对书本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显然他忘记了自己所在的环境——阅览室,

大声吵闹影响了其他孩子的阅读,恒恒的阅读兴趣直接决定了他的阅读表现,我试图改变他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他请求我为他讲述《西游记》的时候,我抓住机会,让他和我一起阅读《玩具女孩》作为更换条件。在阅读过程中,恒恒很安静,并对故事情节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我想,通过两本书的前后阅读比较,恒恒一定会有所思考,并乐意接受别人的推荐,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

观察时间(5月7日)

今天的自主阅读时间,我请恒恒来做管理员。初次做管理员,恒恒非常认真,他学着老师平时的样子,挨个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前来阅读,请完了之后,恒恒还坚守在他的岗位上,开始在活动室里巡视起来。“恒恒,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去看书的。”“嗯”他应了一声,可是仍然没有回座位阅读。突然,恒恒一本正经地走到我身边:“老师,他们看书不认真,要不要把他们的书收起来?”“给他们一次机会吧!”我说,可没过多久,恒恒又跑来了:“老师,他们还是不认真。”“恒恒,管理员应该告诉小朋友怎样认真阅读,而不是去看谁不认真。”恒恒明白了,他马上改变了管理方法。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2篇

我主要结合语文学科从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谈谈我从教以来的感受: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优秀的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

首先谈谈教学反思的价值:

1. 从课堂中得到的经验是受益无穷的。只有勤于反思,及时捕捉信息,宝贵经验才能永久保存。

2. 教学反思能使我们发现问题,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学。

3.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通过教师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缺点,可以从中积累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扬长避短,从成功中借鉴经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4. 促进老师不断学习,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那么具体反思什么?我想有这样几点:

1. 成功经验的记录

2. 不足之处的记录

3. 突发灵感的记录

4.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否完成的记录

5.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的记录

教学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又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唯有经常反思的教师进步是最快的!多反思必有益,在反思中探究,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而且是研究性的读,这就涉及到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为研究、解决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

怎么样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认知而主动地思考或提出新想法时才会发生,只有具备了学习者的真实需要的前提下才可能发生的学习。比如这几年在市教研室的要求下我们初中语文老师分别系统的读了黄厚江《回归语文的原点》,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叶澜的《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在这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的一系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会议进行交流讨论,或者以某一本书中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一些课进行观摩和评价,这项活动让我自身感到提高得很快。

“只有教育理论专修式的学习,教师发展仅仅表现为认识上的改变与提高;只有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发展仅仅表现为教育活动方式的缓慢改变。”大量研究表明,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去研究和阅读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文献和教育理论,从教学实验、探索和研究中学到的东西比其他场合获得的知识更有用、更深刻,也更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14

从教农村小学多年,我深知农村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薄弱的。学生读书少是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层面

1.学生遇到阅读题畏难情绪油然而生,“谈文色变”。

2.缺乏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

3.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小,阅读面窄。

(二)教师层面

1.片面追求高分,课堂教学公式化,缺乏趣味性。

2.教师资源匮乏,团队力量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集体备课效率大打折扣。

3.农村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低,教师又要赶进度,课堂成了“压缩饼干”,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采取的对策

(一)教会学生读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大的方面讲,阅读没有固定的方法。从微观上来讲,学生的阅读学习确实有方法可循。现在,我结合多年的农村高年级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在阅读中比较。体裁相同但主题不同的文本,主题相同但体裁不同的文本,同一个体裁、主题但选材不同的文本,均能通过比较阅读来初步感知讲的是什么,研究其技巧。如《金色的鱼钩》和《桥》都写人,均反映了精神感人这一主题。老班长为了营救小战友牺牲了,老村长为救老百姓阵亡了,然而体裁不同。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若表达相同的主题,应尽量采用相异的体裁。《金色的鱼钩》采用回忆录的形式,《桥》运用散文的形式,但均达到了目的。只有加强阅读,在比较的时候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文本的特点,才能在比较中提高能力。

2.在阅读中寻解。扎根乡村教学一线多年,我根据课程的目标,向学生提出了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请学生从文中寻解,标出关键点,并在上课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此乃阅读寻解。此方法要注意难易程度。假设教材较难理解,就提出若干阶梯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探求答案。较好的方案: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很想试试,乃至自发展开讨论,促进阅读寻解的自觉延伸。我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先板书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学:“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刻地感受到晏子机智过人、随机应变的特点。

3.在读中问“为什么”。农村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教育,早走出了思维之荒土地,具备了一定的质疑问难的素养和辨认是非的能力。农村基层教师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起初,不管学生问什么问题,我均作示范提问。如果学生能提出一些问题,我马上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我很有成就感。

在阅读中问“为什么”,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准确意思以及篇章的结构。学生均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归纳起来,全班讨论解决。例如学习《童年的发现》时,通过阅读,学生提出疑问:费奥多罗夫到底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通过讨论,学生总算明白了原因,答案在质疑中解决了。其实,学习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方法对路,在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1.每天布置一定的读书任务,并设计简易的思考题。

2.要求学生每天做摘记,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或精彩片段,并定期检查。

3.把读与写有机统一起来,每周不定期通过多种形式来强化阅读效果,如仿写、续写、补写等。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确定目标,分解任务,相互协调,统筹规划,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

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方案,按计划上好各类研讨课,多评多议,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3.立足课堂,以课本为本,了解阅读命题的要求和方向,编制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调查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科研项目:“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项目成果(项目代码:15JK2104)。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8-01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暨我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推进的第7个年头,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探索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及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做了此项调查,以期能为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西安市H小学为个案,并从1-6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自然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379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其中男生193人,女生186人。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从阅读兴趣、阅读类型、阅读策略、阅读量及阅读时间、阅读环境和阅读效果六个维度编制。与此同时,本研究辅之以访谈,从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3名学生、1-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运用EXCEL和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态度

从调查的数据分析,90.5%的小学生对阅读较感兴趣,其中女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高于男生。有86.8%的小学生可以做到自觉阅读,说明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浓厚。而在问及“你认为课外书是否会妨碍学习”时,65.2%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学习,但同时需要注意28.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与阅读书目的类型有关。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结合学生访谈可知,低年级(1-3年级)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类型较为丰富,且家长干预程度低;高年级(4-6年级),尤其是毕业班,在课外读物选择上功利性较强。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类型及内容

由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小学生感兴趣的图书类型依次为:文学名著、科普类;故事类;学习辅导类;动画卡通类;语文课本及其他。结合访谈发现,低年级(1-3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儿童文学类容易阅读的图书,如《动物百科》等。高年级(4-6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玄幻类、冒险类等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对于图书的要求日益提升,图书既要有可读性,又要讲求画面感,68.6%的学生最喜欢的图书样式为“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另外,有趣的书名、封面、插图是吸引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老师、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对选择阅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及阅读时间分配

在有关 “你每天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吗?”这一问题的数据统计中显示,70.7%的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且此段时间多集中在睡觉前、午休及课间等时间段,时长约为30-60分钟。在课外阅读遇到困难时,查工具书成为了78.4%学生的选择。深度访谈后可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结合对教师及学生父母的调查发现,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度近几年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在有关“你每天的阅读量为多少?”这一问题的数据统计中显示,学生阅读量与其年级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量逐渐增大,阅读类型逐步丰富。结合访谈发现,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岁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清晰。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及阅读效果

由数据分析,教师布置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常态,阅读内容布置与此阶段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联系紧密,同时结合访谈,教师自身的阅读习惯也会成为其对阅读作业布置频率的影响因素。同时,父母阅读习惯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父母自身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父母部分会选择陪伴孩子阅读。此外,35.6%的小学生认为阅读习惯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结合访谈发现,30.3%的小学生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氛围关系密切。

在阅读效果方面,74.9%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习帮助很大,通过访谈发现,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认为阅读对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积累优美词句都有一定的帮助。在有关“你觉得影响你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显示功课太多这一选项占影响课外阅读效果的的29.6%。结合访谈发现影响课外阅读的障碍呈多元化,如时间、精力、书目类型、兴趣、网络等都成为课外阅读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影响因素。同时学生也反映大量的网络讯息和媒体平台也是影响传统纸质阅读的重要因素。

四、思考与启示

通过调研发现近几年随着儿童阅读工作的推广,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在社会舆论及政策的支持下,学校、社区的图书馆资源日益丰富,阅读为儿童的成长带来快乐。在调查中发现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困难阻碍着课外阅读。如阅读功利化的思想,这使得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另外,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竞争,名目繁多的补习占据了小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课外阅读变成了参考书、工具书阅读,这也让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家长对儿童阅读缺乏指导也成为影响儿童课外阅读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对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的使用逐步替代了人们对纸质书的需求,缺乏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及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如何改善这一情况,为我国今后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及全民阅读指引了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永红,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5篇

1. 教学目标明确,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这两个教学案例,都以阅读教学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多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其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运用语言,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表达。具体来讲,那就是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朗读,以词语来说课文主要内容,从而整体感知课文,走进文本。通过反复朗读,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充分理解彼得“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这个主题的。

2. 强化自主研读,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两个案例均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读书质疑,并借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来研读文本。两位执教老师都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疏理;抓住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自主读书活动,突破重点难点,将文本的阅读转化为一种研究活动。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静心思考、发挥想象、交流讨论、练习表达,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3. 准确把握语文特点,得言得意。两个案例都较好地把教学的着力点集中在“言”的理解上,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读书感悟,深刻理解主人公彼得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辛勤耕耘、坚持不懈,终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引导学生通过理清层次、读书感悟,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语言表达的妙处。结合所学文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重视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并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学会表达,言意兼得。

A、B两案又各具特色:

A案例中,采用分散随文指导写字,关注了识字写字,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并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运用,并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理解彼得“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时,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选择其一,想象彼得辛苦劳作,全身心培育花苗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创设情境练习说话,训练有层次、有梯度。另一个亮点,是文章学完之后,引导学生转换身份谈感受:假如你就是彼得,谈一谈你取得成功以后的感受。这一设计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转换角色,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练习说话,同时也是对本课学习的总结提升。安排学生先说后写,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设计得灵活多样、扎实有效。

B案例中,教师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构,关注文本表达形式。上课伊始,教师就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疏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彼得找到的金子到底指什么?为什么说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披文入境,理解语言,体会语言背后的表达方式。这一设计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确实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教师还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彼得和其他淘金者都同样勤奋努力,结果却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只有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并且确立的奋斗目标要切实可行才能获得成功。教师也安排了学生的读写小练笔,在“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和“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之间的课文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采用句子填空的形式,练习口语表达。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