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篇

语文教学中的问答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艺术,对于促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语文课堂提问要想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就必须渗透教师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彩华。我通过本案例也想去探讨一下,阐述一下自己对“问题式教学”的些许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通篇始终在表达一个字:美。而美的呈现却是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上。教师又不能过多地琐碎分析讲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又该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呢?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处理为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循环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去“疑”去“问”,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发现、理解、讨论问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丰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案例赏析

教学片断

师:初读了课文,你们还有哪些词句或是课文上的问题?

生1:第四段中“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生2:郁郁葱葱是说树木长得很旺盛。---你还可以从文中的那句话来想象一下。(生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个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它们连天都遮住了,所以说长得非常茂盛。

生3:我有补充。这个词还可以根据“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两个词来理解。树木的枝叶长得很密,一层层的,不仅可以说树木长得茂盛,我觉得还可以说树特别的多。

师: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树密而且很多吗?

生:抓住三个重点词有感情的朗读。

师:你们也试试。

生:自由读,抽生范读,分组赛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夏天的景色。(板书)

(继续提问)

生:课文第五自然中写道“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里为什么用“献”字呢?

师:示意其他同学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生2:这里不仅用拟人的写法,用这个“献”字表现出是森林主动给人们的。

师:我建议你们把这个“献”字换成其它字试试,换什么字好呢?

生1:换成“捧”字也可以。(读)这时候,森林捧出了……”。

师:不论用“献”字还是用“捧”字,森林都愿意把这么多的财富在秋季交给人们,你学得森林与人们相互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觉得森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生2:我觉得因为人们对森林好,所以森林才愿意献上这么的好东西。

师:看来这里的人们确实很爱这片森林,而森林对人类的回报是“这时,……”。

师: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森林的无私呢?

生1:抓住“献”字有感情的朗读“森林献……。”

……

生1:教师,我还有问题:在课文第四段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为什么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生2:浸就是“泡”的意思。

生3:追问用“笼罩”不行吗?

师:我们在浸衣服时会看到水渗透到衣服的每一个地方,在这里用“浸”你会感受到什么?(联系生活点拨)

生:哦,我知道这个时候浓雾已经渗透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换成“笼罩”就不会显示出雾浸得很深了,而是浮在森林的上面。

师:谁来带着感情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其他同学也来感受感受。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2篇

语文教学中的问答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艺术,对于促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语文课堂提问要想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就必须渗透教师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彩华。我通过本案例也想去探讨一下,阐述一下自己对“问题式教学”的些许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通篇始终在表达一个字:美。而美的呈现却是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上。教师又不能过多地琐碎分析讲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又该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呢?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处理为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循环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去“疑”去“问”,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发现、理解、讨论问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丰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案例赏析

教学片断

师:初读了课文,你们还有哪些词句或是课文上的问题?

生1:第四段中“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生2:郁郁葱葱是说树木长得很旺盛。---你还可以从文中的那句话来想象一下。(生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个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它们连天都遮住了,所以说长得非常茂盛。

生3:我有补充。这个词还可以根据“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两个词来理解。树木的枝叶长得很密,一层层的,不仅可以说树木长得茂盛,我觉得还可以说树特别的多。

师: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树密而且很多吗?

生:抓住三个重点词有感情的朗读。

师:你们也试试。

生:自由读,抽生范读,分组赛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夏天的景色。(板书)

(继续提问)

生:课文第五自然中写道“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里为什么用“献”字呢?

师:示意其他同学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生2:这里不仅用拟人的写法,用这个“献”字表现出是森林主动给人们的。

师:我建议你们把这个“献”字换成其它字试试,换什么字好呢?

生1:换成“捧”字也可以。(读)这时候,森林捧出了……”。

师:不论用“献”字还是用“捧”字,森林都愿意把这么多的财富在秋季交给人们,你学得森林与人们相互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觉得森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生2:我觉得因为人们对森林好,所以森林才愿意献上这么的好东西。

师:看来这里的人们确实很爱这片森林,而森林对人类的回报是“这时,……”。

师: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森林的无私呢?

生1:抓住“献”字有感情的朗读“森林献……。”

……

生1:教师,我还有问题:在课文第四段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为什么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生2:浸就是“泡”的意思。

生3:追问用“笼罩”不行吗?

师:我们在浸衣服时会看到水渗透到衣服的每一个地方,在这里用“浸”你会感受到什么?(联系生活点拨)

生:哦,我知道这个时候浓雾已经渗透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换成“笼罩”就不会显示出雾浸得很深了,而是浮在森林的上面。

师:谁来带着感情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其他同学也来感受感受。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中的问答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艺术,对于促进当前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语文课堂提问要想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就必须渗透教师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彩华。我通过本案例也想去探讨一下,阐述一下自己对“问题式教学”的些许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通篇始终在表达一个字:美。而美的呈现却是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上。教师又不能过多地琐碎分析讲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又该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呢?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处理为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循环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去“疑”去“问”,并把这一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发现、理解、讨论问题。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丰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案例赏析

教学片断

师:初读了课文,你们还有哪些词句或是课文上的问题?

生1:第四段中“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生2:郁郁葱葱是说树木长得很旺盛。---你还可以从文中的那句话来想象一下。(生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个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它们连天都遮住了,所以说长得非常茂盛。

生3:我有补充。这个词还可以根据“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两个词来理解。树木的枝叶长得很密,一层层的,不仅可以说树木长得茂盛,我觉得还可以说树特别的多。

师: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树密而且很多吗?

生:抓住三个重点词有感情的朗读。

师:你们也试试。

生:自由读,抽生范读,分组赛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夏天的景色。(板书)

(继续提问)

生:课文第五自然中写道“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里为什么用“献”字呢?

师:示意其他同学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生2:这里不仅用拟人的写法,用这个“献”字表现出是森林主动给人们的。

师:我建议你们把这个“献”字换成其它字试试,换什么字好呢?

生1:换成“捧”字也可以。(读)这时候,森林捧出了……”。

师:不论用“献”字还是用“捧”字,森林都愿意把这么多的财富在秋季交给人们,你学得森林与人们相互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1:我觉得森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生2:我觉得因为人们对森林好,所以森林才愿意献上这么的好东西。

师:看来这里的人们确实很爱这片森林,而森林对人类的回报是“这时,……”。

师: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森林的无私呢?

生1:抓住“献”字有感情的朗读“森林献……。”

……

生1:教师,我还有问题:在课文第四段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为什么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生2:浸就是“泡”的意思。

生3:追问用“笼罩”不行吗?

师:我们在浸衣服时会看到水渗透到衣服的每一个地方,在这里用“浸”你会感受到什么?(联系生活点拨)

生:哦,我知道这个时候浓雾已经渗透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如果换成“笼罩”就不会显示出雾浸得很深了,而是浮在森林的上面。

师:谁来带着感情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其他同学也来感受感受。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4篇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后,“新课改”层多次实施,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很多人误以为,改革就是改换教学素材,这个是理解是错误的,改革是:改革课程目标、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课程管理。

因此,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培养,多吸纳新的知识,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腐旧的思想,不在要求“尊师重道”,不在做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不应该是学生的主导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者,正确的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攻破重点难点。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要想国外的教育进行学习,在国外,在乎的不是知识的学习量,而是通过学习对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在国外,对于小学生知识的灌输是十分吝啬的,学生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渴望学习,会在学习到的知识上进行自我的感悟,开发,创造;而在中国,灌输给学生很多的知识,根本不理会他们是不是能够消化,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学习,这样的学习是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

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及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下,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学生能够在已学知识上进行创新。新一代的社会缺少的就是创新性的人才。

二、突破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这种教学使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只会听老师讲的内容,不会自己动脑思考问题,不善于创新,老师讲解的问题,只会等待老师公布答案,然后动手抄下来。因此,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在传统教学上做出突破,利用身边的外在条件,在实施教学前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要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要学生搜集关于小兴安岭的各方面的内容,并整理上交材料,教师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纳、上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运用多媒体,播放出同学搜集来的的小兴安岭的资料,其中有美丽风景,有小兴安岭最新的发展情况等……要学生在感官上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教师播放合适的音乐,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感情出来,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刺激学生进行学习。

老师在适时地导入课程,通过学习,要学生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②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探讨,得出总结和答案。

三、要学生自立自主的学习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会自主自立的学习,完全依赖教师,这是在长久的教学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经过长期的教学,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课前要学生预习课文,并且做好课文内容的分析,在笔记上写出自己思考出的文章重点、难点内容并加以解答。

上课时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先回答这一课文章所讲的主题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要学生变相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通过学习,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课文正确的表达的内容,要学生对照自己的笔记进行修改,弥补不足。这样的预习,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而且课前认真预习课文,然后课上教师在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学习。、

一些对话形式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演练,然后每个小组进行适宜的探讨,把自己探讨的结果讲出来给全班的同学听,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是做好板书,把学生的想法及时的记录下来,经过全班同学的探讨,文章所表达的基本内容也就全部挖掘出来了,教师在对一些不足进行完善,这样就形成了完全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把课堂完全的“还”给了学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现多元化教学

人常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好学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衡量,不同的教学,不能把学生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图省事,只按照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方向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多元化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支撑。如,教学《太阳》一课,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内容较枯燥,我就先播放动画故事《后弈射日》,然后提出问题:“这个传说故事是不是真的呢?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学生们的激情被调动起来,顿时议论纷纷,于是对学习下面的内容就兴趣盎然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以景激情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放音乐,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我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我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的难点“易”起来

小学生很怕作文,听到作文就有畏难情绪,他们最苦恼的是“没有什么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整体优势。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6篇

一、多媒体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

借助电化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将“大语文教育”的教育观,融入每一课的教学当中,借助Intemet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先进性,我们将教学从“学习一课”的围观教学中走出来,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并通过强大信息量的刺激,达到积累和沉淀知识的目的。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的同时,营造出了师生平等、发展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进行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他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可见,使用现代化语文教学手段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教学难度,大大提高了传授和学习技能的效率和质量。

网络提供的教学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教学信息。我时常浏览教育网站,搜索教学资料,为备课提供丰富的、全新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准确、及时地把握最新的教学动态。网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开阔了教学视野。

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程序化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特点,每一堂课实际上都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语文教学,是一项体现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往往因为配备的教学软件不适应自己的教学设计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时还因为课件的原因,束缚了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这就给课堂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正是因为这个,我们在上课时会发现精心准备的教案到了课堂便有点“力不从心”:而正是因为这个,传统课堂教学优势却异常地活跃,异彩纷呈。现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固定程序,我们似乎正在慢慢僵化原本灵动的课堂。

三、多媒体教学的科学利用

当前,多媒体还只是作为一种辅的工具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实际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教学寻找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手段,其根本在于它对教学目的、内容和模式的深层探讨。然而,目前我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肤浅,教师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束缚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开展。教学课件设计到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特别是在课件整合上,大多数教师还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从网上下载,然后改头换面后,为我所用。这势必会给课件留下“刀疤”,影响到教学效果。试想,一堂没有自己思路的多媒体课堂将是多么糟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7篇

1 运用电教,巧妙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课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就会使学生爱学、愿意学。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可先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命运》,然后多媒体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进而播放钢琴奏鸣曲《月光曲》导入新课,使学生入情入境。

再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1)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2)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3)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4)伴随着音乐出现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利用电教突破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并具的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降低理解课文的坡度?笔者先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勾画出“中部凿井法”和“两头同时向中间凿进法”的线路图,再通过网络交互,讨论协商,上机纠错,横向交流,多向反馈,达到优势互补。然后选择最佳方案在大屏幕上再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知,加深理解开凿隧道的合理性,这样教学难点在反馈互补中得到化解。

再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笔者决定借助电教媒体丰富学生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性认识。先让经常出外游山玩水的学生从家里带来景区的照片,再由他们自己一一扫描到电脑里,制作成幻灯片,放给全班同学看。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精美的幻灯片,高兴得手舞足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丰富了对“天下山水”美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美丽的山水满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聚合――发散――聚合”的波浪式运动过程。

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先打出小兴安岭全貌的投影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壮丽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投影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作者对各个不同季节的哪些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3 运用电教,发展思维,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这里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8篇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个生态圈,一个整合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生态圈。本校教师在杨志现校长的带领下,努力探索、呕心实践,取得一定的成绩。2015年11月13日,笔者有幸带领本校庄小雯老师参加第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她的课例展示《美丽的小兴安岭》一举拿下一等奖的好成绩。作为智慧教室首席实验者,如何有效运用TEAMMODEL智慧教室设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该课例谈谈见解。

一、Hiteach互动教学,教学相长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实验团队的成员将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与电子白板整合,将技术有效融入课堂,使课堂之花热烈绽放,深受学生的喜爱。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字词教学环节,第一组词语是“融化、涨满、淙淙”,我们出示了一段美丽的动态春景图,有渐渐融化的冰水,有涨满的小溪,有溪水淙淙流动的声音。教师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三个词语随之出示。如此教学,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读读、认认、写写,而是景意相融,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中不知不觉地内化新知。在“赏”的书写指导中,利用碎片化的资源“贝”字的书写演变历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兴趣。

此外,Hiteach计时器的使用,积分榜的应用,幕布遮罩等功能的使用,都使得这堂课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学生课堂学习的风采。

二、IRS遥控作答,及时反馈

在传统的大班化课堂教学中,老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漠然无反应,课后测验也不理想等,这一系列问题在IRS遥控作答实施于课堂之后,有效地得以解决。

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化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这一有关春景的文段赏析之后,为了检测学生对拟声词的掌握情况,笔者设置了几道选择题,学生当堂按遥控器作答。这样一种新型的作答方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小小遥控在手,动手按按按,他们不再漠然,而是专注地思考,谨慎地选择,然后神圣地做出选择。

文本补白、片段练笔一直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实现“阅读为写作服务”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美丽的小兴安岭》有关春景的文段赏析之后,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练笔:小兴安岭的春天草木萌发,万物复苏,我仿佛看到了?摇 ?摇,我仿佛听到了?摇 ?摇。笔者当堂巡视,对于优秀的作品利用实物提示机上传到屏幕上,学生上台进行批注点评,在有效互动之后,利用IRS及时反馈系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避免了老师包办,使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凸显。

三、clouDAS云端诊断,及时补救

clouDAS云端诊断分析技术,回送诊断分析报告,有助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做好及时的补救措施。也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反馈好家长,搭起家校沟通的便捷桥梁。在上文提到的IRS课堂检测之后,老师利用云端诊断服务,形成报告,客观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当正确率低于30%时精讲,高于80%时学生课下互学,尊重差异,个性化发展,让“因材施教”课堂成为现实。

行百里者半九十。智慧教室的实践探索是一个漫长艰苦的征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有效地整合教育理念、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模式,打造智慧教育的春天,我们将不断发挥团队的力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课文;日出;备课;理解;作者

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课备得如何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的内容很多,如教材的处理,教学步骤的安排,主导(教师)与主体(学生)的关系,双基的落实等。教师把这些有机结合起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上好课的关键是什么呢?教师只有自己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备好课,才是上好课的关键。

我在备课中参考备课教案,对课文的理解又是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取其精华进行备课。

高年级的大部分课文是有名作家写的,如老舍、巴金、安徒生等等,这些有名的国内外作者家都有自己的作品风格。我在备课中,通过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早期的优秀散文。课文叙述几次观看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生动地写出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我在备课前先通读课文大概理解课文的内容,再细读几遍理清文章脉格,课文是按事物的几方面写的,我把它分为四段,第一段交代看日出的时间;第二段讲平常情况下看日出;第三段讲有云情况下的日出;第四段点题,总结全文。理清了脉络抓住重点,再细读品尝。在备课时我先读第一节了解作者看日出的时间、地点,还抓住作者为了“看日出常常早起”,我在备课时就注意“常常”一词来理解,从这句话中看出来作者看日出不是一次而是经常的事。我备课时,对课文深入理解抓住文章重点,“海上日出”是怎样的,它与“山区日出”、“平原日出”有什么区别?我就细读文章第二节,从第二节中我抓住“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这句话理解,通过“我”是怎么知道的?

理解作者这节的第一句讲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色,用“还是”和一片淡蓝色来表明天还没有大亮。第二句用“转眼间”来表明,一眨眼的工夫,天水相接的地方突然起了变化,出现“一道红霞”。第三句讲“红霞”在变化,范围是慢慢地扩大,亮光是越来越强。于是,“我”根据课文内容推想到,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所以眼珠子就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边看。我在备课时特别注意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如“伟大奇观”通过这词语我在备课中就提出伟大奇观,课文中从哪里体现出?我继续学习课文,课文第一步写日出前——红霞扩大,越来越亮;第二步,初升时——小半边脸,没有亮光;第三步,上升时——负着担上升。步子艰难,第四步、日出后——统出海面,光彩夺目。我在备课就抓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色”和‘光”的变化特点来备,还抓住红日上升时形状,动态来联系课文句子进行读,这就是伟大的奇观。使我体会到这一步比一步奇、一景比一景美的伟大奇观,从而也使我进一步理解当时作者为何要赞美日出,目的是对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通过这样备课就能加深对课文理解,在教学中就能上好这堂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教媒体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而合理和适时地运用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是有效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草原》一课,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草原一碧千里,到处翠流,一只只悠闲的羊儿,仿佛朵朵白花的秀美景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又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电脑教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很多大中城市,教师的教学已经走向了网络化,教案的撰写、教学反思、各项工作计划和总结都达到了无纸化办公,甚至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视频都可以轻松的传达给普通学生。不得不肯定电脑它必将成为主宰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而教学手段的陈旧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利用电教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以及他那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把学习当作游戏,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于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是他们能够全神贯注,与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电化教学既生动、形象、感染力又强。它能够引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学好各门功课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心理规律,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学生感知到了美,审美之情也就激越了,就能逐步体会到读书有味,读书有情,读书知到了美。还培养学生的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以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美,并学习与运用于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电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重点,突破知识难点,还有利于教师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兴趣倍增,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就可与达到了想学、乐学、会学、好学的目的。赞可夫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里,借此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学习。教学多媒体运用艺术是根据语言教材的特点合理的、恰当的。它凭借模型、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影视等视听辅助教学设备传播知识的现代通讯手段,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正真的把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等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在语言教学的程序中引进电教媒体手段,不但有助于我们完成教学目标,还大大的减少了教学时间,极其重要的是它充分的发挥其教学的熏陶感染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丰富感知、引导想象,诱导思维,提高了审美意识。同时又最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

3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感受到诗人笔下深秋时节的美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一段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紧张而活泼。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红红的枫叶缓缓飘落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把远离现实,远离身边地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果我们还是用平时的方法来讲,学生无论这么做都不会太理解,那只能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非常的困难,这时我们如果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能够变繁为易,易于分散难点,抓住关键,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在阅读教学中解决好重点、突破难点,是一节阅读课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为了寻找突破口来突破难点成了教师们费时费力较多且深感棘手的问题。然而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的特征及心理特点,运用“迁移规律”,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功底训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从而得心应手的理解课文重点,突破了阅读中的难点。其实使用电化教学能够具体形象的再现各种事物的情景、过程、它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可以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欲善的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就能够在教学中突破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曲经通幽,豁然开朗获得认知,明理的教学效果。利用电化教学,能把抽象的重点、难点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上教师的娓娓动听的讲解,学生仿佛置身于身临其境之中,从而达到抓重点、破难点的效果,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重点,有突破了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会学。

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和知识的局限,思维能力还处于起始阶段,对一些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而运用电化教学来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来感知,这时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具体、形象,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索里面的奥妙。使学生由被动不情愿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的不足。同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潜在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思维品质。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西沙群岛的资料,然后请学生读文。在学习领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时,我适时播放西沙群岛的资料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心领神会。西沙群岛的美丽自然刻在学生心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电化教学能节省很多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只是单一的在课堂上讲啊、记啊、练啊,这样学生会感到很乏味,甚至产生厌学的恶劣情绪。这时我们要是利用多媒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学科教学溶于多媒体教学之中,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及学习状态,学生的精神就集中了,那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这样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今后,我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改革将会在网络环境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继续教育信息技术读本》

[2] 《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听、说、读、写的教学,听、说、读、写即能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并会抓住重点;说出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读懂文章主题,读出意境;写出具有一定文学审美的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从说、读、写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说”的整合

“说”是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的学习能力,它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想法,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而且对人际交往、思维认知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首先要从“说”开始。而现在课堂上普遍出现这两种现象,一种是不论教师如何提问,学生大多低着头,即使知道答案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另一种则是学生只对所谓的标准答案感兴趣。

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首先要注重“说”,通过多媒体影像、图文、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所描写的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小兴安岭的四季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经历的四季是什么样的,怎么形容四季变化,如此一来,既让学生“说”出来,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和“读”的整合

阅读能力同样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必备技能,它是指学生充分地解读、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去积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的读为主,教师通常通过做阅读题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锻炼学生对标准答案大纲的“练习”。这个过程不仅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并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阅读。例如,在学习到一些语句优美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并运用多媒体录制下来,然后让学生听一听名家是如何读的,最后将学生自己的朗诵再放出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区别和差异,相互讨论,进行评价,然后改进,产生的进步往往是教师不能预料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诵能力,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所提高。

还是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第一次接触文章时,让学生先自由读,读通、读顺、读正确即可。然后教师找出描写四季的句子,找不同的学生读相应的句子,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谁读得最好,为什么。然后再放出名家的朗诵,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最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四季的美景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再次品读,真正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信息技术和“写”的整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写作就是人们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写是说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检阅。小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虽然有一定的说写基础,但把握不好尺度。通过声、图、文并茂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去说,然后再将心里想的、准备说的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收成什么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小学生作文要“写什么”。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很多的描写句子,例如描写小鹿,教师可以先通过动画展示小鹿的形态和动作,然后配合展示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文中的小鹿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描写一小段关于小鹿的话语。或者挑出一句话来,比如说“树木长出了新的枝条”,教师可以问学生,“长出”还能换成别的词吗,增加学生对文章赏析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希望为小学语文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的同时,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认识,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运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课堂掀起新的浪潮,让学生能够更个性、多样、全面地展示自己。

参考文献:

[1]李艳.“发现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

[2]黄瑞忠.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精心设计导语;恰当运用语言;运用即时性评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39-01

一、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每节课的开场白,好的导语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还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西沙群岛是怎样富饶?”学生对此问题反应十分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又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抓住这一点,使学生知道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全文的重点,为课文分段作为铺垫。新课的导入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每节新授课的引入。

二、利用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大都是名篇佳作,多种多样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心,引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就必须紧紧抓住“美丽”这个主导词,以欣赏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通过教学挂图,充分让孩子们观察、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再结合课文有关段落优美语句的描写,播放充满深情的课文示范朗读,一节课始终让孩子们在美的欣赏和享受中度过,通过欣赏美,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更加热爱语文课,热爱学习,从而使得孩子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恰当运用语言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师,更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由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拘形式,不论内容,写真话、吐真情,放胆写出自己想写的感兴趣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小学语文教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大都是名篇佳作,多种多样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心,引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就必须紧紧抓住“美丽”这个主导词,以欣赏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通过教学挂图,充分让孩子们观察、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再结合课文有关段落优美语句的描写,播放充满深情的课文示范朗读,一节课始终让孩子们在美的欣赏和享受中度过,通过欣赏美,孩子们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更加热爱语文课,热爱学习,从而使得孩子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语言简炼、精辟、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哲理性,恰到好处地讲解,应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用语言讲解得浅显易懂,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受到良好的知识熏陶和高素质的教育。

四、恰当运用即时性评语

教育应当是有情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师生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时性评语不仅输出知识信息,还输出情感信息,能将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热情鼓励与警示鞭策等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使之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关怀和信任而受到鼓舞,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增强自尊心,教师这种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的做法也是学生乐于接受帮助,家长乐于倾力合作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触挺深,如我所教班里的一位女生,她第一学期的成绩并不理想,在一次小测试中考到默写“赠汪伦”这首诗时,她把“赠”字写成了“正”字,虽然答案是错误的,但我觉得对于后进生更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此,我真诚地表扬了她,虽然她写错了,但“赠”与“正”是谐音,这说明她还是有去读的,只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和记忆,我鼓励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认真理解词语的音、义,尽量多记词汇,多辨别,这女生很受鼓舞,在以后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了,而且在后来的学习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期待鼓励是每一个儿童心理上的需求,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到好处的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尊感和成功的喜悦,不仅能激发出追求新的目标和新的成功的强烈要求和愿望,还能使学生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客观的激励性评语正是点燃孩子希望之火,扶起他们的自信之树,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上好语文课,让学生在快乐自信的学习中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更加健康地成长。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刍议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地改变了小学传统教育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结合自己在逐鹿县辉耀学区小学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理性的认识融合意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独特的优势彻底改变了传统不变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具体表现为:一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供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进行平等会话、协作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师生负担。三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只要交给小学生一定的搜索技能,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见识天下的奇闻趣事。四是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进最贴近新课标的教学资源,自己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

二、充分发挥融合的优势

1、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应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必须合理适时。例如讲授《黄山奇石》一课,虽然作者用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对于我们张家口地区小学生来讲,能够去过黄山的可谓少之又少,孩子们自然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的美景。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反复地观看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在这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地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你们喜欢黄山吗?那我们就走进黄山区旅游。”

2、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毋庸置疑,实施高效教学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如果我们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地融合,便会使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加粉笔末飞舞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农村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根本无从体会,然而这两点却对突出全文中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我通过多媒体课件重现圆明园当年的绮丽景观。首先通过出示电子版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圆明园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然后结合对“众星捧月”词语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到此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在学生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课后,我又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成为灰烬的悲痛和耻辱,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 教学 培养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89-02

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最基础的,各学科的学习都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必须接受的。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学好语文课程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更丰富。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篇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与实际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语文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好这门学科,能够为学生提供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能很好地展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包括语文知识面的宽广、语文的表达能力、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语言交流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学好语文课程,注意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使他们更好地展示自我,更自信地学好每科文化知识。让学生懂得语文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素养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

一、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引导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比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时,我会首先让学生先熟读几遍课文,之后我会提问:“蟋蟀是怎样选择自己的住址?”并且让学生读出自己所画下来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我会继续提问:“蟋蟀在选择住址方面是怎么样的,大家是如何知道的呢?”学生回答时会说到“随遇而安”这个成语。那么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们在文中找出描写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这些句子,然后借助工具书里的解释想一想它的意思。联系课文的语境以及字典的解释,学生们就会很快理解它的意义了。要让学生们熟读课文,熟练掌握课文里每个段落的意思。要从课文中的语境去感悟,合理运用字典帮助理解词语。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掌握本篇课文,我会安排学生和我一起做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找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看哪组说得又快又准确,接下来再利用这些词语说句子,我会示范地先说一个,然后再让同学们接着说。从这个游戏中让学生们从玩中体会到蟋蟀的住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感受到蟋蟀身上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肯于吃苦的精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要学习蟋蟀那种勤劳的精神。学习时无论遇到多么难以解答的问题都不能轻易放弃,应该多思考,勇敢地向老师提问,多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后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有关蟋蟀住宅的图片,让学生们根据图片组织一些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这篇课文。只有不断地引导和联系实际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成果。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Z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方式,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这一思想理念在今天看来,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合理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资源,更好地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想象空间。其实课堂教学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合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手段。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生活是一本厚厚的词典,里面有无穷的知识。例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一课的时候,首先我会让同学们先讲述一下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内容,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都产生了哪些疑问。这时有的同学就会问:“为什么在周围没有别人的情况下,只有爸爸和他两个人,然而爸爸却不让他把鱼带回家呢?”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他的脑中是一片空白?”有的同学会问:“放了这条鱼后,他有没有后悔?”还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他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也为自己而骄傲?他骄傲的是什么?”同学们会产生这么多的问题,说明他们是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了,我会在这时表扬他们踊跃思考问题,接下来会以诱导的方式让同学们回答一下他们所提的问题。在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解答后,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回答都给予鼓励和肯定。最后让同学们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遵守的规定,我们都应该自觉地去遵守,不管我们身边是否有人会看见,也不管是否别人也在遵守它,并让大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都应遵守哪些规则。比如有的同学就会马上联想到生活中人人都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我会问:“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同学们会讨论:“不遵守红绿灯信号和横穿马路。”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教学,会使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现自我。

三、引导学生多积累,多阅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后不仅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所抒发的情感,逐渐感受到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的熏陶,让学生体会每篇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多读书从而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用心将文中描写的人物、情景勾勒成画面,从多方面感知教材,感受文章所描写的事物的美。学好语文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需要用大量的阅读去积累语文内涵,不断滴扩展知识层面,最主要是以课本为主,多联系社会生活,多学习新的语文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但仅有课堂上的有限课文是不够的。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课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有时间多阅读一些中小学生必读文学书籍或者好的其他有意义的文摘。只有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才会有丰富的语文内涵,才能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文笔舒畅,不至于因为知识面窄不知道应该怎样写而发愁,才会真正感受到语文中美妙的语句所带给我们震撼和喜悦,认真而用心感受到每篇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只有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才会更好地扩展语文知识面,为以后深入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语言思维能力,才会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会先让学生课外去查一些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说说小兴安岭在自己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小兴安岭美不美。接下来通过学习本文又会感受到哪些不一样的美。课文中第一段向我们描绘了小兴安岭数不清的树木,我让学生们读读这一段,然后谈谈读懂了什么,说说春天的小兴安岭都有哪些景物(树木、小鹿、春水)。我会让学生多读几遍有关描写树木和小鹿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思考: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是什么样的?小鹿们在做什么呢?描写夏天的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呢?(有树木、晨雾、阳光和野花)。这样,先让学生熟读两个自然段,然后分别说说作者都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夏天的小兴安岭的。这些美丽的词汇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小兴安岭是非常美丽的。通过对小兴安岭春天和夏天段落的熟读和提问后,接下来学习描写秋天和冬天的小兴安岭的景色问题时,同学们已经学会自己在文中找到答案了。

四、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里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3]它是语文课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去用心观察、体会生活,多接触课堂外的语文活动,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里去用心发现、认真感受生活中的人们、事物,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如续写故事、开展演讲比赛、演唱等等。通过一系列的丰富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班中开展以《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在家帮助父母做哪些家务》的主题班会,摘抄课文里喜欢的句子,比一比谁的字迹写得工整,做成语接龙的游戏然后看谁说得又好又多、进行故事比赛看谁说的最有感情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珍惜自我,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优越才能和创造性思维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展现出来,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积累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教育有时候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的教育作用以及它的意义要比我们课堂上的教育意义大得很多。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或事物c课堂教学很好地结合,那么我认为教育的效率会提高很多。以学习《幸福是什么》这篇选读课文为例,在正式学习这篇小故事前会提出“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熟读本篇课文,再通过接下来的引导看一看故事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故事中描写了3个牧羊的小孩在村子里疏通泉眼并砌成了一口小井。十年后,当他们长成强健的青年聚集在小井旁边时,互相诉说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当美丽的智慧女儿再次出现时,她听到了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概括了幸福的含义。我会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通过熟读课文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幸福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劳动做出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感受到幸福的:幸福是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家务,幸福是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幸福是和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通过对本篇课文的理解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真正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知生活。

六、结语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要素,让每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语文活动,都能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之情,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只有拥有了深厚的语文素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里、工作上,更快地适应和更好地投入其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范文第15篇

因此,教师不能再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以单纯的技术手段看待,而应着力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电教,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愉快教育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一位老师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一边看活动投影片上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中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鸥鸟翩飞、嬉戏、孵卵、多种鸟蛋堆放于鸟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老师适时适度地点拨,教学始终抓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们说电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再如一位老师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在将来成为跨世纪的“四有新人”,现在就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云房子》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小鸟造的云房子:很大的楼房,很宽的礼堂,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一样美美地开着……这时我提问:“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会造出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心中的云房子真是多姿多彩:有的是“餐厅型”的,有的是“超市型”的,有的是“医院型”的,有的是“飞机型”的,有的是“汽车型”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被充分挖掘。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如课文《燕子》的第三段:“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适时地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创设意境,领略“美”的境界

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学四要素之一,而电化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电化教学中去,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

如教《繁星》一课,将雪白的天花板作为幕布,随意调节投影焦距,让悬挂在“天空”上的星星时明时暗,不时闪烁。学生头靠桌子,向上仰望,眼前出现了半明半暗的星空、无数眨眼的星星,还有飞舞的流萤,闪烁的航标灯……我随时稍稍移动画面,让学生产生船在移动,星也在动的感觉。与此同时,播放一段优美的夏夜圆舞曲,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里学生不仅领略到了一个柔和、静寂、梦幻般的海上之夜的形象美,而且从文章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