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独立性有效性

一、引言

2002年7月,《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出台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公司治理热潮,其中审计委员会正被日益关注。2002年7月,应英国贸易和工业部的要求,财务报告理事会组建了以RobertSmith为主席的委员会,全面评价并完善公司治理联合法案(CombinedCodes)中关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指南,并于2003年1月了最终报告《审计委员会——联合法案指南》(AuditCommittees-CombinedCodeGuidance)(以下简称Smith报告);2002年9月法国了题为“推动更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的报告即布顿报告(以下简称BoutonReport);2003年3月澳大利亚证交所了《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PrinciplesofGoodCorporateGovernanceandBestPracticeRecommendations);2004年4月,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公司治理指引》,规范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

三到五年内,《萨班斯法案》中我国能借鉴的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张为国,2003)。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提出的《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董事会独立性与有效性》(以下简称《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中认为:根据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和外部制度环境的状况,强制要求每家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专门委员会制度,并不能真正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建议近期应有确保专门委员会的信息知情权和调查权为重点,突出和强化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本文考察了《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审计委员会的变革,结合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践,为我国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提出了建议。

二、“后安然时代”国外审计委员会变革综述

1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以保证其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这一点在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在美国,萨班斯法案在法律的层次上规定: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并且是独立的;英国Smith报告要求: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组成。法国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2/3以上的成员应该是独立董事;澳大利亚证交所要求:审计委员会应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大部分应该是独立董事。

Carcello和Neal(2000);Klein(2002)的研究证明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要性。McMullen和Raghunandan(1996)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的极少愿意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相反,Abbott等(2000)的研究表明,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因为财务报告欺诈被SEC处罚的可能性较小。SandraC.Vera-Munoz(2005)认为: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为财务报告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监管,进而,降低了财务欺诈和治理失败的风险。

2审计委员会成员应拥有相关的财务专业背景

DeZoort等(2003)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成员拥有的财务报告知识和经验越多,在审计师和管理层关于重大判断不一致时,给与审计师的支持越多。Farber(2004)研究发现:和没有财务欺诈的样本公司相比,有财务欺诈的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中极少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Abbott等(2002)发现:审计委员会中有财务专家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很少有财务欺诈。

萨班斯法案出台后,SEC要求必须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董事会应该依据如下要求判断该成员是否具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资格:(1)能够理解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财务报告;(2)有能力对公司在会计估计、重大会计政策等方面对公认会计准则的遵循性进行评估;(3)有过编制、审计、分析或评估财务报告的经历,对从事此项活动的深度和复杂性,应该和公司关于财务报告的深度、复杂性(可合理预见的)相当,或者有过监管上述人员的经历;(4)理解关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和程序。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也一致要求:审计委员会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

虽然Smith报告不赞成像SEC那样“列出一系列令人生畏的关于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1],但还是认为:在大多数情形下,如下的组合是令人满意的:1至少一名会计专家并且最近还有从业的经历;2其他成员都有财务知识;3业务上的多面手。

澳大利亚证交所的《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也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能够读懂和理解财务报告);至少有一位有财务或会计专长即:具有会计师资格或其它财务专业资格并有财务或会计经验。

3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资源进一步扩大

审计委员会最初的权限主要是:监管财务报告的过程,选择独立的外部审计师,接受审计报告等。《萨班斯法案》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权限,第204节规定:外部审计师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直接负责公司的外部审计事务(包括对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报酬和监督,含负责协调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关于财务报告的差异);批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拟供给公司的所有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

《萨班斯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建立程序来接收、保管和处理公司收到的关于其会计、内部会计控制或审计事项的投诉以及公司员工对有疑问的会计与审计事项的秘密匿名举报。对于员工的投诉处理,Smith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虽然不必处理具体的事宜,但是审计委员会对此负有特殊的职责------确保公司存在令人满意的机制保证投诉信息的传递和投诉人利益的保护。

在扩大权限的同时,为了有效地履行职责,萨班斯法案同时赋予审计委员会聘用顾问的权力——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履行职责必需时,有权聘请独立的顾问,公司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英国的Smith报告、法国的Bouton报告也认同了这一点。

4强化了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早在1999年,美国蓝带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最佳实务指南》的第五条中指出:审计委员会也应该考虑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来保证其成员有良好的阅历和知识背景,并适应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的最新发展。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定是否需要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向公司管理当局、内部和外部审计师请教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或技能有所欠缺。培训可以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士进行,但审计委员会有权利从外面聘请顾问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2003年1月,英国Smith报告就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和教育建议:公司与审计委员会双方都应对审计委员会的教育做出努力,公司应保证相应的资源,审计委员会应保证有时间参与教育、培训;公司应向新任审计委员会委员提供首次任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辨认公司主要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等。对于一般委员,公司应定期提供关于财务报告和相关公司法规的培训,在合适的情况下还应包括如何理解财务报告、应用会计准则及其指南、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作用等。

法国Bouton报告也要求:除了其现有的财务管理或会计专长外,审计委员会成员在任命前都应该接受关于公司的特殊会计政策,财务和运营状况的指引。

三、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有效运作的启示

1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增强其独立性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并对独立董事作了定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应对审计委员会成员资格作出明文规定,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并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

建议:1如果被提名的独立董事和拟出任公司的高管通过其他的组织或实体存在交叉任职的则不能出任独立董事;2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规定:“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参照国际经验,建议冷却期应该延长到三年;3《指导意见》规定: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建议还应该加以补充规定:虽然没有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但如果在最近三年中为公司提供上述服务的组织中任职(包括合伙人)、或有亲属关系的也不能出任独立董事;4对于独立董事的薪酬建议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董事会固定薪酬加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津贴,该成员除了董事会费或专门委员会费,不得收受任何形式的咨询费、顾问费。固定薪酬采用董事会费的形式,津贴应结合公司独立董事的具体工作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提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但不管是固定薪酬还是津贴都不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下列形式的报酬是禁止的,1支付报酬给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直接亲属;2支付报酬给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财务事务之类的咨询机构,如果审计委员会成员是上述组织的成员、合伙人、高管或者是在此机构中担任诸如此类的职务。

2强调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专业背景

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会计专业人士。

根据《指导意见》的定义,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这一规定较为宽泛,很多独立董事缺乏相关的实际经验,进而影响了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2003年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69家上市公司中,39%的独立董事的职业为教育,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比例,因此大部分独立董事缺乏参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2];《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指出:来自各类学校的学者在独立董事中所占的比例高居首位,达到了38.35%,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却是学者型独立董事面临的最大问题,很难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实践经验履行职责。

为强化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董事会应该考虑检验该候选人是否通过以下三个经历中任何一个或多个,以保证拟供职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有充分的实际经验:(1)担任过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职务,并接受过与此相关的教育;(2)有过监管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职位的经历;(3)有过监管或评定上市公司业绩的经历。

3扩大审计委员会的权限

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审计委员会的权限事实上非常有限,即:对选择外部审计师建议权,对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及其实施的监督权,以及对公司财务信息和内控制度的审查权。

建议:应该赋予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师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为了扩大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应该进一步明确赋予审计委员会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Smith报告指出:除了审计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任何人未经邀请都没有资格参加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审计委员会应该每年至少一次与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层的参与下讨论由审计产生的问题;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该会见审计师、首席财务官以及财务部负责人,并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定期和外部审计师会面,必要时应当没有管理层在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的《公司治理指引》中第13条规定: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和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曾参与的情况下会面,讨论和复核特殊的事项。超级秘书网

4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由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践刚刚起步,目前并没有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做出专门的规定,只是体现在对独立董事的要求上。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要求:“独立董事及拟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参加中国证监会及其授权机构所组织的培训”;《指导意见》只是原则性的提及独立董事应该有相关的培训,并没有具体明确公司和董事会各自为董事的培训和教育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建立怎样的机制。

建议对独立董事的教育采用双重模式,即:既接受证监会提供的外部培训,还应该要求公司也提供相关的培训。公司应有必要的资源保证使独立董事能及时有效的接收到相关教育、培训。董事会主席对保证独立董事的教育和培训负责,主要是保证公司的相关资源能落实到位,督促独立董事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员参加培训。

公司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提供的培训信息主要应包括:1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2审计委员会章程(如果有);3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4审计委员会过去三年的会议纪要;5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在过去三年中沟通事项的相关材料;6关于公司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的信息;7公司主要股东、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简介;8内部审计章程;9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信息;10当年内部审计计划;11当年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合约;12外部审计师签发的报告;13最近委员会自我评价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夏文贤.《英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最新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10:49-50

[2]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董事会独立性和有效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4-118、143-145

[3]谢德仁.《独立董事是装饰品吗:从报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来看》[J],《审计研究》,2004,6:26-29

[4]杨忠莲.《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2:36-40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Abstract: Given rece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several countries aimed at strenthing their audit committee after the enactment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this paper tends to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ur audit committee’s independence and effectiveness. Making the definition of independence clear can lead to a more independent audit committee,while taking consid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experience,enlarging the right of supervision and ongoing training of the audit committee members can make the committee be more effective.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 独立性 有效性

Keywords: audit committee independence effectiveness

一、引言

2002年7月,《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出台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公司治理热潮,其中审计委员会正被日益关注。2002年7月,应英国贸易和部的要求,财务报告理事会组建了以Robert Smith为主席的委员会,全面评价并完善公司治理联合法案(Combined Codes)中关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指南,并于2003年1月了最终报告《审计委员会——联合法案指南》(Audit Committees-Combined Code Guidance)(以下简称Smith报告);2002年9月法国了题为“推动更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的报告即布顿报告(以下简称Bouton Report);2003年3月澳大利亚证交所了《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Principles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2004年4月,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公司治理指引》,规范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

三到五年内,《萨班斯法案》中我国能借鉴的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张为国,2003)。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心提出的《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董事会独立性与有效性》(以下简称《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中认为:根据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和外部制度环境的状况,强制要求每家上市公司都在形式上建立专门委员会制度,并不能真正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建议近期应有确保专门委员会的信息知情权和调查权为重点,突出和强化审计委员会的作用。本文考察了《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审计委员会的变革,结合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践,为我国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作提出了建议。

二、“后安然”国外审计委员会变革综述

1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以保证其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应该由占多数的独立董事组成。这一点在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在美国,萨班斯法案在的层次上规定: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会成员组成,并且是独立的; 英国Smith报告要求: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组成。法国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2/3以上的成员应该是独立董事;澳大利亚证交所要求:审计委员会应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大部分应该是独立董事。

Carcello 和 Neal(2000);Klein(2002)的研究证明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重要性。McMullen 和 Raghunandan(1996)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财务报告有的公司的极少愿意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相反,Abbott 等(2000)的研究表明,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因为财务报告欺诈被SEC处罚的可能性较小。Sandra C. Vera-Munoz(2005)认为: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为财务报告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监管,进而,降低了财务欺诈和治理失败的风险。

2审计委员会成员应拥有相关的财务专业背景

DeZoort等(2003)的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成员拥有的财务报告知识和经验越多,在审计师和管理层关于重大判断不一致时,给与审计师的支持越多。Farber (2004)研究发现:和没有财务欺诈的样本公司相比,有财务欺诈的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中极少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Abbott 等 (2002)发现:审计委员会中有财务专家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很少有财务欺诈。

萨班斯法案出台后,SEC要求必须至少有一名成员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董事会应该依据如下要求判断该成员是否具有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资格:(1)能够理解公认准则(GAAP)和财务报告;(2)有能力对公司在会计估计、重大会计政策等方面对公认会计准则的遵循性进行评估;(3)有过编制、审计、或评估财务报告的经历,对从事此项活动的深度和复杂性,应该和公司关于财务报告的深度、复杂性(可合理预见的)相当,或者有过监管上述人员的经历;(4)理解关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和程序。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也一致要求:审计委员会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

虽然Smith报告不赞成像SEC那样“列出一系列令人生畏的关于会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1],但还是认为:在大多数情形下,如下的组合是令人满意的:1至少一名会计专家并且最近还有从业的经历;2其他成员都有财务知识;3业务上的多面手。

澳大利亚证交所的《良好公司治理准则和最佳实务建议》也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能够读懂和理解财务报告);至少有一位有财务或会计专长即:具有会计师资格或其它财务专业资格并有财务或会计经验。

3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资源进一步扩大

审计委员会最初的权限主要是:监管财务报告的过程,选择独立的外部审计师,接受审计报告等。《萨班斯法案》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权限,第204节规定:外部审计师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直接负责公司的外部审计事务(包括对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报酬和监督,含负责协调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关于财务报告的差异);批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拟供给公司的所有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

《萨班斯法案》进一步扩大了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建立程序来接收、保管和处理公司收到的关于其会计、内部会计控制或审计事项的投诉以及公司员工对有疑问的会计与审计事项的秘密匿名举报。对于员工的投诉处理,Smith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虽然不必处理具体的事宜,但是审计委员会对此负有特殊的职责------确保公司存在令人满意的机制保证投诉信息的传递和投诉人利益的保护。

在扩大权限的同时,为了有效地履行职责,萨班斯法案同时赋予审计委员会聘用顾问的权力——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履行职责必需时,有权聘请独立的顾问,公司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英国的Smith报告、法国的Bouton报告也认同了这一点。

4强化了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早在1999年,美国蓝带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最佳实务指南》的第五条中指出:审计委员会也应该考虑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来保证其成员有良好的阅历和知识背景,并适应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的最新。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定是否需要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向公司管理当局、内部和外部审计师请教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或技能有所欠缺。培训可以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士进行,但审计委员会有权利从外面聘请顾问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

2003年1月,英国Smith报告就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和教育建议:公司与审计委员会双方都应对审计委员会的教育做出努力,公司应保证相应的资源,审计委员会应保证有时间参与教育、培训;公司应向新任审计委员会委员提供首次任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辨认公司主要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等。对于一般委员,公司应定期提供关于财务报告和相关公司法规的培训,在合适的情况下还应包括如何理解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及其指南、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作用等。

法国Bouton报告也要求:除了其现有的财务管理或会计专长外,审计委员会成员在任命前都应该接受关于公司的特殊会计政策,财务和运营状况的指引。

三、对我国审计委员会有效运作的启示

1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增强其独立性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并对独立董事作了定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应对审计委员会成员资格作出明文规定,审计委员会应该全部有独立董事组成,并近一步完善和细化独立董事的定义。

建议:1如果被提名的独立董事和拟出任公司的高管通过其他的组织或实体存在交叉任职的则不能出任独立董事;2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规定:“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参照国际经验,建议冷却期应该延长到三年;3《指导意见》规定 :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不能出任独立董事,建议还应该加以补充规定:虽然没有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但如果在最近三年中为公司提供上述服务的组织中任职(包括合伙人)、或有亲属关系的也不能出任独立董事;4对于独立董事的薪酬建议可以采用如下做法:董事会固定薪酬加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津贴,该成员除了董事会费或专门委员会费,不得收受任何形式的咨询费、顾问费。固定薪酬采用董事会费的形式,津贴应结合公司独立董事的具体工作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提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但不管是固定薪酬还是津贴都不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下列形式的报酬是禁止的,1支付报酬给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直接亲属;2支付报酬给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财务事务之类的咨询机构,如果审计委员会成员是上述组织的成员、合伙人、高管或者是在此机构中担任诸如此类的职务。

2强调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财务专业背景

审计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有财务知识;其中至少有一位是专业人士。

根据《指导意见》的定义,会计专业人士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士。这一规定较为宽泛,很多独立董事缺乏相关的实际经验,进而了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2003年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69家上市公司中, 39%的独立董事的职业为,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比例,因此大部分独立董事缺乏参与管理的实际经验 [2];《公司治理报告(2004年)》指出:来自各类学校的学者在独立董事中所占的比例高居首位,达到了38.35%,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却是学者型独立董事面临的最大,很难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实践经验履行职责。

为强化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董事会应该考虑检验该候选人是否通过以下三个经历中任何一个或多个,以保证拟供职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有充分的实际经验:(1)担任过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职务,并接受过与此相关的教育;(2)有过监管财务总监、主管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之类职位的经历;(3)有过监管或评定上市公司业绩的经历。

3扩大审计委员会的权限

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在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审计委员会的权限事实上非常有限,即:对选择外部审计师建议权,对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及其实施的监督权,以及对公司财务信息和内控制度的审查权。

建议:应该赋予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师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为了扩大审计委员会的知情权,应该进一步明确赋予审计委员会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Smith报告指出:除了审计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任何人未经邀请都没有资格参加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审计委员会应该每年至少一次与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层的参与下讨论由审计产生的问题; Bouton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该会见审计师、首席财务官以及财务部负责人,并有召集没有管理层参与的会议的权限;定期和外部审计师会面,必要时应当没有管理层在场;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改进了的《公司治理指引》中第13条规定: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和内外部审计师在没有管理曾参与的情况下会面,讨论和复核特殊的事项。

4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由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践刚刚起步,并没有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做出专门的规定,只是体现在对独立董事的要求上。中国证监会在《指导意见》中要求:“独立董事及拟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参加中国证监会及其授权机构所组织的培训”;《指导意见》只是原则性的提及独立董事应该有相关的培训,并没有具体明确公司和董事会各自为董事的培训和教育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建立怎样的机制。

建议对独立董事的教育采用双重模式,即:既接受证监会提供的外部培训,还应该要求公司也提供相关的培训。公司应有必要的资源保证使独立董事能及时有效的接收到相关教育、培训。董事会主席对保证独立董事的教育和培训负责,主要是保证公司的相关资源能落实到位,督促独立董事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员参加培训。

公司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提供的培训信息主要应包括:1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2审计委员会章程(如果有);3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 4审计委员会过去三年的会议纪要;5审计委员会和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在过去三年中沟通事项的相关材料;6关于公司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的信息;7公司主要股东、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简介;8内部审计章程;9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信息;10当年内部审计计划;11当年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合约;12外部审计师签发的报告; 13最近委员会自我评价的结果。

[1] 陈汉文、夏文贤.《英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最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10:49-50

[2]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4):董事会独立性和有效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4-118 、143-145

[3] 谢德仁.《独立董事是装饰品吗:从报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来看》[J],《审计研究》,2004,6:26-29

[4] 杨忠莲.《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综述》[J],《审计研究》,2003,2:36-40

[5] 张为国、邱昱芳编著.《后安然》[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003. 284-286

[6] Arthur H.Bill : Audit Committee Guide(Second Edition)[M],New York :Bowne & Co., Inc.2004.24-32

[7] ASX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ncil, Principles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and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March 2003:29-33

shareholder.com/shared/dynamicdoc/ASX/364/ASXRecommendations.pdf

[8] Daniel Bouton etc, Promoting Better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Listed Companies ,Paris September 2002:10-13

paris-europlace.net/files/a_09-23-02_rapport-bouton_uk.pdf

[9] DeZoort, etc, “Audit Committee Effectiveness: A Synthesis of the Empirical Audit Committee Literature”, 2002, 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 21, 38–75.

[10] Frank M.Burke, Dan M.Guy:Audit Committees A Guide for Directors, Management and Consultants[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影印版).72-80

[11] Robert Smith etc, Audit Committees Combined Code Guidance , London ,January 2003: 35-42

frc.org.uk/images/uploaded/documents/ACReport.pdf ,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报告 主体 目标 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的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需要,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事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在信息提供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管理者需要的是实时的决策信息,企业当事人不但要了解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也需要了解企业相关的管理运营信息,企业最高管理层需要利用这些独特的信息进行管理决策,这些问题均能通过管理会计报告有效解决。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整合企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即管理会计报告的需求主体,一般包括:最高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基层管理阶层。具体见表1所示。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

确定管理会计目标是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起点,明确的目标能够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财务报告提供经营者所需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除这部分信息外,管理者所需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需要管理会计报告提供。

财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应互为补充和相互依存,形成完整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形成和增值过程,通过优化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参与决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做出决策。

三、加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策

(一)增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管理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除单元财务部单独设立运营管理部以外,其他部门的管理委员会人员都是兼职,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在开展业务之外进行管理会计报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销售人员有抵触情绪,资料不能按时提交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增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会计报告数据的编制和分析,为更好的了解业务运作情况,其办公地点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及利润点,人事管理权归单元运营管理部。

(二)加强人员培训和指导

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指导,大多数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管理会计报告的要求理解上有偏差,不能从公司全局出发考虑问题,需要组织专门培训,讲解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的意义和编制方法,使其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编制方法。因此,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指导,设立奖惩措施,鼓励相关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考试,提供内部和外部培训,定期考试合格上岗,考试不合格则调整到其他岗位,如仍不胜任则迟退。

(三)建立健全管理会计报告奖励制度

在企业会计报告管理中,管理会计报告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问题会影响其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直接关系到其绩效奖金发放的数额,各部门相关人员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时往往会避重就轻,使得管理会计报告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反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王鸿燕.浅议当前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和改进[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15-19.

[2]张先治.基于会计相关性的企业内部报告地位与价值[J].会计研究,2009(12):89-92.

[3]李宏.试论信息技术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转换[J].经济问题,2002(10):67-72.

[4]张庆伟.浅谈新时期财务报告的创新[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4):84-87.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治理工作 新方法新举措 经验推广

关于会计基础工作详细而具体的介绍在我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作为单位中的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只有熟悉和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的依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发展,并为不同层面的管理者提供真实、客观、完整的会计资料。

以下内容主要是针对内蒙古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华准电公司”)在财务治理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新方法、新举措。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水平

(1)对公司《会计核算手册》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和指导。

(2)建立“示范岗”长效机制,设立“核算零差错示范岗”,引领会计核算工作,营造会计核算的氛围。

(3)会计核算岗位制证后,及时填写《凭证传递交接单》,传递给稽核主管,稽核主管对核算岗位的凭证及时进行审核,并填写《凭证评价表》,对会计人员的核算差错率进行统计,将会计核算差错率作为定期工作纳入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4)每年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自查,做到“回头看”,并编写自查报告,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闭环整改。

(5)每月在装订凭证时,严格按照总账、应收、应付所产生的单据编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装订,对断号的凭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由于系统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断号的,在装订凭证时进行备注,确保凭证完整、无遗漏。

(6)设立独立的会计稽核岗,在财务核算系统内外进行双重审核,在FMIS核算系统内审核会计凭证所使用的现金流是否准确,会计摘要编写是否规范,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在部门培训中针对会计核算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以防止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保证了会计核算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统一下发了凭证粘贴单格式,要求业务部门在粘贴发票时必须保证平铺和不叠压,并设置了规定的边框,保证发票粘贴规范、均匀、整齐。凭证粘贴单设置了财务审核人签字、发票张数统计,避免了发生发票丢失或者附件张数不清现象发生。

二、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ERP及相关信息资源,精细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共享支持

(1)以实施ABC作业成本法为契机,按照ABC要求和预算进班组所需要数据需求,对会计科目进行了细化。

(3)通过与业务部门及时沟通联系,时时掌握业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FMIS中通过子目、项目、往来单位等子目的设置,不断细化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使业务部门能够通过财务信息集成系统时时查询和掌握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为其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防范风险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财务风险管理辨识,主要从资金、预算、税务、资产、会计核算、关联交易等十一方面对风险进行了全面识别,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定期检查、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不适用的内容及时更新,对需要补充完善的制度及时进行编制,确保制度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

四、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围绕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创新管理报告形式,为决策层提供财务支持

(1)每周编写财务周报,及时,汇报财务动态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2)按上级公司要求,定期编写上报会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财务风险管理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筹资管理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

(3)与同行业先进单位进行对标分析,通过采取外出调研、建立数据收集机制,定期在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中公布对标结果,开展区内、系统内、国内的对标工作,寻找差距,并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开辟培训新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1)培训工作:根据每年部门编写的培训计划,结合各岗位实际需求,设计了部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安排了每月培训计划,有计划实施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本着“贴近一线,贴近生产,请进来导入、走出去学习”的原则,聘请生产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发电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进行培训,拓宽了财务人员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内容,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技能,为打造行业一流的财务团队奠定了基础。

(2)重视系统内外的调研工作。员工外出调研,回来后必须编写调研报告。接待外来单位调研人员,调研结束后,与调研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听取调研人员对本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优缺点评价,优点方面继续保持和发扬,缺点和不足地方加以改进,并借鉴对方单位好的做法。

(3)根据部门岗位职责以及员工岗位职责,对部门各岗位的A、B角进行明确,建立A、B角机制,为岗位轮换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质量;作业简化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晴雨表,其质量一直是财务报告使用者关注的焦点。财务报告及其质量的生成离不开财务报告编制作业,规避财务报告编制作业本身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不良影响,有助于保证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一、财务报告编制的流程及作业

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其财务报告编制流程也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包括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确定重大事项的会计处理、清查资产、核实债务、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附注、编制合并报表(如有)、编写财务报表说明书、编制完整财务报告、审批财务报告等环节。

各财务报告编制环节层层细分形成具体的作业。比如结账环节包括核对账簿、检查账务处理、调整账项、审核确认、实施关账和结账操作等作业;编制财务报表及附注环节包括制定编制分工表、汇总编制、校验审核、编制附注、审核,更正上报等作业。这些作业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更低层次的作业。

二、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含义及目的

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包含的所有作业统称为财务报告编制作业。从财务报告编制情况及结果来看,编制作业越复杂或作业量越大,犯错的概率就越大,财务报告质量问题就越易发生编制作业越简单越容易掌握,作业人失误的概率就越小;编制作业量越小,在减少作业人差错的同时,还能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关键的质量管理环节。

本文将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作业简单化和作业量减少统称为作业简化。由此可见,这里所指的作业简化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保证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将编制作业进行简单化处理降低其操作难度或将其作业量减少。

三、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建议

1.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应满足内部控制要求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财务报告编制内部控制作业均应融入到编制作业中,各环节授权批准、日常信息核对、数据真实性及可靠性控制、稽核控制等关键的内部控制作业均不得在作业简化时删减。

2.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简化的思路

在满足内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作业简化,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进行界定,梳理各项作业及作业间的衔接。

(1)作业分解

将财务报告编制流程的各环节细分为作业,再将复杂的作业层层分解,甚至细分为相互联系的任务,使岗位编制作业的复杂程度降低,操作难度降低,发生质量问题的几率也由此降低。同时,财务报告编制作业的分解也便于编制流程的细化、标准化,使各项编制作业的岗位固定、责任固定,实现岗位、程序间相互制约,进一步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实现和提升。

(2)作业清简

观察并分析各项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剔除重复、多余、不必要的编制作业,删除或简化部分底稿表格、整合作业减少编制步骤等,通过减轻财务报告编制工作量,在减少人为差错的同时,释放人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财务报告的质量管控。

(3)信息技术辅助

清理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分析哪些作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代替人工。比如财务报告源数据的采集、加工、表内平衡关系、表间勾稽关系的审核等作业,考虑适当使用信息技术,在提高编制效率、减轻编制工作量的同时,减少失误和缺陷,提高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处理、审核的准确性。

(4)作业能力提升

作业人执行能力越强,作业相对于他而言就越简单,这是相对的作业简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作业人的业务知识积累,提升判断、分析、编审财务报告的能力。对于无法胜任相关编制作业的人员,除了加强培训提高其技能外,还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其作业内容或进行岗位轮换。相对于作业人简化了作业、减轻了编制难度,也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

(5)区别对待

将财务报告编制作业区分为常规性与非常规性作业。将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主要流程涉及的作业以及通常发生的作业列为常规性作业,其他列为非常规性作业。对于常规性作业应将其操作规范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而对于特殊业务或特别事项(如投资、合并、清算、分立)等非常规性作业应特别对待,增加质量管理关注度,减少差错。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权责发生制 财务报告 综合 制度

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是分不开的,是新时期国家财政改革任务的要求和推进动力,为市场经济运行下的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反过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它能够从全局出发,反映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及时监督政府的债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融资偿债计划,为政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便于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全面及时的政府财务信息,有利于政府接受社会的监督。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必定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

一、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1、是划清政府与市场职能,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的,用以确认和披露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制度。它能够分析政府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政府财务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调节政府资本与市场资本的合理分配和比例,将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划清界限,更是调节市场资源,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该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推动财政管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突破了原有的狭窄范围,从整体和全局把握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在不断丰富理论性和政策性的同时,提高技术性相关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要求。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政管理各方面水平,为国家财政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3、是政府履行职责,接受公众监督的必然要求

社会公众依托于政府运用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在公共财政范围内政府必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反映政府履行职能的状况和运行情况,它是通过统一的制度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等的要求,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当下财务状况和其他情况,能够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关系等,体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所采取措施的履行情况,满足公众对财政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掌握。

二、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1、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由除了政府财务报表以外,加上政府财务报表附注、政府财政经济状况以及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四部分组成的。其中,政府财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构成的;政府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是起到了说明的作用,包括主体范围,表内项目的明细内容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政府财政经济状况是用以分析政府财务和运营状况的研究政府财政能力及中长期可持续性作用的;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是政府财务管理政策、措施以及获得成果的说明。

2、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编制政府财务报表,应以公共财政决算会计报表、政府性基金决算会计报表、国有资本经营决算会计报表、财政专户会计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物资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等为基础,结合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经济实质进行抵销、调整以及合并。

三、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1、会计数据和制度存在差异

在我国目前的预决算制度中,很多诸如行政事业单位等的报表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并且延续已久。会计制度等相关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运营中的转移价值,应提取折旧,使得各单位的数据和信息不能进行直接合并。债券融资等的信息虽然易于掌握但是却分散于各个部门,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信息的口径都存在着差异,给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是接下来工作推行的一个难点。

2、资产信息缺失,资产价值难以核算

综合财务报告信息采集难度大,报告如果想要全面公开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政府资产价值核算是其中之一,例如: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情况,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造时间久远,历史成本很难获取和计算,因此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是没有反映在财务核算中的,建造移交时,资产账面反应不完整,并且还有设施没有进行核算反映,而只是由相关业务部门做了数量的统计,造成了管理分散,缺失管理主体,后期的维修等也没有管理主体,资产价值难以进行准确核算,此外,披露公共资产价值对政府来说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造成了设施确认困难和计价困难。

3、政府债权债务难以进行内部抵销操作

我国财政等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和组织合并主体的债权债务特别大,而且地方政府的债权债务也存在种类繁多,等级较多的情况。而在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时应该对内部债权债务进行内部抵销,否则就会造成债权和债务各自总额的分别虚增现象。采用目前使用的在财政报表体系合并之后再进行调整的方式是不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政府债权债务内部抵销活动的。另外,目前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范围没有包含政府融资平台的债权、债务和国有股权、股息,会使政府的真实资产负债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4、培训力度不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编制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水平是达不到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这就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培训力度不够,很多单位组织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员工和单位的重视,没有严格与考核评价挂钩,工作人员水平的层次不齐也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要加快制定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相关实施方案和配套方案。明确规范该制度的目标、内容、原则、编制流程、职责分工以及配套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全面规划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操作和规范。制定统一执行、规范有效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规范和公开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等相关内容,扎实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数据质量,为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2、转变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信息是对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规范性的更高一层要求,政府应该在债务融资方面加大规范性的约束,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加快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政府应该勇于披露自己在目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在思想上,应该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组成工作小组统一统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克服过程中的障碍,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3、对汇总后个别财务报表进行抵销、调整等措施

根据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需要披露和公开的内容,准确确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等。合并的范围除了包括本级政府财政以外,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国有企业等。将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进行统一的设计,并且由财务报告合并范围内的各个单位和组织按照统一制定之后的财务报表口径对原先的单位财务报表加以转换,以此能够形成格式统一的个别财务报告。在这些财务报告之中,内部债权、内部债务等项目应该进行单独列项,这样有利于所有财务报告合并的时候进行统一抵消,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要进行披露的相关内容应该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附注中。最后,由财政部门对处于合并范围内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统一汇总,个别财务报表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应该作为抵销和调整的依据,然后完成合并。

4、优化会计核算及相关配套制度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无法跟上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的优化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以此对正在试编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进行完善和补充,将先前的编制调整数据与日常的会计核算汇总数进行相互协调。目前我国政府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应该尽量以日常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且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理规范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样有利于提高该综合财务报告的准确有效性和可靠性。

5、提高公开性,加大监督力度

政府的财务报告提高公开程度和范围是推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的良好推动器。因此,鼓励优秀省市率先公开综合财务报告是首选,然后再将公开的工作扩大范围,逐渐实现财务报告的公开,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能够有效提升政府财务信息质量。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方面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和绩效评价制度,政府以此来提高效率和增强质量意识,注重打造阳光财政,及时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国家会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得公众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增强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更有利于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不断推进。

6、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并且技术性高的工作,其对专业化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定期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培训比如视频会议培训等,每个单位都应该派代表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调研的力度,注意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是培养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并且提供支持,有利于确保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已经成为公认的政府财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产品”,它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的财务状况和信息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监督,它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编制过程中,应该根据重点难点逐一化解,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协作,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对我国政府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1(6).

[2] 陈金森:关于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索[J].财政监督,2011(14).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7篇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通常也叫做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指各级政府为了科学、准确、完整地计量和反映当期政府财务应收应付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和当期盈余与预算节余差异表等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以及根据报告内容对政府财务状况进行的相关分析等。从报告的试编情况来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应用,是公共财政管理的正确举措。

二、我国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现状

(一)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现状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从2010年底起正式开始,政府选取了广东、浙江、哈尔滨等省市进行了政府财务报告试编工作。为了夯实试编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力争广泛收集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努力使其价值得到准确体现。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清理核实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编制相关财务报表、审计、报送、公开和分析等环节。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就是要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原则,努力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各个环节。从各省市试点的情况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在探索路径、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正式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东省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的成效

财政部于2010年底启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选择广东省等11个省份参与试编省级层面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1年试编范围扩大到23个省、直辖市;2012年试点延伸至地级市。2015年底,广东省地市一级试编工作试点地区覆盖面达到100%,2016年底,广东省实现市、县(市、区)试编工作全覆盖,到2017年广东省全省市、县全部纳入试编范围。

一是基本掌握了试点地区政府的基本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从而使得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仅可以全面反映资产状况、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还可以促进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和?效管理有机配合。二是通过试编工作的进行,各级财政部门为正式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初步了解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报内容、编报方法和编报要求等;三是为政府会计工作培养了人才,通过权责发生制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的合理应用,组织新制度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了相关试编人员对政府会计工作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为政府会计改革积累了力量。

三、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面临的困难

(一)组织协调难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是以多套财政和部门的报表为基础,通过转换、抵销、调整、合并后形成。单一个地级市而言,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要汇总财政部门内部的各个科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市级预算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企业,而且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资料本身的质量就不同。另外资料的计量口径也不全部相同,编制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给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如果对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不上心,那么编报进度和编报质量将会堪忧。

(二)资产核实难

政府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归政府所有和支配的各类经济资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政府资产定义为除了法律明确界定的个人私有财产以外的所有经济资源。再加上我国地大物博,政府资产范围又如此广泛,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之前也没有将矿藏、河流、土地、道路等国有资产列入政府会计核算范围,各级政府的信用资产和知识产权也没有估价入账,因而政府资产价值很难准确反应。

(三)报表转换难

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指标是根据多种报表中的数据转换而来的,数据衔接、调整工作、抵销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由于综合财务报表尚处于试编状态,因而报表转换存在极大的困难。例如,往来款项由于没法落实到具体单位而不能一一抵销。省厅为了指导单位做好转换、抵销、调整等试编工作,专门下发了将所有需要转换、抵销、调整的决算报表汇总在一张表上的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汇总表,采取转换金额、调整金额、抵销金额三者叠加的方式在金额栏中进行处理。以上情形,为报表转换工作带来诸多阻碍。

四、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策建议

(一)促进政府会计改革,夯实报告编报基础

一是要研究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总会计都适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加快构建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二是明确政府会计核算主体,清算核实政府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应尽快带头进行资产清查工作,清算核实政府储备物资和公共基础设施等,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归入会计核算体系。

(二)统一报表编制口径,完善报表编报体系

一是规定国有企业的划分标准。财政部最好明文制定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国有企业的划分方法,使各地的划分标准相统一,进而使得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二是统一财政收入报告口径。如果财政收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既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又有可能高估财政收入,还会导致收入调整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受到质疑,未入库税收收入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去除已入库以前年度税收,增减数据没有现成报表,可靠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难免会减弱。

(三)提高编制人员素质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8篇

新预算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在加强学习宣传培训,严格依法理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贯彻实施预算法总体情况良好。

(一)高度重视,加大学习宣传培训力度

1.强化学习培训。新预算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把针对新预算法的学习培训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工作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

(1)人大系统的学习培训。市人大共举办两次集中培训:一是2014年11月中旬,市人大在__城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贯彻新《预算法》培训班。邀请自治区人大、广西财经学院的专家和教授授课,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市人大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县(区)人大主任,分管财经工作的副主任,财经工委主任、副主任以及财政、审计、国资、人社等部门领导和业务科室人员等百余人。二是借助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举办专题培训。2015年6月下旬,组织市人大机关相关委室、市财政、审计、国资、人社等部门以及12个县(区)人大机关54名领导干部,赴江西财经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非常重视预算法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学习宣传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所有县(市、区)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专题培训。如那坡、田林等县人大常委会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专题培训。参加人员包含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府分管领导、两院主要领导、人大机关全体干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股室负责人,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等。

(2)政府及财政部门的学习培训。市领导高度重视,把学习新预算法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培训。各级财政部门利用召开会议、普法宣传、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重点向领导干部、全体财税干部、全市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目前为止,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均举办过新预算法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了各级各部门贯彻实施预算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广泛开展宣传。一是各县(市、区)都积极地通过报纸、网络、板报,宣传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学习贯彻新预算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氛围。二是将新《预算法》全文,新旧对照,权威解读等学习资料汇总整理,编印成册,辑印成册,并人手一册,发送给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业务科室人员,掀起了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的热潮,强化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了依法理财的水平。

(二)贯彻实施预算法所取得的成效

1.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各级政府都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预算,建立了包含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的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并注重各本预算之间的衔接,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2.预算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201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

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细化编列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其中将部门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并细化到相关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各县(市、区)在编制2015年预算时支出按功能分类全部编列到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分类将基本支出编列到款。3.预决算草案报审程序逐步规范化。全市各县(市、区)各级部门编制的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等基本上都能够及时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送审查,同时将需向人大备案的事项都能按规定报人大备案。一是财政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将本级预算草案提交本级人大财经委初审,并根据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二是政府将预算草案按照法定程序报送人大审查;三是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预算的,按新预算法要求,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规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2015年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分两次进行预算调整,均严格按照规定报市人大审查批准;四是在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复的预算后,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在20日内下达批复文件至各预算单位。

4.预决算信息公开有序推进。各级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做到了及时公开预决算报告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目前市、县两级已在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基础上,在批准的20日内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各自的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2015年,市本级还公开了政府新增债券情况,举债原因等;市、县两级2014年“三公”经费总决算、各预算单位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以及2014年决算报告等等。此外,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财政政策、财政工作、工作流程等也按规定进行了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得到了有序推进。

5.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从2015年起,市一级不再强制下达收入任务,在征求各县(市、区)意见基础上,以年初当地人大审议通过的财政收入预算计划作为全年收入预期目标。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加大力度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依法进行预算调整,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科目之间调剂。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强化重点项目支出、专项资金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金统筹使用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6.各项预算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一是为了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整合各项财政资金,各级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财政部门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支出预算执行通报和考核,加强了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国库资金管理,根据“一级政府,一级机构,一级国库”的原则,加强国库组织建设,设立市中心支库和县(市、区)支库两级国库机构,建立规范的人员岗位职责分工机制。三是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设立了预算绩效管理专门机构,2015年成立__市预算绩效管理局,部分县(市、区)也相应成立预算绩效管理股,制定了有效的工作管理规程,开展预算绩效项目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项目金额不断增多。

7.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按照新预算法规定,公共财政预算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从2015年起,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中有超收收入的,当年不安排支出,只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试编财政中期规划工作。目前,根据自治区财政厅的工作部署,选取我市平果县作为全区和全市编制财政中期规划的试点县,为全市下一步开展财政中期规划积累经验。

8.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根据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严格规范举债程序,禁止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政府债务,确需举借债务时,经同级人大批准,向自治区政府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代为举借。将政府债务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且暂时存在资金短缺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严格限制用于竞争性项目、经常性支出,杜绝用债务资金搞中央规定不能建设的政府性项目。

9.重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一是扩大年度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在每年开展的市本级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将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全部列入审计范围。二是抓好各类专项审计工作,加强对财政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等环节的跟踪,开展好财政存量资金、政府性债务的审计,促进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三是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评。四是认真完成好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所反映的问题不局限于一个年度内审计发现的问题,而是反映上年度审计报告后至当年工作报告前所有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不局限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除了揭示市本级上年度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外,还包括了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内容。

(三)各级人大依法加强和改进财经监督工作

一是把预算审查监督的关口前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基本上都能够提前介入预算编制,对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预算审查监督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得到增强。

二是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不断强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推动全口径预算编制作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督促政府健立健全预决算体系,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预决算审查监督方式不断丰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中成立了预决算审查专家组,借助外力提高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水平;在预算执行监督中,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坚持定期不定期的听取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的汇报,相关的工作机制逐步规范和完善;部分县(市、区)积极探索,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各级人大常委会把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从2015年起,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题听取了审计部门对上一年度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强化人大对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

(一)新预算法的学习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单位学习新预算法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个别单位存在“与己无关”的态度,缺乏对实施预算法重要性的认识,对预算法的主要内容了解不深不透;一些单位预算法制观念不强,预算管理意识谈薄;社会公众对新预算法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社会监督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大

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普遍存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财政收入质量不够高,非税收入占比过大,上级给予的转移支付有限;另一方面,涉及民生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重大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造成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大。此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进度偏低,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三)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全口径预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除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区)完整编制四本预算外,还有部分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编制不够完善。一些县(市、区)由于当地国有企业存在少、小、弱等客观情况,多数没有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之间的统筹衔接关系不够明晰。全口径预算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些单位对预决算信息公开透明认识不足,预决算公开内容不够完整。少数单位“三公”经费预决算没有公开。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所公开的预决算信息过于笼统,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支出用途,存在财政专项支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完整的现象。

(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滞后,绩效评价质量有待提高

预算绩效评价是一项新的业务工作,工作人员少,业务量大,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难度较大。绩效评价对各部门预算单位的约束力不强,成果的运用不够完善,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效果不佳。

(六)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全市政府性债务陆续进入还本付息的高峰期。据统计,仅市本级2015年应由政府偿还的债务本息高达41.2亿元。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主要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而土地出让金收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七)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市国有资产总量不大,国有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比较多,负债较高,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至2015年末,全市145家国有企业中有112家企业正常经营,有33家企业已经停产。企业内部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还不够健全,业绩考核等绩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

(八)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

一是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连年下降。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和技术成本的提高等,使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连年下降,2015年统筹基金结余可支付能力仅为5个月,处于预警线以下。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加大,支撑能力下降。我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2015年全年养老金基金缺口3.77亿元。年末含各级财政缺口分担补助后的基金滚存结余为9.47亿元,基金支付能力仅为7个月。三是参保企业欠费严重。全市企业养老保险有518个参保单位累计欠费2.43亿元,其中个别企业累计欠费达1.39亿元,追缴难度大。

(九)审计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部分县(市、区)的审计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一些县(市、区)的审计工作质量不够高,提供的审计工作报告过于简单,有的甚至反映不出任何问题。二是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重视不够,整改不力,问责力度不够。一些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个别问题甚至屡查屡犯。一些县(市、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审计整改落实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形成向人大报告的常态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十)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待加强

随着新预算法颁布实施以及财政、养老保险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入,相关预算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各项新的工作要求。

(十一)一些乡镇人大未能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尚未建立。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法的学习宣传培训,增强预算法法治意识

各级政府及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新预算法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尤其要重视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把新预算法作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一项法律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部门财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的具体规定,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新预算法,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深入贯彻实施新预算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挖潜增效,开源节流

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广辟财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强实体经济,做大旅游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稳增长。依法强化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尤其加强对“三公”经费的使用管理,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

(三)加强对中央、自治区政策的研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加强对中央、自治区有关政策的研究,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扶持资金的投向,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项目争取工作的成效。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积极推进全口径预决算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明确各类预算的功能定位,提升预算的完整性和统筹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算报告。对于提交人大审议的决算报告,要完善类别条目,细化相关报表,增加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内容,使其全面、真实、综合地反映出年度收支情况。三是在预算草案中应对人大关于预算决议的落实情况和预算年度中需要落实的重大政策措施等予以说明。四是按照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做好细化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细化水平。

(五)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支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尤其要控制行政性支出的增长。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严格执行预算。在预算执行中确有必要进行预算调整的,按新预算法的规定,及时做好预算调整方案的报批等相关工作。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继续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加强超收收入、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的规范管理,加大对财政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完善预算公开工作机制,增强预算公开透明。依法逐步推进部门预算、民生重点支出和“三公经费”公开,主动接受公众媒体监督。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支出责任和绩效意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六)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定期向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报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七)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水平,严格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管理。加大征缴力度,规范征缴程序,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核尽核、应收尽收。规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专户和结余管理,确保社保基金专款专用,运行安全。

(九)健全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新预算法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监督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具体要求,各级人大、政府及其财政、审计、人社等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机构,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便更好的贯彻和执行新预算法。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9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发展和扩张促使集团公司的产生,并不断朝纵向与横向扩展和延伸。与单一企业主体相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整个企业集团遵循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控制,推动资金合理、高效利用;加强对分子公司的监控,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财务经理委派制,是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有利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总目标的实现。财务经理委派制的成效与否,不容小觑。

二、A集团公司财务经理委派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A集团公司简介和财务经理委派制现状

A公司自2007年开始在中国大陆拓展业务,除了设立独资的子公司外,也与国内相关企业合资设立公司。随着下属企业的陆续设立,公司业务的不断开拓,A集团公司的规模已见雏形,目前下属企业分布于国内的东北、华北及华南地区。

为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顺利贯彻集团战略目标,对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管理与监督,同时也为增强下属企业的执行力和利用下属企业间的协调能力和协同效应,以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A集团采取委派制的方式,委派管理人员至下属企业主导经营活动,开展对下属企业的管理。A集团所实行的委派制中,包括财务经理委派制,旨在加强对下属企业的财务控制和监督,促使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何让委派财务经理协助集团做好监督和服务,确保财务经理委派制予以确实落实,对仍处于发展中的A集团公司而言,至关重要。

(二)A集团公司财务经理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最初,A集团公司在制度上实行双汇报制度,下属企业的财务经理在业务管理上要向集团总部财务部汇报,同时也要向所属企业的总经理汇报,总部财务部和下属企业总经理对财务经理的考核各占一定比例。尽管总部财务部对下属财务经理考核的比例略高于总经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双汇报制度并没有达到原所设想的效果,仅停留于形式上,主要原因在于财务经理并非实质上的委派,或者说未构建成委派财务经理运行机制保障系统,未真正发挥委派财务经理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三、完善集团公司财务经理委派制的对策措施

随着A集团财务团队的壮大和管理的不断完善,A集团公司已意识到其财务经理委派制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并已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做了改善,以期发挥财务经理委派真正的作用。A集团公司完善财务经理委派制的对策和措施具体如下。

(一)健全财务经理委派制保障机制

为确保委派财务经理的财务监督职责得到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管理意图和要求得以贯彻和落实,集团总部在考核和薪酬安排上的绝对话语权和决定权,是委派财务经理有效行使职权的重要保障。

目前,A集团在原双汇报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委派财务经理的一些硬性的规章制度:明确下属企业的财务经理由总部财务部提拔或对外招聘后任命;财务经理的薪酬待遇由总部根据公司的薪酬制度和市场行情确定,并由总部和委派财务经理签署雇佣合同、在总部发放工资;在员工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处理上,也采取灵活的做法,由委派财务经理自行选择在总部或下属企业所属地参保和缴纳社保及公积金(一旦员工选择在下属企业所属地参保,集团则委托公司代为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为更好地体现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双重领导”的特点,对委派财务经理的年度考核由集团财务总部及下属企业总经理共同进行,以集团总部的考核为主,下属企业总经理为辅。

(二)加强对委派财务经理的日常管理

随着集团不同业务板块的拓展,下属企业不断增加,且涉及地域范围广泛,A集团公司通过定期培训、报告和会议制度、定期述职及财务内部交叉审计,加强对委派财务经理的日常管理。

1. 定期培训制度

A集团总部财务部给委派财务经理提供定期培训,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团队拓展等。A集团公司发展迅速,财务经理大多是新加入集团的员工,是集团在下属企业当地招聘后任命委派至下属企业的,因此对委派财务经理开展岗前培训非常重要,此举可以协助财务经理较快地掌握熟悉集团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更快地融入公司。A集团总部财务部在委派财务经理入职后,会安排其在集团总部接受一至两周的培训,除了就相关财务规章制度、流程展开培训外,总部财务部也邀请了其他部门协助讲解相关的政策,如人力资源、行政的政策等,为后续委派财务经理在下属企业与当地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协作打下了基础。

关于日常培训,A集团公司定期会举办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就管理方面的技能展开培训,协助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升领导管理能力。在总部财务部的安排下,委派财务经理都会有机会轮流参加此类培训。A 集团总部财务部在每年年底都会开展财务团队拓展活动,加强委派财务经理的执行力及与集团总部的团队合作。

2. 实行报告和会议制度

在集团总部与委派财务经理之间,通过报告和会议制度建立稳定、畅通的沟通渠道,以确保集团总部及时获得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

A集团公司委派财务经理根据集团总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向集团总部进行工作报告。定期报告,包括月度财务管理报表、财务分析报告,定期、全面地汇报下属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入流出等经济业务情况;委派财务经理作不定期的报告,主要是针对日常运营中发生的事项,如资产处置、税收事项等,以便集团了解下属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A 集团总部财务部会定期召集所有委派财务经理召开为期一至两天的季度会议,部署集团的财务工作要点,传达公司最新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总结和回顾集团财务动态;同时每双周或每月定期与各委派财务经理单独召开电话例会,以便了解下属公司在日常管理上所遇见的问题,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委派财务经理之间的工作交流,不断提升委派财务经理的协同意识。

3. 定期述职

为加强对委派财务经理的业绩考核,与委派财务经理加强沟通和交流,A集团总部财务部领导会定期安排委派财务经理进行述职,就主要工作事项及成果、财务运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派驻公司财务状况的整体评价以及下一年度工作思路及计划等进行阐述。述职程序会采取由述职人做述职报告、现场答辩、评委评分的正规方式,或在轻松聚餐中完成述职的较为非正规的方式。

4. 财务团队内部交叉审计

集团公司一般会展开内部审计,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无论是内部或外部审计,基本上是针对下属企业的总体管理和运营展开的。针对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及提升委派财务经理的能力方面,A集团财务部开展交叉审计,在集团财务团队范围内成立内部审计项目小组,由总部指派某一财务经理为项目小组组长,并从总部和各委派财务经理中选拔项目组成员,一起对下属企业就财务方面的流程和事项展开审计。通过参与对其他公司的审计,委派财务经理可以从发现的问题或可借鉴的经验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财务操作及管理,效果明显。

(三)加强委派财务经理能力素养的提升

委派财务经理承担着监督和管理两种不同职责,需同时平衡多层次、多角度的人际关系,财务经理能力素质是关键,是委派财务经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鉴于此,A集团财务总部在招聘选拔、提升委派财务经理时,除了要求财务经理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学习创新、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委派财务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了解熟悉业务及行业情况

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经理不仅关注数字,更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公司业务市场行情。了解所处的行业,有助于财务经理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给予专业的判断和意见,对与客户的新合作项目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做出判断和评估;并协助管理层制定出公司长期计划和战略。

A集团每年需要编制年度预算,委派财务经理要对任职的下属企业所编制的年度预算的合理性把好关;针对投资基建项目,委派财务经理要协助编制财务模型,预计投资回报期。在开展这些项目时,正是考验委派财务经理平时是否有加强了解公司运营情况、了解行业动态。为避免被集团总部问得哑口无言,委派财务经理平时对行业情况积累和提前作功课必不可少。

2. 培养大局观,基于财务而跳出财务

A集团公司的迅速发展迫使其对财务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委派财务经理能培养大局观,由原来只是财务信息的搜集者、汇集者与提供者转变为信息的解释者和咨询者;由以提供多项服务和信息为主向为具体业务部门提供更多决策支持和信息分析转变,由财务监管预测向加强监测注重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转变。

委派财务经理顺利转变角色,才能协助自己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委派财务经理有了大局观,才能从数字的局限中脱离出来,关注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确保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财务决策方案。

3. 重视服务和监督并存的理念,正视与企业经营者的关系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会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61

1 引言

我国政府会计是在适应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能够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发挥预算管理和监督作用。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形势、政府职能新变革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弊端渐显,比如:无法反映已发生但无现金收支的收支项目,也无法反映未来收益、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等项目,难以准确有效地衡量政府资产负债情况,等等。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遭遇挑战,急需做出调整。为此,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相关文件的出台是必要并且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工作,早日落实制度到实处,自主、自觉地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早日与国际政府会计趋同、接轨。

2 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进展

我国政府会计起步较晚,政府会计改革不受重视,但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进程有所推进。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0年“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同年年底正式《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

2011年,试编率先在11个省区市开展,2012年扩大到20多个省区市及所属的部分县市,试编所采用的方法是:政府会计日常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运用于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中。试编工作引入统计、估算等方法进行核算,一定程度上补全了日常核算遗漏的会计信息,对试编地区的政府“家底”进行了梳理;试编报告所涵盖的政府财务信息范围更全面、更充分,能够反映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状况和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些都是试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但是,遗憾在于:试编工作还没有普及全国每个省市地区;试编过程中,需要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记录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下的衡量值,工作量巨大且易出错,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完全保证。

针对试编工作的情况,相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视,更具号召力和严谨性的方案陆续颁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4年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出台;2015年12月10日,财政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和相关指南,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至此,关于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制度方案基本确定,同时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如期出台,全国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落实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国际比较

3.1 美国

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为联邦政府和州与地方政府两大层级。

在联邦政府中,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经过探索于1990年颁布《首席财务官法案》,确立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对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做出明文规定,推动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与发展。法律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编制,并向社会公众公布联邦政府各部门及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

其中,联邦政府各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要求编制完成各部门的年度财务报告,聘请外部单位进行审计,最后提交给财政部和总统预算办公室。而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通过政府内部网络系统平台下载各部门上传的各自财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汇总,编制整体层面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交由政府问责局进行审计,连同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审计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布,提高财政透明度。

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中,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兴起时间更早,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于20世纪末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颁布第34号政府会计准则,使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模式得以统一,获得法律保障。准则要求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内容以财务部分为核心,辅之以介绍(概况)部分与统计数据部分,另外涉及美国联邦政府所不涉及的基金财务报表。其编制流程大致为:(1)事前培训。进行编制前的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由地方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组织教育培训,普及法律规定的编制要求、相关规定,提高参与编制财会人员的熟练度,树立财会工作守法意识。(2)事中监控。国库部门完成年度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后,向各部门分发工作表进行财务数据的填制。工作表统一收回后,进行数据整理与汇总,并编制完成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整个过程要求国库部门参与,发挥监督指导作用。(3)事后审计。编制完成的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需要提交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依据美国政府问责局制定的《政府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

3.2 英国

英国政府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最早出现在地方政府中,但成效并不尽如人意。1999年,英国正式开始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于2004年完成第一次试编。2006年,英国政府从法律上落实了这一会计制度,推行实施《政府财务报告手册》,规范了英国中央政府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时的各种会计处理。

英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涉及的范围较一般联邦国家更为广泛,包含了所有公共部门,工作量大,因此整个过程耗时间、耗人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内部控制声明、年度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以及审计声明等。编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由划分为四大类的1300多个公共部门分别编制其部门的财务报表,提交给审计总署进行审计,审计通过后将相关数据及财务报表提交财政部。接着,利用CONS系统输送部门数据给英国财政部,财政部对CON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抵消公共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易,完成数据整理,据此编制整体层面的政府财务报告。最后,将财务报告提交给议会,结束前一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全部工作内容。

3.3 加拿大

199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开始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以《加拿大公共账目》形式呈现,内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政府运行和累计赤字表、资产负债表、净负债变化表及现金流量表)、财务数据摘要及其他财务信息分析;政府各部门财务状况;其他相关信息及其分析。值得借鉴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财务分析丰富而全面,涉及影响到财务报表的重大事项概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事项、相关趋势分析等。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过程中,首先由联邦各部门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完成财务报告初稿的编制工作,同时在其财务管理系统中完成数据调整和上传工作;初稿需进行审计,再报送给总出纳长办公室;总出纳长办公室从核心财务管理报告系统中获取来自各部门的数据,整理并编制完成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

综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经过探索和实践已趋于成熟、完整,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4 建议

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迟滞,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需要总结他国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进行逐步巩固。结合美英加等先进国家政府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历程及实施现状,对我国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制度的完善是前提。美加英各国显而易见都已具备成熟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为其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正确指导。就目前而言,我国虽然颁布了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方案,但整体上政府会计相关制度规定条块分割、口径不一,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造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需信息与日常政府会计核算脱节。为此亟需建立起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会计制度。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推行仍处于试编阶段,且覆盖范围未广至全国,试编而得的经验不够充分,总结出的办法和相关指南还有待检验,应不断实践,不断修正。

第二,丰富的资源是保障。在对美英加各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顺利推进背后,依靠的是丰富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在支持。物力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具备强大的政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自下而上各级部门之间传输的数据庞杂,甚至需要转换,仅靠人工进行传递、核对及汇总难免出现失误,尤其我国相关政府会计制度尚不完善,基层会计人员专业度不高,更应积极研发一套适合我国政府会计的信息系统,实现统一标准的会计信息共享,形成全国信息自下而上的汇总和合并,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效率与质量。

人力上,需要培训专业性更强的综合型会计人才。权责发生制所涉及的政府会计核算业务更加复杂,编制合并报告所含信息更广泛,甚至涉及会计之外例如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除此之外,报告编制合并过程中需要交流接触的是各个部门甚至包括上下级部门,要求会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是能够积极进行协调沟通的,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及情商。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培训、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的。

财力上,上述的信息系统建设、综合型会计人才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且政策推行覆盖范围宽广,关系复杂,是一项长远持久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几乎不可能,需要耐心和毅力。财力支持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撑政策推广落实,更应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助力。

第三,审计、公开是后续。在国外,政府财务报告需要经审计机构审计,部分还需要向社会公开,其透明度远高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涉及政府审计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其审计监督效用有待加强。在2014年底批准的《方案》中,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被要求与上市公司年报一样接受审计,并与财务报告一同,按规定向社会公开。这一规定应当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重视,自觉落实;也要求各审计机构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专业,严格进行审计。另外,目前关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闻大多于财政部官网、中华会计网校等专业媒介,一些浏览量大的网络媒体报道甚少,对于大众的普及率并不高,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专项讲座,向大众普及。关注的人多了,监督的人也就多了,政府部门在编报过程中也就会更加严谨的执行相关规定。这能够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公开性、透明度,有利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报。

参考文献

[1]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07).

[2]潘琰,吴修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探讨:欧盟的经验与启示[J].财政研究,2015,(03).

[3]戚艳霞.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特点分析和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5,(13).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1篇

《新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制度的更新,将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说,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制度的内容,研究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会计科目的仔细梳理,全面盘点政府资产以及负债,推动制度的有效落实。从制度实施的意义层面来说,主要是为了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提升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水平,进而实施了《政府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新旧制度的交替,需要高校能够很好地适应,平稳推进财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财政部系列制度和规范要求,比如《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等,做好全面的把控。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一)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1.促进财务工作精细化。新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核算系统中,既要具备财务会计功能,还要具备预算会计功能,保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能够相互分离,同时相互衔接,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情况以及预算执行状态。除此之外,预算会计执行收付实现制,利用收入和支出以及结余要素,所有纳入预算的现金收支业务,全部都要进行平行记账。对于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计提折旧以及摊销,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使得高校如实核算运行成本,通过绩效考核,推动财务工作精细化落实。2.完善财务报告。从旧制度的执行角度来说,高校每年年终只有一套报表,也就是决算报表,此表只反映预算的收支以及执行情况。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年终除了需要编制决算报表外,还需要编制财务报告。利用预算会计核算报告,能够反映预算收入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等内容。利用财务报告,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等,能够反映高校成本管理能力。总的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高校年终财务报告更加全面和完善。3.提升高校财务人员的水平。除了上述影响外,新制度的实施,使得财务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整合了基建会计和核算,不再单独设置基建账目,全部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对基建投资进行全面核算。在具体实施方面,按照项目单独进行核算,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新制度的实施,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而更好地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新政府会计制度促使财务数据以及工作流程清晰化和合理化,优化了对高校所有人员的绩效考核,尤其是财务人员。

(二)高校财务管理应对的挑战

1.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难度。因为旧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和往来款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因此提出要保证预算会计要素和相关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利用决算报告以及财务报告,全面反映预算执行信息以及财务信息。由于两类报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勾稽关系,进而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难度。2.核算要求提高。新制度中增加了系列内容的核算,比如资产和负债等,增加了核算的内容,扩大了核算的范围,增加了核算的难度。除此之外,要配比收入以及支出,和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快速适应,增加了工作难度。3.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难度。新制度的实施,增强了财政监管,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有着极大的优势。不过由于信息化水平低下,缺少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影响着资金支付的效率。除此之外,审批程序不完善,影响着资金的支付进度。

三、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策略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将会带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极大提升,不过在新旧制度的交替和过渡阶段,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积极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需要高校积极完善和创新财务管理工作。1.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更好地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要积极组织开展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精准把握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在具体实施中,相关部门和高校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以及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轻松地适应此项工作。以某省教育会计学会为例,组织举办高校系统政府会计制度培训工作,面向全省高等学校的财务人员,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通过学习预算会计体系改革以及政府会计改革主要内容等,深化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意义的认识,并且结合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1]。2.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构建内控体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等各项规定与高校目前实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之间有着较大的冲突,尤其是会计核算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各高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工作需求,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修订学校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办法等。通过完善存货、投资以及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制度,健全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核算双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进行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的编制,定期进行决算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增强内部财务分析,进而清晰地反映高校资产情况和债务风险等,促使预算管理和相关管理工作,比如资产负债管理等实现有机衔接。3.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现阶段,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经济活动不断增加,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加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综合各类因素影响的考虑,高校要不断增强财务信息化,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引入高效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的软件,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建设等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2]。4.认真落实政府会计改革工作。从政府会计改革实际来说,此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财务管理工作,还涉及到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等。为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注重强化组织领导,结合改革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派发工作任务,保证此项工作能够按时完成,明确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指导以及培训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组织各类培训,使得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政府会计改革系列准则以及制度等,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日常工作中,组织专题研究,做好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等的学习研讨,健全财务核算体系,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3]。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不过制度内容的变化,给财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实际,通过组织人员培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晖.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9):28-29+31.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2篇

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管理。2012年12月19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与此相配套,财政部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5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分总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它借鉴了1994年COSO报告和2004年ERM框架,将内部控制分为以下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评价与监督。

然而,根据四川省审计厅在报告该省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中首次公布的成都理工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院、西华师大等9所省属高校财务收支方面审计报告该称,有7所高校将科研成果收入、培训费收入等计入往来账或转移至下属单位,隐瞒收入6145万元,有6所高校及所属单位违规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共计19个,金额达2165.9万元。

可见,高校收入环节的内部控制在我国刚刚进入实施阶段,具体应用水平现阶段普遍不高,不符合新的财务及会计制度的要求。所以构建符合各项新制度要求的收入环节内部控制的需要已经越来越迫切。

二、高校收入管理的内部环境

我国高校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一是发展全日制教育,从而产生生均拨款收入,二是发展科研,从而产生课题项目经费收入、三是进行合作办学和培训,从而产生合作办学和培训收入,四是学校资源对外出租,从而产生出租收入。而我国高校的组织架构包括管理层、专业学院和行政部门。和收入相关的统领性决策由管理层作出,专业学院负责全日制高职教育和本学院相关专业的培训及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尤其是成教学院管理着大量成人教育、培训以及合作办学项目;公共管理处管理学校的全部有形资产包括出租资产的管理;科研处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计划财务处负责所有收入的收缴、票据管理等。

三、高校收入管理的风险评估

(1)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从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风险。

(2)岗位分工设置及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内部控制。

合作办学及培训业务从立项、签订合同协议、相关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应收款管理全部由业务部门一手操作,资源有偿使用业务也是如此,这种管理方式容易产生学校资源的私自运用和大量资金滞留在外, 不及时上交到财务部门。轻则造成收入的流失和资金效益低下。重则学校教育资源私下滥用,并且容易形成小金库的温床,发生部门坐收坐支, 挪作他用,存在极大的资源滥用风险和舞弊风险。

(3)执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使得财务系统中只能反映实际收到的收费收入,而对于应收多少、实际收到多少、欠收多少等数据在收付实现制下无法体现。这容易导致两个风险:一是收入工作中出现舞弊现象而不能及时发现,形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二是赊帐信息不完整,信用管理缺失,造成资金回笼不及时,大量资金滞留在外,导致财务资金流动风险。

四、高校收入管理的内部控制设计

(一)设计高校收入管理内部控制的基本思路

高校的收入来源于高校可带来收入的资源,所以要管理好高校的收入,就要从高校的资源入手,主要有:一是教育许可性资源、招生指标是一种无形资产,并且派生出合作办学项目和培训项目(含自营和外包);二是可用于出租的有形资产,如学生宿舍、出租房、教室、场地等。

高校收入管理内部控制方案构建的基本思路就是在使用高校的资源产生收入的过程中,采取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授权审批、归口管理、会计控制四个对策对高校的资源及其收入过程进行内部控制。

(二)高校收入管理的内部控制

1、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在对高校收入管理进行岗位设置时,应将岗位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资源运用者,能运用高校的各项资源但不对这些资源进行日常管理,比如合作办学和培训的项目开设和招生部门,再比如出租房屋的招投标部门;第二类是资源管理者,对高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日常管理,但是无权运用这些资源来进行营收,比如学生管理部门,合作办学和培训项目的项目管理科,管理学生宿舍和各类可用于出租房屋、场地的公共管理处;第三类是收入报告者,包括计划财务处的收入管理员、凭证录入员和主办会计,收入管理员记录和报告收入明细信息,与资源的运用和收入相关的财务凭证由计划财务处凭证录入员记录,高校的各项收入的总账和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由主办会计记录和报告,收入报告者不得参与和资源有关的运作、管理和报告。这三类岗位互相之间必须相互分离,互不相容。

2、资源运用的授权审批

当资源运用者要运用学校资源产生收入时,无论是准备开办一个新的招生、合作办学或培训项目,还是拟出租一处房产,都可以认为是运用了一次高校的资源,那么,首先资源的运用要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在平时建立一个资源信息库,其中有每项资源的定价,涵盖了合作办学或培训项目的备案物价和有偿使用资源的单价,并将这些信息对外公示。在资源运用者报送项目时,通过网络平台系统进行控制,报送时只能从资源信息库调用信息,而不能自己录入,这样就保证了收费完全符合备案物价。同时可以根据资源信息库中的单价和本次拟使用的资源规模数量进行估算,根据估算结算分级授权审批。任何人无法超权限的动用学校的资源。

这样可以规避两种风险,资源信息库的建立和调用可以规避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从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风险,而资源运用的授权审批可以规避资源私自运用的舞弊风险。

3、归口管理

收入的内部控制关键在于三个归口管理,一是当涉及合作办学、培训或者校内资源有偿使用的合同协议的签订、盖章应归口到资源报告者,只有资源报告者(例如高校的校办)才能最终签订合同和盖章,高校的合同章应该由资源报告者保管,严禁其他人员私自对外签订合同,除此以外资源报告者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合同上盖章和归档、记录,还要及时报送信息给收入报告者。二是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三是归口到资源管理者建立资源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各项资源安全完整。

这三项归口管理可以较有效地防范业务部门一手操作立项、合同签订、相关资源管理,从而带来学校资源私用风险和舞弊风险

4、会计控制

收入报告者收到资源报告者交来的合同、协议,即作为账务处理依据记录应收款备查账目,这也是为了同时通知资源管理者进行催收,待收到时核销应收款,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收入报告者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这样方可避免由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收付实现制而带来的赊帐信息不完整,信用管理缺失,资金回笼不及时,资金滞留在外导致的财务管理漏洞和资金流动风险。

(三)信息与沟通

当资源运用者拟运用资源时,只有和资源管理者、收入报告者同时合作,才能最终完成一次资源的运用,资源管理者和收入报告者之间应经常核对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而资源运用者和收入报告者之间也要经常核对各项合同的执行情况,并且最终都受到审计监察室的监督检查。

(四)评价和监督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贯彻;实施;学习宣传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下称“新规则”)第十二章“附则”最后第六十八条规定“本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而该“新规则”则是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批复》(国函〔1996〕81号)的规定,对《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修订后于2012年2月7日公布的。“新规则”从到实施仅仅两个月时间,在这短短两个月时间,作为事业单位应按照“新规则”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在财政部门支持下,做好贯彻与实施工作。为此,笔者拟对“新规则”贯彻实施工作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新规则”的基本内容

(一)“新规则”的基本内容

“新规则”共十二章六十八条。

“新规则”第一章总则,主要规范“新规则”的制定目的及适用范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同时,还要求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新规则”第二章至第八章,主要规范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财务管理各要素的概念、每一要素包括内容、每一要素管理程序和方法等。

“新规则”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主要规范事业单位需要清算的几种情况、清算体质和程序以及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对事业单位各种清算情况的资产分别所进行的处理办法。

“新规则”第十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主要规范财务会计报告定义及其包括内容,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对象及财务会计报告中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新规则”第十一章财务监督是新增加的章节,该章节突破性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的监督”。并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并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新规则”第十附则,除了要求该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外,还规范了以下要求:

第一,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也应当执行本规则,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另行制定规则。

第三,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依照本规则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四,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规则的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特定项目有: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事业单位经营的接受外单位要求投资回报的项目;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的具备条件的其他事业单位。

第五,需要制定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特点突出行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可以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或者根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事业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办法。

(二)“新规则”的新增内容

“新规则”的新增内容主要是强化了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内容。一方面,“新规则”在该规则各章节末尾部分,从“单位预算管理”,到“负债管理”等,大多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格相关程序,不得违背有关规定等财务管理要求。

最后,“新规则”再新增专门一章“财务监督”,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等三结合监督规范,同时还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二、“新规则”的学习宣传

第一,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结合自己工作情况采用自学和互学相结合的方法,自觉学习“新规则”。如前所述,尽管“新规则”有新增加内容,但毕竟以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基础进行修订的,变化内容相对较少,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抽时间自学,通过自学对“新规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对“新规则”的宣传有一定帮助。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在自学的基础上,互帮互学,大家共同对“新规则”讨论学习,尽快取得一致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制定本单位财务制度,实施财务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本系统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集中培训学习,确实能够让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从中学到“新规则”的内涵和“真经”。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选配好教师,从源头做好“新规则”培训工作。教师应为从事“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理论的双师型教师,既懂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教学工作,又能够在事业单位从事过财务管理工作,知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也知道学员“缺什么”和“补什么”。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1998年国家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虽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对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了我国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但其教学方法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动手操作。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内涵看,财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价值管理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能否有效的组织好资金运动。不单纯依赖管理者是否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有赖于财务管理者是否具有妥善处理好单位与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教学应该按照“理论的介绍言简意赅,实践的应用全面广泛”的原则,并结合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大可能地适应实践上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近四年来。笔者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创新性地开设了《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解决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本文仅就该课程开设中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为其成为知识、素质、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基本内容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学校显性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对实现教学目标起支撑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一定的专业课程后(通常在第六学期),为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吻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结构及方法手段,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掌握最新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有较强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财务师而采取以研究型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一门开放式课程。它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平台。

(二)课程形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授课方式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在校内布置实训任务。在该环节中,以教师讲解实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体系、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为主要内容,它是每一次实训的出发点,更是学生理解实训内容、较好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虽然从时间上就是一次课。但内容上却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要有高度的概括和融合,要能结合实际对学生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训要求,对实训任务的讲解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次。以学生分组合作、校外调研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首先对实训任务进行讨论和适当的知识回顾。研究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人员分工;然后集体深入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么再次深入实践予以解决。要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予以解决。这个环节是该课程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体现实训质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师生沟通,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各组同学集中在教室内进行实训汇报,主要汇报人由此次实训的执笔人担任。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畅谈实训体会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此环节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又是各组学生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成果进行PK的赛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及报告给予及时的点评,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要注意多给学生以鼓励。

(三)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中的有关规定设计的。主要以企业完整的运作过程为线索,以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筹建与筹资、企业投资与决策、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企业纳税筹划为主要对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财务管理基础操作技能、创建企业、企业纳税筹划、企业筹资、股票投资与外汇投资、企业财务分析、企业项目投资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等几个主要模块。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和课程进度,课程主要包括:1,证券投资(个人完成);2,票据填制与审核(小组完成);3,纳税申报与筹划(小组完成);4,企业筹建(小组完成);5,项目投资决策――新建企业可行性分析(小组完成);6,企业筹资(个人完成);7,企业财务分析(个人完成);8,企业利润分配(个人完成);9,企业预算(小组完成)。其中四项需要个人完成的实训内容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业,即在开学之初首先进行证券投资实训。要求学生以一定数额的虚拟资金在沪深两市进行模拟股票投资。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基金,详细记录选股的具体时间、数量、金额。并可以在半年内随时进行买卖。期末要对所选股票或基金进行财务分析(实训七),同时研究所选企业的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并与本地企业进行筹资情况比较分析(实训六)。再对该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实训八)。

(四)考核方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非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上述九项实训内容,每项10分。其中学生的实训报告占50%,实训汇报占40%,实训作业占10%。对各项实训成绩进行汇总以后,再加上期末学生的实训课程总结(10分)汇集而成。在具体评分过程中,全组共同完成实训报告,但执笔人可以比同组其他同学的分数略高3-5分,汇报中积极踊跃有突出表现的成绩也要高于同组其他同学,学期内要保证每位同学均成为一次执笔人。

二、基于实训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

开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整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畏挫折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应用性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项实训内容的完成得以实现的。

(一)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传统的专业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分散在各门课程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

本身固有的特点――知识面广、难度大、计算多、政策强、方法复杂。同时学生又几乎从没有涉足过企业,体会不到资金运动的真谛,因此许多学生在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过程中。感觉到很难抓住其基本线索,难以用固化的学习模式去直接套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曾经在讲课中对学生描述过:学生们在课堂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实际上是分散在各个相关学科中的一颗颗专业珍珠,如何将其串成华美的专业项链实质就是衡量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企业筹建及投资可行性分析实训时。由于要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项目评估、市场营销、法律法规、Excel等知识并要多次去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多部门,学生们在开始时感觉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不会开口说话;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专业知识到了实际中就难以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细节上的问题不敢较真。此时大多数学生就自觉地进行知识复习、教师答疑和多次的社会调查,最终学生都能圆满完成此项实训,并在各组对抗汇报中。通过对比各组的投资项目及相关净现值、报酬率等指标,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到财务管理的魅力,从而实现了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资料整理能力

尽管学生长期以来都是浸泡在书海中,不乏与文字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但真正走向社会,其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训课程中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求得帮助,以完成实训任务。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而言,是既新鲜又有难度。许多学生在初次进入税务局、工商局、银行、企业等单位时。不敢、不会开口讲话,即使遭到了白眼冷言的尴尬待遇。也能互相鼓励、相互提醒坚持完成任务,这无疑锻炼了学生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收获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不能提供的。二是通过各组上讲台,分别汇报实训的完成情况及实训心得。这种训练使学生从开始上台时的手足无措很快就转变成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从开始时语言大白话逐步转变成专业术语。同时,由于每次实训结束都要进行实训报告的展示对比。并据此给出成绩。这使得学生对资料的整理格外用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技巧,也据此形成了一份份精彩的实训报告。

(三)团队合作能力与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财务管理综合实训采取了分组实训、汇报比拼的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良好的合作所形成的凝聚力是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应的;同时增加的实训汇报使学习结果形成对抗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如有学生在实训感受中所言:“财务管理实训课的授课方式是十几年学生生涯中最值得记忆的一件事情,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为同学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载体。正是实训课。使得我们全组同学齐心协力,既加深了友谊,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与社会接触,如何与人打交道,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了许多做人的真谛。实训课,使我们日趋成熟的心理受益匪浅”。

财务管理实训报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1998年国家教育部新增设的本科专业,虽然迎合了当今社会对理财专业人才的需求,改善了我国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但其教学方法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动手操作。重统一要求、轻学生个性多样发展等问题。从财务管理的内涵看,财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组织资金运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价值管理工作;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能否有效的组织好资金运动。不单纯依赖管理者是否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有赖于财务管理者是否具有妥善处理好单位与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从教学的角度看,财务管理教学应该按照“理论的介绍言简意赅,实践的应用全面广泛”的原则,并结合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大可能地适应实践上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近四年来。笔者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创新性地开设了《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解决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分散、实践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创新性思路少、人际交往能力低等问题,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本文仅就该课程开设中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探讨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为其成为知识、素质、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一、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基本内容

(一)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是一门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实践课程。它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学校显性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对实现教学目标起支撑作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一定的专业课程后(通常在第六学期),为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变化,吻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更新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结构及方法手段,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掌握最新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有较强财务管理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财务师而采取以研究型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一门开放式课程。它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平台。

(二)课程形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授课方式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在校内布置实训任务。在该环节中,以教师讲解实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体系、提出实训要求、布置实训任务为主要内容,它是每一次实训的出发点,更是学生理解实训内容、较好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虽然从时间上就是一次课。但内容上却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要有高度的概括和融合,要能结合实际对学生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训要求,对实训任务的讲解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次。以学生分组合作、校外调研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首先对实训任务进行讨论和适当的知识回顾。研究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人员分工;然后集体深入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回校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么再次深入实践予以解决。要么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予以解决。这个环节是该课程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体现实训质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及时进行师生沟通,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各组同学集中在教室内进行实训汇报,主要汇报人由此次实训的执笔人担任。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畅谈实训体会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此环节既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又是各组学生以实训报告为最终成果进行PK的赛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操控性。既要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及报告给予及时的点评,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要注意多给学生以鼓励。

(三)课程内容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中的有关规定设计的。主要以企业完整的运作过程为线索,以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为理论基础,以企业筹建与筹资、企业投资与决策、企业预算与内部控制、企业纳税筹划为主要对象,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财务管理基础操作技能、创建企业、企业纳税筹划、企业筹资、股票投资与外汇投资、企业财务分析、企业项目投资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等几个主要模块。按照实训的难易程度和课程进度,课程主要包括:1,证券投资(个人完成);2,票据填制与审核(小组完成);3,纳税申报与筹划(小组完成);4,企业筹建(小组完成);5,项目投资决策——新建企业可行性分析(小组完成);6,企业筹资(个人完成);7,企业财务分析(个人完成);8,企业利润分配(个人完成);9,企业预算(小组完成)。其中四项需要个人完成的实训内容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作业,即在开学之初首先进行证券投资实训。要求学生以一定数额的虚拟资金在沪深两市进行模拟股票投资。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基金,详细记录选股的具体时间、数量、金额。并可以在半年内随时进行买卖。期末要对所选股票或基金进行财务分析(实训七),同时研究所选企业的筹资方式和资本结构。并与本地企业进行筹资情况比较分析(实训六)。再对该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实训八)。

(四)考核方式

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由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分组实训、集中作业并汇报的形式;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财务管理专业众多的专业课程。因此无法采用传统的一张试卷确定学习效果和成绩的考试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非集中考核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上述九项实训内容,每项10分。其中学生的实训报告占50%,实训汇报占40%,实训作业占10%。对各项实训成绩进行汇总以后,再加上期末学生的实训课程总结(10分)汇集而成。在具体评分过程中,全组共同完成实训报告,但执笔人可以比同组其他同学的分数略高3-5分,汇报中积极踊跃有突出表现的成绩也要高于同组其他同学,学期内要保证每位同学均成为一次执笔人。

二、基于实训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

开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整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畏挫折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应用性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项实训内容的完成得以实现的。

(一)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传统的专业教学,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分散在各门课程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 本身固有的特点——知识面广、难度大、计算多、政策强、方法复杂。同时学生又几乎从没有涉足过企业,体会不到资金运动的真谛,因此许多学生在对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过程中。感觉到很难抓住其基本线索,难以用固化的学习模式去直接套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笔者曾经在讲课中对学生描述过:学生们在课堂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实际上是分散在各个相关学科中的一颗颗专业珍珠,如何将其串成华美的专业项链实质就是衡量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企业筹建及投资可行性分析实训时。由于要涉及财务管理、工商管理、项目评估、市场营销、法律法规、Excel等知识并要多次去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多部门,学生们在开始时感觉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不会开口说话;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专业知识到了实际中就难以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细节上的问题不敢较真。此时大多数学生就自觉地进行知识复习、教师答疑和多次的社会调查,最终学生都能圆满完成此项实训,并在各组对抗汇报中。通过对比各组的投资项目及相关净现值、报酬率等指标,使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到财务管理的魅力,从而实现了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资料整理能力

尽管学生长期以来都是浸泡在书海中,不乏与文字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但真正走向社会,其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训课程中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布置实训任务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求得帮助,以完成实训任务。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而言,是既新鲜又有难度。许多学生在初次进入税务局、工商局、银行、企业等单位时。不敢、不会开口讲话,即使遭到了白眼冷言的尴尬待遇。也能互相鼓励、相互提醒坚持完成任务,这无疑锻炼了学生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收获是其他任何课程都不能提供的。二是通过各组上讲台,分别汇报实训的完成情况及实训心得。这种训练使学生从开始上台时的手足无措很快就转变成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从开始时语言大白话逐步转变成专业术语。同时,由于每次实训结束都要进行实训报告的展示对比。并据此给出成绩。这使得学生对资料的整理格外用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这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技巧,也据此形成了一份份精彩的实训报告。

(三)团队合作能力与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财务管理综合实训采取了分组实训、汇报比拼的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良好的合作所形成的凝聚力是可以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应的;同时增加的实训汇报使学习结果形成对抗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如有学生在实训感受中所言:“财务管理实训课的授课方式是十几年学生生涯中最值得记忆的一件事情,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的态度,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为同学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载体。正是实训课。使得我们全组同学齐心协力,既加深了友谊,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与社会接触,如何与人打交道,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了许多做人的真谛。实训课,使我们日趋成熟的心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