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

过度消费论文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中国将加快研究制定鼓励发展节能车型的财税政策。目前,我国排量在1.0L以下的微型轿车税率为3%,排量为1.0L到2.2L普通轿车的税率为5%,排量2.2L以上的高级轿车税率为8%。根据财政部透露的信息,可能完全取消1.0L小排量车的消费税,而大幅度增加2.2L以上大排量车的税率,预计最高可能达到27%。 国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大幅度提高大排量消费税了遏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引导消费行为,靠税制来控制石油资源消费增加过快的趋势。政府积极通过税收杠杆推动节能型社会的努力值得称赞。但是这一政策能否达到有效遏制大排量汽车的消费和控制燃油消费增长问题,还值得大家进一步讨论。 媒体最近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美国每辆汽车(不含农用车和摩托车)每年消是1.8吨燃油,欧盟1.5吨,日本只有1.1吨,而中国竟然高达2.3吨。美国汽车尽管排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平均行驶距离也比较远,但是汽车饱有量高,一个家庭平均拥有两辆以上汽车,这就导致使用率比较低。欧盟的汽车尺寸和排量都比较小,单程行驶距离也比较远,但汽车饱有量相对低于美国,致使使用率略高于美国。日本汽车比较节油,每个家庭平均只有一辆汽车,而且日本家庭的汽车使用率非常低,许多家庭仅在周末使用,所以被形容为“是为了看的汽车”,每辆汽车的燃油消耗低也就并不奇怪了。但是,虽然中国家庭的汽车饱有量更低,但排量甚至比日本、欧洲更小,由于收入限制,使用率虽然高于日本,但比许多国家要低,所以中国家庭的汽车不论如何也不可能消耗2.3吨燃料。 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一辆中国典型的家庭轿车,例如:排量1.0的夏利或者1.4的POLO,百公里平均油耗约6公升,要想一年消耗2.3吨油,365天每天不停,平均日需要行驶130公里,一年支出1.2万元的汽油费,这是不可思议的。即便是一辆排量1.8的帕萨特或2.3的本田雅阁。百公里平均油耗11公升,每天也要行驶70~80公里,所以家庭轿车不可能是造成中国单车油耗高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每辆汽车平均消耗2.3吨油?其实你到中国的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院子里去看一看,就会一目了然。 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不仅车子多、排量大;而且,有专职司机,汽车的利用率极高,每日行驶里程也多得出奇。虽然中国的汽车不是世界最多,但可以肯定,中国的公车世界之最,因为中国行政管理系统的层次之多、机构之多是人类有史以来仅见的。虽然中国只是一个人均刚刚超过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一些产油国和美国警察以外,中国公车的品质和排量恐怕也是世界少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的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领导并不需要为购车支出和燃油费用担心,多年来政府税收远远高于GDP增幅,政府的资金十分充足。即便政府没有钱,也会有企业积极帮助代交。 因此,我们不得不置疑,通过增加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能否达到有效遏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凯蒂拉克从来没有在美国境外生产,但是他们选种了中国,奔驰和宝马也将在中国生产,这些只考虑性能,不关注油耗的汽车为什么都看中了中国?难道他们是希望将这些车销售给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其实,行内人都明白,他们都寄希望重演“奥迪”公司的“春天的故事”,因为只要成为“国产品牌”,哪怕仅仅是组装一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极为理想的价格,大量销售给购买力极强的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市场目标。 排量限制对于未来购买者或汽车制造者也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题,奥迪2.0T增压涡轮发动机已经可以达到200马力,性能指标比老款A6的2.8 V6的发动机还要强劲,虽然不见得比奥迪2.8省油,但可以避税。同样的技术其他厂家也能提供,如果一个增压涡轮还不能满足动力要求,厂家可以装两个,至少可以再增加30~40马力。可见,按照排量限制汽车等级以达到节油目的是不科学的。即便国家决心限制高油耗汽车,也应该以实际油耗为标准,通过指定机构按照统一规范测定,而不应该以排量为指标。 “能源短缺催生智慧型政府”,世界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都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消费决策;B2C;影响程度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32-03

引言

根据CNNIC2012年1月发表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普及率达到38.3%,较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较2010年增长5 580万人[1]。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电子商务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网络应用。

中国网络市场的不断增长促使了B2C市场的蓬勃发展,而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媒介,以其形成方式多样、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在媒介竞争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网络舆论不仅仅是单独的表达意见和交互意见的过程,它在过程中对现实存在事件和人们的行为起着推进和改变的作用。因此研究网络舆论对网络决策过程的影响是很必要,而且具有实际意义的。

一、文献回顾

陈力丹在他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对舆论做出以下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并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为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和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则无法构成舆论 [2]。

“网络舆论”与传统意义上的舆论相比,主要有内容的公开性、意见的非理性、传播的广泛性、搜索的盲目性以及决策的大众性等几个特点[3]。

因此本文将网络舆论界定为,网络环境中,公众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从关注到公开表达意见、态度、情绪以及行为的一种现象,这个过程当中的交相互动不断对外在现实产生影响直至出现相对稳定的意见分布和结果。

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和强度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方式以及不同方式的影响程度。

二、模型建立

在本文中,笔者将网络舆论聚焦到对B2C市场中消费者或网络媒介对产品产生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由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和强度四个要素构成,在B2C市场下,舆论的主体为网络消费者,客体体现为产品质量、产品价格、服务态度、支付方式、售后服务、商家信誉和物流服务,本体为针对舆论客体所表达的意见的综合,本文归结为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强度为评价的条数以及言语的激烈程度。

综合网络消费决策模型和网络舆论形成的研究,本文认为网络舆论对B2C网络消费过程的影响流程可以归结为:舆论存在—舆论发现—舆论整合—形成态度—是否进行消费行为。在这个流程当中,网络舆论主要以他人介绍、网络新闻、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专家意见、论坛、在线聊天和留言板的方式存在并对网络消费者产生影响。

根据对网络舆论的四大要素和网络消费决策模型的研究回顾和分析,笔者建立了下页图1的研究模型,希望借助以下模型,对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强度进行研究[4] 。

图1 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模型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处理

问卷从B2C网络消费行为着手,对调研对象消费过的网站进行样本筛选,然后对消费频率、消费品种进行了解。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样本筛选,态度测量和样本统计。

本次调研采取的是随机抽样法,总共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了125份,剔除无效问卷和未进行过网络消费的问卷,共有有效问卷为101份。将数据库进行录入和整理后,对问卷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SPSS和Excel统计分析工具的运用,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

1.网络消费行为分析。通过对消费过的网站以及最近一次网络消费的品种进行频数分析。在样本中,有多达59.41%在淘宝电器城消费过,京东商城和新蛋网也分别以33.66%和20.79%位列第二和第三;31.68%的调研对象消费了日用百货,其次,18.81%消费了手机数码,14.85%消费了电脑产品。

2.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影响。在搜寻信息、信息评估、产生购买意图的三个过程中,网络舆论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通过交叉分析还能获得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在三个过程中的受网络舆论影响方式的不同。

3.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的影响程度。(1)消费者受舆论影响总体程度分析。对“受出现的第一种网络舆论影响程度较大”的同意程度及对选定产品后放弃的负面评价条数进行频数分析,以获得消费者受舆论影响的程度。(2)正面舆论与负面舆论影响程度分析。通过对网络舆论影响程度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性别、学历、可支配月收入及年龄的方差分析,以获得这些背景资料中和网络舆论影响程度相关性最大的因素。

从表1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程度和最近一次购买的品种之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负面舆论F统计量的P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正面舆论F统计量的P值大于0.05,因此认为购买不同品种受负面舆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上页表2中对“正面舆论的影响程度大于负面舆论”的描述评分的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平均分和性别、可支配月收入、学历、年龄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进行交叉分析,以获得不同背景下受正负面舆论影响程度的不同。

结论

本文以网络舆论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网络舆论参与网络消费过程的方式以及其影响强度,并针对消费者购物后的传播积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出以下结论。

(一)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中网络舆论的影响方式

从对网络消费决策过程中的网络舆论对其产生影响的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搜索信息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他人介绍

2.选择商品和对商品进行评估的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他人介绍

3.产生购买意图的过程。影响消费者程度最大的三种网络舆论方式为:专家意见

(二)网络舆论强度对消费者的影响

大部分消费者认为4~10条负面评价能使其放弃消费,通过总体对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影响程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总体来说:负面舆论对消费者的影响大于正面舆论。且通过对评分的平均分和性别、学历、可支配月收入、年龄和最近一次购买品种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受负面舆论的影响更大。女性在消费时考虑的因素更多,在接受和衡量舆论时,受更多方面的舆论内容和舆论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对负面舆论的影响,且女性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很高,因此负面的评价对女性的影响程度是最大的。

2.学历为专科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学历的消费者。笔者认为,学历对收入的影响是很大的,专科学历的消费者的较低收入促使了其在消费时对负面舆论的高重视程度。20岁以下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略高于其他年龄段。

3.家用电器的消费者对负面舆论的重视程度略高对于高同质化的电脑产品和手机数码,以及作为快消品的百货,消费者对其信息搜集以及评价不多而且影响不大。家用电器作为差异化较大、价格较高的产品,消费者购买时考虑的因素较多、评价时间较长,其受网络新闻的负面舆论影响程度很大。

(三)消费者购物后的传播行为

针对消费者进行消费之后的行为的研究表明,部分消费者属于积极传播者,无论在网络评价还是周围朋友中,都要分享购物感想,而部分消费者属于理性传播者,对消费经历和产品会进行客观评价,也会和周围朋友分享购物感想,还有部分消费者属于消极传播者,他们根据消费感知进行评价,但是不会进行评价和分享,他们的购物感想对下次购物的影响程度很大。

大部分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会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类人对消费感想的传播是有效的,而部分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不会影响周围朋友,这类消费者有很大可能属于消极传播者,其消费行为受自己的消费经历和网络搜索信息的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网络消费过程的方式和强度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处于不同过程的消费者受不同方式的网络舆论的影响,且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强度不同,根据消费者的特点,了解及有效控制舆论导向对提高消费者购前及购后的满意度有很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 消费者行为研究方向

营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很多代表性学派,例如消费者行为学派、商品学派、职能学派、管理学派、社会观营销学派。纵观国内外营销学术成果,消费者行为研究居多。研究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需求,制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是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中国营销学者应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华文化特点,抓住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行为研究作出贡献。

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和方法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维度

维度是借以对事物进行概括、描述和评价的手段、指标。营销理论的维度是指营销理论的一些特性是有范围的,并可以将其分类并分析。营销思想或理论可以借助五个维度去测量:知识维度(intellectual dimension)、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空间维度(space dimension)、科际维度(interdisciplinary dimension)、精神维度(spiritual dimension)。

知识维度指这门科学的研究质量和整个理论体系中相关知识完整结合的程度。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消费者行为学知识体系越来越成熟。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营销科学学报》共刊登中国营销研究文章315篇,其中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210篇,占67%。

时间维度指这门科学在各个时期和阶段,理论创新演变与管理实践以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中国营销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据吴建安教授(2002)的论述,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可分为:启蒙阶段(1978-1983),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广为传播阶段(1984-1994),营销理论、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深入拓展阶段(1995-2000),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国家领导人在政府文件和报告中强调营销管理工作,以及硕士、博士等高层次营销人才培养不断推进;自我创新阶段(2001-2011),自我总结和自我创新成为中国营销学研究的新需要;向西方水平看齐阶段(2012-)。中国营销学者进入全新的消费行为研究领域,提出新方法、新理论。

空间维度指这门科学的总体理论对于不同实践所体现、代表、反映和涵盖的程度。在分析营销理论时,必须考虑国别特性、地理环境和地域条件。

科际维度指这门科学所包含的源自其他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的程度。消费者行为研究受消费者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影响,形成学科的交叉。

精神维度指这门科学理论与这个世界中的精神力量相一致程度。人类生活的日益精神化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商业活动的精神效益。绿色营销、非营利组织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口碑营销、客户观念、顾客满意、服务补救等成为营销研究主流,这说明营销科学研究由消费者行为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根源――精神。

(二)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路线和阐释主义路线。消费者购买过程可以分阶段研究,对消费者感知、认知、学习、态度、决策反馈过程进行切分式研究,对消费者个体的研究适合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消费者行为是受情境影响的,不存在共同的行为规律,只能把消费者个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才能理解消费者行为特征,对消费者生活环境研究适合采用描述性研究。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在理论上学习和借鉴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方法上寻找符合中国社会文化本土化的方法。实证主义把消费者理解为完全理性的人,忽略消费者深层次的无意识张力;阐释主义强调个体特征,忽略消费者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目前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论缺陷:缺乏横贯不同层面的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论。要突破目前研究误区,必须选择新的研究视角和哲学方法论。

从中国“天人合一”系统哲学看:消费者是整体人,不是纯粹的认知人、经济人、情感人;消费者行为是有机整体过程;消费者气质是统一系统整体;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系统整体。总之,消费者是整体,消费者行为研究要遵循系统哲学观、动态全息方法论。

20世纪80年代,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已经扩展到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研究发现,信用额度增加,消费者负责立即明显增加,流动性限制有约束力;透支余额和利率增加,换卡概率增加;消费者用信用卡作为额外现金,以扩大流动性。自21世纪开始,中国网购成为时尚:随时随地、“碎片”时间购物、更显个性化、更显诚信、更多互动性、对价格更敏感。消费者借以实现行为的载体发生改变,但是消费者行为本质没有改变。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大数据营销迎面而来。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

(一)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概况

消费者行为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组织动力学派、消费者主义学派、购买者行为学派、宏观营销学派。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成果颇丰。20世纪80年,消费者行为学传入中国,深受中国营销学者的欢迎。经过30年多的发展,中国营销学者在消费者行为研究方面学术成果形式多样,数量很多,质量不断提高。

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对我国藏书量前9位的图书馆进行检索,国内学者以中文编著的图书目录合计964条,去掉重复部分得到有效样本390个,其中中国学者专著106部。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得到结果5255 条。其中论文数量情况如表2所示。2014年4月2日,以“消费者行为”为关键词,对中国两个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结果201条,整理得到有效题目185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上述3个表的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发展迅速,硕果累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

(二)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知识维度

中国营销学者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经历引进、消化、创新3个阶段,逐步建立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我国营销学科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营销科学学报》 为中国消费行为研究学者提供很好的平台,有效推动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思想交流。通过对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专著、博士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行为理论正形成体系。统计结果如表4、5所示。

表5说明,中国营销学者不仅消化了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且提出了中国特色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网络营销方面和大数据营销方面的研究与西方同步;在方法论方面,创造性提出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结合模型研究方法,这不仅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对其他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三)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时间维度

1981年,吴世经在《经济与管理研究》发表《市场研究的方法与销售经营的战略》,揭开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中国传播序幕。1986年,林德金编著《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分析》,这是中国营销学者第一部原创。1999年,易建华编著《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第一部中国博士生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毕业论文。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发展情况,如表6所示。对每个阶段的成果求年平均值,如图1所示。

表6、图1说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情况:启蒙阶段(1978-1983),中国营销学者只创作少量消费者行为期刊论文;广为传播阶段(1984-1994),中国营销学者积极翻译西方消费者行为著作,创作大量消费者行为期刊论文;深入拓展阶段(1995-2000),图书、期刊论文不断增加,博士毕业论文、会议论文出现,学术交流活动异常活跃;自我创新阶段(2001-2011),学术成果急速增加,学术活动空前红火;向西方水平看齐阶段(2012-),学术成果增长缓慢,学术交流活动减少,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遇到了瓶颈,需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方法、新理论。

(四)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空间维度

中国营销学者对西方营销理论坚持“洋为中用,不断创新”原则。以卢泰宏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于对西方消费者行为进行横向分析,以郭国庆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于对中国消费者行为进行纵向分析,以符国群为代表的营销学者侧重将中国消费者行为与西方消费者行为进行横向分析,新生代营销学者侧重于对小范围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统计分析如表7所示。

(五)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科际维度

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吸取消费者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精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继承西方研究思路,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科学的精华。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行为学术成果颇丰,理论依据各异,研究方法多样。如表8所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涉及9个以上学科,充分利用已有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

(六)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精神维度

消费者行为学在中国很受欢迎,改变中国营销学者研究行为和广大消费者消费观念。新的营销观念广为传播,中国营销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精神世界,如表9所示。表9说明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商品价格、产品质量表层的研究,而是更关注消费者的精神需要。这说明营销科学研究由消费者行为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根源――精神。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展望

(一)现有的创新成果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也是折中主义的领域,营销学者在学科、目标及方法各方面各有不同,如表10所示。第一,解析取向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消费及其意义做深入了解。第二,传统取向建立在认知消费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努力发展理论与方法来解释消费者决策与行为。第三,营销科学取向以经济学与统计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它通常涉及构建与测试数学模型,来预测营销战略对消费者选择与行为的影响。

作为宏观社会环境的主要方面,文化对消费者有普遍影响。营销人员可以采用内容分析、人种研究、价值观的衡量。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顾客感知以及消费者行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存在价值观差异、信仰差异、思维方式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中国消费行为研究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学的发展呈现“人本化趋势”,显示个性化、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营销学核心概念从交易转向关系,从“商品为中心”演变到“以服务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基于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网络营销、直销营销、关系营销成为21世纪主流,营销学的创新呈现“技术导向性”特点。

基于文化因素与技术因素,本文提出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新取向――系统取向,如表11所示。消费者行为受多个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构成复杂的系统,一个整体。要了解中国消费者行为,揭开中国消费市场的规律,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研究者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中国营销学者需要继续吸收西方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消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把握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消费者行为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需要定性描述,也需要定量分析。多种研究方法同时并用,结论更有说服力、更实用。中国消费者行为理论必将自成体系,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二)有待突破的研究课题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需要洋为中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一是打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渠道,从中国营销实践中提炼有价值的知识,为中国营销创新提供条件。二是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通过对中国营销实践的系统梳理和提升,对西方营销理论或理论的假设前提做出修正或补充,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架构。三是以消费者行为为主题的科研项目有待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国庆.营销理论发展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http://222.29.89.8:8081/jms/CN/column/column320.shtml(营销科学学报)

3.孔繁任,熊明华.中国营销报告(绪论1).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4.吴建安.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市场营销导刊,2002(8)

5.杨晓燕.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经济经纬,2003(1)

6.罗纪宁.消费者行为研究进展评述:方法论和理论范式.山东大学学报,2004(4)

7.胡少华.信用卡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文献综述.新金融,2005(10)

8.廖卫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14)

9.马国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管理世界,2004(12)

10.J・保罗・彼得,杰里・C・奥尔森著.徐瑾等译.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肯德基速生鸡;态度;行为倾向;博客;扎根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央视曝光的"速生鸡事件",以其使用违规药品,使鸡在短短40天内长5斤,并涉及包括肯德基、德克士等知名快餐企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速生鸡事件"前,肯德基早已因其"苏丹红事件"、"豆浆门事件"等多起事件身陷食品安全事件的泥潭之中,这些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消费态度、行为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以肯德基速生鸡事件为素材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事件后态度和行为倾向机理进行探索。

二、文献评述

态度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观念等社会现象所持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消费者的态度即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或服务等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倾向,是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接受和行为上的倾向(卢泰宏,2006)。

对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态度,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唐钧(2009)对问题奶粉事件的食品安全评价、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归因和对问题企业奶制品的购买倾向等七个方面研究了公众的社会态度;全世文等(2011)指出新知识的积累和新信息的搜索都可以显著地促使消费者降低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靳明等(2013)将态度划分为:质疑、反对和悲观的消极情绪,中立,信任、支持和乐观的积极情绪等三个维度,认为随着事件的调查进展和公众的卷入程度加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但都没有对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态度进行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整体性的框架研究,因此本文采取扎根理论探索型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三、理论模型的构建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研究技术,通过对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来进行。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持续比较的分析思路,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直至达到理论饱和。本文的研究材料来自收集网络博客、贴吧中有关速生鸡的文章、帖子,截止时间2013年3月19日晚8点,除去对事件的单纯报道、转载以及重复、科普类的文章,仅留下消费者对于速生鸡事件直接的表达想法的文章和记着采访消费者记录消费者谈话的文章:A.以"速生鸡"在天涯博文里用标题搜索,共搜索到45条,保留10篇;B.以速"生鸡 kfc" 为搜索词,在新浪博客中按标题搜索,共搜索到16篇,保留2篇;C.以"速生鸡"在天涯贴吧搜索标题,共得到80篇帖子,以回复数排序,回帖数大于5的予以保留,共有15篇。

(二)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1、开放式编码过程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标签、登录,以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本文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通过对相关资料语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初始概念化。天涯博文为A、天涯贴吧为B、新浪博客为C,字母后边的数字代表第几篇文章或帖子。通过开放式编码共得到有用语句113条。然后进一步对获得的初始概念进行范畴化。例如对于描述速生鸡"40天长5斤"、"非人道圈养"等归为"产品知识"范畴。最终得到产品知识、风险估计、责任归因、过激言论、理性质疑、负面情绪、客观关注、品牌信任、消费习惯、少吃、不吃和替代12个范畴。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任务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发展主范畴及其副范畴。本研究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共归纳出5个主范畴。

事件认知。其副范畴为产品知识、风险估计和责任归因。产品知识是指具备不同产品知识的消费者对事件的认知不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风险估计是一种能够影响消费态度和购买行为的重要心理;消费者对出事产品的责任归因主要为三类: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和技术层面。

情绪型。其副范畴为过激言论和负面情绪。过激言论一般都是因为某种特殊环境和事件的强烈刺激而引起,当事人有可能因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而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和过于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负性情绪是指消费者由于事件而产生的焦虑、愤怒等情绪,两者都是是情绪型态度的表现形式。

理智型。其副范畴为理性质疑和客观关注,都是理智型态度的表现形式之一。

信任型。其副范畴为品牌信任和消费习惯。品牌信任是因对出事产品品牌具有高信任度而不受或者略微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消费习惯是指出于对消费习惯的坚持而不受或者略微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

行为倾向。其副范畴为不买、少买、替代和继续购买。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联结关系,并以"故事线"方式描绘行为现象和脉络条件,从而发展出了新的实质理论构架。我们确定"食品安全事件认知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影响消费者态度类型分类最后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消费者对事件所产生的的消极情绪作为负面因素,促进消费者产生替代行为;消费者对事件品牌的信任作为正面因素促使消费者继续使用原产品;而消费者对事件的认知属于中性因素,更具理性。因此,本文以"认知-态度-行为倾向"为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替代行为的影响的"故事线"为基础,提出一个全新的食品安全认知维度。模型图见图1。

四、研究结论

本文对肯德基"速生鸡事件"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认知机理为"认知-态度-行为倾向"模型。消费者对事件进行认知后,会形成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一样的行为倾向。认知主要由风险估计、产品知识和责任归因三大维度构成;行为倾向为继续购买、减少、替代和不购买四种;而在态度方面,主要分为情绪型、理智型和信任型三种类型。

参考文献:

[1]Solomon, M.R.消费者行为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靳明,靳涛.从黄金大米事件进展透析公众的态度与认知变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1).

[3]唐钧,林怀明.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社会态度与管理建议[J].公共管理,2009,(3).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在线评论;负面评论;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绝大多数消费者由于在网上购物不能直接接触产品,已经习惯参考其他消费者的在线评论,因此,产品在线评论的多少与好坏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线评论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关注评论的正负性,其中,Arndt(1967)研究表明,正面评论会促进购买,负面评论会减少购买;[1]Tax等(1933)研究出在线评论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形式,积极或消极的评论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2]Lee(2008)的研究表明负面评论越多则会引起更多的负面评论;[3]Lazarsfeld和Katz(1955)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由不满意到满意的转变过程中,评论所起的作用是广告的九倍。[4]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在线评论进行研究,但评论的情感倾向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具有消极情感的在线评论具体是从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二、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依托S-O-R范式,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次问卷调查之前的深度访谈,本文将外部刺激即负面在线评论的特征,主要涉及负面评论长度、表达方式、内容、数量与质量,探究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负面在线评论长度

消费者一般更倾向关注评论较长的信息,因为其涵盖了关于产品、使用体验等各方面更多的内容。郝媛媛等(2010)通过研究评论对电影消费的影响发现,评论长度正向影响评论有用性。[5]评论内容作为网站中很重要的部分,将会对潜在消费者有用性的感知产生影响。对于潜在购买者而言,不同产品评论的内容能带来不同的社会临场感。评论越长则包含越多的细节信息,这些信息对潜在购买者越有用。因此,评论长度对产品的有用性存在差异。

H1:负面在线评论长度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2、负面评论的表达方式

评论内容根据评论本文的表达形式分为两种:客观表达评论内容和主观表达评论内容。一般情况下,主观表达方式体现出带有主观意识的较强情感性的描述,经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客观表达方式是采用第三人称语气的陈述句,以客观的态度评论产品总体或其他和产品有关的部分。学者们也从评论中表现出的积极、中性、消极情感倾向发现其对消费者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即评论标题、正文中的表达方式对其在线评论的浏览量和关注度有相关性。

H2:较主观表达方式的负面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3:较客观表达方式的负面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3、负面评论的内容

产品相关信息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的内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复杂,即网络购买的产品价值越大,越是非习惯性购买,消费者就越需要从在线评论中掌握大量的补缺信息。一方面,消费者需要关于产品的质量和款式等具体产品信息;另一方面,涉及网购的流通环节,即消费者对店主的服务质量和物流质量。

H4:产品方面的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5:店主服务方面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H6:第三方物流方面负面在线评论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4、负面评论的数量

目前国内很多购物网站潜在购买者都可以查看到全部的评论和评论数量。在线评论数量越多,消费者越有可能接触到更全面的信息;另外,评论数量越多则说明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越高。相反,负面评论的数量越多,则表明该产品用户体验越差。

H7:负面评论的数量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5、负面评论的质量

态度功能理论认为,人们持有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内在需求,如果外界的信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它就更容易改变人们的态度。学者们对在线负面评论质量的定义是:在线负面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相关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6]高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一般都包含着丰富的产品使用过程、体验和感受等多方面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属性,而且逻辑清晰、组织严密、论据充分,容易被信息接收者所理解与认同。相反,低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一般言语不详,没有用准确的文字描述自己的使用经历,仅仅给出自己对产品的评价,因此低质量的负面在线评论显得没有条理,没有依据,难以使信息接收者信服。

H8:负面评论的质量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三、数据分析及结论

1、变量及测量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7个自变量,分别为负面评论的长度、负面评论的表达方式、负面评论产品的内容、负面评论店主服务的内容、负面评论物流的内容、负面评论数量和负面评论质量。2、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本次问卷调查的Cronbacha系数为0.869,且自变量的α值都大于0.7,说明问卷可信度很高。KMO的值为0.840,题项变量间的关系基本是良好的;同时,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达到0.05的显著水平(P=0.000

(2)回归分析。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共经过5步回归。步与步、块与块,模型之间的相对似然比检验,第1步,整个回归模型的Chi-square值为23.743,Sig=0.033

回归结果显示:负面评论的字数sig值为0.031

四、对策建议

1、网络零售商方面

(1)避免负面在线评论的出现,重视对商家的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中,服务质量和水平作用日益突显。网购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网络零售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商家应当真实反映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衣服类的纯棉指数、羊毛指数等,避免消费者客观地反映产品的相关参数不准确而造成负面评论;商家应当对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手机的待机时间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以及对产品进行一些操作后的变化如实告知消费者,避免消费者对于产品本身方面的原因提出差评;商家应当注重客服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同时商家应当尽可能提高发货速度,从而减少差评;商家应当对物流公司进行选择,尽量选择服务好、信誉度高的大公司,并与物流公司签订具体协议,如差评是由于物流的原因造成的应当由物流公司对商家进行一定的补偿;鉴于消费者更倾向于相信和他们相似性高的在线评论,商家应针对性地关注在线评论信息者,从而掌控目标客户群的偏好和需求;可以适当控制评论字数来降低负面评论的质量。

(2)积极回应负面评论并进行补救。网购的基本模式是通过浏览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备选产品进行比较,形成最终购买行为。在负面评论出现后商家应当积极回应,一方面,可以通过目标客户的负面针对性纠正产品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在线评论的及时回应体现商家的服务质量,坚定潜在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具体做法如下:商家应当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在顾客收到货物后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与售后部门进行沟通,如果满足条件买家可以将产品返回至售后部进行售后维修或处理,以此方法来避免在双方沟通之前的差评出现;商家在看到负面评论后应当及时与买家取得联系,了解差评的真实原因,及时道歉并进行解释,用真诚的态度打动评论者,而不应当不予理会甚至与消费者发生冲突;若消费者态度十分坚决或是已经做出了负面评论,商家应当进行物质方面的补救,比如可以用赠送优惠券的方式进行对消费者的补偿,如果能在消费者负面评论之前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

(3)关注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在线评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反映该消费者基本的购买习惯、特性以及产品需求类型等重要内容。将消费者在线评论中的内容和个体特征相关联,便于商家更好地解释评论中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和质疑,筛检评论信息的不真实性,从而使目标客户更好地通过评论者提供的信息了解产品,同时也可以增加目标客户群的信任度。与此同时,在网络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消费者个人信息,商家可以个性化地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差异性产品,从而增加正面评论的数量。

2、消费者方面

(1)提高对评论真实性的判断力。消费者在看到负面评论后应当理性地去分析该负面评论的真实性与可靠程度,并理性判断评论者是在怎样的状态下的该评论,若是评论者自身比较挑剔,并且评论的语气明显太过偏激,主观意识强烈,甚至语言带有人身攻击,消费者应当自动屏蔽这样的评论内容,如果该负面评论下面有商家的回复,消费者也应该在看完商家回复后做出理性判断。

(2)关注负面评论的语言描述。消费者应当关注负面评论的语言语气,是否过于偏激,过于主观,语言是否明显自我意识强。比如消费者评论“这件衣服的材质摸起来感觉不像是100%纯棉,与商家的描述不太符合”可信度比较高,语气也比较客观。但是比如这样的评论“这件衣服的版型太大,我穿上去就像只熊”语气过于主观,自我意识强烈,可信度较低。消费者应当重视那些客观性的、语气较为中立的负面评论,这样的评论能够真实反映产品存在的缺陷,同时应该屏蔽那些自我意识强、语气是主观性的负面评论。

【参考文献】

[1] ArndtJ.Roleofproduct-relatedconversationsinthediffusionofanewproduct.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67,4(3)291-295.

[2] Tax,S.S.,Chandrashekaran,M.,Christiansen,T.,Word-Of-MouthinConsumerDecision-Making:AnAgendaforResearch[J].JournalofCustomer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ComplainingBehavior.1993,(6)75-80.

[3] LeeJumin,ParkDo-Hyung,HanIngoo.Theeffectofnegativeonlineconsumerreviewsonproductattitude:Aninformationprocessingview[J].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andApplications,2008,7(3)341-352.

[4] Katz,E.&Lazarsfeld,PF.PersonalInfluence:ThePartPlayedbyPeopleintheFlowofMassCommunications[M].Gleneoe,IL:FreePress,1955.

[5] 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78-96.

[6] 郑小平.在线评论对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消费理论 维度 重构

一、什么是消费理论的维度

维度,又称维数,是指独立参数的数目,通常用来说明对事物进行考察的角度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是一套复杂的知识体系,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

消费理论就其内在逻辑来看,可以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力学维度、主观维度进行剖析;就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从制度维度进行剖析。时间维度是按照经济现象发生的时间对消费进行考察;空间维度就是以消费发生的空间范围为考察维度;制度维度是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的消费现象;力学维度强调消费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主观维度是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出发分析消费问题。

但是,仅仅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是远远不够的。在从不同维度对消费理论进行考察之后,有必要对不同维度进行综合,对消费理论进行多维度的新构建。

二、消费理论的时间维度

莫迪利安尼将个人生命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察消费,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是与人的一生的收入成比例的。人们在一生的收入既定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终身消费规模。

萨伊、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将社会再生产划分为若干阶段,从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消费。马克思的《资本论》也采用了同样的时间逻辑体系。他的研究出发点是商品问题,中心是资本问题。就全书的总体结构而言,首先研究的是生产过程,然后研究流通过程,最后再研究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加在一起的生产总过程。

马歇尔则对即期享受与长期享受做了区分。马歇尔认为,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是获得效用以满足需求,选择在不同时间进行消费会获得不同的效用,要使效用最大化就必对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做出抉择,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弗里德曼关注即期与远期的区别,并由此提出“持久收入假定”,其观点与马歇尔有相似之处。持久收入假说将消费与收入分别按持久性与暂时性划分,并认为只有持久性消费与持久性收入存在正比关系。

三、消费理论的空间维度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材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独立的体系。微观经济理论从个人偏好与效用出发,确定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的最优选择。然后探究收入变化与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对消费的讨论集中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讨论短期与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

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人与企业的角度,对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进行的区分。麦克库洛赫认为,“所有的商品不是用以满足直接需要,就是用以增加产品生产者的享用,换句话说就是用以再生产比它们自己有更大价值的产品。”萨伊认为,生产性消费“既不给消费者带来心满意足的感受,也不会导致消费者欢愉,而是使投机商拥有新产品的价值,不仅补偿了前期消费产品时损失的价值,同时还让他们获得了预期的收益”;而非生产性消费“常常是用来满足某种欲望而不是价值再生产”。

四、消费理论的制度维度

马克思精辟的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消费理论的分析,离不开对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社会根本制度,也包括于此相联系的消费环境、消费文化、风俗习惯、广告文化等等因素。

马克思从社会根本制度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不足与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认为,消费水平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资本家拥有奢侈的物质生活,工人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资本家试图将工人的工资与消费水平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消费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与维护阶级不平等的重要工具。

凡勃伦首先从制度主义的立场对消费问题作了重大的突破。凡勃伦认为,劳动阶级消费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有闲阶级的消费则根本上脱离了维持基本生活的范围,他们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借助消费来显示其在金钱上的卓越成就,满足其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需要。

五、消费理论的力学维度

流动性约束强调收入的作用力。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只要消费者受到流动性约束,其当前消费都会减少,其消费路径不再是平滑的。

古典经济学家往往强调生产的作用力。他们认为,生产相比消费更加重要,因此强调生产,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尤其重视生产的作用力。马克思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生产,既支配着生产的对立规定上的自身,也支配着其它要素。

马歇尔的需求理论突出了价格的作用力。按照马歇尔的观点,商品价格的递减同时表现为商品销售数量的递增,只要价格水平能被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就愿意并可能按既定价格水平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突出了收入的作用力。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虽然凯恩斯也列举了一些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如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奢侈等,但他认为它们只是在长期内慢慢发生影响,而在短期内,它们对总消费支出的影响要比实际收入变动的影响小得多。

六、消费理论的主观维度

萨伊认为,个人消费与消费者个人的品行和情感密切相关,个人的品质,如高尚、卑鄙、、虚荣、豪爽、等等都会影响消费行为。

边际学派从商品的边际效用价值出发,解释消费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以消费者的欲望为基点,探究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影响,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石。

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也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的出发点,这一部分被西方经济学家称该书的杰作部分。希克斯采用了几何方法,用无差异曲线图说明自己的主观价值论,用“边际替代率”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概念,又以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七、消费理论的维度综合与体系构建

本文认为,对消费理论的考察,应当以时间与空间作为基本的维度。时间维度划分为历史、当代与未来;空间维度划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模型以当代维度与中观维度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其他维度对消费行为的制约。

历史维度突出国家、企业的历史发展情况、个人的消费经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当代维度则选取了典型的国家为代表,涉及典型的国家中的国家制度、企业生产、个人及家庭消费、金融机构业务;以现金流与实物流沟通各个部分。由于制度演进、技术演进、行为演进、需求演进,当代维度最终将进入未来维度。

微观角度以个人、家庭、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家庭分为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低廉性消费品;高收入家庭购买商品市场的奢侈性消费品。个人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以家庭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与制约。金融机构向家庭提供贷款。

中观角度以企业为出发点,符合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理念。企业向市场提供商品,包括生产用商品、消费用低廉品、消费用奢侈品。企业也会作为消费者出现在市场上,购买生产原料及劳动力。同时,企业向家庭支付劳动报酬,成为家庭、个人消费的物质基础。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使得企业可以在长期与短期之中取得联系。

宏观角度以国家为出发点。国家以三种身份出现。其一:为满足国家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其二:国家对企业与个人进行指导,实施宏观调控;其三:国家以独立出现在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或战争。宏观层面还应当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约束、文化氛围对消费行为的制约。

文章认为,以这种综合的视角来考察消费理论,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一体系,拓展消费行为概念、弥补宏观微观断层;以商品生产为出发点、避免主观主义;将“理性人”还原为“社会人”;突出制度维度的考量。

本文提出的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宏观微观分离的问题,将消费理论建立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空间维度上;区分了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避免了简单化的倾向;将消费理论建立在生产基础之上,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将时间维度引入消费理论,使得消费理论从静止走向连续;将消费者置于群体中,由个人理性发展至群体决策、群体影响;考察不同家庭类型,将均衡发展至非均衡;考察制度、生态对消费的制约。在基本模型及基础上,下一步将对连续时间、消费心理、不同制度比较进行完善,以期对模型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2]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武玉宁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70.

[3]迈克尔・曾伯格.弗兰科・莫迪利安[M]S秀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9.

[6]麦克库洛赫.经济学原理[M].郭家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20页.

[7]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陈福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8]希克斯.价值与资本――对经济理论某些基本原理的探讨[M].薛蕃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12-19页.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合理行为理论;购买动机

合理行为理论是分析影响行为意向因素的理论,经常被应用到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研究中,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将结合合理行为理论对我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进行理论分析,为奢侈品动机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文献回顾

奢侈品是那些通过使用或展示某个特定品牌的产品而使拥有者受到尊重的产品,奢侈品与其使用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奢侈品使消费者得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满足,而奢侈品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是奢侈品与非奢侈品、奢侈品与假冒品相区别的主要原因。奢侈品往往是与相应的品牌相联系的,品牌是奢侈品与非奢侈品相区别的最直接标志。Nueno和Quelch将奢侈品牌定义为那些功能性效用与价格比较低,而无形效用和情景性效用与价格比较高的品牌。

对于消费者获得奢侈品动机的研究最初认为人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消费者希望通过其消费行为营造出受欢迎的社会形象。也就是说,人们购买奢侈品是出于社会目的,一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突出其在社会中的突出位置,这种观点得到了炫耀性消费理论的支持。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讲到,“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和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凡勃伦区别了炫耀性消费的两种动机。一种是歧视性对比,一种是金钱竞赛。前者指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区别于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而后者则指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力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效仿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以期被认为是其中一员。奢侈品一方面具有价格昂贵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对奢侈品的消费往往能够达到炫耀的目的。无论是为了区别于特定群体的歧视性对比,还是为了从属于特定群体的金钱竞赛,都是一种社会目的。消费者这种区别于特定群体和从属于特定群体的心理不仅表现在对财富的炫耀上,而且表现在对稀缺产品的渴求上。产品的稀缺会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忉当一个奢侈品因为其独特性而更难获得时,其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产品的稀缺使产品拥有者与非拥有者相区别,而从属于其他产品拥有者所构成的群体。

之后,学者们从更为广泛的视角研究了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这种观点认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不仅出于社会目的,而且出于个人目的,应该从社会导向和个人导向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从个人导向研究消费者购买动机主要从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后会获得的情感利益、象征利益和使用利益三个方面出发,从而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牌的个人原因包括:自我享乐;自我奖励;与内在自我相一致;质量保证。理论上说,奢侈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两方面的利益,一方面是个人导向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导向的。这些潜在利益的满足情况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奢侈程度的衡量标准。由于中国在文化上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中国文化更为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中国消费者和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二、理论模型建立

1967年Fishbein以Dulany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合理行为理论。合理行为理论假设在社会心理学中大部分行为是在意志控制范围内的,而且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下的,一个人具体行为意向会影响其随后的行为。在合理行为理论中,行为意向是指在既定情境下执行某一特定行动而得到预期表现的意愿。合理行为理论通过分析影响行为意向的因素来解释人们行为意向的原因,该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个有效理论。

根据合理行为理论,有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特定行为意向,即个人的态度的因素和社会的规范的因素。其中个人的态度的因素即行为态度,指一个人对在既定环境下执行特定行为的态度,该变量取决于这个人对各行为结果的评价以及对结果产生可能性的预期。而社会的规范的因素即主观规范,指一个人认为对他来说重要的人认为他应该或不应该执行特定行为可能性的信念,主观规范涉及社会环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合理行为理论可以概括为图1。

尽管合理行为模型对美国样本有很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但是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模型中存在西方文化偏见。韩国一些学者对合理行为模型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以韩国消费者为调查对象的数据不能否定合理行为模型,但是经过跨文化修正的模型对数据的解释力更好。妇李东进等考虑到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与西方文化在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区别,因而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合理行为模型进行了修正,用面子意识和群体一致意识两个变量替换了主观规范这个变量,提出了更为适合中国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模型。如图2。

通过对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的回顾,笔者认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主要有两大动机:一是出于社会动机。首先,购买奢侈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炫耀财富的需求,奢侈品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可以负担得起,而这部分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拥有较多的财富,所以对奢侈品的消费也就成了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奢侈品本身也成了一种社会符号;其次,购买奢侈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猎奇的需求,奢侈品往往是潮流的引领者,而且相同款式数量极少,从而使对奢侈品的消费成为品位的象征,同时对奢侈品的占有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可以表现出其在社会中的优越感。二是出于个人动机。首先,购买奢侈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享乐需求,享乐性反应消费者通过对奢侈品消费而获得感官上的满足和乐趣;其次,所购买的奢侈品是拥有者的一个组成部分,消费者可以通过对奢侈品的消费来增强自我概念,再次,是购买奢侈品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高质量需求,消费者感知奢侈品牌有更高的价值可能是因为其提供了更高的品牌质量和信誉。学者们也是从这五个角度来衡量一个品牌的奢侈程度的,只有一个品牌在这五个方面的得分较高,才可以称其为奢侈品牌。

由合理行为理论可知,行为意向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个人方面的因素,而主观规范是他人方面因素。对行为的态度取决于行为对个人可能带来的结果,而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期望带来的结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得到优质的产品、享乐和表现内在自我。所以本研究认为奢侈品的优质性、奢侈品的享乐性和奢侈品的自我延伸分别与消费者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的态度正相关。另外,奢侈品炫耀性和稀缺性这两个方面是他人影响的基础,本研究用面子意识代替合理行为理论的主观规范这个变量,而且本研究认为奢侈品的炫耀性和稀缺性与消费者面子意识正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奢侈品购买意向模型概括为图3。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主要调查消费者对奢侈品以及购买奢侈品行为的一些看法。问卷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购买奢侈品动机的量表,该量表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优质性、自我延伸、炫耀性、稀缺性、享乐性,每个方面由四个问项组成,共20个问项。第二部分是面子意识,由四个问项构成。第三部分是购买奢侈品的行为态度,由三个问项构成。第四部分是奢侈品购买意向,由三个问项构成。第五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样本的个人信息,由四个问题构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66份。被调查者中,男士128人,占4&1%;女士138人,占51.9%。

本研究利用SPSS15.0对问卷中的项日进行了探索性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MO指标为0.846,Bartlett’s检验的著性为0.000,这说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旋转后因子荷载和累积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

从旋转后的因子荷载上看,题项A14、A19、A5三个题项旋转后因子荷载没有达到0.6,所以本研究将这三个题项删除,在后面的研究中不包括这三个问项。信度分析结果见表2。

五个变量的Cronbach0t值均大于0.7,所以可以认为问卷中这五个变量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在删除了AI4、A19、A5三个题项后再次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后,以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三个因子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行为态度做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后模型整体的解释力即调整的一0.827,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数据适合做回归分析。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的标准化系数分别是0.417、0.337、0.392,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分别与购买奢侈品行为态度显著相关。

以炫耀性、稀缺性两个因子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面子意识做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后模型整体的解释力即调整的R2—0.785,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数据适合做回归分析。炫耀性、稀缺性的标准化系数分别是0.396、0.308,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炫耀性、稀缺陛分别与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的面子意识正相关。

以行为态度、面子意识为自变量,行为意向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后模型整体的解释力即为一0.876,显著性水平为0,说明数据适合做回归分析。面子意识、行为态度的标准系数分别是0.343、0.451,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面子意识、行为态度分别与购买奢侈品意向显著相关。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的态度与奢侈品的优质性、自我延伸、享乐性三个变量显著相关,而炫耀性、稀缺性这两个变量与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这一行为上的面子意识显著相关。另外,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意向方面既会考虑个人态度,又会考虑他人的看法。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 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为消费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来发表其针对某件商品或服务的评论,但是,随着在线商品评论信息的数量增多,潜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难从中发现有助于制定购买决策的信息。由此,面对海量的商品评论,如何从中识别有用的评论信息,分析在线评论的效用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我国主要的电商网站进行调研,获取商品评论系统评论信息的主要展现形式,基于此具体分析各种展现形式对消费者制定购买决策的影响,这一结果对改进在线商品评论系统的功能设计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网络购物;在线商品评论;有用性;电子商务

引言

在实体店铺购物时,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相互之间的产品口碑传播。伴随着全民电商的兴起,在线商品评论越来越盛行,传统口碑也开始逐渐向电子口碑过渡,在线商品评论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进行网购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1]。大多数网购用户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都会浏览已有评论信息,购买使用商品之后,则会对所购商品进行评分,发表评论,阐明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后的体验,为后面购买此商品的消费者提供参考,由此形成循环。作为B2C电子商务网站的显著特征,在线商品评论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认知有用性[2]。在线商品评论信息逐步演化为口碑传播的一种新形式,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对目前评论系统中主流的各种评论展现形式的认知度是运营商调整功能设计的重要前提;同时,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在线商品评论促成了大规模的口碑网络。

1、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在线商品评论效用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4个角度,包括评价目标、评价特征、评价技术以及评价对象[3]。如表1所示。

2、现阶段我国在线购物网站评论系统的主要展现形式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主流电商网站的商品评论系统,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样本网站库。综合考虑网站面向的消费者数量以及各个垂直行业购物网站在商品评论系统功能设计上的差异性,根据本文的筛选原则[4],最终确定的样本网站为: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网、亚马逊、新蛋网,共6家。本文通过逐一访问这些网站来获取商品评论系统的功能设置情况,并且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

从提供的信息内容以及对内容的序化,从用户实际接触和使用的角度来对功能进行识别,最终从样本网站中梳理出目前我国在线购物网站商品评论系统所包含的15项展现形式,如表2所示。

2.1 商品评论数量

商品的累积评价数量的属性就是数据,与文字相比,数据更能让人觉得直观明确,可以让消费者非常直接迅速地了解到自己所浏览商品的销售量情况,一般来说,商品的评价信息越多,意味着商品销售数量越多,受欢迎程度越高,基于大众购物时的从众心理,那么这从某一程度也能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起到促进作用。

2.2 多维文字评论

多维文字评论功能是从多个层面对商品进行评论,除了可以涉及商品本身的内容评价(如颜色、包装、价格等),也可以包含与商品相关的(如物流速度、商家服务态度等)附带服务功能的评论信息,让消费者对商家的信誉度、发货速度、物流速度等其他信息有所了解,比如有的网购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就十分注重商品的物流速度,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3 消费者晒图

消费者晒图,相比文字、数字,显得更加直观、清晰,图片既可以反映商品的颜色,消除了消费者的诸如商品有没有色差、商品大小是否合适这样的疑虑,同时,也可让消费者把商家对商品的描述(如文字描述、图片)和网民们自己实际购买到的商品图片相对比,判断购买到的商品本身和商家对商品的描述是否相符,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2.4 追加评论

追加评论是相对于初次评论而言,相比初次评论,追加评论阐明了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之后的体验,购买者在对商品进行多次使用体验之后再次做出的商品评论,为后面购买此商品的消费者提供参考,这样的评论信息对于那些追求商品性价比较高、商品耐用性高的消费者来说,更具可信性和参考价值,更有助于消费者理性消费,买到更好、更耐用的商品,同时,这也对商家在网上销售贩卖低质伪劣的商品起到了一定约束和监管作用。

2.5 标签云

标签云指的是消费者自发地为某一种商品定义一组标签(一般是短语、词汇)进行描述,并最终从中选出被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签,来作为该商品的特征标识,这个标签形成的过程完全是自发的,主要优势是自由性、实时性和共享性。如“质量很好”、“外观漂亮”、“物流快”等标签,让消费者能够对商品总体性能了解,也可选中某个标签,专门浏览只与本标签相关的评论信息,以自动筛选代替人工筛选,而不用一条一条地去浏览所有的评论信息,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更具有针对性。

2.6 商品平均分

当前在线商品评价数量日益增多,内容也十分纷繁复杂,伴随着当前社会网络流行语、口头语的盛行,表达方式多样化,而潜在消费者需要对海量的评论信息做出综合判断。为了缓解在线商品评论信息过载的问题,很多电商网站提供了商品的综合得分,即计算所有评论者给某件商品的评分的平均值[5],让消费者能从宏观的角度对某一种商品了解。

2.7 多维打分

打分维度从商品本身拓展到售前售后服务是帮助消费者获得多方面商品信息的一种较为快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如在淘宝网上,从宝贝与实物相符、发货速度、服务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打分。

2.8 评论效价

当前,电子商务网站要求消费者对交易以好评、中评或差评进行标记[5]。系统通过一种分类机制将三个维度总体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有的电商网站采用整数制,有的电商网站采用百分比制,通过该商品的好评率、差评率来对商品的总体性能有直观的了解。这种分类机制是基于在线商品评论本身的内容进行的,通过分词软件对每条评论进行分词,从而确定特征词语,如从中找出一些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很不错等)的词汇短语,从而按照“好”、“中”、“差”进行归类。

2.9 效价分布

效价分布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打星,共分为五个维度,五颗星代表“非常好”,一颗星表示“非常不好”,这是两个极端。当前,消费者提供的商品评分呈双峰分布,这个得分只是折衷反映了两个评价极端,即好评和差评。但是,饱含强烈极性(如赞美、批评)与个人观点的在线商品评论也许并不可靠[3]。

2.10 依据效价筛选

依据效价对商品评论信息进行筛选是一种人工效用评价机制,比如,最新发表的某一在线商品评论信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来获得消费者的累计“有用性”投票,这导致很多好的评论由于没有及时获得足够的赞成票而被淹没在数量庞大的信息海洋中[6],这对于电子商务网站中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激励效率不是很高。

2.11 有用性投票

亚马逊、京东等提供了评论的有用性指标,用户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对前期的评论的有用性进行投票,系统最终给出一个类似“31/36人认为此评论有用”的结论,由此统计出总的支持或反对数量,评论系统则会默认显示最有用的评论在评论列表前端[5],对评论的有用性进行排序和筛选。Chen[7]等研究发现,通过有用性投票后对评论信息进行排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增加网站的浏览量,提升商品的销量。

2.12 投票排序

商品评论系统的投票排序可以帮助消费者以较低的信息搜索成本(时间、流量)快速了解商品质量,通过大众自身的投票选出可信度更高、更加具有参考价值的在线商品评论信息,效率大大提高了。

2.13 信用等级

信用等级是对评论者的身份等级的识别,往往评论者的等级越高(五百佳评论者、优秀评论者等),其所做出的商品评论更具有参考价值,从而能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等级较高的评论者的网购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留下的评论信息内容更准确、语言格式更规范,更具有可信性。

2.14 信用排序

信用排序指的是在线商品评论系统将信用度高的评论者所发出的参考价值高的评论信息尽可能排在靠前的位置,以供其后的消费者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对此进行参考,节约了时间。

2.15 评论搜索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检索框中对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

关键词 匹配进行检索,而不必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评论信息,如同大海捞针,一一进行浏览和翻阅,寻找自己想要的商品关注点和描述,大大节省了网购时间。

3、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主流的电商网站进行调研,获取商品评论系统评论信息的主要展现形式,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第一,商品评论系统最初就使用的展现形式(如评论信息的总数量);第二,以消费者二次UGC贡献为基础的功能(晒图、回复与追加评论、有用性投票等);第三,大多数对评论信息进行人工和机器筛选和排序的功能(如标签云筛选、投票排序、信用排序等)[8]。

当前,伴随网络购物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商品评论信息过载的现象,在线商品评论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动辄几千条甚至上万条的商品评论也让用户感到无所适从,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评论者可以随意发表评论言论,导致评论信息有模糊性、多样性、语义缺乏等缺陷,从中获取有用、有价值的信息也变得十分困难。面对此问题,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商品评论系统的功能模块日趋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偏好,评论系统改善的过程反映了当前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不断全方位地了解用户的购物需求,从而对商品评论系统进行改进,对有用性强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对那些有用性不强的功能则需进一步改进或升级,使其更贴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志宇. 在线商品评论效用排序模型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3(04):62-68.

[2] 陈江涛, 张金隆, 张亚军. 在线商品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本语义视角[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0):119-123.

[3] 杨铭, 祁巍, 闫相斌, 等. 在线商品评论的效用分析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2(05):65-75.

[4] 黄卫来, 潘晓波. 在线商品评价信息有用性模型研究——纳入应用背景因素的信息采纳扩展模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S1):141-151.

[5] 孙霄凌, 赵宇翔, 朱庆华. 在线商品评论系统功能需求的Kano模型分析——以我国主要购物网站为例[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06):76-84.

[6] 马艳丽. 在线评论引起的消费者决策困境:概念与相关问题[J].求索, 2013(07).

[7] Chen C C, Tseng Y. Quality evaluation of product reviewsusing an information quality framework[J].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2011,50(4):755-768.

[8] 龚思兰, 丁晟春, 周夏伟, 等. 在线商品评论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 2013(11):202-207.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薪酬管制;冗员负担;正常在职消费;超额在职消费;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渐完善,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状况逐渐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某些代表性的事件甚至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体制性问题的大讨论,在职消费问题本身也成为公司治理领域新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理论起源上看,在职消费源自美国,并逐渐发展成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效率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Rajan和Wulf,2006)[1-2]。虽然角度各异,但在职消费的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存在主次之分,二者也始终无法否定对方的合理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职消费本身确有“”和“效率”两种相互对立的天然属性;另一方面,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分歧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二者在逻辑上是否具有一致性仍亟待证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职消费问题研究已处于瓶颈阶段。与西方研究相互对立的“两大阵营”截然不同,在职消费问题在中国却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理论”得到发扬光大,无论是在理论或经验分析中都得到充分支持(陈冬华等,2005;周仁俊等,2010;Luo等,2011;Cai等,2011;逯东等,2012;李宝宝和黄寿昌,2012)[3-8],而“效率理论”则更多止步于理论探讨阶段。与中国“一边倒”研究现状相对应的,更是整个社会价值判断对在职消费“嗤之以鼻”的态度,在职消费多数情况下被冠以脸谱化的丑恶形象,政策层也多次发文规范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三公支出”等在职消费的额度。

万华林(2007)认为,在职消费的双重属性意味着我们必须详尽考察在职消费在哪些情况下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增长,在哪些条件下又可能被经理人用来满足私利[9]。一方面,需要在理论上对在职消费“两大阵营”的矛盾进行更多分析和解释,探索两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将在职消费研究与中国转轨经济下的制度背景相结合。转型期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便是“大政府、小市场”,研究现状的“一边倒”表明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很可能受到了某些制度性因素的影响。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首先通过将在职消费划分为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的方式在理论上解释“两大阵营”矛盾的原因,并实证证明二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同时,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经济政治现实,从薪酬管制、冗员负担的视角分别考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作用机理的制度性原因。明确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观的制度根源十分重要,因为不同的理论观点在如何消除在职消费负面效应的政策建议上是截然不同的。最后,从内外部治理机制中探索相应治理超额在职消费的方向。

本文的贡献在于:1、尽管国内外研究在职消费的文献颇丰,但却鲜见对在职消费“两观”矛盾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文献。而通过将在职消费划分为正常和超额两部分,本文的实证结果证明了在职消费两种观点的内在逻辑一致性,为后续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改变当前对在职消费普遍的负面印象,如前所述,这种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的;2、本文是对已有少量超额在职消费研究的拓展和补充。已有文献虽然表明超额在职消费具有消极的经济后果(张月明和吴春雷,2014)[10],但却忽略了对产生超额在职消费原因的探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转轨经济的现实。而本文的研究既是对中国经济改革中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为突破国内现有在职消费研究大多照搬西方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对超额在职消费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探究,也使本文具有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3、国内现有在职消费文献普遍基于国有企业,很少将非国有企业纳入研究范围。事实上,在中国“大政府、小市场”的整体环境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非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行为与后果同样会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因此,本文还丰富了有关产权性质与在职消费关系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与假说提出

(一)理论背景

在职消费的理论基本遵循Jensen和Meckling(1976)的思想,认为管理层在职消费是委托人和人之间成本的具体表现(也称“第一类问题”)[1],并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Hart,2001;Yermack,2006;Grinstein等,2009;Liu和Yermack,2012)[11-14]。而在国内学术界中,李宝宝和黄寿昌(2012)基于理论将在职消费定义为“经理个人以其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性资源的过度性耗费”[8]。与之相对,在职消费的效率理论既肯定了在职消费激励高管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为在职消费能最终提升企业业绩(Rajan和Wulf,2006;Marino和Zabojnik,2008)[2,15]。重要的证据在于,在职消费既然在全世界范围都如此普遍地存在,这反过来便证明了其在高管激励契约包(Incentive Package)中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观点相左,但在职消费的两大阵营都有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经验支持,并不存在主次之分,而如何协调“两大阵营”的分歧、证明两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已经成为在职消费研究的瓶颈所在。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协调思路。周仁俊等(2010)认为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寻求一个合理的程度,以及探索影响这种合理程度偏离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4]。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权小峰等(2010)、程浩(2013)及张月明和吴春雷(2014) [16-17,10]。但遗憾的是,上述文献要么止步于理论探讨,要么过度关注在职消费的高低程度而忽略了导致偏离产生的制度性原因,难以提供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行为和结果的全貌。万华林(2007)指出,在职消费的双重理论属性意味着研究在职消费必须详尽考察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9],暗示目前国内在职消费研究的“一边倒”现象很可能是内生于转轨背景的经济政治现实。基于此,现有文献分别从薪酬管制、冗员负担角度提供了一定的间接证据(陈冬华等,2005;刘银国等,2009;陈信元等,2009;张敏等,2013)[3,18-20]。

如上所述,在职消费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度”以及影响这个“度”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理。上述文献虽然关注到中国的制度背景,但却并未结合在职消费双重属性特征,仅笼统地研究相关制度对在职消费整体的影响。因此,针对转型期中国的经济政治的事实,本文将选取薪酬薪酬和冗员负担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典型手段,分别考察对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产生的影响,探索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行为背后的制度性原因。

(二)制度背景与假说提出

1.薪酬管制与高管在职消费。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企业微观行为内生于宏观制度环境,因此,在职消费问题自然无法回避中国特殊的薪酬制度现象―薪酬管制。陈冬华等(2005)指出,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承担了很多的政策性负担,企业目标由价值最大化转而变成目标多元化,而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部门由于处在信息的劣势方,很难低成本地观察到国有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制定整齐划一的薪酬管理体系几乎是政府的唯一解[3]。与国有企业多元化目标相对应的便是国有企业高管多元化的激励体系,而在这个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激励体系中,既包括政治晋升等行政激励方式,又包括在职消费等经济激励方式,因此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行为内生于其面对的薪酬管制。在道德或舆论上消极的在职消费,在经济学上可能只是高管在货币薪酬补偿不足情况下的一种自然反抗。当国有企业高管多元化的激励体系能够达到激励相容时,薪酬管制应当只会引起高管正常在职消费的产生,而一旦激励无法相容,则后果很可能是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Moral Hazard),即高管在职消费的额度和范围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反抗”,更成为满足其私利的工具和手段,进而产生超额在职消费。

以上关于薪酬管制对在职消费影响的背景和理论分析是基于国有企业的,那么非国有企业是否同样适用?事实上,中国转轨经济的最大特征便是“大政府、小市场”,在这一制度背景下,所有市场主体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相关限薪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锚定原理” ,非国有企业薪酬委员会在制定高管薪酬时很大程度上会参考同地区、同行业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即国有企业管理层扮演了类似标杆的作用,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政策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非国有企业同样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而在面对薪酬管制时,非国有企业高管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原因在于非国有企业高管激励包中除了在职消费以外并不存在仕途晋升等政治激励因素。

既然薪酬管制是对自由市场薪酬契约的人为干预和限制,其导致的多元激励体系在效率上自然无法与市场化的薪酬体系相媲美。一方面,在职消费作为弥补合理人力资本的一种自我激励方式,能够鼓励高管为企业(股东)尽职尽责、提升企业绩效。但另一方面,由于在职消费其难于监管的特性,使其很可能遭到高管的滥用,实际发生数额很可能远远超过合理的补偿范围,企业业绩进而受到损害。

2.冗员负担与高管在职消费。如前所述,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承担了很多的政策性负担。而当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时便会要求辖区内企业承担更多的雇员,国有企业自然是首当其冲(林毅夫和李志S,2004;刘慧龙等,2010)[21-22]。同时,在中国当前的转型期背景下,政府的角色相对强势,并且掌握着关键资源的分配权,某些情况下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市场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国有企业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面对政府的冗员要求时,民营企业与其拒绝,更为现实的选择是以承担冗员为条件,从而获得一定的政策性保护。刘春和孙亮(2013)的研究便表明,在国有企业完成民营化后,其政策性负担却显著增加,且所在地区就业压力越大,增加的便越明显[23]。

尽管现有研究关于冗员负担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冗员负担必将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以及边际效率的降低,最终损害企业绩效的观点基本成为共识(刘春和孙亮,2013;曾庆生和陈信元,2006;薛云奎和白云霞,2008;)[23-25]。而在中国上市公司基本建立了以业绩为基础的高管年薪制度背景下,承担冗员负担就意味着高管需要接受由此导致的个人货币薪酬水平的降低,作为“经济人”,高管自然会在薪酬激励体系中找到其他的弥补方式。张敏等(2013)便发现,国有企业承担的冗员越多,高管的在职消费规模越大[20]。正如在薪酬管制下分析的情况类似,一方面,为了让高管配合企业承担冗员负担,企业会满足高管合理在职消费的需求,此时,正常在职消费替代了货币薪酬对高管进行激励,可以预见这部分在职消费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无法完全分辨业绩的下降是由于冗员负担引起的还是高管经营不善所导致的,处于信息优势方的高管很有可能会夸大冗员负担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并要求更多的在职消费(即超额在职消费)作为补偿,进而导致成本的上升,最终损害公司绩效。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

1a:薪酬管制不仅会提高高管正常在职消费,同时还会引起高管超额在职消费;

1b:冗员负担不仅会提高高管正常在职消费,同时还会引起高管超额在职消费;

2a:高管正常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2b: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3.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机制。如上所述,在职消费由一种合理、必要的高管激励手段转变成公司成本的关键在于一个合理的“度”。从公司内部角度来说,当委员会各司其职,尤其是监事会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时,此时高管进行超额在职消费更有可能被股东所察觉、所制止。其次,从市场化进程角度来说。一方面,政府干预与市场化进程本来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的有形之手,无论是薪酬管制或冗员负担,的作用都会越来越弱,这便从根源上压缩了超额在职消费的空间。此外,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由于信息的透明度更高、社会舆论更加发达,无形中也增加了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的成本,重者甚至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预期随着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提高,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规模和负面影响都会有所减弱。最后,基于中国转型期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产权性质,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不同政治联系强度下,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动机和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国有企业高管实施了更多的在职消费,不仅降低了经理人激励契约的效率,更对公司价值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陈冬华等,2005;刘银国等,2009)[3,18]。但是,现有研究多从国有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出发,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管个人这一微观行为主体的作用,尤其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公众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关注,其在职消费行为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状况。与之相对,卢锐等(2008)便发现非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水平实际上高于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但企业绩效并不更好[26]。马连福等(2013)也认为由于政治晋升仍是激发国有企业经理人努力、敬业的主要机制,使得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行为更偏向表现为代表政府利益的“管家”而非掠夺者[27]。由于中国国有上市企业高管多半是组织派遣的“半官员”,其个人追求目标具有很强的仕途发展倾向,一旦组织发现或媒体曝光其奢靡在职消费行为,后果轻则警告、降职,重则甚至难逃牢狱之灾,正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国有企业领导反而更有可能约束和规范其在职消费行为。而对于非国有上市企业高管而言,一方面不存在约束其行为的政治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随着经理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很多高管更加注重眼前利益,在固定年薪制和股权激励尚不普遍的情况下,在职消费很可能成为其牟取超额私人收益的手段 。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本文进一步分析的假设:

3a:公司内部治理质量的越高不仅能约束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的行为,同时也削弱了超额在职消费负面的经济后果。反之,则不具有此效应。

3b: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不仅能约束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的行为,同时也削弱了超额在职消费负面的经济后果。反之,则不具有此效应。

3c:当最终控制人为国有产权且高管具有政治关系时(即强政治联系),不仅能约束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的行为,同时也削弱了超额在职消费负面的经济后果。反之(两个条件均不满足),则不具有此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至2013年沪市交易所上市的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并按以下标准对初选样本进行筛选:(1)为消除不同监管环境的影响,剔除A+H股13支,A+B股21支;(2)为消除个别极端财务数据的影响,剔除ST、ST*和PT股票共99支;(3)为控制新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造成的影响,剔除上市时间不足1年的32支股票。经过上述处理,最终获得308家上市公司6年的样本。本文所使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由作者手工整理所得。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说明

1.研究模型。本文使用模型(1)和模型(2)分别检验上述3个假设。考虑到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问题不仅包括短期横截面关系,还存在一定时变效应,而现有研究多采用的横截面和混合横截面数据只能反映同期和短期的变化效应。因此,本文采用了微观面板数据(Micro Panels)。通过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豪斯曼(Hausman)随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均不能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即理论上可以认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量没有实质差异,但考虑到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超额在职消费(Overperks)存在不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某些样本公司在样本年限内均未产生超额在职消费,Overperks连续为0),因此,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适。同时,考虑到模型随机误差项可能存在的截面异方差和同期相关,使用截面加权SUR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

2.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在模型(1)和模型(2)中,Normalperks和Overperks分别表示高管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首先,对于上市公司实际在职消费(Perks)的度量,国内现有研究多将年报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出”中披露的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八类明细项目数据加总而得(陈冬华等,2005)[3],但逯东等(2013)和张敏等(2013)[7,20]却发现,现有上市公司中极少有完整披露以上八个项目的,甚至呈越来越少的趋势。针对此现象,黄再胜(2013)[29]认为当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越高时,就越倾向刻意隐瞒与在职消费有关的信息披露。据笔者统计,样本公司中完整披露八个项目的不足总体四成,若仍沿用上述方法将导致样本数量的大幅下降,同时也会造成样本选择的偏差问题(伍德里奇,2010)[30]。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借鉴了李善民等(2009)、肖星和陈婵(2013)的做法[31-32],以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出”作为高管实际在职消费(Perks)的变量。

其次,对于超额在职消费的度量,本文采用高管实际在职消费与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预期正常在职消费之间的差额表示(权小峰等,2010)[16]。而预期正常在职消费则通过模型(3)估算得到。同时,参考马连福等(2013)[27]的做法,当得到的超额在职消费小于0时(即该公司该年未发生超额在职消费),令Overperks等于0,否则为该差额本身。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还将使用未做此处理的Overperks对模型重新进行回归。

3.薪酬管制。在模型(1)中,Gap表示上市公司高管面临的薪酬管制。已有研究发现,薪酬管制通常的做法就是规定高管年薪与员工年薪间不得超过若干倍,即管制的直接结果便是使得高管平均薪酬和员工平均薪酬的差距缩小。因此,借鉴陈信元等(2009)[19]的做法,使用薪酬最高前三位高管平均薪酬与员工平均薪酬的比值表示样本公司的薪酬管制状况。其中,员工人均薪酬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流量”与员工总数之比。

4.冗员负担。在模型(1)中El表示上市公司所负担的超额冗员。对于冗员负担的度量,本文参考张敏等(2013)[20]的做法,采用公司实际雇员规模与经济因素决定的预期正常雇员规模之间的差额表示。而预期正常雇员则通过模型(4)估算得到。

5.企业绩效。在模型(2)中,ROA和ROE均表示企业绩效。国内现有研究对于企业绩效的度量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以Tobin’Q和EPS为代表的市场化指标;2、以ROA和ROE为代表的会计化指标。对于市场化指标,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股市某些特殊的特征,使得采用市场化指标的条件不完全具备(周仁俊等,2010)[4]。因此,本文选用应用更广泛的ROA和ROE作为企业绩效的变量。同时,考虑到企业绩效和在职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借鉴谢德仁等(2012)[33]的做法,使用ROA和ROE的差分变量作为模型(2)的被解释变量。

6.控制变量。借鉴权小锋等(2010)[16],本文选择以下五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合成管理层权利变量(Power):1、管理层持股比例;2、董事长兼任CEO;3、董事会规模;4、内部董事比例;5、高管政治关联 。除此之外,本文还考虑了以下相关企业特征变量和区域变量:企业规模(LnAsset),定义为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Debt),定义为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盈余公积率(Surplus),定义为企业盈余公积总额与总资产之比;政府补贴(LnSub),定义为企业财政补贴总额的自然对数;独立董事规模(Indep),定义为企业独立董事总人数;资本密集度(Capital),企业固定资产与总资产之比;激励强度(Incentive),薪酬最高前三位高管薪酬与净利润之比;管理层贡献(Effort),定义为剔除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等外在因素后营业收入与总资产之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Top1),定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平方(Top12),定义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股份性质(State),定义为最终控制人为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则取1,否则取0;西部地区(West),定义为企业注册地为西部地区则赋值1,否则为0;东部地区(East),定义为企业注册地为东部时赋值1,否则为0 ;年份(Year),定义为年度虚拟变量。

四、实证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高管正常在职消费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891和0.0838,表明样本为右偏特征。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均值为0.0306,最大值为2.2142,标准差为0.1120,说明各样本公司高管利用在职消费攫取私人收益的力度存在一定差异。资产收益率(ROA)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009和-0.0007,表明中国制造业经营状况普遍处于“每况愈下”情形,这值得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薪酬管制(Gap)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7.6917和5.8987,且标准差达到7.2021,表明样本企业薪酬管制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冗员负担(El)的最大值为58.1383而最小值仅为-2.1103,标准差为1.6570,这与张敏等(2013)[20]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其余控制变量的标准差在整体上处在较低的水平,说明这些变量的分布在样本中具有一定趋同性,也反映了制造业的整体特征。

(二)多元回归分析

1. 制度背景与高管在职消费。表2报告的是薪酬管制和冗员负担对高管正常在职消费、超额在职消费影响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薪酬管制与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均负向相关,但前者不显著(系数-0.0006),而后者显著(-0.0014),部分支持了假设1a,说明高管更多时候是在“借薪酬管制之名,行牟取私利之事”。其次,冗员负担分别与正常在职消费、超额在职消费均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0036和0.0037),假设1b得到经验支持。意味着在承担超额冗员后,高管作为信息优势方,不仅得到了应有的薪酬补偿,还进一步获得了超额私人收益。

2. 高管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本文的目的之一便在于证明高管正常在职消费和超额在职消费作为“两大阵营”的现实代表,应该对企业绩效分别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即为在职消费是一个“度”的假说提供直接的经验支持。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被解释变量为ROA时,高管正常在职消费为0.0311(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而超额在职消费系数为-0.0202(同样在5%的水平下显著)。以上结果意味着,正常在职消费发挥了类似货币薪酬中“最优契约”的激励作用,是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产生的,而超额在职消费则属于成本的一种,其代价是牺牲企业(股东)的利益。在职消费“效率理论”和“理论”均得到经验支持。而当被解释变量为ROE时,以上分析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假设2a和2b均得到验证。

3.超额在职消费的治理机制 。表4报告的依次是不同公司治理质量、不同市场化进程及不同政治联系强度下薪酬管制、冗员负担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规模的影响。首先,当样本为公司治理质量较高组时,尽管薪酬管制(Gap)和冗员负担(El)仍然分别与超额在职消费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但均不再显著。与之相对的,当样本为公司治理质量较低组时,Gap和El分别于Overperks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证明了随着公司治理质量的提高、监督体系的完善,使得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掠夺之手得到有效控制。其次,当样本为不同市场化进程组时,可以发现:薪酬管制、冗员负担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之间依次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但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意味着当前转型期背景下,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高管牟取私人超额收益的约束力不明显,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考察不同政治联系强度是否对原有假设产生差异化影响。由表4可知,薪酬管制和冗员负担分别与超额在职消费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但强政治联系组的系数不显著,而弱政治联系组显著,这一结果为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行为更偏向于表现为代表政府利益的“管家理论”提供了初步的经验支持。

与表4对应,表5报告了以上不同分组下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首先,当样本为高、低公司治理质量组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ROA)均呈负向相关,但前者不显著而后者显著(系数为-0.0668),说明公司治理质量的提高不仅约束了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行为,更削弱了这一行为负面的经济后果。其次,当样本为不同市场化进程组时,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负向相关,但都不显著,这与表4的结果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说明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对高管攫取超额在职消费行为和后果的约束效应均不明显。最后,当样本分别为强政治联系、弱政治联系时,前者的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为负相关,但不再显著;后者则为负相关且显著,进一步支持了本文关于政治力约束高管行为和后果的假说。假设3得到了应验。

通过表4和表5可以发现,就目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行为和后果而言:一方面,公司内部治理质量提高带来的效应比市场化水平提高的效应更为显著;另一方面,在当前政府依然较为强势的背景下,政治力约束比市场力约束可能更为直接有效。

(三)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检验。高管超额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一方面,超额在职消费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绩效越好也可能引起更高的超额在职消费。前文采用了差分变量的方式来控制此问题,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本文进一步作了以下测试。采用Hausman内生性检验并将解释变量整体滞后一期的方法重新进行测试,结果并未发生实质变化。

2.变量替换。对于高管超额在职消费(Overperks),本文在前面曾规定当小于0时,令其等于0,为了避免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特定变量设定的结果,本文重新使用未作处理的Overperks对所设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得出的结论与前文结果是一致的。

五、结论

在职消费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弈成汗牛充栋之势。然而,纵观现有在职消费研究,一方面多陷入过度关注其是观还是效率观的理论桎梏之中;另一方面却鲜有关注、分析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对在职消费问题的影响。实际上,明确上市公司高管过度在职消费产生的根源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不同的产生原因对于如何治理乃至消除过度在职消费的政策建议是截然不同的。鉴于此,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尝试找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作用机理的制度性原因,并证明“理论”和“效率理论”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背景下,薪酬管制、冗员负担都引起了更大规模的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并且,高管正常在职消费有益于企业绩效,而超额在职消费显著损害了企业绩效,这为“两大阵营”之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即在职消费很大程度确是一个“度”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还发现:公司治理质量的提高能够削弱薪酬管制和冗员负担引起的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同时弱化了超额在职消费消极的经济后果,而当样本为强政治联系组时(国有控股+政治关联),同样存在类似的约束效应。但弱政治联系(非国有控股+无政治关联)以及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则未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以上结果说明,中国现阶段对高管滥用在职消费的约束一方面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督;另一方面则是迫于政府的威慑力。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国内外有关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厚,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但国内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概念的界定差异较大,国外学者的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对象,除我国传统意义中的民族外,还指少数人群体中的种族、土著、原著和移民群体,较中国的少数民族定义更具广泛性,也更强调研究对象的地域性和国别性。所以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种族、移民群体的消费行为展开。例如,美国的华人消费群体、匈牙利的德裔消费群体、西班牙裔美国人的消费行为研究等。2.少数民族消费行为重要性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消费者能够创造新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收益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出生于波兰的卢因作为一名犹太教后裔,早在1946年就开创了行为研究与少数民族行为研究。之后的MarilynHalter、H.H.Kassarjian、D.M.Stayman(1989)通过食品的实证研究也发现民族性与少数民族消费间具有一定关系。YupingLiu(2000)就认为少数民族消费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市场不仅容量在增加,而且随着各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购买力也在持续增长。Bauer(1960)认为,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并不是像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最大化效用”,而是最小化相关风险。我国学者张琦(2001)认为,少数民族即期消费不旺、需求拉动不足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吕学芳(2002)认为,开拓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彭林绪(2000)、姚伟钧(2005)、熊正贤(2010)认为,开拓土家族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来发展土家族地区经济,先必须了解土家族地区居民的消费特征,并对土家族居民的消费模式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还有个别学者从民族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土家族居民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行了定性探讨。3.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因素变量的研究。基于此角度研究的文献最多。国外学者对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特殊属性有较深入的定性研究。近十年来,有许多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少数群体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对美国移民研究为甚,将其归因于文化、宗教、社区等主要因素。Hirschman(1960)通过大量实证调查发现,宗教对消费者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JaneSojka和PatriyaS.Tansuhaj(1995),通过对1970—1990年公开发表文章的整理发现,研究交叉文化状态下的消费行为,为以后多元文化下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少数群体的文化、宗教等主要方面展开的研究。YupingLiu(2000)将影响美国移民消费的因素归结为文化和移民小团体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原因构建理论模型。还有很多学者都认为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重要变量。Rook和Levy(1983)展开了对消费行为的仪式化和象征意义的研究。紧接着学者Mccracken(1986)、Schtte和Ciarlante也开始进行了对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认为消费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同样,我国学者彭林绪(2000)从居住饮食文化的变迁角度探讨了土家族生活消费的变化。余石(2001)采用总量数据建立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消费函数的数学模型,并对该地区的总消费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绝对收入假说与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姚伟钧、刘朴兵(2007)从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了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的特征。4.营销战略角度的研究。有部分国外学者看到少数民族消费群体的重要性,为了吸引这一市场消费者,满足其特殊市场需求,分别从市场营销角度构建模型,提出各种营销策略。如:JinnieJinyoungYoo(2010)运用广告,JangHoMoon(2010)用数字媒体吸引少数民族消费者来促进商场销售,RamuGovindasamy、VenkataPuduri和JamesE.Simon(2010)提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西班牙裔美国人购买有机食品等。中国对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更多是基于消费行为理论的实地调查的实证检验。如学者李培宏(2006)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王飞雄、张鲲(2003)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高海霞(2008)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消费研究。康薇、高云(2005)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消费行为进行的比较分析。康德彪、马莹莹(2008)以怀化市居民为例对少数民族文化偏好型旅游市场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如对我国少数民族金融消费行为研究。侯玉霞(2011)对民族村寨入境游客的消费行为的研究;孔凡磊(2011)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消费行为的研究等。

(二)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相关的研究

消费行为理论是现今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与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相关联的是以菲利普•科特勒的相关研究和文献为主,主要体现在消费行为影响变量与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第一,宏观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第二,消费者购买过程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2000)指出,消费者购买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消费者行为是个广义概念,包括购前准备、购买、购后反应三个阶段。第三,基于品牌知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科特勒,他认为影响变量有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而后李国庆(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将影响变量概括为三个方面:涉入度、品牌知觉差异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追求———H/U。1.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少数民族消费行为主要借鉴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活动(即S-R理论)和迪齐奥(1947,1964)的消费者行为的情感和非理性心理决策方面,以及GeorgeKatona(1953)开创的将消费者意念和态度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的技术。他的消费理论和对消费者的关注至今仍被认为是对经济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的巨大贡献。Assael(1998)提出,消费者动机是一种引导消费者朝着满足其需求行为的驱动力。Belk(1978)、Bocock(1993)、Oswald(1996)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消费者的符号消费行为。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行为科学角度研究。著名学者麦克尔•R.所罗门开创了消费者行为学跨学科消费者行为金字塔研究。3.市场营销学的研究。PhilipKotler(2000)给出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义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之后的品牌忠诚研究、消费者的学习模型;罗杰斯(1959,1962)的消费者分类;克拉格曼(1965)提出的低度介入的消费者决策方法以及韦尔斯(Wells,WilliamD.1993)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依据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识别、寻找、购买、消费、消费后),给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分析路径。4.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少数民族消费者行为研究从中借鉴了概念和研究视角。如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社会阶层以及包括意见领袖和个人影响在内的新扩散理论(Warner,Meeker,Eells1949;Katz,Lazarsfeld1955;Rogers1962)。张梦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影响我国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关键动因。另外,显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和参考群体(referencegroup)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运用及仪式化和象征意义(Rook和Levy1983,Rook1985)、经验和新奇行为(Holbrook和Hirschman1982)以及宗教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Hirschman1983)、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Mccracken1986)。

二、少数民族消费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奖励力度 奖励类型 在线好评意愿 知识贡献意愿

1.绪论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网购市场中,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前会不断地搜寻信息,辅助决策的制定。Chen and Xie (2008)和Dellarocas (2003)等的研究表明,在线评论可辅助企业的产品销售,对于产品销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

然而,随着网民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逐渐疲软,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甚至好评,许多商家和企业纷纷利用5分好评返现金,好评返购物券等等奖励方式来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有研究表明,奖励可以认可与表扬人的行为,并能够使其行为保持下去。Nunes&Park(2003)在其研究中表明,消费者对奖励的偏好受到奖励类型的影响,当奖励的类型与所购产品密切相关时,消费者更偏好直接奖励。Zhang等(2000)又探讨了奖励的感知价值对于顾客的效用,研究发现容易获得的、小额的奖励对于获取竞争对手的顾客非常有效,而门槛较高的的大额奖励更容易增加客户黏度,维持现有顾客。

由于奖励常常作为一种激励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那么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从何而来。Dichter(1966)最早在其研究中提出自身相关、产品相关、信息相关以及其他人相关4个与正面口碑有关的动机。Henning-Thurau等(2004)对网上存在的2000名消费者数据进行了收集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目的、社交沟通欲望、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及帮助他人是消费者口碑传播动机的重要因素。Gode等(2004)将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动机划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动机出于内在心理需求,如道德感,而外部动机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诱发的,如企业给予折扣、奖励等。

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奖励、在线评论及其传播动机的研究非常丰富,且较为成熟,然而单从奖励如何对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行为产生影响,在什么水平上的奖励能最有效刺激消费者进行在线评论等等,这些疑问在学术研究中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因此, 本研究通过情境实验设计,模拟真实场景中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前的情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是否一定会对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二是,商家或平台给予的奖励以何种方式影响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即在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下,奖励的类型和奖励力度怎样才是更有效的?

2.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2.1 研究模型

为了探究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影响,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将奖励划分为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两个层面,探讨在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下,不同的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基于奖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1953)通过鸽子实验发现了奖励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指出奖励是为了期待某种结果而给予的,体现了奖励的正面强化作用。为了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评论的积极性,企业往往采取“利诱”的方法,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1:奖励能够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

黄静等(2013)在其研究中,以咖啡店推荐为背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现金或礼品对顾客推荐意愿的影响。而网络购物中企业选择的“利诱”方式往往也是返还部分现金或发放优惠券。此外,由于我国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不同于他国,对价格的感知敏锐性可能相对外国较敏锐(张黎,2006),因而对奖励力度变化的感知可能较高,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如下:

H2: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H3: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在商家提供不同奖励的情况下,当顾客觉得“有利可图”时,就有可能去发表在线好评。尽管商家提供奖励的方式很多,但是具体哪种奖励类型更加有效我们无处得知。在奖励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奖励力度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也随之变化;在奖励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奖励类型由现金变为优惠券时,对消费者的影响也随之改变,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

H4a: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b:相较于低奖励力度,高奖励力度会加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c: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高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H4d:相较于优惠券奖励,现金奖励会加强低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常常通过付出时间、精力等来换取某种回报。在商家给予奖励的情况下,消费者个性特征中的知识贡献意愿影响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行为。据此推测,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越强,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据此提出的假设如下:

H5a: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力度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H5b:知识贡献意愿会调节奖励类型与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之间的关系。

3.研究设计

3.1 实验情境设计

本研究通过一个2(奖励类型:现金,优惠券)*2(奖励力度高,低)的组间实验来对本出的实验假设进行探讨和检验。实验空白对照组只给购买场景,然后让被试填写发表在线好评的可能性。在本研究的实验操控中,在总购买金额30元的情况下,“奖励5元”被控制为高力度,“奖励2元”被控制为低力度。笔者通过随机发放实验调查问卷将被试自然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每位被试者首先阅读调查问卷中的实验情境,然后再填写问卷下的问题从而完成调研。本文选取现实生活中网购零食的场景为实验场景,因为网购食品场景在网购者的生活中重复购买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商家推出的奖励方式可能更为关注。

3.2 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情境实验法,以问卷辅助调查,在实验设计中,本文作者对实际情形进行模拟,还原顾客收到货物、发表在线评论前的场景,对情境细节的设计,对问卷各题项的斟酌和选取等都进行了反复的思量,从而形成最终问卷,然后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了本研究的数据。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3.3数据分析方法

在数据处理中,本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对假设进行验证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保证问卷题项的准确性,并使各研究变量得到精确解释。再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一一验证。

4.数据分析

4.1 样本数据统计

4.1.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共有275名被试,最终收回问卷共275份,剔除作答不完整的问卷及所有选项均一致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50份。从第一组到第五组的有效问卷率分别为89.1%,94.5%,98.2,87.3%,85.5%,符合要求。其中被试者年龄都在18-25岁,可见被试者均为年轻群体,与目前网络购物的主力人群特征相符,因而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学本科,占比80.4%,研究生占比19.6%,总占比达到被试样本的100%,说明被试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

4.1.2 操控检验

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操控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不同组间的实验操控设计是成功的。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问卷的信度系数α值均在0.7以上,通过信度检验,KMO均在0.5以上,接近1,Sig值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通过效度检验。

4.3 假设检验

实验所得有效空白对照组问卷47份,在设有奖励情境的问卷中随机抽取47份问卷,分别对在线好评意愿5个题项求均值处理,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3.38,有奖励条件下,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值为4.74,大于3.38,说明奖励能够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产生激励作用,分析结果支持假设H1。

4.3.1 主效应及交互效应分析

依据主体间效应检验的结果可知,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主效应显著(F=4.951,P=0.0280.05),但数据表明,奖励类型和奖励力度存在交互作用(F=4.722,p=0.032

4.3.2 调节效应分析

对所得到的知识贡献意愿值进行标准化,从而分为知识贡献意愿大和小两个水平。由数据可知,ALS(知识共享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F=2.341,P=0.0040.05)。分析结果拒绝假设H5a,支持假设H5b。

5.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发现,奖励力度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奖励力度越大,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就越强,这一结论也正符合生活中消费者的心理状态,说明商家给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强,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可能就越强。

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有明显作用。其中。现金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大于优惠券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

奖励力度和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有交互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奖励力度的变化在奖励类型的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奖励类型的变化在低奖励力度水平上未引起因变量的显著变化,在高奖励力度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也即在实际网购中,当商家给予的奖励额度较低时,不论是现金奖励还是优惠券奖励,其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作用是没有显著区别的,而在高奖励额度下,基于消费者对可能立即兑现的现金的感知,更倾向于获得现金,因此现金方式比优惠券方式对消费者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更强。

5.1.2 知识贡献意愿的调节作用研究

本研究发现知识贡献意愿对奖励类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奖励力度无调节作用。从图3可以看出,当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较低时,现金奖励比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更大,而随着消费者知识贡献意愿的增强,优惠券奖励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影响明显超过现金奖励的影响,也即知识贡献意愿较高的消费者,对优惠券奖励的感知价值高于知识贡献意愿较低的消费者。徐俊毅(2007)在其研究中证明,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情感投入程度越高,顾客忠诚度越高,而情感投入是影响顾客知识共享意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故当消费者的知识共享意愿高时,相应的顾客忠诚较高,为了表明自己对商家的忠诚,有些顾客更愿意接受商家给予的优惠券的奖励方式。

5.2 管理启示

本文的研究从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从事网络销售的商家和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越大,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就越大,消费者进行在线好评的意愿就越强。此点在网络销售中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商家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在线好评,增加商品在线好评的数量,在对消费者进行奖励刺激时,可根据商品价值及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增强奖励对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使更多消费者参与到在线好评的发表中来。

第二,不同的奖励类型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的意愿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商家最好选择现金奖励的方式来激励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结合奖励的力度来讲,如果商家计划对消费者进行奖励的力度较低时,换不同的奖励方式对消费者的激励作用都不大,即用现金奖励或者优惠券奖励都可以;而当商家给予的奖励力度较高时,最好选择现金方式来进行奖励,这样对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意愿的激励作用更高,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加有利于商家获得更多的商品评论。

第三,消费者的知识贡献意愿不同,对奖励感知到的价值也有所区别。针对知识贡献意愿低的消费者,现金对其的激励作用大于优惠券的激励作用,商家应采取现金奖励的方式;而对于知识贡献意愿高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商家的忠诚度也相对较高,可能优惠券对此类消费者的激励作用更大,这种情况下采取优惠券奖励的方式可能更好。

总的来说,由于奖励机制在在线销售中仍属于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其作用方式和效用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实验情境模拟收集数据,并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营销意义的结论,对于网络商家和平台使用奖励机制刺激消费者发表在线好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路。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商家利用奖励机制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可以达到一个共赢的局面。虽然在本研究中,笔者力求过程研究,程序科学。但因受资源、条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本文仍存在很多不足,若样本的数量、样本的类别、实验场景、奖励条件等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本文仍存在一些局限,后续研究可在样本选择、购物场景、金额设置、奖励类型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多可广泛适用的有价值的结论,探讨奖励机制不同情况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 吴宏宇, 姚琦. 奖励类型对顾客推荐意愿之影响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96-100.

[2] 徐俊毅. 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前因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基于化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07.

[3] 刘淑静, 张希风. 互惠性偏好, 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J]. 江苏商论, 2012 (11): 135-140.

[4] 张黎. 价格促销对商店整体价格形象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5): 25-31.

[5] 朱翊敏. 享乐还是实用-产品类型与奖励类型对消费者推荐意愿的影响[J]. 营销科学学报, 2014, 10(2): 15-28.

[6] Chen Y, Xie J. Online consumer review: Word-of-mouth as a new elemen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mix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3): 477-491.

[7] Dellarocas C. The digitization of word of mouth: Promise and challenges of online feedback mechanism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10): 1407-1424.

[8] Godes, David and Dina, Mayzlin. Using Online Conversations to Study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 [J]. Marketing Science, 2004,23(4):545-560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790143);扬州大学研究生科创基金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4日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疲软之势,中国的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当年GDP的比率)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3年的49.8%,并且低于巴西、印度、南非以及俄罗斯等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率。由此可见,有效需求不足已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刺激居民消费并保持其稳步增长成为了国家和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学术界对于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很多学者基于绝对收入假说(Keynes,1936)、相对收入假说(Duesenberry,1949)、持久收入假说(Friedman,1957)等经典经济学的消费理论,提出了刺激消费要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等(陈中新,2011)。还有些学者在借鉴经典消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居民收入的分配政策(刘国光,2002;刘钦国,2007)、消费信贷环境(陈中新,2011)、收入的不确定性(许桂华,2013)、消费者行为(万广华等,2001)等多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需不足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要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完善信贷消费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此外,更多的学者认为,居民的消费对收入尤其是本期收入的变动反应更为敏感,因而由谨慎消费心理而造成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是近年来制约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其建议,为完善经济理论、推动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居民总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方面,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国内外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成果进行综述。

二、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的基础理论

多年来,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居民的消费问题,尤其对居民的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Keynes(1936)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与当期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消费与当期收入同方向变动。此外,绝对收入假说在解释计划经济时期的消费者行为方面效果很好(臧旭恒,1994)。随后,库兹涅茨(1942)研究发现,消费与收入总是维持在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相当稳定,总是在0.84与0.89之间徘徊,这就是“库兹涅茨反论”。在此之后,很多新的消费理论应运而生。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受当期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其他人的消费行为也会影响着消费决定(Duesenberry,1949)。

自二战以来,作为西方研究消费者行为主流理论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简称LC-PIH)指出,消费依赖于居民的持久收入而不是当期收入,其中持久收入是指跨期一生收入的平均值,因而消费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Modigliani,1954;Brumberg,1954;Friedman,1957)。然而,将理性预期方法与消费行为理论相结合的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消费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消费的预期增长率与个人收入的预期增长率无关,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没有影响(Hall,1978)。此外,Hall提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理论(REPIH)表明,本期消费只与前期消费有关,其他任何变量都无法解释或预测消费。Zelds(1989)、Caballero(1990)运用预防性储蓄假说诠释了消费的过度敏感性。Carroll(2006)提出,在确定性情况下居民消费的最优化行为取决于其一生的总收入,而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其最优化行为通常追随收入曲线同步波动。

三、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计量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消费与当期收入关系的研究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分歧,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消费对收入是过度敏感的,即消费与当期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lavin(1981)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最早发现了消费与同期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把它称为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Johnson(1983)利用澳大利亚的数据做了定量研究,也发现了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Daly,1981;Hadjimatheou,1981;坎贝尔,1989;曼昆,1989;Muellbauer,1983;Cuddington,1982;Rod Alessie,1997;Tullio Jappelli,2000;Annamaria Lusardi,1997;Luigi Pistaferri,2000)。骆祚炎(2010)、尹光霞(2011)等通过研究居民的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等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证明了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Deng and Jin(2008)使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λ假说”检验,提出我国城镇居民对其当期收入是过度敏感的。而同样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存在着过度敏感性(金晓彤,2002;隋艳颖、夏晓平,2009;高梦滔、毕岚岚,2010;张邦科、邓胜梁,2012)。艾春荣、汪伟(2008)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变动对预期收入的变动呈现出过度敏感。然而,贺京同、霍焰、程启超等(2007)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探究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指出:行为因素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从而使我国居民消费对收入的敏感性并不强,具有平滑性。

在分析过度敏感性方面,学者采用的分析方法相似。一种是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过度敏感性。王合绪、夏阳(2000)使用固定系数模型,隋艳颖、夏晓平(2009)和孙凤(2002)等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特征,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但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韩立岩,1998;杭斌,2001;赵文奇,1996)。刘钦国(2007)按照收入的多少将城镇居民家庭进行分组,宋冬林、金晓彤、刘金叶(2003)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可变参数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经验分析,发现在不同收入层之间,消费敏感性呈“W”形分布。高月梅(2011)采用可变系数的Panel Data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对本期收入存在显著的过度敏感性,且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程度不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另一种是通过研究相关系数来分析消费过度敏感性。Campbell和Mankiw(1991)提出了“过度敏感系数”,并且对美国1948~1985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美国居民的消费敏感系数在0.4~0.5之间。杭斌和申春兰(2004)通过构造状态空间模型,周建(2005)采用变参分析的方法探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系数的情况,发现消费敏感系数较稳定。还有一些学者探究了相对谨慎系数,李勇辉、温娇秀(2005)测算出我国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是5.0271,而易行健、王俊海、易君健(2008)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为11.53。张安全(2012)运用面板数据研究得出,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约为6.4,而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则为12.3。还有一种是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张邦科等(2012)通过假说检验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对当期收入都是过度敏感的。王芳(2007)利用Panel Data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都存在过度敏感性,并且呈现倒“草帽”型分布形态。李凌、王翔(2009)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反应的对称性是不一样的。此外,李凌等(2009)通过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高于农村居民,而非耐用品支出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低于农村居民。张艾莲、刘柏(2013)则提出,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体现了居民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联度,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高于农村居民,消费的短视行为比较明显,消费行为过于谨慎。

四、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

(一)不确定性对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不确定性主要是指未来收入和预期消费支出的不确定。国内外学者对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消费过度敏感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不确定性会使消费过度敏感性增强。在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谨慎性的程度方面,Madsen和McAleer(2000)提出不确定性是导致消费者偏离LC/PIH假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居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决定消费如何变化的重要因素(万广华、张茵、牛建高,2001)。当居民面临的收入或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增强时,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预防性储蓄将会增加,从而消费对当期收入更加敏感,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增强(Blanchard、Fischer,1989;Leland,1968;孙凤,2001)。臧旭恒、裴春霞(2004)认为,未来不确定性的程度与消费者的谨慎动机的强度密切相关。周少杰(2010),杜宇玮、刘东皇(2011)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无论从我国总体还是分城镇和农村来看,我国居民都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李辉、徐会奇(2011)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决策具有预防性储蓄的特征,并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异质性。此外,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我国居民的储蓄,是抑制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之一,而农村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比城镇居民更高(樊潇彦、袁志刚、万广华,2007;王辉、张东辉,2010)。

(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有一种观点是将λ作为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信贷市场不发达、失业等会使部分消费者受到信贷的约束,从而无法实现消费在各个时期的最优分配。Zelds(1989)、Deaton(1992)深入研究了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提出信贷约束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且使得消费对同期收入更加敏感。Flavin(1981)对美国的宏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流动性约束是导致消费对收入过度敏感的重要原因。王合绪等(2000)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骆祚炎(2007)认为,流动性约束使得消费者用当期的收入进行消费,因而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与当期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欧阳俊等(2003)提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流动性约束特征,并且流动性约束是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杭斌、申春兰,2009),对居民短期消费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王东京、李莉,2004)。杭斌等(2004)认为,降息对消费的刺激作用的强弱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有很大的关系。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骆祚炎,2007)。但利率不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刘钦国,2007)。居民通常为了避免在下期受到流动性约束而选择在当期不动用储蓄甚至是增加储蓄,因此消费就呈现出了过度敏感性的特征。

(三)其他因素对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以及综合这两者甚至文化与习惯等多方面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丰富了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成果。王合绪、夏阳(2000)认为,统计中的总计误差、短视行为、预防性储蓄以及流动性约束等都可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还可以用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约束来解释(彭文平、杭斌,2001;申朴、刘康兵,2003)。还有学者提出,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差异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的重要潜在因素,而消费惯性则会影响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的决策,消费惯性的增强会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邹红、喻开志,2011;杭斌、郭俊香,2009;杭斌,2011)。此外,有些学者认为,居民家庭债务的过度膨胀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Dynan and Kohn,2007;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12)。陈太明、杜两省(2014)则提出,剥离全国层面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的总体波动后,省级城乡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明显降低,封闭经济约束假说适用于解释我国省级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变动。

五、政策建议

(一)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对不同收入等级的居民区别对待,实施差异化的刺激消费政策。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提高各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社会的总需求。

(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健全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收入的增长预期,改善信贷环境,倡导信贷消费,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降低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三)完善宏观体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大收入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平衡居民的消费结构,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J.Y.Campbell and N.G.Mankiw.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a Cross-Section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

[2]Zeldes S.Consumption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2.

[3]骆祚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与消费过度敏感性[J].财贸研究,2010.2.

[4]申朴,刘康兵.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J].世界经济,2003.1.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3篇

关 键 词:消费;过度敏感性;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012-05

一、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的理论回顾

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理论后,库兹涅茨对美国1869~1938年的国民收入与个人消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消费始终与收入维持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一直在0.84与0.89之间徘徊。这便是“库兹涅茨反论”。为了解释“库兹涅茨反论”,许多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应运而生。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对此做出了贡献。但该两个理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前瞻的,但在方法上却是后顾的。为了克服这种矛盾,霍尔采用理性预期的概念,用随机方法修正了上述两种假说的缺陷(Hall,1978)[1]。他描述了一个消费者最优化的欧拉方程,用欧拉方程刻画了消费者在两期消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相对价格的情形。该相对价格是未来一单位消费的贴现成本。他假定效用函数为二次型:

这样在某一期消费的边际效用(成本)为(1-αc0), 在第t期的期望效用收益为E0(1-αct)。根据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某期的边际效用和第t期的的期望效用收益应该相等,从而得到E0(ct)=c0。这就是欧拉方程。依此类推,更一般地,在每一时期,下一时期消费的期望等于现期消费。即有ct=ct-1+et。这表明消费符合随机游走特征,消费的变化与收入水平等无关且是不可预测的。

这个理论的涵义是,既然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那么消费者将根据一生的资源或持久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他就会对今后可能得到的资源或持久收入做出理性的预期,从而使一生预期的效用最大化。这意味着消费者在做出现期消费决策时,总是根据所有可能收集到的现期收入、未来收入、各种资产的存量和价格走势等来进行决策。因此所有的信息都已经在现期消费中得到反映,下一期的消费自然就只和现期消费有关,而与以前的消费及收入无关。然而对该理论的实证检验却表明,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Flavin,1981)[2]和“过度平滑性”。由于理性预期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在存在风险和信贷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的消费行为,坎贝尔和曼丘就提出一个所谓的λ假说(Campbell and Mankiw,1991)[3]。他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按照LCH选择消费路径,另一类消费者按照即期收入来确定当期消费,第二类消费者所占的比重为λ,则全社会的总消费函数为∑ct=(1-λ)Etyp+λyt。该理论实际上是对持久收入理论和绝对收入理论的一个综合。检验结果表明,消费者滞后3期时λ的估计值为0.42,滞后5期时λ的估计值为0.52,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彭文平,2001)[4]。

近年来有学者对中国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研究。宋冬林等(2003)[5]认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表现出过度敏感性,为使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有必要采取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宋冬林等的研究没有根据LCH假说考虑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彭文平(2001)[4]认为,流动性约束、利率的内生变化和非生命周期理论等可以解释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王合绪等人(2000)[6]认为,统计中的加总误差、短视、预防性储蓄以及流动性约束等可以用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王合绪等人使用固定系数模型验证了中国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经济机制和利益关系在发生系列变化,可以使用可变系数模型来分析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同时也应该从LCH的角度综合研究包括利率在内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本文借鉴其他文献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并从过度敏感性的角度寻找促进广东消费和通过消费拉动广东经济的对策。

二、消费过度敏感性检验的理论模型

根据λ假说,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按照LCH选择消费路径(理性消费者),第二类消费者按照当期收入来确定消费(短视型消费者),第二类消费者所占的比重为λ。根据理性预期假说,第一类消费者的消费函数为:

同时假设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为yd,则第二类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为λyd,且第二类消费者的消费函数为:

(7)式中的各变量均取对数值。其中,rt≈ln(1+rt)。(7)式的结论认为,根据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消费的变化量只和本期利率相关,和本期收入不相关。本文结合(6)和(7)式来综合分析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得到如下理论模型:

(8)式中的符号与前面各式中的符号有部分相同,但符号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具体说,在该式中,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变量已经是原始数据的对数值,利率不取对数值(利率取对数后将会成为负数并且很小,不利于在统计上分析其影响和经济意义)。c0代表各期居民自主消费的变化量,在这里假定该自主消费变化额不变。α?姿是消费增长指数的收入增长指数弹性,δ是消费增长指数的对数值对利率变化的导数。?着t是指随机误差。在(8)式中,α是第二类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0

由于中国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各种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公式(8)中的经济关系不可能固定不变。因此本文拟采取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对公式(8)进行模拟。卡尔曼滤波的主要作用是,当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从而可以对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且当出现新的观测值时,能够利用卡尔曼滤波连续地修正状态向量的估计。本文之所以不采取面板模型中的变系数模型,是因为在这里不需要进行截面识别。

三、数据来源、符号说明及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1980~2005年各期。数据覆盖1980~2004年共25年。除利率外数据均使用人均指标。具体来说有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为人均纯收入)指标。这些数据除直接从统计年鉴查到的外,均根据广东省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加权计算得到。其中,利率以利率发挥作用的时间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为平滑数据,本文均采用实际数据(不变价格)。实际数据在名义指标的基础上除以相应的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计算得到。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是以1950年为100。其他依此类推。

(二)数据符号

1. 实际人均等指标(不变价格)及其符号。实际人均消费――PCR,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PDIR,实际利率――RRGD,实际人均总资产额――TAR。

2. 实际人均指标的自然对数值及其1阶差分符号。实际人均消费对数值――LOGPCR,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值――LOGPDIR。LOGPCR(-1)代表滞后1阶,其他类推。实际人均消费对数值的1阶差分――D(LOGPCR),其他类推。

(三)数据处理

ADF单位根检测发现,原序列的水平值及1阶差分序列均不平稳。其水平值的2阶差分平稳。对序列求自然对数后(利率不取对数)进行单位根检测发现,各序列的水平值仍然不平稳,但各序列的1阶差分已经平稳。这些检验均是在有常数项和没有时间趋势项的情况下得到的。根据表1可以发现,LOGPCR、LOGPDIR、LOGTAR、RRGD的1阶差分平稳,因此DLOGPCR、DLOGPDIR、DLOGTAR、DRRGD等变量能够进行线性回归,而且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表1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注:1.(c,0,2)中的2表示滞后2阶,0表示无趋势,c表示带截距项。其他依此类推。2.上述结论在95%的显著水平上成立。3.实际利率的1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平稳。

四、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构筑如下量测方程:

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α?姿和δ的时间变化情况。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1的描述。从表2可以看出,除1981年消费增长指数对收入增长指数的弹性为负数外,其余年份均为小于1的正数。α?姿在1995年达到最高值0.6407,1994年以后基本在0.6以上。由于是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它小于1,因此?姿至少要大于0.6407。即广东第二类消费者至少占到总消费人口的64%以上。这说明大部分广东居民的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广东缺乏经济分析意义上的理性消费者。从α?姿的时间分布看,1987年以后α?姿明显增大,考虑到中国居民从整体上看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骆祚炎等,2005)[7],由此可以肯定广东第二类消费者的比例在1987年后出现明显的增长。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和风险对居民的消费支出行为产生明显影响,居民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加之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加大。

从δ的变化情况看,1987年以前其值为正数,1987年以后其值为负数。1987年以前名义利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87年后利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1987年以前广东居民利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1987年以后利率的收入效应仍然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居民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这与居民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支出的增长预期、储蓄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

表2α和δ的时间变化情况

图 1αλ和δ的时间变化图(sv1和sv2分别代表αλ和δ)

五、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探讨

(一)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支出的增长预期使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增强

中国在转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一是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把当前收入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备后患。二是住房等大宗固定资产需要有较大的初始投资。三是未来的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是一笔较大负担。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认为“更多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1.2%,虽上升不到一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02年来的较低水平。尽管存在物价和利率预期上涨因素,消费意愿仍较平淡。2006年第2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17%,与第1季度相比季节性下降5.1%。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20.3%,分别比上季和上年同期上升1.3%和3.1%,居民对未来收入谨慎乐观。自2005年第3季度起,居民对“物价过高”判断的占比逐季回落,但2006年第2季这种下降趋势发生逆转,居民的判断升至24.4%,较上季提高2.3%。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2.1%,比上季下降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指数CPI在4月和5月份同比分别上涨1.2%和1.4%,加之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31.1%,比第1季度跃升12.3%[8]。市场化的改革不仅加大了居民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使居民面临的个体风险增强。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加。广东居民同样面临上述问题。

(二)微弱的财富效应削弱居民资产对消费的平滑作用

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过度敏感,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资产对消费的平滑作用不强。实证分析表明,广东居民资产和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居民资产和消费的误差修正ECM 模型来分析财富效应:

D(LOGPCR)=0.0883*D(LOGTAR)-0.3808*ECM(-1)+0.0614

(12)

t=1.24-3.834.78

其中,ECM代表资产和消费的协整关系。R-squared=0.4942,Durbin-Watson stat=1.3272, F-statistic=10.2554 ,Prob(F-statistic)=0.0000。该方程的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平稳,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和ARCH问题。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过小,拟合效果不够好,是由于拟合方程为差分序列的关系。由于该方程中存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因此Durbin-Watson检验在此失效。整个模型在99%的水平上显著。从方程(12)可以看出,居民资产对消费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系数为0.0883,说明财富效应微弱。其含义为,当居民资产的对数值增长指数上升1%时,居民消费对数值的增长指数上升0.0833%。另外,使用VAR模型对DLOGPCR的方差进行分解发现,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在将来时期基本稳定在12%左右,相对于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38%)和现期消费对将来消费的影响(49%)来说比较小。这同样说明资产财富效应弱小。

(三)流动性约束和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限制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由于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只能用即期的收入进行消费,因此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只与即期收入正相关,这就使消费呈现出过度敏感性。同时,流动性约束的存在相当于有一个 “影子价格”在起作用,即使流动性约束未在本期发生,但它将在未来发生的预期同样会使消费者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这也会导致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唐未兵,2002)[9]。王合绪等人(2000)[6]的实证结果显示,以预期增长率为标准的负增长年份可支配收入变化量系数大大高于正增长年份,居民在收入增长低于预期的变化率时消费支出大大低于预期的消费化率,证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彭文平(2001)[4]进一步认为,中国消费者并不存在即期的流动性约束,中国消费者更多的表现在未来的流动性约束上。为了避免在下期受到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因此选择在本期限不动用储蓄甚至增加储蓄。这样消费表现出过度敏感性。除了上述流动性约束外,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改变,但由于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居民在没有特别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利用消费信贷来满足消费欲望。这促使消费对当期收入产生过度依赖。此外,本文实证分析表明,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降息对消费的刺激作用下降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系储蓄增强有很大的关系(杭斌等,2004)[10]。利率不是产生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

六、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负面影响的对策

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使消费者不能产生一个稳定增长的预期,降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和支出增长的预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等。这些负面影响对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利。在中国现阶段主要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减缓消费过度敏感性的负面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可以有效缓解收入、就业和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当前社会保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扩大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二是要扩大和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扩大这些保险的覆盖面,使居民在改革中有效规避市场化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国家财政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三是切实做好原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的充实工作。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开展补充保险。

(二)采取措施发挥财富效应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从广东情况看,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过低限制了资产的财富效应。广东城镇居民2004年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2.70%,农村居民2004年也仅为5.60%。而美国仅股票收入占家庭财产之比,1945年为16%,1968年为26%,1990年为12%,1997年为28%,1998年为30%(刘建江等,2000)[11]。扩大财产性收入的比例还必须提高资产的增殖程度。首先要提高国家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益,中国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开发出技术含量高、有市场且附加值高的产品。其次,要规范各种市场,特别要加强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形成市场稳定发展的预期。再次,要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的分配法则。最后,在中国目前储蓄和储蓄率过高的情况下,要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中国应该加快QDII的建设。另外,还要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增加金融资产的比重。中国现阶段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袁志刚,2005)[12]。现阶段银行储蓄的增殖程度非常有限,这也是造成财富效应过低的原因之一。

(三)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以1987年为界,第二类消费者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1987年后随着改革程度的加深,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更加突出。这说明,改革对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经济运行机制的重新塑造和各种制度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得不是很平滑,因而造成居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居民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促使居民的消费对当前收入形成较强的依赖。为减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滑性显得很重要。

(四)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

健全消费信贷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可以减少即期和未来流动性约束对消费的限制,减少过度敏感性对消费增长的负面作用。当前,消费信贷已经达到一定规模,要保持其规范发展。要通过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的健全,逐步改变居民较保守的消费习惯。但要注意不要在发展消费信贷的同时对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冲击。

(五)抑制医疗和住房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目前医疗和住房消费的价格过高,其价格涨幅也较大,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则较低。而且住房等消费品的价格基数大,而居民收入的基数较低,这更加剧了收入和消费价格之间的反差。这些因素促使居民不敢消费,消费的敏感性增强。应该抑制医疗和住房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降低未来支出增长的预期,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并拉动经济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Robert.E.Hall. 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86):971~987.

[2]Marjorier.Flavin. The Adjustment of Consumption to Changing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974~1008.

[3]J. y. Campbell and N. G. Mankiw, The Response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 a Cross-Section Investig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1,(35):723~726.

[4]彭文平.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01,(5):15~17.

[5]宋冬林等.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J]. 管理世界,2003,(5):29~35.

[6]王合绪等. 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分析[J]. 经济科学,2000,(4):121~128.

[7]骆祚炎,刘朝晖. 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05,(3):14~17.

[8]中国人民银行. 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2004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Z].

[9]唐未兵. 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的原因及其矫治[J].消费经济,2002,(2):56~57.

[10]杭斌等. 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敏感度的变参数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24~28.

[11]刘建江等. 股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案例[J]. 世界经济,2000,(6):23~24.

[12]袁志刚等. 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34~36.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网络游戏产业;理性上瘾理论;文化产业经济;生活质量

1.引言

本文研究意义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问卷,对理性上瘾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消费者理性上瘾理论提供实证依据。结合行为经济学消费理论、理性上瘾理论,从其使人有益上瘾的因素出发,进行实证分析,为网游产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网络游戏概念、发展现状和理论解析

2.1 概念和发展现状

网络游戏,又称在线游戏,依托互联网,通过人与人之间互动达到交流娱乐的目的。最初在美国发展起来,之后韩国、日本将其作为支柱发展。中国的网游市场发展速度惊人。

作为发展迅猛的新生事物,吸引追求刺激、社交欲强烈的青少年网民。文化产业发展要肩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因此,要使网游高速发展同时,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任,就必须重视网游的属性。

2.2 行为经济理论及理性上瘾

理性上瘾理论基于行为经济学和行为消费理论的发展,Becker和Murphy提出理性上瘾理论,来解释上瘾消费行为。

理性上瘾理论观点有:一,其他条件一样,年长者比较不关心当前消费未来影响,更容易上瘾。二,区分有害上瘾和有益上瘾,前者是当前消费导向型,后者是未来消费导向型。三,对上瘾物品未来价格增加的预期会减少当前消费量,是区分理性上瘾和短视行为的主要方法。四,开始对有害上瘾或者有益上瘾的消费,通常是受成长带来的焦虑、紧张等影响。

3.网游消费者上瘾行为的研究综述

网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获得了快速成长,网游提供休闲娱乐的数字化方式,同时也由于其体验形态属性,吸引了自我约束力差的人不良上瘾。网游残害青少年的负面报道就从没停止过,甚至有人呼吁应该把网游从文化产业中剔除。究竟该如何对待网游的发展,急需理论和实证数据作参考。

网游产业在中国发展还较短暂,对网游上瘾行为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从社会学或心理学角度,对网游过度上瘾的消极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但目前网游产业要赢得市场,罢黜社会对网游诟病急需要理论指导。本文对行为经济学和行为消费理论,理性上瘾理论,直到对理性上瘾理论进行修正的自我约束问题进行综述,通过区分有害和有益上瘾,来研究网游上瘾的实际影响。

4.网游消费者理性上瘾行为实证分析

运用已有上瘾测量问卷对调查对象上瘾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是理性的,过度上瘾的消费者占少数;通常引起过度上瘾的是那些以低俗的内容为题材的游戏。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网上采取随机调查方式进行。通过把电子问卷放在玩家常光顾的网站,比如BBS游戏版、QQ群等。获得100份有效数据,其中男性玩家80个,占80%,女性玩家20个,占20%。

问卷含二块,一是网游理性上瘾程度量表。二是生活状况量表。

4.1 关于网游消费者上瘾行为的调查

运用网游成瘾量表,根据专家对网络游戏成瘾标准的设定,专家的平均分为65.75%,界定分数为6.575,即标准为7,就是说10个项目中,有7个做肯定回答者即为网游成瘾消费者。结果表明虽然75%以上消费者能够正确认识网游,使网游不影响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其他25%由网游占去很多自由支配时间,通过减少睡眠时间,减少和他人沟通交流的时间,影响身体健康。

4.2 理性上瘾程度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相关关系

本文采用SPSS对网游成瘾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对网游消费者生活质量与理性上瘾程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观测每日游戏时间为自变量,生活质量各指标为因变量,来分析平均每天网游时间与消费者生活质量相关程度的相关性。

从数据结果得出,网游时间对生理、心理、教育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但是网游时间与玩家社会关系方面生活质量相关性不明显。时间越长,现实生活幸福感越会下降。超4小时,总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超6小时,生理明显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等。超2小时,心理就会受到显著负面影响。4小时内,教育质量差别并不明显,超4小时,教育质量会明显下降。综上,理性程度降低的网游玩家,他们现实生活质量也会下降。网游消费者理性程度影响其生活质量。

5.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建议

文化产业具两重性,一是意识形态属性,一是经济产业属性。在其发展中,政府扶持推动,能更好地引领其发展方向,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市场运作,则能够更好配置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政府与市场缺一不可。

从以上分析,看出网游产业发展势不可挡,为使我国游戏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培养出本土化综合素质高的游戏专才,开发出更多高质量,启迪智慧,寓教于乐的优秀国产游戏软件,同时要有政府和社会支持和监督,使网游产业肩负起传承文化使命,健康发展。社会各方面应对玩家进行理性教育;同时适度提高游戏成本和税收有利于控制消费者理性上瘾程度。

6.结束语

通过实证研究,通过对网游消费者理性上瘾情况调查发现,结论如下: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2小时,心理上就会出现明显的负面反应;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4小时,教育的质量、总体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平均每天网游时间超6小时,生理和教育质量就会出现明显下降;平均每天网游时间与消费者社会的生活质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本文在前人有关网游和消费者上瘾体验和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通过对网游玩家进行理性消费教育和加强游戏中理性上瘾因素,来提高玩家生活质量,进而提出促进网游产业集娱乐和文化、教育于一体,可以使消费者能够从内而外的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凤良,周业安,陈彦斌,于泽.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68-176.

[2]李菁.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3]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5.

[4]谢勇.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导向及服务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在线旅游评论,语义挖掘,语义关联

1.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快速融合,旅游和互联网的结合使旅游行业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性产业。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声音将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更快更远,通过挖掘游客旅游后对景点的用户体验能够了解消费者对待在线旅游景点需求的态度,进一步提升旅游相关企业的服务质量,改善旅游行业的口碑,提升旅游爱好者在线订购意愿度。

1.1研究进展

自1999年起,携程等OTA平台初建,旅游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旅游行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旅游服务的同质化、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不满成为在线旅游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对在线旅游的研究由来以及,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为例,键入“在线旅游服务”检索到9225条记录,选取1999年及以后的相关文献,由以下图表可知,在线旅游认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1.2在线评论

在线评论是由购买者的使用产品或服务后的体验、评价和意见[2]。在线评论可以快速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信息,然而过多的在线评论可能导致消费者信息过载,难以处理影响消费者对有用信息的判断[1]。众多研究表明在线旅游评论对旅游行业有显著影响,影响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旅游决策行为和在线旅游的销量[3]。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消费者旅游后所发表的评论减少风险的不确定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计划[4],大数据时代可以对海量在线旅游进行分析,对于预测消费者行为及服务的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提高在线旅游消费者的意愿度是从根源上了解在线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存在的矛盾点对症下药。本文从消费者旅游体验出发,通过挖掘在线旅游订购消费者购后景点体验即消费者旅游后的在线评论,利用网络爬虫从携程网站中挖掘多个景点消费者旅游后的在线评论,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少于10个字,信息含量低的语句),利用ROSTCM6.0对挖掘到的信息进行分词,形成独立的单词,统计词频,最后对生成的根据生成的共线矩阵利用Gephi0.9.2形成网络可视化分析图。

2.2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数据的非单一性和可靠性,保证所选取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南京、厦门、北京等多个景点作为研究对象,避免数据的重复性或地点的单一所造成的数据的非客观性,选择携程这一集旅游、酒店订购、机票、签证、门票和邮轮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为一身的在线平台,使用Phthon编程语言提取其个景点的在线评论,较具有代表性。根据消费者对搜索引擎的翻页数的使用习惯,消费者使用搜索引擎时大多只关注前5页,以及携程数据更新的及时性,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的评论数据,共提取携程景点评论19875条,剔除其中数字过少或无意义的景点评论,剩余16784条携程景点在线评论,共998017个字符,每条评论平均长度为59.462个字符。

2.3数据处理

从携程收集的旅游景点的在线评论需进行数据的预处理,首先,剔除单条评论数字少于10个字和单词语句重复提交的评论,由于评论数字过少时或重复,评论所能代表的有价值的旅游相关信息较少,故进行筛选剔除;其次,对剩余的在线评论进行整合,利用ROSTCM6.0进行所选内容的分词处理,形成1000个词频大于1的独立的单词,将同义、重复词语进行标记、剔除、整合,保证语义的非重复,对高频词语(即词频大于30的词)共词矩阵中的高频非相关性词语进行二次剔除,最终剩余119个高频词语用于后期的可视化分析;最后,对整合后的词语使用Gephi0.9.2绘制携程景点评论的网络分析图,以便直观的观察各词语社区分布以及相关性与重要程度。

3、数据分析

3.1主题词分析

主题词对于分析语句含义具有重要性意义[6],可以有效快速的分辨出携程这一旅游的在线评论的社区分布,通过在线评论分词后的词频统计和共线矩阵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携程的在线旅游关键词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可概括为导游能力、酒店环境、景点环境以及行程安排,每一模块的高频词汇又体现出消费者对此类旅游活动的关注点为何,词频越高关注度越大,通过提升这一方面的服务质量,可以迅速提升在线旅游消费者的好感度,提升携程在线评论的好评率,从长远看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口碑。如下图3-1所示,高频词汇分类中景点环境的词频占比为27.03%,为四类高频词汇中比重最高的一大模块,消费者对去哪里玩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一定的自我选择性。通过高频词景点(1915)、历史(1027)、人文(125)、美丽(214)、漂亮(555)、景色(612)、推荐(596)、文化(984)、故事(334)这些高频词汇可知消费者不仅追求旅游过程中个人精神的追求,同时注重中华名族的文化传承。导游能力的词频占比到了23.08%说明在线旅游订购者较为看重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发挥的相关作用,愉快(356)、周到(105)、感谢(175)、耐心(194)、关怀(1700)、方便(1178)、值得(1013)、幽默(716)、责任(553)、经验(302)、讲解(376)、文化(984)、服务(453)、专业(253)、耐心(194)、推荐(596)此类形容词可知旅游消费者关注旅游过程中与导游的互动活动,旅游是消费者离开忙碌生活回归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导游的个人人格魅力也决定着消费者对旅游的总体感受,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中的价值感受。最后,行程安排和酒店安排的高频词汇的占比分别为13.46%和7.69%,从亲子游(1157)、时间(1261)、排队(425)、天气(446)、体验(476)、开心(484)等词汇及词频可知,旅游消费者有意愿选择主题型旅游项目,对旅游行程的时间安排较为看重,旅游需要满足消费者基本诉求即愉悦心情;对酒店体验而言,酒店的性价比,安全卫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所在。

3.2语义关联网络结构图

通过对ROSTCM6.0形成的共词矩阵进行整合并调整为csv文件格式导入Gephi0.9.2中,删除不相关的独立节点,形成如下图3-2所示的无向网络图。首先,从图中可知,根据节点的颜色可将图中节点划分为四个社区,分别为导游社区、酒店社区、景点社区和行程社区,这一结论显示基本与表3-1高频词汇分类的结果相一致;其次,通过可视化图可知,每个社区分布为相互关联的节点集中构成,如图中导游与讲解、愉快、责任、详情此类高频词汇都有密切相关性,说明在线旅游订购者对导游的个人幽默感和责任心都有一定的要求,节点的大小表示消费者对此类活动的情感认同感,节点所占面积越大说明消费者对此类活动的个人感知程度越强,在旅游购后体验中占比越重,节点之间的连线(即两节点的边)的粗细各不相同,边的宽度越大证明两节点的相关性越强;最后,从携程在线评论可视化图可知,每个节点词汇之间非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相互交错互相影响的,旅游产业链中的企业通过对其中一个节点服务质量的提升,可能对其他节点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的规律无法简单概括,但相关服务的提升必然会导致这一社区总体占比的提升,在线旅游消费者对这一社区的认同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本文通过携程平台挖掘旅游消费者的在线评论,运用ROSTCM6.0对相关评论进行分词,形成词语间得得共词矩阵,最后利用Gephi0.9.2生成携程在线评论的可视化分析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精准的识别出在线旅游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主要可以分为四大主社区,其中导游主社区与讲解子社区联系紧密,说明消费者考察导游是主要从导游个人的信息掌握程度方面进行定位,其次是其社会责任感与幽默程度;行程的社区中与其紧密联系的子社区为规划,说明在线旅游订购消费者对整个旅游行程规划是否合理清晰较为看重,同时对拥堵排队等现象较为排斥;酒店社区中酒店的性价比是消费者的潜在关注点,酒店的位置、标准和房型反而与酒店的关联度不高说明此类点评的针对性不强,如何提高高质量的相关评论的是酒店管理的重点;最后景点的相关节点较松散联系度不足,但主要为关键词多为对景色的描述和对文化的追求,体现出消费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