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是自成体系的,其证明方法,大都采用青朱出入法,也就是今人说的割补法。通过适当的划分,将勾上的正方形面积与股上的正方形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总和又恰好能填满弦上的正方形。所谓青朱出入就是把划分出来的图形,添上青、朱、黄等各种颜色,以次出入(割补时容易识别),方法巧妙简单,令人叹服。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例2: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若干户人家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钱190则不够330,如果9家共出钱270,则多钱330。问家数及牛价各是多少?

将盈不足术翻译成如今方程组求解就是:

设x为家数,y为牛价,由题意得:

x/9×270-y=30

y-x/7×190=330

解得家数为126,牛价3750钱。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以下给出《九章算术》的精彩例子,以飨读者。

例3:今有委粟平地,下周一十二丈,高二丈,问积及粟几何?

今译:有粟若干,堆积在平地上成圆锥形,它的底圆周长是1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及粟各是多少?

答曰:积八千尺,为粟二千九百六十二斛二十七分斛之二十六。

例4:今有委菽依垣,下周三丈,高七尺,问积及为菽各几何?

今译:有菽若干,靠墙堆积,它的底圆半周长3丈,高7尺,问它的体积及菽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百五十尺,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

例5: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今译:有米若干,堆积在墙的内角,它的底圆周长的四分之一是8尺,高是5尺,问它的体积及米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为米二十一斛七百二十九分斛之六百九十一。

关于这种计算堆积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沿用很广,并将这些公式编成歌诀流传下来。其歌诀是:

光堆法用三十六,

倚壁须分十八停,

内角聚时如九一,

外角三九甚分明。

这些流传的歌诀,可能就是后人根据《九章算术》的这个“委粟术”编写而成的。很明显,歌诀前三句的意思,就无异于“委粟术”的术文。至于歌诀的第四句,就是依墙外角堆米,参照术文可表达为:“依垣外角者(居圆锥之四分之三也)二十七而一”。不过,《九章算术》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广,本文所述仅是冰山一角,该文的作用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罢了。

[参考文献]

[1]吴文俊.九章算术与刘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康身.中算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夏树人,孙道杠.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4]李逢平.中国古算题选解[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问题意识的增强,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施创新式教学,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

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开放性的问题,并没有拘泥于固定的答案,这样更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真正将学习与自身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标新立异,形成更多的独特见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提问正是学生创新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挑战教师与教材,能够自主地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问题。这正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表现。

二、正视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非工厂里整齐划一的机械与零件,他们由于其自身水平、家庭环境、智力水平等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视学生间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样并不利于全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相反,还会抹杀学生的个性,而使学生失去发展的重要契机。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尊重学生的爱好与特长,采用不同的方法,制订不同的目标,以帮助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全面与发展,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一)解下枷锁

我们要全面解放学生,少规定,多自由,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敢于发表,让学生能够跳出传统的条条框框,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尊重他人时,我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与空间,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见解。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大多学生也都可以就自己的理解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尊重。

(二)因势利导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要抓住在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契机,有机渗透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展现个性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如小组辩论赛展示学生的口才,情景剧表演展现学生的表演天赋等等,让学生在更多的活动中来展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三、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探究性学习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学科,其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学才能生动活泼,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新课改后广大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突破教材的权威地位,要以教材为中心,向丰富的现实生活空间延伸,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向教材引向宽广的现实空间。这样既可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增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实性与亲切性,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充分地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指导生活行为,深切地感受思想品德课的实用性,在运用中加深对学科的认识,更加关心生活,乐观生活。

(一)选取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时,尤其是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达,缩短了地区距离,学生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都会接触到许多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与教学有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更加关心生活,关注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

(二)引入时事热点问题

时事热点问题是历年中考的重要考查点,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及时引入一些时事热点问题或是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充分的交流,让学生针锋相对,展开激烈的讨论来交流见解,交汇思想,碰撞思维,让学生将之与所学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内容提要]我国古代数学对于世界文化有过伟大的贡献,代数学无可争辩地是中国所创,我国古代数学是讲道理的,是来源于实践,尤其是来源于农业生产中的。从丰富的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创造了有我国特色的几何学。有足够多的例证,说明我国古代数学立论严谨,为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而服务。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巨大,科学技术方面的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这四大发明,举世闻名。可是,对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了解的人却不多,甚至还有人误以为我国历来在数学上是落后的。

其实,我国古代数学对于世界文化有过伟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数学是讲道理的,有足够多的例证,说明它们立论严谨,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数学在一些重要项目中获得了“世界冠军”。而古代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尤其是来源于农业生产的。这是由于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和狩猎的经济母体之中,又由于农业生产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地”的影响,古人把“地”看成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有了“地”,就要有测量,就要有计算,当然就有了数学。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我国古代数学恰恰是在数、形、数形结合这三方面有其特色和自成系统。

首先,我国最迟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普遍用算筹记数,而且采用了十进位制,有了良好的记数工具,就可以比较轻便地进行自然数运算;除不尽的除法还出现分数记法及其运算,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算筹区别正数和负数就可以通行无阻地进行有理数四则运算,能够解决各种比例问题的“今有术”也是在这种算筹制上进行的;从两汉历经隋唐宋元,正确、快捷列出方程、方程组、不定方程和不定方程组也都是在这种算筹制上进行的。

另一方面,从汉末三国时代开始的出入相补、损广益陕原理在处理空间形式问题上起到主导作用,平面图形的割补和立体图形的棋验都体现了这一原理。用长方形余形相等出入相补法则来诠释刘微重差九术就来得自然,用此来补证秦九韶三斜求积公式,“秦氏承袭希腊海伦”之说也将不攻自破,著名的刘微割圆术是出入相补的应用,祖用牟合方盖这一专用模型来推导球的体积公式,在方法上、理论上和所得结果至今无可指责,究其原理还是出入相补之理。

数形结合、相辅相成。开平方、开立方无疑是刘微“解体用图”的具体应用,犹如层层剥茧、井然有序。沈括、杨辉堆垛求和,又与相应立体体积公式类比,从而导出正确结果。反过来,几何问题又依赖于数量关系。例如赵爽“勾股圆方图注”凭借计算,以证明勾股弦关系,海岛重差借助长方形余形,其理始显。圆,作为内接正多边形倍增边数的极限也是通过计算,得以阐明的。

一、勾股定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是自成体系的,其证明方法,大都采用青朱出入法,也就是今人说的割补法。通过适当的划分,将勾上的正方形面积与股上的正方形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总和又恰好能填满弦上的正方形。所谓青朱出入就是把划分出来的图形,添上青、朱、黄等各种颜色,以次出入(割补时容易识别),方法巧妙简单,令人叹服。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例2: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若干户人家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钱190则不够330,如果9家共出钱270,则多钱330。问家数及牛价各是多少?

将盈不足术翻译成如今方程组求解就是:

设x为家数,y为牛价,由题意得:

x/9×270-y=30

y-x/7×190=330

解得家数为126,牛价3750钱。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以下给出《九章算术》的精彩例子,以飨读者。

例3:今有委粟平地,下周一十二丈,高二丈,问积及粟几何?

今译:有粟若干,堆积在平地上成圆锥形,它的底圆周长是1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及粟各是多少?

答曰:积八千尺,为粟二千九百六十二斛二十七分斛之二十六。

例4:今有委菽依垣,下周三丈,高七尺,问积及为菽各几何?

今译:有菽若干,靠墙堆积,它的底圆半周长3丈,高7尺,问它的体积及菽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百五十尺,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

例5: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今译:有米若干,堆积在墙的内角,它的底圆周长的四分之一是8尺,高是5尺,问它的体积及米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为米二十一斛七百二十九分斛之六百九十一。

关于这种计算堆积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沿用很广,并将这些公式编成歌诀流传下来。其歌诀是:

光堆法用三十六,

倚壁须分十八停,

内角聚时如九一,

外角三九甚分明。

这些流传的歌诀,可能就是后人根据《九章算术》的这个“委粟术”编写而成的。很明显,歌诀前三句的意思,就无异于“委粟术”的术文。至于歌诀的第四句,就是依墙外角堆米,参照术文可表达为:“依垣外角者(居圆锥之四分之三也)二十七而一”。不过,《九章算术》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广,本文所述仅是冰山一角,该文的作用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罢了。

[参考文献]

[1]吴文俊.九章算术与刘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康身.中算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夏树人,孙道杠.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 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毛泽东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毛泽东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毛泽东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毛泽东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毛泽东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土地改革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江泽民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江泽民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江泽民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江泽民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江泽民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江泽民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2期上发表的《论江泽民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历程。

3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毛泽东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毛泽东、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毛泽东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1期上发表《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毛泽东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江泽民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的过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不能忽视农村,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必要性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理论的巨大力量,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有力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注重大众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也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4]

3、农村社会发展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观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同时,信息传播渠道已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内容也日趋纷繁复杂,而农民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农村天然地成为理论宣传宣讲的薄弱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加强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其它思想就可能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近几年,一些组织在部分农村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地方出现迷信群众与迷信活动均呈增多趋势的状况。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实践,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1、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民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根据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可知,农民群众往往是从他们关注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与关注,要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深刻的了解与准确的把握,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从理论的视角解析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依据,解答农村发展遇到的新困惑,回应农民关注的切身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有兴趣学,有动力学,也更容易接受。

2、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思想建设居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之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平台,把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农民群众中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浓厚氛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形成倒逼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虚化的状况,督促其只有切实做实、做好,才能彰显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二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使每个农村党员都成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够承担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员的任务,推动普通群众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现在,各地农村普遍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寻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结合点。比如,借助农村现有的文艺团体与文艺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融入到文艺团体的表演曲目中,或者与农民群众日常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做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把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纳入农村“几好”家庭评比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作为评比的内容之一,通过激励引导,在农村中树立一些“学理论、用理论”的典范,培养起农民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阐述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的,也就是将理论由严肃抽象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后转变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化是离不开通俗化的,只有通俗的才是属于大众的。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前提下,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做好理论的通俗阐释工作,少一些从抽象到抽象的推理,少用严肃的深奥的逻辑语言,多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多用家常话、明白话、管用话,让经典的论述以通俗阐释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通俗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

2、积极创新形式方法手段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增强实效性。比如,理论宣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传统形式。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具备的感染力,应当继续坚持。同时,也需要根据农民的欣赏口味与生活习惯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宣传过程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调动农民的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喜好与欣赏口味、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地方把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编进一些小故事中,以地方戏的形式在农闲季节在农村进行巡演,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努力改进话风文风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大力提倡新鲜活泼的话风文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一是实现理论的朴素化,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的朴素感情和朴素生活之本来面目,切忌把鲜活的理论搞成群众无法接受的玄妙、生硬、西方式的理论说教。二是实现语言的乡土化、口语化。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努力掌握不同地区农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做到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三是实现理论的具体化与简练化。把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理论同具体的事实相结合,使理论与群众生活相关联,贴近大众的需要,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简洁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短明快、层次清晰的理论梳理,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书本的理论成为生活的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列宁全集(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8篇

他们灌输各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理论、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新时期下,我们应该对那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进行继承和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

效。

关键词:建国初;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建国初,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当时的农村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工

作途径出现多样化的形式。

一.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由于多年的战乱,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在建国初,我们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群体的农民,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身上所存在

的以小农意识为代表的各种局限性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工作。因此,我们当时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1.1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实现了从革命的党到执政的党的历史地位的转变。党的中心任务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从三座大山到进行国民经济的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中国这样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他们自然就成了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加强对他们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各项政策理论的理解,坚实党的群众基础。

1.2 农民思想观念的局限性

农民虽然是数量最大的建设者,并且随着运动的开展,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与当时的经济建设有着一定的距离。首先,科学文化水

平低,那时的农民文盲率很高,这一方面影响了先进技术的利用,另一面将会影响他们对各种政策和理论的理论的理解。其次,“小农思想”的根深蒂固,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不愿意去发展,仅仅

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最后,政治意识的相对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缺乏了解。

二.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这个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农民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局限性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任务,党通过各种途径,全方位的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途径主要包括

: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

2.1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据此,对

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其进行理论教育,将阶级,社会主义等理论灌输给他们,以及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

农民作为社会中最基层的群体,身上有着很浓厚的小农意识。虽然深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但却不能看清这些,甚至对地主阶级抱有同情的心理。要想农民意识到地主的阶级压迫是其悲惨生活的原

因,就必须对他们进行阶级的教育,让其明白“是农民养活地主,不是地主养活农民。”

建国初期是一个由新民族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时期,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是如此。所以,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包括

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激发其政治热情和积极性。

基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的现状,和进行理论教育的文化要求,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有知识的建设者,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最

大的贡献,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的理论教育。

2.2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途径,能够更直观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对向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建国初期开展的许多实践运动,在不经意之间就影响了农民

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例如农民参加的和农业互助合作社。

1950年,在刚建国的时候,中央人民政府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耕牛等生产资料。他们在收货喜悦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阶级压迫和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同时也巩固了党的群体基础。

在完成以后,广大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在生产上取得理论一定的发展。但是分散的、脆弱的农村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农产品的需要。特别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不均衡分配

,有的家庭劳动力多,土地很多,但没有生产工具,有的则相反,使得单个家庭生产面临着困难,这个时候互助合作社的提出,可以解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不均衡分配。因此,农民在次体会到了社会

主义大生产的优越性。

2.3 活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建国初期,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这些。有会议的形式、宣传的形式和教学的形式。

基于农民群体数量的庞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工作量会比较大。并且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的质量。这个时候会议直接和快捷的特点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阶级思想教育

的时候,我们在农村中开展了算账会、控诉会、诉苦会等各种针对地主阶级的会议。以直接面对的方式了解阶级压迫,培养阶级意识,对于罪大恶极的地主阶级进行公开审判,例如南霸天,周扒皮等,

以鲜活的例子教育广大农民,通过会议传达理论政策,影响农民的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曾经也叫宣传工作,宣传一直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农村进行的时候,就派出了大量的宣传队,以报告、标语的形式向农民宣传和阶级思想,“

如:苏州地委于3月中举办展览会,3月28日在苏州市展出,至4月9日,参观群众达9万余人。”③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就立即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向群众宣传

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大量的文艺工作者进入朝鲜慰问官兵,向其宣传当前的国际形势,确立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很多的作家在进入朝鲜采风的基础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农民当中也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其爱国情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经济建设。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此外,由于当时农民较低的科学文化水平,影响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与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冬学还有扫盲班,组织农民在农闲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消除文盲。中央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农民扫盲工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除文盲协会”等机构来领导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

通过以上这些,让农民在活动中接受各种理论和思想,提高了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3.1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也曾经说过:“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

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④建国初期,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坚持了这个原则,不管是还是互助合作社,都没有摒弃农民的物质利益,相反都是在重视他们

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忽略物质利益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段时间内,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但长期来看是不行的。

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应该借鉴建国初的经验,结合物质利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现在开展的提高农民种粮积极

性的工作,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同时在物质利益上,我们制定了“直补”和“保护价”的经济政策。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原则。

3.2 结合农民实际,开展和扩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目的是影响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没有那一种途径能够完全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必须结合农民实际来开展和扩宽思想政治的途径。

建国初期,我们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理论教育的直接灌输、实践教育和活动教育的体会式学习。同时,在考虑到他们知识水平的前提下,我们所有的

教育工作都是密切农民实际的,以他们耳熟能详的形式来展开,发挥每一个途径的作用,多管齐下,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知识分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工作途径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利用各种

新型的科技产品和媒体来扩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如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图书馆和微机室的建设。另外,在新时期,农民群体也出现了分化,有农民工、有农民企业家等等。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

候,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有差异性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史[M].张蔚萍,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2―13.

[2]段鹏飞.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51―53.

[3]岳云强.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广西社会科学:2008(12):122―125.

[4]邱忠信.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20―122.

注解

①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

②陈君生.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强四种意识[J]理论探索,2002(3):32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是一项开拓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因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演进及承继关系非常复杂,对许多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所以必须积极开展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

一、研究对象

约一万年前中国已出现了农业,农业的出现一定会产生农业管理思想。任何历史时期总有思想家和农学家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及发展问题寻求管理办法,从而就产生了管理思想或管理理论。精确地讲,农业管理思想与农业同步产生。见于文字的中国农业管理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由此算起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汇集丰富,是中国和全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思想家、农学家的农业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的规律。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既包括不同历史断面上的农业管理思想,还包括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演进;既包括在浩如烟海古籍中蕴涵的传统农业管理思想,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出现的农业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因此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有历史跨度和知识深度的严格要求,是农业科学和管理科学百花园中的瑰丽鲜葩。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对象表明,它是一门复杂的综合交叉学科。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同农学、管理学都有分支隶属关系,同农学、管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有密切联系。另外,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同历史学、经济学也有密切联系。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考察,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是丰富而成体系的,有从全局、整体出发的宏观管理思想,也有从地区、部门出发的中观管理思想,还有以农户、庄园为对象的微观管理思想。它以农本思想为基础包含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管理、土地管理、水利管理、农业赋税管理、农业人口管理、农产品价格管理等思想,还包含粮食管理、畜牧业管理、茶桑业管理、林业管理、农副业管理、农业环境管理思想等。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表现为一个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内容浩瀚的庞大体系。在此庞大体系中,不可避免也有一些起过消极作用或影响的东西。发掘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寻其脉络,发现其中规律性系统性的思想。

二、研究重点

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重点有三条:

第一,探索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发展的规律性,汲取历史上农业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管理水平。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这些思想有见诸施行的,也有未施行的。有施行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其中必然存在着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发现这些规律,能为今天提供很好的借鉴。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思想建立在历史遗产的基础之上,是历史上农业管理思想的延续、发展和创新,二者是前后相承的关系。

第二,认清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的影响。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在今天的影响,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其精华应认真吸收,其封建性糟粕必须批判,防止它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是昨天发展过来的,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意识到,昨天的思想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今天。所以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既要强调古为今用,又不能生搬硬套,食古不化。

第三,批判地继承,科学地总结。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产生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许多思想是剥削阶级思想家提出来的,代表剥削阶级利益,自然不适用于今天。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继承珍贵历史遗产。科学梳理,认真总结。特别要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业管理思想,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系统的科学。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古以有之,李悝、《管子》、商鞅的农本思想一直是后人立论的根据;流传至今的四百多种农书反映了历史上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历代都有人对前人农业管理思想及其发展变化进行探涉、研究。但是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一直比较零碎,还不能称其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因为至今为止能代表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系统理论专著还没有出现,专门论述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论文也非常少见。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的升华,是摆在当代中国农学、管理学专家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与责任。探涉中国农业管理思想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必要参考的重大工程。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因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呈现出非常复杂的衔接。中国古人立论的习惯是“言必称尧舜,言必称三代”。后世儒者以孔孟言论为教条,孟子的井田制思想直到近代还有人推崇倍加。这种思维方式使有些农业管理思想主张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使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演进轨迹带有非常明显的自身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严格按照思想理论的发展,划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相当困难。然而要梳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演进脉络,探涉几千年来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演进轨迹,阐明各种农业管理思想的独特价值和相互关系,阶段的划分又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春秋时期以前为第一阶段,是中国见诸于文字的农业管理思想的产生时期。此阶段已出现了农业管理思想,但还比较零散,可称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农业管理思想。第二阶段从战国时期到唐朝前期,是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在承接前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较完善得体系,可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农业管理思想。第三阶段从唐中叶开始到鸦片战争,是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继续发展并逐渐发生变化时期。这一阶段可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农业管理思想。第四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传统的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受到外来冲击并发生重大变化时期,可称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近代的农业管理思想。第五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马克思主义在农业管理思想中逐步取得指导地位的时期。该时期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空前发展,可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业管理思想。五个阶段紧密相连,互有交叉,构成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发展演进的主体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需要多种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结果可能迥异,但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而是互为补充,百花齐放。各种经验方法、理论方法、思维方法、事物属性和数学方法在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中都可以使用。就具体研究项目选择最佳方法,也可以同一项目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进入近代后越来越多的外国管理学说传入中国,逐渐产生使用了一些新的概念、范畴。以此为椐,以欧美管理思想为模式来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仍不失为一种研究方法。但是要把西方管理学作为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基础,很容易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特色抹掉,很容易忽视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的历史理论价值。同样,排斥、拒绝使用新的概念、范畴,无视管理思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食古不化更加危险,将会被历史抛弃。研究中既注重传统农业管理思想的范畴概念,也要注重新的国际通用的范畴概念,这是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大历史跨度特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必须依靠人类现以拥有的多种方法,排斥某一方法是错误的,盲目崇拜某一方法也是不合时宜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根本方法。对历史上农业管理思想的评价应该慎重,一般来说不要轻易全面肯定,也不要全面否定。任何思想家都要受阶级、时代的局限。即使是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如明朝著名农业科学家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保留整理和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为明朝设想的“百千万年之计”管理方略却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重本抑末,强调集中控制等农业管理思想也有片面之处。研究中国农业管理思想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国粹主义;要反对抹去中国历史上农业管理思想理论价值的倾向,也要反对把古人思想拔高的倾向。认为中国历史上农业管理思想内容杂乱,都是封建的东西等看法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把古人思想贴上现代人才具有的思想标签,也是不正确的。如把中国古代管理农产品价格的平籴、常平等主张等同于现代农业保护理论;把《禹贡》、《周礼》、《管子》等古书中的要求按土地位置和肥瘠不同征赋税的主张,等同于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孟子要求按农产品质量确定价格是已经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已经有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等。

在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研究中应用比较方法,可为学科的发展繁荣作出贡献。研究中通过古代、近代及当代不同历史断面农业管理思想的相互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历史理论价值及其发展演进的轨迹。通过中外各种农业管理思想的对比可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不同国家农业管理思想理论发展的独特性。但是比较不是万能的,有严格的条件。把中国先秦重农思想与西欧重农主义相比较,很容易把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农业管理思想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农业管理思想相混淆。认为孔子已经具有了现代经济管理学的“稳定均衡”理论;孟子已经具有“平等社会福利函数”的概念;司马迁已经具有“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均是比较失误的结果。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演进脉络;历史贡献;展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34-02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根本特征是实用性、适用性、灵活性与动态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理论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基本方略;“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两次飞跃,突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也表达了其历史贡献。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对农业基础地位论的深化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以苏联为鉴,要求国民经济按“农、轻、重”排序,明确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基础论思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挥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把农业摆在“第一位”的思想。因此,中国的改革也是以农业作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构成了它的基本矛盾。20世纪内还没有其他产业能够替代农业的最基础的功能。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产业的弱质性。于是,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独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四个方面,强调农业是战略性产业。而明确提出“农业是战略性产业”的是。进入21世纪,进一步明确发展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消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对三农给予大量补贴。这就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进一步升华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思想。

(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争论焦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释,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直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统一认识。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以“四化”来概括,注重的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缺乏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讨论。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学者开始认识到,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应该适应生产力水平,化运动不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理论界广泛吸收国外农业发展理论,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认为农业现代化应是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发展过程,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才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21世纪以来,农业现代化概念逐渐以中国国情为背景加以阐释。许多学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投入、经营方式、农村组织制度等,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包括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组织形式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农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整体转变,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促成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探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脉络主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既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又坚持了集体农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提出以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三步走逐渐组织农民,1958年建立了“一大二公”的,这种制度安排或组织形式没能使农业快速发展。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是废除了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邓小平的说法,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农民群众的创造。随之发生变化的是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农民获得了支配劳动时间、安排农作物和发展家庭经济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自由权,专业户的出现加深了农村社会分工,推进了农村市场化。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就是探寻适合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集体经济新形式。许多学者便是围绕各种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了既广泛又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从所有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市场体系、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业生态保护、投融资体制和税费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观点。

(四)对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追寻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内外包括理论界,虽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这里的“重要性”只是为加快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把农业发展视为支持工业,其后果是农业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单一化。由于农业发展停滞,改革开放后,有论者指出,“先工后农”并非工业化客观经济规律。中共中央一方面强调工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另一方面,鼓励农业多种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并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体大农业形式,转化为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理论界开始探讨农业经营形式和发展方式的中国道路。中共十六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了一个新思路,即城乡协调发展。它把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一起来,尝试建立城乡统筹机制。这个思想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化。现实对理论的回应,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代中国学者围绕这个主题,从多个视角对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贡献

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做出重要贡献。

(一)农业现代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农业经济;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主义农业运行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微观研究加深;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对社会主义农村经济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多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断改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方法论。

(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丰富了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而前进的。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是当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概念。70―80年代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解答,其思想的直接来源是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并在以后的演进中得到理论化、合理化。这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实践的科学化。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深刻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理论,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所有制理论。第二,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正统”观点,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计划调节,或者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四,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提出了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理论,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和重大比例关系宏观协调的观点。第五,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第六,明确了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新体制,破解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史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的争论,以两者的不断融合为归宿。第七,突破了二元经济结构观点,提出构建统筹城乡长效机制的观点;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缺陷与研究展望

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接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看,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但是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现有成果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供给还无法满足中国农业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仍然与国外理论研究存在差距。第一,理论界在研究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经济的前沿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后,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如农业的功能性、农村人力资本研究、农业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制度变迁理论、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等,无不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第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使中国理论界对农村改革、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较多地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政策解释上,而从理论高度加以归纳、解释并指出其客观规律、内在联系、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得不够。第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尽管在方法论上开始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但仍有较强的偏好和倾向性,方法论体系的综合性、平衡性有待加强,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问题。方法论主要特点是:重演绎,轻归纳;偏实证,狭规范;究局部,失系统;求个性,缺共性。对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事物本质做得不够,而只是根据某一原理做既定推测,证明个别事实。第四,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研究多,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少,也很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例如古巴可持续农业展开的研究。反而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对此做了许多工作。国内的农业区域研究,主要以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研究为主,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农业现代化研究较少。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就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价值有所降低,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变迁存在许多羁绊,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初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雏形。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要在完善上述缺陷的同时,加深对农业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粮食安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农业政策与政府宏观调控、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与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设计、区域农业及其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化与流通体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影响机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施机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要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共同性、特殊性的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杨承训.中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理论跃升[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创新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乡从3月至今,对全乡几年来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作了认真分析,现将基本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乡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现状

,我乡宣传农村文化工作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及当前中心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全乡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呈现出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局面,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推行为民服务“无项制度”,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构建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增强队伍素质。乡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后,各村委会、各部门中心组学习都能根据活动要求组织好理论学习。定期不定期开展基层干部及宣传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培训,增强队伍素质,保证宣传工作的质量。组织乡村干部进行科学理论学习,地方语言学习,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增强宗旨理念,转变工作作风;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群众中领头雁作用,应用理论知识结合地方实际引导、带领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如:充分应用地方文化室组织群众开展一星期一次书刊、报纸等刊物学习,宣讲国家政策,努力引导群众应用健康的思想文化知识抵制腐朽的外界文化。为群众搞好文化服务,赢得群众的依赖与支持,逐步让宣传思想工作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是以开展健康娱乐活动为载体,丰富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的内涵。近年来,我乡在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中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逐步形成体系,成为促进我乡宣传农村思想文化的有效载体。如:应用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优势和节日多源化的特点,在节假日活动和农闲中开展民族歌舞、篮球等健康向上的娱乐比赛,并在节目内容上、形势上加入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的内涵。

三是加大舆论宣传,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宣传工作者紧密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地方实际,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在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宣传工作者不定期走村进组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提高全民爱国意识。

二、得出的主要经验

一是县宣传部及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开展好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前提;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宣传工作者的认真负责是抓好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基础;三是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确保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取得实效的关键;四是抓时间突亮点,以最快的时间,宣传农村典型,是抓好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由于基层干部素质普遍偏低,很难将外面好的文化精神结合地方实际加于宣传,地方思想文化的亮点、典型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基层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观念陈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展不平衡,健康的思想文化与腐朽的外界文化产生冲击,人民选择性接受思想文化的意识不高,宣传健康思想文化的阻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经费紧张、人才匮乏,农村文化室硬件设备建设不完善,农村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文明创建难以高效开展。四是基层干部没有认真研究新形势新特点,创新观念淡薄,照本宣章的观念仍然存在,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健康农村思想文化的宣传上方式、方法、内容存在形式主义,致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滞后。

四、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一是在经费支出上,就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应给予一定倾斜。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涉及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要积极作为,增强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经费,增派农村宣传工作人才,增强地方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对乡文化室、村图书室的经费投入,使之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这对宣传农村思想文化工作起到了较强的基础作用。

二是增加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培训,加强基层宣传队伍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能引导群众思想与国家政策始终一致,能引导群众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能保证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同时,自身素质能力在教化群众过程中是最好的手段,同时也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2篇

创新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引领

思想理论是基础,是保证。而创新是探求新知、推动发展、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宣传,使之为人们所掌握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为此,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领导科学等基础知识,引导广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研究,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索,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活动,全面解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认真回答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营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环境。三是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基层党员干部轮训等经常性理论普及工作。四是创新理论宣传的载体、形式和机制,改变传统的理论宣传工作做报告、搞辅导等老套套,把宣讲者与群众摆在平等的位置,面对面、心连心。通过组织新农村教育宣讲团、典型事迹报告团、科技文化“三下乡”等集中宣讲活动,把中央和地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干部群众讲清楚、讲明白,使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激励和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五是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大力组织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向农民传授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

创新社会宣传,加强舆论引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全党工作、特别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重点。宣传工作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阔视野、拓展内容、拓展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一方面,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新探索,深入宣传社会各方面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决策、新举措,深入宣传农民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深入发掘、总结、宣传各地建设新农村的新成就、新典型,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树立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监督,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维护农民利益的舆论力量和社会力量,保证中央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创新思想建设,加强精神激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应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适应新形势,研究新课题,探索新方法,通过家庭、学校、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农村进行道德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全体农民群众的头脑之中。密切关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及时发现农民群众暴露出的思想苗头和不良倾向,从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增加为群众所关心、所欢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群众解疑释惑,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改变过去单一的“舆论灌输”,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法纪意识、文化科技、生产技能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与为干部群众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思想文化环境。创新创建工作思路,创新文明教育载体,丰富创建工作内容,加强对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迷信愚昧,革除等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深入扎实的各种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村容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风尚。开展“弘扬农村文明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文明户、科技示范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文明典型评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创新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熏陶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列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是将马克思主义灵活应用于俄国现实的典型范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1]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践行该伟大实践的主体,为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推进,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一、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

(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要不要对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列宁的第一个思考。列宁从两方面论述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一是农民的绝对数量。列宁认识到俄国的无产阶级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马克思说过:“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2]列宁十分强调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预见了若没有农民的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将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二是农民的落后性。列宁曾冷静地分析认为农民是很落后的,若不加以引导和教育,难以将其争取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这反映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能不能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可行性问题。拿什么教育和如何让农民愿意接受教育,是列宁思考的主要问题。列宁对该问题的探讨从农民的社会历史地位出发,当时俄国农民是受严重剥削和残酷压迫的群体,假设农民想改变受苦受难的历史地位,则必然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里,列宁再一次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俄国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理论武器,也是俄国农民摆脱压迫的思想力量。列宁论证了农民要改变其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历史地位,需要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便是这武器。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强烈的小农思想和极低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列宁对农民特点的概括。列宁曾举例说:“农民不喜欢布尔什维主义,因为布尔什维克按照固定的价格收购粮食。”[3]农民的小农意识阻碍了其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拥护,这也增大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列宁提出:“只要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么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4]列宁的上述判断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毕竟是用文字来描述的,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因而要接受这样的理论必须以一定的文化水平为前提。

二、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列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促进了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一)高度重视党的思想领导

列宁认为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方法就是建立共产党支部,对其进行宣传工作,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说明共产主义的要求。列宁要求在农村建立和健全相关领导机构,即共产党支部,指示支部成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他看来,只有党牢牢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权,才能保障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这是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方法,也是必然前提。只有把握思想领导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教育方向的准确性,才能使农民既快又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列宁深知,要改造农民的小生产者意识必须从改造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开始。他说:“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的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这个问题,才能向人们所说的那样使他们的整个心都健全起来。”[6]因此,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让农民感受到共产主义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只有同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在奠定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才能使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从而为有效开展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扫清障碍。

(三)充分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列宁“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7]列宁认为,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前提,他针对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首先,加强扫盲工作。在该项工作中,列宁主要调动了青年团的力量,他一方面督促青年团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调动充满活力的青年团力量,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工农读物”。农民中识字的人不多,阅读水平也非常有限,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一开始就会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列宁倡导编写“工农读物”,这些简单的读物由经典理论书籍中的部分文章经过改写而构成。只有让农民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才能有可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调动其参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与建设。

三、结语

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历史上的列宁与我党是相通的。列宁的上述理论与实践,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农民群体仍是我国目前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民群体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在这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际,重温列宁的相关论述,将获得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百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4P.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4P.

[3]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8P.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4篇

(一)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最早来自于周公的“保民”,这些人本思想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是:重民。毛泽东从这一思想出发,深刻的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因而要想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要发动人民大众。而鉴于旧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的国情,以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阶级觉悟不高的现实,对农民进行革命教育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2.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

农民问题和农民教育思想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相关的论述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有重大影响。1848年,马克思在总结欧洲革命的失败教训时讲,“无产阶级如果把农民从资产阶级的影响下争取过来,作为自己的同盟军,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就会获得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是要孤鸿哀鸣的”。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欧洲大陆,“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说明在农民国度中,争取农民加入革命斗争的重要。此外,恩格斯、列林等对有相关问题的论述也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影响重大。

3.中国农民革命教育理论

早在五四运动前夕,就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不解放,就是我们全体的不解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全体的痛苦;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同一时期,恽代英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应转向广大农民”思想,强调了教育农民、教育群众的重要性,他曾讲:“我们现在努力的对象,不单是智识阶级;光是智识阶级的觉醒,不会做出怎么了不得的成绩来的,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要向田间去,要向农民社会里去,要使一般农民觉醒。”

尽管上述人士与毛泽东大体处于同一时期,但他们的农民观和农民教育思想不可避免的对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二)实践基础

1.毛泽东的农村生活经历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其幼年及青年时期又都是在农村度过,使得毛泽东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毛泽东在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后,说道“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毛泽东对农民的同情与体恤显然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起点。

2.毛泽东农民革命运动

1923年九月中旬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农会――岳北工农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上万人。农民革命的热情使毛泽东大为惊喜,他在同年参加中共三大时第一次将农民问题提出:“湖南工人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数量更少,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进而毛泽东才进一步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参与革命。也就是在亲身实践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毛泽东才发现了教育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将农民教育思想一步一步改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毛泽东在农村的农民教育实践

在毛泽东“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毛泽东、澎湃在广州连续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班;1927年,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课;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强调“要求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相继写成《新民主主义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影响了农民对时事政治的评判能力,由此带来政治觉悟不高,参加革命热情不高的诸多问题。毛泽东从这一现实出发,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4]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各个时期主要矛盾不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如,革命根据地时期,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普及,培养农民干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来唤醒农民的政治觉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解决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舆论宣传文艺汇演等方式启迪农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形式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政治引导,是农民成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原因,也是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的保证。

(二)科技和文化教育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不仅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如,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提出推行文化运动,举办小学、夜学、识字班等,这一贴合实际的措施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并在以后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因此毛泽东号召“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

(三)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主要是指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上的教育和指导,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防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旧中国社会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停留在牛耕水平,完全靠天吃饭,所生产的粮食常常难以维持全家温饱。为解决农民粮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毛泽东编写了一些教材供农民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农物生长规律。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这不仅培养了懂得农业生产的骨干,还积累了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地政治方向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总是围绕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任务来确定教育内容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在广大农村,不少农民群众的思想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这些思想问题诸如:封建迷信思想重新抬头;农民文化娱乐方式单调,之风盛行;政治参与度不高,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等。因此,需要在广大农村,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农民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劳动模范或先进典型,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扩大基层民主自治,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及政治方向是否坚定影响中国社会未来走向。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方向。

(二)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

毛泽东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贴合农村实际的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他在《湖南农村运动调查报告》中就批评,“乡村小学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需要”。

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实事求是,调查好实际状况后再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落后,师资力量不足,都造成农村及农民教育困难。而学校教育是为农村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农村的义务教育。其次,要最大限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来发展社会教育如:函授、各种职业训练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这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做了有益补充,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经营管理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教育的投资。

(三)加强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整体素质越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就会越快,反之,则越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之一即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需要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因此,注重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应当着力构建结构合理,信息丰富,服务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民在做中学,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学习文化,提高技能。

农学思想论文范文第15篇

(一)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最早来自于周公的“保民”,这些人本思想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是:重民。毛泽东从这一思想出发,深刻的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因而要想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要发动人民大众。而鉴于旧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的国情,以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阶级觉悟不高的现实,对农民进行革命教育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2.国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

农民问题和农民教育思想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相关的论述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有重大影响。1848年,马克思在总结欧洲革命的失败教训时讲,“无产阶级如果把农民从资产阶级的影响下争取过来,作为自己的同盟军,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就会获得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是要孤鸿哀鸣的”。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欧洲大陆,“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应当成为农村中的力量。”[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说明在农民国度中,争取农民加入革命斗争的重要。此外,恩格斯、列林等对有相关问题的论述也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影响重大。

3.中国农民革命教育理论

早在五四运动前夕,就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不解放,就是我们全体的不解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全体的痛苦;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同一时期,恽代英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应转向广大农民”思想,强调了教育农民、教育群众的重要性,他曾讲:“我们现在努力的对象,不单是智识阶级;光是智识阶级的觉醒,不会做出怎么了不得的成绩来的,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便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要向田间去,要向农民社会里去,要使一般农民觉醒。”

尽管上述人士与毛泽东大体处于同一时期,但他们的农民观和农民教育思想不可避免的对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二)实践基础

1.毛泽东的农村生活经历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其幼年及青年时期又都是在农村度过,使得毛泽东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毛泽东在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后,说道“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毛泽东对农民的同情与体恤显然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起点。

2.毛泽东农民革命运动

1923年九月中旬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农会――岳北工农会,会员很快发展到上万人。农民革命的热情使毛泽东大为惊喜,他在同年参加中共三大时第一次将农民问题提出:“湖南工人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数量更少,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这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进而毛泽东才进一步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参与革命。也就是在亲身实践组织农民的过程中,毛泽东才发现了教育农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将农民教育思想一步一步改进,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毛泽东在农村的农民教育实践

在毛泽东“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毛泽东、澎湃在广州连续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班;1927年,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课;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强调“要求取消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相继写成《新民主主义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影响了农民对时事政治的评判能力,由此带来政治觉悟不高,参加革命热情不高的诸多问题。毛泽东从这一现实出发,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4]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各个时期主要矛盾不同,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如,革命根据地时期,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普及,培养农民干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来唤醒农民的政治觉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解决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舆论宣传文艺汇演等方式启迪农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形式的需要,对农民进行相应的政治引导,是农民成为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原因,也是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的保证。

(二)科技和文化教育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不仅降低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阻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如,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提出推行文化运动,举办小学、夜学、识字班等,这一贴合实际的措施取得了有效的成绩,并在以后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因此毛泽东号召“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

(三)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主要是指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上的教育和指导,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防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旧中国社会生产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停留在牛耕水平,完全靠天吃饭,所生产的粮食常常难以维持全家温饱。为解决农民粮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毛泽东编写了一些教材供农民学习,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农物生长规律。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这不仅培养了懂得农业生产的骨干,还积累了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地政治方向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总是围绕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任务来确定教育内容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在广大农村,不少农民群众的思想还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这些思想问题诸如:封建迷信思想重新抬头;农民文化娱乐方式单调,之风盛行;政治参与度不高,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等。因此,需要在广大农村,加强对农民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农民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劳动模范或先进典型,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扩大基层民主自治,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其思想政治素质及政治方向是否坚定影响中国社会未来走向。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起坚定的政治方向。

(二)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

毛泽东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用贴合农村实际的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他在《湖南农村运动调查报告》中就批评,“乡村小学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需要”。

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实事求是,调查好实际状况后再采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落后,师资力量不足,都造成农村及农民教育困难。而学校教育是为农村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农村的义务教育。其次,要最大限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来发展社会教育如:函授、各种职业训练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这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做了有益补充,为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经营管理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教育的投资。

(三)加强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整体素质越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就会越快,反之,则越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之一即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需要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因此,注重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应当着力构建结构合理,信息丰富,服务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民在做中学,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学习文化,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