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

传统技艺论文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业革命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的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有没有跟上这个变化,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上无缝对接的学生?通过对市场和工艺美术作业流程的长期研究,我们认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可行的,而且更高效、成本更低廉、更符合现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和推广,关键是大大缩短了学生学习工艺美术技法的周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事设计工作再执行后期制作,将设计与制作科学、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借助现代科技达到先设计再制作的教育模式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工艺技法的传承相当可贵、但是题材内容与时代脱节、美术构图与现代美学观念有所出入,在传统工艺美术走进当代、走向世界的道路上,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及设计教育的介入是应该支持和鼓励的。有扎实美术功底并接受了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训练的学生从事工艺美术工作能给这个传统行业带来新风、是传统工艺美术形成创意产业的必要基础。但是,三年或四年的学制里,掌握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更何况是既要接受设计理念又要掌握工艺美术技法呢?

二、数码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实践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对效率、成本的追求总能带动相关技术或生产方式的革新。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国内外,已有很多企业应用了CNC及3D打印技术来完成工艺品、首饰品、家具、建筑装饰构件等的打样与生产工作,并且开发或利用了现有软件对接了设备,使设计与制作的结合有了可行性,也启迪着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创新。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会很直接,解决办法相对也会粗陋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内的企业都是安排操作机器设备的技工在绘制相关工艺美术品的图纸和软件输入工作。诚然,在国际分工线上、国内企业目前更多的是从事生产的部分,对设计与美术的要求不高,但这样的情况随着国家的产业调整不会持续多久。用技工代替工艺美术师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市场早晚会呼唤既有美术功底又有设计能力、即懂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又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复合型工艺美术人才。哪怕是制作阶段,当前由技工来绘制JDP源文件(国内与CNC设备对接的绘图软件)时,他们的每一笔“刀路”(软件命令)就像画家的每一笔一样对作品的最终效果的呈现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但他们如何保证能完成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呢?我们认为,JDP源文件绘制无论是制作设计师的作品还是自己设计制作都应该具备完善的美学观念和专业设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工艺美术的现代化革新保持在美学与艺术的道路上并最终形成一门新兴的与科技产业紧密结合的专门美术类别——数码工艺美术。弥补市场对JDP绘制人才需求的缺口、改善相关设计人才结构是数码工艺美术专业的重任。该专业的建设目标是抓住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教育产业互动、教学模式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紧密对接国际先进的数字雕刻及3D打印艺术理念和技术,解决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打造集设计、制作、实训为一体的数码工艺美术实训基地,不断推动建筑装饰设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等应用领域及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领域的教学实训体系改革。该专业的建设紧跟社会需求、科技进步、行业潮流、国际趋势,充分对接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进而前瞻性的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保证学生的能力“不落伍、跟的上、有特色、能创新”。在具体建设内容上,根据专业内涵建设需要,结合数码工艺美术特点,室内设计专业数码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将建设成由“一个中心、四个工作室”(即研发设计中心、木雕实训工作室、石雕实训工作室、金属雕刻实训工作室、3D打印实训工作室)组成的实训工作室群,前端培养学生研发设计能力,后端提升学生操作先进技术和设备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动手能力,从而构建成完整的教学实训体系。

三、数码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创新的实践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2篇

中文摘要:中国传统琴技艺是古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历代琴人的长时间玩味与不懈完善,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体系。从浩如烟海的琴文献到一件件传世的古琴名器,都不难看出历代文人参与留下的文化痕迹。本文试图从琴技艺的工艺文本出发,探讨蕴藏于琴工艺背后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传统琴工艺;中国传统哲学;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琴技艺是我国独有的审美理念与传统智慧的产物,在古琴制中,对良材的甄别、对尺度的确立、对各个部件的选择、对髹漆比例的严格要求、为实现不同音声品质追求而提炼出的一整套对应的工艺解决方法均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相生相克”、“崇尚自然”、“和谐统一”等理念。古琴是专属于中国传统文人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乐器,古琴制技艺的完善也是由众多文人参与其中合力完成的,与文人阶层的紧密结合,使传统琴工艺处处体现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自然与人的关系,古人敬畏自然,仿“自然”而“人造”,同时也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重视人的地位。《庄子》中写道“夫造物者为人”,强调人是造物的主体,所以人所造之物就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包含了人的意志、人的追求,带有人的生命气韵的一种有生命活力的创造行为。古琴由人所造,为人弹奏而用,所以古琴最初的设计就是以人为范本。古琴身长三尺六寸五,正好符合人在弹奏时手臂自然伸展的长度,能以美观从容的姿势演奏同时又便于携带,可去幽谷、山川、河畔弹奏与自然相感应。就古琴的外形来说,古琴的各个部位正是模拟人体各个部位而制,也具有头、颈、肩、腰、尾几个部分。就古琴的形制来说,较常见的几种古琴形制都是以先贤的名字所命名的,如“伏羲式”、“仲尼式”、“神农氏”、“列子式”、“师旷式”、“师襄式”等均是为了纪念祖先、圣人与影响深远的琴师。再说古琴的七根弦的设置,最初的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着君、臣、民、事、物这人类社会的五个方面,后来为纪念文王和武王,增加了两根弦,成为今天的七弦琴。可见从古琴这一“物”本身的设计来看它就被附加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价值。

在具体的古琴制过程中,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古琴制中琴材的选择尤能体现这一辩证的智慧。古琴主要由上下两张中间被刨空的木材粘合形成音箱制成,而上下两张木材的选择对一把好琴的制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琴面的木材选择桐木,琴底的木材选择梓木,桐木制成的琴面拟天,称之为“阳”,梓木制成的琴底拟地,称之为“阴”。桐木的木质较疏松,松透,而梓木的材质较坚实,紧密,疏松者为阳,坚实者为阴,体现的正是这种阴阳结合的道理。古琴制之所以要选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木材,是为了获得更优越的振动发声。琴面贴近弦,为了使琴弦所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得到有效的发散,就需要能够充分振动的琴面材料,桐木,尤其是梧桐木质弹性较好,很适合作琴面。但仅仅有振动充分的琴面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坚实厚密的琴底来将声波反弹回去,在音箱里回荡,楸梓这种树木,木质较坚硬、密度大,适合作琴底。这种不同材质辩证结合的做法正是由于古琴制技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阴阳结合乃生道,古琴是一个由多个部件,不同材质综合而成的整体,它的存在在于其独有音声品质的美学追求,而其音声品质的存在在于琴人感受、呼应存在于苍茫宇宙中的天人之道。

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影响着古琴的制。例如古琴选桐木作木胎是为了充分的振动效果,而在木胎之外加以灰胎又抑制了振动。只有这样古琴的振动才能恰好,音色才能适中,达到儒家所说的“正音”。

古琴制行为还体现着一个始终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追求。知行合一即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认识事物的方式指导着中国传统文人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漫长实践。古琴的制并不是单纯的工艺行为,从诸多记录琴工艺的文献上可看出琴技艺这一复杂浩大的体系不仅有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也有在这些具体实践中升华而来的缜密的理论系统,更有精深的文化内涵。古琴的制不似其他乐器的制作,参与古琴制作的多是有文化,能书写的文人,所以他们对琴这一行为不光停留在“做”的层面,更是有一番深刻的思考。由于不同琴人对古琴“清”、“微”、“淡”、“远”的音声品质的理解不同,审美追求不同,所以他们会亲自参与到古琴的设计、制作、改造中,文人的参与让古琴制技艺脱离了“匠”的层面,而进入到一个与琴曲操弄、琴论认识相融合的文化的层面。纵观琴史发展便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代的嵇康、蔡邕、李勉,近代的王露、阜西、管平湖等琴家,不仅是弹琴方面的大家同时也是琴方面的高手。除了专业的琴家参与到琴行为中,苏轼、沈括等文学家、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到琴技艺的研究与改良之中,为琴技艺的完善助以一臂之力。琴技艺需要依靠弹奏来检验,弹奏中的不同音声品质,气质追求需要靠琴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体现着“知行合一”的传统。

传统琴工艺不仅负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单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古琴形制优美,外观看上去端庄流畅,髹饰于琴体外部的大漆色泽醇厚,点缀于琴面上的十三徽洁白温润,整体给人以古朴、祥和之感。纵观历史上的古琴名器,有一部分古琴便是主要作欣赏装饰之用,比如日本正仓院的金银平脱琴,和明代流传的“璐王琴”。古琴的审美价值之高是和其制作工艺密不可分的。

从外形的审美上来看,古琴的体积、线条、髹漆等都起到美的功用。就古琴体形的设计来说,它薄厚适中,便于携带移动,与钢琴、古筝等乐器相比,它没有庞然大物所给人制造的压迫感,反而给人以平易近人之感,与小提琴、洞箫等乐器相比较,又给人一分庄重的感觉。古琴适中的体积体现出传统审美追求中的适度原则。古琴琴身的线条不是单一的直线或曲线,而是笔直中带着圆润,如伏羲式和仲尼式古琴,琴身裁制成笔直的形状,而琴肩处却是由浑圆的曲线构成;落霞式和蕉叶式琴,通体看来是笔直挺拔的,而这种笔直却是由琴身两侧起伏连缀的曲线构成。再看琴面和琴底,古琴琴底平滑如砥,给人以刚毅之感,而琴面却微微隆起给人以圆润之感,正相应了大地与苍穹。古琴中这种刚中有柔,曲直相和的审美特征正表现中国传统审美追求中的包容和谐之美。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3篇

                            ——以《堪破》为例

摘 要:《堪破》的创作思路源自于本土传统文化佛教中的一则禅机小故事,佛家故事众多,且内有玄机,往往能破迷开悟,启化人生,对现代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表现方式上,这部作品继承了传统动画写意的风格。并且延续了中国学派传统美学的风格,如大量留白的背景,简约和空白的背景可以更加衬托人物的运动,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特殊美感。再有散点透视,打破真实,根据艺术需要组合画面元素,这也是传统艺术绘画中的一个特点。

   声效部分运用传统古风乐器笙和木鱼的声音。木鱼又是佛教生活和音乐中代表性的道具和乐器。作品中用木鱼的缓急来描绘和尚不同时期的心情,用笙渲染很突然地紧张气氛。

创作手法上摒弃了传统的纸笔手绘,采用电脑分层手绘,电脑集中合成,再添加音乐和效果。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既有手绘动画的灵活性,又提高了画面的效果和制作的效率。

作品意在表现一种传统中国元素视觉效果,展现本土艺术风格神韵,宣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文明。提倡继承和升华源自民族文化沃土的动画形式,传承祖国深厚的文化,让中国动画成为一种品牌屹立于天下。

关键词: 传统,计算机技术,中国元素

  

Abstract

《kanpo》 the creative ideas from 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Buddhism in a Zen story, many Buddhist stories, and there are subtleties, and often can break fans enlightenment, Kai of lif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Show the way, this works freehand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animation style.And continued the style of the Chinese school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such as a large number of blank background, the background simple and blank characters can be more set off the movement, embodies a unique Chinese aesthetic.Further points of perspective, to break the true combination of picture elements required under the Arts, 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art of painting a feature.

some use of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sound archaic sound sheng and wooden fish. Wooden fish is representative of Buddhist life and music, prop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The priority of works used to describe wooden fish monk's mood in different periods, rendering very suddenly with Sheng tension.

     Creation of means to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pen and paper hand-painted, layered hand-painted by computer, computer centralized synthesis, and then add music and effects.And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flexibility of both hand-drawn anima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creen productions.

     Works intended to show a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visual display local art style and spirit to promote China's profound spiritual nation.Promot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sublimation from the fertile soil of the animation, the motherl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so that a brand name for Chinese animation stand in the world.

Key word:

Traditional,computer technology,Chinese elements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一、本土艺术文化对本土动画的蕴养…………………………….5

1.1思想的影响…………………………………………………5

1.2题材的影响…………………………………………………5

1.3形式的影响…………………………………………………5

二、传统动画的特征……………………………………………………6

三、中国传统动画的成败………………………………………………7

四、以现代技术承继传统动画…………………………………………7

    4.1传统与现代的磨合……………………………………………7

  4.2风格与技术的并用……………………………………………7

 五、结束语…………………………………………………………………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在计算机动画风靡一时的当今社会,在传统动画比较萎缩的今天,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新技术给动画创作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电脑动画有利有弊,但是计算机对传统动画也潜在很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无法实现的画面效果和真实模拟镜头上面。具有中国本土艺术特征的动画必然产生于自身 丰厚的文化土壤,本土文化已经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所以传统动画形象在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中也必然有生存的土壤。纵观中国传统动画史的成败,要想让国产动画独树一帜,就要确立动画创作技术与本土艺术文化的结合的创作理念,技术上与时俱进,又不失传统动画艺术风格的生动性。因而现代动画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应该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动画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将两者的结合,才能使中国动画具有民族性,创新性。才能促进和繁华我国的动画事业。

一 本土艺术文化对本土传统动画的蕴养

我国是一个有个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域各自具有的独特文化和地域性的元素是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再创造使我国传统动画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充分体现了艺术文化对动画的影响。

1.1思想的影响

思想上,我国的优秀作品体现出我国独特的审美思想,我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责任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强调艺术的社会功用。“文以载道”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文以载道”也深刻影响了我国传统动画的创作,在动画的创作中一直遵循“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教化的思想在我国动画中非常明显,比如《骄傲的将军》告诉人们不要骄傲,要谦虚、进取。《猪八戒吃西瓜》告诉人们不能好吃懒做。而《三个和尚》没有一句台词,通过简单的动作,幽默的故事,润物细无声地表达了出团结的重要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学艺术都是追求“中和之美”,中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也影响了我国动画的创作。喜剧性的动画,像《过猴山》、《三个和尚》中的对于喜的表现都是含蓄的,夸张而有节制,而我国在喜剧的表现中体现出我国含蓄、乐而不淫的追求。《过猴山》中老者和猴子的斗智、《三个和尚》中三个和尚和老鼠的对立,都是含蓄幽默、轻松诙谐、温和宽厚。中和追求对于我国动画的影响还体现在大团圆结局,这也是我国戏曲的重要特征,不仅是创作上的追求,而且是传统文化的体现。

作品《堪破》的立意在“禅”。禅是佛教文化的中心思想。而佛教文化在本土文化中历史悠久,对我国的文化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通过一件小事或一句话让有你醍醐灌顶效果。堪破并非放下,而是领悟自身及其周围事物的价值。惧由心生,恶有心起。千万别为了些莫须有的事物迷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有了一颗淡然的心,坦然的面对身边的人事。一身正气,定能自在。

1.2题材的影响

题材上,中国有丰硕的文学成果,给传统动画提供了源源不尽的题材借鉴,如《大闹天宫》的故事就是源自古典小说《西游记》。《哪吒闹海》的故事源自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1.3形式的影响

形式上,本土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给传统动画充分的汲取空间。最为突出的就是水墨画的形式,如《山水情》《鹿玲》,从《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中可以看到民间艺术和壁画对传统动画角色造型的影响。再如《骄傲的将军》中对京剧中画脸的体现。等等数之不尽。

二 传统动画的特征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传统艺术,而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传统动画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创作时美术思维更胜于电影思维,表达方式倾向于象征化。

二是动作的写意,动作设计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更注重其功能性而非合理性。设计者很重视动作和谐的节奏和韵律,表现飘逸优美的姿态,用意向化的线条,将生活中的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想象的写意。早期的角色形象和背景的设计灵感多来自绘画壁画、民间艺术,其装饰性大于功能性。角色形象不能突出性格。

四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一向被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通过幻想的故事或象征的形式,表现深刻的主题。主题经常是含蓄隐晦的,以简单的故事反应深刻的哲理,不同于西方动画片推崇简单的善恶两元对立。

《堪破》在表现方式上,这部作品继承了传统动画写意的风格。并且延续了中国学派传统美学的风格,如大量留白的背景,简约和空白的背景可以更加衬托人物的运动,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特殊美感。再有散点透视,打破真实,根据艺术需要组合画面元素,这也是传统艺术绘画中的一个特点。

   声效部分运用传统古风乐器笙和木鱼的声音。木鱼又是佛教生活和音乐中代表性的道具和乐器。作品中用木鱼的缓急来描绘和尚不同时期的心情,用笙渲染很突然地紧张气氛。

三 中国传统动画的成败

中国动画一路走来 ,一度曾走在世界的尖端,在一代动画家的探索下,开创了“中国学派”,也开创了中国动画的新局面,创作的水墨动画更是国宝级珍品,至今世界其他国家也难以效仿。中国动画虽然曾一度辉煌。但同时也体现出它的弊端。内容上教化色彩过浓,难以受到多层次观众欢迎的。技术上落后,多依赖于手工,制作时间长,造成作品量少,市场不够,造成很多滞后。

四 以现代技术承继传统动画

4.1传统与现代的磨合

首先思想上,传统动画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族有着观念上的冲突。传统动画说教色彩太重,时至今日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营造动画,也依旧带着一副道德说教的色彩。而现代人在一种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观念上已经无法接受陈腐俗套的东西,现代人崇尚自由,追求新奇刺激。所以传统观念的动画引不起现代人的欲望。

其次题材上,过于陈旧,缺乏创新。传统动画题材畏手畏脚,放不开,过于狭隘这也与现代人不相容的。

再次技术上,传统的制作方式耗费时间长,工作量大。导致作品少,精品更少。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媒体传播充斥大多数人生活。少数的动画作品不能满足众多人的需求。

4.2风格与技术的并用

知道了传统和现代动画的冲突,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两者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传统动画在形式和风格上的成功之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国动画就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至于思想内容上与现代人的冲突,动画业者能够改变观念,与时俱进,自然是可以克服和 改变的。但是传统动画技术上的缺陷显得日益沉重。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传统动画的风格和形式,提高制作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让其深入其中,有效地利用。

这次作品《堪破》就是一次传统动画风格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如借鉴三个和尚,背景留白,强化人物动作,采用传统写意风格。但是其中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形式,如画面处理成蜡笔画的效果,色彩更鲜亮,提高了画面的可观性。技术上,前期是电脑单张绘图,然后flash合成,再用后期剪辑加入音效和特效。保留了传统动画的灵活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结束语

中国的动画发展应该走中国特色的文化道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堪破》是我的一次尝试,也借此想激励热爱动画的年轻人,重视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致谢

首先感谢老师们大学期间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让我对动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和创作能力。也感谢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和扶持。让我对动画有了一腔的热情和动力,也希望以后能坚持下去。能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回馈学校及老师的教育和栽培。

参考文献

[1]闲云居士(中).禅的智慧故事全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5

[2]宫承波(中)动画概论[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2

[3]孙立军(中). 影视动画经典技法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10

[4]冯文 孙立军(中).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9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4篇

1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已逐渐渗透到历代社会的多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秉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传承即是激活其生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丝绸文化发展至今,应适应新时代的诉求,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实现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教育传承是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机构,应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使命,为其提供平台和支撑。丝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智慧,在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课程,通过教学传承弘扬丝绸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引导设计专业学生从传统造物智慧中汲取设计创新的养分。在推进丝绸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之路。

2丝绸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2.1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

高校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与思想引领的作用,基于高校理论教学的丝绸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加科学地传承丝绸文化。教学内容涵盖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即丝绸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丝绸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2.1.1立足本土纵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国本土的丝绸文化。教师以时间为主线,以设计领域为主要视角,集体讲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丝绸文化,为学生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搭建好基础的知识框架,并提供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教学重点设置更为具体的专题,如“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唐代织锦中的团窠与团花”“明清丝绸设计的吉祥寓意”等。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组织形式,以专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整合汇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以“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专题为例,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三个方向进行自主探究,以造型设计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形态流变,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刺绣针法,以美学思想为切入点分析云气纹的文化内涵。由现象到本质,深度探究西汉马王堆刺绣云气纹的技艺特征和设计思想,并形成图文并茂的PPT进行汇报。通过“集体讲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不再做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者。2.1.2拓展视野横向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中外丝绸文化的交流。在传统讲授模式的基础上,择优引入相关网络资源辅助教学,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如央视出品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以现代方式解读传统文化,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节目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选了两件丝绸文物,其一为绢衣彩绘木俑,其二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北京服装学院楚艳老师团队带来了绢衣彩绘木俑的真人版服饰艺术再现,透过服装色彩讲述草木染技艺,解析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并流行于大唐的红花染料(图1)。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老师团队带来了根据老官山汉墓模型复原的织机,现场演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的织造技术,解析了传统织机的“编程”思想及其对现代计算机的启示(图2)。线上视频学习在课前进行,设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学科前沿的探索视角,二是对关键信息建立较为直观的视觉印象。线下课堂讨论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学生围绕视频学习的收获与思考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深度学习,再经过教师归纳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层层推进,为更加全面、深入地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做一些基础工作。

2.2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

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以探索丝绸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践探寻古今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激活丝绸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以期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2.2.1文化元素的提炼转化教学模块1以文化属性为切入点,基于丝绸文化基因的传承,提炼具有设计价值的文化元素,进而借助现代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形式进行转化运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引导式教学。路径1是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化,通过对丝绸历史文化进行图像化呈现,以达到更加直观的展现与传承效果。首先确定图像化呈现的内容,如丝绸起源的传说、丝绸之路的故事、诗歌中的丝绸意象等;再根据内容拟定风格形式,如细腻具象的白描、恣意洒脱的写意、风格化的艺术表现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设计,需要注意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以及与载体形式相契合。以博物馆宣传册设计为例,在四川早期丝绸文化主题板块中,用图像表达“蚕以蜀为盛”较为直观易懂,更有利于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甄选最能反映该时期丝织业状况的场景进行图像化呈现,如采摘桑叶、纺线织造、浣洗晾晒等。绘画风格可以参考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该文物出土于四川,纹饰设计简练朴拙且意趣盎然,其中的采桑场景更可以作为直接借鉴。除主体部分外,可适当穿插形似丝绸飘动的带状纹饰作为视觉引导。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丝绸文化的传承推广,实现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转化运用,同时也符合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属性。路径2依托于载体形式转化,通过对丝绸中的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创新性表达,实现跨材质的碰撞与融合。立足现代设计语境,让传统文化底蕴焕发出与时代相呼应的魅力。以书籍装帧设计为例,丝绸封面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形式,而现代书籍大多采用纸类材质,将传统设计的精髓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资源并创新运用是探索的核心和关键。设计对象的主要定位是历史、文化、艺术类书籍,设计风格应与书籍内容相契合,以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为佳,表达方式可归纳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视觉效应,通过多维度的设计创新实现。如汉代云气纹的气韵延续与色调调整,唐代团窠纹的元素置换与图式衍生,宋代八答晕的骨架变化与设色创新,等等。“隐性”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触觉感受,主要依托特种印刷工艺实现。例如凹凸压印工艺,可呈现出多层次的浮雕效果,适宜刻画较为立体的设计;又如UV印刷工艺,可呈现出类似覆膜质感的纹饰,适宜表现较为平面的设计。通过跨材质的设计转化,延续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底蕴,同时实现了丝绸文化的创新传承。2.2.2传统技艺的现代演绎教学模块2以工艺技术为切入点,以延续丝绸传统技艺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同时与当今时尚文化的审美需求相契合,在实践中探寻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之道。第一阶段,提炼丝绸传统技艺的精髓,挖掘创造性转化的新契机。高校可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为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如邀请丝绸传统技艺传承人进校园入课堂,传授技艺、传承匠心。设计专业学生与技艺传承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研讨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和路径,共同提炼出适用于现代设计语境的核心技艺。以此拉近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传承弘扬“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并促使丝绸传统技艺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载体,推动文化创新的源泉。第二阶段,赋予丝绸技艺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复兴丝绸技艺作为设计资源的价值。本阶段重在探索丝绸技艺从“传统文化”到“设计资源”的转化,力求实现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的并行推进。首先以丝绸技艺为设计源泉汲取转化创新的养分,再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甄选适用的设计元素,最终创新运用于艺术设计以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文化的融合共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探寻丝绸技艺、艺术设计、时尚文化的结合之道。如:染缬技艺在家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织造技艺在箱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刺绣技艺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画缋技艺在装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等等。延续了丝绸技艺的核心价值,实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提升了当代设计的文化底蕴。第三阶段,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为丝绸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例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丝绸技艺在设计领域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又如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下,积极推进丝绸技艺与环保材料的融合创新;等等。既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也实现了丝绸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

3结语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将丝绸文化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探索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基于理论教学实现传承弘扬,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一步构建丝绸文化理论知识体系;依托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发展,把丝绸文化转化为设计资源,实现丝绸文化、艺术设计和现代语境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传承推动设计创新,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袁熙旸.创造力在边缘:传统工艺、地方资源与可持续设计之路[J].装饰,2013(02):16-21.

[2]雷丽.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社会学解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3):9-13.

[3]陈炜,郝继旭.民族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研究[J].湖南包装,2020(01):116-122.

[4]何思倩,张明.“民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专题实践教学启示[J].装饰,2017(01):110-111.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代陶艺;观念;传统陶艺;陶瓷技法

1引 言

陶瓷艺术有着最纯真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现代艺术中,陶艺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新兴艺术门类而跻身于纯艺术行列,日益受到当代人的重视和关注。中国陶艺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不断探索着新的表述语言,同时,传统陶瓷艺术语言固有的寓意性、表述性、装饰性也使陶艺成为一种以个性为前提、真正适应现代观念多样化表达的方式。因此,传统与现代两脉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有时甚至有些模糊。

2观念表达是现代陶艺的主要特征

陶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古老是因为陶瓷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萌芽而产生,并且它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而年轻是基于它又是一个独特的新生艺术门类,无论是观念还是手法,现代陶艺都与传统陶瓷艺术有着明显差异。

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尊重,同样,现代陶艺的重点是观念表达和情感的宣泄。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最根本的区别也在于观念,而非形式的区别那么简单。传统陶艺是基于人的日常生活的器物艺术,讲求器物的实用性同时注重装饰与造型的唯美性,至于观念与情感则是隐含在器物的造型与装饰之中的,是陶工制作器物时的自然流露。与传统陶艺含蓄的情感不同,现代陶艺的观念则是直接的和主要的。现代陶艺注重人的当下体验,注重社会意识、公众经验以及文化针对性等等,在表现形式上往往采用虚拟现实、重释传统、反讽戏谑等手法。很显然,现代陶艺明显区别于实用加唯美的传统陶艺,现代陶艺关注的不再是美的装饰和形式创造,而是致力于文化精神的表达和建构。

日本陶艺家鲤江良二的作品《回归》(图1)为现代陶艺的观念特征做了很好的诠释。作者仅以类似沙雕的形式将陶土堆积成人脸的造型,有意回避了陶艺创作中的“烧造”这一重要环节,将人们公认的“火”这一不可或缺的陶艺语言从作品中剥离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时间和自然力。没有“火”的凝聚作用,艺术家以手塑造的人脸形象最终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逐渐破碎,与周围未经塑造的粘土融为一体,达到了从粘土到粘土的回归。作品采取了极端的方式,通过时间和自然的力量最终完成,而没有通过火这一要素,很明显这种独特的手法不是简单地对回归的主题呼应,而是表现出一种彻底地强调观念的行为。或许我们会对这种没有火作用下的作品是否能称之为陶艺作品产生疑问,但是从观念表达的角度去看,鲤江良二的作品无疑是成功的。

3传统陶瓷技法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陶瓷历史长河的积淀中,陶艺先民为我们发明并保留了丰富的传统陶瓷技法和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使传统陶艺获得一种超越单纯实用,并且具有一定审美倾向的精神品质。从原始陶器的泥条盘筑到后来的拉坯轮制、注浆成形等成形技法;从原始的简单刻划到唐宋元明清的彩绘,如青花、粉彩、古彩等装饰技法。时至今日,这些传统陶瓷技法已经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和伟大的创造力,富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永恒的艺术价值。此时的陶瓷技法已不仅仅是作为技术手段而存在,它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逐渐稳定并且成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每一种传统技术都烙有相应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它作为一种历史性的陈述,具备了文化的力量和相应的约束力,它要求人们按照已经形成共识的形式逻辑和法则来运用符号[1]”。

中国现代陶艺从最初对西方陶艺的模仿到实现中国现代陶艺的“本土化”,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传统陶艺资源的利用,对现代陶艺创作的陶艺家而言,“传统似乎并非不可容忍,相反,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而进入现代陶艺,众多艺术家将中国传统陶瓷的样式、符号等民族文化资源挪用到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上[2]”。

传统陶瓷符号进入现代陶艺创作为我们呈现出一片别样的艺术空间。在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把传统陶瓷技法与现代观念的表达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它以一种符号性语言传承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陶艺家正是通过符号性语言的运用找到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现代陶艺中它不仅具有中国特有的精神气质还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展示出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观念表达的时空碰撞。

4由传统演变而来的现代陶艺观念

中国现代艺术蕴含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某种学理联系,而又保持本土文化的特征、价值观念和历史记忆。所以,传统陶瓷艺术的探索和现代陶艺的寻求传统文化支持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碰撞。这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也对传统陶瓷技法这一文化符号起到了传承、传播和发展的作用。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无论在造型上还是装饰上,许多陶艺家有意识地运用传统陶瓷技法来表达观念,在此时,运用传统陶瓷技法于现代陶艺,不是单纯在运用一种陶瓷技巧,而更多是利用传统陶瓷技法的文化符号意义来表达创作者的观念与风格,体现传统与现代碰撞中产生的共鸣。所以,运用传统陶瓷技法于现代陶艺,更重要的是一种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方式。

中国陶瓷文化的丰厚传统,是陶艺家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继承和吸收我国特有的传统陶瓷技法,挖掘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并具有重要审美意义的材质和符号,进行合理的运用,都可以成为现代陶艺的创新的表达形式。

手捏、泥条盘筑等方法都是传统陶瓷中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陶瓷技法,原始社会的制陶都是采用这些技法来完成的。在现代陶艺中,陶艺家们常常追求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效果和观念表达形式,他们采用传统陶瓷技法这一文化符号与现代陶艺技法相结合来创作陶艺作品,尝试着各种试验性探索。陶艺家姚永康先生的陶艺作品立足于体现本土文化意识,以返朴归真的精神,运用现代观念和手捏成形、泥片成形等传统陶瓷技法塑造了像《母柱》、《世纪娃》等古朴而又具现代意识的陶艺作品。作品《世纪娃》中(图2),作者采用泥片成形和手捏的方式,以一种近似写意的手法大胆勾勒出古意盎然的童子形象,手捏的造型语言游离于率真和古拙之间;而清澈明净的影青釉色则贴近了传统陶艺对玉质追求的境界。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同时还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充分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陶瓷技法。可见,现代陶艺追求个性张扬并不意味着要摈弃传统,与传统划清界限。恰恰相反,现代陶艺中传统符号的运用不仅可以拉近陶艺家与观者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加深作品的民族品格。

我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丰富多样,各大传统窑系都有各自独特的装饰技法。釉下装饰有青花、釉下五彩、刻划花等,釉上装饰有古彩、粉彩、新彩等,还有各种贴花印花,色泥装饰如色坯、化妆土彩、绞泥。可以说,中国陶艺家脚下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传统陶艺文化根基,这是西方陶艺家望尘莫及的,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优势的存在,使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观念表达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对现代陶艺而言,要实现传统技法的观念性表述,需要将传统的装饰手法在现代陶艺中重新运用和解读,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陶瓷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承载着陶艺家对现代艺术的认识和价值追求。

黄焕义教授的土说系列(图3),其基本形态是扭曲的瓷泥和青花纹饰瓷片的结合体。从其装饰形式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传统陶瓷装饰的“开光”手法。传统陶瓷的开光大多规整对称,而其作品的开光形式转变为一组随意、活泼的装饰面,打破了传统青花装饰纹样的构图形式;在材质上强调瓷泥与釉的质感,利用粗糙的涩胎与细腻的瓷片产生对比,作者有意将两个属于不同时空的手法凝结于同一个造型之上,创造了一种既对比又和谐的造型形式。黄焕义教授成功地找到了民族艺术在传统与现代审美情趣之间的契合点。

澳大利亚华人艺术家阿先的作品(图4),也是在传统陶瓷文化资源的转化上取得成功的例子。他将传统装饰的各种图案、技法运用装饰在一个写实的现代雕塑头像之上,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与现代雕塑紧密结合,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中国传统山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将这种传统符号装饰在写实的现代头像之上,其图案的文化身份和写实雕塑的时代背景制造了一个时空错位的文化场景,作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这一观念性极强的现代陶艺作品中,陶艺家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陶艺之中,表达了对中国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身份的一种思考。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阿先的创新也是文化符号的巧妙转移,为传统陶瓷技法与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找到了一种新的结合点。因此,现代陶艺创作要融合当代艺术理念,更不能脱离传统陶瓷文化,脱离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我们的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结 语

中国陶瓷艺术走过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的传统陶艺是在华夏民族文化的哺育滋养下发展壮大的,她那率真质朴的语言、雅俗共赏的特性感动着我们。我们通过对传统陶瓷技法的继承和创新,运用传统陶瓷技法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充分体现现代陶艺观念表达这一主要特征的同时,也保持着现代陶艺创作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性格。

参考文献

[1] 陆军.中国美术馆陶瓷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6篇

关健词:高中美术;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西方美术教育的输入导致我们用西方人的眼光来审视东方的事物。这种所谓“科学”的观察方法,导致美术文化归属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淡漠。问题之二是――片面地注重艺术上非理性观念,认为美术作品是一种注重天赋灵感的自然创作,无需美术文化理论。这种理念忽略了艺术是以理性为主导的,美术创作不仅强调个性与激情,还应在规律、准则方面表达人的精神理想。问题之三是――当今美术教育过于注重技法而忽略传统理论。忽视了美术理论是区别高中美术教育与小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没有美术理论的介入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中学美术教育。

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导致学生偏重技法的学习,而忽视民族文化的培养;偏重于造型元素的认知,忽视民族美术元素的继承;偏真实写生,而忽视感性理解与理性分析的结合。所有这些对美术基本理论体系的忽略,将无法使美术教学接近认识和全面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导致我们丢失民族美术的记忆。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民族美术传统理论和传统美术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增加广泛的美术系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理论的内容,重视领悟民族艺术的神髓,才能构成高中美术教学的新体系。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中国传统美术理论

1、建立美术文化的教学理念,培养完美人格。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艺术审美认识、人文启示的作用。对人格的崇尚是中国传统美术所追求的重要人文内容。中国传统美术描绘自然的同时注重理想、情感 、志向等主观因素的表现。“抒情言志”“借物咏情”“言志喻德”构成了中国传统美术表现的主要内涵。因此,衡量美术作品的优劣,常常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于画家的品格与修养。纵观中国传统画家,以雅人高士、英雄豪杰、读书明理者居多,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能够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感与人文情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美术教学就已经明确了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格、心性 、品德 、人文等重要方面。以传统儒、释、道哲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术精华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品高逸的境界、超拔的精神、隽永的意味、精妙的笔墨是审视和衡量艺术品质高下的完整标准。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就相当于缺失了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艺术精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美术观念审美认识和启示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审美趋向,引导其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因此,教师决不能只培养学生掌握某些单纯技能,而是要在技法的训练中使学生领悟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人品与画品、心境与画境的内涵,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养、品格、气质和心性,使他们对形象的刻画、笔墨的运用忠实于自己的真挚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方向。

2、优化课程结构,强调文化传承。高中美术特长生虽然经过一定的美术理论学习,但传统艺术文化修养还是非常欠缺的。学校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和情操教育。一个人不懂得本国的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就不能说他懂得艺术。我们要通过加强传统美术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论研究能力。只有丰富广博的理论学识,才能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性及胆略;只有正确深厚的思想修养.才能使艺术创造获得深刻的意蕴及不朽的内涵;只有纯真、高尚的人品,才能使艺术品具有高雅、脱俗的品格。课程结构方面在于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与介入,教师要把美术传统理论合理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3、解决重技法,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强化教育的意识,避免将技能技巧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建立以精品与经典为师的课程观,以历代精品名画作为摹写鉴赏之本,提高学生的眼力品味。教学的重点指向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教学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美术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综合学习,包括中国传统美术方面的思维、表现、审美、评鉴、情感等品质。

4、解决单一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以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富于创新精神与自由表现的意识,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启发学生的艺术见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作多方面的美术文化信息传达,形成以传授艺术为重点的课程设计。美术理论的教学应从理论讲述中解脱出来,融人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更多的美术文化知识,受到传统美术文化的陶冶。

5、建立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同的能力,因而作业效果会有较大差别。教师在评价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内在处理与美学理解。有些表现能力欠缺的学生,但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会好些。他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较多,但是由于技法不够成熟,所以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对美术理论的思考,使他们增加学习美术文化的兴趣和自信,而不应以作业效果作为唯一标准来磨灭他们对美术思考和钻研的兴趣。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文化教育。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宣纸文化;传播模式;增强现实;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85-06

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越来越重视。作为只有在动态传播中才能保持文化活力、传承特定文化意义和文化符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媒体在其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过程中,根据媒体受众、受众受众、受众媒体的传播关系多元构成,以及过程中的技术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传播的丰富性模式。

一、宣纸技艺文化传播现状

在我国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宣纸作为中国书画用纸的最经典样式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关注,传播其活态技艺和文化的媒体应用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传统行业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不足,目前宣纸技艺文化的媒体传播主模式主要处在观光旅游、文字图片视频展示、网站体验等传统和网络媒介初期阶段的传播模式水平。为了了解目前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模式发展和研究近况,笔者在CNKI上搜索“宣纸”关键词,搜索到596篇文献。由于这596篇文献涉及宣纸技艺、传播、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研究,笔者从中筛选出符合宣纸技艺文化传播现状的文献,共计106篇。通过对这106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获得目前宣纸技艺文化主要媒体传播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目前宣纸技艺文化的媒体传播主要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需求和宣纸技艺文化传承。因此,将宣纸这一活态技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是当前宣纸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重要建设路径之一[2],如:建立传统手工纸发展史的数字资源库[3]等。与此同时,新兴的增强现实技术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将其应用到宣纸技艺文化是当前宣纸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发展路径。

增强现实技术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同一空间的一种技术[4]。相较于用观光旅游、文字图片视频展示、网站体验等传统传播模式传播的宣纸技艺文化,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现虚实结合、三维沉浸和实时互动传播,能更高效地让受众感受、了解宣纸技艺文化,从而以全新的方式或路径促进宣纸技艺以及更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

二、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及其构建

(一)增强现实技术特点

1.虚实结合

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世界的舞台叠加或者合成到真实的世界实现虚实结合[5]。因此,通过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受众可以更方便地对虚实结合的技艺文化内容进行细致、多角度、立体化观察,探索增强现实载体下技艺文化的奥秘,实现虚实融合下技艺文化传播最大效果。

2.三维沉浸

三维沉浸即根据受众在三维空间的运动来调整计算机所产生的增强信息[6]。增强现实技术给受众构建出“真实感”的技艺文化体验环境,使得受众沉浸其中的认知体验与真实世界的认知体验相似甚至相同。这种“真实感”的体验为受众构建了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受众在“真实”环境中不自觉地体验到技艺文化,从而实现技艺文化的沉浸式传播。

3.实时交互

增强现实技术基于现实中的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场景完美融合,为受众实现了一种“真实”复合视觉效果的场景。这种复合视觉效果的场景随着受众周围真实世界的改变而变化,使这种复合视觉效果变得更为真实,虚拟物体还可以与受众和真实物体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进行互动[7]。受众在使用增强现实为载体的技艺文化时,可以通过实时操作交互、多感官体验等方式实现技艺文化认知体验和知识获取系统化、多元化融合。

(二)系统构建与实现

图1 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设计框架

为了让受众更准确、更系统地了解宣纸技艺文化,笔者基于KINECT(一种3D体感摄影机)和UNITY4.5(一种3D开发工具)开发了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该系统先通过KINECT自带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和深度传感器捕捉到受众的骨骼信息,其次通过Wrapper package(一种实现KINECT与UNITY互动的交互程序)使UNITY获得KINECT之前捕获的骨骼数据,再次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一种信号数据识别算法)将捕获到的受众骨骼数据与之前系统录入的路径数据进行比较和匹配,最终将合成和优化的数据反馈到系统。(如图1所示)实现受众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宣纸技艺文化的“无缝”融合,在互动体验中让受众掌握宣纸技艺文化,使其传播效果呈现螺旋式增长。

(三)受众体验

笔者基于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宣纸技艺文化系统的过程中,尝试利用骨骼识别和动作匹配实现受众在真实世界中和虚拟世界的宣纸技艺文化的虚实结合、三维沉浸及实时交互。系统界面左边依次为宣纸技艺工序选择区和展示区,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抄纸、榨纸、晾纸和揭纸这四个主要宣纸加工工序,根据受众选择展示区会出现对应的工序背景。系统界面右边依次为骨骼匹配区、深度信号匹配区和摄像头对应的真实世界反应区。当受众做出自己所选择工序对应的动作时,在系统界面左边的工序展示区则会出现当前的工序进展,而在右下方摄像头对应的真实反应区会实时出现对应动作和工序的进展。

图2 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揭纸”工序互动界面

通过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受众沉浸其中所获得的认知体验与在真实世界体验宣纸技艺的认知体验相似甚至相同。这种相似甚至相同的“真实”体验可以让受众融入宣纸技艺了解、熟知过程中,进而转化为他们的隐性知识,获得独特的经验,实现宣纸技艺及其文化的沉浸式传播,更有效地探索挖掘宣纸文化内涵并实现传播范式的创新性构建。同时,受众在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时,通过骨骼匹配和识别、实时交互、多感官体验等方式实现与虚拟世界的宣纸技艺文化互动,从而深入了解宣纸技艺,获取宣纸技艺多种认知体验,最终领略并传承体验宣纸技艺文化。

三、以宣纸为示例的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探索

(一)传播新模式构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受众传播模式领域经典理论之一[8]。该理论从受众的立场上分析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以及这些使用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进而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尝试探索构建了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根据上文表1宣纸技艺文化主要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优势和劣势,结合增强现实技术特点,将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分为“直观印象”、“了解技艺”、“虚实结合”、“互动体验”和“实时交互”这五个要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适当的情境能够帮助受众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其将受众认知效果分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9]。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宣纸技艺文化受众满足效果的“情境”指标设置为“清晰展示”、“融入情境”两个子指标;“协作”指标设置为“实时反馈”一个子指标;“交流”指标设置为“多维体验”一个子指标;“意义建构”设置为“获取知识”、“新旧融合”两个子指标。

(二)实证分析

1.研究设计

笔者基于图3的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相关因素做出了以下假设:

H1受众使用动机对宣纸技艺文化媒介有正向的相关性;H1-1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较使用其他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动机强。

H2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对受众的满足效果有正向的相关性;H2-1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获得的满足效果较使用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效果明显。

2.数据收集

笔者根据上文的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于2015年5月16日到17日中国科技大学科技活动周将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和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对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模式中的各因子进行了问卷调研。共收集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为83.4%。

3.描述性统计分析

笔者通过问卷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对受众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四项个人基本资料和背景进行描述性分析(如表2所示)。

同时,在问卷的第五题设置了受众之前对宣纸制作过程了解程度的题目,通过调研得知74.1%的受众之前不了解宣纸制作过程,18.7%的受众之前不太了解宣纸制作过程,7.2%的受众之前了解宣纸制作过程。说明受众对宣纸制作过程了解甚少,加强宣纸技艺传播的必要性和动力都是相当迫切和亟需的。

4.信度与效度分析

Cronbach’s α是测量变量之间相关性的指数,数值越大代表内部一致性越高。笔者用SPSS将有效问卷的各测量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和累积变异量分析(如表3所示)。因为累积变异量≥0.60即认为该变量符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从表3可知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测量因子效度较高,适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验证性因子分析

将受众选择宣纸技艺文化媒体的使用动机匹配了“直观印象”、“了解技艺”、“虚实结合”、“互动体验”和“实时交互”五个观察变量,将受众使用宣纸技艺文化媒体后的满足效果分为“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个二级变量,又将这四个二级变量中“情境”匹配“清晰展示”、“融入情境”两个三级变量、将“协作”匹配“实时反馈”一个三级变量、将“交流”匹配为“多维体验”一个三级变量、将“意义建构”匹配为“获得知识”、“新旧融合”两个三级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见图4)。

图4 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基于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结合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和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对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样本数据,通过LISREL8.70这一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各因素分析,获得相关因子和拟合指数。(如图5、图6所示)

图5 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验证性因子参数模型

由于图5和图6中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所有的因素负荷量(γ)均大于0.5,所有观察变量的t值均大于1.96,因此,表4说明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所包含的因子与其所属的测量因素有着良好的收敛效度。根据t值公式由LISREL测出所有观察变量都显示出t=0.05的显著水平,说明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问卷各个测量因素以及各自题目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说明问卷中的各个题目和观测因素的从属关系设置是正确的。

将图5图6对比可知,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的路径标准化参数均高于使用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参数,说明受众选择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动机更强;且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获得满足效果的路径标准化参数高于使用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效果参数,说明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后获得的效果更加明显。

(2)结构方程分析

①模型建构

基于上节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笔者构建了一个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整体模型(如图7所示)。笔者结合调查问卷及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将结构模型的因子表示为:ζ1为直观印象、ζ2为了解技艺、ζ3为虚实结合、ζ4为互动体验、ζ5为实时交互,ф为使用动机,η为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я1为满足效果,θ1为情境、θ2为协作、θ3为交流、θ4为意义建构 ,Y1为清晰展示、Y2为融入情境、Y3为“实时反馈”、Y4为“多维体验”、Y5为“获得知识”、Y6为“新旧融合”。

根据表5、表6分析可知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量(λ)均大于0.5,t值均大于1.96,属于较好的拟合结构方程模型。

由表8可知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均符合整体拟合指数标准。

由于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内在拟合指数要求建构信度要求大于0.7,平均变异抽取量大于0.5。从表8可知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中的所有指标因子的拟合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的拟合指数要求,说明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较好的内在拟合度。因此,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有良好的拟合性,符合假设检验要求。

③假设检验

根据上文分析,宣纸技艺文化传播新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符合假设检验要求,因此,基于图4验证性分析模型和图5、图6的参数表示,笔者通过LISREL统计软件将样本数据分析后发现(见表9),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参数均大于0,t值均大于1.96,即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假设检验要求。说明受众使用动机对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有正向的相关性,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对受众的满足效果也有正向的相关性。

(三)结论

1.使用动机

在选择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过程中,受众十分注重技艺文化的媒介传达模式是否契合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受众通过一个KINECT和一台电脑即可对宣纸技艺文化的直观印象获得宣纸技艺文化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同时受众抄纸、榨纸、晾纸和揭纸四个不同工序按钮,与系统实现虚实结合和实时交互的体验,从而了解宣纸技艺文化。而网站、文字、图片及视频通常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传播宣纸技艺文化,使得宣纸技艺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由于网站、文字、图片及视频这些媒介特征和传达模式的局限性,受众的使用动机不太强烈。图5、图6相关变量路径上标准化参数因子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较使用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动机强。

2.满足效果

受众的满足效果是媒介传播过程中追求的目标,效果的好坏决定着知识传播路径长短和传播覆盖面大小。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时,通过实时交互体体验实现与系统虚实结合,能清晰地了解和感受宣纸技艺。受众通过与不同技艺互动,获取不同的情境,实现感官上的多维体验,深入感知宣纸技艺流程和关键技艺内容。由于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采用“第一人称”手段与受众进行互动,受众获取宣纸技艺文化相关知识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而网站、文字、图片及视频通常只能使用语言文字、图片或动画模型中某个传播方式,受众的情境感较弱,更无法达到真正地实时反馈。因此,受众使用网站、文字、图片及视频所获得的效果相比之下理想程度欠佳。结合图5和图6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受众使用增强现实宣纸技艺文化系统获得的满足效果较使用其他宣纸技艺文化传播媒介满足效果更明显。

四、结 语

在现有的媒介传播手段中,增强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特点让受众更有意愿去体验宣纸技艺文化,进而让受众主动积极地获取宣纸技艺文化相关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实现了一种新的宣纸文化传播模式,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或路径促进以宣纸技艺以及更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刘菲.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东岳论丛,2014(7).

[2] 陈再齐.社会变迁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与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

[3] 刘畅,李晓岑,张春娇.传统手工纸数据服务系统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

[4] 蔡苏,宋倩,唐瑶.增强现实学习环境的架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8).

[5] 庞维国.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3).

[6] Ronald Azuma, Yohan Baillot, Reinhold Behringer, Steven Feiner, Simon Julier, Blair MacIntyre. Recent Adv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2001, (11-12):34-47.

[7] 李婷.接合自然 增强现实―移动学习新体验[J].中国远程教育,2011(8).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角看待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指出技术成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区分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出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进人现代社会以来,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从生产过程、接受方式到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究竟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变化,并以此探寻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1936年,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了“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观解释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肯定了电影、摄影等由机械复制技术产生的艺术。可以说,此书发表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现代艺术的认知范式。今天,随着现代科技与艺术日益紧密的结合,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更能感受其理论的预言性和前瞻性。

艺术的存在问题一直是本雅明关注的焦点。在“机械复制”理论中,他论述了传统艺术的衰落和现代艺术的兴起。阐述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区了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在本雅明的理论框架中,现代艺术形式主要指摄影、电影等现代社会中直接产生于机械复制技术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形式则是与之相对的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等。传统艺术即前工业社会中的艺术形式;但在进人工业社会以后,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纳人机械复制体系,与现代艺术形式一起构成了现代艺术。

本雅明解读艺术发展的线索主要是艺术的不同复制方式。首先,他区分了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艺术品从来都是可复制的,前工业社会中人们出于学习、模仿、营利等目的,对艺术品进行手工复制,但是相对于大量的原作来说,复制品的数量很少,只是个别现象,没有影响力,跟原作相比并不具有艺术价值。但在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对艺术品进行大规模的精确的复制,人们面对的艺术品大多都是复制品,原作的存在反倒成了个别现象。在此本雅明又进一步区分了两种机械复制艺术,指出:“对绘画进行拍摄复制与在电影摄影棚中对表演过程进行拍摄复制是不同的。}ry7cr3o}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前者那里,被复制品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复制品并不是艺术品。; Cucr3o}这实际上指的是有原作的机械复制和无原作的机械复制。前者主要是指对原作进行复制,例如利用照相技术对绘画、雕塑等艺术进行复制,通过录音技术对音乐作品的复制,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对文学作品的复制等;后者主要指利用摄像机对人、物或事件的实时复制,与对原本的复制不同,它直接取材于现实世界。可以说,这两种机械复制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前者主要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表征的是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后者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复制,表征的是现代艺术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其中以电影为最典型的代表。

把握这两种不同的机械复制方式,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现代艺术的发展似乎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ff[2](P132)随着现代社会脚步的日益临近,感觉敏锐的哲学家似乎提前感觉到了艺术的衰亡,但是黑格尔心目中的艺术只是他所际遇的传统艺术,进人了以机械复制为主要手段的工业文明社会以后,传统艺术确实由中心走向了边缘,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产生出经典作品,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特别是自杜尚的《泉》被当作艺术品后,传统艺术似乎走到了尽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终结,传统艺术形式衰落之时新的艺术形式崛起了,如摄影、电影、电视等等,它们同样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谁能说《乱世佳人》、《廊桥遗梦》只是毫无价值的商业片,谁能说奥黛丽·赫本、卓别林只是人造的明星呢?在机械复制的社会中,传统的艺术也并没有消失,改变的只是它的存在方式,在新的技术面前它将获得新生,如本雅明所说:“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则在墓门前你推我操。ff(3](P11)

同为机械复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和现代艺术的复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在现代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是内在于艺术的,如电影中,摄像机和人一样都是电影的组成要素之一,长镜头、景深镜头等的运用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而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还是外在于作品的,如对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讲,采取何种印刷手段并不会给它带来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复制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上,它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能引起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步发展。所以,现代艺术是为复制而复制,复制是它的内在要求,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来说,复制并非是它本身的固有需要,只不过是商业运作强加其上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中的“机械复制”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复制而言的现代技术的一种,不能简单地还原为机械复制技术本身。本雅明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前四十年工业文明刚刚兴起发展之时,当时的技术水平仅限于机械复制技术,所以本雅明的讨论对象也只能是机械复制技术,但是其实这种机械复制的技术代表的是新兴起的现代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如今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电脑成像已向以机械复制为基础的摄录成像提出了挑战,然而它仍然处于以机械复制为开端的现代艺术之轴,其发展其实并未脱离本雅明的理论视野。所以说,“机械复制”理论并非局限于机械复制本身,它的理论实质是以一种技术性视观来看待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既囊括了传统艺术,更注重新产生的现代艺术,这对当下的艺术实践同样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雅明以其敏锐的目光觉察到了技术的介人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艺术的制作和接受进而改变了整个艺术的特质,从而使现代艺术呈现出与传统艺术极为不同的面貌。

第一,现代科技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艺术创作,依赖的完全是艺术家的力量,表现的是艺术家创作个性,依靠他们采取冥思苦想、细心雕琢,有时甚至还要等待灵感的来临,艺术品的物性因素虽然必不可少,如文学创作需要的笔和纸,弹奏音乐所需的乐器,绘画要用的颜料、画笔和画纸等,但这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较艺术家的构思和物化过程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原作产生以后,大量工人就可借助机器对其进行大批量复制,这个过程不再需要闪烁艺术的火花,艺术由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种生产性行为。在现代艺术的生产中,如摄影、唱片、电影等,已没有了原作的存在,机器甚至和人共同参与了创造环节。在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电影中,“在弧光灯下进行表演,并同时满足麦克风的条件,这是第一流的检测要求。ff}4](P33)电影演员要根据镜头的需要来表演。

与戏剧演员相比,由于电影的拍摄是片段性的,所以电影演员不需要全身心的投人,只要扮演好他(她)自己,然后通过后期的剪辑,便能收到好的效果。蒙太奇(montage)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手法,原意为“构成”、“装配”,它不仅运用于电影,在之前出现的先锋派、达达主义绘画中就已有所运用,例如将一些现实的碎片布料、纽扣、报纸等贴人作品之中。在电影中它更是成了创作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的手段,仅仅由摄像机拍摄下来而未经剪辑的录象就不能算是艺术:“在电影创作中,艺术品多半要基于蒙太奇剪辑才能产生,电影就依赖于这种蒙太奇剪辑”}s]

第二,现代科技建立起新的艺术的接受方式。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对艺术由个体性接受转变为群体性接受,凝神静观为神情涣散所替代,对电影的接受即是典型的例子,人们面对一幅幅转瞬即逝的画面已无暇思考,只能沉浸于电影所带来的震惊之中;在对现代绘画的接受中,人们感受到的也是也是一种类似于电影的冲击,其美学感受与传统的绘画极为不同。相比之下,对传统艺术的接受更倾向于一种智性行为,是一种诗意的沉思,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的接受更加感性化,人们感受到的是艺术的冲击力。更进一步,电影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认识领域,并改变了人们的感知系统。如同弗洛伊德发现了本能无意识,本雅明指出镜头开拓了人们的视觉无意识:“电影特写镜头延伸了空间,而慢镜头动作则延伸了运动。;Ca]

第三,生产和接受的转变引起了艺术自身质的变化。由于艺术品可大量生产复制,原作面对众多的复制品丧失了其权威性,导致了韵味的消失,而艺术品的韵味正是传统艺术区别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雅明看来,韵味源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是神秘而朦胧的,它反射着神性的光辉。随着艺术品数量的增多,展示价值日益压倒膜拜价值,围绕着艺术品的这层神秘的面纱也就被撩起了,这也就意味着艺术由带有神性的创造物变成了世俗的人工物,失去其高贵的出身平民化了;但是,它走向了大众,变为了公共财富,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io7

“机械复制”理论曾被喻为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进化论”,甚至被称为是一种“危险思想”,因为它不仅是对艺术实践的描述和分析,同时它对传统的艺术理论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机械复制技术产生初期,许多精英知识分子对摄影、电影等现代艺术形式或否定或视而不见,大都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艺术不仅成为生产性的活动,而且变得具有可装配性,这就打破了传统理论中的“有机体”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好的作品都应该是有机的、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事物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m7

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震惊不仅局限在艺术和艺术理论的范围内,它也在哲学层面上改变了人类对技术及自身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理性、秩序快速发展,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而在传统的人治领域—艺术中却出现了相反的事情,以摄像机为代表的物成为创作主体的一部分,侵人了人类占统治权的领地,对人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问题还要从科技自身的悖论谈起。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人类探索外在世界奥秘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日益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极大的伸张,出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主客两极化”:“决定性的东西并非是人从迄今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达到了自身,而是整个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因为人成了主体。n[13](P43)人从自然中超拔出来,不再是存在者中的存在者,而是与其它存在者相对的“主体”,其它存在者便成为了“客体”,人作为唯一的主体对诸客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统治权和支配力。另一方面,如同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由于技术的意志,自然中的一切包括人类都变成了物质、单纯的材料,也就是意味着一切都齐一化、功能化了,人沦为了物。这一点,在马克思的X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明确地论述过人的异化:“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为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ff[),]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摄像机有着跟演员同样重要的地位,演员可以不必沉人角色,但必须随时都要照顾到镜头的需要。当导演一个惊讶的镜头时甚至可以不事先通知演员直接去吓他一跳,将其表情拍摄下来便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较之舞台演员,电影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成为导演进行加工整理的的客体,表演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受到了极大的动摇,沦为表演的机器,人被摄像机物化了。在电影的接受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在既定的影象面前,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幅幅快速的画面,变成观看的容器。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介;艺术学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1新媒介语境下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必要性

艺术学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构,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当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高校的艺术学理论课程主要包含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干课程。与艺术实践类课程相比,这些理论类课程所具备的共同特性是:第一,艺术学理论抽象,趣味性低,学生接受度低,课堂互动性不足。第二,艺术理论类课程教学方式传统,教师较喜欢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媒介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使传统教学模式有了可资利用的新型媒介工具。在新媒介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改进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有可能对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2媒介技术的历史演进及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2.1媒介技术的演进及当代语境下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

媒介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手段与载体。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所使用的媒介突破了身体局限,人类进入体外媒介时代。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古登堡印刷机术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复制时代,印刷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杂志出现,普通民众因此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电话、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是媒介技术史的一大革新,电子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获得了快速发展,人类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资源。当前所处的社会已经被网络媒介技术、数字媒介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局域网等媒介技术所包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新”其引申义为与旧相反的新出现的事物。质言之也即,“新”的内涵与外延是与“旧”相对而言的,对于任何一种媒介技术而言,“新”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语境而言的,与当时社会所使用的媒介技术只要是相对于旧有媒介技术的革新,那么这种媒介技术在其所处的语境下就可以被称为新媒介技术。置于当前的社会语境下,人们所述的新媒介技术特指那些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与无线电通信,以及手机终端、电脑终端、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为接受端口的,可以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技术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当前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均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新媒介技术对整个高校理念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于高校艺术类教学而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逻辑,它推动着高校艺术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以对新媒介技术内涵的阐释为逻辑起点,通过全面分析当前社会语境下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以对之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

2.2当前社会语境下新媒介技术介入高校艺术类理论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的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现状表现为:新媒介技术成为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在艺术理论类课堂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多媒体教学当中。在艺术学概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主要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教学当中,新媒介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PPT的制作方面。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PPT运用于教学当中对于之前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大的改进,可以使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著名艺术作品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得以呈现,同时也减少了高校教师制作文字文本的时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更深层次进行考量,这种教学模式只是辅助高校教师完成了素材搜集、文本书写等任务,它无法将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新媒介技术做深层次的融合。在艺术理论的教育当中始终强调艺术审美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仅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融合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育人,“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1]“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情感与意义领域的象征符号”[2]艺术审美价值涵养人的目的。因此如何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校艺术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新媒介技术运用于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还呈现出下述特征:即最新的媒介技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呈现出显著的滞后性。诸如VR技术、AR技术在我国科技文化产业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利用。在博物馆当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通过VR技术、AR技术进行具身性的场景体验。博物馆中不便于进行展示的艺术品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媒介技术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并为其带来身临其境的实景式体验,使得抽象、枯燥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生动、立体、多维地呈现给受众。这些博物馆因为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其成为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起到良好的媒介效果。但是,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育当中更多地只是体现于其对网络媒介技术的运用,所谓的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其实主要停留于二十一世纪初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这种媒介技术,以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其为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这种单一性的媒介技术的运用是很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产生共鸣的,是与当代学生的实际媒介使用水平不匹配的。以现代性的教育思维理念来进行审视,理论类教学虽然是对实践类教学的一种抽象形态,理论源于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滞后于实践具有约定俗成性。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对于当前所产生的一些新型媒介技术,高校艺术理论类课程当中应该采用一种开放的理论胸襟来予以吸收,而不再是将新型媒介技术视作一种“技术”性的手段而放置于“艺术”理论之外。

3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策略

(1)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将媒介工具辅助工具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让新媒介技术真正走入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课堂。在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明确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教学并非是单纯通过借助新型电子设备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理论课业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观念,艺术学理论课程也并非是将理论类课程与新媒介技术的浅层次堆叠。触摸媒体、桌面视窗、智能媒体在课程当中的简单应用,将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的形式加以展现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因之真正触发学生利用各种媒介真正地将枯燥、抽象的艺术理论课程予以具象化,这种教学思路模式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要从思路上做彻底当前“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要在艺术学理论的课程教育内容当中与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介技术通过短视频制作,在课堂上积极互动,革新与改变。新媒介技术的特色在于其互动性强。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同时也是普通受众的一部分,普通受众无论是对于智能手机终端还是智能显示屏,以及互联网媒介技术,乐于接受,学生与新媒介平台有着高黏合度,在高校艺术理论类课堂中,教师发掘新媒介技术的交互性、可参与性是重要的。要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所衍生的抖音、西瓜短视频、哔哩哔哩网站以及在学生群体当中广受欢迎的智能化媒介终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这些新媒介技术做深度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2)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将抽象性强的艺术理论类课程变得具象化,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实操性的实践类课程相比,艺术理论类课程以其高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著称。自从艺术学从美学当中分离出来之初,就决定了其与美学之间存在天然联系性。如何将抽象的艺理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视频、图像、文本或者图形甚至是动画,对于艺术理论类课程的学习是重要的。比如在艺术史论课程的讲解当中,会涉及对具体作品的讲述,这就需要教师确立起新媒介教育的思维理念,将新媒介技术融入对作品的讲述当中,使得艺术史论当中所涉及的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作品生动起来。如大英博物馆曾使用3D媒介技术将中国的山水画《秋林读书图》打造成三维动画。在艺术史论的讲解当中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介资源进行教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利用新媒介资源共同梳理史论知识。(3)结合门类艺术学科特征,利用新媒介技术促进艺术理论类课程的“个性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艺术理论类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在艺术学门类下又包含戏剧影视学、美术学、音乐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一级学科,同时广播电视编导、数字传媒艺术等众多二级学科的存在使得这些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知识偏向与接受力是有差异的。艺术学理论类课程是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升华,对于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学好该门课程,用他们熟悉的艺术语言来进行理论的讲解是达成其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将智能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新闻机器人“张小明”“腾讯翻译君”“腾讯微信智聆”等新媒介技术融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艺术理论类课程的讲授当中其效果必然好于枯燥的理论讲述,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挖掘,勾勒其爱好图谱,将AR、VR、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到艺术理论所涉及艺术作品的图像转化与处理当中,将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3]更好地培养起相关专业同学的理论思维与观察能力,以促进其深度学习。将新媒介技术应用于高校艺术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我国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实践镜鉴。

【参考文献】

[1]宋芳斌.李格尔与福西永的形式主义思想及其“视觉性”溯源[J].四川戏剧,2018(6):58-62.

[2]李晓燕,甘锋.杜威传播思想的再审视及其当代价值的再评估[J].新闻界,2018(10):46-55.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0篇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是20世纪人类信息传播领域最伟大的事件;而新媒体催生的新兴艺术形态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回顾这几十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新媒体的界定并非总是固定不变,它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不断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却是相对明确,综合性、跨学科和交互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形成一门全新的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学科一样,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目前人们还没有对它有透彻的理解,其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特别是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我国的新媒体艺术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关注与跟踪,到范畴界定的提出与讨论,再到理论的探索与建构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最初面临的一种命名的困惑、一种身份的焦虑、一种对象的模糊和不确定,到逐步转向对学理的关注。本世纪初,新媒体艺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新媒体艺术探讨的文章书籍,如黄鸣奋的《彼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2002)、许江、吴美纯主编的《非线性故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2003)、张朝辉、徐翎的《新媒介艺术》,以及陈玲的《新媒体艺术史纲》(2007)等等,从不同层面阐述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可是,透过新媒体艺术现象背后以其本体特征作为理论研究重点的讨论尚显不足,学科的整合、多向度比较和“理论――分类――发展史――批评”的体系构建存在严重缺失,特别是有关新媒体艺术批评方面,其理论基本空白。笔者借助“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新媒体艺术批评”作关键字搜索,能检索到的相关文章屈指可数。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作品欣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任何艺术品沟通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它对艺术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其根基扎入在其它相关学科之中,因而我们可以借鉴相关艺术类形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新媒体艺术批评。但新媒体艺术又与其它艺术有本质不同,它不但呈现多种表现形式,从具有视听效应的材料装置到互动的电脑系统,从超媒体到人为的虚拟环境,从网络到网际空间,这些相互约束和相互影响的内质自始自终地贯穿在这些艺术形式之中。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多个不同领域的技术,使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发展的制约,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存在巨大区别。

二、两种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批评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立足于探索作品的审美因素、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方式。简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一道真诚地传达艺术作品的“美感”。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如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艺术家更好地创作;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引导欣赏者进行鉴赏。

新媒体艺术批评顾名思义,是建立在对新媒体艺术这一对象分析上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等给出客观的鉴别、评价、界论,使受众更客观地接受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艺术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它背离了传统学院派艺术的创作标准,转而崇尚用科学技术和新媒体设计出来的新形态的作品,创造一种特殊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与气氛。这种情境与气氛便是如今的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它们的形式十分多样:数字音乐、数字图形、数字动画、全息照相术、互动装置、互动数码电影和电视、互动戏剧、虚拟空间等等,以及其他形式的交流艺术。这种纷繁的艺术形式,带来了评判和取悦标准的混乱,也带来了新媒体艺术审美领域里多变的模式,这既是新媒体艺术的独特价值,也是今天艺术领域内不拘一格的样式,是对传统艺术的延伸。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要“整体”地观察和把握事物的特征,达到接近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性。

三、新媒体艺术批评特色对比

那么,新媒体艺术批评究竟在艺术批评方面有哪些发展呢?

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身份”的不同,传统的艺术家的身份往往是单一的,比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这些领域的艺术家,他们往往是各自领域里精妙绝伦的大师,他们都非常“擅长”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人们,不一定人人都接受过单纯和专门的艺术训练,他们可以是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电脑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知识和创作力。新媒体艺术家们有一些是专职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维持生计,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利用业余闲暇,靠兴趣投入自己热忱进行创作,以此不断寻求新的艺术梦想。他们所能方便接触到的设备资源,加上自己不断创新的思维,都是维系他们创作的重要条件因素。这与传统艺术家们通过成为一名产品设计师、项目策划师或大众媒体顾问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品直接获取利益维持生计完全不同。正如新媒体艺术家克里斯达.索末尔和劳伦特.米格诺诺指出的,他们从未在美国展览中获得过回报,只从欧洲和日本的一些组织中获得过一些资助。另外一种情况是,与传统艺术家合作,艺术家提供观念与形式的创意,他们则是后台的技术实现者,他们是艺术创作中新的主干力量。虽然这些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却是即将成为艺术主流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范畴内占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所以新媒体艺术批评在对艺术家进行评论时,必须考虑到新媒体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不能单一的思考,传统的“齐常化”判断失去意义。

综观艺术史,艺术中的主要变迁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深受影响。如西方的解剖原理、远近透视等,但是技术只是传统艺术实现的手段而已,从来不会构成艺术自身的“硬件”条件,并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艺术的可视性,而由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的精神传统潜在地控制着当代的艺术批评。新媒体艺术却大不相同,该门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发展平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由于技术的空前使用,对新媒体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数字艺术所依赖的数字技术、装置艺术所依赖的录像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组成部分以及自身的“硬件”条件,这就要求新媒体艺术批评不会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崇拜精神传统,而应该体现时代精神,注重对技术性的考察和探究。

艺术作品的独立意境,从来不用考虑其他过多的因素。而新媒体艺术是跨领域和跨媒介的艺术。新媒体艺术批评不能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只顾画里,不顾画外,新媒体艺术批评是一种大科学、大美学的批评,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介因素的影响。

传统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传统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对话,或是经历相同的悲欢,或是通过与把握将思维与意念转化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过程,最终达到审美的发现或者是心灵的共鸣等。然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形态上有着质的不同,它摆脱了对材质的依赖,形成了一种非物质的、用时间衡量的境界,突破了传统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新媒体的虚拟特征给艺术感受者带来了强大的错觉力量,否定了现实,创造了另一个虚幻的空间,在这个虚幻的空间有着自身的意蕴和无穷性,同样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这使得新媒体艺术审美变得复杂,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没有固定的标准,使得人们在评价一种新媒体艺术时不得不考虑给自身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

传统的艺术创作者和受众是分离的,创作的直接交流很少。而新媒体艺术中的互动数字系统,是开放的多维的系统,在这系统中,“受众”也可称为“互动者”,他们不仅是新媒体艺术领域内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动作品中实现基本交互的角色。他们在与作品互动时,对于作品的内在运行是一无所知的,只能将对作品的初步认识转变为接受审美的交互过程。在新媒体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受众显得是如此的重要,他们不仅能够表现出接受一件作品时的态度,也会意识到作品反映出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往往是创作者所不知的),当他们手持鼠标、靠近传感器装置或通过肢体改变作品界面的原有面貌的时候,受众变成为新界面状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作者的替身。作品的开放的、可进入的结构空间,使得新媒体艺术产品与传统艺术作品的复杂结构有所区别,互动艺术打破了固定物质化的程式体系和超越了由传统艺术总结的经验与结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预先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是为在艺术作品、内容与受众之间交换信息而创造了一条通道。这个通道能够建立一个可对话的网络作品、可感应的互动空间、可导航的娱乐装置等,它可以足够地开放以适应各种交流,而不局限于单向的反馈中。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比传统艺术批评更要考虑到受众,考虑到互动者的感受和体验。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和批评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批判。要么基于对技术的考虑从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手段方面进行评价,要么抛开技术因素从传统美学范畴内单纯地对艺术效果进行评价,要么在机器范畴内对装置本体进行评价,要么从作品的人文意义以及社会意义进行评价,甚至可以抛开一切从计算机运用创新程度进行评价,但无论采取哪种评价,对艺术品来说都是不可靠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实现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考标准和评价标准,也许我们可以从其基于某一方面或者是人为观念或者是意识评判进行评价和检验,但无论如何对新媒体艺术的评价不是一个单一概念,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四、结语

当前,在欧美国家,新媒体艺术以强劲的势头,已经形成了各自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创作体系,数以百计的国际媒体艺术节、大型活动与互联网都不断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新美学形态与应用技术可以快速的在国际上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今天,在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作材料的时代里,艺术家不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体技巧的专攻中,而更多地应主题理念、展览环境的客观条件,寻求科学技术与主体素材相结合的新方法。新媒体无可置疑地为艺术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的可能。长久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知识架构体系,容易使人们专注于一套传统的理解方式,使我们很难体味新媒体艺术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如何运用现代批评为新媒体艺术创作以及发展做出贡献是值得探究的,也是新媒体艺术理论发展中亟待填补的空缺,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更深刻地了解新媒体艺术,构建完整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 舒可文.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3. 王瑞光.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思考[J].南方刊论.2008.12

4. 张志伟.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J].装饰.2002.4

5. 李雪.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8.7

6. 颜翔林、沈虹.审美发现――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

7. 许鹏.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

8.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9.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

10.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3

11.葛红兵、叶片红.大众传媒时代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之我见[J].艺术百家.2007.04

12.祝明杰.当下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国际视野[J]. 电影文学.2007.17

13.傅文斯荔.当代新媒体艺术探讨[J].大众DV(大众摄影.下半月).2007.2

14.肖永亮.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A]. 廖祥忠.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15.肖永亮. 文化创意和新兴艺术[J]. 艺术教育2008.8(总第181期).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1篇

一、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的范畴

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

1、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交流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2、价值观的改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承担。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择业标准趋于实用化、功利化,将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发展作为择业价值标准,轻视精神、责任和义务。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作坊,社会生存越来越艰难。要练就达到大师级别境界的技艺,要耗费人生很长的经历,且经济报酬微薄,属于冷门寂寞的“无前途”行业。在当下全社会追求高报酬,青年择业价值观本位化现状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后继乏人。3、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形式束缚了民间装饰艺术的创新查阅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资料,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母女间的口传心授以及物传,将工艺技术的艺诀、经验、装饰艺术样谱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后人在前人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工艺、图式逐渐完善,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内容和形式,束缚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使得装饰样谱跳不出原来的样式,有的几乎几代一成不变(如图不同时期的杨柳青年画)。如表现连年有余必用莲花和鱼元素,表达长寿要用寿星翁或松鹤等元素,这种程式化使得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受到束缚。

三、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规模很小,随着民众观念和审美的改变,已经不作为普遍的日常装饰使用,大部分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被用作收藏或者发挥工艺礼品的功能。虽然新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但是其物化过程反应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将会对新生手工艺的产生起到启智和推动作用,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动态传承。虽然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日益维艰,但是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政策,以创新为钥匙,通过全社会多方努力与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要,在流淌着传统血脉的土地上,传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颁布一些有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制度,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民生的前提下,尊重农村民俗习惯,保护传统村落文明,避免村落“空心化”,重新构建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力度,鼓励地方院校开办非遗专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保障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再次,引导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民俗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到服饰、室内装饰、活动物品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入手,尊重传统民俗,构建传统文化环境,让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手工艺回到百姓生活中,把民间传统最富有创造性的源文化留住。同时,用现代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入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2.发挥传统手工艺文化技艺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最大程度上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造物智慧,包括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民俗内涵等等。可以说是典籍之外的-支活态文脉。但是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规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的转变,导致传统装饰类手工艺产品需求量剧减,使得原先轰轰烈烈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日益萧条,如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等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鞋子、衣服、帽子等服饰用品琳琅满目,再也不用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自己动手。因此,因服饰制作而存在的民间服饰的花样剪纸也很少见了;有些传统技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被现代化新生产工艺所取代,如传统手工雕刻到现代的数码雕刻,原先的雕版、丝网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传统刺绣到电脑刺绣等,不仅节约人力,效率也飞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因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性、情感性特征,这给传统装饰类手工艺活态化留出了继续存在的空间。传统手工艺独特的人文魅力是对机器标准化产品的情感补充,为消费的多元化提供了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择。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传承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要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限量版的艺术品或纪念品,把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人文气息发挥到极致,满足小众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求,不失为保护和传承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3.发挥DIY的亲和力,让传统装饰类手工技艺走近市民生活。根据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开发成DIY体验项目,既能让民众丰富生活,排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手工技艺操作流程,体验中国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智慧。如剪、刻纸类工序较少的可以开发成单独的项目;如果工序多的,如年画类,可以按照工序分解成画稿、刻板、印刷等几个项目,组成系列项目,体验者在精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制作的过程,也是放下繁杂,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4.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查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门传统手工艺是亘古不变的,都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产生流变,有流变就有创新。传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沿着螺旋线向前发展的关系。没有创新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同样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没有依托和支撑的。装饰类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意产业行业的途径有多种,用现代解构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创意产业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局部融入,可以是艺术形式、工艺的运用、传统图样的提取应用。在艺术形式应用上可以运用现代软件编程技术,既能体现传统装饰类图样的艺术风韵,又提高了效率,通过变量的改变,还能改变图样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就能把剪纸的镂空特点用于建筑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代言人的服饰设计中,形成一种通透、斑驳的艺术效果。在装饰纹样的运用上,要用现代创意思维方法对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样进行提取,并运用现代造型方法进行新的构想与再创,“借其形,承其意,传其神”,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传统装饰美化类民间手工艺的“活化”,要营造适合传统装饰类手工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原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装饰图样,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更要以创新为灵魂,用现代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使民众在享受现代设计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p32

〔2〕王楠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P170

〔3〕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3.15P8

〔4〕陈建成姜宏瑶浅谈我国发展森林文化创意产业路线[J]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2007-06-11P7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艺术;审美泛化;传播生态;思考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和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民众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愈来愈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迅速发展,促使艺术生态图景更加丰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艺术生态圈中衍生许多艺术姿态和艺术形式,虽然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也给艺术管理与艺术理论研究带来巨大挑战。

1 当代艺术审美泛化的主要体现

一是艺术的外在表征,主要体现为影像世界与符码价值。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形式更加丰富,目前,艺术创作容易受到符码价值的影响,部分艺术家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后,可能会大量复制自身的作品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就可能会导致自我艺术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影像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影响,出现“高技术和低手艺”的消费现象,导致艺术内容浓度更加稀释。

二是艺术的创作目的,艺术美学和商业需求有着紧密关联,艺术美学主要是为商业需求服务,而商业需求必须倚赖于艺术美学创作。其中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商业化,现阶段来说艺术美学作品的展示场所不再限制于博物馆和艺术厅,逐步向公关广告和工业设计等阵地转移,艺术美学作品也逐渐成为实物商品提供给社会广大消费者。在此阶段,艺术审美活动已经逐渐向市民化和可消费性方向发展,特别是电影艺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审美活动更加多种多样,电影艺术便是当代市民化和可消费性的审美艺术产物之一。电影创作采用新奇的题材、宏观场面、情感细节、娱乐桥段、冲击力视听等来丰富电影内容,美学艺术中融入许多商业和营销概念。美学艺术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向社会展现新型的美学内容,让社会普遍大众都能够解决到艺术美学作品。

三是艺术的接受方式,传统艺术接受方式和古典艺术含蓄的审美特色有着密切的关联,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现出古典艺术含蓄之美。为了感受美学艺术作品中的精髓就要求接受者通过反复吟咏和揣摩来想象美学艺术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感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特色。现阶段来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着艺术载体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而艺术审美接受方式也逐渐从“思考”向“观看”转变,经过迅速发展再演变到“浏览”,当前“浏览”的方式俨然成为社会大众接受艺术的方式。

2 现代艺术美学认同危机和传播生态

2.1 注重艺术美学和现代科技的精神契合

长久以来,艺术美学和现代科技共同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要话题,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艺术生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前艺术创作不再限制于艺术家发挥想象力来作作品,更多的是利用现代化先进的高新技术来创作艺术作品,而如何正确处理艺术创作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是目前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探讨话题。例如江苏省昆剧院在发展昆曲传统艺术时,提出高铁昆曲和微博昆曲等新型的概念,所谓高铁昆曲是通过利用高铁科技手段来将快速的生活节奏与传统艺术联合起来,增强社会大众对传统艺术内涵的理解;而微博昆曲主要适合通过利用社交平台微博的快捷性与影响力来不断拓宽昆曲的影响范围。

2.2 艺术传播应具备“耐度”与“适应度”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传播范式产生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者的结构系统和传播行为的发生环境,具体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融入艺术内容使得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例如经典艺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诠释艺术美学内涵。在2009年8月14日,北京开展“世界经典艺术多媒体互动展”,会展主题是“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各种3D技术和全息技术以及声音识别技术诠释经典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跨时空的对话。不仅能够有效宣传现代化先进技术产品,而且还能利用经典艺术来提高科学技术产品的高雅品位,促使受众群体和艺术作品实现零距离接触。面临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应当要具有“耐度”,并快速适应高新科学技术诠释艺术作品内涵的形式,接受市场经济发展的考验,从而有效维护经典艺术品格与精神。

2.3 不断挖掘美学艺术传播的空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形式多元化与艺术载体数字化促使艺术传播速度和艺术数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艺术美学在快速传播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巨大危机,其中艺术美学危机主要体现在审美泛化和认同差异化以及意义空间局促等方面。在2013年3月29日人民日报对抗日神剧进行点评,当前许多抗日神剧忽略公共理性,无法体现出英勇抗战的精神。同年4月11日央视新闻认为许多抗战神剧完全不尊重历史,为了博取眼球和市场经济胡编乱造历史内容,使得抗日战争充满戏剧性,此类抗日神剧已经完全辜负抗日启蒙和抗日鞭策的重要使命。作为美学艺术传播的主流媒体,电影和电视应当要肩负着传承文明和理念的责任,纵观影视行业,主流媒介艺术传播的责任已经荡然无存,伪造历史和忽略公共理性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为了避免艺术空间扁平空洞,应当要正确认识艺术事件和历史内容,传播正向的艺术文化和历史。

3 不断优化艺术传播生态的有效措施

3.1 不断健全艺术传播系统和制度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艺术审美泛化,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正以市民化和消费性融入寻常百姓生活,因此应当要把握艺术美学的发展时机,将艺术的社会功能融入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中。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出休闲娱乐、沟通协调、净化激励以及审美救赎等功能。此外政府部门应当要快速完善艺术传播系统和制度,艺术传播系统主要包含有艺术意识形态系统与艺术时市场,构建艺术博物馆和影剧院以及艺术品拍卖机构等,健全艺术传播系统制度,以推动艺术传播生态系统的发展。

3.2 增强对草根艺术作品的重视

当前社会中衍生许多草根艺术作品,其中社会草根艺术作品主要体现了社会大众的生存期待和普通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草根创作的愿望等。其中艺术理论研究者应当要增强对优秀草根原创作品价值引起重视,草根艺术作品不仅是社会大众文艺情感的释放,同时还是社会各阶层声音的共鸣。草根艺术作品的大量创作和交流促使社会更加稳定与和谐,草根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代表着社会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并成为当前社会文化认知和大众审美的纽带,所以增强对优秀草根原创作品价值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信息实时代的到来促使创新成为艺术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当要紧密贴合生活、实际、社会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艺术理论的创新发展。

3.3 充分发挥文化交流优势,实现文化群体的信息共通

多种多样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障碍,而这种阻碍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保护了文化利益和文化精神,但是实际上却对各个艺术群体交流造成很大阻碍,各种文化圈都存在着各种障碍。如果跨越阻碍来进行不同群体文化的交流,可能会对逾越者产生伤害。而这种跨越伤害不仅表现在尴尬自嘲,甚至还会表现在艺术群体冲突上。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群体交流障碍可以借助于社交媒介来构建多群体文化公共区间,增强各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全面实现差异文化群体的信息共通。在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于魁智和羽泉组合精彩夺目的反串表演,不但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实现了音乐和京剧的有效融合,同时也模糊了音乐受众和京剧群体的障碍和隔阂,实现了不同艺术的共通。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艺术美学可以充分利用大众媒介来传播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向受众群体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所以在进行艺术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社会实践和贴合社会生活,不再局限于自身学科理论研究的领域,而是增强对文化建设现实背景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视,紧密贴合实际积极展开各项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和分析优秀艺术作品的研究理论和美学内涵,并对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类型的基本特点和创作原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思维来研究艺术美学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内涵以及赋予情感,从而促进社会多元化艺术形式的理性发展。

4 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美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结合现代化先进技术来推进美学艺术作品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美学艺术作品传播过程中应当要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来传播艺术作品,建立健全艺术传播生态系统和制度,增强对草根原创艺术作品的重视和研究,紧密贴合实际生活,利用现代技术与科学思维来开展各项艺术学理论研究,从而推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宝军.价值论阈中的当代中国之“审美泛化”现象[J].理论导刊,2014(11):48-51.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角看待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指出技术成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区分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出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进人现代社会以来,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从生产过程、接受方式到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究竟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变化,并以此探寻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1936年,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了“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观解释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肯定了电影、摄影等由机械复制技术产生的艺术。可以说,此书发表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现代艺术的认知范式。今天,随着现代科技与艺术日益紧密的结合,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更能感受其理论的预言性和前瞻性。

艺术的存在问题一直是本雅明关注的焦点。在“机械复制”理论中,他论述了传统艺术的衰落和现代艺术的兴起。阐述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区了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在本雅明的理论框架中,现代艺术形式主要指摄影、电影等现代社会中直接产生于机械复制技术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形式则是与之相对的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等。传统艺术即前工业社会中的艺术形式;但在进人工业社会以后,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纳人机械复制体系,与现代艺术形式一起构成了现代艺术。

本雅明解读艺术发展的线索主要是艺术的不同复制方式。首先,他区分了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艺术品从来都是可复制的,前工业社会中人们出于学习、模仿、营利等目的,对艺术品进行手工复制,但是相对于大量的原作来说,复制品的数量很少,只是个别现象,没有影响力,跟原作相比并不具有艺术价值。但在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对艺术品进行大规模的精确的复制,人们面对的艺术品大多都是复制品,原作的存在反倒成了个别现象。在此本雅明又进一步区分了两种机械复制艺术,指出:“对绘画进行拍摄复制与在电影摄影棚中对表演过程进行拍摄复制是不同的。}ry7cr3o}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前者那里,被复制品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复制品并不是艺术品。; cucr3o}这实际上指的是有原作的机械复制和无原作的机械复制。前者主要是指对原作进行复制,例如利用照相技术对绘画、雕塑等艺术进行复制,通过录音技术对音乐作品的复制,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对文学作品的复制等;后者主要指利用摄像机对人、物或事件的实时复制,与对原本的复制不同,它直接取材于现实世界。可以说,这两种机械复制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前者主要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表征的是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后者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复制,表征的是现代艺术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其中以电影为最典型的代表。

把握这两种不同的机械复制方式,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现代艺术的发展似乎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ff[2](p132)随着现代社会脚步的日益临近,感觉敏锐的哲学家似乎提前感觉到了艺术的衰亡,但是黑格尔心目中的艺术只是他所际遇的传统艺术,进人了以机械复制为主要手段的工业文明社会以后,传统艺术确实由中心走向了边缘,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产生出经典作品,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特别是自杜尚的《泉》被当作艺术品后,传统艺术似乎走到了尽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终结,传统艺术形式衰落之时新的艺术形式崛起了,如摄影、电影、电视等等,它们同样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谁能说《乱世佳人》、《廊桥遗梦》只是毫无价值的商业片,谁能说奥黛丽·赫本、卓别林只是人造的明星呢?在机械复制的社会中,传统的艺术也并没有消失,改变的只是它的存在方式,在新的技术面前它将获得新生,如本雅明所说:“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则在墓门前你推。ff(3](p11)

同为机械复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和现代艺术的复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在现代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是内在于艺术的,如电影中,摄像机和人一样都是电影的组成要素之一,长镜头、景深镜头等的运用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而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还是外在于作品的,如对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讲,采取何种印刷手段并不会给它带来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复制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上,它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能引起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步发展。所以,现代艺术是为复制而复制,复制是它的内在要求,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来说,复制并非是它本身的固有需要,只不过是商业运作强加其上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中的“机械复制”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复制而言的现代技术的一种,不能简单地还原为机械复制技术本身。本雅明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前四十年工业文明刚刚兴起发展之时,当时的技术水平仅限于机械复制技术,所以本雅明的讨论对象也只能是机械复制技术,但是其实这种机械复制的技术代表的是新兴起的现代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如今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电脑成像已向以机械复制为基础的摄录成像提出了挑战,然而它仍然处于以机械复制为开端的现代艺术之轴,其发展其实并未脱离本雅明的理论视野。所以说,“机械复制”理论并非局限于机械复制本身,它的理论实质是以一种技术性视观来看待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既囊括了传统艺术,更注重新产生的现代艺术,这对当下的艺术实践同样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雅明以其敏锐的目光觉察到了技术的介人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艺术的制作和接受进而改变了整个艺术的特质,从而使现代艺术呈现出与传统艺术极为不同的面貌。

第一,现代科技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艺术创作,依赖的完全是艺术家的力量,表现的是艺术家创作个性,依靠他们采取冥思苦想、细心雕琢,有时甚至还要等待灵感的来临,艺术品的物性因素虽然必不可少,如文学创作需要的笔和纸,弹奏音乐所需的乐器,绘画要用的颜料、画笔和画纸等,但这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较艺术家的构思和物化过程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原作产生以后,大量工人就可借助机器对其进行大批量复制,这个过程不再需要闪烁艺术的火花,艺术由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种生产。在现代艺术的生产中,如摄影、唱片、电影等,已没有了原作的存在,机器甚至和人共同参与了创造环节。在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电影中,“在弧光灯下进行表演,并同时满足麦克风的条件,这是第一流的检测要求。ff}4](p33)电影演员要根据镜头的需要来表演。

与戏剧演员相比,由于电影的拍摄是片段性的,所以电影演员不需要全身心的投人,只要扮演好他(她)自己,然后通过后期的剪辑,便能收到好的效果。蒙太奇(montage)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手法,原意为“构成”、“装配”,它不仅运用于电影,在之前出现的先锋派、达达主义绘画中就已有所运用,例如将一些现实的碎片布料、纽扣、报纸等贴人作品之中。在电影中它更是成了创作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的手段,仅仅由摄像机拍摄下来而未经剪辑的录象就不能算是艺术:“在电影创作中,艺术品多半要基于蒙太奇剪辑才能产生,电影就依赖于这种蒙太奇剪辑”}s]<p3o}剪辑代表着可装配性,与此相反,传统的艺术,尤其是站在艺术巅峰的古希腊雕塑,却是最不可修正的艺术。由此本雅明慨叹道,“在艺术品的可装配时代,雕塑艺术的衰亡则是不言而喻的。}ys]<rts}

第二,现代科技建立起新的艺术的接受方式。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对艺术由个体性接受转变为群体性接受,凝神静观为神情涣散所替代,对电影的接受即是典型的例子,人们面对一幅幅转瞬即逝的画面已无暇思考,只能沉浸于电影所带来的震惊之中;在对现代绘画的接受中,人们感受到的也是也是一种类似于电影的冲击,其美学感受与传统的绘画极为不同。相比之下,对传统艺术的接受更倾向于一种智,是一种诗意的沉思,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的接受更加感性化,人们感受到的是艺术的冲击力。更进一步,电影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认识领域,并改变了人们的感知系统。如同弗洛伊德发现了本能无意识,本雅明指出镜头开拓了人们的视觉无意识:“电影特写镜头延伸了空间,而慢镜头动作则延伸了运动。;ca]<pss}发生在瞬间的事情,以及微观世界,在镜头中都能得到完整而清晰的再现。不仅如此,电影通过震惊的感受方式使人们产生一种升华的镇定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原本生活于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初次面对大规模工业化的世界时,是眼花缭乱、很不舒服的,电影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起新的统觉和反应,使人们习惯于技术器械构成的世界,以此来消除对现代社会的陌生感。与此同时,它也改变了现代人认识自身的方式,如同鲍德里亚所讲的,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台虚拟的摄像机,“每个人对于自己来说都是远距离出现的。长久以来,电视和大众传媒都走出了它们大众传媒的空间,从内部包围‘现实’的生活,正如病毒对一个正常细胞所做的那样。;[s7<rts}摄像机的存在模糊了幻象与现实的界限,现代科技对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产生了干扰。

第三,生产和接受的转变引起了艺术自身质的变化。由于艺术品可大量生产复制,原作面对众多的复制品丧失了其权威性,导致了韵味的消失,而艺术品的韵味正是传统艺术区别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雅明看来,韵味源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是神秘而朦胧的,它反射着神性的光辉。随着艺术品数量的增多,展示价值日益压倒膜拜价值,围绕着艺术品的这层神秘的面纱也就被撩起了,这也就意味着艺术由带有神性的创造物变成了世俗的人工物,失去其高贵的出身平民化了;但是,它走向了大众,变为了公共财富,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io7<rm与很多精英知识分子为艺术韵味的衰竭而担优所不同的是,本雅明采用一种新的标准来看待艺术的新发展,而非一味用传统的艺术概念来苛求现代艺术,这也显示了他独到的理论眼光。

“机械复制”理论曾被喻为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进化论”,甚至被称为是一种“危险思想”,因为它不仅是对艺术实践的描述和分析,同时它对传统的艺术理论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机械复制技术产生初期,许多精英知识分子对摄影、电影等现代艺术形式或否定或视而不见,大都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艺术不仅成为生产性的活动,而且变得具有可装配性,这就打破了传统理论中的“有机体”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好的作品都应该是有机的、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事物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m7<e}4};部分和整体是紧密联系的:“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娜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如果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引起显著的差异,那么它就不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m7<e}e}作品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和谐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也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维姆萨特也说过:“艺术作品像活着的有机物一样会生长……它们的形状是由内部决定的,不是由外部压力或模子铸成的。各个部分是互相依存、互相促生的。这个论述一直被视为经典,受到尊重。;[is]<pzm同样强调了部分是由整体决定的,作品的结构取决于内因,而且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可随意更改。然而现代艺术打破了这种观念,在电影中,整部影片都是由蒙太奇构成的,单个镜头与整部影片的关系不是密不可分的,部分从整体中解放了出来,不再是整体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新的镜头可以加进去,已经存在的镜头可以减去;在某些情况下,仅仅调整一下各个镜头的顺序,就会产生新的主题。本雅明曾拿巫医与外科医生来类比画家与摄影师:在巫医眼中,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他只是用手按在上面,而外科医生则是直接进人病人体内,把病人看作器官的组合。其实在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类比关系,传统艺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决定了部分,现代艺术则是无机的,是由一个个部分拼成的整体,是一种可装卸的艺术,从而对传统的有机整体观念构成了极大的颠覆。

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震惊不仅局限在艺术和艺术理论的范围内,它也在哲学层面上改变了人类对技术及自身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理性、秩序快速发展,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而在传统的人治领域—艺术中却出现了相反的事情,以摄像机为代表的物成为创作主体的一部分,侵人了人类占统治权的领地,对人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问题还要从科技自身的悖论谈起。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人类探索外在世界奥秘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日益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极大的伸张,出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主客两极化”:“决定性的东西并非是人从迄今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达到了自身,而是整个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因为人成了主体。n[13](p43)人从自然中超,不再是存在者中的存在者,而是与其它存在者相对的“主体”,其它存在者便成为了“客体”,人作为唯一的主体对诸客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统治权和支配力。另一方面,如同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由于技术的意志,自然中的一切包括人类都变成了物质、单纯的材料,也就是意味着一切都齐一化、功能化了,人沦为了物。这一点,在马克思的x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明确地论述过人的异化:“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为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ff[),]<p‑,在强大的科技理性面前,人为物所奴役,这不仅表现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劳动者沦为机械和会说话的工具,更表现在科技对人类崇高的精神领域—艺术的人侵上,这即表现在本雅明所提到的艺术生产过程中,也表现在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对于人所造成的影响上。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摄像机有着跟演员同样重要的地位,演员可以不必沉人角色,但必须随时都要照顾到镜头的需要。当导演一个惊讶的镜头时甚至可以不事先通知演员直接去吓他一跳,将其表情拍摄下来便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较之舞台演员,电影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成为导演进行加工整理的的客体,表演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受到了极大的动摇,沦为表演的机器,人被摄像机物化了。在电影的接受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在既定的影象面前,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幅幅快速的画面,变成观看的容器。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角看待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指出技术成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区分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出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进人现代社会以来,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从生产过程、接受方式到艺术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究竟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变化,并以此探寻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1936年,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了“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观解释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肯定了电影、摄影等由机械复制技术产生的艺术。可以说,此书发表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现代艺术的认知范式。今天,随着现代科技与艺术日益紧密的结合,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更能感受其理论的预言性和前瞻性。

艺术的存在问题一直是本雅明关注的焦点。在“机械复制”理论中,他论述了传统艺术的衰落和现代艺术的兴起。阐述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区了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艺术形式。在本雅明的理论框架中,现代艺术形式主要指摄影、电影等现代社会中直接产生于机械复制技术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形式则是与之相对的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等。传统艺术即前工业社会中的艺术形式;但在进人工业社会以后,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被纳人机械复制体系,与现代艺术形式一起构成了现代艺术。

本雅明解读艺术发展的线索主要是艺术的不同复制方式。首先,他区分了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艺术品从来都是可复制的,前工业社会中人们出于学习、模仿、营利等目的,对艺术品进行手工复制,但是相对于大量的原作来说,复制品的数量很少,只是个别现象,没有影响力,跟原作相比并不具有艺术价值。但在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对艺术品进行大规模的精确的复制,人们面对的艺术品大多都是复制品,原作的存在反倒成了个别现象。在此本雅明又进一步区分了两种机械复制艺术,指出:“对绘画进行拍摄复制与在电影摄影棚中对表演过程进行拍摄复制是不同的。}ry7cr3o}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前者那里,被复制品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复制品并不是艺术品。这实际上指的是有原作的机械复制和无原作的机械复制。前者主要是指对原作进行复制,例如利用照相技术对绘画、雕塑等艺术进行复制,通过录音技术对音乐作品的复制,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对文学作品的复制等;后者主要指利用摄像机对人、物或事件的实时复制,与对原本的复制不同,它直接取材于现实世界。可以说,这两种机械复制形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前者主要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表征的是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形态,后者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复制,表征的是现代艺术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其中以电影为最典型的代表。

把握这两种不同的机械复制方式,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现代艺术的发展似乎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随着现代社会脚步的日益临近,感觉敏锐的哲学家似乎提前感觉到了艺术的衰亡,但是黑格尔心目中的艺术只是他所际遇的传统艺术,进人了以机械复制为主要手段的工业文明社会以后,传统艺术确实由中心走向了边缘,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产生出经典作品,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度,特别是自杜尚的《泉》被当作艺术品后,传统艺术似乎走到了尽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终结,传统艺术形式衰落之时新的艺术形式崛起了,如摄影、电影、电视等等,它们同样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作品,谁能说《乱世佳人》、《廊桥遗梦》只是毫无价值的商业片,谁能说奥黛丽?赫本、卓别林只是人造的明星呢?在机械复制的社会中,传统的艺术也并没有消失,改变的只是它的存在方式,在新的技术面前它将获得新生,如本雅明所说:“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则在墓门前你推。

同为机械复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制和现代艺术的复制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在现代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是内在于艺术的,如电影中,摄像机和人一样都是电影的组成要素之一,长镜头、景深镜头等的运用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而在传统艺术形式中,复制技术还是外在于作品的,如对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来讲,采取何种印刷手段并不会给它带来太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复制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上,它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能引起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步发展。所以,现代艺术是为复制而复制,复制是它的内在要求,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来说,复制并非是它本身的固有需要,只不过是商业运作强加其上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中的“机械复制”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复制而言的现代技术的一种,不能简单地还原为机械复制技术本身。本雅明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前四十年工业文明刚刚兴起发展之时,当时的技术水平仅限于机械复制技术,所以本雅明的讨论对象也只能是机械复制技术,但是其实这种机械复制的技术代表的是新兴起的现代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如今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电脑成像已向以机械复制为基础的摄录成像提出了挑战,然而它仍然处于以机械复制为开端的现代艺术之轴,其发展其实并未脱离本雅明的理论视野。所以说,“机械复制”理论并非局限于机械复制本身,它的理论实质是以一种技术性视观来看待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既囊括了传统艺术,更注重新产生的现代艺术,这对当下的艺术实践同样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雅明以其敏锐的目光觉察到了技术的介人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艺术的制作和接受进而改变了整个艺术的特质,从而使现代艺术呈现出与传统艺术极为不同的面貌。

第一,现代科技改变了艺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艺术创作,依赖的完全是艺术家的力量,表现的是艺术家创作个性,依靠他们采取冥思苦想、细心雕琢,有时甚至还要等待灵感的来临,艺术品的物性因素虽然必不可少,如文学创作需要的笔和纸,弹奏音乐所需的乐器,绘画要用的颜料、画笔和画纸等,但这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较艺术家的构思和物化过程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原作产生以后,大量工人就可借助机器对其进行大批量复制,这个过程不再需要闪烁艺术的火花,艺术由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种生产。在现代艺术的生产中,如摄影、唱片、电影等,已没有了原作的存在,机器甚至和人共同参与了创造环节。在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电影中,“在弧光灯下进行表演,并同时满足麦克风的条件,这是第一流的检测要求。电影演员要根据镜头的需要来表演。

与戏剧演员相比,由于电影的拍摄是片段性的,所以电影演员不需要全身心的投人,只要扮演好他(她)自己,然后通过后期的剪辑,便能收到好的效果。蒙太奇(montage)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创作手法,原意为“构成”、“装配”,它不仅运用于电影,在之前出现的先锋派、达达主义绘画中就已有所运用,例如将一些现实的碎片布料、纽扣、报纸等贴人作品之中。在电影中它更是成了创作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的手段,仅仅由摄像机拍摄下来而未经剪辑的录象就不能算是艺术:“在电影创作中,艺术品多半要基于蒙太奇剪辑才能产生,电影就依赖于这种蒙太奇剪辑”剪辑代表着可装配性,与此相反,传统的艺术,尤其是站在艺术巅峰的古希腊雕塑,却是最不可修正的艺术。由此本雅明慨叹道,“在艺术品的可装配时代,雕塑艺术的衰亡则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现代科技建立起新的艺术的接受方式。机械复制技术出现以后,人们对艺术由个体性接受转变为群体性接受,凝神静观为神情涣散所替代,对电影的接受即是典型的例子,人们面对一幅幅转瞬即逝的画面已无暇思考,只能沉浸于电影所带来的震惊之中;在对现代绘画的接受中,人们感受到的也是也是一种类似于电影的冲击,其美学感受与传统的绘画极为不同。相比之下,对传统艺术的接受更倾向于一种智,是一种诗意的沉思,在现代艺术中,艺术的接受更加感性化,人们感受到的是艺术的冲击力。更进一步,电影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认识领域,并改变了人们的感知系统。如同弗洛伊德发现了本能无意识,本雅明指出镜头开拓了人们的视觉无意识:“电影特写镜头延伸了空间,而慢镜头动作则延伸了运动。发生在瞬间的事情,以及微观世界,在镜头中都能得到完整而清晰的再现。不仅如此,电影通过震惊的感受方式使人们产生一种升华的镇定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原本生活于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初次面对大规模工业化的世界时,是眼花缭乱、很不舒服的,电影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起新的统觉和反应,使人们习惯于技术器械构成的世界,以此来消除对现代社会的陌生感。与此同时,它也改变了现代人认识自身的方式,如同鲍德里亚所讲的,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台虚拟的摄像机,“每个人对于自己来说都是远距离出现的。长久以来,电视和大众传媒都走出了它们大众传媒的空间,从内部包围‘现实’的生活,正如病毒对一个正常细胞所做的那样。摄像机的存在模糊了幻象与现实的界限,现代科技对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产生了干扰。

第三,生产和接受的转变引起了艺术自身质的变化。由于艺术品可大量生产复制,原作面对众多的复制品丧失了其权威性,导致了韵味的消失,而艺术品的韵味正是传统艺术区别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雅明看来,韵味源于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是神秘而朦胧的,它反射着神性的光辉。随着艺术品数量的增多,展示价值日益压倒膜拜价值,围绕着艺术品的这层神秘的面纱也就被撩起了,这也就意味着艺术由带有神性的创造物变成了世俗的人工物,失去其高贵的出身平民化了;但是,它走向了大众,变为了公共财富,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io7<rm与很多精英知识分子为艺术韵味的衰竭而担优所不同的是,本雅明采用一种新的标准来看待艺术的新发展,而非一味用传统的艺术概念来苛求现代艺术,这也显示了他独到的理论眼光。

“机械复制”理论曾被喻为精神文化领域内的“进化论”,甚至被称为是一种“危险思想”,因为它不仅是对艺术实践的描述和分析,同时它对传统的艺术理论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机械复制技术产生初期,许多精英知识分子对摄影、电影等现代艺术形式或否定或视而不见,大都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艺术不仅成为生产性的活动,而且变得具有可装配性,这就打破了传统理论中的“有机体”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好的作品都应该是有机的、完整的:“一个完整的事物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部分和整体是紧密联系的:“事件的结合要严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若是娜动或删减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裂和脱节。如果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出现与否都不会引起显著的差异,那么它就不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作品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和谐的,部分与部分之间也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维姆萨特也说过:“艺术作品像活着的有机物一样会生长……它们的形状是由内部决定的,不是由外部压力或模子铸成的。各个部分是互相依存、互相促生的。这个论述一直被视为经典,受到尊重。同样强调了部分是由整体决定的,作品的结构取决于内因,而且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可随意更改。然而现代艺术打破了这种观念,在电影中,整部影片都是由蒙太奇构成的,单个镜头与整部影片的关系不是密不可分的,部分从整体中解放了出来,不再是整体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新的镜头可以加进去,已经存在的镜头可以减去;在某些情况下,仅仅调整一下各个镜头的顺序,就会产生新的主题。本雅明曾拿巫医与外科医生来类比画家与摄影师:在巫医眼中,病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他只是用手按在上面,而外科医生则是直接进人病人体内,把病人看作器官的组合。其实在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类比关系,传统艺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决定了部分,现代艺术则是无机的,是由一个个部分拼成的整体,是一种可装卸的艺术,从而对传统的有机整体观念构成了极大的颠覆。

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震惊不仅局限在艺术和艺术理论的范围内,它也在哲学层面上改变了人类对技术及自身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理性、秩序快速发展,人类控制自然的力量日益强大,而在传统的人治领域—艺术中却出现了相反的事情,以摄像机为代表的物成为创作主体的一部分,侵人了人类占统治权的领地,对人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问题还要从科技自身的悖论谈起。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人类探索外在世界奥秘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日益加强,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极大的伸张,出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主客两极化”:“决定性的东西并非是人从迄今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达到了自身,而是整个人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因为人成了主体。人从自然中超,不再是存在者中的存在者,而是与其它存在者相对的“主体”,其它存在者便成为了“客体”,人作为唯一的主体对诸客体具有独一无二的统治权和支配力。另一方面,如同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由于技术的意志,自然中的一切包括人类都变成了物质、单纯的材料,也就是意味着一切都齐一化、功能化了,人沦为了物。这一点,在马克思的X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明确地论述过人的异化:“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为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在强大的科技理性面前,人为物所奴役,这不仅表现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劳动者沦为机械和会说话的工具,更表现在科技对人类崇高的精神领域—艺术的人侵上,这即表现在本雅明所提到的艺术生产过程中,也表现在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对于人所造成的影响上。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摄像机有着跟演员同样重要的地位,演员可以不必沉人角色,但必须随时都要照顾到镜头的需要。当导演一个惊讶的镜头时甚至可以不事先通知演员直接去吓他一跳,将其表情拍摄下来便可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较之舞台演员,电影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成为导演进行加工整理的的客体,表演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受到了极大的动摇,沦为表演的机器,人被摄像机物化了。在电影的接受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在既定的影象面前,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幅幅快速的画面,变成观看的容器。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木雕花板;学位论文;语义;活化

源远流长的木雕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历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崇尚生命繁衍的木雕鱼,商周时期阴刻纹饰的雕花木椁板,汉墓出土的将雕绘结合的施彩木俑,隋唐至两宋的庙宇殿堂装饰和佛教造像木雕,明代优雅质朴且寓意丰富的建筑木雕,清代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寓意吉祥、流派众多的民俗木雕,以及现当代丰富多元的木雕技艺和形式,足见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历史、社会、生活、技艺、美学发展的缩影。

木雕花板(Wooden Carved Ornamental Panel)是中国传统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筑、家具、器物中嵌合的板式木雕装饰构件,包括门窗绦环板、裙板、家具嵌板、屏板等。它承载了中国民间文化和工艺的精华,是明清至民国时期最富有画面性、思想性、故事性、情感性的木雕形式。今天所说的“木雕花板”,主要指处于历史发展高峰的明清木雕花板。同时,木雕花板是教化、祈福、辟邪等语义功能的视觉传播载体,其中祈福纳吉、神话传说、戏文典故、花鸟瑞兽、民俗景观、博古雅趣的画面,展现出地缘性的人文思想、图案美学和木雕技艺,堪称记录中国传统民俗生活的百科图书。木雕花板也是解读明清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木雕艺术、活化创新传统工艺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其价值得到普遍重视,在收藏、装饰、研究领域持续升温。

21世纪以来,国内关于木雕的图书专著、报刊评论、互联网信息以及相关培训、论坛、展览活动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这些文献和活动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木雕的背景、面貌、特色、工艺、美学、题材做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和分析,奠定了中国木雕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对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对于木雕的研究而言,国内针对木雕花板这一特定对象的专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的质与量较为薄弱。

最近几年,传统木雕研究出现在了学位论文领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标志着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保护、研究、继承、活化、创新工作得到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关注,并延伸到教学探索、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具体层面。在木雕花板领域,目前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较为活跃,先后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木雕花板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位论文通常基于深入系统的研究,体现学术的前沿性和独创性。关于木雕花板的专项研究尚属于新课题,学位论文研究数量不多,截至2015年底,仅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所收录,内容主要是总结木雕花板的装饰特征,木雕花板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特定地区木雕花板流派的介绍与比较。这5篇学位论文的简要介绍如下:第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蕾的硕士论文“陕西民居裙板木雕纹样研究”(2008)对陕西民居裙板木雕纹样特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陕西民居隔扇门木雕纹样的质朴、深厚、拙雅的艺术特征,为发掘陕西民间艺术、保护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证据和理论支持。第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陈晨的硕士论文“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2010)探寻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和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三大问题:木雕花板艺术的概况及其特点,木雕花板在传统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木雕花板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如何应用。文中还通过对若干具有创新性的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出木雕花板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具有装饰环境、分隔空间和创造视觉中心等作用。第三,东北林业大学王晓的硕士论文“传统木雕花板艺术研究及其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2011)以实地考察和史料研究相结合,从历史、工艺、材料、纹样以及背后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等方面人手,系统研究了传统木雕花板艺术,并结合当代家居设计案例对传统木雕花板在题材和材料创新上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东北林业大学石晶的硕士论文“明清木雕花板人物纹基本形态和雕刻形式研究”(2014)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归纳法,分析了神话、历史、世俗领域人物纹和各种雕刻技法的形态样式,总结出人物纹的基本形态规律和雕刻特点。第五,中国美术学院肖洁妮的硕士论文“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2015)以明清时期至1949年东阳与潮州遗存的木雕花板为研究对象,深入两地进行田野调查,运用观察调研、文献参考等研究方法,分别从两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艺术创作与表现、工艺技巧与内容、鉴定收藏与保护等方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旨在探究东阳与潮州木雕花板艺术的异同,进而追溯历史,究其差异的根源。

这些学位论文充分体现了研究者对木雕花板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取得的发现和成果。但总体而言,学位论文在数量和研究深度上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尤其在木雕花板的文化、语义、工艺、形式、保护、创新等方面,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综上所述,在木雕花板领域,尚有一系列具体的命题和方向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