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强调实用的医学检验技术词汇,并用英语讲解其内涵。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在教师的英语描述中得到答案。授课时,简单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了解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如医学检验岗位上的常用词语,leukocyte(白细胞)、erythrocyte(红细胞)、platelet(血小板)、serum(血清)、plasma(血浆)和bacterium(细菌)和virus(病毒)等。普通生词用英文一般讲解。本校近几年接连举办过4次国际检验医学高峰论坛和转化医学等国际性会议,有国外大牌知名学者参会,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国际会议中,主动和国外科学家进行无缝对接和交流,无形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以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为基础,围绕专业内容选取讨论交流演讲主题。

2.教学内容多样化

教学计划打破传统的单一按照临床检验与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及临床病原微生物学四个子学科进行组合教学的计划安排,重新按照语言学习规律,以教授医学词汇、专业词汇为前提;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目标;着重从内容上注重新颖性、知识性和学生的接受性,注重医学词汇的讲解;注重听说能力训练。将“立足实用、强化能力”的口语式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从国外HealthReport、NatureMedicine等主流医学资讯媒体选取,从网络搜取国外大学的公开课程有声课件、国际大会会议录像。截取编辑一些医务短剧的片断,如美国的《ER》、《HouseM.D.》、《Grey’sAnatomy》等,这些资料和片段的截取都注重和专业结合,如新的检测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方法的介绍,床旁诊断的推广,仪器原理及检测流程,实验室介绍等。充分挖掘身边教材,寓教于乐。

3.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学习动力

不定期进行随机课堂小练习,进行同学间自评与互评,强化学习动力,每次测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总评。另外,针对实用需要,结合专业特色,将操作说明书、试剂说明书、项目检测原理等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翻译作为考点,突出实用性。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多看原版教材,浏览英文网站,阅读英文报摘,看原声电影,培养学生用英语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专业英语教学更高层次的目的和要求。

4.到医院检验中心实验室现场教学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医学技术也突飞猛进,但是高涨的医疗费和更多的医患纠纷矛盾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医学工作者的人文素质的缺失,时代的进步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充斥,然而却缺少了精神文明和人文文化,那么对于社会来说那不是好事,而是一个障碍,因此在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育人文素质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在如今社会中,人文精神缺失严重,因此在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们的文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急需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三大好处,第一它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二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基础,第三它能够帮助学生促进思维和品质的建立,形成多方面的思维模式和高的品质。总的来说在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社会培育有用的人才。

1.3是促进医学院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传统的医学院教育中,把知识教育放在了首位,而对学生们的文人素质的培养则被忽视,导致了医学院培育出来的医学工作者在对待工作和病人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医学院教育改革的需要迫在眉睫,所以在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育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够有力地促进医学院教育的改革。

2.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对英语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

医学在预防和诊断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实用技术,更需要为人们服务的态度,这些都是医学在使用中的必要条件,如果在医疗过程中给与患者的仅仅是技术上的治疗而不是技术和心理一起的治疗,作用往往是不大的,有时候会造成医患纠纷。因此医学院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医学院的教育者对英语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不够重视,认为英语就是语言,跟人文素质培养挂不上钩。因此对于这种状况,必须要加强医学院教育者对英语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重视。

2.2学生们只单一的进行英语教育学习

在学生的潜意识力,学习英语无非就是能够把握和运用英语,并没有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语言和人文素质的关系。因为语言运用依赖存在的价值观,交际模式等都是和人文有关的,所以英语教育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学生们只是单一的进行英语学习,对于其是否能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并没有重视,使得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育学生们的人文素质一直是寸步难行。

2.3医学院英语老师没有从英语教育中进行扩展教育

医学英语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的直接引导者是英语老师,他们的作用是最大的,没有他们在英语教育中引入人文精神,文化的知识,那么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如今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医学院的老师在教学中还是没有抛开传统,仍旧是机械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没进行知识领域的扩展,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英语知识,而英语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文化没有得到传播。

3.如何更好地在医学院英语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

3.1加强医学院和学生们对英语教育文人素质培养的重视

要想更好地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第一步就是要人文素质教育者和学习吸收者的重视和认知,所以首先的就是加强医学院和学生们对英语教育文人素质培养的重视,把知识传授和培养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2利用外语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国外的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这种课堂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们够培养学生们的自己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所以在英语教育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进而使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质,例如对比法(在课堂上对比不同教材的文化内容的差异,引导学生自我判断和吸收)。

3.3利用外语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增强人文素质

英语教材大多都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文内涵和精神,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是尽可能的跳出传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可以通过谚语和名句进行剖析,发掘其深刻含义,如“TherichestmaninAmerica,downhome”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这个物质泛滥的社会应当如何对待财富。尽量在英语教材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和知识,增强学生们的人文素质。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成人医学继续学历教育。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是成人高等教育本科(非外语专业)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考试结果是能否授予成人本科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北京市自1991年实施此项考试以来,此项考试对学生申请学位,保证学位质量,促进成人高等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成人高等学校师生的普遍重视。考生人数逐年递增,为适应形势需要,北京市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考试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增加了新的题型。同时决定此项考试由以前的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鉴于此,高校成人英语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成人学生学习的特点

从年龄上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发音辨音都不如少儿灵敏,成人英语学习也不具备良好的语言环境,另外他们工作繁忙、上课学习、回家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英语基础薄弱、方法不得当等等都阻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进程。成人英语教学面对的一个问题,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其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仅仅获得毕业文凭即可;第二类学生希望努力学习,通过英语三级考试,获得本科学位证书;第三类学生希望在得到本科学位证书后,在医学专业上继续深造提升水平。为了更好地满足成人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求,更好的提升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对所承担的医学成人本科英语课程在原有教学大纲、教学性质与任务、学时数目、考核性质等均不改变的前提下,对英语课程进行分层次性的教学,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教材及材料等进行改革,把现代技术的高科技充分运用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我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英语课程教学层次的划分

我系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设置(包括临床、药学、护理等专业),以及学生不同需求为目标,推行英语课程教学分层次进行:基准课程教学层次、学位英语教学层次、专业英语教学层次。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自主选择任一层次的课程学习。

3.1基准课程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其课程属于基本阶段英语课程。3.2学位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在完成医学成人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在达到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及应试能力,顺利通过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并尽可能取得良好成绩。其课程属于提高阶段英语课程。

3.3专业英语教学层次该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学领域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将有利于其实际工作,也为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基础。该课程属于拓展阶段英语课程。

4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汉互译能力和初步的听力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成人学位英语三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是考核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熟练程度。这里重点讨论学位英语教学层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实行传统的面授教学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校的面授课程和计算机上的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面授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学时,面授课程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内容,综合语言功能,把讲解词句、结构难点以及英语三级学位辅导内容等语言形式放在面授课程的重要位置上,并把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渗透在每次在学校里面授课的内容当中,以便让学生能够抓住并掌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动因素,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分析,从他们的思想及语言表达中抓住信息反馈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薄弱点并做进一步的加强。在课堂上无论从课文的朗读到词语的讲解,尽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锻炼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尽快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网络学习内容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操练,也是面授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每学期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络课程训练,其英语学习任务占英语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学时。网络学习内容对应教学大纲中的单元内容和三级水平考试内容,学生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认真完成网上布置的单元作业,并且在网络上完成每一单元的测试题目,最终完成规定的网络学习任务。

5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5.1医学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并制作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的大学英语完整课件,包括大学英语1~4册每课授课要点、语法结构、词汇用法、难句分析及精彩、优美、实用的句式等。以确保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授课教师发生改变,但授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及学生的运用仍能得到不间断的贯彻落实和执行。针对推行的医学成人专升本英语课程分层次教学,对所选用的教学材料进行调整。保留已选定的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以及郭杰克主编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5.2扩充学生学习资料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对教材及学位考试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语法要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并配合以相关支撑的大量配套练习题目,如:词汇(介、副词,词组的固定搭配,三级必备词汇)选择、完形填空、挑错、阅读理解、翻译(中、英互译)。收集汇总了近十年的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真题,并配有相关分析讲解及参考答案,自行组卷整套三级题目或模拟试卷供学生学习练习使用。

5.3配套的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为了满足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加英语三级学位考试的需求,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三级英语学位考试,应用语言学系增加了校内教材,即《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辅导用书》,作为配套的英语三级考试辅导教材。书中涵盖了三级考试中所要求掌握的全部语法点并配有大量的对应练习题目,供学生复习时参考使用。其中包括名词与主谓一致;常用时态;被动语态;动词的非谓语形式;虚拟语气;强调句;倒装句;附加疑问句;情态动词;各种从句(主、宾、表、定、状、同位语从句);介词搭配等。此教材先在学校课堂面授教学中进行使用,待使用成熟后再正式出版发行。

6结束语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没有感受到英语是人的一种语言能力,也没有认识到英语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所发挥的作用。在专业课程繁重的情况下,许多医学生甚至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因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及格与否与毕业证相关,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就把过四六级作为终极学习目标,自然很难获得英语能力上的提高。这也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教育目标相背离,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效果。那么,医学生既面临着过四六级的硬性指标、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社会对医护工作者更高人文素养的要求,又面对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期望,是否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做一些改变,在英语教学和医学人文教育之间找到沟通的渠道?国内有学者提出把含有医学内容的英语文学作品引入英语课堂,能够加强医学院校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探索利用大学英语课堂达到既提高医学生英语能力又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事半功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医学人文融通教育

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以听、说、读和写作为基本技能的。语言的表达有赖于语言的习得,而学生语言的习得最终途径是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对于一个人的理解、领悟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阅读并不是单指阅读本身,而是借鉴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包括辅助阅读的各种不同的英语训练活动。另一个方面,现代医学鼻祖希波格拉底说:“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联系,除开冰冷的数据和医生对疾病表征的主观判断,主要来自于相互之间的沟通。诊断过程中,病人要会描述,医生要擅长分析。但事实上,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这种情况对医护工作者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要准确地诊断疾病,解决病人的问题,就要更有效地调动语言能力和病患进行更好的交流,并学会用这些理解能力调节自己,提高自身人文精神,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作出努力。据以上分析得出,一方面,从医患沟通的角度可以看出语言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正好是语言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就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把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生大学英语教育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入口。

(一)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助英语学习

1.发挥医学生医学专业背景优势,降低英语阅读难度,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阐述了阅读者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即使语言偏难,理解也能得到保证。对于医学生来说,外国医学小说选段的阅读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这些材料有关于医学专业,他们完全可以发挥专业背景知识,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吸收。同时,这些小说片段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内容,又因为涉及医学生熟悉的领域,对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调动了医学生本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于英语学习。

2.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突显英语语言交际功能

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英语教育中的阅读和应用(即大量单词、短语、语法的输入)可以对学生基本的英语技能的提升提供丰富的内容,为他们英语口语交际提供有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材料。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输出练习。笔者借鉴国内学者有关英语输入和输出的研究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口头输出和书面输出。口头上,定期组织有关所学内容的口语心得交流、病人日记朗读和配音大赛。书面上,对所学作品片段进行个人改写,或写读后感和学习汇报。这些基于阅读作品的不同形式的输出,可以为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提供一个平台,使得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真正突显出来。

3.营造医护工作情景,拓展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共情能力

首先,医生作家的作品和描述医生的作品涉及一定的医生工作情景,表达了医生的职业观念和人生态度。医学生容易在阅读中得到从医生视角看待医学事业的直接体验,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志向起着间接导向作用。不仅如此,其中某些作品的选读,还可以增加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例如医生作家柯南.道尔的作品《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选段的阅读和赏析,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和古老病症的描述对扩展医学生专业知识面有所帮助,而且推理情节本身带有逻辑性,对学生思考角度的转换也具有启发意义。如果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成为一种能力,将对医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和职业生涯中对病症的分析诊断能力产生很大的裨益,并且对增进医患沟通和提高医学人文精神也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选择那些讨论疾病、衰老、精神、健康、死亡和等待死亡的命题的作品,就是为了要医学生间接地经历苦难和死亡。

如阿瑟.克莱曼在《疾痛的故事》开篇将疾病、疾痛分开,并提到医生的世界是观察、记录,病人的世界是体验、描述。阅读有关病患经历的小说能为医学生从患者角度体验疾痛本身提供了情景。例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夜色温柔》是作家在自己身患重病,又守在患病妻子的病床前写下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他身体、心理病痛的再现。阅读这类的作品可以让医学生间接体验病痛,感悟病人患病时的理解需求和情感变化,帮助他们从医护工作者的世界迈入病人的世界,对疾痛抱有更深的同情,对减轻病人痛苦提供更大的帮助。最后,描写医院工作人际关系的作品,例如阿瑟.黑利的《最后诊断》则为身在学校象牙塔内的学生提供了医护工作者自身生活状态和理想追求的现实模板。因此,这些有关医学的文学作品恰好弥补了医学生对真正医护工作的复杂性了解不多的缺陷,让他们在其中阅读到医学人物的百态人生,帮他们在毕业前积累更多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对医学事业抱有更大的热情。总的来说,这些有关医学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中的学习借助英语语言承载医学人文素材的方式,实现了英语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医学生既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习得语言,又可以徜徉于文学作品中,得到医者人文情怀的自我洗礼。

(二)面临的问题

显然,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对丰富英语课堂内容,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帮助,在医生人文素养层面上对改善医患关系也有一定实际意义,但这一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考察来讲,大学英语四六级还是一个硬性指标,课程内容和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技能水平相适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实际的应用。医学生们是否喜欢把医学人文思想融入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普遍的英语水平能否和这种教学方式很和谐的配合,都需要实践检验。

3.中外语言的理解偏差。众所周知,两门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理解的偏差。医学生是否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外文阅读理解感受,并让这些作品从语言外壳上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基本技能,从语言内容和文学内涵上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和医患沟通能力,这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投入度和学习悟性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

三、结束语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引言

随着国际医学技术相互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发展对英语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要学习国外治疗和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使用先进医疗器械,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必须学习和精通英语。因此,在我国所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然而,随着大学英语改革趋势的加强及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确定,取决于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医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结合“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模块化分级教学进行研究,并结合教学模式要“朝着个体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的改革要求,提出以学生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互动写作教学模式,旨在从理论及实践上探讨一种适合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为推动英语教学发展尽微薄之力。

2.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及时准确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的求职和继续深造。还有很多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文化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西方世界,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但是即使笔试成绩很出色的学生,依然不能较流利地阅读有关英语文章和书籍,听不懂外籍专家的英文报告,不能进行正常的英语交际和语言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教育部(2004)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旨在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体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全面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中,《课程改革》提出大学英语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此外,吴启迪强调要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为适应这一改革要求,构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3.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这种新模式的建立主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的新途径与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模块化分级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各专业的特色实行分级教学。与此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大学英语模块化分级教学进行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以便有效地提高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人机互动合作教学: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如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方向发展。结合医学生英语学习特征,力争建立一种互动、互补性的“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实施不仅仅是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引起的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确立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超级秘书网

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医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分级教学和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代表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4.结语

对于在医学院校开展和推广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培养出一大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优秀医科大学生,同时,还能打造一批教学过硬、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两用型教师队伍,为今后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及“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目前外语师资日益紧缺的矛盾,为扩大教学规模,提供了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戴伟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外国语.2004,(4):10-17.

[2]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QL].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引言

随着国际医学技术相互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发展对英语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要学习国外治疗和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使用先进医疗器械,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必须学习和精通英语。因此,在我国所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然而,随着大学英语改革趋势的加强及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确定,取决于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特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医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结合“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模块化分级教学进行研究,并结合教学模式要“朝着个体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的改革要求,提出以学生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互动写作教学模式,旨在从理论及实践上探讨一种适合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为推动英语教学发展尽微薄之力。

2.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及时准确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的求职和继续深造。还有很多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文化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西方世界,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但是即使笔试成绩很出色的学生,依然不能较流利地阅读有关英语文章和书籍,听不懂外籍专家的英文报告,不能进行正常的英语交际和语言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教育部(2004)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旨在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体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全面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中,《课程改革》提出大学英语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此外,吴启迪强调要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为适应这一改革要求,构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3.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这种新模式的建立主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及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学的新途径与方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模块化分级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各专业的特色实行分级教学。与此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大学英语模块化分级教学进行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以便有效地提高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人机互动合作教学: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如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方向发展。结合医学生英语学习特征,力争建立一种互动、互补性的“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实施不仅仅是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而引起的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确立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超级秘书网

这种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医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分级教学和人机互动协作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代表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

4.结语

对于在医学院校开展和推广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不仅能培养出一大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优秀医科大学生,同时,还能打造一批教学过硬、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两用型教师队伍,为今后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及“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目前外语师资日益紧缺的矛盾,为扩大教学规模,提供了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戴伟栋,刘春燕.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外国语.2004,(4):10-17.

[2]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QL].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思维教学现状教室语感

我有幸独立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我校2005年级259名博士研究生为期三个月的医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至今刚过一年。回首这段教学经历,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体会颇深。其中,最让我自豪的是,一个非英语专业的中国教师用全英给博士研究生讲授医学英语,且取得了成功,这在建校史上还是史无前例、开天辟地的事。

一、了解你的“对手”——我校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有人对我校96年级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结果如下:

公共英语水平考试通过率:84.8%;

医学英语水平(自评):好(2.1%)、中(31.5%)、差(66.4%);

未修过医学英语:80.6%;

英语口语:好(2.4%)、中(15.9%)、差(59.6%)、从未开口说英语(22.1%);

英语听力:好(13.5%)、中(38.9%)、差(47.6%)。

这就是“国情”,是我教学中必须面对而且要认真应对的课题。首先,公共英语水平考试通过率既然高达84.4%,这是个唯一鼓舞人心的信息,说明他们的词汇量至少达到了5000~6000左右。这足以满足切远远超过了日常口语交际所需的基本词汇(2000~3000),就看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潜能了!当然,后面的几条结果更证明了医学英语学习的必要性,虽然有的教授说“博士研究生还有必要学医学英语吗?”有道理,但是永远不要脱离“国情”、“校情”。

怎么办呢?

二、教室——语言学习的“国中之国”

我的几个国外老师和朋友在谈到有关语言学习的诀窍时,大部分都说:WholeEnglish,noChinese。举个大家最熟视无睹的例子,为什么一个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并已经学了13年外语的博士生,其口语尴尬得可能不及出国半年的初中生?为什么儿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很快听懂并说一口流利的语言?归根到底,简单地说,英语学习就是思维训练的问题。

我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听完一句英语后的首个反应便是:先在大脑中将片言只语“翻译”成汉语后,再将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句子“再翻译”成英语,最后结结巴巴说出来,而且有时还来不及考虑语法问题。也就是将接受到的英语刺激与实物之间,加上两道翻译的手续。交际中的语速、流利程度都受到影响,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如此“速率”,如何进行交流?更何况参加国际会议!?

采用全英情景授课,使学生用英语思考,把教室变成学生语言学习的“国中之国”已是迫在眉睫!

虽然许多老师建议我用双语授课,而且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希望我用双语授课,但都被我婉拒了。我深深知道,阵痛和血污之后便是新生,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便是破晓的晨晖!

我克服阻力,坚定地使用全英授课。事实证明,在反复的语言刺激下,学生对英语作出相应的反应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少到多,又被动接收到主动联想,最后脱口而出,形成习惯,进而演变为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时全身心的投入,进人角色。在交际过程中,当英语信息输入后,学生通过英语思维,直接输出英语。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构建这一“国中之国”呢?

三、精心设计,全方位搭建“国中之国”

首先,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培养语感

发给博士生们的教科书从头到尾160万字的正文(均摘自国外原版教科书)内见不到一个汉字!内容涵盖了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从中医到西医、从结构到功能、从器官系统到分子基因等领域,还提供了大量的医学术语、构词法、病例报告、医疗文书等,加入了最新的有关非典(SARS)、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克隆技术等内容。堪称国内医学英语教科书的“巨著”。每遇到生词,除了自己动手查字典,做标注之外,别无他法。

其次,我推荐给同学们两本全英字典

OxfordLearner’sWordfinderDictionary和LongmanEssentialActivator。这两本字典被誉为discoveringbooks,explosivebooks和dynamicbooks,从活学活用的角度出发,把一个概念用许多种方式联想表达。我以temperature为例说明其用法。

第三,听力材料

摘自英国BBC近年来的力作HumanBody,内容与综合教程相互应,有视频和音频两种格式,约200分钟片长。材料注解后编写成册,设置练习,供课余时间内完成。占考核成绩的40%。还提供了48段完整的临床“接诊-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病例讨论-出院和随访”全套录音片断.第四,分班、分组,化整为零

我将259名博士分成4个班(分成20个班更好),每班10个组,每组不超过7人。便于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小组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核,激发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第五,处处留心

告诉同学们随身携带一本小汉英字典和一个MP3,养成随时随地学英语的习惯,看到或听到什么,立即用英语去想该怎么说。我把自拍的白云山风景照片,风景区介绍、群众性体育运动,如蹦极、踢毽子、摩星岭、桃花涧、明珠楼、亭子,甚至路牌(爱护绿化、森林防火等)等给学生看,让他们用英语描述或提出书写错误;禽流感来了,我会谈一点相关知识,之后,先由呼吸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的博士从各个侧面介绍背景知识,再由其它学员展开讨论;BarryJMarshall和RobinWarren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后我又让消化病学的博士介绍幽门螺杆菌方面的知识;我还要求学生将我上课用的笔记本电脑的配置用英文陈述;甚至从草地上捡起一朵紫荆花让学生描述……这可能就是所谓的BrainStorm吧。通过者些练习,让学生在所见所闻中“即所得”,养成用英语进行思考的好习惯。

第六,猜谜

有一次我将thalassemia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绝大部分不解其意。然后我将“地中海贫血”写在一张纸条上“偷偷”递给一位同学,并请他用英文解释给大家听。之后,我会提问其他一些同学说出谜底。如果不知道,则继续请另外一个同学,直到谜底揭晓。有时我会提示一些关键词,比如“anemia(口语:decreasednumberofredbloodcellsorhemoglobin(口语:theproteinthattransportsoxygenintheblood.)”、“geneticdisease(口语:diseasepasseddownfromonegenerationtoanother,ordiseasepassedfromparents)”、Mediterranean(口语:theareasurroundedbythecountriesofsouthernEurope,NorthAfrica,andtheMiddleEast)。

有时我从兜里“偷偷”拿出一粒骰子给一个学生,让他用英语描述,然后让其他学生猜谜。这里我希望学生能够说出以下几个关键词中的2~3个:smallcubes,withsixmarkedfaces,madeofplastic,eachfacewithonedotnumberfromonetosix,forgamesofchance,i.e.gambling。

另外,我还允许学生通过手势、动作、甚至画画来表达意思。

爱玩游戏是人的天性,通过“猜谜”,一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二是活跃了学生思维,最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词汇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地表达!这无疑增强了学习实践口语的信心和兴趣,突破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第七,除了实践,别无他法

采取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实践对象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实践与考核挂钩。具体做法如下:

每人必须做自我介绍(占考核的10%);

每组必须完成1个Topic的演讲,并接收提问和答疑,组内的每个成员必须演讲其中的某一个部分(占10%,组平均分即为每个组员的分数);

课堂提问并回答问题:至少问别人1个问题,至少回答别人提出的1个问题(占10%,积极发言的志愿者可获10%的加分);

第八,课外活动

语言环境不仅仅在教室内,不仅仅在医学英语课堂上,而应该主动地创造学习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听力练习的真正原因。此外,我还组织了“中-印友谊桥”活动,即每周二晚上将20余名英语发音比较好的留学生与博士们共度“良宵”,在双方互不明白对方语言的情况下创造英语语言环境,并进行交流;我还主持了由JohnPhilip主讲的专题讲座,参与了我校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会举办的英语联谊会等等。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随着中医英语教学活动在中医院校的日益普及,大多数的中医院校都成立了中医英语教研室,配备了专业的中医英语教师。但中医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教学理论和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高。首先,现行的中医英语教学模式常采用灌输式教学,主要内容是讲授文章,配以数量巨大的中医专业词汇,枯燥而又难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会打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导致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这必然会降低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质量[1]。另外,目前的教学模式侧重于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听、说、写方面训练不够。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英语的应用能力欠缺,有悖于教学目标。其次,目前使用的中医英语教材不规范,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比如有些教材中,对英文的中医学术语的来源、翻译遵循的原则等缺少注释,有些教材中翻译方法、原则与课文中英文中医术语实际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原则不一致[2],导致教师在备课和讲授过程中无所适从。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中医术语的翻译,不同的教材不统一,甚至同一本教材前后不一,如“三焦”一词,有的译成“threeJiao”,有的译成“threeheaters”,有的译成“threewarmers”等。同一个中医术语出现不同的翻译,给学习者带来困惑,也给授课教师造成了麻烦。另外,中医英语师资匮乏导致中医英语教学难以全面开展,师生比例失衡极大地影响了中医英语教学活动的进行和质量的提高。

二、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2.1教学模式改革

2.1.1准确定位中医英语课程

随着中医国际化,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成为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中医英语课程承担了完成任务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中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法。院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围绕中医英语课程的定位、教学原则和方法给予中医英语课程高度重视,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和研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医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其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1.2合理设置中医英语课时

中医英语是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生僻、句型复杂、文体特殊是中医英语的特点,与基础英语存在较大差异,其难度要远高于基础英语。因此,中医英语教学活动所需的课时量应该等于或高于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通常中医专业学生的医学类课程科目繁多,学习任务量较大,因此,中医英语课程的课时设置时应兼顾中医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在大三和大四两个学年,不少于3个学期,每学期40个课时,每周为4课时,在学期的前两个半月完成授课。提前完成中医英语教学,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时间复习、消化。这种课程设置,可减少中医英语教学与中医专业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时间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2.1.3加强中医英语听说写的训练

以往的中医英语教学,对听说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不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国内大学开展的调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用正确的常用中医术语进行交流[3]。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更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医药的疗效,主动采用中医药进行保健和治疗。在使用中医方法诊疗过程中,能够用熟练的英语与患者沟通,言者清楚,听者明白,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与外国患者沟通,参加国际会议,与国际同行交流,都需要中医学生有较强的听说写能力。因此,中医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中医英语听说写的训练。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中医英语词汇是听说写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听资料,加大学生“听”的输入量。鼓励学生开展情景式对话,多说多听,比如问诊,讨论病历,学术交流模拟。教师应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技巧,最终促使学生达到独立完成一般中医文献翻译的水平。教师可定期开展多种测试、考核,督促学生听说写的训练,检验教学效果。

2.1.4提高中医英语阅读能力

中医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常会逐字逐句的对课文进行翻译,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效果有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阅读训练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灵活应用PBL和TBL等教学法,教师事先安排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扩大阅读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教师也可使用快速阅读与精读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并归纳出阅读内容的大意。此外,教师可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其他阅读资料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2教材建设改革

首先必须重视中医英语教材建设,并将它作为一项关键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抓。教学系统由教师、媒介和学生三要素组成,教材作为中间环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英语课程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的背景,迫切需要用英语表达所学的中医理论和知识。近年来,各地有不少英文中医药书籍出版,其中不乏高质量的作品。但仍有必要请权威中医药专家和英语专家,参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WHO(世界卫生组织)英译的标准,联合努力编写更多适合现阶段中医院校特点的、能反映中医药最新进展的、与世界接轨的教科书,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中医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满足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要求。因此,中医英·257·语教材的内容编排应以主要纳入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基础内容,辅以内、外、妇、儿、骨伤科的典型病例,还需要纳入中医诊疗的方法,如针灸、推拿等[1]。使学生对中医英语知识有全面的掌握,适应今后实际工作需要。我们中医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培养,让学生具备与国际同行用英语进行中医知识交流的能力[4]。国外流行的中医科普读物或中医英文教材,语言道地,是中医“英语”教材选材的最佳来源。采用这些书籍作为教材,可以使中医英语教材与国际接轨,使教师和学生能了解这些教材的译介理念和行文风格[4]。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建设中医英语资源库,将中医英语听、说教学课件,词汇练习课件,中医英语词典等工具,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视频等资料纳入库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作为资源库的管理者,教师应勤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和完善资源库,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3师资建设改革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建立高水平的中医英语师资队伍,是中医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目前现状是,会英语的教师不懂中医,懂中医的教师不会英语,二者兼备的教师严重匮乏。一名合格的中医英语教师,应有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深厚的综合英语功底,以及大量的中医英语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应当给予英语基础较好的中医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英语培训的机会,同时,也要给普通英语专业教师提供更多中医专业课程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掌握更多一些中医专业知识[5]。加强中医英语教师培训,邀请有国外教学经历的教师及资深中医英语教师,成立教学评估组,对中医英语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切实指出不足,并给出提高的指导方案,促进青年中医英语教师的成长。同时,通过学生评议和教学督导听课等方式,中医英语教师及时获取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可选派中医英语教师出国学习,或前往外语院校进修,掌握系统的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3]。此外,中医院校还应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等机会,邀请国外的教师和中医专家来讲课,并鼓励中医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临床口译,提高实践能力。

三、小结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输出理论 英语写作 医学英语 单词记忆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Research of Writing to Medical English Vocabulary Memory

――Language Output Theory Based on SWAIN

ZHANG Jie[1], GAO Li[2]

([1]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Abstract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medical English terms, long strings of words of memor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WAIN language output theory, discuss the writing of medical English words memory effects, using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research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writing of medical English vocabulary memory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This article also suggests on how to apply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riting and the word memory.

Key wordsoutput theory; English writing; medical English; vocabulary memory

0 引言

单词记忆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难点。针对此一问题,本文在回顾并对比语言输入理论与语言输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写作――这一有效输出手段对单词记忆的积极作用,运用规范的教学实验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语言输出理论的核心假设,验证了写作对单词记忆的正向影响。

1 从语言输入理论到语言输出理论

应用语言学领域内,关于“语言是如何习得的?”这一基本问题,存在两个针锋相对的理论,一是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或输入假设),另一是Swain的输出理论(或输出假设)。简单说,输入理论的提出早于输出理论,输出理论是对输入理论的扬弃和发展。

Krashen在1982年提出了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强调所输入语言的意义应具有可理解性,学习者能够理解;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还强调所输入语言的水平应高于输入对象的现有语言储备水平。以Krashen为代表的语言输入学派,还从语言输入的趣味性、实用性等角度展开了研究和论述。李宏菁(2010)将提供素材、示范、环境以及帮助学习者建造结构归纳为输入的基本功能。这些理论对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输入假设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输出假设逐渐为人们所接受。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认为语言学习者既要接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又要有机会使用(即输出)所学的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王冬艳与沈进(2008)研究指出:语言输出具有注意/触发功能、检验假设功能、元语言功能,能够对语言习得发挥促进作用。

简单讲,语言输入理论对应着英语的听、读技能;语言输出理论对应着英语的说、写、译技能。输入理论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曾经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但发展到极端就变成了“填鸭式教育”;而输出理论在吸收输入理论优点的基础上,倡导语言教育的全面性,强调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提升,代表着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方向。

2 写作对医学英语词汇记忆的积极影响

医学英语是科技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医药需求不断提升,医学国际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医学英语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同时也为医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突破医学英语词汇这一拦路虎,有效提升学生的单词识记效果,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

结合我国目前的语言教学特别是医学英语教育体系特点,本文认为,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单词记忆效果和医学英语综合学习成绩。医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医学基础》、《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阅读》等归为语言输入环节,而《医学英语翻译》、《医学英语写作》、《医学英语听说》等归为语言输出环节。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英语语法、医学英语词汇学之后,就具备了“可理解性输入”的基础,进一步,采用简便有效的输出手段――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可以触发学生以往的单词输入记忆,可以检验学生大脑中对英语单词用法的假设,进而掌握语言规则。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医学英语写作对医学英语单词记忆有正向影响;医学英语写作对医学英语综合成绩提升有正向影响。

3 教学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南京医科大医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分A、B两个班,其中A班34人、B班69人,这两个班为平行班。为便于比较分析,将A班作为实验班,B班作为对照班。教学实验之前,两个班学生的男女比例、上学期期末考试水平、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成绩均较为相似。这表明两个班学生的基本素质、英语基本技能、医学基础知识水平相近、分布均匀,换言之,基本符合随机分布这一实验的基本前提。

实验教材是《医学专业英语》――阅读教程。教学实验中,教师按照正常教学计划,对A、B班学生开展医学英语阅读授课,在学生泛读、精读课文之后,教师对课文所涉及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对课文所涉及的专业生词进行构词法分析,以确保形成“可理解性输入”。最后,教师视课后专业生词量的大小,选择部分或全部生词,要求A班学生使用生词撰写300-500字的医学英语应用文。实验持续开展一学期,并于第6周,第14周和第20周进行三次考试测验。

3.2 结果分析(见表1)

结果表明,实验班A班的学生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B班,数据结果有力的支撑了本文研究假设,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对医学词汇的记忆掌握有正向影响。

4 启示

以往的医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计,更多的依赖输入理论,例如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求将医学基础知识设为先行课,将词汇学列为先行课等;再例如教师授课中,往往以阅读为中心,讲解语法、词汇等。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果一味采用输入式的语言教育,肯定会造成危害。典型地,“哑巴英语”就是忽视了“说”这一输出环节。普通英语教育领域的学者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呼吁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写作”作为考察重点,并且规定了单独的分数线。

未来的医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计,应更多的参考输出理论的建议。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更多的考虑输出型语言课程的设计,在教学环节,要以语言输出技能为核心将医学英语各项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具体有如下建议:(1)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医学英语听说、医学英语写作、医学英语翻译等输出型课程的比例;(2)在医学英语视听课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复述视听内容、概括视听大意;(3)在医学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生词造句、写短文等;(4)在医学英语翻译、写作等输出型课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输出理论的内涵,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正实现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宏菁.外语习得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2]王冬艳,沈进.从语言输入输出理论看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5.

[3]韦璐.Jeremy Harmer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10.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医学英语医学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医学英语或医学用途英语在学术界被普遍认为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是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潮流席卷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度的人们接触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外籍人口增多为医疗保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外籍患者在华医疗机构就诊量大幅度增加,涉外医疗活动频繁。然而,人口的多样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语言、肤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在医患交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已不能满足日趋频繁的涉外医疗交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分析医学英语研究及教学现状,改革医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医学英语研究现状

我国医学英语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我国医学英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多为医学英语词汇和句法特征的介绍。1999年,教育部推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确立了“专业英语”的地位,整个专门用途英语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多进展。医学英语的研究、教学也开始全面复苏。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列入计划的四项工作中第二项即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稳步向前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04年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2007年正式稿(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使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帮助学校建设起优秀的教学团队,切实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逐渐展开,医学英语教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发展的良好契机。笔者利用万方数据文献系统,对国内出版的13645种中文期刊,1995年以来,世界各国出版的3万余种重要西文学术期刊;1985年以来,我国部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各省、部委等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1985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学协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1980年以来,全国184万余篇博硕士论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从1985年以来的所有公开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两组织(EPO、WIPO)全部专利信息以及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认定的科技成果70余万项,以医学英语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发现,至今,关于医学英语研究论文达1939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达65篇。近10年来,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中文期刊论文数量也明显增加,以医学英语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达1360篇。每年以30%~40%的数量递增(见表1)。

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间,医学英语研究中文期刊论文数量明显增多。这说明医学英语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医学英语研究的范畴也更加广泛,研究涉及了教学的不同方面,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研究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还涉及到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但目前的医学英语研究与大部分特殊用途英语研究相同,同样存在重综合性的宏观分析,轻实证性研究的情况。

二、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英语四、六级统考,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学校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学校教育水平的很重要因素。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这一“统考”科目,给予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工作高度的重视。而对于在三、四年级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则普遍持轻视的态度。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医学英语课程学时少,与基础阶段的公共英语课程联系不紧密,出现不连续性和断档的情况。大多数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医学英语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大学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周课时数为平均4课时。有的学校还可达6课时/周。而三、四年级的医学英语教学课时数一般为2学时/周。到了四年级有时还会减成18课时/学期。医学英语的课时数实际上只有公共外语的1/4或1/6。有些医学院校在英语考级结束后,就不再设置英语课,并未把医学英语定为必修课,学生只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选修或自学的方式掌握一定的医学英语,结果造成医学英语学习断线现象。专业英语学习出现了不连续性和断档。医学英语与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相分离,教学管理部门和英语教师对于医学英语、公共英语、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入了解,在教学设置中,三者完全分离,基础英语教学只是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医学英语教学的设置也没有考虑基础英语对医学英语学习的作用,两者缺乏有效的衔接。医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直接影响了医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在专业英语教学当中,教学目标也仅仅局限于医学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而对专业英语写和听、说的能力很少进行系统训练,造成学生交流能力的缺失。传统医学英语教学强调医学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以医学英语阅读为主,教学模式,教学师生互动缺乏。这样做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相对匮乏,医学英语教材在编写和审定时,在难度、深度、词汇量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词汇不断涌现,编写者自选的医学英语课文和阅读材料等很难囊括所有的医学英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教学内容而言,医学英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方式,针对教材中的医学专业词汇、句型进行分析,讲述词汇或句子的含义,分析其用法,并就所教授的词汇或句型等进行造句等练习,然而有限的几篇医学文章涵盖范围窄,练习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考核制度上,学校教学部门对于医学英语教学的考核指标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学生对于医学英语学习缺少压力与动力。研究者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外语在自己的专业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意识到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以及对外交往的需求使医学英语在中外医学学术交流、医患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他们的专业发展、未来的职业前景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自己在医学专业英语方面能够加深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整个社会和将来的医学工作对自己外语方面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医学英语并不乐观的教学现状无法满足其学习需求。

三、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Claire Kramsch指出,语言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其所在的文化所界定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语言形成所处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语言。因此,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在语言教学中文化应成为其教学的核心。拥有相关语言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能使语言运用更加熟练和得体,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不是添加在听、说、读、写之后的可有可无的技能,而应该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加以重视。我国的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与外籍患者交流时彼此之间有时会产生障碍、误解甚至是冲突。其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语言形式的问题,如发音不正确、语法混乱、用词不当等。在医学情境中,不同的文化对于解释、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式不同,甚至、精神性因素也会影响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医学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存在专业术语较多的特点。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中拉丁语和希腊语所占比例很高,本身所含的文化信息量多。同时,中西医传统文化差异很大,人们的医学观念、道德伦理观也有差异,所以医学专业学生医学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单词、掌握语法和了解篇章结构,还要学会了解其他文化反映出的思想、习俗及社会行为。在与外籍患者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要减少由于语言障碍而引起的交流失误,非语言信息文化差异、交际方式,礼貌策略等在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也应得到高度重视。而目前我国的医学英语教学大多只注重医学语言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医学情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不能够满足医学英语的社会需求。

总之,宏观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医学学科迅速发展、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涉外医疗活动增加。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对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外语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微观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专业英语的作用愈加重要。医学英语教学作为医学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它担负着促使医学专业学生从外语学习阶段向使用阶段过渡的任务。在跨文化语境下,能够进行问病史、阅读病情介绍、检查身体、诊断、治疗、开处方、交待病情、书写病情介绍、和其他医生交换意见以及会诊等医疗行为。同时具备阅读理解原版教科书、国外期刊、会议文献等,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的能力。所以,为适应涉外医疗社会需求,改善医学英语教学现状,我们应对医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医学英语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4-7.

[5]陈宏森,陈迎.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7).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 医学英语 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普通中小医学院校,由于师资不足,加上教学时数及对医学专业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进步缓慢,成效不显著。目前,高等学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包括:教学手段落后、内容单一,学生医学英语实际能力低,教材与医学发展脱节,与公共英语教学脱节,对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利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的不充分等。同时,医学英语教师对于医学专业知识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不少教师认为,自己需要拥有医学专家一样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能教好医学专业英语。另一方面,与大学普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相比,医学英语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目前尚缺少个性化的医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缺少集视听说为一体的多媒体医学英语教学资源及相应的教改实验研究。诸如此类因素,制约着医学英语教学的进步。

上个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传入我国后,给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强烈冲击、开拓性的发展和变革,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认知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它总结、批判并汲取了不同认知学派的教学理论精华,深入揭示了教学过程的认知规律,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院招收的肿瘤学研究生对医学英语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作者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和教育学迁移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我院肿瘤学研究生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力求医科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明确学习目标

任何教学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目的明确了,加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明确的学习目的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为此,在进行肿瘤学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首要步骤是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的学习,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校一般本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显著特点,那就是“专业化程度高、实用性强、与国际医学前沿”联系紧密。研究生医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能顺利查阅国外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医学专业论文、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上和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流利发表自已独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客观要求。这一点与建构主义追求的教学目标具有“高水平的思维、有深度的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等相吻合。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意味着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绝不能只是让学生熟记一些定义、概念和原理,也不等于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毫无关联的内容,而是要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使学生有能力解决知识变式问题,并将所学专业医学英语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之初,就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目标后,再次形成新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使目标呈螺旋式上升。而在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强化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论文的写作技巧训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医学专业贡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选编合适的教学素材

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医学的进步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因此,要求医学从业者不仅有高水平的医学知识,同时还应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和交流能力。目前,各高校采用较广的医学英语教材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听与说》、《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等4册组成的系列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医学英语听说教程》等。随着各种医学英语优秀教材的不断涌现,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从单一的阅读翻译模式转变为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综合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大推动了大学医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但是,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相比,医学英语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现有教材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需求和临床实践的需要。针对肿瘤学研究生毕业后将主要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特点,根据当前肿瘤防治的主要手段: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中西结合及综合治疗等,增编的医学英语素材应包括上述领域的医学术语学、英文版经典医学教材、国外主流期刊文献(例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The lancet oncology》,《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医用口语、医学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等具体内容,着重突出专业特点,做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并做到“与时俱进”,始终紧密联系当前医学发展最新前沿,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再通过应用来促进教学。

三、组建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有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从公共英语教学转向医学英语教学后,许多教师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根据上述肿瘤学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素材的特点,并考虑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普通外语学院毕业的英语教师,难以充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为此,必须组建组建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1)有计划地、分次分批送医学英语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着重培训相关医学知识和教学技能,快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知识。(2)为医学英语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之间建立横向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双方在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上都取得提高,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医学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3)聘用本院留学归国的相关医学领域(如外科、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的高级专家、或者具有高超外语水平高的医学专家,担任研究生的专业医学英语的部分教学工作。这些专家,不但其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会促进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而且,这些高级专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对提高研究生学习专业医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言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真正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现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的学习者的主动性在认知建构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医学英语教师从原来单纯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而学生则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充分利用迁移理论

根据教育学的迁移理论,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在任何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合理应用这一理论,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研究生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首先,要充分利用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有的公共英语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医学英语的理解;一般来说,能通过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者,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已达到大学英语六级合格水平,掌握了大约6000左右的英语词汇,所以,在进一步的专业医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对医学专业英语的正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肿瘤学研究生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专业技能的实习,因此,已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应和他们已学过的、或正在学习的医学专业课程结合起来,通过相互联系,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英语的正迁移,达到相互巩固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医学英语教学素材时(如采用《Nature medicine》、《Cancer》、《Cancer cell》等登载的专业论文),紧密结合当前的医学专业内容,从而不但可以体现医学英语的实用性,加深记忆,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并同时掌握了国外最先进的医学研究进展,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为了使这种侧向迁移取得良好的效果,医学英语教师需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概述和学习进度,从而科学地组织医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真实学术交流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可以独立于特定的情境而进行,学习者必须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在现场情境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目前,国内、国际医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部分肿瘤学研究生毕业后都将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临床工作、或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报告他们的工作经验、研究成果、临床发现等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因此,在肿瘤学研究生的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与现实情况最类似的学习情境就是:在医学专家的帮助下,模拟国际学术交流大会。让学生在模拟大会上,完全按照正规的国际学术交流方式,进行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大会主持、学术讨论等。同时,学生轮流充当主持者、论文报告者和听众(参与提问和讨论),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纠正。开放的交际场所和语言实践实验还可以延伸至门诊、病房等情境中,通过生动逼真的情景模拟(如模拟英语环境下的临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体检、实验等),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境氛围,积极、快乐地完成医学专业英语知识的建构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克服了照本宣科式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能强烈地意识到英语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任何模拟都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环境,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广州本地或异地真正的国际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在大会现场去观摩、感受、体会、锻炼。这样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下的医学英语学习,会使学习者生发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在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更加灵活、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语言规则系统;它把语言习得与社会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对接,势必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转化成高层次医学人才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通过反复模拟演练和实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生动、鲜活的场景中成为瞩目的焦点,把传统概念上的教室改变成为人人参演、个个登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扎实、过硬的医学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

六、全面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21世纪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同时对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也为以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集成于一体,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种更合乎自然习惯的交流环境和方式。全面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后,学生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信息,从而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在联想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获取医学英语教学素材,并利用电脑技术制作虚拟的语言情境,用于培养学生的医学英语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等。

参考文献:

[1]刘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6(8):745-746.

[2]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3-25.

[3]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4]罗永合.建构主义理论对七年制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185-188.

[5]许瑾.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6]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18(6):64-65.

[7]Brown JS,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1989,(18):32-40.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ESP;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83

0引言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该大纲明确表示出于对全国高等院校学校类别、学生水平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差异的考虑,各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设置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同时提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讲究实效,博采众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科研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一些专业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众所周知,国际上80%的文献语言是英语,因此,我国的医学研究生要想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就必须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但是除了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尝试着对研究生开设专业医学英语课程外,国内大部分普通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仍采用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即使是那些开设医学英语的学校,也由于缺乏师资力量,使得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由普通英语语言教师承担,他们只能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必要的医学专业术语,显然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未来医生和医学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因此医学院校一定要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学研究生完成从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的顺利过渡。

1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各高校应该将ESP教学理念贯穿到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开设多门相关课程。

1.1开设医学英语词汇课程

词汇是基础,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就首先要增加专业词汇量,因此学校首先应该开设的课程是医学英语词汇课。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是单词长,发音难,不好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构词法来记忆。医学词汇构成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词根和词缀相互组合派生出新词。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构词法来分解医学英语单词,根据词根和前缀后缀的不同含义,培养学生推导记忆医学词汇。

1.2开设医学英语翻译课程

由于专业的需要,医学生以后会接触大量的国际医学工作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因此掌握相应的翻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英译汉的技巧。因此,学校应该开设医学英语翻译课程,这样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医学英语词汇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翻译训练。通过给他们分发一些医学相关的英语文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翻译理论和技巧,逐渐提供他们的专业英语翻译技能。

1.3开设医学英语写作课程

医学研究生毕业不可避免的要发SCI之类的医学论文,因此,开设医学英语写作课程为研究生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选择一本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合适书籍作为教材,讲授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研究型英语论文包含的9大部分(标题、作者、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医学文献综述、临床报告和病理报告的写法。同时应该给学生介绍相应的医学英语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和常用句型,并进行汉英对照实例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全面了解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1.4开设医学英语听说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沟通理解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听说课。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观看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医学英语教学视频或是与医疗相关的情景剧,如“实习医生格雷”等,然后课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对话或者角色扮演(role-play),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2结语

当今的国际医学领域发展很快,为了使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国际的高端水平接轨,提高他们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科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必须要进行彻底改革和创新,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具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医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西医学作为一门舶来学科,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指南,医学生的大量专业信息是通过前辈对文献或著作的翻译而获得的,但翻译过程可能因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结果的片面性,这就要求医学生从开始学习就尽量阅读原版英文资料,从而获取更多更客观的信息。临床医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可以直接帮助医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原版医学信息及实现对外学术交流[3]。同时,外资医院及涉外医院的进驻将逐渐转变传统的择业思路,医学生就业不再局限于公立医院。尽管,目前重庆的涉外医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外资独资医院仍处于概念阶段,但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重庆需要大量的能熟练运用业务英语进行涉外医疗的优秀人才。作为领先地方的医科大学,我们应未雨绸缪,尽早培养并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随时做好输送人才到涉外医院及外资医院的准备,从而帮助更多的优秀医学生拓宽择业范围,实现人生理想。我校七年制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基础,入校后循序渐进地接受双语教学及医学英语理论教学。已经开展的临床医学英语教学贯穿于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全过程,包括常规教学查房介绍医学专业词汇,不定期的英语查房,英文病历书写等教学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随着留学生团队的加入,对医学生的临床英语交流能力要求相应提高,传统的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模式需不断改革和发展[4]。目前,我校对七年制实习医学生的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由各临床科室分别开展,尽管形式多样,但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连贯的培养方案。因此,整合教学资源和完善教学计划是目前我院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2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1制订必修专业词汇教学计划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没有医学词汇就不会有医学语言,尽管医学词汇繁复难记,但七年制医学生已系统学习了构词法和发音规则等理论知识,临床医学英语教学阶段词汇教学在于强化重点词汇记忆和应用能力[5]。因此,各科室可根据患者的构成特点,选择一定常用医学术语印制成小册子,分发到七年制医学生手中。以循环系统为例,选择常用术语,如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高血压(Hypertension)、心力衰竭(HeartFail-ure)、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等,在教学查房时进行抽问,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强化了记忆。通过反复的强化记忆,对常用专业术语举一反三,增进对理论课所学的词根、组合原因和后缀等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介绍医患之间的口语交流中,用医用口语代替医学术语,如“气促”口语为“shortnessofbreath”,而书面语为“dyspnea”;“高血压”口语为“highbloodpressure”,而书面语多为“Hypertension”。如果只是盲目地记忆医学术语词汇,就会导致医患交流不畅,患者甚至会曲解医生的问诊原意,影响诊疗方案的制定。

2.2留学生与七年制实习医师的交流与互助

目前我院病区接纳了不少留学生,虽然他们大多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如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但他们的英语口语及英语思维均明显强于中国学生,留学生有学习汉语及医学知识的渴求,中国学生正好可以通过与留学生的交流促成口语的锻炼和英语思维的形成。我国七年制实习医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公共英语基础和口语表达能力,应是留学生在中国首选的交流对象。带教教师可以根据七年制医学生的这一优势,让他们与留学生组成“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自觉地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国学生可从组内病例讨论中锻炼临床英语思辨能力;在书写英文病历时,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可以选择同一患者,完成病历后相互纠错和改进;在接待病区收治的外国患者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诊疗方案的讨论和制定[6]。

2.3多科室协作定期组织英文教学查房

英文教学查房作为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实习医师临床英语能力的培养和促进,也对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医学英语听说能力。就我校目前的综合教学水平而言,各科室每月独立组织一次英文教学查房可能会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查房质量也不能保证。因此,最佳方案是利用专业英语教研室的教学力量。专业英语教研室教师是从各个科室的青年骨干教师中抽调而来,他们具有较好的英文表达和交流能力,由科室轮流进行英文教学查房,既保证了查房质量,又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医学综合水平和英文表达能力。以急性心肌梗死的英文查房为例:查房前1周公布查房病种,让学生先进行课外准备,查阅资料,熟记相关词汇;查房前3天公布查房对象(患者),并指定汇报英文病历的学生,让学生有备而来;正式查房时,学生用英语汇报病情,教师与他们共同探讨简明扼要的表述方法。在查房中,重现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语言环境和任务必须具有真实性;讨论病情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其表述应以赞扬为主,鼓励所有学生张口,积极参与。语言学家权威科德认为“不犯错误就不可能学习语言”[7]。

2.4公共QQ空间中共享英文病历

现阶段,我校要求七年制实习生每周书写一份英文住院病历并上交带教教师修改。我校儿科学院推动得较好,证明了七年制学生的临床英文写作能力。目前各学院都加强了对英文病历书写的要求。由于病历写作比较枯燥,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内容有限,可以通过公共QQ空间的形式,张贴于共享文件夹中,互相观摩,提出修改建议,共同促进。每学期组织一次英文病历书写比赛,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2.5集体观看英文原版医务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