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独立思考;自我价值

1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一些大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对新环境的不接受,自理能力的不足,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感到茫然无措,并由此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其中一年级新生表现得最为突出。

1.2 人际关系障碍

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同班及同寝室同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导致心理压力。大学生希望社交、渴望友谊,然而由于害羞、自卑、不善言辞、缺乏社交基本技能等原因,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害怕交际,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这种矛盾心理很容易导致压抑、孤独,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1.3 自我认知失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但到了人才荟萃的大学,失去了原来的领先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大学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的学生无所适从,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情绪低落,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1.4 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

随着择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择业,他们既向往又担忧,既对自己有很高的期盼,又怕自己失败受挫。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理想的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又不免使他们犹豫担心,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自卑、恐惧、焦虑、急躁的心态不时出现。这些悲观情绪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心绪抑郁,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2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1 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所言,校园的“长廊连同他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校园环境建设应着眼于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要千方百计地让草木“说话”,让石头灵动。这就要求我们以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指导校区的建设规划,通过对建筑物的造型装饰,对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对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对校园雕塑的摆放,对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校园环境的点缀,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陶冶情操。置身于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的影响下,能对大学生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调节心理状态等重要作用,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

2.2 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等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能凝结为一种无须强制即可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富有人文情怀与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育人功能。这种教育氛围,必然会发挥约束、激励、保障、导向的功效,使大学生在观念上、情感上、心理上、行为上按照这样的价值准则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2.3 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

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等,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从内容上看,不同的行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学术科技文化,以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培养产生巨大的作用;艺术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特征,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获得休息和娱乐,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展示天赋与才华,获取奋进的信心。

2.4 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精神支撑

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风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在学术探索中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校风建设中一定要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可利用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广播、校园网络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中养成独立自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格特点,铸就经得起考验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总之,随着当代新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是所有老师和管理人员应共同探索和奋斗的使命。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努力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造就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2007(2).

[2]杨江水.塑造青年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独立思考;自我价值

1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一些大学生内心深处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对新环境的不接受,自理能力的不足,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反差,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感到茫然无措,并由此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其中一年级新生表现得最为突出。

1.2 人际关系障碍

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同班及同寝室同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导致心理压力。大学生希望社交、渴望友谊,然而由于害羞、自卑、不善言辞、缺乏社交基本技能等原因,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害怕交际,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这种矛盾心理很容易导致压抑、孤独,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1.3 自我认知失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但到了人才荟萃的大学,失去了原来的领先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大学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的学生无所适从,表现出困惑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情绪低落,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1.4 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

随着择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择业,他们既向往又担忧,既对自己有很高的期盼,又怕自己失败受挫。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理想的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又不免使他们犹豫担心,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自卑、恐惧、焦虑、急躁的心态不时出现。这些悲观情绪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心绪抑郁,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2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1 校园物质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所言,校园的“长廊连同他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校园环境建设应着眼于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要千方百计地让草木“说话”,让石头灵动。这就要求我们以传承和创新的理念指导校区的建设规划,通过对建筑物的造型装饰,对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对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对校园雕塑的摆放,对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校园环境的点缀,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之中陶冶情操。置身于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在这样的文化的影响下,能对大学生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调节心理状态等重要作用,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

2.2 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等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评价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人格形象提供了衡量的标准。制度文化一经形成,能凝结为一种无须强制即可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因此,高校必须建立起富有人文情怀与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育人功能。这种教育氛围,必然会发挥约束、激励、保障、导向的功效,使大学生在观念上、情感上、心理上、行为上按照这样的价值准则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2.3 校园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

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等,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从内容上看,不同的行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学术科技文化,以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培养产生巨大的作用;艺术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特征,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获得休息和娱乐,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展示天赋与才华,获取奋进的信心。

2.4 校园精神文化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精神支撑

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风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在学术探索中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校风建设中一定要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可利用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广播、校园网络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使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中养成独立自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人格特点,铸就经得起考验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总之,随着当代新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切实增强学生管理工作是所有老师和管理人员应共同探索和奋斗的使命。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努力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造就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2007(2).

[2]杨江水.塑造青年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想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也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精神宝库。本文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精神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借鉴意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还是低俗;是充实还是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保持乐观进取的健康心态,不断完善自我、建功立业、奉献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自强不息的民族,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凝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精神。它的核心是强调坚持真理、心系天下苍生的理想追求,把坚持真理、济世泽民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目标,并由此生发出“三不朽”的人生价值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士志于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1]以求“道”,追求真理,作为毕生的追求。更可贵的是,这种“道”,真理,主要是治国安民的道路、方法,它与造福天下苍生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正如孟子所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抨击昏君暴政,同情民生疾苦,执着追求美政理想。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始终忧国忧民,追求仁政理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蛮荒,仍追求“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政治理想。这些志士仁人追求的理想与国家安危、人民哀乐息息相关,故能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保持以济世为民为己任,不计得失,不怕挫折,荣辱不惊的健康开朗心态。

这种坚持真理、心系天下苍生的理想追求生发出中国古代志士仁人“三不朽”的人生价值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每到政治黑暗、内忧外患的时期,人们都从屈原坚持真理、爱国忧民的精神中吸取力量。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从而达到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曹操的《短歌行》更是典型的例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面对着酒宴歌舞,产生了人生像朝露一样短暂的感慨,更为年华的虚度而焦虑苦闷。反复咏叹渴望广招贤才、早日实现扫平战乱、救民水火大业的愿望。诗的结尾说:“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以虚怀若谷、广招贤才的周公自比,表达自己思贤若渴、共建统一大业的急切心情。曹操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杜甫身遭“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穷愁潦倒,仍然忧国忧民,关注惨烈的现实,用如椽的诗笔描绘出战乱的惨象、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哀乐,表达民众渴望和平幸福生活的心声,他的诗被当时和后世尊称为“诗史”,他也为历代作家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司马迁和杜甫可谓是“立言”不朽的典型。

从以上志士仁人追求崇高理想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人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它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即使面对生活的贫困、人生的坎坷、为正义而献身的考验,也会襟怀坦荡、从容不迫、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如孔子为传播“仁义”之道,周游列国,屡次碰壁而矢志不渝。颜回因求“道”而甘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曲肱而枕之,回也不改其乐”。[3]文天祥被捕后,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视死如归,吟唱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贯长虹的人格宣言。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始终保持健康向上、自强不息的心态。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成才、择业、交友等方面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心理上也会产生矛盾和苦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鉴中国古代志士仁人的优秀文化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定意志。二是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个人理想的形成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另一方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又依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中国的志士仁人始终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为挽救国家和社会的危亡、推进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陈佩雄主编.四书五经[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8.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 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 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宣传要广泛深入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良好载体,既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关键品质的形成。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从教师这个引导者入手,只有教师具备人文素养培养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传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当然教师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将这种思想用文字宣传到每个学生以及每个学生家长身上,要让大家都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通过举例来讲述缺乏人文素养会导致的问题与弊端,让大家都意识到人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二、要善于做学习型教师

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政治课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学习吸收多方面的人文学科知识。例如,历史学、地理学、语文学等方面。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教师的视野才能具备宽度与广度,同时经常关注社会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将知识面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深入,解读也更深刻。只有教师的文化素养足够丰富,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所以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相当重要,只有具备这种素养的园丁,才能让花朵更好地绽放成长。只有教师的不断提高与积累,才能带动学生一起提升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推动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积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习惯了整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方法单一,课堂沉闷,教师一味地理论知识灌输,外加应试模拟测验,导致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在题海遨游,只能没有目的地强行记忆知识点考点等。知识都无法充分解读,就更别谈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主动性与学习欲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沉闷。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导方法,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热点新闻,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通过设疑的形式,让大家一同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对一些事物做出合理判断,从人性、理性、道德、法律等多个方面的探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热点新闻、真实故事演绎、议题辩论大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亲身参与、问题讨论、观点论述,让学生彻底融入学习氛围,教师在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并给予鼓励和评价,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自主学习探究政治理论。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2-003

1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特色

按照人才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是指区别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工程型人才和技能技术型人才 [1],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一般由普通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心理学人才即属于技能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咨询、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实践领域工作。 钦州学院作为一个刚升本的本科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上,体现出了如下的两个特色。首先是应用性, 根据我院的功能定位,我院将重点打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师范性,由于我校是由师范学校转型而来,因此师范教育是我们的强项,我院各二级学院都开设有师范专业,同时还有专门进行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我院所有的学生都可非常便捷的报考教师资格证,这为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又拓宽了一条道路,目前全校每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特别是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一边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一边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这样毕业的时候就能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2],既可以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又可以从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将具有综合性大学、医学类院校和其他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不具有的优势,这将极大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我校作为广西沿海唯一的一所有师范专业的本科院校,每年都为钦北防三市输入大量的教育师资,为地方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1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三个重要原则。第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对于应用心理学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在设置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主要开设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第二,以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为前提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不盲目扩招,尽量做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需要,目前,我们每年的招生规模控制在120人左右,这是根据市场需要和生源情况以及我们的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来共同确定的。

2.2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上, 采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可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有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比如,我们将实践基地建在中小学和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教师获取研究素材进行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专业的见习和实习对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从大一起,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中小学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见习或实习,这对于他们实际掌握专业技能、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等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对各中小学的实际教学和各心理咨询机构的理论指导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促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为各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2. 3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其中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应用型人才应做到一方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具备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备较强的二次创新与知识转化能力。 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社会工作能力和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及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从事人才测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非专业素养[3],即注重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4]。以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为例,我们对于应用心理学人才的人才素质要求为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应具备如下的心理和行为素质: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洞悉他人心理的能力,能很好的调控自身情绪,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完善的人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是一个乐于助人、有爱心、有耐心,遵守伦理道德、能为他人隐私保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2.4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考核机制中,我们按照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要素并举,坚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打造平台+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和综合素质提升课。其中理论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为实现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文理结合理论课;同时,专业技能课分为两个模块,培养不同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任意选修课。

以下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

2.4.1 课程设置: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

理论知识: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文理结合的理论课

公共基础课:计算机、英语、体育、马克思主义斟酌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业理论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应用理论模块一: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婚姻与家庭咨询、精神病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心理咨询方向)

应用理论模块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济学、劳动法、组织行为学 、企业文化、公共关系学、职场心理学、组织管理、消费者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方向)

文理结合理论课:数学、生命科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模块课+综合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模块一: 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SPSS 、团体心理辅导、社会调查与访谈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幼儿智力开发

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向)

专业技能模块二: 社会调查与访谈、组织形象策划、人员培训、心理测量与统计、SPSS、人员素质测评、薪酬与绩效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方向)

综合专业技能: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办公自动化

综合素质: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化学、人类学、逻辑学、伦理学

2.4.2 实践教学。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我们的实践课程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专业技能课的实践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课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实习、见习。为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很多的专业理论课程当中也加入实践环节,如 心理统计学、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内实践又分为实验和实践两部分,实验,如实验心理学、人体解剖学有专门安排实验课,在这些实验中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综合性实验和涉及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外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包括开展心理知识竞赛、 心理演讲、心理征文、校园心理剧、 团体心理辅导等多项活动[5]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为依托来实施。校外实践则是让学生到校外开展各种心理实践活动,除了定期的见习、实习外,还带学生参与社区、企业、学校、医院、部队的各种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公益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测评等,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3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在教学模式上,遵循“理论联系实际、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可在课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甚至可以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一边进行理论教学,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学习生进行咨询理论、咨询方法技术的指导。在考核机制上,与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模式相对应,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考核机制。对于获得科技竞赛奖、获得专业证书如心理咨询师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获得实践创新学分,记入总学分。对于实践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分,如根据某一个案情况制定心理咨询方案,就某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管理方案等,加大实践和创新环节在考试考查中的比重,考试中尽量减少记忆部分,增加实际运用部分的考试。为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教学体系,我们对评分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环节的考察。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分值比例:课堂发言、作业成绩占10%,期中考查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总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上,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具备高能力和高素质,以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迎接社会的挑战和挑选,更好的服务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

2程,王大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2(7).

3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 高教信息参考, 2008( 1).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综合素质 经管类专业 措施

当今社会正处于21世纪科学技术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高科技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经管类学生是文科专业的一大类学生代表,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理、工、农等自然学科的专业有一定的差别。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想发挥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综合素质的涵义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正是“德、智、体、美、劳”的简要概括,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精髓,是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是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业务素质是发展的根本,是伴随着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身体素质是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失去了“革命的本钱”;心理素质是考验是适应高速发展社会的必备良好的基础,若心理素质不过硬,便减轻了立足于当今社会的砝码。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综观大学校园发生的各类事件,都表明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发人深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素质差。优良的传统中国文化被摒弃,不能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文化背景下成长和成材;社会不良作风和习气也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并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带给思想的冲击波愈演愈烈;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被大学生视为精神的枷锁,流于形式。这些思想的冲击使大学生不懂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高尚,所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偏颇,更不用谈及发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健全人格。

(二)心理素质差。当今大学生承受外来压力的影响,承受力越来越弱。不敢勇于面对现实,不能主动去承受压力,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指正,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超越,更不能接受自己失败的考验等。这样的挫折和打击下的大学生群体,不能靠自身克服心理障碍,结果导致心理抑郁,心理障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终身错误,结果不可思议,触目惊心。

(三)文化素质差。大学生盲目以“专业为本”,忽略了复合知识对于文化知识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忙于重视知识积累,忽略人文修养提高和综合素质全面改进;盲从“个性发展”,遗弃传统而不重视平均发展,造成个性突出,难以被众人所钦赖。

(四)身体素质普遍差。目前,大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休学、退学、住院长期治疗的屡见不鲜。选修课程的增加也为一些身体素质差,不能承受高负荷运动的学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这也使一些懒于锻炼的学生有了可趁之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身体素质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五)能力素质较弱。这集中表现为实践操作性差和社会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能在学校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有更突出的表现。社会适应力表现为人际关系把握失分寸,适应新环境不知所措等。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孩子读大学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事情,所以“读好书、勤读书、只读书”成为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养成了所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偏激理论。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一直在寒窗苦读阶段的思维定势模式,形成了只要学习好,一切都能迎刃而解的错误观念。尤其是进入80年代,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也在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在原来教育观念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只读书现象”越发严重,这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交际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动手能力不强等等症状。

(二)学校教育因素影响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以及高中过早的文理分科,从而较早地使素质教育产生了发展的障碍,加之大学后的专业教育,造成了本来先天知识结构不足的学生们更削弱了对除专业知识外的一些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从而导致综合素质上欠缺。加之从以往“填鸭式”学习转变到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转型期,的确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在教学体系、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上都要下大力度,寻找一条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路。

(三)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对于新形势的把握对学校培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难题。所以学校培养的人才如何合乎社会的品位,也是伴随着不同时期、不同观念对学校层面和学生层次的考验,科研性人才还是实用性人才,务实性人才还是灵活性人才,对于不同时期,社会的满足属性也有着不同的区别,因而社会转型期对人才的考察和选拔也有了新的内容,从而导致学校培养怎么样的综合素质人才的问题重重地打了个问号?所谓综合,也就和社会需求需要重新整合而不断变化了。

四、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道德素质教育,是确立学生素质提高前提。

道德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正所谓“会做事,先做人”,道德素质是大学生乃至每个社会人必备的一个根本素质,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而影响和改造着先天道德素质,因而道德素质的提高更为后天的培养的方式、方法,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道德素质教育,学校都定位于道德品德课程和政治科目的学习上,而忽略了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更高要求。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的人格健全、思想积极、道德过硬、品质优良等。在这个层面上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操,有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有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有着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美德;有着诚实守信的公德,中国传统的思想基础等。

有了社会的要求,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带动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学校教师要教授学生的基本政治理论课程,用前人总结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现实头脑,承担起历史使命;通过古书、古籍、古语来验证和体会人生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的启迪作用。这个过程是自我认知、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另外在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思想的同时,与专业老师共同完成培养人道德素质的作用。

有了理论的指导,辅助于实践,这样才能在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社会实践伴随着理论的深入学习,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比如进入社会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去感受道德氛围;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政治修养提升活动等。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真理,使他们对科学的学习这些道德教育课程有更为可信的认知。坚定老师在学校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方向、道德情怀等,使学生更为积极地采取实践活动去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来满足社会需求,来提高综合素质这一体系的灵魂所在。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潜藏危机的防患意识,增加心理帮扶工作力度。

学生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生活、工作、就业、恋爱这五大重点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指针,在与过去简单的社会环境相比,学校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经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社会环境压力的充斥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为专业特点更要求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这也为他们面对各种提高素质的途径上增加了负担。针对大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应把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课程首选为必修课,从而不会导致学生们无处求医、羞于求医,如果把这个课程推广普及到每个人,心理问题便不致于成为另类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试也是随着心理方面知识的不断积累而不断完善的,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组织各种生动的心理选修课程、各种心理帮扶工作、心理测试等活动让学生们对心理情况本着科学的态度接受和认识,并去理解和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巩固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地位,创造浓厚的人文及能力发展环境。

1.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以更好的专业课程设计为基础,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导向,培养学生爱专业的思想、切合实际地增加专业理论与专业实习的机会。教师改善教授课程的方式,能积极促进教与学的互动,转换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的理论转化到实践内化过程,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去挖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专业知识学习。

2.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专业知识文化素质的培养。

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就来自于个人兴趣取向方面的知识,这些学习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读一些课外书籍,例如用文化素养很深厚的书来激发文学体会,也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来博览群书来提高对各方面知识的摄取。但兴趣所向会导致“缺什么、补什么”教育初衷的大大减弱,学校的教育给一般学生培养这方面知识总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所在来选取,但这样会导致越不感兴趣、越抵触的方面的知识了解越少,从而成为某一方面的“文盲”,结果导致面向社会需要这部分知识时而不知所措。学校要建议学生在培养自己兴趣所在的同时,缺什么补什么,要逆其思维而行之。

3.能力当先,势在必行,多样化手段提升大学生能力潜智。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8篇

西方关于生态文明的学术流别主要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改造和保护自然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是世界的中心,人应当服从和保护自然界。西方马克思主义既不赞成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赞成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三是生态文明教育。国外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如绿色运动、环保运动等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二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除了生态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课之外,开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等选修课程。

2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在当代世界,设计艺术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行生态设计。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将承担生态设计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该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推动生态设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价值。推行生态设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设计师队伍。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是生态设计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开展该课题研究,可以明确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和内涵,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建构适应于设计专业特点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理论,而且有利于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的发展。

3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3.1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1)研究目标。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为提高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效果,推动生态设计乃至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决策建议。

(2)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是本研究的理论渊源;西方生态文明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借鉴。

3.2研究内容

(1)研究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培养的内涵和特点。设计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指从事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和循环设计所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品质、生态设计能力等三个方面。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是指高校对设计类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品质培育和生态设计能力培训的活动过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等特点。

(2)探讨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从发展生态设计的客观需要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从塑造生态设计师的内在要求来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从深化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探讨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3)调查分析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我国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构建设计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新模式。该培养模式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生态文明观念教育模块。包括两类课程:生态文明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在生态文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开设低碳设计、绿色设计、循环设计等课程;在生态文明选修课程方面,主要开设生态文明科学、生态文明哲学、生态文明伦理学、生态文明美学等课程。二是生态文明品质养成模块,包括两个方面:生态文明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品质的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三是生态文明能力培训模块,包括两类:专业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训练。并探讨三大模块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该培养模式的特点:即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等。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50-02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WU1209510)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内涵复杂、外延广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被称为 “media education”,在美国和加拿大是“media literacy education”。香港翻译为“传媒教育”,台湾翻译为“媒体识读教育”或“媒体素养”。国内大陆地区学者则多数赞同“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名称。综合学界的各种观点,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以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普通民众正确认知、判断和使用媒介的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对媒介本质、媒介手段以及媒体效应的学习,使人们认识和了解媒介,从而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媒介。与新闻教育、传媒技术教育等专业媒介教育不同,媒介素养教育面向的应是非新闻专业的普通大众。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在英、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内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从1997年社学院的卜卫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才正式开始的。

2004年国内大陆地区掀起了成果激增、影响扩大的研究高潮: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然而毕竟基础薄弱,本土化程度不够,至今还没能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青少年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90%。

这些数据向我们传达: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媒介信息接受主体,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其为主要对象。而“90后”在校大学生自幼就习惯于快餐式的视觉文化冲击,不曾经历过传统阅读时代较为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在学习知识、接受信息时习惯于相信老师、相信书本,从而普遍缺乏“怀疑一切”的意识。而批判精神、批判思维应当说是媒介素养必备的核心要素。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面对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信息,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被其左右。

那么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少数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有单独的媒介素养课程,且以选修课为主。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2004年开设的《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接下来,全国各地例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陆续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但总体教学水平较低,主要还是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效果不好。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专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 新华出版社),《媒介素养概论》(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蔡帼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大众传媒素养论》(陈先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导论》(段京肃 杜骏飞 福建人民出版社),《媒介素质教育论集》(邱沛篁 四川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教育通论》(陈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等,以及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于翠玲 刘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另外还有大量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例如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西南大学 唐静)、《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福建师范大学 邹鹰)等40余篇,尚无相关博士论文。但目前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多在理论探讨阶段,且定性分析多量化研究少,对网络外的其他媒介研究少,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研究机构: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6年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置了传媒教育硕士点。2009年山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科研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为媒介素养教育搭建了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是为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机构输送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但与新闻专业的教师有所区别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人才目前仍是严重匮乏。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媒介:中国内地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Media Literacy Group)2004年正式创建、开通。其他现运行网站还有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网,http://中华传媒学术网,http://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http://媒介素养研发网等等。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新资讯:2009年,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实践基地落户中山。这是全国第一次专业化、大规模针对教师群体进行的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项目。2011年,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成立,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协会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社团。2012年8月,中国传媒大学、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第三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兰州召开。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把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梳理如下:一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不太高,但对媒介素养教育有较大的兴趣和期望。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教学论研究较少。三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独立课程开设难度较大。四是在中国国情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未建立,教学理念和方法较落后,师资不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突围之路

1.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呈井喷趋势,各种理论研究文章和调查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理论研究文章虽然各自切入点不同,但共同落脚点都是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调查分析报告数目众多,既有针对省市地区的如:《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等,也有以某具体高校为例的,如《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丽水学院为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等,还有分性别的如《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分民族的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分媒介的如《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以微博为例》。其他如、陕西、郑州、南京、徐州、西安、河南、武汉和南昌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地区和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类似调研。

这些报告结论都大同小异:(1)当代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和接收是趋于理性的,多数能认识到媒介信息的商业性目的。但多以娱乐和获取信息为目的,实用功利性倾向明显。(2)大学生多数能意识到媒介对于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观点等方面的影响,但对其自身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影响考量不多。(3)媒介道德规范和自律性较低,对一些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抵抗力不强。(4)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偏低,参与媒介互动的比例不高。

2.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人民日报2011年8月16日刊发的《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四步: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论证,由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完成教育所需的师资储备;三是推广普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媒介宣传、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四是通过对前期试验的不断总结和调整,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沿着这个思路,针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突出重围: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争取舆论支持。对内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社团活动、媒体介绍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自身提高媒介素养的宣传;对外则通过发表文章、参与座谈、建言献策等各种方式,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高校领导等建立对话,宣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是引导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向指导教学实践转移。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最终指导实践。因此,各研究机构应该引导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向教学实践方面倾斜,多致力于对课程和教学论的研究,以及本土化建构。

三是着力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注意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合格的教师,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紧跟媒介发展步伐;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对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大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教材,但要注意跟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教材不能等同,难度不宜过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利用博客、BBS提交作业,分小组讨论以及教学内容专题化等。

四是探索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方式。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素质养成教养。所以除了单设课程之外,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也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素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语文、语言学科英语和德育学科思想政治,都可以并应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

五是扩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范围,加大媒介实践力度。在校内外寻求媒介产品制作和传播的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学校内的报社、BBS论坛、社团、广播站、电视台等平台,积极联系学校外的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提供参观体验和实习实践的机会。

媒介只是个载体,媒介信息承载的是各种知识、观点和理念。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的素质,还与知识、技能、道德等其他基本素质联系紧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而且是素质教育最终得到有效实现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03):130-134.

[2]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6):112-114.

[3]许俊杰,黄晶.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06):120-122.

[4]刘伟国.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J].新闻界.2005,(01):30-31.

[5]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04):54-55.

[6]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02):22-26.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0篇

宁夏医科大学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丰富了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为宁夏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人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人文教育

作为宁夏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宁夏回族区域特色,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培养适应区域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主、中西医并存,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专业体系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体系,是适应这些要求的当务之急。

一、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

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是一所医学院校多方面特点的综合反映。第一,在办学类型方面,学校致力于建设综合实力突出、学科特色显著、服务社会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二,在办学层次方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加强留学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优化专科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第三,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以医学专业为主体,强化传统优势和地方特色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第四,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科研能力,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五,在服务面向方面,学校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行业发展。以上各个方面,支撑起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可表述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医疗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医疗人才。具体到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可以表述为: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②重视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和伦理问题,能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充分考虑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③尊重患者的隐私、人格及个人信仰;④尊重同事和同行,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⑤谦虚好学,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⑥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和学习,努力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通过学校对用人单位电话及纸质回访的反馈信息表明,学校毕业生综合评价良好。普遍的用人单位认为宁夏医科大学毕业生思想素质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好,动手能力强;在人际交往、职业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在科研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能力较强,有继续深造培养的可能性。

二、新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在于要回答一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和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此外,增开学校特色医学人文课程,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卫生教育,立足于对医学双重性质的认识,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的社会人文内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高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医学行为选择决策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了医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将普遍的思想道德要求与专业的特殊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形成了医学生培养的特有课程体系。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方式的变化?近年来,学校根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实施了以机体的系统性和从健康到疾病的“整体性”为主线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双螺旋”见习、实习的临床教学实验模式改革,启动了“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文医学与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开展了PBL、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病例引导式临床理论课程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中的学生,同样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有很多因素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方式革新,一类问题是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时代在变,学习要求在变,学习内容在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变,在此复杂情形下,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好的教学目的。二类问题是这一创新的可操作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各位教师应该做并且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可以操作、能够出成果的行为,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应当得到积极的推动。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如何适应新一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从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态度来看,学生上课的心理同上专业课是不同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是“我要学”,学生学习政治课是“要我学”,两种心理,两种态度,事实上把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置于不平等的地位。新一代的大学生,眼界宽阔、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动手能力强,学习生活中好恶感鲜明,表达直率。这些都预示着那些糊糊涂涂、平平淡淡的教师将在教学中被淘汰。只有能深入学生心灵、与学生共情的教师,才能保留在讲台上。宁夏医科大学的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并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多种形式。比如,每门课程至少安排6~8学时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知识通关、现场教学、视频制作、作业展示、家乡深情等教学活动,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这些改革,对各专业课程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反映在课程中,在于如何选择课程课目、在于课时的变化、在于授课方式的变化、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于考核评价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新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改革,要紧密结合宁夏区域特点和回族民族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素质教育”全过程,把“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医学素质水平。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党委研究通过了“人文医学素质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为目标,将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党、团、学生会活动为辐射,形成整体教育教学体系,动员全校力量,实现全面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水平和实效性。通过“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使具有人文医学素质的合格医学生,具备五种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人文知识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这五大素质即五大模块。要培养具有上述五大素质的合格医学生,是一项需要集全校之力的教育教学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课教师、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五大模块队伍的力量来完成。

(二)开展卓越医师班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每年从300名以内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学生(2012—2014级各36名,2015级72名)单独设置班级并组织开课,改革班级模式采取课程组负责制,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任课教师、学生对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保障该项改革顺利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的改革也在这个试点班中开展。教学模式和效果都有很大变化。

(三)开展医师执业技能培训

为了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宁夏医科大学向中国医师协会申请建立“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宁夏)基地”获得成功。通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医学生在了解医师职业精神的普遍原则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学医患沟通技能,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使得我们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了新的平台和抓手。

(四)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

医学学生培养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培养卓越医生这一目标,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宁夏医科大学根据国家的指导原则,明确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依据“深化教改、适应医改、胜任岗位、注重能力”的原则,以夯实医学生人文底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卓越医生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的研究,对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开展综合改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以上是针对宁夏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开展的。研究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前期已经有两年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现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四、结语

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了“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继续围绕“打造‘两个一流’(西部一流、有一流学科),建设西部地区有特色、现代化、高水平的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创新、内涵、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续写宁夏医科大学办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汤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涛,田淑卿,汤波.宁夏医科大学强化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2,33(5):63-65.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效果分析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着眼职业教育的使命以及区域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推进“文化梯度育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全体教师将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为解决教书育人“两张皮”问题开展积极和有益探索。在系统环境的支持下,近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推进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践。总结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及其效果,既可以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情况,更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课程性质来看承载着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使命,其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

1.1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蕴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天然纽带。唯物辩证法中所包含的矛盾观、联系观、发展观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和对待事业,以确立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矛盾观在教育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多样的就业机会中辨别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强调个人的职业观和职业素养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在树立科学“三观”的基础上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发展观可以帮助学生个体不断发展自身的长处、完善自己的短处,充满信心追求新事物,并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1.2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培养道德情操的,唯有在此基础上才有资格谈职业素养教育如何开展。毋庸置疑,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典型人物榜样示范到历史发展脉络启示,都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契合个体职业价值追求的真实榜样,为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提供强大的价值导向。例如,敬业奉献的凡人善举、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等易于接受和学习的榜样人物。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尤其是传统职业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为职业素养教育展示了有力的价值启迪。责任、纪律、协同、创新等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要素,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将促进民族进步、服务国家发展作为职业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1.3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强大的实践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通过辩证的认识运动,把课堂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以及由此激发的具体实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内在要求,为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学生文明养成、教师示范表率等具体环节提供了实践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构建一套包括内容、要求、考核在内的,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激发学生日常实践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思政教师更要重视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为人师表不仅仅展现在短暂45分钟的课堂中,更要体现在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的无限时空中,以便增加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耳濡目染的机会,努力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

2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2.1以理念确立、系统支持、举措细化构建顶层设计

未来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既要掌握熟练技术,又要坚守职业精神,观念的悄然改变显示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仅仅凭借自下而上、各行其是的创新行动的已经满足不了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对未来职业教育趋势前瞻性预判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体系化的战略规划。其一,明确核心理念和目标是顶层设计的首要特征。学校结合文化教育自身规律及其方式调整的需要,基于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文化梯度育人”的核心理念,其目标在于集中有效资源循序实现育人目标。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是“文化梯度育人”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该实践的核心理念和目标都是学校顶层从全局的角度决定的。其二,注重整体关联和系统支持是顶层设计的关键。学校在开展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过程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协同发展,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齐抓共管,教师、管理者全员参与,第一、第二课堂全过程对接,教室、寝室全方位推进,学校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围绕“文化梯度育人”的核心理念形成了有效关联、有机匹配与有序衔接。其三,实际可操作性是顶层设计的重要环节。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设计了诸多具体的实现手段,例如,修订课程标准明确素养教育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融入职业价值观与通用职业素养教育;教师固定联系二级学院并接受双重考核,以融入专业为着眼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二级学院提炼专业核心素养,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等等。这些具体举措吸收了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传承了前期实践的优秀经验,具有较强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2.2以专题嵌入、情感体验、习惯养成优化教学实施

要达成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目标,中心环节是优化教学实施。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也正在成为教师的普遍做法和自觉行为。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挖掘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又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在特定教学环境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促使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处理上就有必要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针对“适应职场”共设置了1个模块3个专题,模块化、专题式教学将职业素养教育从随机融入向专题嵌入转变。专题式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可以提高针对性和深入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并非在于知识掌握,而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此意义上,实践教学是将职业素养教育从接受理解向参与体验迁移的有效方式。例如,“市场营销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调查”等实践教学,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展开社会活动和情感体验,对于提升职业素养尤为重要。除了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业素养教育实践更需要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使教学达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要求。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涉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课堂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网络文明、举止文明等五个方面,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对于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效果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3以内容扩展、主体转换、方式灵活构建多元评价

切实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和导向、诊断和调控作用,是实施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学校针对实际评价需要,大胆构建体现学生职业素养发展需求的多元评价,初步做到了评价内容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形式多样。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力求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有所突破,除了对知识掌握、实践创新能力的考察,评价内容更需要包含对品行修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记录学生平时表现的过程性评价摆在了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与学生实践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等共同作为综合成绩的参考依据。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尤为重视学生自主评价。在评价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情况时,要求学生对照标准对平时表现进行常规性的自我检测及同伴互评。学生自主参与的开放式自评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职业素养的发展,实现主体价值。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重视运用高效、巧妙、多样的评价方式,大到期末的考试与考查,小到加分激励、言语体态激励等。多样的评价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获得的多样评价强化对自身优势的信心,也可以使学生在被检查者和检查者之间转换角色,反思自身不足促进短板发展,最终实现“调控”成绩的目的。

3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分析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非一蹴而就,目标达成状态的观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在分析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时,“以学论教”还是较为妥当的方法,尤其是需要强调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育效果。具体的说,就是要看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为此,面向全校2015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做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分析。

3.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认知、确立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有助于学生提升职业认知。超九成学生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知有帮助。其中,6%的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了解了自主创业机遇,体现出职业素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面的价值已开始展现。第二,有助于学生明晰职业理想及差距。调查表明,超八成学生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理想,近一半学生表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帮助自己认清自身与职业理想之间的差距。第三,有助于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9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对于自身在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设计生涯路径、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均有帮助。大部分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形成了较为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态势下,学生对职业价值的判断、择业倾向等总体趋于务实,同时也呈现新的特点。如,职业选择中注重物质利益的比例并不高,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并未成为学生择业的主要标准,符合专业特长、具备发展空间逐渐成为主流价值取向。超六成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业能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生在对待工作方面,超九成收获了情感、态度、责任,尤其是“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就是使命”的职业理念已初入人心。在职业价值观培育方面同样也存在不容乐观的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尚未突显其作用和地位,仅15%的学生认为职业理想确立主要受思政教师的影响,16%的学生表示还未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如何在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二是学生就业自信普遍不足,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发现自身优势的学生仅12%,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的学生仅6%。就业自信心是学生知识、能力、素养水平的综合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需协同其它教育力量共同培育。

3.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通用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通用职业素养教育注重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通用职业素养正在整体而有层次、多维而又动态地逐步向前推进。调查显示,超过97%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通用职业素养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中获得了明显提升。在反思素养、应用素养、意志素养、道德素养、社会素养等五个方面的子素养中,学生的提升占比情况总体较为均衡,大多在10%~30%之间。其中,在完善自我的反思素养、创新创业的应用素养、善于坚持与抗压抗挫的意志素养、勇于担当的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的社会素养等方面占比较高,基本处于30%以上。这些较为明显的特质表明,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是与学校文化相适应、与学生个体发展相适应的,而且该实践已经激发出学生自觉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学校的科学发展发挥出能动的反作用。相应地,在接受批评的反思素养、做事认真与追求完美的应用素养、敢于攻坚的意志素养、严谨负责的道德素养、人际交往的社会素养等方面则占比较低,基本处于10%~20%之间。这些较为弱势的指标显示,学生自尊心强而自信心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显不足,这些问题需要在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3.3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素养教育实践的满意度总体较高。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学生总体是了解、满意并认为有帮助的。其中,79%的学生表示了解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践,84%的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做法和实践表示满意,8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文明养成要求对于提升职业素养有帮助。实践教学是影响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49%的学生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的不足,极大影响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这一数据表明,相较于课堂讲授和评价体系的融入不足,实践教学中的融入不足及其对职业素养教育实践效果的影响更受到学生的关注。此外,仅5%的学生认为职业素养教育合力不足,表明学校“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及其实践较好地发挥了系统论的功能。29%的学生认为,与教育内容随机融入课堂教学、专题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引导相比,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课外实践活动更具有迫切性,更可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改良评价体系是提升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重要对策。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何评价学生职业素养成绩可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33%的学生认为要重视思政教师记录的平时成绩,26%的学生认为要重视期末的考查或考试成绩。虽然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远低于期末成绩,仅占课程成绩30%,却在评价体系中受到更多学生的重视,这说明平时成绩的评价需要细化和明确标准,也需要思政教师的认真记录。在学生互评成绩中,25%的学生认为要重视同一团队同学的互评成绩,14%的学生认为要重视同一班级同学的互评成绩。这一数据比对说明,课程互评成绩的主体面临从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9-20.

[2]丁嫣,程靖,张瑞容.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118-120.

[3]殷文杰,王黎.从“形式趋同”到“内涵驱动”——试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方式转换的合理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0):91-94.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而,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是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它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自觉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把思想道德素质与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转变学习风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智力开发,从而促使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大素质的培养观

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学科化偏向,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懂得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由于理解的狭窄,造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局限于把书本的有关原理、观点简单地在课堂表述,形成照本宣科、呆板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功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与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核心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通过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施,突出高职特色,紧密围绕生产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生产环境下,以真实的身份亲身经历,学习、体验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在职业生活中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并逐步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构筑精神支柱,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内容贯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应有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这样一个理念,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想结合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另一方面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所富含的人文知识优势,达到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增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意识。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个性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有互动意识,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和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制定如下具体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行动体验—学习小结。

1.自主学习。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之前提供案例提要与问题给学生,积极鼓励学生依据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参加某项具体活动等形式,在实践中寻求解答,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自身课堂内外的自主参与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发言、辩论演讲、团队游戏、情景短剧等参与形式把自身感受和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疑难问题,在备课中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做到课堂上解答疑难。

3.行动体验。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理论。而学生掌握理论程度如何,需要再次走出课堂,通过行动体验,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4.学习小结。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过程,最后由学生来做本专题的学习小结。包括在自主学习中你的成果是什么?在合作学习中你的贡献是什么?在实践学习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在本专题学习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学习此专题,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再做补充,或者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通过这些环节的具体实施,使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而且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手操作、组织管理等素质得以提高。

三、利用专题教学优化课程信息内涵,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坚持面向第一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参照的路向标。一线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学生锁定为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把教学内容定向在第一线,即结合第一线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人才素质的要求,选择并突出那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内容定向第一线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覆盖面广,采取专题讲座可以就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具有资料全面、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论证深刻、逻辑性强、观点明确等特点,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运用专题教学进行内容整合,培养高职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条理性、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课提供了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拓展学生素质的有效模式。

四、强化实践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延伸,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专业课教学一线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依据这一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相对划分为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两块:一是课内理论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组织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实习有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和学生校园活动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思想交流,充分挖掘和施展学生的才能,创新培养,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会友爱、学会帮助、学会生活,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氛围。

总之,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不仅把它的教育教学定位于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更要定位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气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允熠.“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1,(3).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 前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应当看到,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除了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外,它对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侧重于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进行探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2 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新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享受和自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忽视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在中国,当前青少年一代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在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外,更是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忽视对下一代各种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心他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良好品质与精神等的人文素质培养。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美国于1994年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把对学生进行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规定为美国2000年国家八大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博伊认为:“如果学生只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难以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把儿童教育成有仁义之心和关心他人的人,具有运用他们的技能为更大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日本教育界强调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日本提出的现代人才素质要求中,将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放在了第一位。韩国在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养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国内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人的各种社会实践之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从价值功能上看,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实现和促进人的发展;从价值评价上看,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因此,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就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也只注重生物性的体质增强与技能掌握,而忽视人文性的学生个性与道德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人文素质培养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体育是在具体的身体运动之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协调配合、遵守规则、参与竞争。同时,学生又是在克服身体困难中,实现超越自我、增强意志、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直接、具体,并是在身体的运动之中实现,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2 增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就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项具有按一定规则参与竞争;通过意志努力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争取胜利;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更可以在意志努力和复杂的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人文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3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却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有助于美育教育的实施

早在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就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运动之美(即审美),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之美(即美感),更能够让学生体育运动中创造美,实现自我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5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

完善的个性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加上学生中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的不足和弱点。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竞争中,在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生理障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室内教学和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4 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4.1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注重的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发展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应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情感、铸造其性格、熏陶其审美观的多种体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2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首先,教师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才能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第二,教师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的行为、意识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引导;第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爱心等各人文素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4.3 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学校体育理论课应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改变以往许多学校只在雨天临时安排的状况,而应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安排。结合理论课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将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

4.4 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按规定学校每天都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难以得到重视和保障。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多被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活动,小伙伴共同进行竞赛和游戏,可增进相互的交流。大多数学生也会在可能产生的冲突中学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共同兴趣爱好也能使学生形成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根据社会学理论,小群体是个人通向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因此,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4.5 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意识最为丰富和复杂。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培养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最佳时机。以往学校的体育竞赛受“选手体育”的影响较大,参加体育竞赛的大多是有特长的学生,而大多数无体育特长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运动竞赛之外,最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学校体育竞赛应是全体学生的竞赛,应通过组织“拉拉队”、服务保障队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到体育竞赛之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与功能。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人格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40-01

大学生人格素养是未来社会将勇挑重担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涵养。它不但体现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个体人格方面的道德约束性,还体现未来社会职场所要求的在个性品质方面的一种内化趋势,通常呈现在个人气质、性格品质等先天素养条件,以及后期现实社会中的经验、道德标准等。由此可知,构建良好的学生人格素养,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达成的,必须需要经过漫长的、繁杂的、渐变的过程,它可谓是系统性极高的一项大工程,而政治课教学则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素养的重要载体。

1 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素养的主要表现

1.1 生活方式趋向于贪图享乐

现阶段,大学生通常在经济上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大部分完全由父母去负担他们的消费。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所流行的商品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念,在学习为主的校园里刮起了一股股享乐主义、求欲望满足、求奢侈华丽之风。

1.2 思想政治素质整体偏低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意识、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它将在长期内影响一个人的政治活动与政治追求,与个人命运共始终。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识、态度、觉悟和参与情况。部分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1.3 情感心理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他们在思想、心理、情感、人际及发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和多变性。这些表现直接影响其人际关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包容心和同情心,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帮助别人。

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格素养的策略

2.1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生活实践

政治课教师要强化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和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及精神实质,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社会中,学会如何正确分析和清楚理解社会百变的现象;让他们懂得用最冷静、最稳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智慧思维能力,明辨是非,强化健康人格,树立的自觉性、积极性。

2.2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教学

思政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政治教材、课堂教学中,可以牢固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的微观认同和微观践行、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真正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信仰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随着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由过去的整齐单一向复杂多元转变,各种思潮,各种观念相互激荡,正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识,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素养,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的思想,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他们进行人生选择。

2.3 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会给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当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素养,必须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格素养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政治课教师要尝试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因为健康的心理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解决心理问题。而健康的心理能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补充,理想信念教育趋向于利用说教、灌输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而忽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完善人格,改善心理状态。因此,政治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因素在理想信念形成中的基础,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2.4 积极改善教学环境,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

在教育环境中,人格素养教育的触角应该延伸至各个角落里,因为人格素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全方位,耗费较长时间的教育过程,需要被熏陶、被不断训练,因此需要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不仅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而且通过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辐射向社会,其影响是全面深刻和持久的。校园文化环境不管是物质性质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渗透着人格素养教育的内容。由此可知,校园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好的文化修养也有一定的育人教人的功效,能够结合思政课程知识,优化特定的教学手法。因此,学校不单单要优化整个校园整洁、文明的硬性环境氛围,还要积极推进好学、乐观向上的文化精神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一直处在文明文化的知识海洋里。利用一些科、教、文、卫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寓教于乐,享受思想政治课程。在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手段中,大学生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进一步趋向于健康、积极的人格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2010(2).

[2] 豆全丽.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J]. 科技信息,2011(20).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就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前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然而应当看到,体育对人的教育意义,除了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外,它对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往往侧重于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忽视了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进行探讨,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2当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紧迫性

新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给现代人带来了巨大的享受和自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一味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忽视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在中国,当前青少年一代均为独生子女,家长在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外,更是对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而忽视对下一代各种生活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心他人、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以及良好品质与精神等的人文素质培养。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美国于1994年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就把对学生进行促进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规定为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美国学者博伊认为:“如果学生只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难以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应该把儿童教育成有仁义之心和关心他人的人,具有运用他们的技能为更大的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日本教育界强调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日本提出的现代人才素质要求中,将有高度教养和出色人品放在了第一位。韩国在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养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已成为新世纪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国内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文知识,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是构建在人文知识之上,也隐含在人的各种社会实践之中。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显而展示个人”,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从价值功能上看,体育的作用亦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实现和促进人的发展;从价值评价上看,体育的评价标准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因此,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就学校的体育教育而言,也只注重生物性的体质增强与技能掌握,而忽视人文性的学生个性与道德精神等的培养。当前人文素质培养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体育是在具体的身体运动之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协调配合、遵守规则、参与竞争。同时,学生又是在克服身体困难中,实现超越自我、增强意志、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直接、具体,并是在身体的运动之中实现,是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中,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2增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的成就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是一项具有按一定规则参与竞争;通过意志努力超越自我;与他人合作争取胜利;相互交流愉悦身心等特点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更可以在意志努力和复杂的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以及自信心等多种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人文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3.3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人们普遍认为,科技教育紧密地同逻辑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条理性与求同性,这是一切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却紧密地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联系,它保证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3.4有助于美育教育的实施

早在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就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上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美育不仅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运动之美(即审美),在实践中感受运动之美(即美感),更能够让学生体育运动中创造美,实现自我完美的追求。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对学生美育教育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5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

完善的个性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加上学生中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个性发展的不足和弱点。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一定的规则规范下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竞争中,在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生理障碍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对于学生个性的拓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室内教学和理论教育所不能替代的。4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4.1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注重的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情感体验、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发展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应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互动。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情感、铸造其性格、熏陶其审美观的多种体育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4.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主导性作用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体育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为,首先,教师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人,才能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第二,教师只有把握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对所学的行为、意识做出正确的评判和引导;第三,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意志、责任感、爱心等各人文素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4.3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学校体育理论课应是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改变以往许多学校只在雨天临时安排的状况,而应将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安排。结合理论课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将学生在实践课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识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

4.4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按规定学校每天都应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难以得到重视和保障。尤其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大多被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活动,小伙伴共同进行竞赛和游戏,可增进相互的交流。大多数学生也会在可能产生的冲突中学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共同兴趣爱好也能使学生形成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小群体,根据社会学理论,小群体是个人通向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因此,重视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4.5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

体育竞赛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意识最为丰富和复杂。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遵守规则、培养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最佳时机。以往学校的体育竞赛受“选手体育”的影响较大,参加体育竞赛的大多是有特长的学生,而大多数无体育特长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运动竞赛之外,最多也只是充当一个观众。学校体育竞赛应是全体学生的竞赛,应通过组织“拉拉队”、服务保障队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到体育竞赛之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