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应用技术型大学

0 引言

近30年,移动通信业务不断发生变化,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移动通信成为通信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阐述了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架、关键技术、工作原理,具有涉及内容广泛、更新速度快、和工程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

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有不同的学生群体,在进行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特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但同时,又不能简单地将学术从应用中剥离,学生仍然需要扎实的理论学习。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移动通信教学改革的探讨很有意义。

本文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开发等方面介绍了移动通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探讨教学改革的思路。

1 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实际活动的全部,这里主要探讨教材、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1.1 更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目前的移动通信教材普遍内容较为陈旧,一方面体现在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引入较少,不能跟上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脚步,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另一方面陈旧也体现在教材的形式上,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化,教材不应只是书本的形式,传统的纸质教材以及其简单的电子化,给学生展现的仅仅是文字、表格和图片,学生只能依靠阅读来学习,学习效果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定期更新教材内容,如时间上不允S,可以以讲义的形式或者教师作为课外知识来进行拓展。比如,目前5G还没商用,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内容更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并且不具备系统性,在知识扩展的时候可以介绍国外5G外场测试、技术方案验证及关键技术应用的情况,争取做到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技术发展步伐相一致,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其次,既然是移动通信课程,就要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教材的改编,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进行数字化教材的创作,在传统电子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二维码等途径,展现图片、视频、案例等数字化资源,形成移动交互式的、多种融合的新形式教材,以适应新一代学生的要求,从多种角度刺激学生,利用移动化的方式、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1.2 调整教学计划

移动通信课程涉及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应用类课程,内容涉猎广泛,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将重点内容突出?这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和课时比重,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既要有必要的理论,但又不能过深,简化公式推导,侧重每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的业务流程,争取最大限度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于已经过时的技术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比如以前GSM系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随着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可以着重于其系统构架以及向3G、4G的演进过程,而对于GSM的业务、设备可以简略介绍。

2 丰富教学手段

2.1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被动的学习效果最差,学习效果50%以上的都是主动学习、团队学习、参与式学习,包括小组讨论、做中学或实际演练、训练人或马上应用。当然,仅仅依靠记忆的效果并不能等同于学习的效果,但是学习金字塔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仍然是可借鉴的。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进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移动通信课程与学生每日接触的手机结合紧密,知识点和体系构架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除了教师教授基本的知识点和概念以外,应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动态提出话题讨论。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分组进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加强学习效果。

2.2 根据学生特点引导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移动通信多为大三、大四学生的专业课,这个阶段的学生即将离开校园,位于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们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方向,思想并不太稳定。很多学生被考研、找工作所累,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课堂学习上。对于这种情况,应从就业或者进一步深造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就业和继续学习的方向,需要储备哪些专业知识,以及和移动通信课程之间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3 开发实验课程

移动通信本身是一门应用类的课程,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中教学更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要开发更多的实验平台,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接触到实实在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实验室建设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有专门的实训中心,涉及多个专业实验室。2016年在原移动通信实验室基础上,搭建了TD-LTE网络的实验室,增设了LTE网络组网、规划、优化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并将其作为学生移动通信课程重要的考核内容。

3.2 加强校企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直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和工作机会,让学生获取实际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人才,达成共赢。

3.3 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兴趣小组

校内建立移动通信各专业的兴趣小组,比如和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相关的制图小组、勘察小组,和网络优化相关的路测小组等等,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实际的作业,提前练手,提高就业竞争力,进入相关企业即可以直接上手工作。

3.4 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但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师,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以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学校一方面需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培养,强化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4 结束语

在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移动通信技术的科学研究,还是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优化、维护,或是通信设备的生产,移动通信行业需要着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重视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要真正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这一目标,仍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啜钢,王文博,齐兆群,孙卓.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85-90.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50-02

《移动通信》是我校通信专业的专业课。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广。该课程既包括了底层如物理层的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抗衰落技术等等,也包括了网络层的相关技术,如组网技术、空中接口、资源管理等等。除此之外,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技术和市场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增加相关的移动通信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课时有限,就我校而言,《移动通信》课程的课时是48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涵盖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解决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有限这一矛盾,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有选择性的删减,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具体技术,同时又能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系统联系起来,并跟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大部分《移动通信》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到移动通信基本概念、无线信道特性、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技术和MIMO技术、组网技术等;以及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SM系统、CDMA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如集群系统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则这些内容都无法深入,最后使得学生感觉内容繁杂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移动通信和有线通信相比较,之所以如此复杂,根本的原因在于传输介质和空中接口。因此,可以将移动通信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围绕传输介质即“无线信道”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一部分围绕“空中接口”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在充分分析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组织。比如,针对无线信号传播的能量损失问题,进行路径传播损耗模型及信号覆盖问题的讨论;针对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问题进行相关的抗衰落技术,如信道编译码、交织、均衡等等问题的讨论。而进行这些关键技术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时,可以打破系统间的界限。以调制技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包含GMSK、16-QAM、8PSK、OFDM等等技术,在介绍这些技术时结合具体的系统进行技术运用说明,如GSM系统采用GMSK,HSDPA采用16-QAM调制,LTE采用OFDM等等。这样,既介绍了调制技术本身,又让学生理解了具体的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技术及不同系统间调制技术的差异。由于移动通信与有线通信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空中接口”问题,而围绕“空中接口”,移动通信相比较有线通信要完成通信任务,就需要解决基站如何区分手机;手机如何找到基站;基站如何找到手机;基站如何识别手机用户的身份;系统如何保证通话不被他人窃听以及手机在移动时的通话质量等问题。而围绕这些问题,课程就可以开展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协议、信令等问题的讨论。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的区别就是与空中接口相关的技术,但不同的系统之间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具体教学时可以以某个系统比如WCDMA或GSM系统为主,详细介绍其网络结构、组成、信令等等。而其他系统的介绍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重点剖析介绍其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学完整个课程后,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都会有较深的理解。我校在进行《移动通信》教学内容的安排时,考虑到我校该课程课时只有48学时,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将教学重点放到了第一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底层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信道、调制技术如MSK/GMSK、p/4-QPSK/MPSK、MQAM、自适应调制、扩频调制、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抗衰落技术如分集接收、信道均衡、信道编码、交织编码、智能天线、空时编码、HARQ、智能天线、MIMO、空时编码等以及多址技术。而关于上层如网络层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二、实验项目设置

《移动通信》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更新速度快,与工程实际结合较紧密。为了使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提高移动通信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可以利用软件资源优势,采用理论与仿真相融合的方式,设置相关仿真实验,使学生通过仿真实验,对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同时通过直观的仿真结果,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都会相应地设置一些仿真实验。具体开设的实验项目包括无线信道仿真;QPSK,MSK,GMSK,16-QAM调制解调仿真及其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卷积编码与Turbo编码实验;扩频序列的产生与CDMA系统仿真;OFDM系统仿真;自适应均衡仿真等等。这些实验项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一部分为课堂演示实验。课堂仿真演示实验主要针对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融入仿真演示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由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老师通过抽查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搭建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通信行业的设计开发和调试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为了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实际,本文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改革进行了初略的探索。我们期望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独立设计的能力。其次,生活中随处都有移动通信系统,每个人都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因此,《移动通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冯青,王续乔,刘海涛,基于兴趣牵引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52):223-227.

[3]辛洁,赵健东,孙运强.《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24.

[4]肖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1,(9):41,44.

[5]肖娟.SystemView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2):276-277.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5G 发展趋势

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兴的职能化业务层出不穷,而支撑这些移动智能化服务就必须要有更新一代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作保障。目前我国已经广泛使用的4G移动通信,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研发已经拉开帷幕。5G移动通信的目标是定在2020年以后的人类信息化社会,随着人们在通信技术领域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5G移动通信技术必然是今后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从我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历程来看,至今为止总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1第一代通信技术(1G)

由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历时十年的时间才发展问世。1G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模拟传输来达到传输信息的目的,但是具有速度低、质量差、安全性差等明显的缺点。

1.2第二代通信技术(2G)

这代技术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采用了更为密集的技术结构以及初步的智能技术,相对于1G技术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依然还是不能够满足通信业务的发展要求。

1.3第三代通信技术(3G)

此技术运用了智能型号的处理技术,相对前两代的通行技术,3G技术已经能够提供移动宽带服务,通信速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该技术当中对于频谱的利用率还较低,很多宝贵的频谱资源还没有得到利用。3G依然还是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1.4第四代通信技术(4G)

目前我们使用的4G网络拥有极高的下载速度与灵活度,其在视频图像的传输效果可媲美高清电视。相对于前三代通信技术而言有了质的飞跃。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通信技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目前还处于研发状态的5G通信技术作为最新的一代通信系统,是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的。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之内,能够满足人们对与移动通信的发展需求。

二、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以4G网络作为对比,5G网络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1)5G网络的峰值速率将会比4G网络高10倍,速率能够达到10Gb/s以上。(2)5G网络具有低延迟与靠可靠性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延迟将低于5ms。(3)5G网络在资源下载的速度撒谎那个可以达到10Mb/s,特殊的用户能够达到100Mb/s。(4)5G通信系统将更为环保与节能,其能耗是目前4G网络的十分之一左右。(5)5G网络还包括有五大应用场景:支持大规模人群运用;超高速场景通信;随时随地的最佳体验;无处不在的物物通信以及可靠的实时连接。

三、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5G移动通信技术必然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近几年之内,该技术将会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同时5G移动通信无论是在容量上还是在速度上或许还会有更大的提升。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国早在2013年就已经启动了5G的研发项目,。目前现有的固定互联网服务业务将会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诸如后台服务以及晕计算的广泛应用,也会极大的推动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系统的容量以及资源传输的质量上,都有有极大的改进。

一些除去5G的其他通信技术势必也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为了提高通信技术的业务能力,网络技术以及传输技术在这方面势必也会有很大的突破。例如开发出更加智能、更加灵活的组网结构,从而增加对网络的利用率。而在无线传输技术上,也将会极大的提升频谱资源的利用,更深的挖掘频谱资源的潜能等等。以上种种,无论是5G移动通信还是对整个通信行业都会带来质的飞跃。

四、结论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下一个定论,5G移动通信技术必定会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主流。虽然现在的通信行业对于5G移动通信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5G移动通信必将引领我国通信行业又一轮的新变革,并且5G移动通信也将成为信息全球化的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05:551-563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 移动通信 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知识更新速度快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该课程要重点讲解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关键技术和GSM,GPRS,CDMA等系统的工作流程,让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有整体的认识,对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基础知识覆盖了信息论、编码解码、信号调制解调等,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基础比本科生差的高职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如何使学生学好《移动通信》课程呢?笔者对课堂教学的体会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与高职教育

何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质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典型的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其特征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等[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高职课堂中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那么根据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和运用都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满足学生的技能需求。

三、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情况,精选教学内容

在移动通信行业,不仅需要研究设计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据调查,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的移动通信工程实践能力、尽快掌握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通过进行社会和行业调查研究,分析社会和通信行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笔者按照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1.基础模块

概述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讲解移动通信系统所涉及的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电波传播特性,噪声与干扰问题,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的信令,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等重点基础知识。

2.核心模块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讲述GSM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主要接续流程,以及GPRS系统的主要特点、网络结构。CDMA移动通信系统,讲述码分多址在CDMA网络中的实现原理,扩频技术的应用,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

3.扩展模块

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系统组成结构、网络演进策略、实现3G的关键技术、三种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及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技术特点。简单介绍目前3G存在的问题,以及后3G时代的技术LTE,并讨论我国的通信产业的发展,包括运营商、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生产商、服务提供商等。

四、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对高职课堂教学有很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要真正有效地应用此教学法,难度非常之大。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以自己或教材为中心,把自己所知的、课本上所说的教给学生而已。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也习惯了教师的“灌”和“填”。偶尔有教师别出心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还很难适应。虽然不能说传统教育在师生大脑中根深蒂固,但是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要想彻底改变实在是非一朝一夕之事[2]。

因此,笔者综合应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多种方法,通过把专业术语通俗化、生活化,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和思考,在探索发现过程中学习知识。

移动通信课程知识面广,涉及的概念多,学生很难接受,所以讲解的时候尽量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在讲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时候,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信源编码是通过去除冗余来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信道编码是通过增加差错控制编码等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时,往往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和难以理解。所以笔者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有效率地将白菜从中国北方运输到南方?对于这样一个启发式的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用飞机,有的说用火车,等等。讨论结束后,笔者提出了一个方案:将白菜做成菜干,然后打好包装,再运输。将白菜做成菜干,就是去除了其中的水分,这就相当于信源编码的去除信号冗余,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打好包装,就是为了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护菜干不被破坏,这就相当于信道编码为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引入差错控制编码一样。课堂进行到这里,有些积极思考的学生便会提出疑问:“老师,白菜和菜干不是一样的东西啊。”于是,笔者便顺势将问题引到移动通信的技术原理上,在双方通信的过程中,发送方的原始声音经过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一系列的处理后,会存在失真的情况,这样接收方听到的声音就和原始声音是不一致的。通过这种通俗化、生活化的方式,学生便很容易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属于高新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如果单靠教材的内容,很难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变化。所以笔者会通过专题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中的扩展模块。项目驱动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3]。以实际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假设一个小组是某通信设备制造商的一个研发团队,现在要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去选择3G技术中的其中一种进行研发,应该怎么选择呢?学生在基础模块和核心模块中掌握了一定的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所以都对3G技术十分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根据这个专题,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了解了中国3G市场中WCDMA,CDMA2000,TD-SCDMA所占比例,各自的技术特点,以及它们和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走向,等等,从而形成了对此专题的知识结构。

五、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移动通信》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但由于《移动通信》理论涉及面较广,实践要求较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不能再采用过去传统的接受式教育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文伟.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育”之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移动数字图书馆 医学院校 IOS系统 Andiord系统 功能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也随之孕育而生。目前关于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以及它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多被归纳为移动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功能衍生。但就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现状而言,微软极其传统PC端操作系统业务的衰落, IOS、Andiord两大移动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移动数字终端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出移动计算机已经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平台。姑且我们可以把基于PC端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定义为传统数字图书馆。而移动数字图书馆较确切的定义应是: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信息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

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在国内最早于2005年被提出,发展之初多关注于研究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涉及的相关问题。早期研究从技术角度论证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伴随着无线网络协议,无线通信、无线网络构建技术的发展,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接入技术成为了研究重点。较为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基于WAP2.0协议下的移动数字设备,通过浏览WAP网页实现了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3G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无线网络实现移动数字设备与图书馆服务器的数据交换 。随着IOS与Andiord等功能支撑性更优秀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功能空间有了质变的扩展性。探讨与论述由此可以带来的新服务,是促使移动数图发展变革的关键。

2 移动数字图书馆在医学类院校中的服务功能研究

2.1 医学院校文献服务特点

医学专业的学科划分多达十余种,并且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文献的支撑尤为依赖。但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又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一般分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它们各采取集中与分散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是读者群流动性大,分布区域广泛,所以给图书文献的服务供应带来的严峻的考验。

2.2 基础医学文献服务特点

基础医学的教研工作场所相对固定,读者群比较集中,有利于传统数字图书馆功能的实现。但受课堂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场地的限制,PC终端体积较大,不便配备。而且医学教学与科研无时无刻离不开众多的实验,实验的顺利进行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参考文献。相对PC,移动设备更方便读者随身携带查阅信息。摆脱PC终端的束缚,针对基础医学教研工作特点开发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为读者供给一个“移动电子阅览室”,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所在。

2.3 临床医学文献服务特点

临床医学的教研工作环境相对分散,学生和教师分散在各个实习医院中,地域跨度较大。集中了优势文献资源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因此无法为临床教学医院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虽然传统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预约借还、文献传递、电子资源查阅等功能。但医院为保证医疗数字化办公系统的网络安全,用于临床一线办公和教学的PC设备都无法访问广域网。再加上高校因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临床教学工作人员和实习学生必须在图书馆或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登记办理身份核实手续后,才能在校局域网以外使用VPN服务器接入的方式访问本校图书馆文献数据库。这样的服务模式使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必须在脱离工作环境后才能获得所需文献信息。如此被动、滞后的服务违背了图书馆学对于读者服务的平等性与及时性原则。

2.4 应对措施

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以以独立的无线网络环境、独立的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采用无区域限制的实时在线方式,弥补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中的空白。

独立的无线网络环境:无线网络信号接入方式主要有GPRS(通用无线服务技术)、3G(3rd-genera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WLAN(wirdess LAN 无线局域网)。其中GPRS与3G是由通信运营商提供的实时在线无线通讯信号。WLAN可由办公区域环境内的无线路由器提供加密无线网络接入信号。以上独立的无线网络信号可以使临床教研人员在非办公网络环境下通过移动数字计算机连接图书馆数据库。不但保证了临床医疗工作的网络环境安全,更可以使读者获得实时的文献资源服务。

独立的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读者客户端管理系统由移动数字计算机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管理系统构成。它们之间直接连接,并直接与图书馆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和系统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在线登记方式采集并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对读者进行远程识别与管理。当服务器的客户管理系统核实读者信息后,采取移动数字计算机客户端登陆的方式,向读者提供文献查阅服务。

3 基于IOS与Andiord操作系统设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

3.1 WAP形式的移动数图

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技术的运用主要是OPACE系统的WAP网页形式。OPACE系统是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代表,用WAP网页来实现移动数字的OPACE功能虽然可以直接把现有PC端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移植到移动计算机上,但也只是完成了一个硬件平台的转换。简单点讲就是WAP网页形式的OPACE系统能够实现的依旧是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只是把它从电脑搬到了移动计算机上。正因如此,移动数字图书馆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只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衍生品。但要真正运用移动数字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革命性技术提升,必须依靠可以整合移动技术各种功能的客户端软件系统来实现。而支持软件运行不仅需要性能良好的硬件终端,更需要稳定高效的操作系统。

3.2 IOS与Andiord系统

IOS和Andiord是目前移动数字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 它也是以Darwin为内核,系统结构分为以下四个层次:核心操作系统(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the Media layer),Cocoa 触摸框架层(the Cocoa Touch layer)。支持WAP、PC Free无线传输、mali、iMessage、云处理等技术;Android由Google公司开发,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支持WAP、PC Free无线传输、mali、iMessage、多媒体等技术。并且开放而免费的源代码模式为后期开发提供便利。

3.3 功能实现

IOS和Andiord操作系统都有着优秀的系统稳定性和良好的第三方软件兼容性。支持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功能构建所需要的wifi、RSS、WAP2.0、mali、PC Free无线传输、多维码识别、云计算、GPS定位等技术。移动数字图书馆功能设计的主要是整合利用各项移动数字技术,实现以下4种文献服务模式:

(1)无线文献传递。通过无线网络,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完成文献检索和数据库访问。

(2)个人文献资料同步管理。利用移动数字技术中的PC Free无线传输、云存储功能,可以把某一读者在PC端和移动终端上查阅过的文献资源同步管理。读者只需通过移动计算机就能得到自己在各处查阅过的所有资料。并可对自己的文献进行分类管理和云存储。

(3)文献信息推送。利用服务器客户管理系统对每个读者的信息进行建库管理,抽取读者相关信息资料,分析每个读者的研究内容和阅读习惯。对以上信息源进行云计算处理,统计出每个读者可能需要的文献学科类型。再通过RSS(信息推送)技术把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或研究成果的发送给相应读者。

(4)定位查阅。利用GPS定位、多维码识别、PC Fr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读者无线借阅功能。读者在移动数字图书客服端进行检索和预约后,可以通过GPS定位方式快捷的找到分布在各个阅览室书架中的文献资源。并可以通过PC Free无线传输、多维码识别技术直接进行智能化的图书借还工作。

5 结语

移动数字图书馆理论的形成和前期学者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架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论证,为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完备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移动数字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和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和广泛的读者适用群。移动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灵活便捷也正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迫切需求。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就是利用无区域理念的服务模式,结合实时在线的灵活特征来打破时间对文献传递的约束。通过分析医学院校教学、科研的特点,结合移动数字技术带来的科技变革,设计全新出的服务功能,可以在提高图书馆校内工作水平的同时,更好的为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服务。

参考文献

[1]党德鹏,周立柱,邢春晓.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J].计算机科学,2005,32(4):4-5,15.

[2]江波,覃燕梅.掌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2,32(1):69-71,88.

[3]茆意宏,吴政,黄水清.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6,27.

[4]左聪.RSS推送技术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57-159.

[5]赖永波.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演进与实现途径[J].情报杂志,2011,30(5):165-168.

[6]王岚霞.高校图书馆RSS应用和服务现现状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94-97.

[7]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92-98,112.

[8]龙朝阳,王灵. 基于3G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8,28(3):8-11.

[9]李忠新.基于3G技术下的高校掌上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0:180-181.

[10]吕蕴红.基于3G智能手机的移动图书馆发展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66-68.

[11]丰江帆,朱冠字. 基于TD—SCDMA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28-31.

[12]陈茫.基于WAP2.0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213-216.

[13]李小智.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服务器推送技术的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杨九龙,何淼. 技术人员视角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31(5):59-62.

[15]向林芳.论DRM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以方正Apabi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146):85-87.

[16]郁长祥,马明慧,龙旭梅,等.试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33):102,136.

[17]萧志华.试论移动数字图书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2011,31(4):103-105.

[18]张维蓉,贾爱霞. 手机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2):3-5.

[19]张素霞.“推送”技术与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实现[J].现代情报,2004(11):46-47.

[20]邱亚娜.信息抽取在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179):46-47,55.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媒体;微博需求技术匹配;动机理论;行为意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2-0084-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移动终端硬件水平的提升,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方上网应用的开发与创新不断刺激用户的好奇心,“千元智能机”的出现也进一步降低移动终端的使用门槛,这三大因素促使中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激增。截止至2012年3月,我国3G用户数达到1.5亿人,环比增长18.0%,IOS和Android智能终端设备分别达到2 300万和6 000万[1],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截止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 270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2011年底的69.3%提升至72.2%[2],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重要载体。据艾瑞咨询数据,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具有“基数小,增长快”的特征。移动增值、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营销、移动游戏、移动搜索等细分行业蓬勃发展,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58.7亿元,同比增长167.2%,移动互联网已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社会化媒体,也叫社群媒体,其诞生和发展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媒体平台。维基百科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能进行社交互动的媒体,采用易接入、可扩展的交流技术,并通过网页技术和移动技术将交流转化为人机交互的方式。艾瑞咨询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新型在线媒体,将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为多对多的“对话”。现阶段,常见的社会化媒体包括博客、维基、论坛、社交网络、位置签到、微博、内容社区等形式[3]。具体而言,社会化媒体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博客和微博、内容社区(如优酷)、社交网站、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模糊了媒体与受众间的界限,参与程度高;鼓励用户评论与反馈,公开透明;内容在媒体与用户间双向流动,具有交流对话的特性;同时用户因话题特性等易形成社区;并且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连通性,融合多种媒体技术②。

微博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代表,因其“短、频、快”的特点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低门槛表达意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每条微博信息不多于140字,用户可以随意表达心情或观点,甚至可以随时上传照片、视频等资料,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播报员和评论员。同时,微博通过基于关注、被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机制,形成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信息传播网络,及时传播渗透并最终跨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分界线[4]。多平台接入、随时随地和实时关注评论的特征使其广受欢迎,用户数呈爆炸式增长,以国内两大微博平台新浪微博及腾讯微博为例,截止2012年3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过3.68亿,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接近4亿,微博覆盖人数已经超过社交网络覆盖人数[3],成为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改变了人们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

在移动技术日臻成熟,社会化媒体日益凸显影响力的背景下,SoLoMo(Social,Location,Mobile;社交,本地化,移动)作为一种新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自提出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并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移动微博则是SoLoMo的典型代表,作为社会化媒体与通讯平台技术的结合产物,移动微博表现出独特的迷人之处。据CNNIC调研数据,手机微博使用率增速已超过即时通信、网络搜索等应用,成为使用率增速最快的手机应用[2],艾瑞咨询统计数据表明,除常规的网页登录微博平台外,有70%以上的用户采用移动终端登录微博[3]。以新浪微博用户使用行为为例,有60%的活跃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微博,在通过移动微博的原创内容中,有40%是图片分享型。同时,移动微博用户在上班途中(8点)、午餐时间(12点)、晚餐时间及下班途中(18点)和睡前时间(22点)这些时间点最为活跃,以睡前时间(22点)达到活跃高峰。可见,移动微博已经成为人们信息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快速的生活节奏带来了一个充满“时间碎片”和“快餐文化”的生活环境。具有“短、频、快”特性的微博在具有“泛在、便捷、灵活”特性的移动终端上的运用,能有效打发用户的“时间碎片”,并满足人们短时间获取最新资讯、无障碍表达自我的诉求。用户需求与移动微博技术的高度匹配使得移动微博广受欢迎,用户粘性不断提高,移动微博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国内外微博研究现状

微博在改变人们沟通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门对象,虽然国内外对微博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国外学者多借助twitter这一平台对其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则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对其进行研究。总体而言,现阶段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微博使用现状的研究,特征研究,并从沟通、营销、信息技术、文本处理等角度多方位对其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确立本研究的研究视角,笔者检索了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情况,并梳理如下。

微博使用现状研究,包括用户及内容两大主体的研究。对于微博用户的分类,从微博活跃度角度,可将用户氛围广播员、熟人和追随者,从用户使用动机角度,可分为信息来源、信息寻求者和朋友[5]。微博内容则是学者的一个重要关注点,Dejin Zhao等人(2009)研究中认为Twitter的内容主要包括频繁又简要地更新与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Frequent brief updates about personal life activities)、实时信息(Real-time information)、人本简单信息聚合源(People-based RSS feed)[6]。Askay(2007)认为人们使用Twitter的意图主要有日常唠叨(Daily chatter)、对话交流(Conversations)、分享信息和链接(Sharing information/URL)、报告传播新闻(Reporting news)[7]。Pongsajapan(2012)经过调查研究得到,Twitter上,人们的行为主要有:和自己称赏的个人/组织保持联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个人/组织,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发现新闻和新事物,幽默娱乐,寻找建议/意见,交谈,满足好奇心[8]。但这些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相应的定量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微博整体特征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对微博的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切入角度和表述方法多种多样,但均认为微博提供了一种门槛更低、传播更快、更灵活、不确定性更高的沟通方式。Zhao等人(2009)研究中认为Twitter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简明(Brevity)、移动性和随手可得的可接入性(Mobility and pervasive access)、无明确收听者的广播本质(Broadcast nature)[6]。刘渊(2011)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的技术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信息门槛低。每条微博信息不多于140个字,可以随意表达即刻心情或观点,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在事件现场消息和上传照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播报员和评论员。第二,信息传播速度快。微博通过基于关注、被关注、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机制,形成虚拟社会的关系和信息传播网络。微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关系网络内的其他成员所看到,并通过转发渗透到其他关系网络中,最终跨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分界线,进入国内外传统媒体和现实人际网络中。第三,信息收发干预难。即便是关闭服务器或者删除源信息,借助与其他社交网络媒体、传统主流网络媒体(如论坛)、个人信息阅读器(如RSS、Email、QQ)等之间的开放性接口,用户仍然可以阅读到微博内容。实际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微博这一种信息沟通工具,而且是由微博和其他网络媒体共同组成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4]。王娟(2010)在对微博用户的使用动机研究中认为,微博的特征有:碎片化简短写作,信息方便快捷,实时性强,病毒式快速传播,广泛深入的话题互动和公共议事[9]。

关于微博的沟通模式,定性研究一致认为,微博的传播机制是裂变式传播与聚合式传播相结合,其中,裂变式传播只一条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的社会网络实现一对多的病毒式传播,聚合式传播至的是通过热门话题、热门帖子等排名形成聚焦机制[5,10]。对微博的信息沟通定量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为主。对微博用户社会网络的分析,包括粉丝、关注等资料的分析,可以判断用户是名人用户还是普通用户;对微博内容进行分析表明微博信息传播的结构可能是链状、环状和树状[5]。

微博由于平台聚集了大量用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能力等特点,使其成为营销的重要方式,众多学者结合微博营销和复杂网络理论,讨论了微博营销与其他传统营销方式的不同之处,并提出微博营销的优点、局限性及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现实意义[10-12]。

除此之外,也有从文本处理的角度对微博进行研究,从文本分类和聚类、信息抽取、话题检测、情感分析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处理挖掘,采用网络爬虫发和搜索API等工具获取所需数据。[13]

同时,国内外学者在对微博进行研究时,也存在焦点的差异。孙晓莹和李大展(2012)等人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期刊中的关键字分布发现,国内文献主要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包括新闻、传播和营销等,特别是意见领袖的识别、舆情的监控等方面,而关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文献较少。而EI文献则明显具有技术性,涵盖了信息获取、文本处理、可视化等多方面的研究,SCI文献真关注更加基础层面的问题,包括用户行为、用户隐私等方面。整体而言,国内学者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型倾向,而外国文献则呈现出领域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理论意义和技术含量较高[14]。

三、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针对信息技术行为意愿这一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以Davis等人为代表的学者采用技术接受理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行为进行研究,从个人感知的隐性角度进行度量;以Goodhue等人为代表的学者采用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进行研究,建立在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的基础上,从显性角度进行研究。但研究表明,用户对某一特定信息系统的接受和使用行为,不仅受到信息系统本身特性影响,用户的心理感知也会起作用,这些相关关系也通过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技术接受理论的整合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15-20]。因此,本文将在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同时,为了提高研究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在技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希望通过模型的整合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共同解释用户的使用行为。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信息技术任务的不同,其任务特征、需求特征及任务技术匹配方式也不尽相同,故需要根据运用情境进行细化操作,开发与具体情况相符的量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21]。同时,Kwai Fun IP和Wagner认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所指的任务多是与商务相关,多是用户上级指派的,而在诸如博客等虚拟交流中,任务的执行是由个人的需求和渴望所驱动的。为了更贴切实际,将TTF中的任务替代为需求,将TTF模型发展为需求技术匹配模型(Needs-Technology Fit,NTF)。本研究对象为移动微博,是社会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虚拟社交的一个重要平台,故本研究在任务技术匹配的基础上采用Kwai Fun IP和Wagner(2008)的建议,用需求特征来替代任务特征,将TTF拓展为NTF,作为研究模型的一个部分,并根据移动微博过程的特征,开发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技术特征、需求特征、需求技术匹配变量量表。

TTF是技术绩效链中的一部分,在TPC模型中,信息系统匹配程度影响着与使用相关的前置变量,主要是用户期望使用结果,并通过前置变量影响用户使用行为。这使得任务技术匹配和技术接受理论具有整合的理论基础,Dishaw和Strong(1999)以及Klopping和Mckinney(2004)的研究已论证了整合模型的合理性与预测能力。[15,16]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以及Dishaw和Strong(1999)提出的TAM和TTF的整合模型,并参考Kwai Fun IP和Wagner(2008)对任务特征的修改建议,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

H1: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2: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3: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H4: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

H5: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

H6: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

H8:移动微博客户端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四、数据收集及处理

移动微博客户端是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大部分创新采用者和早期使用者均为年轻用户,因其具有技术革新的敏感度。同时,根据易观智库研究数据,中国四大微博网站用户年龄分布虽不尽相同,但其用户中均有75%以上为20-34岁的年轻人。同时,根据笔者平时的观察和交流,也发现目前使用微博,特别是移动微博客户端的年轻用户数量远大于年长用户。因此本研究将针对年轻用户发放问卷,且本研究的有效调查样本必须满足的对象为:被调研者具有移动微博客户端使用经验,或现在正在使用移动微博客户端。若用户仅通过电脑终端接入微博平台,则不满足本研究的要求。

本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至11月,通过网络问卷及纸质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278份,回收率为79.43%,剔除不符合要求问卷及作答不认真问卷,有效问卷共计246份,有效回收率为88.49%。

问卷回收后,本研究采用SPSS16.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如表1。

观察1表可得,7个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超过0.70的参考值,各个变量的信度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可进行后续研究分析。

对于构建效度,是指问卷反映真实测量变量的程度。本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来检验量表的构建效度。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先用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分析样本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需要对需求特征、技术特征、需求技术匹配、感知有用性、感知愉悦性、行为意愿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其数值均符合效度分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6个变量共30个问项进行因子分析,并指定因子数为8(其中任务技术匹配分为3个维度)抽取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结果表明,各个变量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区分效度。

完成信度和效度分析后,本研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检验(见表2)。

由全模型拟合结果可得7个路径的显著性水平,由上表可得,除了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愿的显著性水平低于0.05,其余路径均在0.05水平上显著,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愿在0.1的水平上显著。证明研究模型中的所有假设均成立。

结果表明,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感知愉悦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特征正向影响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移动微博客户端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用户行为意愿,移动微博客户端技术特征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移动微博客户端用户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五、结语

移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用户使用移动微博客户端微博的意愿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显性感知方面的因素,具体为对移动终端微博的技术特征和自身的需求特征两方面,这两方面通过作用于需求技术匹配程度、感知有用性最终影响行为意愿;同时也收到隐性感知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性两方面。

现有移动微博客户端仍存在响应速度、网络可达性等问题影响人们行为意愿的问题,本研究为移动微博客户端提供商提升自身服务提供新的参考。同时,本研究发展了任务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研究,创新性地将匹配理论与动机理论结合,形成新的整合模型,拓展了整合研究的范畴,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艾瑞咨询.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行业监测报告[R].2012.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2012.

[3]艾瑞咨询.2011-2012年中国SNS和微博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2012.

[4]刘渊.微博的技术特征及其现实挑战[J].2011,(3).

[5]闫幸,常亚平.微博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1,30(9):61-65.

[6]Zhao,D. and M.B. Rosson. How and why people Twitter: the role that micro-blogging plays in informal communication at work. i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2009: ACM.

[7]Java,A.,et al. Why we twitter: understanding microblogging usage and commu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WebKDD and 1st SNA-KDD 2007 workshop on Web mining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007: ACM.

[8]Pongsajapan,R.,Liminal entities: identity,governance,and organizations in Twitter. 2012.

[9]王娟.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M].济南:山东大学,2010.

[10]吴敏.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0.

[11]王海龙.企业微博营销的局限性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1.

[12]Wang,R.,Y. Jin and F. Li. A Review of Microblogging Marketing Based on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in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Electrics,Communication and Automatic Control Proceedings. 2012: Springer.

[13]王晶,朱珂,汪斌强.基于信息数据分析的微博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2012,32(7):2027-2029.

[14]孙晓莹,李大展,王水.国内微博研究的发展与机遇[J].情报杂志,2012,31(7):25-33.

[15]Dishaw,M.T. and D.M. Strong,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1999,36(1):9-21.

[16]Klopping,I.M. and E. McKinney,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ask-technology fit model to consumer e-commer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journal,2004,(22):35-48.

[17]Wu,J.,Y. Chen and L. Lin,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end user computing acceptance mode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1):162-174.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由于高校实际情况限制,所开设的移动通信实验课很难全面涵盖这些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时,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在有限学时内就导致实验内容只能侧重于基本调制技术、信道特性等基础简单实验,即便是开设GSM/CDMA的相关实验,也只是停留在相应模块的功能应用上,很难有深层次的提高[11-13]。这就使得学生反映移动通信理论课程很精彩,实验课程很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思路,创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新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体系,将先修课学习、工业实习、理论课学习、实验课开展、毕业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从基础理论仿真到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等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通信类先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有明确的定位[14,15]。相应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更为实验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理论课程的讲授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平台。工业实习安排在移动通信实验课开设前一学期开展,实习内容是到各通信运营商公司和设备厂家进行跟岗实习,涉及到的内容有: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交换与传输系统管理和维护;光纤传输设施维护;移动终端制造与维修;3G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工业实习使学生对当前移动通信所涉及到具体问题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这对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移动网络方面实训的进行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的开展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仿真、专业实验操作、工程技术实训、创新实验、毕业设计。基础理论仿真是利用MATLAB软件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MSK、GMSK调制及相干解调;QAM调制及解调;OFDM调制解调;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Gold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数字锁相环载波恢复;Rake接收机仿真实验。例如,OFDM调制解调实验,按照图2OFDM仿真结构图,利用MATLAB程序实现图2中不同测试点处的信号波形。专业实验操作则是在南京润众RZ6001实验平台基础之上,利用TMS320和GSM模块实现:直接序列扩频编解码;跳频通信;DS/CDMA码分多址;利用AT命令实现GSM/GPRS移动台短信收发、语音呼叫;CDMA数据传输实验。例如,直接序列扩频实验,利用DSP编程实现图3结构功能,并用示波器测量比较各测试点的信号波形。

工程技术实训阶段则是利用3G天线获取实际信号,利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实现CDMA2000、WCDMA、TD-SCDMA信号的分析。同时实现基站放大器、塔顶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图4中给出利用频谱分析仪所测得实际CDMA2000和WCDMA信号的频谱特性。创新实验阶段主要是针对有兴趣参加各类设计竞赛的学生开展,将全国及各省、校级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进行改造,从中选取与移动或无线通信有关,且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方案,经过适当修改作为创新实验阶段的实验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验案例了解各级大赛的要求及特点,教师则也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大赛,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毕业设计阶段主要是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从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将某些项目进行简化、修改、重组,转化成通信专业类论文题目,或从本专业最新的科技论文中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改进,作为通信专业类综合性毕业设计案例,从而将先进的科研成果打造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为通信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开放的培养环境。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3G移动通信技术,最后介绍了发展前景非常好的4G移动通信技术以及4G移动通信技术以后的发展趋势,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http://

关键词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应当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开发我国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1.1 1G通信技术

所谓1G通信技术指的是第一代通信技术,第一代通信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在第一代通信技术中主要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和模拟技术,因此可以将第一代通信技术称之为模拟移动通信技术。其中AMPS 与TACS为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体,主要代表就是频分双工、频分多址制式。频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蜂窝组网技术来进行实现的。在我国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体主要是TACS,TACS可以达到每秒2.4kB的传输速度,在传输带宽的限制下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只能在一定的活动区域范围内发挥出来,移动通信的漫游实现就会比较困难。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一代通信技术的缺点逐渐的暴露了出来,进而催生了2G通信技术的产生。

1.2 2G通信技术

2G通信技术是在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技术中采用了码分多址与时分多址的技术。CDMA 和GSM 两种制式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代表,而在我国主要应用的就是GSM 制式。这种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9.6kB~28.8kB每秒,相比于第一代通信技术这种通信技术的保密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频谱的使用率也更加的高。除此之外在提供更多业务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异地漫游。这种通信技术的异地漫游在国际制式不完全统一的限制下只能在统一制式的区域下进行活动,另外在实现多媒体业务等一些高速率业务的时候第二代通信技术的局限性就暴露了出来。这就催生了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2 现代通信技术

2.1 3G通信技术

所谓3G通信技术指的就是第三代通信技术,这种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功能模板为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各种宽带信息业务都可以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例如电视图像、慢速图像及高速数据,兼具多媒体数据通信、高质量话音的支持功能等,这种通信技术可以将传输速率提升到384kb,如果是在局域网内最大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M。

在中国电信使用的主要是CDMA2000,联通使用的主要是WCDMA,中国移动使用的主要是TD-SCDMA。

虽然第三代通信技术增加了3G频谱,但是无法对频谱实现充分的运用,此外,在3G单载波下最大的支持速率为2M每秒,这种速率还不能满足一些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不能满足现代通讯技术发展的需要,各个方面的专家都在寻求一种更加高端的移动通信技术,即4G移动通信技术。

在3G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手机多媒体业务、可视电话和定位服务等。其中通过手机多媒体技术用户能够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而且还能够方便的点播歌曲。通过可视电话用户能够在通话的时候实现声影并茂,在通话的时候既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能看到对方的场景。定位服务只要体现在gps定位服务的应用上,这样用户可以获得周边环境的地图信息、食宿信息及交通信息等。

2.2 4 G 移动通信技术

2.2.1 MEMS 技术

在移动通信行业中通过对MEMS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不同敏感、功能的执行器与传感器集成起来,这种集成化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在MEMS技术中的材料主要是硅。通过对MEMS技术的运用可以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个硅片上生产成千上万的零配件,这样在节约生产所耗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零件的批量化生产;MEMS的技术性材料为晶体硅,这种材料的受力能力和传热性比较好,而且其密度比较低,灵敏度比较高。通过MEMS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比较好的工作效能,在有效完成电子机械系统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了电子机械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在电子通信中应用MEMS技术可以将射频微系统集成起来;通过对电极板间的介质以及空气层的厚度的调整来控制电容量,这样就能非常有效的提升信号的处理速度。

2.2.2 IP 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中应用IP技术,可以使每一个电力通信的接入点获得唯一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在控制系统中独立存在,还能够同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支持功能;在IP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将第1、2 层的通信协议容纳在通信信道内,同时在自动化的通信系统中还能够使用QOS和实时性协议。在IP技术的通信过程中每一个接入点位置能够通过分配得到一个IP地址,而且其在配电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确定,这样IP地址就和计算机网络的地址相似了。在数据发送的时候可以将数据已数据包的形式封装起来。在通信系统中都是在开放互联参考模型的第1、2 层中实现信息的交换。

2.2.3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通过4 G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多高速载功能,通过对MIMO技术和H-ARQ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移动通信网下行速率提升到最大20兆每秒,另外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扩充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2.2.4 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阵列

在未来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对多用户检测技术来消除用户多址干扰信号,通过对平行传送信号的高效检测来实现频谱效率的提高。另外,应该通过收发信机多个输入与输出以及在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巧妙结合来实现SINR的改善,将信号扩充到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发射功率。

3 总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逐渐的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高科技的发展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应当不断的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创新,准确把握国际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后续还应当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

http://

参考文献

[1]吕兴旺.浅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6).

[2]姚健.试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J].价值工程,2014(1).

[3]中国移动研究院绿色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易芝玲,潘振岗.技术研发有序推进,5G发展序幕初启[J].人民邮电,2014(03).

[4]虞沧.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J].2014(10).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库安全策略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从1G到80年代末开发的2G到现在运营商竞争激烈的3G业务。移动通信已成为了通信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的通信教育事业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式老套,知识更新速度慢,对当前国际先进的通信技术不能真正的了解。因此,本文从通信事业的国际发展形势,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等方面,探究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改个和教学方法。

一、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

宽带化、智能化、个性化、媒体化、多功能化、环保化是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新趋势。移动通信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和个性化是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有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正在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而且,专家认为,今后的手机将不会“千机一面”,而是因每个用户的需要而有所不同,特别是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到来后,每件物品的需求将更加个性化。设计生产富有个性化的手机产品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竞争领域。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很多前辈在《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方面上付出过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认为应该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链的角度来讨论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我们先分析一下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1)大多数高校所选择的教材没有针对性,只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而且大多是知识也相对陈旧,依然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不能及时与市场要求接轨,不利于学生吸收了解先进的技术。(2)所聘用通信教师大多数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且没有工程经验,难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移动通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3)没有开设实践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到对以后工作有用的经验和知识。

三、对于这些弊端,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1)根据培养方案,选择针对性较强的优秀教材。基础课程的教材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英语能力。而专业教材的选择就必须体现专业方向,且内容要新颖,所涉及的技术,案例都必须与最先进的技术联系起来。《现代移动通信(第2版)》详细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典型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移动通信工程设计和新技术。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信道、组网技术基础、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接入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IS95CDMA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和移动通信展望。可以作为高年级的专业教材。

(2)改革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课方法。因此,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在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应尽可能找出具体的案例,因为结合案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器件、设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还应采用现场教学、讨论课等来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3)提高专业教学、实践教学比例。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对此可从市场需求和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设备运营维护等),确保学生的思路清晰,就业方向明确。随着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移动通信人才缺口。

结束语:有改革才能有进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自然也是如此。不断更新、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当前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结构方程;二阶调节作用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57-12;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格莱珉银行信托基金联合开展格莱珉的中国项目,向中国贫困居民提供小额信贷;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在杭州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2011年6月成立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筹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的金融服务;2014年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功能,2015年4月,数据余额宝“全球第二”规模逆市增千亿。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但使百度、腾讯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采取了行动,就连平安集团等传统金融企业也在尝试加入网络金融行业。过去银行是货币的结算中心,掌控着客户的清算记录,但是在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取代了银行的结算中心地位,掌控着人们资金流动的清算记录,据此做出一系列深度的数据挖掘展开的金融业务,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正遭受着存款较大分流、传统信贷规模增速受阻、利润空间收窄等的巨大影响。当然,传统银行业对此已经充满警惕,因为互联网金融蚕食的正是它们的利益,那么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利益的继续瓜分?

从现有的文献看,针对网络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分析的文章很少,并且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上述问题,指出线下零售的移动支付领域才是传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真正展开大决战的地方,如果传统银行业在线下零售领域被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NFC手机等移动结算技术打败,等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把传统银行的线上、线下零售清算业务全部取代,传统银行业就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零售领域。而网络金融服务将依托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功能,通过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低的利率取得竞争优势,来进一步蚕食传统银行业在生产领域的业务,这样传统银行业的萎缩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以上观点,本文通过调查人们在购物中对移动支付的选择倾向获得样本数据,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线下购物中人们在传统移动支付方式和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方式之间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这两种选择的因素。最终,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技术在现有的线下零售端被接纳的情况。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预测在网络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为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银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在现有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文献中,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

在过去,多数学者针对移动支付技术被接受的研究所使用的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及其扩展模型。Davis(1989)借助理理论,针对于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最早提出与应用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该模型中Davis提出顾客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受五个因素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实际使用。[1]我国对技术采纳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被学术界重视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徐博艺、高平等,总结出技术采纳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划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然后对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4个方面的总结: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技术采纳模型、对技术采纳模型具有外部影响的研究、对于技术采纳模型内部影响的研究和技术采纳模型的跨文化研究;最终,建立了TTF和TMA的整合模型分析我国企业中的ERP的影响因素。[2][3]汪雪芬、徐博艺等提出了企业接受行为受到隐私权保护、信息产权保护和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这一成果使技术采纳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于信息道德因素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采纳模型。[4]

扩展技术采纳模型(TAM2)是Venkatesh&Davis(2000)在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将效价理论、主观规范等纳入其中。对于移动支付技术的研究是在扩展的技术接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支付的特性加入了成本、移动性和方便性等因素。[5][6][7][8][9][10][11][12]香港理工大学的王玮对技术采纳模型、理和计划行为理论这三个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论述并阐述了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方向。KIM(2007)[13]认为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对那些新的信息技术的解释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过去,信息技术的接纳大多是组织情景下的强制使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是由组织承担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接纳情形中,产生的费用和风险都是由个人承担的,因为这是一种个人自愿的技术采纳行为。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用户在此过程中在接纳了移动支付技术和享受移动技术的同时,还要承担其风险和费用。[14]基于此种观点,KIM(2009)在消费者的即时网上购物的电子商务行为中引入了效价理论。由此,客户在对移动支付采纳的过程中会受到效价理论中正向和负向因素的影响。[15]Schierz等(2010)在传统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出用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接受理论模型,并指出,用户态度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性等因素影响用户接受移动技术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16]Lin(2011)把技术准备这一因素加入技术采纳模型中,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准备对电子技术服务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

(二)其他理论

Ajzen(1991)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用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他认为主观信念和行为信念通过行为意愿来决定人们的行为。[18]创新扩散理论(IDT)中所包括的影响客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有:相对优势、自我形象、可试用性等多个因素。[19]而这一理论中的自我形象与相对优势这两个因素分别测量了移动支付使用过程中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是由Homans提出的,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一种交换行为,人们在交换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甚至也是一种交换关系。Blau在Homans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人们会对某项活动或是个人那里得到的潜在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人进行比较,最终会选择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那项活动或者个人。清华大学的张楠、陈国清等从行为建模的角度对信息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应用研究方向、动态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方向和跨文化研究方向是未来对技术采纳模型研究的新型研究方向。[20]

从目前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结果看,对技术采纳理论的研究利用技术采纳模型最为普遍,而对其他的各种理论的应用相对少一些,但无论以何种理论为依据,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以交换理论为基础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接纳的研究更少,而且在模型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在以往利用交换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第三方线上支付经历和使用经验这两个变量分别设为一阶调节变量和二阶调节变量建立模型,研究在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的模型中,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分析移动支付技术被接纳的可能性。

三、理论假设及模型设计

本文以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中的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和效价理论作为研究移动支付发生的理论基础。交换理论认为这是一个人与移动支付系统的交互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对移动支付方式接受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人、社会环境以及系统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影响着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这里将效价理论引入模型之中。效价理论是根据理性认知的消费者决策理论,从正、负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行为。因此,用效价理论来对交易模型理论中的得失的变量进行设定是非常合适的。Peter等(1975)利用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来测量感知的正效用和感知的负效用。[21]这是由于具备正、负两个方面的考虑,效价理论非常适合用于交换理论中对得失变量的解释和设定。最终,根据交换理论通过衡量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进行决策。

(一)个性特征

根据已有的研究理论,我们设定个体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由个体创新和知识两个构念所构成[22][23],这两个构念在过去对信息系统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构念。

Yi等(2006)指出高个体创新性的个体更加喜欢接纳和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更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来应对高的不确定情况;同时发现,网上购物行为与个体创新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24]所以,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2: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Wortman(1975)提出,知识是感知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25]Klobas(2000)通过研究得出,使用互联网的额外知识可能会影响用户对网络的使用。[26]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用户所掌握的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知识越多,对其感知控制和获得利益的评估就越高,就会增加用户的感知收益、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4: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二)系统因素

在过去对信息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技术采纳理论(TAM)还是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DT)系统因素都作为外在的因素被引入各模型之中,其中Xu等(2006)最先提出技术的方便性是移动商务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7]兼容性是指现有的行为方式、以往的经验以及价值观三者与使用新技术的一致程度。移动性是指在移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或交易。易操作性是指移动支付的过程步骤、订单修改等都简单方便。Lei-da Chen(2008)[28]认为感知易用性、移动性和兼容性等因素都对移动支付方式的接受起到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兼容性、移动性和易操作性归结为已给变量――方便性,并提出以下假设。

H5: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6: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安全性必然变为移动支付手段被人们接受的重要阻碍因素。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数据安全、商品安全、协议安全以及法律安全等。Lim(2008)认为安全阐述对用户的感知风险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所以客户在不了解所做交易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移动支付技术的。[29]因此我们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交易程序、技术保护和安全阐述三方面的安全性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H7: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8: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4G移动通信技术 要点 发展趋势 探究

在社会发展推动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4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质量及通信速度上得以明@提升,很好的满足了人们通信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4G移动通信技术要点

4G移动通信技术各种功能的实现,需多种技术的支撑,包括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天线技术(SA)、软件无线电技术(SDA)、IPv6技术等。

1、OFDM技术。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将高速数据流进行串并转换处理后,分配到若干并行低速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系统总的吞吐量为所有子通道吞吐量之和,其不仅拓宽了系统的符号周期,而且减小了多径时延引起的时延扩展,在保护时间作用下可忽略码间的干扰。另外,OFDM技术的优点还表现在:信号频谱的利用率得以明显提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衰减能力,尤其对高速数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使得信息的效率得以明显提升。

2、SA、SDA技术。SA技术具有排除信号干扰的功能,并且可对信号进行自动检测与跟踪,具有较好的数字波束调节功能,这些优点使得其在4G移动通信中发挥关键作用。SDR技术由微电子技术发展而来,借助微电子技术专业平台可提高4G技术的管理与运营效率,尤其在完善4G通信平台及体系上发挥极其重要作用。

3、IPv6技术。IPv6技术网络地址空间较大,可为通信系统中的各设备分配地址,在自动配置模式下可确保分配地址的独立性,从而构建服务级别更高的系统。另外,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可移植功能,通话质量不受设备移动的影响,保证移动通信质量。

二、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干扰抑制技术。4G移动技术应用及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电磁波干扰给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保证4G移动通信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应立足当前实际注重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研发新型干扰抑制技术,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目前,交互式干扰抑制技术在4G移动通信技术中应用广泛,一定程度上减轻电磁波干扰,因此未来应结合在交互式干扰抑制技术应用中取得的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寻求突破,争取在提高抗干扰性能上更上一个台阶。

1、识别技术。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当前4G网络覆盖人群已超过4亿,因此,为给人们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识别,这就需要开发准确度较高的识别技术。未来应注重对识别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通过对使用终端的识别,记录移动终端消费、联网习惯,构建专门的移动终端使用习惯数据库,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针对。同时,还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同地区尽快完成基站建设,进一步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从而收集更多的移动终端数据。

2、接收技术。为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做好接收技术的研究是其未来发展中应考虑的方向。众所周知,当前人们的节能环保理念不断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在开发接收技术时应注重节能环保功能的研究,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在4G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经济投入。4G移动通信技术利用微微无线电接收器,其能耗仅为传统技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能耗非常之低。因此,未来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结合当前应用的接收技术及设备,在降低能耗上寻求突破,为4G移动通信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做好铺垫。

3、无线接入网技术。尽管4G移动通信技术与3G移动通信技术相比已经有很多优势,但在无线接入网技术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发展中,尤其应注重电路交换向基于IP分组交换转换的研究,推动设备分集向网络分集转变,为4G移动通信技术在W-LAN、4G、3G间的漫游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为保证整个4G移动网络性能稳定性,还应注重可重构性自愈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智能的对网络中发生的故障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对网络运行的影响,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水平及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标志者我国的通信技术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与生活习惯,因此,加强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对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4G移动通信技术融合很多技术,尤其OFDM技术、SA、SDA技术、IPv6技术的应用为4G移动通信功能的充分发挥奠定了基础。(2)目前来看,4G移动通信技术仍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因此,未来应加强干扰抑制技术、识别技术、接收技术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参 考 文 献

[1]《移动通信》2016年专题计划[J]. 移动通信. 2016(17)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1.1应运而生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是伴随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要求出现的,发展的开端是进行较小范围内的信息传递,之后成功的应用科学技术进行通信范围的扩大,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传递性。通信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初期的战争阶段,成为联络和救援的主要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便利。这一阶段的人们发明了无限通信、移动通信电话,以及后期的蜂窝电话等。直到网络时代的到来,拖动人们进入移动通信的网络时代。多媒体介质的帮助,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多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1.2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特征

伴随科技时代的到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成功的将人们的信息传递需求进行整合,改善了传统通信的不良情况,快捷便利的通信很受大众的亲睐。经历了通信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通信技术在经历革新之后,能够拥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展现新内容支持下的通信特征,进行良好的任务链接操作。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特征,就是实现人们对移动式信息传递的需求,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通话要求,全方位无死角。新的通信技术能够让用户成为系统主体,支持其他业务的拓展,类似于影音信息的下载和收录都包含在工作内容之中。成功统一各项业务类型,最终实现统一监管的目的。

二、展望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些思考

2.1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遇到的挑战

未来希望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更加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正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需要认识清楚大量数据的统筹管理是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保证信息的统一性和自组能力。其次,面对人们对智能化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构建处理,也是未来发展必然面对的问题。因为通信技术的改革发展,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储备所需的空间。能够完成支撑大量数据支持的网络通信环境也是问题发展的重点,加强宽带执行工作的速度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未来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能够将二者良好的融合,也是成就技术提升的关键,保证人们通信质量的提升,必须实现工作效率的高度统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定会经历许多挑战,本文中分析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专注于科技研发工作还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2.2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技术支持

发展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要坚持完善良好的通信网络体统,满足技术支持要求。针对数据的管理工作要严谨,适当的调配能够良好的运作管理系统,在支持数据传递的过程中,能够提升传递速度,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完美融合,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多方面支持,进一步体现综合能力服务的高端性和专业性。

三、结论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一、5G的释义与发展趋势

1.15G移动通信的特点

5G(5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不过在有消息报道韩国成功研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6G。这一新的通信技术名为NomadicLocalAreaWirelessAccess,简称NoLA。5G是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依据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G将具有超高的利用率和能效,在传输速度和资源利用方面都比4G移动通信提升一个等级,提高其在无线覆盖性能、系统安全、传输延迟和用户体验等方面[1]。

1.25G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4G网络也会退出移动通信历史的舞台,而5G移动通信技术就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在4G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更加明显的突破。5G移动通信将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一代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满足未来移动通信流量的发展需求。未来的5G移动通信系统将具备更加充分的灵活性,网络自我感知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和变化[2]。

二、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2.1落实全双工技术

全双工技术是指同时间、同频率的进行双向通信的技术,由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与终端存在固有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自相干扰,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技术条件的不足,不能够实现同时间、同频率的进行双向通信,双向线路的区分在于时间和频率,对应的TDD和FDD的方式。由于不能够同时间、同频率的双向传输,从而浪费了很大的资源条件[3]。全双工技术在理论上存在巨大潜力,可以让频谱的使用更加灵活。由于器件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全双工技术已经成为重点的研究对象,是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全双工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难题,所以克服网络与终端存在固有的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自相干扰,已成为现如今科研人员研发的重点,这关系到全双工技术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率,5G移动网络的最终结果。

2.2推广无线网络技术

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包括新型的无线传输技术,和各种无线链接技术的演进,这也就说明5G移动网络是由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结合。5G移动通信系统结合了最新的无线传输技术,较全面的承接了热点低功率宏的覆盖任务,同时面临着更大的网络复杂化和特性认知的挑战。由于每个客户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网络业务中的职务划分、协同举措、网络选取、节能配置等就成为了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无线网络技术要得到全面、系统的应用[4]。

三、总结

综上所述,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预示着各个国家科技技术发展的竞争力。及早的开展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据领先位置,已成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文对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的探讨,为科研人员的研发工作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指导。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作者:刀学龙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帆.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02(23):27.

[2]李可才.关于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8(16):39.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移动技术;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2―0026―07

一、引言

中国远程英语探索面临新的超越,探索完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和服务的机制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课题和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学习技术和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使网络在教学应用中的比重提高,信息化资源的设计和整合成为开放学习自助服务的关键,英语信息化资源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同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为适应不同学习需求,提供远程英语教育服务的新模式,综合运用现代移动技术为远程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方法,远程英语移动学习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远程英语教学环境中整合移动技术的研究进行实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获得对远程英语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启示,为移动学习资源网(Mobisite Connecting across the TVU)的设计打下基础,提高移动学习的实效性、英语信息化移动资源的设计质量和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认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Paton,Rob,2002)。建构主义更强调内因, 认为人的知识获取是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认知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信息加工策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在教学策略上表现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学生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更加强调对信息选择、接受、信息编码、存贮、提取与使用过程的研究(Whitelock,Denise and Watt,Stuart,2008)。

在认知发展上,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受到皮亚杰的影响,提出“发现学习”教学模式(Rüger,Stefan,2011),是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即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有的研究方法纳入教材内容,并围绕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去探索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英语移动发现学习模式正是在建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延伸和尝试的,其教学步骤主要包括:① 学生自己创设英语学习的问题情景;② 假设,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检验;③ 整合移动网络上的资源并应用到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发现学习”教学不仅具有认知效果,而且有情感效果。

(二)分布式认知理论

分布式认知理论(Clark,Herb,2011)是上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在对自身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背景下,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和杜威、维果茨基等对认知过程中主客体交互活动和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关注的启发,结合了社会科学方法,通过对社会实践共同体中认知现象的研究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移动网络协作学习环境(Creanor,Linda and Walker,Steve,2010)是一个典型物理分布式和文化分布式环境,有很好的社会分布性,因此分布式认知是分析和构建计算机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很好的理论框架。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不应只是信息呈现工具,更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信息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应以协同建构有意义知识为目标,是学习理论的又一次创新(Taylor, Josier,2004)。制品是分布式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术语,包括工具、思维、方法等。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① 制品在应用时拓展了人的智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有效率;② 人在使用制品的过程中,会产生认知留存(Cognitive Residue)现象;③ 使用制品有助于发展使用者的元认知能力;④ 能很好地分担学习者的认知负荷;⑤ 提供认知给养,制品,特别是智能制品(包括任何运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移动资源)是丰富的认知给养之源。在移动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则可以认为认知分布于移动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中,计算机教室+移动网络多媒体在一个协作的共同体中有着与教学主体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知活动可以被看成在媒介间传递表征状态的一种计算过程。分布式认知思想在人机交互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教室+移动网络多媒体教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机交互性强,所以分布式认知理论对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网络资源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

英语教学环境的实验

移动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者日常的通信交流,而且可以被用于课业信息、日程安排和重要通知等信息的,也可在工休期间充分利用短暂时间进行学习。移动服务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性,使得它在某些环境下具有比E-mail和Web更为优秀的表现。国外利用手持式设备(如手机、PDA等)开展教育研究(崔向平,2010)时间虽不长,但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形式也多样,涵盖了社会培训、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终身学习、技术创新等很多方面。这既反映出移动教育(学习)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也说明了国外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在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如何造福于教育时(Laura Naismith,2008)一直不懈努力。

课题组从认知和教学角度出发,考查远程英语信息化资源整合建设应用于实际英语教学和学习及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可行性。以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验来检验移动资源及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在辅助学习时的有效性,经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论证在何种学习情境下使用最为有效。在现阶段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已经把“CAI英语1”、“CAI英语2”定为项目试点课程,先行把彩信(MMS)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设计试点课程资源平台及试点课程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实现数字图像的生成和传送,教学环境为计算机教室+移动网络,学习方式为自主、协作和发现学习相结合。

为避免移动学习资源的重复建设,课题组组织在全省各地的试点课程主持教师定期参加网上集体备课活动,共享共建试点移动课程资源及试点课程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为移动学习资源网(Mobisite Connecting across the TVU)的设计奠定基础。在学习项目中,教师为学习者创建一个可操作的远程英语移动教学和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能够通过计算机、WAP手机(无线通信的智能手机、上网本、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等)随时随地访问学习资源。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试点课程资源平台及试点课程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移动课程、移动考核试题库、音频、视频、录音、电子书、电子词典、电子邮件、手机QQ互动、彩信、图片、动画、网页、微博等。

以“CAI英语”为例,现有试点课程资源平台及试点课程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的界面如图1。

课题组合作编写和制作的移动课程、移动考核试题库更为教学实验提供了新鲜清晰的课堂演示和快捷方便的学习方式,涵盖音频播放、视频播放、电子书、电子词典、彩信、图片、动画、网页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移动课程、移动考核试题库的分解视频截图见图2、3。

课题组使用移动设备就“CAI英语1”、“CAI英语2”两门试点课程的移动教学资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并对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特点、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成本可行性、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及效果、远程英语学习活动环境与移动技术支持角色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参与实验和调查的有广东汕头、佛山、珠海斗门、东莞等各市电大的专科英语专业班学生,每个学校各选定1~2个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书面或网上问卷调查。参与实验和调查的学生情况见表1。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特点

试点课程资源平台、试点课程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移动课程等英语移动教学资源是建立在技术支持学习的特点上,资源建设的设计功能主要的优点体现在:便利性、融合性、持续性、可用性和技术性,即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需要进行学习,能与已有的知识和技巧适当配合,不管技术如何变迁,学生都能不断积累知识,根据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等进行有效学习,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能适合日常的交流、参考、工作、学习和讨论等需求,操作简单,不会因学生技术水平限制而影响移动学习效果。

在实验期间,笔者对使用移动电话、上网本、IPad 、PDA等移动设备学习CAI英语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统计数据见表2。

经过实验,学生们对使用移动设备学习CAI英语课程的几个特点的同意系数有所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移动电话、上网本、IPad 、PDA等移动设备学习CAI英语课程的特点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

在输入环节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承载着丰富教学/学习内容的活动来激发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旺盛的求知欲,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获取、理解、识记以及发现学习的能力。在输出环节中,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可以得到外显和检验,教师也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来锻炼和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力。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英语移动教学资源的技术及资源优势。

(二)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成本可行性

在了解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成本可行性方面,得到的调查统计数据见表3。

各项的同意系数在实验后期都有提升。

(三)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及效果

在调查学生喜欢哪种现有试点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和移动资源中的资源形式后,得出的统计数据见 图4。

调查结果显示,以试点课程资源平台、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移动课程等英语移动教学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外语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学习资源, 69%~89%的学生认为资源难度适中,对课程学生有很大帮助或有一定帮助,19%~61%的学生都很喜欢网络和移动资源中的单元学习重点(72%)、习题助考(55%)和学习技巧(41%);这些资源和课文同步搭配,对复习助考有较大帮助。我们在着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的同时,重视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丰富学习资源以利于组织协作学习,设计移动考试课件系统、自测及评价功能、互动系统等,使试题的表现形式和讨论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分班分科建立学生网上考核档案,收集学生上网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作业完成的情况和参与讨论的情况。这一研究项目的其中一个阶段就是要进行课程模块的开发、测试和评价,尝试把技术和设备应用于英语学习,从知识的输入以及能力的输出两个环节来设计学习活动。学生访问网络课程和移动课件,除了最关注的期末复习指导(47%)、教学辅导(35%)和多媒体导学资源(30%)之外,还可得到教学文件(26%)、互动教学(11%)、消息通知、电子邮件、英语新闻信息等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氛围,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大大增强英语学习的实践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吸收知识快,记忆时间长。

关于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调查数据见表4。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及效果持同意态度并给予肯定,其效果系数和实验结果良好。各种移动资源突出成人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社会需求进行分类,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动机找到相关的英语资源,课件内容更加完善,功能模块设计比较合理,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正确,文字符合标准,交互性良好,导航清晰, 链接准确,界面设计合理,能充分反映学科知识要点,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链接的资源丰富,很多学生都感到满意,显示着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实际效用和实验成功。

(四)远程英语学习活动环境与移动技术支持角色的有效性

在了解远程英语学习活动环境与移动技术支持角色的有效性方面,得到的统计数据见表5。

在实验前期,远程英语学习活动环境与移动技术支持角色的有效系数依次排列为:讨论学习(0.4783)>学习共享(0.4348)>练习/测试(0.3913)=资料收集(0.3913)>协作学习/创作(0.2609)>问题解决(0.1739)=学习反思(0.1739)>讲授课程(0.1304)>阅读学习(0.087)=角色扮演/游戏(0.087)。在实验后期,随着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作用的提高和各种移动学习资源智能制品的配备运用,远程英语学习活动环境与移动技术支持角色的有效系数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依次排列为:学习共享(0.6522)=练习/测试(0.6522)>讲授课程(0.6087)=资料收集(0.6087)>阅读学习(0.5652)=问题解决(0.5652)=讨论学习(0.5652)=学习反思(0.5652)=协作学习/创作(0.5652)>角色扮演/游戏(0.4783)。移动技术支持在学习共享、练习/测试、讲授课程、资料收集等方面最为有效,通过移动课程、多媒体课堂、白板等进行资源分享和内容传递,利用QQ、移动博客进行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利用多媒体和移动课件、课堂反馈系统进行即时训练与反馈,也可以利用移动工具进行信息检索、下载、记录、感知、探究活动和发现学习。43.48%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方式是英语学习的趋势,对终身学习产生变革性影响,且其将逐步取代常规教学。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新颖,能吸引学生尝试,比较有趣,资料多,氛围好,随时随地可以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视听、阅读能力,能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实用性强,方便快捷,学习效果好。

五、整合移动技术的远程英语

教学环境实验的启示

斯坦福大学曾将一个iPhone开发课程的视频放到iTunes U,反响很大,其下载量在短短几个月内达到了440万。绝大部分视频的品质都非常高。这些名校甚至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等,斯坦福大学iPhone开发课程和麻省理工学院MIT Mobile iPhone课程视频截图见图5和图6。

为更好地拓宽开放大学英语信息化资源建设,提供认知给养、智能制品以丰富认知给养之源,课题组从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实验中以及斯坦福大学iPhone开发课程、麻省理工学院MIT Mobile iPhone课程开发得到启发并设计数字化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网(Mobisite Connecting across the TVU), 使所有的教学内容、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以在线方式进行,数字化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网的构建框架和功能模块见表6。

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网上的课程通过在线环境提供,学生要使用计算机、手机、上网本、PDA、便携式或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和移动QQ、手机短信和手机邮箱等在线小组合作工具,浏览移动课程的内容,并参与移动学习论坛的讨论,英语移动资源网分解视频截图见图7。

经过一年来对整合移动技术的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实验,以及远程英语信息化移动资源建设的探索,该项目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新技术的使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和兴奋感,他们非常愿意在学习中使用这种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实验发现,在新技术的辅助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和服务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发现,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者很容易产生迷失现象,不能较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因此该教学设计模式应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上一般采用合作/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等教学策略,教师在移动教学活动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脚手架支持。

开放大学技术的创新和英语信息化移动资源的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预示着:远程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网的建设需要采取信息技术发展对策、优化管理对策、信息用户激励对策等来促进资源建设和资源管理,整合移动网络上的资源并应用到实际的问题情景中,提高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实效性和英语信息化移动资源的设计质量。例如:组织教师和技术人员学习移动网络技术、电脑技术及教学理念,整合移动技术与教学环境,开发更多移动学习网络资源,包括各个主修科目的课件库、素材库、案例库、移动课程和网上考核试题库;按照学生学习过程(何晓军,2010)的九个步骤――接受、期望、工作记忆检索、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强化、检索与强化、检索与归纳,来创设移动学习环境和优化资源管理;利用人工智能领域新兴的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Cased-Based Reasoning,简称CBR)为整合移动技术和远程英语教学环境提供技术手段,依据英语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特征进行教学决策的推理和解决方案的执行,提高资源库的积累数量和系统的推理水平,结合移动Agent的智能性和灵活性,用于网格环境下开放式支持系统的构建(魏倩倩,2006),通过应用人工智能、Web Services等先进技术,实现支持系统的分布式、智能化、集成化、松散耦合等特性,建立一个基于移动网络技术的智能数字化资源系统。同时,强调教师应该熟悉学习内容,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学习者建立先行知识,并鼓励教师和学生介绍和发展新用户注册,例如订立一个信息用户激励的分成标准:每获得一个新客户,就能获得20~30元的提成,从而鼓励开放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外语网的管理、教学和销售人员开发新客户;面向学生,则可适当订立一个奖励学分或平时表现成绩的激励对策,对点击率高和下载次数多的同学给予一定奖励,促使更多学生访问网络课程和移动资源,激励并确保在任何一个24小时时间段里,有更多的开放大学的学生在线学习英语课程并登录使用英语移动学习网络资源。

六、结语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度科研课题“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网络资源建设研究”(GAQ2809)的实践探索和整合移动技术与远程英语教学环境的成功实验及实证研究,有利于整合现代移动技术与共享教育资源,有效拓宽远程英语教育的新途径,更是顺应学习需要的现实趋势,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本项目的探索为移动设备和移动资源更好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做了铺垫,也昭示着开放大学英语教育移动资源及移动校园彩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为建设开放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网奠定基础,能提高远程英语移动学习的实效性和英语信息化移动资源的设计质量,开辟一条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新路子,为实现中国远程英语探索真正的超越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 Paton, Rob (2002). Constructive constructivism -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design and use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Neely, Andy D.; Walters, Angela and Austin, Robert Daniel ed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2002 Research and Action. Cranfield, U.K.: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Centre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

[2] Whitelock, Denise and Watt, Stuart (2008). Reframing e-assessment: adopting new media and adapting old frameworks.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33(3), pp. 151-154.

[3] Rüger, Stefan (2011). Multimedia resource discovery. In: Melucci, Massimo and Baeza-Yates, Ricardo eds. Advanced Topics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ies. Heidelberg: Springer, pp. 157-186.

[4] Clark, Herb; Kirsh, David; Goldin-Meadow, Susan and Rogers, Yvonne. Interactivity and thought. In: CogSci 2011, 20-23 July 2011, Boston, MA, USA.

[5] Creanor, Linda and Walker, Steve . Interpreting Complexity: a case for the 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framework as an analytical lens for lear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ed Learning, 3-4 May 2010, Aalborg, Denmark.

[6] Taylor, Josie (2004). A task-centred approach to evaluating a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pedagogical soundness. In: Attewell, Jim and Savill-Smith, Carol eds. Learning with mobile devi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UK: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 pp. 167-171.

[7] 崔向平. 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策略[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报,2010,(6).

[8] 杨玉芹,钟洪蕊,焦建利. 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新进展[J]. 远程教育杂志,2008,(2).

[9] 何晓军,郭学文. 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J]. 教学与管理,2010,(4).

[10] 魏倩倩. 网格环境下基于移动Agent的开放式DSS分析与设计 [J].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4).

移动通信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5G移动 通信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一、概述

1、5G通信技术的含义。在本文中所论及的5G实质上是英文单词fifth-generation的简称,这个英语单词用汉字翻译过来的意思即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我们现在最常用的4G网络相比较,5G网络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全新的创造和发明。其本质是对2、3、4G网络的严谨,只是在现有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升其使用体验。据数据表明,如果要用网速来衡量5G网络的作用的话,其最高峰的网速是我们当前使用的4G网络的高峰值的一百余倍。可见在网速体验方面带给人们的惊奇感。

2、5G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说到5G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简单的方面来说,可以说其仍未上市。早在2013年,韩国就宣布已经掌握了5G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要素,预计在2020年推向商业化,由此可见,5G通信技术现在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在2016年11月,美国举行了第87次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推行了极化码方案,并且在各国进行论断以后,中国的这一方案入选了5G网络技术的国际标准,这就意味着,我国打破了传统的国外高通、因特尔等电商对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的垄断,是我国通信行业跨越性的提升。而对于中国来说,5G技术意味着我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尽管如此,5G通信技术仍然处在上升阶段,我国仍需要进行不断地努力。

二、5G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各国会不断加紧研发进程。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属于一个新的通信领域,各国均未进行公开发行,因此,在国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的趋势。虽然根据各国自己说法的不同,部分国家似乎已经掌握了5G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但是,对于任何一种技术而言,都具有优化的空间。因此,无论是当前具有还是不具有5G网络开发技术的国家,都会加大对于5G通信技术的研发进程,并且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取在通信这一方面的国际地位,或者想利用自己国家5G网络的优先或者是更优化的网络体验,来为国家谋取商机和利益。因此,从5G技术发行之前这一段时间来说,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各国都会不断地加紧其研发进程,并希望以此获取国际关注度并增长实力。

2、性能会不断得以优化。从当前对于5G技术的研究进程乃至设想而言。5G通讯技术的发行带给人们的将会是与4G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由现在对5G通信技术的了解可以得知,5G移动通信网络与4G移动通信网络相比具有更加快速的特点,这一点上文也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此处就不再述。除此之外,5G网络相比4G网络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优化性。例如,5G网络较4G网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在4G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掉线等现象,但是5G网络就对这一现象机进行了很好的完善,增加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5G通信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技术还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尽可能地节约网络能耗。当然,人们的追求远不可能只停留在这些方面,因此,笔者认为,在5G通信技术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其性能会不断被优化直至被取代。

3、用户会不断增多。结合4G通信技术刚发行的时候的特点,笔者推断,5G移动通信技术一经发行,其将具有较4G通信技术更多的用户。原因有以下这两个: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移动通讯设备的使用者也就会不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使用5G通讯技术的人绝对数量会不断增多;另一个方面,则是相对于传统的4G通讯技术而言的。根据上文的描述可以得出,5G通讯技术较之4G通信技术具有很大的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其便捷度还是稳定度都必将驱使移动该设备的用户选择5G通讯网络。但是,在这其中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WiFi网络的普及,也有可能对本文的推断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结:总的来说,5G移动通讯技术作为移动通信方面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技术,其发展潜力势必是十分可观的,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技术具有绝对的优势,而这一点也是支撑本文所有观点的主要原因。但是,虽然5G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我们在通信方面的研究不能就此而止,而应当进一步地进行通信技术的研究以获得更便捷的通讯。

参 考 文 献

[1]刘平. 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27-28.

[2]何志刚. 论5G移动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J]. 通讯世界,2016,(18):106-107.

[3]刘琼芳. 浅析5G移动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2016,(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