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式 教学模式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原则或线索组合为一个个专题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象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按照教材章节体系依序授课,而是针对学生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教师根据这些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长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对于这门课来说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值得尝试。

一.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通识性公共课程,一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教学时间只有几十课时(据笔者所知有的院校28课时、有的36课时、有的48课时不等)。然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从时空上贯穿古今中外,从文体上各体兼有,选文内涵、思想、情感深厚丰富,富有张力、活力。如果依照教材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逐章分篇讲述,要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么一鳞半爪,支离破碎。这对于基础薄弱的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甚至让学生产生“学无所获”的感觉,另外由于课时紧张及大班授课,课堂上比较占用时间的实践性教学不得不被压缩,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果欠佳。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3.教学实施步骤。(1)确立专题。专题的确立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专题的确立要求教师要比较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创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专题,各个专题要独立成篇,专题内部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2)准备教案。教师要对每个专题深入钻研,围绕相关专题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组织、编排,备好教学内容。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3)专题讲授和研讨。可由教师引导讲授专题,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针对专题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再由教师小结评点。(4)专题小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延伸。

四.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专题化设计。专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为教师所熟悉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对大量信息、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编排,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问题。运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1]148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如果不改变这种固有的上课习惯和观念,这种教学互动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还有一些以“获取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差,更容易对课程产生消极怠学情绪。

3.“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问题。由于专题式教学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2]26它有选择地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心设计成各种专题,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方式,系统有序、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地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授的教学模式不同,所以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陆菊.高职院校专题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6)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面,我们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学期末的课程作业为考察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案例的分析、话题的讨论占50%的分值,凡是参与积极,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较高的分数。学期末的课程作业则要求学生撰写听课心得或针对某个专题撰写调查报告、读书报告或研究报告,占50%的分值。另外,鼓励学生对教师授课、专题设置及其它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并将酌情给予考核加分。总之,在考核方面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提升问题处理能力。

二、教学组专题模式在医科大学生人文教育中的优势

1.满足学生对高水平教师的渴望

对于喜欢追求个性和新知的大学生来说,教学组专题模式恰好具有“三新”优势,首先是教师新。一学期下来,有16位老师先后授课,学生不仅转益多师,而且对课程保持着新鲜感,避免了听课疲劳。其次是知识新。每个专题均涉及到不同的专业领域,且各专题皆是任课教师的特长所在,授课内容融入了教师的研究所得,增强了专题教学的学术性、前沿性。第三是风格新。教学风格是教师内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的外在展现。良好的教学风格会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组专题模式改变了由一位教师从头至尾上一门课的模式,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风格的教师,领略老师们不同的人格魅力。

2.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术成长

教学组专题模式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备课时间,但提高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要求老师将更多时间用于提高课堂的思想性和实效性,将自己最拿手的教学才能展示出来。这一模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既是挑战又是激励,鞭策教师不断钻研业务,加强教学理论修养,提高教学能力。在学术上,任课教师不仅要有厚积薄发的资本,也要有深入浅出的本领,通过科研服务教学,提升教学的质量,拓展学生视野。最终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3.有利于培养教学团队,推动学科建设

在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的学科建设不可或缺。在遵义医学院,通过为医科学生开设《社会与文化》这类与医学交叉的课程,使不少年轻教师得到教学锻炼和专业成长,找准了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努力方向,加速了人文医学学科的建设步伐。近年来,遵义医学院在该领域已取得不少成就,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医药文献、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等研究领域成就突出。总之,教学组专题模式对年轻教师而言,不需要担负整门课程的教学压力,又能在团队中得到锻炼成长,还可以通过教学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有一举多得的效果。教学组专题模式的整合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有学者曾说:“教学组是培训教师队伍,特别是培训青年教师队伍的实用而便捷的办法。”

4.有利于学生接触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自高中以来实行的分科教育使医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文知识明显缺失。而且,无论是医科大学生还是医学教育者均不同程度存在片面看重专业课程,忽视人文教育的观念,更使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演绎为对技术的崇尚,而缺乏人性中的敬畏、爱和温暖。通过教学组专题模式开设人文课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广泛的学科知识,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明确了医学与人文的内在联系,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医科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义利观。还将对学生们踏上医务工作岗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医者仁心有所帮助。

三、教学组专题模式需要继续完善

教学组专题模式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已在不少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在我们开设的《社会与文化》课中,这一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一门普通的选修课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知识性和教育性兼备。但要把这一门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这一教学模式还需要继续优化完善。

1.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专题

在专题设置上我们坚持专业优先原则,虽然这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准的发挥,却将学生置于被动位置上,忽视了学生的教育诉求,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方是赢得高教质量的法宝。”[2]因此,在专题设置上应鼓励学生参与决策,倾听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和要求。专题设计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视野,激发想象力,促进自主延展性学习。

2.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运用教学组专题模式的一个不利之处是师生只有“一面之交”,导致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如果学生对某个专题感兴趣,那仅通过一两节课是很难满足求知需要的。因此建立师生间的交流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发挥网络平台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优势,便于师生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教学组负责人制,负责本课程的统筹规划,同时负责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个别谈话、书面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师的看法,进而汇总各种意见,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3.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组成员

当这门课的专题设置不再单纯坚持专业优先原则,而同时兼顾学生的需求时,对教学组成员进行局部调整是必要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教学组成员的调整也有利于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学单位里是否有可供挑选的师资,也是一个潜在的困境。因此,如果在教师选任上放眼全校,突破岗位限制,以矩阵式组织结构调配师资,将对一门课程的建设及教学组专题模式的实施有更大的帮助。

4.完善教学管理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研讨式教学 教材内容 研讨

一、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专题”其实就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研讨”就是指研究和讨论。而“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包括增、删、组(即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专题或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专题(模块)开展相应的教学和讨论的教学模式。[1]

二、专题研讨式教学的设想

总之,合理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教学实效性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专题研讨式教学”谈几点设想:

1.整合教材,合理设置“专题”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也无论选文有多大差异,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应用写作等几个部分,可能有的还包括外国文学。从选文角度,可以按照文学史发展的进程,采取“以史带文”或“以点带面”的方式,设置专题。[2]

2.精心设计,开展“研讨式”教学

2.1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启发、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打造思考型“动态”课堂

《大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能力和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多一点思考和交流的机会。[3]

2.2运用“专题讲座”“经典新解”等,打造高效率的课堂

把《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重组之后,针对不同的专题,对部分内容采取“专题讲座”进行教学,比如:《史记孙膑列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等;对于名著可以采取“经典新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所谓“经典新解”教学方法则是运用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等对文学经典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多重文学蕴藉,力争全面展示经典文学的魅力,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

2.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人物”,探讨社会人生,打造“开放式”课堂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宽广情怀,还要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以适应变化繁复的现代社会,肩负为祖国为人类服务的重任。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和“热点人物讨论”等教学环节,注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专题时,选讲其《狂人日记》,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结尾作者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呐喊展开讨论:一个世纪以前,是为了拯救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新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生活富裕的环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时,“救救孩子”还有必要吗,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加速成长;在学习《左传齐晋之战》专题时,让学生认识到古人所具有精业精神和献身精神,比我们要强的多。那时打仗大概还没有工资和奖金,没有勋章和桂冠,凭的是自觉性。他们在挺身而出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过抚血金、烈士称号、家属子女待遇等等,真可是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讲奉献,只讲忠于职守,要求学生学习古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2.4通过课件、电子邮件、QQ群,打造“现代化”课堂

在《大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电子邮件或QQ流。例如:在学习《余秋雨道士塔》专题时,通过播放刀郎的《大敦煌》歌曲和投放中国的国宝却陈放在大英博物馆的视频,让学生牢记历史教训,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当然,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讨论还不够深入、理解还不够透彻的内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QQ群与老师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4]

2.5通过拓展内容,打造《大学语文》的“第二课堂”

由于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组、开发,所以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及教学的延续性,必要时可以形成相关的系列课程。结合高职校要求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所以可以和《应用文写作与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语言交际技巧)》、《文学欣赏》等课程的老师沟通、交流,形成知识链接,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其实,在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可以充分扩展其他与专题研讨相关的一切资料,也就是说学会把零散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课程与正在学习的专题有机结合起来,或适当挂起钩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要研讨的专题有一定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而有益,而这也正符合了《大学语文》的学习目标科大学生的需求特点。[5]

三、结语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教学特点、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学史、作品选、写作理论和实践过程,逐步把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当然,因为大学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学上有着较大差异,所以大学语文的学习应是开放的,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思自悟,因此具体授课方式方法也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点线结合,讲练结合,精读泛读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当然,这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回顾与前瞻[J],语文学习,2000年07期。

[2] 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年5期。

[3] 徐清华 吴春林,大学语文“四进四出”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知识产权法学 Seminar 主动海绵式 双语教学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教学建设项目“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研究”(JG0943)

一、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概况

(一)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学习知识产权规则,提高综合能力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用英语掌握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最新立法动态,并能提高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资料的阅读和撰写能力。在我国沿海的对外经贸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亟需懂外语、懂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复合人才。不过目前我国国际知识产权法学的中文教材存在数量少、教材内容滞后、过于原则且不够具体深入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直接选用第一手的原版教材、外文文献,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直接检索、查阅WTO、WIPO网站的英文资料,这对学生掌握国际知识产权的法学理论、国际条约、国际协定与国际知识产权案例等内容,将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学习路径。

(二)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的定位

双语教学根据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为:能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类门课的学习。目前双语教学所运用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在我国高校环境下,主要是指运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双语教学根据是否使用原版教材、使用汉语和外语的比例,可以分为半外语型、混合型和全外语型双语教学。因此采用何种类型的双语教学运用于国际知识产权法教学,可以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和运用。高校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外语课,重在通过使用英语让学生掌握国际知识产权法专业知识、用英语思考法律问题,并能用英语从事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实践,包括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而非纯粹语言能力的学习。

二、Seminar教学模式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Seminar”教学模式的内涵

目前“Seminar 教学模式”已经是世界各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知名学府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指学生与教师就某一专题定期共同讨论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也被称为“主题式讨论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师可将授课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要求学生对专题中的问题进行学习、探讨和研究。要完成Seminar的任务,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索大量相关英文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思考,然后形成报告,制作成PPT,在Seminar课上进行演讲和讨论。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索研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这无论是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的理论还是实践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Seminar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1.基本模式:

(1)教师确定国际知识产权法专题内容,将学生2—3人分组,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完成专题学习任务并制作英语发言稿和PPT,时间在20-25分钟左右,其余学生自学归纳;(2)演讲学生就专题运用多媒体依次发言并总结(本科学生可用英语演讲、难点处可用汉语讲解),演讲结束后其他同学就困惑用英语提问,演讲同学答疑或交互式探讨;(3)教师就专题问题进行要点梳理、难点解答和归纳。(4)演讲同学的PPT在Seminar课后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善,上传教师申请的课程公共邮箱,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并由教师上传与专题有关的中英文资料作为辅助学习内容。(5)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资料准备、英语表达、思考总结归纳以及答疑能力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占总评分的40%。

2.特点:

(1)内容与方法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层次的Seminar教学模式。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生采用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应是有所差别的。本科生的Seminar双语教学,可采用混合式双语教学,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运用英语与汉语交错作为教学语言;专题的划分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展开,重在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讨。硕士生则可尝试采用全英语型双语教学,直接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专题的内容可围绕国际知识产权法学的理论前沿而确定,打破单一教材的局限。专题英文演讲内容,除了原版教材,需充分利用WTO、WIPO以及EPO等官网的公开英文资料和案例进行检索与学习。

(2)学生主动海绵式学习与团结协作式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由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演讲特点、归纳特点和交互式特点,学生除了领会原版教材的内容外,还需大量阅读和搜集相应的英文资料。这就将学生被动式填鸭教学转变为主动利用网络搜集和吸收专题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演讲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此外由于是小组2-3人共同准备,团队的分工协作沟通尤为重要, 将学生独立封闭学习转变为共同探讨合作学习,遇到专题难点可以共同讨论、拟出英文演讲提纲,制作生动活泼的PPT,在专业英语的学习障碍上也可以互帮互助。

(3)双语交互式讨论使师生教学相长。课堂的讨论和质疑是Seminar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也是难点的部分。对于专题内容的交流、质疑、辩论,需要学生在大量课前阅读准备基础上,带着问题来上课,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将问题厘清,对于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的问题,教师及时答疑和梳理专题重点,这个阶段英语和汉语交互使用,对学生问题理解的效果较好。同时双语交互式讨论能有效针对学生问题,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教师授课而言,也可以准确把握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学生某些创新些问题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Seminar”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模式的困境与问题

(一)原版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有一定难度

在双语教学中,使用一本合适的原版国际知识产权法学的双语教材对双语教学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国际知识产权法的英文著作较多,但难易程度不同、有些专著很厚,页数过多,内容晦涩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有些则倾向与某个学术问题的前沿讨论。在英文教材众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考验教师的经验和智慧。

(二)对教师授课要求高

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法学专业知识背景,掌握国际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知识、有熟练的英语读写交流能力、有海外留学经历更佳,一般都接受过Seminar教学模式的授课,更能体会该教学模式的核心方法和特点。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进修以达到以上授课条件。其次,Seminar双语教学模式授课,对教师而言,备课量大,通常是中文授课备课量的三倍,在课堂讨论中要把握讨论动态、及时答疑,这对教师而言,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熟练的双语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编写相应的英语授课计划、采用课堂Presentation和期末考试的两种方式进行考核。

(三)课时总量设置较为不足

“Seminar”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内容量大,课前准备、课中的演讲和讨论,需要英语思维和实践,没有充足的课时,学生很难跨越母语到英语的语言障碍,开展充分的探讨。而国际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是国际经济法的一门分支学科,在高校的课时安排上,一般低于30课时,在开展Seminar教学模式上有一定难度。

(四)学生英语能力与Seminar双语教学要求的矛盾

“Seminar”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课的课前英文资料阅读量大,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英语四、六级,并在英语口语上较为熟练,否则无法在上课中进行交互式双语探讨。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有很大畏难情绪,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该教学方法无法在本科学生中直接全面铺开,需向具备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知识背景和熟练的英语能力的学生授课,通过阶段性才能有效开展。

四、“Seminar”国际知识产权法双语教学模式的完善路径

(一)多方位选购原版教材并向其他高校吸取经验

教师可以在选择教材上多看多比较或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其次,要解决购书的途径问题,利用网络和多种途径购买书籍。在挑选和比较数十本国外知识产权的书籍之后,笔者选择了Frederick M. Abbott, Thomas Cottier, Francis Gurry撰写的《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n Integrated World Econom》Wolters Kluwer, Law and business,2011版作为双语教材,因其体系的清晰、内容的基础性以及最新修订版反映该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最新变化,作为Seminar双语教学较为合适。但是该专著页数较多,学生一开始有畏难情绪,需要编写适当的教学大纲、引导学生阅读专门的章节展开学习,同时也要辅以中文的国际知识产权教材作为补充。

(二)加强授课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培养

“Seminar”教学法在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双语课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外语能力以及与学生互动掌控课堂讨论进程的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不仅包括国际知识产权法学的专业知识,还应理解英语原版教材中普通法的法理原则、内容和案例,能与我国国内法进行比较。其次是英语能力,能做到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授课和讲解专业知识,不只是诵读原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中文翻译,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授课的比例不能低于60%。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对课堂讨论中对学生问题讨论的掌控,以免讨论偏离专题的核心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要调节好讨论气氛,避免讨论过于沉闷、陷入沉默境地或过于激烈出现学生之间的不友好状况。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及时总结专题问题,用双语答疑解惑。以上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部培训、高校培训、教师自身学习三位一体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课时充足的小班化授课,激发学生双语学习兴趣

小班化授课是双语交互式教学中最为理想的授课模式。30人以上的学生课堂规模,较难调动所有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学生发言的机会受限,容易走神,教师对讨论现场的掌控也较为困难。20-30人之间的小班授课,在课时量适当增加、课时充足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较好地运用“Seminar”交互式探讨模式,在讨论中加入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得课堂讨论和教学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双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四)课后归纳总结不可偏废

“Seminar”双语教学模式的课堂讨论实践、思辨性强,讨论内容会有一定发散性,因此课后的归纳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一些争议性较强的问题,需要查找资料进行归纳,以免讨论流于形式,而没有掌握实质的知识要点。课后的归纳总结需要师生共同进行,学生重在对专题核心问题和课堂疑问知识点的双语总结归纳。教师则不仅局限于此,还要对课堂讨论的进程与方法、专题重点的增补、学生疑问的解答等等进行全方位梳理总结和完善;以达到既能提高学生双语学习专业知识的目标,又能不断总结提高自己“Seminar”双语教学法。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袁长清.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2]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出版社,2011:134-135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一、电大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由于电大开放教育中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面授为辅的方式,由此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互动时间较短,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情况缺乏有效的指导,可以说这是导致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出现众多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学习经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学生而言,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掌握的理解能力不同,其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不同,因此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当前要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其根本在于梳理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如此才能够对症下药优化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1.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写作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电大教育采用宽进严出的办学方式,并且所有的课程学习可以在3~8年完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远程教育,完成学分选修。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较为丰富,其在日常的一些学习时间会被其他的各项工作、交际等取代,这直接导致学生对电大教育抱有一种错误的看法,特别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偏见。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平时学习靠积累的学科,汉语言各个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考试考核成绩可以检验的,而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却是需要学生调动其平时的知识积累,发挥文学审美能力、文学评论创造能力等完成论文的选题、论文材料的收集以及论文的写作。而事实上平时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了错误的看法,使得其并未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积累性特点。导致在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完成论文时无从下手,既找不到要写的论题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挖掘。与此同时,这些错误的看法使得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没有提前积累材料,准备论文写作。而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想要完成一份有分量的毕业论文,更是使得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漏洞百出的重要原因。

2.学生未能掌握汉语文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重难点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工程量较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需要调动各种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才能够正确认识汉语言毕业论文,完成科学的论文写作。但是事实上,当前电大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指导课程并不是强制性的有学分要求的课程,其仅仅是一种参考指导的课程,而电大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时间限制等,使得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完成对毕业论文写作是什么、怎么展开毕业论文写作这样问题的探究,在真正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中面临众多问题。第一,毕业论文的论题选择不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根本,蕴含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内容,也闪烁着一些耀眼的文学著作、文学明珠,而这些内容刚好是没有接受过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的人都普遍掌握的知识。如大多数人都知道《红楼梦》、李白的豪放诗,因此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文学知识,没有展开独立思考,则在最后论文定题目的时候,会直接选择自己熟悉的论题,但是这类题目范围较大,使其无法在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中清晰地概述这些内容,使得自己的毕业论文没有实质性内容。第二,论文题目的制定缺少独创性。电大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缺少自主创新性教育,学生仅仅需要照搬教材内容完成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即可,因此在论文的题目确定过程中,学生往往从知网等文献网站中直接抄袭一个题目作为自己的论题,其中所涉及的论文内容也仅仅是对于别的学者的研究的重新阐述,整体上缺少创新性。第三,未能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流程和规定。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程序而言,首先展开开题报告写作,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明确写作的重难点,其次是经过文献资料、数据等的收集,编写文献综述,如此才能够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念,让自己的毕业论文具有可读性和文学价值。但是事实上,电大专业学生仅仅是确定论文题目就直接开写,并没有收集文献资料,因此整个论文即便是自己独立创作的,但也可以看出是对于前人研究的浅薄复述而已。第四,论文的写作格式不标准。对于大多数的电大专业学生而言,其论文写作不仅仅是文字内容,更重要的还有格式要求,如此才能够让整个论文更加简洁明了。但是不少学生对于电子文档的操作还不够熟练,不会自己调格式,不懂得生成目录格式。

二、电大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优化措施

在电大开放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对于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分析其所面临着的写作问题,可以窥视电大开放教育现存的教育不足。因此电大开放教育必须以毕业论文写作所反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做好专业教育指导。

1.将毕业论文指导当作教学重点

将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平时的资料收集以及小论文的写作当作是平时的教学考核所在,由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树立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正确认识。如在展开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学期作业为要求学生能够展开现代汉语教育的毕业论文的拟题,并且初步形成论文的写作大纲,并将这些作业邮件传给教师。由此提升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正确认识。即该专业是需要平时的积累学习,展开思考探究的,而非完成课堂作业即可。

2.要求学生注重写作教学积累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的论文写作思路混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主要与学生平时的学术素养不高以及论文写作能力不高息息相关。因此在电大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专业课教师要提前做好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管理。如训练学生完成资料的收集、撰写文献综述等能力。同时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电子文档的应用熟练程度。

3.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展开专业化的指导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流程的,学生要先选择导师,确定论文方向,展开论文题目的确定,明确自己的写作意义,然后才开始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尝试写作,更改成稿。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展开专业化的把关指导。如确定时间节点,让学生展开自主选题,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且与教师展开各种形式的交流,由教师把关该题目方向是否正确,同时教师的指导还要对学生有所启发,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展开独立探究学习。其次,教师要展开对学生的分类指导,在论文写作之后有的学生是论文的内容不合格,有的学生论文的格式不合格。而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展开分类指导,与学生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对其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展开跟踪分析,避免出现毕业论文抄袭等违规现象的出现。

4.完善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完善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培训,重在做好论文教学资源建设和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毕业论文工作实践,制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性的文件,提供辅导材料、课件等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放在分校教学平台上,供学员下载和学习。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既要从宏观上着眼,又要从微观上着手,把论文指导的资格培训和常规的专题培训结合起来,把网上培训和面授培训结合起来,定期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和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研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方案。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科类;培养模式;优秀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20-02

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本科培养模式的改革涉及本科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等。近十年来,地方工科类高校经过资源整合、扩大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更加平均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加高效的本科优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

近几年,地方院校随着本科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加上一大批年轻教师走上讲台,承担了更大比例的教学任务;而多数地方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较低,致使部分青年教师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上,而对教学的投入精力很少。因此,地方院校的本科生教学质量层次不齐,甚至有明显的滑坡现象。基于此,首先,青年教师应该对本科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教学投入成本,加大对青年教师担任教学任务的支持或奖励力度。对于授课教师而言,除了抓好课前准备过程外,应着重抓好下面两个环节。

1.课堂讲授过程。(1)专题讲座式教学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中获取专业知识,更准确、深刻理解较难懂的专业名词,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加对专业领域的深层次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在每一章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专题讲座的形式提高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2)小组学习法,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其教学过程可包括以下内容。①专题设计。首先,任课教师应该提出与教学大纲相关的具有研究价值或者产业化前景的专题,对涉及的主要内容、理论难点、热点、创新点,以及与生产相关的问题进行概括和引导,由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选题;其次,在讲授中,应注意理清专题的框架结构和逻辑线索,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多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拓展的空间。例如,围绕与《材料力学性能》专业课第一章中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相关的研究方向――“硬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可以分组设计如下专题:a.TiN系列硬质纳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b.CrN系列硬质纳米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c.TiN/MeN多层复合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等。这个研究方向中重点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硬度和塑性的协调性,对于目前的高端刀具和模具涂层产业化应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讲授中,应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讨论,比如在这些专题中需要使用的硬度和塑韧性的评价方法及之间的关系;此外,对这方面的应用感兴趣的小组也可以做些市场调研,了解不同系列硬质纳米复合薄膜的适用场合和实现产业化遇到的主要问题,从而通过下面“问题体验”环节的调研文献和“交流与展示”环节的讨论过程,得到任课教师的指导。②问题体验。包括资料搜集过程,即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科技论文,咨询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等。分析研究过程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消化吸收、观点整合,对现实生产中的问题进行调研、思考,形成一定的观点或研发思路。学习小组可就本组形成的基本观点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指导。③交流与展示。专门安排讨论会,每个学习小组都有机会在本专业展示自己的研究报告,同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每次交流之后,教师都要对每个学习小组认真点评总结,并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提供经验。

2.课后实习过程。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工科专业都设置“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然而,两个阶段的实习教学内容的质量亟待提高。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为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本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本年度四年级参加生产实习的人数多达175人,从而为集中带队实习带来了较多的问题,如接收实习的相关企业不太愿意,集中住宿地点较难选择和安全因素等。(2)由于人数较多,相关企业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进度,“生产实习”亦为参观实习,因此,“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几乎与“认识实习”模式相同。(3)由于时间集中和学生人数多,实习厂家只能联系较传统的国企,实习地点往往是工艺和生产技术较落后的车间。本文提出如下整改措施。(1)从原有集中时间、集中学生的生产实习过程调整为某个学期分组、分阶段的形式。(2)改变原有一个老师带一个班级的教学方式,由教研室根据现有教师的横向合作企业及学校教务处联系的本科生实践企业名单,分小方向,然后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分组安排每个方向对应的厂家、带队教师以及实习时间。这种形式的一个明显优势是能够利用本专业老师产学研课题的合作关系联系相关的实习企业,尤其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越来越多的老师和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也是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机会。(3)改进原有的通过学生递交生产实习报告的考核形式,可以结合分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

二、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

1.分级培养模式。目前本科生的专业培养过程基本可以概括为:基础课(1~4学期)基础专业课和认识实习(4~5学期)专业课和生产实习(5~7学期)毕业论文(8学期),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现有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非常低,甚至是走马观花,前文中已详细论述;第二,前两年的基础课和基础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较好,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和投入的精力明显降低,而到第七学期,专业课教学效果非常差,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论文质量更是逐年下降;第三,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需要专业课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需要老师的引导,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专业知识的应用前景,也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态度保持与初入校对待基础课学习相当的积极性,而要让专业课老师积极参与本科生的管理,增强班主任的责任心,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制定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从而鼓励和调动专业课老师的热情投入对培养本科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从第六学期开始可以对本科生实施分级培养的模式,具体方案如下。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每位同学对自己接下来的职业规划作出初步选择――“就业”或“考研”。②对选择就业的同学从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本科毕业论文的准备和试验阶段,而这批同学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首选有横向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③对选择考研的同学进行再分类:国内和国外。选择考研的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最好能够和所报学校专业的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接近,尤其是对于报考外校的学生比较重要,从近几年安徽工业大学材料专业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结果来看,通过各种渠道提前确定意向导师对于复试的成功率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几年,国内考研热一直居高不下,而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国外读研不失为一条更加明智和高效的途径,尤其对于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而又对专业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由于国外工科类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会提供较大额度的奖学金,因此选择国外读研比国内读研需要更少的经济投入,当然,无论从科研硬件条件,还是导师和科研环境等方面,国外的多数高校优于国内的整体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2.本科毕业论文新模式。结合本校本科论文的现状和已有调研结果,影响工科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整改措施分析如下。①多数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就业和考研上,因此,通过毕业论文动员和指导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②本科生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导致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在近几年尤其明显,而学校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因此,普通高校一般在本科毕业论文上的投入很少,尤其工科专业更显不足,这一点尤其对没有课题的年轻教师是个障碍。因此,每个专业分配毕业论文学生数的时候应该考虑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③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制度不严。从本校的本科生论文环节可以发现,参加答辩前提交给评审老师的论文撰写质量普遍较差,主要存在错别字较多,专业术语和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图片质量较差,与实验数据相对应的分析文不对题,英文摘要的翻译语病较多等。④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时间应该提前到第七学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弹性制。对于第六学期计划就业的学生可以在第七学期进入毕业论文试验过程,第八学期开学参加答辩;对于决定参加国内考研的同学可以适当放宽毕业论文过程的时间,可以在毕业前夕参加答辩;对于有志于申请国外读研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可以从第六学期(或者更早的第五学期)到毕业前夕,其答辩时间可以灵活安排。⑤加强学生论文写作技能的培训。实行低年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以研究方法及《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为辅助手段,对工科大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小题目,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写一些综述性的专业小论文,培养学生写论文的兴趣、技巧和能力,为日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部分地方高校的本科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围绕本科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分级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应该受到重视,培养综合能力优秀的本科专业人才和具有扎实基础的研究型人才,对于普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学校和专业课老师应该密切关注这些专业能力突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尤其要与在国外读研的本专业学生加强联系,从而为本专业学生日后的出国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渠道和连带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志俊.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2).

[2]张晓.“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抓好的三个过程[J].中国高教研究,2008,(8).

[3]王建国.本科毕业论文提前进行的可行和实践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5).

[4]王欣,杨宏志,刘志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滑的关键控制点研究[J].教育管理,2009,(8).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概论》课 专题化教学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09-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教育的主渠道。专题化教学模式是在遵循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按照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提炼成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概论》课程专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应然选择。

1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 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概论》课学科特点

(1)《概论》课专题教学能够凝练精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概论》课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是一门“史论兼备,以论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教材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宽泛,概括性、结论性的语言较多,给教师发挥和学生思考留下很大空间。如果每个教材章节都面面俱到地来讲授,则很难突出重点,学生对所讲内容也难以产生深刻印象,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达不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目的。因此,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根据该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对教学内容加以精简提炼,进行专题设计,在理论的深度和内容的针对性上多下功夫。

(2)《概论》课专题教学能够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新梳理《概论》课教材体系,将具有时代和实践特色的典型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相结合,形成主题鲜明的专题,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2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符合高职教师特点

(1)高职院校教师相对于本科院校教师来说,理论视野相对狭小,涉及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不高。专题化教学模式下的流动授课,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理论兴趣,选取自己所讲授的专题并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使专题讲授精巧而深刻,发挥不同专题授课老师在理论知识和教学上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2)《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流动授课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师授课效果给予评价,对老师产生压力和动力,潜移默化中起到一种激励和监督作用,增强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1.3 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1)高职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于本科生有一定差距,有限的课时内要让高职学生接受教材全部内容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概论》课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专题化设计。

(2)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相比注重形象性思维。专题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形象,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形象的教学内容中,符合高职学生注重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3)高职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与本科生相比较为薄弱。专题化教学模式能够针对高职学生该特点,为学生创设开放、自主的知识传授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高职学生的青睐。

2 我校构建《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校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自控能力不强,加之高职院校专业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轻视与排斥的心理。为了使《概论》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我们在专题化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2.1 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

我校《概论》课专题教学内容设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紧紧围绕主线、主题和重点,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形成既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四大模块,十七至十八个专题,如表1所示。

2.2 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

(1)实行“专题授课、多人一课”的授课方式。

我校的《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曾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班级固定,教师轮流。《概论》课作为我院二年级开授的课程,在课程开设前一学期期末,课程组老师就要通过协商讨论,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顺序和自己的学识擅长,确定专题内容和搭档人员,合理划分每个人所要讲授的专题。

(2)坚持集体备课。

课程组教师针对《概论》课专题教学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过程中就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讨论,为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每个教师都要为自己所负责的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交初稿,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评议,交流经验,相互借鉴。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

《概论》课一般都是合堂教学,班级人数多、教材内容较为枯燥、政治理论性强,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系统讲述、课堂讨论、影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课程组教师的努力,《概论》课成为我校精品课程,我们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大量与该课程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4)理论专题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我们在专题化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视,专门制定《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教学主题逐一对应并相互串联,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考察(对象为潍坊各企事业单位、潍坊烈士陵园、鸳都湖湿地公园、寿光菜博会、寿光三元朱村等,参观考察结束后学生提交感想或论文)、社会调查(学生分小组深入农村、街道社区调查或进行个人访谈,了解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形成调查报告,教师进行动态答疑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直观感性认识,从总体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2.3 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

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也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过程严谨化。专题授课模式下,《概论》课程的期末考核在所有授课教师会商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出题和打印试卷,并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要求每一个学生按时到指定教室参加考查,没有按时参加考查的学生坚决不予成绩。学生平时表现都有严格的加减分标准,对一学期旷课三次及以上的学生坚决不予及格。

(2)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查相结合,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出勤、作业、课堂问答等组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主观试题构成,出题灵活开放,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核结果民主化。由于班级固定,教师轮流,作业和考勤等存在判定尺度上的差别,我们对学生期末考核和平时成绩的判定形成教师会商机制,由最先给此班级上课的老师给定成绩,但是要充分听取其他给此班级上课老师的意见,必要时由不同老师打分,取平均分,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专题化教学模式实施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专题化教学模式实施需要学校各有关部门和教师的统筹合作

专题化教学是一个涉及学校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齐抓共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专题化教学做好统筹,在上课时间安排和师资配备上予以充分协调。课程组教师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专题化教学过程中密切协作,遇到问题经常沟通交流。

3.2 专题化教学模式要注重授课教师和教学专题的衔接

《概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流动授课,教师更换打破了学生对课程的固有思维,难免使学生产生一些不适应。因此,第一次上课时,专题授课教师要向学生认真介绍本课程专题授课的改革情况,并指出本学期将要上本课的搭档老师及所要讲的内容,避免中间更换教师的突兀。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要着重向学生点明课程各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避免学生对专题转换的不适应。

3.3 专题化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课外自学必不可少

专题教学模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不能将教材内容中的细微之处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因此,《概论》课要课堂专题教学与课后服务相结合,给学生以必要的课外指导。对于课堂上没有直接涉及但又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教师要抽时间指导学生课后重点阅读或通过网络论坛展开讨论和答疑,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授人以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习教材的必要方法,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3.4 专题化教学模式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是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者,教师业务素质直接关系着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实效,这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专题化教学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专题化教学的跳跃性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章节思维,重塑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专题化教学更强的探究性要求教师加强对教学艺术的研究。比如,课堂讨论过程中时间的安排,讨论内容的引导,演讲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演讲点评时机的把握等都需要教师通过专题化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齐晓安.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教学体系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9-82.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中,《概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考和选择权利的剥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一、专题教学模式的界定

专题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系列专题,授课教师围绕专题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讲授到底,而是在各领域有研究的教师轮流开展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专题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从而提炼出若干专题,打破了以前按章节进行授课的内容结构。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必须将《概论》课的教学重点由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学校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把是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作为《概论》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标志。专题式教学使教师在相互碰撞交锋的各种信息观念情景氛围中,将相关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被教师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切合时代特色的专题,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2.专题化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为教师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把《概论》课讲好、讲透,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的确不容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博学的知识,具有精湛的讲课艺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题化教学模式改变了通常是让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完成《概论》课的讲授。专题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讲授自己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几个专题,这样教师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可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加上高职院校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排斥心理。怎样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概论》课,提高教学实效,专题化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进行一些探索,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概论》课具体划分为七专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二,思想的主要内容;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政外交国际战略;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专题七,时政热点近年来时政热点问题,包括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等。1.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1)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就《概论》课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这一方面能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2)实行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学校按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讲授。多个教师授课是《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如有些教师学的专业是法学,可以专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专题,有些教师是历史专业的可以专门讲授思想。这样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和透彻地讲解每一个专题。(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概论》课一般是合班上课,上课人数较多。《概论》课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所优化。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概论》课程”,依托APP客户端或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2.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学校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过程严谨化授课教师必须在该课程考试前一周将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名单通知学生所在系部。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若擅自参加考试,成绩无效。(2)考核结果民主化班级固定,教师不固定,作业和出勤在判定尺度上有差异。对学生的最后考试和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协商机制,给予学生最终综合成绩。如果有必要,评价通过不同的教师计分,取平均值,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通过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等考查方式进行。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开放性试题构成,题目灵活,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

[2]刘万英.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2.11

[3]刘小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

[5]于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6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概论”课 专题教学 创新设计

[作者简介]戴剑飞(1975- ),男,土家族,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国家学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四川 成都 61006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专项任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系统化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和2013年度四川师范大学重要教学成果培育计划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坚定‘三个自信’视阈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一体化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0-02

“05方案”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学分比重最大,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概论”课有了好课本、好环境,越来越多的“概论”课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认识到专题教学是把好的教材体系转换成好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系统化视角“概论”课专题教学界定创新

目前,关于什么是“概论”课专题教学是比较混乱和模糊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概论”课教材内容简单地分成若干专门问题来授课,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过程管理理念,忽略了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方法组合,教学主体融合,教学科研配合这一系列重要方面和环节。所以,“概论”课专题教学应当是坚持系统化、过程管理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以“马工程”统编教材为蓝本,在教师团队主导下把教学内容重组为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联系的专门问题,创设与之匹配的教学条件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激发教学主体潜能,进行专门问题教学、教改研究及科学研究的过程。

二、整体性角度“概论”课专题教学设计创新

“概论”课系统化专题教学理念转换成专题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专题教学具体方案设计。“概论”课专题教学整体性设计须同时考虑专题教学纵向各环节与横向各板块:教学主体与管理主体,课堂场所与课外空间,历史经验与现实诉求,内容与形式,前提条件与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专题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主体设计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设计:一是设计如何提高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分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理念、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具体方案,以此有效提升专题教学管理水平;二是设计如何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及团队建设水平的具体方案,以此有效提高教师专题教学水平;三是设计如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案,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专题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组织、效果评价设计

在专题教学目标设置环节,要科学构建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知识、情感等综合目标体系;在教学组织环节,要合理设计教学组织活动:一是专题教学准备即教学信息收集、教案撰写、课件制作等;二是专题教学实施中导入、正课、结课;三是专题教学课后延伸学习、科研与实践。在效果评价环节,要科学设计专题教学效果衡量指标与标准、主体与流程、反馈与运用等。

(三)专题教学内容与形式、条件与环境设计

首先,专题教学内容设计是关键,须根据课程性质、学生专业背景和现实需求对教学内容重组,打破教材体系,使主题更突出,学习更有价值,教学更有效;其次,专题教学形式是重点,好内容需要好媒介、好方法、好途径,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讲授、讨论、研究、模拟等形式的组合方案,坚持法无定法、灵活多变的原则;最后,专题教学条件与环境是保障,设计要注意时间、地点(课堂、课外)、人力、物力、资金等教学小环境创设及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利用。

(四)专题教学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设计

政府主管部门从宏观层面对专题教学的政策措施、技术平台、学科平台的设计;学校、学院从中观层面对领导参与、机构设置、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设计;教研室、教学团队等从微观层面对专题教学具体运行制度、机制的设计。

三、发展性视野“概论”课专题教学实践创新

(一)“概论”课专题教学实践创新经验总结

北京大学“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9月新开设的“邓小平理论”课,率先成功实施“专题讲座”。“05方案”以来,各高校都在“概论”课专题教学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在“概论”课专题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率先示范的作用。分别从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专题讲座式的授课办法,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宽松的考核办法,全年滚动的排课方式,学生自由的选课办法,“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经验:一是敢于打破常规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由知名教授领衔组建专家教学组承担教学任务;二是重视课前收集社会热点和难点以及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三是丰富教学环节和手段,学生通过看展览、观专题片等方式参与;四是组织领导得力,形成由校党委和行政部门直接领导、由教学单位具体组织的协调机制;五是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学校党政机关与教务部门和有关院系负责同志一起研究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队伍建设问题。

(二)新形势下“概论”课专题教学实践创新展望

当前,“概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现状是:教材更显权威性,但教师可操作性空间仍需拓展;教师更享主导性,但教学政治性面临挑战;学生更有积极性,但“入脑、入心”有效性仍有差距;管理者更具可控性,但管理科学化水平仍需提高;专题教学更有针对性,但知识的系统性还需加强。各高校必须结合地方特色、学校性质、教师状况和学生现状等诸多因素,坚持“全面创新、系统设计、分步实施、打造特色”的理念,注重从四个方面创新实践:

1.共同商定专题教学内容。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单方面或教师在部分了解学生基础上确定专题教学内容。存在学生参与不够,管理者几乎不参与的问题,教师根据经验或部分调查数据来确定专题教学内容难以保证其政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须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信念教育”目标,遵循“精简、有效”原则,在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下把教材体系重组成十个专题的教学体系:第一、二章重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第三、四章重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专题”,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专题”,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理论专题”,第七、十三、十四章重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专题”,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第九章、第十二章重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专题”,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专题”,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专题”,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专题”。

2.共同设计课堂专题教学各环节。首先,设计编写突出专题教学特点的教案;其次,设计制作突出专题教学多元目标,展现专题教学重点内容,重视学习测评与培训,充分利用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的专题课件,使专题课件内容选择适当,色彩搭配合理,操作流畅明快;最后,设计“模块化”专题课堂教学活动,即把整个课堂90分钟切分为“讲、看、论、行”四个模块:教师主导讲、学生参与讲,师生课堂共看视讯资料,师生就某个难点、热点问题课堂讨论,师生课堂参与情景模拟(虚拟实践)和知识能力测评。利用“模块”平台充分展现专题特色,让师生在“有机”组合的讲解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式、情景参与式等多元方法中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避免教师“一言堂”和“空对空”所导致的单一化、僵化和封闭化,使课堂节奏紧凑有序、气氛严肃活泼、师生教学相长。

3.共同创新专题教学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创新是专题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考核更多重在学生知识考核,忽视行为、能力、思想等内容,更多是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考核,而忽视了管理者、学生、教师之间互动考核设计。所以,“概论”课专题教学考核应当创建学生考核和教师考核体系。学生考核实行“课堂表现+卷面知识+实践能力”考核,平时课堂表现占10%~20%(由教师和同学评定),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50%~60%(开卷考试),实践能力占20%~30%(据虚拟实践、课外实践和校外实践表现核定)。教师考核坚持教学相长理念,实行“师生互动、团队互动、管教互动”考核。学生、同行、专家、管理者设置一定权重来考核。管理者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评教,聘请专家指导性评教,考勤规范性评教;教学团队以听课、赛课、说课等方式同行评教;教师以面对面、网络等多种交流方式让学生评教。评教以量(质量和数量)、德、能、勤为考核内容,以不合格、合格、优秀为考核等级(在每个等级里再细分三个等级,用数字1~9对应表示),以月度、期终、年末为考核时间。彻底打破传统单项度考评、为考评而考评的模式,真正创建全面化、全程化、互动化、现代化、常态化、制度化的考核系统。

4.共同拟定课外实践教学方案。目前,“概论”课6个学分中实践教学应占2学分,让教师把专题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视野拓展到社会,经历深入到生产一线、基层,使师生的教学研究更能“接地气”。让师生在“研究”和“体验”中受教育和升华,形成“课堂虚拟实践+课外研究与体验实践”体系。“课外研究与体验实践”包括“课外研究”和“课外体验考察”。学生“课外研究”实践即以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读经典或搞调查基础上完成与课程相关的小论文和调研报告。教师“课外研究”实践即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目标,把教学团队打造成科研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与专题相关的教改研究、科学研究和课题申报,形成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助教学的良好机制。“课外体验”实践则坚持“实践育人”目标,创建体现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田野考察”“红色文化考察”,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企业考察”,富有生活味道的“街道、社区考察”等品牌活动。让遴选出的学生代表参加实践考察活动后在课堂分享考察体验,用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来教育其他学生。让教师走出书斋,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第一手教学素材使教学更生动。

5.共建专题教学网络平台。管理者、教学团队、学生三方共同设计开发、共同维护管理“概论”课专题教学平台。首先,明确专题教学网络平台目的是实现专题教学现代化,即公开、互动、适时、高效。其次,确定专题教学网络平台共10个一级栏目:教学科研团队、专题内容、专题教案、专题课件、专题课堂教学、专题考核、专题实践、经典史料、时事资讯、互动在线。最后,科学管理专题教学网络平台,确保师生利用网络平台适时互动、全程考核。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5]蒋贵凰,张欣瑞.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教学专题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03-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硕士研究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201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一开始设置时,就对该门课程提出了专题式教学的要求。专题式教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如何开展?如何通过专题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谈一谈课程教学认识和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什么要采用专题式教学

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教学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即“怎么教”的问题是由“教什么”和“向谁教”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实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步步高、步步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这种重复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本科生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则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无论是作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还是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对象和内容上都具有客观性、确定性,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无论在教材编写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上的相似甚至重复问题。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随之产生的“重复施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施教不但未能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施教”,成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就不能“面面俱到”的去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而是要选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精讲”,聚焦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讲授,实现“步步高、步步深”。“专题研讨式教学有利于舍去他们学过的简单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他们提供广阔、多维的视野,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能够激发研究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适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研究生教学要引导学生“把脉”专业领域最新学术理论前沿,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领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解答这些问题。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突出特点,这种学习特点不仅体现在专业学习上,而且渗透和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硕士研究生是以探索和研究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满“研究性”、“学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只有采用专题式教学,突出教学的专题性、研究性、学术性,才能适应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

发挥教师的学术研究专长并以科研支撑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需要采用专题式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要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讲授,内容非常广泛而且涉及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具体到某个教师而言,其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却具有有限性。如何克服这种结构性矛盾呢?答案就在于专题式教学。如若采用专题式教学,每个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集中力量去准备自己擅长的教学专题,精心打磨教学专题。每个老师都拿出自己最擅长、最好的教学专题,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教学专题都是“精品”。另外,采用专题式教学,教学团队的老师们采取“接力棒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采,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一个老师从头到尾讲授好得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如何设计教学专题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上应主要采用专题式教学,这已基本形成共识。“专题式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众多高校和教师的认可,我们应高度重视专题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完善。”[3]但问题是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上,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究竟如何实施专题式教学,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还不是很多。专题式教学研讨需要向具体课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否则,专题式教学的探讨就会停滞在必要性、重要性阐述上,难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性的专题式教学研究成果。

什么是专题式教学,人们的认识也是比较一致的,即依据教学大纲但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教学专题,以教学专题为内容载体进行教学。“所谓专题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既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4]可见,专题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设计教学专题,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专题,那么专题式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要把设计教学专题作为专题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来说也不例外,首要的是设计教学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专题的设计过程实质上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要在深刻领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来设计教学专题。具体来说,专题设计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教学专题设计要坚持整体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实行专题式教学,使得在教学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具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很随意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能讲什么就讲什么”,而要从增强硕士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一根本教学目的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中的重大问题都应当有所涉及和覆盖,从而保证教学专题在内容上的覆盖面和整体性。

其次,教学专题设计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设计教学专题的立足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硕士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遇到的社会现实诸多问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等,往往提出很多尖锐见解或者疑虑,且超出教材范围,需要教师予以及时的、合理的、细致的解读。”[6]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当前经济能不能持续发展?如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能不能避免国强必霸的逻辑?这些问题是学生关心的,也是存在疑惑的问题,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给予关注并在教学中进行回应。

最后,教学专题设计要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7]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说服力就必须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要以学术性和理论性来支撑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要通过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来“征服”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为面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专题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应突出学术性、理论性。因此,在设计教学专题时,要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将学术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渗透在教学中,保证教学专题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相同步。例如,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及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当然,吸收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不仅仅限于国内,同时还包括国外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和借鉴。

遵照上述专题设计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团队设计出以下教学专题,并以此开展专题式教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地位研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研究。(3)新常态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研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其优势研究。(5)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7)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研究。(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研究。(9)全面从严治党研究。(10)和平发展问题研究。这些教学专题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突出了党的十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当然,由于各个院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再加之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认知和选择上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专题的设计上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设计的教学专题对于其他院校来说可能仅限于交流、参考和借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如何组织实施

专题式教学不仅需要完成设计高质量的教学专题这一“硬性任务”,同时离不开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实施,这是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组织实施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教学团队集体讨论确定教学专题。对于专题式教学来说,设计教学专题、确定讲授哪些专题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教学专题一旦确定,也就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专题。因此,要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力量,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教学目的、教学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就教学专题的设计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而确定教学专题。然后教学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认领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专题,将教学专题的研究准备、课件制作、教学等责任落实到人。一般来说,每位老师可以承担2~3个教学专题。

2.教学秩序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实行专题式教学,每个班级将会有多位老师轮流上课,“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是每个老师对于特定的某个班级来说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这样就容易出现老师不愿意下心思去抓教学秩序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出现课堂纪律不佳的状况。这是专题式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上课毕竟不同于听学术报告和讲座,适当的教学秩序管理和维护是必要的。专题式教学的教学秩序管理和维护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是每位上课老师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做好教学专题的讲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抓课堂纪律。二是每个班级配备专门的助教老师,专门负责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3.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专题式教学的典型特征在于以教学专题来“编排”和设计教学内容,以教学团队“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则没有什么显著性特征。实际上,“教无定法”,什么方法和手段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来开展专题式教学。

4.课程考核问题。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考核要体现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学生最终成绩可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课程作业来确定。考试题型要突出主观性、现实性和开放性,主要考察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5.教学专题完善和更新问题。“教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式教学的完善问题“永远在路上”。每一轮专题式教学结束之后,都要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和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交流和总结,要根据教学反馈和教学总结来完善教学专题、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及时反映和体现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学专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更新。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复施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93.

[2]王晓宏.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58.

[3]卫志民.专题式教学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与完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58.

[4]荆钰婷,谭劲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5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一、“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背景

“概论”课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长期以来,我们严格遵循教材的章节结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讲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仍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此,我们始终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和束缚,又常常顾及到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和限制,加之对开展专题式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尽管很早就有人提出过采用专题式教学的想法,但是一直都没有得以真正实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概论”课教学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学校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和医学教育的实际,从长远发展和全局出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对全校课程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概论”课的课堂理论讲授学时也由原来的80学时缩减为56学时。如果“概论”课教学仍然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逐一讲授课程内容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不仅在很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课程讲授任务,而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突破固有的限制和束缚,主动、尽快地找到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根据这些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并借鉴一些高校的相关经验,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决定开展专题式教学。2011年秋季,我们首先对七年制的医学生进行了专题式教学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专题式教学在全校各层次的“概论”课教学中全面推广。可以说,专题式教学既很好地解决了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经过几轮的实践和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概论”课教学中基本形成。

二、“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

(一)专题式教学的实施

1.专题的设置与教学安排

专题式教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提高专题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实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以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依据,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任课教师的特长,确定了如下十个专题:

专题一:“毛泽东与中国革命”(6学时),是依据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主要围绕毛泽东展开,力求以了解伟人毛泽东和感受其强大精神为切入点,通过重点讲解毛泽东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贡献,将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展现给学生。

专题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教学在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等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讲解。

专题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学时),是依据教材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力求使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专题四:“次贷危机”(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学习和了解“次贷危机”的相关内容,并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专题五:“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力求使学生在世界政治制度比较视野中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专题六:“文化漫谈”(6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从认识和感受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七:“构建和谐社会与民生问题”(4学时),是依据教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内容。

专题八:“台湾问题”(4学时),是依据教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个专题主要是围绕台湾问题的产生、演化、解决并结合“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深入的把握,同时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有进一步的认识。

专题九:“国家战略与软实力”(6学时)和专题十“苏联解体原因”(4学时),是依据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的相关内容设置的,这两个专题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视角,使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有所把握。

除了上述十个专题的内容外,我们还依据教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在第一次课安排2学时讲授绪论,力求使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内容有所掌握。由于上述设置的专题不可能覆盖教材的全部理论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课堂专题讲授与课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课程。此外,在教学中我们预留出4个学时用于期末答疑和考核。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中,由于任课教师是根据个人特长选择讲授专题,在同一授课对象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对各任课教师随机排课,第一次课的任课教师在讲授专题前,需要首先讲授绪论,结课的任课教师负责完成期末考核等任务。

2.课程的考核方式

在专题式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课程考核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力求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积极用正能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课外实践和期末卷面考试三个方面完成课程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堂考核占30分,主要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课堂互动表现、参与活动等;实践考核占20分,主要包括开展辩论赛、组织读书报告会写读书体会、读经典文章写体会等;期末考核占50分,主要是以开卷形式,通过一些开放、灵活的试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题式教学的效果

为了把握专题式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接受过专题式教学的学生随机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从统计数据看,专题式教学显现出了改善教学效果比较突出的优势。比如,在“您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回答中,选择“专题式教学”的占31.1%,“严格按章节教学”的占4%,“填鸭式教学”的占2.6%,“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的占54.3%,“创设情境教学”的占53%。在调查对教师组织教学情况的看法中,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3.2%,“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占43%,“教师的角色更偏重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占47.7%,“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的占41.1%,“专题式教学”的占55.6%,“案例式教学”的占21.9%,“多媒体教学”的占58.3%。可以看出,“严格按章节教学”受到多数学生的排斥,专题式教学则受到了较多学生的认可,而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教学形式,也都在专题式教学中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

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专题式教学是更受多数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专题式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专题式教学的效果要好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当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专题式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方面。比如,在学生的课堂表现方面,认为“认真听讲,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有个人特色的学习,在互动与合作中建构和理解知识”的占18.5%,“能认真听讲,但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就是为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占42.4%。当学生和老师的观点不同时,认为“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占11.3%,“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藏在心里”的占25.8%,“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主动”的占37.1%,“去查相关资料,自己搞清楚”的占25.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认真地听课和学习,其中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下学习。多数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和听课,这与他们多年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形成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有51.7%的学生认为“内心形成的对课程的看法和固有的学习习惯”影响着自己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专题式教学,也需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三、“概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我们在开展专题式教学以来,总体上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在这方面经验缺乏、能力和条件有限,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对专题式教学进行探索和完善。具体地说,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努力树立和践行现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帮助和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等多方面获益,要更加重视教学的正能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力。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在回答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时,认为“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要求”的占8.6%,“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占17.9%,“拓展视野,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占17.2%,“应付考试、拿学分或以后考研需要”的占15.2%,“接受所谓‘洗脑、说教’”的占4.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能以一种端正的态度学习课程并希望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去学习,实用心理比较强,学习动机过于功利化。学生以这种状态学习,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改善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应该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良好的教-学观念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也要努力在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2.需要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与专题的独立性的关系

“概论”课教材所体现的理论体系、逻辑顺序和章节结构使课程具有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的一种需要。然而,从教材到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教条式地把这种整体性完全搬到教学之中,而是需要我们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专题式教学实际上是对课程原有整体性一定程度的突破和重组,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在新的层面上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在专题的设置上,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随意取舍。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与教材在基本体例和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又能结合最新的理论成果、社会发展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们在追求专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题的设置应在全面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逻辑顺序和理论体系适度灵活把持,力求减少随意性,体现科学性和严谨性,努力做到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真正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26-02

一、前言

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众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集合,更是对这些课程的内容的归纳和应用,因而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所区别。在笔者目前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存在懈怠情绪,忽略了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提升;其次,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章节来安排教学,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不能有的放矢,效果不明显;最后,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知识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使得学生学懂了但不会用。

纵观我国高校“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知识应用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提出在“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课程中运用“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研讨式”教学和研究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1],目前已经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2,3]。“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优选方法。对本门课程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更契合其“综合型、应用型”的特点,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水平[4]。

二、教学方式探索

针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作者进行了以下探索:

1.通过建立适合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

(1)对新旧知识点进行区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专题”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

(2)将课程内容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将模块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立体化”呈现。

2.基于对本课程的“专题研讨式”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

(1)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开展以专题学习、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知识点的应用等为主题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毕业设计质量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方案

通过对专题研讨式教学模式和课程特点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以下实施方案:

1.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将课程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区分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将新知识点以“专题式”和“讲座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旧知识以“专题案例式”和“讨论式”进行内容组织。将新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按每一小节课作为一个讲座单元,精选与新知识点相对应的案例,并作为第二小节课的课堂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第二,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按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设置的“专题”之间要有连续性,确保每堂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按照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将课堂内容以“理论专题”和“案例专题”进行组织。

(1)理论专题。与专题研讨式教学相适应,确定的课程理论专题内容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专题研讨式”教学将知识点按照实际应用顺序逐步推进,而非按照传统的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这种“专题研讨式”的内容组织方式是基于学生对前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既考虑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系,也考虑了知识的应用顺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2)案例专题。基于教学专题,对应用性较强的内容设置“案例专题”(见表2)。通过理论专题与案例专题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2.综合采用“专题式”、“讲座式”、“案例式”与“讨论式”教学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对全新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式”、“讲座式”教学,并在某一专题讲座开展之前将讲座提纲提供给学生。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讲座式”基于学生前期的专业知识基础,把新知识点分割成一个个专题形式,而每一个专题讲座之后,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之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与该次讲座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完成。

(2)以案例形式容纳旧知识点,课堂主要以“案例式”和“讨论式”为主要组织模式。教师通过前期的知识点总结和案例精选,把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按照给出案例案例讨论案例讲解知识点总结给出练习案例小组讨论完成相互点评为顺序组织课堂。

3.创新考试模式,促进“专题研讨式”教学推广。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考试安排上,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应用能力的考核。拟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1)对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侧重主观题,减少客观题。

(2)考试内容侧重对知识点和基本概念的应用,减少对知识点的直接考察,突出考察应用能力。

(3)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将学生课程中参与讨论、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量。

四、结论与展望

经过一年的专题研讨式教学改革试验,作者所带毕业班的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成绩较往届学生有了显著提高,学生课内外的反馈也明显好于往届,而作者这门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也从原来的90.2%提高到了96.6%。

虽然专题研讨式教学的初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如专题设置不够完善、新的考核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完善研讨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F P.German Education Past and Present[M].New York:General Books LLC,2010.

[2]L C,L M,K M.A Guide to Teaching Practice(Fifth ed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4.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 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 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 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 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专题式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