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题材。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材料来源。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

其具体原因是:

1)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念。

2)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或称繁荣中的危机)。

3)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

从社会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十多年来,我国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对于开创广大人民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设计创作中也出现不少好作用。但由于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刚刚建立,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形势,行业的兴起更是基础薄弱。出现上述情况是基于根本的设计观念模糊:

1.对环境认识的模糊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把室内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即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设计,把建筑室内空间内涵与建筑设计割裂开来。实际上,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它们都是属于建筑设计范畴的。

室内环境的设计究竟包含哪些东西,这是值得进一步弄清的问题。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当今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

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对于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艺术和现代室内设计工程管理等。这门学科最广泛地包罗人的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内容,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设计应充分体现人的价值特征,必须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寻找和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研究室内环境问题,要研究人的多种生活体验,研究人的感觉、知觉、习惯、智能和各种生活活动规律以及人对于室内环境的各种反映等。

室内设计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建筑室内空间往往以自身形象(包括空间形式、节奏和秩序)和相关的装饰手段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不同的室内空间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具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弱觉等来完成)如果不从以上室内环境意识的观念出发,社会造成设计思想的混乱。

2.在社会文化变革,建筑文化变革中出现的模糊观念。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为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引进,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典雅的、通俗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潮在无选择的传播。总的说来,对于我们拓展视野、更新文化观念、繁荣艺术创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建筑(包括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在外来建筑思潮影响下,使我们在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之下,普遍表现为求新、求异,或追求多样化。这种倾和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后现代主义恰好不谋而合。我们讲的拼凑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倾向的有意无意的表现。这是当前典型的室内设计的社会模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建筑思潮,由于其形式和内涵的多样性和通俗性,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时尚建筑形式。后现代主要针对现代建筑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的另一种颇具哲理性的创作方法,它对于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社会上对多种建筑形式的生搬硬套,或者照抄一些后现代建筑师作品的某些细部,实际上它的建筑内涵十分浅薄,有的甚至与后现代的基本思想的混乱表现之一种,其直接原因是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脱节。

3.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某些社会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设计创作的正常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使室内设计创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其中主要是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冲突。有的人为了单纯追求效益而盲目顺应甲骨文方要求。某些暴发的老板没有文化素养,在他的设计下出现华而不实,谈不上什么文化品味的东西,一些奇而不美的低劣设计普遍出现,严重损害了建筑的功能和价值。严格说,这是丧失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甚至是出卖职业道德,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4.室内设计材料使用的模糊观念在不少室内设计工程项目中出现盲目使用高档材料的倾向。有的人自知设计没有什么内容,便用大量高级材料去掩盖设计上的缺陷,这也是当前设计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倾向。

建筑空间是由一定实质材料的界面所组成,选用不同材料的结构和围护构件,按照材料,基本性能和力学规律围合成的室内空间,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的审美要求双重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在室内出现不同形式的空间界面(如蓬波杜中心的金属结构天棚、居室中的木屋架等)在室内产生各种形式的线、面、体等空间构成要素,这是材料与结构对室内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某些新材料构件的应用,如大型玻璃隔断,使室内空间出现通透感,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层次变化,这些都改变了传统建筑形式和它的设计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间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

另一方面,材料因为体现了本性才获得价值,材料的质地和肌理可以加强空间环境效果,并使它的基本形象更具有意义,所以任何材料的运用都应体现其本质,如建筑材料中的木材料的运用都应体现其本质,如建筑材料中的木材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性特征的材料,人们都愿意接近并喜爱它生动的纹理和天然光泽,在使用时有意去表现它。砖是一种普通材料,但在当代建筑师心目中仍然把它看做一种富于自然品格和表现力很强的材料,国外不少低层住宅、办公室和一些文化类建筑室内,普遍采用清水砖墙,在现代环境中不断更新其材质和表现特性,砌筑方法,开发其新的肌理,使它发挥更大潜力。

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

室内设计的各种意图,必须通过材料的合理运用来完成,可以用在室内环境中的材料很多,但要达到合理运用则比较困难,我们应当学会主动驾驭材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不能盲目乱用,甚至无原则的高级材料堆砌。对于高级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应重点突出,体现高材精用的原则。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设计与企业创新

在已有的文献中,企业创新主要集中研究的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很少研究企业设计管理如何在企业创新战略中发挥作用。陈劲教授提出,创新资源投入是保证企业成功进行技术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获取和资源利用成为全面创新投入的两务主线,他的研究揭示了对三种创新绩效起关键促进作用的投入项目并显示产品创新方面企业对于开放度和开放模式的管理存在一些偏差,企业对于工艺创新方面可以调节技术/互补资产投入比例,适当增强研发投入与工程活动相配套能够有效促进工艺创新[2]。许庆瑞教授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创新的分析,提出走向创新型企业的三个步骤是“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同时定义了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具备完善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提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服务、经营模式的企业[3]。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企业创新是将全面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自身在其核心品牌价值的指引下,通过广义的设计管理,以设计作为相关产品研发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等手段,从而可持续地为市场提供极具创新理念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用户体验。

1.2设计管理与企业创新

设计管理(DesignManagement)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企业中的设计管理分三个层次:战略、经营、设计部门的管理[5]。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开发新产品,而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把握,管理实施就成为设计管理的具体化表达。美国著名眼镜生产厂商奥克利公司(Oakley)提出“:成功的设计管理者在很多方面与一般的管理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最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创造力和处理多变而具有弹性事物的能力方面”。现在企业的架构多基于经典的管理学理论,企业创新是基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6],而管理层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乃至销售回收等方面了解甚少,仅用管理学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创新很难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单纯的企业管理理论无法指导产品———这一企业生命线的创新,亦无法指导企业从品牌价值战略的角度来进行一体化的创新。从这一现实情况来说,未来企业创新需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单纯的管理层决策模式向设计管理决策发展,这样可以让企业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行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更加统一完整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法与实例分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由于缺少进入实际企业调研的机会,因此研究方法主要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亦可称二手资料分析法[7]。具体主要分为企业相关信息初步认识了解(ExploreTopics)、信息整理分析(Analysis)以及提出相关结论论点(Conclusion)。其中信息的了解与信息的整理分析可结合同时进行。

2.2研究对象选择

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以设计管理驱动企业创新从而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企业作为研究案例,包括韩国三星公司(SAMSUNG),美国苹果公司(Apple)以及泛亚公司(PATAC),三家公司的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2.3案例分析

2.3.1三星公司分析三星以设计为杠杆,撬动整个企业高速发展。过去三星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制造方面,以“批量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模扩大、出口为主”为目标,谋求价格制胜。这种经营方式很自然地导向过分追求产量,接着会发现附加值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薄。而且,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一种糟糕的联想———SAMSUNG是廉价货的代名词。一场扫荡韩国的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随着资金链条的收紧,通过举债进行低成本扩张的路难以为继。处于困境中的三星不得不大幅削减产品线,同时还必须提高盈利能力。在这一关头,三星集团的龙头子公司———三星电子率先走上设计驱动企业创新变革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其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星电子产品的定位和经营模式上。新目标是要让三星成为“数码时代的领导者”。所有产品统一在“三星数字世界欢迎您”的旗帜下,核心是“Makethelifeeasierricherandmoreenjoyable”(使消费者的生活更方便、更富裕和更快乐)。过去三星处在微笑曲线(SmilingCurve)[8]的最底端(如图2所示),现在三星通过以设计为手段,通过设计为核心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从而逐步夺取了顶端研发设计和市场管理的高附加值。为了满足重点客户群,就要使产品的工业设计符合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品牌管理方向,突出时尚、个性和前卫。三星通过以设计作为管理决策的重中之重,提出设计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三星主席Kun—Hee曾经指出,智力资源将在21世纪这个“文化的时代”里决定一个公司的价值,公司仅仅销售产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于它的设计和其他创新能力。“设计”被定义为三星的核心战略,而其产品的性价比则不再是竞争力的最重要筹码。有过汽车行业从业背景的美国设计中心主管JeffMcFarland进一步丰富了三星“理智与情感平衡”的根本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设计进步、审视设计观念的指导方针。欧洲设计中心主管MarkDelaney和CliveGoodwin率先在欧洲实行统一的外观战略。而后通过公司的全球网络推广到全球范围。EricKim强化了产品实际与宣传形象的统一性,完善了三星“设计为先”的发展战略。2.3.2苹果公司分析美国苹果公司通过运用创新的设计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消费者的感受纳入设计管理体系,同时在设计管理中着重强调品牌形象从而将苹果从一个濒临破产的电脑公司提振成现在的市值第一、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创新型电子产品巨头。苹果公司的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目前尚无法复制的设计管理是苹果公司成功的重要手段。虽然特别,但是依然可以用一些典型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首先对苹果公司的组织结构[9]进行分析。简约是苹果组织结构的关键,如图3所示。组织流程图简单得难以置信,没有其他公司爱用的虚线图或责任矩阵图。绝大多数公司把损益情况看作是对管理人员问责的最有力依据,而苹果彻底颠覆了这一金科玉律,它认为损益表让人分心,只有首席财务官才会考虑。在这样独特的设计管理模式下,苹果公司形成了这样一种指挥控制结构:创意在高层而不是在低层分享,这样可以保证苹果高效地创造和执行各种创意,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产品。此外,苹果在设计以及技术方面的领先为它这样的设计管理模式提供了保证。苹果独特的造型设计、出众的IOS操作系统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得苹果能够迅速获得市场消费者的认可。限于篇幅,这里对苹果的设计不做过多赘述。最后对苹果公司战略制定过程进行SWOT分析[10]。SWOT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ens),它是企业内部优势与劣势和企业外部机会与威胁综合分析的代名词[11]。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威胁和机会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图4所示为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如表2、表3、表4所示为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矩阵。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苹果公司通过自身优势,结合较好的外部战略环境,得以在竞争激烈的IT产品市场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可以发现,苹果公司的优势和不足都比较明显,但总的来讲,优势大于不足,且由于苹果公司非常正确地运用了自己的优势,避免了自己的劣势,将设计这一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到淋淋尽致,因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2.3.3泛亚公司分析泛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12],简称泛亚,它拥有着通用汽车集团全球化资源共享的优势,强调用户优先的设计模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User-CenteredDesign),是在设计过程中以用户体验未涉及决策的中心,将用户的需求融入设计中,最终影响整个管理过程。泛亚公司的UCD模式与通用全球研发设计UCD相一致,充分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EthnographicResearch)、人机工程学研究及测试(ErgonomicsResearchandTest)、消费者调查(CustomerSurveys)、用户生活方式研究(HumanFactors)等制定与产品、市场、设计策略相协调的研究计划[13],如图5所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其团队沟通、协作模式下也各有不同。泛亚在其企业文化中明确提出“充分授权的团队合作”,其设计团队多元化,适应全球化趋势,同时泛亚提出彻底本土化,着力培养本土设计团队,打造层次设计管理团队以及团队内部平行式的沟通、协作。同时加强与外部设计咨询公司的沟通、协作,为期探索全球化和本土化

3结论与展望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创新设计策略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应运而生!

我只有一个愿望:通过实施创新设计管理,获取客户高忠诚

创新设计管理的真正本质:“忠心耿耿”,创新设计管理的灵魂就是通过实实在在操作层面的细节,塑造忠心耿耿的客户关系;它绝对不是追求绝对的美,先进的技术,时髦的概念,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的个性!

也许你特别擅长于销售产品、获取新客户,从而能够增加收入;但是你的客户却经常性抛弃你,成为竞争对手的座上宾,所以你不得不再次为开发新客户而绞尽脑汁。

我们必须想办法留住老客户,并让他忠心耿耿!仅仅是更快地销售、销售、销售!是无法持续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忠心耿耿的客户关心,一旦你的竞争对手能够具备和你相同的速度时,被抛弃的事实就随之而来。创新设计管理工作核心价值,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根本任务在于我们要围绕忠心耿耿的客户关系,来有针对性地,适度适量的定位、设计我们的产品、服务、销售系统,来满足我们的客户,使企业利润持续稳定化。

实现系统化的创新竞争力,是设计管理关键作用之一;创新设计管理能够显示其作用的另一个关键是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来保证企业新开发的产品(服务),能够比你的竞争对手更恰当的满足客户,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最合适!这一点最关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企业得到是具体的可执行产品(服务)方案。

宏观和微观的完美结合

宏观上——

创新,一个很大,很泛泛,类似概念东西,设计亦有同样的奇妙之处;创新设计管理,本身探索的是如何更好的完成设计,实现有价值的创新,为企业带来满意的价值;你可以把他理解的很大,也可以把他理解的很具体;大可以让人摸不着头尾,小的又会令人常常忽视它;这就是基于这种特性,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设计开发,往往成为现在很多企业重要但又薄弱的环节。

创新设计管理实施有什么妙方?基本上不存在?它其实是企业生存必备的一种能力,不管你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从你企业诞生一刹那,它就在跟企业一起诞生了;宏观上理解,它更像一种管理思想,微观上他就是一款具体的产品创新设计,而这正是具备价值的核心部分。

在大多数公司里,没有高层经理人的有效的参与方式和程序,导致企业的创新设计往往局限于微观的产品层面,企业对创新设计的管理处于自然状态,而这些产品层面的创新又往往由设计师暗箱操作,创新设计在企业价值贡献方面自然就显示不出它的强劲力量。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企业应该从管理创新设计的角度入手,打造企业级,甚至是行业级的创新设计系统。在创新设计上应该来一个大革命,企业应该设立总裁级首席创新设计执行官,从管理理念的角度来倾力打造企业的创新设计体系,这是一个公司能否形成创新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

观点有二:

其一、对内部的引导作用;

也就是首席创新设计官的设立,向内部员工显示了公司决策层对创新设计的决心和措施;会大大鼓励创新设计人员的激情和斗志;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建立企业的创新设计考核机制,形成企业创新文化;同时也显示了企业新的竞争手段和为客户服务新的承诺;最终形成的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管理理念和文化,而这正是企业目前创新设计失效,创新找不到动力和方向的最根本的原因。

其二、是对外部客户的影响;

面对销售副总裁、营销副总裁之类的头衔,对客户的感觉是交换关系的另一方就是想卖东西给我,想让我给他钱。首席创新设计官和他们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idea,为了客户提供它们更需要的服务和产品,首席创新设计官是一个合作伙伴,是为了建立忠心耿耿的伙伴关系,而不是敛财者。

在现行企业创新设计执行中,大多数企业犯的一个错误是:置技术或外观于首位,流程次之,人员再次之,眼睛里面裸的就剩下一个钱(利润),而正确的顺序恰好相反,我们必须使员工想客户所想(客户价值),然后再来设计我们的业务流程,接着再为客户适配技术和外观。如果作为企业,而且是在卖方越来越弱势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想客户之所想,在销售、推广的花言巧语,利益诱惑下,硬塞给他一个换汤不换药的外观,不被抛弃才是不正常的。

微观上——

执行产品(服务)创新设计,一开始最好从宏观层面考虑安排各环节的资源配置和行动计划,从微观的着手,从一款具体的产品(服务)创新设计开始,来先探索一套符合本企业现状的创新设计管理示范项目,目的是集中精力,减少阻力,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也是向全体员工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企业不是在喊口号,将以务实的态度,可操作的步骤,全力推进创新设计管理;示范项目将帮助企业找到将创新设计胜利推向整个公司的最佳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使犯错,也能得到员工们的理解;而且因为示范项目小,也不会伤及整个公司;微观着手还意味着企业对中层经理的支持越来越到位,因为正是这些人才是创新设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正是他们负责激励自己的下属。

对这些中层经理,还必须要做三件事:获取他们对创新设计管理计划的支持;二是培训他们相关的创新设计知识和技能;三是培训和指导他们创新设计的管理能力;四是部署各职能岗位创新的任务;五是帮助培训示范项目首批参与人员;

成立创新设计团队,也是微观着手很有效的举措,创新设计团队就是把一款产品(服务)从规划开始,到成功销售发生联系的企业各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创新设计团队,围绕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要这一核心来进行各个环节的创新设计。因为我们常常发现,现在很多公司都面临设计部门给出的产品设计方案,与技术部门的,规划部门,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想要得,往往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复合的,几乎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标准,彼此充满不协调的声音;销售部门指责设计部门,产品设计不符合客户需求;设计部门指责规划部门,规划朝令夕改,方向不清楚;规划部门反过来指责设计部没实现其规划意图;争论到最后,大家一致指责销售部门不应该有任何借口,给你什么就卖什么,并且要卖好它,才是你的本份!总之,每个部门都能找到指责另几个部门的理由!

让你的创新设计不再失效

创新设计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加、留住、升级企业的客户。为此,企业需要对客户进行充分的,缜密的研究分析,这是企业开展创新设计管理的最基础工作。企业把客户分成三六九等,并不意味着对他们实行歧视性的差别对待,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了集中企业资源,更合理地分配有限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客户分析第一步是根据企业产品或服务,细分出现有对企业价值最大的客户群体,也就是收集并排序各个客户群体的对公司销售额和利润两个指标的贡献率,形成"客户排序表",依据贡献率大小,将客户细分为高贡献客户群体、中贡献客户群体、低贡献客户群体、负债客户群体。

在这四个群体基础上再深度分析,进一步对一个群体进行细分,看看那些是持续反复购买企业的产品,那些是经常,那些是偶尔……

建立忠心耿耿的客户忠诚度

反复、精心论证的客户群分类基础上所要做的另一个工作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具体行动。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对此笔者认为: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家电产业进入充分竞争时代,在技术竞争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的情况下,外观设计的“时尚之争”将成为家电竞争的重要战场。

全球经济一体化外观竞争新亮点

在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趋势下,家电产品的外在形象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工业设计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松下的斜滚筒洗衣机就是突破了传统滚筒洗衣机的外观设计,是一种创新的工业设计,在洗净度和节约能源上都有新的突破。还有东芝以及后起之秀的韩国企业三星和LG,都把工业设计作为自己的“第二核心技术”,不惜重金精雕细琢产品的外观。我国家电业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的制造基地,“中国制造”的家电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然而,回顾家电业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建立在成本、价格、渠道等低层次竞争要素之上。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家电业,一些家电巨头发现,要想具备长久的核心竞争力,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创意理念竞争是突破之策,这一策略并逐渐得到广泛的共识,工业设计正成为家电业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新路径。

对此笔者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界面临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而工业设计上的投入与创新将会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工业设计以其投入低、见效快、产出高的特点,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又一大利器。今后国内企业更应该以全球为视角,整合资源,配置技术,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理念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近年来,随着长虹、海尔等民族企业实力的壮大,也把竞争焦点转移到了对产品的工业设计上,他们为中国家电在工业设计事业上首先开辟了新路。

工业设计成为热点中外企业仍有差距

在经历了长时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家电生产企业已日趋集中。每个行业内几大巨头在规模、品牌、技术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通过自主创新带动家电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专家表示虽然工业设计在我国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上工业设计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我国工业设计仍旧有待发展。2008年4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同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携手开展“锐品•我创”----“松下空调杯”首届高校空调工业设计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对此,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刘明表示,中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的创新,要充分认识到设计的价值。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工业设计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创新。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军先生也表示,设计能赋予产品极大的魅力,也正是这种魅力,让设计成为能够实现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笔者认为:面对压力,很多家电企业开始意识到仅靠低价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必须靠优良设计的产品取胜,必须从以成本为先的制造型企业,转变为以设计为先导的品牌型企业。当然,仅有这个意识是不够的,中国的企业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强化对消费者的细致研究,提高家电工业设计水平,把产品设计、商业策略、营销策略、品牌策略等各方面都统一、协调起来,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系统。

国内设计仍属初级多面提升谋求发展

目前中国不少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但具体如何去操作,如何去改变多年来对工业设计的态度,还没有几个企业能够想清楚。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占到总产值的5%--15%,高的可占到当年产值的30%。而中国绝大多数家电企业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占到总产值的1%不到。在工业设计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只能说工业设计在中国家电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业设计水平?首次,是要把工业设计的眼光和意识与世界先进的文化文明接轨。除了制造的工艺先进外,还和其工业设计水平有关。07年海尔集团专门在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各设一家研发中心,以便精确把握当地的审美时尚。追求家电产品的个性和品位家电产品的生命力除了技术的进步性外,还有其独特的生命元素,有了自己的“思想”,才有其真的生命力。需要独特的思想和表现风格,人们印象才会深刻。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沦落为国产汽车的硬伤。这种耻辱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中国汽车发展史,前30年是引进苏联、东欧的技术,1979年之后是学习西方更高层次的技术和设计价值。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近20年来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就出一批有就好、便宜、不太坏但也绝对说不上好的小型汽车品牌。

在中东和南美许多国家,中国造的汽车随处可见,可见我国的小型汽车品牌已进入全球市场并占有小小的一席之地。然而就像我们其它许多外销品一样,“MadeinChina”往往是廉价、低端、质量不稳定的象征,它满足的通常是一群有理想没条件、讲求暂时凑合的低端汽车市场。

在工艺上,我们有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但现在却表现得如此苍白无力。中国汽车何时能变成精致生活的代名词,像中国电影一样受到世界的赞叹和追捧?所有的关键都在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捡便宜地克隆还是转向努力积累自己的传统。

远离上海高贵地价的商业中心,往西南方向一路走,路边的楼房越来越矮,人口密度逐渐递减。在闵行技术开发区一条小路的尽头,是雅汽车设计公司。这个设计公司最近被中国最大的汽车零组件公司敏实集团(市场份额据称为10%)并购。敏实集团在中国香港上市,原是国内汽车外部零组件供货商,以往专为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装饰饰条,像车头罩、尾灯、整流罩等。敏实集团买下雅汽车设计公司之后,等于自己同时拥有生产和设计等核心生产能力。

雅汽车设计从2001年开始经营汽车设计业务,主要从事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其团队主要由拥有十年以上海外设计经验的华人组成。雅在和许多国内汽车厂合作多年后发现,国内汽车厂最大的问题在于汽车核心技术还跟不上,就算有最新概念的设计提交给汽车厂,汽车厂也未必有能力制造出来能完美匹配外型设计的驱动系统。

大环境太恶劣

要看清楚国内汽车业的真实情形,必须将目光提升至俯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业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诞生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解放牌卡车让中国自主造车成为事实,但中国汽车业真正进入发展时期要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那时大众和吉普两家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直到2005年这20年当中,中国汽车业从当时学步时期的汽车技术,到现在能掌握较新的技术,一路走来实为不易。

雅汽车设计所遇到的问题是整体大环境的问题。即使雅设计公司的几个主要设计师都有世界主流汽车公司的设计经验,他们在中国最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并不在设计本身。雅的汽车设计总监傅立志是一位曾在美国丰田汽车原厂担任前卫设计师15年的美籍华裔设计师,他认为:“受整体生活水平影响,中国本地的汽车设计人材难觅。汽车设计需要热情的年轻人,但中国的年轻人大多没有汽车生活经验,怎么能够设计出好的车子?”

傅立志在回到国内寻求中国汽车设计业发展这几年,经历过许多令他啼笑皆非的状况。有一次傅立志和国内“长X”汽车厂合作(因汽车厂大都不愿承认某些设计是外包的,因此傅立志不方便透露),傅立志和对方主管设计的部门接洽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许多轮的讨论和研究,最后设计蓝图终于出来了,“很无奈的是,国内公司不尊重专业部门的设计,汽车公司总裁可以一声令下就所有专业的判断和成果”,傅立志说。在他看来,中国汽车业的生存目前多是靠着车厂老总的经验判断,而不是市场调查。而他的境遇是中国各产业所遇到的整体难题之一,因为不少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状态:高度集中的决策系统、未被充分授权的绩效部门、未脱离任务导向的业务推展模式等。中国汽车业界不仅面临汽车设计能力和汽车制造技术等问题,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也还在摸索与优化当中。

克隆不是救命稻草

汽车设计(Styling)和一般美术设计不同,它是艺术和工业二者的结合。一般来说,工业的发展规律是技术先行,待市场到达一个成熟状态时,才会在设计层面上激荡出艺术的火花。雅汽车设计曾帮不少在国内的中外汽车厂设计与开发项目,并跟这些厂商签有保密协议,意在维持车厂自行研发设计的形象。事实上,国内车厂的设计部门和自主研发部门的阵容、资金和能力尚不具备自主研发制造一款高性能高标准的SUV(SportUtilityVehicle),或者更高级的汽车款式,这在内行人看来十分明显。这种模仿可以说是走了一条不太光明的捷径,不是什么明门正派的做法。

在自主研发受挫的经验教训下,为维持收益,国内汽车厂便不断模仿外国车厂的经典车型,虽然极力否认是抄袭之作,但其外观相似度往往可以达到“一眼分不出的地步”。这种剽窃外国车款的做法,虽然暂时维系了国产车厂的生命,但长期下来却无法在市场上建立自已健康存活的品牌,也无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会受到品牌汽车在中低端市场的严重威胁。

我国红旗轿车早年的生产制造过程值得有远见的国内汽车厂深思。红旗轿车在一汽制造时,结合了凯迪拉克和克莱斯勒二款老车的机械原理,但外型与内饰完全采用中国特色的设计。作为官方用车,红旗轿车被设计成高面罩式,满足要求体面又不要求风阻的需求。我国汽车工业若是能延续红旗轿车的生产传统,继承红旗轿车的精神遗产,才有可能走上“人间正道”。

再走一小段,我国车厂在中低端车型的制造技术上就可以达到国际水平。自主设计靠的是时间,有些人认为等不到自主研发成功的那天,很多公司就寿终正寝了。但这绝不是我们车厂抄袭的借口。如果不搞自主研发,关厂倒闭只是早晚的问题,自主研发或许会带来更长更久的机会。当然,除非车厂只想狠赚一笔就关门走人。

外资汽车也要自主研发

不仅国内汽车该做自主研发,外资汽车厂近年以来对本地化的需求也非常迫切,比如日韩两国的汽车挟相似的亚洲消费喜好,把德国和美国车的市场份额压得很低。

以日本车款雅阁为例,由于相对便宜和豪华的设计,它一直都在中国中级轿车的销量榜上名列前茅。雅阁一出现,中国人原本热爱的桑塔纳就出现了销售下滑。德国的大众汽车素以实用低调著称,一直不愿更改德国风格,而抗拒本地化的结果是眼见着日本和韩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04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库存量达到16万辆,从20世纪独占市场80%的份额降到13%,以大约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看到这种局势,上海大众汽车开始进行本地化实验,名为“奥林匹克计划”。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文化性文化渊源是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之所在。现代旅游的性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文化特征越鲜明、文化品格越高的纪念品其价值越高。

(2)纪念性。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是一段短暂的经历,是一种心理体验和精神享受。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物化,是其日后重温美好旅游经历的象征和载体,因此,对于红色旅游来说纪念性是红色旅游纪念品的显着特征。

(3)独特性。红色旅游纪念品多是以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古迹、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为题材,选用当地特有材料甚至采用当地特有工艺制作而成的商品。

(4)轻便性。旅游者流动性强,携带物品有一定限额和重量限制,因此,十分重视旅游纪念品的轻便性。为便于其携带,旅游纪念品一般具有小巧、精致的特点。

(5)时代性。红色旅游纪念品不仅反映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要能体现当代人的现代文化需求。

(6)实用性。红色旅游纪念品在一定情况下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它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某种实际意义。

2当前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像是一些伟人的像章几乎在各个红色旅游景点都能随处看见,更有一些“全国化”的旅游纪念品,出现在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中。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主要以红色文化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为主,对于这些所谓的红色旅游纪念品来说,从内容、包装、材质、特色上来看,这些纪念品大都缺乏红色文化底蕴、设计浅显单调、材质粗糙、造型呆板、工艺肤浅、严重缺乏江西原产地性、特色性、内涵性、缺乏有影响力、创新性的、激发购买欲望的、有珍藏意义,并有一定升值空间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在产品开发初期阶段,市场上没有形成准确的产品定位。缺乏明确的主题,致使旅游产品的开发仍然处在资源导向阶段。旅游纪念品生产规模小、质量差,并且存在近距离雷同重复的现象,没有各个旅游点自己的特色,还处于“小、散、差、弱”的局面,不成体系的现象,使得旅游纪念品市场一直未能形成旅游业核心的竞争力。

本土文化元素体现的不够,对于红色革命老区来说,红色革命是其重要且不变的主题文化元素。正所谓名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红色旅游工艺品,才能得到游客的认可,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最终走向世界。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应的机构对于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理解还不是很全面,对于红色旅游纪念品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认识还不够,没能树立起红色旅游纪念品这一重要概念,缺乏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的理念,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研发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规划蓝图。

3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创新之我见

(1)首先要将工艺品开发的重点放在能够弘扬红色旅游主题的商品上,坚持大力打开推出这一类与红色主题相吻合的产品。我省红色旅游景点资源分布较为广阔,并且数量较多,各地都有独具体色,独具内涵的代表人物、文物和事件,因此根据各地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开发不同的红色旅游工艺品是建设的主要策略之一。要想设计出有特色的红色旅游工艺品就应该在重点红色旅游区域形象主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的小主题,从功能、形色与包装上进行设计开发。

(2)积极开发功能性产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再设计。目前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出售的红色旅游纪念特色商品大多局限于手工艺品和小型纪念品,未来仍可在日用品、旅游用品及文化艺术用品等区域上推广发展。顺应当代人大多怀揣着深厚浓烈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军人情结,针对这一目前的市场需求、开发、出售独具特色、别具匠心,适合各类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迷彩色、军绿色、红色系列具有红色武装意蕴且受现代年轻人喜爱的实用性兼具时尚气息的工艺品。

(3)开发且出售只具有当地特色和购买条件的商品,很好地避免了与别处景区纪念品雷同的现象。并在各处开设专营销售的店铺。

(4)对于有益于身心健康及红色教育意义的商品应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目的在于使游客游玩了红色景区之后,不仅锻炼了体魄,并且切身实地的感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使深受高楼大厦间的都市人们放松了身心,感受并学习了红色文化,且有如草鞋、布鞋、布衣及用野菜、杂粮制成的绿色食品很好的亲近了自然。

(5)借助外力开发采取全民设计、推陈出新开创新型红色旅游工艺品。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常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往往这些地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开发研究新型的特色商品,因此就要借助外力,例如筹措资金方面就要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在技术人力方面采取寻求大型企业的支持,在特色工艺品样本设计方面可以采取向广大社会应征稿件,并采取各种奖励形式进行征稿。

(6)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战略,旅游纪念品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以往我国对于旅游纪念品品牌意识薄弱,放任一些小规模的生产企业盲目模仿,造就一批低成本,大批量,缺乏特色甚至做工粗糙的纪念品充斥着各地的旅游景区。而能够改变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对来料加工方式进行优化,培育一批品质过硬、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且精美独特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纪念品。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创新

一、教学规范与创新

从二十年来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效果而言,高校通过建立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以二级学院为管理重心的教学管理体制,可以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和发挥二级学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立竞争、约束机制,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实现教学运行规范化、教学秩序规范化、教学评价规范化、考试管理规范化、成绩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的目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发展。随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广泛深入,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管理、研究中心等成为二级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必须树立科学的、先进的、规范的教学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和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的要求,规范化管理不等于僵化管理,因此,在工作中要创新教学管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要以规范化为基础,以规范化的制度设计,鼓励教师创新性地实施教学、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二、二级学院教学创新管理的主要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毕业论文、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社会实际、必须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入学前就制定好的,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必然存在部分课程的设置不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象,对此,应适时进行调整。对财经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调整和改革需要突出其应用性、适应性、创新性,真正培育出有创新能力、真才实学的高质量社会所需人才。如,数学类课程突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不是纠结于公式运算;对英语类课程弱化全国英语四、六级功能,建议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大三年级实现双语教学,并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次,在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一些有利于高校提高学生素质、开发智慧、促进思维训练的课程,如逻辑学、思维学、艺术审美与鉴赏等课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和和思考。再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缩短学生入职的适应期,从而推动用人单位踊跃来校招聘大学生。最后,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通过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科研创新活动转为实践类、全校性选修类学分。

(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极大地提高和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他们提出问题,以及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导学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废除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大力倡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不固执。对已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积极践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让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与互动式、启发式、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学习更加灵活、主动。

(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士学位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观测点,是帮助本科生所学课程的各个方面整合为一体的有效途径。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必备能力之一,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要求可以加强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引导和培养。它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和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索、调查和专题性研究,同时能够与导师就其研究课题和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交流。另外,可以使学生接受一次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训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而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一定水平的学术性、前沿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克服单一学术性论文的弊端,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侧重于应用研究,并结合实习单位和就业意向“真题真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用设计形式的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企业调研报告、管理咨询报告、商业策划书、市场营销方案等替代毕业论文(设计),但应加强指导,规范格式和严格审核手续;各专业指导教师和各教学部应严把选题关。对全国性、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如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和课外学术科技大赛的作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等,都可以以项目成果替代毕业论文。

(四)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

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深化高校考试改革、促使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试作为一种评价的工具、方法和手段,它具有引导、诊断、评价、激励、选拔等功能。考试应该遵从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任何考试改革都需要确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考试的观念,以考促学,促人向学、催人奋进和以考促教,促进教师认真执教。在实际工作中要摒弃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巩固和加深知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老师和教材,勇于质疑、批判、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真正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另外,树立现代考试观、人才观和教育观,转变那些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发展的旧教育观念、旧模式,以及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陈旧的教育教学制度。目前的考试方式主要有闭卷、开卷、一页开卷、口试、实践(验)能力测试、专业技能测试、撰写课程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检查评价的需要灵活运用闭卷、开卷以及笔试、口试、操作、半开卷和客观考试、问题情境考试、论文体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和方法。鼓励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题目设计,少出记忆性的知识,多出应用性、创新性、理解性、分析性的考试内容,从而点燃大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理顺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下放权力,扩大办学自,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完善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和素质,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通过教学管理规范与创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促使学院在学校方针、政策、规范的指导与约束下切实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制定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教学计划调整。鼓励教师在教学上教有创新、学生在学习上学有创造。积极通过制度设计、政策支持鼓励二级学院积极规范、创新教学管理,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向梅.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2]曹云亮.创新语境下高校教学规范的意义[J].高等农业教育,2015(5).

[3]于祯,刘晓杰,于善思.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权力运行及其规范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

[4]郭鸣,王秀红.优化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继续医药教育,2016(6).

[5]艾智,刘艳娟,黄秀艳.地方高校二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探讨[J].唐山学院学报,2010(1).

[6]段洪.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素质教育,2014(6).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74-02

Research of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CHE Kui1,2, LU Ling1, XUE Hai-yan1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2. College of Softwa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uninterrupte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infiltrating to other fields step by step, and the society requirement is extending uninterruptedly. How to train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personnel, this brings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to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layout. This paper researches mainly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includes the setup of specialty direction and courses system, the training pattern and training project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to adapt society requirement.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courses system;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专业,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中已形成了规模庞大、方向多样的教学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的计算机人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向其它领域的逐步渗透,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充,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与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专业的设置规划与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包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1 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

在制定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从“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计算机专业划分为多个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 “信息技术”方向等。

1.1 “计算机科学”方向

“计算机科学”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开发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算法的实现,强调学生应用计算机算法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可构建出高效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2 “软件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需求开发、软件管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学生具备扎实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实施和测试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

“软件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高级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UML软件建模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Web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与重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1.3 “网络工程”方向

“网络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网络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网络协议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知识,能够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与管理,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工程型与开发型人才。

“网络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TCP/IP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技术、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性能分析、网络软件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1.4 “信息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管理与维护、电子商务、ERP原理、信息管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等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信息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管理导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与技术、电子商务、ERP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2 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应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社会需求相一致。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对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2.1 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意识教育,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创新人格塑造。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专业能力结构和知识体系,而社会需求是一个客观标准。专业能力结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贯穿于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式中。在构建专业能力结构时,需考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问题。社会本位注重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培养具有创新型计算机人才,需将专业能力与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架构。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强化相应的专业知识,按照“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研究型人才”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关注计算机前沿的发展趋势,培养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工程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培养方向。

2.2 紧跟计算机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需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课的重要性。

按照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应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增加相应的特色专业课程,并对主干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广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的知识,当完成了一个学习任务时,再定下一个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单元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开拓思维获取新知识。

教师应把教学作为发展认知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自信心。

2.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有效地开展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在实习基地参与实习工程,并结合实习成果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作与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可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2.5 完善教学设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设备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专业设置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教学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教学设备,建立实验室、机房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师资,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实践性强,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不断改革与完善,制定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与有效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营造学科创新氛围,创造良性竞争环境,积极探索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创造多学科汇聚与多方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群,努力打造一流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

3 结束语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设备,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韦丽梅.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情况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111-113.

[2] 景海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2008(7):84-85.

[3] 周兴社,樊晓垭.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3):10-11.

[4] 夏晓玲.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就业实战技巧[J].计算机教育,2006,(3):66-68.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48-0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就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质量不高、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创新性缺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适合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机制,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提高化工专业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论文格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格式进行撰写,如字体、行距、图表等。二是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有些学生论文抄袭文字比多达60%,甚至直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的数据。三是文章缺乏创新性,没有特色、风采。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往往与参考文献相类似,缺乏创新点。四是字数太少,太简单,有的论文字数不到1000。五是条理不清,遣词造句,自相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没有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些还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而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这种状态也随之带到高职教育的学习中来。在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常常置指导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对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重视,敷衍了事。

第二,一些学生自身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过程中,缺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另外,高职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较差,如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一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指导教师资格把关不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指导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工作责任心等。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把关不严,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多,教师少,为了把毕业论文(设计)分配下去,往往把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或者让单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20篇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这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质量的提高。另外,有些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修改、完善、定稿等环节缺乏耐心的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上存在不足。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比较单一,质量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选题与实践结合不密切,校企分离,缺乏创新性。

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之探讨

(一)实现选题方式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因人而异,贴合每名学生的特点,不应该只局限于校内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类的课题,而应该走出校门,与当地企业合作,到生产一线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进行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下面提供几种选题思路作为参考:一是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产学研课题拟定几个子课题与学生协商安排题目;二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熟悉领域,拟定几个选题任学生选择;三是学生根据实习实践或者未来工作方向、个人兴趣选题;四是其他形式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以上第一、第二条思路可供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科研兴趣高、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其论文实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主动要求去签约单位毕业实习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可以选择第三条思路,它与学生的实习岗位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创新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应当注重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采取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学生被动按照要求收集资料和做实验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应当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收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分析综合归纳、论文初稿撰写到论文修改定稿的每一个环节,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努力实现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可以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及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产、学习、研究的毕业实践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得以巩固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愉快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因此,在整个毕业实践教学环境中,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力量,可以由他们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四)加强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先进的实验场所。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它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实验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数据及检测方法都在实验室进行。为了确保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购置一批实用且性能优越的仪器和设备,如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以为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作好保障。

(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根据化工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

(六)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管理工作。许多高职院校明文规定,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相当于2课时,而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到定稿全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却远远大于2课时,因此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论文指导工作的马虎与不负责任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指导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同时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

(七)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不仅使学生理解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而且能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写作能力、科研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黄山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公办本科高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安画派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的中心城区。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00多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现设有艺术学院等13个院部,包括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53个。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已与美国、韩国、瑞士、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6年起,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花园式学校。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一)、美术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接受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潜能,能在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综合材料、风景写生、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基础、美术创作、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专业设计机构、IT行业、视传媒体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广告、包装、企业形象、书籍装帧、媒体设计等内容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设计基础、创意基础、编排设计、设计原理、书籍设计、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科研部门、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区域环境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设计学、建筑设计方法学、造型基础、构成、人机工程学、制图、各类型室内空间设计、设计表达、模型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景观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产品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数字化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动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影视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动画项目推广、动画周边产品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六)、音乐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具备音乐表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音乐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音乐史、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演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乐器演奏(中外乐器选一种)、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计算机音乐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八)、戏曲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舞台美术基础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招生专业、学制、分省计划

黄山学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学制及学费(201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类类别

层次

学制

学费标准

130401

美术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10

动画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202

音乐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 企业文化

在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如果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将很快就会被更富于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因此,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基础上。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集中探讨企业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当今社会,最能体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就要看其文化建设做得如何。因此,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文化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一样的,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点。

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的动态能力能够使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其关注的是企业能力的改变过程。企业的动态能力被认为是改变能力的能力,是一种提倡创新的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具有企业战略能力、组织学习、企业文化创新三个构成要素,而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因此,本文下面将结合实例来具体分析如何构建企业文化以及其后续的创新问题。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创新

1.了解目标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

重庆某设计院在1984年以前,只是所在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职能处室,承担集团公司的大、中修及技措、环保等单项工程,全部设计任务(项目)均由集团公司安排下达。1985年成为设计院后,在完成公司的指令性计划前提下,允许承接部分社会项目,同时在设计院内部进行了以产值计奖的分配改革。

如今,设计院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冶金、建筑、市政道桥、环卫四项甲级设计资质证书和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甲级资质证书;工程勘察类岩土工程和工程测量甲级资质证书;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证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的压力管道专项设计资质证书。重庆市建委颁发的排水、燃气乙级和城市规划丙级设计证书。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具体分析目标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症状

我们采取员工问卷调查、管理层面谈和仔细研究设计院的最近五年规划,辅以计算机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

(1)目前的设计院依然没有提炼和构建出自己的文化体系,只是几句用了也不知多久的横幅口号挂在设计院正对门的墙壁上。

(2)设计院里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相当不足。从和部分管理人员的面谈的情况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有清晰认识的不到所有面谈的人员的三分之一,有一定认识的不足二分之一,其他的被访谈人员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好在他们并没有反对的意见。

(3)由于设计院从国有企业分离不久,还没有完全融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创新的欲望也不强烈。可是,它的竞争对手确一直发展不错。

(4)企业文化的建设缺乏激励手段,不能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4.采取的具体措施――对症下药

(1)提炼企业愿景,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重庆国际化道路上的铺路石;努力创建国际型的工程设计院。

设计院五十年来能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而在竞争异常激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能保持这样的发展尽头呢?除了继续发扬设计院的优秀企业精神外,就是要定一个宏大而又符合现实的企业愿景来为企业的辉煌未来指明一个方向。立足集团、立足重庆,致力融入重庆国际化建设的浪潮中,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构建企业精神,凝聚和提升员工战斗力。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 团结协作 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

五十年来,设计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设计室成长为部级综合甲级设计院,其中倾注了几代领导和科技人员“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智慧和心血。

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在新的时代、新的起点,设计院不但要继续保持过去老一辈们的优良传统,而且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引进一些新的精神食粮――“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相信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一定会铸造设计院更加美好辉煌的明天。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创新培养;改进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02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05- 02

0 前 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全部学习成果的总结,是学生为完成学业必修的科目之一。其写作涉及一个学生的专业、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是研究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的体现。所以对毕业设计进行总结、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教学管理、搞好课程评估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学校机务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历来都很重视,为了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于2007年特制定机务专业的毕业设计管理细则。但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缺乏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创新性不高

该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鼓励在实习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现在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忙于找工作、进行毕业实习、考研究生等,往往不能把精力集中于写作方面。学生在选题上的考虑时间就不足,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没有好的开始,就会造成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论文选题视野不开阔,学生做相同题目的太多,原创性不够,以至于很多文章都是东拼西凑,资料陈旧,缺乏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性不够。

1.2 毕业设计(论文)抄袭问题严重

由于部分的学生选题相同或相近,导致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不够,相互影响,给学生参照别人成果的机会,有些同学还会抄袭已经毕业的学生论文,只需要改动里面的一些数据即可。而且学生很多选偏理论性题目,不愿意去做调查性的课题,由于缺乏数据支撑,没有定量分析,没有体现用数据来说话的科学精神,所以往往只有定性分析。

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正确理解理论要点,更不用说创新了。长此以往,学生就很容易陷入全盘照抄各种文献资料、胡乱拼凑了。

1.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把关不严

该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指出:指导教师一般应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不具备以上条件但在相关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三年,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查批准后也可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当指导教师为院外人员时,实行双导师管理,分别负责在院外和院内时的指导工作。

然而,现在由于毕业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师人数不足,平均每人指导学生人数不低于6人,教师的精力有限,导致了对学生管理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格,大大降低了毕业论文质量。

2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2.1 增加激励机制,提升学生创新积极性

该校对指导具有创新意义的毕业设计的教师应给予奖励,以让更多的指导教师都参与到毕业论文创新的指导中来。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增加,让项目带动论文,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近两年来,该校大力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指导,这种模式指导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得到了针对性的实践教育,这样的毕业设计贴近公司的生产实习和需要。同时这种模式由单一的校内导师制转变为校企双师制,既提升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又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实现校企双赢。同时论文答辩是否通过与学生自己的工作签约挂钩,也让学生更加认真的对待毕业设计,增强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动力。

2.2 加强教育,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校园环境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树立诚信的思想,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术道德和科研道德,并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抄袭后果的严重性。并且在论文格式(在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中)、字数要求、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中文、5篇英文等表层检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和质量监控。

学校每年将以毕业学生人数的10%评选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得到相应的证书与奖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校园环境。

2.3 精心组织,对毕业设计质量严格把关

为了避免指导教师工作过于集中和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弥补学生时间的不充足,学校进行开放式选题,学生可与老师自行商量拟定题目,并将开题的时间提前到四年级的上半学期,并且规定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次数不少于12次,这样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撰写论文,指导老师也不会因为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把控。学校将部分到各分院机务岗位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就分配o机务骨干人员指导,不仅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效率,而且学生还可带着问题参加生产实习,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结合实践立题,增强立题的现实意义。

3 总 结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指导方法上应该注重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养成勇于探索、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自行查找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为学生今后从事机务专业领域的相关工作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指导办公室.高等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指导手册[M].北京:华夏教育出版社,2007.

[2]曾小彬.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探索[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一些高校引进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CDIO 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强调以真实世界的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 ,即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乃至终结废弃的全生命过程为背景的工程教育,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这些能力具体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调控等四个方面。本文借鉴国际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从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出发,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在工商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金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以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的地方或区域中小型企业财务经理为主要目标。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能力要求 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通常合二为一,财务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为一套人马,企业内部机构精简,管理人员数量有限,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财务人员需承担的可能还不止真正的财务职能,还要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相比于大型企业, 中小企业型财务经理岗位职责的范围大,掌握的知识面应更宽。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既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理财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法规和惯例,又要接受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领导能力,终身学习与研究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椐财务经理对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要求,本文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归纳为3个部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用能力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与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等。主要包括军训、“两课”实践、各级各类外语与应用文写作竞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环节。

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税收筹划、会计与财务制度设计、成本与费用管理、财务分析、投资与融资方案设计、资本运作等能力的培养。从现实情况来看, 中小企业型财务经理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从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做起,经过三至五年的锻炼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才逐步走上财务经理等工作岗位;再就是, 由于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通常合二为一,人员有限, 财务经理除需要对会计核算进行指导与管理外,可能还需要从事一些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由此看来,精通会计核算业务、熟练掌握会计技能, 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经理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强调会计核算能力。

创新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的训练。当今社会, 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 目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中,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以CDIO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培养的,除此以外的培养途径还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财务建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和大学生论坛等。

三、制定以CDIO项目设计为主体、传统实践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制定以CDIO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CDIO 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它将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学习能力、沟通、组织、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贯穿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中。这些项目模拟在企业或社会环境中实际产品运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所有项目,不管是一级项目、二级项目,还是三级项目都应包括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阶段。其中,一级项目是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每个专业至少有二个一级项目;二级项目是基于多门相关核心课程的项目,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到五个二级项目,以加强本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应用;三级项目(课程项目)是为了加强对单门课程的理解而开设的项目。每个专业每年必须有精心规划的CDIO项目,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的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这些项目除少部分是比较小型的,学生可凭借自己的力量单独完成外,其他绝大部分项目都应该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团队4~6个人一组),是相对大型、复杂的,需要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这类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项目设计应注意难易度,便于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财务管理专业按照财务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了以下项目。图1所示为财务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鱼骨图。

(1)设有三个一级项目:企业创新创业设计、校内仿真综合模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创新创业设计在财务管理专业导论课中设置,专业导论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前半学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半学期从事实践活动,即企业创新创业设计。要求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通过调研创办或改造一个企业,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产品的市场总规模、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确立营销策略,组建公司团队,制定融资方案与财务预算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公司运作和财务管理有一个初步认识。

校内仿真综合模拟设计是在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中进行的。这一设计是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团队的组成,采用打破自然班、专业(涵盖文经管、工科专业的学生)界限,将学生按专业交叉匹配成知识结构相对完整的团队,搭建立体的仿真生产制造公司、渠道商、辅助机构等组织形式进行实习。主要方法是通过大量的行业调查和市场调查去发现创业机会, 自主选择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筹划公司设立、融资、上市、资本市场操作、并购、清算、纳税等一系列方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假定企业在仿真的市场环境中运作,学生面对市场环境及经济业务的变化进行会计、财务处理,使学生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会计、财务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还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教学中学生既是模拟市场环境的构造者,又是模拟企业的行为人;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等环节,训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鼓励学生选用来自社会实践的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和提高。

(2)设有五个二级项目,分别是:纳税筹划、企业诊断、中小企业会计设计与核算、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制度设计、筹资投资组合设计等。如纳税筹划项目,可以针对某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和生产经营情况,充分运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种税收政策,设计税收筹划方案,培养学生对税收政策的灵活运用,以及培养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能力。

再如,企业诊断项目是通过对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状况(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手段等)的调查,运用定量或定性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和症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三级项目的设立与否及其设立形式根据各门课程的大纲来确定。本专业主要设置了证券投资模拟(证券投资学),存货管理设计(中级财务管理),筹资投资决策模拟(管理会计)等三级项目。从理论上讲,三级项目所有课程都能开设,但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开设,设置三级项目的课程应是专业核心课程。

(二)灵活运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引入CDIO 工程教育模式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抛弃,没有必要所有的实践项目都按CDIO 模式去操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是否符合CDIO的12条标准。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

(1)单项实验。单项实验是针对相关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进行实验。如在学习会计学原理时, 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的经济业务,让学生从填制真实凭证开始、并登记账簿,编制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让学生进行一个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操作,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掌握最基本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资金需求量预测、最佳现金余额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投资项目决策、存货最佳经济订货量制定、信用政策的选择、财务分析等知识点都可以设置专项实验。通过财务管理单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操作的程序和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单项实验应与CDIO三级项目区分清楚,不要造成内容上的重复。

(2)校外实习。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以合二为一。认识实习是我们学完了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组织学生或学生利用假期到有关企业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参观,以及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讲解,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及财务活动,进一步巩固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具体的、更为系统的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解决分析与解决财务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完财务管理课程之后,在教师指导下到企事业等单位,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加深对财务管理的全面认识,如企业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企业设立哪些财务岗位、如何制定财务战略、如何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如何进行业绩评价、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融资、如何进行利润分配等。

毕业实习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参加会计、财务管理实务实践,并定期在不同岗位上轮训。通过毕业实习,不仅检验学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也是个极好的锻炼与培养。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勘察设计企业 持续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一、引言

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如何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然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惟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长期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机制引导下实现的。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调节机制、扩散机制等。其中激励机制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在企业整个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创新速度快慢、创新规模大小、创新质量高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如何构建勘察设计企业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内化为企业本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

为了使构建的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勘察设计企业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及运行机理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1.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勘察设计企业是各类勘察设计院(室)的通称,是指依法取得资格从事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单位。勘察设计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占比较大。以某设计公司为例,现有干部职工801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60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5%,同时具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教授级高工11人,高、中级建筑师和工程师341人,享受国务院及政府津贴专家14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共80人,其他注册执业资格58人。勘察设计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源,也是企业开展持续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特长,创造性和自主性都很高,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比较强烈,个性突出,尊重知识,信奉科学。

2.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只能来源于持续创新,持续创新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学者们在持续技术创新以及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上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陈仲伯(2003)在研究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后,认为持续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周期性、风险性、开放性、市场性、更迭性的特点。向刚(2005)认为企业持续创新除了具有时间持续性,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三个基本特性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综合特性,即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多种创新类型、多个创新项目的集群动态系统集成特性。王文亮和冯军政(2006)从创新理论、能力理论综合的角度研究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认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对新的竞争环境下创新理论、能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动态性、积累性和变革性。应松宝(2010)等人更是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做了归纳。在他们看来,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通常应具有的特征包括:(1)最主要的特点是持续创新;(2)勘察设计类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力度通常非常大;(3)重视建立健全自主技术创新机构;(4)强调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5)注重完善技术转让、技术转移机制;(6)注重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7)勘察设计类企业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往往在运行机制方面投入力度较大,以保证技术创新进程适应市场需求。

综合以上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同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存在差别,但也存在相通的地方。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导致这种差别源自不同学者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研究角度的不同。陈仲伯研究的角度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活动;向刚是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分析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王文亮和冯军政研究的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应松宝等人讨论的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则是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本文比较倾向向刚的分析角度,将从过程性的角度去探究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具有如下特征:

(1)系统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或某一个环节,是一个由持续不断的多种创新类型(一般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类型)、多个创新项目或创新项目集群组合形成的创新项目集群系统集成的复杂非线性过程。

(2)阶段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分阶段的链式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技术创新的投入与研发、技术创新的产出与推广和技术再创新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依次接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3)时间持续性。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时间持续性,伴随项目的完成、继起,进入下个项目,螺旋式提升企业技术。

(4)动态性。勘察设计企业要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了解外部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学习借鉴竞争者的优势,使企业的技术优势保持动态性,而不是坐等被模仿、被追赶,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已拥有的技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发现新技术,保持企业活力、竞争力。

(5)风险性。创新是有风险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要容忍失败,要大力鼓励、扶持。因此,要加强过程管理,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运行机理

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运行机理包括“两种创新,三个机制,四个阶段”。“两种创新”指动态技术创新和常态技术创新。动态技术创新是对原有技术的更替,包括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一种突破式技术创新;常态技术创新是指对原有的创新技术成果或引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吸收再创新往往比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投入成本更低,同时创新周期较短。二者相辅相成,构成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同时,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技术创新的投入与研发、技术创新的产出与推广和技术再创新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属于动态技术创新活动,最后一个阶段属于常态技术创新活动。两种创新活动或者四个阶段在创新动力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支撑机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机制来源于5项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企业家持续创新意识、企业家持续创新精神、企业家及员工持续创新的物质利益驱动、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和企业团队精神。而处于企业外部的科学技术变化、市场需求及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也将彼此相互作用,并为企业持续创新的5项内部动力要素的形成、发展与相互耦合,最终形成企业持续创新强大而持久的系统动力,提供基础条件和机遇。创新激励机制是企业对职工工作动机、工作潜能的激发与强化,使之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职工更加努力实现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创新支撑机制则包括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自主技术创新机构,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学激励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由于本文激励机制的设计将参考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 Theories)中的洛克目标设置理论(E.A.Locke’s Coal Setting Theory),对此,我们将对过程型激励理论以及其中的目标设置理论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过程型激励理论代表理论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J.Stacey Admas ’s Equity Theory)、维克多・弗洛姆的期望理论(V.H.Vroom’s Expectancy Theory)、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E.A.Locke’s Coal Setting Theory)、菲德勒的权变模型(Fieldler’s Continggency Model)、斯金纳的强化理论(B.F.skinner’s Reinforcement Theory)。主要是分析人类行为的开始、引发、持续、修正和停止的历程,不仅和引起行为的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行为的过程、方向与选择的因素有关。此过程型激励理论试图发现用于解释激励行为的普遍过程。由于这类理论聚焦于过程而非具体的激励内容,因此较之内容型激励理论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目标设置理论是爱德温・洛克(E・A・Locke)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强调目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它使人们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及时了解员工的目标设置状况,知道他们重视什么或期望得到什么,作为管理者制定激励措施的依据;第二,管理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员工的目标设置,将他们的行为统一到一个方向上,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明确各阶段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员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同时应将目标的实现过程及时反馈给员工。因此,勘察设计企业应根据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所在的阶段,明确各阶段员工应做什么,使员工的个体目标与技术创新项目的阶段性目标保持一致。

四、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下的激励机制构建

前面已经分析了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特征、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特征以及运行机理。结合这些特征,我们将运用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来构建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各阶段的激励机制。

1.技术创新项目产生与选择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技术创新项目的产生与选择源自于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该阶段的激励机制应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创新动力。在前面提到的5项内部创新动力要素中,我们应重视决策者的持续创新意识、持续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强化,使决策者明确技术创新项目是什么,达到的总目标是什么,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该阶段的激励对象主要针对决策者,可采用股权激励或股票期权激励,以使决策者利益与企业利益保存一致。

2.技术创新项目投入与研发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技术创新项目可能包含若干环节,多个小项目。决策者和技术研发人员应该明确该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即应做哪些科技攻关,要达到的效果是怎样的。因此,技术创新项目投入阶段的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技术研发人员的科技攻关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科技攻关。为此,一套有效激励机制必须能够:(l)为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工作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2)对科技攻关取得的新进展和已经取得突破的技术研发人员,依据其贡献大小和努力程度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同时对所在的团队给予物质奖励;(3)依据其特殊的精神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奖励。该阶段的激励对象主要针对教授级高工,高、中级建筑师和工程师等技术研发人员。可采用项目攻关奖金激励、教育培训激励以及学术荣誉激励等激励方式,不但能够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以使技术创新研发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3.技术创新项目产出与推广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在技术创新项目的产出与推广阶段,技术创新项目已经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主要任务是成果的推广使用和市场价值实现,所以应当对生产、营销人员进行有效激励。对企业的生产及营销人员,其激励目标主要是促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由于生产、营销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因此对这两种人员所设计的激励机制所体现的原则也有所不同。对于生产人员的激励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对营销人员的激励则可以采用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对两种人员主要采取薪酬奖金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4.技术再创新阶段的激励机制构建

技术再创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常态技术创新,是对前三阶段创新技术成果或引进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再创新阶段是技术创新项目产生与选择阶段的准备阶段。因此,激励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参选的技术创新项目。勘察设计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反馈激励机制,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员工。技术研发人员要主动收集一线员工的有关技术方面的反馈信息,建立反馈信息库,通过加工总结再反馈给决策者。决策者对可利用信息的提供者,给予物质奖励,且这种奖励是自上而下的,研发人员和一线员工都应获得相应份额的奖励。

由于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具有时间持续性及动态性,四个阶段的激励是循环往复,有时可能还是交叉跨越的。因此,在进行激励时应明确激励的事实根据,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黄泽峰.浅议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01):44-45

[2]李嘉.谈勘察设计企业的人性化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09,26(12):6-10

[3]陈仲伯.试论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及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500-504

[4]向刚.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科学学研究,2005,23(01):134-138

[5]王文亮,冯军政.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与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2006,25(11):70-73

[6]应松宝,郭强,李良.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软科学,2010,24(09):14-17

创新设计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要素;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03-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创新型人才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中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因此,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在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高校教学模式必须适应人才竞争环境的要求,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一、相关理论概述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有关创新型人才的研究较多,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学者韩丛发提出了两种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科学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模式。陈羽白等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刘益才对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如努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共建校内基地、学生参与校内实训等。

国外大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英国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训练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注重训练学生思考的能力、批判性思辨和多学科知识交叉,是英国教育培育创造型人才的特色。美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日本高校高度重视科研训练,让高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等方式与生产科研内部单位直接联系,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工业实验室”为主的教育模式。

从国内外比较看,国外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比较丰富、系统一些,取得的成效也相对好一些,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占多数,且大多缺乏实证支撑。特别是关于现阶段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缺乏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的理论依据。

2. 研究要素的概念界定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创新型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在本文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课程的合理化设置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平台,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积累储备。社会实践系统是一个从设计认知目标、学习认知目标并到实践认知目标的体系,通过该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情商、智商、责任感、义务感等心理和行动这两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系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极为重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就业培训系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主要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指导与咨询等环节。

二、机理分析

1. 研究框架

在本文中,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管理系统是其他三个系统的基础,与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实践系统与毕业设计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实践系统与就业培训系统之间存在间接的联系;毕业设计系统影响着就业培训系统。因此本文将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作为基本研究要素,研究几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2. 系统要素分析

(1)课程管理系统要素分析。课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科目配置、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1)课程科目配置。课程科目配置是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相关课程科目,构建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科目体系。2)学习方式与课时分布。学习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和规划,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内容的三个具体阶段: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专业课学习阶段;初步科学研究训练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不同,课时分布的多少也有所不同。3)学习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吸收能力、内化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不仅要看一个人掌握多少知识,还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并体现在其对周围事物的洞察、理解、应变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上。

(2)社会实践系统要素分析。“认知只有赋之于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调查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合理组织和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考核评定等方面。a.课程设计的目标。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包括从基础理论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b.课程设计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c.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课程设计的考核与评定可以直接巩固和提升前期课程设计的成果,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老师评价、观察评价、交谈评价、问卷评价以及作品展示等。2)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市场调查、生产调查等,其主要形式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对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和评定,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系统分析。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1)选题。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来源于生产、科研、教学、实验等实践中,难度要适合本科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论文的写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鼓励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主见,并鼓励大胆实践,提倡多角度考虑问题和尝试用多种不同方法解决问题。3)论文答辩。答辩时要体现出论文的内在逻辑,注重仪表礼仪、声音清晰、回答问题正确、流畅等。4)成绩评定。判断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有否创新,主要看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否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有否应用了一些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问题;有否取得一些成果。

(4)就业培训系统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的就业培训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相关技能培训,专业人士指导,就业咨询与指导。1)相关技能培训。相关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职场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操作、外语的应用、写作、表达,活动组织能力等技能的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专业人士指导。高校可邀请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用人单位的代表等专业人士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加深学生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和对用人单位的了解。3)就业指导与咨询。高校应考虑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开设多种形式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职业有准确的定位,从而为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概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社会实践系统、毕业设计系统、就业培训系统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要素的系统分析。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对该系统的要素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程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以上四大要素,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本文未做探讨,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将给予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01).

[2]罗方清.基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3]徐雪.加强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04).

[4]邹向荣,杨亚俊,邵正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系统的研究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

[5]洪月华.毕业设计中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9(01).

[6]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7]孟庆勇,陈楠,于淼.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跨世纪, 2008.

[8]郑艳.基于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