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科专业;毕业论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23-03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提高和检查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条件有限、学生重视不够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3,4]。新建本科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也明确了毕业论文实践的目的、要求以及实施方案,从学生选题、开题、写作、评审答辩等环节均作出了相对规范化的管理,但张人文[5]对毕节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调研中显示,地理专业学生在5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最不喜欢毕业论文实践,仅有约10%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实践中收获最大。因此,本研究在2013年对地理科学与生物科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摸清当前的毕业论文实践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样本的基本信息。调查的对象是某高校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009级地理科学与生物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是2006年设置的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是2005年设置的本科专业。两个专业共计135人参加问卷调查,占当年毕业生的98.54%。本届学生的指导教师共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助教5人,外单位博士1人。

2.调查问卷。本次问卷共设置了44个调查问题,涵盖了总体满意度、开题阶段、写作过程、答辩过程和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五个部分。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获取和处理数据资料。发放问卷135份,回收135份,未按要求填写的废表3份。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占97.78%。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对自己毕业论文满意度分析。两个专业有93.18%的学生清楚毕业论文实践的目的,而且有91.67%的人认为通过毕业论文实践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只有64.39%的人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不满意的人达到35.61%,超过人数的1/3。其中地理专业满意人数只有32人,占到本专业参加调查人数的51.52%,而生物专业对毕业论文满意的人数明显高于地理专业,达到51人,占到本专业参加调查人数的77.27%(图1)。问卷调查的数据还表明,在不满意自己毕业论文的学生中,有63.83%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不能满足自己的研究需要。29.79%的学生自己不够努力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较差的原因之一。

2.毕业论文开题阶段。在开题阶段,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有35.61%的题目来源于教师课题,其中教学改革项目占16.67%,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占18.94%。有30.30%的题目是教师根据社会需要为学生选择题目,34.09%的题目是学生自主选题。但是34.85%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是教师直接下达,55.30%的研究方案是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这说明毕业论文实践中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强,指导教师存在过多的“包揽”行为。在文献资料检索方面,82.58%的学生都能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且能够阅读10~20篇文献的同学占到46.21%,阅读21~50篇文献的同学占到39.39%,阅读50篇以上的文献的同学占10.61%,阅读10篇以下文献的同学为3.79%。但是学生对于外文文献的涉猎较少,仅占到16.67%。参考文献的标识部分问题不大,94.70%的同学都能规范标识文献,但对参考文献的管理能力较弱,仅有28.03%的人运用了文献管理软件对文献进行分类管理。此外,53.03%的学生认为开题报告难以撰写的是研究内容与方法,仅有12.88%的同学认为研究进度安排难以撰写。

3.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毕业论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网络公共数据的获取、调查和试验获取。79.55%的学生清楚论文摘要包含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但是对于英文摘要写作能力较差,只有29.55%的同学独立进行翻译,48.48%的同学在翻译时用到了英文翻译软件。对于论文的排版和图表制作,96.97%的同学能够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排版和制表,82.58%的同学能够规范制图,85.61%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对图表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虽然经过学习在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学生最终学会了排版和图表的制作,但是仅有69.70%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分析,仅有26.52%的同学运用到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认为最难以撰写的部分为英文摘要,其次是结果分析,再次为讨论部分。

4.答辩过程。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中,地理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能利用幻灯片来辅助自己的陈述,其中91.67%的学生清楚毕业论文答辩前需要做的准备,92.42%的学生清楚在毕业论文答辩时需要陈述的内容,87.12%的学生清楚学院答辩小组的设置原则,91.67%的同学清楚答辩的流程。但是只有59.85%的学生清楚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

5.课程教学对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辅助能力分析。该校地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两个专业,均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为学生开设了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有98.4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于毕业论文实践是有帮助的,63.64%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说明在毕业论文实践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科研理念、科研方法、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方法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讨论与建议

近年来,学校加强了对毕业论文实践管理,有82.58%的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且有85.6%的学生都能够阅读10~50篇文献,表明学生已掌握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且绝大部分学生清楚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培养方案开设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也给予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实践中较多的帮助。但是调查数据与实际的调研也发现了毕业论文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实践中有35.61%的同学对毕业论文不满意,尤其表现在地理科学专业更为严重,有63.83%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但该校地理科学与生物科学教学计划与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差无几。那么,问题可能出在教学质量不高,实践教学较少方面。平时训练的严重缺失,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6],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毕业论文前学生仅有土壤地理学实验课、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和2次专业野外实习,虽然培养方案中也设置有课内实践,但是很难检查课内实践的质量。因此,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可能由于不熟悉应用专业知识,而感觉缺乏。邢爱青的研究结果[7]也认为,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程度是影响毕业论文实践的重要因素。

2.毕业论文质量标准执行的不统一、不严格,导致学生的实践态度不端正。学校虽然对毕业论文的质量制定了一套评审标准,但是该标准难以量化,评审教师在评审时往往怕学生难以毕业,把握不好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不自觉地放宽评审标准,仅注重格式规范忽视论文的内容。这就导致了较多的教师认为虽然毕业论文的格式越来越规范,但没有感觉到学生论文质量的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周边少有同等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故评审和答辩教师的组成上也全部为该校本专业教师,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评价的氛围。此外,论文质量的把关不严,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反正都会过关”的心理,还会出现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因为有的同学辛辛苦苦做了几个月实验才得以写作答辩,而有的同学轻轻松松1~2个星期写篇综述论文就通过答辩毕业了。学生心理的差异就导致了其对待毕业论文实践的态度不一,有的同学做毕业论文时不主动不积极,观望指导教师的态度,看教师怎么办,把毕业论文当成是教师的任务。有的同学想搜搜资料写篇综述论文轻松过关,对于安排有野外任务或实验任务时,抵触情绪特别大,怕苦怕累。在2013年学校初次抽查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28名同学的毕业论文,有2名同学毕业论文文字复制比超过30%,这就是毕业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学生实践态度不端正造成的苦果。

3.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教师责任心不一。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不科学在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实践中表现突出,已有不少学者[8-10]提出。虽然在学生调查问卷中我们无法调查此项。但是在2012和2013届毕业论文中,我们均对学生的开题报告做了专人审查,问题主要表现在选题上。问题主要有三:1)选题中个别学生的研究领域不属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范畴;2)个别学生的选题与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明显不符,即指导教师无力指导此领域的科学研究;(3)部分学生的选题不具体或现有资源无法支撑其研究。究其原因主要在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不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践,未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深入指导。可见,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毕业论文实践的质量[11]。

4.毕业论文实践时间不充裕,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在毕业前一年6月份,学校就启动了毕业论文工作,但是在第七学期学生的教育实习几乎占了整个第七学期的时间,而且在实习期间学生是不在校的,很多工作无法开展。寒假是难以利用的,一方面是天气较冷,其次是师生均需要回家过节。而第八学期初各种就业招考频繁出现,毕业论文工作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学生就业让路。所以实质上留给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仅是一个暑假,这还未计算部分学生考研也需占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毕业论文实践时间不充裕,这在其他高校也存在[12,13],关键是要合理地解决它。

5.毕业论文存在教师“包办现象”,未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查数据显示,55.30%的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这其实是对学生非常不利的现象,违背了我们进行毕业论文实践的初衷。教师在毕业论文实践中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启发和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14,15],但不能放任不管和完全包办。“包办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一是部分教师缺乏指导经验,指导思路和方法有误;二是学生底子差,未动脑筋,完全依赖指导教师,当指导教师未能有正确的方法指导和处理时,直接向学生制定了研究方案和下达了研究任务。

6.学生英文水平差,不能满足毕业论文写作的需要。在毕业论文写作中,48.48%的同学在翻译时用到了英文翻译软件,甚至有些不经过任何修改直接应用。而且写作过程中学生认为最难以撰写的部分为英文摘要,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英文摘要并不是论文写作中最为主要和关键的部分,但恰恰给学生带来了如此大的困惑,很显然地说明学生英文水平太差,提高学生的英文翻译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7.仪器设备不足,毕业论文经费欠缺,实验室缺乏有效管理和开放。仪器设备不足、质量低下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条件中的一个硬伤,一般的仪器设备采购都是依照教学大纲实验设置而进行采购,而且仪器质量不高,勉强可以满足特定的实验教学需求。一旦学生拓展思维,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而科研时,仪器设备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研究,往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个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经费较少是一个普遍现象,而理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实践又需要大量的经费用作调查和实践,故经费的欠缺造成较多学生不能在此环节进行实际的锻炼。此外,暑假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实践的一个主要实践时段,但是由于教师放假,实验室未有管理人员值班,不能满足学生的仪器使用和药品消耗需求,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四、建议

根据毕业论文环节调查的数据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改善目前的毕业论文实践现状。(1)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真实做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2)加强毕业论文实践的动员工作,纠正部分学生的实践实习态度,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与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参与指导但不能进行包揽包办学生毕业论文,同时对指导教师做应有的指导培训和经验交流;(3)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由于学生众多,教师往往是一对多地进行指导,难以像研究生一样逐个进行开题答辩,但由教学院随机抽选进行开题答辩,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以解决学生选题不当的问题;(4)合理、适当地调节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时间,解决毕业论文实践不足的问题。如与教育实习、就业招考等工作冲突严重,可鼓励学生在二年级、三年级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5)加强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英文翻译及写作能力;(6)加大仪器设备的采购力度,满足师生的科研需求,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与开放工作,避免实验室有学生不见教师的现象,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打造一定的自主研究平台;(7)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者学生自主申报省、校级自主创新项目,拓展经费支撑渠道,为毕业论文实践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洁.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2]王海洋.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167-168.

[3]吴平.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设计)和教学环节对应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194-196.

[4]吴涛,姚志刚,刘俊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书育人,2008,(21):41-43.

[5]张人文.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毕节市,毕节学院,2013,2-3.

[6]张嗥昕.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0,25(11):162-163,166.

[7]邢爱青.实践教学与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研究[J].大学学报,2010,(25):30-33.

[8]钟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化工,2007,(3):100-102.

[9]刘存,瓮鸣.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改进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9,(7):122-124.

[10]张会明,李宏伟,于晓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9(21):80-81.

[11]傅怀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145-147.

[12]钟其鹏,韦丽华,黄福艳.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6):73-78.

[13]张祖庆,姜雅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2010,(35):19-20.

[14]段蕊.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39..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提高;独立学院;化学专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学生为了申请学士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论文,是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系统的有创见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一环。因此,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近十年来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其办学时间不长,实验仪器设备比较缺乏,毕业论文经费紧缺,学生的就业压力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独立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较差。如何才能提高独立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这也是许多教育专家关注的焦点[1],本文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一下探讨。

1.结合实际,合理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2]。独立学院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不仅要充分体现化学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合理的选题。因此,就选题来说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让学生自主命题、也可以让学生和指导老师一起命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高质量、高标准地去完成毕业论文。其次,选题要合理,论文题目不能过大或太小,题目过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题目过小,学生容易从网上抄袭。因此,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选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应与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相适应。对于想考研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一些研究性较强、且有延续性的课题;对于想就业的学生,则鼓励他们选择一些应用型、且和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题,同时也可以准许他们自己找合适的工厂去做实验,然后回来写毕业论文;第三,支持一部分对其他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跨学科、跨院系选择导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2.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目前,大多数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同时也是毕业生考研和求职择业的高峰期,在当前就业压力下,许多大学生刚进大四就开始到处求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全力以赴考研,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实验,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做实验,毕业论文就无法写,有些学生到最后没有时间做实验,就全文抄袭别人的文献来糊弄老师。因此,学校需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协调好毕业论文工作与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协调,统筹规划。可以让学生把毕业论文提前做,由原来的第8学期提前到第6学期去做,对于考研和想找工作的学生都不影响,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为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而顾此失彼。冲突较少,同时可以使学生尽早地进入课题或论文实验的研究和探索,积累素材,为论文的质量提供基础。

3.充足的经费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独立院校由于办校时间不长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3],导致办学经费紧张。毕业论文经费紧缺是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存在的问题。由于经费紧缺,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指导老师带学生和学生做实验性、设计型论文的积极性,限制了化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为了更好的解决经费问题,独立院校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学校应适当增加对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经费投入,这是提高完成化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水平和质量的保障。其次,要提倡毕业论文与导师的科研相结合,这不仅是缓解当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紧张的有效途径,还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也解决了有些导师有课题而人手不足的问题。第三,搭建地方企业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联合的平台,立足和依托地方,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主线,坚持体现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与地方企业联合,利用企业的经济优势共同研究和开发科研课题,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素材。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得到锻炼,学到实际的本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优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的考核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非常重要[4]。首先,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化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论文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其次,要认真做好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对论文指导老师的考核,严格论文答辩的考核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成绩评定。不允许出现普遍高分或低分现象,成绩应呈正态分布。对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加大奖励力度,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编造数据、实验结果等现象要从严查处。毕业论文不合格可以让学生延长时间毕业。以刺激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投入和重视。

总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要提高其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独立院校应从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要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要体现出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毕业论文经费投入到位,使毕业论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构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之间出现的矛盾;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几个方面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云,夏凯,王庆亚.农业院校理科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84-92.

[2]李学琴.化工类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9,11:30-92.

[3]唐宁莉.化工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式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9,9(36):209-237.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问卷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不可否认,大众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确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的问题,论文的质量有明显的下滑趋势。2007年12月,《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次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在2243名受访者中,71.3%的人认为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42.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取消。[1]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而且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2]

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区域的劣势和办学经验的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师资力量偏低,条件保障有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面临更大的困难,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但从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的角度对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尽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诸多共性,但其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因此,我们把研究的对象定格为地方高校。准确说是地方普通高校,不含地方重点高校。考虑到对象的同质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我们又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传统的“文学类”本科专业,包括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艺术类等专业。

为此,我们设计了“地方高校‘文学类’学士学位论文写作问卷调查”,在孝感学院和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两所地方院校展开调查,涉及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法语、美术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学等十个本科专业。涵盖了这两所地方高校现有毕业生的所有“文学类”本科专业。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毕业论文存废的调查”,设计了“您觉得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否有必要?”、“有学者提出本科学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建议取消毕业论文写作,您认为呢?”二是“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调查”,共设计了“您认为在论文写作前是否有必要开设专门的论文指导课?”、“您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累计多长?”等7个问题。三是“关于毕业论文指导的调查”,设计了“您认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几位同学比较合适?”、“您愿意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老师指导自己的论文?”等 6个问题。四是“关于论文质量的调查”,也设计了 “您在写毕业设计(创作)或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对您的毕业论文的期望值是什么?”6个问题。

二、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2011年5、6月份,我们在孝感学院和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文学类”专业开展调查,利用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进行的间隙进行问卷,共发下问卷750余份,收回574份,回收率76.5%。在回收的问卷中,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11份,孝感学院外国孝感学院语学院159份,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102份,孝感学院音乐学院79份。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123份。

在第一部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调查”中,尽管社会上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轰轰烈烈,沸沸扬扬,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还是表现出应有的冷静和理智。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否必要?”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必要”、“有必要”、“可有可无”的分别占12.89%、73%、14.11%;在“有学者提出本科学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建议取消毕业论文写作,您的观点是( )”问卷中,认为“没有必要应该取消”、“不应该取消”、“无所谓”的分别占21.25%、63.59%、15.16%。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和重要性,认为应该保留毕业论文的声音还是比较强烈的,但不可否认,认为毕业论文没必要、无所谓、应该取消的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在“有些艺术类专业坚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并举,您认为( )”的调查中,认为“应该”、“可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任选其一”、“无所谓”分别占18.64%、72.82%、8.54%。

在第二部分“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的调查”中,有78.28%的学生学习过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有81.6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开设专门的论文指导课程。在“何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论文选题何时确定”的调查中,回答“第七学期”的分别为64.98%、64.57%,回答“第八学期”的也占17.68%、11.87%。而在“第七学期”以前的仅占20%左右。在“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调查中,回答“半月以内”、“一个月左右”、“一学期左右”、“ 一年左右”的分别为14.36%、50.26%、31.87%、3.5%,这充分说明,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在音乐学专业表现更加突出,在79份问卷中,半月以内完成的31人,一个月左右完成有33人,分别占39.24%、41.77%。

在第三部分“关于毕业论文指导的调查”中,在“是否认为学生与论文指导老师之间应双向选择”的问卷中,认为“是”的为80.28%,说明学生还是相当认可实行双向选择的;在涉及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数量多少为宜时,74.96%认为“5位以下”, 22.43%认为“6-10位”,仅有2.61%认同“11-15位”。在“愿意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老师指导自己的论文”的问卷中,选择“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严格管理型”、“学术水平高、指导能力强、严格但不乏亲和力型”的分别占26.75%、66.61%,而选择“比较放任松散管理型”的仅为6.64%,这说明学生还是愿意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指导,但最受欢迎的是水平高能力强、管理严格由尊重学生的指导教师。在问及“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教师给予的帮助”时,80.8%的学生认为是“大”;在调查指导老师是否认真负责时,81.8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指导教师是“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这两项调查说明“文学类”专业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是认可的,这也透露出地方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总体面是好的,是有责任心和责任感的。

在第四个方面“关于论文质量的调查”中,认为院系毕业论文管理“严格而应该”、“不严格”、“一般”分别为59.69%、7.85%、32.46%,这说明院系毕业论文管理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严格管理的只占60%。在问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期望时,回答“能及格就行”、“真正反映大学四年的学习水平”、“希望达到优秀论文” 分别为26.31%、53.31%、20.38%,说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期待是正常和正态的。在问卷中令人堪忧的是论文质量,在调查学生的写作态度,认为“比较认真”、“不认真”的分别为61.89%、14.34%,认为“认真”的只占23.79%;在问到是否存在抄袭时,认为“严重”、“一般”分别为16.26%、65.21%,而认为“不严重”只有18. 53%;这从侧面说明,本科毕业论文中相当多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还是有问题的,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抄袭现象。在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在“您在写毕业设计(创作)或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卷中,有39.77%的人认为“面临就业压力,无心写作”,15.14%的人认为“不知如何写作”,19.46%的认为“考研、实习与毕业论文相冲突”,9.15%的认为“找不到所需资料”。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认为“就业、考研、实习”是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最大困难的达59.23%,这说明就业、考研、实习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是当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碰到的最大难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就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建议和对策

通过以上“地方高校‘文学类’学士学位论文写作问卷调查”的分析,尽管我们只选取了2所学校,但这2所学校分别是地方高校二类本科和独立学院性质三类本科院校,目前,中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主要也是由这两类构成,窥斑见豹,从中不难看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些成绩和不足。

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普通高校“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这一层面而言,总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因此,只有创新机制,注重改革,加强引导,才能改变现状,保证质量。

首先是开好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问卷结果分析,地方普通高校相当一部分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也有些专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问卷中有21.72%的学生没有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即便是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专业,大多在6-7学期,时间偏晚。为了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水平,我建议都必须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而且最好在第5学期前完成。而且,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必须完成三项任务:让学生了解本科毕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价值,消除在毕业论文上存在的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让学生熟悉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构成,了解各环节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其次,要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力度。针对地方普通高校“文学类”本科专业的实际,对现行的毕业论文进行大胆改革。

一是对艺术类专业实行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表演)任选其一。由于新世纪持续高温的“艺考热”,导致了地方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比较而言,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偏弱,物质保障也相对困难,加之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偏低,要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创作)两线作战,其困难可想而知。还有艺术类专业传统的“重技轻文”,学生普遍选择以牺牲毕业论文而保全毕业设计(创作)。因此,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建议艺术类专业改变目前普遍的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创作)并举的局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一。

二是形成本科毕业论文的替代机制。设计科研学分替代毕业论文,学生在专业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可以用专业方面的成果代替毕业论文,如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文学创作、翻译,音乐舞蹈类专业的艺术表演,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各类新闻报道,还有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等。达到规定的科研积分的学生,毕业论文经批准可以免做。

再次,化解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实习之间的矛盾,为毕业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就业对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巨大,而考研和实习也对毕业论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主要是由于这四项工作在时间上高度重合,其重要性上各不相同:就业是大学生的终极目标,考研是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和实习是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和拿学位的关键性因子。从目前的实际看,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大多集中在毕业年级,而考研和就业也贯穿这一年的始终,复习备考――考试――面试――录取环环相扣,而准备就业材料――跑人才招聘会――面试――试用――上班也是不断循环。加之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四综合症”,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方面的精力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论文时间难以保证,论文质量自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实习的冲突由来已久,它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这一问题早已显现,但长期以来未得到根本解决。有些专业尽管也采取了一些应对之策,但限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这一矛盾。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化解这一矛盾无外乎朝着两个不同的向度发展:一是如前所述的改革,改变毕业论文的现有模式,以改革促发展;一是将毕业论文提前至第6学期进行,实行“错峰”,提前尽管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但可以基本上消除现行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加强管理,注重引导,实行奖惩并举。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下滑,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的原因外,管理的不科学不到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子。要改变地方普通高校的现状,要解决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扭转论文下滑的趋势,就必须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为毕业论文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是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要改革以往管理中不合时宜的政策,管理中心要下移,要赋予教学院系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要实行分级管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和监督,院系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和推动,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形成上下齐动,共同推进的局面。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实践创新能力

2012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论文质量”①等要求。而毕业论文是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客观地剖析当前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严抓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对地方院校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当前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剖析

毕业论文过程主要包括选题、开题、过程研究或设计、过程指导、撰写、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相比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流程较多,教学时间安排较长,对师生的要求也较高。但当前地方院校在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较大地制约着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及毕业论文质量。现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剖析如下:

1.部分师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足

根据教与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四年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普遍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开始,并于第八学期的中后期完成。而第八学期不但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找工作就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第八学期学生肩负着毕业实习、就业、毕业论文三座大山,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因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无法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又因多年来高校的扩招,师资紧张,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有部分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已多达10个甚至更多,同时还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或工作,从而导致部分指导教师无法高度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即不能对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心认真的指导②。因此,部分师生由于时间、精力问题而对毕业论文各环节重视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2.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够严格规范,质量难提升

毕业论文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如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都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在现实中,往往就是因为毕业论文过程环节多,管理流程长,且有些环节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而造成对有些环节的管理不够严格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如有的学生对选题不够重视,研究到中途才发现该选题无法继续研究下去,而不得不更换其他选题再作研究,这样不但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资金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因此而不够时间完成新选题内容的研究;又如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内容的审查不够严格,导致有些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对毕业论文过程滋生随便应付心理,产生松懈怠慢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以及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3.毕业论文的过程质量监控难推进

由于毕业论文的过程环节较多,有些过程环节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相关管理人员不够重视,监控人力不足以及长期以来“轻过程,重结果"监控习惯的影响,导致当前有些院校对毕业论文中的选题、开题、研究进展、过程指导、答辩资格审查、答辩等环节的监控存在不及时、难到位、不全面的现象,从而促成有些责任心不强的师生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态度马虎、应付了事,最终影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毕业论文质量。

4.毕业论文经费不足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没钱万万不能”。因此,学生做毕业论文还需要一笔专项足额经费支持才能顺利高质完成。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当前的物价已飞速上涨,而有的院校却受学校扩招,教学经费紧张等因素影响③,当前仍以多年前制定的经费标准继续下拨学生的毕业论文经费,导致下拨的专项经费难以满足毕业论文过程的实际支出需要,影响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时期严抓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对策探讨

新时期,为了有效提高地方院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各院校应充分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严抓毕业论文管理的对策。现结合我校近年来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进行的管理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探讨严抓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1.要求相关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各个教学环节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正确思想是正确行动的前提。而毕业论文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其完成质量的好坏与校、院、系级主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等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首先必须要求校、院、系主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各个教学环节。

2.切实认真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引导工作

毕业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开端,选题是否合适将会大大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因此,学生选题应充分考虑学生本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完成该选题研究所需的软硬件环境、经费等因素。现以我校为例,探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多年来,我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主要分为:教师已立项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结合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课题、自行设计课题三大类别。据统计,我校2013届学生选择教师已立项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的学生人数比例约占15%;选择结合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课题的学生人数比例约占40%;选择自行设计课题的学生人数比例约占4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选择教师已立项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及选择结合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课题的学生人数比例之和仅占55%。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应用价值,还必须进一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更多地选择教师已立项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和结合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课题④,尤其是结合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课题,通过学生的认真研究和教师的正确指导,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解决企业与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严明指导教师资格,切实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过程的指导作用

学生毕业论文完成质量的好坏与指导教师是否悉心细致的指导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如何做好选题中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等开题工作,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实施研究方案、正确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规范撰写毕业论文,认真审查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内容及做好学生答辩技巧指导等工作。因此,我校要求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均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且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担任,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且责任心较强的工程师担任。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还要求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论文初期、中期、末期的过程指导记录工作。实践证明,通过严明指导教师资格和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过程的指导规定,较大地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加强了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及其质量。

4.答辩前切实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工作

我校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审查和内容审查两大方面。撰写格式审查主要由指导教师按该学科或专业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参加答辩。而毕业论文内容审查通常是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审查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内容是否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若发现有抄袭行为的,也不能参加答辩。但由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内容审查通常是通过阅读目测审查,往往较难发现学生的抄袭行为及其抄袭程度,所以其审查的威慑力不大。为此,为了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内容的审查力度,在答辩前利用“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切实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内容相似性检测工作无疑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因毕业论文内容相似性检测工作是一项开展难度较大的工作,真正操作实施在师生中会引起强烈反响,因此,为了保证相似性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在学生开始做毕业论文前,将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的具体要求,尤其是相似性比例规定要明确告知各二级学院相关领导、指导教师和相关学生,让二级学院相关领导、指导教师和相关学生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二是由学校统一指定“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和明确规定检测费用的支付问题;三是学校要明确规定相似性检测结果不通过的毕业论文的具体处理方法。2013年,我校为了让指导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及毕业论文质量,在2013年1月份就开始布署对2013届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随机抽测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相似性超过30%(不含30%)的检测结果为不通过,并对检测结果不通过的毕业论文作了明确的处理要求。根据要求,答辩前学校组织了13个二级学院按10%的抽测比例随机抽测学生毕业论文共413篇。经专业人员检测,初次检测相似性结果超过30%的仅有16 篇,占总抽测论文总数的3.9%。从毕业论文相似性抽测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已达到预期的目的:即通过抽测不但提高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增加了对抄袭行为的威慑力,减少了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改善了教风、学风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质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内容审查中,建议进一步加大毕业论文相似性检测的比例或进行全面检测,以减少学生的侥幸心理,促进全体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5.切实组织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毕业论文答辩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因为答辩环节是锻炼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保证答辩工作的公正性和突显答辩工作的严肃性,我校在组织学生答辩工作中主要要求如下:一是要求各二级学院、各系在答辩前按相关文件要求成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且在答辩小组成员分组时,指导教师必须与所指导的学生分开;二是要求科学合理安排答辩时间,规范答辩程序,并于答辩前一周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将安排教学督导到现场督查;三是要求在答辩现场详细做好每个学生的答辩记录,且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有4个问题的答辩记录等。

6.综合客观地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毕业论文成绩是衡量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时,应从多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定。因此,我校为了客观公正地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明确规定毕业论文成绩必须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评分。为了体现学科或专业特点,各部分评分占总成绩的比例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均由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统一规定,如有的二级学院规定指导教师评分占5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小组评分占30%;有的二级学院规定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小组评分占40%等。同时要求严格控制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比例不能超过15%,严格规定不能人为地将内容未达优秀标准的毕业论文评为优秀,宁缺勿滥。如2013届我校评出的全部优秀毕业论文所占比例仅为8.9%。而对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将及时地在全校公开发文表扬,以鼓励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发扬学生和教师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优良品质;至于毕业论文总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只能按结业处理,并在毕业后一年内给予学生一次重做毕业论文的机会。

7.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系列管理制度

为了使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操作及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地方院校必须紧紧围绕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撰写规范、评分标准、答辩要求、成绩评定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其相应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或方法等,以期进一步提高相关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和管理的规范性。为此,我校近三年来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论文的过程指导规定,创新性地按学科大类或专业特点完善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评分标准、答辩要求等管理制度。并于2013年制定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因该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属于作假行为以及各种作假行为相应的处理办法,因此,该处理办法出台后,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对那些责任心不强、有侥幸心理、马虎应对毕业论文的师生起到了重要的警醒作用。同时对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树立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等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8.与时俱进地投入毕业论文经费

毕业论文经费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的重要经济保障,尤其是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等过程才能完成的毕业论文更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学校应及时掌握市场经济情况,充分结合当地的物价水平,力克因扩招导致教学经费紧张的困境,多渠道筹集资金,与时俱进地调整毕业论文经费标准,保证所拨专项经费能够满足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以此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新时期,地方院校要进一步严抓毕业论文过程管理,需要校、院、系主管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等人员的协同努力和配合,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并要求相关师生在各环节中严格实施相关管理制度,才能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引文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OL].教高〔2012〕4号文件,2012-3-16.

baike.baidu.com/view/8415734.htm#1.②薛彩霞.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高教论坛,2011(11):56-58.

③赵春.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70-272.

④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5-108.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尽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都设有“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但由于部分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不注重题目更新,在提供的论文题目上表现为部分题目或大而空,或缺乏新颖性,或没有紧扣时代的脉搏。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匆匆随意选一些题目。有的题目范围太宽,学生仅是泛泛而论;有的范围太窄,以致毕业论文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有些学生则将选题完全寄希望于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帮助自己定题。可见,由于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加之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比较随意,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论文写作能力较弱

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贫乏,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较弱,论据不充分,说服力不强。例如,有些论文仅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缺乏数据、模型及案例分析;理论分析没有与实际分析相结合,或实践分析没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前者仅为泛泛而论,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后者则因没有专业理论为基础,使论文研究的深度较为欠缺。

3.存在论文抄袭现象

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对他人论文依赖性过大,存在一定量的抄袭、拼凑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固然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论文抄袭提供了便利,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抄袭论文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学校对抄袭行为的监督成本较高,许多学校对论文抄袭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4.论文格式不规范

每年的毕业论文中,总会出现包括引文注释、图表、字体等格式不规范现象,且打印错误也较多。

二、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时间较少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大学教育在形式上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但高校要真正实现这一转换还有一个过程。学校入学标准的降低,使得过度依靠学生自我管理的“放羊式”教学管理弊端凸现。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惯于考前突袭,对毕业论文的“应对”也沿袭了这一习惯。部分学生缺乏日常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论文中大段引用各种抽象空洞的理论,缺乏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总结。而且,随着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陆续毕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时间提早,难度加大,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发生较大冲突。

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生基本上要修完4年学业才能本科毕业。在培养计划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同时又是毕业生寻找工作单位的时期。许多学生四处奔波,就业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就是今后的工作单位。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个别学生毕业实习的内容与毕业论文主题的相关性较小;二是部分学生提前就业。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时就己与用人单位签好了合同,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己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而且,在后者情况下,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其就业,故不少学生仅是匆忙应付,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就业率指标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

2.教师因素:高校扩招后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増加,造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来讲:一是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从而在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二是部分青年教师也担任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近年来,学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因而他们有规范的科学研究的经历和教育。但是,由于进入高校不久,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与功能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经验,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个别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熟悉自己所指导论文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因素:组织管理上的困难和不规范高校扩招和学生毕业找工作等因素,给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1)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一些指导教师在指导工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缺乏检查督促。(2)学生为撰写论文既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和社会调研收集资料,又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等查阅文献等,时间跨度大、环节多、活动地点变化较大,过程管理、质量监控难度较大,这使部分不自觉的学生的论文资料的收集得不到保证。(3)尽管一些学校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健全,例如,毕业论文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和论文初稿、一稿修改的记录等,但在制度的执行上得不到切实保证,检查力度不大,对一些不自觉的教师和学生而言,上述的制度仅流于形式。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毕业论文撰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不仅体现在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把握上,更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

1.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工作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在当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建高校学生论文写作诚信机制,对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严厉惩罚,以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2.重视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把好毕业论文选题制度关,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自己的兴趣而定。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1)毕业论文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某些专题研究的兴趣,为日后论文的选题做好准备。(2)不断完善本科导师制。使学生较早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做好选题的准备。(3)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及时了解实习基地的工作需求,努力将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相结合。(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的编写和实施细则。选题应围绕本专业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制度来保证毕业论文选题的规范化。

3.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中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关键环节要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力度。具体可分为初期检查,即对论文选题和开题等进行检查;中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教研室普查、学院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为达到通过检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学校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

(1)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2)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实习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校外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校内指导教师则可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期刊和书籍,了解社会前沿问题及焦点问题来源、现状和走势,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3)建立和健全导师遴选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政策和措施,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5.加大学校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1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论文平台指导与管理,同时辅以远程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形式进行指导为实施网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学校开发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论文指导平台主界面如图3所示。通过该平台实现论文写作环节的控制、论文辅导资料的上传、论文任务书的发送、教学信息的传递、论文的答疑与批阅、指导教师指导行为的监控等。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论文终稿阶段遇到的问题,学校在论文终稿环节利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远程集中视频答疑,答疑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指导教师也经常采用电话、QQ、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论文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高质量的师资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及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聘用的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及其相应的教学团队;二是学校引进的985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6]。为此,学校搭建起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工程实践平台,每年定期安排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有效地提高了远程教育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即首先由学校制定出毕业论文指导准则,比如学生留言必须在24小时之内回复,学生稿件必须在3天内批阅完毕,学生稿件批阅意见或评语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等;之后学校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准则在论文指导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及学期考核;最后学校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同时支持学生自主选题为了解决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不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结合学生基础与需求,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所谓“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即首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各专业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为每个专业制作多个毕业论文模板,形成“毕业论文模板资源库”,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性质,选定某个毕业论文模板,最后学生在该毕业论文模板的引导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个毕业论文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某一论题的目录和格式,并且每一章都配有引导性内容,正常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模板的引领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为了避免使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学校制作的毕业论文模板绝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毕业论文模板,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或项目来做,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由于学生选择的具体项目或工程不一样,也就避免了采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此外,对于少部分希望自主选题的学生,学校也允许其采用自主选题模式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学校实施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4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和总体完成情况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论文环节,顺利获得学分。对于拟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对写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做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申请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从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制定,指导教师对学位毕业论文的指导,到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建立起学位毕业论文三把关的严格制度。首先,每个专业分别制定了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难度要高于非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如对于工科专业,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原则上要求是设计模板,需要申请学位的学生只能选取学位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位毕业论文时,毕业论文完成质量要求较高,只有学位毕业论文终稿环节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才允许申请答辩。最后,要求拟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只有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在毕业论文环节满足申请学位的条件。

5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同时审核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考虑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答辩效果良好。同时,为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审核同意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为保证自行组织现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学校通过答辩巡视或远程视频对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6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具有学生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才能成功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7]。学校根据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如图4),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了检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春季参加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的59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满意度调查与答辩成绩的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53人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选项,只有6人选择了一般的选项,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90%;共用54学生的答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2%。可见,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结语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标准 研究

在素质化的教学领域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各大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科学习实践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有效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高校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标准。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论文设计中的社会实践,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在学生完成一整套毕业论文(设计)时,该毕业作业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领域中,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探索与研究。而在整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更在其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本身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真正实行起来仍是一项比较艰辛的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体现在毕业生人数较多,相关院系较为复杂,且持续的周期也较长。另一方面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已不再是采用传统式的纸质方法,而是运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而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论文抄袭、内容虚假等现象的产生,从而给衡量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加强衡量该项工作的质量标准研究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高效本科学习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是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得以体现,其充分展现了学生从学习阶段过渡到社会实践中的一个良好转变。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充分运用到毕业作业实践中,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中,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质量。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1 教学资源问题

教学资源问题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问题起着一定的影响性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其主要是由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原有的师资资源并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高校开始聘用一些兼职教师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但是从师资水平角度上对兼职教师进行一定的分析时,其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际的作业质量,给学生的作业带来更大的困扰。此外,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的课业较为繁重,因此一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则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作业的指导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2 缺乏规范的选题

对于一份优良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来说,具备规范的作业选题至关重要。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中,学生的作业题目并不是自主选择的,而大多数是教师事先拟定的,而后学生根据拟定的题目进行一定的选择。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定的选择,但大多数题目内容都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爱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其次,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上进行分析的话,在选择作业题目时常常存在着扎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学生都选择相同的论文(设计)题目,且在指导过程中相同的问题需要教师反复地论述,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时间,且降低了选题的目的与效率。此外,教师拟定的题目范围较广也是选题不规范的一大体现。一方面,教师拟定的题目过于简单,则学生稍加思考就可完成,而这则无法精准地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若教师的选题过于复杂或者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则会给学生的作业带来更大的困扰,一些同学甚至会照搬往届类似的作业,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质。

1.3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足

对于毕业生来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按照相关规定来说,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需在学校完成,且所需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但是从实际的角度上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话,相关高校并没有对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其只强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可。而对于学生来说,其需要在毕业前期准备相关事宜,如工作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或者准备相关证书资格考试等,因此这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进度与整体质量。

1.4 缺乏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

在各大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制定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对加强学生的作业质量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学校在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上仍缺乏有效的培养措施,且对于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缺乏一定的监督与控制,从而促使毕业论文(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加之一些毕业生对毕业设计作业的不重视态度,致使其面对毕业作业时更是应付了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这对学校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质量标准分析

通过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与了解,接下来即是对如何有效地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标准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索。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2.1 外在式的质量标准

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主要可以从外在式的质量标准和内在式的质量标准两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其中,外在式的质量标准主要是需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准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标准进行一定的规范。例如,制定的相关性规章制度可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学分、完成周期、题目问题、多人答题或者一人答题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从而利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开展。此外,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问题,其也可进行一定的探讨,如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应的环节以更好地利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开展。对于各大高校来说,不同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外在式质量标准,这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2 内在式的质量标准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各大高校还需从源头抓起,根据毕业论文(设计)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从而对此加强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下面主要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环节进行了一定的质量标准研究。

2.2.1 论文题目的严谨性

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时,其论文题目首先应当满足一定的严谨性与求实性,这也是有效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作业的首要条件,而这则需要相关教师在选题上应严格把关,对于各类论文题目其不仅需要进行导师资格审查,还需要编辑一定的撰写要求,对于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所对应的专业、题目来源、题目类型及课题的背景与目的都需进行一定的确认,并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对课题成果、课题文献等进行明确的说明,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论文题目的严谨性,而这也能避免学生进行盲目的选题,对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2.2 选题过程的公开性

选题过程的公开性也是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质量标准。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以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相关教师应进行公开、公平的选题活动。当学生在公开环境下完成选题的初选时,相关导师还需对结果进行一定的核实与调整,以使各类选题都有合适的学生人选,而学生也可以找到切合自身能力范围的题目,这对有效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3 严格加强答辩管理

对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来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评定学生论文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管理标准,这对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实践过程中,各大高校不仅需要加强相关工作的组织管理,还需要倡导相关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对于答辩结果,各位教师需认真评阅,且对于一些成绩偏低的论文,相关教师也需采取有效的整改方式。其中,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论文题目进行仔细地讲解,还需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且回答问题的结果也参与到评定结果中。整个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需包括PPT、文本、语言陈述或者相关设计图纸等。

3 质量标准的具体落实策略

通过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相关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于如何更好地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也可提出具体的落实策略。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3.1 内容具体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来说,相关教师首先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选题的质量,并需对立题提出具体要求,且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选题应坚决不予采用。其次,学生在开展作业内容时,应保证论文内容具体,且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开展,如若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应及时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以便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正常开展。此外,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时,需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以正确把握论文方向开展创新型的实践活动。

3.2 管理监控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保障高质量毕业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在此环节中,各大高校也需对此加强一定的重视,对于学生的选题、调研、中期检查、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审查,并需经由相关确认人签字,以此才能进行最后的打分。此外,对于学生的一些违反相关作业要求的行为,各大高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3.3 考评机制

有效的考评机制是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方针,因此各大高校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相关教师都需对此进行有效地记录,且不同环节在最终成绩上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评定。在学生答辩之后,教师需结合各环节的记录及各阶段所占据的比例进行总成绩的记录。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高校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地督促,还可以改善高校的工作作风,对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素质教育阶段,各大高校应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以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实现衡量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目标。总而言之,开展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对高校的未来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峰,陈明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4:769-771+777.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毕业论文(设计)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地方院校铜仁学院为例,以理工科专业相关院系大三、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 110 份,实际收回问卷 100 份,通过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后,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在选题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90%以上为实验室研究或纯理论研究,而涉及生产一线的选题极少;其二,大部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都是在最后一学年开题,有的甚至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因面临实习、就业等相关压力,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要求过低,只要求能顺利毕业即可,而忽略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其三,有的教师对指导的学生实行“全放养式”管理,指导教师的指导计划不能更好指导学生撰写出有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二、毕业论文(设计)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由于受学校的办学性质与理念的影响,毕业论文(设计)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与社会需求、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关改革,应当更突出其应用性及实践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自身因素、教学条件因素、学校管理等几个因素是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关键因素。(一)学生自身因素其一,相对于重点高校的准毕业生而言,地方高校的准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在大四阶段,很少有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上,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过程中,学生多数充当着被动的角色,只是跟着指导教师的步伐进行论文写作。为了应付交差,学生会用 1~2天的时间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资料来拼凑论文,因而会出现严重的抄袭现象,导致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下降。其二,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本科办学历史并不悠久的新办本科院校,学生多半来自本省各地方,生源质量并不是很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功底比较薄弱,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二)教学条件因素首先,相当一部分的地方院校是由专科升为本科的,在教学观念上没有完全从教学型转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类高校,多数地方院校还处于建设之中,学校在科研硬件条件上与其他综合院校相比条件较弱,几乎没有大型的科研设备,因条件的限制,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缺乏保障。其次,随着各地高校生源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不断增加,指导教师与准毕业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精力难以得到保障。(三)学校层管理因素其一,按照学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将课程、毕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的写作等环节均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中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见习、实习要求和专业的特殊性,导致所有专业一体化,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时间与准就业时间相互冲突,这必然会影响最终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而指导教师出于对学生就业前途的考虑,往往在对待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上采取较宽松的态度,导致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多为应付态度。其二,为了提高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地方高校通常会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对学生是否实验、是否进行实习没有过多的指导,教师也考虑到实验硬件条件的欠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往往采取宽松的态度。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差不多就行,久而久之,就给往后的准毕业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努力就能达到毕业的要求。

三、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就铜仁学院而言,应以“明德、致用”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研究,培养专业基础坚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宗旨,这就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能仅停留于单纯的实验室研究,甚至是纯理论研究上,更要延伸到生产一线,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一)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涉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首先,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开设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以便给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时提供相关的帮助。其实,在进行大学生入学教育时,便可在入学教育过程中穿插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讲座,可从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给学生做一些培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实验操作过程中,改变常规模式下,大四才开始匆忙考虑选题方向的弊端,让学生提前准备思考;其次,在平时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融入文献查找、实验方案准备、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教学中也能得到一些锻炼,能为学生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勿让学生养成一种只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即可毕业,不求质量的认识,要改变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惯性认识。(二)完善校企合作,鼓励学生选题于生产实践,解决生产问题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过程,见习、实习便是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沃土,无论是选题,还是毕业论文(设计)实施都可以在生产实习中完成。院系应当完善校企合作制度,鼓励学生针对所实习、见习的企业的实际案例进行课题研究。院系也可以采用校企双方连同指导的方式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相关的指导,企业方面的专家主要针对学生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毕业论文(设计)调研部分精心指导,院系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把关学生选题和毕业论文理论、写作规范及毕业答辩等相关工作。(三)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首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当严格把关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当要求毕业生制定好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的相关计划,合理安排好相关实验地点和时间,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能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可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可检查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教师应当在整个环节中起到监督、辅导作用,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控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关教辅部门可对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抽查。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特别是地方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更应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社会、地方需求的新型毕业论文模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架构学生的就业桥梁,更有助于培养与岗位相匹配的应用技能型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黄小兵,王海燕,周诗彪,等.地方高校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3,41(20):158-159.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师生 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1-0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教育部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大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以及学士论文抄袭剽窃[2]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主体的高校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苏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师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条件保障等。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3.2%;理工类、经管类、文史法哲教育类、农林医药类学生分别占46.1%、34.1%、11.7%和5.9%,艺体等其他类别学生较少。运用SPSS建数据库,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和江苏大学对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受访教师的专业类别主要为理工类和经管类。

二、主要结果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态度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9%的调查对象认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实习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复习考研,这分别占18.5%和17.5%,还有约3.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补考等其他事项。尽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调查对象中,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分别占15.2%和12.7%。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多一个教学工作流程。”

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预期完成时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64.2天,标准差为50.6天,预期时间分布为:1个月以内占37.4%,1~2个月占25.3%,2~3个月占16.4%,3个月及以上占20.9%。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巩固专业知识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训练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占49.9%,认为能增加交流能力、师生了解、团队合作和接触社会现实的比例在30%~40%之间,只有3.8%的人认为没有收获(详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

(二)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积累的综合体现。在1183名调查对象中,16.3%的调查对象没有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经历,61.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竞赛实践活动。在有前期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或竞赛实践活动经历的调查对象中,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次数不多(详见表1)。在日常学习中,只有25.8%的调查对象经常关注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资料,60.7%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13.6%的调查对象几乎不关注或从没留意。调查还发现,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 课程,其中,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和有点帮助的比例分别为6.9%、27.8%和55.9%,只有9.4%的调查对象感觉说不清或没有帮助。

表1 调查对象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

调查时,93.7%的调查对象已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以师生双向选择居多,占47.8%,其次是统一指定,再次分别是学生选教师和教师选学生,还有2.1%的学生不知道是如何确定的(详见图2)。指导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讲师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学生不知道指导教师的职称。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导师确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级就实行导师制的,有双向选择的,也有统一指定导师的。通常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学生会继续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论文)。

图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

调查对象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导师指定和自身兴趣,两者分别占37.8%和36.0%,来自导师科研项目的占15.0%,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占6.4%,2.6%尚未确定,其余来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其他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方式多样化,以当面指导为主,占69.7%,电话指导和网络信息比例相当,分别占31.4%和30.0%,尚有0.8%的调查对象未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网上、信息、电话、QQ交流”。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程序、选题、字数、格式、参考文献、外文翻译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

(四)主要问题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不足,这占调查总体的57.1%。其他突出问题有:不知如何写论文,占44.5%;外语翻译困难,占29.3%;自己重视不够,占24.6%;经费设备有限,占22.5%;缺乏教师指导,占20.7%;不知如何选题,占17.7%;抄袭/同学,占3.3%;其他的如专业知识不足等,占0.3%。对突出存在的时间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写论文两类问题深入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之间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自认为时间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而农林医药类学生不知如何写论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详见表2)。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尽管多数高校明文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带6~8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师生比偏高,存在一个教师带20多名学生的情况,加之教师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繁忙,导致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访谈中,教师也多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重视不努力,论文质量下去了,日常教学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的列联分析

注:*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五)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予以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39.9%、38.0%和30.2%,而选择需要格式规范方面指导的比例仅为12.8%。实地访谈显示,教师最大的需求是学校优化管理、认定实践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多数高校采用或即将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过程管理,但在网上提交材料的同时往往需要教师提交纸质材料,教师认为“系统、纸质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没有体现优势”。有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没有工作量,教师坦言“没有工作量,教师积极性不高”。同时,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结论与建议

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本次研究中高校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存在问题与需求,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教育,深化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列为大四学年最重要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此造成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整个过程没有三四个月踏踏实实地工作,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3]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处理好实习/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三者间的关系,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精力投入。

第二,夯实基础,强化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讲座 / 课程,且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指导讲座 / 课程对毕业论文(设计)有帮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竞赛 / 实践活动,近两成的学生没有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经验,导致学生前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准备不充分,缺乏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借鉴基于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体系[4],建议高校将课程论文常态化、学年论文制度化。同时,打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联,使毕业设计(论文)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第三,优化管理,发挥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领与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保证。[5]高校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精简管理程序,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同时,应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竞赛活动的工作量和业绩,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相应,教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开展原创性、应用型研究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类学生需求和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水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学士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68-70.

[3]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随着1999年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呈下滑趋势,这是各个高校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经费、资源不足,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善,过程管理不到位,评估工作过于形式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因素,并论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以及实施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监控质量1999年起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短短几年内全国各高校学生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生数量有了数倍的增长。通过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了高校体制改革,促进了基础教育的结构调整。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师素质、学科与专业结构以及管理制度等暴露出新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地方综合性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呈下滑趋势因此,因此,必须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一、构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背景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师资、设备、实验室和图书等教学资源紧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有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致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呈下滑趋势,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各个高校都面对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毕业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找工作、考研、出国和各类资格考试的认证中去,还有一些学生利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时间补修其它课程来完成学分要求;教学单位也非常重视就业率和考研率,对学生是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也重视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也忙于自己的学历、职称的提高,对学生无从顾及。可以说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不能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瓶颈因素。(二)教学经费、资源不足。虽然各个高校近年来不断引进师资,加强硬件建设,但是相对学生数量的骤增,教师、实验室等资源匮乏已经是各个高校暴露得非常明显的问题。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刚刚留校的助教就开始指导毕业论文(设计),一个实验室容纳几十人等现象一直困扰着各个高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绝不可能提高。(三)指导、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生数量大,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式多样,学校采用笼统、粗放的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没有形成针不同专业的“多元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案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四)过程管理工作不到位。学校各级部门,尤其是教学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力度不够,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尤其是抄袭、代做等情况不能完全无法控制,也是各个高校出现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五)评估工作过于形式化。很多高校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估工作只局限于学校的层次,没有形成校、院二级评估机制,而且评估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结合,不能真正发挥评估工作的真正作用。(六)选题、答辩环节的管理力度不够。选题、答辩考核是否严格、公平和公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目前,各个高校非常重视选题、答辩环节的管理,但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同时如何能更准确、更规范评定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也是各个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总之,抓好毕业论文(工作),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渐完善它。[1][2][][]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2]一个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组织系统。要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实施,首先要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职责清晰的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这个系统通常由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它主要包括校长、分管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校教学督导组以及教务处等相关机构,起着决策指挥、管理执行、监督评价的功能,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第二层次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构,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第三层次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是进行具体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管理的主要执行者;第四层次是学生,通过学生反馈学校教学和管理的质量[3]。(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制度系统。实现质量目标,必须建设和制定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各系统职能,规范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形成自我完善与优化的建设机制,使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学校应根据教育规律、国家政策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制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以及一系列激励制度和政策,而且学院也应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管理文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制度系统,涵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三)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评价系统。教学评价具有判别、诊断和激励功能,学校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方针,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充分发挥了评价功能,促进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反馈系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是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反馈,对于能否及时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至关重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信息可分为管理反馈信息、教师反馈信息、学生反馈信息。管理反馈信息来自于管理层,主要是学院级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者;教师反馈信息来自教师;学生反馈信息来自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全程监控中,学校通过建立质量反馈制度、开展阶段式检查(开题检查、中期检查、答辩检查、存档检查)、建立多层次的反馈渠道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教育理论问题,又有实施中的可操作性问题。所以,在监控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涉及到学校中很多管理部门、绝大部分教师和一届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直接受他们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为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二)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质量监控正常运作。要使质量监控正常运作和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建立质量监控的评价标准,可以使质量监控能有的放矢;建立奖励机制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队伍各方面积极性。另外,要优化质量监控环节,提高监控的自动化程度,就必须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在监控中的作用,使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方便快捷,真正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保障体系。(三)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不断优化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任务,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控,而是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行为的监控。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全员质量意识的提升。同时,应该随时掌握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四)分阶段实施,实现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质量监控体系应能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监控过程,形成长效管理。总之,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实现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和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设计(论文)的质量。全国各类高校的管理者应该进行深入、持续的创新,不断优化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以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参考文献1.徐静年,潘小帆.走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高校扩招与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3~42.蔡青.论地方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66~683.回春光.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5;6:29~32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毕业 设计 质量 对策

一、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发出的相关文件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更强调了当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而,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优质高效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

评价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是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科研总结或论文,也不可能全部等同于真正的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

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实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等。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特别关注选题质量和最终成果两个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问卷调查、座谈等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五项认同度在90%以上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三、关键因素分析

1.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如前所述,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设计成果,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对其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的过程。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靠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显然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前三年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需经历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开题、科学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部要求的工作量是学生每天工作6-8小时,共计要用15周以上,这是相当必要的。

2.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

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是制约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知识面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只有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高,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另外,指导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品才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指导工作中,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我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规定指导教师每周的指导时间不能低于8小时,效果显著。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落实情况

实践证明,科学、完善、有效的监控体系,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督导工作的组织,对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科学并且到位的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与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归档、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等方面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规范化,以保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硬件条件和经费保证

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学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学生在进行资料查阅、调查研究、科学计算、分析、绘图和仿真等与课题相关的工作时,必须有计算机、网络、图书以及实验实习的设备和场所。特别对于工科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参加毕业实习、科学实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我们必须提供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学生查阅资料、科学研究、实验、毕业实习、文章打印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5.毕业设计实习、调研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实习、调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做课题的理解,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的很好的启示。因此,毕业实习、调研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质量。

四、系部(学院)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对策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学校(特别是院系管理者)是可以掌控的,只要树立科学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的主体作用,保证“人、财、物、时”等投入到位,就能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1.抓关键,落实质量监控体系

做好系部(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们的经验是抓关键,这个关键就是: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规范为抓手,综合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构建和落实质量监控体系。

把毕业设计(论文)及其管理工作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分析它的信息流程、反机制和控制原理,能够寻找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从信息的角度上看,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系统自动地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或功能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因此在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时一定必须做到信息不失真地传递和反馈,信息贯彻渠道和反馈通道都必须畅通无阻,必要时还应该加入认为的反馈通道。具体做法是:领导和有关人员深入到师生之中,宣传学校和系部的规定要求及其意义,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不仅能保证和提高质量,还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领导和管理人员也取信于民,树立威望。会议、座谈和问卷调查等都是保证信息畅通的途径。代表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可以为我们借鉴。它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三全―多样”(全过程、全员性、全面性或称全企业、多方法)是其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工作是一个时间长、质量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教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所以,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必须是过程中的过程监控,而不能是目标控制。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全程性。院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在整个过程从选题开始到论文答辩、材料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同时要在每个控制环节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个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涉及教师、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及管理等多个方而,可以说包括全系的所有机构、全体教职员工和该届毕业生,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所述的全面性和全员性。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应该明确并强调本部门每个机构、每个成员(包括学生)对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中的功能和职责,各尽其能、各负其责。

2.树立科学质量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于各院(系),“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本部门的师生为本,关心每一个师生的全面发展。师生既是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对象,又是监控的主体,在制定制度时既要满足质量需要,又要考虑师生容易执行;执行制定时既要严格,又要富有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自己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设计或论文每一个阶段的表现和成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正确解决考研、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用渊博的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用高尚的品质和优良的学风、教风和作风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上确立学生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在行动上创新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指导教师,应该实行奖罚制。对于责任心强、成果显著的指导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这样可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理实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队伍也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素质,首先要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锻炼,如深入生产一线、社会实践和实习指导、工程项目设计、试作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设汁(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能力;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指导教师知识面拓宽和知识更新步伐,增强因材施教能力和综合指导能力。另外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这些措施的实施,就能不断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促进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的形成。

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人、财、物、时”投入到位是各院系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中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其中,人,就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财,就是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物,包括计算机、网络、打印机、教室、实验实习场所等必须的硬件保障;时,既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还包括院系相关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所必需的时间。

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一系列先进工具运用于教学,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离不开这些工具,老师的指导也会因为有了它们而变得快捷、方便。同样,在其质量管理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网上选题、网上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和规章制度制度宣传,计算机成绩管理,计算机材料管理,等等。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组成及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Z].2004.

[2]廖志凌.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82-85.

[3]程友联.本科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对策的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54-157.

[4]曾健平,尹新,胡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02):112-114.

[5]唐杜英等.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7):92-93.

[6]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导师制 毕业论文 梯级培养

[作者简介]李强(1973-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重点项目“环境科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00825)、2009年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编号:200904)、2010年重庆文理学院特色项目“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54-0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既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专业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①。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受到较多的质疑,甚至有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②。但是,这种观念与我国人才培养的规划和要求存在显著的矛盾。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的最终环节,还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这一特质决定了该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培养体系,不仅涉及对教育战略目标的认识,而且还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课程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可分为选题、实验、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四个阶段,具体包括文献查阅、开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这其中就检验考查了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论文写作、答辩技巧等。虽然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质是对本科教育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但是并不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能够独立承担系统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实际上本科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是必要的④。因此,应跳出现有本科毕业论文的阶段局限,将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开设有助于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文献检索、调查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强化论文写作实训环节教学,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环境与思维保障。

二、运行体系的构建

1.建立学术导师制。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了选课导师制,着重于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学习计划⑤,但是未涉及学生的专业学术指导。在毕业论文培养体系构建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导师制,融合选课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全程导师制的优点,建立本科学术导师制。首先,学院根据教师的职称、科研经历、项目和论文的状况,选择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其次,每年定期安排指导教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以便于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指导教师。最后,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了解本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后,根据自愿和调配相结合的原则,于大一下学期组织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大一阶段,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阅读书籍,见习创新实践活动,做好人生规划,并结合学年论文的撰写,熟悉文献查阅。大二阶段,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参与教师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进一步熟悉研究方向,通过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研究内容,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和创新课题。大三阶段,完成教师创新实践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结合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完成毕业论文综述部分或研究论文的撰写,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大四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2.构建梯级培养机制。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硕士学位点,教师没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任务。但是,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中的助教理念,形成以指导教师为龙头,高年级学生为骨干,低年级学生为辅助的团队,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实行梯级培养,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导师的科研工作中,经过系统、长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精神,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本科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整体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有利于发挥指导教师的导向作用。首先,应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的例会制度,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例会,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研氛围。其次,利用现代通信和教育技术手段,构建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平台。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外,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和QQ等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目前,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建立多媒体联系平台,以进一步克服师生见面机会少的困局。

4.建立科技创新竞赛制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热情,营造创新实践氛围,首先,需要建立校级论文(设计)创新竞赛制度,每年组织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程序和方法,及早打好论文基础,早定研究方向,减轻对论文的畏惧心理,防止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其次,通过校级竞赛活动,为更高层次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供人才和项目储备,以利于学生的分层培养。

三、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1.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教学工作,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理顺关系,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建立选题限制制度、毕业论文抽查外审制度、匿名答辩和回避答辩制度,完善政府主导下的本科毕业论文复检制度。

2.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改革考核方式。相对于老牌院校的精英教育来说,新建本科院校更趋向于大众教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应固守一定的模式,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唯一手段。实际上,虽然经过科研团队培训的学生能力均会有所提升,但是多数学生并不适于从事高水平的科研,特别是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因此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意愿调整培养目标,适当提高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要求,强化这部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将高水平的文献综述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另一手段。此外,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市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也无须撰写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分流部分学生,减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需要的学生,也可激励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科研、升学和就业,力争在大学四年及时完成学业,获得更多的升学或就业机会。

3.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毕业论文程序性很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在各环节过程实行有效监控,从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过程监控―评分标准确定―结果评价―总结分析等流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⑦。具体实施包含自检和抽检两种方式。自检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检查和教研室对本系学生毕业论文情况的检查了解,抽检可以由学校、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构成员分阶段进行检查等。全程跟踪管理应由学院主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切合专业实际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科学分工、跟踪管理。

4.构建奖惩制度。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毕业论文,应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同时,建立导师考核制度。考核以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综合学生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术论文完成质量、科技竞赛获奖情况,以及毕业前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标准,考核导师的指导成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和津贴发放依据,与其岗位绩效挂钩,形成奖惩制度,促进教师加强过程管理。

四、条件保障体系的构建

1.时间保障。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仅存在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复试冲突的问题,也存在毕业实习时间短、实习单位不愿接收的问题。结合前述的毕业论文梯级培养机制和考核方式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从第八学期调到第七学期,并可以适当缩短后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使学生能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和实习,保证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质量。

2.师资保障。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指导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能型”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教师国内国外的培训和引进力度。特别是应用型学科专业,应采用重点引进、专业教师顶岗工作、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等办法大力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且需要建立“双能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3.实验条件保障。毕业论文所需经费的投入,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必备条件。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切实重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毕业论文所需的基本实验设备,以确保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寻求国家、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探索院院(科研院所)、院企、院地联合共建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如中央和地方共建、各类发展援助项目等)和资源,完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联合学院、教师,采用经费配比的方式,引导学院、教师将科研运行或配套经费用于实验条件的改善,共同参与科研实践平台建设。

[注释]

①韩润林,张龙龙.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化工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3):133.

②④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2(4):85,85.

③张庆华.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5.

⑤唐丹,肖毅,郭莉.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25(11):66.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毕业论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个重要指标,是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手段,通过参加毕业论文完整的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严肃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毕业后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紧张的毕业实习、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各种各样的考试等冲击,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明显不足。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就业对国家和个人也同样重要,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毕业论文怡好安排在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对于医学生而言,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实习任务较重,时间紧;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同找到好工作比写好论文更为重要,因此,在为了能及时完成临床工作和谋求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之下,毕业生不得不拖延和怠慢毕业论文。原因之二,目前用人单位在聘用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时,多注重临床实验室操作技能,一些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以及学生个体的综合社交素质等诸方面,而对于毕业论文的状况和质量一般都无人问津,这就促使在校大学生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追求各种单位所要求的技能资格上。同时,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也将分散学生的大量精力。

1.2学生毕业论文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到位

医学院尽管开设了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医学统计学等毕业论文的相关课程,制订了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和撰写格式,但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及相关配套的训练,在正式做毕业论文时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会文献检索、数据的统计处理、制作图表等基本技能,不知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如何构思毕业论文,语言表达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逻辑性不强,文字不通顺,所提供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甚至前后矛盾,书写格式不规范,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说明等都不符合医学科研论文的要求。有些学生英文摘要不是通过逐字逐句翻译,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翻译。

1.3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观上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清,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对毕业以及工作无明显影响,用处不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付了事。

教师资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由于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论文指导经验参差不齐,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也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由于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精力的有限性自然导致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缺乏指导经验,影响了整体的指导水平。

1.5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医学检验

专业毕业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一定的经费才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才能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由于目前医学院投入的毕业论文经费有限,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所需的试剂费用基本上只能由实习基地承担,而实习基地的许多带教教师没有科研经费,试剂费用最终只有实习科室承担,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2.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2.1健全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过程,对指导教师、学生的职责以及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包括文献资料查阅、选题、论文格式、收集、数据处理、成绩评定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批、开题、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的管理和监控提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并行之成文,使毕业论文的管理有章可循。通过毕业论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制订、完善和执行,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2强化医学科研论文基本技能训练在实习前加强医学科研论文基本技能训练,将知识传授与科研探索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更多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其中包括教授学生文献检索的技巧及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统计软件的使用)等,培养学生英文文献检索、翻译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开展的基本步骤和内容、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等,为做好毕业课题、文献查询、撰写综述及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2.3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教育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有利于良好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而且可以提高科研素质,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只有遵循严谨、求实的作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2.4重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与指导教师有重要关系,因此,指导教师要求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由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学术水平、具有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和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承担。同时加强指导教师梯队建设,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补充师资的不足,注重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论文指导。对于首次指导、缺乏带教经验的青年教师可以采用联合指导的模式,即由中级以上职称的资深带教教师与青年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联合带教本科毕业论文使青年教师提高了文献检索、科研论文撰写和科研思维能力。

2.5处理好就业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关系,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撰写时间

2.5.1由于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习计划中没有专门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时间,毕业论文都是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经过多年的带教实践,本科室在毕业实习计划中安排了4?6周为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为毕业论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2.5.2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取代的。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等的关系,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适当延长科研周期和撰写时间,做到主次分明,统筹安排。

3.结语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存废;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98-04

作者简介:毛亚男,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课程论;张晓鹏,男,企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比较课程论、企业教育等。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主要形式为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情况的重要方式,在高等教育培养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近年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2009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进行以发表新闻作品或评论来代替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这一举措在《成都商报》刊登后,即在全国再度引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废之争。[1]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本科毕业论文应该继续保留,毕业论文应该废除,根据学校层次而有所取舍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对本科毕业论文持保留态度的学者认为,从学术传统角度而言,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通过描述事实、解释现象、预测趋势等研究方法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领域基本问题的研究,锻炼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科研深造打下坚实基础,这种科研的状态也体现着高校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的本质。[2]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毕业论文承载着考核的功能,对大学生四年本科教育的成果是一种检验和督促,是区分教育优劣的标尺,旨在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等。借此手段,促进大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了解整个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将来,从而整合、运用、系统化四年的专业知识。[3]通过毕业论文培养本科生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于本科毕业生将来的长远发展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

对本科毕业论文持废除态度的学者认为,首先,在时间分配上,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其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发生冲突,当前就业、深造的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面临时间冲突时,难以兼顾招聘、备考和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对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上,部分高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原创思想,创新性的目标脱离实际。过去曾有人说过“本科生学的是有问题、有答案的知识;硕士生学的是有问题、没答案的知识;博士生学的是没问题、也没答案的知识”,大体上道出了本科生培养的层次类型。[1]另外,目前多数本科生自身科研能力还达不到学术创新的水平,且缺乏对学术规范、学术精神的深入理解,为完成毕业论文顺利获得学位,到处复制他人成果,弄虚作假,导致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盛行,歪曲了撰写毕业论文的初衷。

二、笔者针对毕业论文存废讨论的观点

1.保留本科毕业论文所要面临的变化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目标、社会需求、学生生源的结构与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已经有所影响,高等教育不再等同于以前的精英教育,高校生源质量也不等同于过去。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余万人,居世界第一。另据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统计,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1]

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精英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多数分配到科研院所,毕业论文的水平也是衡量毕业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毕业论文与就业存在必要的关联;而当今就业与毕业论文之间的关联度已经不同于从前,多数毕业生的职业不会直接运用本科阶段毕业论文方面的成果,而真正在与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只是部分学生的志向和选择,本科生学习目标的定位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明显转移。以工科为例,过去大学里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本科阶段基本能够培养出工程师,本科毕业生可以包分配,不需要特别为就业而专门花费大量精力。作为社会精英,大学生肩负着科学研究的责任,因而毕业论文在那时还能够发挥锻炼科研与综合能力的作用。而当今大学扩招的形势下,大学生数量剧增,多数高校毕业生求学目的是为了将来谋求一份好工作,而非从事科研事业,大量应用型院校或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并不会直接运用学术研究的内容;当前社会高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高度综合与交融,大学里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技术大量增加,市场经济体制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其知识面更加广博,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而深度则可适当降低。因此,毕业论文的地位也发生着动摇,至少已经不再作为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单一指标,而就业率作为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2)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维持原有毕业标准所面临的困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果仍然维持原来的本科生培养标准,要求所有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撰写毕业论文,那么为达到毕业标准相应的配套条件则不如以往:①部分高校在师资配备上还未跟上学校的扩招进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力量薄弱,师生比过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上精力投入不够,对学生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有限。②部分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经费投入不能满足大量学生的需要,而且随着选题质量提高,这一问题日显突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硬件条件未能及时改善,有的高校图书、资料较少,场地紧张,计算机等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4]③本科生缺乏科研创新方面的训练。我国多数高校一直以来对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培养相对欠缺,传统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依然盛行,而且由于学生数量与师资、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低年级多数采取大班授课、讲授的方式开展课程,课程考核采取考试的形式,很少通过小组研讨、专题研究等方式引导本科生针对某一专题展开深入研究,因而对基本的学术研究规范、格式、流程、研究方法等都缺乏认识和实践。到毕业论文撰写阶段,短时间内很难弥补长期以来科研能力的欠缺状况。④教学管理上,制度未能及时调整、完善,执行力度欠缺。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大量本科毕业生在无暇专注撰写毕业论文的情况下,肆意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以此应付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硬性规定,教师与教务人员在熟知学生实际与困境的情况下,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许大量毕业生蒙混过关,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程序逐步成为形式化的“走过场”,这种现象在办学质量相对较低的地方院校中尤为明显。

(3)本科毕业论文标准的适时调整。基于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及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毕业论文的目标定位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较之过去变得更为松散。大众化教育时期,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把握好在校所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毕业生的择业和长远发展。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应再一味保持学术传统,从事专门的理论研究,而应着眼于实践,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研究兴趣,实现产学研的良好衔接,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基本的毕业标准,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2.废除毕业论文的合理性分析――国外一流大学相关经验借鉴

了解国外一流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以为我国高校在毕业论文存废问题上提供借鉴与思考。

(1)毕业论文的地位。在欧美国家的大学课程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一般都明显高于我国的大学。以美国的大学为例,其课程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均在30%以上,而我国大学这一比例都在20%左右,相差很大。同时,我国大学课程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占到实践环节的40%~50%,成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而美国大学的毕业设计仅占实践环节的10%左右,仅仅占据很小的比例。[5]我国在实践教学上缺乏完整而一贯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论文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实习、实验等方面较之毕业论文更加缺乏规范。而国外高校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规划和建构有相对稳定、合理的比例,而且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完备,科研项目、出国交流机会充足,完全能够实现锻炼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目的。因此,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

(2)科研写作能力培养方式多样化。国外一流大学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借助于本科毕业论文来实现,而且很多一流大学并不规定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例如,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多所一流大学,并不把毕业论文作为衡量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唯一方式,而是借助于全方位考评的课程教学,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各所研究型大学所设立的本科生研究计划,以此来开发本科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是实践教学:本科生研究计划。例如,麻省理工学院1969年创立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学校专门设立办公室来组织与管理学生的研究活动,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或者自立项目并接受教师的指导。每年约有2500名本科生参与到计划中,60%以上的教师参与到项目指导中。又如斯坦福大学,1994年建立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促进本科生参与创造新知识,并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和教授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在毕业前发表原创性论文的人数逐步增加。[6]

二是理论教学:日常课程的多维度训练。考察单所国外一流大学的毕业标准,可以美国学术声誉排名第四位的芝加哥大学为例,了解其本科培养过程中对各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其本科毕业学位要求如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要求;

专业课要求;

选修课程数量最低要求;

语言能力要求;

保证3学季的自然科学教育,有替代性的学分或特殊授权的情况除外;

课程至少达到42学分:可以通过分级考试或免修来实现;

总体GPA达到1.75,所修专业GPA达到2.0;

学生需在校内至少修6个学季的课程,至少顺利完成18门课程。(注:学校资助的出国研究项目如文明研究项目,对此课程要求有效。)

在授予学位的学季之前完成学位申请;

付清所有未偿付票据,归还学校器材与图书。[7]

芝加哥大学的本科毕业标准主要集中在课程方面,所修课程要达到一定数量,各类课程比例达到标准,总共42学分的学位要求,不仅通过修习课程,学生还可另外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学分或者满足学院要求:参加分级考试(placement test)、进阶先修考试(Advanced Placement examinations,AP)、认证考试(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国际文凭项目考试(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me,IB),以及来自其它学校转换而来的学分免修(advanced standing)。其中分级考试涵盖了生命科学、化学、经济、语言、数学各科,认证考试包括微积分认证考试、化学认证考试、物理科学认证考试(针对人文学科学生)、物理认证考试等。[8]

这些考试提供给学生免修的机会,或者选课前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选课效率,充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每一个学分的获得都是学生辛勤学习的结果,而对于论文,则没有对每位学生制定硬性的规定,其实只要达到每门所选课程的要求,就已经付出很大努力、取得较大进步了。因为,每门课程学分的获得,都是各方面综合考核的结果。低年级的课程,课程内容经常会贯穿科研方法、专题写作、研究实践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课程评价会综合课程论文、日常作业、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中心发言等多种考查方式,课程学习过程中就涵盖了理论、实验等多维度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学生在课程的始末都需要保持高效学习的状态。这样高标准的要求之下,单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已经较重,学校为此还专门规定每学季选修课程数量不能超过4门。

因此,单是理论教学领域的课程就已经对学生综合素养有了全方面的训练,加上其它的研究计划、出国项目等各类实践活动,这些培养方式远比单纯的毕业论文要鲜活、有效,值得我国高校加以借鉴。在此基础上,即便高年级需要撰写毕业论文,也已经有所积累和铺垫,写起来得心应手,论文的质量也会有所保证。

三、小结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存废并非关乎本科生教育的最关键议题,毕业论文(设计)只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更重要的是为实现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目标,找到如何培养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良好方法。毕业论文(设计)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已经成为固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还不宜大规模取消。可以切实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作用。

真正提高毕业论文的有效性,宏观上需要从本科培养方案、培养过程、课程体系、毕业标准等多维度进行调整与改善,分散并细化毕业论文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把科研和写作训练潜移默化地贯穿到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微观上,高校应根据学校层次、专业与行业需求等,从自身学校办学定位出发,开展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根据时代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毕业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可以与本科生的实习报告、期刊发表作品、社会实践报告等各种形式结合起来,适当放宽内容与题材的限制,让学生真正有话可说,有兴趣探索,鼓励与实践相结合,写出鲜活的文章,对自身的本科阶段做出负责任的总结和汇报,从主观上调动起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毕业论文(设计)学生主体和学校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毕业论文的质量定会步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2]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

[3]彭江,陆娜.毕业论文应超越“存废之争”[J].教育与职业,2010,(1).

[4]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5]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大学地理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1.“1大”:选题过大

脱离实际学生往往喜欢选择宏观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我国…研究”等。由于范围过大,这些选题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加上选题超出了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知识范畴以及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深度,从而导致论文论述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观点脱离实际,缺少应有的针对性。

1.“2旧”: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毕业论文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创新,即能否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新观点。但是目前很多论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等方面均缺乏创新,有些甚至直接从文献和教科书上拼凑而成,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1.“3空”:语言空洞,缺少实证

由于缺少实地调查研究,不少论文往往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或者观点和结论不明确。有些论文只有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研究,导致相应观点和结论缺少必要的实证支持,影响了论文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1.“4假”:内容抄袭,数据作假主要表现在

第一,直接复制粘贴其他专著、文献、网络上的数据、观点及其他内容而不标注引用;第二,修改甚至虚构实验或调查数据;第三,编造参考文献;第四,寻找毕业论文或者网上购买论文等。

1.“5乱”:逻辑牵强,格式混乱主要表现在

第一,逻辑牵强,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不对应,前言不对后语;第二,论证过程不够严谨,结论牵强附会;第三,格式问题较混乱,例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不统一,标点乱用以及有错别字等。

2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

造成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严重滑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源质量相对下降

以浙江省为例,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9%急增到2014年的54%,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许多在过去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高中生毕业生也能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学习。

2.2教师指导力量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数量没有与招生规模同步增长“,生师比”和人均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过多,影响了毕业论文指导效果。同时,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促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用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2.3缺少约束与激励机制

论文成绩与毕业和就业无关,学生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只求通过不求优秀,甚至有学生主动要求放弃优秀成绩以减少修改工作量。同时,毕业论文指导质量与教师的业绩考核无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4与学生就业相冲突

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高校和毕业生不得不将就业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考虑,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正好与毕业实习、择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考试等相冲突,为确保就业而牺牲毕业论文的时间和质量就成了许多高校和学生的无奈之举。

2.5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毕业论文要求具有理论性、创新性、逻辑性,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本科院校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缺少科研和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探索

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经管类本科院校,浙江财经大学在毕业论文实践教学中也存在许多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样具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与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高。

3.1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实践探索浙江财经大学先后出台了多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综合导师制、毕业论文质量抽查等配套制度,定期召开教学改革大会以及开展“教学质量年”等活动,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学科与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例如,设立“经管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试点研究”等教研课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重视毕业论文的教学氛围,为开展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创新论文形式

实行作品替代毕业论文不是目的,而是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检验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鼓励创新,提高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浙江财经大学突破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制订了《本科生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根据该《办法》,可用于替代毕业论文的科研作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与本专业相关且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论文、著作、学科竞赛获奖、省级(含)以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成果以及发明专利等。《办法》实施以后,毕业论文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参加科研和学科竞赛等活动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3.3设立综合导师

加强指导力量为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浙江财经大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度。综合导师制度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实施,直至学生毕业。担任综合导师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年论文、专业论文、毕业论文以及各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指导,并兼顾学生的学业、就业、思想等。综合导师制度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分散、零碎、阶段性的关系综合起来,形成明确、固定、连续的关系,导师像带研究生一样带本科生,大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指导效果和质量。

3.4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管理

首先,建立毕业论文选题逐级审查制度,由教研室、系、学院层层把关,保证论文选题符合专业要求,提高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二,建立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制度,帮助学生明确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案、理清写作思路;第三,建立毕业论文互评制度,在答辩前由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交叉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保证毕业论文答辩的顺利进行;第四,严格答辩要求,坚决不走过场,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坚决要求二辩、三辩甚至延期毕业,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

3.5推进学风建设,预防学术不端学校从源头抓起

通过“教学质量年”“、学风建设年”等活动全方位推进学风建设,营造不参与、不姑息、不纵容各种不良学分的诚信学习和学术氛围。同时,引入毕业论文系统,在答辩前对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重复率在30%以下的可以直接进入答辩,重复率在30-50%之间的必须修改后再查,直到符合要求,如果重复率超过50%则直接进入二辩。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预防了学术不端行为。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