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

服务业发展论文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1林业服务贸易在林产品贸易增长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生产模式的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对国际生产网络形成有力支撑,并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繁荣和快速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传递、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使一些原本不能被转移或贸易的服务产品,获得了可贸易的条件。在世贸组织制度及区域贸易体制框架下,国家或地区服务领域的开放度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壁垒逐步降低,跨境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2011年,全球商业服务贸易额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当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仅为5%(WTO,2012),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服务贸易的快速恢复能力及增长潜力。我国货物贸易长时期以来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近年来货物贸易条件的不断下降,一些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显露得更加突出。我国货物贸易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是以能源、初级原材料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这种过度消耗不仅没有换回较高的贸易收益,也不利于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服务贸易,发挥服务商品的清洁、低能耗的优势,积极开拓高附加值的服务商品对推进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将起到积极作用。林业服务贸易从根本上说具备一般服务贸易的属性,因而与能源、初级原材料的货物出口相比,更注重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低消耗。除此之外,林业的服务贸易还具有林业的特殊性质。它以第一产业的森林资源为基础,而森林本身就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者,维持着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平衡。在培育和保护森林的同时,可以科学地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作为林业有形贸易的重要产品来源。与一般服务贸易不同的是,林业服务贸易是围绕森林以及林产品的生产而展开并不断延伸的。既包括辅助林业生产的各种服务(林业生产),如林产品初级加工服务、原木运输服务;还包括森林经营与管理服务,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管理咨询、木材估价等。广义来看,林业服务贸易还涵盖林业生态价值服务,如生态旅游、森林文化与娱乐、森林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如果这些服务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就构成了国际林业服务贸易。鉴于林业服务贸易的广泛内涵与巨大的发展前景,积极发展林业服务贸易对我国林业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调节国际贸易平衡,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总额18178.3亿美元,增长4.3%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12年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为534.9亿美元,出口总额136.2亿美元,进口总额398.7亿美元。从林产品贸易总额来看,其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38%,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平衡来看,林产品进口总额占我国进口总值的2.19%。因此,改善和优化林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对于调节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从我国林产品贸易总体表现来看,如表1所示,贸易总额除了在1998年(1997年金融危机后)、2001年(中国入世后)、2009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明显下降外,基本保持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表现出林产品贸易较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特征。1997年-2012年12年间,我国林产品贸易一直表现为净进口,即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从林产品贸易逆差来看,除了上述特殊年份以外,12年间林产品的贸易逆差总体增大,这也说明我国林产品的外部依赖性较高。具体从主要林产品的贸易来看,出口方面,人造板、纸和纸板、锯材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三者比重之和可达林产品出口总值的90%。如图1所示,2001年以来,人造板的出口快速增加,从居于纸和纸板、锯材之后的第三位一举攀升为第二位,到2006年又超过纸和纸板,成为出口主要林产品的第一位。从比重来看,2012年人造板出口占49.31%、纸和纸板占43.18%、锯材占3.29%,虽然锯材位居第三,但是出口规模远小于前两位的人造板及纸和纸板。除此之外,原木、木浆的出口规模都非常小,并且各年间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出口水平上。从主要林产品进口来看,木浆、原木、锯材的进口比重总体增加,而纸和纸板、人造板的进口却大幅下降(图2)。这与我国人造板、纸和纸板的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息息相关,在结合二者在出口中的巨大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类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高的。2005年之前,处在第一位的进口林产品为纸和纸板,2006年起,木浆取代其位置,成为进口规模最大的林产品。2012年,主要林产品进口排序与占比分别为:木浆(29.20%)、原木(18.92%)、锯材(14.90%)、纸和纸板(13.54%)、人造板(3.1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结构相对来说较依赖某几类产品,结构较单一。正是因为这种相对集中,我国出口纸和纸板中的铜版纸、人造板中的胶合板等产品,近几年频繁遭到发达及发展中目的地市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因此,优化我国林产品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拓宽出口林产品的种类,从广义上来看,这不仅包括货物形态的林产品,还应该积极拓展国际林业服务贸易,从根本上向新的林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型。与此同时,林产品进口既起到为林业及其他行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等的作用,还发挥着调节林业贸易平衡的重要作用。林业服务贸易作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贸易形式,也将丰富林产品贸易进口的种类,并更好地调节林业贸易平衡。

2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2.1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

从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并伴随社会进步,更多的服务类别产生并发展起来(贾怀勤,2012)。因而,三次产业比重趋势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第二产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第三产业逐渐降低。在三次产业的产业链中,在强调农业、工业、服务业合理配置的同时,更关注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在微笑曲线的右半短,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与此同时,生产业的高度发展还会促进其辅助的制造业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普遍较高。

2.2林业服务贸易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88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7486.2亿元(占GDP的10.04%),第二产业220412.8亿元(占GDP的46.61%),第三产业204982.5亿元(占GDP的43.35%),第二产业产值略高于第三产业,二者远高于第一产业。对比林业产业总产值情况,如表2所示。2011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30596.7亿元,第一产业11056.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6.14%),第二产业16688.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4.54%),第三产业2852.1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9.32%)。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加起来占了9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第一产业比重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而第三产业占比显著偏低。可以看出,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林业服务贸易,促进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林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而究竟应该从哪些具体领域展开林业服务贸易,从统计数据来看(表2),在规模不大的林业第三产业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65.32%,而其他林业服务的产值较低,尤其是林业专业技术服务(仅占2.81%),这为未来发展林业服务贸易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使目前占据优势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创造更大的产值,另外一方面,积极发展其他类别的林业服务贸易,完善林业服务体系。

2.3促进林业产业要素合理配置,企业优胜劣汰

从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到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成果,都表明了国际贸易能够起到促进国内分工发展、企业优胜劣汰的功能。这一过程是通过由市场调节的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完成的。正如新兴贸易理论所揭示的(Melitzs,2003),在这种优胜劣汰中,生产率高的企业将生存下来,并发挥其生产优势,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在坚持不懈地推进林产品的货物贸易,尤其是人造板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使资源重新整合到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企业中,淘汰诸多生产率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的小企业。与此同时,在已经滞后发展的林业服务贸易中,更要通过资源的配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产品,提升林业服务贸易价值,提升贸易条件。

2.4提高林业部门劳动力收入

从林业部门的劳动力报酬来看,如表3所示,2011年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611元,而当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1799元(中国统计年鉴,2012),前者仅为全国平均工资的56.49%,显著低于国家平均工资水平。尤其是,在林业系统各单位中,除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能保持与林业系统平均水平较接近外,集体经济单位的年平均工资相当低,仅为4784元,这一较低的指标警示我们,亟待提高集体经济单位及其他经济单位的劳动力报酬。如果我们深入考察国有经济单位的劳动力报酬情况,不难发现:病虫害防治站(3272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3926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2158元),这些部门有着高出其他林业经济单位的年平均工资。而这些具体部门有着这样一个共性,即它们都属于林业服务业。无论理论还是现实统计数据,都向我们证明了林业服务业具有高劳动报酬的性质。因此,为了改善我国林业系统工资水平偏低的现实困境,就十分有必要大力发展林业服务业,进一步地,大力发展林业服务贸易。

3迎合林业国际竞争的需要

3.1林业国际竞争面临的新形势

金融危机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日益重视下,气候变化尤其是碳排放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在诸多的双边及多边谈判领域,可持续发展及碳排放问题都被列为重要的议题(如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APEC峰会等),林业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而即将面临着深刻地调整,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发展林业服务贸易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得到突破。后危机时代,大到世界经济格局,小到产业的国际地位,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洗牌期,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利用并获得先进的技术,成为未来发展的强者。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情况,从战略上强调了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林业发展,特别是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2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类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并不均衡。既有竞争力较高的产品,如人造板等,又有竞争力偏低的产品。特别是林业服务方面,鉴于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形成有效的国际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快速发展林业服务贸易,根据我国林业资源及相关服务的情况,开拓具有我国比较优势的林业服务产品,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最终形成我国林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利用双边及多边谈判、区域国际合作以及与非政府国际组织、民间机构的合作等,建立合作交流与示范推广机制,构建林业国际合作特别是服务贸易合作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我国林业服务贸易的水平、深度与广度。

4结论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服务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本质上是一种带寄生性的需求制约型产业。它的大规模发展必须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为前提。第一、二产业和广大消费者既是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又是服务业发育成长的营养提供者。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三大基本特性:高新技术性。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应用的产物,科技含量高。如电子商务就是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通过电子银行和物流服务系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服务业;知识经济性。现代服务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如教育业、科学研究业、文化业、会展业、电信服务业等;新兴性。主要是指新业态,即由于高新技术作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新兴服务业态。他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产业的素质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如物流服务业是新兴的和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

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服务业界定标准是同时具备上述三大特性;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还包括应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本文所讨论的现代服务业属于广义的现代服务业。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央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39.1%;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32.2%。但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也不及传统服务业。

从中部地区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如表1所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源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东部沿海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争相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的各类开发区落户;中部正在加快建设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城市圈、城市群和经济带,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对现代服务业的思想认识比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由国际分工造成的国际背景与全球化的分工体系给我国中部发展服务业的空间较小;政府职能单一造成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如表2所示),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产值比重仍在下降;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科学选择。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当今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过物质生产部门长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正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高国民收入这“双高”产生了对服务业的强劲需求,拉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共同滋养了当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例如,我国的上海始终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广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助推了较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中部地区经济的滞后,尤其是大部分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尚不发达,农村市场范围广,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发展的需求还不旺,拉动作用还比较小,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度还比较低,导致产业价值链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二)产业布局

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他们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例如日本在近20多年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而中国香港则将80%一90%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内地珠三角地区,使香港本土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应该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与“世界工厂”不无关系。同样,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中移”导致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变化也影响了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

在国外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即生产者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比重仅占28%左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明显趋势。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而且承接外包的环境条件、保证手段缺失,加之东部相对发达的服务业抑制,在国际分工乃至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后靠,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

(四)基础设施

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服务、生产、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均对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生产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中部地区的多年的政策限制与投入不足,拖住了现代服务业的“后腿”。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但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资料显示,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5.9亿元,比2006年增长44%,但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9亿元,比2006年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2281.2亿元,增长54.4%;第三产业投资2713.8亿元,增长38.2%。

(五)科技水平

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性使科技水平的支撑力量凸现。一方面,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壮大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等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人才。中部地区尽管有武汉、合肥、长沙等科技中心,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不仅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少,而且许多高科技服务人才外流,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因此,中部地区应以贯彻落实“意见”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引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有利环境,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针对影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采取如下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引导以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既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倡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制定更好地促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着重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一是加大财税扶持。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和列入国家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服务业行业实行财税优惠,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领域的投入。三是加大用地支持。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生产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四是完善价格政策。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体现价格公平。

(二)着力发展生产业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尤其是各省城市圈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业等方面的服务业有了长足进步。现在的重点应大力发展生产业,其中应首选金融保险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金融保险方面,保持金融业持续发展,提高银行、保险业发展水平,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同时,可以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带动一批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物流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武汉、郑州、合肥、长沙等大型物流枢纽,实现同产业、不同产业和地域内共同配送或统一集中发货,达到运输配送最优化,实现运输和库存集约化;二是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推广应用物流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技术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国际与国内服务外包

承接服务外包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并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分类优惠政策。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确立发展重点。各省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三是发挥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四是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及品牌。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扶持其做大做强。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运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要完善电信基础业务,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提升和改造,推进专业市场信息技术外包。

例如,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大部分市场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添置购买硬件设备阶段,实际应用多限于网上浏览信息。因此,要加大专业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工作。

(五)加强服务业市场监管

服务质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证条件。中部地区要按照各省的“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纲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突出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规范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服务业市场秩序,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六)切实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相衔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树立服务业集聚区的特色,体现各个地方的产业优势和功能定位,形成错位发展;要依托制造业产业基础、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主业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集聚区品牌;要完善服务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大力提升集聚区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对周边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要正确处理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开发区、周边制造业企业的融合,积极发展金融、会计、审计、会展、信息咨询、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资源集中、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载体。

参考文献:

1.曾培炎.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N].人民日报,2008

2.王晓红.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N].人民日报,2007

3.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商贸论坛,2004

4.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李志堂.现代服务业研究成果评述[J].商业时代,2007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心城区;服务业;漳州市

1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漳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漳州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现实选择。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发达国家乃至福州、厦门、泉州等先进地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启示,也是漳州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乃至福州、厦门、泉州等先进地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历程显示,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由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服务业共同推动。“十五”期间漳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均高于全省的14.1%、泉州的14.4%、福州的14.7%,但由于漳州服务业增长一直乏力,制约着漳州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10.5%,低于厦门15.3%、泉州12.3%、福州11.5%)。2006年服务业增幅回升到11.8%,但仅高于三明、宁德而居全省第7位,依然是漳州经济快速增长的软肋。纵观近年来漳州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漳州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尤其是工业)、三产业共同推动的,1992-2006年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6%、49.4%(工业为46.2%)、33.1%。今后发展也只能靠第二、三产业两轮同时驱动最后达到由第三产业为主推力。但2006年漳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4.1%,低于全国的39.5%、全省的39.1%,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壮大地方财力的现实要求。2006年漳州地方级财政收入仅为泉州的36.9%,其中营业税也只占泉州的36.2%。

(2)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动漳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尽快有序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对于农业地市的漳州来说相当重要;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漳州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0.3%与46.6%,分别比2000年下降7.5、5.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的39.3%与45.3%、全国的35.8%与43.0%。

(3)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和增加就业。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服务业吸纳了49.1%新增从业人员。而目前漳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达48.2%,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会下降,服务业必将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二是要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降耗12%的目标,也要依赖服务业比重的大幅提高。2006年漳州单位GDP能耗下降2.1%,没能完成下降2.4%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工业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规模工业单位能耗是服务业的6倍多)。同时近年来漳州工业投资呈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增加,为此,漳州节能降耗不仅需要从工业等单耗中挖掘潜力,更要依赖服务业比重的大幅提高。

(4)加快服务业发展可助推漳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现实条件下,利用优惠政策把投资欲望强烈的社会资金引向发展服务业,这既可摆脱投资困局又能刺激消费需求上升,从而起到培养和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作用,最终是经济增长在平稳发展中完成投资与消费两大力量的转换。这对于消费率远低于全省、全国的漳州而言尤其重要。

2发挥中心城区强大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是实现漳州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中心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中心城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心脏所在。因其特殊的区位、交通、文化等良好条件,对于生产要素集聚、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市场发展起着“磁吸”作用。可以对外部区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即“极化效应”。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城市对周边区域辐射半径也不断扩大,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即“扩散效应”。2006年漳州市区服务业占全市的比重从1985年的17.7%上升到2006年的35.1%,GDP所占比重也由15.5%上升到25.2%。

(2)中心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服务业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基地,2006年市区服务业比重达49.0%。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科教文卫体等服务部门聚集在作为科研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的城市、城镇;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都以城市、城镇为基地。2006年市区批发贸易业、科教文卫体及公共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37.2%、36.3%、31.3%。

(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大大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显示,服务业的差异越来越大,已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发展差异最大的产业。服务业的产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农业或工业的影响,且服务业增长速度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也大于农业和工业。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加大经济发展差距。

(4)漳州中心城区已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经济学研究中普遍认为,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2006年漳州市区人均GDP达到3946美元,经济增长进入由工业带

动逐步转向由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推动城市向纵深推进的后续动力。

3中心城区服务业规模小层次低,制约着辐射与带动作用的发挥

自1985年撤地设市以来,漳州这个闽南中心城市致力于改革与发展,加快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在推进海峡西岸生态港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气息与古城风韵融合,城市经济的特色彰显。但由于中心城区规模不大,服务业量小层次低,对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力与影响力不足。

(1)经济总量偏小,对县域带动作用不够明显。2006年市区GDP仅为厦门的15.5%、福州的22.5%、泉州的44.4%、莆田的52.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四个市区的17.7%、20.0%、53.1%、86.0%;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仅占厦门的13.1%、福州的18.8%、泉州的48.8%,居第4位,经济影响力还较小,核心地位不突出。同时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中心城区,而二、三产业发展偏小,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回落,影响辐射力与带动力。

(2)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综合竞争支撑不够。一是金融保险业规模偏小,支撑力不足。2006年市区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仅为厦门的5.7%、福州的8.3%、泉州的20.8%,占服务业的比重也低于这些地市。二是房地产业总量不大,带动力仍不够。2006年市区房地产业增加值只占厦门的12.5%、福州的15.6%、泉州的44.4%,由于市区地域空间的狭小,公共设施建设受到影响。市区的剧场影剧院、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客运总量分别居全省各市区的第7、5、8、9位。三是高技术领域进展较慢,推动力不强。市区普通高等学校3所、低于泉州市区的10所。2006年市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分别为泉州的23.2%、61.2%、87.9%,与福州、厦门更不可比。(3)空间狭小人流量不大,消费拉动作用较为有限。近几年漳州中心城区在规模扩大和城市框架拉开进展较为缓慢,2006年市区常住人口58.87万人,仅高于南平居全省第八位,而且城镇人口扩大的速度大大低于泉州与莆田。空间狭小使得贸易规模不大,2006年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为泉州的46.8%、厦门的25.1%、福州的14.3%;旅游消费辐射力不够,接待过夜旅游人数与福州、厦门、泉州、南平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3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漳州服务业发展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一是要继续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重点在龙文区培养一批物流园区,整合建设一批功能全、档次高、辐射广的大型专业、综合批发市场。二是积极构建以滨海渡假旅游为龙头,形成以市区文化商贸旅游为核心,以生态、朝圣旅游为辅助,以特色旅游为重点的漳州旅游产业格局,提升漳州旅游业发展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环境吸引力,加快人才的培育和集聚,要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人才,为做大做强临港工业、落实依港兴市培育人才,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

(2)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尽快做大建成区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要按照漳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定位(闽东南花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做好城市建设,以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化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建设与发展市区小城镇,尽快做大市区建成区规模,建设大漳州。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配合实施新市中心东移的发展战略,抓住新市行政中心即将东迁的契机,龙文区4个城镇建成区要严格按市区规划,以自身功能定位,主动成为新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3)加快工业产业集聚,重点培育总部经济,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漳州市区目前有产业集群7个(全市13个),但规模小、具有带动能力的大型名牌企业不多。为此,要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工业,加快产业集群尤其是重化和高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城区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扶持发展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企业生成和服务中心等,使中心城区成为创新型企业家的沃土、科技型企业的摇篮、先进生产力的孵化器,将其培育成为撬动漳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恶化,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而且据David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届时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国际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9年全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5%,而发达国家地区该比例为15.8%[2]。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要快于发展中国家。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是法国,1864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就达到了7%。到目前为止,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7%到14%用时最短的国家是日本,只用了24年;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日本,2007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21%,2013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86万,占总人口的25%(见表1)。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虽然我国老龄化相对于发达国家来的晚,但是速度非常快。这也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的原因。目前国内关于老龄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一般来说,人均GDP越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往往也越高[4],但是随着20世纪末我国老龄化的到来(邬沧萍教授1986年在《漫谈人口老化》一书中提出了“未富先老”),也就拉开了关于“未富先老”的讨论,这次大讨论的高潮出现在2006—2007之间由人口研究编辑部举办的二期(姜向群,2006;杜鹏,2007)[5][6]和光明日报出版的一期(邬沧萍,李建民,穆光宗,2007)[7]专栏,在这以后主要侧重于定量实证分析与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的关系(胡鞍钢等,2012)[8],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王志宝等,2013)[9]以及国际比较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米红,周伟,2009)[10];2.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社会保险。一方面是对我国老龄化趋势和特点分析,得出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养老社会保险体制创新势在必得(田雪原,2014)[11],另一方面是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本身进行分析,与西方国家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对比,如希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失败和加拿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功,最终发现问题、提出改革思路(郑秉文,2013)[12];3.老龄化与产业结构。除了分析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的转变(陈卫民,施美程,2013)[13]以外,主要是研究老龄化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老龄化的到来影响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的供需结构的变化就要求把劳动力数量转变为劳动力质量,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对物质文化的需要(陈敦贤,2002)[14]。同时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主要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为主,大多都认为老龄化是消费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毛中根等,2013)[15],但是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会慢慢得到提高;4.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对应对老龄化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日本,因为日本老龄化速度快、程度严重,与我国老龄化进程相似,所以应对老龄化的经验也就变的愈发的重要,无论是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还是少子老龄化带来的人口压力,都会给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启示[16]。当然也有些学者从发达国家老年市场的发展状况、政府和市场经营者在开发老年市场、发展老年产业的一些做法,得出对我国开发老年市场,刺激国内需求的启示(李通屏,2000)[17]。对于老龄化应对之策还是需要重新认识老龄问题,从应对之术到应对之道术俱进的转变,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把握人口应对之道(党俊武,2012)[18]。本文旨在研究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得出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之后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而在这方面国内文献还比较少。

二、各国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发展对比分析

早在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对不同产业供求关系及各产业从业者的收入进行了比较,认为农业、林业、水产业为代表的采集业的生产是按劳动生产率递减法则进行的,而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的生产是按照递增的法则进行。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农业所占的产出份额和劳动份额迟早会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份额会逐渐上升,劳动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是一种自然的选择过程,并认为收入的差距会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从而集中于收入高的部门。后来克拉克进一步论证了配第的观点。他指出,随着经济增长,相对于农业就业人数而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增加;但相对于服务业就业人数而言,制造业就业人数却是在下降;也就是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劳动力会从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向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转移,而等到工业化完成后,劳动力又会从第二产业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转移的发生,是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对收入差异造成的,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而恰好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死亡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动力,特别是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况且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无论是死亡率下降还是生育率下降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人口老龄化的恶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PGDP)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高[4]10-19。因此,鉴于就业人员流动、产值变化、人口老龄化都与经济发展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下面就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抽取截止到2013年总人口超过500万的国家(除个别国家数据缺失以外)进行分析。服务业就业人数(SE)、服务业产值(SP)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AP)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具体如图1和图2。从图中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发展中国家都集中在左下角,特别是被圈区域内;而发达国家散布在右上角区域。2.就中国而言,无论是服务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还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比较落后,甚至落后于埃及和泰国。因此,继续产业升级很有必要,更好的进行产业间转换,去积极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压力。3.服务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和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简单地回归不能使它高度吻合(R2=0.419、0.5107),因此下面要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得出确切的结论。

三、主要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中国内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国外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网站(如无特别说明)。主要是研究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选取1980—2013年OECD中主要的10个国家①。首先选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的指标(AP);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作为衡量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指标(SP);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表示服务业吸引就业的能力(SE);因为服务业大多都在城市里,城市化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U);人均GDP(PGDP)和最终消费率(FCR)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对人均GDP取对数。因此模型如下:SP=α1+β1AP+β2SE+β3U+β4lnPGDP+β5FCR+εSE=α1+β1AP+β2SP+β3U+β4lnPGDP+β5FCR+ε其中,α1为常数项,ε为误差项。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

首先对单位根进行检验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平稳性,然后观察变量数据形成的特点,看是否可以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增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所以在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时,分别采用了LLC、IPS、ADF-FisherCH和PP-FisherCH的四中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见表2。观察结果可以看得出,同质面板(LLC)和异质面板(IPS、ADF-FisherCH和PP-FisherCH)检验方法都显示数据在差分处理后平稳。而且模型中数据是在一阶差分后平稳的,因此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三)面板协整检验及长期均衡分析

其次,对一阶单整序列的各变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而面板协整检验是由Pedroni在1999年提出的,是基于Engle&Granger二步法的面板数据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通过七个统计量来检验面板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的原假设为面板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当含时间趋势项时,GroupPP-Statistic和GroupADF-Statistic2个统计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当不含截距项或时间趋势项时,PanelADF-Statistic、PanelPP-Statistic、GroupADF-Statistic3个统计量分别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得出原假设是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的。进一步由于ADF-Statistic统计量的概率值是0.0013,它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得到了Kao检验进一步的证实。结果显示存在协整关系后,接下来运用Engle和Granger两步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即协整方程)。采用截面固定效应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在表4中。估计(1)和估计(2)的DW值为1.852437和2.139226,它表明模型的残差项不存在自相关。而从调整后的R2和F统计量,又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相当好,也保证了模型结果的可信性。然后继续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单位根情况。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四种检验方法下,置信概率都为0.0000,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存在面板单位根),因此得出残差的原序列是平稳的。整个模型检验都表明变量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因此进一步以表4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长期均衡分析得到:两个估计式的结果都显示: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对服务业就业人数还是服务业产值都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两者的影响弹性分别为0.455210和0.356393,表示人口老龄化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就业人数将提高0.455210个百分点,对服务业产值将提高0.356393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就业人数与服务业产值相互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0.402772和0.465736),这与现实生活中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非常贴近,也符合发达国家现实情况(如第二部分分析的那样);人均GDP对服务业的影响占据着主导地位,也验证了经济越发展,服务业越兴旺;最终消费率也对服务业有很好的影响,特别是对服务业产值(0.957035),这些也正迎合了当下两大主题“扩大内需”和“调结构”。模型中唯一对服务业产生负效应的因素是城市化,这可能取决于文中所取的国家是OECD中的10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大都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很多都在进行逆城市化,所以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影响显的相当小(-0.256236和-0.091134)。面板协整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长期均衡关系是存在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短期效应,以此来补充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但是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人口结构变化过程,每年增加的比例都比较小,因此短期效果可能不明显,甚至可能出现错误或与现实不符,在此不在分析短期波动的影响。

四、结论启示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已是影响、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我国贸易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对策建议。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为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形式,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迈进步伐。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迅速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4%,虽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成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特许、咨询和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出低水平发展的态势。以2004年的贸易结构为例: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分别为33.35%、27.2%、18.15%,而保险、金融、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用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比重分别为4.83%、0.17%、2.14%、3.54%。这种贸易格局与欧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国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却未能形成完整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内部文件立法层次较低且缺乏协调性,与GATS的接轨也尚未实现;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还不够,虽然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电讯、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总的来看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间流动逐步兴起,使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1980年~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增至27559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6倍,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七分之一上升到近五分之一。但与服务业的GDP占比相比,2006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仍较小,表明全球服务贸易还不够发达,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还处于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的初始阶段。同时也说明,服务贸易还是一片未充分开发的“处女地”,并注定成为各国竞相圈地的焦点地带。

2.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惊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也日益广泛。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产业,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建筑设计服务,计算机信息外包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正是由于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凋整。据有关数据显示,长期以来占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传统服务项目,如运输、旅游服务在发展中份额现在正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新型服务(包括通讯、金融、信息、专利许可和其他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则增长较快,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据《华尔街日报》称,IBM准备把美国本土4730个编程工作岗位转移到印度、中国等国家,即将编程服务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同时将高薪职位大量输往海外。惠普、甲骨文、埃森哲、美国在线、英国诺维奇保险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也都计划将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印度或中国。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不平衡,但差距正在缩小

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顺差。而从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实力、制度优势,以及规则的制定权利,在发展迅猛的知识含量高的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绝对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结构上存在明显劣势,只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及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比较乐观的是,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以强大的国内服务业为前提保障的。目前我国国内服务业相对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大力优化服务行业结构。首先,对于投资少、收效快、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金融业、保险业、饮食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和文化卫生业等,国家需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发展力度。其次,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加速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的行业。再次,坚决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此外还应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服务产品质量不仅对服务企业本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2.实施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按照服务业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确定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顺序,同时根据竞争力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优化,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尽管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各发达国家,但在某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仍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同时逐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引进国外竞争,促进国内服务业行业学习先进技术经验。但是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个渐进过程,在开放国内服务市场时,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放。

3.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服务贸易涉及许多部门,与国家和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优质服务,搞好投资软环境建设。首先,要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的发展战略,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GATS的有关条款。其次,要继续规范服务贸易进口,把握好对外商投资服务贸易必要的审批权,避免和防止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损害。再次,继续完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防止服务贸易出口外汇的流失。应该把占我国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比重达70%的旅游外汇管理、国际货运管理和境外承包工程外汇收支管理作为重点,加强检查和管理的力度。同时,加大扶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力度。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因此应注意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市场,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规模,多渠道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

4.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我国服务业基本上属于“幼稚产业”,除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旅游、运输等传统产业外,涉及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都不够成熟,目前还无法与外国匹敌。GATS对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很多保留与例外,特别是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逐步自由化,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援助方面予以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要认真研究掌握GATS的各项规则,充分利用这些例外,这些保护“幼稚产业”,提高发展速度。

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市场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加强对GATS、WTO有关条款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人原则及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在立法的同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废除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规,修改、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率和法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但就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尚不成熟,世界服务贸易利益新格局还尚未形成。为顺应这一趋势,我国需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争取打破服务贸易垄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加快法务立法,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并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M].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3)

[2]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05)

[3]赵永宁:浅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1,(8):182-183

[4]马牧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2,(9):19-29

[5]张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2,(4):34-37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世界各国的共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全球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世界各国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全球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服务业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球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已完全确立了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OECD(经合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了70%以上,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也达到了69%。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超过50%。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服务业成长的主导因素。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批基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模式而形成的新兴服务业崭露头角,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生产业已经全面渗透到制造业的流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业作为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发展速度超过了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经济越发达,这一现象越明显。生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服务业自身结构,而且提升了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一些跨国公司由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500强企业中的56%从事服务业。

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的高级表现形态,规模日益庞大,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初步估算,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服务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强劲,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贸易额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服务外包快速发展。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深入,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和质量逐步改善。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10万亿元,占GDP的40.1%。一些大中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服务业就业迅速增加。2007年,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9亿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2.4%;过去七年净增5100万人。三是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门类增加,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快速拓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快,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四是服务业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长期以来由商务部门为主管理的商贸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导作用日益显现,对于吸纳城乡新增就业、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服务业每三个业态中,至少就有一个是商贸服务业。至2004年年底,作为商贸服务业主体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四大门类营业总规模也占全国所有第三产业营业总额的30%。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开放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509亿美元,25年间增幅超过56倍。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7位,进口的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5位。

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40%,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生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三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外资占我国每年吸收外资的比重不到1/3,远低于制造业;四是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落后。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服务业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从国际上看,我国服务业正面临与当初制造业相类似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猛,跨国购并大潮迭起,服务贸易蓬勃发展。2005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比重约为70%。

从国内看,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国民经济的发展释放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也产生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大量延伸需求。扩大对外开放将推动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发展服务业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商务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发展现代服务业任重而道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在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后,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重视程度,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引导和规范商贸服务业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发挥财税杠杆的引导作用和其他政策措施,对商贸服务业提供从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信息服务到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加强基础建设,引导行业发展

商务部将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尽快建立统计体系,增强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各地商务部门也将推动制定与当地商贸服务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配套标准,加大贯彻力度,指导企业规范经营。

(三)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式

各级商务部门将通过政策导向和促进服务,引导商贸企业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健全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带动各相关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积极引导广大商贸服务企业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引入现代流通方式,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手段,推进商贸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

(四)加强促进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商务部将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商贸服务业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企业的积极性,做好各种促进服务。积极引导广大商贸服务企业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内涵,改善服务质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五)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合作

商贸服务领域要加快利用外资步伐,鼓励和引导境内外企业通过采取合资合作、战略联盟、业务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内地与港澳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相关补充协议,促进港澳与内地服务业的合作与发展。鼓励中国现代商贸服务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兴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积极开展中外政府间、行业协会间以及现代商贸服务企业之间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合作。

(六)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出口

我国已着手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促进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各部门将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创造条件。同时,商务部将在加大开放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建立促进体系、打造整体品牌和推进重点地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中部崛起

中部六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0%以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制定了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服务业作为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新兴行业,必将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几年,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了“万商西进”工程,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150亿元支持“中部崛起”合作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当前,中部各省享有国际服务业跨国转移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可充分发挥自身交通方便、文化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旅游、文化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等服务贸易,加快崛起进程。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从服务的内容上看,目前我国社区家政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家庭清洁、家庭餐的制作、照顾老人、看护婴儿、看护病人、护理产妇与孕妇、搬家、管道疏通、房产中介、婚姻介绍等服务。虽然企业经营的项目繁多,但却很难形成规模和特色,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较多,社区家政服务企业也不可能一一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一旦有需求满足不了,客户就很可能找其他的家政服务企业来为自己服务,这样就会导致社区家政服务企业很难与客户形成粘合度,限制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社区家政服务企业的倒闭。所以服务项目精细化、规模化、特色化是社区家政服务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家政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需求

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家政服务企业都刚刚起步,社区家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功能较低,对于家政服务没有正确、全面的了解,他们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缺乏服务意识。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都是属于“挂靠式”的在家政企业服务。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家政服务培训,对家政行业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更是了解得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处于干完一家是一家,把钱赚到手里才是真本事的阶段。所以让社区居民对于家政企业着实寒心,很难形成长期的服务关系。

三、客户与服务人员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导致签私单现象严重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伴随着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迅速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以来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技术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4%,虽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成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特许、咨询和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出低水平发展的态势。以2004年的贸易结构为例: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分别为33.35%、27.2%、18.15%,而保险、金融、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技术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用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比重分别为4.83%、0.17%、2.14%、3.54%。这种贸易格局与欧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表明我国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低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却未能形成完整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内部文件立法层次较低且缺乏协调性,与GATS的接轨也尚未实现;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还不够,虽然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电讯、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总的来看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间流动逐步兴起,使得服务贸易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1980年~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增至27559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6倍,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七分之一上升到近五分之一。但与服务业的GDP占比相比,2006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仍较小,表明全球服务贸易还不够发达,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还处于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的初始阶段。同时也说明,服务贸易还是一片未充分开发的“处女地”,并注定成为各国竞相圈地的焦点地带。

2.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惊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也日益广泛。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产业,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建筑设计服务,计算机信息外包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正是由于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兴起,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凋整。据有关数据显示,长期以来占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传统服务项目,如运输、旅游服务在发展中份额现在正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新型服务(包括通讯、金融、信息、专利许可和其他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则增长较快,其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据《华尔街日报》称,IBM准备把美国本土4730个编程工作岗位转移到印度、中国等国家,即将编程服务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同时将高薪职位大量输往海外。惠普、甲骨文、埃森哲、美国在线、英国诺维奇保险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也都计划将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印度或中国。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不平衡,但差距正在缩小

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顺差。而从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与经济实力、制度优势,以及规则的制定权利,在发展迅猛的知识含量高的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存在绝对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结构上存在明显劣势,只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及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比较乐观的是,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以强大的国内服务业为前提保障的。目前我国国内服务业相对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大力优化服务行业结构。首先,对于投资少、收效快、就业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金融业、保险业、饮食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和文化卫生业等,国家需对其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发展力度。其次,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加速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的行业。再次,坚决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共事业等。此外还应重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服务产品质量不仅对服务企业本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2.实施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按照服务业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确定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顺序,同时根据竞争力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和优化,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尽管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各发达国家,但在某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仍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同时逐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引进国外竞争,促进国内服务业行业学习先进技术经验。但是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个渐进过程,在开放国内服务市场时,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放。

3.建立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服务贸易涉及许多部门,与国家和国家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服务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优质服务,搞好投资软环境建设。首先,要明确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的发展战略,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GATS的有关条款。其次,要继续规范服务贸易进口,把握好对外商投资服务贸易必要的审批权,避免和防止对我国经济和产业的损害。再次,继续完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防止服务贸易出口外汇的流失。应该把占我国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比重达70%的旅游外汇管理、国际货运管理和境外承包工程外汇收支管理作为重点,加强检查和管理的力度。同时,加大扶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力度。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因此应注意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市场,扩大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规模,多渠道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

4.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我国服务业基本上属于“幼稚产业”,除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建筑、旅游、运输等传统产业外,涉及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都不够成熟,目前还无法与外国匹敌。GATS对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很多保留与例外,特别是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逐步自由化,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援助方面予以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要认真研究掌握GATS的各项规则,充分利用这些例外,这些保护“幼稚产业”,提高发展速度。

5.加强我国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市场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加强对GATS、WTO有关条款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人原则及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在立法的同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等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废除妨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规,修改、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率和法规。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继续推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但就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而言,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尚不成熟,世界服务贸易利益新格局还尚未形成。为顺应这一趋势,我国需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争取打破服务贸易垄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加快法务立法,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并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M].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03)

[2]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05)

[3]赵永宁:浅析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1,(8):182-183

[4]马牧云: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2,(9):19-29

[5]张蕴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度与竞争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2,(4):34-37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服务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本质上是一种带寄生性的需求制约型产业。它的大规模发展必须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为前提。第一、二产业和广大消费者既是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又是服务业发育成长的营养提供者。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三大基本特性:高新技术性。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应用的产物,科技含量高。如电子商务就是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通过电子银行和物流服务系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服务业;知识经济性。现代服务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如教育业、科学研究业、文化业、会展业、电信服务业等;新兴性。主要是指新业态,即由于高新技术作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新兴服务业态。他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产业的素质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如物流服务业是新兴的和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

一般而言,现代服务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现代服务业界定标准是同时具备上述三大特性;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还包括应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的传统服务业。本文所讨论的现代服务业属于广义的现代服务业。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央做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39.1%;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12.2%提高到32.2%。但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也不及传统服务业。

从中部地区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如表1所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资源优势明显: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东部沿海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争相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的各类开发区落户;中部正在加快建设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城市圈、城市群和经济带,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对现代服务业的思想认识比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由国际分工造成的国际背景与全球化的分工体系给我国中部发展服务业的空间较小;政府职能单一造成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落后(如表2所示),服务业总量相对较小,产值比重仍在下降;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在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科学选择。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当今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过物质生产部门长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正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和高国民收入这“双高”产生了对服务业的强劲需求,拉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本土和海外两个市场共同滋养了当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例如,我国的上海始终作为“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广州作为“珠三角”的经济中心,助推了较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中部地区经济的滞后,尤其是大部分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尚不发达,农村市场范围广,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发展的需求还不旺,拉动作用还比较小,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联度还比较低,导致产业价值链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

(二)产业布局

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他们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例如日本在近20多年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而中国香港则将80%一90%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内地珠三角地区,使香港本土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应该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与“世界工厂”不无关系。同样,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的“中移”导致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变化也影响了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

在国外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即生产者服务)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比重仅占28%左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明显趋势。中部地区的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而且承接外包的环境条件、保证手段缺失,加之东部相对发达的服务业抑制,在国际分工乃至区域分工中的位置后靠,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

(四)基础设施

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服务、生产、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均对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生产和公共服务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中部地区的多年的政策限制与投入不足,拖住了现代服务业的“后腿”。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服务产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但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2007年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资料显示,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05.9亿元,比2006年增长44%,但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9亿元,比2006年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2281.2亿元,增长54.4%;第三产业投资2713.8亿元,增长38.2%。

(五)科技水平

现代服务业的高新技术性使科技水平的支撑力量凸现。一方面,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环境监测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而壮大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等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人才。中部地区尽管有武汉、合肥、长沙等科技中心,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不仅新的专业技术人才少,而且许多高科技服务人才外流,严重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因此,中部地区应以贯彻落实“意见”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引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有利环境,培植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针对影响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采取如下的战略举措:

(一)加强引导以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既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倡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制定更好地促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着重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此,一是加大财税扶持。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发展,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和列入国家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服务业行业实行财税优惠,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领域的投入。三是加大用地支持。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生产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四是完善价格政策。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体现价格公平。

(二)着力发展生产业

近几年来,中部地区尤其是各省城市圈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房地产、旅游业等方面的服务业有了长足进步。现在的重点应大力发展生产业,其中应首选金融保险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金融保险方面,保持金融业持续发展,提高银行、保险业发展水平,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注重发展中小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同时,可以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带动一批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物流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武汉、郑州、合肥、长沙等大型物流枢纽,实现同产业、不同产业和地域内共同配送或统一集中发货,达到运输配送最优化,实现运输和库存集约化;二是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推广应用物流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技术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国际与国内服务外包

承接服务外包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成长,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优惠政策在现代服务外包行业的覆盖面,并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分类优惠政策。二是发挥比较优势,确立发展重点。各省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城市服务外包品牌。三是发挥基地城市的带动作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应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物流采购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四是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及品牌。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扶持其做大做强。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四)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运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进行改造和提升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要完善电信基础业务,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发展电子商务,壮大软件产业,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提升和改造,推进专业市场信息技术外包。

例如,中部地区专业市场的经营模式比较传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大部分市场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添置购买硬件设备阶段,实际应用多限于网上浏览信息。因此,要加大专业市场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工作。

(五)加强服务业市场监管

服务质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证条件。中部地区要按照各省的“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纲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突出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同时,要加强和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规范服务业各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服务业市场秩序,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六)切实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相衔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树立服务业集聚区的特色,体现各个地方的产业优势和功能定位,形成错位发展;要依托制造业产业基础、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主业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批集聚区品牌;要完善服务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功能,大力提升集聚区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对周边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要正确处理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开发区、周边制造业企业的融合,积极发展金融、会计、审计、会展、信息咨询、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资源集中、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载体。

参考文献:

1.曾培炎.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N].人民日报,2008

2.王晓红.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N].人民日报,2007

3.朱晓青,林萍.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商贸论坛,2004

4.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李志堂.现代服务业研究成果评述[J].商业时代,2007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昆明;新型汽车;服务业

一、昆明发展新型汽车服务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新型汽车服务业概念解析

根据汽车产品在制造环节之后各环节在市场上的重要程度,汽车综合服务业可以划分为核心功能区、辅助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核心功能区核心层包括新车销售、零配件供应、旧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维修、汽车租赁等。辅助功能区配套层包括试车服务、一站式服务、银行服务、汽车保险、汽车改装、汽车美容、车友俱乐部、行业协会、汽车物流、事故、驾驶培训、汽车广告、加油站、停车场等。特色功能区延伸层包括汽车展示、汽车博览、汽车影视、汽车音乐、车模展览、汽车体育、汽车电子、特色餐饮等。

(二)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要求

1、昆明——成长中的多中心城市。从居民的要求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环境建设,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方便、舒适;加强景观等公共空间建设,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的舒适度。昆明在未来的城镇体系规划采用“多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每个中心为了实现就业和居住相平衡的效果,必须在发展房地产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特色产业群,以产业为内容,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使居民就近就业。

2、集约使用城市土地。根据昆明城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以及今后发展重点和方向,对建设用地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合理分解人口总量与建设总量,从而对中心城内土地利用做出整体的控制。根据用地控制发展的不同程度,将相应的土地和人口容量分为高容量控制区、中高容量控制区、中低容量控制区和低容量控制区四个阶段。

3、重构昆明城市交通。昆明建成区车辆、人口、建筑单位密度大,交通堵塞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而且大大增加了城市经济运行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4、对接昆明城市新规划。相关区域规划作为昆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不容出现城市断带的规划理念。在昆明城市建设的重心从西向东转移的过程当中,应注意东西部平衡发展。

(三)昆明市产业布局要求

1、产业补缺——构建服务业新亮点。现代服务业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昆明的产业规划布局是西山区主打旅游文化和特色农贸、五华区主打高新技术、宫渡区主打金融经济、盘龙区主打机械制造,为了在符合总规的基础上同时形成产业功能补缺,我们选择现代服务业其中的汽车服务业为主体发展方向。汽车服务业的主体是汽车,云南汽车产业目前已形成滇中昆明、滇东曲靖和滇西大理三地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国的汽车工业将与国际汽车大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的全面合资就是例证),轿车将成为汽车工业的主体(2003年轿车的产销量首次突破50%的份额),私人汽车消费将真正占据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延伸产业链——完善汽车休闲业。结合以上对新型汽车服务业概念的分析,核心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听必备的,它们是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它们的集中度体现了市场的规模辅助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相应的配套和有益的补充。它们的匹配度体现了市场的效率特色功能的产业环节是市场价值提升的渠道,它们的丰富度体现了市场的特色。

3、产业结构升级——寻求大利润空间昆明目前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80万辆而公共停车位只有3万多个,远远达不到需求。一个停车位约占3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地方可建3个停车位,按一个停车位一天收入40元算(如果按每小时10元计将远远超过这个水平),一个月1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收费3600元,而100平方米的住宅一个月仅能出租1000-2000元再加上停车场修建与维护成本低,兴建停车场远远比住宅出租合算。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收益的跳跃式发展。同时围绕“汽车生活方式、汽车旅游方式”延伸出汽车旅游文化服务业的各类业态,汽车旅游文化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它的目标是为私家车旅游者提供专业服务,并延伸出旅游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业态。

(四)巨大的市场需求

1、“车旅”到云南、昆明的自驾车旅游者。昆明作为云南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和节点城市,每年从新马泰、涌入云南的自驾车数量达数十万之巨,特别在黄金周时主要人滇通道平均每天汽车通行量达5万辆,而我们这个地块就是为这样一个巨大潜力的

市场提供符合私家车旅游需求的汽车接待中心,包括汽车旅馆、汽车俱乐部、汽车保养维护中心、自驾车旅游服务中心等;

2、“车居”:以昆明市内的私家车业主为主要潜在客户,为这些客户配套符合他们居住模式(小户型)、停车(足够停车空间)、注重汽车话题的交友互动(汽车俱乐部)、汽车文化消费(汽车文化中心)、快速通勤(社区充足的小汽车通道)等主题社区。

截至2007年底,昆明小轿车保有量已达22.25万辆,占汽车类机动车的51.13%,与去年同比增长22.85%,其中汽车类机动车达43.52万辆,未来两年内汽车保有量将突破60万辆,这也将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市场。

(五)构建新型城中村改造模式

从昆明市已经进行中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来看,都是一次性拆迁安置,房地产加商业配套上马的套路,农民是失地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构建以产业配套、内容明确的新型改造模式,使得本地居民能够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得到房屋、货币或者是岗位等各种形式的补偿。

二、对应发展策略

(一)建立新型汽车服务业孵化基地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提高昆明中西部发展均衡度,选择西山区作为该基地的落地点。在西山区靠近五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一是有未来交通优势支撑;二是对接未来高新区白领的汽车服务需求。建立以汽车旅游、汽车休闲、汽车生活、汽车服务为主导,成为既具有市场基础、具有消费容纳力、具有产业驱动力的昆明汽车服务产业孵化基地和大型汽车生活社区。

(二)分期滚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整个汽车服务产业的构筑和发展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必须实行分期滚动发展。由一到三个项目带动相关细分行业的发展,分期利用土地。对于昆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应将进滇的人群作为先期市场开掘重点,特别是商务性质的,汽车休闲中心以及大型停车场的建设是应该作为先导的。在此之前,应该着力改善区域环境,利用项目和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的特点对二三环之间的土地进行集中细致的整理,配套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构筑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搭建招商平台,运作特色项目

实行业内招商,即在有实力的汽车服务企业圈中先行洽谈,实现高起点和专业化运作,尽量吸引各细分行业之中领导市场的企业入驻,坚决提高入驻门槛,杜绝惯常的脏乱差的低档次汽修企业进入。设立诸如“shoppingmall”模式的服务产品大卖场,对于有车一族的各种特别需要也需设置专门项目以供招商,最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区域产业档次,对接未来发展需求。

(四)强化服务理念,制定服务标准

汽车服务业的核心是服务,并不是说标新立异的经营模式以及特色的服务产品就能发展好汽车服务业,其对应的市场延伸出来的文化内涵要求其高标准的服务档次是处在第一位的。在服务人员素质和技术设备等核心内容上,需要提高服务主体的综合服务素质,各类服务主体必须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服务人员从业素质的提高。要求成立汽车服务业协会,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实行达标准人淘汰制,从而强化区域竞争实力,真正吸引潜在的消费者。

(五)配套汽车俱乐部休闲区,坚实服务产业文化基底

昆明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散中心而且自驾车文化发达,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由文化部门带头联合云南各大汽车俱乐部在产业聚集区内落户,并以之为大本营定期举行汽车拉力赛等活动,加强汽车文化的集聚发力,形成昆明汽车爱好者的中心,由此带动人气,从而反过来促进更多资本和一流企业入驻。

(六)对接云南旅游发展,开拓新型旅游市场

当前,云南旅游发展层次还处于中低水平,特别是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新型市场的开拓方面远不如四川等省份。因此,借这个契机,将汽车休闲融入到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当中,丰富自驾游产品的形式,形成以汽车文化为带动的新型辐射型旅游产品系列,吸引这一层次的高消费游客,从而占据这一新型旅游市场的有利位置。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现阶段,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蕴涵着新的发展态势、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兰州市服务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开始起步,金融、电信、广告、家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扩大”。“十五”末年(2005),兰州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8%;商贸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年成交额突破200亿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上年上升0.6%;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货运总量已达5972.19万吨,比上年增长3.22%,旅客发送量已达2545.6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5.35%;电讯及信息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2.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64%,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接待入境旅游者5.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5%,接待国内旅游者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76%,旅游总收入已达到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3%;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21.92亿元,比2005年初增长11.91%,各项贷款余额1089.42亿元,比2005年初增长3.26%;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9.4万人、56.5万人、50万人、20万人和25万人。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十一五”时期,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使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变动期,将为兰州市加快结构调整和提升经济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扩展,将使兰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兰州市加快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条件;四是随着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消除,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将使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内在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五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以汽车、住房、旅游、文化、教育、福利、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宽裕型、发展型消费加速普及,将为兰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开拓广阔空间。

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潜力尚待挖掘

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活,改革开放力度还不够大。近年来,虽说外资、外企已较多的进入现代服务业,如“十五”末年,兰州市“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1468户,合同直接利用外商投资2.22亿美元,苏宁、国美、康师傅方便食品、吉利汽车等知名品牌落户兰州”,但由于金融业、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开放程度还不高,所以从规模上看,外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另外,在经营方式和效率上与国内其他省份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现代服务业总量不大,门类不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兰州市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等行业,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型服务业包括现代中介咨询、物流等领域相对狭窄且发展不快。这种内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不大;医疗、卫生、体育等行业的产业化步伐不快;以信息科技、现代管理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的发展较为薄弱,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不太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是兰州服务中心地位和辐射功能不足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金融领域改革相对滞后,按行政区划和层级设计的区域网络、高度集中的金融配置权力、经营机制的僵化,都使金融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带来一系列矛盾。同时,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和途径尚未真正形成,产权、技术交易多年来难有大的突破。另外,现代服务业目前主要服务于省内的企业和消费者,而没有把市场放大到整个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这进一步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四)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圈内现代服务业的资源高度向城关区集中,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发育十分薄弱,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更是严重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带动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即使是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商贸业,在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存在网点少、效率低,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资源在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更是稀缺。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到周边县(区)产业、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到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现代服务业政策引导滞后

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投入不足,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抓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和大项目,克服资金“瓶颈”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还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对现代服务业管理部门属性的定位,与其实际所应承担的行政职能已不相适应。相关政策有的尚未出台,即使已出台的还有一些规定不明确,政策引导相对滞后。

(六)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相对短缺

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发展观念不强,导致了现代服务人才的欠缺。就目前来说,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精通信息技术、现代管理和统计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理念相对落后,服务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在服务业从业人员中,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较少,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保险、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咨询、信息、广告、会计、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优秀管理人才相对短缺,这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尽管未来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十一五”时期仍将是兰州市现代服务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兰州市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十一五”时期,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强化投资和产业支撑,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向;二是处于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阶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遵循市场原则,是加快兰州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依靠科技进步、人才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全面提升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兰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是处于区域经济大开发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着力招商引资,增大资本运筹总量,是兰州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五是处于社会格局大变动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拉长社会“短腿”,全力维护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兰州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即佩蒂——克拉克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通过对世界各国各类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证明和完善了佩蒂——克拉克定理。世界经济史也表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据世界银行统计,早在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就为62%,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我国平均水平仅为50%左右。2000年,从兰州生产总值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占5.29%,第二产业占46.85%,第三产业占47.86%;但到2005年,第一产业占3.9%,第二产业占44.1%,第三产业已占到52.0%。从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来看,2000年发达国家为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而我国平均还不到40%。2000年,从兰州社会劳动者构成看,第一产业占31.19%,第二产业占30.12%,第三产业占38.69%;但到2005年,第一产业占29.64%,第二产业占28.64%,第三产业已占到41.72%。

“十一五”时期,兰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3.9:44.1:52.0调整为2.8:46.2:5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

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显示出现代服务贸易在未来时期内将在世界市场上持续扩张,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则为现代服务业国际分工提供了物质前提。现代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壁垒,实行自由化发展。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同期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将会“平分秋色”。另外,经济全球化分工也带动了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将为印度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和价值210亿至24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到2015年,美国将有330万白领工作岗位以及1360亿美元的工资转移到海外,诸如俄罗斯、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在今后的20至30年间,整个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十一五”时期,兰州市应构建西北五个省会城市与呼和浩特、拉萨两个省会城市共同联手的西部地区“5+2”城市合作发展联盟,加强与西宁、拉萨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形成贸易、旅游经济长廊,使兰州成为拉萨在祖国内陆地区的生产、生活及日用消费品流转基地,促进兰州与祖国西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各类工业消费品的经济贸易交流。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使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着力扩大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对外资企业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

(三)现代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来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操纵与控制能力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应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而不是传统服务业的简单复制和数量叠加,网络化的水平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因此,生产业作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介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创新网上运营机制;消费业作为沟通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应尽快搭建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现代服务业要发挥以信息导向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兰州市应以信息化为基础,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强兰州信息港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到2010年使信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占GDP的10%以上,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将是带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化、国际化意义上的服务业,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和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不同于传统服务业的特征。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会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

1.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与第一、二产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进而成为推动这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将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出现“产业服务化”的趋势:即一些工业或农业部门的产品主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将随产品一同售出,这种服务将会引导工业、农业部门的技术变革与产品创新。

2.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源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五)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明显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正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两者彼此配合,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区域规划,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十一五”时期,兰州市要强化服务业功能分区,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组团功能和区域环境特点,合理设置规模、功能、形态,完善服务业布局,构筑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网络。要高起点完善和建设“一区一带一圈”,即:中央商务区、东部商贸经济带和西部商贸经济圈,在中心城区和郊区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以大型综合市场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关区要突出行政管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加大对张掖路步行街、农民巷食品街的综合整治和建设,在提升南关什字商务区功能的基础上,建成盘旋路至西关什字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兰州中央商务区,改造和提升东部商贸经济带,优化整合西部商贸经济圈;西固区、七里河区要突出商贸、仓储、运输功能,围绕铁路、公路多式联运,配套完善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宁区要突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科学研究、观光旅游功能;榆中盆地要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引导接纳老城区的部分功能,形成科教、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的功能区;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要合理均匀布点商饮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文娱体育、交通站场,优化服务业功能结构。

总之,“十一五”时期,兰州市应面对新的形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以湘.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

2.兰州市统计局.兰州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1.1优势

1.1.1市场化、商业化特征显著提升

与传统的基层农技服务不同,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化、商业化特性更为突出。传统农技服务带有明显的计划指令特征,对市场需求反应滞后,缺乏推广工作的内驱力。而当前社会化的一主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更多动力直接源于市场需求,同时技术支出遵循商业化规律,实现附加增值式的有偿服务。以种子门店和大米加工企业为例。种子门店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争相寻求和排它性适合本地区种植推广的新优水稻品种,并组织力量,大力宣传、示范规范化技术,技术推广市场化特征非常明显,力求品种和技术迎合农户需求,最终通过提高销量实现门店效益最大化。大米加工企业则积极开展订单农业,推行“一站式”服务,提供生产农资、资金保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提供农产品回收保障,解决困扰农户无序生产中出现的资金、技术与市场销售问题。类似种子门店与大米加工企业的基层农技推广实体越来越多,这种服务体系市场化、商业化特征是传统体制所不具备的。

1.1.2技术渗透力和转化力明显提增

以商业化、市场化为特征的社会化的新型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是基于生存与发展动力下的有偿推广体系,因此在服务深度和转化力度上更具说明力。对于商业推广实体而言,检验技术渗透力和转化力的直接证明就是实体所获得的效益回报。纵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从三系杂交水稻到两系杂交水稻,从常规油菜到双低优质杂交油菜,从烦琐的两段育秧到轻简化水直播、旱直播,从全程人力耕种到机械化管理,短短的20多年时间,新型农业技术在我国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的渗透力与转化率显著提增。而推进这一系列技术的主体不再是农技站,更多系企业、合作社、农资销售商作为。

1.1.3技术来源渠道广,专化性强

社会化的基层技术推广体系细分程度高,技术来源丰富、先进、专化。比如水稻种植,种子、农药、肥料、装备均源自不同的专业服务提供者,每一个服务提供者必需具备足够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中标,这种聚合了竞争优势者产品、技术或服务的生产,理论上更符合农户需要,更迎合市场需求。由于服务提供者仅限于在某一细分领域的钻研,因此,技术的专化度高,针对性强,能真正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相关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乡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每站平均才1~2人,可断定是无法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的,即使能够全而广,至少技术的深度不可能得到保障。

1.1.4时代性强

基于改进的社会化基层农技服务结构,是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与生产力协调的产物,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已不仅限于温饱,对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拉动农业技术迈上新台阶。高品质优质油菜、优质大米刺激了水稻、油菜的育种变革,全国各地每年审定高品质、高产量的水稻和油菜新品种达几百个之多,而与品种和技术推广配套的服务同样欣欣向荣。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土地资源、投资主体、生产成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变化,着眼于集约化、轻简化、机械化、专业化、生态化的生产技术成为时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实事上,比如种业、米业、油业、药业、肥料等多个行业正在全国掀起一股以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庄、种植大户为营销方向的热潮,正体现了现行综合农技服务体系鲜明的时代性。

1.2不足

1.2.1商业化特性导致体系功利化偏重

由商业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商业化特征更为明显。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是为经营服务的,而企业拥有的品种或技术一般来说具有指向性,个性突出。企业在宣传品种、技术时,由于产品特性、文化理念、营销思想上的区别,导致向市场提供的服务具有片面性、趋利性。这类面对基层的服务有一部分甚至有意回避产品或技术的不足,过分夸大产品或技术的功能。而处于企业下游的基层农技服务实体、部门或个人的效益也与产品销售直接挂钩,所以基层技术服务传达者也会沿袭厂家的宣传。而作为应用者的农户在专业、信息的掌握上与厂家和经销链是不对称的,相对处于弱势,不排除利益受到相应的挤压。社会化的基层技术服务体系的这种商业化特性应通过企业自律和行业监督予以解决。

1.2.2以政府为主体的基层技术服务体系结构失衡,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每年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但是资金的支持结构是否合理有待斟酌。除政策性补贴外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农业事业、企业、科研机构硬性环境建设,用于支持、激励基层农技团队或个人开展技术探究或实践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却严重不足,很多领域甚至缺失。这种结构性失衡,导致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受措,不愿尽力投身其中,影响了服务的创新、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服务在传统观念上很难与销售业绩并论,企业也只愿意保留配合产品销售必要的技术服务,且很少将技术服务提升到应有的认识高度,同样忽视了对技术服务实施人员的激励机制。

1.2.3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缺乏必需的政策性引导

包括企业、种子农资经营者、养殖业服务、农机具服务单位或个人,也包括部分农业经济人,这些非政府组织基层农技服务群体,从整个农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所提供的服务缺乏长远性、有序性、可持续性,是一种基于自身体系发展需要而自发组织的服务。政府在立足于地区农业产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保障机制尚未确立,缺乏对地区需求技术体系的策划、引导和组装。比如,轻简化农业是未来农业集约化的依托技术体系,尤其是平原地区,但是许多地区基于轻简化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仍未摆上政策支撑的台面,仍只是作为一种产品促销工具游离在企业推广活动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软指标很难成为政绩体现而为地方政府所忽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技公共服务体系中缺乏相关的专业领头人,或者即使有专业领头人但并不具决策权力和组织魅力所致。

2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趋势

2.1社会化的基层综合农技服务体系格局即将形成

纵观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体系,综合表现为社会化服务程度高、主体多元化特征。日本采用“官民结合”的二元协同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由政府行政农业服务与地区行业农业服务相结合,也称政府主导的普及指导体系与农协主导的营农指导体系,二者在身份属性、资质、服务内容、经费来源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这种二元协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对日本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美国自1940年步入以工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农业高度发达阶段,形成成熟的依托政府、合作社、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社会化农技服务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社农业服务系统和私人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虽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相当差距,但从农业发展需求和市场条件来看,农业产业对体系化、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综合技术服务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2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体系中的职能将更为科学而且明晰

从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来看,无论是何种结构的服务网络体系,莫外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两大主体。两大主体在服务的义务内涵、内容范围、经费来源上有别,应分工协作、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作为政府主体,应着重于行业服务宗旨、服务方向的指导,引导、整合、宣传符合时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非政府主体应着眼于技术创新,并主动开展技术示范、技术转化和实现工作,在打造产品科技附加值的同时推动农业技术革命。成熟的多元化服务体系最终分工明晰,各司其职,各展其能。

2.3商业化、市场化将成为未来基层农技服务的典型特征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和定位

在国际上,物流业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这样讲,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它过程都可以包涵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

对这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如何定位,我认为:

宏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观定位:是流通业的基础。

微观定位: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二、中国的物流业要不要有一个总体规划

我认为很有必要,理由如下:

1.鉴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物流业一方面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但物流业需要培育。2.如何让物流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有目标、有措施、有分阶段实施步骤。要作为一个重大战役来打。

3.物流业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国家的投入,也需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有其特色,要按物流的需求来发展物流业,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4.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都介入物流业的发展,不同的是介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三、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认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企业的主要作用在于运作,中介组织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在物流业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特别巨大。

政府干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总战略目标之中。

2.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技改贷款、项目审批、口岸设立、培育大物流企业与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等等。

3.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4.强化与协调物流标准化建设。

5.推动物流教育与物流科技发展,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1.总体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但在项目建设上又是一个指令性意见。

2.市场化运作,向国内全部开放,向外国按加入WTO的承诺执行。

3.规划是粗线条的,要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不是把大家搞死。

4.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城市为中心。

5.在注重工业品物流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农产品物流。

6.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开始就要提倡绿色物流,坚持可持续发展。

7.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各个城市,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提倡一切都要高起点,不提倡一切都要新建,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框架

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五种运输方式总体规划。这一规划实际上已经制定,但要按物流需求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并服从于物流的总体设计。

2.城市物流中心规划。包括港口进出口物流,公、铁、水、航结点集散物流,城市社会物流等,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物流网络系统。

3.物流现代化规划。包括信息化推进、物流技术开发、物流标准化推进、物流管理现代化开发、物流信息统计体系建设等等。

4.物流人才规划。据预测,未来10年内,国内需高级物流管理与技术人才3-4万人。需要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的配合。

5.物流企业发展规划。包括培育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引进国外物流企业,扶持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把物流活动分离出来。

(三)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如何运作

1.要有一个运作的组织,建议成立“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由计委、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科技部、教育部、统计局等部门参加。

吴邦国副总理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按邦国副总理意见,中国物流业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国家经贸委如何牵头要组织落实。我们不希望出现各自为政、互相牵扯的局面。

2.要出台一定的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有利于物流业的超越式发展。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按照牛津大学赛义德管理学院经济专家MariSako(2005)的说法,尽管服务外包是一个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但是,它显然是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就国内经济活动而言,它的指向是深化国内的劳动分工,并由此通过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推进离岸外包;或者通过增强国内供应商与国际供应商之间的资源匹配性,诱导间接的国际贸易,推进国际服务外包,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性,以及面对世界经济的诸多变化总能迅速而成功地做出调整,有效地化解产业转型成本。经济增长过程必须有效地克服产业转型成本,这些成本包括:

一是预付进入新产业所需要的设备、要素组织和协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发生的前置成本,以及消化停留在原产业中无法在新产业中发挥作用的设备、技术等沉淀成本。如果沉淀成本转化为前置成本的比例越高,那么产业转型就越顺利。二是产业转型的机会成本,在特定经济增长模式主导下,进入一个产业就意味着蒙受未进入另一种产业的机会成本,但是在大国经济模式中,由于大国扩大某类产品的供应,往往会降低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陷入“报酬递减的诅咒”(decliningreturn’scurse),因而大国产业布局往往呈现出均一特点,不同区域的产业也可能惊人地雷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产业选择和进入的机会成本就会转变成为产业转型的沉淀成本。三是产业转型的社会成本,这些成本涉及到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偏好以及信任等因素,由于产业转型必定造成一定范围的裁员,从而导致社会生活水平和货币工资水平的变化,以及在职人员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成本。降低社会成本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其必要条件是增加政府补贴,但是,充分条件却是一定时期整个社会必须具有“长痛不如短痛”的社会价值观念,以抵消唱衰经济增长和转型的社会压力和怨言。

发包—接包关系可以有效地重塑接包方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消化因为产业转型所承担的沉淀成本,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培训本地的劳动者技能,将自身纳入国际性生产网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本地市场。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加工贸易不同的是,发包—接包关系并不影响双方各自的定位,无法改变发包方的最终产出,双方也不形成产业组织类型中的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关系,更不存在相互之间的股权关系,它不是产业间的分工,而是基于产品的分工。鉴于服务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服务的有形性和无形性、服务供给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服务的不可库存性和产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标准化等方面的特性,使得服务消费与服务供给之间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服务外包相比于制造外包而言,更需要借助于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使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等,可以通过发包方和接包方共同承担,实现双方共赢。

依据国际收支账户和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卢锋(2007)认为,一国企业与具有非居民身份的外国企业发生外包交易属于国际服务外包,外商直接投资建立企业作为东道国(thehostcountry)居民与外国非居民企业发生外包交易属于国际服务外包,某些具有同一国家居民身份企业之间的FATS(ForeignAffiliatesTradeinServices)活动也具有国际服务外包性质。考虑到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商业存在以及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区分,国际服务外包显然超越了产品分工,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分工的效果。这一效果增强了不同地区之间要素的互补性,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组合,有助于消化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型社会成本,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它可以使得一个地区具有内生的“秋千效应”(seesaweffect)。

二、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应对“人口红利”衰减

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本禀赋存在差异,人力成本套利是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动因。人力成本是服务过程的主要投入,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存在差异,对于发包方而言,将服务过程细分并将其不同环节外包到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不同国家中完成,能够赚取比较优势效益。这就是实践中发包方大多是相对工资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而接包方则大多是相对工资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原因。例如,在美国,呼叫中心的普通岗位每小时工资20美元,而在印度每小时才1美元,美国将呼叫中心外包到印度,能够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同时,接包国从事服务外包的岗位属于本国典型的高收入工作,劳动者素质中包含较高人力资本,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国际服务外包带来的工作岗位转移和流动,影响着全球劳动力市场,引发就业格局的全球性调整。尽管表面上,国际服务外包导致发包国就业岗位的流失,但是实证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Hanson、Mataloni和Slaughter(2003)对美国的实证检验发现,国际服务外包中发包国和接包国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劳动力替代关系。Amiti和Wei(2005a)对英国的实证检验发现,部门水平上的就业增长并非与国际服务外包呈负相关。Amiti和Wei(2005b)对美国的实证检验发现,国际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就业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小的。Mankiw和Swagel(2006)也发现,国际服务业外包对失业的影响非常小。但是,对于接包国而言,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可以快速地带来就业机会。江小涓(2006)认为,由于国际服务外包合约是人力资本市场合约与劳务活动企业市场合约的统一,这种合约形式为接包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比制造外包而言,服务外包就业吸纳弹性更大,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此外,由于服务外包具有信息通信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更强,这对于缓解当前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意义重大。过去30年,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带动了全社会就业规模的扩大。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严峻的经济形势,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劳动力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外包并不是新生事物,上世纪50年代,它就广泛存在于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只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向服务业的转型和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发包—接包的对象从物品或货物(goods)转向服务或劳务(service),发包—接包的关系从在岸向离岸方向发展。被称为“下一次经济革命”(nexteconomicrevolution)的国际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结构转型和扩大就业的关注点。

一、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消化产业转型成本

按照牛津大学赛义德管理学院经济专家MariSako(2005)的说法,尽管服务外包是一个企业战略管理问题,但是,它显然是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就国内经济活动而言,它的指向是深化国内的劳动分工,并由此通过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和贸易,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推进离岸外包;或者通过增强国内供应商与国际供应商之间的资源匹配性,诱导间接的国际贸易,推进国际服务外包,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性,以及面对世界经济的诸多变化总能迅速而成功地做出调整,有效地化解产业转型成本。经济增长过程必须有效地克服产业转型成本,这些成本包括:

一是预付进入新产业所需要的设备、要素组织和协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发生的前置成本,以及消化停留在原产业中无法在新产业中发挥作用的设备、技术等沉淀成本。如果沉淀成本转化为前置成本的比例越高,那么产业转型就越顺利。二是产业转型的机会成本,在特定经济增长模式主导下,进入一个产业就意味着蒙受未进入另一种产业的机会成本,但是在大国经济模式中,由于大国扩大某类产品的供应,往往会降低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陷入“报酬递减的诅咒”(decliningreturn''''scurse),因而大国产业布局往往呈现出均一特点,不同区域的产业也可能惊人地雷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产业选择和进入的机会成本就会转变成为产业转型的沉淀成本。三是产业转型的社会成本,这些成本涉及到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偏好以及信任等因素,由于产业转型必定造成一定范围的裁员,从而导致社会生活水平和货币工资水平的变化,以及在职人员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成本。降低社会成本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其必要条件是增加政府补贴,但是,充分条件却是一定时期整个社会必须具有“长痛不如短痛”的社会价值观念,以抵消唱衰经济增长和转型的社会压力和怨言。

发包—接包关系可以有效地重塑接包方企业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消化因为产业转型所承担的沉淀成本,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培训本地的劳动者技能,将自身纳入国际性生产网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本地市场。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加工贸易不同的是,发包—接包关系并不影响双方各自的定位,无法改变发包方的最终产出,双方也不形成产业组织类型中的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关系,更不存在相互之间的股权关系,它不是产业间的分工,而是基于产品的分工。鉴于服务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服务的有形性和无形性、服务供给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服务的不可库存性和产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标准化等方面的特性,使得服务消费与服务供给之间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服务外包相比于制造外包而言,更需要借助于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使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等,可以通过发包方和接包方共同承担,实现双方共赢。

依据国际收支账户和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卢锋(2007)认为,一国企业与具有非居民身份的外国企业发生外包交易属于国际服务外包,外商直接投资建立企业作为东道国(thehostcountry)居民与外国非居民企业发生外包交易属于国际服务外包,某些具有同一国家居民身份企业之间的FATS(ForeignAffiliatesTradeinServices)活动也具有国际服务外包性质。考虑到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的商业存在以及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区分,国际服务外包显然超越了产品分工,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分工的效果。这一效果增强了不同地区之间要素的互补性,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组合,有助于消化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型社会成本,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它可以使得一个地区具有内生的“秋千效应”(seesaweffect)。

二、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应对“人口红利”衰减

服务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联运,通常是指联合运输,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的几个运输企业,使用同一运输凭证,以不同运输方式或几个运输企业衔接运送货物或旅客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联运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比较经济、合理、迅速地完成客货运输的一种重要运输形式。本文所指的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可描述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例如浙江省各城市间),借助合理的技术手段,该地区的企业间在均衡利益的前提下,结成战略同盟,将不同企业的运输业务等同于一家企业运输业务的运输形式。此种区域联运体系构建预期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高效完善、融合联运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建议政府制定有利于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物流政策,实现资源共享、要素集聚、信息互通、共同发展,从而迅速提高浙江省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

由此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运输能力的客观需要,浙江省目前正急切地需要发展联运服务业,从而能够形成浙江省运输产业“供应链”,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运输经济、便捷、高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运输资源。但是,要发展和构建浙江省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就必然需要政府科学配置、合理组织和统筹协调,满足和实现各项构建条件,才能更好的发展联运服务业。

一、浙江城市间无缝联运现状及问题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带动了物流一体化,浙江省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更加要遵循“十一五”提出的交通运输发展要区域间协调。因此,大力发展国内联运,搭建城市间无缝联运平台是目前浙江省亟待考虑和进行的事情,但国内运输企业对发展联运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思想上也认为发展联运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在行动上因利益、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联运工作进展缓慢。

浙江省也是如此,虽然政府、企业和市场已经在做努力。例如,2008年10月,江苏省经贸委、浙江省发改委和上海市经委在无锡联合召开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大会,等等。但是,要真正形成区域联运体系的无缝对接,还有很多困难存在:区域内行政管理与条块管理的冲突与阻隔区域内行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与阻隔区域内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与阻隔;区域间不同货运企业的文化、利益的冲突;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的局限性,等等。

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譬如加拿大很好地发展多式联运需要政府多方面的条件支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的法制法规、政府的统一推动力量以及企业联盟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又譬如,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也要做到相应的改变,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欧洲,分属不同国家的重要港口鹿特丹和安特为普都进行了很好的区域港口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完善市场机制。

二、浙江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构建的条件

浙江省城市间联运体系构建的问题,其实就是地区物资资源的整合过程,而这样的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和企业两方面来完成,政府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控制整个资源整合过程,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故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六项条件”建设,从而达到对联运体系构建和实现企业间无缝联运提供支撑条件。

图1就是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相关物流企业进行调研时得到的结果。从图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帮助的前三位是政策法规支持、物流信息平台的整合和提升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而这也正是政府最能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为此,我们感到企业家的眼光是很敏锐的,发现了企业的主战场是市场竞争,企业对联运体系的需求也是比较旺盛的,而政府应该作为资源整合第三方来提供支持和保证。接下来,本文将从六项条件的建设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完善联运政策法规体系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政府给予政策法规支持的需求是首当其冲的。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人手:

1尽快成立综合性的运输主管机构,制定综合性的运输政策和调整分散性管理体制。

我国物流管理中的体制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浙江省而言,构建无缝联运体系需要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来进行管理。2000年的上海市“大通关”平台建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受到了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大通关”领导工作小组,得到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所以,达到无缝联运的目标的前提,就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运输主管机构,然后制定相关的运输政策,调整分散性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政府首先在政府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物流业联运的规划与协调,明确城市间联运规划的主体,规范城市间联运规划的程序和内容。

浙江省运输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本课题建立的无缝联运体系的主体要明确,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政府和市场都是作为支撑和调节企业的生存环境的;确定好主体后,政府就能依法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及相关单位,促进资源合理有序的整合;最后要规范城市间联运规划的程序和内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营造一个整合联运资源的良好环境。

3.加强行业标准制定,构建无缝联运标准化体系。

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是一个多年来研究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含从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和信息处理等整个供应链的内容;而城市间无缝联运体系涉及的标准化问题,主要是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库和数据通信协议等,只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化的规范,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此外,运输、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的标准制定也是非常需要的。整个联运体系的构建包括联运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联运行业的标准制定将大大有利于无缝联运的真正实现,真正降低联运的成本,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和降低社会的物流成本。

4.完善财税政策,减轻物流企业税负。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副会长崔忠付先生表示,我国出台的十大振兴产业规划指出了物流企业还存在税负过重的现象,因为物流运作要经历很多环节。比如一家制造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给某个物流企业10万元,这个物流企业又将其中8万元外包给运输企业,1万元包给仓储公司,1万元作为该企业的所得税,该企业缴纳了10万的营业税,但是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依然要缴纳相应的营业税,造成重复纳税。物流企业税负过重需要完善财税政策来予以解决。

(二)整合与提升物流信息平台

2009年,物流被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规划,就预示着物流业亟待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主要需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人手。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企业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范围的调研分析得出:绝大多数项目基本为手工和信息系统并行,占到调研总量的53%;而完全没有信息系统的也还有16%,但可喜的是很大部分业务完全依赖系统的有31%。表明我省联运的信息化基础一般,但在个别领域如货物追踪、单证系统信息化程度已经出现可喜局面。目前,在我省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浙江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该系统连接的物流公共应用系统主要以货物跟踪为主,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联运或是无缝联运的信息共享。所以说,要想从企业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很难看到希望的,更多过地需要我们政府来牵头做好这项工作。

浙江省政府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的物流信息化公共平台标准化建设,它是包含有信息交换、业务查询、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政府买单开发企业标准版软件,浙江省为全省26万家物流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信息互联和共享的“物联网”。这样,既有利于物流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但是,目前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通过整合资源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浙江省构建无缝联运体系的目标所在;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企业和市场是很难完成的。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特别是浙江省的企业虽然信息化程度尚可,但都是各自为政,“信息孤岛”问题非常严重;其实物流信息化的价值,很大程度体现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浙江省正积极着手“三大网络”构建,“一个平台”提升。其中的“一个平台”即是物流信息大平台,而我们的无缝联运体系构建就是基于这类的物流信息平台。本课题将要构建的浙江省城市间联运物流信息平台,是以浙江省联运企业联盟为依托,达到各联运联盟企业信息互通和共享,从而达到无缝联运,进而实现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准确定位联运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根据服务范围,目前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分为三类:政府的公共服务或监管平台;物流枢纽(口岸、港区、物流园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多种形式的商业性物流信息平台(如公路货运平台)。我们要建立的城市间无缝联运平台的定位应该是第三种。定位准确非常重要,目前很多的公共信息平台存在亦政亦商的情况,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本文构建的物流信息平台包含以下功能模块:会员资料管理、运输资源管理、分类报价模块、企业客户接口、货物跟踪查询模块、车辆与司乘人员资质查验模块、货源管理、整合模块、订单与票据处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财务结算模块、车辆跟踪模块、常用工具等,目前该平台系统的设计正在进行中。

3.加大信息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深度,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

浙江省很多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信息来源与采集问题。很多企业都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点,不愿意将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这样就造成了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障碍。这样也就谈不上上、下游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深入合作,致使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还是停滞不前。

浙江省宁波市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宗货物各运输公司觉得有较高的利润率,不愿意信息共享,小批量货物又没有专门的人组货。另一方面,信息采集的手段落后也是信息来源的障碍之一,政府在这方面要支持和辅助企业使用先进的采集技术如RFID、GPS、图像识别等技术,从而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物流联运企业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想提高效率,当然要用好先进技术来支撑联运体系的运行,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

(三)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首先,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为浙江省的联运体系构建和后续发展提供高端的技术和知识支持;其次,加大对本省的物流人才培养学校的支持力度,给予专业扶持和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实现真正的校企共同培养,在这些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予以保障;再者,政府出面对本省现有物流员工进行定期的在岗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广泛开展物流培训综合教育。对于高层专业人才,可以组织专题学习、参观、交流,提高决策能力。

(四)资金通道建设

铺设城市间无缝联运的“轨道”需要资金投入,打通资金通道将为无缝联运插上腾飞的翅膀。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对于国家确立的重点项目的实施,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普遍较大,有无偿拨款、贴息贷款等方式;企业自筹资金,企业联运能动用两家以上企业的资金,通过股权互换、参股、控股等方式投入资金,会使自有资金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往往选择朝阳性的、或者是产出较大的、或者是国家支持的项目,城市间联运得天独厚的项目优势为资金的获得提供了保障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联运企业可以通过释放一部分的股权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五)道路、河道,设施等建设

这项条件的主要内容是要做好省内道路、河道、港口及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联运点的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向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所在,浙江省无缝联运体系构建的基础,当然是优良的道路、河道和港口设施,浙江省政府近几年在这个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投入;而对于城市联运点的建设则是本体系构建的关键,联运点的建设要进行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选择联运点、论证联运点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性,政府在这个方面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统筹协调的功能。

(六)综合立体、无缝联运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

当然,最后的这项构建条件是最完整和有难度的工作,是一项统揽大局的条件建设,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城市间交通设施的建设;第二,研究制定城市间无缝联运点的设置和建设;第三,建立城市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第四,切实提高综合立体、多式联运的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向无缝管理要效率、向服务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