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一)选题应属本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应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能够保证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三)选题一般要求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范围之内。鼓励从事新兴、交叉学科的前沿性课题研究,并达到创造性成果的基本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求

(一)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期末之前完成。

(二)开题报告要有详尽的文献综述,文字不少于8000字,阅读和引用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至少5篇为外文文献。

(三)开题报告内容应就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时间安排、科研条件等实施方案作出论证。

(四)开题报告应在一级学科范围内集中、公开进行。学科点所在学院组织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至少4名为教授)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时应吸收有关老师和研究生旁听。跨学科课题应聘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五)开题报告经考核小组审议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之内补做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博士生中期考核有关规定处理。

(六)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能随意改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同意后再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教育学院备案。

(七)开题报告进行后2周以内,博士生应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审核表》及《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送交研究生教育学院存档,博士生本人、导师及所在学院各保留1份。

三、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一、开题报告的完成时间

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写作学位论文之前都必须参加开题报告会。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第五周至第四学期第十周期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参加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有特殊情况的,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部备案后可延期一年。

二、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博士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

开题报告应涉及以下主要内容:论文选题的意义; 论文的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论文有哪些创新或突破;资料收集情况及所参阅的重要文献;论文写作过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三、开题报告会的组织形式

1.各学院由博士生导师组组织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3-5人组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指导小组,设组长一位(导师不得担任)。

2.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召开之前,至少提前两周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送交各培养学院和各指导小组。

四、开题报告会的程序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开题报告须知

一.选题原则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4.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根据研究方向及自己的基础和特点,在查阅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二.基本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博士生一般不应少于50篇,硕士生一般不应少于30篇。

2.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开学初进行,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开学 初进行。

3.书写格式:

(1) 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

(2) 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前沿的主要问题

(3) 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4) 研究工作具有新意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5) 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6) 所阅读的文献、资料(另附清单)

(7) 论文工作安排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在收集经传的基础上对小篆所做的全面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学术价值极高,研究者代不乏人,著作如林。据阳海清等编撰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说,《说文解字》及其研究性著作共计1849种,其著录部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有清一代,对《说文解字》的研究非常盛行,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偏于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侧重于声,独段氏注形音义三者并重。近XX年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有综合性研究、词义研究、“六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体例研究、比较研究、方言研究和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等8 个方面的新成就,本时期《说文解字》研究显示出重视普及性研究和学科转向渐趋自觉等新特点。

礼学研究可分为四类:以礼经以及其它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为对象的礼经学,主干是三礼学,涉及对其它儒家经典(“十三经”)中记载的礼的研究;以仪制的撰作和仪制的研究为对象的礼仪学;对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和历史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论证和阐发的礼论;由礼在中国的泛化现象滋生的泛礼学。礼学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显学。孙诒让《周礼正义》是中国传统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宣告了传统礼学时代的终结。经过三四十年的沉寂后,礼学研究在我国学界逐渐得到复苏和重振,推出了一些相当分量的成果。特别是曹元弼、沈文倬、陈戍国师生三代,前后相续,成为20世纪以后礼学传承中引人注目的一脉。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现代礼学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比较早的时候起,就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古礼。“文化”概念的导入,给礼学研究这门传统学问注入了新的研究意识,二是形成了一种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态势,拓展了现代礼学的研究领域,三是注重古代文献资料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的互相印证,四是以沈文倬、杨宽等为代表,初步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

二、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说文解字》不单单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XX年11月在河南漯河召开了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学者对《说文》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近代以来,戴震提倡以训诂明义理,学者多受其影响,致力于小学,但研究者多偏重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将其当作经学附庸。实际上,《说文》“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 虫杂物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几乎是许慎时代社会生活的实录,有关当时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名物、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宝贵的文献资源,历代研究者虽用力颇勤,但鲜有学者从社会学方面来研究,更没有从礼学的眼光来研究《说文解字》的。利用文献典籍及考古出土资料并参之于民族学资料来研究古礼已成共识,但利用《说文解字》以及相关古文字资料来从事礼学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社会生活一方面由语言文字所反映,另一方面也在语言文字的发展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礼几乎是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的总规范,影响、浸淫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形态各个层面。以儒家经典“六经”言,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就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曹元弼先生说:“六经同归,其指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争论激烈,“五经无双”的他不可能不在其著作《说文》时烙下礼的痕迹,反映自己的礼治思想。包括三礼在内的先秦典籍以及当时的礼既是许慎撰作《说文》的资料来源,也为其提供了编写撰作的指导思想,还提供了一种据礼释字的研究方法。研究《说文解字》,领悟作者的微言大义,可以更本真地认识中国古礼。

因此,把《说文》研究同中国古礼研究结合起来,运用礼学来研究语言学和运用语言学来研究礼学,准确地揭示其内在关联,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又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古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丰富扩充礼学研究的视野。

三、研究内容

《说文》引称的礼书。许慎在《说文》叙目里说,“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与所不知,盖阙如也”,引用的礼书是《周礼》,此外许慎还引用《礼记》等先秦礼类典籍。对《说文》引用的礼书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对相应内容与今本进行比较,研究许慎引称礼书的依据和规律。

《说文》记载的古礼。《说文》保存了有关上古礼方面大量的重要信息,反映出先民们用礼行礼的痕迹,成为今之学者探索古礼的渊薮。许多精蕴的解说,资料性甚强,有助于考史和印证古礼。如:《说文》卷一上玉部:“瑁,诸侯执桓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曰:‘天子执瑁四寸’”;十三下土部:“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于执蒲璧,男执谷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这是由瑞信礼仪说明等级制度。这一部分的研究将依据古礼的五分法进行分类梳理。

《说文》表述的汉礼。《说文》一书,大量记载当时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礼教、礼制、礼论等,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礼制礼俗的文献,可以看作是研究汉礼的一个可靠的资料来源。如第三部示部释祜和十二部释庄皆曰“上讳”,反映当时的避讳之礼。

《说文》涉礼小篆的追源。许慎博综篆籀古文之体,发明六书之指,因形见义,分别部居,可以上溯造字之原,下辨分隶行草递变之迹。清代学者孙星衍说:“说文不作,几于不识六义,六义不通,唐虞三代文字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将结合古文字演变和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对涉礼小篆进行词源学上的研究。

《说文》古礼名物制度铨释。经礼为三代制作精意所存,有非可仅执义理以求之者,固必释训诂,铨名物,征制度,而后义理乃现。《说文》分类别目、以类相牵,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广博性,古礼许多名物赖《说文》而存之。本部分将按礼仪、礼器以及礼物等进行研究。

经礼与《说文》释字体例。许慎在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细考经礼,其中训诂之语多为许慎所用,其行文体例、风格亦多受礼经影响。本部分将考证经礼对《说文》成书的影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 三代之时,礼乐大行,“郁郁乎文哉”,学出于官,文字受官方绝对控制,看起来比较统一。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私学昌盛,文字形体急剧变化。始皇隆法黜儒,有仪而无礼,虽欲“书同文”,但秦书实有八体。汉初,礼久不行,古今文字交接过渡,文字写法纷呈不一,点画出入随便。至汉武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虽稍稍统一,但数百年之流毒,非竟日可除,《说文》成书前后的碑刻文字,也是别体繁出。这一部分研究礼之变迁与文字演变的内在关联。

经礼今古文之争。两汉之际,礼经学特别是《周礼》之学,在东汉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枢纽的地位。极力推崇古文经学的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在撰写《说文解字》时吸收了大量古文经学的成果,但也有极少部分吸收了今文经学的优秀成果。这一部分结合许氏所著的《五经异义》,参之以同时之贾马何郑,研究两汉经礼今古文之争。

《说文》礼治思想。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对同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许慎虽没有专门的礼学专著,但他的礼学思想在《说文》的注释及编排、所用资料的引称等方面得到体现。如在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研究《说文》包含的礼治思想,可进而推衍出许慎的礼学思想。

四、研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研究重点:许慎的礼学思想。许慎“五经无双”,《说文》出后,同时代郑玄注经,晋灼写史已多加引用,许氏对我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自然功不待言,其礼学思想也意义非浅,上升、提炼其礼学思想,可以发现当时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通过与许慎同时代的经学家的活动考察中,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其思想研究的真实、完整性。

难点之一:礼古文字知识。《说文》里集中整理保存了上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资料。在研究礼类文字的词源时,必须把握古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古文字的研究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而三者往往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从文字上考察,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但同时,“声在文之先,意在声之先”,即声音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而文字是用来记录声音的,“故凡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其义多相同或相近”,由此可见文字与读音关系也非常密切,要求研究者必须有扎实的古文字研究功底,这种素质就是相当艰巨的挑战。

难点之二:礼今古文之争。根据许慎的《五经异义》,两汉的群经各家学说,存在今文、古文两派的基本界限;两派的区分标准,又在礼制。晚清的廖平发挥许慎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今学博士之礼制出于《王制》,古文专用《周礼》,故定为今学主《王制》、孔子,古学主《周礼》,然后二家所以异同之故灿若列眉,千谷百壑得所归宿”。经学今、古文分派问题十分复杂,虽然研究者虽众,但聚讼千载的学术问题还须探讨。

对于上述难点和重点,拟在熟悉掌握典籍和综合分析文献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中稽核出符合历史面貌的结论来。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论文涉及《说文》学及古礼两大艰深学术领域,工作量浩大,体现在:

艰深的文献阅读:研究者必须对《说文》及三礼有充分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这些文献内容艰深、专业性强。另外须对前辈礼学与《说文》学的研究成果很好利用,对许慎时代的历史面貌有准确把握,需要古文字学方面的坚实基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有大量坚实的文献阅读作为基础。

繁重的文献梳理。 作为交叉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只有在大量的资料占有、整理后并进行仔细认真和富有发散性的分析、归纳后,才能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材料梳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哪些有用,哪些会产生误导等,研究者应当正确处理。

严密的论证推理。许慎本身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大都集中于文字学研究方面,这项研究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必须有缜密的论证,运用严密的推理方法对观点进行支撑。

论文进度:

XX年6月前 完成本项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文献阅读

8月前 《说文》引称礼书的整理

10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疏证

12月前 《说文》记载的汉礼考订

XX年2月前 《说文》涉礼小篆的词源学研究

4月前 《说文》记载的古礼名物制度考证

6月前 三礼与《说文》行文风格特点研究

8月前 经礼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考察

10月前 《说文》礼学思想研究

12月前 文字演变与古礼变迁关系

XX年4月前 学位论文的润饰

6月前 论文答辩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论文预期成果:专著及系列论文。

创新点:

1、开辟《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说文解字》,特别是从礼学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研究,本研究尚属首创,并为今后与其他儒家经典的结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说文》说经系列。

2、研究许慎的礼学思想。研究说文者虽众,但尚无对许氏学术思想尤其是礼学思想进行探讨。研究许慎的学术思想可对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提供材料学上的支持。

3、开创古礼研究新思路,也就是说,对礼学的研究可以从古代文献、地下出土、民族学资料“三重推理”法扩充包含古文字资料的“四重推理”法。

七、完成本课题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1、《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 姚孝遂主编 中华书局

2、《金文编》 容庚先生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 中华书局

3、《积微居小学述林》 杨遇夫先生著 中华书局

4、《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撰 巴蜀书社

5、《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撰

6、《说文句读》义筠撰

7、《说文解字义证》 桂馥撰 中华书局

8、《古文字类编》 高明编 中华书局

9、《经典释文》 陆德明著 中华书局

10、《史记》(附三家注)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

11、《汉书》 班固著 中华书局

12、《后汉书》 范晔撰 中华书局

13、《三礼汉志疏证》 刘善泽撰 岳麓书社

14、《十三经注疏》阮刻影印本,中华书局

15、《周礼正义》 孙诒让撰 中华书局

16、《仪礼正义》胡培翚撰 清经解续编本

17、《礼记集解》孙希旦撰 商务印书馆

18、《仪礼图》张惠言著 清同治九年楚北崇文书局重雕本

19、《宗周礼乐文明考论》 沈文倬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学科专业

导 师

职 称

学 号

姓 名

年 月 日

一、选题名称:…………………………

(选题依据、选题研究价值等)

二、论文结构

(至少应列到二级标题,不包括详细论述,框架结构一目了然)

三、文献综述

(不少于三万字)

四、论文的预期创新、难点与研究方法

………………………………………

五、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

…………………………

(二)论文类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6篇

本研究试图在GIS和遥感软件支持下,综合野外调查、遥感及定位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可视化技术、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多维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探讨3S技术在不同组织层次植被研究中的应用如森林群落的水平和垂直分析、植被的时空动态模拟和预测、以及森林景观的格局研究等。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GIS平台为ESRI ARCVIEW 3.x及其扩展模块,遥感软件为PCI GEOMATICA (?), 编程语言为C ,图形处理用OPENGL。主要的研究方法参见表1。

1 种群 Population:以距离为基础的种群分布格局、种间联结、邻体效应、种间竞争、母树-幼苗空间关系等。

2 群落 Community:以面积为基础的重取样技术、各种面积曲线、冠层分析等。

3 生态系统 Ecosystem:以地图为基础的植被分类、生产力或生物量估算、植被水平或垂直分布等。

4 景观 Landscape: 以DEM为基础的景观格局结构、缀块分析、生境评价、虚拟3D森林等。

5 植被信息系统:构建多维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图1)。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遥感生物信息提取

遥感影象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极化特征和时间特性是我们鉴别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依据。如何从遥感图象中识别植被、昆虫种群、大型动物等生物信息,则是建立多维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常是用植被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及其它因子的组合来获得植被指数(VI),并采用非监督分类或监督分类的方法,区分不同地物和不同植被类型,但只能用于较大的植被分类阶元;较小的植被单位如群丛必须结合实地调查和其它环境因子,能否直接利用遥感判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昆虫种群和大型动物的判定一般是根据这种昆虫的生境,也可以考虑标记和电子反射器的办法来定位。引入专家系统或者决策支持系统,模糊数学、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和精确地进行识别。

2 时空数据模型和时空分析

传统的GIS面向的是只含空间维度和属性维度的SGIS(Static GIS),而能够处理时间维度的GIS则称为TGIS(Temporal GIS)。时间维度具有和空间维度不一样的特点,如何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和方法引申到时空数据模型,是当前GIS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时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必须具有时空二维的拓扑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减少数据存贮的冗余(陈晋等,1995)。生物学中涉及了许多时空分析问题,也发展了时序分析和生物地理统计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应用都有待完善。而且,现有的GIS软件均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分析。

3 专业组件设计

现有的许多GIS软件并不包含生物学专业模块;建立独立的完全面向生物学的GIS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必要。因此,组件GIS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各种计算机语言或GIS软件附带的语言,编写出适用于生物学的控件或模块,组合到现有的GIS软件中。

4 其它

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维度数据的操作和管理,真三维GIS和虚拟景观的构建等,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 可行性分析

1 实验室具备必须的软硬件;

2 实验组具备相关的软件操作和编程能力;

3 导师组具备相当的指导水平;

4 实验组具备一定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能力。

五 创新之处

1可能填补GIS在种群/种间空间分析方面的空白。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7篇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件等内容。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的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考评成绩,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三档。开题报告“通过者(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修改后通过者”,须根据专家委员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一个月后送交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确定的专家审定,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不通过者”,须在半年以内重新准备开题报告,半年后由院系所为其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书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经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字,再由院、系、所领导提出审查意见后签名,由院、系、所教务秘书暂存,毕业时,一份报研究生院存学校,一份存博士生个人档案。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参考使用)

有鉴于论文开题报告对于论文写作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对开题报告的写作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出如下说明:

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作者应当说明:

1.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2.论文题目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科学性说明/创新性说明/批判性说明

个人性目的/实践性目的/理论性目的

3.论文拟涉及的范围及其讨论的问题

研究性质界定: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相关度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与规范规定

对象特征界定:真实性/意义性;一般性/特殊性;变量/过程;描述/诠释;比较/因果;

学科和学科领域界定;

时间空间说明:

4.作者已经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占有和整理情况,

已获得的文献

作者已具备的知识基础

从已获得文献中提炼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背景:假说/假设与流派分歧

5.论文拟完成的知识增长工作及其方向

基本理论预设和主要理论工具

描述性理论建构

与既有理论的差异/针对既有理论的修正

6.作者拟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依据的理论说明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学理性的依据

研究技术与研究程序:学科的训练背景

研究工具与研究手段:基本条件的制约

7.论文工作大纲

基本的章节目形式安排

章节目安排中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联系

8.参考书目

中文与英文分类说明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8篇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件等内容。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的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考评成绩,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三档。开题报告“通过者(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修改后通过者”,须根据专家委员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一个月后送交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确定的专家审定,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不通过者”,须在半年以内重新准备开题报告,半年后由院系所为其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书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经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字,再由院、系、所领导提出审查意见后签名,由院、系、所教务秘书暂存,毕业时,一份报研究生院存学校,一份存博士生个人档案。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参考使用)

有鉴于论文开题报告对于论文写作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对开题报告的写作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出如下说明:

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作者应当说明:

1.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2.论文题目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科学性说明/创新性说明/批判性说明

个人性目的/实践性目的/理论性目的

3.论文拟涉及的范围及其讨论的问题

研究性质界定: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相关度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与规范规定

对象特征界定:真实性/意义性;一般性/特殊性;变量/过程;描述/诠释;比较/因果;

学科和学科领域界定;

时间空间说明:

4.作者已经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占有和整理情况,

已获得的文献

作者已具备的知识基础

从已获得文献中提炼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背景:假说/假设与流派分歧

5.论文拟完成的知识增长工作及其方向

基本理论预设和主要理论工具

描述性理论建构

与既有理论的差异/针对既有理论的修正

6.作者拟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依据的理论说明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学理性的依据

研究技术与研究程序:学科的训练背景

研究工具与研究手段:基本条件的制约

7.论文工作大纲

基本的章节目形式安排

章节目安排中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联系

8.参考书目

中文与英文分类说明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9篇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件等内容。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的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考评成绩,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三档。开题报告“通过者(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修改后通过者”,须根据专家委员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一个月后送交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确定的专家审定,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不通过者”,须在半年以内重新准备开题报告,半年后由院系所为其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书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经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字,再由院、系、所领导提出审查意见后签名,由院、系、所教务秘书暂存,毕业时,一份报研究生院存学校,一份存博士生个人档案。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参考使用)

有鉴于论文开题报告对于论文写作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对开题报告的写作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出如下说明:

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作者应当说明:

1. 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2. 论文题目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科学性说明/创新性说明/批判性说明

个人性目的/实践性目的/理论性目的

3. 论文拟涉及的范围及其讨论的问题

研究性质界定: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相关度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与规范规定

对象特征界定:真实性/意义性;一般性/特殊性;变量/过程;描述/诠释;比较/因果;

学科和学科领域界定;

时间空间说明:

4. 作者已经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占有和整理情况,

已获得的文献

作者已具备的知识基础

从已获得文献中提炼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背景:假说/假设与流派分歧

5. 论文拟完成的知识增长工作及其方向

基本理论预设和主要理论工具

描述性理论建构

与既有理论的差异/针对既有理论的修正

6. 作者拟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依据的理论说明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学理性的依据

研究技术与研究程序:学科的训练背景

研究工具与研究手段:基本条件的制约

7. 论文工作大纲

基本的章节目形式安排

章节目安排中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联系

8. 参考书目

中文与英文分类说明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0篇

开题报告须知

一.选题原则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4.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根据研究方向及自己的基础和特点,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并与导师共同确定。

二.基本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博士生一般不应少于50篇,硕士生一般不应少于30篇。

2.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开学初进行,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开学 初进行。

3.书写格式:

(1) 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

(2) 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前沿的主要问题

(3) 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4) 研究工作具有新意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5) 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6) 所阅读的文献、资料(另附清单)

(7) 论文工作安排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1篇

博士生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值得有关各方花大力气探讨的问题。数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在专著《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集中提出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深度分析,以至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则表示,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1]

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是患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但在体制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有博士点的学院以及博导们是否可以认真做些什么,以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推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与理工农医等所涵括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但无疑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提高培养质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一点上,可说是毫无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考核、平时研习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与写作、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如果在课程阶段除了授课就别无相应的安排,博士生教学就很容易流为“放羊”或“放养”。而无论是“放羊”还是“放养”,均与疏于指导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异甚大。我国无资格考试一说,博士生培养中一般不讲淘汰率。在没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平时疏于指导,博士生的质量实在无法保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导及授权点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这不能说没有效果(此举的震慑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鼓励和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及博导们在人才培养的“前端”增加投入,围绕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探讨如下问题:确立哪些理念,通过何种路径,如何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使这一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以自己的授权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起步较晚。客观地说,尚缺乏积淀和经验。但近期学院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某些创新之举,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视。

自2013年10月始,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具有沙龙性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已举办25期。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以201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为核心志愿者”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则是其25期内容精髓的集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纷纷做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他们的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心得――以〈蜜蜂华报〉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程教授从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蜜蜂华报》而不是别的报纸’为由头,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这里面既有导师方汉奇老先生的钦点和期许,也有自己补白新闻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负。选题确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资料搜集中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写作过程中曾因领域较新而无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导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才最终完成了这一论文生产过程。”

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张志安教授,作了题为《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的寻找和确认,提出要有辨别真问题和假问题的能力,并从否定性视角出发,从资料搜集、对象、概念、理论和对策等方面去辨析伪问题的种种表现。他强调博士论文写作要注意四个研究层次,即描述、阐释、应用和追问”“在研究方法上,他谈到了田野观察时的入场身份确认、信任关系建立、观察范围选定等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副教授,作了题为《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的学术报告。他从“一般的‘宣传’的观念在什么语境下产生?中国的宣传观念如何产生及发展?宣传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当化?宣传是否会消失?”等四个问题出发,开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发现,宣传的话语分为日常话语、操作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四个层次;而话语本身又具有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等三个维度;关于宣传有两种知识存在着,一是宣传技术的知识,二是将宣传正当化的知识。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夏雨禾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议程设置研究》的学术报告。他谈及“‘阿卡普尔科(Acapulco)模型’对议程设置研究的四种总结”,而他“尤为关注竞争模式、自然史模式,自发模式和认知图像模式因针对个人议程而未做涉猎。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三农’议程在《人民日报》总体议程中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人民日报》‘三农’的议程构造如何?《人民日报》‘三农’议程中各议题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2篇

(二)撰写合格的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在进行开题之前,研究生必须撰写一份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的高质量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立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研究目的,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2)课题研究生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3)完成课题的条件;(4)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等。研究生提交开题报告后,应交由导师认真审核,并准备好有关的参考文献和作为开题依据的各种理论分析或预实验实验数据。

(三)填写开题报告申请表。做好以上工作后,研究生应向导师及所在二级单位研究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以便安排开题报告的具体时间、地点,并将审批后的申请表及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一份报送学校研究生处培养科备案,领取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表。

(四)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应向全校公开进行,接受质疑,并由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成员、分委会成员及校外专家组成的开题报告3~5人考评小组对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全面评议,分别对选题依据、创新性、选题难度、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案的合理性,科研工作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经费支持及研究生的口头报告等方面进行评议及打分,加权后得分及格,方可正式开题。不符合要求者必须重新开题。若评议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养前途的博士生,不能进入论文阶段,改为对其进行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可在二级学院内完成。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3篇

图1大会主会场

图2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

年会围绕“构建仿真平台,驱动创新设计”的主题展开.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软件协会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主持,4家主办单位的代表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王泽玉研究员以及ANSYS中国区技术经理丁海强先生代表国内外厂商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辞和开幕词.

开幕式还举办了中国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凌天钧总工程师作为第1届理事会理事长宣布中心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总干事、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黎晓东研究员和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为中心成立揭牌;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汽车轻量化技术专家陈立禾博士代表海外联合创办单位为中心的成立致祝贺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计辅》主编钟万勰先生被聘为中心的理事会顾问.

图3凌天钧总工程师宣布中国汽车技术

培训中心成立图4黎晓东研究员和教授为中国汽车

技术培训中心成立揭牌

开幕式之后的大会主旨报告由王泽玉研究员主持.钟万勰院士作题为“工程与科学计算集成软件平台SiPESC”的报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莫军研究员作题为“面向重大装备的CAE应用与研究”的报告;ANSYS中国区技术经理丁海强先生作题为“系统化工程仿真”的报告;凌天钧总工程师作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现状、CAE分析特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报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罗一峰先生作题为“借助英特尔智能志强平台,应对CAE领域设计分析和仿真带来的挑战”的报告.

图5中国科学院院士、《计辅》主编钟万勰教授

图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科技委

副主任莫军研究员

“CAE技术趋势论坛”是每届CAE年会的重头戏,组委会邀请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大会演讲.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舟博士作题为“面向汽车正向开发的CAE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LMS China技术总监石银明博士作题为“挑战设计极限――LMS疲劳测试与仿真技术概述及最新进展”的报告;Siemens PLM全球CAE产品市场总监RAVI博士作题为“仿真面临的挑战和最佳实践”的报告;三一集团副总经理兼数字电动研究院院长王建明博士作题为“数字化样机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Autodesk中国区制造业销售经理王红蕾女士作题为“Autodesk与CAE――卓越由此开始”的报告;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CAE实验室主任赵宇波研究员作题为“基于仿真的深度工业设计”的报告;北京市计算中心副主任宁静研究员作题为“云计算在CAE中的应用”的报告.

图7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舟博士

图8LMS China技术总监石银明博士

年会还设国防科技工业、汽车交通、先进制造科技与应用分会场,为航空、航天、兵器、汽车、船舶和通用机械等行业的代表提供专业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为推广CAE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普及CAE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办方还组织进行“2011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2011中国CAE领域杰出贡献奖”、“2011中国CAE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评选颁奖活动.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4篇

年会围绕“引领工业创新设计,促进产业转型”的主题展开.7月26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软件协会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主持.四家主办单位的代表,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和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王泽玉研究员,以及ANSYS亚太区技术总经理王晓博士代表国内外厂商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辞和开幕词. 来自各行业的8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之后的主旨报告由教授主持.钟万勰教授作题为“多体动力学的保辛数值积分求解”的报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信息化总师宁振波研究员作题为“数字化照亮航空工业智慧之路” 的报告;ANSYS亚太区技术总经理王晓博士作题为“集成的CAE仿真平台和系统仿真”的报告;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中心长助理顾小叶先生作题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研发能力建设”的报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郑耀教授作题为“飞行器设计的高端数字样机”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CAD/CAE工程中心主任关振群教授作题为“面向大规模科学计算的高性能网格生成算法”的报告.

“CAE技术趋势论坛”是每届CAE年会的重头戏之一,组委会精心邀请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为大会演讲.西北工业大学计算力学与工程应用研究所所长、“国家” 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刘轶军博士作题为“大规模声学问题模拟快速边界元的最新进展”的报告;西门子PLM软件公司全球高级CAE市场总监Patrick Farrell博士作题为“现代CAE仿真环境”的报告;IBM Platform Computing全球研发总监王敬文博士作题为“分布式CAE/CAD 环境下的资源访问,资源共享,自动化运行和系统管理”的报告;教授作题为“高强钢板热成形虚拟样机技术”的报告;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NVH总工程师庞剑博士作题为“汽车动力集成系统NVH分析的问题”的报告;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陈璞教授作题为“面向工程结构设计的计算力学软件研究”的报告;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门永新博士作题为“整车CAE分析技术在吉利车型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

本届年会特设国防科技工业、汽车交通和先进制造及综合科技应用等三个专题分会场,为航空、航天、兵器、汽车、船舶、通用机械和电子等行业的代表提供专业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为推广CAE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普及CAE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办方还组织进行“2012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2012中国CAE领域杰出供应商”和“2012中国CAE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评选颁奖活动.

经组委会评审,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报送的“月球车月面巡视器行走系统”项目、上海汽车集团乘用车公司报送的“RADIOSS整车碰撞模型的转换方法研究及在新项目上的应用”项目、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的“行人头部保护CAE分析的前后处理自动化研究”项目、宁波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送报的“某发动机排气歧管性能、断裂分析及解决”项目获“2012年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奖”. 由于安世亚太公司携手ANSYS公司为推动CAE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因此获得“2012中国CAE领域杰出供应商”. 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200多篇,论文集收录84篇.经年会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审阅,最终评选出优秀奖6名、三等奖3名、二等奖2名、一等奖1名.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张群博士撰写的《发动机排气管热流体结构强耦合分析》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在7月26日晚的颁奖典礼上,钟万勰院士为张群博士颁发奖杯和证书.

会议期间,《计辅》采访了ANSYS技术总经理王晓博士、ANSYS技术经理丁海强先生、西门子PLM软件全球高级CAE市场总监Patrick Farrell先生、MSC技术经理仰莼雯女士和MSC市场经理张健女士.

ANSYS软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及多物理场耦合为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造船、铁道、电子、机械制造、地矿能源、水利、核能、生物、医学、土木工程、轻工、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ANSYS软件的专用接口可与CAD/CAE/CAM软件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ANSYS技术总经理王晓博士认为:运用集成的CAE仿真平台和系统仿真等手段,可有效提升仿真数据的利用率,增加工程软件的使用准确度及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王晓博士表示ANSYS将通过与用户合作,帮助用户能有效使用ANSYS软件作为对社会的回报.ANSYS非常重视校园活动,重视CAE在高等教育和工程实践中起的重要作用,逐步推出各种CAE软件应用案例的图书,推广CAE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5篇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要求。为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云南师大附小自2001年开展了“少儿小博士评审”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

一、“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介绍

1、活动对象

学校五六年级学生

2、活动目的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探究、求异求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基本方法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创新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以“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作为活动的宗旨。

3、活动内容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研究和评审范围涵盖科学、社会、理想、学习、校园、健康、文化、生活八类,分社会科学类,小发明类,自然科学类进行评审,选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普通事物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小博士论文可以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观测报告、观察报告、发现报告、研究报告等。

4、活动的评审委员

学校成立了“少儿小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和聘任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负责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

二、评价方案

1、评审程序(评审的步骤方法)

(1)初评:每年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论文交给班级的评审委员进行初评,初评以审阅申报的材料为主,评委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并在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2)终评:评审委员会集中对网上提交的入围论文进行评审,评委评审主要遵从“三自”和“三性”的原则。三分之二的委员通过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3)答辩::学生自我介绍、陈述论文的核心内容、交流写作体会、回答评委提问,并进行答辩,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后,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审结果,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具体安排如下:1 3月:在全校范围以班级为单位,科学老师为主,对自愿参加“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论文写作方法培训。24-5月:学生根据课题及研究计划做调查、进行研究,收集实验数据,并完成论文初稿。36月:科学老师审查论文,对论文提出整改建议。47-8月: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学实验、研究、完善论文初稿。510月:学生网上提交论文,评审委员对论文进行网上评分,评选出优秀论文。612月:从优秀论文中按网上评分遴选二分之一的论文参加少儿小博士答辩会,评出小博士论文,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2、评审标准:活动的评价以“三自”和“三性”原则为标准: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自己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亲自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3、评价案例:

2004级金安六(4)班蔡嵩同学写的《玫瑰插花保鲜技术》的自然科学论文,他因为自己喜欢玫瑰花,但花期较短,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将他的花期延长呢?从而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整篇论文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制定了实验计划和方法,并详细记录了10个样本、四天中每天的实验情况和现象。最后得出了插在盐水中的玫瑰花保鲜时间比较长的结论,并找到了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

案例充分体现了评审标准中的“三自”和“三性”原则,并收录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博士论文集》里。

4、“少儿小博士”答辩评审细则

三、“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实施成效

仅从2008年至今已有895名学生参与该项活动,372名学生获评“小博士”称号。参与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数逐年上升。“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意识、态度、兴趣的养成得以强化,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四、少儿小博士活动实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