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涤荡中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威胁最重要、最安全的途径。中国能否成为文化强国依赖于中国在多大程度拥有多大的文化原创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强弱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文化安全的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原创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正是因为此,“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能够称得上创新并受到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确实不多。在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是:站在世界学术理论前沿的多数是西方学术话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显著,但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对此没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对应的反映,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却影响深远。中国思想界一直以来还是停留在大量引进西方学术的层面,制约了中国思想文化原创能力的勃发。“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化原创的应有动力。”于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缺失中国问题、中国眼光、中国角度、中国话语。西方的话语成为中国的话语,西方的视角成为中国的视角,使中国文化创新变成对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移植和传播。“自80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势、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到泛性论表现,叙述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的话语而也。”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创新需要有本土的眼光和思考、本土的叙事方式、本土的话语体系。过度模仿和依赖西方话语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缺损的典型特征,既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需求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已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这是最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中国文化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有利于文化原创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不稳定的文化制度环境不利于文化原创动力的激发;二是全社会对文化原创的投入总量不足和持续性投入不足,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无法催生原创作品所需要的较长时期的原始积累;三是文化原创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创作队伍;四是对充实文化原创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提高的障碍所在。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文化安全。传统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面临严重危机:

1.当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国家历史、传统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所谓的“现代阐释”其实正在消解经典和传统文化资源。

比如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版西游记》对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设置为“白骨精三戏唐三藏”,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等,表现出“对于经典的后现代式的嬉戏态度、盲目叛逆和反抗权威对正统道德观念构成挑衅”。它们挑战着经典标准,淡化了意识形态。解构经典与维系经典其实涉及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由谁执掌的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是靠经典和文化偶像来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经典和偶像不断被颠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之荡然无存。普通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淡薄,文艺创作人员能力缺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更需要执政党的一些基层领导和决策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当做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当代中国肯定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物质追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放弃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法则和社会共同追求和理想。正好相反,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是: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以富强、民主、和谐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应该资源共享,任何个人、国家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开采、挖掘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是西方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往往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往往是在占有和剥夺他国的文化资源的解释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已经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这就构成文化资源安全问题。”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世界共享”,但是问题不在于资源共享,而在于对资源内容的解释是否被人为地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其它国家“共享”时误读、误用、滥用甚至歪曲,这是当今世界普遍而又不争的事实。美国拍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竟然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注册为游戏商标、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等,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典型“掠夺性开采”。这是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借此吸收和利用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但是这却带来中国文化资源危机。美国版的《花木兰》为了让西方观众欣然接受,同时也为了创造票房收入,对中国故事《花木兰》进行重新艺术包装和现代思想挖掘,在中国历史元素中植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传统和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孝敬父母、精忠报国。“如果我们对‘《花木兰》’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高度关注,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在将来看到的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读本,也许就都是‘美国版’的。”美国对《花木兰》重新阐释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国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藉以存在、区别身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不能动摇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合理保护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被“掠夺性开采”的能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底线。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维系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性下,国家的统一性也才得以实现和延续。所以,文化安全是深层次的国家和民族安全,文化安全的丧失,国家的根基就会丧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是指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外部威胁、侵害与内部的混乱、失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使之不会因为全球化的浸淫而退化甚至丧失。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文化安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要提高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1.培养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一是在主张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具有的活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普遍的指向的先秦原生性文化。二是克服功利化的文化思维模式,确认纯文化的文化思维,不要把文化看做是外在于人的手段。人不能成为可以外在于文化、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主体’,因为这样的主体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的代名词。这种对待文化的工具理性态度会助长文化的政治工具化、物役化,会导致主体意识的沦落,独立人格的丧失,就意味着主体创造过程的切断,也就意味着文化重构的僵滞。三是不要简单粗暴对待文化变革,不要任意撕裂与扭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想穿就穿、想扔就扔的衣服,任何人为的否定、决裂都会让它发生畸变,文化教育也要挣脱急功近利、流于表面的泥潭。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文化主体意识,重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才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

2.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和战斗力,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既从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历史经验、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又体现民族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其特性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比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更不容易改变。正因如此,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也使我们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亡、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4.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如同自然生态可能会遭到破坏一样,文化生态也会招致破坏而失衡。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是文化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种类越少,其再造和繁衍的生命力就越弱,维护文化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就越差,不仅仅会导致文化危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丧失文化乃至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特别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有的甚至悄悄地远离我们并永久地消失了。这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正是文化霸权的威胁,导致了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当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母国的机构制度的影响时,未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文化归属感也进一步被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和发展权的需要。

三、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定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新高度,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特别是同志通过主动阐释、积极运用、率先垂范等方式,就其历史定位、主要内容、根本价值、传承途径等作出深刻论断,推动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与探讨,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19]李宗桂.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1.家国情怀教育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清爱国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重要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倡的,正是爱国主义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为“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目标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与当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操,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做中国梦的践行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立足实际,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敢地担负起新时期的历史重任。

2.社会关爱教育

传统伦理思想十分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仁爱共济,提倡“推己及人”,立己达人,关心他人。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在人与人相处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则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彰显了博爱精神。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也有“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表述。要引导大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尊重自然、尊老爱幼、扶残济困等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推崇“仁爱”,乐于奉献,热心公益,心怀慈善,重视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主张亲仁善邻、团结互助,提倡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3.人格修养教育

传统文化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历来十分注重“明辨是非、正心笃志、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崇德弘毅、奋发向上”的品格,注重完善个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感悟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品味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而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体味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观点;思考荀子“仁者自爱”和墨子“察色修身”“以身戴行”的名言。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使之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高“慎独”“修身”的功夫,涵养出知荣辱、守诚信的健康人格。

二、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并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的认知。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认清中国处于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促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中国梦的践行者。

其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也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离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将丧失话语权并无立足之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造就千千万万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龙的传人,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再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传播迅猛的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冲击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道德行为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能够抵制精神污染,对形形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三、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育中要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着力掌握其核心理念,积极探寻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课程的汇通点,探究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要运用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知行统一、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精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操守,外化为其行为。一是要编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和普读本。在高校统一推广使用“中国文化概论”等名家编写的教材,鼓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编写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组织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讲座。二是要鼓励教师开设传统文化鉴赏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书法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三是要在理工科类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成分。在理工科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适时介绍数学史、物理史、化学史、建筑史知识。如数学教师可以介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祖冲之,用领先外国至少上千年的事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四是文、史、哲等文科专业要走出教育部总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怪圈,注重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解析,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前途与报效祖国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先义后利”、自强不息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传统文化要入课堂,但不能止于课堂”。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受到直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经典民族乐曲和戏剧,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故居旧址、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使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指导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境况,开展民俗采风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感受民间文化的特色;组织学生协助文化管理部门整理文化典籍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其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积淀,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深化;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团支部,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理论研讨、读书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3.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育人作用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着力发挥环境的熏陶育人功能。高校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如用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装扮校园,用名人优美诗词美化环境,用绘画雕刻点缀教室等,使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利用升旗日、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开展缅怀英烈和尊老助老等民俗民风教育活动,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网络教育平台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性,可以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一条不可分裂的潜在纽带,传统是现代的生长点和稳固基石,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以儒、道、释三家结合并逐步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把重视个体的情感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诚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特殊性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她应有的现代价值。国人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内圣外王、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弘扬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人生观,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深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方面: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重视纲常伦理的道德教化;重视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重视的坚韧顽强文化性格。”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大加赞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形成的世界精神,能够成为世界统一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在国家兴盛的时期,还是在国家衰落的时期,中国人都能一如既往的弘扬这种精神。所以,他预言,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的大力合作,可能将在未来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线性的、机械的复古和盲目地照搬,必须根据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实际状况不断创新、改造。文化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这个源源不竭的动力,张岱年先生曾指出,“我们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新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中西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勉强拼凑起来:综合的过程也即是批判、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创建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 树立创新、和谐的科学文化发展观。

(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国民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贤人、圣人的人格追求,主张“反身而诚”、“尽心知性知天”、“天人合一”, 主张从小事做起,多做善事,不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和集体的事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要接受自由、公正等人类近代基本理念,然后重新阐释自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观念。季羡林指出:“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对待义利关系上,“以义节利”或以义节欲,孔子曾经指出,“君子唯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二阶段是宋明儒家,把重义轻利推向极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引领潮向,尽展风流。胡适指出,“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洎乎唐代,百济、新罗、日本、交趾,争谴子弟来学于太学。中华经籍,都为异国之典谟。纸贵鸡林,以觇诗人之声价。猗欤盛哉!大国之风也”。我们要提升国民素养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空谈心性,追求出世的思想,但从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寅恪曾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利害只得失,观察过明,尔乏精深远大之思。

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生化,应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提供信息服务等。政府文化部门要从这种转变中提高效率,文化企业要从这转变中获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靠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分割文化市场的蛋糕,而只有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获取文化市场的大块蛋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旬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997年版,第63页

[4]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光明日报 [N].2004 年 12 月 23 日

[5]胡适著;耿云志,宋广波编.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

[6]转引侯才、张瑞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J].2007 年第2 期

[7]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先进法院文化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先进法院文化就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法院群体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相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先进法院文化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除了自身特有属性外,也具备文化的基本属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先进法院文化不仅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必须扎根于中华文化,继承并发扬其优秀传统,才能为国人所接受,成为一种潜意识的价值导向,也只有具备这样的价值导向,法官群体才能真正形成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

不同国家、民族、种族文化的差异远远要比其疆域、语言以及生理差异大得多,也深刻得多。任何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作为文化在个体间的集中表现――人的思想,和文化一样具有传承性,没有任何人的思想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筛选、继承才形成的。因此,在先进法院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从思想起源上尊重和吻合中华民族以及这个民族的法律,只有这样的法院文化,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才是被中国人民以及中国法官们认同的,而只有真正的内心认同,才能够让文化的影响深入内心,成为法官群体的精神支柱、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

法官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先进思想理念的提炼和升华

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核心价值观则是灵魂的内核。正是基于此,王胜俊同志在2010年“两会”报告中鲜明提出:“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公正,是人民法院立院之本,廉洁是人民法官的立业之基,为民是人民法院的力量之源。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提炼的成果,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

公正,《词源》解释为“不偏私,正直”。《荀子・正论》:“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公正则下易直矣。”《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朱子语类》:“只是好恶当理,便是公正。”……关于公正的论述贯穿中国历史。由此可见,公正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现代社会矛盾的裁判者、把握正义最后关口的法官,公正在其心目中的价值地位直接影响着个案的裁判,而无数个案的裁判又决定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公正自然是法律的基本准则,正如人民法院院徽所示的平如秤,只有处理任何纠纷时处于如秤一样公平,正义才能得到实现。可见,公正乃司法之第一要义,乃法院立院之本,这不仅是当代法院的基本准则,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对国民内心的价值要求。

廉洁,亦作“廉”。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汉书・贡禹传》:“禹又言孝文皇帝时,贵廉,贱贪污。”唐崔令钦《教坊记》:“夫以廉洁之美,而道之者寡;骄淫之丑,而陷之者众,何哉?”……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微。有史以来,廉洁就是法官所必备的品质,不公正的司法不一定是不廉洁的司法,但不廉洁的司法一定是不公正的司法。法官一旦失去廉洁,其维护正义与秩序的职责就会成为空谈。

为民,即司法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民”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脉络,从《尚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周书・康诰》的“用康保民”,发展到先秦诸子关于“民本”思想的系统论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夫霸王之所使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延续至西汉贾谊的“民为国本”、唐太宗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一直发展到明代黄宗羲提出“天之生斯民也,以教养托之于君”。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主义审判制度的本质要求更使得“为民”成为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根本属性和宗旨,也成为司法的最终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先进法院文化建设的模式探索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先进法院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法官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那么着眼于传统文化来建设先进法院文化就显得十分关键和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利用浩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先进法院文化也就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河北省法院系统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试图探索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先进法院文化建设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大力倡导经典学习,结合宗旨教育确立法官核心价值观。

建设学习型法院,是构建先进法院文化的重要举措。基于传统经典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追溯以及对经典人物学习的宗旨教育,能够将公正、廉洁、为民思想成为法官们内心崇尚的理念,并最后将这些观念化为司法行动。

近几年,河北法院在塑造法院、法官的文化理想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在大力开展“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通过建立图书馆、读书研究会、学习交流等方式,引导干警学习传统经典,发掘中华法系的精髓理念,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政治思想氛围,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深入人心,使法官们从理论源头上明确“权自何来,为谁司法,靠谁司法,如何司法”,树立干警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源头上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司法公正的根本标准,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道德责任产生自觉意识和自我认同。

在学习活动中,河北法院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法官,其中,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的任秋华是沧州中级法院的民事法官,也是一位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健康生活追求的女性,其审理的二审案件年度审结113件,调解、和解、撤诉达到91件。她总结说,自己良好的成绩源于她审判过程中推己及人、视民如伤的情愫,她把自己的内心认同与生活追求跟法官职业结合起来,以法官身份解决那些纷繁复杂的矛盾时,同时也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升华,完成自身从个体追求到实现崇高社会价值的重大转型。

二、贯彻健全约束机制,规范法官在具体行为中实践核心价值观。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其表现形式除艺术以外,就是个体的行为举止。法官的职务行为是在整体的文化环境内存在和进行的,法院文化对法官有着沦肌浃髓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通过法官司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出来。司法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就是以实践活动为准则,即通过法官的一点一滴的行为体现出来,从而彰显先进法院文化的力量,最大程度实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平正义。

贯彻健全的约束机制,说到底就是用法律正义规则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坚持正义规则成为人们明智的选择。近两年,河北法院积极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型司法改革探索,首先,开展审判质量年活动,制定和完善了包括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岗位目标考核、司法档案、法官业绩考评等一系列审判管理制度,建立起一个动态、高效、无缝隙的审判管理体系。河北法院还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工作,把法官的绩效考评结果记入个人司法档案,作为法官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完善纠错机制,全面推行“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制”,专门制定《瑕疵案件责任追究办法》《瑕疵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去年,全省法院共有89名审判人员因所办案件存在瑕疵而受到责任追究。这些举措营造出良好的法院工作氛围,一批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的干警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正气得到弘扬,法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三、全面推行公开机制,在阳光司法中体现法官核心价值观。

审判是法官根据良知和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及其价值观念,阐释并作出判决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公开,理由越充分,民众就越能信服。法律公开化,也是中华法系的显著特征,即让官民知法和公开进行宣教。从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铸刑书,到孔子反对“不教而诛”,商鞅的“圣人为力,必使之明白易知”,发展到今天,阳光司法已成必然。也只有公开透明,法官业已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巩固、延续,最终传承。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个人修养的培育、规范的约束机制所要形成的是法官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这好比种子,而司法公开接受监督则好比保证核心价值观得以延续的阳光、水分、土壤,二者缺一不可。

河北法院一直重视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网上开通“院长信箱”和“网评法院”栏目,院领导直接与网民互动;积极推行全省各级法院公开生效的裁判文书上网;开展诉前调解、诉讼风险评估、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法官从立案前到案件审理过程中一直追踪至审结后都会帮助当事人理解法律含义,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积极推行执行案件信息网上查询制度,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凡涉及执行中止、终结、和解,以及处理被执行财产等重大事项,除法律规定应予保密的情形外,一律向当事人公开。

四、高度重视文艺创作,通过提高个人修养塑造法官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1.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形式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发生着改变,有些高校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高校却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夸大社会功利,而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诚信意识。

2.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速度不相适应,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应届毕业生70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实际数量有750余万人。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培养等原因分不开。当前高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甚至出现对就业缺乏信心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衔接,更没有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从网络中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获取的途径。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良网络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部分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便利性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养成了对网络依赖的习惯,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辨,被错误信息所误导;有些大学生被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影响,改变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结果。

4.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学分制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忽视,对实践知识的忽略,而只是片面追求理论和学分,进而走上社会之后会出现政治意识不强的现象,不愿意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度下每个学生选择的学分和课时不同,上课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教室和班级的概念被打破了,导致学生流动性增加,班级集体意识却逐渐淡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诚信友爱、谦虚互助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现身祖国的博大情怀。

2.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首先提高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和修养,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从而正确处理好自个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也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校的角度去从制度和课程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课程教学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更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二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

俗话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如一套好的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高校的制度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软实力,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中,制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制度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制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奖学金选定标准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比重。在高校制度建设中,提倡道德第一,既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实践是将学习内容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我们可以设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考察,通过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再如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礼仪要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

四、总结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适应社会需要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培养既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技术应用能力的职业型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偏低,即使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类必修课程,对他们而言还是远远不够。而且,高职院校更为重视学生的高就业率,这也造成人文教育在学生中的缺位,导致人文类课程被边缘化,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因人文素养缺乏而引发的矛盾。

高职院校中大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这类思想政治课和文化知识性质的文化课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些课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写作能力,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更是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意义,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缺失。

网络文化的兴起,给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容易影响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学生容易沉溺于电影、电视剧、交友聊天、电脑游戏中,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钱财,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心理疾病,比如自我封闭、孤僻症等。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校园文化建设也多是职业技能比赛,缺乏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应结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平台,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理应承担传承传统文化之责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创新和转化,高校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最理想的场所。一方面,高校的学术环境更适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教师拥有教学自主权,其在授课内容、形式上有较大的自由,课堂气氛互动开放,为创新提供了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有推动文化创新的丰厚资源。高校图书馆基本都有传统文化藏书,开设的传统文化类讲座等都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奠定了资源基础。再者,高校有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他们处于最具创造力的年龄段,在中学储备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高校正规的学术训练,更容易传承和转化传统文化的精华。故高职院校应创建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如国学院、思想文化研究所、传统文化研究院等;召开传统文化研讨会;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著作及研究文章;鼓励学生成立汉服社、戏曲社、诗词社等传统文化社团,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大学得到延续。

三、运用传统文化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学院重视,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安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针对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只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作为选修课程的状况,高职院校应该合理安排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系列讲座。如分学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十讲、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修养等相关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接触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邀请文化专家或学者举办相关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得以大力弘扬。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引入具有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注重个人品格修养的教师;另一方面,还需要鼓励本校教师去重点高校深造,以提高自身水平,并制订相关的激励政策与制度保障措施,从而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养。通过这两方面,使学校拥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3.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在讲授优秀传统文化时,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掀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从身边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力量,从而增强教育的现实说服力和感染力。

4.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氛围,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良好氛围,对高职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鼓励高职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价值取向。针对学生的特性,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活动,校园内的公共报栏、张贴栏都要合理运用,做好文字和图片展览工作。邀请学者宣讲,张贴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标语,组织学生多进行普及传统文化的活动。利用现代传媒工具,打造网络平台、电台广播等媒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效思政教学 德育

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累积了相当丰厚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探索实践经验的大成之作。高等院校不仅要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起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通过融合这些优秀文化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达到更好的道德教学效果。

一、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探索发展历程的经验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塑造人格、培养精神的道德教育精髓,一直是后代不断积极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宝藏。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用先进的马克思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善和培育他们的人生观,实现学生行为的规范化。文化具有柔性渗透的教育效果,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广为人知。在更容易接受和形成共鸣的基础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政课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从近几年的社会现状和新闻报道可见,传统文化中诸如诚信待人、尊老爱幼等优秀的文化观念,出现了明显的被学生淡忘甚至逐渐没落的趋向。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校过于追求学生成绩,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或多或少地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片面专注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全校排名,这与教学部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本”严重偏离。有时思政课甚至被主课占用来讲课做题,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严重缺乏教育成果验收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门户网站、微信、QQ等网络平台缺少相关监控把关,其中有不少有害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正在形成三观、分析辨别能力尚弱的学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就算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只是照本宣科,期中期末考试草草验收过去。不仅忽略思政课开设的目的,更是对学生培育工作的不负责。

(三)学生极受西方文化影响,缺乏对文化的辨别吸收能力。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虽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但是其中包括的负面文化极易影响学生,如拜金主义、崇洋,甚至会有自我中心主义,都是屡见不鲜的却又无法根治的。除了对文化流入进行相关把控,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学生对这些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十分紧迫。

三、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要有效开展思政课程,思政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先导效应。最关键的一点,老师要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优秀民族文化的引导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为“教书育人”最终目标服务。

(一)突出内容针对性,重点加强德育教育。

思政教学内容需要加大有关德育的部分。思想道德滑坡淡忘,广大学生深受其害,不孝顺父母、不诚信考试等现象时常发生。针对这些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编写和授课过程中,都可以有目的性地提出这些问题,配合传统优秀文化中对应的历史事实或名言警句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反思,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全面发展三观和培育健全人格。

(二)活用实践型教学,全面实现融合教育。

学习目的不仅是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必须做到“学”和“习”的有机结合,若只是浅显的知识传授是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验收教学效果并且加深对思想道德的观念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优秀文化的宣讲学习讲座、设立传统文化的体验主题项目、带学生进养老院主动关爱老人、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发挥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学环境是开展教学课程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学校和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在校园内设置相应的人文景观、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学习周等常见方法外,还可以积极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力。如在校园网开辟文化专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汉学社、汉服社等发扬优秀文化的社团成立,扶持它们开展相应的校园活动等,充分利用文化的柔性渗透作用,将优秀文化融合到全校环境全民心态中。

结语

通过上文详细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我国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经验,更是挖掘学习资源的丰富宝藏。将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和进一步发扬是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责任,高校和学生都应为此而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想和新途径,是德育工作领域一次成功有效的创新实践。结合优秀文化展开教育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更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值得赞扬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2]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建设 意义 问题 应用

一、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既包含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和智慧,又借鉴和融合了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它倡导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直接影响和塑造了炎黄子孙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成为人们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需要,更是我们今天重建道德高地和伦理秩序,传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很多都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各高校的校园传统都是以古为鉴,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励志名言等一般取自中国古代经典;学生组建的国学社、非遗青年社、文学社、琴棋书画社、曲艺协会、中医与养生协会、武术协会等都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致敬;校园环境的设计都以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和”与“美”为其内涵,不仅强调布局和谐,更强调寓意深刻,以物言志;高校主导开展的很多校园活动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积极鼓励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力量,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以及中华文明未来的性质与走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并提升其质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如在德育方面,以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和价值,更为道德宣传和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案例;在智育方面,《二十四史》、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明清实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文化气息,更是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美育方面,中国传统曲艺、雕刻、书法、绘画、武术等,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了学生的气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用中存在的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的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较为单一。并且,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面大都还没有形成常态化,大多只是在相关活动周或者重要节日之时才会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另外,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还未将互联网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有效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兴阵地。

(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不足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表明,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在从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大多只是运用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教材、学校统一备课的课件资源和几本教师参考书作为备课资料,而其中的案例鲜有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更没有突出强调要与当代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衔接。

(三)大学生自身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不佳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尽如人意,这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平时浏览通俗文学、卡通漫画、时尚杂志等比较多,而阅读文史哲类书籍、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比较少,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更少。毋庸置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是存在差异的。

三、贯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部署

(一)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明确提出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其价值的当代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简言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秉持发展的思维和综合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进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而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与发展提供特有的文化场域和文化动力。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由高校主要领导挂帅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事宜,聘请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校园文化建设指导老师,编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同时对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

其次,纠正校园文化建设偏重宣传现代潮流和科技文化甚至西方文化、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务必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

再次,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住,避免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复古倾向和形式主义,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师生积极创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

因此,作为培育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承担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延续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同时,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探索利用网站、QQ、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现代传媒手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建立宣传传统文化的网站,精选优秀古典文化开拓学生的野;组建 QQ群或微信群,选取学生关心的文化热点,邀请学生参与讨论;开展网络动漫节,将传统文化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搬上荧屏;购买传统文化电子出版物,让学生随时随地尽享阅读的乐趣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还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创建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让学生乐于投身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再次,动员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做一个真正懂传统文化、学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文化教育

【分类号】:G641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所孕育产生的文化体系中唯一尚存的文化体系,是唯一生生不息而未出现断层的古典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和高度的开放性。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是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二、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和融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高等学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促使其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新时期的知识分子,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历史和时代的碰撞中激发出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财富,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实际,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我们要构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它自身具备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必须懂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吸收其精华,才会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和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差,例如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耐心细致、科学合理地予以引导和解决,从而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目标。

(四)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程来看,它的优良传统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纵观历史不难发现,我党各代领导核心,不论是、邓小平,还是、,都是传统文化的吸纳者、践行者和创新者。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样要根植于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成分,充分利用它蕴含的丰富人文资源服务于高等学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身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和借鉴有益内容和方法,使其在教育内容方面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在方式方法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教育和灵魂的洗礼。

具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言传身教”、“环境熏陶”、“知行统一”和“克己慎独”等教育方法值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借鉴和采纳,对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有裨益。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对长期受其熏陶的华夏儿女的人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同时文化反过来也具有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

《诗经》《礼记》均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教育子弟的传统文化典籍。而其流传千古也说明了古人就已意识到了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育人功能,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青年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注重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完善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学员人文素养的提高,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也就充分实现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增强其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而上述教育目标均符合今天人们所追求的道德规范和理想人格。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 “四有”青年的目标与古人通过传统文化培养人才的目标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共生性。青年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处于基础地位,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和根本。每一种素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与其他素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更是密不可分,二者具有共生的特点。因此,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先天的优势,必将 推动学员思想政治建设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合格

四、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领导干部自律能力面临挑战的当今时代,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不失为提高领导干部修养、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领导干部应当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廉政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领导干部也面临着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近年来,频频发生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因被查办的事例。然而尽管警钟敲响,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走向道德和法律的深渊。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需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廉政教育。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论,颁布了许多奖廉惩贪的律令,涌现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创作了无数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普句,这些都为当今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明辨义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重义轻利”。孔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墨子曰:“义,利也。”义与利是辩证统一的。给领导干部的启示是:要重大义,轻私利,不取不义之财,用仁义之心去爱民,去为人民谋利。我国古代从政为官崇尚廉洁清正为民,如彪炳史册的羊续“悬鱼”拒贿、子罕“以德为宝”、包拯铁面无私、海瑞刚直不阿,他们因不受物质利益诱惑、立场坚定而受到万众拥戴。

当代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不为杂念所扰,不为亲情所困,不为私利所动,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积极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用传统文化中“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名利观勉励自己,明辨义利,洁身自好,杜绝贪污腐化。如果能做到重义轻利,就能够不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就不难做到廉洁自律,从而真正为百姓谋利,反之,如果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就会耐不住清贫、经不住诱惑和考验,从而走向道德的深渊。

二、身正德高,常存公仆情怀

孔子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士大夫的最高政治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具备较高的自身修养是人世从政的前提。这给当今廉政教育带来很大启示: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身正德高,才能有吸引力和感召力,领导班子才有凝聚力。领导者有“力服、才服、德服”三种境界,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德服人则使人心服。对于为政者来说,德为权之灵魂,权为德之体现。为政必修德,是古今中外优秀的为官者普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必修课,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道德修养甚至比才干要重要得多。自古以来,为政者都看重道德的力量,讲究以德服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如于谦“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成为勉励为政者的至高格言。“德高”才能“望重”,像焦裕禄、孔繁森一心为公、甘做人民公仆的精神,自然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信任。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领导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存公仆情怀,学习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以老百姓的愿望作为自己的追求,以“为官一任,造福万民”为己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良好的“官德”修养,是领导干部谋事成事的基础,只有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

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清廉自守

领导干部要学习传统文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面对名利,要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领导干部来说,名和利是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却从不考虑索取,从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领导干部以更加高瞻远瞩的气魄去开展工作,把个人的名利得失放在滚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去衡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有“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发扬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要弘扬传统文化“仁政”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甘于奉献的意识,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胸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老百姓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老百姓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老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心中时刻铭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实际行动筑好“甘于奉献”这道领导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拒腐防变,清廉自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腐败堕落的领导干部,都是由于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私欲膨胀,抵挡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向罪恶的深渊。因而,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中汲取教训,在工作中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做到清廉自守,自觉抵制腐败的侵蚀,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真正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四、把好“人情关”,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领导干部工作纷繁复杂,在处理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一系列的“人情关”。“人情交往”是腐蚀领导干部的糖衣炮弹,一旦疏于防范,就会走向贪污受贿的深渊。对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要把好“人情关”,就要从意识上防微杜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债,损矣。”就是强调在人际交往上要去交往正直、守信的人,而不要交往那些虚情假意、工于谗媚、巧言令色的人。当代领导干部应当从中得到启示,要在工作中多结交“志于道”的朋友,摒弃任人唯亲、攀附权贵的陈腐交际方式,近贤人、远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不编织“关系网”,通过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密切党群关系,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于洪霜(1979-),女,辽宁丹东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何瑞麟(194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66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45-01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其目标就是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这一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道德要求。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其负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享乐拜金思想严重、是非观念混乱、诚信意识淡薄、审美情趣低俗等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较为富裕的时代,如忽视对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长此下去,将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理想信念,对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知道的较少,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的了解非常肤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的渗透,加强在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刻不容缓。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内容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弘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将仁义礼智信加以现代化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思政课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加强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强调道德自觉和追求理想人格。孔子崇尚“仁爱”,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和为贵”,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对于个人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塑造、社会和谐的构建都具有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仁者爱人”的“仁”,“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义”,“不学礼,无以立”的“礼”,“是非之心,智也”的“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构筑了中华伦理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因素。这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致的,更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准则。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文化的发展中,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之根。正确认识并弘扬仁义礼智信是正确认识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弘扬它,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复苏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发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本身,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所以,仁义礼智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精神化解剂,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催化剂。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前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六门课程,且上述课程为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而高职高专层次的则不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建设可以增设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爱和学习诉求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可以开设“论语”“弟子规”“道德经”“荀子”等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学课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2.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独具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思想文化体系。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也是具有强大内部凝聚力的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及人格完善。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中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重点结合内容,落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国家、民族利益及“仁爱”的人际和谐,注重道德践履的修身养性,突出传统美德在现实社会价值中经世致用的精神。

3.利用实践教学,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对学生往往起到的是“知”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到知行统一,就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教育效果。因此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应该广泛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结合我国传统节日、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传统文化纪念及传承的事件,以及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学生的实践参与机制。以“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为目标,全面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践行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科学正确的思想态度与道德精神,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就如同我们的肤色一样不能轻易改变,它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轻易抛弃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更应该在新时期给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国灿烂的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这更能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性”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求同存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3-02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是各朝各代各种文化思想碰撞同化的产物,更是在中国人民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种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现在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工作中学习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民族意识。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足。现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现代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的,教育方式也多为理论教学,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等,并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此外,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没有明确统一的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非常空泛,而且也没有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普遍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文化也随之有了融合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些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令人担心,平日只浏览动漫卡通、时尚杂志、通俗小说的他们,可能连我国四大名著都没有阅读过,传统人文经典阅读得少,从中获取的文化内涵自然更少。此外,由于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自私自利心较重,严重缺乏民族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可否认这是由于社会上后现代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但客观上来说也是没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

3.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不够。由于思想政治课是当今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自然缺少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载体,比如,举办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等,即使开展也多处于重大节日或是活动时,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也没有形成常态化。此外,现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影响较重,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在互联网这方面媒体进行开拓,使网络媒体成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已有的工作也较为零散,没有系统性,难以发挥出网络媒体的巨大优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由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思想较为活跃跳脱,对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抵触情绪,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但也容易受到观念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生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若能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和影响学生,更容易被接受。

2.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公德心等,这些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品德思想。传统的文化涵盖了人格修养、爱国主义等各方面的精神元素,其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资源。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具有丰富的道德哲理,影响甚至遍及全球,因此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道德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也是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包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大学生能认可这些文化,那么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只有当大学生认同了传统文化的整合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内容,时刻用传统文化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和谐校园氛围。

5.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与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思想不光影响着年轻的学生们,也同样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职业人士,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大学生更快地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6.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能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易为青年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染的同时,更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教育,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7.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常言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一心为国甚至为国捐躯。其二,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我们为实现个人以及祖国的伟大梦想而时刻奋斗。其三,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儒家思想中体现出“慎独”,大学生应该时刻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修身养性。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1.组织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人才,故高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理论教育和书本教育,还应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社会群体应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来源背景,在传统的节日中可组织相关的传统表演。

2.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网络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知识和信息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应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并认真负责地建立、管理和监督维护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主流的文化背景。高校也了建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站,但应注意突出本校的特色,“中国大学生在线”这一网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可以学习借鉴。例如,通过网站开展旨在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活动,以及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的活动。或在网站提供名师讲座等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号召力。

3.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在高校的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对传统文化知识没有系统和科学地讲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这些都将导致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不能很好地弘扬和继承。这就要求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堂教学,可开设独立的课程,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包括偶我国古典的音乐、诗词和书法作品等欣赏课。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优秀思想家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好其传承和保护工作,要不断地结合实际发展创新我国传统的文化,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新时期下,应充分地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帮助各大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张莹莹,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61-67.

[2]刘红旗,王秀丽,李斗争,等.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87-89.

[3]魏媛媛,杜瑞平,张晓峰,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期价值体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5):75-77.

[4]李赛钰,张雅丽,李晶晶,等.新时期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与回归[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2,14(1):34-36.

[5]马其南.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20-222.

[6]路飞飞,杜瑞平.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