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

顶层设计论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应将顶层设计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在国民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应切实融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此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思想。”因此思想引领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课堂是高校完成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渗透的主要阵地,因此应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的基层团委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应始终坚定为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信念,明确活动目的,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策划过程中,首先应准确把握好思想内涵,强调活动的思想性,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契合,应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实际思想,迎合大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组织、筹划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比如在外语学院中,可组织策划外语文化节,积极开展“英文原著阅读沙龙”、“学科类竞赛”、“英文经典电影原声模仿大赛”以及极具特色的“外文歌曲十佳歌手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也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开发拓展到“第二课堂”,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大大提高。再次,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应注重长远性、系统性、持续性,在活动实践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将校园文化活动做到常态化,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觉长期坚持的思想。比如在“学雷锋活动”中,应立足长远目标,将该项活动切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实际活动中,不能仅仅把每年的“三月五日”作为活动日,应设计“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应景式活动,在学生身边不断探索可以作为“学雷锋活动”的载体,并建立多样化的学雷锋奉献基地,真正让学生们体会到奉献的乐趣,找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组织策划中心———共青团团中央以及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团组织应坚持育人的服务宗旨,强化其教育职能,积极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政治理论素质,加强学生的诚实守信观念以及法律意识。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本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意识,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同时应注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筹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多开展“红色之旅”、“志愿服务”、“四进社区”、“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以“校园文化节”为重要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把握校园文化活动中顶层设计各个要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职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一)加强高校团干部的培训,加强对顶层设计的认识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准确把握顶层设计要素,是确保校园文化活动有序、有效、规范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团干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主体,应加强高校团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实际业务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思想政策水平,可以组织团干部向一些权威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或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等,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权威性的专家组织专题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加强内部人员交流等多种形式。让高校团干部树立顶层设计的全新工作理念,明确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的目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

(二)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提高对高校团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对团建设的领导。”根据党建带团建的具体要求,党委应统一领导高校团组织,实现高校团组织和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协作和联动,充分调研学生的特点、长处和具体优势,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领导,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精心的顶层设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以及思想文化内涵。

(三)高校团组织应掌握顶层设计的话语权高校团组织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工作载体以及工作实际,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多与学生们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们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优势,掌握顶层设计的话语权。

三、结语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顶层设计理念

顶层设计理念的应用于法律建设,有利于法律工作者深化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认识、法制理论的成熟和发展及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1。主要含义有三个:指导方针,明确不断开拓法律的科学发展之路;基本内容,要坚持服务大局的方向不变,搞好各领域及环节协调工作;实现路径,抓住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制度和体制上挖掘并解决体制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法律体系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二)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理念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大到整个法律系统的宏观规划和战略布局,小到一个法律制度的创设,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建设的战略规划及总目标是实现法律建设覆盖全领域、全行业、全社会,成为法治大国和法治强国。本人认为,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从整体上说,按照树形结构进行组织是最科学和有效的。就是要把法律系统建设成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能够承载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给经济发展带来保障,社会进步带来和谐,给人民生活带来福荫。根有多深,树有多高,这根就是法律的公平正义,他植根于民心当中;树干就是法治的理想,如宪法;树枝就是各个部门法或一般法或特别法,还有数量庞大的法律制度,他们将法律转换成人们可以参照执行的行为规则,由他们织成了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平稳运行的经纬网;树叶就是法律的执行机构,支持他们的是法律,吸收的是阳光,化解的是矛盾,让人们感受到法律给经济社会以护佑,给人民以安全。树枝和树叶在树干的支撑下结成一张巨大的树冠,让人们在他的护荫下享受和煦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2。这种结构看上去显得繁杂和重叠,但他们各司其职,边界清晰,杂而不乱,重而不叠。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风雨的考验,那些机能老化、或被新叶摭盖而失去活力树叶被淘汰也正好印证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本人认为,这种结构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持久的活力,为制度上升为法律,下位法发展为上位法,特别法变成一般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法律的制定,其直接动因都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社会矛盾的推动,这是社会进步的辩证法。很多法律都是由政策规定演变发展而来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又是为了解决当时涌现的某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侵权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的进步,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变得广泛和频繁,使连带责任的产生成为现实;现代工业高速发展,大量小汽车进入家庭,给交通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另外,还有刑事领域的犯罪新类型出现,如组织犯罪、黑社会组织或涉黑组织等。所有这些,都是经济社会进步中出现的新情况,需要有新理论来解释,新方法来规制,维护其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恰好印证了顶层设计是呼应了来自基层的强大发展冲动的原理。

(三)顶层设计在法律建设中功能实现

搞好法律建设的顶层设计,需要实现二方面的功能。一是修改完善和科学规范法律。对单一法律而言,对内就是要理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结构完整,理念清晰,法理正确,内容充实,并为将来解决新问题,保留有空间,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就是要调整好相邻法律、上下法律之间的关系,做到法律的功能定位合理,边界规划明确,调整规范清晰,价值取向正确,涵盖领域互补。法律建设的规范主要体现在立法和司法规范。立法规范就是要以《立法法》为基础,规范所有的立法行为和过程,如国家层面的立法规划要有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及远景规划等;立法中,既要指导思想统一,又要制定方法科学。司法规范就是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正确司法,做到以法律为依据,文明执法,科学执法。二是拓展法律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许多的领域出现或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一般的组织措施或行政权力效果有限,已经不能化解矛盾或遏制积弊,必须通过立法来解决或规范。由上分析可知,在法律领域进行顶层设计,为法律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修改完善和科学规范法律及问题评析

按照顶层设计理念的要求,列举部分在法律(或修正案)与相应的司法解释之间,在旧法与新法之间等,或存在的相互矛盾、或司法解释不规范或表述格式不统一的现象。

(一)同一法律的内部及不同法律之间存在的矛盾

1.2010年7月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二款规定与其后颁行的《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第55条中规定,是属于新、旧法的关系,按《立法法》规定,应当新法优于旧法。但是,这是对于旧法非常明确的修改,而不是补充。本人认为,应该要对第34条第二款修改性质的解释作出说明,如“……是连带责任,而不是补充责任”。2.我国在最新法律修正案分布时一般都会在最后面加上一条,同名称的旧法律(如《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并且,在随后的司法解释中也会有一款: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相关司法解释如与本解释相抵触,以本解释为准。按理说,旧《婚姻法》既然已经废止,针对旧《婚姻法》的司法解释都应该同时予以废止才对。因此,新《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一),显然与之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本人认为,在新司法解释中,对应该全面总结旧《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对需要保留的内容全面列出,并以新解释为准,旧解释自新解释实行之日起废止。或者在司法解释下面另加附标题,表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司法解释。3.在《民法通则》第63条与第65条中的规定,在立法的精神上出现了逻辑矛盾。什么情况是属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由谁来鉴定;人的资质、业务范围是否需要进行分类等,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本人认为,这种逻辑矛盾,可以善意地理解为是对被人的保护和对人行为的约束。可以通过细化司法解释、行为公证或建立资质制度等方法解决。4.2008年颁行的《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88条规定与2007年颁行的《物权法》第103条规定,这二个规定之间存在矛盾。本人认为,处理这个矛盾,应该按照《立法法》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如果共有人之间存在家庭关系的,就得优先考虑继承和遗嘱的问题;如果共有人之间存在约定关系,就依照约定执行;如果符合《物权法》第八条的规定,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上述三种情况都不是,在没有家庭关系或对共有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优先考虑按份共有处理;否则,则采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优先考虑共同共有方式。5.2008年1月施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第46条与2003年4月颁行《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29条规定存在冲突。本人认为,应该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对相应条款进行修正。另外,在《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制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2003年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事件引起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立法审查;河北农民王淑荣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修改《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人大在《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修正案中恢复“强制婚检”的规定,引起的质疑等等。

(二)法律的司法解释不规范

司法解释是对现行法律的补充和完善,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立法法》明确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并由常务委员会公告予以公布。而实际上,司法解释都是通过最高院和其他部门以规定、意见、办法或问题解释的方式出现。本人认为,在司法解释的方面,一是解释机关要实行法定制,限制解释权的使用。二是司法解释的首次与接续需要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三是司法解释要归类,要在文件的开头加上“某某法司法解释”的字样,使用同一个标题名称进行整体司法解释时,后面的解释应该要涵盖前面的解释,并在最后标明,新解释生效时,同时废止旧的解释。四是在使用法律条文时需要特别注意规范引用,如犯罪、责任类型,除最高法院外,其他部门不得在司法解释或行政规定中直接使用罪行或责任类型。

(三)法律的表述或格式有待统一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普遍采用编、章、节、条、款结构。本人认为,按照司法解释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法律效力的原则,司法解释应该采用与法律同样的格式最为妥当,在形式上能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尊严或严肃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很多新的法律颁行没有明确司法解释的授权。2,司法解释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标识。3,部分法律的司法解释出台时间不规范。4,部分司法解释用词不够规范或严谨。

三、法制建设领域新拓展

中国特色法律体系虽已形成,但完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新领域需要创设新的法律,原有法律需要在新领域拓展或延伸运用。

(一)在新的领域创设新的法律

1.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法律创新3。2011年开始,中央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深圳率先制定实施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并正在制定全国第一部“社区法”---《深圳经济特区社区建设条例》,同年贵阳也启动社区工作条例立法调研。社会建设也要纳入法制化轨道。上述的地方性条例,将来都是国家综合性立法的基础,成为上位法,为国家的法律之树增添活力。2.反腐倡廉法律的创新。十以来,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联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首要的热点就是干部财产公开。干部财产公开具有制度的正当性。中央在反腐败的组织机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建议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政务公开法》与《行政组织法》等,给绝对的权力套上程序的缰绳。3.收入分配法律创新。我国现在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不是福利社会,但是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初次和再次分配都更多地注重了公平,并且,我们还要从法律的高度更加重视分配机制的建设。首先要通过法律才能使分配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来形成法律;对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与标准进行明确的规范。其次要尊重市场规律,主要通过市场进行,使参与者获得一种最低限度的形式公正和实质的分配正义,实现初次分配和整个收入分配的规范、有序。

(二)现有法律制度在适用领域的拓展

1.刑法的适用在社会领域中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拓展,这些变化通过刑法修正案得到了全面体现。从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到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之间分别用了四年和三年的时间,创新的速度在加快。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三项罪名,修改一项罪名。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新增五项内容和多项罪名。2.连带责任的适用有了重大突破,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事责任制度。连带责任制度主要从1986我国颁行的首部《民法通则》开始的,其中有7条9处提到了连带责任,在以后的诸多民事法律及其司法解释中,如《担保法》等30余部法律中均出现了连带责任适用的条文,共超过130条180处。

(三)其他方面拓展与创新

在部分领域的立法,如三农问题,银行保险业监管,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学校建设与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建设,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财产保护,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一些新的法律需要制定,一些旧的法律需要修改。在制度创新中,要增大民事或刑事惩罚力度,为行业的保护设置绝对高压线。

四、总结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一项大工程的完成,要以一致的理念、协调的功能、统一的结构和标准化的部件,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十二五”规划中,该理念被首次引入改革领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点对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再度引发关于诸多领域“顶层设计”的畅想,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关注的焦点。凝练地讲,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以有效的资源,系统地统筹和规划某项任务,从任务的各个方面、层次、要素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设计。

2.校园文化活动顶层思维。

本文论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的狭义概念的行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功能,既体现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也体现在技能提升、素质拓展等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站在顶层高度,以顶层思维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确保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有成效,消除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便于形成长期的文化积淀,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阵地。

二、威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1.我院的有益做法。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三、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分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

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四、结语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浇带;梁下挠;顶升

一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主楼26层,裙房6层(局部7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为筏板基础厚度为800mm。裙楼柱网为8400×8400mm。门厅位置为圆弧形式,局部柱网跨度达到11800mm,负一层、一层层高为5400mm,二层至四层层高为5000mm。下挠的梁为次梁截面尺寸为400×950mm,主梁截面尺寸为400×1000mm。裙楼下挠梁处板厚分别为250mm(负二层)150mm(负一层)200mm(一层至四层),此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受力钢筋强度为HRB400。后浇带类型为伸缩后浇带。

二 后浇带处梁板下挠产生情况及分析下挠产生的原因

发现梁下挠后经过对后浇带处梁板进行测量发现负一层顶、一层顶、二层顶、三层顶D-E轴中间后浇带南侧与15轴相交梁及相邻现浇板下挠,相邻框架梁及板支座位置出现裂缝。该次梁负一层顶、一层顶、二层顶、三层顶分别下挠21mm、55mm、42mm、36mm。主梁由于次梁的下挠而产生了次应力超过主梁的设计强度,主次梁交界地方出现了受扭裂缝,裂缝宽度小于0.3mm。由于板的下挠,板与梁交界部位出现了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5mm小于1mm。

经相关部门及专家论证后认为1、梁板下挠系由支撑体系出现问题。在脚手架周转使用过程中,脚手架周转过快,当脚手架周转到上层时,后浇带并没有浇筑,只是在后浇带处留有部分支撑。2、后浇带设计位置有问题。从原设计可以发现由于后浇带的设置使次梁有将近9m的悬挑,这种情况也加重了在支撑体系出现问题时梁下挠的程度。

发现梁板出现下挠情况时,裙楼已施工至5层,为了防止各层进一步出现下挠情况及新施工楼层出现类似问题,调整了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的周转,并对下面出现的下挠情况的支撑体系进行了加强,对后浇带处梁位置采用型钢钢架进行了加固,型钢钢架在各层山上下位置相同直至延伸至筏板基础。进过以上措施处理后,经观察和测量后浇带处梁板没有进一步出现下挠情况。

三 处理方案的论证及确定

经过相关部门现场勘查及测量及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验算,认为此处的梁板结构并没有破坏,只是由于次梁的下挠导致主梁产生了附加应力,从而致使梁、板产生了裂缝。如果采取有效的方案使次梁能够达到原设计标高,整个区域的附加应力将会消失,再对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及对主梁进行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以上措施处理完成后在浇筑后浇带,整个结构能够达到原设计要求。

专家论证会中分别论证了以下几个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细节进行了认真讨论。总体上有两种处理方案,如下:

1.采用大直径的钢管从负一层往上顶升,(钢管要计算确定,也就是用千斤顶固定在钢管上顶紧负一层顶下挠梁的端部(后浇带处),这样利用一层、二层、三层的支撑体系,顶升负一层梁顶时各层会顶起,直至各层达到原设计标高。

2.采用大直径的钢管从负一层往上顶升,(因为一层、二层、三层、支撑体系的存在,从上往上顶)钢管要计算确定,也就是用千斤顶固定在钢管上顶紧三层顶下挠梁的端部(后浇带处),这样从上而下逐层顶升,直至各层达到原设计标高。

专家论证会中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采用第一种顶升方案,因为一层、二层、三层、支撑体系的存在,从上往上顶顶升的荷载较大,这就需要顶升力较大的千斤顶和直径较大的钢管,且各层下挠的程度不同并不是上层下挠大下层下挠小,这样顶升过程中各层顶升高度不好确定,可能导致中间层顶升超过原设计标高。不过此顶升的工期较短。

采用第二种顶升方案,由于顶升荷载比第一种顶升方案比较小,可以采用顶升力较小的千斤顶和直径较小的钢管,顶升过程中各下挠梁的顶升高度可以很好的确定,施工精度较高,有利于控制梁顶升至设计标高。顶升过程中对下层的产生的荷载可以采用从支点到顶升点的支撑钢管来承受,这样可以大大减低对下层的结构影响。经过专家的认真分析和讨论一直认为采取第二种方法较为安全可靠,确定按照第二种方案进行顶升处理。

由于需要顶升的有四层,每层有一根下挠梁,根据第二个方案每次顶升需要顶升一层一根下挠梁,所以需要的顶升千斤顶是一台,根据下面的计算确定采用1000kN的千斤顶。每次顶升一层一根梁分为若干阶段加荷顶升,每个阶段顶升5mm,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和每次下挠的程度确定顶升阶段的次数。图1为四层顶升布置图,其它层同四层。

四、顶升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10)进行顶升荷载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对裙楼框架梁进行抗剪和受弯计算,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2003)对顶升和支撑钢管进行设计,确定钢管尺寸。具体的计算结果如下:

1、结构自重荷载计算:根据结构尺寸,按开间4.5m,悬挑梁板9.7m以及板200mm厚,经计算在梁端顶升1层结构荷载自重291kN。考虑临时支撑及其他附加荷载等不利因素荷载按310kN,3层共930kN。

验算梁抗剪承载力V

V=0.7ftbh0+1.25fyvAsv/S×h0

=0.7×2.01×400×880+1.25×210×(4×50.3)÷200×880

=727.5kN。

由上可知各层梁抗剪承载力大于顶升时1层结构自重荷载,顶升一层结构荷载各梁安全。

2、由于地下一层顶后浇带还没有浇筑,不能作为一层顶升支点,地下二层、地下三层顶此部位没有梁也不能作为传递支撑点,故进行

讨论后决定采用从基础顶起钢管到地下一层顶梁支点处,各层钢管与板顶紧,垫板采用1000×1000×20mm,且在顶紧位置采用位移计进行变形控制。

3、根据计算荷载,选用顶升力500kN的千斤顶,可以满足本次顶升需求。

4、顶升用钢管和支撑用钢管计算,钢管按两端铰接小偏心受压进行计算,确定钢管直径和壁厚,地下三层至地下一层支撑钢管选用325×6mm,一、二、三层顶升、支撑钢管采用273×6mm,稳定验算结果符合压杆稳定。

5、下沉的梁在顶升时按两端简支对梁弯矩和剪力进行计算,经计算框架梁顶升时内力均小于设计结构内力。

6、局部承压计算,顶升用钢管两端加垫450×450×20mm钢板,经计算混凝土局部承压满足要求。

五、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后浇带处梁下挠原因分析、方案论证体会到后浇带位置设计是防止后浇带处梁板下挠的首要阶段。一定要防止梁板悬挑过大。造成后浇带处梁板下挠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支撑体系周转过快,造成梁板的支撑体系缺失,从而导致质量事故,所以在施工方案中一定要注意后浇带处支撑体系的编制,以免造成结构下挠。本次顶升方案经专家周密论证得到了各方认可,从而保证了此次顶升处理非常安全、顺利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2003)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改革发展 顶层设计 系统性

【作者简介】 董立人,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副主任、博士。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36-03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创新提出并善用“顶层设计”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提升理论。优秀理论的命运取决于创立者、传播者、实践者、接受者的“现实现状”与时代的需要。理论的接收者、实践者,是决定一种理论的生命力的基本要素。不断坚持执政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发展创新、自觉创新一向是我党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我党的一系列创新优良传统,其中把系统科学及其相关领域术语——“顶层设计”的思维方式创新地用于持续深化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进程中。“顶层设计”这个词的提出具有很强创新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当前重要文献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顶层设计观,正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提升理论”在我党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中鲜活的运用。顶层设计这种思维模式是自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更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进程中,践行顶层设计观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早在2006年9月26日,同志在会见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代表时,就提出“要切实搞好装备发展的科学筹划和顶层设计,”努力推动我军装备建设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2010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在2010年12月10—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在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了教育要有顶层设计理念。他指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在这篇讲话里,同志虽然没有用“顶层设计”这个词语,但是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要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着力提高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指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2012年1月31日,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要“永不停顿地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2011年4月29日,同志在主持召开“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注重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并强调“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2011年6月23日,同志在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顶层设计,使医改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科学有效。”2011年11月10日,同志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时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和转型”。

“顶层设计”一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重要场合的讲话中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频繁出现,这足以说明这个概念的重要性,“顶层设计”作为一个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术语,是具有很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观念。

二、深刻理解顶层设计的深刻涵义

“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源自系统工程学,英文是“top- level design”。顶层设计原本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系统全局和高端出发,对工程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后来,人们把这一理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意在强调规划设计要突出整体战略和理性思维。直言之,顶层设计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就是做事业要从最高层开始,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弄清楚要实现的目标后,一层一层去设计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代社会,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系统的观点,社会领域也是这样,尤其改革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将这个自然科学的理念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是完全说得通的,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这其实是一个决策的问题。党中央提出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求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对改革进行统筹考虑,明确改革的整体思路、重点任务、关键领域和先后顺序等,从而全面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当前,中国社会对改革有一种新的期待与呼唤:“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这是对改革认识与实践的更加深化。“顶层设计”是决策学领域的东西,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其意义在于更强调了在科学发展时代要进行科学决策。“顶层设计”是科学决策的表现形态之一。党中央强调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第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各方面的改革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明确改革的时间表和优先顺序,使改革有序推进;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改革,必须整体配套、协调推进,制定总体规划,对改革的目标、方式和步骤进行顶层设计;第三,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提高,我国国内改革也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因素,需要立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统筹考虑国际国内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因此,“顶层设计”要求的提出,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三、顶层设计观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在也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发展时期,“顶层设计”意味着政府要为未来中国经济的这艘巨轮当好“舵手”,当好“总设计师”。“顶层设计”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新的高度上谋划改革的方略,强化顶层设计,实现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党中央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也正是出于对改革特征的新判断,其目的也在于实现改革的新发展。

“顶层设计”对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意义重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8.5%—8.6%左右。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必须要有“顶层设计”。 毫无疑问,改革顶层设计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执政高层对当下社会深层矛盾的忧虑,对社会发展责任的担当。从系统论的角度说,任何范畴都有自己的层级结构,自然也就会有自己的“顶层设计”。但是中央此次所提出的改革顶层设计有它的特定含义,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借用。在党中央关于制定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以及在2011年、2012年“两会” 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近两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关于这个概念的基本一致表述是:“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谋划改革全局,调整改革战略,提高改革整体发展的倍增效果。进一步抓住改革关键,推动改革突破,提升改革的成果。

2012年11月8日,同志在党的十政治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对我们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理论、走什么道路和奋斗目标的宏伟顶层设计。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目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改革顶层设计”,其中的重要意蕴就是强调“改革要有价值高度”,要形成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根本的动力机制,只有这样,我们在改革实践中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这个总体布局就是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政治设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经济建设、政治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党的建设等等,诸多方面需要理性、需要统筹、需要科学、需要文化自觉、需要全局观,进行“顶层设计”,这也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所决定的。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顶层设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一、“顶层设计”理论的内涵

“顶层设计”最初为引进的工程学概念,英文为“Top-down”。 它被定义为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方法实质上是“将系统理念贯穿于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之中,每个子系统同样需要经过提炼的理念并向下一级系统延伸,直到阐明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止。

目前学界针对“顶层设计”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建筑学、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以及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其中,主要是在工程学应用领域内,在这里“顶层设计”就是一个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在工程学中如果光有规划,缺乏具体的实现手段,则有可能导致在总体规划之下又出现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造成资源难以共享,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因此传统的“顶层设计”理论着重解决的就是子系统如何有效统一在总规划中,其实质就是如何将系统理念贯穿于整个子系统中的理论。

二、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顶层设计”是全新的现代科学设计方式,它适用于教育或学校的科学发展设计,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划。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阐释顶层设计理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运用,但在有意无意间,顶层设计理论却逐渐和高校发展规划等同起来。事实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的是高校的发展目标,规定了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强调宏观性、原则性和前瞻性;而高校的顶层设计,是从其功能和社会角色入手,强调组织的系统化、管理清晰化、措施的可操作性。就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其发展规划可以是宏观的、抽象的,但其顶层设计必然是系统的、明晰的、可实施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顶层设计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我们常说的发展规划是有联系有区别的。

三、“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顶层设计理论的特征有三点:一是顶层决定性,即高端决定低端,顶层决定底层,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是顶层设计的灵魂;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理论是一个工程学概念,尤为强调系统的作用,它注重母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系统化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三是过程的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抽象概念,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对每一个层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对顶层目标的完成有清晰的界定,因此它必然要求系统的运转过程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过程可以控制、结果可以反馈。参考这些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认识不统一,缺乏核心理念。

每所高校与思政相关的部门都有各式各样的表述繁杂的教育理念内容,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互不相干,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却不得而知。这就给高校内部各机构教育理念的摩擦创造了条件。

(二)目标众多,终极目标不明晰。

学校思政教育各部门都有相应的目标,诸如德育目标、教学目标、后勤管理目标、特色教育目标等等。这些目标经常变换和更改,而学校思政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却很模糊。由此,基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往往只能清除最直接的二等、三等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却难以详述,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难以言明的困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缺乏系统整合。

学校内思政教育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学校发展理念与实际运作游离,理念和目标成了一种虚假的摆设;思政教育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不匹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例如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管理,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专门的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系统、有财务处学费管理系统、有教务处选课系统、医保系统、住宿管理系统、团组织团员管理系统、党员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分属不同学校机关管理,各系统相互独立甚至不兼容,人为割裂了本应统一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设计缺乏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同。

很多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理念、思路、计划和措施并不是在征得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由学校几个领导研究形成的。没有广大师生的知晓和认同,再好的发展理念和计划都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招致巨大阻力和抗拒。因此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参与需要纳入学校发展的系统设计。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都需要倚重“顶层设计”才能予以解决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基于核心理念的系统目标的构建,因此就要求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系统设计,并使其最终体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管理的“顶层设计”中。

本文系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秦明.学科生态承统棋型的建构和解读闭[J].西安电子料技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

[2]徐敦楷.顶层设计理念与高校的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但其实,最亟待解决的并不是年年讲、月月讲的执行力,而恰恰是执行力问题的另一端——顶层设计。

执行力是打错了靶子

严格地讲,很多中国企业现在还没有发展到谈论执行力的阶段。这是因为,谈论执行力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要有清晰的战略和顶层设计。即执行的人要明白执行什么,为什么要执行,执行了有什么好处。

执行力并不会单独存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和顶层设计,就必然没有执行力。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把执行力简单地理解为“听话”。真正的执行力来自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知道为什么而战,以及有什么“战果”,这样才能把好的想法落实。

针对中国企业当前面对的种种困境,首要的出路就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性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要非常好地把管理者意图“翻译”成普通员工可以理解、操作的战术,这才是执行力提高的根本。

顶层设计的核心要素

那么,怎样完成企业的顶层设计呢?笔者认为有6个宏观要素。

1.前瞻性预判。顶层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来5-10年,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各种挑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把市场的演变规律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出来,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文本,并告诉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让大家明白企业面临怎样的机会与挑战。

2.从后往前看。这种逆向思考能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说穿了就是要定目标,找差距,选路径,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要把企业的所有选项都列出来,然后针对每一个选项进行推演。

3.系统化思考。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终极目标?必须满足哪些前提条件和边界条件?

4.方法论支撑。优秀的顶层设计一定有方法论做支撑。这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产品创新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商业模式设计等。

5.数据化分析。仅有方法论是不够的,企业要想成为佼佼者,必须学会用量化的语言去沟通、分析、决策。“有了较大的提高或改善”和“市场机会非常看好”这类分析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一种“差不多”的企业文化。

6.科学化分解。再好的战略只有落地才有意义,顶层设计的“临门一脚”就是懂得任务分解,与执行对接。必须把任务变成“动作”,再把“动作”用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变成“规定动作”。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追根溯源,顶层即楼之最顶部的建筑,故顶层设计最初应属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名词,后亦有所转义。目前对顶层设计之最褒义或最科学的理解,认为它可属系统工程领域里的专有名词,大致是指总体规划、总体设计、系统设计、长远构想之类,但其实在系统科学或系统工程领域中一般不用此词。“顶层设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首见于“十二五”规划,后亦见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学家吴敬琏也多次公开倡导顶层设计,而俞可平则特别提出政府创新需“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但顶层设计不大好的意思即易滑入谋权、独断或垄断甚至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即顶层设计总体而言是寄希望于人治而不属于法治。

如果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理解顶层设计提出者的初衷,或许还可接受,但其实“总体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提法都比“顶层设计”更好、更科学,含义更明确而无歧义。就中国国情来说,改革当然需要顶层设计的推动,但是,我们还是不要单纯迷信顶层设计,相信设计者一定能设计出什么好的方案来。理由很简单,顶层设计是一种决策或制度设计的办法,但它作为人治的办法,暗含有三个条件假设,而目前这三个条件很难同时得到有效的满足。这三个条件假设是:

假设一:顶层设计者拥有足够的信息。无论是从决策学还是从信息学的角度看,无论是从改革理论的科学性还是从改革实践的复杂性分析,顶层设计者所需要的设计信息都是很难足够获得的,或说很难确保有足够的信息用于其所从事的顶层设计。即使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不得不说改革开放要“摸着石头过河”,亦即还需要人民在实践中去创造改革的办法或拓展改革的路径,亦可见人民的创造实践和基层的探索实践之重要。

假设二:顶层设计者拥有足够的能力。虽不便直接指称顶层设计者的能力一定有问题,但从目前接触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而论,有些顶层设计者的能力不能保证。不少顶层设计者能力不足以信赖,更何况是一哄而起的所谓“顶层设计者”呢,那更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而“间杂泥沙东流去”了。

假设三:顶层设计者能出于公心。我国治腐治贪,力度虽然越来越大,但有些官员仍然缺乏公共责任而前“腐”后继、不绝如缕,而且集体腐败时有曝出,制度漏洞不少,此种情势有目共睹。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很难指望顶层设计者能出于公心去设计顶层的制度或方案。没有科学的研究和调查,没有民主的磋商机制和程序保障,没有法治化的制度保证,没有有效的规则约束,作为顶层设计者的“高层”官员,其公心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指望的。

以上三个假设,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满足,即没有太好的办法保证顶层设计者一定是或一定能正确!更何况没有公众的参与和改革对象的理解,顶层设计的改革制度或方案如何得以推行呢?其实,改革既需要人民成功的实践经验作基础,也需要成功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作借鉴,更需要平等的政治协商与公民或公民代表的有效辩论作保障。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不仅改革的意愿来自人民,而且改革的实践也来自基层,“顶层”只是顺应人民的改革意愿,总结了基层的改革实践,在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和科学提炼、系统提升后反过来指导实践罢了。

现在的一些单位或部门或领导,都希望能从事顶层设计,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无非是借顶层设计而推行一套符合本单位、本部门甚至领导自身利益的一套东西或方案。顶层设计,作为一种方法不是不可使用,但容易误入计划经济的故辙,借着顶层设计而谋计划经济职能、部门权力垄断利益甚至是行捞个人好处之实。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20-05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提升其国际性,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主动适应一系列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具有国际交往、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不仅是国家重点大学和地方综合性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点,也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落实教育发展纲要,凝练学科方向、整合资源、设计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依照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在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提出了国际化命题,但在国际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上却没有自身的“顶层设计”。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新建本科院校要落实“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科研为基、文化为魂”新的诉求,除了国家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外,自身也要有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在架构国际性人才培养框架方法论的支撑上,应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中吸取先进经验,要明确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核心知识点、途径、方式等,上下互动,有序有力,以有效提升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国际教育质量。

一、新建本科院校顶层设计的内涵解读

顶层设计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针对某一具体的设计对象,运用系统论的方式,从顶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战略设计,是联系规划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具体来讲,就是用系统方法,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统筹考虑理想和现实的技术化统一,精确构建实施的路径和策略。近年来,为打开教育国际化的通路,西方发达国家围绕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就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顶层设计的互动,开展了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规划学、教育行政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国际性人才培养规划中的顶层设计,如何将宏观之于微观,从操作程序的系统性、可控性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内,顶层设计也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谐校园建设等不同的教育管理领域,其理论内涵的整体性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强调执行、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为引领大学前进的愿景、打通人才培养瓶颈,形成国际性人才培养的完整思路指明了道路,凸显了创新性、应用性、实践性。可以说,在我国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推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目标,选择教育国际化战略、制定分阶段实施步骤,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功能、角色进行理性设计。并将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准确地传送到院校层面使其具体化,已经成为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国际性的焦点问题。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底层设计 总体架构联邦政府总体架构

[分类号]G203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务信息化实践的深入,顶层设计的思想被引入电子政务建设中并迅速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与这种迫切需求相比,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极不成熟,中央或地方层面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案例也未出现。通过对总体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将EA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尽快推动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1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阐释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顶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从顶层、全局的角度进行设计。在我国,顶层设计现已成为一个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名词。顶层设计代表的是一种系统论思想和全局观念,通常是指从全局视角出发,围绕某个对象的核心目标,统筹考虑和协调对象的各方面和各要素,对对象的基本架构及要素间运作机制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规划和设计。顶层设计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二是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三是实际可操作性,基本要求是表述简洁明确,设计成果具备切实可行性,因此顶层设计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政务和技术方面的众多要素,因而更加需要开展顶层设计,对这些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健康有序运作。我国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什么是电子政务顶层没汁在认识上还不统一、不到位。结合我国国情及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关于国家、某个地区、行业或者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框架的详细设计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效组合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机制的模型化设定,以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功能调,结构基本一致,资源互相共享,标准基本统一。这一定义的具体含义包括:

设计对象的多样化。顶层指的是概念层级上的顶层,是自高端开始对全局进行总体设计,而非在设计对象上是顶层,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设计对象就不限于国家层面,还包括对省、市、区县甚至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从顶层、整体的高度去看待和分析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跳出局部环境、局部利益的约束和限制。

所包含的要素内容非常全面。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政务层面的内容,如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及其具体业务类型之间的关系,还应考虑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等诸多技术层面的内容;不仅要考虑设计对象自身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还应考虑设计对象的外部环境影响。例如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不仅要考虑部门内各种要素之间的运作关系,还应考虑该部门在政府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上的相互协调。

顶层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立各要素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我国的电子政务来说,需要探讨如何推动各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如何确保工作流程、信息系统、数据以及相应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

目前,我国还缺乏指导电子政务从政务使命、绩效目标、业务规划到技术实现的规范的顶层设计体系,加快顶层设计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十分迫切。

2 EA的基本认识

EA被普遍译为“企业架构”、“实体总体架构”、“总体结构”,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采用的IT’规划、管理和复杂系统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欧美发达国家,EA已经广泛应用于大中型企业、政府、军事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中。

2.1 EA的概念及定义

EA的历史源于1987年,当时任职于IBM的约翰 ,扎克曼(John Zachman)在IBM的内部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信息系统架构框架》的文章,提出了“信息系统架构框架”(即Zaehman框架),被认为是EA领域的开创性工作,Zachman本人也被公认为EA理论的开拓者。1997年,经过10年的完善和改进,Zachman又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更完整的框架,并最终确定为“企业架构框架”(framework fnr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又称为Zaehman框架)。最初Zaehman提出的EA概念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设计。随后,在其基础上,各类EA框架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EA的应用范围也迅速从企业扩大到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和其他组织。此时的“enterprise”一词就不仅仅指企业,而是引申为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组织的集合,可以是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一个完整的公司或企业、一个公司或企业的子公司、一个单一的大型业务或技术部门,甚至可以是一个由具有共同性质但地域上分散的实体连接起来的组织。因此,笔者认为在不同应用领域中对EA的翻译应是不同的。在企业领域,EA可以直译为“企业架构”,但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EA被称为“政府总体架构”更为合适。政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EA体现了整体和全局的规划和设计思想,因此采用“总体架构”更能体现EA之于政府的价值。

目前,对EA概念还未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有:①Zaehman的定义:“EA是构成组织的所有关键元素和关系的综合描述。企业架构框架(EAF)是一个描述EA方法的蓝图”。②美国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颁布的A一130公告中的定义:EA是业务和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之间当前和将来关系的清晰描述和记录。③开放群组(Open Group)的定义:EA是关于理解所有构成企业的不同企业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怎样相互关联的方法和工具。④美塔集团(Meta Group)的定义:EA是一个系统过程,它表达了企业的关键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战略以及它们对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影响。关于信息技术怎样以及应该如何在企业内实施,EA提供了一个一致、整体的视角,以使它与业务和市场战略一致。笔者认为EA是指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将组织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化技术创造性地融合起来,系统考虑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指导信息化工作。

2.2 EA的定位及核心特征

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通常是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战略

目标来制定IT规划,但由于使命和战略目标非常宏观,很难具体指导IT规划,因而往往造成分散建设、重复投资甚至是无效项目的产生。EA强调在对业务战略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描绘出一个未来组织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它是组织的战略与IT规划之间的桥梁。

“蓝图”的设计是EA的核心,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对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为此,人们开发出各种EA框架理论用于系统地指导蓝图设计和实施过程 目前影响较大且使用较广泛的EA框架和方法主要有Zachman框架、TOGAF框架、FEAF框架、DoDAF框架等详细介绍EA框架和方法的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赘述,但值得强调的是,以上框架之所以被称为EA框架,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三个共同特性:一是强调架构的设计是基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二是总体架构的组成均包含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即均包含对业务流程、信息、应用系统、技术的描述和综合考虑,要素伞面且构成有机的整体;三是架构设计的原理是从现状向目标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设计、规划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和解决方案,可实施性很强。3 EA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的成功应用――美国FEA

谈及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FEA FEA即联邦政府总体架构(Federal EnterpriseArchite|ure),被广泛认为是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亦被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参考和借鉴。FEA是在EA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功案例。

3.1 FEA的源起与发展

美国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效益低下等问题。美国国会决策者们一直都在关心联邦政府运作可能产生的低效率和无效能,特别是当其涉及到每年700亿的电子政务投资决策时,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克林格科恩(Clinger-Cohen)法案(又称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法案要求各个机构开发和维护信息技术架构从而使得政府内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带来更多收益。为此,在早期EA理论的基础上,1999年9月美国联邦首席信息官委员会了《联邦政府总体架构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FEAF),旨在为联邦机构提供一个架构的基础性结构,促进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其他政府实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互操作以及通用业务过程的共享开发。FEAF是一个慨念化的框架(见图2),说明了架构组件的整体结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开发和维护FEA,但却没有包含具体的架构内容。

为使FEAF能够更具体地指导联邦政府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互操作,2002年OMB启动了“联邦政府总体架构”(FEA)项目,并为此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FEAPMO)。自2002年项目启动开始,FEAFMO相继开发出五大参考模型、一系列实施指南和管理工具。经过10多年的发展,FEA已经成为联邦政府住各机卡勾中间发现差距、共享、合作和复用机会的重要工具,成为顶层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方法,在美国电子政务集中统一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FEA的顶层管理思路

FEA的顶层管理思路概括为自顶向下的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匹配。自顶向下的设计,就是OMB站在联政府战略全局的角度,运用EA的设计思路提出FEA参考模型,作为通用的业务、绩效、技术的定义和结构,并通过一系列指南指导各机构的架构开发和规划工作。自下而上的匹配,就是各联邦机构在开展自身的EA工作时,需要确保机构架构与FEA参考模型之间的匹配,并且提出的每一项IT投资规划均需要实现与FEA参考模型的映射,从而确保顶层的设计能够转化为各机构的具体目标和项目建设。

3.2.1 FEA的顶层架构 参考模型是FEA的核心,分别从绩效、业务、服务、数据、技术5个角度勾画出5个详细的模型,作为联邦政府的顶层架构,这个顶层架构是以绩效为导向、以业务为驱动而设计的,各模型之间的关系见图3。

简单说来,5个参考模型中,绩效参考模型是政府业务目标的导向,位于最顶层,提供了一套绩效评估的标准框架。业务参考模型是电子政务“电子化”过程的驱动,从政府职能视角(而非机构视角)提出一种旨在促进联邦政府业务线的框架,避免机构业务之间相互孤立,便于机构发现相互协作的机会。FEA业务参考模型共包含4个业务域、39条业务线和153个子功能,是对联邦政府所有业务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服务构件参考模型用于建立业务参考模型和技术参考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了电子政务服务域横向业务线共有或常用的功能模块,便于实现部分业务的重用,共包含用户服务、业务流程自动化服务、业务管理服务、数字资产管理、业务分析服务、内勤服务和支撑七大领域的通用构件。数据是由业务过程产生的,因此数据参考模型与业务参考模型紧密结合,提供一系列标准规范,旨在实现数据的跨机构识别和共享。FEA参考模型自2002年以来,不断调整更新,并年年用于联邦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的预算管理过程。

3.2.2 FEA的实施管理 FEA的精髓并非体现在其参考模型中,而是其动态地实施管理。为发挥参考模型在统筹指导各联邦机构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作用,2007年11月,FEAPMO《联邦政府总体架构实践指南》,指南中为各机构开展自身的EA工作以及与参考模型的匹配提供了标准的流程。同时,为确保FEA方法的有效执行,达到顶层管理的目的,OMB不断强化和完善以下工作:

开展定期汇报和评估工作。为了解各联邦机构的EA开发和利用情况,促使各机构利用EA驱动绩效改进,OMB要求各机构每季度都要向其提交分块报告和机构EA自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既作为评估机构EA工作成熟度的依据,又是OMB后期审查IT投资项目的基础。在定期汇报的基础上,OMB每年都会组织开展EA评估工作,并为此颁布当年的评估框架――总体架构评估框架(EAAF),确定当年的评估内容、指标和评分标准。

提出跨机构协作项目。为进一步促进跨机构协作,OMB于2006年6月开发了《联邦转换框架》联邦转换框架是一个跨机构电子政务行动的目录,所列行动既包含了由OMB早先发起的电子政务行动和业务线行动,又包含了其他一些政府范围内的跨机构协作项目。该目录每年更新并与总体架构评估框架一起,用以确保各机构的EA与跨机构行动保持一致,并更好地指导电子政务投资的决策。跨机构协作项目的定期有力地促进了联邦政府内部的业务协同和互操作,避免了重复建设和分散化建设。

统筹管理各机构的投资项目。近些年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对IT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OMB对这些投资的监督工作也在不断改进。2006年6月,OMB对其通告A―11《预算的准备、提交与执行》进行了修订,要

求联邦各部门和机构都应向OMB证明其电子政务投资符合FEA标准和指南,以便于他们获得投资审批。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将FEA与电子政务投资控制紧密结合,借助FEA的整体性规划来统筹管理各机构的电子政务投资项目。

FEA从顶层和全局的高度将所有联邦机构纳入一个单一、通用的架构之下,促使政府从机构分割走向跨机构的协同工作,从而避免重复性投资并改进政府在信息化条件下运作的绩效。FEA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EA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4应用EA开展我国电7-政务顶层设计

EA作为将组织战略目标映射到IT总体目标的蓝图设计,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广泛使用的IT规划和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设计方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目前还较多停留在理念层面,缺乏方法支撑。

4.1 EA之于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价值

4.1.1 EA能够确保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顶层”性“顶层”是强调全局和整体,强调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要有战略高度。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框架主要是根据目标和任务而设计制订的,在规划与工程项目之间缺少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层次――顶层设计工作,从而造成电子政务项目与政府使命及目标之间缺乏清晰连接,跨机构的合作项目也缺乏发现和发起的机制。因此,开展顶层设计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从顶层和全局的角度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和跨部门协调。EA是一个自顶向下、业务战略驱动的过程,它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高度系统地考虑业务、信息、应用系统和技术,构建业务、信息、系统和技术相互融合、彼此互动的总体架构。顶层设计中采用EA可以确保设计的“顶层”特性,同时确保将与电子政务紧密相关的业务、信息、技术等要素全面、有机地予以考虑。

4.1.2 EA能够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提供一种通用框架和共同语言在我国,电子政务是一个包含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在内的大系统,不管是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还是省、市、县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抑或是某个纵向行业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都将面对极其复杂的条块关系,涉及众多部门和机构。EA是设计和开发大型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它自顶向下将系统内的各个对象和要素纳入统一的框架之内,便于达成共识,也便于建立跨机构合作项目的发现和发起机制。我国电子政务是个条块交错复杂的大系统,各个条和块的顶层设计既要确保其内部对象和要素的统筹协调,又要确保条与条的顶层设计之间、块与块的顶层设计之间、条与块的顶层设计之间的协调和相通性,因此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更加需要EA提供通用的框架和用于描述业务、信息、技术的共同语言一

4.1.3 EA能够确保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的落地实施顶层设计不仅仅强调“顶层”的战略高度,也强调“设计”的清晰和可实施性。既有高度又要能落地实施,这是顶层设计的精髓。EA不仅仅有目标架构的设计方法,更强调从现状到目标架构的实施路径安排或IT路线图设定。在国外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中,EA往往将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规划。因此,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成果的有效应用亦需要EA实施方法的指导。

4.2 基于EA开展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初步思考

借鉴EA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提出当前我国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以及需要后续深入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4.2.1 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首先,国家尽快提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这个框架包含了顶层设计应该考虑的几大要素,作为国家自顶向下的参考模型统一指导和约束各地方和行业的顶层设计。基于EA的四大核心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笔者认为这个基本框架结构应包含管理体制架构、绩效架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和技术架构。其中,管理体制架构是整个电子政务有效运行的保障,绩效架构是电子政务的发展导向,业务架构是电子政务内部协同与整合的驱动,信息架构是电子政务内部资源共享和对外服务的基础,技术架构是电子政务目标实现的技术支撑,各个架构相互配合构成统一整体。由于各地、各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在各自的特殊性,因此这个基本框架重在提供一种设计思路。内容较为宏观才具有全国指导性,

其次,依据基本框架分层开展顶层架构设计,即将顶层设计工作分成中央和省、地市和区县两个大的层次来开展。中央统筹中央本级各部门和省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工作,各省统筹本省各政务部门和下辖各地市、区县的顶层设计工作。这样,既能够确保顶层没汁工作的上下一致,又有效缓解了“条强块弱”的矛盾。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摘 要 针对国网水电厂在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中比较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这一问题,本文以Y企业为例,重点从四个方面对这类企业的文化环境顶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统领全局的规划为指导、以分类建设体系为基础、以分级管理体系为核心、以科学评价体系为保障,提出了适合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顶层设计框架,并进行了详细分析,期望为国网水电厂开展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企业文化环境 顶层设计 分类建设 分级管理 科学评价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而企业文化环境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被逐渐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快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的一项迫切任务。

我国电力工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历经了由原电力工业部向国家电力公司,再向国家电网公司的两次重大转变。两次转变,让我国的电力企业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应了社会经济大发展。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党的十以后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时期,作为承担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面联网任务的国家电网公司,必然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为此,国网公司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事业发展、文化先行,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所在,它体现了企业的内涵与底蕴。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企业文化环境作为重要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地的关键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应当包含完善可靠的建设体系,创新高效的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通过三者的有机配合,共同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从而增强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软实力,满足国家电网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环境作为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地的重要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Y企业由于办公区、生产区各站点之间地理位置跨度大,分散区域板块构架等原因,使得企业文化环境出现前期规划合理性不足、建设过程规范性不足、管理模式相对滞后、评价机制不够全面等问题。如何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文化环境规划、建设、管理和评价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四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营造更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提供支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开展关于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企业文化环境的界定

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是孕育企业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生成发展壮大所需的物质基础、法律制度、思想观念等各种“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总和。企业文化环境不是某些环境资源的简单拼凑,而是企业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多种环境资源的系统整合。企业文化环境这个客观存在将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及民族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的企业里呈现出不一样的个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环境关系极为密切,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大量参考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对各个国网水电厂的实地调研,挖掘出当前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环境的规划、建设、管理、评价四方面展开分析,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环境前期规划合理性不足

企业文化环境前期规划合理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依靠以往经验办事,科学系统的指导文件较少,缺乏合理有效的建设方法与管理手段等,使得在实际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建设点位要素不均匀,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过程规范性不足

现有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系统性不足,整体建设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文化载体可识别性不高,文化载体中的文字与图片关联性不强;二是企业文化载体统一性不足,部分同类点位要素之间的风格存在差异,设计参数也不够规范。

(三)企业文化环境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现有企业文化环境管理模式相对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管理模式与公司发展不相适应,如在文化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阶段划分不够明确,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二是管理制度体系不能有效满足文化环境管理,现有的企业文化环境管理体系逐渐表现出管理制度不太健全,总厂与各基层单位职责不够明确,出现管理任务高层集中化的现象。

(四)企业文化环境评价机制不够全面

从Y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企业现阶段的文化环境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少文化环境评价指标集,使得评价过程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方法,使得评价结果难以定量化,准确性与可信度偏差,评价效果不明确,无法对建设与管理的决策提供好的依据,难以形成闭环反馈机制。

综合以上问题,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从全局角度出发,自上而下地对国网水电厂进行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以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环境,促进企业文化传播与落地。

三、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是系统工程学中的概念,此概念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即是要完成一项复杂工程,就要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对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探讨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目的

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从全局的视角对企业文化环境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实现目标上的统一,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和资源上的整合

(二)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内涵

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是企业文化战略层面的蓝图设计,是从全方位的视角,运用闭环管理等理论和“战略-系统”等方法进行企业文化环境总体架构的设计,并对总体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组成要素、各种参与力量以及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等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总目标。

(三)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原则

在对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顶层决定性原则、整体关联性原则和实践可行性原则三个原则。简要表述如下:

顶层决定性原则,是指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明确企业在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核心目标,并以核心目标为导向紧密结合各子系统,达到高层决定方向,上层引导全局的效果。整体关联性原则,是指企业文化环境各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紧密围绕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形成有效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实现系统各部分互联互通、功能协调、资源共享。实践可行性原则,是指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设计,但非凭空建构,是源于并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其设计结果要能有效指导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切实可行。

四、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思路

(一)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对企业文化环境进行顶层设计时,要以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为依据,以国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为总体指导,以Y企业生产经营及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现状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分析影响企业文化传播及落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案和措施。

(二)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

针对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前期整体规划缺乏、建设点多面广、管理难以把控、缺乏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采用“5W1H”(WHY,WHO,WHEN,WHERE,WHAT and HOW)理论对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整个过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国网水电厂企业为什么进行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以及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WHY);

其次需要明确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由谁来做(WHO),即以企业文化环境的目标为导向,设计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组织架构,并明确各层级各岗位的职责;

然后需要明确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如何开展的问题(WHEN,WHERE,HOW),主要包括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前期规划,如何开展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实施,如何对企业文化环境进行有效管控,如何评价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效果,如何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保障措施等;

最后提出支撑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WHAT),形成能指导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管理和评价的各环节高效、协调运作的顶层设计。

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如下图1所示。

图1 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

五、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框架

(一)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理论工具

根据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结合Y企业的实际情况,借助朱兰质量螺旋模型,将企业文化环境的前期规划、分类建设、分级管理和效果评价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正循环,提出了企业文化环境的质量保障螺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文化环境的质量保障螺旋示意图

企业文化环境每经过环境分析、前期规划、建设实施、分级管理和效果评价五个阶段的循环,其文化环境整体建设水平和和管理水平等便会上升一个新台阶。这五个阶段的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深化,如此循环上升,最终有效地推进了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的高效传播和落地。

(二)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

根据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内涵和总体思路,结合企业文化环境质量保障螺旋示意图的主要内容,提出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主要包括文化环境各种资源的整合、文化环境各种功能的协调、文化环境整体结构的优化和文化环境目标的统一四部分。

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

资源整合是进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支撑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包括物理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一系列资源的整合优化。

功能协调是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保障,保障整个项目的高效运作。包括三大功能:分类建设、分级管理以及科学评价。

结构优化是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推进整个项目的持续改进。主要包括建设、管理和评价三大体系的闭环式循环。

目标统一是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关键,指导整个项目的有序推进。目标是指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工作。

(三)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框架分析

结合Y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框架中的三大重要体系进行详细分析。

1)企业文化环境分类建设体系。企业文化环境建设体系是指从横向角度出发,采用分类建设的思想,将企业文化环境根据区域功能的不同分为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三个区域,并以“塑造企业文化形象、传递企业文化理念”为实施思路,深入分析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原则、方法及路径,实现办公行为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人本理念的具象化。

(1)建设办公区文化环境,促进办公行为规范化。办公区的企业文化环境应大方庄重,以各种载体和形式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同时向内部员工传递办公室行为规范。可从以下几个不同地点进行区别化开展:a.在办公区大厅,重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念;b.在办公区走廊、楼梯等区域,重点营造“五统一”的企业文化氛围;c.在办公室内,重点传递爱岗敬业的企业文化规范。

(2)建设生产区文化环境,保障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区企业文化环境应规范有序,生产行为规范、安全标示明显醒目,营造浓厚安全氛围。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a.在生产区外区域,展示国网文化的企业理念、企业战略目标等内容;b.在生产场所空间内,展示技术标准、安全警示标语和口号等内容;c.在设施设备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内容。

(3)建设生活区文化环境,实现人本理念具象化。生活区企业文化环境应舒适洁净,传递企业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a.在生活区室外区域,美化员工居住环境;b.在生活区室内区域,传递“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

2)企业文化环境分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环境管理体系是指从纵向角度出发,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将将国网水电厂分为“总厂-基层单位-班组”三个层级,并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借助数字分析手段,采用分级管理机制,引入节点质量把控思想,为企业文化环境搭建企业文化环境管理平台,实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的可视化、精细化和标准化三化功能。

(1)借助现代数字分析手段,实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可视化。实现文化环境建设点的可视化从三个步骤来实现,首先对现有企业文化环境各点位要素进行梳理,对各点为要素进行统一的编码,增加编码可识度及信息量;其次构建各点位要素的信息数据库,基于Flash、PowerPoint等软件,构建各厂区文化点位要素的布局图,采用链接方式对布局图中的各点位要素内容进行阐述,实现建设点可视化;最后对各点位要素进行分析,分类分级统筹规划布局,有序推进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点。

(2)采取分级管理机制,实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精细化。实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的精细化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制定标准化管理体系,统一分级管理标准体系,合理分配各类各级各部门职责权,有效解决各方面职责的履行和冲突;其次构建建设及管理保障机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保障分级管理机制正常运转;最后实现各基层各单位分级的管理局面,追求企业文化环境管理的精细化。

(3)引入节点质量把控思想,实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标准化。采用“分类分级+巡视”的方式,对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等关键节点进行把控,以保障分类分级管理效果,提升国网下属企业文化环境管理标准化水平。

3)企业文化环境科学评价体系。企业文化环境评价体系是指以原则和方法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构建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对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引领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建设进入循环模式,以提高企业文化环境水平,推动企业文化环境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建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评价指标集;二是设计客观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

(1)以基本原则为导向,构建全过程评价指标集。以全面性和关键性相统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为原则,结合企业文化环境的实际情况,借助企业文化环境的质量保障螺旋,对企业文化环境的前期规划、分类建设、分级管理、效果评价和持续改进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评价,构建全过程评价指标集。

(2)以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为目标,设计客观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为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确定指标权重和对指标进行评价两方面展开,进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评价,从数据中挖据问题,追根溯源,形成反馈机制,使得文化环境不断改进,促成良性循环的形成。

六、结语

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能够有效指导企业文化环境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自上而下对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提出了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相关概念及设计思路,丰富了顶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企业文化环境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提出了国网水电厂企业文化环境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并对其架构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为企业实践文化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工具。

参考文献:

[1] 潘冬冬.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 王海军,赵文刚,焦剑峰.我国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

[3] 张云龙.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2015年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京召开[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5.08.

[4] 葛万生.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02.

[5] 张巍.浅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4.S1.

[6] 盛立军.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科学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6.Z1.

[7] Wang, Pengche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al in CNPC overseas operation[J].Proceedings-2013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2014, BIFE 2013.

[8] 鲍旭平.抓实班组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落地[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5.05.

[9] 张良波.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4.08.

[10] 左冬梅.浅谈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04.

[11] 蔡俊伦.论我国企业文化环境培育的现状和对策[J].三峡学刊,1998.01.

[12] Fujimoto, T.; Yamaguchi, M et al. New generation of top-down design methodology [J].Shapu Giho/Sharp Technical Journal,1997.67.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国家投入160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每人每天3元钱营养补助,这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一旦落实起来,则凸显多重问题。

其一,因为中午学校有免费午餐,所以,有些家长就“省”了早餐,有“懂事”的孩子把学校发的煮鸡蛋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吃。这种营养餐的“贫困”,恐怕需要更长期的顶层设计。

其二,有学校把每月450元的柴火费计算到学生的营养补贴中,明显地挤占了这3元钱。包括克扣、浪费和腐败等在内的管理漏洞,学生能否把国家补贴的3元钱真正吃到嘴里?这也需要一系列监督管理的顶层设计。

其三,就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以农村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能否吃出健康,吃得安全,吃到营养?这更需要全社会范畴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就是系统论。3元营养餐这个子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社会母系统中的统筹。所谓统筹,就是通常所说的“保持一致”。不能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系统的信息不对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新三论的关系即在于此。

中国式尴尬,眼下比比皆是。国家调控房价,同时加快保障房建设,对全行业健康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需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执行力。但是,问题则恰恰出在地方政府那里。一直以来,一些地方不断探政策的底线,做中央的文章,将松绑、解禁喊得震天响。这哪里是什么执行力的高低?其实就是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凡此种种“利益冲动”带来利益集团对改革顶层设计的僭越,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阻力位。

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摁手印签的那一纸包产到户协议,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底层冲动”,并与党关于改革开放总战略即顶层设计互为支持,互为影响,互为作用,成为中国崛起的共同动力。

底层冲动。13亿中国人希望改变命运,获得财富,活得更有尊严。这种来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即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就是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最坚实基础。

顶层设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改革的成果分享于人民。接了人民的“地气”,党和政府的国家战略,才是科学、正确和能够实现的顶层设计。

中层过滤。它的要害是对党不忠和对人民不公。当广东佛山“大部制”改出十几个副局长折射出什么的质疑还没有落地,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系列腐败案涉303名干部的“窝案”又发。 如此“过滤”,将顶层设计也弄到无计可施。如是,关于机构改革、反腐败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改革的天花板。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本文采用集约化设计理论,对北京屋顶绿化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分析,论证集约化理论在建筑屋顶绿化设计中的针对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北京地区;屋顶绿化;集约化;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北京城市拓展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化演变进程加剧的大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建筑物覆盖了城市中原有的自然地面,绿色植被的消失引发城市生态遭受严重失衡,出现了诸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PM2.5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导致北京城区人居环境的恶化。

为缓解北京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的矛盾,有必要充分利用城市广大的建筑屋顶进行绿化,用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立体空间。

屋顶绿化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降低城市噪声, 是对城市绿地绿化的补充。建筑屋顶绿化的集约化设计,就是为了让屋顶绿化发挥效益的最大化。

1.2.北京地区建筑屋顶绿化研究现状

北京是国内开展建筑屋顶绿化较早的城市之一。

追述北京建筑屋顶绿化发展历程,竣工于上世纪80年代的长城饭店屋顶花园,是北京建成的首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屋面造园案例,也是北方地区第一座大型屋顶花园。2000年北京启动开展轻质节能绿化屋面的试验。2005年起,随着北京市地方标准《屋顶绿化规范》的制定出台,北京市政府逐年颁布了一系列屋顶绿化的规定措施,并把这项工作融入到政府五年工作计划中。2006年成立了“北京屋顶绿化协会”这一相关工作组织,在全国开了先例。

据北京屋顶绿化协会的组织统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2005年的二十多年间里,北京已实施屋顶绿化100多万平方米,还不及城区既有建筑屋顶面积总指标的1%。

2.北京地区建筑屋顶绿化集约化研究体系

2.1.集约化设计理论

“集约化”原是经济学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技术,充分发挥资源的积极效应提高工作效率,以有限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形式。

建筑屋顶绿化的集约化设计,是以建筑效益为出发点,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建筑屋顶绿化各种要素优化整合设计,从而实现以合理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2.2.建筑屋顶绿化集约化设计的意义

在批判城市粗放型开发模式的大背景下,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引发业界的普遍注意。2006年4月,日本福冈市举行了第二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各国代表共同签署了绿色亚洲人居环境宣言。宣言称:将积极采用“集约化”方式,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具有人的行为尺度的城市空间。在形态上表现为人口与建筑的高密度、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功能紧凑。2008年9月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在中国大连召开第44届国际规划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城市集约增长”(Urban Growth Without Sprawl)。

建筑屋顶绿化集约化设计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节省土地面积;

(2)提高建筑空间使用效率;

(3)提升环境质量。

2.3.建筑屋顶绿化集约化设计的主要原则

(1)“多功能空间”原则

“多功能空间”的集约化设计原则,首先要求绿化屋面具备一定规模的使用面积。另外在设计阶段,应预留出足够尺度的集中使用空间,同时设置适当规模轻质坚固的桌凳、防晒遮雨的构筑小品甚至亭台水榭等建筑空间,配备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多样使用需求的硬件设施,达到有限的绿化屋面空间的集约化使用,为使用人群的无限需求做出满意的选择。

(2) “分类集中”原则

分类集中指多功能混合时,因各种功能性质不同、特点不一,想完全纳入一个模式确有困难,依照功能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分群或竖向分区,组织到一个整体之中,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效应。

如建筑屋顶绿化分区,常以空间的领域性为依据,主要的景观部分安排在最佳位置;次要的休憩部分与人群活动相关,穿插在绿化内外;交通空间则起到引导疏散作用。

(3)“技术合理”原则

构造设计是屋顶绿化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平屋顶绿化、坡屋顶绿化还是既有建筑的平改绿,绿化屋面的构造层次按照工程施工顺序、标高水平面自下而上依次为“防水层、保护层、隔离层、阻根层、排(蓄)水层、过滤层、基质层、植被层”(坡屋顶绿化还应在基质层等构造处设置横档防滑措施)。各构造层都有具体的构造功能特点,设计时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不可遗漏;还应按照北京地区地域市场的特色,选择经济合理的构造产品。

(4)“地域化基质植物”原则

植被层是绿化屋面发挥效用的重要构造功能层,具体呈现了绿化屋面的景观、生态、休憩等多项功能。北京地区冬季寒冷,风沙大;夏季雨水充足,有时会有瞬时暴雨,晴天又会出现暴晒天气;春秋季气候多样易变,总体较干燥,这些因素都增大了屋顶绿化的植物的存活困难,故应选用符合北京地域化特征的耐寒、耐旱、耐涝、易活的植物种类。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建筑屋顶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设计理念。现代生活和工作的多样性和市场细分,越来越要求建筑要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使之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同时,建筑屋顶绿化设计还应注重建筑节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北京地区建筑屋顶绿化的空间集约化设计

3.1.空间收放,疏密有致

屋顶绿化的空间同任何使用空间一样,是有限的宝贵资源。空间设计中应避免均质单调,在适当位置的公共空间、必要的交通空间及休憩空间,做到开敞式的集约化设计。空间总体收放得当,曲径通幽过后突然峰回路转,定能取得趣味性佳的游览路线和理想的景观效果。

3.2.路面架空提升屋面层次

屋顶空间不同于室内,它的上部是没有标高限制的。在考虑到屋面承载能力的垂直荷载及自然风力等水平荷载作用下,宜将屋面的建筑构筑物及景观设计处理成垂直方向多层次立体化的模式,在绿化屋面的方寸之间创造安置更多的空间层次和使用功能。

3.3.屋面围护隔离及甬道设计

屋顶绿化围护隔离及甬道,是划分屋面空间使用边界的重要构筑措施,关乎屋面使用者的安全及空间功能面积的分配,也给后期整修维护及参观游览留出了交通空间。

无论哪种类型的屋顶绿化,屋顶植物种植面和建筑立面边缘不能直接靠近,特别是没有女儿墙的,距离立面边缘不能少于50cm,做好防护处理。

3.4.绿化屋面既有设备的设计处理

许多新建或改造的建筑屋面,存有很多的建筑空间及构造设备,如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用房、空调机组等。屋面既有设备是屋面空间的一部分,在设计时尽量少做或不做改动拆除原有合理设备的措施,应将新设计方案与原有屋面资源集约地整合在一起,做出合理的艺术化的专业设计方案处理。

4.展望

集约化理论在本文被跨界用来研究北京屋顶绿化设计,分述方法及观点阐述难免不完善,会有失偏颇。希望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设计师和学者通过北京地区屋顶绿化的实践经验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历练及理论总结,一定会更好更快地将北京地区建筑屋顶绿化的设计建造及开发推广引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北京屋顶绿化协会主编.北京屋顶绿化学习与研究资料汇编(第二集)[Z].北京:北京屋顶绿化协会,2011.8

2.王仙民.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

3.马月萍,白淑媛主编.屋顶绿化设计与建造[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反之,许多由专家学者精心设计的改革方案,虽然花了极大的力量去宣传与推动,却常常因效果不彰而夭折。例如,针对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88年的“冲关式”价格改革、1994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改革等,都因过分迷恋顶层设计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能力最终使改革难以收效。有的甚至导致“南辕北辙”式的结果。本文力求从顶层设计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释如何以“多维度”分析减少失误,最后提出有助于顶层设计成功的程序性步骤。

失误的若干原因

由领导指定的“顶层设计”。政策起草人员常常习惯于“唯上”,揣摩领导意图来起草文件,使此类设计在未实施前就已经有了强烈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观偏向,要么容易发生“赶英超美”的式失败,要么由于追求过分偏颇或极端的观念而误入歧途。尤其是数千年封建社会遗留的“为民作主”的传统思维方式,与创造政绩的强烈愿望相结合时。就容易犯下脱离实际、盲目跃进的错误。

由部门主导编制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编制模式,本身就隐含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极容易混淆市场与政府的界限,如果设计方案中的重大政策变项又未经过基层较长时间的有效的试点验证,在推行后常常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合理的顶层设计应注意防止“政府之手”过度干扰市场和百姓自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委托“学院派”编制的“顶层设计”。不少学者易受某一学术流派的影响。或先入为主脱离基层实际和历史背景,或盲目套用两方国家的治理模式。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索维尔(Thomas Sowell)指出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是基于他们的‘圣化构想’(thevisionof th anointed),这是与强调经验和审慎的实践派学者的‘悲观构想’相对立的,它是一种偏激的乌托邦图景,常常自以为能提供完美的出路和解决方案。”有人认为:“学院派”小属于任何利益集团,能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改革设计。但事实早已证明,市场从来就不是真空的,某些受雇于利益集团的“专家”在撰写设计报告时,可能会比注重自身声望和独立地位的机构更要罔顾事实。

少数由“隐性利益集团”提议的顶层设计。此类设计往往未经任何有效的试点验证,甚至钻了某些决策程序的空子,一旦使这些包含本集团利益的顶层设计草率付诸实施,其结果往往是除了浪费财力物力之外,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里的难题是,人们难以区别哪些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集团,哪些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兹(Joseph Stiglitz)所说的“被捕获”的智囊团队。从经济史的角度看,那些容易接触到最高掌权者的利益集团往往拥有更大的政策影响力,一旦其涉足垄断性领域就容易导致相关政策法规的扭曲。

因“过度瘦身”而失效的改革方案。某些原本基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充分吸收基层成功经验的顶层设计,其初衷和改革方案可能都是好的,但由于涉及到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各部门在审查会签的过程中讨价还价,能解决问题的部分内容逐渐消失了,最终使顶层设计蜕变为一个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妥协方案。改革方案还可能因触及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而受到抵制、无法实施。这里的问题是,基层弱势群体因改革受损的利益常常未得到合理补偿。

以特殊“点”上的经验取代大趋势。某些在小范围经过试点或由于各种特殊原因而获得“成功”的经验(例如“华西村”等典型),一旦罔顾各种复杂条件推广到更大范围就会造成严重问题。思丘志(Schutz)对近三个世纪以来英国和其他两方经济的历史研究发现:“一个社会中各种小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的变动和确立,主要是由于在那个时代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思潮所引发,并受在那个时代占支配地位的社会思潮所影响。”在我国国力上升、经济转型之时,极易受到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可见,成功的顶层设计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所列的也仅是影响顶层设计质量的部分原因。值得指出的是,政府机构拟定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本意不外乎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两大问题,但由于政策制定者大都有两方主流经济学的教育背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均衡市场的若干假设取代现实的场景,从而得出“市场机制天然具有完备性”的结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改革者极易陷入的思维误区,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斯蒂格里兹在目睹众多发展中国家盲目顺从“华盛顿共识”进行所谓的“市场化改革”、饱受债务与发展停滞的困苦后写道:“问题不是在不完炎的政府和完美的市场之间做出选择,而是在不完美的政府和不完美的市场之间做出选择,二者应该成为互相检验的工具。它们被看做是互补性的,我们需要在二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种平衡不应仅仅是给一个分配一些任务。给另一个分配另一些任务,还应设计一些制度使二者有效地互动起来。”

“多维度”系统分析

一般来说,越是错综复杂的顶层设计,越应从多维度做系统科学的分析,以避免政策制定的失误

当前,我国任何单项改革措施的涉及而都极其宽广,不仅与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老龄化和市场化等相关,还与地域文化、土地制度、百姓消费与投资心理、各级政府行为、税收信贷制度等等紧密联系,属于极其复杂的巨系统,针对其中任何一项制定中长期改革政策显然决非易事。就事论事或片面的研究方法常常会推导出错误的政策建议。

在笔者看来,至少应基于问题导向、经验导向和理论导向三方面同时人手来探讨我国重大改革举措的顶层设计,才能有效减少决策失误。

从问题导向来看。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决策最易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和思维定式的影响。这也是发达国家决策咨询学界在上世纪九十你那代后饱受后现代主义繁复的干扰后重新崇尚“实干”(Gettingthingdone)的缘由。霍奇(Chades Hoch)认为:问题导向式决策有三大特点,首先,在实践中,经验是比理论更好的仲裁者。其次,实践中得来的答案能面对真正的问题最后,实践的方法可通过社会共识和民主的手段来实现实践证明,研究分析的范围越广,得出的结论越有助于解决真实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理论上至少应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对我国现存的问题深入剖析。

从经验导向来看。应力求从我国和先行国家的相应制度变革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有的甚至还要从数千年的社会制度演变历史中得出有益启示。正如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说的:“只有向后看得更深远的民族,才能向前看得更清楚。”通常,改革政策的制定者们常常会被如何界定那些易被边缘化或利益受损的亚群体(Subgroups)等难题所困扰。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如何保证改革政策的公正性很难如“水落石出”一般明了。许多源自历史经验的智慧,其实仅仅是教会了人们识别什么是错误的决策,但只要足够重视这些关于何为错误的历史经验,就能足以避免那些因为轻率而带来的灾难。借鉴外国的或历史的经验,必须进行背景元素(Contextualelements)分析。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提出三类重要的背景元素:国家或地区性元素,如经济与科技、历史传统、政治组织等;决策环境,如利益团体的数量与素质、对反对者的态度、私人企业的势力等;风格,如政府结构、规划程序、规划工作范围、规划科技能力等。显然,不注重背景分析而盲从别人的经验必然会产生南橘北枳式错误。

从理论导向来看,只有在理论渊源和价值观方面深入分析,才会有政策制定和实施步骤上的谨慎与坚定。当前,经济界最大的争论在于各类稀缺资源是否应完全由市场配置。2008年发端丁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是源于新自由主义放松政府管制酿成的恶果。可见,我们应从影响最为深远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固有缺陷进行探讨,同时对“政府失效”进行理性剖析,从而指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很大程度上来说,科学理论的真实价值之一是预警性,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常常与特定经验和地域知识有关,不具有自然科学的普适性和绝对性,因此难以被证实,常常是一旦验证为时已晚。

总之,问题导向虽能“一针见血”,但也易就事论事、易犯“一叶障目”式错误。经验导向虽能“触类旁通”,但人们常常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背景条件的变化常会导致经验的失效。理论导向虽然逻辑严明,但也常会因先入为主导致“乌托邦”式的空想。因此,任何领域有关制度变革的中长期政策分析应在以上三个方面都保持足够深度和均衡的研究与权衡,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方案。

与经济领域的改革相比。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变革涉及的范围要广得多,内容也倍加复杂。一般而言,此类变革的内容设计往往更须注重问题导向,但由于复杂巨系统所涉及的问题往往多项并存,每个问题都必须要有独立、有针对性的变革措施。这样一来,各项独立的变革措施之间的时序和实施力度的协同设计与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针对复杂巨系统的改进还必须在维持原有基本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不能贸然实施所谓“休克式疗法”以致系统瘫痪或结构解体。斯蒂格里兹就曾明确指出:“前苏联(改革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仍然存在。既然效率低下的分配体制已被产权为基础的更为有效的市场体制所取代,而且这种市场体制利用的是同一资源,为什么收入却下降得如此之多呢?答案是:组织和社会资本不断受到破坏。”可见,一旦激进的改革破坏了现存的结构。就会事与愿违。

减少“顶层设计”失误的若干步骤

正如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顶层设计,而是基于现实社会经济系统的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借鉴随机决策的模式来设计改革方案。无独有偶,在现代的复杂软件设计领域,由于软件代码越来越多就越难以保证不出错误代码,不得不推行模块化的程序编制办法。每个软件模块(在随机决策过程中的某些“石头”)就是一个独立成立、保持自身完整性的单元。它可以和其他的模块整合组装成更大型的软件系统(若干块“石头”可以组成更复杂的顶层设计)。如果低层的软件模块经过测试没有错误,就可以对组装后的次级系统进行更高层次的测试。这一过程就是用一个个经过测试无差错的工作模块来搭建更大的软件系统,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测与修正。不过,对于有机的自组织系统而言,尽管各个模块是没有漏洞的,但在搭建过程中。仍然会发生意料之外的“突现行为”(即漏洞)。这可以在更高一级的层而上进行测试和修正(摸后一块“石头”)。从结构上看,此类决策体系确实比简单的系统复杂混乱得多,但从仿生学角度来看,自然界正是通过牺牲简洁性来换取可靠性的。这就是为何看起来杂乱、冗余繁复、经常过度重复设计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决策流程设计,经常过度重复设计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决策流程设计,常常比那些简洁、高效。逻辑性强的顶层设计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由此可见,顶层设计需要的是“不求最优。但求最好”的“满意化”结果。即“复杂性的妥协”。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能长期存续的系统往往是自组织形成的。没有外力强加设计的体系往往容易形成自组织体系。过分强调顶层设计有时会与常识相违背,但如果设计者已经参透了上述自组织特性,使顶层设计遵循自组织体系演进的特点和自身规律。那么这种顶层设计称之为“有限顶层设计”。承认和尊重“有限理性”是顶层设计成功的先决条件。这类成功的顶层设计往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在明确战略方向、目标和边界(底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自下而上的创造和探索。“方向”往往涉及社会价值观的判断,宜明确但不宜过窄。“目标”宜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不宜过于具体,更不能超前拔高。“边界”涉及系统稳定,宜精不宜泛,要精确评估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值得指出的是,所有改革举措都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服务,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唯改革而改革,改革的目的全在于实现诸如国家富强、社会公平。百姓幸福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几标。任何无视或偏离目标的改革措施都等于无的放矢。

对于涉及百姓利益和重大政策调整的改革方案。只有经过若干不同发展阶段的基层进行充分试点并验证成功后才适宜在而上推广。任何顶层设计都必须认真评估改革过程中可能的利益受损群体及其承受能力。

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都必须事先评估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同步提出控制此类风险的措施及其可行性。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对现有重要法律进行重大修改的改革方案。更必须认真评估有可能出现的“制度成本”和系统性风险。

成功的“顶层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方案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及时总结提炼和务实修正。涉及面广泛的复杂改革方案应遵循“迭代”设计原则,即在启动阶段先出台简明的“改革纲要”,然后随着改革试点的深人和范围的扩大再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深化方案。

“风尚自上而下。创新自下而上”。倡导因地制宜和多样化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强调各地方应依据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禀赋,选择适合自身改革发展的最佳模式。

在不同发展阶段要注重运用非均衡化发展策略,初级阶段尤其不能过分理想化和平衡化,而且在不均衡发展进程中要注重若干重要节点的调节控制,为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仔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领域,政府都应及时退出并保留监管的责任;市场机制当前尚不能发挥作用而民生和经济急需政府介入的领域,政府可先进人,替代和培育市场,等后者发育成熟后及时退出。并及时形成正确的监管模式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顶层设计;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体育担负着传统的强国和健身两大使命。2008年奥运会以后,政府和公众对体育的聚焦点逐渐发生变化,体育在更多地区开始与文化、旅游等领域结合,发挥其在一个地区中增强区域发展实力、增加区域幸福感的作用。体育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中,并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件。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也只有融入区域发展才能更有作为,因此,体育嵌入区域发展的路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对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进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并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体育与区域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专著3本,论文、报告等30余篇。

2.2.2逻辑归纳法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体育与区域发展的内在机理,归纳出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选择。

3结果与讨论分析

3.1顶层设计的含义

本文在体育和区域发展关系上使用了“嵌入”这一词汇,主要为了更形象地与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呼应对接。顶层设计最近几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在工程学中,顶层设计强调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1-2]

笔者认为,应用于政府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一词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政策的前瞻性。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是后滞修补式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避免这种事后修补,或者说把事后修补变为提前预防;二是强调政策的系统性。用更宏观、更系统的视野,做好社会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实现真正的和谐可持续。从上述两层意义讲,顶层设计应该是一个宏观系统。目前很多地方将顶层设计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时髦词汇,制定了很多部门发展的微观的“顶层设计”,笔者认为,这样的顶层设计多是地方与部门发展规划的翻版,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真正的部门顶层设计应该是嵌入式的,将部门的发展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整个顶层设计中的一个组件。体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突破部门设计的瓶颈,嵌入区域发展的大局才能有所作为。

3.2体育在新形势下的功能拓展

体育工作主要由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个部分组成。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加积极、全面的影响,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体现体育工作的社会价值。

3.2.1体育的社会价值:从社会群体利益向人文本体价值

我国体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后到80年代末期,体育主要是以为丢掉“东亚病夫”帽子,重返奥运赛场,改善国家地位形象为目的,这时期的体育主要强调社会群体利益;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体育在增强国民体质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体育的目标以来,体育开始与旅游、休闲、文化、城建有机结合,公众开始更理性、更充满人文关怀地看待竞技运动,体育也不再纯粹以强健体魄为目的,而走向一条更注重用体育元素构建城市“诗意栖居”环境、用体育愉悦身心,寻求“心灵栖息”为目的的多元化发展道路。[3]

恩格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当前体育社会价值的延展与重构也正遵循了人的需求发展规律,最本我的生存开始淡化,享受和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2.2体育的经济作用:从计划体育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计划的产物,体育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自我发展,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体育。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体育产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成为适应低碳经济和环境科学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在晋江、深圳等地,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聚集区蓬勃发展,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和辐射理论,从沿海向内地逐渐渗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内生动力。[4]

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已不再仅是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体育已经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渗透到社会肌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一种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因此,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也非单靠体育职能部门能够完成,而是要嵌入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设计中,谋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体育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3.3区域体育发展规划现状

除国务院对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外,目前在区域范围内,体育发展的各类规划基本还是由区域内省、市体育局制定。以中原经济区为例,中原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后,河南省体育局制定的《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内目前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最系统的规划。体育部门的规划存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少沟通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公用设施等方面缺少有效衔接。

另外,目前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多由政府、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完成,体育部门参与较少,造成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关于体育的内容分量较弱且缺少系统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为例,也仅在第四部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的“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中,提到承接文体用品产业转移;在“文化支撑体系建设”中,提到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现代服务业等很多体育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体育依旧游离在区域发展的边缘。

3.4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路径

嵌入的本意是紧紧埋入或者镶入,嵌入式在生物科学和电子科学领域经常出现,用来描述一种组件或子系统与整体或者全系统的关系,这和顶层设计的工程学本意相互呼应。如何使体育有效嵌入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其方法和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4.1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是前提

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和经济、科技、教育等其他行业相比,体育的位置还相对边缘,影响力也不够深远。因此,要将体育提升到关系区域发展的层面,体育本身的发展与壮大无疑是前提和基础。

(1)形成竞技体育的亮点,发挥竞技体育巨大的影响力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水平的体育文化,不仅是运动员技艺和才华的展示,担负着为国家、地区增光添彩的使命,同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高水平的竞技冠军常常作为形象大使,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世界冠军对一个区域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项目选择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发展和壮大竞技体育无疑是增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显示度的有效载体。

(2)形成全民建身的氛围,培养群众体育的广阔市场

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原经济区涉及人口约1.7亿,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历史和深厚的体育传统文化积淀。中原经济区体育人口众多,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当代体育运动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和自愿参加人数日益增多,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更理性,更相信科学手段的指导和监测,因此,群众体育不但直接关系一个地区民众的身体素质和社会氛围,更对扩大区域内需、拉动区域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

(3)推动体育产业的聚集,发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由于关联度大、辐射力强、附加值高,具有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等功能,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原经济区抓住承接沿海地区体育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形成体育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不仅将带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制造和流通、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5]

(4)形成积极健康的地域文化,将体育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现代生活方式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本质特征的总和,包括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日常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体育运动作为城市文化氛围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正成为吸引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的重要诱因和媒介。

中原经济区内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天下之中”等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少林太极文化的发源地。少林的禅与武,太极的柔与刚,根植中原文化的基土,也深入中原人民的血脉,不仅形成了中原城市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时刻影响中原人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原经济区内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抓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城市、体育与休闲紧密结合,将体育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6]

3.4.2加大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

在管理学中,有效的管理形式大多是矩阵结构,除了纵向的层级结构外,横向的部门联系系统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管理的新趋势。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在省市之间、省市内部各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建立上必将有新方法和新手段。体育部门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区域内体育与其他部门的横向联系,将体育发展规划与其他部门充分对接,在场馆用地预留、基础设施跟进、体育公共服务提供、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等诸多问题上,与土地、城建、农业等部门提前沟通,提前谋划,避免体育变成体育职能部门的体育。[7-8]

3.4.3加强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支撑体系建设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事业全面进步的新挑战。如何扩大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是体育职能部门实现角色转变和职能重塑的重大问题,体育信息化与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无疑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体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工作相对建设滞后。中原经济区应借国家政策支持之势,搭建起中原经济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目前分散在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各个行业间的场馆设施、仪器设备、文献数据、人力人才、赛事活动等体育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资源共聚,通过软件管理和组织管理系统,将这些资源组合抽取,形成不同的服务系统,对包括资源持有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针对,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和政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关于体育资源和服务的需求。[9]

4结语

区域顶层设计代表了一个区域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区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策略,这无疑会影响到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顶层设计,也只有在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下,体育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体育自身出现了许多问题,体育体制还未彻底理顺,体育运行机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越权越位的现象使职业体育饱受诟病;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构建,公共服务提供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体育产业还是重点开花,并未开枝散叶。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推动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区分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按两类体育的不同性质来规范政府组织,重建社会组织,扩大市场组织,要做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体育产业。上述这些问题的深入解决和实现,仅仅依靠体育部门的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在整个社会改革和区域发展的大背景和大布局下,顺应区域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顺势而动,顺时而为,统筹协调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正是体育嵌入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顶层设计如何破局[J].商界评论,2013.

[2]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鲍明晓.体坛热点解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谭建湘,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18(04):1-6.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杜思民.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2,03:3-5.

[7]冯云廷.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6,03:61-66.

[8]王永生.从经济学的观点论述体育资源共享的利益平衡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1:75-76.

[9]刘德文.公共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背景[J].河南社会科学,2012,07.

[10]王一木.中国文化顶层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2,02:186-19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