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知识教学论文范文

知识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知识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知识教学论文

第1篇

第二,教学方法也要改革与创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而不是演奏技巧的简单重复。其实,在我国古代《礼记•学记》中,就有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谓以思,可谓善喻也”。即是说教学不能一味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为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禁锢学生的思想,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收到束缚。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传统的钢琴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并把它看作是钢琴教学的重中之重,虽然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十分重要,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功就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符,但是由于基本功的训练十分单一和枯燥,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让那个学生发挥出他的潜力,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兴趣,钢琴学习时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钢琴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乐曲创作的背景等,这样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钢琴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技术和艺术风格,对学生对乐曲的不同感悟和理解也要积极地引导和保护。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模式,要通过情感的交流与对话里实现知识的传授,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

第五,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当前的艺术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重视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但却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钢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曲目所涉及到的,相关的人文知识,积极帮助和尽到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和学习人文知识。也可以通过文化讲座、历史讲坛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教学形式多样化。传统的钢琴教学多采用“一对一”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注重学生技能技巧的练习,忽略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钢琴教学的需要。因此钢琴课堂教学要建立一种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演奏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程度、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只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第2篇

在教学音乐知识之前,先教唱含有要教学的音乐知识的歌曲。教唱到音乐记号或符号时,暂时不告诉学生这些记号或符号的名称,而是先强调它的作用,并夸张它的作用。

如在教学强、弱、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时,先出示课前书写在小黑板上的曲谱,请同学们视唱;然后有老师教唱,教唱到力度记号时先稍夸张。教唱后老师问:“为什么要把第xx小节唱的那么强(弱)”了呢?或问:“为什么要把第xx小节到第xx小节唱的渐渐地强(弱)了呢?”同学们很快回答:“因为音符上有了一个记号。”这时老师随即用彩色粉笔板书各种力度记号,同时告诉同学各种记号的名称,并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到记有力度记号的歌曲视唱,在视唱中反复体会其作用,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力度记号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它的作用。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

音乐知识教学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时,除了教师必备的讲解和学生必须的阅读课本外,许多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获取。如教学有关打击乐器时,先请同学按老师所教的简单节奏给一段旋律配上伴奏,老师弹琴同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抓住机遇,讲述要教的打击乐的名称、性能、作用以及演奏方法等知识。这样,同学们通过实践学习知识,就会对所学音乐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三、编故事进行教学

根据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学时把音乐知识编成故事给学生听,利于学生记忆,如在教学升记号时编这样一个小故事:“在音乐王国里,有两个亲兄弟,七个音符兄弟谁想升高一般,谁想降低一半,他们都会积极去帮助。”“你们知道这兄弟俩是谁吗?”同学们都急着想知道。这时老师板书“#”“b”符号,告诉学生“#”是升记号,“b”是降记号。同学们还要问怎么帮“七个音符兄弟”,老师再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带有升降记号的练习曲视唱,在视唱中体会和掌握升降号的作用。

四、总结

第3篇

首先是加强景语的渗透作用。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景语的描写主要出现在记叙文、小说中人物出场的那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语文实验室指导学生广泛的收集、整理、体会、领悟它,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如学生在《家乡的晚景》中收集到的:“晚风吹拂田野,日光洒下余辉……”就会产生相类似的想象语句:“晚风吹熟了原野,大地一片宁静,太阳悄悄地躲进了暮色”;在《山乡的炊烟》中收集到的:“山乡的炊烟,总是那么蓝蓝的,带着农家的几丝希望,几丝馨香,总是那么轻舒漫卷的像一个踏春归去的仙女,在微风的护送下,悄然隐入了蔚蓝的天空。”使学生意识到景语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产生共鸣。然而在文题近似的《家乡的雾》中就产生相似的意识:“家乡的雾总是那么沉沉,那么朦胧,它迷惘了多少人的眼;总是那么润湿,那么温柔,它滋润了多少人的心”。景语的大量收集、加工、及运用,大大的增添了文章的色彩,也增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所以鼓励他们广泛地收集,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对激发他们的兴趣,燃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是加强哲语的渗透作用。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哲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学生收集到《鲇鱼跑了》一文的结尾:“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后,然而在《仙人掌》一文中就写到“当生命面临消亡时,它的力量如爆发的火山”。学生在《门》一文中收集到:“关门是为了防盗、挡风沙、不让蚊子飞进来;开门是为了接纳、迎来一片清新,迎来五彩的人生,世界的光明,请把好大门。”引导学生理解所蕴含的哲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哲语颂扬了国门大开的新气象,改革开放给国人所带来的实惠,但也要把好大门。当学生在自己的文中写到“门是起点之美,是人生的起步,是走向人生的起跑线。”又如学生收集《朋友》中的哲语“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写到“朋友是人生的桥梁,朋友是闯荡江湖的指明灯,朋友是你哭泣时为你抹眼泪的天使”等等。这些哲语渗透在文章中提高了文章的含金量,达到了我们收集、整理、运用的目的,使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是加强音乐语言的渗透作用。

其一、善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感悟音乐语言的美感。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渴慕之情,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之领悟并产生感觉。如文题《假如我是老师》一文,引导学生欣赏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音乐语言:“小时候,我认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写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才知道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品味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生活的清贫,使学生从实际生活感受到教师的伟大所在,那么学生在作文运用时自然就会用相似的语言来盛赞教师。如在写《我的老师》就表现出:“老师像路灯,照亮了别人,冷落了自己;老师如一杯纯酒,越品味道越香甜;铁打的教师队伍,流水的‘兵’;老师是人生的航标”等等,从教师的奉献精神、知识水平、敬业爱岗精神、作用等来歌颂教师。学生只要在这方面有付出,在运用时才有收获。

其二、善于指导学生分类感受音乐语言的美感。欣赏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中的:“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了座座城”;张也演唱的《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等是歌颂党的英明领导的。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伟大变化,用音乐语言来描绘中国正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学生在写到祖国变化时的句子是“条条大道如彩虹,个个村庄像街市”。阎维文演唱的《当兵的人》中的:“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日,身披着雪雨风霜;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迎着荣光。”深情抒写当兵的艰辛与真实的追求,使学生感受到了它的人生价值同时也领略音乐语言的魅力所在。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绿帽子,绿军装,带来绿色的希望,带来了绿色钢铁长城”祖海演唱的《为了谁》中的:“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归”等是颂扬当代军人的,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当代军人,认识了当代最可爱的人,在作文中用音乐语言去歌颂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在作品中写到:“不论在惊涛骇浪南疆还是白雪皑皑北国,都有你深深的足迹,你是万里边疆的守护神,你是雪域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如周冰倩演唱的《真的好想你》中的:“我在黎明呼唤你,追月的云哟,也知我的心,默默地为我送温馨;月亮下面,轻轻地飘着我的一片情,你是我灿烂的明天;愿春色铺满你的心。”等这些优美的音乐语言真情抒写了内心真实的情感,使学生深情的领悟如何进行情感写真。在一文中写到:“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你的笑容还那么灿烂吗﹗你的步子还那样轻盈吗﹗”这样的运用就会得心应手。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