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4、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一是要保障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案件办理的干预。保障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依法享有的特殊职权。二是保障检察官的职业地位,检察官一经任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完善检察官等级制度,逐步实现检察官福利待遇、工资与检察官等级相配套。同时,上级检察机关要和地方财政协调,保障检察机关的办案经费和物质装备,批准后的财政预算,建议由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历经十年的发展,但没有意识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职教育向内涵发展,要求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一、专业文化的概念辨析

在研究专业文化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专业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与“化人”,“人化”就是依据人的需要对世界进行的改造,将人文性质赋予一切事物;“化人”与之相反,就是将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传授给人,使人得到教育与发展。在掌握“文化”的内涵以后,我们就能够意识到:一专业成员创造了专业文化,主要由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创造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但自本质上讲,创造专业文化者还主要是其成员。二专业文化主要归专业成员使用。专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则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与认同,同时促进专业成员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发展起来的,更多关注本身的硬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招生等问题,而没有顾及办学理念、文化选择、责任使命等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办学相仿的局面。最近几年,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招生难与以评促建促改等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要提高内涵质量,实现向“后示范时代”的转型。在此值得提出的是,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内涵质量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必须肯定的是其核心工作就是提高专业内涵质量。而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细来说,具备高质量的专业文化不但有利于使内部成员更加认同自己的学校,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人,而不是制造人,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技能,而应该是结合培养、塑造与发展人的实践区域。所以,在这个意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但要重视提高人的专业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人的专业品格、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但要想达到上述目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只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重视专业文化在教育人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表象化

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理论界也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研究,因此,自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不能全面理解专业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当中,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在教学场所张贴一些职业操作规程与名人名言就是专业文化建设,这是一种不能全面认识专业文化建设的现象,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表明很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的内容,这种认识不具备精神支撑与理念引导,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要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泛企业化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假如不能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一味应用企业文化的标识,有的院校将企业制度和文化标准全部应用于专业文化当中,使专业文化建设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有的还会阻碍专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中,要认真对待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工作,要控制好引入的“度”,才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理念先行,提高专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中产生了“文化休克”,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建设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校办学的议程当中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专业文化意识,可以利用学习交流、理念宣传与讨论研究等做法,使专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主体明确,确保专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

不可否认,专业文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专业成员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也包含学生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生活样式,文化的建设需要围绕人来开展,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水而缺乏人气,缺少了激情和活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好好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更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明确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确保专业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栾莉舒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报,2012-03-26(5).

[2]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构[J].江苏高教,2013,(2):133.

[3]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数量不少,但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多。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由于职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普通高中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很多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并不精通,无法直接满足社会需求,很难就业。从这个角度讲,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现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范围很广泛,比如可以从事广告制作、影视编辑、办公文秘等,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机关、企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设备、网络维护和管理、机房维护和管理以及计算机销售、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人员。

二、加强实践,培养技能——专业文化的作用核心

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少实际训练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课堂转移到社会上,职业高中可以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对口人才。举例来说,电脑销售公司可以与计算机维护专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企业网管可以和网络维护与应用专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等。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实际训练的条件,又达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针对市场需求,职高可以选择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综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着重知识实践以及应用。模块可以设置四个,分别为:基础技能、职业技能、拓展、训导,基础知识只需要达到够用的程度即可,基础技能要具有独立性,各个学科之间知识尽量不要重合。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国家和省市每年都会举行多种形式的计算机竞赛,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竞赛,并和来自其他地区、院校的学生展开竞争。再者,职业资格考试也是展现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一般职业高中学生必须取得五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才能顺利毕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力的督促。学生可以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作为目标,督促自己努力学习,以此证明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如果学生能力突出,学校还可以鼓励他们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广东番禺职业高中经常在校内组织计算机竞赛,2009级学生戴某在广州图形图像处理竞赛中拔得头筹;2010级张某和陈某两位学生获得了图形图像处理模块竞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三、完善制度,强化规范——专业文化的制度保证

学校要出台诸如《学生日常准则》、《违纪处分准则》等文件,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让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学习,更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经常用到的,学校要在实验室张贴《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准则》、《计算机实验室维护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即使学生走入了社会,也能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文化看似与计算机学习无直接关系,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工作素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可能要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操作计算机和上网方面,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及时性和共享性,学生能够得到形形的信息,其中不乏有害的信息,这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不利影响;再者,计算机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较好的交互性,学生会感到其乐趣远远大于枯燥的教材,因此网络成瘾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能导致学业荒废,对此,学校要出台准则,鼓励学生学会自我保护,上网时自觉拒绝不良信息,同时把握上网时间,让计算机成为进步的工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创新;中等职业学校

1 文化创新概念的提出

文化创新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更新和进步,指人们在文化实践过程当中的创新行为,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战略部署。他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提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教育直属高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学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摒弃浮躁之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简论创新文化》中也曾经指出:“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智力和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尊重个性、培育创新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顺其特长而不是遵从家长意志去发展,让其在选择自己成材道路方面有更多的自决权,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建立自信、自强的品格,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其次,要培养和激发创新的激情。创新激情源自于浓烈的兴趣、远大的抱负、成功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它将大脑的每根神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智慧潜能激发出来,把全部心血投入进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使其特长大放异彩。这是创新成功必有的精神状态。其三,为创新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人才管理,都要为人才创造更多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的自由空间。培养兴趣比灌输知识重要,使兴趣化为激情进而成为成功之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切忌用一种模式去培养人才,以一个尺度、一刀切方式去选拔人才。更不能以好心误人子弟,扼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就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个性和谐的培养。

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就有必要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创新建设,这项工作的搞好,有助于学生培养艺术气质、和谐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走上社会和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的意义会让学生踏上人生旅程时一直有一种精神上慰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更有助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交流,与自我交流,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锻造和谐优美的心灵空间。音乐文化创新要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广博的艺术视角,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并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越来越高的需求。

3 制约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建设的因素

(1)教育的目的太过于功利,缺乏人文精神。当前的中专教育存在一种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表现在教育单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追求招生数额和就业率为导向。教师缺乏对人才进行整体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价值观都未形成,到只有上而下的对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文化建设的不重视。

(2)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在这方面,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专业结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积极性相对也不高。认为学这些东西没有用,两方面共同造成了学科建设的落后,以及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都无从开展。

(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国外同类型学院相比,培养创新人才及素质教育的力度不足。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能力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的缺陷使得学生潜能不能够开发,思想不能够拓展,素质不能够完全培养。个性发展受到制约。

(4)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办学上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高、重学校升格扩大,轻办学特色创造、轻人才培养成果、轻学生整体人格培养和和谐成长,办学理念带来了文化趋同和学科设置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艺术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创新办学理念。当前,各个阶层的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肩负的使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办学理念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活动、合唱比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建设,帮助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校园。

(2)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将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作为一种全面素质教育活动推出。并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校报、校刊、网络、广播台、宣传橱窗的文化载体中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引导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专学生年轻好学,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文化,在学习阶段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对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努力开展工作。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音乐文化活动,结合党的政策方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整合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文化艺术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用音乐文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 文化创新概念的提出

文化创新是一种文化形态的更新和进步,指人们在文化实践过程当中的创新行为,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个侧面。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活力的增强,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战略部署。他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提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教育直属高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要把人的 科学 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树立、科学道德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要有宽容失败的气度,潜心研究的修养,严谨求学的学风,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摒弃浮躁之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在《简论创新文化》中也曾经指出:“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智力和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尊重个性、培育创新精神,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顺其特长而不是遵从家长意志去发展,让其在选择自己成材道路方面有更多的自决权,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做。建立自信、自强的品格,是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其次,要培养和激发创新的激情。创新激情源自于浓烈的兴趣、远大的抱负、成功的欲望、执着的追求。它将大脑的每根神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把智慧潜能激发出来,把全部心血投入进去,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使其特长大放异彩。这是创新成功必有的精神状态。其三,为创新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人才管理,都要为人才创造更多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的自由空间。培养兴趣比灌输知识重要,使兴趣化为激情进而成为成功之内在驱动力更为重要。切忌用一种模式去培养人才,以一个尺度、一刀切方式去选拔人才。更不能以好心误人子弟,扼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上,就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个性和谐的培养。

而这些工作的开展,就有必要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创新建设,这项工作的搞好,有助于学生培养 艺术 气质、和谐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走上社会和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的意义会让学生踏上人生旅程时一直有一种精神上慰藉,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更有助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人交流,与自我交流,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锻造和谐优美的心灵空间。音乐文化创新要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广博的艺术视角,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并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以应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越来越高的需求。3 制约中等职业学校 音乐 文化建设的因素

(1) 教育 的目的太过于功利,缺乏人文精神。当前的中专教育存在一种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表现在教育单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追求招生数额和就业率为导向。教师缺乏对人才进行整体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价值观都未形成,到只有上而下的对 艺术 教育特别是音乐文化建设的不重视。

(2)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在这方面,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专业结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积极性相对也不高。认为学这些东西没有用,两方面共同造成了学科建设的落后,以及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都无从开展。

(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国外同类型学院相比,培养创新人才及素质教育的力度不足。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能力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的缺陷使得学生潜能不能够开发,思想不能够拓展,素质不能够完全培养。个性 发展 受到制约。

(4)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办学上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高、重学校升格扩大,轻办学特色创造、轻人才培养成果、轻学生整体人格培养和和谐成长,办学理念带来了文化趋同和学科设置的模式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艺术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

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创新办学理念。当前,各个阶层的学校教育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肩负的使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学校办学理念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文化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活动、合唱比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建设,帮助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校园。

(2)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将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作为一种全面素质教育活动推出。并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校报、校刊、 网络 、广播台、宣传橱窗的文化载体中的宣传平台和舆论引导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专学生年轻好学,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文化,在学习阶段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对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努力开展工作。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音乐文化活动,结合党的政策方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整合推进音乐文化创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文化艺术节,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用音乐文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文书档案;档案管理

文书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原始记录,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学校各部门如何利用档案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主要取决于所收集的档案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具有专业化、多功能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单位以专业化档案管理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培养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为核心,以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提升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提高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认识

首先,树立专业化理念,提高专业化认识。档案管理专业化是指档案管理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也包括职业专业,国家对档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档案知识、档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我国有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机构、专门内容和措施,有对档案管理人员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

其次,培养专业化精神,增强专业化意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塑造档案职业文化、职业品格和职业素养,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遵守法纪、保守秘密,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事业追求、职业理想和工作态度。陈希周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四忌”》一文中认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忌态度冷淡,缺乏热情,二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三忌不熟悉馆藏内容和档案管理业务,四忌对查阅档案的人员不严格监视,对查阅过的案卷不经检查就人库。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克服“四忌”,努力做到服务质量专业化、学习培训专业化、业务技能专业化。

再次,建立档案管理专业化体系。蹇文燕在《浅谈基层检察机关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专业化构建》一文中指出,档案管理和开发专业化构建的路径主要有:一是提高认识,转变工作理念;二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专业化队伍;三是完善设备,加大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四是整合利用档案资源,促进事业健康发展。档案管理专业化的目标是人本化,要坚持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以保管为主向开发利用为主转变,以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现代档案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所有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为人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离开了人所有的档案都没有任何意义。档案管理专业化过程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要制定全国统一、行业统一、单位统一的文书档案标准,克服各自为阵、各自为术、各自为范的局面,积极推进文书档案建设一体化,充分发挥档案服务全面、准确、便捷的功能。

二、创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模式

要提高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模式,建设机构独立、人员独立、管理独立、经费独立、业务独立的档案馆。《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把档案事业列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机构,保障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应当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置档案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检查和指导;档案馆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具有保管档案的专用库房,档案库房应当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高温、防虫、防鼠、防尘、防光等条件和设施。

目前,高校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文书档案产生并存放于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或者单位内部设立档案室,由这些单位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管理零散,缺乏规范性、整体性,作用很难发挥,价值很难利用。二是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文书档案由档案馆专人负责,各单位和部门指定兼职档案员协助做好归档工作,管理制度健全,文档生成过程规范,档案的价值整体得到利用。

三、改进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方式

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建设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专业化、管理方式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措施专业化等。陈丽在《提升四川档案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标尺》一文中认为,档案专业化管理是指以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从管理工作的各项专业环节入手,以提升专业水平的方式,把服务者的工作重点集中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的管理方式;主要措施包括组织专业性、管理过程专业性、技术专业性、人员要求专业性等。

制度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逐步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实现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建设是文书档案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方式。为了提高文书档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开发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必须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手段,以信息化改变传统文书档案管理模式,更好地实现“档案馆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刊物、图书等媒介,采取出版、播放、陈列、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档案”,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刘向在《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一文中认为,要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专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程序员的档案知识水平。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放矢,使软件所附有的功能适应档案管理的特殊性。还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开发公司的售后服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对软件和系统进行升级。陈金水在《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助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一文中认为,要加强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实现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业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及时配备业务档案现代化所必需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利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在业务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四、培养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事业型的档案管理队伍是实现高校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的关键。《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档案专业及相关知识,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保守秘密,热情服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职称评聘,并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文书档案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管理人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在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上发挥表率作用;其次,要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具有文书档案的鉴别、识别能力;最后,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全面掌握文书档案的形成、收集、鉴别、整理、利用、保管等一系列专门环节。另外,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文书档案充分利用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贤文在《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干部档案管理队伍》一文中认为:“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应该懂得电子计算机操作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能自如地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干部档案材料的贮存、检索,应该懂得录像、复制、缩微等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地操作、使用仪器,应该具有基本的化学、生物知识,以利用各种手段实行对干部档案材料的防霉、防腐措施,应该懂得中国档案发展史、干部档案史,等等。”为此,要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使档案工作者从档案资料保管员向档案资源开发者和研究者转变。

其一,加强档案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发展档案学科知识体系,根据社会需求,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办档案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结合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培养档案管理应用人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人才和档案学研究人才。

其二,引进档案管理人才。要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在职称评定、推优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吸引其他单位或部门具有档案专业学习或管理背景的人员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

其三,选留档案管理人才。从应届毕业生中选留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改善档案管理队伍的学历、年龄、知识、学缘结构,增强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活力。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一、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人民检察院抓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使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支持,但应当清醒的看到,检察官队伍的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检察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需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新的形势,检察官队伍建设要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建立一支同“公平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

1、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体现。党的十六大对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方面,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实现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希望是司法公正,对司法机关最高的要求也是司法公正。要想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检察官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队伍。

2、加强检察官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检察官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检察队伍管理模式、完善检察制度的重要途径。人民检察院承担着国家法律监督、审查批捕、提起公诉、打击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查处以及申诉、国家赔偿和民事抗诉等重要职能,肩负着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与正义的重任,这就需要检察官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司法经验,具有相当的知识背景和教育经历,必须接受统一的专业化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正司法、文明司法。检察机关做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工作性质和规律要求检察官必须具有独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走专业化之路。

3、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愈加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出现,检察机关依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检察院司法审查和检察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检察任务和队伍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加剧,司法信誉和司法权威在更大范围内经受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力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如剑拔弩张,迫在眉睫。

二、改革和完善检察官管理制度,实现检察官队伍的专业化。

1、建立检察官从业资格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检察体制的原因,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工资经费都隶属于地方管理,检察机关上下级之间只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地方对检察机关的人事权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在进人、录用、班子配备等人事审批和把关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如:98年以前检察机关大量工勤人员的流入等。虽然上级检察机关在进人审批上也有严格规定,但仍然是地方享有绝对权,上报、审批只是履行程序而已。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检察官走专业化道路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务之急要严把检察官入口关,严格进人程序。要成为检察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符合检察官法的要求。检察官的录用必须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选用。经省级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合格,此外还要经过检察机关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任职资格。在选配检察机关领导干部方面,既要符合一般领导干部的条件,又要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条件。配备的干部必须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工作经历,从而使检察官录用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2、完善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增强检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能。认真落实省市教育培训规划,对未达到检察官法规定的任职学历条件的现任检察官,组织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培训。以领导干部和检察官为重点,分类开展岗位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和一支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检察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普及计算机操作等科技知识,组织检察官参加外语等级考试。检察培训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骨干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上,把对专家型人才、专门型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紧要任务来抓,省市级以上检察机关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行重点滚动式培养。在业务骨干的培训方面,对刚招录的年轻的检察官,要着重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使他们实现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增强实践经验;对一些已在办案一线工作了多年的老检察官,要促使他们加快知识的更新换代,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法律功底,使他们实现由能力型到知识型的升华。

此外,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主侦检察官责任制,加强对主诉、主侦、主办检察官的培养、教育和考核,从而突出检察官的办案地位,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责任,提高检察官的工作效率。

3、建立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检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根据各项检察职能的特点,分类管理检察人员,突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正规化,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检察队伍的自我优化机制,这是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专业性强,根据我国检察职能的特点,应当把检察人员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即检察官,包括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和主侦检察官;检察事务官,包括书记员系列(主诉、主办、主侦检察官助手)、检察技术人员系列(从事照相、文痕检、法医、视听资料工作)、行政管理人员系列(检察文秘、联络员、人事管理、后勤服务);司法警察,主要是侦查部门的警察官员,也可是单独设立司法警察大队(负责检察办案环节的传唤、拘传、搜查、拘留、执行逮捕、抓捕逃犯等工作)。根据人员岗位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对重要岗位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从而提高检察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对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目的和要求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第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所谓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正是一个在强基固本的前提下,不断寻求和实现司法警察自身发展的过程,其必然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发展观”的指导和影响。笔者认为,在司法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司法警察专业化建设,才能使这支队伍适应形势的需要,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并切实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警察日后出路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试行聘任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目前很多法院已采取了司法警察聘任制,除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外,在35岁以后,大多数法警都需“转岗”或流向社会。作为干警个人而言,面对如此情形,谁都不可能没有“后顾之忧”。正所谓“人心不稳,一事无成”,如果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下属必将面临的“出路”问题不闻不问,只片面地强调“职业化”,不仅是不负责任的,也必然是徒劳无功的。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警察日后出路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原则,也正是实现职业化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首先,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一是“面对现实,主动关心”,即领导者和管理者不仅不能回避问题,而且要明确指出司法警察“年轻化”的要求及其客观原因,让干警正视问题,理解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同时深刻体会到组织上对干警“出路”问题的关心和重视。二是“讲明道理,因势利导”,要让干警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做到在“转岗”之时能以“强者”、“能人”的身份和条件供组织或社会的挑选。三是“明确责任,严格要求”,要求干警在岗期间,必须适应职业化的要求,切实担负起自身职责。要明确这样一个观念:任何消极懈怠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导致个人“在岗”期间就被“淘汰出局”。

其次,应完善用人机制,关注“人”的保障问题。聘任制法警的保障问题,涉及体制、经费、就业环境等多种因素,需要法院系统和社会各界长期的共同努力,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法院应及时与本辖区的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建立有关聘任制法警的一整套保障制度。笔者认为,此项工作事关辖区司法环境、司法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只要法院系统加以重视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党委、政府是应该也可以给予法院支持的。具体到制度设计,重点应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将工资、医疗、养老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聘任制法警个人帐户,按规定足额入帐发放。另可定期在帐户内存入一定经费,作为解聘后的生活补助费,给解聘人员一个二次就业的“缓冲期”。二是尽早与地方人事部门特别是“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人才储备”、推荐、交流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为解聘人员提供更多的二次就业机会。三是建立由下而上的晋升制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从聘用制的优秀法警中遴选出警队领导干部,逐级晋升,对达到一定职务、级别、警龄的,可在法警岗位上退休。

第三,要一视同仁,重视“人”的发展问题。对聘任制法警,应与在编干警一视同仁,在解决好工学矛盾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各类在职教育、培训的机会,同时,应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司法考试,以及适合于其个人发展的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为他们实现自我深造和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归根结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笔者认为,在切实关心干警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前途的基础上,抓好职业准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职业保障和职业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职业化建设必将取得事倍功半的成效。

三、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双重领导”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司法警察实行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即既受本法院领导又受上级法院职能部门的领导。但在现实中,“双重领导”下的司法警察工作往往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工作任务上的冲突。下级法院司法警察本身就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上级法院一旦调警,又必须服从,下级法院司法警察“应接不暇”或正常工作节奏被打乱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二是领导者之间的冲突。下级法院的领导班子与上级法院的司法警察职能部门之间并无隶属关系,当两者均需要用警时,如果双方“互不相让”,必然形成分歧和冲突。三是存在上级法院“只用不管”的情况。由于司法警察队伍的人、财、物均隶属于下级法院,上级法院或是不愿意参与管理,或是“心有余、力不足”,难以实行管理。笔者认为,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1、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强化司法警察工作的前瞻性、规范性和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司法警察实行“双重领导”,就更应当有一个统揽全局的前瞻性、制度性工作规划(至少应有年度工作计划)。笔者认为,这项规划应由上级法院职能部门牵头,下级法院共同参与制定。首先,应明确几项基本原则,即全局、大局性工作优先于局部工作的原则,重大、紧急、特别任务优先于一般警务的原则,服务、服从于审判工作优先于一般事务的原则,司法警察职责范围内工作优先于职责外事务的原则,以期上下级法院共同遵照执行。其次,应充分调研和论证,了解和把握各下级法院司法警察的人员、装备、训练水平以及上一年度的工作量等第一手资料,科学、合理地拟定各下级法院的调警量、训练内容、时间和方式等工作内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实行局部、微量的调整。第三,应建立“巡视”制度,由上级法院职能部门派员定期不定期地赴下级法院巡访视察,一方面加强领导、管理和考核,避免“双重领导”流于形式、“只用不管”等情形;另一方面,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增进上下级的沟通联系。

2、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实现三个“主体”的正相关关系。

双重领导“实际上涉及到上级法院职能部门、下级法院领导班子和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队伍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形成相互制约和掣肘的负相关关系,处理得好,则会形成充分补强的正相关关系。

笔者认为,作为上级法院职能部门,应充分考虑下级法院在用警上的实际需要和困难,尽可能予以照顾和体谅,凡确需调警的,除通知下级司法警察队伍外,应及时与其法院领导班子进行沟通,以避免下级司法警察队伍工作上的被动;同时,应统筹兼顾,避免集中、频繁调动某一或某几个下级法院的警力。在培训、训练上,上级法院应发挥资金、技术、装备、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为下级法院提供便利条件。

作为下级法院领导班子,应确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积极支持上级法院的整体性工作,如有警力困难或准备动用大量警力时,应及早向上级法院反映,以使上级法院有调整工作部署和计划的“回旋余地”。

作为下级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应全力发挥“双重领导”之间桥梁纽带的特殊作用,全面、及时、客观地对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相关信息进行“互通”;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队伍素质、工作效率和机动应变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双重领导”的工作要求。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明确职责与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司法警察必须恪尽职守,切实履行好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提押、看管人犯等职责,但是,随着司法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司法警察的工作任务、服从和服务审判工作的视野和范围又在不断拓展,那么,司法警察应如何处理好履行职责与全面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之间关系?笔者认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1、摆正位置,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就司法警察的工作性质来看,其既是“主角”又是“配角”。《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中规定的职责,是司法警察的神圣天职,也是司法警察所有工作的根本重点和核心内容,就此而言,司法警察是“主角”,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肩头重任。从司法警察服从、服务于审判工作的工作任务来看,其又是“配角”,应尽可能地为审判事业提供高效而可靠的警务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司法警察应摆正自身位置,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在履行“主角”职责特别是重要警务时,应恪尽职守,专心致志,容不得半点懈怠和差池。当其他一般性工作事务与职责工作发生冲突,司法警察应坚持原则,保证重点,有权也有责任不受干扰或不正当指派。而在完成职责任务的情况下,司法警察又应该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甘当“配角”,服从领导和指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为法院、法官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2、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班级文化;建设

一、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

“会计”是一项面向社会开放的经济服务活动,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理念为目标的班级文化建设则不能仅仅放在“班级”这个空间当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模拟真实存在的“会计主体”――“企业”,以职业场景化的背景模拟企业的管理过程,帮助学生转换角色, 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班主任老师的主要任务引导构建这样一个环境,在过程中起指导和掌控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实现班级的管理,锻炼学生的能力。

1.引导转变角色

构建会计专业班级特色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学生要逐渐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勇于担当,敢于面对责任,要逐渐脱离对于家长的依赖,变得独立自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管理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每一个人都对集体的兴衰荣辱负有责任,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保证集体的长盛不衰。

2.企业环境的情景创设

班级即是企业,教室即是公司或者厂房,考虑到中职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中小企业,结合会计知识内容的关键点,会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可以将教室创设为一个小型加工制造企业,教室就是车间。结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设立,不同小组为不同“生产线”。如此,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可视化的企业环境,同时也可以让专业课程中一些遥远、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更贴近,更容易理解。

3.企业氛围的立体打造

为了全面创设企业的环境, 需要立体化打造出企业文化氛围。首先是“企业生产经营背景”的创设,“企业名称”、“企业精神、宗旨”的确立。在布置教室的时候,对“企业”的文化内容进行综合的布置和体现,同时对于专业知识中涉及到的一些场景或业务流程以图片、展板形式展示在教室四周。在企业氛围打造过程中, 可以与会计专业课程《沙盘模拟企业经营-ERP》结合起来,可以利用课余或者晚自习的时间定期进行具体的企业运作模拟。

企业氛围立体打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制度的创建。结合班级组织管理,由各“生产线”全体员工组成“员工大会”;全体团员组成“员工支部委员会”。“员工支部委员会”推选“厂长”或者“总经理”经“员工大会”表决通过。由“厂长”或“总经理”牵头组织选拔成立“生产部、销售部、采购库管部、财务部”等具体负责班级学习、文化娱乐、清洁后勤、财务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同时由“员工支部委员会”推举成立“纪检部、宣传部”等部分负责相应事宜。此外,“员工大会”还必须讨论出“《员工守则》”,规范“员工”各方面行为操行。“企业制度的创建”实质上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创建,在这个过程中与传统“班级管理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要目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掌控主要通过相应的组织机构实现。

二、会计专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析

根据上述“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系统设计”思路,笔者曾在担任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2013级(2015届)会计专业特色班班主任时将具体内容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对学生毕业后的调查反馈,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始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同时在班级“综合模拟企业管理”的制约下,学生逐渐养成了思考独立,行动自觉的作风特点,行成了能相互体谅,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根据过程记录,在整个特色班级管理过程的1年里,学生出勤情况极为良好,没有出现任何纠纷或者打架斗殴现象。同时,各类班级或者校级活动都由相“厂长”、“经理”牵头,由具体负责的“部门”实施,学生各司其职,效果良好。在该学年中,班级获得了校“运动会入场式优秀班级”、“动感操”评比一等奖、“艺术节优秀班级”等荣誉或者称号。

2.学生专业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班级环境“企业化”的情景创设和班级氛围的立体化打造,填补了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空白,辅助了会计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的学习。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下,2013级会计专业特色班的专业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该班级有15人代表学校参加了2015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生技能大赛会计专业的比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3.学生综合素质扎实,职业前景良好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中小企业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财经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最终评价学生的主体是企业。通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系统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企业的管理要求和运作情况,逐步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达到了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在单位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在学生实习结束,绝大多数单位都选择了聘任学生为正式员工。根据2013级特色班学生的就业情况, 笔者特意向部分学生的实习就业单位情况做了调查回访。

根据笔者回访统计, 超过90%的企业对学生实习表现情况极为满意, 并且愿意在学生实习结束后聘任学生为正式员工。学生在短期的就业实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砹私细叩淖酆纤刂矢在校期间的班级氛围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学校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

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4]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5] 

(2)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2003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10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20节课并予以指导;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2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3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30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2009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3)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6]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3.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师傅对徒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徒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得很快。还是以2009年上学期为例,被派去参加教学竞赛的年青教师,均取得了好成绩。个案学校为给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还举行了“中青年教师开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18名中青年教师上课,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知

识与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对学科教学深刻的领悟与思考以及“踏实、扎实、朴实、平实、坚实”的教学风格。 

(2)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的提升。专业情意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7]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心理意愿,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动力和前提,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本人基于自身专业素质的现状,根据本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的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和思路等自觉的、明确的认识。只有富有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才会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自觉地持续增强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与态度是个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个案学校的教师,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师们的读书活动,不断学习与反思,提高了教育素养,也使他们学思结合,使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机不断增强。有位教师说:“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3)专业自主性的增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的权力。个案学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语文教学方面,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之外,还开展了作文比赛、朗读评估活动,小诗人评选活动,以及课外阅读和新诗教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百舸诗社活动、毛泽东诗词鉴赏活动,推荐好书、古诗背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自主意识越来越强。 

四、讨论 

1.建设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文化规定着教师工作、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规定着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制度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完善的制度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关键在于制度如何实施。制度实施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情感管理。情感管理的实质在于以情感为中介,协调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校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情感管理要求人与人之间及时地沟通。学校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行政领导要更多地与教师沟通,去了解教师的情况、需要和动机,信任和尊重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信任和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会导致教师的自我信任,而阻碍这种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进而阻碍教师的发展。 

3.校长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一把手,在推动制度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上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校长不仅是学校行政领导、管理者,而且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专业发展的模范。作为出色的管理者,校长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长远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文化氛围,既要在学校内部营造人人求发展的竞争氛围,又要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让所有教师进步。校长的行政权力加上榜样作用,是教师发展的保障和模本。校长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从个案学校得到的最大启示。 

然而,对于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涉及较少,这也是个案学校做得还不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的地方,相信随着学校制度文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此问题会得到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2]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0):85-88. 

[3]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5):32-36 

[4]秋实.第六讲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1991,(10):41-43. 

[5] [6]史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 学校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已进入纵深阶段。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须依靠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应对新课改的挑战,教师必须实现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阶段、模式、途径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已形成诸多共识。然而,理论探讨虽多,对实践的指导仍有隔岸观火的味道,现有研究中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2],也少有对普通学校中的普通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过程的探讨。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学校真实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教育实践,离不开所处的学校文化环境。学校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3]所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校,特别是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一般认为,广义的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观念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其中,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当前,对学校制度文化的研究并不多,对制度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因此,从研究学校制度文化入手,深入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首先确立个案,并于2009年8月底进入个案学校现场,收集资料,最后分析整理资料,成文。收集资料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个案小学的基本情况。个案小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享有“名校名师育名人”的声誉。它创建于1903年,曾是很多名人从教的地方,又是很多名人求学的母校。1978年被列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20所重点中小学之一;1980年成为湖南省开展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的8所中小学之一;1991年、1993年、2000年、2003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和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2003年以来,学校快速发展,师生数都几乎翻了一番。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1100多人。在职教师55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69.1%,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50岁周岁以下,含50周岁)14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5.5%,老年教师(50周岁以上)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4%。很明显,该校教师近95%是中青年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1岁,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个案小学的制度文化分析。 

(1)学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中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以及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心理态势等文化因素。前者是表层的显见部分,后者是其深层的隐含部分。一般来说,学校制度文化的显见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传统,主要是指带强制性或学校着意倡导的传统,如校训、校歌、校徽、某些优良作风、某些教学或文体活动项目的专长等等;另一类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师德要求、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各种奖惩制度、学校及各层级制订的各种带强制性的措施等等。学校制度文化的隐

[1] [2] [3] [4] 

含部分主要是其显见部分所体现的价值观。它包括制订者和倡导者的价值观念,也包括执行者认同程度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从另一角度看,它主要是学校各种群体文化,即学校行政人员(包括领导者)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学校传统与规章制度上的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能否对制度文化加以改造乃至重建,使之真正成为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内在保障机制,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向度和效度。 

()个案学校显见的制度文化分析。个案学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以教师培养制度为例。年,个案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日益增多,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长远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一种师带徒的制度,师徒结对,周期为五年。这期间,徒弟每学期要听师傅节课,师傅每学期要跟踪听课节课并予以指导;对工作时间未满三年(含三年)的年轻教师开展每学期次的磨课活动,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青年教师每月都有月汇报课,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教学比武;每月不定期抽查粉笔字、定期检查粉笔字;定期进行基本功比赛(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即兴演讲);每月两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万字、教育教学反思日记不少于篇。年青教师均备有个人成长手册,把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在册。五年期满,通过严格考核,符合要求便可出师,行满师礼。假如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学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名师工程”是针对中年教师制定的,目的是使教师进一步成长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这个阶段,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具有深厚的教育素养、突出的科研能力(能主持或参与一个以上的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这个阶段,对教师们的培养采取的是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力求让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案学校积极为教师们创造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以年上学期为例,在学校的工作记事中,有长达条的教师外出比赛和考察、学习、观摩的记录,包括市区的教研活动、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比赛、课题研讨活动、“请进来”讲座等。年,个案学校还启动了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攻读在职以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师实行奖励。可见,个案学校显见部分的制度文化具有形式上规范、内容上具体的特点。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学校制度文化不是学校制度的集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各种规章、条令、程序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构成。但与制度体系相比,制度文化更注重的是制度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体现的是学校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 

个案学校制度文化隐含部分体现出哪些价值观呢?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有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束缚教师,而是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合作的观念。个案学校一直秉承“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的校训,所有的工作都由领导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青蓝工程”就是一个合作的好例子。还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出谋划策,集体商议通过的。教师参与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校集体的凝聚力。个案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特别是“名师工程”的培养对象,都要负责学校某个制度板块的管理。学校成员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工作中平等互助、开放合作,经常沟通交流,教师面临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是以校为本的观念。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校师生的发展。有位教师如是说:“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工作是一种幸福”。这句话,道出了个案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自豪感,体现了优秀的学校制度文化的魅力。

.个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通过六年多坚持不懈的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个案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2篇

所谓创新团队文化,就是指以团队精神、团队信仰、价值观念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一种团队文化,它要求在尊重和信任各团队成员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内部管理,并建立起相关管理机制,以有效约束各成员的行为。职业院校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加强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创新团队,极大地提升了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其外部影响力。现阶段,对职业院校而言,加强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1和谐向上的职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是团队发展的强大推进力

职业院校通过统一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目标追求将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信心和勇气,强化了其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这样一种统一和谐的创新文化环境下,团队成员以团队的共同利益作为其行为依据,能够自觉遵守团队的各项制度要求,推进了团队的健康长效发展。此外,良好的创新团队文化还能进一步激发成员的创新热情,增强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对其今后的就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和谐的团队文化能够增进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执行力

一支卓越的团队必定具有极高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能够保证其决策的顺利落实到位。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鼓励和引导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和相互了解,不断提升其执行力。一个健康发展的创新团队离不开各成员的努力和付出,只有各成员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攻坚克难,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团队的发展前景才是光明的,是有希望的。创新团队文化作为团队发展的精神支持,能够有效地增进各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提升其执行力和协作沟通力,保证各项决策及时落实到位。

1.3和谐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创新发展的源泉

随着当前职业院校的日趋专业化、成熟化和稳定化,各职业院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积极借助各种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外部交流与合作,以有效提升其科研发展水平,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必须立足其发展实际,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创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而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作为高职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肩负着职业创新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利用手头一切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而在此过程中,和谐的团队文化为其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使团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创新团队文化是一种发展的文化,一种向上的文化,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文化,它对于团队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2.1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意识集合点,它彰显着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发展动态,是团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而言,团队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其团队工作原则,以其实际行动践行其团队精神和发展理念,积极维护团队利益。团队精神可以将团队成员的力量集合在一处,使其形成一种合力,尽早实现奋斗目标。

2.2团队制度

团队制度是约束全体团队成员的行动纲领和行为依据,各成员必须以此为依据,相互尊重和信任彼此,积极参与团队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团队成员能够以大局为重,勇于迎接各项挑战和难题,同时还要主动关心和了解其他成员,团结一致,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精神状态。另外,一个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奋发向上的团队还必须要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赏罚机制,保证组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团队作风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自由、开放、和谐、民主的团队作风更有利于团队组织的发展壮大。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时,必须扬长避短,建立健全团队沟通机制,建立相关信息交流平台,使组织内部形成民主团结、活泼向上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团队内部环境下,各成员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各成员也更乐于交流其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个人创造性的激发。

2.4团队效率

团队效率作为衡量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准,历来就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开展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时,职业院校必须以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为重点,明确组织目标,合理分工,实行责任到人,划分责任范围。各成员也必须进一步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合理调整自身行为,并能够积极为组织建言献策,密切关注外部发展态势,定期收集和整理实时资讯,为团队的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化依据。

3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积极发扬协作创新精神,鼓励内部合作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鼓励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紧紧围绕团队项目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协作,少一点分歧,多一点理解和包容,积极发扬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以期尽早完成任务目标,实现团队跨越式发展。

3.2建立健全成员沟通机制

沟通不仅可以增进信息传递和交流,还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和误解,保障团队的高效运作。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其成员沟通机制,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和反馈,以保证其组织决策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一些主题座谈会,鼓励各成员积极沟通,并交换意见和建议。

3.3关心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其解决难题

职业院校可以针对其专业创新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主动关心成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关心其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其分忧解难,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更好地为团队服务。此外,学校还必须根据各成员的表现和特点为其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更好地促进其长远发展。

3.4彼此间互相尊重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3篇

1.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118.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4篇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培养学生的命运和发展。笔者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到学校任教的,不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导致教学往往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双师”素质、能引领团队建设的专业带头人不足,专业的骨干教师亦比较缺乏,生师比偏高又成为制约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因素。如何根据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成为学校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成了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和国家示范校建设,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模型及培养的有效途径;二是建立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突出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三是创新教师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三、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施过程

为做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工作,需要分步实施如下几项工作:

1.进行调研,制订方案

首先要调查研究教师专业化现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制定详细执行计划。根据收集的资料,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计划和执行方案,建立教师专业化标准。

2.征求意见,逐步完善

其次通过召开教师、企业参与的讨论会,听取教师和企业对项目的意见,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总结了解研究对象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效果,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修订与进一步完善,逐步进行相关文件的制定。

3.建立制度,构建培养途径

再通过建立“教师成长工作室”,制定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组织一列教师培养活动,来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笔者学校教师培养主要包括五种途径:

(1)制定《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学历与职称提升。

(2)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

(3)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

(4)制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试行办法》,激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5)重新修订《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专业技能培训及大赛奖励办法》,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区等各级别技能大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逐步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创新“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通过制度管理和机制激励,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计划,学校逐步建成了五支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品牌教师队伍、教科研教师队伍,同时有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五个对接”的目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

1.构建中职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1)形成教师专业化建设的“125”模式。“1”是指:突出一个标准――教师专业化标准。“2”是指:把握二项主题――教学专业化和教师培训培养专业化。“5”是指:掌握五种能力――持续学习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持续学习能力:职业教育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够胜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形势,所以必须有持续学习能力。

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实现“教育教学界”和“专业技术界”的跨界,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手段使用能力: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设计,将其转变成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有效。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掌握这种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控制能力:中职生并非智力低,只是智力类型不同,这一类型的学生身体、动觉智能较高,这注定了他们对一般教学方式的适应性较差,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能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这一能力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成长的标志性能力。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针对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才能获得不断进步。

(2)构建了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模型。根据对教师五种能力的分析,项目组构建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整体能力结构模型如下图:

通过该模型,不难得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经过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要培养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这是教师成长发展首先要具备的能力;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教师向专业化成长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教育的教师实现“跨界”,教师的三种能力在这个阶段都得到明显提升;最后一个阶段是升华阶段,在教师专业化培养过程中,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与磨炼之后,教师的能力应该要得到升华,不仅会做、会教,而且开始反思、总结、创新。

(3)形成“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了解教师各个阶段的所需,做到培训培养能有的放矢。成长记录包括:教学督导记录、学生测评记录、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科研记录、教学质量量化考核记录。同时建立相对应的激励和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人,落实激励的举措,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保证队伍建设的质量。其中教师考核依据主要是《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人员教学质量考评及津贴发放管理的试行办法》。

2.出台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培养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评选与奖励五星、四星级教师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使用管理的试行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外出学习培训补助与加班、用车补助的管理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开展专业教研部间业绩考评奖励的试行办法》《关于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和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考核奖励办法》《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职工出国学习培训及考察经费分担的规定》《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关于教学督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3.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

建成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教师成长培训工作室”,构建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培养途径。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文件,主管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包括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学设计大赛和说课比赛、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帮助教师等等。

项目组编写了校本教材《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教程》,该教程把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技能提高很快,接受培训的青年教师易学易懂,实用性更强。广大教师通过教师成长工作室的运作,参加校内外各种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法和专业技能,教师在培训中找到了“如何教”的答案。

4.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

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项,获奖校外奖励16项,公开184篇,获奖论文175篇,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设计与说课奖励60项,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由之前的20.3%提高到26.5%。目前学校已培养专业带头人20名,培养骨干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从四年前的54%提高到现在的80.3%,评选出“五星级”教师6人、“四星级”教师24人。专业带头人在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教学及督导、科研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

在构建“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管理模式,形成“125”教师专业化标准,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体系。

参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研究成员先后参与编写了教材《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广西科学出版社)、《职业教育教学法实用教程――教师培训专用》(校本教材);撰写了论文《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探讨》,并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实践和创新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模式――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获广西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在核心期刊《课程教育研究》上;论文《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研究及建议》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论文《提升教科研能力,中职名师成长长的必经之路》发表在《广西农机化》上;论文《执着杏坛,乐于奉献――论“中职名师”应具备的特征》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上;论文《浅谈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与实践》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在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论文《关于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获2013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五、影响与评价

1.在校内推广应用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学校从制度建设和完善到实施“双师型工程、名师工程”,开展了“星级教师”评比,采取教师到企业锻炼、国内外、校内外进修培训,参与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多项措施,使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教师业绩考核、教科研工作、技能比赛等工作中,学校积极推行“成长记录―机制激励”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科研水平稳步递增,近三年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大赛指导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13年学校被广西教育厅授予“广西第三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下表是学校近三年参加各种校外比赛的成果总数汇总,明显呈递增状态。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项目组所起的作用

教学获奖统计 180 340 488 577 989 致力于推动“成长记录―机制励”,为提升教师的积极性起到积极作用

2.在广西区内的推广应用

(1)项目成果――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成为广西区内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建设交流学习的模板。建设期内,成果为广西中医学校、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防城港理工学校、贵港职教中心等近10所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模板。

(2)对校校联合办学的带动作用。在与学校联办的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桂林平乐县职业学校推广项目教学法教学,有效推动了联办职校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与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利用我们的教师专业优势,共同交流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体会,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3)对校企合作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2010~2014年,学校新建校内实训室12个,扩建校内实训室6个,新建校外实训室11个,专业教师为本地企业编写培训教材5种。

3.在广西区外的推广应用

建设期内,湖北宜昌机电工程学校、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专程到笔者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教师专业化建设管理模式。

六、一点建议

专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设计学专业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支撑,设有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将科技与美学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瞄准都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方向,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以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设计史论课程为主,重在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二年级全面开展设计必修课程,为三年级的实践课题设计打下基础。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命题设计为主,或假设命题,或进行实践课题设计,在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设计方向。四年级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用一年时间进行毕业创作。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能培养学生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但缺少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能够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院改善课程结构的需求。

三、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方案

文化创意课程是配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与指示所做的课程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创意的基础理论、服务体验、知识经济、体验设计、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理念,重视思维和观念的提升,最终整合设计相关知识。据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初步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表1、表2)。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四大类。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从本科一年级开始。首先,在低年级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增设平面设计表达、立面设计表达、符号与形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和创意思维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能帮助两个专业的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基础素养,使其对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级课程在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中增设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与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对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进行尝试与实践。最后,三年级课程的建构从文化创意整合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素质训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判断、理解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穿插文化资源考察、绿色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沟通与传达、行销导论和创业规划六门课程。这六门专业选修课程各具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考察课程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绿色设计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策划与管理课程聚焦于分析产业市场定位策略、行销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管理问题等;设计沟通与传达课程使学生透过设计进行表达、沟通和说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设计传达的各种方法、技术与步骤;行销导论课程一方面介绍行销的概念与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规划与执行、统计和解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创业规划课程是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而开设。这六门选修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准备。以上课程的重新建构,反映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更新设计学专业教学时所做的努力。

文化创意课程建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整体课程设置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设计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层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创意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地穿插于设计课程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二是突出文化创意课程在设计学专业背景下的特色与发展方向,丰富了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文化创意课程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新体系。

作者:夏丽君 陈梦雪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学源流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

[2]杨先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3(2).

[4]陈楠.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J].装饰,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