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

专业博士论文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1.数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数学专业开设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方案与实施 

4.培养数学专业师范生TPACK的实验研究 

5.数学专业英语的词汇句法特征及其翻译 

6.对数学专业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 

7.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误区及解决途径

8.数学专业拓办金融数学方向教学改革的探索

9.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0.地方高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11.数学专业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12.麻省理工学院与北京邮电大学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1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众化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4.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调查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15.目前高中数学教改现状及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研究 

16.影响地方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查 

17.地方院校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18.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9.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以高中新课程为视角

20.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实践

21.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昌吉学院数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及对策 

23.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4.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25.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探析

26.地方本科大学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7.新课改背景下数学专业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研究

28.理工类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探析

29.新疆高等师范学校数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以昌吉学院数学系为例

3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31.浅谈数学专业学生阅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方法

32.依托数学建模竞赛 提升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33.提高数学专业学生考研成绩的几点体会 

34.数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35.普通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英语》教学调查研究 

36.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建设教学改革探索——浅谈在高校数学系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

37.西部地区金融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8.金融数学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39.论新课改视阈下的数学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

40.面向就业的高校数学专业建设研究 

41.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42.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43.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导论课的实践与思考 

44.数学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5.基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实验课程研究

46.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数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7.对金融数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

48.高校数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结构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为例

49.谈数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50.《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高师数学专业课程改革  

51.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专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 

52.如何搞好普通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英语教学之探讨 

53.面向21世纪师专数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54.数学专业拓办统计与金融数学方向的教学改革 

55.高师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构想 

56.高职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57.数学建模与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58.地方高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9.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数学实验教学内容研究 

60.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61.数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模糊评判模型  

62.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63.数学专业分类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4.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65.关于幼儿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 

66.西藏高校数学专业英汉双语教学的研究——以西藏大学数学专业为例

67.数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  

68.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69.大数据时代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培养研究

70.数学专业双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71.河北省数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72.数学专业“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探讨  

73.数学专业培养金融人才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74.师范类数学专业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75.MOOC发展与数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

76.地方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现状及对策

77.地方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78.民族师范类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教学研究

79.高校师范类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80.地方院校数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量化分析 

81.基于MS-EEPO有效教育的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82.对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3.构建学习产出新体系以加强数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84.数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研究

85.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以保山学院为例

86.高校数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基于“抽象代数”的双语课程改革实践

87.地方综合性高师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88.数学专业学生在数据分析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

89.新疆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

90.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91.关于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史知识的调查与研究

92.关于提高我校数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研究

93.利用累积logistic混合模型研究考研因素对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94.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培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95.数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 

96.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探讨 

97.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98.大学数学专业课程教与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99.数学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00.数学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01.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对本科数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102.金融数学专业“概率论”课程教学例题选题研究

103.数学专业大学生学习心理与兴趣调查研究

104.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目标与内容

105.关于增强非师范数学专业就业竞争力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106.关于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性问题提出的研究 

107.数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108.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讨

109.高校数学专业学生作业抄袭原因及对策分析

110.金融数学专业实变函数教学方法探析

111.师范类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2.数学专业师范生基于GeoGebra的动态几何教学能力培训 

113.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数学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114.本科生数学专业英语教学问题研究

115.关于完善数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考

116.大学非数学专业数学类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改革

117.高师专科数学专业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118.“数学建模”在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19.高校数学专业全程化、分层式实践教学探析

120.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

121.刍议金融工程与金融数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122.数学专业设置交叉学科课程的研究

123.地方高校数学专业课程国际化探讨 

124.论经济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和谐发展战略

125.基于SPSS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成绩分析

126.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实践性教学研究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经理人员; 薪酬; 公司法

【摘要】 理人员薪酬问题上的角色。由于现代公司法对于公司机关权力的安排,股东对于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质疑其实是在拷问公司董事会的相关决策。司法机构应股东的请求介入此问题事实上是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进行审查。然而,法院并非作出会计博士论文此方面判断的最佳角色,由股东来判断经理人员的薪酬是否合理是更为妥当的。因此,司法机构虽然无法完全推托自己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角色,但是其不情愿、迟疑和保守的态度是毋庸疑问和可以理解的。第五章主要讨论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结构变动带来的会计处理问题。

2会计流程再造的集成网络财务系统研究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 流程再造; 流程评价; 作业成本法; 事件驱动; rea会计

【摘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新变化。面对挑战,会计界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会计的变革,但是“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迅速发展的经营管理革命相比,在财务与会计领域所发生的革新落后了一代(thomas walther,1997)”。制约着会计变革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会计流程。在传统会计流程下,即便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只是传统流程的自动化,会计实时控制观在企业无法得以落实,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因此,如何借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管

3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

【关键词】 企业兼并; 实证研究; 产业效应; 经济效益; 转轨经济

【摘要】 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借助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和数据包络算法等相关工具,基于过去十年企业兼并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针对我国企业兼并产业效应的时机、动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创新性包括:(1)企业兼并时机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与宏观经济和经济自由度具有正相关性,而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在产业层面,资本密集型和tobins’q较高的产业发生企业兼并的频率较高,而产业成长性和产业收益率对兼并频率没有影响。(2)企业兼并动机的

4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理论; 激励机制; 员工分红入股; 股票选择权

【摘要】 方面,或许可增加建立「外部稽核制度,不但厘清会计师之查核责任,亦加强舞弊作假之吓阻及防范,在诱导方面,应以恰当的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做决策时,不只着重短期策略,对中、长期之未来利基亦应考虑入经营决策中。现在各公司皆以公司之每股盈余做为奖金、升迁、调薪、分红或认股权之绩效评估中心,以至经营者专注当期公司的每股盈余,在执行决策时,偏向于当期或短期有利的策略,常造成危害中、长期或永续经营的影响,甚至扭曲或造假会计报表。本论文认为应重新建立照顾到短、中、长期经营的绩效制度,并与短

5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化; 知识资本价值; 知识资本产权; 股票期权

【摘要】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价值与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01bjy030)的研究成果之一。知识资本,即知识转化为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资本化,体现了知识资本对产权与合理报酬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对知识资本主体的吸引与激励;降低了企业所有者的成本,并解决了内部人控制问题;遏制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本文在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的大量文献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资本形成的前提基础和环境条件以及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实现手段,并从知识资本化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知识资本的含义,

6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性寻租行为研究

【关键词】 制度; 寻租; 制度性寻租行为; 整体性制度安排

【摘要】 论界已经提出了众多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寻租所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市场秩序的混乱、社会诚信的丧失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影响等一系列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分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提出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的实质是制度性寻租行为。因此,对国有企业寻租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产权制度、融资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成了国有企业寻租行为的制度根源,必须通过整体性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对寻租问题的有效治理。

7中国会计制度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 经济体制; 会计制度; 产权制度; 会计准则; 公司治理; 会计目标

【摘要】 本文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的论述为直接理论基础,对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首先立足于经济与会计的发展关系,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演进、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制度也相应地从计划经济型会计制度经过有计划商品经

8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问题; 剩余所取权; 合谋; 内部人控制问题治理

【摘要】 在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改造。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下放,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在1994 年经青木昌彦以内部人控制的命题提出后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比较明显地体现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通

9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经理人员; 薪酬; 公司法

【摘要】 理人员薪酬问题上的角色。由于现代公司法对于公司机关权力的安排,股东对于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质疑其实是在拷问公司董事会的相关决策。司法机构应股东的请求介入此问题事实上是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进行审查。然而,法院并非作出会计博士论文此方面判断的最佳角色,由股东来判断经理人员的薪酬是否合理是更为妥当的。因此,司法机构虽然无法完全推托自己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角色,但是其不情愿、迟疑和保守的态度是毋庸疑问和可以理解的。第五章主要讨论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结构变动带来的会计处理问题。

2会计流程再造的集成网络财务系统研究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 流程再造; 流程评价; 作业成本法; 事件驱动; rea会计

【摘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新变化。面对挑战,会计界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会计的变革,但是“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迅速发展的经营管理革命相比,在财务与会计领域所发生的革新落后了一代(thomas walther,1997)”。制约着会计变革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会计流程。在传统会计流程下,即便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只是传统流程的自动化,会计实时控制观在企业无法得以落实,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因此,如何借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管

3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

【关键词】 企业兼并; 实证研究; 产业效应; 经济效益; 转轨经济

【摘要】 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借助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和数据包络算法等相关工具,基于过去十年企业兼并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针对我国企业兼并产业效应的时机、动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创新性包括:(1)企业兼并时机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与宏观经济和经济自由度具有正相关性,而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在产业层面,资本密集型和tobins’q较高的产业发生企业兼并的频率较高,而产业成长性和产业收益率对兼并频率没有影响。(2)企业兼并动机的

4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理论; 激励机制; 员工分红入股; 股票选择权

【摘要】 方面,或许可增加建立「外部稽核制度,不但厘清会计师之查核责任,亦加强舞弊作假之吓阻及防范,在诱导方面,应以恰当的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做决策时,不只着重短期策略,对中、长期之未来利基亦应考虑入经营决策中。现在各公司皆以公司之每股盈余做为奖金、升迁、调薪、分红或认股权之绩效评估中心,以至经营者专注当期公司的每股盈余,在执行决策时,偏向于当期或短期有利的策略,常造成危害中、长期或永续经营的影响,甚至扭曲或造假会计报表。本论文认为应重新建立照顾到短、中、长期经营的绩效制度,并与短

5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化; 知识资本价值; 知识资本产权; 股票期权

【摘要】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价值与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01bjy030)的研究成果之一。知识资本,即知识转化为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资本化,体现了知识资本对产权与合理报酬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对知识资本主体的吸引与激励;降低了企业所有者的成本,并解决了内部人控制问题;遏制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本文在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的大量文献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资本形成的前提基础和环境条件以及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实现手段,并从知识资本化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知识资本的含义,

6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性寻租行为研究

【关键词】 制度; 寻租; 制度性寻租行为; 整体性制度安排

【摘要】 论界已经提出了众多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寻租所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市场秩序的混乱、社会诚信的丧失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影响等一系列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分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提出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的实质是制度性寻租行为。因此,对国有企业寻租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产权制度、融资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成了国有企业寻租行为的制度根源,必须通过整体性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对寻租问题的有效治理。

7中国会计制度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 经济体制; 会计制度; 产权制度; 会计准则; 公司治理; 会计目标

【摘要】 本文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的论述为直接理论基础,对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首先立足于经济与会计的发展关系,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演进、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制度也相应地从计划经济型会计制度经过有计划商品经

8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问题; 剩余所取权; 合谋; 内部人控制问题治理

【摘要】 在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改造。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自的逐渐下放,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在1994 年经青木昌彦以内部人控制的命题提出后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比较明显地体现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通

9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效率研究的一个视角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 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 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1.2014年我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招收2名该计划博士研究生。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经济学院、财经研究所、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学习年限为四年。

三、招生专业见专业目录。

四、招生名额

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0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50人左右)。录取时将视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同等学力者;

同等学力者须符合获得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修读过硕士生的主要课程,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13年10月31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通过者,考试成绩无效。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报名手续。

六、报名手续

1.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网上支付报考费)下载并递交报考登记

5

表查询报名成功与否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初试资格审查(仅针对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复试、递交相关材料。

2.网上报名: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3年11月20日至12月31日通过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yz.sufe.edu.cn/)在线报名。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递交报考材料:

报考者应于2014年1月15日前将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特快专递、挂号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上支付未成功的考生将报考费(250元)通过邮局汇款或直接交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按放弃报名处理。

4.资格审查: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携带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②准考证、③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带研究生证原件;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携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于复试前来我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请查看网站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七、考试与评价

1.初试:初试科目为外语、两门业务课。初试科目均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总分共300分。初试将于2014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复试:由招生院(系、所)自行组织,包含学术水平考查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考查以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

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过程中需加试: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及两门硕士学位专业课(笔试),其中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统考经济数学(运筹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结论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考生应于复试前提交以下材料:

(1)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的推荐书(由推荐人密封并签名);

(2)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3)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部)证明;

(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含正反面);

6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它研究成果证明;

(7)其他获奖证明或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材料。

以上材料请自备底稿,恕不退还。

4.体检

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考生应在初试结束后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体检报告于复试阶段提交。

八、录取

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复试合格考生,综合考生申请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拟录取名单。

对在报名或考试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还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九、学费和奖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自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我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资助办法,并及时公布。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院(系、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十、有关招生培养改革的说明

1.2014年我校继续实行按专业或按门类(经济学院部分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学习一定期限或经综合考试进入论文阶段后,再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或导师。

2.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会计学院招生培养上采取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经济学院、会计学院2014年继续试点“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详见《经济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和《会计学院2014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

3.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02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的02 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依托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金融行业的应用需求为导向,借助实验室丰富的数据库、分析与仿真工具等支撑环境,依托实验室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应用研究项目,培养金融、信息交叉领域的优秀人才。具体事项请查询《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招生简章》。

4.商学院借鉴国外商学院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培养模式,自2014年起招收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层次进行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

7

体事项请查询《商学院2014年招收攻读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简章》。

5.学院采取的其他招生培养改革措施内容如下:

(1)经济学院

①各专业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培养,入学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其中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四专业按“经济学”门类招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②指导教师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2名为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③ 博士生自二年级开始,须参加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午间seminar,并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

④博士学位科研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鼓励博士生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内期刊,具体考核标准见经济学院相关规定;

⑤培养过程中实行博士生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资格考试。如未能按规定通过资格考试,将被取消博士生资格,具体见学院相关规定。

(2)金融学院

①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

②金融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方向、信用管理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多门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和学院组织的博士论坛;

③博士生由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导师小组至少包括三人,其中第一导师由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其他成员可包括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

④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金融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⑤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金融风险计量与控制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①自2010年起,博士生培养实行四年学制,加强了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②对博士生培养实行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委员会一般由2-3人构成,其中一位为该生导师,其他成员为本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本院教师。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制度将大大增强对博士生的指导力量;

③在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上,弱化了论文数量要求、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具体考核标准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8

④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具体参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相关文件规定。

(4)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①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按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博士初试报名,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复试和录取,报名阶段报考专业仅供参考;

②除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外,其它专业和方向实行统一培养,招生阶段不确定导师,入学一年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论文指导小组一般为3人;

③金融信息工程专业金融智能决策支持方向由我校的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实验室牵头进行培养。

十一、其他

1.2014年我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有关规定招收2名该计划博士研究生。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符合专业需要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在生源选拔中,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统一考试。为保障考试的公正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出卷及改卷规则。同时制定了新的硕博连读选拔制度。规定只有高级宏观经济学(I)、高级微观经济学(I)、高级计量经济学(I)三门统开课程平均成绩为全院前20%的硕士研究生,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硕博连读生的选拔。这些研究生报名之后,第二年必须修完统开博士生平台课程,并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做出一个研究计划,提交专家委员会进行匿名评审和公开答辩,并比例淘汰后,才能入选硕博连读生。

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中,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为硕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并把前三门作为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学位课程。为博士生统开了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并把前三门作为学位课程。为保证博士生能学好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规定所有博士生必须通过开设的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能通过者,则必须补修,并规定,如果博士生在学期间不能通过这些硕士课程,不得申请博士学位。

第二,对两级平台课程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理。硕士课程采用了国外大学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博士课程专门请了海外大学学术造诣高,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教学上,实行学大纲、材、统一试卷、统一密封、流水改卷。

第三,加强了博士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了大量的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会等也积极组织了各种学生学术活动。

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中,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由学院统一组织双盲评审。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即把目前所能搜集到的全国经济类博士生导师600余人的名单作为专家库),并编制了随机抽选评审专家程序。

经过这几年对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在博士生培养中取得初步成效。

1.入学生源质量有所提高。统考使入学新生具有大致相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为后续的高级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年实践证明,实行入学考试按一级学科统考制度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

2.进行的硕士和博士两级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建设,开拓了博士生的视野,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全国专家库基础上的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不但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而且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首先,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明确。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明确提出其指导思想是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即在国际化思想指导下,鼓励博士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通过国际交流与竞争了解自己的差距;在规范化思想指导下,要求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语言、方法要规范,既要有综述也要有数据;在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在博士生教育中尽量培养博士生解决现代问题的意识;在本土化思想指导下,强调博士生教育是为了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几种思想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其次,结合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解决,即从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这三个要素环节进行改革。在生源选拔上强调入学考试实行博士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院统一考试,同时改革硕博连读选拔制度。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借鉴美国经济学博士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标准化课程教学,形成了以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为核心的硕士和博士两级平台课程体系,为博士生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启动了全国专家库,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制度,严格了博士学位论文标准,提高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希元.当代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徐 平(1975-),女,辽宁铁岭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7篇

 

一、环境法博士生培养之特点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的培养要求。比如本科生的阶段,应当主要强调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硕士生的阶段,应当更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在博士生的阶段,学生一般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群体,除了需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外,培养其学术科研能力是最主要的目标。

 

环境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二级学科,其博士生培养相对于法学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也具有以上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明显的“实践导向”性 ——必须紧密结合实践,以“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研究目的。因此环境法博士的培养,要兼顾“理论”与“实践”。这就决定了环境法学博士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

 

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已有二十年,但整体效果仍不理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历次全国法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是国内较早设立环境法博士点的法学院系,因此通过对其培养方案进行考察、反思,将有利于提供普遍性的借鉴。

 

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每个招生年度都会出台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笔者在2010年9月入学时,也收到了学院教务下发的《法学院2010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含环境法的具体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笔者入学前、后年的方案相比,在细节上或有区别,但大体保持了稳定。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内容共分十一项,它们分别是: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及主要培养环节学习进度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格考试;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和学术: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这十一项中,除了“适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等目标性、概括性规定外,其余项分别以强制、非强制要求两种方式,对环境法博士生的课内、课外培养进行了规定。

 

根据以上培养方案的规定,一个已正式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一般来说需要在3年内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任务—— 其中第一学年需要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第二学年之初,在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后,教研室会组织论文开题,之后博士生即进入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过程;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末,环境法教研室将组织博士论文的“预答辩”工作,博士生将根据“预答辩”中老师所指出的问题,继续完善博士论文,并预备第二学期5月份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如顺利通过答辩,则将获授博士学位。

 

上述3学年的安排可谓紧凑。在此期间,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除了必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外,还应当修满包括公共课、方法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在内的23个课程学分并通过考核,应当在学校承认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至少2篇的学术论文,并应当通过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的,将无法顺利毕业。除了这些强制性规定外,环境法的博士生还可以进行许多自主学习安排,比如积极争取国外联合培养机会、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自主申请学校研究课题、努力发表更多学术论文,等等。

 

由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区分课内、课外,区分强制、非强制,因此博士生的最终培养质量,一方面固然与培养方案有莫大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博士生在培养方案“管辖”之外的个人能动性密切相关。

 

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之评价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博士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掌握本学科领域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可以说,这一目标囊括了政治、道德、专业素养等全面的要求。虽然尚难看出这一目标是否能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跻身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的自身定位相符,但可否实现这一目标,却是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价的首要依据。

 

从整个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形式和程序均规范、完整,对于3年的学习期而言,它强制要求的任务量适中,而培养内容也体现了较高的针对性,比如要求完成的23个课程学分中,环境法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文献研读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前沿问题研究、能源法等专业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给专门教授环境法专业知识提供了较大空间,体现了将培养重点集中于环境法的“专业性”要求。如果能严格按照该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任务,那么中国人民大学的环境法博士生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培养目标。

 

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笔者认为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在教育部2004、2009年两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应是“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但是从培养方案本身,尚难看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是“高标准、严要求”的。比如除了通过论文答辩外,博士生只需要修满学分、发表2篇论文、通过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即可顺利毕业,这相对于更为“高标准、严要求”的兄弟院校,可能还是宽松的。

 

2.专业课程设计有待优化。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的博士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包括环境法方法论、环境法学主文献研读、环境法学前沿、法学方法论、法学前沿等,它们涵盖了方法、文献、前沿课几大类,因此结构安排基本合理。但是目前这些课程的功效并不明显,比如其中的方法课,由学院开设的“法学方法论”主要由本院各学科教授进行“讲座”式大课教学,而“环境法方法论”的授课体系也尚未成熟,博士生其实很难从这些课中领会一套明晰、行之有效的研究 “方法”;此外专业文献课对基础、经典文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其实不利于扎实学科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培养针对性,有必要优化课程设计。

 

3.“教学相长”的格局仍未形成。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博导、一位硕导。虽然教师人数少,但却需要同时为本科、硕士、博士生开课,此外还必须指导学生论文等等,可谓任务繁重。但是如果教学任务过于繁重,确实不利于老师们更游刃有余地安排教学、科研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们更好地从老师长年的科研沉淀中充分汲取知识精华。因此确实有必要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4.培养及考核机制仍流于形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博士生培养进行强制要求并直接干预的有三个事项——修满课程学分、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其实鲜有学生因未修满学分、未通过资格考试而无法毕业,因此这两个机制恐有“流于形式”之嫌。较有实质意义的考核机制其实是论文答辩,但由于论文答辩已到培养“末端”环节,万一学生无法顺利通过答辩,那么学院即便想再加大培养力度,也已经有些“于事无补”。因此如果学生培养质量不佳,那么培养及考核机制流于形式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5.自主学习的引导机制仍然不足。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固然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学院的考核机制密不可分,但在3年时间里,毕竟仍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与每个学生的自觉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学习氛围有关系。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方案中,在强制考核机制之外,对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引导学生们“勤学、好学”的良好学风的生成,其实关注不够。这必然直接影响大环境中学生们的求学状态以及最终的培养质量。

 

以上问题如不解决,固然可能无碍于方案“目标”之实现,也无碍于博士生们顺利毕业,但如果要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必然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四、如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

 

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水平,近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改革,比如限制招生人数、限制在职人数、更注重考生综合科研能力等。相信这些举措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但是为了更具针对性地应对分析指出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更注重培养质量。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的培养除了仍未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外,更在一些重要培养及考核机制上“流于形式”。因此,形式规范固然需要继续坚持,但在此前提下,仍然需要注重培养品质。真正高质量的博士生培养,可能并非在于是否修满学分、是否通过候选人资格考试、是否记诵了更多知识点,而主要在于是否开拓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是否在学风做派上更为严谨和扎实、是否提高了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如果答案为“否”,那么就无异于是在“低水平重复”前阶段教育。因此,在继续完善培养形式的同时,应当更为注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2.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更好地结合。针对目前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改革目前法学院内的“讲座式”大课教学(尤其是方法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小班,由多位较为固定老师分班讲授,再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授课班级;此外环境法各专业课也可以继续优化,方法课的授课体系应当更为成熟,并真正能够将老师们多年的科研经验传授给博士生,此外环境法主文献课应注重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以及 “分析、利用材料”的能力,而非仅仅开阔视野。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考虑在专业内、兄弟院校之间开展“环境法博士生沙龙”等活动,努力培育优良学风以带动博士生的学习质量。

 

3.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科研参与度。从各方面考虑,如果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就有必要考虑减轻教师负担。由于笔者硕士阶段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专业,因此发现博士生与硕士生,甚至与本科生的课程之间多有交叉,因此对于一些较为灵活的课程,比如热点前沿课,其实可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统一开设,在强调博士生主导、主动的前提下,一个班里既可以有博士生,也可以有硕士、本科生,思维灵活的本科生、具有专业基础的硕士生、需要追求精专的博士生之间,完全可以互动、互助,也可以避免因为授课重叠而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但是除了前沿课之外,基础理论课、文献课等“精专”课程,仍然应当坚持博士小班授课,在这些课程中,要强调博士生的参与程度,比如要求开展专题研讨、专题演讲等等。如此,才可以使“教、学”都更精炼、更分层次、更灵活。

 

五、结语——关于完善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的启示

 

以上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博士生培养方案所做的评介,难免不全面、不深入。但是该方案存在的优缺点,能折射出当前我国环境法博士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唯有继续立足于环境法学科的特性,继续在各环境法博士点培养方案中贯彻质量要求、促进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促进“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方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环境法博士培养的质量。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8篇

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世纪后期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掌握实用性技术的人才,开始出现以传授职业技术和知识、培养现代职业技术工人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教育类学校。建国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系模式、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直至90年代国家明确提出要建设新的职教体系的建设目标。职业教育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许多有异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如表1)。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迅速成长,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学领域出版的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如《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以及成立的相关管理机构和学术组织,都标志着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在我国开始起步。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将职业技术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华东师范大学于1987年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198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1世纪以后学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1年开始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由于对博士研究生课程安排、需要掌握知识、能力及毕业论文等方面有着比硕士研究生更高的要求(如表2),使得此后职业技术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精细化和专业化,逐步进入反思与多元化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研究始走向成熟,较为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制度雏形已基本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科研力量薄弱、人员学术背景单一逐步进行研究队伍结构优化;研究内容由最初仅限于教育领域逐渐进行拓展进而出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这些变化都丰富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增强了其学科包容性,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传统而规范的学科培养平台,但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领域中独立而深刻的研究著作仍很少见,研究热点缺乏新意,缺少原创性研究成果,和成熟学科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因此探讨和研究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考核三大要素。

1.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决定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是整个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博士研究生教育内容确定、模式选择与构成和培养质量及评价,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直到现在博士点大都设在师范院校或综合院校的教育学院,所进行的研究大都偏重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面,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强调其教育学属性。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熟悉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了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毕业后能独立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与决策咨询工作。”这个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教育学属性,忽略了它还应该包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从而造成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都是移植、参照或借鉴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而缺乏能够真正反映职业教育本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的创新型理论。

2.培养过程(1)招生选拔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定位在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大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进行初试的专业科目都是教育学的相关课程(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政策与管理、职业教育学等)。这种考核方式使理工科学生在入学考试中的竞争力不强,考试对理工科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笔者统计了近三年(2010~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学科背景(如表3),发现所招收的博士生大都是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学等文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这会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学“将教育与技术相结合,研究技能型人才特征与培养规律”的要求难以实现,博士生培养只能采取纯学术理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重点只能从教育学和文科角度展开而缺乏技术背景支持。这种招生选拔方式忽略了职业技术教育学自身的特点,比较侧重职业技术教育学在教育学原理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它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培养出的博士研究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对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8]。(2)课程设置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博士点大部分设在师范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教育学院,因此所开设的博士生课程大都具有鲜明的教育学特色,比较注重对教育学基本原理的掌握。课程设置中除了学位公共课(政治、外语)由学校统一组织授课外,其它必修课及选修课基本都是与教育学原理及理论密切相关的传统专业课程,方法论课程不多,很少涉及职业教育中具体的专业和教学内容,对仅有文科背景的博士研究生也没有规定必需选修其它院系的技术性专业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容易使学生的研究领域长期局限在教育学的狭小范围内,无法拓宽视野,很难在研究过程中将教育学原理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做出创新性贡献。(3)教学方式目前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对博士生的教学方式偏重采取课堂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学年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授课,偏重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也有老师采用给出研讨题目,学生选择主题课下准备、课上阐述的教学方式,还有的老师鼓励学生参加学术前沿探讨、专题讲座、各种学术会议等,鼓励他们在不同规模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并与同行的前辈及同辈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方式都能有效锻炼博士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敏锐好学的素质。但由于缺乏技术性背景知识使他们很少有机会进行职业教育实践,他们研究的问题通常只停留在教育学理论层面,而无法兼顾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性、技术性特征,无法真正接触、全面了解职业教育。第二学年开始多数学生只埋头于自身研究的问题而很少关注他人,缺乏共同研究讨论的机会。因此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方式单一僵化,所研究的课题也大部分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与教学实际相结合。(4)导师指导在我国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中报考者会事先指定报考的导师姓名和研究方向,博士生考核成绩合格被录取后会由导师负责指导和监督他在校期间的学习,导师承担着“评审员”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Murphy,2007),包括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指导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等。在这种培养方式中,博士生从开始学习直到毕业始终都由同一个导师指导,由于导师的精力有限,经验有限,精通的研究领域有限,因此容易造成指导过程中指导形式单一、指导频次少。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生导师大都是教育学学科的教授和专家,比较擅长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偏重教育学方向,这种导师指导方式一方面使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可以在教育学原理方面做得很深入,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博士生由于缺乏了解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机会难以博采众家之长,最终所培养出的博士往往“专”而不“博”,完成的学位论文也往往无法突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与教学实践相脱节。

3.培养考核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考核方式主要是学位论文,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要求至少用两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选题要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能够解决职业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鼓励理论研究与实例验证相结合。论文内容应能够反映作者对理论基础的掌握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大多数博士点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在读期间要有一定数量(通常为2篇以上)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博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容易造成论文数量多但创新性不高的结果。

三、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的几点建议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某领域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学自出现之日起就与教育学和技术学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它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所培养的博士首先应该满足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学术功底和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能够对现代教育科学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灵活运用,并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由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还应该具备职业性、技术性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某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种开放程度较高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目标上除了强调对一级学科———教育学的“专”以外,还须兼顾其专业特色而加大对“博”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熟悉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前沿理论和最新成果。能够结合技术领域的专业特点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及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在培养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博士之外增加有技术背景的跨学科博士的培养是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

2.采取灵活的招生制度生源的选拔过程直接决定着博士生的质量和特征,它是博士培养过程的起点。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时它也是一门包含丰富内容的综合类学科,在创设之初就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性,每个学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与思维方式,因此需要以多种学术视角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进行研究,不仅需要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文科类视角,也需要专业技术等理工科研究视角。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对教育学科目的侧重比较容易造成录取的学生专业来源比较固定、掌握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掌握知识过于理论化。为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我们应该增加招收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招生选拔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理念,探索多种招生录取途径,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导师在招生的过程中把好面试关。适当地增加有理工科背景的博士生录取比例,鼓励理工科硕士或具有同等学力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源专业背景多样化,使跨学科博士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发挥理工科专业背景优势,从教育与技术等多个视角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进行深入综合研究,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学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3.合理的个性化课程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兼有教育和技术的双重特点,需要加强对跨学科博士的培养,而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方案都是基于本科———硕士———博士连续性的假设制定的,没有考虑跨学科博士培养问题,这使跨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的培养遇到重大挑战。比如从理工类跨学科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博士,教育学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他们进入新的领域面临思维习惯转换、科研能力调整等诸多问题。所以首先导师应该接受不同学科学生由于各种学科背景所带来的隔行如隔山的客观现实,提高对跨学科博士个体差异的关注度,针对每个跨学科博士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指定补修的教育类专业课程,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综合性,教导学生将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使跨学科博士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进展。对于没有跨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也应该选修一定数目的技术类专业课程以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扩充自身的学术视野,最大限度地扩展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4.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大量使用项目式教学和行动教学方法,这就使跨学科博士有机会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背景优势,亲自参与职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从中深刻领会职业教育是一门“做中学”的学问。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首先对跨学科博士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学科的学术训练,包括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理论和学科发展动态以及对教育学科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方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让跨学科博士学习改变曾经的单一、静态、线性思维方法,学习利用多元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学会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这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将会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快速发展,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和有价值、创造性研究成果的出现,最终形成学习———实践———研究探讨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培养方式。同样对于没有跨学科的博士生来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面的研究时,为了增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应该尽量争取到生产一线或教学一线进行实地调研的机会,比如可以对某种特定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市场调查,也可以安排博士生在职业教育院校或研究所做助教或助研。

5.导师组或导师团队联合指导方式职业技术教育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对象具有教育学和专业技术双重特点,传统一对一的导师指导模式已很难适应学科发展要求。为满足其跨学科的研究特点,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学科和其它学科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鼓励导师参加交叉学科中心、项目和研究工作,带领博士多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让博士多与学科带头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其他导师交流合作;另一方面要增加校企合作,完善对校外专业人士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以形成由多名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导师组成的导师组或导师团队,使博士生可以在不同领域获得更多的调研及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博采众长,增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参与科研———获得指导———提高能力”的培养链条,保证学科培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避免将博士生培养变成狭隘的专业培训,以做到“博士要博”。导师与博士生在合作期间为实现特定的学术目标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形成师生相长关系。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博士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但由于导师在学术领域内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必要时也应该对学生加入一定程度的强势指导,当然这也是以沟通为前提的,导师也应该一定程度考虑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导师指导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并适当增加与博士生见面交流的机会,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合作过程中导师应以培养学科继承人的情怀培养博士生,避免雇佣关系,建立正确的科研规范,在学科集体中形成一种公正、团结和奋斗的氛围。

四、结语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9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 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导的指导下,能够自己选择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能够提供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 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博士生;学术论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审查其理论水平?国内高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仅仅依靠课程考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全面的。张光进等人的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基本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3]。也就是说,通过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检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要求博士生将学术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核心期刊在审稿时更重视论文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请的审稿人均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3)核心期刊的发行量相对大一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和同行业读者。博士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炼而成,如果课题本身缺乏理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内容不是本学科前沿,就很难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称为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从不同的侧重点收录世界各种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其中,SCI在收录、统计和评价时,也关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高水平和学科前沿的学术论文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如果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够被三大检索(或其中部分)收录,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该博士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在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1]

3、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

博士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大多数时间,其学术交流范围是在指导教师和其所处科研团队内部。基于研究课题的不同,部分参与大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范围也非常有限。事实上,科学研究是比较忌讳闭门造车的。长时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和反面因素。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研究人员会通过阅读大量的与自身从事课题相近的文献来推动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学术论文在公开发表的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甚至合作的桥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则因为公开的范围有限,公开时课题研究已经基本结束等原因,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学术论文在众多同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学术监督作用。常见的学术失范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都会因为学术论文的高度公开而暴露在阳光下。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学术造假行为,最早就是其在高关注度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被发现并揭发的。

二、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整个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汇总,学术论文则是这个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中,创新点的凝练。国内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有若干个创新点,并且将这些创新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的成果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如同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学位论文就是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将这些芯片组合成高性能的计算机。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曾撰文,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攻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作为博士生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是得到了写作论文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然后你在冠名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抢得了先机。”[2]印证了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博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中,发现评价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附带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目前公认的国内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代表,其都对应发表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研究机构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期刊数据来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与通讯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这也证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如此天经地义,为什么业内人士对于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会有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攻读学位有限的时间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间存在矛盾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将学术论文撰写和博士生的课题研究剥离开来思考的,忽略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攻博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想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就必须涉及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4]刘朝晖在对西南交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攻读博士学位时间超过5年的博士生,不仅人均数有所增加,并且学术论文的国际认可度也有显著的提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从撰写到投稿、审稿和刊登,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博士生的正常学习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因就放弃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显然不太合理。对我校近几年授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就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言,制定在读期间超过4篇/人的最低控制标准,既不难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则无法从制度上纠正博士生急于毕业拿学位的功利心态。[5]

2、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将发表学术论文当成了任务去完成。发表学术论文带着强烈的功利性甚至商业性,着眼于期刊是否被学位授予单位认可,论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请学位的时间计划,寻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业内曾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制定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相当于将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责任转嫁在期刊评委和编辑身上”。这种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势的学术不端行为。对这种现象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人抱有仅仅是为了拿博士学位这样的思想,被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学术论文的要求,那么他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精力会更少,学位论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3、存在标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

对博士生及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体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量化的标准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个性化的评价,忽略了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别。不过这个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特点,制定更加细致、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士学位申请者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出发,高校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点滴积累。将学术论文的提炼回归到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仅仅评价学术论文的数量或质量。注重对学位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制度。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的评审,以前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规定:对于新增学科、新增导师的首届申请学位者和课程成绩有不及格的现象或无硕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有6份学位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同时,为了鼓励博士生按期毕业,对于超出正常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也进行6份论文的校外双盲评审;其他学位申请者为2份校外盲审和4份正常评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生急于毕业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博士生系统深入的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在近几年改变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可以减免双盲评审的份数,同时要求所有的评审专家均应选择校外专家,以此既能激励博士生潜心研究,提炼高水平学术论文,又能保证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效果。

3、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考虑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及学术论文的质量关系,并将不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为4档,协调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差异,制订了国际知名刊物I档和II档目录,并根据博士点学科分布特色,选取了部分一级学会刊物作为指导性目录,同时关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术的期刊档次,允许博士生分别以1-4篇学术论文达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并对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的权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博士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训练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激励博士生摒弃杂念,投身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在纪念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2-12.

[2] 孙莹.评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71-75.

[3] 张光进,廖建桥,初浩楠.理论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认可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897-903.

[4] 张羽.1958-2003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辽宁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82-85.

[5] 冯长根.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8)[J].科技导报,2011.29(15)83.

[6] 丁澍,陈伟,缪柏其.工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情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3).33-38.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1篇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2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要适应当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整体背景,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观念;优化博士生课程的设置,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加强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5-0104-05

自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以下简称《通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专业设置以来,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8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授权点共有34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为25个,这样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授权单位共计59个。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在数量上有着一定的比较优势。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这一专业的研究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和推进上,而且,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出一批年青的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作为一个还非常年轻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在以博士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人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从当前整个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大背景来看,中国研究生教育外延发展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中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质量是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必须要站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前列,坚持高端引领,创新培养观念,提升专业博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质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时指出,这一专业的博士生应“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在这一规定中,可以鲜明地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核心专业能力在“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上,这一能力的培养在根本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其衡量的关键标准在于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养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的高端引领和观念创新,则是促使博士生能够形成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从大的背景来看,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各个学科专业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和挑战。刘延东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研究生教育与科技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要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创新实践,支持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培养基地,共享优质资源,开展跨学科、跨单位团队式联合培养,加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是在当前条件下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总体性和战略性规划。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来说,坚持高端引领和观念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必须要把博士生培养的着眼点放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前沿性课题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同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要在对时代和中国发展的认识和研究中才能体现出其真理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研究。但从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来看,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例,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在总体上并没有跳出中共党史、党建的框架,二是过于偏重于历史研究或理论研究。而相比之下,对于时展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前沿性课题的深入研究还远远不够。而离开这一点,是很难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中人才培养的高端引领的。第二,必须要把博士生培养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其理论应用能力上来。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目前从事这一专业博士生导师工作的不少是从中共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中转过来的,因此,在习惯上和认识上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专业,在专业类型上看作为单纯的理论研究。事实上,从这一专业的设置和关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应该是一门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或者说,具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特点。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点上的导师和博士生们,总体上是在理论研究的框架内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出成果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创新博士生培养的观念,关键是必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提高博士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也只有突出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并为开展跨学科、跨团队的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奠定基础,这也是在高端引领的基础上创新培养观念的必然要求。

二、优化博士生课程建设,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模式

有一种观点认为,博士生主要是从事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的,在校期间没有必要上太多的课,甚至是没有必要上课,只要发表足够培养单位所要求的学术论文和写好博士论文即可。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和要求,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的。实际上,“核心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是反映这一学科专业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衡量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怎样的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整个学科点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创新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博士生的课程体系。

从国内大多数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知》规定的8门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选读)的基础上进行开设,一般情况下开设有2―5门课程。比如,北京大学开设4门: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开设3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山东大学开设2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基本特点是在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了培养单位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研究重点。

但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专业的开课原则时指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处理好学科性质和研究特色的关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充分体现二者的紧密结合;处理好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的关系,着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关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里所讲的“一个严格”、“三个处理好”的课程设置原则,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课程设置的进一步科学化与合理化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的课程,核心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课程,二是开设好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知识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不熟悉、不懂得、不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现象是不能忽视的,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要在硕士生的基础上继续在博士生层面开设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课程。在祛读书功利主义的基础上,通过研读、交流、主题研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著作的学习,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度,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时代和中国发展的能力及理论敏锐性。方向课程则是博士生课程开设中的难点,但也是推进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一个好的稳定的研究方向是培养单位一代代学人长期沿袭下来的。从目前全国近60家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基本课程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很大,方向课程的比较性和独特性也并不十分鲜明。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成果的支撑,这也说明,方向性、特色性课程的开设并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是依托于长期的具有特色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化博士生课程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课程设嚣的背景下突出研究方向性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对于带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进而带动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三、加强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机制

博士是国民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培养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使中国始终能够站在科学研究的创新点和制高点上。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把引导博士生深入参与科学研究作为重要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博士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从教育部对直属高校研究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的一个统计数字来看,目前参与科学研究与发展课题的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20%,而能够参与科技服务课题的研究生则只占到研究生总数的10%。这个数字表明,我国研究生总体上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比较低的,这也是制约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要求也不相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科学研究情况,总体上也是与这一现状相对应的。要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主要是要引导博士生积极参与到各类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中来。因为各级各类课题的设置都是不同层次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事实上已经是在运用专业基础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推动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能力的提升。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博士生来说,加强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之中,并在导师的研究课题中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工作,这对于保障导师课题完成的质量和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方式,是充分鼓励在校的博士生单独进行各类项目的申报,为此不少培养单位已经开始设立博士生创新基金,支持博士生的科研工作。当然,这两种方式也只是常规性的提升博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具体途径。在当前的条件下,关键的也是困难的工作是如何引导博士生参与到“协同创新”的进程中来。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工程博士;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2506

一、国外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

(一)国外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国外工程博士入学标准有以下几种:密歇根大学要求申请者必须有一个工程方面的学位(硕士或学士)、2年全职相关工程经历以及GRE成绩。德克萨斯州A&M大学要求申请者至少要具有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认证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学士学位以及1年的工程或与其相关的实际经验,且课程学习必须达到96学分,平均绩点至少3.0或4.0以上。堪萨斯大学、底特律大学规定取得工程博士学位的课程要求为60学分[1]。伯明翰大学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学科(物理科学、工程或材料科学)第二级荣誉学位①中较高级学士学位,并拥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赫瑞瓦特大学管理类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组织行为、经济学、谈判、国际市场销售等[2]。曼彻斯特大学核能工程专业工程博士学位申请者需具备包括航空、化学、土木、电力和机械、材料、物理、化学或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背景,拥有英国大学授予的相关学科的第一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力。

(二)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顾建民对美国的学士后工程博士计划和硕士后工程博士计划两类工程教育计划进行了概述。学士后计划包括四年制本科加三年制博士生教育模式和“3.1.3”模式,②二者的计划安排大同小异,通常为l

年工程科学、l年工程设计、1年专门化和见习;硕士后计划与学士后计划相差无几,由课程学习、工业见习和设计论文等三部分内容组成,只是课程学习部

分的分量相对较少[3]。而英国每年的工程博士招生计划是由EPSRC制定的,培养周期一般为4年,且多数工程博士中心通常有一个研究主题。

王素文提炼了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3点突破:首先,对课程的学分、模块、教学方式要求具体化;其次,利用工程博士中心加强大学与工业界的关系;第三,重视管理培训,并明确要求在工业实际中实施[4]。雷环等人对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的创新加以概括,包括机构创新、过程创新和经费保障,即工程博士中心由ESPRC领导,将学术界、学生和企业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网络;大学与公司合作,且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完成合作公司的一项实际项目;ESPRC和公司共同支持学生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5]。郑春荣通过德国工程博士培养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师徒制”到结构化模式――“研究生院”的变革,归纳出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师徒制”培养模式的特点:(1)独立完成一定的科研项目,此类项目多包含大量费时的试验性工作;(2)担任科研助理,“全职”攻博;(3)与工业界紧密联系。同时,他也简要概括了研究生院的特点[6]。海德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院强调要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专家联合起来,促进学科间的合作,特别是计算机学科与应用领域的结合[7]。Lee, Hsing Fen和 M. Miozzo探讨了产业参与博士项目对博士培养和博士生涯赋予了应有的优势,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谨慎对待[8]。斯图加特大学创建“卓越先进制造工程研究生院”,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引入博士生培养模式,并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对博士生进行培养[9],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大学的学术岗位或企业的领导岗位。曼彻斯特大学特别开辟了专业发展模块,提升研究生自我意识,并得到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电气工程师学会的认可。也有学者采用佩里的理论,强调人口学因素对美国工程博士研究生认识论的可能影响,对此,应在培养过程中予以重视[10]。此外,Crede等人通过人种学和在线调查访谈的形式,指出应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适当减少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促进工程专业学生良好发展[11]。

(三)国外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国外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研究,大多要求工程博士必须经历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期,期间学生要往返于大学和实习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且最终论文必须要反映从事应用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12]。华威大学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创新且能够实施创新的人才,定位为未来工程工业领域领导。此培养目标得到了EPSRC的财政支持,以及英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SME)、一些制造业大公司的支持,共同培养具有技术与操作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商业竞争环境的管理工程师[13]。杜德斯达特(Duderstadt.James.J)在《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的报告中指出博士学位水平上的研究技能、智力求索和创新方式是世界级的,应提高工程职业的吸引力[14]。Ritz认为要注重学生在工程教育上获得博士学位时是否具有领导能力,能否成为领军人物[15]。Richard建议医生要像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保证健康和消费之间的良好联系[16]。Mars认为应追求科学博士和工程博士课程的对齐,避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观点与科学院发生冲突[17]。Hoffmann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应区别对待,不能仅限于其学术,更应该注重其在行业当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实情做出合理的改革[18]。Szelényi等学者对3所研究型大学不同领域的研究生和教师在公共利益与学术资本主义上进行了调查研究,也强调当代科学知识的产生存在着细微差别[19]。Dunhill等人曾指出英国工程博士学位制度因其没有在技术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而受到了批评,并对此进行了讨论,以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

二、国内工程博士培B情况的研究

在作者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中国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及方式、生源、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方面。文章将通过入学标准、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4个维度对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综述。

(一)中国工程博士的入学标准研究

关于中国报考工程博士的条件,钟晓征对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招生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招生对象首先要具有较好的培养潜力,一定要有硕士学位,且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其次要来自于与学校相关领域有科研合作的单位,同时承担国家重点专项[21]。肖凤翔指出,

在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报考学生在具有相应硕士学位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年限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拥有扎实的工程技术作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22]。张淑林指出,美国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规定申请工程博士的考生首先要获得物理、数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硕士学位;其次要考查申请者的学习能力,比如提交GPA、GRE成绩等;再者要具有全职且一年以上的工程或者与工程相关的工作经验;最后,还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学习目的说明和推荐信等各类补充材料[23]。

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认为申请者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基础,而且是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核心人物,同时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二)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研究

关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赵美蓉通过与工学博士培养目标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知识、能力和成果等方面看,强调工程博士重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次从培养类型的角度看,强调工程博士培养要突出专业实践的重要性,重在培养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此外,他也指出工程博士教育应坚持进行精英教育,发展职业能力,在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同时注重教育的“前沿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信息资源,进行创新[24]。邹香云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工程博士培养为例,不仅从知识、能力和成果方面明确其培养目标,还强调在素质方面,要具有在专业领域的领导、组织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市场,具有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改革能力[25]。肖凤翔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并且在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此外,他还总结了一些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提出造就工程科技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为目标,等等[26]。仇国芳认为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除了要使培养者具有领导、组织等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成果有原创、实用性的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对相应的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也同样指出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技术下,能够敏锐洞察并且对其发展施加影响[27]。

总体而言,学者认为工程博士作为应用型学位教育,就是要培养在相关领域能够组织、领导、管理、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具有能够发展企业、改革企业的能力。

(三)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过程研究

1.课程设置

关于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肖凤翔、赵美蓉、钟尚科、张淑林等人认为要实行跨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且有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技术转化的能力。此外,他们还指出课程设置应该模块化,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管理类模块),旨在通过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外交流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锻炼;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管理、法律、经济等职业发展课程,使学生能够具有职业必备的综合素质[28]。邹香云对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程博士的培养进行了概述,在课程设置上,该学院采取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工程博士开设特色课程――先进制造工程学,不仅涵盖了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专业领域,还凝练了众多学科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学科经验;再者,加大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比重,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9]。赵美蓉还认为各试点高校在创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体现其交叉性,还要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由相关学院、企业共同商定关于跨学科领域的课程计划,而且不设立专门方向的选修课[30]。

2.实践训练

关于工程博士的实践训练,肖凤翔认为工程博士生是高校的学生,也是联合培养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实践训练项目应由高校、联合培养单位和工程博士生三方协同议定,于学生,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于国家,符合重大科技专项的实践要求和博士层次的学术标准;于企业,符合联合培养企业的实际需要[31]。肖凤翔也强调工程博士生要保证有累计两年以上的时间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在联合培养单位学习、参与工程实践活动的综合实习、项目研发及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等等[3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还专门为实践环节增加了15个学分,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设计、工业实习,还要求实践环节的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33]。赵美蓉通过研究发现,80%的工程博士试点单位设有具体的实践训练环节,多以企业参观、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开设。此外,也阐释天津大学本着“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以及“重大科技专项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对工程博士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34]。

3.教学方式

肖凤翔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工程博士的培养同样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要相互协作、共同指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且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而且以灵活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多采取研讨、辩论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5]。赵美蓉认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整合,加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有效培养和提高博士生的知识获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36]。

(四)中国工程博士的培B结果研究

1.学位论文

关于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钟晓征等学者认为一定要与实际结合,能够切实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时阐述了清华大学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与学术博士的学位论文为同层次的高标准,有适度的灵活性,并且要求学生选择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37]。张淑林、肖凤翔认为学位论文不仅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具备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首创性,体现工程博士研究生从事科研的独立研究能力[38],以及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39]。

2.质量评估

关于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估,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反映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应评价其学位论文是否能在相关领域有所贡献并且作出创造性成果。邹香云认为要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中期考核以及最终的评审3个阶段进行考核,尤其是最后评审阶段应实行双盲审制度来判断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准[40]。钟晓征指出清华大学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设立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如定期向导师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做相关领域的口头报告,设立学位论文审查小组等,并且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如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获得的国内外已授权发明专利、EI检索论文等[41]。肖凤翔认为应由市场和社会来决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从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对培养质量进行检验;此外,还应引入淘汰机制,对不合格的论文等进行末尾淘汰[42]。同时,也指出部分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并没有进行质量监控,而且门槛很低,如只要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即可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严重影响了工程博士生的质量与声誉[43]。赵美蓉阐述了天津大学采取不同于工学博士的多元化工程博士评价体系,由授课教师或导师团队对其进行知识能力的评价,由导师团队对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做出评价,由海内外工程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通讯评审等[44]。张振刚认为工程博士应具备管理自我的能力、管理认知的能力和管理沟通的能力,成为工程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45]。

3.已有研究评述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某一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具体研究。二是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要求,有较少学者以个案为例进行研究。三是国内外都要求申请者获得一定的学位,具有相关领域的工业经验;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企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目前关于工程博士培养的研究成果中,主要围绕工程博士的招生条件、招生对象,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和指导方式,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及其质量评估等方面。这些研究提炼了工程博士培养的各项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程博士的培养特点,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对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展工程博士培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对工程博士培养情况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已有了一定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生源质量的研究。

工程博士旨在培养培养能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这是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体现,而生源质量无疑是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关口[46],那么,工程博士的生源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现有研究大都集中在申请人是否达到一定学历,是否有重大科研项目,是否有实践经历等方面上,并没有对其本(专)科和硕士阶段学历教育毕业院校的构成进行深入考察。

(2)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是反映工程博士培养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也是工程博士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应从哪些指标来评判,如何建立适合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值得研究。而现有研究多注重学生学位论文是否合格,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对能够体现这些能力的指标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3)缺乏对工程博士培养中女性研究生培养的研究。

相同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其培养质量势必也有很大不同,而工程博士所涉及的更是工科性质的专业领域,所以在培养工程博士的过程中,近几年的男女比例情况如何,性别差异导致了哪些培养差异,以及最终培养质量是否存在显著不同等情况都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找出适合女性特点的培养模式,更好地提高工程博士培养的整体质量。而现有研究并没有对培养对象加以区分,从而忽略了性别差异对培养质量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国工程博士的培养,首先要严格把控生源质量,完善入学标准,同时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合理进行差异培养;其次设立培养质量监督审查机构,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工程博士培养质量进行有效审查与能力认证,促进工程博士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再者,应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优秀、成功的培养理念,创建出适合中国工程博士健康发展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 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2] 钟尚科,杜朝辉,邵松林,等. 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7):69-73.

[3] 顾建民,王沛民. 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J]. 上海高教研究,1993(4):101-104.

[4] 王素文,顾建民. 面向工业需要的英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特色[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76-79.

[5] 雷环,王孙禺,钟周. 创新型高水平工程人才的培养――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创新与矛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61-67.

[6] 郑春荣,郭婧. 德国工程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延续与调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58-63.

[7] 刘献君.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9-40.

[8] Lee H F, Miozzo M. How does working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projects affec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tes’ careers? Evidence from a UK research-based universit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5, 40(2):293-317.

[9] Westkmper E, Rohr S. Graduate School of Excellenc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der Universitt Stuttgart[J]. Ingenieurpromotion-Strken und Qualittssicherung, 2011: 105-114.

[10]Zhu J, Cox M F. Epistemological Development Profiles of Chinese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in U.S. Institutions: An Application of Perry’s Theory[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5, 104.

[11] Crede E, Borrego M. Learning in Graduate Engineering Research Groups of Various Size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2, 101(3):565-589.

[12]钟尚科,张卫刚,姚训,等. 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70-73.

[13] 陈劲,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3-234.

[14]Duderstadt.James.J.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R].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中心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9-85.

[15] Ritz J, Martin G. Perceptions of New Doctoral Graduates on 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J].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 2013:65-78.

[16] Dinah Greek. Engineers’ cure for the doctors[J].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2000:25.

[17] Mars M M, Bresonis K, Szelényi 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 Socialization, Logics,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Agenda: Alignment or Disconnect?[J]. Minerva, 2014, 52(3):351-379.

[18] Hoffmann M H W, Nagl M. Skills and Competences of a Doctor of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Systemics Cybernetics & Informatics, 2011, 9(6).

[19] Szelényi K, Bresonis K. The Public Good and Academic Capitalis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and Faculty on the Boundary of Knowledge Regime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 85(1):126-153.

[20] Dunhill A, Scruby C. The UK Engineering Doctorate Centre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J].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8, 975.

[21] 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22]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23]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2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25]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26]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7] 仇国芳,张文修.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初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36-39.

[28]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29]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0]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1]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32]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33]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5]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36]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37] 钟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38] 张淑林,彭莉君,古继宝.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61-66.

[39]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0] 邹香云,程宜. 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初探――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 继续教育,2013(8):29-30.

[41] 钟晓征,刘惠琴,杨静.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42] 肖凤翔,付卫东,连晓庆. 协同创新战略下的我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69-73

[43] 肖凤翔,董显辉,付卫东,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43-47.

[44] 赵美蓉,潘峰,武悦,等.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85.

[45] 张振刚. 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1-43.

[46] 陈洪捷.博士质量:概念、评r与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6.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生;创新能力;灵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①博士论文“六多六少”现象。笔者在十几年的博士生指导工作中,每年都要组织或参与若干个博士论文的答辩,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博士生论文具有“六多六少”特点,即:证实国外学者观点多,自己独创观点少;重复前人工作者多,独辟蹊径者少;包装成果多,原创成果少;基础工作数量多,巧思奇想创意少;名词和概念创新多,系统的实用创新少;论文成果结论多,科学论证证据少。一句话,创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论文普遍鲜有公认的创新成果。在不同单位博士论文评审或答辩时很少见到突出的创新认识或创新成果,要么是难以找到创新点,要么是成果最多达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们实际上很少见到真心认可的创新论文。博士论文创新程度总体偏低。③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胜,创新成份较少。大部分博士论文的基础工作量还是比较充分的,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在论文期间要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实验测试以及图件编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较敬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论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并未打开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只是学会了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极少具备创新素养。到了博士生阶段才开始学习如何创新,博士论文创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养时间,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

2.本学科概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填写不止一个创新点,最多大概要填写四个创新点。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项创新点来。但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评委往往会对已填的创新点提出较大异议或删减,真正得到认可的创新成果较少。①大量论文创新点比较肤浅,缺乏深度。在博士论文评议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博士论文并非毫无新意,而是只发现了一些问题或有意义的线索,或仅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进,并没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统的创新成果,就草草结束了论文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造成大量浪费。②本学科许多博士论文成果科学依据不足,可信度较差。突出现象就是博士论文中经常出现“从结论到结论”的长篇论述,翔实的科学数据或资料分析不够,证据可信度差,让后人难以定论。③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不多。较多的博士论文虽然被评议出若干创新点,但通常明显缺乏与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对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别是国际同行的认可,结果必然是论文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博士论文创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国博士论文创新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综述。前人关于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广泛的总结和讨论。马陆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国博士生创造力不足,并影响其整体声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博士培养制度中存在一些违背博士生培养本质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学习期限、宽松的论文评审制度、较多的项目任务、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数量。张德祥等(2008)总结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即学科点和学位授予点数量和规模限制了高质量的博士生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特色不显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缺乏、博士生的创新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董泽芳(2009)认为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力不强主要受到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①培养观念相对滞后;②培养目标存在偏颇;③培养主体规范不够;④培养对象选淘不严;⑤培养方式缺陷甚多;⑥培养评价忽视创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个因素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次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指导不力、教学管理过程控制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欠缺。这五个方面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中西方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比的启示。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比和探讨了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别,提出了重要的启示:①美国博士生培养启示。孙希在2007年指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演变,有七个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引进“淘汰制”,保障学生质量、加强科研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资,发展多种投资的渠道。张凌云等(2009)总结了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问题为本”的课程学习,繁重的课程任务,确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开放的培养形式能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李云鹏在2010年对比了我国和美国博士生课程的特点,明确指出我国博士生课程存在两个严重的不足,其一是对博士生课程不够重视,总学分很低,课程总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课程不系统,课程结构非常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没有跨学科课程,没有专门的方法课程,没有跨院选课、跨校选课。②日本博士生培养特点。姜星海等(2008)专门对比了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差别,发现:日本博士生论文选题的自由度高于中国博士生,文科生半数以上能够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超过半数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题目只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与导师交流很频繁,与导师探讨频率高于中国博士生与导师的情况、日本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认可程度更高。③法国博士生培养启示。王冕等(2009)探讨了始于中世纪的法国博士学位培养特点,指出了法国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方面的独到之处,即:严格的招生制度、阶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团队式培养模式、形式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型的博士教学研究团体――“博士学校”。

3.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认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而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国家博士培养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质量总体偏低。①博士生培养只有30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在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我国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而美国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时期,至今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积累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法国的博士学位出现于中世纪,至今已历经了8个世纪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法国不断地对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方法。②中国博士生培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低可以在各个培养环节找到缺陷:在指导思想方面,美国博士强调“需要做出公认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博士还停留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种相对低层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应试招生为主,复试把关又不够严格,存在走形式的现象,部分被录取生实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却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语成绩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等)无法通过考试选拔的关口;在培养时间方面,中国只有三年时间,美国是四年以上,德国则需要8年时间;在培养方案方面,培养方案本身缺乏创新,与硕士生没什么差别,同时培养方案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总量太少,选修课极少,跨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方法课极少,课堂教学本科化,实践环节欠缺;在培养环节(模式)方面,淘汰率极低,无资格考试等;在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原创新成果查新不够翔实,不同学科共用一套评价标准,论文评价宽松,有时论文答辩讲关系讲面子,而鲜讲原则。③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术风气。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价值观淡薄,会让许多人误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运作”出来,博士生入学成绩可以运作,创新点可以运作,甚至博士论文都可以运作。如果这样的话,怎么能让所有的研究生去潜心钻研学问呢?经济(物质)高速发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数量而非质量。现阶段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要求高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研究和技术人才,首先要突出数量和规模,而且培养时间要短一些。现有的博导水平有限,部分博导自身创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博导水平不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目前的现状,与之有关的博士生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团队多于提倡个人创业,个性化培养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时间里无法学到更多的选修课,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认识也比较困难。显然,三十年的博士培养经历无法与几百年的培养积累来相提并论。那种梦想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谓超越式发展也只是努力去缩短这个时间罢了。

三、灵感思维培养实践过程简述

1.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形式化灵感思维的重要性。从200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作者逐渐认识到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艰巨性。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学习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也比较繁重。但是从他们提交的论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创新点来。作为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帮助研究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用创造性思维来总结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形成一套易于传授的形式化灵感思维方法,便于博士生学习和掌握,从而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

2.编写《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业出版社申请出版《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批准,专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专著出版,在油气勘探领域第一次见到关于创新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论述和大量创新思维的实践范例。

3.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地质思维专题课。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讲专题报告《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的应用》,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应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等企业做学术报告,宣传地质灵感思维的应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共用6个学时,系统讲解了灵感思维的方法与特点,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质应用实例。

4.实践效果分析。通过向博士生讲授“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后,不断反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得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让博士生感到创新思维一点也不遥远,增强了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潜质和能力的信心,认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创新成果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听课博士生都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现出高昂的兴趣。其二,《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学习的形式化创新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博士生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积累后才能具备。很少有人相信培养创新思维存在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存在形式化显著的不同创新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学习和运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们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担心做不出创新成果。

四、推广的必要性

1.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可以传授。①在博士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打破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师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科研的艰苦积累后才能形成,而通过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博士生培养不重视课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不仅学习补充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创新思考的方法和经验。误区之二:许多人认为创新能力与智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创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击,误以为自己太笨,不适合做创新研究,误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研究。误区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来去无踪的,产生灵感是随机的,是毫无规律可寻的。因此认为在课程学习阶段是学不到灵感的。②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在课堂中传授。在课堂上讲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极少有课程教学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会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而关于思路之类的东西很少或没有。既然在课程中主要是学习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上课呢,自己在网上就可以学到类似的知识。显然,关于专业思维的教学光讲创新结果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灵巧地解决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旧的观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创新体会和经验,而不总结创新思考的方式的话,所讲解的内容会很单调,会很不系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把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学时就会很容易讲解,而且可以对不同形式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区分和深入分析,达到系统性的教学。③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博士生学习。研究生作为初始接触创新思维科学的客体,零星的、不系统的、经验性的创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创新思维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学习。相反,高度形式化的灵感思维把创新过程形象化和简单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体验。

2.建议在各个学科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中加强灵感思维的教学。作者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中探索了“地质灵感思维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实际上,各个学科在创新思维科学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因此,作者建议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把形式化的创新思维科学内容加入博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博士生创新思考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陆亭.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机制建设[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1):1-3.

[2]张德祥,刘凯峰.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8-110.

[3]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亚.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93-96.

[5]孙希.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赵映年.浅谈法国博士生创新性培养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58-60.

[10]刘震,李潍莲,梁全胜.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刘震.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体系[J].科学中国人,2009,(4):108―111.

专业博士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文博专业;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02-01

早在提出文博专业硕士这一方案之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就已尝试和上海博物馆等上海市文博单位的相关专家协商实施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和上海博物馆业务领域内的专家联手馆校合作,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共同培养研究生。这一尝试已初步显示出其积极效果。

一、文博行业人员的培养质控点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两年的文博硕士培养中,在一年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后,用理论去阐释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难题,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稳定可靠的馆校结合。继续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文博专业硕士生搭建一个科研平台,并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带着专业角色逐步进入文博单位。

3.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鼓励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本职业的实际出发,用自身的职业优势,学位论文考核可灵活采取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展示脚本、博物馆藏品管理软件开发应用以及学位论文等形式组织相关领域专业评审考核,而不拘泥于学术论文这一形式。

二、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变化内容

快速发展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首先表现为文物和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到2008年底,我国已注册的公立博物馆达到2700多家,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拥有文物2000余万件,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办馆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日渐增多。

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另一个积极变化就是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近3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积极融入社会,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主题内容、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都有较大提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近万个,接待观众2.56亿人次。全国共有100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被确定为爱国主义、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未成年观众9200多万人次。

此外,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受众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善博物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门票减免费制度。自2004年开始的免费开放活动使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家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观众量比以往同期有较大增长。自2008年3月至11月底,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观众已突破1亿人次,其中试点博物馆接待近6200万人次,为2007年同期的2-3倍。

三、我国文博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缺口的存在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间,为文物与博物馆行业培养人才的只有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和全国各大学的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专业。上个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等约十所高校恢复或增设了考古学专业,为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考古研究部门培养一线人才。当时我国的博物馆数量不多,而且类型单一,多为历史文物博物馆。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局面,各项业务工作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非文物类的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增多、发展,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与时俱进,适时地提出了在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博物馆学专业的设想,以改变长期以单纯的考古专业人才覆盖博物馆人才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开设文博考古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有40余所,但招生数量并不是很大。以文博专业办学规模较大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为例,该系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5名左右,硕士生10名左右,博士生6名左右。大多数高校年招收本科生数量都不足10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数量则更少,一些高校还是两年才招生一次。近年来我国文物与博物馆系统的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都在迅速增加,人才需求的缺口日益凸显。

(二)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最新抽样调查统计:文物与博物馆系统54964名在职人员中(:博士150人(0.2%),硕士1026人(1.8%),本科13643人(24.8%),专科20294人(36.9%),中专及以下19848人(36.1%)。这表明,我国近73%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不超过大专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中,毕业于考古或文博专业的人员也仅占很小的比例。换言之,中国庞大的文物与博物馆行业从业者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拥有全日制大学学士或以上学位,其中毕业于文物考古或博物馆专业的很少,而且很多还是历史学或民族学等专业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