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

化学历史论文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皮影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小小的幕布,可以取得以近追远、以小见大、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罗山皮影又叫“丝弦皮影”,相传始于明代,有着悠久的历史,皮影剧多取材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没有固定的剧本,只通过师傅口头传授技艺。罗山皮影的影人以水牛皮为材料,经艺人镂刻而成,再以布帛作为背景,一般表演时由三个人同时操作影人,由唢呐配乐或是演奏成员用豫南方言演唱,通俗易懂。信阳固始柳编全国闻名。固始县拥有“中国柳编之乡”的称号,固始柳编有着色泽洁白、造型新颖、款式大方、纺织精巧、风格独特、自成一统的特点。随着市场的需要,固始柳编由原来单一的柳编创新发展出草柳混编、蒲柳混编和藤柳混编等多种材料混合编制的新产品,主要有果篮、礼品篮、购物篮、门帘、屏风等多种产品,既经济实用又绿色健康,是集工艺、装潢、实用性为一体的生活用品。同时,由于编织工艺精细,有的柳编制品可以当做工艺品和室内软装饰品。信阳的根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信阳地处大别山腹地,根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从事根雕艺术创作的好地方。现在常用的根雕树种有檀木、女贞、杜鹃等十多种。信阳根艺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令人爱不释手,在色、形、质、味、韵等方面都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给人以高层次的艺术享受。

二、信阳历史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并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专门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使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进一步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因此,教师要敢于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以拓展美术教学内容。

1.改变教学观念

部分教师仍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只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培训,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还有的教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理解不够,误以为“乡土”就是过时的代表。殊不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到世界各民族,小到各村寨部落,都因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骄傲,越是本土的越受到追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教学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搞科研,要认识到美术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掌握和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美术等资源,并善于研究,理解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其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和整合。

2.改变教学方法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新历史主义对《黄色的墙纸》评论实践

通过对古尔曼的《黄色的墙纸》进行分析,采用新历史主义对该文章进行分析,在文章中为了使故事特征更为突出,在语言使用上比较疯狂,依靠《黄色的墙纸》叙述人的判断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在文章中虽没有描述到她的疯狂,也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她的病情,这个病的表征或许是歇斯底里的,或许是厌倦的。文章中描述了叙述者如何了解她自己的状况,以及医生给她的诊断,是神经质,还有些忧郁,或者是一种不严重的歇斯底里。

古尔曼发表这个文章的时间是1892年,她的目的是为了否定米切尔治愈她神经质或歇斯底里的努力,他的治疗是让她服从完全的休息,不能有任何工作或刺激。在《黄色的墙纸》中,无名的叙述者不断秘密地写作,同时装作屈服于休息疗法,而她的医生丈夫约翰,则坚持不让她接见客人,并保证充足的空气和休息,放弃所有的体力的或智力的劳作。夫妻二人的冲突再现了古尔曼的这段经历。那么,这是一段有趣的传记式语境,实际上从这个语境中我们能够看到在精神病领域对待妇女歇斯底里病症主要方法上,故事直接参与,并表示了拒绝和不同意。但一种福柯式的分析将指点我们从传记式语境中移开到文本独立于作者的作用上,转移到文本作为疯狂话语的组成部分上。然而用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分析时,吉尔曼的疾病表征不会作为了解的对象,对引起病症的社会原因较为重视,对检验这个病症发挥作用的话语也重点地考虑。文章故事分析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比较重视,首先是在这个文章中小疯狂和疾病的话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次是故事怎样参与了对待疯狂和疾病的“普遍经济”。

在《黄色的墙纸》中叙述者的病情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文章中她的疾病症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允许我们看到的是叙述者和她的医生丈夫约翰发生的矛盾。她丈夫在处理很多事时都和她的思路不尽相同。她的爱好写作,她对事物的怀疑和对世界的迷信,这些内容对于她的医生丈夫看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怪异。如她十分喜欢殖民时期“怪异”的大屋,更相信这是神奇的鬼屋,然而对于她的丈夫来说感觉不可理解,并且“公开地嘲笑所有不能感觉不能看到没有实在形状的任何谈论”。这也显示了他们俩的观点迥然不同,这种观点的区别使她的意识形态也受到影响,并对她的病情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许这种意识上的区别和差异与她的病情有较大内在联系。

文章还将权力和权威作为故事的重要支撑,将权力相互争斗,权威认证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好地烘托主题。她的兄长也是一名医生,并且是“高级别”的医生,她丈夫和她兄长都认为她的病情没什么真正的严重性,应该是轻微的神经抑郁造成的。但这种观点对于叙述者来说显然她是不同意的,在对她病症的诊断方面,她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问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而她没有详细了解病症性质的权威,因为没有权威使得她的观点和意见只是小范围的个人观点。从这篇文章看来,这又是病人的意识被医生的主观压倒,尽管她在治病过程中时常讲述自己的困惑、怀疑等感觉,但仍然摆脱不了她是病人,她是医生的研究对象的身份。从中可以看到权威能使一种控制状况进入医学治疗实践。病人的病情为医学话语所决定,其中病人就成为了主体。医生从医学观点出发认为写作是她病症的重要诱导原因,因此在治疗时医生反对她写作,这使她不得不偷偷摸摸地进行写作,否则医生会强烈反对,这也可使她得病。医生警告她说写作时思考可以诱发她的病症加重,所以她承认她的情况总是使她感觉到糟糕。她也讲述她对她丈夫约翰的诊断毫无道理而感到愤怒,并将这一切归咎于她遭受的“神经质状态”。她兄长和她丈夫对她的诊断被她接受,她处于反对他们理性的“不理智”状态。因此,她接受了医学话语为她决定的病态状况,她是心理方面的不理智者,是行动方面的不正常者,是处理事情的疯狂者,并且需要对她治疗,需要将她纠正到重新回到医学话语中所描述的理智和健康状态。

以这种观点看来,医学话语完全施加给她,医生依照医学话语运用各种控制技术来对她进行治疗,这种治疗的主要方案就是监禁。因此,约翰按照这一原则,将妻子有意或无意地放置在屋子中。这一治疗原则其实就是将她作为一个真正的病人,只能够被医生监禁,她也不得不臣服于监禁后的限制和观察。《黄色的墙纸》产生了西方理性话语的人文主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创造人物,从而创作了她白己,在创作过程中,她虽然解放了自己,但也监禁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她能够认识自己,也能够认识文中人物的她自己,这就产生出矛盾的一面。作者是自由的,其自己也可以认为是自由的,但是这对自己了解的基础上她却屈从于被控制和被监禁,在她被监禁的同时她被解放了,在她靠自己的时候她却是疯狂的。在这种自由和监禁的矛盾中,在理智和疯狂的博弈中,人的主体就此产生。自由只是靠某个地方、某种形式的监禁的存在才得到保证。要想体验自由和理智,必须遏制疯狂的发展,通过一定范围的话语和意识形态决定和制约,主体才能真正地刻画和塑造她自己的个性。只有通过抵抗权力,人的主体才能被递呈到权力的手中。因为对新历史学家而言,抵抗、自由、人文主义这些符号都是权力、权威和臣服的标志和踪迹。

自我塑造在新历史主义背景下的再现

威廉•福克纳等作家的文本充满了自我塑造,不再仅是英雄的颂歌,这种明显的历史意识释放了个人历史。福克纳的小说发生在“南方”,严格意义上说,南方只是他的写作方法,他经常把玩事实,把它们糅合、增删、修改,赋予其完全不同于任何事实状态的新貌,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特面貌的艺术世界,塑造了一个南方时代。回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体都成了南方社会身份的基本要素,集体回忆、讨论、协商、分享甚至冲突以建立一个公认的过去。自我塑造是一种理解自我和世界的意识和话语,它作为一种物质实践、特定的社会仪式和文化机构生产形式出现。沃尔夫笔下的《天使,望故乡》主人公尤金在他这样的家族生长、成长,他的价值、信仰和习俗也受到了当地人的影响,他对自己的第一次认识来源于和阿特茵小镇的集体的认同,“联邦之间那场内战”实际上是尤金父母家常便饭式的争吵的一个隐喻,尤金的困扰何尝不是威廉•福克纳等作家的困扰。当作家意识到时间的重复能带来生活的差异性时,重复就有对时间的结构力量,作家也想通过“历史回忆传递过去的知识”。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化学作为一种实用的技术,早在史前时期就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如用火烧制陶器等。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不同的时期。铜、铁等金属以及合金的冶炼、酒的酿造等都是化学的早期成就。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药物化学的兴起和冶金化学的广泛探究,则为近代化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在近代化学发展的历程中,人们相继发现了大量的元素,同时也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一项根本性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在原子的核模型的建立、高度准确的光谱实验数据的获得、辐射实验现象,以及光电效应的发现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使人们能够深入地、科学地认识物质内部的奥秘,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这将使对物质的研究深入到了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领域。同时,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化学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成功,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原子的图像和动态的化学变化。交叉分子束实验则可以使人们详细地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一些物质的原子排列状况。1990年前后,美国等少数国家首先在-269℃的低温下移动了原子。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图中的“中国”两字就是这样形成,并经放大约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这两个字的“笔画”宽度约2nm,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汉字。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也是高科技、新材料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多门类、多学科,它与人类社会、人类自身与人类生活及环境息息相关。但在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化学工业及其产品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在舆论宣传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化学与人类健康的错误信息。为了使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化学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人类自身的相互关系,广东省化工学会组织了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学府的教授、博士编写了本书。本书特点是以人体自身的生命为本,以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着重介绍化学元素在组成宇宙世界、地球和人体中的作用与地位,科学地阐述了食品及其添加剂、水、日用化学品、农药、农膜、化肥、医药化学品等各个领域中的许多天然或合成化学品是人体生命要素,也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从理论到实践详细地叙述了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在与自然界、生产、生活和人类疾病

的斗争中,人类利用化学品为自身健康服务的知识、经验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在知识经济和高新尖化学品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未来化学品更好服务人类健康的前景,特别是基因工程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将是社会发展、人类健康的福音。全书文字畅顺、简洁、内容丰富、充实、深入浅出,体现了科普书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有较强的前瞻性。相信《环境?化学与人类健康》一书对宣传化学科普知识、正确使用化学品,服务社会,提高人类自身生活素质,增强人类健康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北京一位中学生问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化学家克罗托教授:“人们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您能否告诉我化学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呢?”克罗托回答说:“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所以化学才更为重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经与各相邻学科交叉综合,出现了生命化学、农业化学、环境化学、能源化学、地球化学、材料化学、计算化学、医药化学等,化学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已渗入到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国防、医药、卫生、交通、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一切高科技领。

今日化学学科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学科渗透,使化学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著。反过来,这种学科间的渗透,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材料,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人类所使用的材料不断地发生变化,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我们对于材料的认识,应该包括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用于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这两层涵义。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材料按其化学组成或状态、性质、效应、用途等可以分为若干类。例如,按化学组成分类,陶瓷属于非金属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橡胶、化纤等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历史的发展表明:没有新材料的出现,就没有工业的进步和大量新产品的涌现。因此,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新材料是高技术的突破口,只有更好地开发和应用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潜力。化学不仅在一般材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研制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方面也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总起来讲,适应科技迅猛发展所需的诸如耐腐蚀、耐高温、耐辐射、耐磨损的结构材料,以及敏感、记录、半导体、光导纤维、液晶高分子等信息材料和超导体、离子交换树脂与交换膜等高功能材料,它们的制取都是需要化学进一步参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位于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中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但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并且储藏量有限的能源,而且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在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新的能源。这些都离不开化学工作者的努力。例如,核能和太阳能的发电装置离不开特殊材料的研制;用氢作为能源需要考虑贮氢材料和如何廉价得到氢,等等。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环境与生产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以及对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危机、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有毒化学品造成的污染等。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中,化学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因为污染问题的解决主要还得靠化学等方法。有的专家提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想(图5)能够成为现实,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初中生作为青少年,心理状态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当历史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时,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会消减得非常快。这是因为初中历史课时有限,当学生在课堂外长期接触不到与历史教学内容有关的东西时,对其的兴趣自然就会迅速下降。但当以生活化策略进行历史教学时,教学内容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这样一来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会在课堂外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联想,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就获得了保持甚至提高。

(二)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我国初中生的课堂教育存在一定的偏颇现象,侧重知识的灌输,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生活化的历史教学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获取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知识、应用历史知识的习惯,这种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换言之,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拓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素质,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

(三)对学生个人性格特征的发挥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轰轰烈烈,但依然无法洗刷掉我国大多数初中的应试教育特征,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教学背景下被严重压抑,得不到发挥。生活化的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个人思想、对历史知识的个人看法、对历史人物或时期的个人爱好都是持鼓励态度的,这有助于让学生的思想从硬性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自身的性格特征。部分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历史教学时采用鼓励学生辩论的教学方法,针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现代特征让学生展开辩论,实践证明对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解放有非常好的效果。

(四)对学生社会观察视角的强化初中生这个群体非常缺乏与社会的接触经验,而历史知识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身的了解,又可以作为一道桥梁连接起学生和社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特的社会观察视角。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去透视社会,也可以通过社会反向加强对历史的认识,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让生活化历史教学的作用反复扩大化,令学生更了解社会,也更了解历史。

二、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通过备课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为了令初中历史可以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备课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筛选教学目标,利用历史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订立会与现代生活产生实际联系的综合性目标;其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学生实际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以此为风向标决定教学内容;其三,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风俗、名胜古迹等相关的内容要当作教学重点,与生活完全脱节的内容要适当删减。

(二)通过教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生活化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向传统教学一样以灌输为主,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模式本身就存在代沟,教师所认知的生活化教学未必与学生的认知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应采取互动性、了解性、引导性更强的教学方法。首先,对学生本身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看法加以了解和尊重,因为学生的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知识生活化的体现,然后才能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其次,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活用,不能将历史知识看作死板的教材文字,因为历史本身就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记述,因此可以利用场景对照法,对比古代与现代的同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气息。

(三)通过学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如前文所述,生活化历史教学本身具有“授之以渔”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只要考虑自己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会怎么学。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注重这种学习方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学法能不局限于课堂。以在生活化历史教学中效果显著的辩论学习法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自行陈述自己如何以现代视角看待这个事件,学生的意见基本都会产生分歧,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辩论结束后再由教师总结。这样一来学生会对彼此的看法有所了解,能从多种角度看到该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效率高,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一、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性人才。据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部分高校普遍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列为选修课。现阶段,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在管理政策方面通常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开设中,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状况如下。

(一)可选的教材种类过多

在我国高校中,由于可选的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材种类过多,因此,在选择上并不统一。比如,有的高校所选用的选修教材以讲义为主或者由自己编制的教材作为主要授课资源;有的高校选择以文化教材为主的讲义教案;有的高校选择专业的历史类教材。这些教材大多都是由授课教师任意挑选的,其随意性比较强。

(二)设置的课时量无法达标

由于所选择的教材不一样,很多高校在把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时,所设置的课时量达不到标准。通常情况下,按照选修课的标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课时应该保持在16~30课时之间,但是,很多高校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课时量不足16课时。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

因为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所覆盖的信息量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考试主要以考查为主。比如,论文考查方法、书面考查方法、采用统一以试卷为主的考查方法及观后感考查方法等。

(四)学分是学生选课的主导思想

以学分为主要的选修点,具有如下特征:课程内容在以同等学分为基础的前提下,考核相对较容易且所设置的课时较少;大部分学生认为按照学分的标准选课,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修满学分的目的,所以,在选修课中都比较主动。

(五)所选课程边缘化严重

学习任务有冲突时,学生会选择请假或者退课;部分学生选修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但并不能保证遵循课堂的规定。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存在不重视通识类课程的思想,而这种情况也是大部分高校开设通识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作为大部分高校的选修课,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每个学校在选材上比较自由,学生给予的重视度以学分为主,对于这类课程的认识过于边缘化。如果要想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充分借助于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这个有利的平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大力改革。

二、创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条件

目前,社会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顺畅。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渗透,这为我国高校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技术资源和教学条件,同时,也为创新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一)历史文化研究兴盛

现阶段,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不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现代边缘化学科的历史研究,都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历史文化包括了众多丰富的知识,现代考古学、文物研究学及传统服饰学都与其关系密切,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历史学科,非常有意义。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这些有效的历史成果可以伴随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拓展历史文化知识最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现代科技非常发达

现代教育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科技时代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现展比较完善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中通常都会配备电脑、电动屏幕及投影仪,学生可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优越性。此外,为了让不同2017年7月(下转第9页)的学校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大高校教师已完全掌握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技巧。而且,很多高校教师依据实际需要制作了非常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这不仅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方便,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各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广泛交流。

(三)丰富的图书网络信息

很多年前,我国很多高校就普遍配备了图书馆。而现在,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图书馆内不仅配备了传统的纸质性书刊,还有非常丰富的检索资源及网络书刊,这些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四)教育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力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与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案有力结合,让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的思想教育方针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力量。大部分高校都提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综合性人才,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在新时代教育思想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巩固自己,高校以期实现通过通才教育观培养德、智、体全面良好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上述内容结合了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和相互联系来阐述创新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是在教育领域中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更为历史文化通识课的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尤其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通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孕育出了非常成熟的条件。

三、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策略

由上述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有利教学条件可知,只有对高校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与改革,才能使这类课程达到有效开设的目的。相对于专业历史课而言,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主要是从教学要求设置的角度来实施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完善统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通识课,可以更广泛地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高校学生相对与其他类学生来说,思想更成熟、更稳定,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具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正确评价与判断的能力。所以,在历史文化通识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启发性的询问方式让学生从相关问题中联合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深入理解与思考。比如,以科举制度为主要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代人才选拔制度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这样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便于他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坚持其他专业知识与历史知识的相对统一

在实际教学中,选修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来自于各专业。通识类课程从设置目的上来说,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是互补的,那么,教师就要依据学生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进行选编。比如,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文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授课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如果选择此类课程的理科专业学生比较多,那么在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上要偏重一些科技知识,这样不仅便于打开学生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成才之路,也可以大力提升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兴趣。

(三)坚持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

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教师在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相关教材方面,要注意所选教材的多样化和优质性。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为当代历史文化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用传统的纸质书刊资料,也可以选用多样化的电子媒体课堂。但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很多学生受影视剧和网络视频的影响,对于一些传统的历史知识的了解非常模糊。同时,由于很多已逝去的历史场景通过普通的文字叙述方式不能给学生更好的启发,也根本不能让他们在脑海中呈现出比较具体的画面,更不用说与现代的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联系。而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选用优质的课堂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中,将电子资料有效引入课堂,为学生放映一些比较有深度的纪录片或者是专题文献片,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拍摄的《金陵十三钗》就从侧面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肆虐,学生对这些远去的历史没有什么具体印象,但是,通过这些影片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真正状况;而老舍先生的著名作品《骆驼祥子》,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中优秀的商人时,可以列举“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具体发家过程,如果学生对这位人物不太了解,教师可以为他们讲解“红顶商人”的真正意义就是亦官亦商,他的发迹与当时清政府的主要人物曾国藩、左宗棠都有很大联系。一个人物牵涉出更多的人物,不仅让学生们对胡雪岩智慧的头脑给予更充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当时清政府的实际状况和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实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近些年,有关清朝的片子比较多,这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丰富的音画效果。这些影片的观感性和可视性都非常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高校在对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选择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学生,对历史都非常感兴趣或者对历史的某方面有很多疑问,并且很多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学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心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辩论、自由抒发自己对某件历史事件的真实想法,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只有讲授的实际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在某种思想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深入探讨。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思维能力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他们表达的想法也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到其他学科中,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这种方式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方便了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知识掌握状况,也对开拓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五)灵活运用课外教育资源

课外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当前社会交通便利,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很多社会公共资源在逐一对外开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有效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他们参观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展览。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玉器、瓷器、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及装饰等,然后在课堂中结合每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对这些参观后的展品进行论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写作用具,如笔、墨、纸、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的文房四宝,而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通过在布帛或者竹片上进行书写,可以让学生在室外利用一些简便的碎竹片亲自练习写字,再与我们现在所用的书写工具进行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写字既有趣又有意义。相对来说,课外的教育资源更直接、更充分、更有利用价值、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内进行灵活交流,不仅便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在实际观察体验中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也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方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更多综合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多样化人才。时代在发展,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巩固自己、提高自己。在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鲜明特点,保持教学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做到切合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的特点,达到真正服务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目标。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内容广而丰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通识类课程成为受到大学生广泛喜爱的课程,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发挥出通识教育的德育和智育作用,为社会塑造出更多优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杨峻岭 单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华.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J].牡丹大学学报,2011(7):111-112.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重要论述,是教师应重点做好的工作,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而且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弘扬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现代中国人常常用西方的文化解读中国的文化,用西方的价值观改造中国的价值观,用西方的哲学衡量中国的哲学……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现代的青年学子中不了解中国哲学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比皆是,学生可以将英语背到滚瓜烂熟,却读不懂儒家经典;可以在电脑上打字如飞,却写得一手无法见人的汉字。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尤其被青少年忽视,而病根,就在我们的教育。

步入近代以来,由于教育模式也来自西方,从小学到大学基本都采用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出现了“精于书本,荒于人文,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电脑,荒于人脑”,以及“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游玩,轻思考”的畸形发展状况。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哺育,人文素养很差,思想品德低下,更缺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情怀。

古语云“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有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特性与优良传统,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历史学科是涉及传统文化最多的科目,一名历史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那么,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的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呢?

首先,教师要熟悉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身体力行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达已,后达人”,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要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概念,潜心地学习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精髓,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和“礼”的时代局限和现实意义,身体力行地做到“仁者爱人”,熟悉传统文化中其他优秀部分,如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经典作品等,真正地实现从传统的教书匠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做一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在正常的历史教学中,只要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稍加留意,留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思考的余地,在课堂中加以引导,就会给同学们一些兴趣、一些启发,非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更有利于对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更是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高中历史必修三,是思想史的内容。第一章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章节,无疑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机会与舞台。在讲授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适时和必要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孔子的思想主张时,对于孔子的核心学说“仁”和“礼”的评价,教师在讲解完它们的基本含义后,可以开展课堂的讨论或者辩论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辩论,从正反两个方面,从当时与现在两个情景,分别予以阐述,使学生在思辨中全面认识和把握,分清精华与糟粕。而教师可以用点评的方式,以阶级分析的方法,适时地指出“仁”和“礼”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以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国内背景和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所具有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最后,教师要善于纵横比较,避免全面否定和全面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灾难,正是发端于我们当初在民族存亡之际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当下现实社会中思想道德领域的迷茫错乱,也是发端于我们当初对西方价值观的全面肯定。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未像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湮没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宏大的包容性。全面否定的连根拔起,只能是“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同样,现行的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们有可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对照。

例如:在学习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将西方的“民主、法治、自由”等重要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宗法”等观念进行对照比较。明确无论是西方的价值观还是中国的“仁义”观,都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也都具有其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而且,它们并非是主次关系,更不是替代关系,相反,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相得益彰。“仁”是一个社会性的人内在的道德要求,“自由”是一个动物性的人内在的自我需求;“礼”是一个社会的整体规则与秩序,而“法治”则是保证这一切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手段和方法。“民主”是天赋人权的自然属性在政治上的体现,而“宗法”则是将社会性的人在一定环境下的地位和权利的定位。

三、结语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上课老师是在一种非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上课:课全是别人准备好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思路,自己只不过是个表演者而已。我们不赞成这样的公开课。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我们也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教师树起自己教学的旗帜,改变千人一法的局面,让每个教师能自由发挥。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所谓个性化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教师自身的特点,一个是学生的情况。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必然会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必然是学生承认和喜欢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初中历史教师要具备信息搜集能力。要搜集、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最新动向。搜集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书面搜集(报刊、著作等),会议搜集(参加各种会议等),通讯搜集(与其他教师交流),网络搜集等。通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里,历史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具有现代信息素养能力便成了时代的要求。把课程学习与教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学习结合起来,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充分发挥个性化的训练方式推动因材施教

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交互功能,设计(运用)全新的个性化的训练方式供学生学习。克服因为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饱、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使差生吃不消的情况,从而使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将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与个性化及历史学习融为一体,实现课堂教学多边互动、相互协作、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

三、课件要突出个性化

教师在开发课件过程中,不但可以而且也应当借鉴现有软件的优点,但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被现有课件的模式所左右,造成照猫画虎的被动局面。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参上提供的教案不能照搬照抄,而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每个教师跟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特点不同,所教的班与其它班不同,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课件也是这样,别人做的课件模式不见得适合自己的班级,因此教师应根据历史教学的具体特点,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发出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显著的课件。

教师在创作多媒体课件时,应突出历史课程的个性化、所教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教师本人的个性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为特定学科教学服务的,可以辅助实现特定学科教学的最大效益。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特定学科教学进行研究,执而开发出教学目标明确、真正为课程教学服务的优秀课件。我们应认识到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课而有别于其它课程教学。

在开发多媒体教学时,既要设计一些像其它课程一样讲解知识的项目,又要包含一些培养技能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有机会通过实践课文中所学的语言来提高运用历史交际的能力。只要教师重视历史教学的学科特点,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优势,尤其是人机交互的特点,开发出多种形式的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四、结论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对昭君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书》中。在《元帝纪》里,主要抄录了元帝将王樯赐给呼韩邪单于为阏氏的诏书:“竞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在《匈奴传》中,虽从正面记载了昭君出塞这件事,但提到昭君的地方也就几笔:“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垒若革是单于。……复株垒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另外,在《王莽传》中还补记了有关昭君子女的事。而《汉纪·孝元皇帝纪》的内容是:“竞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单于请妻汉女以自亲,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字昭君为阏氏。单于上书愿保塞,请罢边备塞。”再就是《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的叙述:“(王)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人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人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可以说,这些历史记载本身的简约为后代文人的再创造留有了余地,也为民间文学的再加工提供了可能。还需要注意的是,《汉书》《后汉书》这些以叙述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史书体例,客观上也为进一步的文学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后汉书》中“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的描绘,本身就是很有文学价值的内容。而王昭君因何“不得见御,积悲怨”,无意中也给文人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正因如此,也就有了葛洪《西京杂记》中画工毛延寿如何舞弊的虚构。而且,“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这些叙述,也为再后来人们编织的有关汉元帝与王昭君之间爱情故事的胡拉乱扯留下了余地。

我们知道,《后汉书》为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因为时间的关系,《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的有关描绘可能已经吸收了之前的一些文人或者民间的相关想象材料。比如,对于王昭君形象“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的描绘。这里,相传蔡邕的《琴操》中的有关内容显然是回避不开的。在《琴操》中,对王昭君形象的描绘是“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穰见昭君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以其有异于人,求之皆不与,献 于孝元帝,以地远既不幸纳。”不难看出,对“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的进一步想象就是《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的“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而《琴操》中紧接着的叙述是:“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倡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患怨日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辉而出,俱列座。元帝谓使者曰:‘单于何以愿乐?’对曰‘珍奇怪物,皆悉自备。唯妇人丑陋,不如中国。’帝乃问后宫:‘欲以一女赐单于谁能行者起。’于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在后宫,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帝大惊,悔之,不得复止,良久太息曰:‘联已误矣。’遂以与之。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者报汉,送白璧一双、骏马十匹、胡地珠宝之类。昭君恨帝始不见遇,心思不乐,心念乡土,乃作《怨旷思惟歌》。”这同样成为一种“昭君怨”的表达。而且,“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辉而出”与前面的“颜色皎洁,闻于国中”前后呼应。至于《西京杂记》中画工毛延寿舞弊的虚构,我以为应该在《后汉书》之后。理由是,作为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的古记小说集,虽然有人觉得可能为晋时葛洪所作,但是也有学者经过考证后“怀疑他是六朝末年人缀拾故闻而成的”。如果再从毛延寿舞弊的虚构对《后汉书》空白的填补来说,这种填补应该是在《后汉书》产生之后。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9篇

传统陶瓷艺术教学中老师们应该适当的创新改革一下。首先,老师们应该以更加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使课堂知识新鲜丰富生动起来,保持学生们的新鲜感,才能充分的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理论结合实践。陶瓷艺术课中如果只是空洞洞讲理论的话,即是兴趣多么浓烈迟早也是会消散的。老师们可以在陶瓷艺术课中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课堂不那么乏味单调。最后,在陶瓷艺术理论课的讲解方面,力求把深层次的东西挖的更清晰明了,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的领悟和掌握陶瓷艺术的理论知识,才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现代模式的陶艺教学

现代陶艺虽然仍以传统陶艺为基础,但是经过现代的一些思想艺术流派的影响,在一些观念和部分技艺上已经大不一样了,有了自己的艺术审美,有了自己的工艺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情感在现代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融会贯通,对于同一陶瓷艺术作品,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在陶瓷艺术课的教学中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会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各自的文化交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产物具有极大的魅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片沃土的成功典型去发扬陶瓷艺术。陶瓷艺术技法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吸取经验,同时还要能够举一反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所以对于现代的陶瓷艺术教学和学习亦是如此。老师们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有毅力。因为所有的创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他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繁复实践才能得以证明。所以老师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视频去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知道好作品的产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期间需要历经多少的风风雨雨,让同学们明白任何事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功的,让学生们能有所领悟、有所感想,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还能从侧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3总结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历史教学中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知识

【案例1】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包含着深刻的蕴意,在传承中可以让学生懂得重亲情、重人伦、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春节贴春联、帖门神、放爆竹是一种民间文化,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并有期盼吉祥祝福之意。

问题:

1.对联即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学生对对联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可以通过读对联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

2.中国民间的除夕夜大多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为什么放鞭炮?它包含有哪些知识?如“辞旧”的关门放爆竹有什么寓义?“开门爆竹”又有什么含义?正月初一至初五为什么一直放,而过了初五,初六就停止放爆竹,这是为什么?亚运会里的焰火里含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每年端午节来临,不论城乡,家家准备着粽子、雄黄酒、端午草和菖蒲等。划龙舟既是一种有纪念性的活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现在国内还专门有划龙舟比赛项目。它有着深刻的寓义。

问题:

1.煮粽子、蛋时为什么要加车前草、猪牙草、戚戚草、艾叶和当年的新麦穗,有的地方还用煮蛋的汤水来洗澡,这是什么原因?

2.端午节喝雄黄酒、门窗上挂上菖蒲,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3.请简述划龙舟的含义。

【案例3】“拦街福”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记载,此俗在清初盛行。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和各种文娱活动,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来顾客,各方游客云集。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为温州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

问题:

过去的“拦街福”活动与现在的“拦街福”活动形式不同。现在的活动丰富多了,除了保留传统的项目外,增加了小吃、儿童玩具、餐馆名菜推介、书籍、木偶类的工艺品等。那么,“拦街福”“变味”利弊如何?请说出理由。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深层次了解,使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寓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剔除其中的消极意义,弘扬积极的民族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使其文化艺术功能得以传承。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价值

1.促使民间文化的回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和细节都传递和教授给学生,而是把其中精华的、有价值的进行传授,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一切民间文化的演变都是嵌入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这种演变既包括原生地随着政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历时性变迁导致的变化,也包含着共时性传播至异地后受当地状况制约而发生的“本土化”衍生。而民间文化各地的习俗也会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设计成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架起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把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世界融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2.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保护民间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现在许多城市的孩子平时与家长交流都用普通话,长大之后,有的听得懂当地的方言,但不会说。于是,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些方言文化的传承,利用广播、电视专门设置栏目和频道,用方言播放节目,既照顾当地老年人看不懂、听不懂普通话之苦,又能影响年少孩子学习当地方言。就连外来人员在本地区工作也能通过媒体学习方言。作为学校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文化,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华夏子孙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的智慧结晶。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民间实例,灵活地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准确地找到与学生契合的兴趣点,更好地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对乡土文化活动的创新

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民间文化是历史文化,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生活和情感归属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业发展也滞后,只是家家通广播。于是乡村的鼓词、南戏成了当地人们的精神食粮;随着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影视业的普及,作为温州地区的鼓词、南戏一度走向低谷。要使该活动有一定的生命力、影响力,就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人们喜欢的内容。所以,大多地区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时,选择了“先继承、后创新”的路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多向互补的多种文化的交融汇合,使传统文化显得更具有生命力。历史的变迁,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思和创新。笔者去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听了一堂《侵略与反抗――话剧〈茶馆〉》,先用一组图片(外来船舰、吸大烟者、中国港口的沦陷),配以低沉的音乐来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学生自编自演,不仅把握住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可贵的是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一种崭新的曲艺课。于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话剧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同样,温州的地方戏、鼓词是本地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果在教学中,也把温州鼓词的琴、快板拿过来在课堂中传授,一定会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节日文化的提升

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影响、作用和制约,也就不存在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用什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培育呢?僵化的历史与抽象的泛泛空谈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关键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拥有一个丰富的、健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美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育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如拦街福里的猜谜语、成语接龙都是品位较高的项目,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感悟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也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项目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知识,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5.包容教育的民间文化表达

历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的“教”与“学”的活动,建构对社会中的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认识,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并最终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该坚持时代性,培养全球视野,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史学遗产,有益于人生修养,其中所蕴含的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当地有效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上海世博会引来众多的游客来参观,就是10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的吸引。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不逊于科技。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世界因多元而丰富,因多元而有生机,历史教育自然因其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美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环境,让学生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历史学习中吸取经验,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

传承本土文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它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了解祖国、了解家乡,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2] 谯伟.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性和全球意识.教学与管理,2007(9).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湘西地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 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一些学生对开设此课程有一定的厌倦感。因此,要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充实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生动素材,从而增强《纲要》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湘西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曾在该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的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湘西会战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取了彻底的胜利;还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领导人,如、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周逸群等都曾在该地区战斗和生活过。因此,该地区与《纲要》课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结合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就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作个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遗址、文献、档案及影像史料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等院校《纲要》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吉首大学部分教师已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纲要》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教材是以全国为地域范围、近现代历史为时间界限的,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高度概括。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并且因其所讲的历史事件距今较远,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本时,能联系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时地穿插讲述当地史实,就能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现实感,使学生倍感亲切,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这样也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纲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来实现的, 而如果这些史实与学生距离越近、联系越紧,教学效果越明显,对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热爱祖国是从深入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无论学生家就是湘西地区的,还是从外地来到这里读书的,大学四年,必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成长,高校所在地常常就是学生的第二故乡。地方历史文化使学生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走进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大大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间的距离,使学生具有更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这种亲历式的教育远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显著。通过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彰显《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然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具体性、直观性以及地域上的亲近感等优势,将它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的弊端,可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同时,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教师拟定一些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纲要》课的选题,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写课程论文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桑植故居、纪念馆,参观怀化芷江日军受降旧址等),这样既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课程教材时间跨度为 170 多年,内容多、课时少。如何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补充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以湘西地区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相关的地方人物、事件介绍、历史图片、历史影视资料等。如在讲授“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插入湘西地区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的图片,介绍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又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中添加介绍湘西地区熊希龄的事迹(主张维新立宪,辛亥革命后曾经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再如,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插入介绍湘西的风云人物以及讲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等等。这样,在课堂上适当补充和分析这些地方史料,不仅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也能使课程更具有趣味性与地方性。

(二)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与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不同的专题,系统地向学生讲授。譬如,对湘西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适合在《纲要》课中作为专题讲授的内容有:第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意义(如:教师可将红二、六军团在湘西地区建立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史实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生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会倍感兴趣;) ;第二,抗日战争中的“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第三,对湘西著名的人物进行专题讲授等。通过专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地人民为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当然,这种专题教学方式难度较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历史图片、模型等的情景再现,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遗址,亲身感受历史。(譬如在湘西地区,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桑植刘家坪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故居、怀化芷江日军受降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譬如访问老红军等)实践活动。虽然《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地点就在当地,参观其遗迹、遗物,调查采访相关的人物,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课外实践,能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亲近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网络平台的教学活动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进《纲要》课, 网络是拓展教学空间不可或缺的载体。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而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网络平台的教学,也能进一步增加《纲要》课程的实效性。因此,高校的《纲要》课程应开设专门的教学空间,网络设计应该更加细化, 譬如在课程教学空间设立地方历史文化专栏(可以添加各种文献、档案、视频等资料), 开展网络地方历史文化专题征文活动等。此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手段延展教育效应。在网络中关注、讨论、分析、研究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网络中继续加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 无疑是《纲要》课教育教学目的在课堂外的进一步升华。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纲要》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应用中应当注意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主从关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切实起到对《纲要》课教学的有效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伟.地方历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闽地历史文化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12).

[2] 高晓华,马良玉.地方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以黑龙江省地方史资源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15).

[3] 赵改萍.浅论地方历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晋南地区史料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3).

[4] 孙忠良,吕学芳.概论”课开发利用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以湘西地区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5] 刘进.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10) .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2篇

湘西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曾在该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地区的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湘西会战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获取了彻底的胜利;还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领导人,如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周逸群等都曾在该地区战斗和生活过。因此,该地区与《纲要》课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结合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就湘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作个探讨。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的价值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遗址、文献、档案及影像史料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等院校《纲要》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吉首大学部分教师已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纲要》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教材是以全国为地域范围、近现代历史为时间界限的,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高度概括。由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中学已有接触,并且因其所讲的历史事件距今较远,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使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本时,能联系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时地穿插讲述当地史实,就能增强《纲要》课教学的现实感,使学生倍感亲切,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这样也容易引导学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极情感和兴趣转移到对整个《纲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纲要》课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史实来实现的, 而如果这些史实与学生距离越近、联系越紧,教学效果越明显,对此,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热爱祖国是从深入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的。无论学生家就是湘西地区的,还是从外地来到这里读书的,大学四年,必将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成长,高校所在地常常就是学生的第二故乡。地方历史文化使学生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走进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大大拉近学生与这门课程间的距离,使学生具有更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这种亲历式的教育远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显著。通过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建设家乡、 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彰显《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然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具体性、直观性以及地域上的亲近感等优势,将它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的弊端,可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意识。同时,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教师拟定一些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纲要》课的选题,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写课程论文等)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桑植贺龙故居、纪念馆,参观怀化芷江日军受降旧址等),这样既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纲要》课程教材时间跨度为 170 多年,内容多、课时少。如何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补充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以湘西地区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相关的地方人物、事件介绍、历史图片、历史影视资料等。如在讲授“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插入湘西地区凤凰籍总兵级人物郑国鸿的图片,介绍郑国鸿是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攻占的第一块领土劫后余生的守土军官,是鸦片战争全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定海保卫战的捐躯者,是被整个中华民族公认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近代第一批民族英雄;又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中添加介绍湘西地区熊希龄的事迹(主张维新立宪,辛亥革命后曾经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再如,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插入介绍湘西的风云人物贺龙以及讲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讲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插入讲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会战”等等。这样,在课堂上适当补充和分析这些地方史料,不仅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也能使课程更具有趣味性与地方性。

(二)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系统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与之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不同的专题,系统地向学生讲授。譬如,对湘西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适合在《纲要》课中作为专题讲授的内容有:第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以及意义(如:教师可将红二、六军团在湘西地区建立著名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史实通过专题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生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会倍感兴趣;) ;第二,抗日战争中的“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第三,对湘西著名的人物贺龙进行专题讲授等。通过专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地人民为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当然,这种专题教学方式难度较大,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生们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历史图片、模型等的情景再现,接触第一手的历史文物、遗址,亲身感受历史。(譬如在湘西地区,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桑植刘家坪长征出发地、贺龙纪念馆、贺龙故居、怀化芷江日军受降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譬如访问老红军等)实践活动。虽然《纲要》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地点就在当地,参观其遗迹、遗物,调查采访相关的人物,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课外实践,能使学生形成心理上的亲近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展开网络平台的教学活动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文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阅读分析流散文学文本己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库切的《耻》为代表从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关注流散的生存状态来唤醒 历史 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并对南非的实际存在状态做出了历史和现实批判,并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念以警醒族人重构文化模式。

在后 现代 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原先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的弱小势力受到了重视。这种现象反映到诺贝尔文学奖中,便是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考察近20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0年代以来的获奖者大多数是后现代主义作家,90年代前几年是有着双重民族文化身份的后殖民作家,到了90年代后半期,大部分则是流散作家。通过近几年流散文学的发表,可以说流散文学在新世纪的世界文学领域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流散文学的一个重大特征就在于它实际上不是“移民文学”这样简单化的称呼所能概括的,它体现了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从而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非作家j. m.库切(cj. m. coetzee, 1940一),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的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库切代表作有《在祖国的心灵中》(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 ((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 ,((迈可尔·k的生命与时代))) ( li 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耻))(disgrace)等。本文尝试通过对库切这位在21世纪大门口获奖的流散作家作品《耻》的分析,寻找他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民族和文化身份为切人点来认识流散者在其文学创作中是怎样作着跨越民族、族裔界限旅行式的思考的。

作为殖民者流亡的库切对殖民地文化一直保持着清醒而尖锐的认知。面对他的祖国南非,库切始终在直面现实。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描述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及种族制度下个人存在的不自由。他是“南非种族隔离矛盾现实最好的阐释者之一”。库切的伟大就在于他对历史、对未来的洞察力:“他是坚持为人类作证的作家,忠实于人类苦难记忆的作家,也是最富有时代感的作家”。

库切的所有作品中,长篇小说《耻》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这部书中,库切用平淡、冷峻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南非的故事,揭示了新旧交替时生在南非大地上、发生在各色人种之间的种种问题,对殖民主义在南非对殖民地人民和殖民者本人及其后代所造成的后果表现出深切的忧思和相当的无奈。

故事的主角是开普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浪漫主义诗歌专家卢里。小说一开始就道出了他在老的 政治 背景和所谓新的政治变革中的生活处境和人生状态。他每周和一位约会解决基本问题,后来引诱一位女学生。被校方发现后,不愿乞求校方宽恕,最终辞职,带着耻辱的印迹,前往女儿露西的农场寻求平静生活。然而,在农场里露西遭三个黑人打劫和。尽管卢里不愿忍受这种耻辱,女儿却不愿逃避,她宁愿委曲求全,隐居在乡下的农场上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一小片园地,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拓展一小片生存的空间,想按照自己价值观中那种理想的活法,为白人过去对黑人的非人道统治赎罪。

故事情节上虽然没有过于离奇的地方,却处处充满了耻辱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将南非种族之间的隔膜表现得淋漓尽致。单从书名“耻”来说,“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大学教授每周定时召妓以解决生理需求之耻,有大学教授女学生进而丢掉教职之耻,有教授女儿“自甘堕落”之耻。透过字里行间,显然还有一种耻,那就是作者一直不愿直接提及但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象征性表达的南非的国家之耻一种族隔离制度。书中之“耻”,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个人之“耻”,同时更是南非白人的民族之“耻”。

这一点在“耻”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整部小说从“耻”字出发,串连起事件和人物,层次丰富。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紧紧相扣,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交相辉映。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记忆仍然深植在人们心中,尽管这种制度作为制度已经成为过去。这种历史记忆在现实中被一再地血淋淋地展现出来。在小说的全部叙述中,露西的被成为一个触目的“中心”:露西拒绝向警察告发此事:“我为什么没有向警察告发这件事?我告诉你,只是你从此不许再提它。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在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南非。”如果没有种族隔离的历史和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不同种族、肤色间的现实仇恨,那么积淀下来的对抗性的文化中就没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一桩案便会面对同一种文化认同下的道德评判。但是,种族隔离的历史一记忆使得社会道德框架内部产生了对黑人和对白人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耻》又具有超越南非社会现实的普遍意义,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的寓言。殖民统治结束后,其危害仍在继续。小说中没有直接描述昔日的殖民统治,但从黑人对白人后代的仇恨中便可知道,当年黑人曾遭受白人殖民者何等残酷的蹂厢。三个黑人的行为既非为满足生理欲望,也非出于露西个人的原因,而仅仅因为露西是白人,为了发泄仇恨,是对白人殖民者的一种报复行为。三人当中有一个是小孩,如此自幼在心里埋下对白人仇恨的种子的孩子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白人,是可想而知的!露西的命运则表明,白人殖民统治在南非的受害者不仅仅是黑人,还有他们 自己的后代。在历史上,白人是以自身所享有的优越感,以教化、拯救、征服而月_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黑人土地上的,尽管这种越界行为被涂上了冠冕堂皇的色彩,但丝毫不能掩盖其侵略的本质。露西的被便是这种越界所必付的代价:她成了这一历史罪责的受害者,白人殖民者的替罪羊。露西选择“耻辱”地继续生活在乡村,表现的是库切对后殖民时代种族关系的一种认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只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赔偿形式,这笔债务是她作为一名白人不得不偿还的,因为她与数十年压迫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之间有着一种被动的同谋关系,她要直面过去的罪恶,寻找新的生活模式和希望。库切提醒人们注意: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已经取消了,但是殖民地的文化中种族对抗的阴毅并没有完全消除。作为一名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要建造自己的权威,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呈现死亡和受苦。”他以自己的文本完成了对历史意识的重建,“召唤听众遗忘了的东西”。尽管历史的积怨和露西无关,历史的轮回依然没有逃出这一戏剧性的反讽定律。历史的罪责必须有人来承担,即使她是无辜的。这就是她比卢里更能坦然面对这一暴力事件的原因。

殖民主义的代价首先在最为个人的层次上表现出来,露西决心承受任何耻辱,“却因为所有外在尊严的被剥夺而获得了新的力量”。殖民主义在殖民地所代表的整个西方(欧洲)文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卢里的满腹经伦、满口外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在遇到突况(家里遭抢劫、女儿遭)时,什么用场都派不上;他动不动要求得到正义的呼声如对牛弹琴;在佩特鲁斯家的聚会上撞见了施暴嫌疑人,立刻想打电话叫警察这样典型的西方式反应,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又苍白无力;作为西方文化教养之人,居然没想到参加正式聚会应当戴条领带,如此等等。甚至连西方文明和殖民文化的载体、赋人以某种权势和力量的 英语 ,在南非这块大地上也失去了明晰性。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最外在的品格,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文化产生怀疑时,便会对语言本身的魅力失去自信。卢里有一段内心独白就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他越来越坚信,英语极不适合用作传媒来表达南非的事。那一句句拉得长长的英语代码已经变得十分的凝重,从而失去了明晰性,说者说不清楚,听者听不明白。英语像是头陷在泥潭里的垂死的恐龙,渐渐变得僵硬起来。要是把佩特鲁斯的故事硬压进英语的模子,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关节僵硬,没有生气。”真正有力量的,真正能恰当真实地传达人在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的,仍然是当地的土语。这样,强行进人非洲(南非)的西方文明从根华到形式都被消解掉了。在这个意义上,库切等流散作家只是借用了英语这种语言作为文学书写的载体,但英语所蕴涵的传统却为其摒弃。因此,他木仅是身体上的流散者,也是信仰上的流散者。

文化批判不同于 政治 批判,也不同于道德批判,它是对于文化的梳理、考察、审视和反思。库切以真实的批判精神和思想的深刻性,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后殖民世界中意识形态对人的奴役以及颓败停滞的精神状态, 现代 人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而引发的政治 经济 困难,而更多地是表现为意识形态等文化形态奴役下人们自由自觉意识的丧失。

库切的《耻;.首先就表现出了意识形态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性格结构的形成并不是随机与偶然的,而是在社会统治层的诱导下生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生活中去。这一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批判理论颇有相似之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分裂与异化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美化现实生活而替现状辩护,这种辩护的功能不仅仅通过思想宣传来实现,而且已经通过其他手段内化到人们的心理机制件”。”马尔库塞认为“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技术合理性即是指意识形态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没有了原先所具备的批判和否定意识,丧失了指导人们实现自由的价值判断。在技术合理性的名义下,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被成功地操纵和压制了,人成为麻木不仁的“单向度的人”。其实,马尔库塞批判现实社会就是要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不是指暴力斗争,而是要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否定和批判,不做单向度的人。

库切正是运用了形式语言的力量去摧毁异化现实的社会语境。“ 艺术 正是凭借形式超越了既有的现实,在现存现实中反对现存现实。”库切以否定的辩证法对现代社会进行了病理诊断,提供了批判的灵感和武器,用否定的艺术的形式来拯救衰败,这是其对当代社会最可贵的现实意义。透过他的文化批判,可以看到他们在 历史 批判和现实批判中的自省,对一于南非实际存在状态的一种异在性、对抗性和超越性,可以看到体现了一种终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的理想特质。

库切的《耻》通过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相互对照中实现的一种凝重的社会历史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政治权力的变迁对于根除人类的苦难显得无能为力。“流散,从一个具有专门意指的、鲜为人知的语汇,现在已经 发展 成为一种对当代后殖民文化与认同经验的总体解释,与全球化相提并论。流散,其实不必是物质性身体的移位。流散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又或许,流散是一种与母体撕裂的伤痛;但在富有创造性的后殖民理论家那里,流散又是一种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库切等流散作家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寻找自我归宿、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中进行文化思索,在异国主流文化中确立文化归属这几个层面上完成文化认同,从而体现有着“文化本位”的特质。

当一种文化秩序窒息了人类的创造性时,需要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的建构来颠覆旧有的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即是文化重构的前提。文化批判不仅是否定性、消解性的,而且也是建设性、构成性的。库切批判的目标并不是批判本身,而是为了激发行动的力量,从而使得人们摆脱病态的存在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也就是文化重构,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也就在此。

通过库切对意识形态压制人、约束人、奴役人现象的批判,可以看出后殖民地的文化应适应历史进程而重构出一种新型文化的最佳模式。一种成熟文化模式的创建,必须有价值系统的奠定来支撑。在南非,尽管种族隔离制度已经被取消,但是小说中的人们始终还是处于种族隔离意识的阴影之下,吞食着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南非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应该正视过去,更好地了解过去。在那片有着殖民历史的土地上,无论黑人也好白人也好,都是历史的替罪羊,没有人是自由的。库切希望人们通过关注生存状态而唤醒历史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与历史的构成方式,从而构建新的价值观念。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文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阅读分析流散文学文本己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库切的《耻》为代表从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关注流散的生存状态来唤醒 历史 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并对南非的实际存在状态做出了历史和现实批判,并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念以警醒族人重构文化模式。

    在后 现代 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原先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的弱小势力受到了重视。这种现象反映到诺贝尔文学奖中,便是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考察近20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0年代以来的获奖者大多数是后现代主义作家,90年代前几年是有着双重民族文化身份的后殖民作家,到了90年代后半期,大部分则是流散作家。通过近几年流散文学的发表,可以说流散文学在新世纪的世界文学领域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流散文学的一个重大特征就在于它实际上不是“移民文学”这样简单化的称呼所能概括的,它体现了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从而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非作家j. m.库切(cj. m. coetzee, 1940一),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的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库切代表作有《在祖国的心灵中》(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 ((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 ,((迈可尔·k的生命与时代))) ( li 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耻))(disgrace)等。本文尝试通过对库切这位在21世纪大门口获奖的流散作家作品《耻》的分析,寻找他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民族和文化身份为切人点来认识流散者在其文学创作中是怎样作着跨越民族、族裔界限旅行式的思考的。

    作为殖民者流亡的库切对殖民地文化一直保持着清醒而尖锐的认知。面对他的祖国南非,库切始终在直面现实。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描述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及种族制度下个人存在的不自由。他是“南非种族隔离矛盾现实最好的阐释者之一”。库切的伟大就在于他对历史、对未来的洞察力:“他是坚持为人类作证的作家,忠实于人类苦难记忆的作家,也是最富有时代感的作家”。

    库切的所有作品中,长篇小说《耻》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这部书中,库切用平淡、冷峻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南非的故事,揭示了新旧交替时生在南非大地上、发生在各色人种之间的种种问题,对殖民主义在南非对殖民地人民和殖民者本人及其后代所造成的后果表现出深切的忧思和相当的无奈。

    故事的主角是开普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浪漫主义诗歌专家卢里。小说一开始就道出了他在老的 政治 背景和所谓新的政治变革中的生活处境和人生状态。他每周和一位妓女约会解决基本问题,后来引诱一位女学生。被校方发现后,不愿乞求校方宽恕,最终辞职,带着耻辱的印迹,前往女儿露西的农场寻求平静生活。然而,在农场里露西遭三个黑人打劫和强奸。尽管卢里不愿忍受这种耻辱,女儿却不愿逃避,她宁愿委曲求全,隐居在乡下的农场上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一小片园地,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拓展一小片生存的空间,想按照自己价值观中那种理想的活法,为白人过去对黑人的非人道统治赎罪。

    故事情节上虽然没有过于离奇的地方,却处处充满了耻辱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将南非种族之间的隔膜表现得淋漓尽致。单从书名“耻”来说,“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大学教授每周定时召妓以解决生理需求之耻,有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进而丢掉教职之耻,有教授女儿“自甘堕落”之耻。透过字里行间,显然还有一种耻,那就是作者一直不愿直接提及但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象征性表达的南非的国家之耻一种族隔离制度。书中之“耻”,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个人之“耻”,同时更是南非白人的民族之“耻”。

    这一点在“耻”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整部小说从“耻”字出发,串连起事件和人物,层次丰富。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紧紧相扣,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交相辉映。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记忆仍然深植在人们心中,尽管这种制度作为制度已经成为过去。这种历史记忆在现实中被一再地血淋淋地展现出来。在小说的全部叙述中,露西的被强暴成为一个触目的“中心”:露西拒绝向警察告发此事:“我为什么没有向警察告发这件事?我告诉你,只是你从此不许再提它。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在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南非。”如果没有种族隔离的历史和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不同种族、肤色间的现实仇恨,那么积淀下来的对抗性的文化中就没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一桩强奸案便会面对同一种文化认同下的道德评判。但是,种族隔离的历史一记忆使得社会道德框架内部产生了对黑人和对白人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耻》又具有超越南非社会现实的普遍意义,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的寓言。殖民统治结束后,其危害仍在继续。小说中没有直接描述昔日的殖民统治,但从黑人对白人后代的仇恨中便可知道,当年黑人曾遭受白人殖民者何等残酷的蹂厢。三个黑人的行为既非为满足生理欲望,也非出于露西个人的原因,而仅仅因为露西是白人,为了发泄仇恨,是对白人殖民者的一种报复行为。三人当中有一个是小孩,如此自幼在心里埋下对白人仇恨的种子的孩子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白人,是可想而知的!露西的命运则表明,白人殖民统治在南非的受害者不仅仅是黑人,还有他们  自己的后代。在历史上,白人是以自身所享有的优越感,以教化、拯救、征服而月_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黑人土地上的,尽管这种越界行为被涂上了冠冕堂皇的色彩,但丝毫不能掩盖其侵略的本质。露西的被强暴便是这种越界所必付的代价:她成了这一历史罪责的受害者,白人殖民者的替罪羊。露西选择“耻辱”地继续生活在乡村,表现的是库切对后殖民时代种族关系的一种认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只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赔偿形式,这笔债务是她作为一名白人不得不偿还的,因为她与数十年压迫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之间有着一种被动的同谋关系,她要直面过去的罪恶,寻找新的生活模式和希望。库切提醒人们注意: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已经取消了,但是殖民地的文化中种族对抗的阴毅并没有完全消除。作为一名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要建造自己的权威,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呈现死亡和受苦。”他以自己的文本完成了对历史意识的重建,“召唤听众遗忘了的东西”。尽管历史的积怨和露西无关,历史的轮回依然没有逃出这一戏剧性的反讽定律。历史的罪责必须有人来承担,即使她是无辜的。这就是她比卢里更能坦然面对这一暴力事件的原因。

    殖民主义的代价首先在最为个人的层次上表现出来,露西决心承受任何耻辱,“却因为所有外在尊严的被剥夺而获得了新的力量”。殖民主义在殖民地所代表的整个西方(欧洲)文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卢里的满腹经伦、满口外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在遇到突发情况(家里遭抢劫、女儿遭强暴)时,什么用场都派不上;他动不动要求得到正义的呼声如对牛弹琴;在佩特鲁斯家的聚会上撞见了施暴嫌疑人,立刻想打电话叫警察这样典型的西方式反应,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又苍白无力;作为西方文化教养之人,居然没想到参加正式聚会应当戴条领带,如此等等。甚至连西方文明和殖民文化的载体、赋人以某种权势和力量的 英语 ,在南非这块大地上也失去了明晰性。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最外在的品格,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文化产生怀疑时,便会对语言本身的魅力失去自信。卢里有一段内心独白就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他越来越坚信,英语极不适合用作传媒来表达南非的事。那一句句拉得长长的英语代码已经变得十分的凝重,从而失去了明晰性,说者说不清楚,听者听不明白。英语像是头陷在泥潭里的垂死的恐龙,渐渐变得僵硬起来。要是把佩特鲁斯的故事硬压进英语的模子,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关节僵硬,没有生气。”真正有力量的,真正能恰当真实地传达人在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的,仍然是当地的土语。这样,强行进人非洲(南非)的西方文明从根华到形式都被消解掉了。在这个意义上,库切等流散作家只是借用了英语这种语言作为文学书写的载体,但英语所蕴涵的传统却为其摒弃。因此,他木仅是身体上的流散者,也是信仰上的流散者。

   文化批判不同于 政治 批判,也不同于道德批判,它是对于文化的梳理、考察、审视和反思。库切以真实的批判精神和思想的深刻性,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后殖民世界中意识形态对人的奴役以及颓败停滞的精神状态, 现代 人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而引发的政治 经济 困难,而更多地是表现为意识形态等文化形态奴役下人们自由自觉意识的丧失。

    库切的《耻;.首先就表现出了意识形态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性格结构的形成并不是随机与偶然的,而是在社会统治层的诱导下生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生活中去。这一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批判理论颇有相似之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分裂与异化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美化现实生活而替现状辩护,这种辩护的功能不仅仅通过思想宣传来实现,而且已经通过其他手段内化到人们的心理机制件”。”马尔库塞认为“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技术合理性即是指意识形态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没有了原先所具备的批判和否定意识,丧失了指导人们实现自由的价值判断。在技术合理性的名义下,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被成功地操纵和压制了,人成为麻木不仁的“单向度的人”。其实,马尔库塞批判现实社会就是要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不是指暴力斗争,而是要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否定和批判,不做单向度的人。

   库切正是运用了形式语言的力量去摧毁异化现实的社会语境。“ 艺术 正是凭借形式超越了既有的现实,在现存现实中反对现存现实。”库切以否定的辩证法对现代社会进行了病理诊断,提供了批判的灵感和武器,用否定的艺术的形式来拯救衰败,这是其对当代社会最可贵的现实意义。透过他的文化批判,可以看到他们在 历史 批判和现实批判中的自省,对一于南非实际存在状态的一种异在性、对抗性和超越性,可以看到体现了一种终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的理想特质。

    库切的《耻》通过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相互对照中实现的一种凝重的社会历史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政治权力的变迁对于根除人类的苦难显得无能为力。“流散,从一个具有专门意指的、鲜为人知的语汇,现在已经 发展 成为一种对当代后殖民文化与认同经验的总体解释,与全球化相提并论。流散,其实不必是物质性身体的移位。流散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又或许,流散是一种与母体撕裂的伤痛;但在富有创造性的后殖民理论家那里,流散又是一种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库切等流散作家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寻找自我归宿、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中进行文化思索,在异国主流文化中确立文化归属这几个层面上完成文化认同,从而体现有着“文化本位”的特质。

    当一种文化秩序窒息了人类的创造性时,需要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的建构来颠覆旧有的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即是文化重构的前提。文化批判不仅是否定性、消解性的,而且也是建设性、构成性的。库切批判的目标并不是批判本身,而是为了激发行动的力量,从而使得人们摆脱病态的存在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也就是文化重构,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也就在此。

    通过库切对意识形态压制人、约束人、奴役人现象的批判,可以看出后殖民地的文化应适应历史进程而重构出一种新型文化的最佳模式。一种成熟文化模式的创建,必须有价值系统的奠定来支撑。在南非,尽管种族隔离制度已经被取消,但是小说中的人们始终还是处于种族隔离意识的阴影之下,吞食着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南非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应该正视过去,更好地了解过去。在那片有着殖民历史的土地上,无论黑人也好白人也好,都是历史的替罪羊,没有人是自由的。库切希望人们通过关注生存状态而唤醒历史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与历史的构成方式,从而构建新的价值观念。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文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阅读分析流散文学文本己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库切的《耻》为代表从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关注流散的生存状态来唤醒历史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并对南非的实际存在状态做出了历史和现实批判,并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念以警醒族人重构文化模式。

在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浪潮中,原先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的弱小势力受到了重视。这种现象反映到诺贝尔文学奖中,便是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考察近20多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0年代以来的获奖者大多数是后现代主义作家,90年代前几年是有着双重民族文化身份的后殖民作家,到了90年代后半期,大部分则是流散作家。通过近几年流散文学的发表,可以说流散文学在新世纪的世界文学领域已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流散文学的一个重大特征就在于它实际上不是“移民文学”这样简单化的称呼所能概括的,它体现了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从而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非作家J. M.库切(CJ. M. Coetzee, 1940一),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的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库切代表作有《在祖国的心灵中》(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 ((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 ,((迈可尔·K的生命与时代))) ( Li 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耻))(Disgrace)等。本文尝试通过对库切这位在21世纪大门口获奖的流散作家作品《耻》的分析,寻找他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民族和文化身份为切人点来认识流散者在其文学创作中是怎样作着跨越民族、族裔界限旅行式的思考的。

作为殖民者流亡的库切对殖民地文化一直保持着清醒而尖锐的认知。面对他的祖国南非,库切始终在直面现实。他的作品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描述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及种族制度下个人存在的不自由。他是“南非种族隔离矛盾现实最好的阐释者之一”。库切的伟大就在于他对历史、对未来的洞察力:“他是坚持为人类作证的作家,忠实于人类苦难记忆的作家,也是最富有时代感的作家”。

库切的所有作品中,长篇小说《耻》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这部书中,库切用平淡、冷峻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南非的故事,揭示了新旧交替时生在南非大地上、发生在各色人种之间的种种问题,对殖民主义在南非对殖民地人民和殖民者本人及其后代所造成的后果表现出深切的忧思和相当的无奈。

故事的主角是开普敦大学的一位教授、浪漫主义诗歌专家卢里。小说一开始就道出了他在老的政治背景和所谓新的政治变革中的生活处境和人生状态。他每周和一位妓女约会解决基本问题,后来引诱一位女学生。被校方发现后,不愿乞求校方宽恕,最终辞职,带着耻辱的印迹,前往女儿露西的农场寻求平静生活。然而,在农场里露西遭三个黑人打劫和强奸。尽管卢里不愿忍受这种耻辱,女儿却不愿逃避,她宁愿委曲求全,隐居在乡下的农场上苦心经营着自己的一小片园地,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拓展一小片生存的空间,想按照自己价值观中那种理想的活法,为白人过去对黑人的非人道统治赎罪。

故事情节上虽然没有过于离奇的地方,却处处充满了耻辱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将南非种族之间的隔膜表现得淋漓尽致。单从书名“耻”来说,“耻”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大学教授每周定时召妓以解决生理需求之耻,有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进而丢掉教职之耻,有教授女儿“自甘堕落”之耻。透过字里行间,显然还有一种耻,那就是作者一直不愿直接提及但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象征性表达的南非的国家之耻一种族隔离制度。书中之“耻”,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个人之“耻”,同时更是南非白人的民族之“耻”。

这一点在“耻”这个贯穿全文的线索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整部小说从“耻”字出发,串连起事件和人物,层次丰富。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紧紧相扣,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交相辉映。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记忆仍然深植在人们心中,尽管这种制度作为制度已经成为过去。这种历史记忆在现实中被一再地血淋淋地展现出来。在小说的全部叙述中,露西的被强暴成为一个触目的“中心”:露西拒绝向警察告发此事:“我为什么没有向警察告发这件事?我告诉你,只是你从此不许再提它。原因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完全属于个人隐私。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人们可能认为这是件与公众有关的事。可在眼下,在这里,这不是。这是我的私事,是我一个人的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南非。”如果没有种族隔离的历史和由于种族隔离造成的不同种族、肤色间的现实仇恨,那么积淀下来的对抗性的文化中就没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一桩强奸案便会面对同一种文化认同下的道德评判。但是,种族隔离的历史一记忆使得社会道德框架内部产生了对黑人和对白人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耻》又具有超越南非社会现实的普遍意义,是一个后殖民世界中人类种族关系的寓言。殖民统治结束后,其危害仍在继续。小说中没有直接描述昔日的殖民统治,但从黑人对白人后代的仇恨中便可知道,当年黑人曾遭受白人殖民者何等残酷的蹂厢。三个黑人的行为既非为满足生理欲望,也非出于露西个人的原因,而仅仅因为露西是白人,为了发泄仇恨,是对白人殖民者的一种报复行为。三人当中有一个是小孩,如此自幼在心里埋下对白人仇恨的种子的孩子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白人,是可想而知的!露西的命运则表明,白人殖民统治在南非的受害者不仅仅是黑人,还有他们 自己的后代。在历史上,白人是以自身所享有的优越感,以教化、拯救、征服而月_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黑人土地上的,尽管这种越界行为被涂上了冠冕堂皇的色彩,但丝毫不能掩盖其侵略的本质。露西的被强暴便是这种越界所必付的代价:她成了这一历史罪责的受害者,白人殖民者的替罪羊。露西选择“耻辱”地继续生活在乡村,表现的是库切对后殖民时代种族关系的一种认识: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只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赔偿形式,这笔债务是她作为一名白人不得不偿还的,因为她与数十年压迫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之间有着一种被动的同谋关系,她要直面过去的罪恶,寻找新的生活模式和希望。库切提醒人们注意: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已经取消了,但是殖民地的文化中种族对抗的阴毅并没有完全消除。作为一名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要建造自己的权威,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呈现死亡和受苦。”他以自己的文本完成了对历史意识的重建,“召唤听众遗忘了的东西”。尽管历史的积怨和露西无关,历史的轮回依然没有逃出这一戏剧性的反讽定律。历史的罪责必须有人来承担,即使她是无辜的。这就是她比卢里更能坦然面对这一暴力事件的原因。

殖民主义的代价首先在最为个人的层次上表现出来,露西决心承受任何耻辱,“却因为所有外在尊严的被剥夺而获得了新的力量”。殖民主义在殖民地所代表的整个西方(欧洲)文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卢里的满腹经伦、满口外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在遇到突发情况(家里遭抢劫、女儿遭强暴)时,什么用场都派不上;他动不动要求得到正义的呼声如对牛弹琴;在佩特鲁斯家的聚会上撞见了施暴嫌疑人,立刻想打电话叫警察这样典型的西方式反应,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又苍白无力;作为西方文化教养之人,居然没想到参加正式聚会应当戴条领带,如此等等。甚至连西方文明和殖民文化的载体、赋人以某种权势和力量的英语,在南非这块大地上也失去了明晰性。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最外在的品格,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文化产生怀疑时,便会对语言本身的魅力失去自信。卢里有一段内心独白就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他越来越坚信,英语极不适合用作传媒来表达南非的事。那一句句拉得长长的英语代码已经变得十分的凝重,从而失去了明晰性,说者说不清楚,听者听不明白。英语像是头陷在泥潭里的垂死的恐龙,渐渐变得僵硬起来。要是把佩特鲁斯的故事硬压进英语的模子,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关节僵硬,没有生气。”真正有力量的,真正能恰当真实地传达人在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的,仍然是当地的土语。这样,强行进人非洲(南非)的西方文明从根华到形式都被消解掉了。在这个意义上,库切等流散作家只是借用了英语这种语言作为文学书写的载体,但英语所蕴涵的传统却为其摒弃。因此,他木仅是身体上的流散者,也是信仰上的流散者。 文化批判不同于政治批判,也不同于道德批判,它是对于文化的梳理、考察、审视和反思。库切以真实的批判精神和思想的深刻性,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后殖民世界中意识形态对人的奴役以及颓败停滞的精神状态,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而引发的政治经济困难,而更多地是表现为意识形态等文化形态奴役下人们自由自觉意识的丧失。

库切的《耻;.首先就表现出了意识形态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响。意识形态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性格结构的形成并不是随机与偶然的,而是在社会统治层的诱导下生成的,并且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生活中去。这一观点与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批判理论颇有相似之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分裂与异化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美化现实生活而替现状辩护,这种辩护的功能不仅仅通过思想宣传来实现,而且已经通过其他手段内化到人们的心理机制件”。”马尔库塞认为“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技术合理性即是指意识形态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没有了原先所具备的批判和否定意识,丧失了指导人们实现自由的价值判断。在技术合理性的名义下,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被成功地操纵和压制了,人成为麻木不仁的“单向度的人”。其实,马尔库塞批判现实社会就是要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不是指暴力斗争,而是要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丧失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否定和批判,不做单向度的人。

库切正是运用了形式语言的力量去摧毁异化现实的社会语境。“艺术正是凭借形式超越了既有的现实,在现存现实中反对现存现实。”库切以否定的辩证法对现代社会进行了病理诊断,提供了批判的灵感和武器,用否定的艺术的形式来拯救衰败,这是其对当代社会最可贵的现实意义。透过他的文化批判,可以看到他们在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中的自省,对一于南非实际存在状态的一种异在性、对抗性和超越性,可以看到体现了一种终极关怀的当代人文精神的理想特质。

库切的《耻》通过个人命运和国家历史的相互对照中实现的一种凝重的社会历史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政治权力的变迁对于根除人类的苦难显得无能为力。“流散,从一个具有专门意指的、鲜为人知的语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对当代后殖民文化与认同经验的总体解释,与全球化相提并论。流散,其实不必是物质性身体的移位。流散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又或许,流散是一种与母体撕裂的伤痛;但在富有创造性的后殖民理论家那里,流散又是一种特权、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库切等流散作家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寻找自我归宿、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中进行文化思索,在异国主流文化中确立文化归属这几个层面上完成文化认同,从而体现有着“文化本位”的特质。

当一种文化秩序窒息了人类的创造性时,需要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的建构来颠覆旧有的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即是文化重构的前提。文化批判不仅是否定性、消解性的,而且也是建设性、构成性的。库切批判的目标并不是批判本身,而是为了激发行动的力量,从而使得人们摆脱病态的存在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生成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取代现存的异化的存在模式,也就是文化重构,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也就在此。

通过库切对意识形态压制人、约束人、奴役人现象的批判,可以看出后殖民地的文化应适应历史进程而重构出一种新型文化的最佳模式。一种成熟文化模式的创建,必须有价值系统的奠定来支撑。在南非,尽管种族隔离制度已经被取消,但是小说中的人们始终还是处于种族隔离意识的阴影之下,吞食着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悲惨后果。南非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应该正视过去,更好地了解过去。在那片有着殖民历史的土地上,无论黑人也好白人也好,都是历史的替罪羊,没有人是自由的。库切希望人们通过关注生存状态而唤醒历史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与历史的构成方式,从而构建新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