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

消防器材论文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防器材装备 维护保养 作战效能

中图分类号:TU99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03-01

一、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配备与维护保养现状

(一)消防器材装备配备现状

1、部队配发大量新式灭火救援设备

随着消防灭火救援任务难度加大,消防部队在防护、侦检、通讯、警戒、救生、堵漏、毒物输送、人员和装备洗消等特勤器材装备方面,配发了多种结构更为复杂、功能更为先进的灭火救援器材,特种器材的配备,为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大量传统灭火装备仍在灭火救援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消防部队传统的灭火救援器材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拉梯、水带、单口水枪、分水器等等,传统灭火救援装备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功能易学易用,在大多灭火作战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因为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在特殊的灭火救援场所,其灭火救援任务受到限制。

3、消防器材的破损现象影响正常灭火救援工作

消防装备器材大到消防车辆,小到破拆工具,多有破损,甚至有些破损已经影响正常的灭火作战任务需要,拉梯磨损、铁锹和铁铤弯折、破拆工具局部破裂、水带破洞等等,在火场中甚至部分水带漏水严重,影响了火灾的扑救。

(二)消防器材装备维护保养现状

1、执勤训练中重使用、轻保养

部分执勤中队对器材装备只注重使用,忽视器材装备的日常保养,使得很多消防装备器材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久而久之,引起大故障。传统消防器材装备,如铁铤、撬棍等,破损、锈蚀现象严重。中队平时不及时维修保养,就是自我隐藏安全隐患,最终给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还有部分消防执勤车辆存在保养不到位现象,许多驾驶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机关检查时搞卫生,而对于车辆的季节变换、购置年数、行驶里程等并不重视,车辆的状况到底怎么样,有无隐患存在,心里没有概念。

2、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操作程序不当

部分执勤中队在装备器材的维护保养时,缺乏有关基础技术资料或不齐全,不了解各类装备储存、使用和维护上的要求、禁忌等,没有严格按照操作使用程序来使用,造成相当部分的车辆和装备存在过度使用、带病作业不按时维护等状况;容易造成器材装备的认为损伤甚至诱发各种安全事故。

3、装备器材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基层中队负责操作器材装备的官兵素质有待提高,消防部队官兵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如果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容易因为缺乏器材装备操作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操作方式,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等因素,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而且部队中消防器材装备的配备更加专业化、复杂化,需要的操作技术理论性较强,如果没有能够真正掌握器材装备技术的干部带头施训,高科技的消防装备器材就难以发挥其真实作战效能。

二、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效率与作战效能分析

消防器材装备的作战效能决定于其参加灭火作战任务的工作状态。支队于2013年2月份分别为三个基层执勤中队一中队、五中队和七中队配备30盘水带、10具空气呼吸器和5副头骨震动通讯设备,一中队和七中队自行保养维护器材,五中队定期有厂家人员指导维护保养。其中一中队七中队水带均为使用后立即清洗并置于操场晾晒的方式,一中队操场与道路直接连接,水带偶有轿车碾压痕迹;五中队为使用后立即清洗并悬挂训练塔的晾晒保养方式。一中队空气呼吸器有专人使用保养,责任落实到人,使用后必须检查面罩和压力表等部件状态细节;五中队和七中队空气呼吸器均为多人使用,其中五中队有指定人员负责,七中队空气呼吸器无专人负责,只于每天早上交接班时检验空气呼吸器状态。头骨震动设备一中队和五中队均由班长负责检查状态,一中队只在每天交接班时检查设备状态,五中队为每天检查状态并定期有厂家人员维护,七中队交由电话班负责保养管理。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七中队的器材装备培训重视程度不如一中队和五中队,装备器材集中保养检修次数也不及一中队和五中队。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装备器材良好的管理保养以及培训制度关系直接决定了装备的的作战效能。合理的保养管理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能使器材装备以最好的状态进入日常训练和实战当中,保障器材装备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灭火抢险救援任务。

三、提高消防器材装备灭火作战效能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检查保养机制

对消防器材勤查看,勤保养,责任落实到位,所有执勤器材必须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分类有序,标明器材装备的名称、数量、型号、维护保养频率、保养方式、注意事项等内容。保持器材装备的放置位置干燥整洁,定期检查各类器材装备是否局部有锈蚀、霉烂情况。对已经发生锈蚀或霉烂的器材装备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修复。

(二)健全消防器材长效培训机制

建立器材装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对高科技装备器材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机制,采取老师授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装备器材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并建立从选人到考核、复核等关口,按岗位、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实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措施,增强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岗位练兵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与生产厂家联系,实现跟踪服务

有些器材装备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进行维护保养,加强与生产厂家进行联系,不断学习专业维护保养经验,或者让厂家跟踪服务,一旦器材装备有问题需要维修,保证器材装备得到及时维护保养和维修,在灭火作战任务中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特勤站装备配备标准(试行)[s].

[2] 黄景园.论消防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提高[A].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消防车辆;器材装备;技术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财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扑灭恶性火灾、如何有效地减少火灾的损失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提高火灾的防控能力,各种新式的消防器材装备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种类数量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器材装备的管理问题。《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建设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步实现了与时代的接轨,装备本身的质量、技术性能相对之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充分挖掘器材装备的技术潜能,对于当前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大市场与小用户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消防装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这些国内、外的消防装备生产企业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初具规模的消防装备的大市场。而对于当前消防部队而言,其消防装备的供应管理体制正由之前的计划分配过度为市场调节,受地域和火灾特点的影响,部分消防器材装备不能大规模使用,这就形成了与消防装备生产、销售、维修保养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消防装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提高。一些新型的消防装备因此不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消防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 短期行为与长远效应之间的矛盾

对于当前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技术管理的短期行为而言,其建设的短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人为的主观意识取代了消防装备建设的技术论证和长远规划。简单而言,那就是在消防部队配备装备时,选择的原则不是结合实际情况也就是当地的火灾发生的特点,而是以领导的主观意识决定采购何种消防器材装备。

其二,消防器材装备采购的形式化。这主要指的是在装备的采购上受制于经济压力或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致使消防装备配备不能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

其三,消防工作的片面性。主要是指消防部队在配置先进的消防装备时,没有考虑到该装备的维护保养成本以及使用这种装备所需要的相应的技术要求,而影响到该装备的长远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到消防部队的执勤和备战。

1.3 建管不协调,影响了装备使用效率的提高

在当前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中,装备的配备和管理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装备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消防装备管理还处于一种重形式而轻内容、重建设而轻管理、重过程而轻效率的行政管理现状,而且其具体的管理工作没有为消防装备的使用和保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当前的消防装备器材缺乏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体系,没有严格按照当前的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管理维护。不仅如此,装备的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消防技术以及装备维护保养知识的教育训练,存在装备应用技术上的“盲区”。这些都是影响消防装备使用效率的因素。

2 消防装备技术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消防装备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根据客观规律,进行应用技术及消防装备维护保养知识的教育训练,完善技术性的维护保养管理体系,下面就其进行分析探讨:

2.1 技术管理之把握规律,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对于消防装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而言,要注意把握规律,也就是要把握器材装备的发展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内在联系的规律,从而做到对规律的充分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当前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管理更具有效率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当前我国的消防装备大市场以及小用户之间的矛盾,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大变革中,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消防发展的短期行为和长远效应的矛盾。

其次,对于其具体的把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转变当前的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宏观管理行政调控制度为对装备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制度,具体而言也就是让消防部队的宏观管理渗透到消防装备建设中的任何方面,实现消防装备购置上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比如:实战中的消防装备效率,消防特种装备的跟踪服务,等等。二,对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管理由静态转变到动态。消防装备的动态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做到以执勤点为单位以实现消防装备整体效应为目标,对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的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以及建立消防总队、支队以及大队的多级车辆器材装备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消防装备的管理水准。这也是当前我国提高执勤备战能力的客观需要。三,对消防装备购置上要注意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提高装备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保障能力,而且这也能够极大地解决大市场与小用户之间存在的矛盾,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消防装备的使用效率。

2.2 技术管理之建立消防装备应用技术的教育训练体系

对于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其重要的措施是建立消防装备的应用技术教育训练体系,而且这也有利于促进当前的消防装备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对其应用技术的教育训练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就是改革传统的只重视战术与体能训练,转变为突出整体作战战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消防部队的战术、技能、体能是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强化体能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方式,将有效地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其次,推行消防装备技术、技能考评持证上岗制度。简单而言,就是制定对消防装备应用技术认定的考察办法和制度,以及建立消防总队、支队、大队的多级考评制度,从而保证装备管理人员在消防车辆器材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

最后,建立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火场使用效率以及实用性分析机制,这主要为促进消防装备的技术、技能向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转化。通过这种器材装备火场使用效率实用性的分析机制,实现事故现场人员与装备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2.3 技术管理之建立完善的消防装备维修保养体系

对于消防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建立完善的消防装备维修保养体系是其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不仅能够保障装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制度化,而且对于做好特种装备的跟踪服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这种体系督促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的生产企业在消防部队驻地附近建立装备维修中心,以方便消防装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售后服务合同书》落到实处。而对于消防部队本身而言,体系的建立能够促使消防装备的管理和保养责任到人;对于特种装备而言,这种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部队更加方便地了解器材装备的性能,在实战中更好地发挥特种器材装备的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消防器材装备的技术管理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对器材装备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在消防器材装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促进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对消防装备的管理人员来说,要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技术性能,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器材装备在实战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攸高,张杰,王永福.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配备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王丽晶,何宁,薛林.关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车辆装备修订的探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

[3]杨君涛,吴军.城市灭火救援力量历史性能测量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3篇

消防装备器材的技术管理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阐述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现存的问题入手,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消防器材;消防装备;技术管理

消防装备器材的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因此装备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消防装备器材的结构性能,增强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更加细心的日常工作来确保消防装备器材的使用能力和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增强。

一、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现存问题

当前,在各项科技不断革新的同时,消防装备科技也在飞速的发展,从材料、结构、性能及技术参数上有了不断进步,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也就成为现今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针对目前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阐述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1.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模式无法满足消防装备器材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消防灭火救援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消防部队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要。我国许多地区的消防部队也开始根据各类火灾、抢险救援、灾害事故进行研究引进配备大量先进进口的装备器材,但是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装备器材配发使用,造成了我国许多基层消防部队器材使用管理存在着发展滞后的情况,其在如何使用管理和如何能够做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方面还缺乏全方位系统性的学习,还有有着很高的提升空间,因此无法更加充分理解装备器材的最佳效能,很难在灭火救援的战斗中发挥出先进装备的作用。

2.管理模式不够科学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模式还不够科学。管理模式上的缺陷主要是体现在了缺乏合理的管理模式,我国许多消防部队在器材管理中还存在着靠人记、笔写,配备了电脑也只是局限于输入有关数据或者只能够进行简单统计和储存。其次,对于装备器材的保养和维护不够重视,装备器材档案建设方面上的不够全面。许多单位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基层消防部队对装备管理也往往凭经验,这导致了其对于装备器材的保养与管理有着很强的随意性,因此往往无法定时的进行维护和保养,最终导致了装备器材问题的大量出现。

3.缺乏足够优秀人才

缺乏足够优秀人才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缺乏足够的优秀人才主要是因为在基层消防中队中器材管理责任人一般都由各车的班长兼任,且有部分的中队干部、班长责任心不强,又将平时的管理保养维护交由新战士操作,进而出现了不专业人员管理专业器材的现象。器材管理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且还会涉及到器材的性能、参数、清理、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没有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往往会容易造成违规存放和过度使用以及带病作业和不按时维护现象的出现,最终会非常严重的造成装备损坏与损毁的出现,并且在部分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责任事故的出现。

二、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对策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需要具有多面性,以下从发挥技师关键作用、做好技术保障工作、落实装备管理制度、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出发,对于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浅要的分析。

1.发挥技师关键作用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第一步是更加充分的发挥出装备技师本身的关键性作用。消防部队应该在各基层单位中挑选文化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干部或战士骨干加入装备技师的队伍,对现有装备器材的材料、结构、性能及技术参数等进行全面性的教学培训,定期组织复训,加深巩固知识内容,加强装备技师人才的培养,其次,培养出装备技师后,应当规范装备技师在基层单位的职责,重点管理装备器材,并督促装备技师根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对中队官兵进行传授,使消防装备知识能在基层中普及,同时,要在各基层单位中加强教育,从“装备器材就是第二生命”的角度上提高官兵对装备器材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培养出官兵主动向装备技师学习装备器材知识的氛围。

2.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做好相应的技术保障工作。装备器材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保障工作首先应当对于本单位的器材进行统一编号,逐件的建立使用登记档案并且严格记录使用时间次数、工作荷载等信息,明确每一个器材与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及时的对于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并严防发生事故。器材管理人员还应当熟悉装备器材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注意引导官兵严格遵守各类装备器材的操作规程,使其能够按照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进行使用和维护,从而能够做到把装备器材经常性管理工作贯穿于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等一体化的日常工作中去,最终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维护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伤害。

3.落实装备管理制度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需要着眼于进一步的落实装备管理制度。落实装备管理制度,就要求装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战斗员所使用的装备器材的管理监督,督促战斗员落实好每天器材清点时的检查、清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的重点需放到检查随车器材数量是否充足和维护是否完好上面去,严格的检查水带是否漏水,吸水管、水带接口胶圈是否完整等情况,促进装备管理制度得到的落实与强化。

4.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离不开对于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升。增强装备管理规范化首先应当抓好现有装备器材经常性管理工作。着眼于改变部队在装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讨论解决,形成装备管理的规范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装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在先进进口专业的装备器材碰到一些疑难技术问题,应统计同一型号或同一品牌的装备,及时取得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合理的去咨询解决问题,获得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及时组织培训,从而能够更加高效的对于装备器材技术管理中的疑难杂症进行有效的处理。

三、结束语

消防装备器材技术管理的发展需要装备管理人员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且通过大量的技术管理实践来作为技术管理的实证,最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消防装备器材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可靠。

作者:郑刘杰 单位: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薄建伟.对消防信息化的一些思考[J].消防科学与术,2014,4(6):579-580.

[2]吴彦平.高层建筑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14,2(1):47-49.

[3]冉海潮,孙丽华.消防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安消防; 训练; 改革; 问题; 措施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的作战对象和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消防战训理论、模式与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已经产生了一定差距。战训工作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战训工作的开展得好与不好,是消防部队是否具备战斗力的关键。

一、当前消防部队在训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战训工作理论与时展需要脱节。一是灭火救援作战理论还不完善,而未对社会抢险救援、救助等有关内容进行规定。二是战训工作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对新时期战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科学、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三是战训业务理论统编教材内容不够完全。目前,消防部队常用的《新兵训练》、《消防灭火救援》等业务理论上的学习资料,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消防官兵学习的需要,应该围绕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职责要求进行补充。

2.战训工作体制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战训人员总体编制过少。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任务越来越重,但消防部队战训人员的总体编制始终没有增加。二是灭火救援技术岗位人员不足。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是战训技术岗位本身编制较少,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官兵不愿意在危险性大、工作艰苦的战训技术岗位工作。三是“消”“防”思想没有形成密切联系。一方面长期执行的机制体制,使很多身处消防监督岗位的干部对战训业务工作不了解,在进行灭火救援时不能进行有效指挥。另一方面战训部门人员和基层中队人员没有参与消防监督部门对消防工程的验收工作,使战训部门不了解辖区内的重大火灾隐患,开展灭火救援演练时缺乏针对性。

3.官兵的业务训练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一是当前训练内容不能满足消防部队执行任务的需要,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火灾形势和抢险救援等繁重任务。二是训练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些单位仍然把训练工作的目的定义为“看、演、考”,有的地方甚至在训练中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只在考核前搞突击训练,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训练目的相去甚远。三是训练模式还需要改进。新的兵役制度缩短了士兵的服役时间,但新兵的训练时间仍为三个月,而在消防部队中,有的总队只集中训练新兵队列,各支队还需开展业务训练,使本来警力不足的支队还得抽调干部、班长等对新兵再次进行集中训练,这样势必会造成消防部队警力的严重不足。

4.灭火救援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灭火救援工作现场的秩序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交通秩序不畅通,通信器材短缺等。二是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实用性差。三是灭火救援官兵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有的官兵不按规定着装,有的不按规定配戴器具等。四是装备器材的配备跟不上要求,对灭火救援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五是灭火救援方面的录像资料不完整,达不到质量要求,使战评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严重不足。

二、新形势下开展好消防训练改革工作的几点建议

1.重视战训工作,加强理论创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防战训工作要坚持以理论创新为中心,健全消防战训工作的理论体系。当前,消防战训工作的理论创新重点应该是:冲破旧桎梏,拓宽新视野,形成新思路,树立新认识。一要注重灭火救援理论创新,要结合消防部队当前工作对象的特点、人员装备及构成等,健全灭火救援的指导思想和处置原则。二要注重训练理论的创新,要结合实际编写实用的业务教材,要根据官兵的入伍年龄、职级编写理论学习教材。三要注重执勤理论的创新,要大刀阔斧地对与消防部队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内容进行改革。

2.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要着眼于消防部队人才培养的需要,统一思想,立足长远,全面加强对战训人才的培养。一要加强对战训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可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灵活采取院校代训、远程培训等形式,围绕提升战训人员的政治、文化和业务素质,定期对战训干部进行不少于半个月的轮训。二要优化战训干部的成长环境。要建立现代战训干部管理工作制度,为战训干部岗位落实补助标准,从政治上、待遇上、生活上关心战训干部,使战训干部能够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要有计划地将有一定专业特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战训干部选送到高等院校深造,使部队培训和院校培训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工作走向正规化、专业化。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执勤工作。一要规范消防部队执勤工作,使执勤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当前灭火救援工作相适应,要修订完善《执勤条令》,要规范消防车辆和消防器材的生产标准。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器材装备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人员培训。在购买各种特种消防车辆及特勤器材时,要要求厂家或经销商针附相应的培训教材,有条件可要求其对官兵进行培训,使官兵能够做到懂性能、能操作、会保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并执行制度。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规定好消防车、消防器材装备应该怎样保养和管理、由谁来保养和管理、保养不善怎样处理等相关内容。

4.开展科技练兵,提升作战能力。现阶段,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总体水平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高质量的训练是弥补这些差距和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强对消防部队的业务训练,全面提高部队的战斗水平。要通过训练,让消防官兵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装备,并在训练中使部队养成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全面提升各级指挥员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消防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只有针对日益复杂的灭火救援实际,摆正消防训练的战略位置,分析和解决影响、制约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重视战训工作、加强理论创新,改革消防体制、培养战训人才,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执勤工作,开展科技练兵、提升作战能力,才能整体提高消防部队的训练水平,提升消防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韩玉祥.浅谈公安消防部队的训练改革[J].山东消防,1999,(09).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 院内感染 预防 管理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37-01

当今社会,介入性诊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携带病菌的医疗器械不断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这无疑会增加院内感染的几率[1]。在日常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需要为医疗工作提供各种无菌器材,不仅关系着医疗质量,更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加强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的预防管理势在必行。

一、完善管理体系

想要防止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必须要完善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设立消毒供应管理委员会,并明确具体的领导和成员,将预防感染的责任落实到实处。此外,还应该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对工作人员实施体检,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同时,为了防止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评,定期组织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技术培训,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之后应该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效果进行考评,通过理论知识考评来了解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践考评来掌握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培训方案,将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工作规范到正确的轨道之上,防止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

二.加强物品回收管理

一些携带病菌的医疗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在回收物品时必须要加强检测,严格检查物品的数量、规格以及清洗情况。

(一)物品清洗

对回收的物品要严把清洗质量关,做到彻底杀菌,物品的清洗可以参照以下流程:①初步清洗处理;②采用含酶的清洗溶剂浸泡物品;③将物品从含酶溶剂中取出,采用常水反复涮洗;④涮洗之后采用常水漂洗;⑤常水漂洗之后采用纯化水漂洗;⑥漂洗之后消毒烘干;⑦加强物品保养;⑧检测物品清晰质量。为了防止院内感染,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把质量关,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回收的物品按照类别、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对于一些带有轴节或者管腔的物品,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清洗措施,保证物品清洁无菌。

(二)物品包装

对物品的包装质量也要严格把关,即使器材在消毒清洗之后已经安全无菌,如果包装质量不合格,器材很可能会重新感染细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保证器材的包装质量。在包装之前应该要检测物品是否清洁,包装时要确保包装袋密封良好,包装的松紧度到适当,此外还要确保包装袋中的物品数量齐全、规格精确。为了使用方便,包装时要在包装袋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装袋外要粘贴说明书,表明物品的种类、名称以及杀菌日期、杀菌负责人、使用有效期。

三、分类管理

(一)人员分类管理

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岗位不同,细菌防护措施也存在差异,一旦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相互接触,很可能会导致细菌传播,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应该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

(二)物品分类保管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保管的医疗器材种类繁多,器材的用途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器材经常用于细菌污染严重的工作,属于细菌污染的高危器材,而一些器材往往只在清洁的地方使用,属于轻度污染器材,如果这两种器材存放在一处,一旦高危器材消毒不彻底,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器材感染细菌,因此针对以上两种器材,必须要分类管理,这样既可以防止细菌污染,同时也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存放和寻找。再比如,有些器材回收后已经消毒存放,也有一部分器材回收后未进行消毒处理,众所周知,为消毒的器材不可以接触清洗完毕的器材,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凡是接触过未消毒器材的人员,在接受杀菌处理之前应禁止接触清已经消毒的器材,防止细菌通过工作人员的活动来传播。

(三)气流分类隔离

要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分类管理,仅仅从人员、物品方面着手是不够的,空气也是传播细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气流实施分类隔离。例如,消毒供应中心通常具有灭菌处理室、物品包装室、无菌储存室等,为了防止细菌感染,不同地点的气流要做到相互隔离,避免细菌在各地点相互转播。

总结:

有学者曾指出: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想要避免院内感染,应该从环人、物、环境三方面着手[2]。也有学者表示:防止院内感染的关键就在于阻断细菌的船舶途径[3]。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人为疏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只要工作人员细心谨慎,院内感染就可以避免[4]。笔者在文中阐述了一些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完善管理体系就是要杜绝人为疏忽,而物品、人员、气流的分类管理即是要阻断细菌传播途径,文中观点与学者们的看法相一致。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会更加完善,医疗水平会不断提升,医疗事业的发展势必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吴淑华.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管理预防院内感染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71-6471.

[2] 赵冬梅,朱杰,刘晓波,李佩.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环节与控制预防医院感染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5(36):9028-9029.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消防器材装备 维修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E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48-02

1 消防器材装备的种类、使用现状及故障分析

1.1 消防器材装备的种类

我国的消防器材装备种类比较繁杂,截止到目前,国家没有出台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一般都是按照器材装备的具体用途进行分类。在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器材装备有以下几种:侦检器材、灭火排涝器材、防汛器材、发电器材、破拆器材、照明器材等等。

1.2 使用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事故的不断增多,消防部队配备的消防器材装备越来越齐全,以北京消防总队为例,其约有消防器材装备500多种,总数量约为40余万件。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和维修成为消防部队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保证器材装备的使用性能完好,才能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3 消防器材装备常见的故障

在消防器材装备的使用过程中,部分器材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严重影响了器材性能的发挥。比较常见的故障如下:(1)侦检器材无法正常开机或是成像不稳定、读数不准确或报警错乱。(2)抢险救援器材启动困难或无法正常启动。(3)灭火排涝器材电路故障。(4)发电器材无电压输出。(5)照明器材无法正常充电。

导致上述消防器材故障的原因较多,既有产品自身方面,也有使用不当造成的。当器材装备出现故障后,需要针对故障情况进行维修,这种事后维修方式虽然也能够消除故障问题,但却无法保证器材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若是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则会对救援抢险工作的进行造成影响。如果对器材装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可以提前发现装备的潜在问题,这样便能够及时排除隐患,有利于确保装备使用性能。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维修方式,尽可能使维修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为此,有必要加快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速度。

2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构建完善的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是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消防部队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信息化系统,以此来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

(1)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构成:消防车辆信息管理模块、器材信息管理模块、油料信息管理模块、综合管理模块、应急管理模块等等。其中器材管理模块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该模块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该模块中,对器材信息的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器材隶属的消防大队、器材名称、编号、型号、分类、存放地点、操作规程等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维修数据的收集提供依据。

(2)故障诊断系统。对消防器材装备进行故障诊断是维修的前提。为此,应当建立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知识获取、数据库、人机界面。

(3)维修模拟系统。由于消防器材装备不乏一些大型和昂贵的器材,所以应建立维修模拟系统。通过该系统,维修人员可以对装备维修进行计算机模拟,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能避免因错误操作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2.2 建立健全维修管理体制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为此,应当根据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设立负责装备维修管理的组织机构,构建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编制体制和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明确维修部门的职责,理顺该部门与上下级的关系,进一步优化整合有关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其次,完善器材装备维修管理体制,精简维修机构,减少中间管理环节,避免因重复性建设、管理机构条块分割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信息资源规划,使信息资源规划以健全的维修管理体制为前提,确保信息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杜绝因复杂、臃肿的维修管理机构影响信息化建设进程。再次,拓宽维修资源的来源渠道。消防器材装备维修技术具备专业性强、种类繁多的特点,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应当与生产制造商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积极引入实用的维修技术,提高维修的社会化保障水平。最后,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从消防器材装备的全寿命角度出发,使维修部门与装备研制部门、装备使用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及时反馈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可将该问题反映到装备设计研制单位,促进装备使用功能更加完善。

2.3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消防器材装备维修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单位,不仅仅是维修部门自身的任务,而是需要消防器材装备研发单位、使用单位的密切配合。由于不同地区和单位的消防管理要求、原有信息系统不尽相同,增加了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所以要想建立兼容性较强的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种基础数据的整合,就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运行流程,并为信息系统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为此,在这项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的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消防单位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资源,与专业研发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技术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依托,建立消防器材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成效奠定基础。

3 结论

总而言之,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之外,还应当有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予以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维修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也才能使我国消防器材装备维修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毛涛.消防器材装备配备如何与实战的有机结合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6).

[2] 周东亮.浅谈消防装备器材购置保养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科技,2013(3).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消防维保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标签 巡检管理

1 简介

针对消防器材及消防布局信息进行采集及管理,通过对消防角及各类消防器材施封超高频抗金属RFID电子标签,并将消防器材物理坐标、类型、维保数据与消防GIS系统绑定;为维保人员提供支持超高频RFID扫描设备手持终端,用于进行维保查验操作,从而可实现消防器材的信息化维保管理(巡检、年检、抽检)、器材电子档案管理及消防布局管理三大重要功能。

消防器材维保监管系统由智慧消防维保云平台(管理端)和维保人员手持系统(维保操作终端)构成。系统框架如图1。

其中智慧消防维保云平台与消防监管部门、消防器材年检中心及消防维保单位三方联网,为三方部门提供灾前监管防范、灾时实地指挥、灾后总结分析的大系统。平时,用于规范器材放置、巡检监管和维护保养;灾时,消防部门通过访问云平台数据库调取受灾地点的消防布局GIS地图,明确受灾地点器材布局信息(器材位置、种类、状态)、逃生通道、特殊消防区域、危化品存放区等重要信息,便于消防行动能根据受灾地点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救灾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减少消防行动中意外状况的发生机率;灾后,通过云平台常年对受灾区域的数据统计分析,有效查找出事故多发区域,加强消防管理预防事故发生。

维保人员手持系统是维保操作人员的工作终端,进行日常维保工作时,通过登录维保操作端进行任务获取、巡检维保、工作提交、异常上报等一系列操作。仅需扫描器材标签即可进行器材出入库、档案信息查询、器材更换、异常处理、消防GIS图调取查看等操作,同时操作记录将被及时反馈至管理端数据服务中心。

2 数字化维保管理

维保管理单位通过云平台给维保工作人员维保巡检任务,任务后会自动生成巡检任务工作规划表,并通过手持端通知相应维保工作人员。

维保巡检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工作账户及维保手持系统,维保巡检时通过自己的帐户登录巡检手持系统,登录成功后手持系统将自动查询云平台,检测是否有相应的巡检任务,并将维保巡检任务通知及时反馈给器材维保员。

接到维保任务后,维保工作人员只需根据手持系统的提示任务,按时到达巡检地点,使用手持系统扫描各巡检地点的消防角位置标签,通过标签提示该消防角的消防器材数量及类型,依次扫描器材标签并拍摄状态照片,同时选定器材状态。完成所有相应的巡检任务后,及时提交上传巡检报告,完成维保巡检工作。

通过使用本系统不仅省去了手工记录的和纸质存档的繁琐步骤,同时还能实时查看维保人员的工作状态及工作完成度,全面杜绝漏检、不检的情况发生,有效提升维保管理水平,确保消防器材得到有效维保。

3 器材电子档案管理

建立消防器材电子档案,将消防器材上所施封的电子标签作为消防器材的唯一性身份识别码,通过读写标签数据,实现对消防器材的电子档案化管理。

扫描标签录入相应的器材数据,实现器材入库操作,器材的维保数据将通过巡检任务报告自动反馈至电子档案系统中,当系统数据库获取器材异常信息(巡检上报异常、年检到期、器材过期)时将自动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所有消防器材处于可用状态。

4 消防布局GIS系统

根据消防管理部门提供的消防设施平面布局及消防角和器材电子标签数据,搭建消防布局GIS系统。在消防GIS图中标注出消防角位置、器材摆放位置、逃生通道、危化品防止区域等信息,全面解决传统消防布局CAD图查询困难、调取不便、不够直观的问题。

消防布局GIS系统信息根据权限规则向管理单位和工作人员授权。管理部门人员通过调取消防布局GIS地图,能够直观的了解管理区域中消防布局、器材分布及器材状态等信息,明确各区域的特殊消防区域分布情况。维保工作人员工作时,通过查阅消防布局GIS地图,能够知晓各消防角的确切位置及布设器材类型和数量,避免漏检、不检的情况发生,提示巡检时注意易燃品存放区等重点巡z区域,降低因监管疏忽造成的安全隐患。

5 结语

消防救灾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环,具有非凡的重要性。该设计从消防器材的维保工作出发,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器材管理和建设消防布局GIS系统的设想。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早已融入各行各业,该设计中提出了消防维保和监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及技术实现路线,将信息化手段运用至消防维保监管领域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消防维保管理技术及手段上升至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能成,李丹丹,肖长江,陈志红,龚健雅.基于物联网GIS的消防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2016(04).

[2]罗云芳.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谷延军.基于GIS和GPS智能终端的线路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0.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1在消防安全培训期间既有个人的体能训练,也有消防水带的40米对接训练,穿戴空气呼吸器50米往返跑,还有以部门为单位的3人5盘水带的组合连接的集体训练。在本次训练中我收获了很多。

我们此次训练是军事化培训模式,上午训练前有3000米的跑步训练,主要锻炼的是我们的耐力和意志,在前3天的训练中有不少的人都掉了队,但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掉队的人是越来越少,并且跑完这3000米以后,都感到很轻松。从体力上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加强。接下来就是消防水带的对口连接练习,每人两盘水带和一个水枪,接两个口和一个水枪,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一开始因为动作不熟练,我们的用时都在15-20秒之间,随着训练的不断加强和深入,我们的训练成绩不断的向前提,训练中我的成绩到了9.96秒,于维志跑到了8秒左右。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在此次训练中于维志同志因为原来他是消防兵,他把自己所学到的消防知识毫无保留的与大家分享,动作要领,水带的不同拿法,前进中的注意事项,接口的动作要领,等等。

在体能的训练方面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接触到了很多新鲜的训练方法,有100米接力跑,100米冲刺跑,高抬腿跑,俯卧屈伸腿加s型跑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各个队员争先恐后,个个都像猛虎下山一样,没有一个是掉队的。在训练中的集体项目是最热闹的,为了集体能拿到一个好的名次,每个小组都是非常团结一致,相互协作,没有一个给小集体落后腿。我想这也是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

火灾发生时,逃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个人防护器材也一定要会用,如果有防护器材不会用,那只能是一种摆设。在此次训练中个人的防护器材的使用和理论知识,也是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空气呼吸器是在有毒环境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个人装备,会使用它这是我们精细化工生产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简单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就会失去作用,只能用空气呼吸器。我们先从理论知识学起,学习使用方法,佩戴时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后的清理消毒,如何佩戴空气呼吸器是就合适的等等。并且在考试考核中也有这项内容。检查、佩戴、往返50米跑。用时最短的只用29秒,我的成绩是35秒,在学员中间是中等水平。

处理初期火灾时,队员的相互配合和速度决定着损失程度的大小,发现险情时用最短的时间,的配合会大大减小损失。因此在这次训练过程中我们也有这样的集体配合项目。那就是3人5盘水带的对接,距离是100米。在此次训练中2#位的成功与否,是决定此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巴豆醛车间有我和张忠厚、曹佰峰为一小组,我跑1#位,曹佰峰跑2#位,张忠厚跑3#位。在训练时我们就发现2#位就很关键。因此我们安排曹佰峰跑2#位。1#、2#位每人都有两盘水带,需要在跑动中接口,这里面有很强的技巧,训练时我们的成绩就跑到了22秒,与化产车间这样的强队相差不多,在考试考核中我们三人暗下决心,要与化产车间争一下高低。考试中我们相互配合,积极跑位在行进中都是一次性接好口,并且没有脱口现象,最后我们的成绩是20秒,比化产车间快了一秒中,在这个集体项目中我们巴豆醛车间得到了第一名。成绩的取得固然与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我自己觉得是三人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一个默契的配合,才是这次培训的目的之一。

以上的消防安全培训只是一个基础工作,在这次培训中实战演练才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模拟了粗苯大库泄漏后,在抢修的过程中不慎产生了火花,引起了火灾。然后展开了公司级预案。接到报警后,首先是警戒队赶到了现场,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紧急疏散人群,禁止一切过往车辆。应急小分队到达后,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耐酸碱胶靴和手套,戴上空气呼吸器,4人一组,进入现场查找泄漏源头,发现不能处置,需要抢修抢险小分队支援,在抢修的过程中不慎有人产生了火花,发生了火灾,围堰外的消防分队立即开启水枪和泡沫枪,然后将火扑灭。由于泄漏的物料比较多,在回收时有人中毒,有应急队员和抢修队员,将伤员抬至上风处,然后有医疗分队给予简单的救治,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的到来。在整个事故的预案演练过程中每个小分队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配合越默契,事故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在演练的过程中娄科不断的纠正,总结在演练中的错误,经过我们不断反复的演练最后基本达到了我们所期待的结果。一次一次的演练每次都在逼近现实。让我们的演练和预案非常使用有效。

在这次消防安全培训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一、在体能训练中有明显的体力不支的现象,从这一点上看必须加强平时的身体锻炼,只有身体强了才能事故中做好充分的工作。二、在预案演练中对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明显的不足,缺乏现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三、现在的消防设施中有很多缺陷,包括有的消防水带只有一个接头,消防箱内只有一盘水带,在应急过程中明显感觉准备不足。还有卡口没有上牢的等等问题。

我们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为应急预案开展的演练工作却刚刚起步。为了不断提高公司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的效果,我们将经常性地在车间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训练或演练工作,以提高车间员工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2通过对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针、目的和意义,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

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320__年,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公安消防机构对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培训,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也掌握了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在我院顺利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_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医院,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我在医院内部日常的防火工作中,对火灾隐患开展了一定的防

范工作,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工作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_,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初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_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

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为今后消防安全工作在医院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一定将此次消防安全知识学习的内容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

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4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由安检提提出的构建防火墙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的学习,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在这期间要经常性检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2、扑救初级火灾的能力:提倡扑救初级火灾不提倡发展阶段火灾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但通过这次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根据这次学习和部分案例的分析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对我公司员工的一种认知,让我们时刻记得安全。,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021消防安全学习优秀教育心得5为了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公司安保部门结合人资组织为公司全体成员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

20__年4月23日9点,安保部经理首先为制造班组长和职能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火灾的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级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并有序的组织引导员工疏散的能力

通过几个小时的培训也掌握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燃烧与灭火器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懂得了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消防安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为今后更好的在班组里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24日上午,一段段生动的火灾现场,开始了本次的培训。其中有一案例火灾,发生于20__年3月29日凌晨,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烧死74人,这个事件引起了大家深刻的思考,每次火灾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面对火灾我们如何正确逃生等。

火灾的危害,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被人们忽视。总是存在侥幸心理,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才是消防工作的主要方针。针对这一案例郑总组织部门经理,班组长带领员工分组进行讨论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有故障的设备,老化的电线路,电暖气,小太阳等。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落实到责任部门,并落实到责任人。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公司所有人员对自己岗位可能涉及到的消防器材和疏散通道有了充分的了解。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

1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现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消防部队火灾扑救、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的法定职责,对消防部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各种大型商场,物流及大型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火灾和灾害事故的增多,于是消防部队也从以前单一的灭火工作成为如今的多功能队伍,救援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不断提高,都是对消防部队作战能力的挑战。

2 如何提升救援作战能力对策

2.1 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增强消防意识

虽说消防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工作,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不但要把理论知识完全的灌输到消防人员中去,也要增强消防人员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让消防人员对消防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有正确的消防观念,知道进行消防教育是为以后的消防战斗作好完整的精神准备。消防人员要在思想方面充分意识到,消防救援是一个持久战,尤其是遇到现场复杂,火灾严重,救援时间过长的时候更要突显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

2.2 加强消防官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锻炼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消防人员来说时刻准备着冲在灾害现场的第一线,在灭火的同时要身背各种防护工具和手拿消防器材,动作要敏捷,反应要迅速才能够更快的完成消防任务,这些都需要消防人员过硬的身体素质来完成。但现在很多消防单位的体能训练只是为了达标,没有认识到消防工作对体能的要求相比于达标要高得多。如何更好提高消防人员的身体素质,就要改变以前单一的训练内容,要将训练内容多样化,科学化,并对如何加强身体素质能够制定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希望能在器材的选择上,训练的内容上和本身的消防工作紧密联合,或者聘请相关的体能专家对消防队员进行一个专业的体能训练。

在身体素质加强的情况下,心理素质也不容忽视,在火灾现场伴随消防人员的往往都是浓烟、高温、爆炸或者毒气,而这些极易使消防人员心理产生烦躁,注意力难集中。有调查显示:在参加较大火场的救援消防员中有50%在战斗过程中出现情绪高度紧张,甚至感官失灵、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所以对消防人员进行特殊的心理训练,提高消防人员心理适应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救援现场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来提高作战能力。

2.3 加强对器材装备的更新,熟练使用以及维护

我国经济在发展,相对应的城市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大型商场、超市、各种办公楼、生产型企业等也在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大火灾机率也在增加,而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害也很大。能够高效的处置火灾现场,将人员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少是目前消防救援工作的首先目标。先进的消防装备对于提升消防人员的战斗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越来越复杂的救援形式,各种突发状况,往往给冲在第一线的消防人员心里上造成负担,配备先进消防装备可以消防人员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为挽救生命,减少损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复杂的事故现场,如果没有配备合适的消防应急装备,不但难以控制火势的发展,就连消防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可能得不到保障,这样反而降低救援效果,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011年2月3日零时30分左右,沈阳皇朝万鑫酒店发生大火,火灾是因为燃放烟花不慎引起楼体外部燃烧所致。大火从3层裙楼燃烧到20层以上。报警后5分钟,多辆消防车也迅速到达现场,展开救援。两个高架水枪升空虽然达到几十米,仍然对高处大火无可奈何。一座200多米高的大楼,消防高压水枪高度不够,水和泡沫打不上去。大火很快蔓延,四周全部起火。大火于2月3日9时才被扑灭,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如今城市里到处是高楼林立,高压水枪只是消防设备的一种,但也是必备器材。楼越造越高,救援也越来越难,相应的各种消防设备也要更新。强化消防科技创新,需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消防设备,如生命探测仪、快速堵漏器材、新型防火阻燃材料等消防新产品。在更新消防器材的同时也要同时给消防人员配备科技含量高、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个人防护装备。

配备了先进的消防装备当然首先要知道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用,越来越多的高技术消防设备正逐渐取代传统消防器材的地位,所以熟练运用消防设备已经成为消防人员的必修课。

先进的消防设备虽然带来高效率的救援工作,同时也要重视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如今的高技术消防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于以前老设备的维护程序,而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维护程序来操作,否则即使表面看起来依旧如新,而里面则是问题百出,万一在救援现场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2.4 加强实战演结经验,提升战斗力

对于消防部队来说是经验是取决于现场救援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单位对消防队员的训练只是停留在常规训练上,要想提高一支消防队伍的救援能力,除了总结以前的作战经验,吸取火灾救援中的经验教训,训练的科技含量也要相应提高。让消防人员能更多的参与实战演习,也就是加大实用性训练,增加应用性和适应性训练,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多的积累作战经验而且能使消防人员熟练运用消防器材即使遭遇大规模或者特殊的灾害现场,也能凭更多的演习经验来进行更好地判断并实施现场救援,提高消防人员的战斗意识和作战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为如今的灾害事故日益严重,处置难度越来越大,消防部队救援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而火灾现场也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要想消防队伍真正成为一支优秀的救援军,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激发消防人员的战斗力,培养消防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不断更新消防部队装备器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人民的利益冲锋陷阵,解救危难。

参考文献

[1]张青婵.当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0,26(4):1272-1273.

[2]陈欢炼.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为涉及到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4(12):1991-1993.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消防装备;消防技术;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5-0093-02

一、消防装备的分类与结构体系

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首先要对我国的消防装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分类。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消防装备,按灭火救援对象和使用场所可作如下划分:

1.静态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是指被施救的对象与环境等条件相对明确、具体、固定。灾害事故的性质明确。其装备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或专用性,如工程灭火系统装备、民用救生防护器材等。

2.动态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是指被施救的对象、环境、地点等因素以及火灾或救援的性质不明确,灾害事故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装备相对具有较大的机动性、通用性和处置柔性,如消防部队的装备等。

二、新世纪消防装备与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

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概括讲可用“外延、内伸、横向增强转化”来形容。

(一)立足国际前沿、面上向外延伸

立足国际消防技术发展的前沿,密切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努力增强我国消防科研开发与转化的创新能力,紧跟时代的脉搏,在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面不断提出适合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思维。另外,消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技术,更需要我国的消防科研工作者在消防装备与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予以重点关注与考虑。

(二)消化现有技术

我国消防装备的发展基本上是按“单纯引进装备引进技术与装备(为引进技术而引进装备)技术消化技术创新自我良性发展”的历程来发展。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对于现有装备要真正消化、吃透,并真正使其功能更可靠、安全、完善并趋于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对消防装备及技术的基础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利用现有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手段(如ansys、star-cd、phoenix、cfx等应用软件)对我国现有的建筑结构与火灾机理进行模化仿真研究,对相应的具体产品的关键技术与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从而能从理论上、技术原理的深层次上对产品的结构、性能、功用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和优化设计,并使现有消防装备性能指标不断趋于完善、合理并具有科学理论依据。

(三)横向转化应不断加强

据报道,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这在消防方面同样很普遍,这一方面是对科研成果的原始开发投入的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实现这些科研成果所必须经历的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良性循环,造成我国消防装备总处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用装备又落后于国内技术发展的真实水平”这一尴尬局面。这其中有技术上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技术开发转化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渠道不够通畅、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健全的原因,以及部分基层消防部队的管理与使用者重人重战术不重视先进的装备与技术应用等原因。因此在新世纪里对消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评审已加大了应用转化方面的考核指标和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成果的实用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进一步产业化推广及全面应用方面还需不断加大力度。

三、新世纪消防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一)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新世纪的灭火与救援的综合能力将紧紧依赖于装备的水平,而不再是靠小米加步枪时的豪迈气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蛮干精神、人海战术等。而现代消防装备的性能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又紧紧依赖于现代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可能。

在现代社会,新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如现代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制造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新工艺不断涌现,如化学镀镍磷合金、硬氧化材料添加剂工艺、表面渗透工艺等;新材料层出不穷,不断投入应用,如光纤、陶瓷、高强度非金属材料、超导体、新型合成材料(如锌铝合金)等。这些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消防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二)立足前沿、努力创新、实现跨越式前进

新世纪我国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应紧密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争取实现跨越式前进的发展道路。

(三)新世纪的消防装备的发展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在消防装备发展方面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新世纪的消防装备将进一步体现首要考虑保护消防员和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现代消防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应充分考虑到安全灭火与有效救人的原则,要多救人、少死人,并应在诸如以下方面多做一些考虑,如提高消防员火场防护装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其上附带报警呼救及安全识别等装置与功能;提高装备操作的智能化程度,如远距离无线遥控等:减少近距离手动操作状况;开发能代替消防员进入火场或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场所,进行灭火、救援、冷却、洗消、侦察、探测、破拆等作业的消防机器人等。

其二,在提高消防装备保护人员及适于操作等人性化设计方面因素的同时,还应考虑不断提高消防指战员在装备方面的技战术应用水平。提高队伍知识结构层次,增强对现代知识信息观点的接受和消化能力,提高其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使装备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并借助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来不断完善和提高新世纪我国在灭火救援方面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还应提高全民的消防防范意识和对常规消防装备,尤其是常规和民用消防装备的熟悉和使用。

(四)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要具有发展的眼光

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势不可挡,地球村的概念早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所接受,并在一个又一个的领域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将促使我们消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研究方面必须具有全球化的思想,而不再是囿于以前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事事强调国产化的主导思想。这其中有几方面的涵义。其一,装备与技术的开发应面向全球;其二,装备的应用应面向全球,既要考虑开发装备与技术时引用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技术与基础,并避免重复走同样的弯路,又要考虑装备产品的应用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面向全球。这就要综合考虑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的使用要求、采购配套能力、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这一点在科研开发与生产时便要带有这种意识。

四、新世纪里应优先发展或重点研究的消防装备技术或领域

1.节约水资源的灭火技术与装备。我国目前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这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2。当人们的饮用水都产生危机的时候,以水为主体灭火剂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将更加受到制约。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我们在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开发方面将无法回避并应高度重视这一现实条件。为此,对于能大大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灭火水耗,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智能化消防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消防灭火技战术指导思想和装备设计理念,在新世纪里替代消防队员进入各种有毒、易燃、易爆、高温、辐射等危险场所进行灭火、侦检、探测、洗消、破拆、排爆、封堵、救援等作业的消防机器人的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将被赋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我国在消防机器人方面以公安部上海消防科研所为主已经经历了好几代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有个别类型的机器人进入产业化阶段,为新世纪我国消防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应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以消防车、泵、炮等系统灭火装备为代表的大功率、高效能、多功能、轻型化的研究与发展。

4.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于一体的安全、高效、轻质的消防员火场个人防护装备与抢险救援装备、技术及理论的研究。

5.消防员火场生理学、心理学及行为特征等的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消防员火场生理、心理学及行为特征等基础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使装备的性能指标的确定能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导,从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如消防空气呼吸器的设计和配置,应科学的分析、测定消防员在火场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及灭火救援作业强度等综合条件下真实的耗气量指标,从而为我国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气体容量配备作出科学的判据。再如消防服装、头盔、靴子等的性能指标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评估。

6.带消防直升机、消防机器人、固定与移动式灭火模块等先进设备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立体化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侦察、信息传输等灭火技战术及配套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7.城市恶性火灾及突发事故的卫星预警、监控、通讯及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8.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9.具有消防与防暴组合功能的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10.民用(家庭用)消防器材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灭火器、救生绳、防护面罩、缓降器、防火毯、呼救器、报警器、消防斧锤等。

11.高层建筑逃生与救援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

五、结语

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将不断走向繁荣昌盛,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消防科技工作者,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力争为我国的消防装备与技术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承华.新世纪的消防工作发展趋势[J].2000.

[2]吴长权.浅谈消防技术装备的开发展望[D].第二届中国消防协会设备委员会论文集,1997.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火灾;事故

新造事业部承担着公司新造货车、加工多元产品等任务的重点生产集团,生产一线所制造的产品担负着占领铁路货车市场,开辟新的路外市场,试制新品铁路装备的重要场所。随着公司日益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公司对事业部投入的各种高科技、高集成、立体化作业的设备逐渐增多;生产一线频繁转产、日产量不断刷新等以前闻所未闻的现象如今接踵而至。这给全面做好消防工作,保障生产安全提出了新课题。

高科技生产设备由于大部分为进口,内部精密、工作环境要求较高,一旦发生火险,即使扑救及时,对设备依然有较大影响。由于客户要求,交货时间短,一线持续高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此情况下保证消防安全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为做好消防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笔者从以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切入,结合新造事业部消防工作实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目前事业部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公司系国有大型企业,历史悠久。但当前公司处在历史转型期,无论是固定设施、生产设备和人员意识都处在新旧交替时期。老旧事物不断被新增事物所代替,原先老一套的经验方法逐渐跟不上当前形势,导致消防工作滞后。一是,原先粗放式管理逐渐转型为精细化管理,随着精密设备的增多,高科技含量的增大,厂区防火等级较以往有大幅提高。但人员的消防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变,流动吸烟现象时有发生,维修设备时忽视消防安全,对火灾危险源辨识能力不足,值班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单位消防基础管理资料不全,消防应急预案陈旧。发生火险启动预案后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缺乏演练和全面评估,而消防重点部位和发生火险后的危险场所几乎没有进行人员疏散逃生的演练。三是,现场管理不能完全按照规定执行。库房存在管理不到位,存放物品过多、较乱,油品混存现象普遍。班组休息室存在违章架设临时电线、使用电炉和大功率电器设备取暖。生产过程中存在气瓶混存混放、气瓶摆放安全间距不够,职工休息时在易燃气体存放处吸烟、天车上无消防器材等不安全因素。四是,消防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氛围。致使部分职工对消防制度和安全规定视而不见,日常检查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的查找危险源,对隐患的整改治标不治本,消防设施维护不够,存在摆放不到位、掉压过期更换不及时、丢失、损坏无人管理的现象。

2 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深刻吸取公司已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教训,事业部集中开展了安全教育及检查活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局限于拉几条横幅、贴几张标语、印发几本宣传资料,过于简单和表面化。针对这些问题,事业部在确保搞好以上活动的同时,采取广大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单位的宣传报道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开展六月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并邀请了陕西消防总队魏东教授对所属单位主任、书记、防火、设备专干和防火重点部位的技术、生产主任、调度、班长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参加公司消防培训和消防知识答题活动。每年进入夏季高温季节以来,为防止职工在炎热季节和生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麻痹松懈的思想,事业部消防保卫安全人员组成宣教检查组深入生产现场向广大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并在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知识宣教、检查、讲解活动。同时事业部按照公司检查要求组织各单位专干对防火重点部位、库房、后勤班组的电器开关、电线线路的安全进行了检查整改,更换了电器开关,拆除了老化线路,均将所有电线安装阻燃管、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消除。有效的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消防基础管理工作与检查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在“防”上下功夫。从众多的火灾事故来看,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是减轻火灾损失的重要保障。为此事业部开展了消防基础强化补漏工作,对所属单位的消防制度、职责、应急预案、消防培训记录等进行查漏补缺,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检查更换维修,通过消防基础强化补漏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防患意识和应急自救逃生能力。全年共进行消防安全巡检查162次,防火重点部位消防监护10次,查处隐患30起,整改26起,限期整改隐患4起,更换8公斤干粉灭火器材32具,维修室内墙壁栓6处,并对事业部56部天地车进行安全检查,更换天车4公斤干粉灭火器12具,将所有消防器材统一制作器材箱按要求装置上墙,各种消防安全警示、标识牌均按要求安装到位。尤其是对各单位库房、后勤班组及办公室的安全用电进行检查,发现6处安全隐患,责令单位立即进行整改,事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消防治安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再次组织安全人员进行复查。查处隐患10处、现场整改8处、限期整改2处。通过上述宣教、检查落实会议精神,提升了各单位防范安全事故能力,增强了员工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法制意识,保障了事业部的安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达到了年初消防责任书签订的指标。

2.3 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工作

目前事业部督促各单位在易燃易爆存放部位加固防护栏杆12处,重点防火设备处安装摄像探头,共计安装探头16个,督促各单位制作设备消防器材箱32个,维修室内消防栓6个,将所有天地车配备4公斤干粉消防器材,并在消防重点部位制作防火自救安全门3个。这些设施的投入对消防安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应在硬件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老旧设备,添加新型消防器材,整改冲压车间防火重点部位无消防安全通道隐患,并对从事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及消防重点部位操作人员加大安全奖励力度,加强对值班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消防工作是公司顺利生产的基础,是职工安居乐业的最基本保障。其涉及面广、参与人多的特性就决定了消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员的工作。要想不断提高消防工作就必须形成人人关心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此篇论述只是笔者结合近几年对事业部消防工作的一些认识展开讨论,一家之言,如有偏颇欢迎读者进行指正。希望通过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保障公司消防工作的长治久安,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消防;特种专勤装备;训练;培训;应用

一、消防专勘器材装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结构复杂,性能先进和多功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消防装备逐渐取代传统的消防装备。近年来,消防部队的装备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数量、质量、科技含量等都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这些新型技术装备在扑救现代火灾和应急救援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专勤器材的训练现状

近些年来,消防部队在专勤器材的训练和实战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消防部队通过不断地业务训练。逐渐掌握了专勤器材的操作及应用。几年来,也成功地处置了各类火灾及应急救援事故。进一步地实现。虽然通过训练和实战。获得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

1.现已配备的专勤器材操作程序不完善,在专勤器材训练中。还缺乏具体的指导性的文字内容和规范的影像资料。

2.在专勤器材的培训和训练中,由于专勤器材价格昂贵,怕在训练中造成损坏,只是对专勤器材装备性能、技术参数进行熟悉,并只能针对专勤器材进行简单的操作,很少或没有针对实物开展训练,没有注重训练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没有针对灭火、抢险救援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专项课题训练和研究。没有达到练为战的目的。

3.在训练手段上落后,由于受训练场地、训练设施、训练装备、特别是模拟训练设施的限制,除开展一些简单的训练外。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等应急救援的处置不能有效地开展。使得专勤器材训练不能贴近实战。

三、专勤器材的培训和训练

这些年,各消防部队都花费很大的资金购买和配备了大量的专勤器材,经过培训、训练和在灭火、抢险救援中应用,不断积累经验,大大地提高了支队灭火及抢险救援能力。下面就怎样开展专勤器材培训和训练工作,谈谈几点想法:

1.做好专勤器材理论培训与学习。

(1)做好指挥员的培训。主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抓好指挥员对特殊灾窑事故处置技、战术学习;二是要求指挥员掌握专勤器材的应用范围、技术参数、性能,做到专勤器材心中有数,以便在灭火、抢险救援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是指挥员要掌握专勤器材的组训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带动专勤器材的训练工作。

(2)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抓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应采取“先理论、后实际”的办法。一是加强各种专勤器材应用范围、性能、技术参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学习;二是操作人员要按照操作程序对各种专勤器材进行熟悉和实际操作训练。

(3)要搭建专勤器材培训和使用信息平台。通过现场交流经验会、请专家讲课、网络查询等形式,要了解和掌握国内专勤器材的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

2.进一步规范专勤器材的训练程序和操作程序。专勤器材训练必须要严格按照器材的训练、操作程序进行培训和训练。一是要规范专勤器材的训练程序;二是严格执行专勤器材的操作和使用程序。大部分专勤器材都是工作压力高、科技含量高、仪器精密。如果不按照程序操作,就很容易造成器材损坏。

3.有针对性开展专勤器材的模拟实战训练。专勤器材训练要结合实物进行训练,要把器材训练和应急救援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破拆器材、堵漏器材、救生器材要针对其工作对象,研究多种训练方法,遇到复杂的情况可以灵活多变。尤其要加强模拟实战训练。在近乎实战的环境中锻炼提高救援能力。专勤器材训练要强调以“实战”为中心,在训练中要突出应用性、技术性和针对性。

4.开展专项课题训练。开展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事故、房屋倒塌、高空救人、地震等应急救援行动等课题训练。在开展专项课题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事故或灾害情况的设置、力量的调集和任务分工、专勤器材的使用、处置措施、人员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专项课题训练,可以提高队伍协同作战的能力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四、专勘器材在灭火与抢险救援中的应用

1.专勤器材在灭火与应急救援中应形成独立作战体系。要根据担任的任务和常年应急救援实际频率的需要,对作战体系进行科学编成,各队伍要结合现有专勤器材装备的特点,合理编制,灵活、快速、机动的独立作战体系。可以以一个班为一个作战体系,也可以以一台车、一套器材或一套救援方法,编制一个独立作战体系,同样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每一个独立作战体系联合一个大的统一指挥下的强大的应急救援团队。

2.充分发挥战斗小组的作战能力。突出战斗小组在救生、救护(简单)、疏散、破拆、洗消、侦检、登高、堵漏、排烟等方面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3.预先做好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设想和准备。虽然应急救援工作的突发性、偶然性、复杂性对消防工作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但是并非就是不可预见,没有对策的。如果充分做好预先的设想与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后,我们就不会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消防救援工作必须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置预案。

4.抢险救援中应确保消防员自身安全。一是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二是在应急救援中,要充分了解所用器材使用性能,充分估计现场条件和情况,看看是否符合专勤器材使用范围,不能蛮干;三是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要求使用专勤器材,避免发生误操作,造成意外伤害。

五、专勤器材的维护保养

1.建立专勤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制度。

2每周利用车场日对专勤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3.要经常检查专勤器材设备待用状态和功能的可靠性,适时进行清洁、紧固、添加作业、充电等工作,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工作安全可靠。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消防工程 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 服务质量

消防工程是增强各类大型或重大建筑物预防、抗御火灾能力的安全工作。消防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要使整个消防系统维持长期可靠而稳定地运行,则是需要从设计到施工到维护阶段所涉及的有关单位须通力协作、各尽其责方可实现的。作为消防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消防工程半产品质量、施工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投标文件、合同等文件,确定质量控制目标

和服务质量要求。

合同中都会有明确的约定,该工程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合格、优良和鲁班奖等,这就要求我们施工中使用的标准有所不同,由此决定我们消防工程的质量控制目标不同。

只保证自身消防工程质量,这样消防工程公司在质量控制中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合同范围内消防设施工程的内容质量。保证建筑整体达到消防验收合格,并协助甲方做消防部门报验工作和建筑整体通过消防验收,这样消防工程公司就不但要注意消防设施工程图纸及施工质量,还要注意,土建、装修、空调、消防配电、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消防水源等图纸和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不断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影响消防验收的不合格项目。除此之外,还要提醒和帮助建设方在不同阶段做好各种申报工作和批复文件的保存,为消防验收时收集报验材料做准备。

2.做好图纸自审工作,找出图纸设计中存在的,影响今后施工、验收和使用的隐患。主要有土建、装修、空调、暖风、通风、排烟、消防水源、消防配电、防烟、防火分区分割等是否满足消防有关规范要求。消防设施如探测器、喷淋头、消火栓、正压送风口、防排烟风机、消防泵等设计型号是否满足消防有关规范要求,是否与设置场所相等。报警线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的管线标高和走向是否与土建梁、空调、上下水、弱电等专业有交叉的部位,研究初步解决方案。各消防控制设备如防排烟设备、防火卷帘门、消防水泵的联动控制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以及当地消防部门的规定。消防泵房、水箱间是否有暖气等采暖设施或在消防管道上做电拌热保温的工艺要求。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消防部门、设计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中,将自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经各方商讨后形成书面纪要,作为施工与验收的依据。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主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进行控制,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消防工程产品质量进行测量、分析、改进。

1.参与消防工程施工的人员消防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员工素质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参与消防工程的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管理人员都应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认真负责,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不断创新和学习的能力;材料采购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材料和设备的技术性能、物理及化学性能,采取切实有效的保管方法和措施,防止设备、材料损坏、变质;施工队、各班组长对担负的施工项目施工图纸必须看懂弄通,分部、分项的技术操作规程、技术要领、施工方法、原材料的使用要求,能融会贯通,并能做实地技术操作示范。各种技术工种操作人员一般应选择具有消防工程施工经验的工人,并对其进行严格岗前培训,主要包括消防工程施工技术培训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且在各分项工程开始前应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其领会消防设计意图、设计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施工机械和检测仪器包括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检测仪器等。常用施工机械如切割机、无齿锯、套丝机等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配用经检验合格的仪器,对所敷设的线路的电阻、火灾探测器的性能等进行测试。

3.工程材料、设备消防工程使用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应从具备良好的信用和品质的厂家中选取,并应具备材料证明书或合格证,消防专用产品应为公安部消防产品信息网上网产品,并严格按物资进场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严防不合格物资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进行严格的保管,防止损坏变质的材料应用于工程之中。

4.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施工技术复核制度,质量责任制,并在实施中得到有效落实,实物质量符合设计、合同和强制标准要求。工程施工中发生了质量问题(事故)要按程序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且质量责任明确,项目质量技术管理人员均应持证上岗。现场质量管理应处于受控状态。

施工组织设计。应做好消防工程项目有关文件和过程施工记录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中所使用的图纸与规范的有效性,并收集保管好消防工程从建审开始形成的有关文件和记录,如建筑、装修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消防设施审核意见书、图纸自(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材料或设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水压试验记录、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施工技术复核记录,技术质量问题(事故)论证处理记录,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检查验收记录,报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等。

5.施工内外环境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并严加落实,与土建、装修总承包单位、其它专业承包单位共同缔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全有序的施工现场。

参考文献: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矿井灭火系统;安全评价研究;防治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9203

1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专家评议法对防灭火治系统进行安全评价。评价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图纸、现场检查、取证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安全检查表采用《关于规范地方磷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评价的若干意见》中的表格进行评价,专家评议法是根据专家的经验和矿井现状对通风系统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论。

2防灭火系统概述

根据地质资料及2012年8月17日云南磷矿集团采矿实验室对该矿所采二1磷矿层的磷矿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显示,该矿所采二1磷矿层自燃等级均为Ⅱ类,属自燃磷矿层。根据地质资料及相邻矿井资料,所采四、五磷组磷矿层自燃等级均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磷矿层。因此该矿存在内、外因两种火灾的威胁。

(1)在工业场地内设置有两座工业用清水池,总容量600m3,供井上下消防洒水。井下消防和防尘洒水管道采用同一供水管网,通过一趟D159×7的无缝钢管将工业清水池内的水从副斜井引入井下。在各采区上轨道及运输上山、采磷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巷道、井底车场、总回风斜巷铺设有给水管道。为保证200m3的消防用水,在水池内还采取消防水量不被他用的措施。

在采区各上、下山入口,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内入口,在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巷道等地点按规定要求设置有消火栓。

(2)设计采用喷洒阻化剂等预防为主的防灭火方法及CO与温度预报系统,并设置有束管监测系统。

(3)井上、下设置有消防材料库,在井底车场及机电硐室配备有灭火器材。

3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过程

防灭火系统验收评价着重于检查安全设施、措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针对本次评价对象、评价范围,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本次评价范围划分为:巷道布置、采磷方法、消防防尘供水系统、防火灌浆、机电硐室防火、重要部位防火、消防材料库、灭火器材、其它防灭火措施、矸石山木料场等位置10个子单元。

在评价时,对井下消防材料库、爆炸材料库、机电硐室、各采掘工作面、密闭设置地点进行了检查,并查阅了消防洒水系统图、消防洒水管路设置记录台帐及管理制度等资料。详见表1。

表1防灭火系统安全验收评价表

评价单元规程、规范、设计要求现状合格与否

5.防灭火系统合格

磷矿层自燃发火等级新建矿井的所有磷矿层的自燃倾向性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煤样和资料,送国家授权单位作出鉴定,鉴定结果报省磷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省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备案。根据该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四、五煤组煤自燃发火等级为III类,不易自燃;二1煤为II类,属自燃煤矿层。根据鉴定结果二1煤为II类,属自燃煤矿层;四、五煤组煤未进行鉴定。根据相邻矿井开采经验,四、五煤组各煤矿层属不易自燃煤矿层。合格

5.1巷道布置

巷道布置的层位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磷矿层的单一磷矿层或磷矿层群的矿井,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应布置在岩层或不易自燃的磷矿层内;如果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磷矿层内,必须砌大碹或锚喷,碹后的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或采用无腐蚀性、无毒性的材料进行处理。目前,井下尚无集中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布置在岩层中。二1磷属自燃磷矿层,二1磷属运输上山布置在磷矿层中,但其支护方式为锚喷。合格

专用回风巷未作要求矿井设有专用回风巷合格

续表1

评价单元规程、规范、设计要求现状合格与否

5.2采煤方法

开采方式及回采期限开采自燃和容易自燃磷矿层(薄磷矿层除外)时,采磷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取措施后的磷矿层自燃发火期确定采区开采期限。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带、残留磷柱等区域开采时,应根据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在作业规程中另行确定采区开采方式和开采期限。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磷柱和顶磷。采磷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并制定有使顶板充分冒落的方法。制定有过断层、过老巷等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开采的安全措施。合格

5.3消防、防尘供水系统

地面消防、防尘水池水量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如果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消防用水由地面2座300m3的清水池供给,可满足要求。合格

箕斗提升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作进风井的防灭火设施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影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如果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措施。

带式输送机斜井应安设消防防尘管道,每隔50m设置支管与阀门。主斜井为进风井,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未安装防火门,但制定有防止烟火进入井下的措施。

主斜井内未安装消防管路。不合格

5.4防火灌浆合格

灌浆设计设计未采用预防性灌浆措施。未有灌浆设计,有喷洒阻化剂的设计,合格

灌浆计划设计未要求合格

疏水和防止溃浆、透水措施设计未要求合格

在灌浆区下部采掘时,必须放出积存的浆水设计未要求合格

5.5机电硐室防火不合格

井下机电硐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20m范围内,都必须使用不燃材料支护。所有机电设备硐室均采用锚喷或砌碹支护,带式输送机巷道及机头硐室均采用锚喷或金属支架支护。合格

防火铁门井下主要机电设备硐通道内应设置防火铁门。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排水泵房与-250m水平车场相连的通道内设有密闭门,即能防火,又能防水;中央变电所与中央排水泵房之间设有防火栅栏门,二1磷采区变电所及四五磷采区变电所与其它巷道相连的通道内设有防火铁门。合格

灭火器材机电硐室内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变电所配备2台CO2灭火器、2台8kg干粉灭火器,排水泵房应配备2台CO2灭火器、1台8kg干粉灭火器,暗井绞车房应配备配备1台CO2灭火器、1台8kg干粉灭火器。各机电硐室配备灭火器均为8kg干粉灭火器。不合格

硐室过道、出口保持畅通硐室过道、出口保持畅通,要满足行人、设备运输及安全距离的要求。井下中央排水泵房及各变电所的过道、出口畅通、安全距离满足要求。合格

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制定有处理措施。合格

续表1

评价单元规程、规范、设计要求现状合格与否

5.6重要部位防火在井口、地面木料场、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硐、井底车场、液压泵站、采掘工作面等重要部位制定专项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材。各重要部位制定有专项防火措施,并配备灭火器材。合格

5.7消防材料库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设置有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合格

井上消防材料库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设在副井口西南100m处,铺设直达井口的轨道。合格

井下消防材料库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设在-250m水平车场,并配备有消防列车合格

消防材料、工具和数量消防材料库存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消防材料、工具数量已达到设计要求。合格

5.8灭火器材不合格

灭火器材配备的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灭火器材的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未明确规定不合格

5.9其他防灭火措施二1磷矿层为II类自燃磷矿层,设计采用喷洒阻化剂防灭火,设置束管监测系统进行自燃发火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已配备阻化剂防喷射泵及配套设备,已安装束管监测系统。合格

5.10矸石山、木料场等位置

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井的距离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进风井的距离均大于80m。合格

木料场与矸石山的距离木料场距矸石山不得小于50m。不设矸石山,所出矸石充填在工业广场以外的沟内,木料场距矸石充填沟的距离达180m。合格

4防灭火系统评价结论

云南磷化磷矿巷道布置合理,配备有专职防灭火人员,制定有防灭火制度、火灾预防和处理计划、防灭火措施及操作规程。防灭火系统基本上安全可靠,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通过安全检查表,共检查了20项内容,合格项16项,占80.0%,不合格4项,占20.0%。

评价认为:云南磷矿防灭火系统评价结论为合格。由于井田范围内存在多处老窑采空区,在揭露老窑采空前要进行探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火区。验收投产后,需要强化矿井防灭火工作,特别要加强井下易发火地点、高温地点的监测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定期收集有关资料,掌握火情变化情况,防止磷矿层自然发火危害矿井安全。观测磷矿层自燃发火期,防止磷矿层自燃发火危害矿井安全。

参考文献

[1]乔登攀,程伟华,张磊等.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35(2):714.

[2]陈雷.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采动损害规律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李耀基,李小双,黄滚.大型露天磷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何学秋,王省身.安全工程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

[5]李耀基,李小双,张东明.磷矿山深部矿体地下开采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消防器材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消防装备消防技术现代化建设

一、消防装备的分类与结构体系

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首先要对我国的消防装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分类。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消防装备,按灭火救援对象和使用场所可作如下划分:

1.静态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是指被施救的对象与环境等条件相对明确、具体、固定。灾害事故的性质明确。其装备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或专用性,如工程灭火系统装备、民用救生防护器材等。

2.动态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是指被施救的对象、环境、地点等因素以及火灾或救援的性质不明确,灾害事故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装备相对具有较大的机动性、通用性和处置柔性,如消防部队的装备等。

二、新世纪消防装备与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

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概括讲可用“外延、内伸、横向增强转化”来形容。

(一)立足国际前沿、面上向外延伸

立足国际消防技术发展的前沿,密切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努力增强我国消防科研开发与转化的创新能力,紧跟时代的脉搏,在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面不断提出适合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思维。另外,消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技术,更需要我国的消防科研工作者在消防装备与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予以重点关注与考虑。

(二)消化现有技术

我国消防装备的发展基本上是按“单纯引进装备引进技术与装备(为引进技术而引进装备)技术消化技术创新自我良性发展”的历程来发展。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对于现有装备要真正消化、吃透,并真正使其功能更可靠、安全、完善并趋于合理,这就要求我们对消防装备及技术的基础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利用现有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手段(如ansys、star-cd、phoenix、cfx等应用软件)对我国现有的建筑结构与火灾机理进行模化仿真研究,对相应的具体产品的关键技术与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从而能从理论上、技术原理的深层次上对产品的结构、性能、功用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和优化设计,并使现有消防装备性能指标不断趋于完善、合理并具有科学理论依据。

(三)横向转化应不断加强

据报道,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这在消防方面同样很普遍,这一方面是对科研成果的原始开发投入的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实现这些科研成果所必须经历的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良性循环,造成我国消防装备总处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用装备又落后于国内技术发展的真实水平”这一尴尬局面。这其中有技术上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技术开发转化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渠道不够通畅、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健全的原因,以及部分基层消防部队的管理与使用者重人重战术不重视先进的装备与技术应用等原因。因此在新世纪里对消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评审已加大了应用转化方面的考核指标和力度。从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成果的实用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进一步产业化推广及全面应用方面还需不断加大力度。

三、新世纪消防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一)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新世纪的灭火与救援的综合能力将紧紧依赖于装备的水平,而不再是靠小米加bu枪时的豪迈气概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蛮干精神、人海战术等。而现代消防装备的性能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又紧紧依赖于现代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可能。

在现代社会,新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如现代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制造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卫星应用技术、纳米技术等的发展;新工艺不断涌现,如化学镀镍磷合金、硬氧化材料添加剂工艺、表面渗透工艺等;新材料层出不穷,不断投入应用,如光纤、陶瓷、高强度非金属材料、超导体、新型合成材料(如锌铝合金)等。这些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消防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二)立足前沿、努力创新、实现跨越式前进

新世纪我国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应紧密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争取实现跨越式前进的发展道路。

(三)新世纪的消防装备的发展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在消防装备发展方面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新世纪的消防装备将进一步体现首要考虑保护消防员和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现代消防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应充分考虑到安全灭火与有效救人的原则,要多救人、少死人,并应在诸如以下方面多做一些考虑,如提高消防员火场防护装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其上附带报警呼救及安全识别等装置与功能;提高装备操作的智能化程度,如远距离无线遥控等:减少近距离手动操作状况;开发能代替消防员进入火场或其它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场所,进行灭火、救援、冷却、洗消、侦察、探测、破拆等作业的消防机器人等。

其二,在提高消防装备保护人员及适于操作等人性化设计方面因素的同时,还应考虑不断提高消防指战员在装备方面的技战术应用水平。提高队伍知识结构层次,增强对现代知识信息观点的接受和消化能力,提高其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使装备的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并借助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来不断完善和提高新世纪我国在灭火救援方面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还应提高全民的消防防范意识和对常规消防装备,尤其是常规和民用消防装备的熟悉和使用。

(四)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要具有发展的眼光

在新的世纪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势不可挡,地球村的概念早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所接受,并在一个又一个的领域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将促使我们消防工作者在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研究方面必须具有全球化的思想,而不再是囿于以前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事事强调国产化的主导思想。这其中有几方面的涵义。其一,装备与技术的开发应面向全球;其二,装备的应用应面向全球,既要考虑开发装备与技术时引用全球范围内的先进技术与基础,并避免重复走同样的弯路,又要考虑装备产品的应用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面向全球。这就要综合考虑包括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的使用要求、采购配套能力、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这一点在科研开发与生产时便要带有这种意识。

四、新世纪里应优先发展或重点研究的消防装备技术或领域

1.节约水资源的灭火技术与装备。我国目前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这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2。当人们的饮用水都产生危机的时候,以水为主体灭火剂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将更加受到制约。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我们在新世纪的消防装备与技术开发方面将无法回避并应高度重视这一现实条件。为此,对于能大大提高灭火效率,降低灭火水耗,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智能化消防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消防灭火技战术指导思想和装备设计理念,在新世纪里替代消防队员进入各种有毒、易燃、易爆、高温、辐射等危险场所进行灭火、侦检、探测、洗消、破拆、排爆、封堵、救援等作业的消防机器人的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将被赋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我国在消防机器人方面以公安部上海消防科研所为主已经经历了好几代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有个别类型的机器人进入产业化阶段,为新世纪我国消防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应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以消防车、泵、炮等系统灭火装备为代表的大功率、高效能、多功能、轻型化的研究与发展。

4.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于一体的安全、高效、轻质的消防员火场个人防护装备与抢险救援装备、技术及理论的研究。

5. 消防员火场生理学、心理学及行为特征等的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消防员火场生理、心理学及行为特征等基础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使装备的性能指标的确定能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指导,从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如消防空气呼吸器的设计和配置,应科学的分析、测定消防员在火场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及灭火救援作业强度等综合条件下真实的耗气量指标,从而为我国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气体容量配备作出科学的判据。再如消防服装、头盔、靴子等的性能指标同样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评估。

6.带消防直升机、消防机器人、固定与移动式灭火模块等先进设备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立体化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侦察、信息传输等灭火技战术及配套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7.城市恶性火灾及突发事故的卫星预警、监控、通讯及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8.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9.具有消防与防暴组合功能的装备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10.民用(家庭用)消防器材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灭火器、救生绳、防护面罩、缓降器、防火毯、呼救器、报警器、消防斧锤等。

11.高层建筑逃生与救援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

五、结语

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将不断走向繁荣昌盛,消防装备与技术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消防科技工作者,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力争为我国的消防装备与技术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承华.新世纪的消防工作发展趋势[J].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