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知情权,填补了以往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空白,从而确立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中获取相关信息权利的法律地位。作为就业群体中特殊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订立劳动合同中严重遭遇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这为今后履行劳动合同埋下劳动纠纷的隐患。因此,从自身出发,了解知情权、正确行使知情权对于毕业生就显得格外紧迫和必要。 【论文关键词】 知情权 劳动合同法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进一步明确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劳动权利与义务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其中,亮点之一就是对劳动合同签订中劳动者的知情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确立了劳动者知情权的法律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真正享有这项权利。 法律做出如此规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缘于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知情权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作为初次就业的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经常会遭遇信息不对称,无法在确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以及诚实可信的原则。知情权行使是订立劳动合同的关键一步,而知情权的缺失必然导致劳动合同订立的失败、无效或者为将来履行劳动合同埋下引发纠纷的隐患。因此,了解知情权、正确行使知情权对于毕业生就显得格外紧迫和必要。 那么,大学毕业生应该如何正确行使知情权?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说,他们要正确行使知情权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知情权;第二,认真学习与解读法律规定的知情权;第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效行使。 一、重视订立劳动合同应享有的知情权 之所以提出大学毕业生应该重视劳动合同缔结过程中的知情权,主要是基于以下四方面考虑: 1.知情权的使用对于所有有缔约愿望的劳动者都是必要的。它可以保证劳动者在就业时,能够获得与用人单位对等的信息,真正享受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待遇,这对双方今后履行劳动合同,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从毕业生自身特点来讲,订立劳动合同时需要重视知情权。大学毕业生与其他求职者有着明显特点:第一,学历高,就业期望也较高;第二,社会经验少,阅历浅;第三,年轻气盛,容易草率决定;第四,是初次就业者,有着迫切的就业愿望,对失业的承受能力弱。因此,要获得理想且稳定的工作,减少劳动纠纷,免招失业的挫折,毕业生就更需要知情权以尽可能地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容签约。 3.从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遭遇反映出的根本原因看,知情权的使用不容忽视。如今,围绕毕业生就业普遍反映出一些不良现象,如违约率走高、跳槽频繁、遭遇欺诈等。其中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忽视了知情权。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单纯以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简单标准决定是否签约,而忽视与就业有关的其他用人单位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虽然了解知情权,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他们行动上却忽视了,往往不主动询问单位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就委曲求全草率签约。 4.从维护良好法律环境角度讲,重视使用知情权是毕业生应尽的社会责任。如今,《劳动合同法》已经正式实施,要使这部可以保障劳动者诸多劳动权益的法律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劳动者自身懂法以及维权意识提高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要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就需要毕业生人人重视知情权,要不畏强势,使用知情权,在法律保障下营造出浓厚的法制环境,监督用人单位的行为,从而改变长久以来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二、认真解读《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知情权 1.知情权的法律含义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所谓知情权就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了解有关信息的权利。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 毕业作品设计; 作品; 文案阐释 ;创新; 改革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考查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集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交叉综合学科知识,在夯实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拓展专业综合技能。而传统的论文写作无法全面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且与专业培养目的相距甚远。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应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评学生专业水平,构建完善的作品设计模式及评价体系。

一、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必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基于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探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切实的服务市场发展,是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基本要求。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提高专业操作和创新水平,检验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成果,为学生走向传媒市场打下基础。

(二)专业特点及就业竞争需要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四年以培养学生普通话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性,深度结合专业特点,打破传统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市场中,制作精良的作品能体现学生业务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充分展现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媒体融合发展需要

从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到新媒体跨屏直播,从众电视台APP上线到GCTN开播,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在以技术发展为依托的传媒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播音主持岗位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播音专业毕业生如何适应多平台主持报道,如何掌握策划剪辑技术等多技能,是播音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毕业设计“作品+文案阐释”模式构建

(一)“作品+文案阐释”模式定位

毕业设计形式,避免了单一论文或单一作品创作的片面性,将理论与实践科学的结合,从而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在参照传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实际,采取“毕业作品制作+节目文案阐释的”形式。学生通过专业思考和调研,撰写节目文案,作品围绕文案,制作以适应广播电视或新媒体节目播出要求的音视频作品。充分考查学生在播音专业学习中,“采、编、播”等方面综合专业能力。

(二)“作品+文案阐释”制作流程

①策划阶段:学生选题围绕当下广播电视或新媒体节目样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构思并搜集材料,完成文案创作。②拍摄录制阶段:在反复修改确定节目文案的基础上进行节目的拍摄录制工作,导师依据毕业作品文案跟进录制拍摄进度。导师依据毕业作品文案内容当面c学生审阅毕业作品,帮助学生完善提升毕业作品。③作品定稿及答辩阶段:反复修改达到标准后,导师指示学生按照论文格式规范完成毕业作品文案定稿,进入预答辩和正式答辩。

(三)“作品+文案阐释”制作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文案阐释部分需结合当下传媒节目发展,独立创作撰写。策划周密,与专业结合密切,富有现实意义与前瞻性。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作品部分设计整体要符合广播电视或新媒体播出需求,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选题具有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意义;结构独立完整,形式新颖独特,编辑思维明确,体现较强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侧重播音主持专业基本功,定位准确,主持风格语言样态与节目内容及设计相统一,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毕业作品设计评价及监控体系

(一)学生自我定位及评价模式

在毕业作品创作过程中,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地位确立”转变,充分激活学生对于毕业作品创作热情,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对专业进行自我考量定位,对自身专业水平做出准确判断。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整作品制作方向及侧重。

(二)导师评价及质量监控机制建立

导师评价对于学生毕业作品设计考核尤为重要,如何监控毕业作品设计全过程,保证作品及文案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可参考普通论文撰写管理办法,制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办法》从学生选题、策划、撰写、拍摄、修改、定稿等方面严格规定阶段要求与评价内容,考核项目全面,切实把控学生创作进程。《办法》中逐步推进考核过程,难易适中,符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范畴内基本要求。

(三)答辩组评价及质量把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可采用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相结合方式。答辩专家组结合文案阐释观看毕业作品,在预答辩中对学生毕业作品进行综合会诊,经修改达到标准后,参加正式答辩。预答辩设置目的在于在导师首次把控质量的基础上,二次检验毕业作品质量,提升正式答辩顺利通过几率。

四、结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设计“作品+文案阐释“模式的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毕业作品设计的改革,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是高校传媒专业教育适应全媒体时展的重要解决路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作品改革务必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及评价水平,提高学生创新突破能力,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行业精英,服务于传媒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青.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析――以常州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6:59-61

[2]卢振杰.创建毕业设计新模式推动编导专业新发展――以播音与节目主持方向为例[J] 沈阳大学学报 2012.4

[3]罗香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途径探析[J] 科教导刊 2016.1:33-34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新闻传播新闻专业就业现状



(一)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截止2011年新增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现已有十几所高校设有博士点,近百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开设在各类学校的本科点近千个,每年超过3万毕业生。这是招生规模扩大和该专业属性所得结果。



传媒业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多媒体、影视公司都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源。而在我国“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供质量,增进效益”的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方针的指导下,部分传统报刊媒体的停办,电台媒体等对人员队伍的控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质量欠佳



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其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得知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后者更是毕业生能够敲开单位大门的重要砝码。但是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背后的事实,却是大批高校在实际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开设的专业,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时身上最大的“硬伤”。回顾十几年前,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设此新闻传播学专业,势必造成基本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开设不足,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下降,导致大部分毕业生质量欠佳。



新闻传播类专业虽然以实践动手能力著称,但是传媒行业是一个大包容的行业,需要各行各业的才人加入,如经济、管理、法律等,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毕业生在忧虑新闻传播类专业质量不佳的同时,更倾向于选择专业背景较好的毕业生。这使得虽然部分实践能力较好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增加,而那些因实践课少,动手能力不强的毕业生更加无立足之地。



总之,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等多方面影响下,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令人堪忧。



二、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境



玉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设立在文学与传媒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生至今,共有6届毕业生,将近300人。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师资力量方面,设有传媒教研室,专任教师8人,其士教授2人,在读博士2人,副教授1人,共有两个非编实验室。2009年成立由师生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平台——文传学院视频新闻中心,中心共制作播出了《新闻周报》、《文传新闻》和《教育中路的日子》等视频节目近70多期,成为新闻专业教师与学生教学实践的理想平台。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8%以上,虽然就业率高,但专业对口的不多。现列举2012届毕业生58人就业去向:在报社、电视台、网站等传媒行业就业的24人,占毕业生人数约41.4%;升学2人,考取公务员、社区党建组织员和村官6人,教师(含特岗)5人,其余则在企事业从事文秘相关工作。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最高比例,不足一半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而在这不足一半的数据中,能够在岗位上坚持至今,不到三分之二。高就业率说明了我院毕业生就业能力颇强,但低专业对口率,却显示出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分析低就业专业对口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调整策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专业能力不够突出



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毕业生想在就业之争中取胜,过硬的专业能力是重要法宝。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其中一项基本专业能力,如熟练地使用摄像机拍摄,用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后期编辑处理等各个环节,大部分毕业生能独立完成这些专业技能,但还需加强。在此基础上,只有少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主持、播音、摄影、写作等特殊就业能力。因此,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相关的工作感兴趣,但在求职过程中却屡屡碰壁。



(二)就业期待值过高



作为地方院校,玉林师范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之一。因此,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区内外基层单位就业。而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因专业背景缘故,较多毕业生倾向于一线城市或大城市就业,以便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是与学生实际不相符。一是自身专业能力欠缺,二是地方就业机会较多,竞争较小。如2011年,到我院招聘的各县市广播电视局不下十家,招聘人数近20人,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因地域因素或其他因素放弃机会。



(三)就业途径多样化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理兼招的专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不够谨慎,甚至部分考生只看专业名称即填报,完全不顾其他。



入学后,一部分学生通过对专业的接触,逐渐对其感兴趣。而仍有一小部分学生虽然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仍无法增加专业兴趣,则根据所处的学院的其他专业,如师范类专业汉语言文学或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方向)选择了教师或秘书等岗位。实际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竞争秘书等岗位时,其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吸引了用人单位,而该专业毕业生的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也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在文案等方面的工作。这是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原因之一,也是就业途径多样化的表现。



三、解决广电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刻不容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毕业生自身、高校教育、政府政策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运用团队教学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四条策略,以提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运用团队教学法



随着新闻报道对社会经济、政治、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深入,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校时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成为了必要。除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外,更需要团队教学法。目前使用较多的团队教学模式有团队合作模式、联合学习社区、共同研究模式和团队分散型四种。这些模式既可以整合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又可以发掘和锻炼学生的兴趣特长。从点、线、面三维角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这样,就能增加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既可以训练和加强就业基本能力,也能强化特殊就业能力。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高校电视新闻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不外有三种:一是传统的通过课堂上的演示操作教学;二是通过与校外媒体进行实习基地的合作,让学生在假期等课余时间进行实习锻炼;三是利用已有的校园平台如电视台、校报、记者团等,让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在以实践动手能力为媒体从业是否合格的标准的形势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掌握如摄像机操作和后期编辑处理等更为重要的技能。我院传媒教研室运用视频新闻中心这一平台,把教学课程与实践平台挂钩,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以老带新、一对一辅导的创新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在任务驱动方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固定的栏目制作,并让学生负责校内公开课程、讲座、国培、会议等重大教学活动的摄像工作。此外,选送能力较强学生到市内各大传媒机构实习。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院近三年来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形式上,低年级集中授课,高年级以讲座、座谈等方式。在低年级集中授课中,按照培养方案学时,由就业指导师和学科专业教师授课。在高年级讲座或座谈形式中,主要邀请传媒行业相关人士或刚毕业校友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求职和就业情况。这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另外,我院配以学生个人学涯规划记录表。新生入学后,经过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谈话,建立学生个人学涯规划记录表,除学生基本信息外,记录表中有几项重要的信息,如兴趣、特长、专业潜质、目标、缺点等,并每个学期进行更新。这些表格将由各任课教师使用,并进行讨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有目的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这样,形成了每个老师都是学生的职业导师,每个老师均进行着就业指导工作。另外,由学科专任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就业服务团队,既能在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又能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地处桂东南的玉林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均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更加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眼光向下”,以基层锻炼来求得发展。



(四)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下,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又能使毕业生谋求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地市级地方摄影摄像公司尚未形成产业,而且高水平不多,但是需求量大,因此市场环境较好。毕业生可以利用以掌握的摄影摄像等专业技术进行自主创业。我院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涉及各年级学生的创业团队,除了包揽校园各种摄影摄像业务外,以开始面向社会。该创业项目成立至今,已开始盈利,这是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结语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的报业集团化浪潮在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我国的党报集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现代集团,属国家所有,其运作方式符合我国国情;政治属性是社会主义的;时代属性是现代化的;在产业属性上是以报业为主体的。省级党报集团是在省级党委机关报社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报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新闻传播教育的视角对传媒工作者应具备的新闻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张昆认为,只有具备健全人格、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全球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传媒工作者。吴廷俊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胡忠青认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具备五种意识,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开放的全球跨文化传播意识、丰富的媒介经营意识、跨媒体合作的意识以及与时代接轨的终身教育意识。

人力资源是省级党报集团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媒介化和全媒体时代,省级党报集团在人才招聘中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全方位的需求,对人才招聘岗位、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年龄、工作经验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本文从另外一种视角即省级党报集团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的视角出发,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个案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新闻传播人才招聘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有所启示。

2010年3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所属《湖北日报》、《农村新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荆楚网、《特别关注》、《可乐》、《前卫》、《家庭保健》共面向社会招聘63人。第一,从专业教育背景来看,该集团所属媒体对新闻采编人才需求的专业教育背景呈现多样化趋势,并不仅仅局限于新闻传播专业背景。在此次人才招聘中,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背景28人,占招聘总人数的44.44%,非新闻学或非传播学专业背景35人,主要集中于汉语言文学、法律、经济、哲学、历史等文科专业,占招聘总人数的55.56%。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人才招聘中,非新闻学或非传播学专业背景的人才一样可参与竞争,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而言,既有与本专业背景人才之间的竞争,又有与非本专业背景人才之间的竞争,就业竞争压力巨大。第二,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学本科学历42人,占招聘总人数的66.67%,硕士研究生学历21人,占招聘总人数的33.33%,其中《湖北日报》对人才学历的需求为硕士研究生以上。第三,从年龄来看,30岁以上3人,30岁以下60人,其中20至30岁59人、20岁以下1人。第四,从该集团所属媒体对招聘人员工作经验的要求来看,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均可参加招聘考试,并没有严格限定只招聘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也可参与竞争。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启示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传播人才招聘岗位由以前单一的报纸记者或编辑岗位,逐步延伸到该集团所属平面、电子媒体的记者或编辑岗位,既包括报纸记者或编辑,又包括期刊记者或编辑,还包括网站记者或编辑。下一步,党报集团为适应传媒业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将积极实施全媒体转型战略,对全媒体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就要求高校新闻院系新闻传播学科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在以往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数字介质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精通文字稿件采写,又熟悉图片处理技术,既精通平面媒体,又熟悉电子媒体的复合型人才。

启示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闻传播人才招聘采取不仅仅局限于新闻传播专业、非新闻学或非传播学专业背景的可一同参与竞争的做法,这就要求高校新闻院系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传媒业的需要而相应进行改革,进一步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采取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传授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普及学生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全学科覆盖、宽口径培养,以适应传媒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启示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既招聘应届毕业生,也招聘往届毕业生,让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这就要求高校新闻院系要加强传媒业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调研,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新闻从业经验。将课堂实验—校报、广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实践—新闻单位毕业实习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阶段,增强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在课堂实验上,适当购置校内电子实验设备,建设好相应的“硬件”设施,让学生能够在校就能利用实验室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在校内媒体实践上,通过校报、广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动手能力。加强与传媒业界的联系,通过在校外新闻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使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和传媒实践有效对接,增强学生对传媒业各项新闻业务流程的认知程度,缩短学生对新闻单位实际工作的适应时间。

参考文献:

[1]邵华泽:《谱写党报历史的新篇章——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首届年会上的讲话》,《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张昆:《媒介化时代传媒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论坛(2011卷)》,2012年9月第1版

[3]吴廷俊:《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中华传播学会2001香港年会

[4]胡忠青:《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五种意识》,《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王卫明:《党报定位与功能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舆论学。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创新发展,就业前景

中国的播音事业始于陕北革命老区的播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于1963年正式开始招生。发展至今,播音学不断吸收来自语言学、新闻学学、传播学、美学等科的养分, 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 全国各地设置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数目也在不断增加, 打破了原来北有北广(中国传媒大学)、南有浙广(浙江传媒学院) 的单调格局。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飞速发展,受众心理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升。主持播音专业面临着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市场却专业性很强、门槛过高的形势。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 不能充分满足媒体对高层次传播人才的需求

当今受众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要求声形俱佳, 又要求具备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声音、外形条件较好, 语言技巧运用能力也较高。但是,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普遍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这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播音主持院校文化课要求较低, 造成培养的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播音主持实践中, 对语言副语言的运用过于重视技巧, 没有在传播内容和沟通能力上下功夫, 从而形成了共性较多而个性不强的特点, 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影响沟通效果。

加之媒体选择主持人的渠道也不断在拓宽, 各个媒体在选拔主持人时一般都抱有“英雄莫问出处”的态度。由此,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本专业就业的形势已不容乐观。

问题二: 后起主持播音专业院校缺乏发展优势

后起开办主持播音专业的院校比起北广(中国传媒大学) 和浙广(浙江传媒学院) 等广播、电视背景较深的院校来说,缺乏足够的发展优势。

其一, 在教学体系上,大部分院校以北广(中国传媒大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为蓝本进行课程设置, 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各自专业培养特色的原创性;

其二, 在师资等软件设施上, 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不少学校一方面依靠广播电视媒体的资深播音员打品牌策略, 一方面匆忙把自己培养的毕业生留校作为后备力量。

其三, 在就业方面, 大多院校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合作关系不紧密, 缺乏推荐优势。同时,院校自身的就业推荐渠道没有充分发挥优势。其中生源素质下降,也是影响学生整体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关于拓展播音主持专业学科进行特色教育的设想

上述问题实质上是由于中国传媒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虚假需求”, 从而引发了播音主持学科设置的过剩造成的。另外,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脱离社会实际需求也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因此, 要解决上述问题, 应当从拓展学科深度和广度,大力开展特色教育的角度去探索和思考。

1、主持播音专业特色发展的可行性

原有广播电视媒体背景较深的院校, 如中国传媒大学以培养新闻播音员见长、浙江传媒学院以培养娱乐主持人见长,这些院校的人才研究培养优势是全国媒体公认的。在这些方面后起的院校缺乏竞争优势,但是这些院校往往有一些原有的优势专业,可以结合这一特点, 根据社会需求, 在言语传播的大系统下, 开辟各自新的研究和培养方向。比如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南昌气象学校)就可以依托学院优势以培养气象节目主持人为特色,因为学院在气象学专业知识的教学、开展气象主持相关的社会实习实践、气象影视中心就业推荐工作等方面存在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2、 主持播音专业特色教育的发展空间

主持播音专业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充分适应社会需求, 避免学科重复建设。一方面,从节目主持人培养角度来看,经济、旅游、法律、气象、少儿节目等电视节目种类丰富毕业论文格式,不仅需要形象好语言能力强的播音主持毕业生,更需要能够掌握相关节目知识的专业人才。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面临着经济节目主持人很多是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法律节目主持人很多是法律毕业生的尴尬局面。细化人才培养方向大大提高了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应对社会之需来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种言语沟通的需求越来越多, 言语沟通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各个院校可以找到符合自身优势的特色教育,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凭借自身形象气质、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可以遍布大众传媒、市场营销、行政、客服等多个领域,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三、以江西信息职院为例分析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气象影视节目质量,全国气象总局要求各省市气象局成立影视中心,并且对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下达了“硬指标”,要求在两年内全部地市级气象节目改变以往的配音模式,都要求有主持人出镜主持,我国其他省份在随后的几年里也将陆续改革。所以市场对气象节目主持人的需求量巨大,就业前景广阔。这对于我院主持播音专业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应该把握机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我院主持播音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取得良好的地位。

1、充分发挥院校优势进行特色培养

我院应尽快全方位的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北广以新闻见长,浙广以娱乐见长,如果我院能在全国形成以气象主持见长,今后无论在招生还是就业方面都会形成良性循环的链条。

(1)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现状

近几年实际工作中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又很突出的播音员主持人,而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总是大大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课程设置又是基于理论的形成,自然又落后于理论的进程,故而课程设置与播音主持的实际发展是明显脱节的,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自然就落后于实际需求的标准了。各个院校应当大胆突破创新毕业论文格式,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明确特色培养方向,制定出更符合自身培养要求的课程设置。

(2)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切实提高学生技能

继续扩大气象影视中心实训基地的覆盖范围,加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力度。尤其是在省气象局影视中心广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帮助我院学生进行就业宣传工作。以福建省气象局为例,省局的影视中心发展不仅更成熟学生接触更全面的知识,而且可以把实习生的视频材料提供给下面的市县,为我院毕业生的推荐宣传形成有利影响。

2、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气象节目主持教育依然是块处女地,无论从教材到教学都没有经验。现有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大多是“半路出家”,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法以及理论基础。专业教师之前没有进行过气象节目主持的学习实践,进行教学只停留在浅层面上,这样对学生的培养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教师首先应当前往气象影视中心一线进行系统的实践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通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各气象影视中心的系统研究,建立科学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出优秀的气象节目主持人才。

3、利用院校优势建立完善的就业推荐平台

(1)将我院主持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视频、照片等搜集做成资料进行招生、就业宣传,以此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影响力的提升有利于我院在招生时选择权的加大,可以选拔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培养毕业论文格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2)为在校学生精心制作节目主持的视频材料,利用我院在全国气象部门广阔的网络进行宣传,发送给各省各市需求单位。

招生—培养—就业是条链,三个环节都做好了,就会互相促进:生源素质高了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好,学生水平高了就业形势会更好,就业局面好了招生工作更理想,报考人数多了我们就有选择权,可以进一步提高招生门槛,选拔更优秀的学生。经过不懈努力如果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链,我院的主持播音专业就会成功的走出特色培养道路,在全国同类高校专业竞争激烈的时期,打出一面信息学院的特色旗帜!

结语:这是一种包容的学术心态, 带着这种心态去审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这门学科在更广阔的学科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分化重组, 学科的触角和视野也会更宽泛。学科间的重组和渗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文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发展的思考只是一种粗浅的设想,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学科规划等内容,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探索时期职业生涯规划》,中国播音主持网

【2】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潘虹:《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危机与选择》,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TheExplorationonGraduationInspectionPatternof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Specialty

YangLei,CaoLin

Abstract:TosolvetheproblemsofradioandTVjournalismspecializedinChinatakingthegraduationthesisasthesingleassessmentmodelofundergraduatecoursegraduation,thecollegeofliberalartsofHebeieconomicandtradeuniversityproceedsthemodereformofgraduateassessmentforradioandTVjournalism,changethesinglemodetothesispaper,programproduction,reportandsoonmanykindsofassessmentmodel,inordertohighlightthepracticeofundergraduatethesis.

Keywords:broadcasttelevisionjournalism;graduationexamination;educationalreform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此文由作者在西南交通大学传播系和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武汉体育学院坐落于秀丽的东湖之滨,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风景优美的体育大学。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我校1953年创办,是新中国首批设置的体育高等学府,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400亩,在校生达11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300余人,同时还举办了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在校生近6000人。

我校具有体育学正高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权,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其中,400多人具有中高级职称。

我校现有8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其中,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体育学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我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武术表演、模特表演、健身健美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我校现有3个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门精品课程、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18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是国家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单位。

我校现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0多个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建有各种现代化的运动场馆及教学楼、实验楼,建有数字化图书馆和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达97万余册。

我校一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奥运攻关课题承担单位。我校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是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入选了教育部名栏工程。

我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先后培养出了张香花、杨威、程菲、李珊珊等一批在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中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与境外多所高校开展本科与研究生合作办学。

欢迎报考武汉体育学院!

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及专业介绍

(一)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

学科

门类

专业

代码

专业及专业方向

科类

学费

标准

预计

计划

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文理

10350

120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文理

10350

120

我校将根据专业考试的合格生源分布情况制定分省分专业计划,具体专业计划以当地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2015年收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核定为准。

(二)专业介绍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武汉体育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代码130305)创办于2012年。本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目前拥有自办媒体实验室、演播室和摄影摄像等专业实验室,能充分满足教学实践需求,全面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新媒体导论、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影像语言、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纪录片创作、文艺理论等。

(3)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67学分以上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教育实践环节)129学分,选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代码130309)于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本专业依托新闻传播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形成了具有学科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过硬、科研水平较高等特点的教师队伍。本专业拥有300平米的演播室以及近20间普通话测试标准机房,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本专业正积极开拓学生课内外实践基地,加快专业教室建设步伐,努力探索体育类节目语言传播教学及人才培养新路径。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体育解说评论。

(3)修业年限、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6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实践教学环节)131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26学分。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报考办法

(一)报考资格

报考武汉体育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须取得当地艺术类考生的报考资格,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考试。

(二)统考要求

1.报考我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外省考生须根据生源地省级招办文件要求执行,若有统考要求,则考生必须参加省级统考,且统考合格后再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若无统考要求,考生则直接参加我校专业校考。

2.报考我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湖北省考生必须参加湖北省统考,且统考合格后方可参加我校专业校考。

四、专业考试

(一)考试安排及要求

1.考生报名时需提供的材料与费用:市(县、区)招办印发的《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或《201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网上报名登记表;考生二代身份证原件;报名、考务费200元/人。

2.我校同一专业在全国各考点的考试方式、考试题型与评分标准,完全一样。

3.凡我校设有校外考点的省份,其考生必须到生源所在地的指定考点报考。

4.2015年专业测试安排表

省份

考点名称

专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甘肃

甘肃兰州

甘肃广播电视学校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1月21日—22日

1月23日

山西

山西太原

山西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2月28日—3月1日

3月3日—4日

山东

山东济南招办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2月2日-26日登陆山东省

艺术报名系统报名:

wsbm.sdzk.gov.cn/art

3月1日—2日

河北

河北石家庄

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3月5日—6日

3月7日—8日

未设

置考

点的

其他

省份

武汉体育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2月1日—3月10日

湖北考生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

院网站报名,外省学生登录学

校网站报名

3月14—16日

备注:详细考试安排以考生准考证上公布的信息为准。

(二)考试报名

1.省外考点考生均可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和相关证件,到指定考点现场报名(不接受函报)。

2.凡在武汉体育学院考点考试的湖北省内艺术类考生登录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

凡在武汉体育学院考点考试的省外艺术考生登录武汉体育学院网站进行报名,正式考试前再到学校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缴纳报名考试费,领取准考证。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2月1日—3月10日。

(三)考试内容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1)身体形态、仪态 20分

(2)自备稿件(文学类) 20分

(3)指定稿件(新闻类) 20分

(4)即兴评述(现实生活类) 40分

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1)新闻评述(笔试) 50分

(2)故事创编(笔试) 50分

五、录取办法

(一)学校原则上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二)考生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按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各占50%(专业成绩+文化成绩/7.5),两者相加,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三)对于校考合格生源不足4人的省份,原则上不单独编制招生计划,考生可以填报,视该专业全国录取情况,择优录取。

六、特别声明

我校是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各省份的招生政策进行招生考试和录取,未委托任何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参与我校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也不向考生收取除国家规定的相关费用之外的任何费用,从未以学校及个人名义在校外开设“预科班”、“培训基地”,也从未招收任何形式的“跟班附读生”。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我校将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以我校名义所进行的各种招生诈骗及违法活动。

请报考我校的考生直接打电话咨询或通过学校网站查询招生信息。

七、其他说明

第一,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地省份对2015年艺术类招生政策有新的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按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进校后只能在本专业就读,不得转入其它专业学习。

第三,其它未尽事宜,按照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执行。

八、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461号 邮编:430079

学校网址: whsu.edu.cn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财经报道;人才培养;跨学院;毕业设计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峰,刘丽琴.财经报道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视角[J].中国记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J].新闻爱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陈立敏.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爱好者,2008(1).

[5]蒲继东.财经记者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J].新闻窗,2011(4).

[6]杨大明.在搜狐记者训练营第六期讲座全文[EB/OL].http:///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飘萍,肖东发,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5.

[8]刘海贵,张帆.美日新闻教育及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3(3).

[9]祝兴平.财经记者培养的改进策略[J],中国记者,2008(2).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全程式培养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化程度高、技术业务革新快,[1]而实践能力是评价媒体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成为众多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的通病。[2]按照全程式教育理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多渠道搭建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能有效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

一、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全程式培养的内涵

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应包括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对全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如果只是在某些课程中设置了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学生获得的实践能力必然是碎片式的,不能融会贯通,无法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为了真正做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实践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根据学生从大学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渠道搭建实践载体,并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构建全程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全程式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浅入深,从单一走向综合。学生在平时课程学习、实验和实训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些作业往往是碎片化的、粗糙的。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对作业进行精心的加工和再创作,使其更加成熟、丰富,成为作品,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完善,成为产品,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使其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在“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中,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学校自办媒体: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专业化程度高、制播要求高,能接收的实习生数量非常有限。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媒介融合人才,学校先后创办了网络视频制作部、《守望报》和“择优网”三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实践教学。三大实践平台分别着眼于不同的实践领域,《守望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主要培养学生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报纸排版等方面的能力。“校园新闻聚焦”主要培养学生视频新闻的策划、采访、拍摄、剪辑等能力,让学生能与电视台新闻栏目实现无缝对接。“择优网”则融合纸媒和电视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手机的推送,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网络媒体的运维。

(二)广电节和记者节: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广播电视学专业每年举办广电文化艺术节和记者节活动,充分利用“两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实践能力。“两节”的所有活动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将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方向较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一实践方向重点发展。“两节”让不同实践方向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展示。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彼此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发挥了各自的潜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两节”提炼出一批富有价值的实践作品,成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熔炉。

(三)以赛促训: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推进器专业比赛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学生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同台竞技,有利于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往往缺乏开阔的视野,“走出去”的学生通过现场比赛、观摩其他高校的优秀作品、与其他高校学生面对面交流,会受到很大的启发,相互取长补短,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专业比赛也有助于教师思考、定位实践教学,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效果。

(四)以作品代替论文的毕业设计: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举措传统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以论文为主。由于本科生专业理论素养还不高,缺乏对问题的独立分析能力,鲜有独到的见解,所以理论性过强的毕业论文缺少实际价值,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偏差。为提高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广播电视学专业应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将微电影、新闻作品、三维动画、摄影作品等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设计材料包括作品成品、设计方案和设计脚本。小组完成的作品,要求每个成员按照分工的不同,撰写一份自己承担部分的工作思路和反思。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为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院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实践活动导师制”和“两级主体、多种方式”评价体系。实验室通过“全天、定时、预约”三种形式向学生开放,通过实验室的三种开放形式,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锻炼。学校为每个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配备了两位实践导师,即校内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式,采用考试、考查、实践活动、观察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欧黔.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90-93.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首先,改革授课方式。我国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授课长期采用“满堂灌”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往往给出问题的结论,而学生很少提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要命,学生的思维则几近僵化,没有了个人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结果,无论是课下做作业还是期末考试答卷成了千第一律的雷同,离开教师讲授的内容就不会回答问题了。这种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教师是这样,现在我当教师都20年了仍然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切事物都在变、都在改,可是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丝毫没变。就笔者曾担任过的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学时设置要么68要么51,因采用“满堂灌”式,课后即使让学生赏析一首小诗,大多数学生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不得要领。大学授课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判断、去思考,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总之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只起一个启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这类专业。操作性较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应该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改变“满堂灌”方式,相应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去改?再就《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可采用教师、学生平分学时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在课堂讲述占一半学时。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占一半学时。这种方式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一是设置一位教师完成这门课。讲完一个单元即指导学生进图书馆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完成一份课程作业,题目可自选,也可由教师来定;另一种方法是一门课程可设置二位教师来担任,即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一位教师负责讲授理论,另一位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这样坚持下来,每讲授完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做三份以上的单元作业练习,而在做作业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课本上的客观性内容也得到了掌握。这种方式不仅仅使学生受到理论启发,而且从动手到动脑都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它不仅适用于文史哲等课程,而对于新闻传播类这样的操作性强的专业更加实用,从而相应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少、上图书馆时间少、自主思考时间少的矛盾。

其次,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影响下,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不得完善,不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而且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致使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单就实习这一环节来说,目前,基本以这样二种方式进行:一是“放任自流”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待实习期满后随便开具一张加盖公章的实习合格评语,回校敷衍一份实习报告交差了事。这种方式往往是学生以实习的名义走出去,要么回了家。要么找一个毫不相关的公司打工挣钱去了,此方式又被人称为“放羊”式;再一种方式是“走马观花”式。这一方式虽然由教师带队集中实习,但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随便走几家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请业界人士介绍一下业内情况,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写出实习感想、见闻或体会,算是完成了实习报告。以上二种方式显然达不到实习目的。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了校企联合实习法,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无论是哪个企业若同时满足几十个甚或上百个人的实习要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样的实习也很难按要求进行下去。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丝毫不能忽视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更新观念、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试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实行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制、小团体集中实习法。学生入学后,一旦进入实习阶段,即在本专业内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其选择办法可依毕业论文导师制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一旦被选定即全程负责相应的学生的在校四年的各个实习环节。每个环节均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小团体集中实习,专业相同实习学时与日期相同。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可为一位教师,即二个环节均由一位教师负责到底。这样既利于师生互相了解,教师责任明确,责任心增强,而且小团体进行,便于操作,可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管理上,对教师可课酬制,可津贴制,实习业绩还可与工作考评、职称评审等挂钩;学生根据规范化要求,写出实习报告,记人平时成绩,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二,与改变“满堂灌”讲授方式相适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改变实践教学学时过少的状 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外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早进入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三,积极开展讨论式、小团队科研项目式等教学方式,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以及与媒体合办节目等,让学生呼吸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空气,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展丰富的知识点和思想的交流,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一来,或许有助于提高这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再次,改革课程考试计分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高校的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业和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一般分为二部分,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所占分值往往为20%~30%。期末成绩占80%或70%,其内容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简析和论述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考试也是如此。这种考试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习,期末考试时临阵磨枪便可以及格,没有学习动力;二是简析、论述之类的题目要么由教师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来,要么不得要领。不着边际,总之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内。这种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也不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据了解,对于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此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曾做过改革。这所学校将学生学期课程总成绩的分值平均分配在了平时和期末,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就此,笔者受其启发提出两点想法:其一,如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将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改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其二,重新设置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即在保持原来考场答题时间长短不变的情况下,试卷的设置只出现“填空”“名词解释”之类的客观性内容,不再设置分析、论述类的主观性题目,其目的不是不考核这类内容,而是将其纳入平时成绩中计分。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除了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外,主要结合教师讲授中的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给出,这样一来不仅客观性内容面广、比重大了,学生平时不得不拿出一定的精力去尽力掌握书本上的客观性知识,而且就主观性内容来说,在教师的辅导下,随着课程的进展完成单元作业练习(小论文),学生自然会重视起来,他们再不至于仅仅死背硬记教师的讲义,或者不得要领、不着边际了。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避免了平时偷懒、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看似周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教学基本上属于印证性实践,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难点,这种远离社会完全在封闭的设定环境中完成的工作对于特别需要创新能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一般为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对毕业生教学指导和管理,无法根据专业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去进行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围绕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新闻传播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采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采访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学会撰写各类新闻稿件并进行编辑处理。

2.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

3.策划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策划运作规律、掌握策划的基本方法,形成综合的各项策划技能,能做出采访的具体策划方案。

4.评论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写作要求,可以撰写出有深度的评论作品。

5.社会调查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课题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观察和采访人和事物、事件的时候能够分析有关的新闻素材,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善恶,所做作品立场倾向正确且具有深度和广度。

2.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与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谈,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协作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与被采访者的协作能力。新闻采访或写作往往需要多名记者集体作战,在采访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时,要能充分与人交流协调,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协商中取得共识,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

4.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掌握各类采访表达的技巧。

5.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6.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新闻,可以在对外交流、采访中使用外语进行表达。

(三)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在进行新闻实践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力求有所创新。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平台

1.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传媒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性。新闻传播学科要根据媒介形势发展的新态势来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增加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媒介素养教育等,供学生自由选择。

2.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这也是高校新闻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构建“模拟媒介环境”,通过对采、写、编、评以及摄、录、播等各单个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设置既满足新闻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4.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分阶段的专业实践机会。新闻院系应该创造条件、广搭桥梁, 与媒介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新闻实践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新闻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练问题, 更是对新闻意识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环境,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职业生活。

(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1.打破专业界限,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培养传播通才,以适应复杂环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学生更广阔的从业趋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列入其中,以扩展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之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综合社会实践中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开设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各新闻院系可以尝试搞“项目制实习”,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某个研究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上独挡一面,将探索和发现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热点及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创造,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

3.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经典问题、学科交叉问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热点问题等。要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敏锐性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能力。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体现。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也是新形势下制定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新闻传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应认真规划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收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之效。同时,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学时学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实习和论文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完善摄影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组织设备配套更新的同时,组织教师编制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以保证学生尽早受益。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校内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短期见习机会。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和媒体双向推动、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3.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证新闻专业课教师有一定时间参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 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高校新闻教育,能使封闭的新闻教育出现开放和活泼的局面,使单纯的从书本到书本,变成从书本到走向实践,从沉闷的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事件现场,由理论到实际进行采访和写作。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人音社杜晓十副总编发言以音乐出版现状介绍为主,指出全球化大潮来势汹汹,文化大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被美国、欧洲、日本瓜分,中国文化产业的落后需要迎头赶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音乐》赵志扬副主编的即席发言根据信息时代音乐文化传播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局面,提出一个传播节制和有理性的理念。高级编辑黄大岗论文“音乐编辑学提纲”则分1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音乐出版行业工作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音乐研究》陈荃有副主编以“实践:音乐传播学永恒话题”为题作了发言,强调音乐传播的实践品格,人才培养基本功基本素养的重要性。《音乐与表演》冯效刚副主编发言探讨音乐家与传媒革命的关系,指出严肃音乐从业者面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挑战,要争取话语权,不要自说自话,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曾田力教授近年来身体力行于古琴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对大河奔流的大众音乐传播主体,介绍了自己反其道而行之,传播传统文化“高雅音乐”的经验,提出音乐“高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小众传播”、“自然传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