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新闻传播新闻专业就业现状



(一)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截止2011年新增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现已有十几所高校设有博士点,近百所高校设有硕士点,开设在各类学校的本科点近千个,每年超过3万毕业生。这是招生规模扩大和该专业属性所得结果。



传媒业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多媒体、影视公司都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源。而在我国“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供质量,增进效益”的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方针的指导下,部分传统报刊媒体的停办,电台媒体等对人员队伍的控制,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二)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质量欠佳



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其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得知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后者更是毕业生能够敲开单位大门的重要砝码。但是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热门”专业背后的事实,却是大批高校在实际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开设的专业,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时身上最大的“硬伤”。回顾十几年前,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开设此新闻传播学专业,势必造成基本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开设不足,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下降,导致大部分毕业生质量欠佳。



新闻传播类专业虽然以实践动手能力著称,但是传媒行业是一个大包容的行业,需要各行各业的才人加入,如经济、管理、法律等,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毕业生在忧虑新闻传播类专业质量不佳的同时,更倾向于选择专业背景较好的毕业生。这使得虽然部分实践能力较好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增加,而那些因实践课少,动手能力不强的毕业生更加无立足之地。



总之,在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等多方面影响下,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令人堪忧。



二、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境



玉林师范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设立在文学与传媒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生至今,共有6届毕业生,将近300人。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师资力量方面,设有传媒教研室,专任教师8人,其士教授2人,在读博士2人,副教授1人,共有两个非编实验室。2009年成立由师生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平台——文传学院视频新闻中心,中心共制作播出了《新闻周报》、《文传新闻》和《教育中路的日子》等视频节目近70多期,成为新闻专业教师与学生教学实践的理想平台。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8%以上,虽然就业率高,但专业对口的不多。现列举2012届毕业生58人就业去向:在报社、电视台、网站等传媒行业就业的24人,占毕业生人数约41.4%;升学2人,考取公务员、社区党建组织员和村官6人,教师(含特岗)5人,其余则在企事业从事文秘相关工作。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最高比例,不足一半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而在这不足一半的数据中,能够在岗位上坚持至今,不到三分之二。高就业率说明了我院毕业生就业能力颇强,但低专业对口率,却显示出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分析低就业专业对口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调整策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专业能力不够突出



就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特殊就业能力与基本就业能力。毕业生想在就业之争中取胜,过硬的专业能力是重要法宝。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其中一项基本专业能力,如熟练地使用摄像机拍摄,用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后期编辑处理等各个环节,大部分毕业生能独立完成这些专业技能,但还需加强。在此基础上,只有少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主持、播音、摄影、写作等特殊就业能力。因此,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相关的工作感兴趣,但在求职过程中却屡屡碰壁。



(二)就业期待值过高



作为地方院校,玉林师范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之一。因此,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区内外基层单位就业。而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因专业背景缘故,较多毕业生倾向于一线城市或大城市就业,以便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是与学生实际不相符。一是自身专业能力欠缺,二是地方就业机会较多,竞争较小。如2011年,到我院招聘的各县市广播电视局不下十家,招聘人数近20人,但是大部分毕业生因地域因素或其他因素放弃机会。



(三)就业途径多样化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理兼招的专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不够谨慎,甚至部分考生只看专业名称即填报,完全不顾其他。



入学后,一部分学生通过对专业的接触,逐渐对其感兴趣。而仍有一小部分学生虽然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仍无法增加专业兴趣,则根据所处的学院的其他专业,如师范类专业汉语言文学或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方向)选择了教师或秘书等岗位。实际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竞争秘书等岗位时,其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吸引了用人单位,而该专业毕业生的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也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在文案等方面的工作。这是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原因之一,也是就业途径多样化的表现。



三、解决广电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刻不容缓。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毕业生自身、高校教育、政府政策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运用团队教学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鼓励自主创业四条策略,以提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



(一)运用团队教学法



随着新闻报道对社会经济、政治、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深入,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校时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成为了必要。除了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外,更需要团队教学法。目前使用较多的团队教学模式有团队合作模式、联合学习社区、共同研究模式和团队分散型四种。这些模式既可以整合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又可以发掘和锻炼学生的兴趣特长。从点、线、面三维角度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这样,就能增加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既可以训练和加强就业基本能力,也能强化特殊就业能力。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高校电视新闻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不外有三种:一是传统的通过课堂上的演示操作教学;二是通过与校外媒体进行实习基地的合作,让学生在假期等课余时间进行实习锻炼;三是利用已有的校园平台如电视台、校报、记者团等,让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在以实践动手能力为媒体从业是否合格的标准的形势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掌握如摄像机操作和后期编辑处理等更为重要的技能。我院传媒教研室运用视频新闻中心这一平台,把教学课程与实践平台挂钩,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并通过以老带新、一对一辅导的创新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在任务驱动方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固定的栏目制作,并让学生负责校内公开课程、讲座、国培、会议等重大教学活动的摄像工作。此外,选送能力较强学生到市内各大传媒机构实习。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院近三年来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形式上,低年级集中授课,高年级以讲座、座谈等方式。在低年级集中授课中,按照培养方案学时,由就业指导师和学科专业教师授课。在高年级讲座或座谈形式中,主要邀请传媒行业相关人士或刚毕业校友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求职和就业情况。这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另外,我院配以学生个人学涯规划记录表。新生入学后,经过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的谈话,建立学生个人学涯规划记录表,除学生基本信息外,记录表中有几项重要的信息,如兴趣、特长、专业潜质、目标、缺点等,并每个学期进行更新。这些表格将由各任课教师使用,并进行讨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有目的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这样,形成了每个老师都是学生的职业导师,每个老师均进行着就业指导工作。另外,由学科专任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就业服务团队,既能在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又能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地处桂东南的玉林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均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更加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眼光向下”,以基层锻炼来求得发展。



(四)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下,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又能使毕业生谋求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地市级地方摄影摄像公司尚未形成产业,而且高水平不多,但是需求量大,因此市场环境较好。毕业生可以利用以掌握的摄影摄像等专业技术进行自主创业。我院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项目,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涉及各年级学生的创业团队,除了包揽校园各种摄影摄像业务外,以开始面向社会。该创业项目成立至今,已开始盈利,这是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结语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下设音乐系、美术系、设计系,及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学院发展的目标是提升艺术学院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形成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依托我校学科资源,为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加强学院教学、科研能力,使学科水平整体提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院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大力开展和推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掌握广播影视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广播影视编辑制作的基本能力。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就业市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2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名中,新闻学专业排第30位,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3.8%。2012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中,编辑排第27位,就业比例为0.8%。而在此前的调查中2009年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在就业总体排名中是88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以88%的就业率,排在第75位。以上数据可见,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总体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媒体行业排第二,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

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就业导向

据报道,从今年4月17日开始,七位实习主播悄然亮相央视凌晨三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虽然只是凌晨的节目,但是在新闻主播台这个有些特殊的平台上还是让他们很快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关注。七位帅气俊朗的小伙子迅速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人们讨论新面孔的同时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央视会接受大规模实习播音员的出现呢。实际上在2011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高水准的播音人才,充实传媒一线的人才储备。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严峻局面,业界对目前新闻传播教育议论颇多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任务上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曾指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由此可见,在就业导向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出新闻媒体乐于接受的优秀人才。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不少传媒单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屡屡被用人单位拒绝。《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说:“我们报社新来的记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陈旧,没有两年上不了路。”这说明,新闻教育与业界的对接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当前的就业形势,呼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并应达到如下这些要求:

(一)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造成,虽然毕业生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然而进入用人单位却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多工作流程完全陌生,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业务培训。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主导模式教学方式造成新闻传媒机构排斥大学毕业生的严重后果,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面对这一困局,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新闻专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为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在就业环境不甚好,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已经不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育一个“新手”了。所以,新闻专业应注重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做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就能就能迅速上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需要学生的知识能与时代接轨

新闻传播专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频繁。然而,在传统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与最新的时代背景接轨。这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陈旧、见识狭隘,难以达到新闻传媒行业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这种与时代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为用人单位所接受。

针对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动态、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所学知识,防止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化。

二、就业导向下新闻专业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励的情形下,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应该紧跟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实现学岗直通,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职场的无缝对接,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与新闻传媒机构合作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派送学生到各个基地进行实践训练。除了定期地派学生到基地实习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各大传媒机构参观,通过观摩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流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带队教师和传媒机构行业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体传播互动实践活动,如为企业承接编辑制作内部报刊等出版物、为急需开拓广告市场的企业开展媒介消费市场调查等。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余实践活动

尽管到传媒机构里进行实习和观摩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是这种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长期的实践要求,像前文所提及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合作的机会更是稀缺。所以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其它渠道促进学生的实践机会。其中一个机会莫过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余实践活动。例如,专业学生自办学生媒体,如报纸、期刊、校园广播、网站等。而现实中,较多优秀的主持人、播音员、主编等都有着丰富的校园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余自办媒体,在校园内交流传播。对于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成绩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给积极参加校园时间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传媒机构名家进课堂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关键还是在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较多老师都只是潜心教学研究,本身实践却甚为缺少。这使得,老师也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引进传媒机构正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上来,给学生传授和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介绍行业新动向。这时候,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报告、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他们的心得、知识和见闻;也可以采用学生当他们的助手的训练模式,让他们给学生安排时间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最后,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有区别,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这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学校只有拿出充分的资金,才能构建起适应学生需要的合格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历,获取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孙志伟.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9,(8).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1 培养目标

1.1 盲目复制本科,缺乏高职特色

由于高职类院校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很多院校都是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定位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品和培养方向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与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设计、规划、决策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1]由此可以归纳出,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学生要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由于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学历又不如本科生,从而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1.2 局限于传统媒体,没有突出新媒体的地位

目前我国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最低学历是专科,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受学历层次限制,在定位毕业生规格时,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基层广播电视机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但如今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媒体人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保守、陈旧。现有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虽然目前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毕业生还基本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机构工作,但今后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就业岗位的减少,如果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局限于传统媒体,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2 课程设置

2.1 课程设置求多求全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课程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要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为全面。“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 [2]不强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针对性及实用性。针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课程只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可以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的开设要以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度,不需要去开设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者对学生技能掌握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复制了本科的课程设置,开设了许多对学生掌握技能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教学形式单一,专业实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大课集中讲授理论,小课实践训练等方式。小课是对大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单位招收的员工能够缩短适应期,快速胜任工作环境,那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小课或去实际工作岗位见习才能实现。“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小课课时应占到专业课的3/4―4/5比较合适。” [3]目前各院校对于大课和小课的开课比例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由于受师资条件的制约甚至没有开设小课。

3 师资力量短缺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播音主持专业考生急剧增加,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攀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则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招收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以及从广播电视行业外聘播音员、主持人担任教师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距离成为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聘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却往往没有系统接受过播音主持教育,对专业理论了解不够,或是缺乏授课经验,只能示范,却讲不好课。另外,由于外聘教师还同时担任着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4 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使得招生门槛越来越低。许多文化素质不高,声形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被招收到主持与播音专业中。有些学生选择主持与播音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看重了艺术类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这些学生感觉只要能说话就能学主持与播音,于是在考前经过两三个月的突击训练就被录取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还有些学生甚至在考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是在被其他专业录取后,出于兴趣又调剂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这样“先天不足”的学生入校后,由于自身的声形条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专业课的学习又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在学生的语音、发声等基础技能上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教学进度。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会由于声形条件不佳、专业技能较差,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求职应聘时处于劣势。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专业成为热门。 人工智能专业探索实践适合中国高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

2、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需要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是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3、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类方向和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类方向。经管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网经济和商务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工程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网技术和商务信息相关知识与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站设计、建设与推广和网络维护工作;可从事网络商务贸易活动、网络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各级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等工作。

4、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本专业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

5、大数据技术专业

大数据技术被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商业分析、国家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等方面。全社会已形成“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时代特征。 大数据技术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大数据项目实施工程师、大数据平台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等。

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7、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以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理论和技术为主,还借助新闻学、法学、情报学等学科的优势,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又具有一定网络信息传播知识,且懂法律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业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业的安全产品的研发;一般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安全的协调。

8.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需要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9、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就业率≥85%。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

10、临床医学专业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51-03

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成为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复旦大学学者童兵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复旦大学新闻学毕业生对口就业比例仅为40%,清华大学为60%[1]。名校如此,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平台等限制,也面临着相同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毕业生学非所用会使人质疑专业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就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而言,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良好状况,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心理弹性普遍较低,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例如,虽然区县媒体和相关政府机构对毕业生有一定需求,但不少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实习和就业时,不愿意到这些媒体和机构,而是结合个人目标进行多元化选择,如广告公司、房地产企业和商业网站等。以宽口径为特征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已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一种现实情况。

专业课程有效性除了可以借助教学对象对它的直接评价来检验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就业取向间接观测。本研究假设有效的专业课程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进而在择业时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要素。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何?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宽口径就业,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本研究带着上述问题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设计

1.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选取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届和2014届的本科毕业生共160名。两届学生分别为毕业后近一年和近三年,工作基本稳定,两个年级互为参照,以便更客观地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新近毕业的两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兼顾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理性认知,和对课程教学的深刻印象与感受。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37.5%。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将课程有效性与就业取向相结合,验证目标在于验证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是否能符合学生宽口径就业的要求,因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包括就业取向、工作岗位、留任意愿,得出的结果用来与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比对;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能力培养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调查毕业生对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态度,并据此分析新闻学专业课程对毕业生工作的有效程度。在分析完就业取向的合理性和专业课程有效性之后,笔者将结合分析结果对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取向分析

在进行就业取向调查之前,我们先调查了两个年级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发现:2012届毕业生中正在工作的,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61.9%,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42.8%;2014届正在工作的毕业生中,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70.0%,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26.7%。两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中,在新闻媒体担任记者或编辑职务的仅占33%。这说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小新闻专业对口”占比较小,且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以新闻传播相关行业为主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占比较大,且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传媒类宽口径就业的现状与毕业生就业取向之间吻合度较高。

下文笔者将通过两届毕业生的几组数据对比,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在全部四个选项中,选择“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5%,选择“薪资是否满意”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而将“专业是否对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7%。总体来看,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本科所学专业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说并非最重要因素。

在对毕业生对于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在择业时,毕业生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选择工作的实际情况,但在有了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对当前工作与自己择业时第一标准的关系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对“择业第一标准”和“对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结果的对比显示出,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的毕业生中均超过60%,而将薪酬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则对此态度暧昧,两个年级都仅有33.3%的毕业生愿意留任当前岗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虽不局限于狭义的记者、编辑类新闻岗,但仍集中在传媒类工作岗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岗位与其就业取向符合程度较高,重视薪酬待遇的毕业生比较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

课程有效性研究缘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检测课程功能、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等,进而判断课程的有效性。本次调查所测试的课程有效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宏观上的有效性,指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其次是微观上的有效性,指每一类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因为只有在制定了符合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行有效教学,才能使毕业生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位。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需求

图 新闻学专业课程分类图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时,都会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如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指向以下五大目标:“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专业知识:基于广泛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2],虽然不同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略有不同,但在考察了重庆师范大学和川渝两地其他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的省属高校的培养计划后,笔者发现其培养目标可以按照“实务-理论”和“综合-专业”两条轴线大致划分如下:

在笔者考察的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都会将“宽口径”作为制定培养计划的原则之一,重庆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那么,以此为依据的培养目标能否满足宽口径就业现状下毕业生的工作需求?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开设情况,在向调查对象简要诠释了各种能力和素养的内涵后,问卷中对培养目标指向的能力和素养在毕业生工作中的使用频度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对使用频度的分析得出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毕业生的有效程度,得出结果如下:

以使用频度为标准,对于两届毕业生而言,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其次是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与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有关,这些工作的内容一般是撰写各类文案,或进行活动策划等,文学艺术素养仅列第三,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使用频度最低。同时可以发现,2014届毕业生比2012届毕业生更加重视文学艺术素养,这与他们就业口径相对拓宽有关。

与综合能力相比,整体而言,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特别是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知识。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未担任记者或编辑,在工作中没有机会运用到专业理论知识。而部分专业实务能力,如摄影摄像、新闻写作课程等跨媒体传播技能在与新闻传播相关、但非传统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也能发挥作用,因而相对更受毕业生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工作已经两年的2012届毕业生比刚参加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明显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能力,同时更轻视专业理论素养。

毕业生有机会使用到的能力或素养,才更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发挥效用。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毕业生认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课程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中,实务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有效程度较大,而理论素养相对而言有效程度较低。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

在这一部分的调查中,笔者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除公共必修课外的所有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划分到不同培养目标之下,组合成与培养目标中的8个部分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并以模块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1)毕业生对教学内容有效性的评价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发现问题最突出的是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这两类课程门数最多,教学内容最为丰富,在这两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至少都包含有10门以上的文学艺术类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然而大部分毕业生从其中学到的知识却完全不能或只能勉强满足工作需求,成为教学内容有效性最低的两类课程。仅28.7%的毕业生认为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内容至少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8%的毕业生认为其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3%的毕业生认为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果课程数量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有效程度高,那么就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本身入手,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调查,因此,笔者调查了毕业生对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毕业生对两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十分相似的,认为其内容丰富和理论性太强的毕业生都接近50%,因此,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低,可能并不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量上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理论性太强。换言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难度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导致毕业生对其接受度低,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运用。另外,不少毕业生反映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中有些知识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其教学内容有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3]。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对于高校教学方法,有很多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由于本次调查依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的强弱,分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和纯理论讲授。

在这一部分,笔者向调查对象询问了各类课程中“老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和“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数据来检测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不是老师最常采用的方法。结果显示,对于三类主要课程,都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然而认为这些课程采用了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毕业生则比较少,可见他们对于这些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课程本身的实操性很强,如果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践,很难说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之相对,纯理论讲授被最多毕业生认为是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最后,笔者还调查了毕业生培养自身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社会沟通实践能力最有效行为,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是通过本科的课程学习培养这两种能力,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5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培养社会沟通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与建议

根据以上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为样本做出的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1.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日益趋向于与新闻学相关的“大传播”领域。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为“个人兴趣”,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专业课程有效性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可能较高,且形成较为稳固的专业爱好。

2.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培养目标设置总体上符合就业需求,即具有宏观上的有效性。与综合能力相比,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重视专业实务能力,轻视专业理论素养较为明显。

3.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就业需求,但教学方法远未达到就业需求,即微观上的有效性呈分裂状态。具体而言,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最受毕业生欢迎,但这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也最差。在课程体系中,这两类课程数量最多,教学内容也最为丰富,但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教学方法理论性太强,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

根据上述结论,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提高专业课程有效性、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不是从根本上变革课程体系,而是提升教学质量。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应囿于“小新闻”理念,而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应增加综合类课程和活动的比重,在综合理论课程中,增加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并尽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课程,提升学生进行媒体内容制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取向,应设立养成性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教学方法而言,应尽量采用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等。

课程有效性主要包括有效课程的设计和课程效能两个方面。但正如衡量教学效果的复杂性一样,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影响课程有效性的衡量体系,不同的主体对课程有效性的解读都会出现差异。课程有效性关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也有短期效能与长期效能之区分。课程有效性的全面衡量,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本次调查仅仅从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分析,难免会失之偏颇。更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对用人单位和高校两个主体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韩琨.新闻教育应尊重专业特点[N].中国科学报,2015-02-05.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国内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主要特点截止到2013年,国内有1080所高等院校开设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共7个,其中广告学专业365所、新闻学专业307所、广播电视学专业225所、编辑出版专业80所、传播学专业55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43所、数字出版专业5所。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及其相关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们首先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收集了国内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比较。

(二)省属高校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目标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人文学科和农业科技结合。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是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学人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促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趋势。第二,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并重。“上手快,后劲不足”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代名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倡导理论与技术并重。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时代,对国际传播视野的具备,对网络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未来传播工作者角色转换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中之重。通过横向比较各个高校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两方面的知识能力是必备的: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二者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相对于理论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的应用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的实用程度”是影响专业课程设置程度的主要变量。合理的开课顺序可以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会更加系统和完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会得到更好的激发。

(一)优化专业基础课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4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专业的导论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开设是没有异议的;安排在二、三个学期开设“广播电视概论”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作为两个专业方向相对应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在第三学期期末选修方向课提供参考;第七学期开设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一方面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想要考研的学生提供支撑。另外,我们还安排了3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人文基础课,开设在第1学期;“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构图、色彩及空间构成的感性认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具备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加强音乐修养,更好地为后续课程及实习服务。

(二)完善专业必修课及方向选修课“摄影艺术与技术”、“平面设计”两门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联系紧密,作为其后续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视听语言”与“摄像艺术与技术”以及“音像编辑”课程相关性很强,可以组成课程群,故同时放在第3学期开设;第4、第5学期的课程分别对应方向选修课和实习设置;第6学期的“媒介策略传播”与海外高校课程设置接轨。在第7学期的“媒介运营管理”则是顺应了传播学的发展需要,由旧版的方向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应引起省属高校足够的重视。每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都对应各自学期开设的课程群,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两周的教学实习,安排相关课程的4位专业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比较合理,这样在指导效果上能够保证有较高的质量。在广播电视方向的学生主要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等等;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同学主要制作多媒体广告、移动终端广告;两个方向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制作平面广告。这样,“广告制作”实习最终的作品就会非常丰富,也体现了不同方向课程的特点与价值。

四、结束语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看似周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教学基本上属于印证性实践,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难点,这种远离社会完全在封闭的设定环境中完成的工作对于特别需要创新能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一般为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对毕业生教学指导和管理,无法根据专业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去进行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围绕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新闻传播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采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采访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学会撰写各类新闻稿件并进行编辑处理。

2.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

3.策划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策划运作规律、掌握策划的基本方法,形成综合的各项策划技能,能做出采访的具体策划方案。

4.评论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写作要求,可以撰写出有深度的评论作品。

5.社会调查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课题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观察和采访人和事物、事件的时候能够分析有关的新闻素材,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善恶,所做作品立场倾向正确且具有深度和广度。

2.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与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谈,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协作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与被采访者的协作能力。新闻采访或写作往往需要多名记者集体作战,在采访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时,要能充分与人交流协调,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协商中取得共识,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

4.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掌握各类采访表达的技巧。

5.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6.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新闻,可以在对外交流、采访中使用外语进行表达。

(三)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在进行新闻实践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力求有所创新。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平台

1.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传媒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性。新闻传播学科要根据媒介形势发展的新态势来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增加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媒介素养教育等,供学生自由选择。

2.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这也是高校新闻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构建“模拟媒介环境”,通过对采、写、编、评以及摄、录、播等各单个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设置既满足新闻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4.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分阶段的专业实践机会。新闻院系应该创造条件、广搭桥梁, 与媒介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新闻实践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新闻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练问题, 更是对新闻意识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环境,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职业生活。

(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1.打破专业界限,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培养传播通才,以适应复杂环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学生更广阔的从业趋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列入其中,以扩展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之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综合社会实践中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开设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各新闻院系可以尝试搞“项目制实习”,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某个研究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上独挡一面,将探索和发现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热点及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创造,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

3.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经典问题、学科交叉问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热点问题等。要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敏锐性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能力。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体现。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也是新形势下制定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新闻传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应认真规划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收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之效。同时,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学时学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实习和论文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完善摄影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组织设备配套更新的同时,组织教师编制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以保证学生尽早受益。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校内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短期见习机会。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和媒体双向推动、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3.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证新闻专业课教师有一定时间参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 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高校新闻教育,能使封闭的新闻教育出现开放和活泼的局面,使单纯的从书本到书本,变成从书本到走向实践,从沉闷的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事件现场,由理论到实际进行采访和写作。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他们是时代的宠儿,新世纪的弄潮儿。

然而,随着时间的淘沙,当初的新闻人已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现状和人生百态永无止境的追究,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新闻传播专业在国内高校开设的历史尚不是很长,因此很多高校的本科阶段,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笼统性,并且多偏向于新闻实务;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细化分开,并偏向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学学院,基本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在内的四个专业。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在研究生阶段,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不同的是,新闻学下设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等研究方向,而传播学则包括传播理论研究方向、视觉传播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方向、策略传播研究等方向。

专业的设置与意义必以需求为依据,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四类就业方向

1.传统媒体

一说起新闻媒体,大家脑海中可能会联想到的电视、报纸、杂志等。狭义上的媒体指的仅仅是和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的媒体类行业,而广义上则包括了广告、公关在内的多数传播媒体。但是目前业内所公认的媒体,仅指狭义媒体。

狭义上的媒体,包括报业、广播电视业、期刊业、出版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在内的新媒体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去向。这两大媒体需求的人才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除了要求应聘者新闻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背景以适应受众需求分化的趋势,以及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行业人脉。高端党报、党刊出版社的工作相对稳定,每年的校园招聘名额有限,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尚好,适合于重视身份认同的名校研究生报考;而全国知名报业集团和期刊媒体则适合擅长于写调查性报告的学生报考。

2.新媒体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目前已占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中的28%。一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做的大多为频道记者、编辑类。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新闻敏感度和文字功底以外,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也非常高。

3.外企相关业务岗位

企业的相关业务岗位也是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青睐,主要分布在公关、广告、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投行这些领域。企业类从业人员的整体薪水比媒体类要高,部分外企如“四大”、投行,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可达4000~6000元,为媒体类单位薪酬的2~3倍。加之公关、广告、咨询类公司在近几年异军突起,转向这方面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入行后主要从事企业的公关及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搜集行业信息、专门的行业新闻撰写、策划公司活动等。胜任这些工作要求应聘者有较高的英语写作及口语水平、出色的沟通能力,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

但企业相关业务岗位的工作强度很大,要求从业者有较强抗压力。

4.国企及政府部门

国企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应届毕业生报考,因为这类单位都可以解决户口、编制等问题,且福利待遇优厚,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去国企的人数非常多,具体工作岗位主要是企业的对外交流部、宣传部,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工作内容涉及文书撰写、搜集行业信息和政策建议等。这些单位的待遇较稳定,一般来讲国企工资比政府部门工资要高。

新闻传播专业:探知外界的天窗

从业者说:陈燕茹, ageLOC中国商

校园里的师弟师妹,或许和我当年一样,是抱着金灿灿光耀耀的新闻理想,迈进新闻学院的,我大一就在《重庆商报》实习,感受着采访、策划、组稿的循环往复。

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的日常表上排满了实习计划,尝试了包括房地产、公关专员、广告专员和HR助理等角色。

而正是因为这些迷茫与尝试,我的梦想一点一点地照进了现实。我很早就对人生有个规划,想在23岁到30岁期间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大四那年,我只身去了北京,有幸在一家创业型广告公司实习,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教给了我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如何处理公司甲方、乙方之间的关系、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历练等等。公司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我就是在那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大学即将结束,当别的同学还在踌躇考研、出国等问题时,我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要干什么。当时,我从行内得知,一个关于抗衰老产品的创新发明,于是我购买了这个产品的销售权,创业之初,销售、市场、公关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本着一切后果自己承担、遇上麻烦自己解决的原则,在短时间之内,我的思维从一个员工转变为了考虑全局的老板。除此之外,自己创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立足全局进行思考,还要有资金规划能力,甚至是不怕失败的毅力。“做不要怨,怨不要做”,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我一步步走来,突破人脉瓶颈。

现如今,我所开创的公司,营业额占重庆市同类企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一路走来,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它给我的绝对不局限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而是一种沟通方法,一种思维上的宽度,一种勇于尝试创新的激情。成绩永远是次要的,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新闻专业就是指点我人生航向的十字舵。

透析专业与就业的瓶颈

近年来,新闻专业与学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是就业较之前变困难,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当问到不从事媒体行业的原因时,76%的人认为媒体门槛过高,其次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完整在新闻学院没学到什么东西,再次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媒体工作。

二是在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上,有70%的同学认为是出于个人兴趣,50%的人是因为向往高薪,只有18%的同学是出于新闻理想。这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已不再是理想为首要,取而代之的是兴趣与薪酬待遇。

三是直到临毕业时,还有40%的学生不确定今后是否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这说明学生选择专业时过于盲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往往是进入校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学新闻。

四是学生毕业之后,倾向于继续深造、出国的比例更多,且在读研的时候还选择新闻专业的人数减少。

……

上述几大变化,在本世纪之初已见端倪,在近两年事业单位转企的背景之下,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正如《南方周末》刊文所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从业人员的想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传播学专业背后的窘境

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却变成了就业难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过去新闻类专业只有部分高校的中文系开办,而现在一些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抢着办。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另外,趋向供求信息的缺失与滞后,也导致了学生报考的盲目性。比如当初报考志愿时的热门专业,等到读完大学准备就业时早已成了冷门;我国的高等教育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中小企业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无法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使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加剧人才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专业的“非主流化”就业非常明显,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到外企、国企做白领的占了绝大多数,而真的专业对口,投身媒体的则越来越少。某校新闻学院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就业选择的前两位的因素分别是“薪金福利”和“区位条件”,而“专业对口”却排在最后一位。

为什么众多毕业生,在校园里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却没能按照专业轨迹继续向前走?

形势变化快,在校学生如何坦然面对?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负责人 钟新教授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总结出新闻专业的两个特点:第一,从新闻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从事媒体行业的人还是居多,这个比例大概占60%;第二,如果一个学生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还选择读新闻学专业,那么他今后从事媒体工作的可能性就远远高于“半路出家”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