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02-01

作为一种现代工具,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与设计,力争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1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上机实践16学时。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材料设计、材料成型过程模拟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材料科学领域相关资料进行检索等,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到达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 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计算机用于材料设计、计算机用于材料成型过程模拟、计算机用于文献检索。

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与之配套的上机实践内容同样包括四大模块,即: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包括Origin、Excel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材料设计模块,主要包括Thermal-Calc相图计算软件、Materials Studio材料计算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材料成型过程模拟模块,主要包括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Deform金属塑性变形模拟软件、Moldflow塑料注塑成型模拟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文献检索模块,主要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的操作与使用。

3 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软件介绍与操练为主、理论知识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立体展现计算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功能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涉及了较多的计算软件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具体案例,如果以单纯的口头述说方式或者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些示意图,来给学生介绍这些软件及其功能,则会让学生感觉到抽象乏味,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1],尽可能多地搜集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尤其在上第一堂课的绪论部分时,让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各种软件的具体功能及其应用,则有助于增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具体案例,介绍软件的使用功能及其操作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讲解基础知识外,应结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案例,对相关软件的使用功能及其具体操作步骤加以介绍。如针对数据处理模块,我们可将学生熟悉的应力―― 应变曲线、X射线衍射图谱等作为案例,利用Origin、Excel软件对其图形绘制、样式编辑、图形导出等功能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材料设计模块,我们可将学生熟悉的铝合金强韧化设计作为案例,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铝合金及其强韧化理论模型的构建、计算参数的设置、计算运行及结果分析等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材料成型过程模拟模块,我们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肥皂盒、钢管等作为案例,结合学生此前学过的《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2]与《金属塑性成型原理与工艺》[3]课程理论知识,利用Moldflow、Deform软件分别对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针对文献检索模块,我们可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主题,让学生在了解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查阅与该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对软件及其功能加以介绍,一方面使学生更易于掌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将实际问题引入到理论教学中来,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3)注重上机操练,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生仅凭课堂上倾听或观看教师的软件操作过程,显然达不到软件学习的效果,必须经过一定的上机操练。教师可根据每一堂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上机任务,具体任务可以是理论课所讲的具体案例操练,也可以增加与之相近案例的操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加以掌握,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上机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将每堂上机课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即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上机操练时间,提高软件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在材料科学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健,龙春光,华熳煜,等.多媒体技术在《金属塑性成型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165.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一种现代工具,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与设计,力争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1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上机实践16学时。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材料设计、材料成型过程模拟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材料科学领域相关资料进行检索等,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到达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 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计算机用于材料设计、计算机用于材料成型过程模拟、计算机用于文献检索。

根据理论教学内容,与之配套的上机实践内容同样包括四大模块,即: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包括Origin、Excel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材料设计模块,主要包括Thermal-Calc相图计算软件、Materials Studio材料计算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材料成型过程模拟模块,主要包括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Deform金属塑性变形模拟软件、Moldflow塑料注塑成型模拟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文献检索模块,主要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的操作与使用。

3 教学方法设计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软件介绍与操练为主、理论知识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立体展现计算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功能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涉及了较多的计算软件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具体案例,如果以单纯的口头述说方式或者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些示意图,来给学生介绍这些软件及其功能,则会让学生感觉到抽象乏味,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1],尽可能多地搜集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尤其在上第一堂课的绪论部分时,让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各种软件的具体功能及其应用,则有助于增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具体案例,介绍软件的使用功能及其操作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讲解基础知识外,应结合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案例,对相关软件的使用功能及其具体操作步骤加以介绍。如针对数据处理模块,我们可将学生熟悉的应力―― 应变曲线、X射线衍射图谱等作为案例,利用Origin、Excel软件对其图形绘制、样式编辑、图形导出等功能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材料设计模块,我们可将学生熟悉的铝合金强韧化设计作为案例,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铝合金及其强韧化理论模型的构建、计算参数的设置、计算运行及结果分析等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材料成型过程模拟模块,我们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肥皂盒、钢管等作为案例,结合学生此前学过的《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2]与《金属塑性成型原理与工艺》[3]课程理论知识,利用Moldflow、Deform软件分别对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与分析;针对文献检索模块,我们可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主题,让学生在了解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查阅与该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对软件及其功能加以介绍,一方面使学生更易于掌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将实际问题引入到理论教学中来,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3)注重上机操练,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生仅凭课堂上倾听或观看教师的软件操作过程,显然达不到软件学习的效果,必须经过一定的上机操练。教师可根据每一堂理论课所讲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上机任务,具体任务可以是理论课所讲的具体案例操练,也可以增加与之相近案例的操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加以掌握,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上机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将每堂上机课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即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上机操练时间,提高软件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材料科学;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216-02

现代高新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所需材料的性能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样的,对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本身来说,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那么,材料科学研究的发展又是怎样与计算机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计算机与材料科学关系的基础上来具体地分析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几个应用。

现在,材料科学领域已经有了一个较好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把对材料科学的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这个新发展将大大提高研究领域的使用效能。

1 常用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常用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常用数值分析方法;线性方程组解法;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数值分析软件及应用举例;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材料科学研究的数据类型;材料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材料研究的实验设计;图象处理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数据分析软件介绍及应用举例;

2 材料科学研究中数值模拟方法基础

材料科学研究中数值模拟方法基础:有限差分法,差分方程的建立;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现代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及在各专业方向应用举例;

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物理场计算机分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物理场计算机分析:温度场计算机分析;温度场及传热学问题;导热微分方程;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析;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有限差分格式;温度场计算机分析举例;浓度扩散场计算机分析;扩散方程;扩散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析及针对物理场和温度场在各专业方向实际过程介绍;

4材料相关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相互交叉

4.1材料学和计算机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使用

从一定程度上,计算机科学与材料科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学习材料科学的时候,需要间歇式地学习一些计算机相关知识。计算机和材料相关学科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的交叉体现在要通过计算机的高技术手段来研究材料的性质、仿制材料的构成。

材料科学的研究少不了要对计算机进行使用,并且计算机对材料科学的作用还是极为重要的。它们两者在相互交叉中也可以来共同促进对对方的研究发展。

4.2在材料科学研究中使用计算机不可缺少

在材料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分析材料的性能、分析材料的组成、新性能材料的设计以及制备方法、加工工艺等等都需要用到计算机;材料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倘若离开计算机就无法正常完成任务,因此说,计算机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更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高科技工具。

通过对计算机的运用,材料科学的研究才能更趋向自动化与集成化。

5 利用计算机更好为材料科学使用

5.1方便研究人员进行知识交流和查阅

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可以为材料科学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研究人员可以查阅自己所需要的科研资料、及时关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材料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论文以供广大阅读者学习,同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来专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此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研究,也可以进一步推进材料科学的巨大发展。

5.2用于材料的开发加工和构造的理论等方面的分析

在材料科学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计算机的作用尤为重要,新材料研究开发中,需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来实现预报材料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能,而且,通过理论设计来定做新材料的时候更是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因此说,计算机在设计新材料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促进材料科学的向前发展,同时也为材料科学的开发设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5.3可以发挥出计算机在数值模型等方面分析的功能

在对材料分析和研究中,很多时候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真实地操作系统进行一定的仿真模拟操作,同时提供模拟的结果来有效地促进材料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把真实的操作结果与仿真模拟的结果相比较,从而来检验数据模型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对于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应用遍及材料科学的整个环节中,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可谓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材料的合成、研究性能设备等方面来更好地促进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例如可以使用ansys对钢管进行网格划分并分析其压力场等。

5.4强大图像分析功能在材料学当中的应用

在材料微观构造的分析中,会出现大量的数据以及需要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在这种时候,充分借助计算机的存储处理功能不仅仅可以保存大量的数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人力的使用,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同时,计算机在计算存储方面标准正确,我们就不用再担心对数据处理出错的问题了;对于材料研究过程中的图像处理也会方便得多,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功能来研究材料的结构组成则会更加方便快捷。例如用matlab分析碳素的ct图像可以得知其碳素成分或比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发展还不是那么的成熟,当前对于它的研究仍需要一个过程去努力进行探索,我们仍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去探讨。作为高科技之一的计算机,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样,在材料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计算机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以此来推进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并成为了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吴兴惠,项金钟.现代材料计算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将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引入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中无疑将从更高的理论起点来认识微观尺度上的各种参数、性能和规律,这将对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量子化学是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化学中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经过化学家们的努力,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定性和定量地阐明许多分子、原子和电子尺度级问题上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量子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生物、医药、材料、环境、能源、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对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在材料、能源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做一简要介绍。

一、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93年,计算量子化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水泥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体系的研究中,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程新等[1 ,2]在假设材料的力学强度决定于化学键强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几种钙矾石相力学强度的大小差异。计算发现,含Ca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和含Sr 钙矾石的Al -O键级基本一致,而含Sr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中的Sr,Ba 原子键级与Sr-O,Ba -O共价键级都分别大于含Ca 钙矾石中的Ca 原子键级和Ca -O共价键级,由此认为,含Sr 、Ba 硫铝酸盐的胶凝强度高于硫铝酸钙的胶凝强度[3]。

将量子化学理论与方法引入水泥化学领域,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研究课题,它将有助于人们直接将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联系起来,也为水泥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

(二) 在金属及合金材料方面的应用

过渡金属(Fe 、Co、Ni)中氢杂质的超精细场和电子结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含有杂质石原子的磁矩要降低,这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闵新民等[4]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镧系三氟化物。结果表明,在LnF3中Ln原子轨道参与成键的次序是:d>f>p>s,其结合能计算值与实验值定性趋势一致。此方法还广泛用于金属氧化物固体的电子结构及光谱的计算[5]。再比如说,NbO2是一个在810℃具有相变的物质(由金红石型变成四方体心),其高温相的NbO2的电子结构和光谱也是通过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计算和讨论,并通过计算指出它和低温NbO2及其等电子化合物VO2在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6]。

量子化学方法因其精确度高,计算机时少而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随着量子化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得到拓展,将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途径[5]。

二、在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煤裂解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

煤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量子化学方法对于深入探索煤的结构和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量子化学计算在研究煤的模型分子裂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方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如低级芳香烃作为碳/ 碳复合材料碳前驱体热解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确的研究结果。由化学知识对所研究的低级芳香烃设想可能的自由基裂解路径,由Guassian 98 程序中的半经验方法UAM1 、在UHF/ 3-21G*水平的从头计算方法和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 YP/ 3-21G*方法对设计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由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到的主反应路径、热力学变量和表观活化能等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煤热解的量子化学基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7]。 转贴于

(二)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具有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无记忆效应、重量轻等优点,被人们称之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等小型设备,并已开始向电动汽车、军用潜水艇、飞机、航空等领域发展。

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型电池,电池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Li + 离子在正负两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的过程。因此,深入锂的嵌入-脱嵌机理对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Ago 等[8]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以C32 H14作为模型碳结构研究了锂原子在碳层间的插入反应。认为锂最有可能掺杂在碳环中心的上方位置。Ago 等[9 ] 用abinitio 分子轨道法对掺锂的芳香族碳化合物的研究表明,随着锂含量的增加,锂的离子性减少,预示在较高的掺锂状态下有可能存在一种Li - C 和具有共价性的Li - Li 的混合物。Satoru 等[10] 用分子轨道计算法,对低结晶度的炭素材料的掺锂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锂优先插入到石墨层间反应,然后掺杂在石墨层中不同部位里[11]。

随着人们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和计算机水平的更高发展,相信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三、 在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量子化学可以在分子、电子水平上对体系进行精细的理论研究,是其它理论研究方法所难以替代的。因此要深入理解有关酶的催化作用、基因的复制与突变、药物与受体之间的识别与结合过程及作用方式等,都很有必要运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对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研究。毫无疑问,这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有目的地调控酶的催化作用,甚至可以有目的地修饰酶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人工酶;可以揭示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进而调控基因的复制与突变,使之造福于人类;可以根据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和作用特点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等等,可见运用量子化学的手段来研究生命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材料、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量子化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计算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量子化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新. [ 学位论文]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4

[2]程新,冯修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17 (4) :12

[3]李北星,程新.建筑材料学报,1999,2(2):147

[4]闵新民,沈尔忠, 江元生等.化学学报,1990,48(10): 973

[5]程新,陈亚明.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8(2):1

[6]闵新民.化学学报,1992,50(5):449

[7]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等.煤炭转化,2003,26(1):1

[8]Ago H ,Nagata K, Yoshizaw A K, et al. Bull.Chem. Soc. Jpn.,1997,70:1717

[9]Ago H ,Kato M,Yahara A K. et al.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9, 146(4):1262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将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引入材料 科学 、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中无疑将从更高的理论起点来认识微观尺度上的各种参数、性能和 规律 ,这将对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的 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

量子化学是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化学中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经过化学家们的努力,量子化学理论和 计算 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定性和定量地阐明许多分子、原子和 电子 尺度级问题上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量子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生物、医药、材料、环境、能源、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对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在材料、能源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做一简要介绍。

一、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93年,计算量子化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水泥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体系的研究中,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程新等[1 ,2]在假设材料的力学强度决定于化学键强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几种钙矾石相力学强度的大小差异。计算发现,含ca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和含sr 钙矾石的al -o键级基本一致,而含sr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中的sr,ba 原子键级与sr-o,ba -o共价键级都分别大于含ca 钙矾石中的ca 原子键级和ca -o共价键级,由此认为,含sr 、ba 硫铝酸盐的胶凝强度高于硫铝酸钙的胶凝强度[3]。

将量子化学理论与方法引入水泥化学领域,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研究课题,它将有助于人们直接将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联系起来,也为水泥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

(二) 在金属及合金材料方面的应用

过渡金属(fe 、co、ni)中氢杂质的超精细场和电子结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含有杂质石原子的磁矩要降低,这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闵新民等[4]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镧系三氟化物。结果表明,在lnf3中ln原子轨道参与成键的次序是:d>f>p>s,其结合能计算值与实验值定性趋势一致。此方法还广泛用于金属氧化物固体的电子结构及光谱的计算[5]。再比如说,nbo2是一个在810℃具有相变的物质(由金红石型变成四方体心),其高温相的nbo2的电子结构和光谱也是通过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计算和讨论,并通过计算指出它和低温nbo2及其等电子化合物vo2在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6]。

量子化学方法因其精确度高,计算机时少而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随着量子化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得到拓展,将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途径[5]。

二、在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煤裂解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

煤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量子化学方法对于深入探索煤的结构和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量子化学计算在研究煤的模型分子裂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方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如低级芳香烃作为碳/ 碳复合材料碳前驱体热解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确的研究结果。由化学知识对所研究的低级芳香烃设想可能的自由基裂解路径,由guassian 98 程序中的半经验方法uam1 、在uhf/ 3-21g*水平的从头计算方法和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 yp/ 3-21g*方法对设计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由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到的主反应路径、热力学变量和表观活化能等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煤热解的量子化学基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7]。

(二)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具有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无记忆效应、重量轻等优点,被人们称之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等小型设备,并已开始向电动汽车、军用潜水艇、飞机、航空等领域 发展 。

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型电池,电池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li + 离子在正负两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的过程。因此,深入锂的嵌入-脱嵌机理对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ago 等[8]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以c32 h14作为模型碳结构研究了锂原子在碳层间的插入反应。认为锂最有可能掺杂在碳环中心的上方位置。ago 等[9 ] 用abinitio 分子轨道法对掺锂的芳香族碳化合物的研究表明,随着锂含量的增加,锂的离子性减少,预示在较高的掺锂状态下有可能存在一种li - c 和具有共价性的li - li 的混合物。satoru 等[10] 用分子轨道 计算 法,对低结晶度的炭素材料的掺锂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锂优先插入到石墨层间反应,然后掺杂在石墨层中不同部位里[11]。

随着人们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和计算机水平的更高发展,相信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三、 在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量子化学可以在分子、 电子 水平上对体系进行精细的理论研究,是其它理论研究方法所难以替代的。因此要深入理解有关酶的催化作用、基因的复制与突变、药物与受体之间的识别与结合过程及作用方式等,都很有必要运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对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研究。毫无疑问,这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有目的地调控酶的催化作用,甚至可以有目的地修饰酶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人工酶;可以揭示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进而调控基因的复制与突变,使之造福于人类;可以根据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和作用特点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等等,可见运用量子化学的手段来研究生命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材料、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量子化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计算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量子化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 文献 :

[1]程新. [ 学位 论文 ] .武汉:武汉 工业 大学材料 科学 与工程学院,1994

[2]程新,冯修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17 (4) :12

[3]李北星,程新.建筑材料学报,1999,2(2):147

[4]闵新民,沈尔忠, 江元生等.化学学报,1990,48(10): 973

[5]程新,陈亚明.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8(2):1

[6]闵新民.化学学报,1992,50(5):449

[7]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等.煤炭转化,2003,26(1):1

[8]ago h ,nagata k, yoshizaw a k, et al. bull.chem. soc. jpn.,1997,70:1717

[9]ago h ,kato m,yahara a k. et al.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9, 146(4):1262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将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引入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中无疑将从更高的理论起点来认识微观尺度上的各种参数、性能和规律,这将对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量子化学是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化学中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经过化学家们的努力,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定性和定量地阐明许多分子、原子和电子尺度级问题上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量子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生物、医药、材料、环境、能源、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对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在材料、能源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做一简要介绍。

一、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93年,计算量子化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水泥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体系的研究中,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程新等[1,2]在假设材料的力学强度决定于化学键强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几种钙矾石相力学强度的大小差异。计算发现,含Ca钙矾石、含Ba钙矾石和含Sr钙矾石的Al-O键级基本一致,而含Sr钙矾石、含Ba钙矾石中的Sr,Ba原子键级与Sr-O,Ba-O共价键级都分别大于含Ca钙矾石中的Ca原子键级和Ca-O共价键级,由此认为,含Sr、Ba硫铝酸盐的胶凝强度高于硫铝酸钙的胶凝强度[3]。

将量子化学理论与方法引入水泥化学领域,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研究课题,它将有助于人们直接将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联系起来,也为水泥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

(二)在金属及合金材料方面的应用

过渡金属(Fe、Co、Ni)中氢杂质的超精细场和电子结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含有杂质石原子的磁矩要降低,这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闵新民等[4]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镧系三氟化物。结果表明,在LnF3中Ln原子轨道参与成键的次序是:d>f>p>s,其结合能计算值与实验值定性趋势一致。此方法还广泛用于金属氧化物固体的电子结构及光谱的计算[5]。再比如说,NbO2是一个在810℃具有相变的物质(由金红石型变成四方体心),其高温相的NbO2的电子结构和光谱也是通过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计算和讨论,并通过计算指出它和低温NbO2及其等电子化合物VO2在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6]。

量子化学方法因其精确度高,计算机时少而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随着量子化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得到拓展,将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途径[5]。

二、在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煤裂解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

煤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量子化学方法对于深入探索煤的结构和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量子化学计算在研究煤的模型分子裂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方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低级芳香烃作为碳/碳复合材料碳前驱体热解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确的研究结果。由化学知识对所研究的低级芳香烃设想可能的自由基裂解路径,由Guassian98程序中的半经验方法UAM1、在UHF/3-21G*水平的从头计算方法和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YP/3-21G*方法对设计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由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到的主反应路径、热力学变量和表观活化能等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煤热解的量子化学基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7]。

(二)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具有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无记忆效应、重量轻等优点,被人们称之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等小型设备,并已开始向电动汽车、军用潜水艇、飞机、航空等领域发展。

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型电池,电池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Li+离子在正负两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的过程。因此,深入锂的嵌入-脱嵌机理对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Ago等[8]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以C32H14作为模型碳结构研究了锂原子在碳层间的插入反应。认为锂最有可能掺杂在碳环中心的上方位置。Ago等[9]用abinitio分子轨道法对掺锂的芳香族碳化合物的研究表明,随着锂含量的增加,锂的离子性减少,预示在较高的掺锂状态下有可能存在一种Li-C和具有共价性的Li-Li的混合物。Satoru等[10]用分子轨道计算法,对低结晶度的炭素材料的掺锂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锂优先插入到石墨层间反应,然后掺杂在石墨层中不同部位里[11]。

随着人们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和计算机水平的更高发展,相信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三、在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量子化学可以在分子、电子水平上对体系进行精细的理论研究,是其它理论研究方法所难以替代的。因此要深入理解有关酶的催化作用、基因的复制与突变、药物与受体之间的识别与结合过程及作用方式等,都很有必要运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对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研究。毫无疑问,这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有目的地调控酶的催化作用,甚至可以有目的地修饰酶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人工酶;可以揭示遗传与变异的奥秘,进而调控基因的复制与突变,使之造福于人类;可以根据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和作用特点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等等,可见运用量子化学的手段来研究生命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材料、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量子化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计算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量子化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新.[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4

[2]程新,冯修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17(4):12

[3]李北星,程新.建筑材料学报,1999,2(2):147

[4]闵新民,沈尔忠,江元生等.化学学报,1990,48(10):973

[5]程新,陈亚明.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8(2):1

[6]闵新民.化学学报,1992,50(5):449

[7]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等.煤炭转化,2003,26(1):1

[8]AgoH,NagataK,YoshizawAK,etal.Bull.Chem.Soc.Jpn.,1997,70:1717

[9]AgoH,KatoM,YaharaAK.etal.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1999,146(4):1262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铁项目 项目管理 会计核算

前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会计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建立起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会计人员队伍,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会计工作的目标是对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这一目标取决于单位的总目标。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盈利。从成立起就面临竞争,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必须生存才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获利。所以,会计工作除了要将一个单位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有关原始单据,通过审核、记账、核算,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计算出该企业在某一时段、某一时点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并编成报表。

会计核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总结生产经营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事件,对过去给出评价,并在通过对核算分析基础上,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核算工作也是一种数据的积累,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个方面的量化研究及考核提供依据。因此,客观、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和及时是核算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是经营管理者还是出资者,都想及时地了解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利益分配有关的各种信息。

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如何将会计核算与施工项目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项目管理需要是首要的任务。论文结合我公司武汉地铁项目,就地铁施工中会计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企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有所帮助。

1.地铁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

1.1地铁项目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我们的核算水平一直都没有达到核算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施工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1会计原始记录不够细致,致使成本分析难以深入开展。核算工作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不够深入细致,或者不愿深入细致,只讲粗线条。地铁施工中,单单一个分项工程可能要经过多道施工工序才能完成,如果这些施工工序在材料、人力、机械等资源耗费上各有特点,而我们又不进行分步核算,要想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粗线条核算的最大的弊端是难以反映出人们凭直觉不易发现的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1.1.2会计核算不及时,会计信息未能及时反映。核算工作中,另一个严重的弊端是不讲及时性。核算工作即使是做到了客观、全面、深入细致,但如果不讲及时性,也会失去一定的价值。以最简单的现场材料盘点为例,露天材料现场上的大片砂石料一般很难通过计数或称重来直接盘点,通常是通过有规则的堆放,通过计算体积和比重来确定其实物量的。你不及时去做盘点,等又有了进料和出料以后,或又发生了自然损耗以后,是不可能对当时的结存情况得出正确的结论。

1.1.3数据传递较慢,会计信息滞后。由于地铁施工的单位工程多,单个工程的数据收集及传递较慢。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的应收款、垫支款高居不下,如果再不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本积累,被淘汰将是时间问题。

1.2加强地铁项目会计核算的对策

1.2.1提高会计素质,重视核算工作。要想提高项目的核算质量,必须抓好数据的准确性。目前由于项目条件艰苦,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员,要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统计员(或核算员)的素质。要教育建筑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1.2.2 建立制度,满足会计核算要求

地铁等施工项目管理中,一定要转变管理观念,要视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而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核算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把核算质量作为对核算员考核重要内容。

1.2.3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地铁等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责。对于人员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

1.2.4引入先进技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工作。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核算工作带来一次革命,我们要在工程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统计并输入每天投入的人、机、料及每天的完成工程量。只要完成了原始数据的基础输入工作,那么所有的计算、储存及数据的传递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还应该安排专人对施工项目的合同进行集中管理。

2.停工损失及其会计处理

停工,即停止工作,就项目施工而言,是指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止生产。从时间方面看,有长期停工(如因季节停工)和临时停工;从范围方面看,有全面停工(如因自然灾害、检查整顿而停工)和局部停工(如因缺少材料而停工);从原因方面看,有计划内停工和计划外停工(如因待料、机械故障停工)等等。从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停工分为正常停工和非正常停工。无论是哪一种停工,只要项目继续,在停工期间都会发生一些必须或必要的支出。损失,即损坏丧失,如人力、物力的消耗,停工待料等造成价值丧失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本准则》认为,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上述定义指出了损失的本质是由丧失的无利益获得的资源而导致的权益之减少。如一项支出的发生或资产的耗用并未提供相应的营业收入,一项资产遭受未能预料的损坏或盗窃等,都属于损失。停工损失,即指因为停工而造成的损失。

2.1停工损失的计量

地铁施工期间,其停工损失属于直接损失,即指由停工直接导致的各项支出。对这部分停工损失的计量,其标准与方法和费用的计量是类似的。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停工损失还包括间接损失,即指由停工带来的、不易被立即察觉到的各项支出。如因停电、停水或机械故障导致当无法在规定期限履行合同而承担经济赔偿等。国内外目前在会计上所确认的停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其原因之一是对间接停工损失的计量非常困难,仍有待在会计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2.2停工损失的账务处理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六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某一个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它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制度认为,费用是企业为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计人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和计人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费用是在项目日常的活动中所产生的,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因而将停工损失记入生产成本或者管理费用均不妥。基于“停工损失”的理解并结合“费用”的内涵,对于停工比较多的项目,根据重要性原则,应单设“停工损失”账户对停工损失进行核算。考虑到非正常停工有客观原因和管理原因,可在其下设置“非管理停工损失”和“管理停工损失”两个二级科目,再根据具体原因如检查、征地等设置三级明细帐,以满足考核等管理需要。

        3.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是地铁施工项目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材料实际成本,是指项目所用材料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材料计划成本,则是指项目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是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其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总账及明细分类账按计划成本登记,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通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1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主要反映在材料的收入入库和发出领用等环节。材料的收入入库环节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材料发出领用环节,是对材料成本差异在库存材料和发出领用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调整发出领用材料为实际成本。材料收入入库的成本差异计量。材料采购时,按照新准则规定的实际成本在“材料采购”科目核算。材料入库时,按照核定的材料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材料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为: s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3.2会计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该科目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也主要分为材料成本差异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等环节。

3.2.1材料成本差异归集的核算,是指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成本差异。应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下,按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3.2.2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的核算,是指在月末首先,按照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然后,将发出领用材料按照发出领用对象分别以计划成本乘以材料成本差异率,得出各对象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再经过结转将发出领用材料调整为实际成本。

3.2.3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结转。

4.结论

施工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强化施工企业个项目内部管理,增强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论文结合我公司武汉地铁项目,就地铁施工中会计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企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俊卿,鲁美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煤炭科技,2003(3).

[2]张凌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3]龚光明,肖建林.会计理论概念、功能、体系的思考[j].财会通讯, 1995,(04)

[4]李连华.谈会计理论的功能及其验证[j]. 四川会计,1995,(04)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实践

一、尽可能地培养实践操作型的人才,控制工程需要能手与动脑相结合

对于任何一项制造项目,模具在一开始的设计和成型对于接下来的材料制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项设计和制造工作当中, 非常注重工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 在社会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将计算机应用到模具的制造和设计当中,获得更为准确的设计模板以及制造数据,使结果更为精确缜密。这一项技术的成型和开发无疑让众多的工程操作人员在技术和理念上都产生了一个观念的飞跃与革新,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这一基础工程和环节塑造了更多的人才,建立了一个更为效率且科学的制造业氛围。

相对于传统的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理念,现如今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在知识科学理论学到位, 基本功过硬的前提上,要充实更多的实时信息与社会动态,将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操作水平的高低, 关系着模具制造以及材料成型的基础问题。为了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脚步,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的掌握已变得必不可少。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 在实践教学当中, 要优化教学课程的结构以及教育方式,适当地改正以往不合理的教学理念及手法。

二、培养人才知识技术的同时,不可忽略其素质方面的教育

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程人员, 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塑造都是缺一不可的。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思维方式以及能力,可以将其培养成具有自身优势的工程型人才。通过对各个电子行业或机械行业的材料制造以及模具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感受和操作, 让学生打好设计及应用实践的基础能力, 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熟练了解塑性成型的理论技术及应用方法, 尽可能地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 熟知材料制作的整个过程。

三、以知识水平作为前提,教学工作中要讲究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当中,教育人员应从几个反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制造水平及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式方法在革新的同时,理论永远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前提,文化知识课可以改革但不可以削弱, 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理论课的授课效率以及授课方式进行变动和改革,但是,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不可删除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双重培养, 不光是指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从更广的意义上说是指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要全方面进行素质及能力培养工作,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 还包括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创新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的培养计划中, 规定了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学时的人文类和经管类等课程规定了大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二周的军事训练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第二课堂学习及结合我校特色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等。

开展这些活动和课程, 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最后还要大力加强和深化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熟练,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 大约可分四个方面, 即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前项可由教学计划加以指导, 后项则主要通过实践来逐步养成。在模具专业培养计划中, 除了必修的课程以外,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 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开设计算机课程,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是通过开设计算机系列课程来实现, 在模具专业试点班中计算机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有所加强。一年级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和“ 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 在学科基础课部分增加了“ 计算方法” 和“八基础” 门应用性比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阶段开设了“ 模具计算机应用”和“ 模具” 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在实践环节加上了周的“ 计算机辅助测绘”和周的“ 模具实习” , 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大量的实践, 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绘图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初步具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能力。重实践。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征之一,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 进行技能训练, 了解专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在试点班培养计划把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周数从周提高到周, 我们安排的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含实习和实训周课程设计周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周。

五、进行集体实地事物操作训练,做好操作报告,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在集体进行的时间操作活动当中, 不仅可、可以加深基础知识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还可以增强团体之间的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性也得到了增强。通过实际动手训练, 对于各类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模具加工方法也更为熟练。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育成果,教育工作者对于课程结构的掌握是使学生能否更好地巩固所学深化实践的重要因素。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计算、制图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应用专业知识,初步掌握有关设计原则和方法, 为今后的工作及适应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毕业答辩是考察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符合应用为主、面向实际的原则, 并尽可能多的覆盖所修课程。在导师的帮助下, 通过毕业设计,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获得工程师能力的基本训练, 其内容包括检索、查阅资料文献,调查研究、数据采集, 分析计算、综合比较、计算机应用、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总的来说,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对于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及塑造作用。为了能成为制造业中有用的人才及工作人员,现如今对于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已经越来越重要。为此,要加快脚步,改革控制工程专业教育的落后状态,让材料成型这一基础环节更加过硬,可靠。

参考文献: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实用性时效性

1引言:计算机英语教材现状

作为计算机及IT行业的行业性语言,英语有着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功能。目前,计算机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大部分都源自国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必须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英语[1]。这也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所在。

然而,由于国内许多大学的计算机英语课程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起步较晚,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虽然多达30种,但大多内容陈旧,缺乏最新的科技动态和流行术语等,教材规划不够系统,编排也较为简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为了兼顾不同专业的特点,往往选材广泛、内容多样,这固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因此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学习起来也相对困难。再次,部分教材虽然以经典原版教材为基础,在语言表达和内容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课文中缺少规范性的学术文章,无法提高学生对专业学术论文的认识。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英语》为例,该书2008年更新至第三版,书中课文采用计算机领域英文时文和经典原版教材,但并未标注课文出处和作者。笔者以为,这并不是规范的做法。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无法对学术文献的规范性有初步认识。最后,大多数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初衷在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驾驭能力,因此,教材也应更关注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学习在其它专业课中涉及到的具体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从事IT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教材内容较为全面,基本包括了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词语和知识,但时效性、实用性和规范性较差,不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实用工具软件。鉴于此,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相应的英文资料以及记载最新科技动态的学术论文进行讲授,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2 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议

教师选用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并且注重教材的易用性和体系结构。仍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使用的教材包括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篇文章,其中,课程A为精读材料,课文B和课文C为泛读材料。考虑到课程的课时量(32课时)、课文的长度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保质保量地讲授完整本教材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几年的教学也验证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应大胆删减教材内容。同时,为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学术文献规范性的认识,需要补充适当的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删减教材内容

删减教材内容不仅仅指删减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还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组,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一般围绕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展开,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必需的专业词汇,然后是用英语表达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语句。笔者建议重点讲解词汇以及与计算机理论相关的语句,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穿插对语句格式和语法的总结性讲解,而将与实践操作相关的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内容。

2.2 结合专业软件,引入英文技术文档作为补充教材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大学英语课的延伸,无法将其与其它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使用英文软件,但很多学生在使用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当软件出现错误提示时也不知其意,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授课时可结合学生正在使用的专业软件,通过对软件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词汇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软件相关的英文技术文档作为教材,讲解常见操作的英文表达方式,若课时允许,甚至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按照技术文档一步步操作软件。

2.3 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最新学术论文作为补充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都要完成毕业论文,但如何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二本院校的学生。从笔者今年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撰写英文摘要和翻译外文文献时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英语表达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难以阅读。考虑到一般大学都没有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尤其是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的相关课程,则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篇幅较短的学术论文作为教材的补充,以提高学生对学术论文规范性的认识,培养其撰写英文摘要的能力。此外,学科前沿一般都先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然后再引入教材,其时效性远高于传统教材,因此此举也可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英语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引入相关英文资料和学术论文作为辅助教材,可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并且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结构力学船舶数值分析方法计算

一、引言

最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对各种理论产生冲击,并且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很多的公式和积分方程法等数值方面的内容都被运用在结构力学的进步上面,特别是有限单元法。这能够给结构力学带来深远的意义,数学的基础是来自于很多的原理(最小余能原理、最小位能原理、广义变分原理和它的特殊形式海林格尔一赖斯纳Hellinger一Reissner变分原理等)和构造分片插值函数(拉格朗日插值,埃米特Hermit插位、Spline插值等)的巧妙结合。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有限单元法的运用,能够具有代表性,有物理意义,能够通过构建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也就是说有限单元法的合理性和间接性能够得到直观的体现,所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能够让有限单元切实执行,这样就能够应用方便。

二、计算结构力学在船舶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纵总强度

有了这些能够给大型结构提出的分析,相关的研究针对系统来说就不会那么复杂,因此船舶设计的分析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化难为简的技巧,结合实际的船体结构进行分析,幽冥的是美国的DAISY;日本海事协会的PASSAG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TRUDL程序系统;娜威船级社的SEASAM一69系统等。

(2)横强度

构造的原则在不断的变化中进一步取得了价值意义,因此分析是有可能的,因而对大多数船型来说,对横报告讨论明显变少了,三是结构的内容却相对来说增加了更多,对于其中的有关横向构件的屈曲研究进一步增多。但针对大船舶,由于吃水程度的增加,船底的横构件受到了很大压力,其厚度相对来说比较薄,所以需要精确掌握相关的构件屈曲特性。山本等对70,000吨的大型油船进行了相关的模拟计算和屈曲计算。还进行了相关的针对大型矿石的强肋框圆弧部进行的屈曲破坏研究等。

(3)局部强度

近年来对结构作直接的计算设计,然后以疲劳、屈曲、脆性破坏等多种破坏形式给予可靠性已经能够实现了评定。但很多的单元法能够进一步结合外力就可以实现相关的发展,对于局部来说,要适应现代的强度要求和核心的指标加以发展。这样能够进一步将材料的极限加以完善,实现构造中对于塑料破坏和变形问题的追加讨论,完善安全系数的提升,使得屈曲和疲劳问题能够成重点,并且需要采取进一步解决的模式。

(4)动力响应及其他

需要进一步加强动力响应的力度,实现进展,主要的缘由就是单元法这一类的方法能够实现在实践上的直接性应用和扩展,体要研究相关的共性,实现对结构和范围的力度整合,进一步扩展。

集装箱穿有着一定的震动型,也就是采用了数据模型的形式进行了实验,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单元法利用概念,越智用NASTRAN程序对升沉合成振动和单轴的集装箱船推进器轴系作了一定的固有解析,所以进一步能够实现推导出简易的解析式。除此之外,前后震动能够改变上层的震动,进一步激起主机力量,对于波及震动,大型船舶应力及非梁振动等都有了理论和实脸研究。

三、在船舶结构分析中数值方法的出现

现在对于结构上的分析来说,要进一步将设计的理念提出,此方法是以直接法和半直接法取代习用的方法来作可靠性分析的。以大型游船的横将强度问题实现确定的指数,一般能根据材料整体的屈曲和受疲劳的程度来改变相关的数据概念,进一步适应有限单元法total一System求出破坏发生的概率。之后就能够用直接或半直接的方法实现对一定标准的测试,加强应力的范围适应,计算结果显示:对弧肋框和纵强度构件的面板弯曲部分焊缝处产生疲劳裂缝的机率非常之高,因而该处的疲劳强度极为重要。

四、总结

结构力学的应用被广泛使用在船舶设计之中,进一步渗透到了实际操作,也就能够在船舶制造中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对设计者来说这永远都是有用的。此外还需要注意,很多的实验结构对于大型船舶来说,鉴定和计算能够决定船舶稳定,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野;陈业标;盛国柱;李刚;肖娟;刘海燕;郭稳学;郑锡涛;;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湿热老化效应[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吴晓波;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样机采购;JIT准时化;BOM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087-02

电子制造业中样机生产是由硬件研发向批量转移的重要活动。在此类活动中,物料采购的准时性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采购准时化,当研发部将可用于样机生产的物料文件到公司文档库上后,采购作业作为生产体系的前沿,首先要根据订单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资金预算、数量统计、成本分析和时间计划等。采购计划在多种生产因素的整合下才能生成采购规划,采购规划的过程包括采购BOM文件的制定、采购需求量的计算和成本计算。在准时采购中的采购需求量只根据BOM文件结构计算本次生产用料,实行的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即一期产品一期料。由于降低了安全库存的保障额度,所以对准时采购的采购规划更为严格,采购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采购业务和制造过程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采购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对供应链准时化进程最大的阻碍。

1 基础BOM的建立

BOM文件的作用是进行采购业务、成本计算、制造工艺和库存管理,BOM文件的准确性决定了准时化采购可否顺利实施,因此,BOM文件是对采购准时化的有力支持。BOM文件可以按功能分成计划BOM、制造BOM、采购BOM和成本BOM等。无论是哪种BOM文件都应包含三个主要数据项:标志代码、需求量和层次码。其中,需求量是指单位母项所需该子项的数量,层次码是指该项目在结构表中相对于最终项目的位置,上一层的组、部件具有可追溯性,可追溯到下一层BOM文件中。作为采购直接的依据,采购BOM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样机采购为例:采购用BOM文件建立在基础BOM文件之上,但却与基础BOM文件有显著差别。该公司获得基础BOM文件的方法是通过Mentor等电路板设计工具,将元器件输入相应属性,上传到公司文档管理系统中后,通过专用软件自动生成与Microsoft Office Excel兼容格式的元器件表单,这是基本电子元器件清单;用Proe等辅助设计工具可以得到机加工的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图样,通过TXT文本处理将匹配代码加入到BOM清单。如上方法得到的物料清单是按照生产装配工艺的组、部件关系互相联结,比如,要么是属于同一块电路板的电子元器件,要么是某个结构组、部件的成员,所以直接得到的就是层状结构的材料清单,将这些材料清单录入公司数据库中,经过公司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文档更新和,最终得到生产用的基础BOM文件。对于某产品线多系列多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基础BOM文件中以文件编码序列组合和版本更新加以分类区别。

归纳起来,该公司在做基础BOM文件时的构造方法是:

(1)在BOM文件中,每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只有一个唯一对应的编码;

(2)对同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不管在哪一个不同的BOM文件中出现,都应具有相同的编码;

(3)先制定单层BOM文件,再由单层BOM文件按模块汇总形成多层BOM文件,必须根据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来制定BOM文件的层次结构;

(4)BOM文件中零件、组件、部件的层次关系应按照实际装配工艺过程形成层次关系,按装配顺序将全部子件录入母件的BOM文件中;

(5)无论是单层BOM文件还是多层BOM文件,要通过统一的格式化处理才形成最终可使用的BOM文件。

2 样机BOM分析

在样机生产活动中,备料部门如果按照基础BOM文件进行批量采购,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采购活动是按照树状结构和生产批次展开的,同一类型的原材料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向同一个供应商进行采购,比如,同一型号的芯片在主要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采购,也许在配套产品装配过程中还需要采购,有时在测试活动中也需要采购。另外,从时间安排上来说,特定芯片,电路板、人工装配件这些非标结构件由于需要供应商专门安排生产,就需要给供应商充足的备货时间,如果按生产进度安排采购,就会造成这些非标结构件的供应滞后,甚至造成生产停滞。所以要实行准时化供应,保证样机活动按计划进行就必须对基础BOM文件重新编制,得到利于准时采购的BOM文件格式。目前样机采购BOM文件的编制基于两个方面:

(1)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对于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供应商的供应类别进行划分,比如,将预生产所需电子原材料,按大类分为芯片、通用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线圈(包括变压器、电感等)、接插件和端子、电源模块等类,再分别对相关供应商进行采购。通过合并同类项,就直接将过去同一属性的原材料若干次采购的过程合成为唯一的一次采购过程了,显然减少了采购次数,提高备料效率。

(2)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对于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时间关系展开的,根据该原料按照生产计划应该到达的时间,再根据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结合BOM文件,推算出各类材料中最迟采购时间。比如:按照生产计划,某种型号的宽带接入产品应在5月1日前完工,减去3天左右的上线装配时间,所有部件应该在4月27日前备齐,结合BOM甄别出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将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再减去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就能得到所有零件的最迟采购时间――也就是下单时间。结合前面所介绍的按类别进行采购,即将产品中同一属性的原材料合并同类项后,提取其最近的一个采购时间作为共同的采购时间,举例来讲,如果多批次,衍生产品中都有用到某种规格型号的芯片,那么合并该芯片的数量,按该部件的采购时间(最短采购时间)来做统一的购买,购买的材料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单来做分批次供应,即按照样机计划分批供应,这样做同时还避免了产生中间库存,这是样机采购活动的一个特点。

将所有材料明细按照最迟采购时间进行分单处理,最后就能得到按时间序列划分的利于准时采购的材料清单。做好的采购材料清单存储在数据库中,随时可以修改数据,随时可以调出用于采购作业。这种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材料清单利于真正实现平准化作业,比如,同一个时段内可进行多个不同产品的采购作业。

3 样机BOM的资金计算

由于采用了分类采购控制,一个生产项目总的支出成本需要按采购类别分成若干个资金流量,也就是说需要产生若干份采购合同。对于支出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根据产品的组成结构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来对采购资金量进行统计。该方法由于灵活简便,可以成为推动样机采购准时化的有力工具。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样机处理部门除了制造整套设备之外,也承接部件或者功能模块产品的加工业务,无论是常规生产还是计划外的变更,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均可以快速计算出物料数量和资金用量。

具体的计算模型如下:

在Microsoft Excel环境中应用“分类汇总”命令处理某个产品的基本BOM文件,是将同一产品中相同属性的原材料加总,求得在一个产品中的总用量X,再将X乘以一个生产项目的总需求量Y,得到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需求量,再乘以原材料单价P,汇总后就求得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资金量。

公式:总资金量=Sum(单个材料总用量X×总需求量Y×单价P)

4 样机BOM采购量的计算和JIT操作

备料部门可按照从主生产计划导出的有关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提前期来确定订货时间,采购量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无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即指通过以上计算后,根据提前期生成计划订单。物料需求计划所生成的计划订单,要通过能力资源平衡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下达计划订单。

(6)再次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的再次生成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对库存信息重新计算,同时覆盖原来计算的数据,生成的是全新的物料需求计划;第二种方式则只是在制定、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相应地更新物料需求计划有关部分的记录。

经过以上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物资采购量,有了物资采购量,再乘以相对价格就能得出所需的采购资金量。

5 结 论

目前国内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均具有很好的供应链资源,便于实施准时采购策略,特别是在强调以准时至上的样机生产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传统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和机构整合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该类型企业提高样机生产效率、开展准时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J].商业时代,2006(19):18.

[2]庞英翠.准时采购物流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6(29):91-94.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样机采购;JIT准时化;BOM

电子制造业中样机生产是由硬件研发向批量转移的重要活动。在此类活动中,物料采购的准时性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动采购准时化,当研发部将可用于样机生产的物料文件到公司文档库上后,采购作业作为生产体系的前沿,首先要根据订单制订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资金预算、数量统计、成本分析和时间计划等。采购计划在多种生产因素的整合下才能生成采购规划,采购规划的过程包括采购BOM文件的制定、采购需求量的计算和成本计算。在准时采购中的采购需求量只根据BOM文件结构计算本次生产用料,实行的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即一期产品一期料。由于降低了安全库存的保障额度,所以对准时采购的采购规划更为严格,采购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采购业务和制造过程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采购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对供应链准时化进程最大的阻碍。

1 基础BOM的建立

BOM文件的作用是进行采购业务、成本计算、制造工艺和库存管理,BOM文件的准确性决定了准时化采购可否顺利实施,因此,BOM文件是对采购准时化的有力支持。BOM文件可以按功能分成计划BOM、制造BOM、采购BOM和成本BOM等。无论是哪种BOM文件都应包含三个主要数据项:标志代码、需求量和层次码。其中,需求量是指单位母项所需该子项的数量,层次码是指该项目在结构表中相对于最终项目的位置,上一层的组、部件具有可追溯性,可追溯到下一层BOM文件中。作为采购直接的依据,采购BOM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准确性。

以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的样机采购为例:采购用BOM文件建立在基础BOM文件之上,但却与基础BOM文件有显著差别。该公司获得基础BOM文件的方法是通过Mentor等电路板设计工具,将元器件输入相应属性,上传到公司文档管理系统中后,通过专用软件自动生成与Microsoft Office Excel兼容格式的元器件表单,这是基本电子元器件清单;用Proe等辅助设计工具可以得到机加工的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图样,通过TXT文本处理将匹配代码加入到BOM清单。如上方法得到的物料清单是按照生产装配工艺的组、部件关系互相联结,比如,要么是属于同一块电路板的电子元器件,要么是某个结构组、部件的成员,所以直接得到的就是层状结构的材料清单,将这些材料清单录入公司数据库中,经过公司文件管理人员进行文档更新和,最终得到生产用的基础BOM文件。对于某产品线多系列多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基础BOM文件中以文件编码序列组合和版本更新加以分类区别。

归纳起来,该公司在做基础BOM文件时的构造方法是:

(1)在BOM文件中,每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只有一个唯一对应的编码;

(2)对同一个物料器件(零件、组件、部件),不管在哪一个不同的BOM文件中出现,都应具有相同的编码;

(3)先制定单层BOM文件,再由单层BOM文件按模块汇总形成多层BOM文件,必须根据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来制定BOM文件的层次结构;

(4)BOM文件中零件、组件、部件的层次关系应按照实际装配工艺过程形成层次关系,按装配顺序将全部子件录入母件的BOM文件中;

(5)无论是单层BOM文件还是多层BOM文件,要通过统一的格式化处理才形成最终可使用的BOM文件。

2 样机BOM分析

在样机生产活动中,备料部门如果按照基础BOM文件进行批量采购,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采购活动是按照树状结构和生产批次展开的,同一类型的原材料可能要经过若干次向同一个供应商进行采购,比如,同一型号的芯片在主要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采购,也许在配套产品装配过程中还需要采购,有时在测试活动中也需要采购。另外,从时间安排上来说,特定芯片,电路板、人工装配件这些非标结构件由于需要供应商专门安排生产,就需要给供应商充足的备货时间,如果按生产进度安排采购,就会造成这些非标结构件的供应滞后,甚至造成生产停滞。所以要实行准时化供应,保证样机活动按计划进行就必须对基础BOM文件重新编制,得到利于准时采购的BOM文件格式。目前样机采购BOM文件的编制基于两个方面:

(1)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对于BOM文件符合市场供应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供应商的供应类别进行划分,比如,将预生产所需电子原材料,按大类分为芯片、通用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线圈(包括变压器、电感等)、接插件和端子、电源模块等类,再分别对相关供应商进行采购。通过合并同类项,就直接将过去同一属性的原材料若干次采购的过程合成为唯一的一次采购过程了,显然减少了采购次数,提高备料效率。

(2)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对于BOM文件中的材料规划符合时间规律是指采购BOM按照时间关系展开的,根据该原料按照生产计划应该到达的时间,再根据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结合BOM文件,推算出各类材料中最迟采购时间。比如:按照生产计划,某种型号的宽带接入产品应在5月1日前完工,减去3天左右的上线装配时间,所有部件应该在4月27日前备齐,结合BOM甄别出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将各零件的到货日期再减去供应商的备料期和加工期,就能得到所有零件的最迟采购时间——也就是下单时间。结合前面所介绍的按类别进行采购,即将产品中同一属性的原材料合并同类项后,提取其最近的一个采购时间作为共同的采购时间,举例来讲,如果多批次,衍生产品中都有用到某种规格型号的芯片,那么合并该芯片的数量,按该部件的采购时间(最短采购时间)来做统一的购买,购买的材料根据采购方的需求单来做分批次供应,即按照样机计划分批供应,这样做同时还避免了产生中间库存,这是样机采购活动的一个特点。

将所有材料明细按照最迟采购时间进行分单处理,最后就能得到按时间序列划分的利于准时采购的材料清单。做好的采购材料清单存储在数据库中,随时可以修改数据,随时可以调出用于采购作业。这种按照时间序列划分的材料清单利于真正实现平准化作业,比如,同一个时段内可进行多个不同产品的采购作业。

3 样机BOM的资金计算

由于采用了分类采购控制,一个生产项目总的支出成本需要按采购类别分成若干个资金流量,也就是说需要产生若干份采购合同。对于支出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根据产品的组成结构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来对采购资金量进行统计。该方法由于灵活简便,可以成为推动样机采购准时化的有力工具。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样机处理部门除了制造整套设备之外,也承接部件或者功能模块产品的加工业务,无论是常规生产还是计划外的变更,采用相互关联的零部件分类计算法均可以快速计算出物料数量和资金用量。

具体的计算模型如下:

在Microsoft Excel环境中应用“分类汇总”命令处理某个产品的基本BOM文件,是将同一产品中相同属性的原材料加总,求得在一个产品中的总用量X,再将X乘以一个生产项目的总需求量Y,得到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需求量,再乘以原材料单价P,汇总后就求得一个生产项目中该原材料总的资金量。

公式:总资金量=Sum(单个材料总用量X×总需求量Y×单价P)

4 样机BOM采购量的计算和JIT操作

备料部门可按照从主生产计划导出的有关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提前期来确定订货时间,采购量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无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5)下达计划订单:即指通过以上计算后,根据提前期生成计划订单。物料需求计划所生成的计划订单,要通过能力资源平衡确认后,才能开始正式下达计划订单。

(6)再次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的再次生成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对库存信息重新计算,同时覆盖原来计算的数据,生成的是全新的物料需求计划;第二种方式则只是在制定、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才相应地更新物料需求计划有关部分的记录。

经过以上步骤的计算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物资采购量,有了物资采购量,再乘以相对价格就能得出所需的采购资金量。

5 结 论

目前国内各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均具有很好的供应链资源,便于实施准时采购策略,特别是在强调以准时至上的样机生产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传统采购业务流程优化和机构整合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推进该类型企业提高样机生产效率、开展准时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准时采购战略[J].商业时代,2006(19):18.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现状,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把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理论和计葬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在保留部分传统手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添加计算机网络技术到材料管理中来,实现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高校的实验材料管理依然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材料管理服务效率低下,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不相匹配。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改善高校实验材料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是高校实验室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采用计算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实施材料管理。

1实验材料管理现状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所需用的实验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在不断增加。实验材料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对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无论在服务质量上或管理层次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当老师和学生需要某些材料时,他们盲目地跑到材料库寻找所需材料,有些实验器材、电子元器件容易找到,有些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这就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广大师生的科技创作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材料在仓库的存储信息不明了、不清晰,导致存取困难,使材料的使用和发放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现阶段物理实验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品种规格庞杂、管理难度大。一般情况下,我院实验材料常用的有1000多种,不常用的有300多种。管理员日常的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又繁琐,很容易造成人为的差错。既拖了实验教学管理的后腿,也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材料管理中,如果能够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实验材料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极大地促进我院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实验材料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管理事务中,其特点是:①运算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尸②数据分类查找准确。③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利用计算机的这些特点,实验材料管理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并使出错率降到最低,甚至为零。管理员可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另外,计算机能全面反映材料库所有材料的存储状况,为老师学生提供第一手材料库存信息,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实验材料,发挥实验材料的最大效益。既提高管理水平,又提高工作效率,也给师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验材料管理中,可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

(1)信息动态管理。物理实验材料的管理是一种动态数据信息管理。因为实验教学所需要的材料,其采购周期有长有短。仪器维修和科技创新制作所需材料,它的采购是小批量、临时性的。另外,材料的发放、使用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再加上实验班级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验材料使用多,使实验材料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实验材料的管理是一种动态信息管理。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处理起来难度大,手续繁琐。利用计算机管理,既省力又省功。

(2)信息透明管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实现物理实验材料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材料库存的最新状况始终对师生是公开透明的,全院的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题目和科技创作项目,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缩短寻找材料的时间,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科技创作进度。

3实验材料管理分析

(1)实验材料管理程序。实验材料管理是服务于实验教学和科技制作等。根据实验室的需要,从计划采购材料开始一直到使用材料,主要有: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发放、使用等过程。

实验材料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实验材料管理内容。实验材料管理还要有明细的台帐,其主要内容是:①入库数据:序号、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采购人、存放地等。②出库数据:序号、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领用人、使用方向等。③库存数据: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存放地等。

4管理系统

本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用VisualFoxpro作为没计平台,采用多窗口多画面菜单方式,交互编程相结合,并借助于校园网,进行后台管理,实现实验材料计算机管理。

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人员登录并操作:①录入原始数据,主要是入库数据、出库数据、回收再用数据。(夏查询各种元器件的使用及去向。③查询短缺材料申请情况。④统计每种元器件剩余数量及所有元器件总量。⑤对以上的操作结果进行打印输出。第二部分:实验人员进行登录并操作,主要是查询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可以按照材料的规格、型号查询,也可以按照材料的名称查询。如果网上显示有该种材料,实验人员可到仓库领取。如果在网上查不到,可以当即在网上进行材料短缺申请。

目前VisualFoxpro虽然有些简单,但我们仍选用它作为设计平台。因为,它的功能和性能能够满足实验室材料管理的需要,适合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容易运行和维护,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老师和学生通过上校院网,在前台登录并查找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对短缺的实验材料给予申请登记,管理员在后台对实验材料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管理,对短缺的实验材料进行统计输出上报。管理系统模块如图2所示。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现状,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把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理论和计葬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在保留部分传统手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添加计算机网络技术到材料管理中来,实现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高校的实验材料管理依然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材料管理服务效率低下,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不相匹配。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改善高校实验材料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层次和管理水平,是高校实验室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物理实验材料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采用计算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实施材料管理。

    1实验材料管理现状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所需用的实验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在不断增加。实验材料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对实验中使用的材料,无论在服务质量上或管理层次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当老师和学生需要某些材料时,他们盲目地跑到材料库寻找所需材料,有些实验器材、电子元器件容易找到,有些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这就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广大师生的科技创作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材料在仓库的存储信息不明了、不清晰,导致存取困难,使材料的使用和发放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现阶段物理实验材料的最大特点是:品种规格庞杂、管理难度大。一般情况下,我院实验材料常用的有1000多种,不常用的有300多种。管理员日常的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又繁琐,很容易造成人为的差错。既拖了实验教学管理的后腿,也不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在实验材料管理中,如果能够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实验材料管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极大地促进我院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实验材料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管理事务中,其特点是:①运算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尸②数据分类查找准确。③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利用计算机的这些特点,实验材料管理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并使出错率降到最低,甚至为零。管理员可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另外,计算机能全面反映材料库所有材料的存储状况,为老师学生提供第一手材料库存信息,让老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实验材料,发挥实验材料的最大效益。既提高管理水平,又提高工作效率,也给师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验材料管理中,可实现以下的管理功能。

    (1)信息动态管理。物理实验材料的管理是一种动态数据信息管理。因为实验教学所需要的材料,其采购周期有长有短。仪器维修和科技创新制作所需材料,它的采购是小批量、临时性的。另外,材料的发放、使用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再加上实验班级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验材料使用多,使实验材料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实验材料的管理是一种动态信息管理。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处理起来难度大,手续繁琐。利用计算机管理,既省力又省功。

    (2)信息透明管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工作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实现物理实验材料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材料库存的最新状况始终对师生是公开透明的,全院的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题目和科技创作项目,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缩短寻找材料的时间,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科技创作进度。

    3实验材料管理分析

    (1)实验材料管理程序。实验材料管理是服务于实验教学和科技制作等。根据实验室的需要,从计划采购材料开始一直到使用材料,主要有: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发放、使用等过程。

    实验材料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实验材料管理内容。实验材料管理还要有明细的台帐,其主要内容是:①入库数据:序号、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采购人、存放地等。②出库数据:序号、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领用人、使用方向等。③库存数据:日期、帐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存放地等。

    4管理系统

    本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用Visual Foxpro作为没计平台,采用多窗口多画面菜单方式,交互编程相结合,并借助于校园网,进行后台管理,实现实验材料计算机管理。

    系统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人员登录并操作:①录入原始数据,主要是入库数据、出库数据、回收再用数据。(夏查询各种元器件的使用及去向。③查询短缺材料申请情况。④统计每种元器件剩余数量及所有元器件总量。⑤对以上的操作结果进行打印输出。第二部分:实验人员进行登录并操作,主要是查询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可以按照材料的规格、型号查询,也可以按照材料的名称查询。如果网上显示有该种材料,实验人员可到仓库领取。如果在网上查不到,可以当即在网上进行材料短缺申请。

    目前Visual Foxpro虽然有些简单,但我们仍选用它作为设计平台。因为,它的功能和性能能够满足实验室材料管理的需要,适合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容易运行和维护,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老师和学生通过上校院网,在前台登录并查找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对短缺的实验材料给予申请登记,管理员在后台对实验材料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管理,对短缺的实验材料进行统计输出上报。管理系统模块如图2所示。

计算机材料应用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有限元;非线性;金属结构;安全裕度

Nonlinear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Civil Aircraft Metal Structure

WANG Fa-mu TANG Jia-li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AC,Shanghai 201210,China)

【Abstract】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argin of safety in nonlinear analysi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strength analysis of the metal stiffening rib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FEM software.

【Key words】FEM; Nonlinear; Metal Structure; Margin of safety

0 引言

有限元法最初是用来处理固体力学问题,直到1956年,波音飞机工程师Turner,Clough等人首次将有限元法用机机翼结构分析,吹响了有限元应用的号角。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及软件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目前为止,有限元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比如航空航天、船舶、土木工程等。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某些构件有可能会处于高应力状态,工程上对于这种情况的分析,一般基于材料线弹性假设,而真实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1]如图1所示。当材料应力高于比例极限时,随着应变的增加,材料进入屈服状态,应力增加变缓。所以传统工程计算方法在处理结构高应力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保守量。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减轻飞机结构重量,更加准确地模拟出结构真实的应力应变状态,需要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进行分析。

图1 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图

1 材料非线性数值模拟时的结构安全裕度确定方法

结构的安全是指在预计的寿命内,结构具有承受设计载荷的能力。

经典的飞机强度设计方法均采用这样的准则[2]:使设计结构的最小计算承载能力大于估算的最大设计载荷,并且常引入大于1的安全系数。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根据第四强度理论[3],金属结构的安全裕度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σb为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σ为Von Mises应力,由三个方向的主应力按照一定形式组合而成。

当材料应力大于比例极限时候,有限元计算所得到的应力会大于实际的应力值,从而导致结构安全裕度偏保守。此时,如果出现安全裕度小于零的情况,就简单地对结构进行加强,将导致结构不必要的增重。因此,在工程中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在模型中引入材料非线性,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得到屈服极限σy下的应变值ε'。只要ε'小于材料拉伸率,则结构依然是满足强度要求的。

但上述方法的缺陷在于无法给出结构的真实安全裕度,因为此时材料已进入非性,简单的许用应力(应变)/应力(应变)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结构继续承载的能力。

为了得到非线性情况下结构继续承载的能力,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计算结构的安全裕度:(1)当外载荷为F时,通过非线性分析得到的最大应变为ε;(2)通过调整外载荷,假设其值为n・F时,非线性分析得到的最大应变εmax达到了材料的拉伸破坏应变,则可得该结构安全裕度如下:

其中,n为外载荷调整系数,其值大于1并以0.01的步长向上增长。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2 算例

2.1 典型金属加强肋结构

民用飞机典型金属加强肋结构主要用于结构维形、传递局部气动载荷和集中载荷,增加蒙皮弦向刚度,提高蒙皮及长桁临界失稳应力,为蒙皮及长桁提供边界支持。本文金属加强肋采用7050-T7451厚板机加成型,缘条及腹板厚3mm,与蒙皮采用螺栓连接,同时在耳孔处承受较大的集中载荷,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根据《MMPDS-05》[1]可知材料性能如表1所示。

2.2 有限元模型

采用二阶四面体单元对典型金属加强肋结构进行了网格划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约260000个节点,160000个单元。在加强肋表面与蒙皮连接处施加面内约束,即U1=U2=0,耳孔点施加集中载荷,如图4所示,材料曲线如图5所示。

2.3 数值模拟结果

线弹性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6所示,肋腹板孔边最大Von Mises应力为955MPa,远高于材料的拉伸极限强度,结构安全裕度为

由于高应力区域集中在肋腹板孔边局部,根据工程判断,结构仍然拥有继续承载的能力,因此可以利用材料非线性分析来计算结构真实的应力应变状态。通过计算,得到了如图7所示的应力和应变云图。由图7可知,孔边最大应变25240,小于材料的延伸率30000,满足强度要求。

2.4 结构安全裕度计算

根据图2所示的方法,对典型金属加强肋结构进行安全裕度计算。令n从1开始,以0.01的步长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如表2的结果。

由表2可得当n=1.05时,最大应变为29270με;当n=1.06时,最大应变为30200με,大于材料的延伸率30000με。因此,结构的安全裕度为

M.S.=n-1=1.05-1=0.05

3 结论

本文在参考一般工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材料非线性数值模拟时的结构安全裕度确定方法,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民用飞机典型金属加强肋结构进行的强度分析,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飞机结构处理高应力问题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FAA,Metallic Materials Properties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MMPDS) [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