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

造型艺术论文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服装造型是指服装在形状上的结构关系和廓形上的存在形式,由外部造型空间构成。其中包括局部与整体,局部中有衣身、领部、袖部、裤腿部等造型空间。整体造型是服装最基本的廓型,也是服装本身的外在形态,服装的外部廓形主要有A、H、T、V、X等造型,还有一些特殊的造型形态。“A”型上紧下宽,上部贴体,下部为夸张的变化造型;“H”型具有上下直型的视觉效果;“T”型上宽下窄,表现出刚毅的性格;“V”与“T”较接近,表现为更突出的上宽下窄造型;“X”型为收腰设计,常体现人体自然状态的造型。不同的造型空间具有不同风格特征,服装外形设计不仅表达了服装的风格,同时还能表达出各种艺术特点,体现出流行、时尚与审美的变迁。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张肇达,他的设计以追求典雅、含蓄、简约、雍容华贵、精雕细琢的美为前提,在造型上追求较西式的艺术思维,以西方宫廷晚装变形解构的廊形,结合中式传统元素,在采用经典西式晚装“X”造型艺术的基础上,运用皱褶、镶珠、钉珠等传统与时尚工艺,以时尚的夸张理念,将“X”型以巧妙的局部叠加、装饰、省略等设计手法,使服装更具时尚的造型艺术特点,作品既蕴含着西方传统紧身衣和裙撑的造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时尚与艺术的造型特征,打造出经典的服装造型艺术,也成为“X”型时尚造型设计的佼佼者。现代服装更是通过各种不同廓型的时尚变化,演绎着现代服装的造型设计,使服装造型形态更具有时尚与艺术的特点。服装造型设计既是形态的,又是艺术的。服装造型的创新就是打破传统呆板的造型模式,将艺术之美融入造型形态中,利用各种艺术意蕴通过分割、组合、叠加、秩序等形式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同时对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起到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多种艺术形式美感的强调,并结合服装的款式、风格和审美特征而营造的。在服装造型范畴里,人体着装后,服装的整体效果、材质、裁剪技术及装饰工艺的关系,构成了服装造型艺术的视觉美要素。它蕴含着时代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特征。这种美的构成是由每个时期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主观审美所决定的。当服装造型的主观感觉要素、客观物质材料要素和主客观应用技术要素相结合时,便形成一个时期的服装造型艺术理念,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服装样式,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意空间。

日本著名解构主义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以“形”传“神”的无结构造型艺术设计理念,创造出民族审美文化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典范,他对东方服装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的把握,利用西方三维的裁剪省道变化,消除面料自然悬垂产生的内部空间,使服装尽量紧贴人体结构,同时运用胸衣、臀垫、裙撑等夸张手法使人着装后的外形达到凹凸有致的艺术造型效果。另外,在褶皱造型艺术上,三宅一生以其独特的造型设计手法,将平面的面料材质通过现代工艺手段,在充分考虑人体造型和运动的基础上,对压褶工艺处理中就直接依照人体曲线或造型艺术的需要来调整裁片与褶痕,并在整理阶段以高超的处理手段完成褶皱的艺术造型,使褶皱形成一种特别的艺术造型效果,使服装作品呈现出一种超越平凡的美,从而构成了三宅一生独特的服装造型艺术。服装造型艺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主要通过视觉和感知获取造型的美感。服装造型艺术依据人体为基础,以美为理念,以创新为导向,以人体表现为对象,通过对款式与色彩、造型与风格、面料与工艺、形式与美感等元素的有效把握与融合,才能营造出既时尚又具有艺术意蕴的服装造型。

二、服装造型艺术的创造形式

在现代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新营造中,设计师要提倡锐意创新,出奇制胜,这是服装造型最基本的设计理念。然而,只有外表没有内涵,服装造型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服装造型的艺术意蕴就变得尤为重要。一种时尚服装造型的诞生与流行必定蕴藏着一个时期的文化与艺术形式,以及设计师在融合时代审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设计理念。他利用一种艺术思维,结合传统造型形态,通过材质与现代工艺手段,在人体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时尚与经典的造型艺术设计,从而营造出优美的形式美感。服装造型艺术的形式美感,是著名设计师们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现代服装设计在构成形式上,非常重视服装构成的艺术效果,主要包括造型美、材质美、结构美和工艺美等形式。其中造型美便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并且由材质、结构和工艺等形式构成。设计师往往将一些时尚的造型概念融入艺术的形式美,创新出一种既有造型特点又具有艺术形式特点的服装,不只是渲染个人的设计才华,更重要的是带动着现代服装的流行,创造出时尚的、艺术的生活理念。日本服装设计大师川久保玲的设计更是独具一格,设计融合东西方的概念,她将日本典雅沉静的传统、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重叠式创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线条与艳丽的色调与创意结合,呈现一种非常态的艺术形式。在2012秋冬折纸系列设计中,通过折纸艺术对服装造型设计的启发,服装造型借助人体以外的空间,利用面料的形式特点和立体工艺的装饰手段,营造出人体和面料共同构成的非常态的服装造型;并运用折纸艺术形式中的反复褶皱与材质组合拼贴,形成立体的造型艺术效果,既有具象的表达也有抽象的概括,作品往往形成多层面的艺术视觉美感,打破了传统固定的结构形式,以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结构形式的创作手法,运用全新的结构理念塑造创新的造型艺术,从而有效拓展了服装造型艺术的创新空间。服装造型艺术形式是多渠道、多方位的。从外部形态的基本形式上看,造型艺术既有整体的,又有局部的。整体是指服装的外观形态;局部是指领、袖、裤脚、衣身等单独形态的构成。服装造型依靠材质、结构和工艺等组成,不同的面料材质具有不同的形态表现;不同结构形式呈现出不一样的造型风格;各种工艺同样可以营造出时尚的造型。但是,只有艺术形式的融入,才能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作品。约翰•加利亚若的设计更是把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艺术意蕴,通过服装结构轮廓的影子,应用异国情调的布纹和摇摇欲坠、夸张高耸的头饰设计,将服装塑造出既华丽又特别时尚的造型,表达出一种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艺术形式美,使华丽的设计通过艺术形态的表现成为现代服装造型的经典。服装大师范思哲则应用高贵华丽的面料,借助斜裁艺术的形式,在生硬的几何线条与柔和的身体曲线的巧妙过渡,以结构线条的形式美感为标志,性感地表达女性的身体柔美,并强调性感的领口常开到腰部以下,采取了古典贵族艺术风格的豪华造型,在充分考虑穿着舒适及恰当显示体型的同时,做到奢华的造型和优美的形态相融合,表现出极致、时尚的“A”型设计。对于造型艺术每个设计师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现手法。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奠定服装设计的形式美感,也体现出不同审美观和时代的追求。服装设计大师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运用当代文化、艺术审美与个人追求的融合,表现出超前的服装造型艺术,从而带动时尚的流行。

现代服装的造型更是体现着时代气息,除了在大师设计作品的演绎之外,在成衣与时装设计中,新颖、时尚的造型也层出不穷。如“H”造型的服装打破传统宽松阔宽体的设计理念,较贴体的胸围、适度的臀腰设计,直型袖子、裤子以及简洁而短装的设计造型,体现着性感与时尚的形态,表现出时代的艺术审美情趣。“A”型设计更是以其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形式,营造出时尚的造型设计。层叠式的造型结合长短搭配,无论在连衣裙、半腰裙、袖子还是在领部等造型中都具有塔式艺术造型的美感,在人体与服装造型中,既可以松体造型又可以紧身塑体,运用底布叠加的工艺设计手法,或应用褶皱的艺术处理方法,使“A”型设计呈现出时尚缤纷的造型艺术效果。不同的形式都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表达出时尚的艺术造型空间。现代西服更是应用这一设计思想,运用特殊的结构艺术形式,将袖子塑造出时尚的抬肩袖、皱褶袖等,在传统袖型中融入省缝结构、皱褶结构等形式,使传统袖子蕴含着时尚造型的韵味,产生时尚的造型艺术效果,彰显出灵动的造型艺术之美。哈伦裤也是运用这一原理,在传统裤装造型中,加入宽松裤裆的造型设计,较深的裤裆和宽松横裆结构形式,使裤子形成一种自然悬垂的褶皱,无论是静止还是走动,一种律动的褶皱艺术美感油然而生,从而使呆板的裤子呈现出时尚缤纷的造型艺术效果。

三、结语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基础训练想象力创造

当今美术事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已到了多元发展、相互并存的格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洗礼、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变化,伴随着我们对造型艺术的基础所涵盖的内容已经丰富起来。

长期以来,我们对造型基础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中国的美术学院从建立开始,一直沿袭着西方美术学院样式。以造型基础的素描而言,从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等先驱从欧洲直接移植,以法派素描为主,到50年代苏派的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以苏派素描为主,深深烙印在国内美术教学中,虽也插入罗马尼亚画家博巴的结构素描,基础训练基本上以铅笔加石膏、静物、头像为主。注重基础训练的模仿,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状态。脱离了教师安排的静物、石膏、人物,就找不到可画的东西,创造意识非常淡薄,表现能力也很有限,造型基础训练已变成单纯技能手段,目的就是“像”“准”,根本上是将基础训练仅作为技能的手段,没有摆脱被动描绘对象的认识,并且把西方各国基础教育中非常有限的不同要求、风格的变化,互相对立起来,把规律性的研究和个人主观感受、艺术表现对立起来,仅是以“像”“准”为目的。众所周知。以造型为基础的素描而言,不仅只是“像”“准”,它是一种通过绘画形式而进行的强烈的视觉交流,是和观察不可分割的。事实上,素描与观察紧密相连,任何一方的减弱都会破坏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削弱艺术的表达力。素描是用色彩和线条把实在的或想象中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在纸或其他底子上。然而,素描远不止描绘物体,它是一种用来交流的视觉语言,是作者对感觉和经历的最直接表达。而传统的基础训练,包含了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的训练,明暗与线条的训练,表现能力的训练,由浅入深把握自然物象,同时,也从中悟到绘画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这似乎是一条非常完整的训练道路,然而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它是在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中结束,是对客观物象的完整研究,而且是对造型艺术语言的完整。但作为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仅限于此吗?

自上世纪初期,现代艺术成为西方主流以来,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随着现代艺术的引进和发展,开始对造型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传统和现代之间本不存在绝对界限,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由传承而来,是人们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发挥创造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作为现代的造型语言,很多是把传统中有过的某些原理、方法和手段在现代条件中强调、延伸、放大。西方艺术的发展自印象派开始,经过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一直到抽象绘画,这个发展基本是绘画摆脱非绘画因素的一种纯艺术努力的过程。艺术发展是视觉、知觉、语言系统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从古典主义到现代派都没有放弃对自然的理解追求,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实质上就是“看”和“画”的演变过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表,现代工业的发展,照相摄影术的产生,电视机、摄像机、电脑及数码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及时空的观念,新的科学促进了新的时代产生,而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新的文化发展。在艺术上,人们对空间、形的视觉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造型艺术不等同于技术,造型艺术基础训练,不仅仅是研究表现客观物象的手段,现代艺术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生活。20世纪30年代纽约先锋派中有影响的画家约翰·格雷厄姆说:“任何技巧上的完美和优雅都不可能创造出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既不是真实再现,也不是歪曲地再现,而是直接地不加修饰地记录,记录了建立在空间中的画家的思想和感情的真实反映。”作为造型艺术要更具有容纳性、选择性和试验性,因而也更具有延伸性,以适应当代艺术的复杂和变化。而造型基础训练也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化为不仅仅是技能培养,更应是对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挖掘;不仅研究以自然表现客观物象为手段,更应是提高审美能力、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观察能力不仅靠某一种单纯训练来获得,更应以培养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具象造型能力培养为基础,既注重对再现物象能力的培养,又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基础训练方式需要利用新的材料媒介,发现视觉语言及发掘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

我们加强创造观念、表现形式的培养和训练,把传统写实的严谨、系统、全面、精确同现代艺术的空间、结构、个性、人文观念相结合,并不以某种模式为标准,在充分发展个性基础上,掌握操作技能与造型活动同现代艺术抽象因素相融合。由此充分认识具象和抽象是一种相对应的表现形式,认识抽象与具象在造型规律中的联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思维领域,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从客观物象的再现性研究到最终对造型因素、艺术观念或者绘画语言的专门研究;从具象走向抽象或再回到具象,在架上绘画领域中其最初的基础训练还应是从传统中来,得益于传统,并发展了传统。作为基础技能训练与观念的传授、创造力的培养不应对应起来,而应并行不悖地存在于现代基础造型中。如现代具象素描艺术极大地发展丰富了写实绘画的内容,由此,我们应接受更为宽广的形的美学含义的创造。同时,对抽象艺术的融合和设计思想的引入,使得基础造型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在具象中体验抽象的强烈意味,无论在内容还是视觉形式上,新的造型理念,常常渴望有抽象艺术的简练性和直接性的图像效果。唯有对物象结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从而达到对形体深刻的体验,结构的性质是物象形式的内在规律。感受自然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基于对自然整体的自觉认知,从各个角度审视造型因素,从蕴含的暗示中发现潜在的图形动机及发展的可能性,在创造过程中不断传递、展开、发展,直至新的图像意象,通过训练来学会超越其本能,体会周围世界是一个充满视觉语言的环境,让我们与物象之间有着无声的相互的信息传递,产生共鸣,释放情感。我们艺术品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纵观这几年,中国美术教育确实面临着很大的转折和发展,各个艺术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且有了很大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审美变化,对基础教学也有了较大调整,发展对课题的拓展、画面构成因素加强、强调画面中人和环境的关系等。启发灵感和兴趣,从过去那种对造型的迟钝、概念化和盲目状态中解放出来。如较典型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王华祥把对尼德兰、德国素描的传统体会通过深入局部观察的延续展开启发学生的发现和兴趣,发展为“将错就错”“触摸式”画法,都是有效突破。

造型基础训练大至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写实为核心的初级阶段,造型艺术的核心是“造型”,应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真实描绘,详细、明白、清晰地描绘物象,通过对物象体积、结构、空间、明暗、质感等深入研究和训练,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可通过写生、临摹、默画相结合,适当多让学生直接临摹素描和图片资料,这种平面到平面的方法可以减少初学者的困难。加大速写课程,调动学生的绘画情绪,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加强结构理性分析。以中短期作业为主,缩短造型基础训练的周期。二是以关心形式语言和绘画风格的素描,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价值转换实质上是由艺术的语言风格来实践的,把美术资源的传统语言和风格的可变通性,现代流派与传统大师的语言和风格化、格式化把握可具体在对微视中的审美放大,对熟悉物的非常态,进行艺术处理及概念的转换。即是将物象的概念从一种媒介转化为另一种媒介,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逼真虚构,是通过解析、重构、熟悉利用各种媒介材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产生,照相机、电脑的普及无疑开拓并发展了造型语言,综合材料的运用,无疑意味着多种方法创造出单一材质未达到具有丰富效果的作品,达到全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造型基础本质上是培养基本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是一种通过绘画形式而进行的强烈的视觉交流。只有通过基础训练来成就自己更具有创造力的视觉表现力,不断学习,锤炼自己的语言,正如毕加索曾经说的:“人们所做的事是本身就有价值的,而不是人意图想要做的。不论结果怎样,重要的在于去做,而不是其他的。”

参考文献:

[1]杜字威克姆,大卫.L.费伯.素描指南:美丁丹尼尔.M.德尔络维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姜君臣.综合艺术造型基础,上海书店出版社.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长期以来,我们对造型基础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中国的美术学院从建立开始,一直沿袭着西方美术学院样式。以造型基础的素描而言,从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等先驱从欧洲直接移植,以法派素描为主,到50年代苏派的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以苏派素描为主,深深烙印在国内美术教学中,虽也插入罗马尼亚画家博巴的结构素描,基础训练基本上以铅笔加石膏、静物、头像为主。注重基础训练的模仿,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状态。脱离了教师安排的静物、石膏、人物,就找不到可画的东西,创造意识非常淡薄,表现能力也很有限,造型基础训练已变成单纯技能手段,目的就是“像”“准”,根本上是将基础训练仅作为技能的手段,没有摆脱被动描绘对象的认识,并且把西方各国基础教育中非常有限的不同要求、风格的变化,互相对立起来,把规律性的研究和个人主观感受、艺术表现对立起来,仅是以“像”“准”为目的。众所周知。以造型为基础的素描而言,不仅只是“像”“准”,它是一种通过绘画形式而进行的强烈的视觉交流,是和观察不可分割的。事实上,素描与观察紧密相连,任何一方的减弱都会破坏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削弱艺术的表达力。素描是用色彩和线条把实在的或想象中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在纸或其他底子上。然而,素描远不止描绘物体,它是一种用来交流的视觉语言,是作者对感觉和经历的最直接表达。而传统的基础训练,包含了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的训练,明暗与线条的训练,表现能力的训练,由浅入深把握自然物象,同时,也从中悟到绘画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这似乎是一条非常完整的训练道路,然而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它是在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中结束,是对客观物象的完整研究,而且是对造型艺术语言的完整。但作为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仅限于此吗?

自上世纪初期,现代艺术成为西方主流以来,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随着现代艺术的引进和发展,开始对造型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传统和现代之间本不存在绝对界限,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由传承而来,是人们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发挥创造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作为现代的造型语言,很多是把传统中有过的某些原理、方法和手段在现代条件中强调、延伸、放大。西方艺术的发展自印象派开始,经过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一直到抽象绘画,这个发展基本是绘画摆脱非绘画因素的一种纯艺术努力的过程。艺术发展是视觉、知觉、语言系统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从古典主义到现代派都没有放弃对自然的理解追求,造型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实质上就是“看”和“画”的演变过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表,现代工业的发展,照相摄影术的产生,电视机、摄像机、电脑及数码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及时空的观念,新的科学促进了新的时代产生,而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新的文化发展。在艺术上,人们对空间、形的视觉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造型艺术不等同于技术,造型艺术基础训练,不仅仅是研究表现客观物象的手段,现代艺术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生活。20世纪30年代纽约先锋派中有影响的画家约翰·格雷厄姆说:“任何技巧上的完美和优雅都不可能创造出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既不是真实再现,也不是歪曲地再现,而是直接地不加修饰地记录,记录了建立在空间中的画家的思想和感情的真实反映。”作为造型艺术要更具有容纳性、选择性和试验性,因而也更具有延伸性,以适应当代艺术的复杂和变化。而造型基础训练也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化为不仅仅是技能培养,更应是对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挖掘;不仅研究以自然表现客观物象为手段,更应是提高审美能力、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观察能力不仅靠某一种单纯训练来获得,更应以培养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具象造型能力培养为基础,既注重对再现物象能力的培养,又要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基础训练方式需要利用新的材料媒介,发现视觉语言及发掘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

我们加强创造观念、表现形式的培养和训练,把传统写实的严谨、系统、全面、精确同现代艺术的空间、结构、个性、人文观念相结合,并不以某种模式为标准,在充分发展个性基础上,掌握操作技能与造型活动同现代艺术抽象因素相融合。由此充分认识具象和抽象是一种相对应的表现形式,认识抽象与具象在造型规律中的联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思维领域,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从客观物象的再现性研究到最终对造型因素、艺术观念或者绘画语言的专门研究;从具象走向抽象或再回到具象,在架上绘画领域中其最初的基础训练还应是从传统中来,得益于传统,并发展了传统。作为基础技能训练与观念的传授、创造力的培养不应对应起来,而应并行不悖地存在于现代基础造型中。如现代具象素描艺术极大地发展丰富了写实绘画的内容,由此,我们应接受更为宽广的形的美学含义的创造。同时,对抽象艺术的融合和设计思想的引入,使得基础造型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在具象中体验抽象的强烈意味,无论在内容还是视觉形式上,新的造型理念,常常渴望有抽象艺术的简练性和直接性的图像效果。唯有对物象结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从而达到对形体深刻的体验,结构的性质是物象形式的内在规律。感受自然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基于对自然整体的自觉认知,从各个角度审视造型因素,从蕴含的暗示中发现潜在的图形动机及发展的可能性,在创造过程中不断传递、展开、发展,直至新的图像意象,通过训练来学会超越其本能,体会周围世界是一个充满视觉语言的环境,让我们与物象之间有着无声的相互的信息传递,产生共鸣,释放情感。我们艺术品位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纵观这几年,中国美术教育确实面临着很大的转折和发展,各个艺术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且有了很大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审美变化,对基础教学也有了较大调整,发展对课题的拓展、画面构成因素加强、强调画面中人和环境的关系等。启发灵感和兴趣,从过去那种对造型的迟钝、概念化和盲目状态中解放出来。如较典型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王华祥把对尼德兰、德国素描的传统体会通过深入局部观察的延续展开启发学生的发现和兴趣,发展为“将错就错”“触摸式”画法,都是有效突破。

造型基础训练大至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写实为核心的初级阶段,造型艺术的核心是“造型”,应从客观物象到艺术形象真实描绘,详细、明白、清晰地描绘物象,通过对物象体积、结构、空间、明暗、质感等深入研究和训练,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可通过写生、临摹、默画相结合,适当多让学生直接临摹素描和图片资料,这种平面到平面的方法可以减少初学者的困难。加大速写课程,调动学生的绘画情绪,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加强结构理性分析。以中短期作业为主,缩短造型基础训练的周期。二是以关心形式语言和绘画风格的素描,从传统到现代的审美价值转换实质上是由艺术的语言风格来实践的,把美术资源的传统语言和风格的可变通性,现代流派与传统大师的语言和风格化、格式化把握可具体在对微视中的审美放大,对熟悉物的非常态,进行艺术处理及概念的转换。即是将物象的概念从一种媒介转化为另一种媒介,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逼真虚构,是通过解析、重构、熟悉利用各种媒介材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产生,照相机、电脑的普及无疑开拓并发展了造型语言,综合材料的运用,无疑意味着多种方法创造出单一材质未达到具有丰富效果的作品,达到全新的境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造型基础本质上是培养基本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是一种通过绘画形式而进行的强烈的视觉交流。只有通过基础训练来成就自己更具有创造力的视觉表现力,不断学习,锤炼自己的语言,正如毕加索曾经说的:“人们所做的事是本身就有价值的,而不是人意图想要做的。不论结果怎样,重要的在于去做,而不是其他的。”

内容摘要:艺术造型基础不仅是准确地描绘客观物象,更应是审美能力、创造思维、表现能力、观察能力的综合体。

关键词:艺术基础训练想象力创造

参考文献:

[1]杜字威克姆,大卫.L.费伯.素描指南:美丁丹尼尔.M.德尔络维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姜君臣.综合艺术造型基础,上海书店出版社.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在东北地区省级以上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刺绣的项目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刺绣、克东县满绣、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刺绣、牡丹江市渤海靺鞨绣、吉林省通化市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前郭县蒙古族枕头顶刺绣、延边州朝鲜族刺绣、辽宁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锦州市满族民间刺绣、大连普兰店市传统手工布艺技艺、丹东市凤城满族荷包、阜新县蒙古勒津刺绣、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刺绣、扎鲁特旗刺绣、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刺绣、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刺绣、乌兰浩特市奥日雅玛拉刺绣等。东北地区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民族一起共同开发、携同进步,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刺绣艺术表现出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作为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些刺绣作品图案讲究,色彩搭配协调,绣工细致精湛,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刺绣图案主要体现在服饰上,用于衣襟、衣领、衣袖、衣背、托肩、兜肚、裙边、裤脚等许多部位。另外在枕头、烟袋、玩具、铺布、持饰、荷包、香包、帽围帘、包伞、帐、壁挂、云肩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刺绣。

所绣的纹样想象丰富,造形奇特,包括各种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神话传说纹、戏剧故事纹、建筑符号纹、几何纹、吉祥文字等。所用色调各民族不同,常见红色、蓝色、粉红色、紫色、白色、黑色、绿色等,色调运用强烈大胆,带有少数民族神秘古朴的特点。绣法有平金、平绣、戳纱、雕绣、贴花、铺绒、堆绫、打子、穿珠、补绣、剪纸绣、结绣、折叠绣等,反映了各民族娴熟高超的刺绣技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刺绣起源于何时目前无法考证,但从其发现的兽骨凿成的顶针和鹿、狍筋搓成的细线来看,应该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出现。清朝时,内地的棉线和钢针传入达斡尔族生活的地区,清代中后期开始在布匹绸缎上刺绣,并随着生活的改善和审美意识的提高,逐步把刺绣作为衡量年轻女子家教、品德修养的标准之一,从而促进了刺绣艺术的发展。达斡尔族刺绣多用于妇女服饰、枕头绣片、男人使用的烟荷包、妇女使用的香囊荷包和烟荷包、鞋面、手帕、儿童摇篮背枕、手套、钱搭袋等,绣法有平绣、锁绣、缬绣、补花绣、堆绣、折叠绣等,针法有平针、锁针、辫纹针、回针、缬针等,创作的题材包括植物纹、几何纹、吉祥纹、文字纹、山石树木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神话传说、文房四宝、人物故事、民间故事、汉族经典文学作品。生活在这里的女孩从小就学习刺绣,俗称“炕上活”。每到冬季或农闲时,同村或邻里间年龄相仿的姑娘聚集在一起,边聊家常边绣花样,相互间替样、描稿、纳纱、绣锦,刺出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如传承人李素坤老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是当地出了名的巧姑娘,出嫁前就绣出100余对枕头顶,反映出达斡尔族刺绣的工艺水平。吉林省前郭县蒙古族枕头顶刺绣,是蒙古族民间流传已久的制作工艺之一,既可作实用的生活用品,又是一种带有装饰性的艺术品。在其绣品中,儿童使用的动物枕比较有名,有虎、猪、牛、象等造型,图案采用平绣、贴绣、辫绣、打籽绣等绣法刺出。由于受到了满、汉、锡伯等民族刺绣风格的影响,绣品自然而不造作,朴实而无虚饰,构图严谨多变,题材丰富多彩。体现了蒙古族民间刺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锦州市满族民间刺绣使用的绣线一般为丝线和十字线,丝线光泽度好,适用绣制精致的花纹图案;十字线线体柔滑,适用宽泛,为最常见的绣线。材料有棉布(平布、府绸、条格布、水洗布等)、毛织类(法兰绒等)、丝绸(素缎、乔其纱等)、化纤和混纺织物,工具包括针、布箍、剪刀、锥子四种。

主要技法分为六个步骤:一是图案设计,绣品突出人们渴望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形象地表达民族迁徙、信仰崇拜的记录,图案色彩搭配体现出朴素、典雅、秀丽、生动、热烈的不同艺术效果;二是根据设计意图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原料、绣线、剪刀等材料与工具,为刺绣做好准备;三是将设计好的图案绘制到所选择的面料上,要求图案勾描准确,线条清晰,绣面洁净;四是将描绘好的底布绷到布箍上,调整好绣布在布箍上的松紧度,保持平、直、紧状态,便于刺绣;五是开始绣花,将提前设计的图案运用工具、材料表现在布料上;六是整理和装裱。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扎绣,也称纳绣、戳绣、纳纱,在白纱、丝网之类的面料上进行刺绣;二是缎绣,以五彩线在缎面布料上刺绣;三是割绣,要求面料要厚实,把两个绣品面紧贴一起固定在画绷上,绣好后用刀从两枕顶中间将线均匀割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绣品;四是补绣,也称贴绣,用剪子剪成各种色彩的图案然后用针补、绣在面料上;五是包绣,也称垫绣,用厚布或纸样剪成所需图形,以针刺透为宜;六是编绣,用长针、大针码在面料上编绣所设计的图案。此外,还有滚绣、拉绣、烫绣等。阜新县蒙古勒津刺绣,主要用于枕头顶、帽子、头饰、衣领、袖口、袍服边饰、长短坎肩、佛像、靴子、鞋、摔跤服、赛马服、荷包、褡裢等,以棉布、绸缎、金丝绒等为布料,以红、黄、绿、兰、白、粉、紫等颜色的蚕丝线为绣线,用不同号码的钢针按照描绘的图案进行刺绣,特别是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从绣法上看,以平绣、贴绣、盘绣、锁边绣、绕绣和堆绣为主,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具有凝重质朴的特点。

刺绣工艺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图案设计,为彰显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寓意避灾祛难、富贵吉祥的美好愿望;有表达民族历史、民俗信仰、民族迁徙之意;刺绣图案色彩的搭配,体现蒙古勒津刺绣朴素、生动、秀美、热烈的艺术魅力。二是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设计的图案挑选最有表现力的布料、蚕丝线、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做好刺绣前的准备工作。三是设计花样,把设计好的花样绘制到选好的布料上,要求绘描准确、线条清晰、布面清洁平整。四是上棚,把描绘好图案的布料上棚固定,达到松紧适中的程度。五是整理成品,把刺绣品从花棚上取下,进行修剪并整熨定型,然后把刺绣品缝制在服饰、靴鞋、头饰、荷包等上面,最后完成整个刺绣作品。刺绣的图案都含有一种潜在的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通过不同题材的造型表现,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寓情于艺术,是蒙古勒津人民手工技艺的精品杰作。蒙古勒津刺绣艺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蒙古勒津妇女精湛的技艺和蒙古勒津服饰的无穷魅力,那些充满浓厚蒙古勒津文化内涵的艺术宝藏,吸引着后人不断地去探知,去感受那凝聚着蒙古勒津人民精湛的艺术珍品。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刺绣,以彩色丝线、金银线和各种真丝线为主要绣线,将各种图案绣在服饰上,齐针法、参差针法、阶梯针法和散针针法是最常用的针法。绣法主要有三种,即贴绣、盘绣、刻绣。其一,贴绣技法。也称为补绣,利用不同颜色的绸缎、棉布边角剩料,剪成所需要的图案效果的块状造型,经过巧妙对接缝制而成的一种刺绣工艺,这种技法能广泛利用各种绸缎布料的边角剩料,贴法工序多,但绣法简单易做,花型活泼,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绣出来的花纹饱满并具有立体感,多用于妇女鞋靴和家庭物品的装饰上。其二,盘绣技法。利用盘针缝纫法刺绣各种花纹图案的技法,有空心盘针刺绣和实心盘针刺绣两种工艺,这种技法结实耐磨,多用于男女靴子的各种图案,色彩有单色和多色两种。其三,刻绣技法。也称镂花技法,把图案画在布、平绒、皮革上,用剪子镂刻花纹图样,粘贴固定在指定位置上,用盘针或锁边针等针法缝制而成,分为同色、顺色和对比色等表现技法,艺术效果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结实耐磨,多用于帽子、靴鞋、荷包、褡裢和摔跤套裤等上面。通过以上刺绣的典型案例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法和色彩搭配,可谓技艺众多、色彩斑斓,体现出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刺绣一般以剪纸为底样,先按照底样图案画在布料上,再按画线绣制,也有直接在布料上画底稿刺绣。

别是在枕顶上的刺绣中,出现一种“绣半工”的现象,就是说没有绣完的绣品,这可能是故意留下的,来突出纹样效果。还有图案绣反的现象,尤其是文字纹样,这与绣者文化程度比较低有关,或者是作者故意绣反,这也符合民间美术的创作规则,即随意性。总之,多种绣法的使用,使刺绣作品呈现出多样性的艺术效果。在色彩的搭配上,对于创作者来说都倾注了一定的感情因素,将色彩与欣赏者的感觉和情绪联系在一起,通过人的心理反映色彩的文化寓意。如红色、黄色代表了人的勇敢忠厚,黑色表示性格憨厚等。另外,色彩与图案往往和谐统一,使整体效果简洁明快、鲜艳热烈、洁雅素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民族的性格与爱好。

二、民间刺绣的文化含义

民间刺绣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吉祥图案等,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如“一团和气”,一个圆脸圆身的胖子居中而坐,神情温和,传说此人做生意手气极佳,六月卖帽,即下大雪;腊月卖扇,便热似酷暑。因此人们将他视为“吉祥如意”之神长留民间,为的是和气生财、买卖顺手,后来以胖娃娃居多,以此延伸为团团圆圆、美满幸福之意。曾流行于湖南地区的“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题材,后来也传入东北地区,这是对老鼠人格化夸张的描绘,老鼠抬着花轿,吹吹打打的热闹情景,饱含童话般的意境。美妙的神话故事,往往是民间美术创作的源泉,如“嫦娥奔月”、“天仙配”、“和合二仙”、“牛郎织女”、“劈山救母”等就是流传已久的动人故事。而更多的民间艺人创作的刺绣作品,却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而设计、创作。如在枕顶上绣“吉庆有余”、“鹤鹿同春”、“瓜瓞绵绵”、“耄耋富贵”、“丹凤朝阳”等,象征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平安富贵、延年益寿的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民间刺绣艺术品之所以能激起人们去欣赏,是因为孕育了原始意味的饱含生命力的美感,再现了人类朴实的感情,蕴含着很多的民俗文化寓意。刺绣在东北地区民间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漫长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时期,作为妇女们的必修课,也伴随着妇女们的人生经历。天论是衣食住行、婚嫁礼品、生子庆寿,还是丧葬祭祀、人际交往等民俗活动,大多用刺绣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妇女们创造出无数的奇花异草、仙山亭阁、动物禽鸟、戏剧人物、民间传说、生活美景及自己的淳朴情怀,倾诉着民间艺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满族妇女在日常生活别注重枕头顶的制作,对于待字闺中的女孩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枕头顶绣品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女孩是否贤惠、是否心灵手巧、是否遵守妇道、是否会操持家务以及幼年家教如何的主要标准,如果在结婚时拿不出足够数量的枕头顶是要被别人笑话的。

因此,绣工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妇女的身份、经济实力和受教育程度,枕头顶数量的多少和刺绣水平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将来在夫家的地位。在通化市长白山地区,满族妇女在结婚之时,新娘都要把在做姑娘时的枕顶绣品拿出来接受参加婚礼的客人检阅,届时将所有绣品都绷在苫布帘子上,大概一块苫布可以绷15至20对枕顶绣片,多者需要几个帘子,枕顶绣片越多越好,绣活做工越精致越好。女方家送嫁妆时,由两人用木杆抬着枕头帘子,连同其他嫁妆绕村一周,是为“晾嫁妆”。男方所距地的人们纷纷跑出来观看,并品评绣活的好坏。当把包括绣品在内的嫁妆送到男方家中时,要安置在新房内,枕顶绣帘子要挂在迎面最显眼的墙上。结婚之日,新房就成为枕顶绣的展示地,来送礼的亲朋好友都要品评新娘子的刺绣手艺,见证新人的勤劳程度。这是新娘子最幸福和最光彩的时候,因为有一手绝好的绣活远比长得漂亮更有分量,得到参加者的夸赞,决定着新娘子将来在婆家的地位。中午婚礼宴席结束后,要举行“装枕头”礼,请娘家人将红枣、栗子、铜钱、高粱等物装入新娘所绣的枕头内,摆在炕琴上,象征着早生贵子、财粮有余。次日,新娘子将展示过的枕头顶送给婆家的长辈及兄长,是为“散箱子”,妯娌之间还将各自的枕头顶互相换送,借此交流刺绣手艺、沟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剩余下的枕顶绣品收藏起来,作为做姑娘时的纪念,等待将来自己的姑娘出嫁时赠送,也等待年老送终后一同入葬。因此,小小的枕顶绣虽然只有方寸大小,却反映了满族民间的婚嫁、交往、丧葬、信仰之俗。

三、总结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初就提出明确的设计原则,并在具体的设计行为中设计者一以贯之,莫里斯引导的设计运动,在开始就提出了从中世纪的建筑中寻找人文的设计因素,并在设计中追求中世纪的田园的生活模式,去除设计中的伪饰成分,设计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的交流和通感。在莫里斯和韦伯设计的“红屋”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化的块面、简朴的外观、和拘束的装饰,这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回归最初要素的先驱。在室内设计中莫里斯可以说承担了所有的设计任务从家具设计到陶瓷产品设计、墙面的壁纸的设计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对当下的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感。体现了人们对贵族化设计的背离,而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的宗教生活。莫里斯憎恶现代生产方法在他的观念中设计是一种出于自然的艺术是一种愉快的锻炼,所以这在很大的层面上是将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和室内的设计两者很好的链接在一起体现在设计中的统一性,这与自然的统一性相一致的。所以在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情感中都具有很强的造型统一性,这种设计是近乎完美的设计,在后期的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同样是步其后尘的。在莫里斯的设计中体现了人们在设计中需要的是更多的情感文化,而这种文化体现在设计的质感设计的适当装饰性,以及设计本身的愉悦性设计中的一切就是在创造中使人们意识到本质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大自然内在精神的表现。

二、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主题性——自然性

在新艺术运动中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在设计中设计师主动的向自然学习在自然的状态下寻求美的形式感,最终在整个运动中人们发现了线的美感,并且是自由的有机曲线,线条具备生命力的感受,好像在空间中寻求阳光的感觉,并在具体的空间中没有重复的机械节奏,整个造型是在对自然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层面对自然的理解和解读。同时也表达了对机械化生产的反对。在这样的审美思维中,设计是一种自然的状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的节奏关系。这带来了设计中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造型手法,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以及在平面设计中都具有了很深的影响,设计本身在强调功能的同时进行了适度的装饰性,这种装饰的形式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感官方式上的形而上的文化状态。在新艺术运动中还可以看到对时间的理解,特别是在平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将少女的状态都是以一种很强烈的动感体现出来的,对时间的表现方式就是运动对运动的深入理解也是对自然状态的理解,自然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运动中存在的,运动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所以在新艺术运动中同样是体现运动的文化主题。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同样是非常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在设计当中从建筑设计到室内的产品设计都呈现一种高度的统一性,在风格上在具体的造型处理上都具有统一的设计风格,不管是曲线的风格还是直线的风格都在具体的空间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在设计中具有了很强的生命的感觉,并且造型在空间中的变化都是一种非对称的均衡状态,这些无疑都是一种自然哲学的体现方式,是进化论对设计的一种文化的显现。

三、现代艺术运动中的设计主题性——机械性

在工业高度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始由原来的对工业文化的反叛到对工业机械的依赖再到对机械文化的深刻的肯定,这都体现了人们面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肯定和依附。从而出现了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艺术形态——现代艺术出现了。现代艺术的出现是对艺术科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西方的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下,艺术成为了科学的代言,艺术中科学的成分变得非常重要。从而影响了艺术中的观念和思路以及审美。在工业文明的状态下,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前的生产方式不可避免的逐渐的被代替,人们开始看到机械化生产的趋势和优点,并开始逐渐的在设计测层面深入的研究设计的核心价值观,这就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在肯定工业的同时领略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对功能急切的满足所需要的形式目的。那就是直线的文化和形式以及对几何造型的大量的应用,几何造型本身是一种高度机械或是高度工业的文化特性。在现代艺术的整个发展历史上,直线以及几何造型的出现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在20世纪的文化中就带有了极度抽象的文化特征,甚至可以说抽象主义是这个时代艺术最大的特征,抽象主义的出现是对现代艺术最好的解释,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伦理哲学,原来的宗教的文化消失了,人们变得茫然和不知所措,机械又像是一只无情的野兽一步步的吞噬着人们的宗教文化内涵,生命的意义逐渐的成为了一部无知的文化状态,我们不知道信仰跑到哪里去了,我们找到了一个工业的替代品来充当了目前宗教性或是无知的一种恐惧感,这都体现了人们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情感的稀薄。所以在现代艺术中我们更多的注重形式,注重造型,但省略了这其中的文化载体。当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时候,这样的形式是枯燥和乏味的,自然带来了人们情感的崩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情感丢失的年代,功能本身不存在美学,功能只是需要相对应的形态而已,所以在后现代艺术中人们感觉到了时代的步伐,这也是人们在艺术中呼唤自由的理想。在整个现代艺术中,艺术形态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追寻最终找到了可以自我的形态。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人们的精神诉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有区别的认知文化现象。工艺美术运动中,新艺术运动中还是现代艺术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形式样式,并且也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文印记。对历史文化的总结是为后面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

四、结语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肌理变化的代表人物就是伦勃朗。伦勃朗似乎更在意光线下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反射而带来的强烈质感。他对这一感受的重视使得他画面中的肌理不像委拉斯贵兹画面中的肌理那样隐约躲藏,而是直接被置出来,画面上所有的厚薄对比,色彩铺陈和笔触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一肌理的显现关系来紧密配合。在他早期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到他刻画的肖像脸部明显的肌理痕迹。这样类似皮肤纹理的半浮雕肌理相比较于真实的皮肤质感显得更加厚重,笔触随着脸部肌肉和皮肤纹理的走向而有序地安排。强烈的明暗对比下,暗部色调深重,质感却均匀平缓,没有亮部般的凸起,使画面的肌理富于变化和节奏,虚实协调而巧妙。笔下人物的每一个细节始终都是统一于整体的画面关系中,亮部凸起的肌理与暗部截然不同的质感加强了画面的虚实对比效果,也恰当地契合了人们对光线的自然认知度。

二、边缘线处理体现虚实

在很多画家的作品中,油画画面对象的虚实处理运用跳动的笔触,形成不确定的轮廓线,使物体对象与背景相融合相呼应的虚实效果。边缘线的虚实兼备特点当属杰出画家伦勃朗的人物画作品,较多的采用黑褐色或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人物的头部,沿着头部结构的起伏转折,边缘线逐渐从实过渡到虚,又从虚过渡到实。他夸张得运用轮廓的虚实对比,巧妙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前后空间关系,使人物头部在统一暗部背景下凸显出来,留下更丰富的刻画余地,朦胧、含蓄、细腻的边缘线变化让整个画面松紧有度,散发着特殊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伦勃朗的用光,卡拉瓦乔采用侧光,运用明暗对照画法,亮部不局限于人物的头部,进而夸大暗部与亮部的明度对比来强化光感,边缘线也就随着受光程度的不同而虚虚实实。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结合色彩和用笔力度,通过虚实对比巧妙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使作品更富有情节性。西方油画传统绘画自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高度成熟的视觉形式,对于虚实的关注更侧重于视觉上的虚实效果,如前景实后景虚,主要物象实次要物象虚,受光部实背光部较虚的对比来形成虚实的变化等等。西方绘画在侧重如此表达的同时,将这种主观的心理表述转到受客观物象限制之下的能动积极的创造中了。

三、虚实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实践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本人随着逐渐的积累与尝试逐步体验着虚实的变化。同时,强调突出画面主体物,就要有意识加强色彩对比,用笔方正凝重,相反,画面中主体物的周围环境需要加以削弱,颜色明度纯度相靠近,用笔轻松灵活,更加衬托出主体物。轮廓线无论是虚还是实,在结构的转折,明暗的递变间,在纵深空间的刻画中,都不能忽略厚度的表达体积的表现,都要转得过去,立得起来,用手指肚或者抹布揉合边缘线;也可以在画面半干的时候用干净的笔毛沾调色油横扫边缘线,都可以达到边缘线处虚实的变化。

四、小结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应该就是“文人壶”的艺术风格,“文人壶”必会因文人的博学而具备相当浓厚的文化气息。文人喜欢舞文弄墨,常常离不开一卷宣纸,当传统的文人艺术邂逅紫砂这?g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泥土时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一、苏东坡与紫砂的造型设计

说起宜兴紫砂与书法、绘画,就会使人联想起壶上的刻字、刻画装饰,认为这就是文人参与紫砂壶艺的形式。我们紫砂壶中有一款式叫“东坡提梁壶”,相传就是宋代苏东坡在宜兴教书时,根据紫砂材质的特点设计而成的。虽然这是一则民间传说,但该壶的造型端庄稳重,壶身圆润饱满,提梁凌空飞挂,气韵不凡,颇有苏东坡书法浑朴大度的气质和韵味。我们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紫砂壶虽小,但壶身上造型的线条运用、块面的组合以及壶嘴、壶把的布局搭配,均和中国书法、绘画在本质上有着相似的地方。

二、紫砂与书法、绘画艺术上的共通之处

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紫砂与书法、绘画有着艺术上的共通之处。书法艺术讲究和强调线的表现力,它在艺术特征方面与紫砂的联系初看似乎不相关,实际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从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来看,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再现与表现、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人们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中国古代美学家对书法的这种特性早有精辟的论述。汉代的扬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蔡邕在《笔论》中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见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回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笔,言哀己叹。”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破的:“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紫砂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还是从表现手段来看都有共通之处。绘画艺术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究“骨法用笔”“画龙点睛”,着重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美的追求,讲究兼工带写,以浑然天成、本色自然、含蓄蕴藉为品位,遵循“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创作原则,强调艺术家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营养并反映生活。绘画艺术所要求的这一切,紫砂艺术无一例外地要遵循。

当代大师蒋蓉在壶艺方面的创意更与中国传统花鸟画有着共通之处。她说:“创作作品要吸取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营养,博采众长,赋泥土以生命。如创作“荷花茶具”就是在盛夏时细心观察,采来荷花观察它的形状、筋络、色泽,在模仿中注意观察形与神的关系,强调形似,又需神似。蒋蓉的壶艺创作经验与中国画家到野外、到生活中去写生是何等地相似。

三、创作感悟

进行一番探索研究,书画创作和紫砂造型中确有一定的联系,书画的形态也可融于紫砂壶的创作中,使其更加具有灵性。于是在创作中特别注意紫砂壶身筒与壶嘴、壶把之间线条的连贯与顺畅,壶身、壶盖、壶把、壶嘴虽然是壶的四个部分,首先他是一个整体,整体美的要求就必须像写书法一样,一笔下来不能断,要一气呵成、流畅爽快,因而在制作时特别注意上下衔接过渡的自然,另外身、盖、把、嘴的比例也像书法“横”“竖”“点”“捺"的长短要恰到好处。这样的壶,不论是圆器、方器,放在收藏者面前,就像一件书法作品那样顺眼,自然会百看不厌,愈赏愈美。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不论是光素器、花器、方器、圆器还是筋纹器,不管是传统造型还是现代派,都要有一个法度的问题。这个法度,某种意义上来讲和绘画一样:第一要立“意”,意境高作品自然出手不凡;第二是谋篇,所谓谋“篇”,就是追求整体美,壶与画一样要把握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空则空,当满则满,虚实相交,自然和谐,造型上能达到这种境界,作品自然美不胜收;第三要做到“认真”,像绘画一样,每一笔下去都要认真用心才会出好画。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偶;偶型艺术;偶型文化意涵;文化创造;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4-0166-06

收稿日期:2012-06-23

作者简介:孙浩章,男,陕西西安市人,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吉晓民,男,陕西乾县人,工学博士,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偶型艺术是一种以拟人型为主的艺术形象制品的总称,历史上也被称为“人偶”或“偶人”。现代偶型艺术制品在以人为表现对象的同时,增加了动物形象的表现并扩展了应用空间,如玩偶、偶饰品、偶动画等都包括人和动物的形象。因此,广义上的偶型艺术则包括拟人化事物形象的作品或产品,如吉祥物、立体广告等。在中外文明历史与文化创造活动中偶型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偶型的创意及其艺术形象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偶型是历史长期积淀和文化不断创造的产物,对于“偶”的原始动机、演化进程、文化解读等在不同国家和区域不尽相同。诸如关于偶究竟是“巫”的蛊惑之具、“葬”的冥器之俑、“善”的吉祥之物等都存在着相左的观点。这些关于偶型艺术发生、演化与发展的不同观点和文化理念等,都影响着偶型艺术品的价值取向、创意设计及其发展空间。事实上,国外偶型艺术品的发展是以偶型表现对象的丰富、应用功能的转变、品牌观念的浸润和产业化目标引领等为基础的,尤其是日本及欧洲等国家人们对“偶”的心理认同度高而促进了偶型艺术品的价值拓展。对偶型艺术的文化解读将直接影响着偶型艺术的价值创造与发展。因此,客观解读偶型艺术、明确偶型文化认知,了解并适应偶型艺术文化价值的转变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偶”和“偶像”与“偶”和“俑”

偶型以其具体的视觉形态作为神祗替身或人的象征,因其历史悠久、文化意义深刻而被多视角认知与解读。这种解读包括艺术、民俗、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分析与考察,故而成为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复杂话题,同时也成为影响偶型艺术品发展的突出问题。

1.“偶”与“偶像”的文化隐喻

偶型艺术品繁荣发展的现象说明,注重对于“偶”的寓意发掘并利用是偶型艺术品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看,偶型作为人(巫、神、动物)的象征之物,所表示的你、我、他(它)等对象可能是明确的,但其好坏、善恶、爱恨的文化隐喻却是深奥或不确定的。作为玩具的人形偶型和动物偶型风靡世界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充分利用了人或动物的善良、友爱、和善和美好的人文精神隐喻,它们试图为心灵孤单或精神寂寞的人们,尤其是儿童提供伴侣、排解忧郁。正如VOLKS公司为人偶型作出的文化解读和市场诉求:“人偶虽是无心的孩子,但却是灵魂的载体;让人偶隐藏着的真实的自己,伴随你一起成长;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被主人所爱,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这种全新文化观念引领下的偶型艺术品受到青睐,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收藏之风。

显然,现实中的玩具偶型所体现出的友善与爱的概念是对偶型即是巫术邪恶报复认知的否定。具体来讲,玩具偶型所承载的是对人的关心与陪伴,是爱与爱护的指代,不涉及类似巫术中阴暗、背叛、邪恶的成分,因而人们对玩具偶型的认知就习惯性地归类于光明向善、可以信赖、积极健康的文化指向。当这种文化指向趋于一致时,偶型就自然成为爱与关怀的象征。而当绝大多数人对偶型的认知或者直观感受是善良与积极时,偶型被巫术借用于报复的形象特征就自然被忽视和淡化。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现实中的偶型所体现出的爱、友善与责任的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颠覆了偶型的巫术报复认知,而且这种更加积极健康的认知在当下崇尚关爱的社会意识形态下更易于被放大,甚至成为被崇拜的对象。此时,偶型作为一种文化形象进而成为某种意识形态的符号化象征或指代,用于表现“我所支持”、“我所向往追求”等意义。这种思维现象的普遍存在被广泛认同且共通表述,固定地以一语代之,称为“偶像”。对于大众来说,偶像是对个体或集体所崇拜、尊敬、喜爱的伟人、英雄或美好人物的代词。如《辞源》引用《太平御览》卷396《偶像》“削木象黄帝”,就是偶型与偶像文化的集中体现。

已知考古报告断定的人类最原始的雕塑作品,如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阶段的女性雕塑,在奥地利的威冷道夫、意大利的巴尔兹和罗西、捷克的维斯托尼斯以及西班牙、法兰西、俄罗斯,甚至北美阿拉斯加的普努克岛发现的各种类似裸妇雕塑,还包括我国辽宁省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属于5000年前的人像陶塑残片中形体清晰可辨的孕妇裸像等,都是鲜活生动地象征着生命繁衍的偶像。从其表现丰盈乳胸和肥硕臀腹等女性特征的夸张的造型手法可见,她们是原始人对女性形体及生育现象最直观与生动的刻画,是一种遍及世界各民族的原始生殖崇拜的表现。因此,作为偶像替身的偶型艺术品,无论从社会学、文化学还是民俗学等方面来认识,其鲜明的伴侣隐喻、情感寄托、崇拜意识等文化意义都需要人们予以表现与张扬。

2.“偶”同“俑”的文化内含

对于偶型文化的不同解读,可能是我国偶型艺术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偶型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最大区别就是把“偶”与“俑”相等同而成了丧葬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对“偶”的解释在文献典籍中屡见不鲜,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注“《礼记・檀弓下》之‘谓为俑者不仁”’有:“俑,偶人也”。由此而始,世代承袭,偶型就被解读为“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俑人”。虽然墓葬考古中发现的诸多泥人、陶人、木人等作为陪葬的冥器――“俑”――与偶型艺术品的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相似而被相互解释,但是“偶”同“俑”的内涵还是不同的。

其一,从语源上看,“偶”与“俑”存在着显著的区别。(1)“偶”(Doll),古同“禺”而象形为猴,亦指传说中的神与偶像。现代释义为,是对人形(或拟人事物)外观的玩具偶型的统称,指具有商业价值的卡通艺术形象制品。(2)“俑”(Tomb figure),指古代用来陪葬的陶瓷、泥土、木质材料等做成的拟人形像,是殡葬文化与祭奠仪式的产物。

其二,从语义上看,“偶”与“俑”存在着“吉”与“不吉”的巨大文化差异。(1)偶有“吉祥”内涵,属于褒义词。如《说文》中有“偶,相人也”之说;《史记・殷本纪》也记载帝武乙“为偶人,谓之天神”。显而易见,“偶”具有指数成双、喻人婚配、象征完美等吉祥文化内涵,语言中常有如“妙选良偶”、“心中偶像”等词;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的口语中,“偶”就是“我”的意思。(2)“俑”的惟一解读就是“古时陪葬用的偶人”。即是说,只有人土作为陪葬的拟人形才能称作“俑”。如“始作俑者”一词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说明了“俑”的文化指向具有贬义性。

其三,既然只有作为陪葬的人形才可以称之为“俑”,那么许多人形偶型作为生活饰品而没有被葬于墓穴,就只能称为“偶”。如作为神像膜拜的佛祖、观音等,演绎戏剧故事和人物的木偶,装饰空间环境的石偶、用于食品装饰的面偶与糖人等,绝不会被称作“俑”。事实上,在人们的语言环境中“偶”与“俑”两字的区别也是泾渭分明的。如果有人把“兵马俑”、“武士俑”、“说唱俑”等改说为“偶”,将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同。显然,“偶”被混淆于“俑”所产生的某种心理不安、不祥兆头,与人们对丧葬的忌讳、恐惧感等,是长期以来影响偶型艺术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偶型艺术文化意涵的嬗变

1.神的象征转变为人的表现

偶型的原始动机之一是作为神的象征。瑰丽伟岸的佛道造像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封建社会对佛道文化的崇尚极大地促进了偶型艺术与技术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技艺高超、专门从事佛道造像的嫡传世家和师宗流派。各类道台法场中供奉着技艺水平与艺术价值极高的被认为是神的化身的偶型艺术品,为世人顶礼膜拜、供奉传承。对于神的敬仰和崇拜思想似乎控制了人的思维,限制了审美创造力之于偶型艺术的延展。高深的技艺似乎仅限于神、佛或似于神佛化的偶像崇拜。先人们在偶型艺术方面所积累的伟大成就被高置于庙堂之上,精粹艺术与市井生活的疏离决定了偶型艺术市场与对象的有限性,也制约了偶型艺术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可能,曾经灿烂的偶型艺术的命运取决于佛道文化的兴衰。

日本早期的偶型(即偶人)主要作为神的替身而用于祭祀和占卜,制作工艺简单。而到17世纪以后,随着制作技术逐渐成熟,日本偶人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化内涵和民俗化特征,偶型由此成为与人密切相伴的生活艺术品,形成了三大种类:保留着原始偶人的文化功能而用于祭祀和算命活动的占卜偶人;脱离了祭祀活动而可以为儿童把玩的玩具偶人;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做工精细而具有审美趣味的鉴赏偶人。他们有的以城市命名(如御所偶人、大阪偶人、奈良偶人和京都偶人等),有的以人名或节日命名(如市松偶人、武士偶人、博多偶人、艺伎偶人、女孩节偶人、男孩节偶人等)。偶型艺术在日本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成为文化产业的现实表明:由神的象征转变为承载历史人物故事的艺术品,尤其对普通人物的象征与表现是偶型艺术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衍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偶型艺术并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载体或收藏爱好者的藏品,其文化价值与功能方面的延展还包括偶型动漫的衍生产品、食品与商品出售时附赠的礼品、儿童和青少年的玩具、科教工具和时尚产品等。偶型艺术品融入了时尚生活,表现着人的情感、意趣和期盼、祝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通俗共享的文化价值取向。

2.蛊惑之用转变为娱乐之具

最具蛊惑性的偶型艺术品当以“巫毒娃娃”为典型代表。在古老的非洲,巫毒原本是关于神灵洛阿(Loa)的传说。当巫毒发展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迷信、繁冗复杂的巫术仪式之后,就随之诞生了集善恶于一身的蛊惑偶型――巫毒人形。这种巫毒人偶型既用于招揽恶灵、诅咒恐吓、仇恨报复等迷信性质的巫术活动,又用于企盼爱情、渴望幸运、追求成功、保护健康和祛邪避灾等宗教式的祈祷过程。随着巫毒这种非洲原始信仰传播至美国等西方国家,它在市场与商机影响下文化价值发生了转变,神秘的蛊惑被赋予了娱乐精神,巫毒人偶型逐渐由巫术师手中的蛊惑道具演化为大众化游戏性质的玩具偶型,被呢称为“巫毒娃娃”。同时,偶型艺术的文化价值也在这种玩具偶型中得到了衍生。例如,黑色用来诅咒,白色表示和平及解除符咒,红色代表战胜敌人,粉红色象征爱情,绿色祈求财富,蓝色代表避邪和成功,黄色昭示让敌人走开,紫色帮人免灾,等等。这些“巫毒娃娃”通常还要与相应的咒语、物件等结合使用,才能够承载更多的主观愿望并增强使用者的意志力。“巫毒娃娃”简洁的造型、丰富的色彩表现、深刻的亲和力等为人们所接受喜爱,而颇具仪式感的“整蛊游戏”则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活动。这种文化蕴涵转变下的偶型艺术,使古老的蛊惑之物逐渐成为公众活动的载体,并不断增强着游戏娱乐性质,更具有了广泛的文化基础。

因此,偶型不仅是巫术师手中的施法道具,也可以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玩具。不仅小规格的偶型艺术品作为玩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大规格偶型也在世界各地的集体祭祀、礼仪等活动中承袭与延续,如意大利每年一度的维亚雷吉欧(Viareggio)嘉年华活动的盛大游行,就是对“巨型人偶型”创意设计与制作水平的展示、竞赛与评奖活动;而西班牙法雅节(Las Fallas)焚烧的法雅人偶型的活动,则显然是由原始蛊惑、驱除恶灵仪式演变而成的一种现代游戏活动。

3.民俗概念转变为品牌范畴

如上所述,区别于俑的我国传统偶型艺术是以人作为表现的主体内容,并用各种材料制作成型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样式,诸如泥人、石人、木人、布人、面人、糖人等都是偶型的具体形态。这些偶型的应用指向多种多样,有的被用于生活环境装饰(室内外空间砖、木、石雕刻的人与动物形象),有的被用于生活用品装饰(儿童衣、帽、鞋装饰的布堆、布艺等人与动物形象),有的被作为食品装饰(面人、糖人及相关的动物形象),有的则成为演绎故事情节的表演形象(木偶戏、手偶戏、影戏等)。这些传统偶型艺术均张扬着强烈的吉祥文化精神,体现着最朴素的生活意义和最原真的文化价值。然而,“民间手工”的价值界定,“民俗概念”的文化解读,加之其“刀耕火种”的加工手段与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限定了这些丰盈多彩的偶型艺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使绝大多数的利用仍仅限于民俗范畴。

反观发达的欧美市场,偶型艺术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文化意义,并从“神像”还原于“人貌”的游戏娱乐性,这既是玩偶产品出现与应用的坚实基础,也是偶型艺术由民俗之物转换为市场品牌和产品形象的重要契机。20世纪中期在美国诞生的芭比娃娃,是偶型艺术品成为市场品牌而走进千家万户的典型。现已五十多“岁”的芭比娃娃依然畅销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销量总值超过十多亿美元,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而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

走出民俗概念的偶型艺术品步人快速与良性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动物偶型的精细手工制作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小巧玩具与巨大偶型并存,既强化了偶型艺术的表现力,又拓宽了偶型艺术品的应用领域。不仅个性化的偶型玩具产品市场巨大,而且服务于品牌形象的偶型、POP情景偶型、立体广告偶型等形式的偶型艺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如迪斯尼系列的米老鼠创造了神奇的品牌形象,世博会的吉祥物向人们展现着全新的艺术概念,欧洲杯的“巨型球员”,麦当劳的“麦当劳叔叔”,米其林的“轮胎人”及诸多的品牌代言偶型等,都是对偶型艺术独立品格的认同与升华。

三、偶型艺术的文化创造

1.科技介入于产业化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偶型早期都是以泥、纸、蜡、布、稻草等材料为主的简单手工艺制品。从17世纪开始,有许多人不断地研究“自动偶人”的设计与制作问题。1934年,波兰的超现实艺术家汉斯・贝勒门(Hans Baylor man,1902-)尝试制作以球体装置为关节的人形偶型获得成功,以此为基础诞生于德国的球体关节人形偶型BJD(Ball-jointed doll),实现了手工艺偶型向工业制造的技术转变。日本较早地从欧洲学习并掌握了球形关节偶型的制作原理,从1998年起进一步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和价格较低廉的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材料,改变了人形偶型手工艺制作价格高昂问题。VOLKS公司的sD(SuperDollfie)球体关节偶型被广泛应用。韩国紧随其后,自2003年以来也出现了许多制作球体关节偶型的厂家。美国玩具制造商TY公司运用SD技术将现任总统奥巴马夫妇做成了自动偶型。球体关节偶型还频繁地出现于许多影视作品当中,为传统的偶型动画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如日本动画影片《攻壳机动队》、韩国恐怖片《人形师》等都是以球体关节偶型作为演绎故事的主角。

在商品市场化的今天,BJD或是SD球体关节偶型的吸引力绝不仅仅是令人着迷的外表和活动自如的身体,而是偶型作为被人创造出来的“另一个自我”的客观存在,作为心理寄托和情感载体的原始功能在球体关节与弹性树脂材料的包裹下获得了延伸。很多收藏者称自己的偶型为“孩子”,给偶型做服装、道具和布景,拍摄照片在网上交流,或在聚会上展出,并希望这些偶型如另一个隐藏着的真实的自己相伴成长。由此可见,偶型在科技介入于产业化发展的当下,在人们的心理和意识中已不再是简单的闲暇娱乐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

偶型艺术品不断精致化并形成固定玩家市场,发展出特定的文化理念,是材料革命、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从巫毒娃娃、芭比娃娃到茜莉亚宝宝,从凯蒂猫、布里克小熊到大嘴猴或是球体关节偶型,都是庞大的创意团队不断进行完善偶型形象、改进偶型着装、丰富偶型道具的共同作业,是一个上下游产品共济互赢的巨大文化产业链。

2.文化扩充于市场化运营

偶型艺术品迅速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与市场化运营的成果,也是偶型文化解读在抛弃概念消极内涵、增强积极内容基础上文化创造的成功。拥有着芭比娃娃的美泰公司不断拓展芭比娃娃的经营理念与文化价值,力图将小女孩的成长梦想转化为成熟女性奢侈消费的现实。副总裁理查德・迪克森声称:“要把芭比打造成跨越各个年龄层生活方式的品牌,永远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她无聊或是没有创意”;“芭比娃娃是一种生活方式。妈妈可以带着女儿一起来这里修指甲,小姑娘们能在这里学会照料自己。”偶型营销者们秉承这样的理念成就了芭比先于其他品牌的经营神话。在市场化运营环境下,他们不断扩充偶型外延,丰富偶型文化,利用品牌优势创造客户需求,实现多层次的产品开发,注重设计紧跟时代步伐,使原本简单的芭比偶型同时占据儿童玩具与收藏市场,既拥有着丰富的各种产品延伸,又时刻满足着时代审美需求,总能令人耳目一新。在已建成的芭比中心,消费者可以和众多芭比们合影留念,设计心中的芭比服饰,参加芭比时装秀,选购最新款式的芭比服饰与品牌文具,更能在芭比主题餐厅一边品味芭比风格的黑白马赛克地板、粉嫩沙发卡座,一边享受芭比气质的冰品、饮料。在这样一个以偶型为核心的主题体验区内,消费者步人其中,如同跳人童年洋娃娃的记忆,真实感受着时尚新潮带来的“芭比快乐”。

作为时尚代表的芭比偶型,以互动、参与、体验为主题,以扩展目标人群与消费市场为动机,不断深化偶型的延展,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利用潜移默化的文化扩充实现了生机无限的市场化运营。

3.创意呈现于个性化拓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带来了偶型艺术个性化发展契机。在偶型艺术的创作中,设计者的自我主张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被集中地表现为差异化的形象展示。许多新奇独特的偶型形象逐渐为人们所追求和认知,有学者称之为创意类偶型。创意类偶型一般通过在设计中融入独特的艺术形象、文化内核和有趣的背景故事来提升偶型的创意附加值,突出偶型设计中的另类想法和艺术文化,展现自由、开放的精神。这类拥有着良好前景和广阔市场的创意偶型在业界也被称为“设计师玩偶”(Designer Toys),这是从搪胶玩偶发展过来的。受流行文化的影响,设计师玩偶远离了传统以幼稚、功能为主导的方向,转而向增值与潮流方向靠拢,目标客户锁定追求个性的新潮人士。以“大头小孩”作品著称的日本现代艺术家奈良美智在2008年推出了深受喜爱的“梦游娃娃”,其市场一路飙升成为创意收藏界内的经典。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意类偶型品牌TOY2R,是香港设计师蔡汉成(Raymond Choy)由自己的爱好及成长经历开发而来的,其QEE系列偶型以个性化的成人形象挺进偶型艺术市场,并吸引了索尼、星巴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的跨界合作。上海田子坊的“喜豆豆”和“福豆豆”瓷娃寓意“喜到福到”,形象区别于欧美、日本的人偶,被“传说”为中国5000年东方文明最美好祝福的化身,并被赋予了“只要彼此信任,靠着亲情和友爱,就可能帮助大家实现共同的梦想”的精神信念。顾客可以在白色瓷娃娃身上反复创作、任意图画并购买回家,也可留下联系方式与作品合影,待他人选购。这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创意类偶型在符合消费者展示个性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自我认知的精神旨趣。

对于偶型艺术而言,个性化既体现于现代偶型注重个性特征的外表,也体现于大众在审美趣味上对个性张扬、品位独特偶型的追求。作为现代时尚的创意类偶型,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绝不亚于芭比、泰迪等收藏观赏偶型或注重操作把玩的球体关节偶型。具有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的偶型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并传达着多重的文化思潮与设计理念。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消费者能够体会到偶型所代表的文化思潮的深层内涵,产生共鸣并追随其后,所消费的不仅是偶型的独特外形,更有符合个人性格与主观意念的思想价值。设计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生活、人性、社会的不同看法去创作,在符合大众精神需求、以个性化为品牌、以创意吸引消费市场的发展进程中,偶型艺术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拓展。

四、结语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秦陵兵马俑虽然是封建集权统治下的遗存,有着其鲜明的政治背景,但同时它也是中国最古老、最广泛、最质朴的劳动民众的智慧结晶。丰富的立体人物、动物、马车及文献和图片资料都是我国古老艺术形式的典范,也可以说它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陶文化”的代表作,所以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作为造型艺术作品的典型性上,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第一,对人物的关注和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兵马俑的创作者,力求完全再现秦国军队的风采,人物表情动态及衣冠细节模拟真人,形态各异,头部重点突出,人物个性明显。兵俑面形轮廓有方圆长宽窄多种,发式或挽或冠,眼眉分为粗细长短平弯斜竖多种,胡须更是上翘下撇,或八字短须或满鬓络腮,嘴也有张有抿不一而足。另外它还有规律的针对不同的人物对象进行适当的彩绘,丰富了人物造型的视觉识别功能。第二,对生活的体验和再现很深刻。数量众多的兵马俑主要以战斗中军阵的形式排列在一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给观者以强烈的共鸣震撼和感染力。富有变化和针对性的人物造型使兵佣的性格特征同人物的身份相符。同样陶制战马佣形体也接近生活原型,比例匀称,造型洗练,概括有度,轮廓优美,充分体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事实。第三,在造像中科学的程序和比较准确的解剖知识的运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为后来的传统立体造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参考。兵马俑的头部和身体大多是分开塑造的,特别是人物的面部形象都是根据真人逐一精心捏塑而成。无论是人还是车马都具有写实的特征,细节刻画精微细致,灵活自然。

2秦陵兵马俑的文化寓意

首先,秦始皇陵兵马俑既是现代考古科学的百科全书,还是墓葬建筑的典型代表。它直接影响了封建统治者的思维观念,并且在军事组织及作战方面为现代考古工作者了解研究“秦王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遗存资料。其次,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在造型艺术范畴上的丰碑形象。也可以说它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陶文化”的代表作,是一种“土与火”的神奇结合,这种早期劳动人民对自然的亲近,奠定了早期造型艺术成熟的坚实基础,这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方向的影响正在与时俱进的体现出来,以它为代表的陶文化和造型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借鉴参照价值。给我们的精神文化注入了自信的元素,为我们走向更高的艺术顶峰提供了足够高而广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立体音符,不断地奏响高亢乐章。再次,在现代生活中,秦陵兵马俑还扮演着诸如中国的名片,世界的奇迹等角色。让现代人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老先民的生活,它生动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揭示了秦王朝的习俗、礼仪、军事、政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秦陵兵马俑在旅游文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资源价值作用。总之,秦陵兵马俑的艺术奇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深刻反映和揭示了东方文明的特色与特征。两千多年的辉煌成就,无论是对掌握政治文化导向的统治阶级,还是对普通民众的被统治阶级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那种潜在而自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延续千年,贯通古今!

3秦陵兵马俑对现代造型艺术的意义

秦陵兵马俑作为一个立体记忆的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与时俱进的审视它的文化意义及艺术价值。在审美的同时对它进行科学的艺术判定。另外,最新的考古信息显示,秦陵是一个没有彻底完成的墓葬工程,也就是说它的传奇与神秘是伴随“秦王朝”的兴衰,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精髓的精神丰碑。一件现代艺术作品的造型,让观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是不容易的,它是一个有秩序的必然过程,绝非偶然。共鸣是审美者的情感与审美对象的契合、一致、相通,是美感的一种表现形态,是积极审美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艺术作品能为观者接受的前提。起先我们需要通过视觉感性认知这道门槛,进而在理性思维的深刻分析取舍印证之后,得出对这件作品的基本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共鸣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毕竟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共鸣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对象的性质,还取决于对象对观者的刺激强度和次数,以及特殊审美个体的心境、情绪、素质、认识以及审美经验和观点,而积极审美的心理活动却是一个反复筛选、倾向潮流、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复杂过程中“写意精神”的重要性、必然性可窥探一斑,它决定了一个积极审美过程能否达到共鸣的广度与深度,对现代艺术造型的任何门类都不例外。新文化的发展动向引导着大众积极审美心理激增,设计作为视觉传媒艺术的孪生体,它不仅直观影响到我们的视觉识别系统,还潜意识的干预到我们的心理暗示。秦陵兵马俑对华夏文明的代表性作用,正好使大众对以它为载体的设计作品过目不忘,近而对该设计对象的探究欲提升筹码。一个成熟的、完美的形式不仅在视觉上给观者以舒适、兴奋、诱惑等。而且在短暂的瞬间就给观者继续探索这件设计作品提供一种可能和机会,是能否跨入一个有潜在价值的积极审美过程最为关键的一步。

4结语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两汉时期的雕塑艺术主要集中在陵墓美术的范畴之内,其中最为典型的有霍去病石刻、杨家湾兵马俑、汉阳陵兵马俑、徐州狮子山兵马俑等。这时期的雕塑有着一个共同的艺术形式,而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对艺术审美的一种非写实性的具象表达。这种非写实性的具象表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整体造型中追求气韵生动的象征性和意象性的审美特点追求气韵生动的象征性、意象性是构成非写实性具象表达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传统雕塑艺术中审美精神的主要追求。象征性的表达是艺术表现形式及目的,这时期人们更多利用雕塑的形式来传达对死者的告慰之情和对神灵信念的理解,同时又通过这种方式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审美的情感,雕塑造型中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和内在的力量感。从兵马俑到陵墓石刻,所有的造型艺术都以象征性入手,追求大气沉雄的意象表达,以其重复的美学特征来象征气吞万里的气象,以期达到镜像现实生活的特点,以圆雕和浮雕及线刻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来表达汉代所特有的非写实性表达的意象美学。

(二)“随遇而安”的整体具象而局部写实的特点整体具象而局部写实是从两汉时期开始延续下来的一种传统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源于雕塑的象征性,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强烈的“点到为止”“随遇而安”的特点,对细节的变化不做过多的考究,有很强的随意性,后人往往又觉得这是一种情趣。整体的具象往往根据需要而任意选择表现形式,如汉阳陵兵马俑以及杨家湾兵马俑的共同特点就是人物的头部高度写实而身体只是做了简单的结构处理,对结构和解剖不做细致的描绘,把细腻性和写实性用绘画的特点来代替。虽然能从单个俑的造型中分辨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只是对人物形体的概括,同真正的解剖结构相差太远;虽然整体上符合比例,但也只是符合视觉上的比例,绝非是按照人的真正比例和结构,同写实有很大差距。这种形象是轮廓式的“像”,而绝非写实风格体系中生理解剖的“像”,是象征性的、意象的表现,并非是真正写实性的。

(三)“做人不如做动物”形体之上的差异性在雕塑造型中对人和动物的形体处理,对人物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对动物的表现,流露出在形体之上自我矛盾的差异性。无论石刻还是各种俑的造型,先民们对动物的塑造投入了更多的热情,使动物的表现更加生动形象,这一点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的一种表达。而相对于动物的塑造,人物雕塑显得粗糙而缺乏生动性,流露出人们对自我的认识缺乏一种严谨的态度,表现出艺术对人体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与心理。如杨家湾兵马俑中的人物造型,只是通过模拟对象来象征现实生活,尽管为了避免雷同对人物形象做了区别性的刻画,但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刻画,对于结构的组成、形体的组合与穿插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塑造,但是同一坑中的马俑却不同,进行了形体与结构的处理,加进去制作者对马的理解和思考,形体上方圆并用,运用“弧线”和“S”形线来强调动感,更好地解决了形体的穿插关系,并且在对解剖和结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减少不必要的光影效果对整体影像的分割,使单个形体塑造充满着浑厚的感觉,动静结合,整体上达到一种气势上的追求。兵马俑的这种处理手法迅速扩展到所有动物造型的身上,造型的形体感越发强烈,语言上进行绘塑结合,线与雕刻相结合,并且这种形式与语言也在地上石刻的造型上运用,逐渐成熟,最终形成传统石刻的非写实性的表现语言。

(四)“做人重面子”及“察颜观色”的特点“重面子”是指在整个人物雕塑的塑造上往往只注重面部的刻画;而“察颜观色”是指用绘画的特性来弥补雕塑的不足,尤其是对色彩的需要。从写实的风格来看,雕塑的写实性在某种程度上被色彩代替,与其说雕塑和现实之间的“像”,倒不如说是绘画色彩和对象的接近,是色彩的写实。“重面子”而轻身体,在脸的表现上比较细腻,往往不重视身体的表现,完全是为了需要才象征性地处理一下,对解剖和结构不做深刻的处理,只是表现出轮廓影像中的基本结构和比例关系,追求整体气势而突出个性特点,如西汉杨家湾兵马俑中将军俑的表现手法就是如此,微微隆起的“将军肚”配以略显盛气张扬的面部表情,腹部与面部相比较,腹部往往是象征性地传达其存在的观念,而面部的表现反倒显得谨慎,在处理上通常略为细致写实,发型、胡须和其他形象特征都表现得非常细致,配以接近客观真实对象的彩绘,为制作兵马俑的再现现实目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形成了两汉时期特有的风格。

(五)现实性与单一性的对象表达表现的对象有着强烈现实性,缺乏丰富多彩的表现内容,既没有出现神像也没有出现希腊式的人体,目的极其单纯,就是镜像生活。虽然其中也有一些神话题材及通俗信仰的题材,墓葬雕塑几乎完全是对现实生活的镜像,所有的雕塑没有出现对神像的崇拜,也没有出现对人体的描写,这也是非写实性表达中非常明显的特征,从某种角度上显露出对神的敬畏和无知及对人自身的认识缺少一种自信的精神。尽管墓葬总体上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满足先民们的通俗信仰,雕塑与壁画等充满着神话迷离的色彩,表达了先民们幻想着死者在另一个镜像的世界中得到永生的观念,但是在雕塑的造型中始终没有出现对于各种神像的表现,而把对神的理解与表达交给了两汉时期的文学和绘画,神性的表达只是斑驳的几点,并不是雕塑艺术的主要任务,反映生活镜像现实才是终极目的没,因此对物质上的满足最终成了最急切的表现形式。

二、形成非写实性表达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到两汉时期形成了非写实性表达的形式和语言,这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条件来看,两汉时期尚不具备走向写实的条件,因为写实雕塑的产生是需要哲学观念、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长期积累而产生的,这种非写实性的表达是复杂的社会哲学对审美取向的制约,以及人们生活中自我约束、自我表达的一种结果。往往有何种社会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何种艺术形态。非写实性的表达是复杂的社会哲学及人们自我约束、自我表达的一种结果。

首先,秦汉时期哲学观念对雕塑非写实性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雕塑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美的需求或者为了人们欣赏。出现雕塑造型艺术往往不是单纯为了创作而产生的作品,而是以功能性为目的,满足通俗信仰上的需要。包括各种明器或者陪葬器在内的雕塑造型艺术品,单纯为了观赏性的作品几乎就不存在,因此好看与否已经不是主要的,而是附加到其制作过程中去的次要的意义。雕塑的制作完全是按照墓葬的礼仪观念和阴阳观念来进行,包括造型和着色。“在汉代社会的通俗信仰,包括阴阳五行观念、神仙方术、谶纬观念。在汉人日常生活领域所有方面,这些因素以其潜在的力量,规范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汉人的造型活动和审美观念也具有深刻的导向、规范和调节的促成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汉代造型艺术的面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放弃了纯粹的美的形式,连绘色也并非是因为美,而是各种礼仪及通俗信仰的需要,长此以往,在功能信仰的观念上慢慢揉进了一些审美的单纯性,在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开始讲究造型的生动性和视觉美感,逐渐形成了一种非写实性的表现语言。其次,整个社会审美取向对雕塑造型艺术的引导和制约,使雕塑的制作从一开始就用中国绘画中的随意性代替了解剖学的严谨性,追求绘画中的审美气质而放弃了一些解剖学中的几何、数学、对称等审美原则。

再次,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其审美的制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耕社会,日常生活中关注最多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最多的是对自然生活的理解和愿望,而缺少对人自身的肯定。人们在审美表达时总是去和自身的现状相吻合,总是和自身所受的某种情形相背离,表达自己对不能达到的某种目的的向往,表达自己的理想,这种愿望在艺术作品上往往显露无遗。最后,人不能充分认识自我,缺少自信与激情。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两汉时期雕塑的创作缺少一个出现人体艺术所需要的特有的环境和开放的气氛,这个条件虽然并非是主要的,但却是不能忽视的。伦理道德观往往是艺术家的枷锁,艺术作品往往只能表现一些没有地位的和远远不可能触及安全的角色,如乐舞俑、奴隶,以及一些动物等,虽然是人物但绝非是人体形式的人物,都是以着装等形式出现的。通俗信仰和禁欲主义导致汉代雕塑缺少人体表现形式。因此也就造就了先民们对动物的生动表现。无论从空间形体还是从人性伦理上,对动物的表现远远要比对人的表现要轻松许多。而对动物的表达永远都是自由的,因此,两汉时期雕塑艺术中的动物造型生动而充满活力。

三、非写实性表达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概括与归纳

观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功能之一。造型艺术同样需要认真观察,继而通过概括和归纳才能完成。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主张去掉绘画中的情节性,提升绘画的表现力,从而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绘画的形式主义。他的“把自然还原为圆柱、圆锥与球体的三种基本形状”的认识,影响了立体主义的诞生,促成抽象艺术的发展。立体主义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迈向抽象艺术的步履,并且直接导致了抽象画两大流派(热抽象和冷抽象)的诞生。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从而诞生世界上第一幅架上抽象画。荷兰艺术家彼埃•蒙德里安1911年在巴黎接受了立体派的绘画观念,并且把立体派演化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几何抽象画。蒙德里安认为,造型艺术表现为两种倾向——写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前者是我们的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这种审美情感是被自然和生活的外表形象唤起的。后者是一种色彩、形和空间的抽象表现,它是通过一种更抽象的手段表现出来的,而且常常是几何状的形和空间,其目的是创造一种新的真实。

(二)简化的内涵

在一种相对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物体使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时,便是简化。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造型艺术的主要灵感来源,怎样用绘画的语言去描绘大自然是造型艺术家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蒙德里安通过他的绘画,剥离自然这个外在的形式,使受众感受到艺术应该和自然分开。蒙德里安逐渐把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这一切都为了鼓吹一种极端抽象的精神,宣扬艺术应该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

(三)整体意识

整体观察的能力是绘画的基本能力。整体性是抽象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国当代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说:“整体具有一种属性是各部分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所没有的,而部分的某些性质或属性也可能被来自整体的约束所抑制。”整体性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绘画的整个学习和实践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绘画是对客观形象和事物的描述,画面中的每一笔和每个结构都要围绕整体进行,局部必须统一在整体中。如大家熟悉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罗丹开始雕塑的时候是有手的,而且美丽逼真,但与整体不和谐,只好去掉。著名的雕塑维纳斯虽然是断臂的,但是雕塑整体呈现优美的S型曲线,坚硬的大理石下似乎有血管在跳动,有皮肤在呼吸,给人以细腻的质感和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是为了维护艺术的和谐而放弃生活合理性的做法。

二、结语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元素表现

在19世纪,对资产阶级自由派趣味及习俗的反动,引发现代主义的出现,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功能性,以极简主义风格为特征,追求设计的高度民主化和设计的社会工程性,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事实上现代主义者在造型元素和表现上是致力于一种非个人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代表工业社会特征的新设计。

之后随着设计者的增多,造型元素也在不断的过滤与提炼。在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不是孤立地建立在统一的视觉特征上,尽管它已表现出独特的外貌特征如:以机械化代替手工绘制和不对称取代对称的构图,红黑相间的条纹和无衬线的哥特式字体等。现代主义的造型的表现具有革命性、是激进的,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追求一种无差别的至上主义,而达到一种理想状态的民主;这是一种通过形式上的民主达到思想上的民主的努力,现代主义这种社会工程式的努力在战后经济逐步恢复中变得更加理性、现实和商业化,这在荷兰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探索上显得更加明显,包括包豪斯的探索成就,其对造型形式的贡献远远大于对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设计的探索。在包豪斯学院里,伊顿、康定斯基都是教导学生单项或综合的研究造型的基本元素,伊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了造型形式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他教学生分门别类或综合地研究形——点、线、面、体(方、三角、圆),色彩,明暗、质地的特征中找出规律而加以应用。

尔后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也致力于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造型元素和表现的设计探索,并发展出高效率、次序化极强的系统设计。在设计教育中注重对造型元素的表现技巧的研究以及各种理论的培训与教育。从它的基础课程设置上也可以看出,其基础课程有视觉方法学、符号理论、传达技法与技术等等。总的来说设计造型元素和表现脱不开包豪斯教学的影子。

包豪斯学院是设计教育的发源地,乌尔姆设计学院则是包豪斯学院的继承和发展;对发生在20世纪的设计造型元素和表现的梳理和对传统的借鉴和发展,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笔者从对20世纪设计师作品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的考察来看,可以大致归纳现代主义的具象造型元素与表现有:

(1900-1909):有意味的字迹、儿童故事、人格化的图案、政治的辩论、面部对称、划分方格、客观的简约、扁平的人、玩具书籍、长腿的幻想。

(1910—1919):网格、古典的男人体、表现主义的真实、催眠的迷宫、我责问、混乱的原则、隐喻的铅字、欢呼方形(用格子坐标纸写字母)、你是野兽(非人化的反面宣传画)、几何原则、条纹和角。

(1920—1929):圆形和三角形、铅字字母(字母按图画构图,逻辑的安排在一起)、红色叠印、应用圣象的概念、系统的排列(将各种差异很大的字体进行杂乱的排版,成为新的系统等级)。封面女郎和男子(沿袭海报风格,通过形象激发一个主题,或对杂志、艺术家的风格进行区别)、未来主义的幻想(通常借用机器人的形象,设置在摩天大楼的背景上)、手的表现(拳头、敬礼、抓取表现性动作激起人们愤怒、强权、渴望、绝望、效忠、抵制等情感)、封面艺术。

(1930—1939):扭曲夸张的肖像、邮票设计、对角线的应用、报纸上叠印大字标、日历设计英雄概念的头、新闻摄影、平涂色彩的海报。

(1940—1949):三维字母图案、唱片包装设计、带手套的手、拳头、现代的书籍设计、正负人形、象征化、文字编排中白色的妙用、扉页。

(1950—1959):螺帽与螺钉、杂志(扎切、外折页、插页、线装)、字体图画的视觉妙语和讽刺、字母O的变形、阐释性的绘图文字,抽象形状的视觉辨认、圆中圆、象征符号、制版时飞舞的文字、棱镜的色彩、情绪化的动作(赋予静止的物象以生命,产生明显的张力)。

(1960—1969):原始的尖叫、风格各异的字体、排列有内部障碍的字母形式,刺激视觉神经、标语、图画性的叙述、放射性的微粒、流动的图案、脸部、漫画板、超现实的摄影。

事实上,从以上70年的设计思潮中可以看出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是以绝对的次序组织造型元素来创作,其元素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1.形式是联合的、封闭的

2.是带有目的的。

3.是有意识的。

4.是有秩序的。

5.是对具体的艺术对象来完成作品。

6.是有距离感。

7.是有选择的。

8.是形而上学的。

9.具有确定性。

10.整齐、统一,纯粹的。

70年代后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命,设计开始转向对多样化的个体存在的关注。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人对市场的不同需求瓦解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从而兴起后现代设计思潮,后现代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再次反思和重新思考、设计家在对现代主义的造型元素和表现批判反思提出了一些新的批判观点和方法,如当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guesDerrida)他认为所有即定的界限,概念,范畴,制度都应该,他的批判方法是:“从某个理论当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解剖、批判、分析、通过自我意识再确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识。”这种解构思想在西方设计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引发造型元素和表现的变革,比方说在后现代设计中运用了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多悬念、空白、错乱等游戏性表现语言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等等。

造型元素和表现于是在后现代时期发生很大变化,造型世界的元素家族被无限扩大化,对造型元素的盘点,有助于理清思路。故将元素归纳为:(1)人,社会人(带有身份标志)、自然人;(2)物,人造物、自然物;(3)环境,人的活动空间与物的活动场所;(4)文字和图片,人的意识的视觉形态。(5)视频、听觉形态

从后现代的话语中以及再次阅读设计思潮演变的世界著名设计作品中可以归纳后现代设计的具像造型元素和表现主要有:

(1971—1979):导航图的简化、书籍设计、图形评注、选择封面专题来表现自身的特色,直接说明个性设计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将物体变形为字母,或将字母转化为物体,以及创造隐喻的字母。象原始的尖叫一样喊叫或低语。书籍变成其他物体的容器或隐喻—其中包括人体后背,雪茄烟盒,门或窗。切分字母,然后重组他们,使其在交流中具有几分无个性特征、不正规的外形。拼贴和蒙太奇使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创造出非真实的可视环境。

(1980—1989)三角形的构图,改变中心轴对称的变更。以青年人为题材,用于青年人文化交流的设计代码,这种代码包含着体现直接关怀(如政治、性)或捕捉时代风格的视觉观念。用符号和标记代替字母组成单词—还有形状的创意—和早期儿童字谜游戏一样。将动物的某些特征转化为人形即拟人化。含情脉脉的眼睛。突破书页限制,向外扩展、将一些简单的单词大写,每一个单独成立;动态叠印(印在图象上的文字和印在图下方的解说词类似。)物体摄影(可以是拼贴画、剪辑、人物、图象方式静物和单词,字母的组合。)

(1990—现在)剪辑与碎片、作为隐喻的块状文本:宽的和窄的纵列文本,歪曲和糟蹋、设计字母、重复的空中书写、视觉化的音乐、个性化的鸡爪字、加入新奇成分的书籍设计、新媒体的高度互动性。

从后来的这些造型元素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时期的造型元素和表现同样反对元叙述,如艺术风格上反对阐释,主张挪用:“把大众的‘文本’错误地放置到一个不宜的‘环境’里去,达到‘情景错置’。”造型元素概念进一步扩大化。在科技的进步发展的大潮流中,现代主义的“联合、封闭、整齐、统一”的特征,已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后现代设计成为新宠,它是对现代主义法则的的超越,继承和发展设计元素和方法,基于笔者的观点,可以大致总结造型元素的方法有以下:

(1)解构:对即定的概念、范畴等的批判和发展

(2)错乱:将传统的元素肢解打散、组合。

(3)残缺:故意将元素破损,强调不完整状态。

(4)变异:将几个不同的后不相干的元素排列在一起。

(5)失重:将元素倾倒、扭曲、弯转等。

(6)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的元素布置方法,视反常为正常。

(7)挪用,把元素置入新的语境;

(8)反讽、搞笑:对事态而非物态的挪用;

(9)元素变形:对物象进行变形处理

(10)原形分解:将原来的元素进行解体和打散

(11)释义附加,用语言进行的挪用

(12)多义化、(13)歧义化、

(14)变态化、(14)情景化、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冰雪雕塑是大学校园中是高校校园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雕塑艺术具有很多做勇敢,如:加强审美教育、利于校园文化气氛的形成、加快文化之间的沟通,具体表现如下:

1.引导作用

雕塑艺术能够满足师生们感官和感觉上的追求,它作为一种存在于校园文化中的内涵丰富的立体艺术形式,通过视觉上的影响对校园空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师生的心灵追求和思想追求做出了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也会得到更好的塑造,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2.文化沟通作用与亲近感

师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受到雕塑艺术独特魅力的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都会得到促进。

3.审美教育功能

性格的培养和塑造以及陶冶作用就是所谓的审美教育功能。好的冰雪雕塑是激发学生进取精神和凝聚力量的基本,是大学文化的有形的物质载体,可以在无言中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和陶冶,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得到升华。校园软实力的物化是通过冰雪雕塑来表现的,它能够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和装饰,利于校园学习气氛的营造,提升了校园品位,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内涵。

二、校园冰雪雕塑作品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1.设计原则

(1)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设计最理想的理念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已有的环境为基础,根据地形地貌并且按照该地生长的绿色植被,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植物色彩配合,提升作品的美观度,这也是高校校园的冰雪雕塑设计中必备的,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给人以没的享受。

(2)人性化原则

雕塑和人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现代校园之中的冰雪雕塑的重中之重,所以冰雪雕塑也不仅仅只有观赏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会受到地域、文化、时间、文化的影响,他们可以穿越国界让人们进行过跨越时空和实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的形成能够让人们对学校的历史还有作者情怀的感知更加深刻,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还能引发思考,陶冶情操。

(3)整体性原则

为了让雕塑作品和空间、地域、人文以及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就要实现校园冰雪雕塑在设计时与校园环境中的建筑、山水以及植物等景观元素之间的对应和结合。同样的,对环境问题和历史文化等问题的重视是校园冰雪雕塑设计的时代的反映。

(4)空间性原则

就空间来讲,校园冰雪的雕塑使用的都是公共的空间,就导致了空间的有限性,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它的范围比之公共空间还要小上许多,所以在雕塑数量的尺度上更需要注意。在主题、尺度、手法的选择是设计艺术雕塑时最要注意的,要完美地和环境相协调。

(5)文化性原则

冰雪雕塑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它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尽善尽美地体现出这一大学的民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科技先进文化。

(6)创新性原则

不断地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是现代冰雪雕塑设计的精髓,它学习了以往的设计精华,还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扬弃,新成果的现代的具有创新性的冰雪雕塑,这样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和思想成果的提高。运用了“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方法,对此进行创新,使校园环境更有美感。

2.设计方法

(1)设计调研

受众心理审美、校园文化和环境、行为方式等都是调研的主要内容,在更加细致的方面还包括了雕塑的位置、主题、形状的选择,以及处理细节等等。点烟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利于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

(2)题材选择

大学校园冰雪雕塑的题材选择主要依靠相关的地域文化、科技文化、历史文化、世界文化、传统文化这些方面着眼,选择如图形雕塑、人物雕塑、内涵丰富的实物雕塑、自然雕塑等为原型,对校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体现。

(3)位置选择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是选择雕塑位置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雕塑的空间朝向和视角方向,达到光影良好的效果。

(4)体量设计

作品的内涵完全可以通过雕塑的尺寸设计和体量来影响,相比于城市来讲,校园的空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大多数的校园雕塑尽量参考真人,达到尺度的统一,人和雕塑之间的距离也就缩小了,产生一种亲近感,让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小。

(5)造型设计

公众们都可以接受的形象是在校园雕塑设计时最主要的,也就体现出了造型在冰雪雕塑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运用夸张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常见物品扩大化,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也会随着超大尺度的雕塑的出现而提高。

(6)色彩设计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4篇

虚与实是一对矛盾,是艺术表现最基本的辩证美学概念。西方传统绘画重于“再现”,“表现”的是艺术家对客观外物作出的主观感受,是对生命意识的追问,而“再现”的自然实景胜过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照相技术。因此,在西方绘画作品表现中虚是手段,实才是目的。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表达逼真写实的空间形态是西方绘画处理虚实的主要要求。

二、西方油画造型中虚实表现

绘画之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影响虚实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光线的强弱、距离的远近、空气透明度的强弱等,是影响物象成像清晰与否的主要因素。油画造型中的虚实表现也有不同的个性语言。

(一)色彩鲜灰体现虚实色彩的鲜艳与灰的调和与对比在体现画面的虚实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的鲜艳与灰的对比最常见的就是背景虚反衬主体实。梵高的《向日葵》,形色虽不如真实世界但是所体现的审美意味和情感色彩却是现实中向日葵所无法表现和展示出来的。画面背景只是简单的两个色调,衬托出画面中处于正中间的向日葵,向日葵色彩鲜艳使背景自然而然地退在后面呈现“虚”的势态,这才诞世了独一无二的向日葵。由此可见,艺术作品鲜艳与灰的虚实关系,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审美情趣。

(二)变化肌理体现虚实肌理变化的代表人物就是伦勃朗。伦勃朗似乎更在意光线下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反射而带来的强烈质感。他对这一感受的重视使得他画面中的肌理不像委拉斯贵兹画面中的肌理那样隐约躲藏,而是直接被置出来,画面上所有的厚薄对比,色彩铺陈和笔触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一肌理的显现关系来紧密配合。在他早期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到他刻画的肖像脸部明显的肌理痕迹。这样类似皮肤纹理的半浮雕肌理相比较于真实的皮肤质感显得更加厚重,笔触随着脸部肌肉和皮肤纹理的走向而有序地安排。强烈的明暗对比下,暗部色调深重,质感却均匀平缓,没有亮部般的凸起,使画面的肌理富于变化和节奏,虚实协调而巧妙。笔下人物的每一个细节始终都是统一于整体的画面关系中,亮部凸起的肌理与暗部截然不同的质感加强了画面的虚实对比效果,也恰当地契合了人们对光线的自然认知度。

(三)边缘线处理体现虚实在很多画家的作品中,画面对象的虚实处理运用跳动的笔触,形成不确定的轮廓线,使物体对象与背景相融合相呼应的虚实效果。边缘线的虚实兼备特点当属杰出画家伦勃朗的人物画作品,较多的采用黑褐色或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人物的头部,沿着头部结构的起伏转折,边缘线逐渐从实过渡到虚,又从虚过渡到实。他夸张得运用轮廓的虚实对比,巧妙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前后空间关系,使人物头部在统一暗部背景下凸显出来,留下更丰富的刻画余地,朦胧、含蓄、细腻的边缘线变化让整个画面松紧有度,散发着特殊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伦勃朗的用光,卡拉瓦乔采用侧光,运用明暗对照画法,亮部不局限于人物的头部,进而夸大暗部与亮部的明度对比来强化光感,边缘线也就随着受光程度的不同而虚虚实实。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结合色彩和用笔力度,通过虚实对比巧妙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使作品更富有情节性。西方传统绘画自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高度成熟的视觉形式,对于虚实的关注更侧重于视觉上的虚实效果,如前景实后景虚,主要物象实次要物象虚,受光部实背光部较虚的对比来形成虚实的变化等等。西方绘画在侧重如此表达的同时,将这种主观的心理表述转到受客观物象限制之下的能动积极的创造中了。

三、虚实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实践

造型艺术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4-0088-02

潘公凯先生讲到“造型艺术”这个称谓,由于受到前苏联美术学院体制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美术界使用最多。其包括的范围主要是西方美术体系之下的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种类,大致与现在常用的“架上艺术”指涉的范围差不多。但不同时期的不同论述场合,往往将建筑也包括进来,以至于将中国画也纳入其中,范围宽泛。新世纪初,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中,沿用了“造型艺术”这个称谓,保留了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学科建制,而将中国画分离出来,成立了造型艺术学院和中国画学院,并且在造型艺术板块中增设了实验艺术专业。新世纪中央美术学院的造型艺术的概念,与西方通用的“纯艺术”概念相差无几。

本文之所以论述寺洼文化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也依照了潘公凯先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以下就是通过高足七连灯台的技艺性、文化性、超越性三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此文物造型艺术的灵魂。

一、高足七连灯台的发现和价值

1924年,一位瑞士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发现了寺洼文化中的高足七连灯台文物,现为收藏家王海东个人收藏。

在一些考古学者眼里,高足七连灯台文物价值体现的是公元前14~前11世纪时期关于彩陶的制作。但以目前来看主要价值体现在人与高足七连灯台的审美关系,它的灵魂之美是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二、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灵魂的价值体现

首先,从美术的特殊审美个性来分析高足七连灯台的审美价值。从外表看,高足七连灯台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它有很高的外形,具体有40×60厘米的体积,有七盏灯。从制作来看,是使用灰砂粗陶材料,表面磨光,表面多为红褐色,有褐色斑点,外形没有什么纹饰。在灯台的背面有附加的泥条堆纹,作曲线状,也具有寺洼文化陶的基本形式美感,体现出造型艺术的灵魂之一。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灵魂之美,也就是艺术概论中所讲的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高足七连灯台从出土至今,它就是研究此时期文物的中介和桥梁,也是研究此时期文物造型艺术灵魂所借助的物质媒介。比如说,没有此文物美丽动人的外形,和独特的造型艺术风格,也就无法窥探出当时人们的心灵。用泥塑成了仪葬的饰品,巧妙地塑造成七盏灯,展示给大众一种盼望的心灵。七盏微微有些差别的灯,体现出当时人工陶制业的发展。微妙的灯边有小小的花纹,更能展示出当时人们对审美意识的理解,也是当时艺术的一种发展演变。虽然外观看起来有些粗糙,但能体现出当时劳动人民的彩陶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就像王春雨所说:“艺术领导人们前进。”高足七连灯台的出现,就深深地体现了造型艺术的灵魂。通过众人对它的欣赏和评价,体现出高足七连灯台与大众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大众所需要欣赏的东西,它的出现、体形、制作都能体现出人类发展的灵魂,也是艺术工作者所要关注的地方。

再次,高足七连灯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中国画论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谈的也是画家需从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中获取双重的营养。高足七连灯台透露着葬礼上的庄严、理性和逻辑,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艺术作品却处处洋溢着动感,充满着新奇、对比和夸张,具有历史性,将作品形式的融合与当时艺术的平静和刻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足七连灯台展示了人类的艺术才华所能达到的新高度,以简单、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塑造成很好的葬礼艺术品,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形体动感理念。

高足七连灯台的紧凑和精巧之感,使文物的立体感很强,动感强烈。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体现出当时制作的工艺水平。这件作品中突出了两种艺术造型的灵魂:一是强壮又大,在当时的随葬品中占有绝对优势;二是惊恐,随着遗体绝望地摆脱世间,而被放入棺椁之中。这二者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从细节上看,突出了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效果。七盏灯各有不同的造型,灯台伸展,同灯头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陶器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现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很优美的。七盏灯各不相同的姿态构成运动的不同节奏,这是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的一个瞬间,是欲望的期待与满足即将实现,是迷狂与忙乱之中的瞬间凝滞。就像人一样很富有情绪感,使人如同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更能体现出当时艺术中运动多于前人的情感因素。他们的图像都异常鲜亮,线条清晰,内容简单大方,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感性的兴起。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传达一种关于人类本性的特殊感受,也即对我们自身的庄严信仰相联系的。”就像高足七连灯台不只是用于界定春秋时期葬礼的饰品,甚至不是用来界定我们之于地球的关键性,而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宣传人类的存在。高足七连灯台具有雄伟庄严的外形,经过精心的制作,融入而不是去控制周围的环境。用一些个性化的、独特的符号,来诠释当时一种非常私密而非公共的文化。作品没有宏扬,而是让我们近一步去探索。自然,我们用陶艺来造就文物,因为彩陶是我们追求永恒的一种艺术表达,也是造型艺术灵魂的体现。

最后,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灵魂具有独创性与首创性。艺术品的独创性是各个门类艺术的共同审美品格,也是一件艺术品的审美品格在美术与文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的部分,更是创作要求的严格性。高足七连灯台的独创性和首创性体现出其造型艺术的灵魂所在。

从艺术的角度观察,一方面,这件陪葬品呈现出悲剧的黑暗恐怖,当时富有人家欺压贫穷人家,制作出这么大的商陶,用来陪葬;另一方面,在暗中消减这种恐怖,将暗淡的绝望刺穿。如果当时那位穷人不愿意为富豪人家制作出如此之大的陪葬品,就会没有性命。高足七连灯台是临洮寺洼文化的典范和代表,文化积淀深厚。

高足七连灯台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它既强调精美,又夸张地设计其外形。在装饰题材上,它很简单,也很舒展。高足七连灯台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舒透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品,特别是灯台的形式和灯头的装饰性的新物品。它用不同的造型来构成物品中的精彩,使这件物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是寺洼文化中典型和稀少的文物。

三、关于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灵魂之汇总

首先,高足七连灯台原始的艺术造型体现给大众一种高雅的造型艺术价值。它精确的造型,每个小的布局揭示出一定的比例,当我们认识到这个比例是和谐的,我们就认为这件作品是美丽的。

其次,这件物品滋养了我们整个人类,因为它的造型价值如此完美。

最后,高足七连灯台出现在当下,就是它造型艺术体现的最佳时期,通过不断研究,流传到至今就是此物品的核心。

总而言之,高足七连灯台的造型艺术并不是简单的“中国彩陶文化符号”的拼凑,而是当时人们一种思想文化的折射。对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灵魂思考之一:发现者与被发现,不是造型艺术的问题,应从更加纯粹的角度欣赏艺术,发现它的艺术造型之美,而不是从政治、经济或军事的角度。中国彩陶艺术的地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目前重要的是从真正意义上加强对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研究。

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有着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这个文物的形象屡屡与某些文物形象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在高足七连灯台的七盏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是我们研究高足七连灯台造型艺术的根源。

高足七连灯台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我国研究几千年古文化的依据或参考,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封建王朝发展的见证,是彩陶史上永恒的里程碑,更为后来的彩陶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公凯.造型艺术的意义[J].美术研究,2011,(1).

[2]王春雨.艺术领导人们前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宏建,袁宝林编.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