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

新媒体研究论文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部开发;新闻媒体;社会角色;职能

大众传播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推动作用是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来实现的,谁善于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谁就可以在社会进步事业中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世纪之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的历史进程。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有力工具的大众传媒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成了我们的社会和媒体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闻传媒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首先要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笔者认为,媒体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中所应该扮演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宣传员或者记录员,而是需要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多重角色。本文试图对媒体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应扮演的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先进观念的倡导者,开发决策的参与者,信息资源的服务者,有序开发的监督者和未来历史的记录者的角色身份进行如下分析论述。

一、党的政策的宣传者

在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整合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党和政府通过大众传媒宣传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使全体人民领会中央精神,掌握中央部署,共同去实践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媒体在西部大开发宣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既要热情又要冷静。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刚起步的阶段,各媒体对此给以了热切的关注,纷纷增设各种特刊、栏目、专题和宣传版面,加大了宣传力度,形成了宣传的规模和声势,造就了宣传西部大开发的舆论强势,为创造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良好舆论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宣传西部大开发,媒体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单凭一腔政治热情伴随我们瞎折腾的教训必须记取。热情必须与科学结合,才能避免走过去所走过的弯路。应该说,冷静、科学、实事求是地宣传西部与激励西部大开发的热情和信心并不矛盾。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和实质,认真领会和掌握有关的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性的头脑进行冷静分析,理清思路。在宣传中一定要防止急功近利,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一哄而上,急于求成,不能搞虚报浮夸,信口开河。对于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包括值得吸取的教训都要认真总结,思考,以使我们更加聪明起来。新闻媒体只有通过冷静思考,深入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地搞好西部开发的宣传工作,才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要防止片面性,力求准确、全面。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前一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若干不足。新闻报道中也出现了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有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中过多地注重中央对西部的优惠政策和来自东部的支援以及外商投资,而忽略宣传西部地区自己的开发方略和西部人的奋斗精神;有些媒体注重了西部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利用资源优势的报道,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报道;有些媒体注重了对经济发展,加快西部人脱贫致富步伐的报道,而忽略了在西部也同样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报道;还有些媒体对西部的报道一个时期全是政策好、资源优、人心齐,仿佛西部是一块风水宝地,兴旺发达唾手可得,只看到优势方面,没有看到劣势方面,而另一个时期,又满目皆是发展难题和不利条件,难以见到亮色。西部新闻宣传中的这种简单化、片面化报道模式,不是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就是使人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看不到西部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或者让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忘了长远发展目标。这都会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来负面的后果,必须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我们在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准确地理解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实质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地评价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看到在一定条件下优势和劣势还会相互转化。新闻媒体的宣传不能只注重要优惠政策,不注重自力更生和政策的配套实施和服务,更不能助长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生态建设,忽视可持续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错误做法。特别是要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促使西部经济和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要实在,忌空泛。在西部大开发的宣传中,媒体还要注意受众接受传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作好宣传工作。我们以往的新闻宣传报道很容易进入崇“上”崇“大”崇“空”的习惯性误区。所谓崇“上”,就是西部新闻报道反映领导多,反映群众少,上面灌输的多,下面想知道的少;所谓崇“大”,就是讲西部大开发上大工程、大项目、大活动多,介绍各地、各单位搞好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做法和事例少;所谓崇“空”,就是讲西部大开发的意义、道理多,而深入具体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实际行动、典型经验少。这样的宣传往往流于空泛,群众不爱看、不爱听,也无法学,无法用,也就难以收到实效。

对此,要使宣传真正切实有效,我们的媒体和记者就必须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时刻关注群众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困难和疑惑,针对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工作上的疑点难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的工作,善于寻找与群众生活最贴近的结合点去宣传西部大开发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从西部基层单位、广大干部群众中去采集鲜活、典型的事实材料,生动、及时地宣传西部人的精神风采和业绩,把宣传典型同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使报道的典型不但可敬,而且可信、可亲、可学。记者在深入调研中,还要注意各地、各部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创造、新经验,并且同样要十分关注工作中出现的盲点、问题和教训,通过传媒的报道,及时介绍、宣传好的经验,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工作的教训,使西部大开发的宣传工作真正有实效地展开。

二、先进观念的倡导者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社会最直接、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传播工具,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提供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传递着一定的思想、观念,促成特定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事物、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规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自然经济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的发育明显较东部地区落后多年,人们的观念深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简单化、盲目性、封闭性、趋同性的色彩,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这样,对西部干部群众进行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科学规划新观念的输入,就成了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西部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目前情况下媒体倡导新观念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冲破政策开发、政治开发的老思路,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开发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讲中央的战略决策就是讲依靠党的政策完成政治任务。但是,我们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过去那种单靠政治觉悟,单靠政策扶持求发展是行不通的,要改变西部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因此,对西部干部群众进行市场经济观念传输,引导人们逐渐养成尊重并遵循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客观经济规律的习惯和意识就成为媒体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比如,宣传吸引西部以外地区企业到西部投资,加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讲政治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要讲经济效益原则,精明的企业家讲:我要挣钱,有钱挣我才会来。近年来西部不少地方提出的“以市场换投资”、“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引资口号就是很好的思路。新闻报道只有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帮助西部干部群众树立合乎经济规律的观念,才能真正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投资环境。

二是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倡导走积极创新之路的开发观。“等、靠、要”思想是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落后观念,一讲西部大开发就想等优惠的政策,划拨的资金,外地的支援。不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等、靠、要”同样是行不通的。其实,“等、靠、要”思想的核心就是因循守旧,消极依赖。这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害的陈腐观念,它制约了西部人施展聪明才智,压抑了西部人的积极创新精神,不利于走出一条有西部特色的开发之路。对此,媒体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注重奋斗精神,创新思想的传导,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和挖掘群众中出现的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倡导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并予以大力宣传。使“以创新促发展,靠奋斗求发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page_break]

三是防止盲目冒进的无序开发,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开发观。头脑发热,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最后招致经济建设的严重损失,这是我们在过去时代有过的教训,教训也使我们聪明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的新闻媒体有责任引导干部和群众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开发观。我们是需要展示西部大开发的灿烂前景和良好机遇,是需要激发西部人不满现状,寻求富裕之路的热望和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奋发努力,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但是,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现实条件。我们的宣传报道不能满足于仅仅展现西部的各种优势,还要深入分析这些优势,在现在,在将来这些优势各自会发挥怎样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准备上什么项目,还要看这一项目是否为市场所需?何时为市场所需?我们要重视发展高效、高质型经济,从世界经济、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重视西部地区之间、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互补,发展具有真正经济效益的特色产品。制定出有序发展的规划,使我们作出的开发决策更为科学。

四是避免急功近利的掠夺性开发,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新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是关系子孙后代幸福的事业,也是在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在西部大开发中,吸纳世界先进的科技经济成果,重视西部开发与国际发展潮流接轨,加速西部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西部大开发不能再走简单的资源性开发,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已经成为主流社会的共识。新的形势要求西部大开发要有新的发展观,媒体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讲明依赖有限资源,急功近利搞开发的严重危害,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在保护好生态、水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建设,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民、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观念。

三、开发决策的参与者

西部大开发是深刻影响西部人民和全中国各族人民未来生活的大事业。人民群众对开发决策的积极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使然,同时,民众参与决策也才能真正调动起广大群众投身西部开发的积极性。而公众参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实现的,大众传媒为决策的制定集思广益,为决策的推行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对决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信息反馈,其作用贯穿于整个决策运作的全过程。具体来说,新闻媒体在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当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决策的制定进言献策,提供决策机构和社会各界沟通的通道。一段时间以来,大众传媒在为西部开发献计献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有的组织专家、学者访谈,有的专门组织召开研讨会,有的通过开设各种新专栏,新节目,新版面对社会各界发表的开发思路以及开发对策、举措等进行报道。这些有益的报道不仅宣传了大开发,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发表自己看法的讲坛和机会,向决策机构提供了来自社会各方对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呼唤和凝聚起了众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政府解决了不少在制定开发决策中出现的盲点和遇到的问题,起到了群言群策,集思广益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使开发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二是为决策的推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正确决策的产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正确决策的推行同样离不开大众传媒所给予的有力的舆论支持。正是新闻传媒对西部大开发的大量报道,包括对中央精神的传播,对各地开发决策、措施的介绍,对开发实践中产生的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出现的教训失误的总结,才使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关于西部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具体工作部署深入到群众中,并及时解决了干部群众在开发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为开发决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为实施决策的效果提供信息反馈。开发决策的实施总要产生一定的效果,正确决策对西部开发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决策中的失误也会通过对社会造成的损失而暴露出来。媒体要及时向人们提供开发决策实施中的效果反馈,使公众,特别是决策机构真实、全面、准确地把握决策实施中的情况,以加强其正面效果,修正其负面影响,并从而优化,调整下一步的决策,如此不断往复,前行,使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运作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信息资源的服务者

信息服务本来就是媒体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近年来,我国许多新闻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也纷纷对新闻传播的实际效用和为公众、为社会服务的水平给予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关注。新闻信息传播为公众服务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媒体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向公众提供与开发有关的各种信息服务。新闻媒体在西部大开发中不只是一个宣传员,还要当好服务员。为开发大西部建立广阔的信息平台。这里,要特别注重新闻信息为西部开发、为公众服务的贴近性,实用性。要深入实际,多了解群众,多接触投资者,看看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他们对中央和地方西部开发的具体政策哪些方面最为关注,最想了解?对西部投资环境的哪些方面最为关心,最感兴趣?对改变西部面貌哪些方面最为迫切,最想知晓?等等。只有把信息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才能真正有助于西部大开发。

二是为内引外联铺路、搭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部大开发要求打破地区封锁,发展横向联合,使东部地区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营销优势同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也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出发点。西部大开发单靠西部当然不够,还需要吸引国外及西部以外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参与,需要努力促成东西部地区的合作。对此,媒体有责任为促进横向联合牵线搭桥,当好内引外联的搭桥者,为西部大开发服好务。我们也可喜地看到,一些媒体专门为此开辟了专栏,增设了服务类节目,积极为商家、厂家,国内外的企业家及时传递西部的优势项目,政策投放以及有关的投资环境信息,及时报道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种商机,为吸引外部的开发商来西部参与开发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五、有序开发的监督者

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负面问题,对各级政府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加以揭示,开展批评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新闻监督具有及时性、公开性、广泛性、典型性特点,它把工作中、社会上个人或单位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迅速、公开地加以批评曝光,并借助传媒广泛传播,很快形成社会舆论,使不法行为、不良现象成为众矢之的,使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错误及时得以纠正,这是一般的群众来信、来访,甚至党纪国法处分也难以达到的。新闻监督虽不具有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的强制性措施,但它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道德舆论攻势,使那些“不怕上告,就怕见报”的坏人坏事无处藏身,从而辅助其他强制性手段有效地遏制社会不良现象的蔓延。另外,新闻舆论监督还可以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督促有关部门改进工作,纠正失误,调整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当然需要媒体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有效武器,规范、保证和促使开发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具体来说,西部大开发中的舆论监督主要是对掌握权力的国家公务人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其次,是对各级政府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再次,是对社会各单位、个人活动的监督。其目的是批评、揭露社会上各种影响西部大开发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西部开发的社会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

六、未来历史的记录者

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机遇,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报道关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用各种新闻手段及时记录下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事件,真实而全面地报道、反映这一伟大的实践,成为未来历史的记录者。作为历史进程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新闻史官,新闻媒体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不辜负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呢?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西部大开发对于全社会,对于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有很多是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的东西,这对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就新闻事业来说,新世纪的我国新闻业已经从传统的以报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成长,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扩大了新闻的报道领域,丰富了新闻的表现手段。给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方法乃至报道风格都带来了冲击,新闻手法日益丰富,新闻技术手段也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才干,打开新视野,才能较快地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二,戒除浮躁,深入基层,报道西部人鲜活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记录好西部开发这个重大的历史进程,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浮在面上做做表面文章。而要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花大力气。要深入群众,注意透过轰轰烈烈的表面造势现象,关注各地开发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人物,对这些新的现象和问题还要加以冷静而理性的分析思考,并将其深入地而不是表浅地,真实地而不是虚幻地,鲜活地而不是陈旧地展示出来。一方面让全国和全世界受众通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切实了解西部大开发的现状、进展和碰到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历史留下一份真实的、有价值的西部大开发记录。

第三,善于发现、捕捉有特点的历史镜头,留下精品。开发大西部,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如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为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展开了一幅崭新的历史画卷。如何在这幅画卷上留下精彩的篇章,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照搬模式,人云亦云,决不是好的选择。而只有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之中,透过开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现,捕捉那些有特点,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和画面,并充分、深入、真实而生动地加以表现,才能作出真正的新闻精品,留下西部大开发最为精彩的历史镜头。

参考文献: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徐光春.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J].新闻战线,2000(10).

陈力丹.关于西部大开发宣传的几个问题[J].新闻界,2000(4).

陆彩荣.为西发展当好舆论先行——西部大开发中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00(4).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信息社会;新闻观念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即众多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服务的方式上趋于一致。这为我们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实践基础,因为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形成,也就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本质特征得到了凸显。

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分析,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浪网搜索引擎的资料,中国网络新闻媒体总量为5959家,其中包括一家新闻网站不同频道的单独登录,但是根据一家新闻单位出版多种媒体出版物的做法,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家新闻网站的不同频道是不同的媒体(见表1)。

虽然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媒体门类庞杂、数量众多,并且良莠不齐,还有很多登录的新闻网站处于“死亡”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研究——我们将选择真正有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分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媒体模式进行研究。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地方性、全国性分类,还可以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分类。但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所以本文采用将网络新闻媒体分为传统新闻媒体举办、商业实体举办两类。本来产权并不能决定新闻媒体的本质差别,但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网站无新闻采访权,只能够全文采用传统新闻单位的新闻,并不得进行编辑(删改)①,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产权差别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差别:新闻采访编辑权,即所谓的原创新闻权利。而这样的差别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极有意义。

“专题/热点新闻”包括: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3)中美撞机事件(11)反腐倡廉/大案要案(10)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41)揭批“”(24)申办2008年奥运会(24)

“出版”包括:出版信息(14)出版社(654)

资料来源:新浪首页〉探索首页〉新闻媒体searchsinacomcn/search_dir/nm/2001/6/11

依据这样的思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细分为如下类别:(见表2)

在这些种类的网络新闻媒体中间,真正有影响力的是有独立新闻系统的由传统新闻媒体举办的网络新闻媒体和大型商业网络新闻媒体。它们信息量大,新闻持续稳定快速,在网民中已经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因而访问数量大。依据传统新闻媒体本质研究中往往采用有巨大影响的媒体为实践基础的惯例,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媒体中亦将以这些有巨大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实践起点。鉴于网络新闻媒体众多,本文具体以表2所列出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蓝本。

①这类网络新闻媒体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版本的电子化版本,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没有什么意义,故不列为本文研究对象。

②③这类网络新闻媒体影响小,新闻量小、更新缓慢,并且大多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所以本文不列为研究对象。

这些网络新闻媒体的详细情况如下:

中国主要网络新闻媒体详情一览表

频道:以网站首页设置的频道、栏目名称为准

新闻搜索:指新闻搜索引擎

滚动新闻:指以滚动的方式更新新闻的板块

相关新闻列表:指每一条新闻的详细内容页相关新闻的列表

新闻排行:指依据网页点击数排列的访问最多的新闻

新闻专题集纳:指对重要题材设立专题,将众多的新闻信息汇集到一起

新闻调查讨论:指点击答案或简单回答的新闻调查、每条新闻在页末设有入口的讨论区

新闻图片:图片新闻报道

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动画新闻报道方式

直播:指对重大题材进行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即时直播

通过表3(见下页)相关项目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相互比较的一个详细情况。关于“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的设置,笔者是在充分浏览9家网络新闻媒体内容的基础上,并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设立的。当然,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设置本身是值得探讨的,这种探讨与对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其探讨的过程就是认识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过程。

10项变量中,趋同率最高的依次是图片新闻、新闻搜索、相关新闻列表、滚动新闻、新闻调查和新闻讨论,趋同率较低的是新闻排行、直播和多媒体。其中多媒体和直播虽然不是网络新闻媒体常规性的新闻方式,但是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播放过多媒体新闻、直播过新闻。比如新浪网播放过2002年中美撞机事件的视频节目,人民网在2000年两会报道中采用了即时连续的文字和图片报道方式进行直播。由于视频节目技术的特殊性限制、直播节目本身的选择性,使该两项的常规趋同率较低,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具有代表性。

9家网络新闻媒体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的趋同勾勒出了网络新闻媒体现阶段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此我们也可以探讨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page_break]

①A代指Audio音频。

②R代指Realplay视频播放。

③F代指Flas。

④⑤多媒体和直播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有过,此处只列出每天都有的多媒体播放、常规性的直播。

⑥⑦该两项在新华网上只有项目名称,没有实际内容。

二、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涉及到社会性的根本转变、新闻观念的转变并决定网络外在特征的核心特征。从上文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模式背后的核心特征:1.新闻搜索是为了受众快速准确地获得新闻,这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阅读方式是天壤之别。传统媒体是依据传者有什么新闻就什么新闻,受众及时阅读或收看,表现为新闻的及时消费。而建立在搜索引擎基础上的网络新闻媒体是受众需要什么新闻就依据搜索命令提供新闻,受众的新闻消费则是根据自身需要的时间来进行,不是及时消费;2.网络新闻媒体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基础是大量(不仅数量巨大,还形态多样)新闻的汇集,这必须是远远大于传统新闻媒体信息量的极度丰富性,并且它是以网络数据库这样的技术为基础的;3.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同样是为“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思路服务的,通过列出相关新闻、汇聚专题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更多满足的可能性,并具有拓展受众需要从而扩大受众利益的可能性;4.新闻排行、新闻调查和讨论一方面使传者获知受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意义的是使受众个体通过参与调查和讨论获知社会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意见,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体现在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解围绕一条新闻形成的舆论比了解一条新闻本身更有价值;5.滚动新闻、直播则承续了传统媒体即时阅读新闻的方式,但在时效性上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这些特征使网络新闻媒体超出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模式,更加类似于信息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②信息咨询服务与网络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信息咨询服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解决某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它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最新的新闻,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及相关的多种信息;而所有的这些信息受众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全部获得,表现出接受的巨大灵活性。

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而不仅仅是新闻的机构。此处“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于信息咨询的多种信息,有区别于传统新闻媒体强调“新鲜”的新闻(网络新闻媒体没有对“明日黄花”的鄙弃);“服务”既区别于信息咨询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仅仅最新新闻(网络新闻媒体的搜索引擎使“废旧报纸”的说法失去意义)。(见表4)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形成有社会的根源,也有对于新闻观念的影响,还通过一些外在特征表现出来。

1.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基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社会中,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表现为厂房、设备、原料等因素决定了生产的过程,其技术基础是蒸气化、电气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在生产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以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而不断增长,直到电脑、网络技术成熟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超过了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工业社会也就转变为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首先是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其次是信息的快速传播,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应用。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利用并不是主观愿望能够达到的,特别是应用的效率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为基础。比如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工业尚未充分发展,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尚未充分释放,那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获取的丰富快捷的管理信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没有效益。由此,我国很多企业的电脑网络主要成了职工进行网上娱乐的工具因而成了网络扫盲的工具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我国在总体上离信息社会尚有距离,本文对生产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也持谨慎态度,但是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文化艺术、公共领域和个人娱乐消费等)却有光明的前景。我国当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虽然资金底子薄,但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证明。非生产领域首先步入“信息社会”,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存在与发展的根源。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还必须为生产领域进入“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是人的认知能力的延伸,而网络新闻则是人的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人的认知能力的第一次延伸是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延伸的结果是近代新闻业产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当生产、生活向人的认知能力提出进一步延伸的要求的时候(信息咨询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延伸的需要),人的认知能力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开始第二次延伸,延伸的结果是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产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使人成了信息的寄生虫,这些虫只有在丰富的信息包围中、在高效率获取有用信息并高效率利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毫无疑问,网络新闻媒体使这些虫快乐了:新闻信息极大丰富,数量巨大,多种媒体一应俱全;搜索引擎、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新闻排行使高效率获取新闻信息成为可能,而这在传统新闻媒体中是不可想象的;滚动新闻、直播满足了高效率获知最新新闻信息的需要;电脑的强大处理能力满足了高效率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目前还停留在copy和传送上,将来必然有大的发展);新闻调查和讨论、新闻排行在获知公众舆论从而为个体提供公众信息参考方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利用效率。

2.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观念:新闻向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

由于信息社会塑造了人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和传者的新闻观念相应发生了变化。

(1)新闻软化、泛化

我国近年来先后兴起的晚报、都市报、专业报,以及电视中大量服务、娱乐节目,都说明了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一项由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l新闻服务华盛顿局主持的对美国16家主要新闻媒体1977—1997年的6,020个新闻报道进行的研究显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主题正在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和名人犯罪及丑闻,而离开政治和国际事务”。③这说明,传统新闻的精髓——以关心政治为荣耀的硬新闻正在淡化。淡化不是说减少或消亡,而是说别的类型的新闻信息在增多。显现在新闻媒体上,就是媒体的功能多样化,除了让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国际事务、制造引导舆论外,它还提供娱乐、信息、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媒体新闻报道的这种变化,当然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决定,它只能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使新闻的软化、泛化有更精彩的表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杜骏飞对网络新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网络新闻向人民展示的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高到一种泛信息的高度。就像我们在论述泛传播的原理时所描绘的那样,今天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并通过多元化甚至达到了实在化。它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受众对世界的外观下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讯息都确知无疑,这正是信息化社会能够赋予这个世界非常强大的实在的动力的重要原因。从媒体运作来说,有关新闻内容的服务工作(包括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都已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所谓的硬新闻上,而要把眼光投射更远,远至社会形态的各个侧面。在网络时代,你所看到的最令人称奇的传播画面是,多元化的新闻广泛涉及我们的教育、医疗、娱乐、商务……以及一切生活。④

新闻的软化、泛化使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在信息的种类上拓展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新闻也就转变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2)时效性观念的拓展

传统新闻观念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今天该发而没有发的新闻,等到明天就成了所谓的“明日黄花”,而永远不能编发。过期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废旧报纸”,播出过的广播电视新闻更像逝去的清风不可追寻。但是网络新闻媒体似乎永远只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没有边际,一切过时的新闻都不擦去,新的新闻一个劲地往上添加。于是,“明日黄花”依旧在这份报纸上。由于只有一份,也就没有所谓的废旧报纸。

但这又不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不讲究传统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恰恰相反,在绝对快速的时效性方面它有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被杜骏飞誉为“全时性”:

(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一个独特的优势,被我们称之为“全时性”,今日网络新闻也往往被视之为“全时新闻报道”。⑤

滚动新闻板块、新闻的及时更新使网络新闻媒体的全时性传播得到生动实现。

这样,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观念在传统新闻观念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一方面要求新的“新闻”传递更快(即时传播);另一方面旧的“新闻”又不失去意义。

(3)受众利用新闻的方式发生转变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并不特地界定自己是在看新闻、还是在使用新闻,是单纯接受信息、还是在全方位地生活。⑥总之,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是自由、轻松、随意的。在时间上,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没有时间限制,不像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定时、持续收看,比如报纸就必须每天阅读,电视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收看才能了解一个主题的发展过程。而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他方便、想去看的时间登录网站,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时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更有意义)可以了解到此前该主题发展的详尽过程;在利用新闻的动机上,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完全的自利,可以随心所欲,看不看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形成传与受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人民网也不拒绝刊登名模内衣秀的照片,就是放下了《人民日报》高高在上的党中央机关报的架子,以平等、自由的传受关系争取受众。在传者与受众两个主体的关系上,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新闻信息,并且自主地形成对于新闻信息的判断,而不再是被传者“灌输”和支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增强,因为既破除了对媒体的迷信和依赖,又有很多途径可以对其真实性权威性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比较其他信息源的信息、搜索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参与讨论、发送E-mail求证等。

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方式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受众新闻观念的变化。

(4)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削弱,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商业网络新闻媒体没有新闻原创(采访、删改)的权利,但是仍然生机蓬勃。很多人就对新浪网靠“粘”新闻而获得极高访问数表示不满和疑惑。其实,撇开原创新闻的旧框框,我们就会发现令人不满和疑惑的事实下面的规律:原创新闻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或许并不重要,而“粘”的水平倒很可能对网络新闻媒体至关重要。

正是这一点揭开了环绕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各种面纱,露出真实的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成为网络新闻媒体的生命。曾经被报纸视为生命的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失去其独特的重要性,退居次要地位(不是不重要,只是退到了第二位)。

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要、受众高效率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的程度。信息社会使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在量上大大突破,大量的需求使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黯然失色,而大量“粘”在一起的新闻信息以其“大量”而熠熠生辉。当然,“粘”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它是极需要水平、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的一项复杂工程。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问题也就是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新闻信息的汇编质量,网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并对很多专题信息进行集纳;为了提高检索质量,很多网络新闻媒体不惜花费巨资开发高效搜索引擎,使受众检索更加全面、快速、准确,以期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个性化的汇编和检索服务,如订阅相关新闻邮件。但是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展尚不充分,这可能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比如娱乐、商务、招聘网站,登录进入个性化页面的服务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图书馆系统的个性化检索也有一定发展。相信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会出现根据访问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新闻信息的动态网站,以及个性化的新闻信息的检索服务。

新浪网在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中占尽先机,正是源于它那长长的相关新闻列表、详尽的相关信息以及那准确、丰富又便于阅读的检索结果。而人民网、新华网在早期是不保留“过时”新闻的,也不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和相关信息,检索功能极弱。不过,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一批网络新闻媒体很快在新闻汇编和检索方面迎头赶上。(见表5)

3.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是由其核心特征决定的。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信息社会是其社会性的根源,它还与新闻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相联系,并受信息技术的支持得以实现。(见表6)

1995、1996年网络新闻媒体在中国发展以来,国内关于网络新闻媒体外在特征的描述已经相当丰富,故本文不再作详尽的论述。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

②陆笑:《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特点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4期。

③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22-02

文学理论课程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其本身的理性色彩和逻辑性,又使得以感性见长的中文系学生理解起来颇费力气。鉴于此,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急需改革,以适应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的教学要求。

一、文学与文学理论面临的危机

首先,文学的危机。文学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已然陷入了危机,甚而有学者直接宣称文学死了。认为经济、政治、技术全球化的力量和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体的发展,正使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死亡。的确,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印刷文学曾是其中一种主要途径的过往的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当下,在全世界,不论是好是坏,越来越多扮演这一文学角色的,变成了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甚而至于有的情况下,人们去阅读书籍,仅仅因为他们先看了已然由文学改编成的电影、电视。虽然印刷的书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时代正在日益取代它。这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文学的危机已然出现。

其次,文学理论的危机。面对社会转型后新的媒体环境,文学理论面临着诸多危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我们生活其中,说陌生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离惯于生活于书斋中的我们太远,我们未曾遭遇过、经历过。文学理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鲜活的社会生活,是作家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文学作品。而当下的文学理论显而易见无法驾驭这些,它只是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文艺理论学者的自我与陶醉,既不能对转型后的社会生活予以回答,也不能对转型后的文学实践予以评判,文艺理论陷入深深的危机中。

二、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当下,不仅文学与文学理论面临着危机,文艺理论的教学亦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困境。

(一)理论教学脱离实际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它只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不重视已经改变了新一代的感知经验和方式的新媒体环境。目前的学生大多依靠新媒体虚拟经验成长起来,他们的阅读习惯、感知方式和趣味取向很多是由新媒体环境塑造的,音乐、图片、影像、草根新闻、游戏升级、穿越小说等,是新一代新媒体公民的兴趣所在。在这种环境下,仅仅强调理论教学的传统性、理论性,而不与新媒体技术的嫁接是不行的,需要把两者充分融合在一起。

(二)重视教学的理论性,忽视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课程内容极为丰富复杂、逻辑性与思辨性突出,许多理论内容与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吃力,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只把学生当做一个不相关的客体,无视他们的情感存在,无视他们是有自己理解力的独立个体。其实,文学理论教学应该力求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关注他们的兴趣,关心他们未来的生存。这样看来,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的改革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分析或教学法的革新上,缺少整体性和立体性的改革思维。如果不考虑新媒体环境因素对于学生感知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任何单一维度的教学法都是不会产生真正的实践效果的。

最后,重视专业教学,忽视就业选择。传统文学理论教学只关注是否正确地传递了理论信息与内涵,不关注学生在未来毕业之后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传统教学的评判标准就是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就行,实际上,一个学生未来更长的路是走出校门该怎么生存的问题,这才是人生第一要务。所以,文艺理论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适应社会相关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无论学生毕业后考研究生、公务员,担任中学教师、文秘,还是做个自由,都需要把就业的需求和日常的理论教学相结合。目前看来,我们日常的文学理论教学缺乏的正是这些。

三、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验中存在问题,问题中蕴涵契机。我们应该清楚经验中的问题,并根据新媒体环境这一根本现实因素展开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的当下性、价值性、自由性和功用性,决定了文艺学实践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性、自由性和新的趣味感知能力,引导其自主地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现实,并保持应有反思意识和批判力。文艺理论教学要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文艺学教学与当下社会现实、文学现实及大学生的学习现实结合起来,相互融通,合理统一。

(一)注重文学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下性

文学理论要密切关注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消费实际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学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媒体环境对于学生感知方式和趣味取向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理论的活力在于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理论的确是死的东西,但是,它必须脱离死的、僵化的刻板概念,成为一种指导文学活动与文学实践的工具,它必须也必然与当下的社会问题紧密相连,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话语体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克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时时注意与当下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使之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实用理论。

(二)注重文学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语境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文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与思辨性,在概念、范畴、判断、推理、逻辑中生存,并不太注重历史感。而真正的理论都是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中的。今天,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也有自己特殊的语境。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一些非审美的服饰、家居、饮食、环境和广告等日常生活方式纳入到其视阈中,并带来了研究方法的转向,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研究尤其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等问题。开辟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是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必然选择。传统文艺学课程教学存在师生信息源不对称、价值坐标不统一、课堂内外的热点不同步、感性理性不协调等困境。文艺理论教学利用新媒体环境这一现实因素,坚持信息同源、热点统一和知识建构的感性化,使得理论的实践性与网络信息环境充分结合,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理论教学的新模式。

(三)打通学科之间的关联

文艺理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马克思说过,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的社会性决定其必然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所以,打通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势在必行。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阈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了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环境影响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范式,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文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成为了当务之急。融合体现在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是实践中的理论,实践是理论下的实践。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体现在课内与课外。融合是体现为学生实践与新媒体环境的契合,实践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实践,新媒体文学现实是理论实践视野中的现实。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同步化,开放的、多元的实践内容设计以及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发一套符合网络时代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整合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网络答疑辅导系统,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自学、交流、提问,从而实现理论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同步化。连接好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容量设计和课时比例分配。致力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块方式。使经过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块,不仅包含传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还包括邀请媒体负责人参加网络座谈会,邀请专家为学生分析文学现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现实中,并加强了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联、作家协会、文艺批评家、平面媒体等的联系。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扣紧时代的脉搏,把艰涩难懂的理论变成学生理解文学、把握生活的利器,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提供生存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美]希利斯・米勒;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童庆炳.文学理论前沿问题:当下文学理论的危机及其应对[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管理能力:提升

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民主参与性与全面渗透性,日益成为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平台,从而改变了公众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管理能力以及与民众沟通的艺术水平,以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当前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的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党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在担负起新闻宣传主力军的作用。然而,新媒体是双刃剑,利弊共存。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

(一)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发挥着“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权力监督员”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集中民智、汇聚民意。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渠道。”总理依据网络信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出批示。每年“两会”,网民都会以“我有问题问总理”等方式,共商国是、建言献策。

第二,传播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抢占这块舆论的新阵地。如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市的“千龙网”、湖南的“红网”等。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民间舆论常常在新媒体上进发出强大力量,形成很高的关注度、号召力。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受阻、拉萨烧暴力犯罪事件、汶川大地震,亿万网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其自发的爱国言论和行动,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评论:“中国互联网再次证明其主流地位,不是靠行政级别,而是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及对2亿多网民的影响力。”

第三,加强舆论监督,保障权力在法治环境下运行。如华南虎事件、抗震救灾中卫生厅干部打人事件等。今年下半年,人民网与中组部监督局合作,开设“12380网络举报中心”,收集群众举报官员腐败和不作为邮件,为反腐败开启一扇新窗口,提供一个新途径。

(二)新媒体给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带来的新挑战

新媒体以它独有的信息生成方式、传播方式,挑战传统的话语体系,改变了党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管理形成挑战。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网络和手机传言:“中国地震局警告,北京5月12日晚将出现二至六级地震。”这条假消息一度引发群众恐慌。尽管相关部门多次辟谣,也很难立即消除负面影响。领导干部遇到新媒体这一新事物后,面临着判断、决策、治理等一系列新课题,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如何科学而理性地面对新媒体,运用民主政治利器,占领舆论阵地,把握舆论导向,引导社会热点,化解社会矛盾等执政能力的考验。

第二,对党的执政地位形成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西方媒体也曾扬言:“互联网的出现使中国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要用互联网崩裂中国的长城”。什么功、、、等反动势力,在境外开办了反动中文网站;拉萨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把一张武警在影片中扮演僧侣的历史照片当作新闻照片,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在国外激起轩然大波。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上的影响与反影响、渗透与反渗透、攻击与反攻击将更加频繁。和敌对势力的斗争将长期而艰巨。我们一旦失语,就会丧失舆论的主导权,扭转劣势的难度将会成倍地增大,党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就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第三,对意识形态管理形成挑战。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已出现新的舆论形成、发展机制。在议程设置、引导舆论等方面,传统媒体正逐步让位于新媒体。网民对社会的真实印象、对公共权力的真实评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当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诉求不断积聚,在一定时间内突然进发,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可能会超过一个社会的承受能力。如何将激涌的民意控制在国家可以接受的程度上,在实现民意充分表达的同时,又避免因民意的过度表达而冲击政府权威、引发政治冲突,将考验领导干部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二、领导干部在新媒体条件下提高管理能力的对策

新媒体对领导对象环境的改变,源于信息技术的民主化提供了政治民主化的方式与途径,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与手段来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手段和途径,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一)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

领导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只有强化信息素质,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不断探索信息时代领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领导方式,才能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通过信息教育,领导干部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他自身学习和工作决策的意识、觉悟和心理等品质,可以称为“信息品质”。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两位一体构成了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尤其是担负着领导和管理责任的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推行,科学、民主、高效、公正、透明日益成为信息时代执政的最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执政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执政党职能的有效履行,有赖于适时、准确的信息。领导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决策者,只有强化信息素质,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不断探索信息时代领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领导方式,才能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领导干部信息素质培养,要通过参加专业教育和讲座教育来实现。专业教育是领导干部在学校教育培养的形式下,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起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的内容应当包括网络信息应用和管理方面的案例和知识,使领导干部的知识学习和工作实践自然地联系起来。讲座是领导干部信息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学习手段。通过经常化、制度化的信息教育讲座,领导干部可以及时了解世界信息应用前沿的最新成果,了解同行在应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具体应用方案,从而为加强和筹划所属单位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拓宽思路。所以,要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信息素质的继续教育,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让领导干部积极参加有关学习班、专业讲座、业务培训等。培养竞争意识和及时占有信息的能力,不是通过几节专业课程和几次概念讲座可以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平时要注意自我培养和学习。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参加远程网络教育,有效地配合自学。只有这样的学习培养,才能培养发现信息的敏感性,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精华,使领导干部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分析、判断、交流能力,拓宽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渠道。

(二)提高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

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体的关键。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其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处理和把握控制得不好,对正常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很容易造成冲击,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尤其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政治性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的稳定破坏极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真实信息渠道的把握控制能力,努力研究并提高网络时代引导舆论的思想水平、知识修养和相关技术。积极探索新条件下做好民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改进网络舆论宣传工作,正面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将网络互动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保证改革、发展大业健康有序进行。

(三)提高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

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包括探寻、理解、分析、表达各种信息和想法、把握互动关系的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就无法进人网络互动状态,更无法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在网络传播中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智慧可以存在于传输者和接受者两端。”因此,在网络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已经模糊化,因为它既包含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包含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且可以相互转化。领导干部具备了沟通与角色转换能力,在与民众的网络互动中既侧重于从党的执政角度考虑问题,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进行对话交流,既体现了网络言论的平等又容易掌握网络互动的主控权。在自觉勤奋的网络互动中吸收网络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四)提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能力。

针对新媒体中出现的汹涌民意,一些领导干部往往采取回避、拖延、捂盖、封堵等方式。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使自己陷于被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问题,直面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一是要对新媒体反映的民意、民权诉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真相。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三是要以新媒体的速度与新媒体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报告政府对于问题处理的意见、结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民众的激愤,铲除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土壤,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五)提高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能力。

新媒体表达的信息和舆论形成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它反映的是原生态的民众的声音,因而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了解新媒体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化解这些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可以避免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同时,及早了解新媒体舆情,还有利于政府抓住舆论引导的时间和机会,尽早地对新媒体舆沦进行引导。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应运用政府网站建立常态的政民互动协商机制。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这时候政府网站应该站出来,在第一时间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及时回应民意诉求,与公众进行充分地对话、交流与沟通,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六)提高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谣言;灾难谣言;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卡普费雷在《谣言》一书中认为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通过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虽然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限的,但还是能传递信息,树立或毁坏名声。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样没有消灭谣言,反而使谣言以更加专业化的方式进行传播。

近年来谣言借着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扩散。其影响力不再像先前的口语传播会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路径也更为复杂。显然身处新媒体时代的谣言比起前新媒体阶段的谣言来,危害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

一、灾难谣言的定义以及产生缘由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就开始系统研究谣言,对各种谣言及其对部队和国内民众士气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G.W.Allport和L.Postman认为,谣言是与当时事件相关的命题,在某些区域的人们之间以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但却缺乏相关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R.Knapp则认为,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W.Peterson和N,Gist定义谣言是一种在人民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国内学者胡钰则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上诉四种定义较为接近,都涉及到谣言与现实的事或人有关联,都是为了竭力使人信服。

灾难谣言作为谣言在灾难时期的一种形式,是针对灾民对于信息需求而产生的谣言,出现在地震、水旱等天灾人祸发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但它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灾难谣言的传播方式除了以往人际口头传播外,更加依赖于互联网络、手机等方式,在各个方面上都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增强趋势。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Allport列出了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卡普费雷指出,“谣言永恒的循环再现,证明它是一个深藏于集体意识中的解释系统,通过一个有利的时间而现实化的结果”。

面对灾难,民众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无能为力,会缺乏安全感,人心思危。即使社会各类组织开始行动救援,但迫于共同体的共同权利意识,民众内心的困惑没有在短时间内消失。灾难谣言正是抓住能够满足民众对于了解不明朗的情况、信息缺乏的高度渴望而产生的,它也能够让在民众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宣泄情感。

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滋生了大量灾难谣言,诸如“大地震的发生是因为触怒了神灵”等。尽管这些谣言在事后都被证明是无稽之谈。但对当时唐山震区一带还是引起了恐慌。

二、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传播特点

1传播渠道多元化

当互联网、手机媒体尚未勃兴之际,灾难谣言的传播通常依靠人际传播。由于人际传播的特点,传播效果与范围有所限制,主要局限于灾难发生地及其周边地区。如唐山大地震后,灾难谣言主要在其震区及周边一带传播,经过近1年的时候,才传播到其他地区。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传播途径主要分口头、互联网络、手机短信三种。除了人际传播外,传播渠道有:(1)通过网络BBS、留言板等进行群体传播。(2)通过电子邮件、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人际、群体、组织传播。(3)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了人际、群体传播。(4)若谣言在网络上成为热门的讨论议题时,可能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对象。当谣言经大众媒体披露后,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也会得知消息,使得影响的层面更为扩大。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在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中同时传播,渠道也从人际传播延伸至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呈现出多元化渠道传播趋势,传播范围更大,速度更快,危害与控制难度随之加大。

2传播效果最大化

随着灾难谣言传播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传播效果呈现出最大化。其一,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直接导致灾难谣言传播速度空前快速,以往较长的传递时间段极大地缩短。技术的保证让社会成员能在相近时间段内参与到同一事件中,增大了谣言传播的信源基数。唐山大地震后的部分谣言历经一年多才从周边地区扩散开,而汶川地震后,仅仅在几天时间内,大量灾难谣言通过各类媒介传递至各个地区,甚至于境外部分国家、地区都有所耳闻。第二,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大了人口的流动性,社会信息获知途径不再是费孝通笔下“乡土中国”中的长者口述信息的单向传递模式,社会成员间的社会联系复杂化。面对灾难,彼此会更积极地依靠各样的信息途径来进行联系,这样就导致谣言传播面较之以往更广泛。第三,同样因为通讯手段的发展,谣言内容没有了旧时口耳相传时以讹传讹的夸大化与变异性。这种高度的信息保真性使社会成员获取的信息内容也大致相同,从而间接地增加了谣言的可信性,加大了传播效果。

3传播目的多样化

灾难谣言传播的目的性呈现出多样化。(1)满足宣泄情感。在传播谣言过程中,传播者能够消除因灾难带来的无助、危机感等抑郁情感,体会到灾难涉及到了全体民众而非一个人。在灾难谣言传播过程中,能够宣泄人类面对自然灾难时所表现出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是其快速传播的目的之一;(2)满足信息渴望。灾难的发生导致的信息闭塞,加重了人们对所处环境的探知欲和危机感。灾难谣言往往涉及一些人们感情或地理上感到亲切、关心的人或事,而且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满足当时人们信息缺乏的求知欲。(3)娱乐。或许并非所有人都相信灾难谣言。但是这些谣言有趣的一面成为了这些人传播的目的。同样有一部分仅仅为了转发信息而传播这些谣言,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4)蛊惑人心。

灾难谣言传播目的的多样化加大了对谣言控制的难度。如果传播目的仅仅是前三类的话,谣言会因民众的兴趣减弱而在较短时间内遭到淘汰、消失。因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谣言传播则是需要防范的难点与重点。

4传播主体年轻化

新媒体时代灾难谣言呈现出传播主体趋于年轻化。首先,技术手段决定主体年轻化,年轻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其次,年轻人的生活与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紧密相连,网络生活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手机短信交流是最熟悉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最后,大多数灾难谣青的传播都是出现在年轻人集中的网上论坛、社区、QQ群等处。这些因素使得年轻人在灾难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成为传谣信谣,甚至制造谣言的主体。

5传播内容自我消亡化

正如卡普费雷所言“所有的谣言都是注定要消亡的”。谣言具有的一些娱乐性质能够吸引公众,但正如同新闻所具有时效性,谣言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时效周期。一旦公众获取了官方权威信息,失去了对谣言的兴趣,那么谣言将消失于大量的新闻信息量中。

为了能够引起民众的兴趣与好奇心,灾难谣言通常夸大其辞。一旦好奇心过去了,消退的兴趣就需要更多的刺激与夸张性来弥补。灾难谣言需要为一个小细节而夸大整个事实,这样反而导致了谣言不堪一击。

充满夸大性的灾难谣言过了时效性,一旦没有新的内容补充,其将自行消亡。

三、新媒体时代对灾难谣言的控制防范

灾难谣言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为我们研究如何控制防范提供了依据。

1政府主流媒体加大报道力度,加快报道时间。

首先,政府主流媒体应该重视报道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报道应该在灾难谣言传播之前,第一时间消除民众对于相关信息的需求。其次,主流媒体应该在民众关心的话题疑问上提供解惑答疑的功能。这样就减小了灾难谣言产生的空间。最后,主流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内容上应该更详尽,选取面更广泛,消除民众对于灾难认识的模糊性。根据G.w.Allport的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的公式。减小事件的模糊性将降低谣言产生的几率。

Web2,O时代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以往较高的入门门槛不复存在,人人都能在网络中信息,报道新闻。大量的灾难谣言正是通过网络这个渠道快速地传播,甚至部分门户网站成为了灾难谣言传播的阵地。网站编辑的把关人作用需要加强,不能片面地追求点击率而忽视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即时聊天工具与手机短信传播限于当前网络管理的局限性,对于谣言内容传播的管理方式和办法有待于日后网络管理法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3民众媒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谣言传播的主体,民众尤其部分年轻人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完善。在主流媒体官方信息之前,民众应该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甄别,在如今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年代,民众尤其年轻人应该拥有证伪谣言的意识。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媒介素养教育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论。我国“非典”和“汶川地震”两个典型事件对信息报道所产生的不同社会反响充分反映了在全社会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政府部门的媒介素养教育

传播就是管理,学会传播,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如果人为地阻碍信息流动,其结果往往会增加它的无序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引发社会问题。“非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报道这种重大的疫情,不等于疫情就不传播了,相反还造成了疫情和恐惧的同时蔓延。后期政府介入,进行公开报道后,人们在政府的动员下,才有序地开展防疫工作,并杜绝了流言蔓延。其实,维护百姓的知情权,及时报道突发性事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是政府应对非常时期工作重要的一环。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面对灾难性事件,政府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既要安置灾民、组织救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还要维护社会稳定和轶序。在这种非常情况下政府更需要通过权威信息来妥善处理和设法协调其与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系。

1.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正确处理好与新闻媒体的关系

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应该负责任的处理突发事故,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披露的信息可信度要高。政府部门是新闻媒体可靠的信息来源,新闻媒体是政府部门信息的渠道。政府部门要重视媒体在信息收集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提升自身的公信力。2003年“非典”流行的前半期,有关政府部门对疫情信息传播处理失当,直到一个月后才确立SARS危机的信息公开制度,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政府采取信息公开制度。面对灾难快速反应、积极有效救援,让国家形象、军队品质、民族意志等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深刻的报道出来,使政府的公倩力得到一次质的提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赢得世界的尊重。大多数突发事件“后果消极”,因此。主管部门以“容易引起恐慌”为由封锁新闻,“待原因查明后再报道”就可能错过报道的最佳时机甚至造成不良后果。事实上,从传播效果来讲,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危机公关,尽量快速、准确、全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树立服务公众的形象。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非常重要。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大众媒体及时危机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稳定人心。要主动研究各种可能威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提前制定应对的信息通报措施,建立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还要在保证内部信息畅通的同时,制定一个引导媒体面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的可行性战略,实现不同信息部门的协同和联动。

2.加强信息公开掌握信息流动的规律

汶川大地震发生正值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新闻报道信息公开度、透明度是前所未有的。事实证明,这样真实的再现并没有带来恐慌,相反它使公众更加深刻地知晓灾区同胞的痛苦,感受生命的意义与相守的重要。传播学研究证明,当大的灾难如地震突发时,除了及时抢救伤员和防范疫病流行、山洪暴发等次生自然灾害外,还得防止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等“社会次生灾害”。这是因为灾难发生时,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心理也必然遭到重创,一般民众由于对灾难发生的时问、地点、程度、影响、伤亡情况不甚了解,也颇为关注与猜测。这时,主流的社会传播系统如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信息渠道闭塞或人为地控制信息,那么非常态渠道传播的流言就会大行其道,加剧社会恐慌,诱发非常态社会的集合现象,造成骚乱、恐慌,甚至引发严重的事件。如2003年“非典”初期信息处理失当,流言四起,引起公众恐慌及对政府的不信任等,教训深刻。实践证明,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最有效地减少社会次生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稳定人心,安定局势,科学合理地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渡难关。

流言、谣言止于公开。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若不及时信息,通报情况,就会使人们对情况不明随意想象,使谣言的传播有空间,给媒体的炒作留空间。如果政府及时真实信息,这些想象、谣言、炒作都会没有空间。“非典”流行前期,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封闭,大众传播渠道关闭,使人际传播的渠道如口头传播、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甚至QQ聊天就肆意流行。流言的泛滥源于权威信息的匮乏导致不确定度无法消除,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在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不能获取,就会转向人际传播通道寻求答案。对于流肓的控制,普遍被认可的有效措施是,建立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最快速度地抢在流言前面最大化的公开信息,建立对流言的预警与防范机制。汶川地震的报道,信息公开程度前所未有,媒体谱写了感人肺腑的“灾难新闻”,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热诚,目睹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爱民情怀,如此大灾,没有流言盛行,也没有任何社会动荡。由此可见,信息公开更能维护社会稳定。“非典”时期流言曾经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而汶川地震。由于媒体公开、透明、及时报道,真相始终跑在前面,针对种种传言,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站及时信息,使公众及时准确地掌握真实信息,迅速消除了人们的恐慌情绪。稳定了人心。同时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得以快速提升,民众及时得到而且信任主流媒体的信息,对击破谣言、避免社会恐慌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高效完成职责,取得了全社会高度信任。

3.正确舆论引导是政府部门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突发事件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可以起到广泛的社会动员、社会组织功能,引导各阶层统一认识,明确应对危机面临的困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迅速集结力量,有效开展救助,形成有利于政府妥善、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化危机为转机的良好舆论氛围。

危机结束后,政府和媒体危机全程信息中,对危机的原因、背景以及应对的经验、教训等及时进行总结,告知公众,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危机规避和防范意识,降低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例如抗击“非典”期问,政府对SARS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的介绍,对公众所疑惑问题的及时解答,既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增强了抗击“非典”的信心。也为以后有效防治卫生疾病等起了重要作用。

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民众容易产生惊慌、恐惧的不安心理,媒体有责任通过具体的报道让民众重新认识现状。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于向社会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舆论形成中只是个材料供应者和意见反映者,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它更是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者。如汶川地震发生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报道了政府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的抗震救灾工作部署,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24小时滚动直播,激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许多媒体设置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所有关注此次灾情的民众提供最新的消息,一是为紧张进行的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二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动社会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后,作为社会管理机构的政府。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各方的信息汇总、梳理,通报事件的状况。分析事件发展的方向,这种认知的权威性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在突发事件中,政府迅速协调组织媒体报道口径,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形成主流社会舆论,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功能。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当年“非典”时期,当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卫生厅于2月11日召开新闻会时,主流媒体及时打开信息传播渠道,全面报道事态真像,谣言在短时间内消失,政府“广东备有百日盐半年粮”的权威信息后,市民宽心,市面抢购风立刻平息。

二、新闻媒体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灾难发生时,民众最想知道的还是现场一线的情况、听到灾区人民们最真实的声音。提高新闻媒体的媒介素养,可以迅速完善传媒运作机制,及时权威信息,杜绝流言的形成。在常态社会下,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舆论监督等。而在发生公共危机的非常时期,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则细化为预警、沟通、参与等等。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危机受害者及危机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的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及全方位的报道,对引导舆论、维系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防范、化解公共危机处在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1.明确媒体功能,认清媒体职责

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中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监视社会环境和适应社会环境等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指媒体时刻注视环境的变化,持续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信息,使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施拉姆曾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非典”前期。在最需要信息的时候,新闻媒体却保持着沉默,这是新闻媒体在传播中的失职。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协调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使之针对公共危机达成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共识。新闻媒体不仅要很好履行“社会雷达”的功能向人们及时准确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且要向公众释疑解惑,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作出负责任的分析、解释、评判,引导舆论,协调各方,使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媒体一系列的密集报道和动员组织,一方面,激发公众对受害者的同情心,缓解受害者心理上孤立无援的情绪和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为有效地解决危机奠定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另方面,公众注意力被高度集中在对政府的期望之中,政府把各种抗灾救灾的决策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行动,达到消除误解、共渡难关的效果。

危机事件爆发后,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真相,由于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公信力、权威性,公众对新闻媒体的期望值相当高,准确、真实、及时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职责。汶川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积极面对,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和解读,将新收集的信息如死亡人数、卫生防疫、救灾物资发放等及时公布,保证信息顺利流通和反馈,杜绝了不实信息的出现。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的同时也有效缓解社会恐慌,避免谣言、小道消息的传播,把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缓解的正确方向上来。尤其是媒体及时报道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危机中心地带,指导抗震救灾,慰问、看望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对于政府控制危机事态、稳定社会秩序、鼓舞救灾抢险士气起到积极作用。向公众展示了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态度、立场,传递党和国家领导人果断、坚毅、亲民和勇于担当的形象,营造了全社会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良好氛围。与“非典”时相比,汶川地震的报道不仅使中国政府赢得了世界的尊敬,还使中国媒体也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扬。

2.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对自己职业负责,更是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要观察社会,思考现实,记录社会的进程,推动社会的前进。其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的使命,必须培养强烈的新闻意识,百折不挠的毅力,以满腔热情、百倍艰辛、严格自律争取报道的成功。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者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实践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社会信誉的保证。在新闻传播中没有高度的职业规范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必然会缺乏社会公信力,最终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可见,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个人操守,对新闻报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非典”事件发生在春节大假后期,待大家返回工作岗位时,病毒流行的传言以短信、电话等方式大肆传播,媒体才开始关注此事。由此看出,我们的媒体记者还没有树立强烈的职业意识,将新闻工作看作与其它的工作没有太大区别,在关键时刻,春节大假照样休假,而“随时随地处于工作状态”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我们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现象。

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新闻传播者,绝对不会在新闻采写中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带有个人成见地吹嘘或贬低,也不会未经验证审核就跟风转载。他们会抵制各种欲望的诱惑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报道、评论等来引导公众舆论,主动在媒体与社会、传播者与大众之间建立一个和谐关系。暨南大学范以锦教授在评价汶川地震报道时说:这次报道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巨大的灾难之后,我们看到了难得的新闻开放,少见的突发事件现场的大规模记者群云集。从未有过的视觉版面和详尽的灾难及抗灾报道。让我们感受到了新闻开放与记者使命感的结合,我们的记者不仅表现出新闻理想和抱负,而且非常理性。他们把民族的悲欢作为自己的悲欢,把比族的命运作为自己的命运,让全国人民乃至海外华人都凝聚得如此紧密,媒体功不可没。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新闻记者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所蕴含的是新闻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意识又驱使着大批新闻工作者,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毅然走到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到第一现场、争第一时间、抢第一新闻,用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压缩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传播空间。消解群众的恐慌心理,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三、受众的媒介素养普及教育

“非典”与“汶川地震”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道处理所产生的影响,使得社会公众必须面对媒体,重新掂量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份量,社会公众原本对媒体的有限认识需要重新梳理,运用媒体获取信息以及对媒体信息分析、评判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手机媒体

新媒体,是指最近十多年因为传播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采用不同传播方式的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两大类,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信息与娱乐两种重要的功能,网络催生出了日益流行的新的娱乐形式和娱乐浪潮,改变着人们的娱乐习惯,塑造出新的娱乐文化形态,娱乐文化开始进入“数字化生存”和“自由化传播”的新时代。与此相对应,娱乐文化促进了新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它是新媒体成为颠覆传统媒体统治地位的最有力的文化武器,甚至可以说是新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显然,就这一新型的媒体文化传播形态而言,娱乐游戏甚至比信息传播更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网络电视,互动的电视狂欢

在传统的电视娱乐中,狂欢是单向性的,观众只能接受“狂欢提供者”提供的“狂欢形式”和“狂欢内容”,没有选择更没有互动。但随着网络电视(IPTV)的出现,传统的电视娱乐方式将逐步被改变,观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娱乐主人”,电视娱乐变得“随心所欲”。

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数字化宽带网络传播信息和节目,以家用电视机或电脑为接收器,给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媒体形式,它集合了传统电视传输节目的优势,又克服了传统电视单向传输的缺点,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IPTV不仅变革原来电视用户的收看模式,还极大地推进网络用户的发展,IPTV是互联网与电视这两种新旧媒体的最佳融合。”在中国,IPTV虽然刚刚起步,但势头看好,“根据易观国际数据分析,中国网络用户今年预计可达1.2亿,其中宽带用户3400万,手机用户今年可达4.02亿,到2008年,中国IPTV用户将达到855万,其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至400亿元。”“中国电视观众的互动性、个性化消费需求在逐年增强,据麦肯锡提供的数据,年轻人在互动媒体上的消费时间是成年人的5倍。”IPTV的互动特性正好契合了年轻观众的个性需求。IPTV可以提供时移功能、视频点播、信息浏览查询等互动服务,使电视观众随时收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让大众的电视成为“我的电视”。“现在很多人把IPTV称为TV2.0,它代表着下一代电视的发展方向。”

在娱乐节目的播出中,互动性是网络电视最主要的特征,也被人们称为“视频点播”。网络电视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显然,网络电视颠覆了传统电视观众的“受者”定位和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使传播者和接受者不断地发生位置的互换和移动。目前,从各大城市已经开通的网络电视提供的节目单来看,应该说,电视频道和用户需求都大大集中在娱乐节目的选择上,音乐、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和娱乐资讯的互动点播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播出和收视份额,网络电视所呈现的是家庭娱乐的新平台与新世界。

网络电视多少有点令人激动和向往的娱乐世界,与传统电视娱乐节目相比,网络电视的每一个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生产者,他们可以对选择的节目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第二次加工、编辑,并进入与其他传播者、收看者互动的状态。所以,网络电视将促使传统电视节目从“大众化”向“小众化”转变,并且人人都变成了电视工作者和娱乐传播者。

二、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狂欢

人类的游戏活动开始于原始时期,游戏是人类克服自身所处的各种困境和放松身心甚至逃避现实的最好方式,也是娱乐文化的核心。如今,世界虽然发展到了网络时代,人类的游戏也由原始时期的实在工具游戏发展到了虚拟的网络游戏,但人类对游戏的心理需求不仅没变,而且紧张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来获得,网络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游戏场”,娱乐的“另一个迷人世界”。

所谓网络游戏,就是“玩家”们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图像性的传播与接收优势,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进而通过数字化对图像与故事重新构造,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的游戏,具有对人“心理抚平”和“自我幻想”的娱乐功能。玩游戏是大众娱乐中最令人“心醉神迷”的“狂欢节”,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它消除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苦海”而带给人类幻想生活中的“快乐”。“游戏是亲密而安全的——我们分享着自己最深层的幻想,但却没有人知道我们究竟是谁。总之,这种使人产生幻想的驱动力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驱动力。互动游戏允许我们做的就是分享我们自己的幻想(匿名而且安全),在它们上面构造幻想并且实施它们。”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的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在电子游戏中心,正常的权力关系——在其中,现实/社会控制支配快乐/自我控制(从字面上说是被自我控制,而非控制自我)——是暂时的,但重要的是它是被逆转的。”“玩游戏时的那种身体的紧张状态产生了享乐的时刻,这也是规避意识形态控制的时刻。”

从游戏特点上来说,网络游戏具有超时空、开放性、隐蔽性、自主性、互动性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好是娱乐活动“无强制性、自由性”的集中表现,正符合人们追求文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网络游戏具有对现实进行一种可以乱真的虚拟现实功能和虚拟社区功能,比如作为网络游戏重要形式的MUD网络游戏(俗称“泥巴”)就是如此。“MUD指的是多用户网络地牢(游戏)(Multi―UserDungeon)或多用户域(Multi―UserDomain)。在地牢游戏中,游戏者选择一个名字和一个角色,然后行走于模拟世界的虚拟空间之中,并且在此可以与其他的游戏者进行实时交流。这些游戏可以使一些人深陷其中。它们可以让人感觉好像经历了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包括性别转换。”⑥玩家在这种游戏中就可以虚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社会,扮演多种角色,故事进程虽在玩家的“控制”之中,情节发展却又极其不可预料,由此能够满足玩家“控制”与“猎奇”的双重心理需求,达到一种虚幻的心理。

网络游戏的种类繁多,诸如智力游戏、动作游戏、体育游戏、冒险游戏、模拟游戏、游戏、计谋游戏等等。但网络游戏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使人健康、欢乐、放松,而且能培养玩家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充斥其中的又有大量的传播暴力、色情、邪魔等有害文化,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许多人非常担忧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血腥和暴力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据统计,目前网络游戏用户仍以青少年为主,16岁至30岁的用户占总网络游戏用户的87.4%,“网游猛于虎”是一些人形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毒害的程度,而且沉溺于网络游戏会让人成瘾而难以自拔,“网瘾”已经成为一种大面积流行的心理疾病,更可怕的是,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内容的模仿而导致的失足和犯罪。

三、网络文学,文学中的“卡拉OK”

网络文学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传统文学作品被发表时的“过三关斩六将”的审查“退场”,典型的“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自由的文学“演唱会”“登场”。

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BBS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学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用“文学演唱会”或者文学中的“卡拉OK”来描述应该是比较贴切的。这个方式的关键之处就是文学创作由“青灯下的独影”变成了“演艺场上的喧哗”,也是一种游戏作乐的“蒙面舞会”,文学的“跳舞者们”不知道另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和真实情感。简言之,在网络文学中,文学的自我抒情功能被削弱,而游戏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娱乐狂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心理依据,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输入与声音、图像、卡通动画、流行歌曲等结合起来,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地自由自在地发送到你想要发送的地方去,与其说是在寻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如说是沉浸在游戏的、虚拟的、叫人猜自己是谁、性别和年龄、真情还是假话的“放纵”之中。在网络文学的传播中,不管是网络文学的传播者还是所谓的接受者,所有这些“网民”的心态几乎都趋于一致,即以游戏的、好玩的心态参与其中,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心灵的启示”和“审美的感受”。有论者就指出:“网络文学创作有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冲动的迹象。因为从技术的角度说,电子传播更适于艺术中的‘游戏’倾向,其追求瞬间性的感官效果,画面的迅速切换消解了人们心中对于永恒性的崇拜。于是有声有色的高强度感官刺激则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欲望的同时,使原先向往纯美与崇高的理性思维麻木了。”即使从网络文学中那些海量的从写作手法上带有传统文学印痕的小说、散文中,我们通常也只会感受到网上阅读的和轻松,感到一种大家争唱“卡拉OK”的拥挤、散漫、嘈杂和自由。这样,网络文学就具有了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的游戏化特点,带来了许多不合传统汉语语法,颠覆传统言说规范的“新词语”或者新的“表达法”。

实际上,网络文学不需要真正地阅读,只需要感官去感受,它并不强调阅读思考,而通常只会给人娱乐,它并不强调文学性,而追求点击率,何况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文本,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图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入其中,电子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图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比如,网络媒介所带来的网络文学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学具有多种叙事方式、多种情节进程、多种故事结局,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本式的“链接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固定的情节发展性和人物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读者对原作者的小说文本和人物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本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与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相比,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狂欢”,拒绝思想深度,是非常平面化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学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娱乐而不是阅读,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就是一个网上的“卡拉OK”厅,或者是一个网上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社会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但却又很难建设起新的文学写作和阅读的境界和秩序。网络文学就是一种狂欢化的娱乐体验,或者说是一种随意性非常大的“浅阅读”,光标的闪烁和图像的变幻使它不可能达到传统文学所特有的创作、阅读和审美的“理想境界”。

四、手机媒体,天下娱乐一掌间

今天,手机正在成为一种强势的信息传播和个人娱乐手段,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

手机短信:手机短信自2000年以来就成为“拇指一族”传播信息和娱乐的工具。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单纯地传递信息,那么,自2003年以来,手机短信的娱乐功能则大大地发展,变大众化娱乐为小众化娱乐。在手机短信中,更多地传递的是生活娱乐类信息和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手机短信成为人们进行文字游戏的时尚舞台,还有随之而产生的手机短信文学,例如幽默笑话、节日祝福、和所谓的“黄段子”的海量般出现和流行,其新颖别致,机智有趣,大大地张扬了文学写作的通俗性、娱乐性、口头性和民间性,既幽默地表达和宣泄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各种情绪,又松驰了人们紧绷的神经,还形成了一种文学写作的“70字文体”。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平常人际交流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幽默笑话的比例就高达51.2%,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幽默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

手机电视:美国手机开发商戴维·波斯特在概括当今最流行的媒体和预言今后最流行的媒体时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流行:电视和手机。我们看重的是手机电视的未来。”11手机电视将成为世界公民的全民“娱乐运动”。在经济发达国家,手机电视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普及着。在美国,手机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观看300种定期更新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儿童节目。至2005年,美国手机电视用户达到130万户之多,2006年突破了千万。在中国,手机电视刚刚开始起步,如今并未成为普遍的娱乐形式,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普及和流行。中国最早建立手机电视娱乐平台是从2004年初开始的。2004年3月,中国手机娱乐第一门户——空中网就对78届电影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了全程手机电视直播。自那以后,国内的通信公司和电视媒体开始大力把手机电视推到公众面前。2006年以来,各大电视台和移动通信公司加快了开发手机电视的步伐,上海文广把已开通的手机电视的包月资费从300元降至10元,让手机电视迅速进入寻常百姓中,且可提供东方卫视、广东卫视等16套电视节目,直播、点播类的SMG精品栏目以及体育比赛、影视剧、综艺(如“舞林大会”、“创智赢家”)等节目。12月,中央电视台的手机电视频道开通,可提供多达400多个电视栏目,平均每年170余场大型活动的丰富新闻与娱乐节目,提供用户直播、点播和下载等服务。同时,为规范手机电视的行业标准,2006年10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了手机电视的第一部分国家标准,为手机电视的大发展明确了方向。与手机电视发展同步,手机电影也出现了,据称,中国首部手机电影取材自戛纳电影节的获奖作品《青红》,这部手机电影共推出6个3分钟的系列电影片断。如果说这部手机电影还带有实验色彩,接下来的手机电影就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主办了“未来移动影像发展计划——首部征集式手机电影活动”,从1500个网友作品中选出了前10位作品,并将由李少红、徐静蕾等导演拍成手机电影。2006年10月15日,中国首届手机电影节颁奖典礼举行,评出了《黑白》、《钢丝》、《父亲》、《案板江湖之烈火金钢》等最佳导演、故事和创作大奖。

手机游戏:2006年底,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在这次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手机游戏的发展成为了一大亮点。2006年是手机游戏娱乐发展极为迅猛的一年,据会议公布的材料,2006年国内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4.8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同比增长高达50.2%,而2007年手机游戏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40亿元人民币。目前,手机游戏正在成为传媒娱乐业的主要品种之一,手机游戏用户正迅速地增长,已经成为青年时尚一族的热门娱乐活动。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为什么有些被设计过的产品深入人心?它通过新媒体的技术去表达、展现出来,再加以与用户量身定制的考虑。对于我们这些设计者来说,这个市场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用户早厌倦了死板僵硬的诉说方式,然而绝大多数媒体仍在用老套的语言强加于用户;用户也反感了平淡无味的操作界面,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尽快解决,要在设计领域中将新媒体的技术发挥极致,共同打造一个融合当代设计与创意互动的公共开放空间,并且借由 “互动设计” 的力量,让受众去接受,才会更好的获得信息。

交互设计方法体系

交互设计是以客户为基础,提供有效、高效,有用、可用和易被采纳的服务设计。参与用户调研融入用户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交互设计者要收集调研资料,统计体验回馈,进而调整产品的战略战术。多数用户需要轻松且解决问题的体验,“轻松”是对于用户来说的。为此,设计者应该调动一切力量,去完成并提供这样的体验。产品是没有生命的,需要设计师去定义,去赋予它生命,而且在用户需求基础上使产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例如手媒产品,产品本身的反馈机制用户在一个页面逗留多久,在观看图表的哪个节点退出,这些信息就像被安排好的有秩序的邮件,最终传输到终端处理器,但最后出来的结果和用户的真实需求不符,表述不清,逻辑性混乱,相反还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例如,乘坐地铁需要通过售票机,点击目的地,投币购票,然后拿着票进站上车,如果这一流程清晰合理,顺畅无碍,那么它也是一个合理可行的交互设计,服务也就达到了目的。分析数据也可以算是了解用户需求的一个途径,但数据往往与用户想要的相差甚远,所以设计团队要注意每个细节,而且在收集整理数据之后要做及时调整。总结以上,设计者如完成良好的设计必应思考五个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团队合力创造,按顺序执行,真实呈现,顾全整体性。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研究

如何设计一个体验良好的不对等沟通机制,是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关键,我们需要一个或多个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方法。现今的产品,服务与系统越来越适应使用需要情境和积极主动地配合用户的行为动作,甚至为用户想到下一步的预案。新式的交互方式开始转变人们对传统产品设计的认识,例如用双手多点触摸的方式放大照片,用手在空中上下划动的方式,滚动网页相对于滑动鼠标滚动方式,这些设计是基于人的行为习惯创造出来的,让用户感到心切,操作愉悦。交互加入体感手段,这便是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实体交互设计帮助用户和产品,服务与系统交流的手段。体感交互意味着人体与有形物体的交互,在体感UI里一定会找到可握持和可触摸的元素。相对于基于电脑屏幕的人机交互而言,会更有效地帮助设计开发和提高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模式,因为体感交互显得更亲密,更简单,更通情达理和更具有美学意义。

用户在服务过程中,以时间为维度与相关触点产生关系并形成体验,从服务前的期待到服务中的体验再到服务后的评价,形成服务的闭环。不要在意用户提出的具体产品功能,抓住他们真正想要的。用户要的是能争取最大利益,要的是稳定和高质量,要的是全世界都能看到他们的信息出现在各个媒体上,并有效的传播,这些需求才是我们真正的关注点。

虚拟时代的设计思维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一)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看,新世纪以来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数量为133篇。按照新闻学研究由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构成的划分思路,本文将新闻评论研究也划分为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历史研究三类,同时考虑到比较研究和新媒体研究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它们按照独立类别的标准分述之。因此,本文将涉及新闻评论产制环节(包括采访、写作、版面等)的研究划为实务研究,将涉及新闻评论的定义、内涵、功能、价值、社会作用等总体性的研究看作理论研究,将关于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历史分析划为历史研究,将从比较视野对不同国家间新闻评论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视为比较研究,而以新媒体评论为对象的研究归为新媒体评论研究。按此标准,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所发表的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在各类别中的分布如图2所示。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以实务研究为主,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关于网络和新媒体评论的研究上升较快,在新媒体评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在新闻评论产制方面的应对、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也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从研究主题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评论实务研究集中讨论传统媒体评论如何在新媒体评论勃兴的语境下加强舆论引导力,强化社会整合力。就研究主题而言,除了评论标题、创作技巧等常规研究之外,一些更加细化的研究也引人注目,尤其是关于评论主体的研究。新闻评论主体通常包括职业主体、准职业化、有感而发的公民、专业话题发言的学者①。作为意见的者,新闻评论主体需要尊重其他评论者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做到一事一议和就事论事①,通过发掘事实与话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选题立论②。这就要求新闻评论者要在思维训练和采访实践中树立独立的品格,从而“将采访和评论融为一体”③。因此,在评论主体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媒体应当摆脱当前选题不来自评论者采集的第一手新闻事实之现象,着力建立“评论员首先是记者”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以应对新闻媒体的国际竞争以及来自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④。在个案研究上,研究者主要关注特定报纸评论版或栏目的特色和风格的研究、新闻评论者的具体创作技巧等⑤。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跨学科和实践角度对新闻评论的教学进行了研究。第二,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评论是最受学界关注的主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媒体评论的特点。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栏目设置更加多样、传播和互动更加及时、形式更加灵活,但也面临着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的问题⑥。随着新闻评论形态的变化,新媒体言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表现为“聚焦事件发展的全程和细节”和“对事件发展过程进行时空结合的全程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重价值观念和参与主体的深度交互⑦。其二,新媒体评论的影响。新媒体的崛起对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和形式造成了较大影响。新闻评论的“微博化”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传统媒体评论选题的渗透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表现形态,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设议程⑨。因此,在推动新闻评论及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过程中,新媒体评论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疏导消极、狭隘、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瑏瑠,发挥网络媒介在建构“公共领域”中丰富公众议程来源、建构公众讨论的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瑏瑡。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网络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瑏瑢。第三,新闻评论的理论研究以反思为主,形成了对新闻评论的内涵、特征、性质、功能、价值的再认识和再阐释。这方面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依赖。当前的新闻评论应“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等特征瑏瑣。其中,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的核心特征瑏瑤,因此,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论说形式瑏瑥。二是社会转型视野下对新闻评论功能的再认识。中国新闻评论功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功能的拓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的创新上瑏瑦。具体而言,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以“整合”为核心,以利益表达、政治议题设置、社会舆论引导、“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为实现路径瑏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评论本质上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公众认识能力的作用瑏瑨,因此,新闻评论同时具有表达公共意见的时代功能。第四,新闻评论的历史研究主要涉及新闻评论的词源梳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近现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等方面①内容。其中,马少华②集中对近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梁启超的新闻评论思想和影响进行了集中研究。第五,新闻评论的比较研究。不少学者对中美新闻评论的差别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两者的差别体现在:选题上的整体视角与个体视角,偏重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关注生活、国际事务话题③;意识形态的分野造成表达方式上观点论证与行为批评、观念演绎与事件剖析、观点论证与事实判断、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间的差别④。有研究认为,媒体性质的不同造成了中美评论关注点、思维方式、写作风格三个方面的差异,在中国媒体根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新闻评论须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通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树立媒体的独立品格⑤,以提升新闻评论的说服力。

(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渐趋多元新闻传播行为和现象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仅仅凭借新闻学与传播学自身理论难以解释研究对象,因而,采用跨科学视野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者间的共识,这一趋势也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得到了体现。首先,新世纪以来,语言学被运用于新闻评论的实务研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新闻评论的标题、语感、语篇、逻辑论证功能等;其次是法学相关概念被运用于讨论新闻评论权、新闻评论侵权等问题;第三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视野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社会舆论的整合能力等进行研究。此外,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思辨式定性研究在传统新闻评论研究中占绝对优势,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而所谓思辨研究是以研究者自身的逻辑思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往的新闻评论研究成果中,90%以上的论文均采用思辨研究的方式。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新闻评论研究当中,如李秀芳对美国主流日报和中国主流英语日报言论版的实证研究、赵路平和许鑫对新浪、网易博客新闻评论的定量研究等,形成了渐趋多元的研究方法。(四)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媒体为辅的研究群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队伍,其次是媒体从业人员,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的研究群体。其中,量较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大学。从研究机构内部看,新闻评论研究已形成了以专家为核心的研究阵地,如以赵振宇、胡沈明、陈栋、邓辉林、焦俊波、顾建明等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群,以马少华、刘保全、涂光晋等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群,以及以喻季欣、谭天为主的暨南大学研究群。从整体上看,研究群体所发表的论文与分散研究者相比,质量相对较高,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对研究问题的阐释也更加深入,视角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以媒体为主的研究群所发表的论文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新闻评论研究现状的解读

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研究成果的剧增与社会转型期对新闻评论言论整合功能的需要,以及媒体的市场化竞争、新媒体对新闻评论的介入等有直接关系。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舆论格局的形成是推动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剧增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导致总体性社会分化,社会思潮呈现多元状况,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多元的价值观,而新媒体评论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单一舆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舆论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改进舆论引导形式和艺术,实现舆论整合效应,塑造社会公众舆论表达平台,成为了学界较为关注的议题。这些关注催生了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其一,学界对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评论现状的解释。如:有研究者对民众的网络言论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网民期待“在既有制度框架内解决现实问题”,因此,网络评论要弘扬主流价值并不意味着掩盖矛盾和冲突,政府应正视网民意见,“谨防制度性断裂”①。顾杨丽、吴飞对“温州动车事故”的研究表明,微博推进了“社会化互动信息生产模式”、“行进式实时移动表达模式”,实现了对碎片化信息的集聚②。其二,传统媒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了评论形式和方式的调整,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学界关注。以报纸评论的研究为例,研究者较为关注时评、新闻述评、心得、体会、感言、报纸言论和记者点评等新兴的评论形式③,多种评论形式并存的状况促使新闻评论的论题结构、题材等写作技巧的变化④。在电视媒体方面,研究者集中探讨当前电视新闻评论所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⑤。此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受众的知识需求呈现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需要面向受众,细分受众需求,通过优化信息质量、“选题要体现与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立论要着眼于受众的实际”、完善和深化“受众直接参与评论机制”等方式加强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效果⑥。

(二)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对新闻评论异质化特征的青睐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直接动因媒体市场化改革导致媒体间竞争加剧,而新闻评论的异质化特征使其具有可替代性小的特点,从而使得新闻评论成为受媒体青睐的重要体裁。媒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是促使研究者对新闻评论研究兴趣与日俱增的直接原因。中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模式导致媒体形成与行政管理相似的科层布局,在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竞争中形成倒金字塔形的竞争格局。除了这种科层式竞争关系之外,不同媒体类型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以及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资源的竞争。竞争促使跨级别、跨类型的媒体以及同一集团下的不同子媒体在进行节目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受众的接受需要,倾向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节目制作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评论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研究者对之进行解释。以党报的研究为例,随着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兴起,报业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各大党报、机关报以及都市报竞相推出报纸言论版参与竞争,言论版的办版思路、版面结构及意见整合方式呈现多元化格局⑦。研究者主要关注党报的突围路径⑧、经济言论找准自身定位⑨、地市级党报如何在多层面竞争压力下突出地方特色等问题瑏瑠。

(三)新媒体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互动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内在因素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新媒体内容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新媒体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尤其是微博评论的兴起,使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的支配地位受到了较大冲击。因此,新媒体评论本身与传统媒体评论在表现形态、传播方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得到学界的理论解释。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竞争中对各自新闻评论特点的反思,促成了双方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变化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导致了研究数量的剧增。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并没有将新媒体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研究置于二元对立关系中,而是置于互动的视野中。一方面,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评论的强势竞争,成为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应当提高报纸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以“第一时间评论”为要求,利用网络形成报纸新闻评论新局面,而在与新媒体竞争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公信力的缺失”和“僵化的写作模式”①,达到“化被动为主动”、“化说教为说理”、“化生硬为生动”、“化单向为双向”、“化互动为双赢”的效果②。电视媒体应着眼于调整评论节目的类型结构,强化节目的时效性,在评论队伍建设、增强节目互动性、简化节目制作流程方面下工夫③。传统主流媒体应借鉴微创作的理念和手段,形成具有颗粒小、原生态、播发快、传播广等特征的微内容,“在微时代继续巩固话语权、抢占报道和解释的双重制高点”④。另一方面,新媒体评论对现有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以及传统媒体参与网络业务后对新闻评论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学界着力探讨的问题。新媒体的评论实践更新了学界对新闻评论写作技巧、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⑤。研究者认为,新媒体评论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将传统新闻评论纳入新媒体的传播流程,而是在评论的选题、表现形态、议程设置等方面拓宽新闻评论的研究视野。(四)多种因素助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从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状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促使新闻评论的研究方法渐趋多元化:首先,计算机技术在研究者层面的普及,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条件。其次,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兴起对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研究潮流中被传播学界所采用,而新闻学本身过于注重实践经验研究的状况使其面临“新闻无学”的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新闻学研究者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第三,新闻评论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针对性和精确性,这要求研究者更新研究方法,从而催生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新闻评论研究的展望

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新闻评论的研究全面覆盖了新闻评论研究的基本范畴。但从总体水平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研究过于微观、与实践脱节等几个方面的不足,亟须在今后研究中注重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结合。

(一)提升新闻评论整体研究水平,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多数属于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新闻评论与媒体制度、社会状况等宏观因素间的关联性,过于局限于新闻评论这一研究分支的界限内。这一趋势忽视了中国新闻评论生成的具体背景,使得研究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尤其是系统性、理论化的成果不多。同时,现有研究中一般采用“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模式,使得相当多的研究停留在见子打子的微观操作环节上,多讨论新闻媒体和新闻评论“应当如何”的问题,忽视了对策建议本身在中国具体媒介制度下是否可行的问题。因此,新闻评论研究应置于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下进行整体研究,强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以增加研究的理论性和针对性,这也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亟待注意的问题。

(二)拓展研究视野,增强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深度新闻学研究一直备受“新闻无学论”的困扰,说明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深度确实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新闻传播现象并不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不可能在新闻传播学现有理论框架之内得到具有深度的阐释。从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来看,新闻学研究比较具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而形成的。因此,新闻评论现有研究总体水平不高,与研究的封闭性、研究视野过窄有相当大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引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时,基本上是被动运用以进行解释性研究,这导致新闻评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临时性和封闭性,无法与其他学科研究形成对话和交流。从研究主体来看,现有研究者多为新闻学学科内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及新闻从业人员,而其他学科学者很少介入新闻评论乃至新闻学研究。单一的学科背景使得交叉研究停留在低层次水平,难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的研究向度。因此,对于新闻评论研究来说,跨学科研究既是新闻学特殊的学科性质之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学科交叉的大趋势,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的大势所趋。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权力 意识形态 启蒙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 批判理论

崛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是英国媒介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批判学派的一个分支,与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相对应,这一小组被有些学者称为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学派。根据该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格瑞格·费娄①的访谈,格拉斯哥媒介小组其实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它主要是一学者群,他们在一起从事媒介研究,其成员既包括媒介内容生产加工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包括其它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它以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依托,以社会学的方法对媒体、政府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故此而得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格拉斯哥媒介小组对新闻的真相、媒体与舆论的形成、权利与控制、灾难与危机报道、精神病与自杀等重大而敏感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推出一系列经典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新闻三部曲《坏新闻》(1976)、《更多的坏新闻》(1980)、《真正的坏新闻》(1982);以及《新闻:战争与和平》(1986)、《眼见为实》(1990)、《获取信息》(1992)、《大众传媒的巡回》(1998)等著作。在文化研究的政治介入和批判传统不断被改写、淡化甚至取消的情况下,②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成为固守英国媒介批判传统的一支生力军。WWW.133229.cOm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虽然由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组成,也没有统一的研究目标和宗旨,但他们却是基于一致的批判思想和理论出发点。他们的大多数成果也是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得以问世,所以他们的批判理论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梳理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研究图谱,不难发现其秉承着英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传统;采用新受众研究方法;反思媒介的启蒙功能,强调媒介在促进民主进程方面至关重要的功能。在媒体空间日益被挤占和封建化的情况下,大众传媒与文化机构应该着力培育受众对于媒体现实和媒体幻觉的鉴别能力和相应的抵抗策略,继续现代性未完成的解放事业。

一、缘起与目标:新闻、真相与权力

格拉斯哥媒介小组以电视新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敏锐而犀利的笔锋“穿透了新闻媒介表面上所声称的中立和平衡,发现新闻报道中充满偏见和限制的事实”。③因此,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围绕电视新闻生产过程的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接受和信息控制等。格拉斯哥媒介小组主张,无论电视新闻看上去多么自然、真实和即时,它仍然是一种社会性构建的伟大创举。④换言之,新闻并不代表真相,新闻是一种构造的真实,是一种事实的外表。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的研究目标,就是要考察媒介控制和媒介影响问题,进而促进媒介和传播领域里新方法的发展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雷蒙德·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达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⑤新闻既然是作为一种叙述的文本,作为一种话语的建构产物,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那么新闻中出现的图像和符号就不可避免地传递着一种共享的文化价值和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业规范。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不仅对新闻中出现的图形、符号、呈现方式等诸多方面作文本分析,而且还对新闻作话语分析,深入新闻语言的结构以及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从细节入手,揭示特定新闻得以生产的语境、背景和动机。

以bbc为代表的英国电视媒体向来以客观、公正和中立著称,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对英国媒体在1982年“福兰克岛事件”中报道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bbc不仅受到英国保守媒体的攻击而且受到英国政府的诘难,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式,甚至改变立场。对北爱尔兰的媒体形象研究发现政府部门对新闻的控制——政府对不同新闻记者采取等级制度,以影响不同的受众群体;政府通过媒体对不同事件给予不同的显著报道而避重就轻,藉此对新闻信息和传播进行控制。对1984年的煤矿工人罢工事件分析,发现政府控制媒体虚假和歪曲信息,影响罢工工人形象,进而瓦解罢工活动。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每一项研究都直指媒体的要害,其目的在于揭示新闻生产与权利之间的真实关系。

所以,新闻并非真相,新闻并不像它所宣扬的那样客观和中立,新闻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或者是歪曲的了事实。新闻的生产过程是各种权力和利益争斗协商的过程。

二、方法论:新闻游戏与接受分析

批判学派的受众研究自戴卫·莫利在《举国关注的观众》一书中采用的民族志受众研究方法以降,进入了所谓的“新受众”研究时代,即接受分析。其显著特征就是回归文本的社会语境以及强调受众在文本解读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在方法论上继承了新受众研究的精髓,但又不排斥经验研究的一些优点,体现出了方法论上的创新和突破。约翰.埃尔德里奇坦言,“我们工作的重心多聚焦于信息内容分析,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⑥

首先,传统的受众研究大多遵循刺激—反应模式,重视媒介影响的结果,也就是媒介效果分析,而忽视对信息内容的分析以及这些信息如何与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联系。其二,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虽然为批判研究提供了定性分析受众类型的有效阐释框架,但是忽视了文化语境中的权利结构对受众的控制。霍华德·h·戴维斯指出,“虽然大部分文化研究对占统治地位的观念进行了含蓄或明确的批判,但它未能很好地说明由某种商业、政治或文化环境决定的研究成果与文本意义之间的关联,也未能说明这些研究成果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时间中对受众的意义。由于文化研究仅靠文本的突发性解释想象力,所以除一些显著的例子之外,经验主义受众研究是被忽视的。”⑦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受众研究一方面竭力避免霍尔模式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力图克服定性研究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缺陷。因此,在他们的受众研究中,“将两个议题看作是关键性的。第一个是信息如何确切地使接受者信服的。由此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一条信息是如何对一组人群起作用而对另一组人群不起作用?”⑧为此,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设计的研究方法是让受众策划自己的新闻节目。具体说来就是,给受众一个既定的议题或者新闻剪辑图片,该议题为重大新闻事件且发生有一段时间;假设受众就是新闻记者,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写出有关这个议题的新闻报道。然后检验受众的报道与媒体报道就同一议题的相关性。换言之,就是要揭示媒体报道如何影响人们特定观念的形成过程。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以1984—1985 年发生在英国的矿工罢工事件作为研究,将受众在罢工一年结束后写出的新闻报道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独立电台(itn)的真实新闻节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首先,“每个小组的陈述不仅反映了新闻的主题内容,而且反映了报纸标题的结构”。⑨也就是说,人们能够回忆新闻中的重大主题。但是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认同与否却不尽相同。其二,“受众对新闻的理解是非常复杂的。文化、逻辑和经验的成分都可能融合在个人对新闻报道的评价当中。”⑩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采用新闻游戏和接受分析的方法,其优点在于:首先,它揭示了受众的“事实”、“理论”是由媒体提出来的;其次,新闻游戏能够检验人们复制媒体语言的程度;第三,它能够探寻人们记得媒体报道的一些“事实”或者“单个词语”的程度。11不仅如此,他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以广泛的主导意识形态和社会等级政策的观点的连续研究,表明可以在特定的传媒讯息与已完成的诠释之间建立起一个清晰的、长期和共同保持的关系…这就使得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在这种诠释和由社会地位及经验决定的反应之间,建立了连续一致的关系,同时还认同了传媒讯息和改变态度及观念之间的关系。”12

简言之,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将受众置于广阔的文化和媒体背景之中,在微观上采用接受分析和内容分析,从宏观上揭示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这种方法有助于揭示媒介的中长期影响,即媒介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社会问题显著度的关注,而且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对外界事物的重构。

三、媒介观:意识形态批判与现代性启蒙

众所周知,传播批判学派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因对受众的过分悲观,寄希望于文化精英,由此陷入了高雅艺术对抗文化工业的永恒悖论之中,从而失去了解释现实、变革现实的意义。英国文化研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实现从审美向政治的转换,发现媒介是意识形态的角斗场,重新确立受众的主体性,从而开创了英国媒介研究新的范式。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与英国媒介研究的总体特征是一脉相承的,即“它对于媒介厕身其中的社会应该是如何的总是有一种不安的考量。这种对应然问题的不断求索,使得对媒介能够和应该发挥什么功能的问题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13

首先,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秉承着英国媒介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传统。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再发现是斯图亚特·霍尔对英国媒介研究的重要贡献。霍尔认为媒介是表意的工具。媒介通过表意过程建构社会现实。媒介一方面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规范,使其成为大众的一种自觉共识;另一方面媒介又趋向于代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阶级的利益。在这一方面,媒介可以被说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阿尔都塞语)。但是,“霍尔的工作偏离经验研究,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关注受众对意义的建构而忽视了权力结构对受众的宰制。然而,权力结构像所有权和控制权一样是关键问题,霍尔放弃探讨谁拥有这个社会、谁控制这个世界,反而关注人们怎样建构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意义”。14换言之,霍尔只关注微观的权力控制,而忽视了宏观的阶级结构。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认为受众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受众的任何解读都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语境。因此,媒介研究不能离开意识形态批判。因为“意识形态已经不是某种既有社会结构或秩序的后续反映了,它伴随着建构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全过程,并在此过程当中始终是有所作为的。”15所以,对媒体作意识形态的分析首先就是要确认眼见是否真实。然后,进一步分析意识形态如何作用于社会媒介和日常生活。

其二,在市场体制下,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企业,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本性。市场作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一方面促进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也造成消费文化盛行。消费文化的泛滥导致文化的同质化趋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盛行。其结果是“意见的自由市场”难以形成,从而对民主进程造成威胁。在西欧的公共媒体制度事实上已经瓦解的情况下,公共领域有进一步被封建化的危险。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第四力量”,如何实现其维护公义的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担当看门狗的角色?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犀利地责问媒体的社会责任。格瑞格.费娄认为:“媒介已经丧失掉它的批判锋芒,已无力对其栖身的社会进行批判性的评论”。16因此,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主张媒体在促进民主进程方面应当发挥教育和启蒙的重要功能。因为“明达而非武断的公民群体是民主政治成熟的前提。大众传媒与我们文化机构的其他部分,尤其是教育机构一起在这方面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17

第三,在现实社会中,传媒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时常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完全对立。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传媒常常牺牲教育功能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其结果是市场上媚俗化、低俗化的娱乐性媒介产品泛滥,从而导致众多媒体,一个声音。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将媒体的教育功能与社会的现代性和人的解放相联系,主张媒介应该服务于公众的认知活动并开启民智。因为它与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休戚相关。

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解放事业。格拉斯哥媒介小组认为人类惟有坚持启蒙运动所倡导的普遍怀疑精神,才能从社会约束下解放出来。人们通过媒介对社会的认识,需要辨别媒介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控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再发现就是回归被压抑的人(霍尔语)。正是基于这样的媒介观,格拉斯哥媒介小组超越了单纯的意识形态批判,体现出了普遍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研究陷入迷雾之际,为传播批判学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们的研究既有理论上的思辨,又有经验研究的实证分析;既继承了新受众研究的精髓,又有所创新和突破(新闻游戏);既关注媒体的社会责任,也重视媒体的教育功能;既探讨微观的权力控制,也剖析宏观的意识形态影响;既关注受众的接受过程,也关注媒介影响的中长期效果。就像任何理论建构一样,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远非无懈可击。对该理论的批评集中在他们的方法论上。18尽管如此,瑕不掩玉,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批判理论以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厚重的人文关怀为传播批判学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正如凯瑞所言,“关于传播的现代思想—无论是肯定的还是批判的—揭示了同样的贪婪。传播的批判理论必须确认我们眼前之所见,并构想一个起码更令人向往的世界,以超越现在。”19

注释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媒介即讯息;文学理论;新变

一、借异而识同

“媒介即讯息”包括“人的延伸”“媒介技术论”“新尺度”“媒介感知论”和“媒介环境论”等诸多内容,这一理论使我国当代文学理论产生了诸多新变。

(一)文学理论的变化

受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影响,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新增了关于媒介的篇目,具体有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王一川《文学理论》、佘向军和成远镜主编的《文学理论》以及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等。限于篇幅,不便逐一展开列举。这些教材都受到了“媒介即讯息”观点的影响。总体来说,媒介理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媒介新尺度”引发文学本身的种种变化。在文学构成论中,新增了电子媒介或影视文学等内容,文学活动论中出现了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内容,这些变化都促使文学创作出现新的文学标准,即以媒介传播为准则。当代文学理论教材中设置专章论述电子时代的文学,意在说明如今是一个电子媒介占主导权的时代。“在以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工业影响下,不少作家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影视剧的特色在自己的创作中展开想象和叙述。”[1](P114-115)不少作家创作便于影视改编的文本作品,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及其关系也在发生着颠覆性变革。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尺度”,“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2](P33)。文学的语言、文本、形式及内容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其媒介的传播特性,以便创作出更好更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故媒介传播成为电媒时代文学创作的新尺度。其次,“媒介即讯息”丰富了文学理论内容,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既包含技术美学理论,也包含形式美学内涵,因为麦克卢汉正是从新批评的美学原则来对媒介问题进行讨论的[3]。麦克卢汉的媒介形式在文学理论教材中具体表现为文学形式的变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文学表现形式也出现很大变化,由以前的纸媒时代,到如今盛行的各种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甚至各种小视频,都是新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有些作家或评论家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二)理论和思维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理论衍生了许多研究文学的新理论,如媒介存在论、媒介哲学论、媒介技术美学论等。例如:王一川提出“文学媒介论”,他说在《庄子天道》中早就指出书是用于传输的媒介,而书中的语言在于其所呈现的意义,当时的书是用于传输语言的媒介,即“媒介优先”。若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媒介”就是一种形式,而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即为内容,用于呈现意义的语言也是内容。但麦克卢汉并不认为如此,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和技术的同一,具有整体性,即技术是人感官的延伸,而不是外在于人的冰冷“工具”。其整体性思维对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也有所启示。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影响所改变的都是所有感知之间的比率。”这是整体性思维的第一层内容,即在处理问题如技术的后果时所采取的一种联系的、相互作用的和系统性的观点和方法论[4]。可见,“媒介即讯息”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论,也提供了许多文学研究的新思维。

二、籍无而得有

麦克卢汉善于考察媒介构成的环境,并将其分为主体感知环境和客体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急需研究者们精准地感知电子媒介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出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故反思“媒介环境论”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正视“媒介即讯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媒介环境论”是“媒介即讯息”的内容之一,它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环境的营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王咏梅[5]学者在《现代文艺学范式的媒介中心论转向》一文中指出,从文艺学学科建构及发展的角度看,有两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尤为突出:第一,文艺传播学的建立与文学传播媒介的兴起;第二,“媒介诗学”的出场与本体论文学媒介观的建立。关于第一方面,目前出版了许多关于文艺传播媒介学的著作,如孙宜君的《文艺传播学》、文言的《文学传播学引论》等。关于第二方面,最具标志性的是张邦卫提出了“媒介诗学”理论。面对消极影响,我们要正视其存在,通过其他途径弥补不足。王咏梅呼吁理论家和作家们在强调传播媒介的同时不要忽略文学表现媒介的研究特质。金惠敏先生在《关于麦克卢汉的研究》一文中也提到:“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考古式地复原麦克卢汉,而且还有企划将麦克卢汉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媒介研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美学,就是人文,就是文化。”[6]旨在说明,研究者不仅要了解媒介的内容,更要学习其中蕴藏的研究方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当论作品,最重要的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要正视“媒介即讯息”带给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价值。张利群先生基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提出了文学媒介生产论,更加系统地将文学和媒介相结合,凸显了媒介在文学中的地位作用,以便加速建构体系完善的文学理论批评机制。文学媒介生产论相对注重文学生产与消费这一过程,根据这一过程可判断受众的反应(受众审美),受众的审美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故媒介即讯息理论自带文学价值。正如受众推动了许多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随着媒介的进化,受众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自身具有文学性,他说一切媒介均是主体感官的延伸,而感官是受众审美能力的体现,审美需要主体充分调动其感官,这也是进行文学创造活动的基本要求。

(二)共同打造文学理论新环境

“媒介环境”会延伸一个新的文学理论环境。按照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技术与媒介环境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媒介技术既引发事物的尺度变化、模式变化等,又会重组、塑造和控制人或事物的发展,即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既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又在无形中反作用于人类事物。就像“微信”“微博”等媒介“微”环境中出现“微”文学现象,有大量研究“微信”朋友圈空间私密性的作品,也有诸多研究“微博”话语权力与传播功能的评论性文章。这就容易引发理论泛滥,不利于“文艺高峰”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麦克卢汉的理论,批评与反思同在,这也正是我们建构并完善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多媒体;理论研究;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9-0014-04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多媒体学习理论的研究样本是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关于多媒体学习为核心的期刊论文以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为主,将知网的检索时间段定位于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检索选择的学科领域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等,但知网中关于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段几乎没有出现。在知网中,以“多媒体学习”为篇名,共检索期刊论文186篇,硕博士论文43篇。共计样本总数为229篇。

一、多媒体学习研究历程分析

以时间发展为序,从2005至2014年的10个年度里,关于多媒体学习的论文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期刊论文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当年有6篇关于多媒体学习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对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理论指导的研究。国内多媒体学习一直是以国外多媒体的领军人梅耶(Mayer)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在2008年后的6年中,多媒体学习的理论研究论文稳定,应用性研究增多,到2013年达到研究顶峰。这个时间段论文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反映出教育技术进步趋势下,多媒体学习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对教育应用研究的重视。从2010年到2012年,论文数量缓和,论文数量波动不算太大,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但是在研究的深度上有大的进展。

根据图1中显示的论文分布趋势,可将多媒体学习理论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发展期(2005-2008年)

《生物学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系统的设计》是我国1999年张欣最早发表的多媒体研究论文。这是国内第一次以多媒体学习为题来介绍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系统在生物学方面的设计思想和实现。从2005年开始,多媒体学习研究步入发展期。发展前期,是对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少量多媒体学习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为多媒体学习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中期,是以多媒体学习理论因素为基础,对多媒体学习教育应用的发展进行分析归纳。发展后期,是对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完善和向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加深,拓宽渠道。发展期对系统和应用的研究比较少,理论研究多。

2.成熟期(2009-2012年)

从2009年开始,国内学者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逐渐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理性阶段,多媒体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中教育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相比前期,2012年多媒体学习到了成熟期,多媒体学习应用领域有初级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等,其中尤以初等和高等教育居多。系统的理论基础、资源网站的构建、教育者素质和专业的发展、受教育者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学习多元化都是对学习起到支持作用的保障。成熟期时间段还出现了多媒体学习研究中不同目标所出现的一系列实践研究类成果。

3.深化和创新期(2013-2014年)

从2013年开始,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开始进入了多个领域的深化与创新阶段。有对多媒体学习中理论的加深探讨、教育领域的多媒体学习最优实现,对已有的应用领域进行更加微观层次的深入探究以及新视角研究。在多媒体学习深化和创新期,李依霖提到的国语教材需要改变和提高,使适合学习者个人的专用学习课程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内容分析

多媒体学习研究历程内容分为六类。有些论文可能涉及多个主题,所以统计的时候放在侧重论述的类目里。如表1所示,表中统计数量等于实际样本数。

通过表1所统计的数据得出,多媒体学习应用占比55.5%为最高,其次为18.8%的基础研究,最后是11.4%的发展成果。表1显示,多媒体学习的应用研究从早期关于基础理论和简单应用概述,过渡到应用研究,包括三小类(支持教学、支持学习培养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以及到后期关注发展成果分析。应用研究占比高,而其中的支持教学、支持学习培养能力所占比重最高,成为研究内容分析的重点。

1.基于理论基础的研究

多媒体学习理论基础研究是以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核心所进行的理论性研究。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进行多媒体学习应用研究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正确认识、理解多媒体学习的关键之处。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与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与广泛应用性相关联的研究工作有机结合,将其引入多媒体教育领域中。其中国外最有影响力的多媒体学习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是教育学专家理查德・梅耶。他在2012年发表的《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明确指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是在三种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这三种假设分别是容量有限假设、主动加工假设及双重通道假设。理查德・梅耶提出的这三种假设的理论前提是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生成学习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及工作记忆模型等。这些理论都是构成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基础性研究。

国内多媒体教育技术前期一直存在两种态度和观点,一种态度是认为多媒体学习对教育中教学的运用和教学效果不一定起作用;另一种态度就是支持多媒体学习的人,他们认为多媒体学习是可以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以及ρ习起到优化效果的。后期国内大多学者对多媒体学习的作用予以肯定且都认为多媒体学习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伴随着多媒体学习在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学习依据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成果得出的结论以及多媒体学习的自身特点,使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基于实践应用的研究

本文对参考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多数学者将多媒体学习视作提高教学质量、支持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基于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等因素去构建教学应用模型,并将教学设计流程加以分类。

(1)支持教学

国内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是理查德・梅耶构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而这三大假设又是基于不同的理论推演出来的。

多媒体学多是基于计算机或多媒体,受教育者可以得到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它具有字典和查询表的功能,可以查询专业和不专业的知识,也有GPS导航的功能,加入学习文本来引导受教育者去进行指定的活动。

多媒体学习中的个人自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等结合起来进行。在支持学科教学的研究中,文献类目和数量包含有英语、数学、语文等,还包含有一些特殊教育和老年人教育。究其原因,是多媒体学习应用于语言类学科的交际型教学方法与写作学习的教学要求正好相符。

(2)支持学习与培养能力

多媒体学习不仅单独地停留在理论基础和教学支持上,而且对学习者学习时能力的塑造和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关于支持学习、培养能力的研究就是对学习者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可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激发与启示,也可以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合作能力、高级思维能力、协作精神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大量研究者专注于中等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对其他教育阶段的思考与实践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涉及。探究的多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从认知、心理、社会行为三个层面出发研究了多媒体学习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影响和关系。

(3)教师专业化发展

多媒体学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在:对教师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帮助教师开展教育指导,更好地提炼原有知识、促进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模式的形成,使教师多交流心得和学习经验;利于教师知识更多的积累和创新;提升教师教学、教科研能力。

3.发展成果

应用研究中具有结论意义的论文是发展成果类期刊和博士硕士论文,发展成果中对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更加密切。在教育方面的发展是提出各种适合学习的多媒体学习模型,使模型按照最优的模式和方式呈现出来,达到对教学的最优效果。

王晓丹等人在对以往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新的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从三个加工通道,即动觉、知觉和语义三方面,将其按照编码形式和加工信息的类型进行划分。其中,基于动觉通道的认知模型是将人体的运动器官所感受到的所有外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并做数据信息分析处理,依据大量的前期数据,制作出动觉模型。动觉通道一律采用全自动化的编码方式进行数据操作。将知觉通道与感觉器官相结合,运用其收集获得的外界信息进行数据编码,进而使人体自主构建知觉模型。知觉模型的编码方式与动觉模型有所不同,它是采用的激活联接编码方式进行数据操作的。语义通道将动觉通道与知觉通道相结合,将这两个通道中的有意义的符号信息提取出来,进行认知模型的构建。它的编码方式与前两个通道略有不同,编码采用的形式是类比编码和命题编码。集多人之智慧构建出的新型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式将知觉、动觉和语义这三个加工通道之间的关系定位于相o相成、互补不足、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全面、科学、严谨的认知整体。

4.技术和其他

多媒体学习支持下的资源建设包括开发系统和资源建设,主要分布于系统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两个方面。

仇芒仙早期对协同学习系统(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的开发应用在当下的状况做了对比分析,指出超过5人就会使CSCL系统速度减小、变慢,在此情况下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系统构架,基于Web的构架可以填补多媒体学习系统原理和所需的技术部分。李依霖关于个人适应型技术中国语系统的构造进行了说明,各个学习者专门使用的教材的特殊性使用户在第一次登录的时候,就设置了关于每个学习者相对应的预备测试,这样做可以及时正确地掌握学习者的正常水平,科学测试题是针对多个知识的相关集合而设计的。通过对用户测试后,会根据测试的相关结果,系统对用户也就是学习者提供相关合适的学习课程,最后经过用户或学习者自身的确认和规划,从而开发出专用课程。多媒体学习系统的实现使多媒体学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相继推出,促进各个领域教学和学习进步。

在期刊论文中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比重较高的是建设资源网站。 龚琪琳基于设计和开发了互动多媒体学习社区网站,它对新用户登录注册等进行了详细叙述,还包含一些其他功能,如多媒体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实现在网上的教学讨论。

三、多媒体学习的不足与前景

国内多媒体学习研究在经历了怀疑和认同后,多媒体学习在教育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大范围的普及,使多媒体学习一度成为教师和一些传递信息者的首选工具。但是多媒体学习在应用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暴露许多缺陷,要想实现多媒体学习的最优效果,还得在漏洞上补充,在进步中反思,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1.加深理论研究和理论基础

多媒体学习研究中取得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是从哪些新理论与新方法中获取的成为深化理论的决定性问题。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方法理论当下正在进行着一次蜕变,多媒体学习中很多科学研究在更新完善,认知新理论不断增多,新的多媒体学习研究法不断出现,这对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优越的资源。代表性的有具身认知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会话分析方法三大类。

2.各种呈现和组合方式对学习者的最优效果

Mayer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总结成多媒体设计七原则,即认知原则、时间接近原则、空间接近原则、通道原则、冗余原则、一致性原则和个体差异原则。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多媒体以其自身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特点,对我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生产有根本性的影响。

3.拓宽多媒体学习资源通道

多媒体学习中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日常教学的必备手段。多媒体教学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进行交互式教学所共同综合起来的网络教育,对改善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启示,使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得以改变。实质上是对以往旧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改变,促使学习者运用现代多媒体学习技能更好地学习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同世界接轨的教育。所以多媒体学习资源建设应该加大各个领域的扩展,使每个年龄段的学习资源丰富且有深度。

四、结语

多媒体在信息时代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当代大量的信息给我们开通了多种便捷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烦恼。使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在遗忘或者误导知识。多媒体学习作为教学模式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纷繁复杂的内容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使受教育者在承受范围内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多媒体学习可以使受教育者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仇芒仙.基于CSCL的多媒体学习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6):10-25.

[2]邓先丽,张国锋,郭秀红.在多媒体学习材料中互动的应用及注意问题[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9-100.

[3]赵红.国内外多媒体学习研究浅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4]琪琳.基于的互动多媒体学习社区网站建设[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3):70-77.

[5]蒋珊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交互式多媒体学习环境设计[J].社会心理学,2010(6):117-128.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传播学领域一大研究部类/范畴的媒介分析,正清楚地凸现出现实意义。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点。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梳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主要通过对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并对两本近年来出版的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来从论文和著作这两个层面,探讨中国大陆传播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的研究成果,透视其概况及特点。由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本文的局限性在所难免,其对研究成果的梳理,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分析、信息传播新技术 Abstract At present, as wave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rge forward throughout the word, media analysis 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s demonstrating its significance. Worldwide, uses and impact of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for discussion, thus pushing forward research in the whole area of media analysis, attracting much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e area.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edia analysis has also recei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ve explored many issues in the area, resulting in many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urvey of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that,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se achievements.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to limited materials available, the writer cannot possibly make a thoroughl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ll the media analysis achievements. Therefore, the writer chooses to carry out the study mainly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fou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s in the country from 1996 to 2000, a similar analysis of the papers submitted to several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s since 1995, and a discussion of two recent books on media analysis. As the writer’s knowledge of and reading in the literature of this area of research are very limited, and the materials available are also very limited, this paper is bound to have some limitations. Omissions may also be unavoidable, but certainly not intentional. The writer offers this paper just in the hope of inviting mor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the media analysis achievem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Key Words: media analysis;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正文)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范畴,主要指的是对如下内容的研究: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史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在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播技术与媒介作为信息传递和接收的手段、载体,并非总是研究的重点。在西方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主要倾注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讯息内容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上。诚然,传播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些对传播学界有深远影响的媒介分析成果和理论,如开媒介分析先河的英尼斯(Harold Innis )的传媒的时空偏向理论,促使媒介分析在传播学研究中真正登堂入室的麦克卢汉(Marshall MacLuhan)的以“媒介即讯息”为中心论点的传媒理论,等等。但是,比起学者们反复挖掘、成果极为丰富的传媒效果研究或在许多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传播学研究中都占据重要位置的传媒内容分析来,以媒介技术本身为焦点的媒介分析,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原本算不上是一个显赫的研究范畴。然而,近年来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社会现实,却使媒介分析的现实意义,清晰地凸现。因而,世界范围内,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门话题,由此带动了整个媒介分析领域,使之赢得了国际上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媒介分析同样受到了很多关注。虽然,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历史尚短,媒介分析领域中尚未出现象麦克卢汉理论式的独树一帜的、闻名遐迩的媒介理论。但是,我国传播学术界的成果发表、学术会议交流等学术活动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有关媒介研究/媒介分析的探索,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尤其是随着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浪在全世界的高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社会影响等媒介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在我国举行的一些传播学研讨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少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涉及的重要内容。此外,专门涉及媒介分析领域的书籍也已出现。 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学术界这方面的成果,进行一番梳理。限于资料、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这种输理,难以在对所有学术成果的总体进行通览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作了一些选择,拟通过如下几步研究,透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概况及特点: ■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和《新闻记者》1996-2000年的内容分析,找出其中涉及媒介研究的文章篇数、在刊物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与论题。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四家刊物的原因,仅是出于对三种情况的综合考虑:地域分布(这四本刊物,两本在北京出版,两本在上海出版)、兼顾主要面向研究界与主要面向业界的刊物、可行性因素(主要是指刊物对笔者而言的易获得性)。笔者丝毫无不重视其它新闻传播学刊物之意。 ■ 通过对自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传播学研讨会以来几次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作类似的分析,进行这种梳理。这里笔者只可能把范围限于自己所熟知的几次学术会议,不敢妄求全面包括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所有学术会议。 ■ 通过对《传播科技纵横》(闵大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明安香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两本集中论述信息传播技术与媒介发展进程的关系等的媒介分析专著的研究,探讨我国传播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研究在专著这一层面的成果。笔者坦承,由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所读所知也十分有限,而研究只能建立在对资料文献的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局限性在所难免,遗漏大约也在所难免,但却绝非出于故意。抛砖引玉,唯期本文对我国大陆传播学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能引发对此的更全面的探讨。 一、 概况透视 透过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近年来的学术刊物的内容、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交流以及书籍的出版,我们可以领略学术界的研究动向。 I.1 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往往是人们观察学术界最新动态的一道窗口,因此,笔者希望先以分析若干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刊物为切入口(按季刊、双月刊、月刊排列),进入对于近期我国学术界有关媒介分析的研究之梳理。 《新闻与传播研究》(季刊) 年份 *总篇数⑴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⑵ 1996年 50 2;4% 1997年 46 7;15.22% 1998年 49 8;16.33% 1999年 50 8;16% 2000年 51 14;27.45% 总计:246 共计:39;15.85% 《新闻大学》(季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104 5;4.81% 1997年 117 5;4.27% 1998年 117 4;3.42% 1999年 108 8;7.41% 2000年 119 13;10.92 总计:565 共计:35;平均比例:5.88% 《国际新闻界》(双月刊;1998年度第5-6期合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114 19;16.67% 1997年 111 9;8.11% 1998年 99 13;13.13% 1999年 103 21;20.39% 2000年 97 26;26.80% 总计:524 共计:88;平均比例:16.79% 《新闻记者》(月刊) 年份 *总篇数 *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及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 1996年 298 6;2.01% 1997年 342 7;2.05% 1998年 339 7;2.06% 1999年 374 19;5.08% 2000年 427 31;7.26% 总计:1780 共计:70;3.93% 以数据点折线表示,媒介分析文章在这些刊物中所占百分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下几点: 1. 这四种刊物在最近几年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常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2. 在四种刊物中,《国际新闻界》发表媒介分析文章最多,不但按篇数计算数目最大,而且在总篇数中所占百分比也最大。 3. 四种刊物中,《新闻记者》刊登媒介分析文章篇数在总篇数中所占比例最小,但1999年起该刊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篇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 4. 1996年-1998年期间,《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 以上几点中的第一点显示了媒介分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刊物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它和《国际新闻界》的宗旨目标及特点有关。这一刊物以“透视环球传媒,追索今昔流变,拓展研究视域,提升学术品位”为其宗旨目标,具有重视国际传媒业最新动态、重视介绍国外情况的特点。自美国以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以来,信息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投入应用、因特网作为新一代的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全世界范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猛烈、传统的传媒业正面对一场新的社会传播事业结构调整──这一切已成为国际传媒业近年来的新动态。而美国和一些其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使介绍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介绍这些国家传媒业近况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些显然都促使《国际新闻界》较其它刊物更多地刊登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文章。此外,自1997年以来,《国际新闻界》每年都有一期或若干期有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栏目,集中刊登有关文章。1997年第四期中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研究专辑”栏目,下有5篇文章,按我们本文中所下的定义都属于媒介分析文章;1998年第四期中有“新媒体研究专辑”栏目,收有6篇文章,均属媒介分析文章;1999年第三期中有“网络传播研究专辑”栏目,收有5篇关于最新传媒──网络的文章;第四、五、六期均设有“网络传播”栏目。2000年第一、五、六期均有“网络时代”栏目。设有这样集中刊登关于信息高新技术的应用的文章的专栏,显然也有利于该刊较多地刊登媒介分析文章。 关于上述第三点,《新闻记者》上的文章体裁不一、且以短文居多大约与此不无关系。作为一家面向业界的刊物,相对而言,它所刊登的理论性、学理性探索的学术论文在刊物中所占比重是有限的;它重视传媒业界同仁间的体会交流等,大量的文章涉及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方面的体会。当然,随着电脑、网络技术在新闻工作中的日益渗透,随着我国新闻传媒业技术手段更新的过程的进展,我国新闻工作者将会在其传播实践中对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及其影响等,体会日深。在被称为我国“传媒上网热之年”的1998年过后的1999、2000年,《新闻记者》上刊登的媒介分析文章明显增多,正可说明这一点。 在这四家刊物中,《新闻与传播研究》可说理论色彩最浓。1996年—1998年期间这家刊物所登载的媒介分析文章逐年增多,而2000年该刊发表的此类文章明显多于前几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探讨传播技术手段、传媒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媒介分析研究,正越来越受到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界的关注。 I.2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也是观察学术界动态的一道窗户。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1995年“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以来,探讨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等的媒介分析文章,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学术会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四次传播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显示,“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研究”系当时对论文分门别类时的一个类别。但是,当时这一类别下的论文篇数尚不多,仅有两篇,题为:“信息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和“试论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十字路口的选择”。(论文集总共收入论文59篇。)1996年,当暨南大学新闻系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面向21世纪的新闻与传播”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香港和内地3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学者会聚羊城各抒己见时,会上发表的50多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中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5篇。这5篇论文绝大部分研究信息高速公路,研究正在迅速崛起的因特网(当时称“国际互联网”)。1997年,“全国第五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杭州大学召开,60余名学者以“传播与经济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论文宣讲与讨论。会议收到的46篇论文中有 5 篇论文属于讨论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媒介分析文章”。信息高速公路、电脑互联网络与大众传播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了台上台下的热门话题,不但在会场上引发学者们的热烈发言,而且在会场外的个人交谈中也引发种种议论。会议结束后,有关论文很快被《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学争鸣与探索》等刊物登载。 1999年10月至11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接连举行了三次较大型的学术会议。10月下旬,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99传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30多位中外学者在会上所宣读的论文中,探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的媒介分析论文有5篇,以研究因特网为主。10月底至11月初,在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 ”,会议收到的40余篇论文中,可归为本文称为“媒介分析文章”的,有10多篇。紧接着,12月7日至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上发表的50余篇论文中,有10来篇属本文所说的“媒介分析文章”。 2000年10月20日—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的近70篇论文中,可归类于“媒介分析”的文章达16篇,占总数的23.19%。2000年12月13—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了“全国第四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即是网络传播。 从这几次会议的情况来看,网络传播的崛起使围绕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传媒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有关理论的媒介分析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而言魅力有增无减,在1999年以来的五次学术会议上,媒介分析文章尤其成了会议内容的一个重头。这一点,同笔者梳理有关学术刊物近年来的文章内容所发现的情况,是吻合的、一致的。 I.3 书籍 1998年4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先生撰写的《传播科技纵横》。此书分十五章,阐述了传播科技发展进程中各项重大进步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这十五章是:“古代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近代印刷术的诞生与发展”,“摄影术、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近代通信手段的重大发明与发展”,“广播电视的诞生与发展”,“当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当代广播电视新技术”,“当代计算机业与通信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交流”,“因特网与传统大众传媒”,“当代多种媒介的相互竞争与融合”,“传播技术在当代新闻传媒中的地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传播新技术的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展望”。书中追踪最新信息传播科技及其应用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宽广的社会影响的,占10章之多;这10章中,尤以探索计算机业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业及其正、否两方面的社会影响的部分占了重头:作者以整整八章的篇幅,对此进行了阐述。鉴于对建立在以往的传播科技的物质基础上以往的传播方式,学术界早已有过许多论述,达成许多一致的认识,作者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用于对信息传播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明及其对于传媒业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方面的影响上,这种选择显然使《传播科技纵横》得以涉及开拓空间较大的课题。书中不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一系列最新传播科技手段作了描述,而且涉及了一系列围绕传播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大课题的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传播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管理,传播科技发展、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及国家的信息传播政策,等。 以传播科技的发展的利和弊为例,该书在对卫星直播电视的探讨中,既谈到卫星直播电视的利──对于扩大电视的覆盖面、扩大电视传播的范围、促进国际电视传播中的作用,又探讨了卫星直播电视的弊──对卫星的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和电波越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问题。作者指出,“正因为通信卫星具有打破以往电视传送所受到的时空限制的能力,因此不仅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购买或租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商业利益与国际政治带来了国与国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争论。一项是技术问题,即卫星轨道问题,因为同步静止卫星的轨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得到认可,而目前世界各国对卫星轨道位置争夺激烈;另一项是社会问题,即电波越境带来的影响。 电视直播卫星所带来的电波越境,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但使用不当或别有用心,也会造成国家间的不和甚至相互憎恨,破坏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氛围。……在DBS电波越境的争论中,西方发达国家持‘信息自由论’的立场,要求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承认信息自由流动的原则。而反对的国家则持‘信息主权论’的立场,要求在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总格局内制订出具体的规则,并强调应事先取得他国的同意。…… 80年代,美国国际电视进入西欧,为已经风靡西欧市场的美国影视片推波助澜时,欧洲传播界也纷纷指责美国为‘文化帝国主义’,要求采取措施保护民族文化,许多国家对电视台(尤其是对有线电视网)播放外国节目的比重作了限制。当国际电视的浪潮推进到亚洲地区以后,这种矛盾就更为尖锐。对于卫星电视来说,进行有效的国际管理确实困难重重,……”⑶ 该书在有关因特网的章节中也讨论到了传播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在简述因特网的特点和功能,各国对因特网的应用在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效能后,该书即谈及因特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黑客”猖狂入侵重要的网站网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虚假信息虚假新闻流传,色情内容泛滥于电脑空间,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 再以因特网与传统的大众传媒、传播科技发展与传媒市场为例。《传播科技纵横》谈到了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构成冲击,但以更多的篇幅,探讨后者如何能“借着因特网之势另有一番风光。” ⑷因为,因特网上信息流通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网上广泛浏览之后,更愿意访问每日能提供客观、真实信息来源的节点,而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已建立权威地位的著名新闻媒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就是说,现有新闻传媒上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必须看到,现有新闻传媒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特网并非可以完全包容和替代。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刷报刊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不可能完全被网上电子报刊所代替。” ⑸尽管如此,该书作者强调指出,传播科技的新发展必然导致新老传媒间的激烈竞争,作为新一代媒体的因特网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它与传统的大众传媒间在传媒市场上对受众的争夺。“各类媒介均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影响力的大小,此消彼长,则是不言而喻的。” ⑹而与此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在改变以往各种传媒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的情况,竞争之中还出现了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多种多样的媒介在推进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方面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动力”。⑺ 1999年2月,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明安香先生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该书不但对90年代初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新媒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性的描述,还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它们的讨论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讨论,按自己的框架,综合研究了众说纷纭的概念,论点,预测,通过系统的分析,将有关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⑻此外,该书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性建议。该书聚焦于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分十一章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即:“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印刷媒介:告别铅与火 走向光与电”,“当代多种传播媒介的互相竞争与融合”,“新兴电子传播媒介”,“‘第四大众传媒’的崛起: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政治、法律”,“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文化”,“新技术、新媒介与社会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和“赢得进入信息社会的‘护照’”。按照该书主编、课题组负责人明安香研究员的归纳,该书是从五个方面,对研究重点展开探讨的,即: ■ “从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最新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崭新高度和视野,重新回顾和探讨了人类信息传播”。 ■ “宏观地探讨和展望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所处的空前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 “对书中重点探讨的‘信息传播新媒介、新技术’作出界定,并回顾和概括当前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发展的主要种类、特征及其现状”。 ■ “简要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便以此为背景更好地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 “探讨和预测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将会给传播的大众传播在一系列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根本变革;并对于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众传媒业、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及理论研究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⑼

书中对媒介发展进程的总结、归纳式研究,对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和核心的传播高新技术同大众传播的关系的分析,对世纪之交我国在信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都反映出课题组对有关问题的深思,并有助于启发人们探索思考。例如,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首先以历史的视角,概括性地分析了传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法则,再分媒介形式,新闻采访、写作报道和编辑方式,新闻产品的发行和传送方式,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讨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的大众传播中的根本性转变。作者对于传媒发展过程中的新老传媒遵循的法则,表达了深具概括性的观点,即:旧媒介在同新兴媒介的激烈竞争中,纵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也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遵循生存第一法则,千方百计谋求生存下去,而为了生存下去,旧媒介又会遵循变革求存的法则,适当地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新媒介要在原有的媒介世界中站稳脚跟,取得成功,就得遵循优胜法则,即在方便、兼容、简便、可靠、可见、价格适宜等一系列方面显示出其超越旧媒介的优胜性,并遵循经过一个(一代人时间的)过程的“一代人法则”;旧媒介和新媒介在激烈竞争中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遵循长期共存法则。⑽ 书中对新闻与传播理论体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的探索,也颇具特色。该书建议“重新构建新闻与大众传播的理论体系”,并认为这就是要建立“网络传播学”这样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理论体系而又根据崭新的网络化传播环境形成全新的特色的崭新的理论体系。书中探索性地提出,根据目前的情况,“网络传播学”至少应涵盖这样几类内容:网络传播环境学、网络传播生态学、网络传播采访学、网络传播媒介学、网络报道学、网络公众学、网络调查学、网络传播法规学和网络传播伦理学。⑾ 与论文相比,书籍由于篇幅大得多,论述问题可以在全面、系统、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内容覆盖面当然也可大大超过论文。如果说近年来我国学术刊物上的媒介分析论文各自探讨了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或有关理论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的话,那么《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则对以数字式、多媒体、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新媒介概括性地进行探讨,并对传播科技发展与变化加以总体研究,还对围绕科技、传媒、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 目前,随着网络运用的逐步推广,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也已开始被推上网:1999年下半年,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中国新闻学评论》已在网上出现,这是一家没有印刷版的网络刊物,而且是专门有关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网络刊物。有关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的研究是该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的栏目之一“个人频道”下的“大洪视点”,集中刊载了闵大洪先生有关网络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体的一系列论文。2000年5月28日,上海14家主要新闻传媒机构联手创办的东方网正式开通,“网络媒体研究”成为这一网站上的专题栏目之一。由于《中国新闻学评论》在网上推出和“网络媒体研究”在东方网上出现时间还不长,目前笔者尚无法对此作更多的讨论,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上述讨论到的都属于我国学术界在媒介分析领域、尤其是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研究领域的成果发表。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一领域的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项目。据有关论文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当前的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极为重视,“1996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关课题,如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年设立项目《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1999年设立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2000年设立项目《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 ⑿有关成果发表和正在进行的有关项目,显示出我国传播学界围绕着与信息传播新技术同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已进行并在继续进行许多探索。 二、 特点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的讨论说明,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传播新技术及其特点、传播技术与媒介的发展与更新及其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领域的研究,已产生了以论文为主兼有书籍的成果。这一部分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些成果的特点。 II.1 介绍、描述性内容占重要位置 介绍、描述性内容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我们此处称为“媒介分析”的领域的成果中占重要位置,这可说是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特点之一。如果略加细分,不难发现,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上的媒介分析文章中,大量的文章主要是描述性或介绍性的,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刊登的“国内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与思考”,“中文报通过因特网走向世界”,等,《新闻大学》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等,《国际新闻界》刊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新闻战”,“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西方通讯社是如何在哥伦比亚工作的”,“数字时代的BBC”“美国记者如何利用E-mail”,等,《新闻记者》刊登的“一份跨国界的免费出版物──兼谈电子网络”,“网络上办影展 光盘上存照片”,“新闻传媒网络化发展新趋势”,“记者要学会数字化生存”,“美国《时代周刊》见闻”,等,“全国第六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的“因特网在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及趋势”,“从新闻提供者到公共论坛:《人民日报网络版》个案分析”,等等,可说都属于此类文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一般以小见大,往往从某些具体实例入手对最新传播技术渗透到传媒业工作和人们社会生活的现状作描述、介绍,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刊登的“对亚太地区三家日报电子版的观察思考”(作者:闵大洪)一文,对亚太地区三家大型日报——日本的《朝日新闻》、台湾省的《中国时报》和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的概况进行了介绍,提供了诸如访问人次、电子版网页编排、内容、电子版上的广告等资料信息,由此切入到电子报纸的发展这一课题,探讨了电子报纸发展的技术基础──因特网,以及与电子报纸的特点有关的电子报纸发展的动因。 又如,《新闻大学》1998年冬刊登的“上海六家广电媒体因特网网页比较分析”(作者:陈思劼)一文,主要是对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网页的一些基本情况及主要内容作介绍,并对这些网页进行比较,介绍的信息包括这些网页的主页网址、上网日期、网页数、容量及主要栏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广电传媒与网络传播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但从全文来看,这一探讨部分所占篇幅颇小。又如,《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三期刊载的“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作者:杜跃进)一文,是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的一家小报《圣何塞信使新闻报》创办的(与“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联网的)电脑联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使中心”的实例,透过这一“信使中心”提供的电子报纸、通讯服务等网上服务的情况,来以小见大──观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并进而讨论美国新闻业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采用对美国新闻业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文中谈到了反映这种影响的四个方面:新闻媒体物质形式的演变,新闻内容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对受众的影响。但介绍性内容不但所占篇幅较大,而且还贯穿于讨论分析之中。《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二期登载的“数字化时代的BBC”(作者:彭兰)一文,描述了BBC近年来的沿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向前迈进的情况,即: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需要,英国广播公司BBC实施自己几次根据形势进行修改、补充的对近期、远期发展规划,采纳数字化技术,退出一系列新广播、电视频道和服务的发展状况。文中具体对BBC的一系列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新服务、新频道作了介绍及特点分析,为读者描述了BBC数字化广播(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的缩写)服务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计划。 再如,《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发表的“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透过两家并非由传统传媒中著名的大型媒介机构创建的传媒网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 McGrath 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万维网电视”(TV on the Web)网站──的成功实例,探讨办出特色在传媒网站获得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对这两家传媒网站的网页设计、内容、办网站的方针、策略等,作了介绍分析,以“办出特色”为主题,将这些介绍性信息串在一起,作为讨论这两家传媒网站的成功的一大原因及其启示的基础。⒀ 这类文章当然并非遵照同一模式,虽说总体而言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以小见大,以介绍实例为主引出或融入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是,其中有的在介绍和讨论方面都较宽泛,有的则突出重点的色彩较浓。由于偏重情况介绍描述,此类研究往往在理论问题探讨方面就涉入有限,从而出现谈得较宽泛而缺乏细化深入的分析,几笔带过等情况。然而,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自有其作用,对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类研究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用的新近资料,而新近资料的积累,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的有些研究中,作者提供了或由其本人采用调查、观察、内容分析等方法而得的量化的第一手资料,或通过网上研究、图书资料研究等而获得的来自其他学者实证性研究结果的量化的第二手资料。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传统上重思辨、重定性研究而对定量研究重视不够的情况而论,这种量化的资料的提供,可以为学术界进一步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量化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作为一种手段,对事物(的质)进行精确量化,有利于对事物、对事物的质的系统研究和了解,也有利于使论点的展开、定性的阐述具有扎实的依据从而增添说服力。因此,上述提到的那些研究提供的量化数据的积累,对于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而言,就可说另具一层意义了。 从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信息传播新技术大量涌现,发展之迅速,真是创历史之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媒介分析研究,客观上需要先从介绍、描述与最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新情况入手。此外,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等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走在前面,这些国家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新经验、它们在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因其参考作用而值得介绍。这也必然使我国传媒研究成果中覆盖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增添了介绍、描述性的内容在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中所占的比重。 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分析的文章中似以描述性或介绍性为主再加上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的文章居多,但也有一些文章是讨论分析性的,或以此为主的,如:探讨网络出版物与法律法规的“电子网络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作者:张西明,《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一期。),分析互联网络的“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社会”(作者:张锦,《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三、四期。),探讨网络时代媒介把关人角色的变化的“从‘Gatekeeper’到‘Heads-up Displays’”,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的“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作者:石艳红,《国际传播界》,1999年第三期。),等。此类文章中还有对某一媒介分析理论进行探讨的,如:讨论著名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四期刊登的“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和作为“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之一的“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作为探讨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自然就较为突出分析讨论。 II.2 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 从上面梳理到的我国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成果来看,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也是一个特点。笔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在对问题的展开中往往铺开面甚广,以概括性、综合性地阐述为主。例如,“电子出版物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文将传统媒介的新闻出版法规面对网络出版物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归为九点,对建立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上出版中要解决的法律道德问题,分“名誉侵权问题”、“著作权问题”、“保密和泄密问题”、“黄色、凶杀、暴力一类图文音像信息引起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予以展开,逐一讨论。“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注”一文对于网络媒介为受众成员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所带来的变化之分析讨论,分“网络受众的定义及其图示”、“个体化和主动化的网络受众”、“网络受众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网络受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意义”和“网络受众:为自己把关”五个部分展开,铺开面较广,在论文的篇幅范围中来看,这种处理法带有综合性的色彩。 就书籍来说,上面讨论到的《传播科技纵横》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中,相比之下,后者对理论探讨更为偏重。因此,笔者此处拟集中考察后者在讨论分析问题中是否也具有重概括性、综合性的特色。笔者感到,此书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同样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讨论了诸多问题上。对此,我们在上一部分中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其次,这表现在此书对其所讨论分析的问题,在展开中似乎也偏重概括周全。试以该书的第十章“信息高速公路将引发大众传播革命”为例。这一章概括了“媒介发展的基本法则”、“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新闻采访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报道和编辑方式将发生的根本性变革”、“新闻发行和传送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根本变革”和“媒介角色的根本变化”七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力求全面概括的展开方式。这七个方面构成了这一章的七个节,而每一节的展开,同样体现了这种偏重概括周全的特色。例如,第二节“报纸、广播、电视将面目全非”,分“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电视:数字式、高清晰度、互动式家庭影院”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三点展开,显然最后部分以“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为名,可以将除了这一节的标题中点到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进去,这看来同该书的讨论注重全面概括有关。在具体到这些小点(目)的阐述中,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仍然可见。即以这一节的第一点“报纸:由印刷报纸到电脑网络报纸、电子便携报纸”为例,其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印刷报纸因其特点不会“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的看法及理由,报纸等印刷媒体的变形三部曲──即出现电子翻版、电子变版和多媒体版,以及反映报纸发展另一种趋势的便携式电子报纸及其特点,覆盖面相当广,由此也可见力求概括周全的特色在书中得到了层层体现。 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著述中出现讨论分析偏重概括性、综合性,自有其原因。首先,它同选题有关。我国不少媒介分析文章的题目都较大,题目本身要求覆盖面较广,注重概括性、综合性也就自然而然。其次,我国在传播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科建设的早期,围绕媒介的技术特点,传播技术、媒介的发展更新同大众传播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而展开的媒介分析研究,当然更是处于早期。对于早期的研究来说,重概括性、综合性正适应学科建设积累的需要。此外,对于书籍而言,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不少书籍似乎往往兼具专著和教材的特色,而且事实上在使用中也扮演专著与教材的双重角色,对于问题的分析阐述力求概括周全,与教材要全面概括、传授基本知识的客观需要相吻合。对于我国的媒介分析领域而言,这些已有成果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学术界还需要在媒介分析领域向形成独特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方向努力。 II.3 选题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 从选题来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界的媒介分析研究,具有贴近传媒业发展现实、追踪发展动向的特点。电子出版物的兴起与特点,因特网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大众传媒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的法律法规问题、伦理问题,传媒网站建设,卫星电视,网络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网络时代受众角色的变化,新、老传媒的关系,计算机(电脑)辅助新闻学,等等,构成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一再关注的问题,这些选题,无疑是贴近我国传媒业新发展的现实的,也是追踪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动向的。这一特色,大约同媒介分析这一研究领域本身的性质、特征有关。媒介分析本身,是一种考察传播技术的发展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变迁的研究,首重新发展、新变迁往往很自然。当年,媒介分析理论家麦克卢汉正是在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其媒介理论,为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作出关键性贡献的。虽然他的著述涉及了媒介技术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但是当时的新兴传媒电视无疑是他的研究突出关注的。关注媒介新技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向,是媒介分析的需要使然。追踪发展动向除了可以指追踪实践方面的发展动向外,还可以指追踪理论方面──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动向。在后一种意义上,我国的传媒分析研究的选题,总体上来说也是可以说具有追踪发展动向的特色的。当笔者将我国的媒介分析研究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同国际上的一些新闻与传播学学术刊物——如《传播学杂志》(季刊;由美国国际传播学协会主办)、《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季刊;由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主办)、《加拿大传播学杂志》等──中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中的同类研究的关注点相比时,笔者发现,两者相当吻合。即使国际上的这些刊物上的同类研究不少在时间上领先了一步,但是我国的研究并非在时间上远远落在后面。事实上,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少引征了国外学者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的还参照了网上提供的最新资料,注释中出现有关网站的网址与上网日期,可以说明这一点。 当然,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展不同,各国传媒采纳高新传播科技的发展情况也不同,各国媒介分析研究的起始时间、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国际学术界所经常关注的问题中也有一些尚未构成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例如,对于电子出版在学术性信息传播(scholarly communication)中的应用,对于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等,国际上学术界常有论及,但在我国学术界现实的媒介分析研究中,似尚未引起多少注意。关于前一问题,迄今为止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信息沟通中,最主要的手段仍然是印刷传媒,这大约是影响关于电子出版与学术性信息传播的关系成为关注热点的重要因素。关于后一问题,对于现阶段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离众多的人们感受虚拟社区的存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影响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区研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它尚未构成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热门选题,也就很自然。 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不但那些围绕传播技术新发展、传媒新发展展开的研究显示出追踪国际上的发展动向的特点,而且那些探讨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本已在达到其红极一时的顶峰后长期陷入较少引起注意的寂寞的低谷,但近年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新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又再度受到国际上学术界的关注,重新引起学术界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1995年,加拿大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Judith Stamps 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Glenn 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Paul Benedetti和Nancy 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Basic Books出版社发表了W. Terrence 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Black Rose Books出版社出版了Paul 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围绕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各抒己见,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⒁学术性刊物中,《加拿大传播学杂志》近年来一再刊登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以及这一理论的重要源头──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在该刊1998年第一期和第三期刊登的学术论文中,研究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论文几乎占了半数。美国《传播学杂志》1998年也曾刊出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国际上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新关注,还在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的学术沟通中反映出来:因特网上曾出现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和。我国学术界在对媒介分析理论的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这一动向。在我国近年来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提出应重新认识麦克卢汉学说、认识其作用的论文有之,专门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文也有之。 从我国学术界的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对我国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恐要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然,大多数媒介分析研究的成果中似乎并没有直接引征麦克卢汉的著述,但是,我们从如下事实中,可以看出,麦克卢汉的理论所提供的思路──即从媒介技术的影响的角度考察传播科技与人类文明变迁的关系的思路,却影响着这些研究。这一事实即:这些研究大多数都着重探讨传播新技术对大众传媒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较少换个角度探讨社会的其它方面对传播新技术的应用的影响,如:社会决策对于决定传播新技术的命运的影响,经济因素对于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过程的制约等。 结论 中国大陆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等活动表明,在媒介分析方面,中国大陆学术界远非一片空白。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起步,并且还将继续研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许多问题,只要我们坚持本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努力,日积月累,我们终将取得日渐成熟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理由过高估计我国媒介分析研究的现状。虽然,我国传媒分析研究中大量研究以介绍、描述性内容为主也好,分析讨论偏重综合性、概括性也好,都自有其原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概括;而且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指出过,在现阶段而言,介绍、描述性为主的研究对发展我国媒介分析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讨论分析中突出综合性、概括性对学科建设的积累,也有很大贡献。但是,一切存在的,又并非“都是合理的”:事出有因的状况,并不总是等于理想的状况;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应不断发展。我们应该面向未来,追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应追求在未来的研究中在扎扎实实的资料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探讨的深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注: ⑴* 笔者在统计篇数中没有把报道式消息、文摘、书讯等包括进去。 ⑵ * 在本文中,“媒介分析文章”指的是:总体来看以论述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特点,传播新技术与传媒发展、传媒运作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为主的文章及讨论有关理论的文章。 ⑶ 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⑷ 出处同上,第194页。 ⑸ 出处同上,第194-195页。 ⑹ 出处同上,第230页。 ⑺ 出处同上,第233页。 ⑻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著作出版推荐意见书之二”。 ⑼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⑽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4页。 ⑾ 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290页。 ⑿ 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一期,第16-18页。 ⒀ 有关以上讨论到的论文的材料,请参见《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和《新闻记者》1996年—2000年。 ⒁ 张咏华 “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一期,第33-39页。

转贴于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4篇

一、社交媒体数据的研究潜力

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独特的传播特性使得利用其平台上的文本来研究舆情具备了合理性与可行性,这是成为拓展国际涉华舆情研究的重要机遇。

首先,伴随Web2.0技术的精进,近年来社交媒体用户数量持续增加,从而使社交媒体上累积了大量有待挖掘与阐释的原始数据。其次,社交媒体数据成为观察分析普通网民态度及行为的宝贵资料。社交媒体准入门槛低,其用户身份的草根特征突出,这对国际涉华舆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交媒体上的数据或由用户独立生产,或因用户间的互动而产生。此类人类原创数据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附属产品,因此非常适于观察人类行为。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生成的内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用户的态度、情感及行为特征,其中不乏用户对自己关心或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所表达的态度与意见。上述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其成为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新阵地。以往的涉华国际舆情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国际传统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研究。虽然国际主流媒体在引导涉华舆论方面作用突出,但主流媒体上的涉华舆情并不等同于各国民众对中国实际持有的态度。二是采用民意调查方法研究涉华舆情。这一方法成本高、耗时长,特别是对国际舆情研究而言,跨国的民意调查实施难度更大。与这两种方法相比,依据社交媒体文本来研究国际涉华舆情既易于操作,又降低了研究成本,也可保证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可控性。

二、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研究面临的挑战

虽然社交媒体崭新的传播特性为国际涉华舆情研究提供了机遇,但在研究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主要体现在:

1. 如何理解社交媒体新的传播特性

社交媒体独特的传播特性,诸如海量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等,使得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研究者亟需回答一个问题:社交媒体上的涉华国际舆情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有何不同?正如传播技术研究先驱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指出的,新媒介的优势即在于其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①。就涉华国际舆情研究而言,应在充分理解社交媒体对网民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影响的前提下,修正或重新阐释原有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涉华舆情研究的概念及理论,补充新概念及理论。并且通过深入探索社交媒体上传统媒体、新媒体、民众、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变化,总结涉华国际舆情特征、生成机制与规律,最终解答社交媒体涉华舆情与传统媒体及传统互联网上的涉华舆情有何不同。

2. 如何处理海量数据

社交媒体上的数据体量巨大,并且原始数据缺乏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这极大增加了数据抓取与处理的成本和难度,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内容与文本分析的传统涉华舆情研究而言,这亦是极大挑战。

社交媒体为涉华国际舆情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均使得创新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若能在研究中发现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生成机制的新特征,特别是社交媒体新的传播特性对涉华国际舆情生成与扩散的影响,是该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创新的关键。在未来的研究中,该研究领域存在以下几种深化拓展研究发现的可能性路径。

三、拓展未来研究的路径

1. 社交媒体关联网络研究

与传统媒体文本相比,社交媒体文本中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各类关系数据,特别是用户个体特征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社交媒体最大的意义即在于便于观察到用户的各类社会关联网络。舆情是一种“社会合意”( social con-census),本身即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结果,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特征的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创新性,就在于认识到舆论的形成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不仅记录了网民的言语,还记录了网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及社会交往。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分析,可观察到在这一新的传播平台上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特征,进而探索这一新型社会关系对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的影响。

比如,研究者瓦戈(Chris Vargo)等人注意到,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上注册者身份多元,包括个人、企业和各类媒体。之前的大多数媒介效果研究都是对媒体单独实施内容分析,而微博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民众和媒体同时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微博上的媒介组织间存在各种差异,比如其政治倾向、舆论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同时,微博个人用户的政治立场、媒介使用行为等也会不同。如此,微博平台就提供了同时观察个人与媒体行为的良机。正是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上述特征,瓦戈等人认为,对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研究有可能从以下两方面深化现有的“议程设置”研究。首先,是“议程融合”(agenda melding)研究。“议程融合”研究认为持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受众能够主动选择使用不同的媒体,受众对被设置事件及其属性的价值判断也会不同。很显然,受众会将来自各类媒体的议程融合起来。其次,是“关联议程设置”研究(Network Agenda Setting)。正因为微博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媒体与受众,因此社交媒介上的“议程设置”研究也由“一级议程设置”研究(研究事件是如何被设置的)和“二级议程设置”研究(研究事件中的属性是如何被设置的)转向“关联议程设置”研究,即探究媒介如何建构受众对事件间关联重要性的认知②。

瓦戈等人的研究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第一,微博平台上可同时观察到个人用户与媒体的行为特征,这便于对二者之间议程的关联进行分析。第二,Twitter上并无标注个人用户的政治倾向,但是研究者利用用户发帖中涉及到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海量信息,结合词汇情感分析工具,进行情感分析,最终按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而将微博用户的政治倾向进行了分类。第三,Twitter上的媒介、事件与个人用户的信息量巨大,这便于进行媒介设置受众对事件关联认知效果,即“关联议程设置”的研究。瓦戈的研究路径揭示出了研究社交媒体舆情生成复杂性的可能,研究者可以根据政治倾向、舆论影响力等维度,细分社交媒体上各类舆情行为体的特征,并找寻他们之间在舆情生成传播过程中的关联,这将有助于把社交媒体舆情研究推向深入。

2. 深化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研究

重视社交媒体关联网络研究,将有助于探索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比如,由于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都在微博上即时信息,因此微博平台有利于观察两类媒体在设置议程过程中的关系。纽曼(W. Russell Neuman)等学者依据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假设,选取美国政治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利用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试图回答Twitter上究竟由“谁来设置议程”,是传统媒体,还是社交媒体?研究发现,将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在Twitter上发起的政治讨论间的关系概括为互动最为合适。这两种媒体各有自身独特的对当天发生事件的回应方式,彼此间又形成对事件动态的互动式回应。因此,研究者提出传统媒体议程与社交媒体议程之间并非一种因果关系机制。也有国内学者选取国际社交媒体,通过内容分析研究其涉华舆情现状及传播特征。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上的媒体关系网络,即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作用,发现:社交媒体对中国报道框架与传统媒体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以转载西方国际主流媒体为主,英美发达国家基本垄断国际自媒体上的涉华信息流,并且,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领袖③。

作为即时互动平台,在微博上可以观察到舆情生成过程中的多方行为体,包括各类媒体、组织、个人的话语行为。对研究者而言,社交媒体构筑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的关联网络。因此,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数据开展一定时间跨度的舆情生成机制研究,挖掘上述各类行为体在发起公共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当前的网络舆情研究,弥补静态研究片段化的不足。

3. 人机结合处理海量数据

传统涉华国际舆情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内容分析。在社交媒体舆情研究中,单纯依赖人工对网络内容实施分析存在困难,传统人工分析需与新的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分析大量信息往往需要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这对社交媒体舆情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提出要求。比如,融合算法技术与传统人工分析,包括语言或话语分析、语料库建设等。社交媒体的某些表层特征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但是,计算机技术只能进行初步的表层分析,研究者应意识到计算机无法像人类编码员那样理解人类语言的丰富、复杂和微妙,因此社交媒体内容中的社会文化内涵则要借助人工分析来实现。研究者应时刻谨慎,语言的意义是在语境中生成的,而将语言简化为某些模式,可能会产生问题。

社交媒体的新型传播特征为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观察舆情各方行为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何结成关联网络,形成公共话语交锋。但是,学者也应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特性及其对研究提出的挑战保持清醒认识。有学者提出,社交媒体上的海量数据对数据的抓取、分析提出了很高要求,这使得社交媒体的大数据研究,可能会出现以数据为导向而非以理论为导向的倾向。比如,将传播学中的已有概念,比如议题或话语简化为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标签或帖子转发的简单统计④。

不仅如此,如何在内容分析中测量社交媒体的某些技术功能及其社会文化内涵,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比如,有研究利用记者在Twitter上自己微博中对他人帖子的转发行为测量其将读者带入新闻生产把关过程中的意愿⑤。这反映出研究者在研究中可能存在削足适履的倾向,不是从经验现实及其社会后果的实际意义出发,而是急于让经验现实适合于已有的理论阐释,反而妨碍了现有研究的理论提升。其次,在理解社交媒体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理解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大数据。研究者需认识到社交媒体大数据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平台特性,因此在将线上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结论延伸到线下时要十分谨慎。

(本文受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编号2014M560349,同时受2013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13023)和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资助,还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资助。)

「注释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倾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Vargo, C., Guo, L., McCombs, M. & Shaw, D.(2014). Network issue agenda on twitter during the 2012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296-316.

③相德宝:《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现状、传播特征及引导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

新媒体研究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传媒伦理,责任,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传媒伦理”一词,检索到相关论文成百上千,有关注新闻伦理的研究,有对广告伦理的研究,还有对网络伦理、影视伦理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传媒伦理研究的内容。

在近年出版的传媒伦理研究著作中,陈超南的《彩色的天平——传媒伦理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传媒伦理”命名的专著。该书论述了传媒伦理学的兴起、现状及传媒伦理与当代社会等相关问题,指出传媒的伦理原则应当包括言论自由、社会责任、人类正义、职业道德等因素,该书为整合性的传媒伦理研究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近年来反响较大。该书从传媒伦理维度,对传媒所面临的自由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闻的真实性、传媒娱乐化、传媒市场化、传媒的后现代性四类最为典型的媒介伦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及伦理解读。

黄富峰在《大众传媒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通过分析大众传媒应有的道德理念、道德品质和媒介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在社会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道德对策和建议。

罗哲宇的《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则是立足于当下伦理失范现象日趋严重之时,以伦理重建的角度,以当代中国伦理转型与重建过程为背景,探讨新闻报道是否存在失语、失范等问题,对新闻报道中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伦理的重建展开研究,最后落脚于转型期社会新闻媒体在伦理重建中的社会责任。

在已经发表的传媒伦理著作及论文中,对于目前传媒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第一,涉及传媒价值与利益冲突的研究。

传媒伦理本质上应该注重其自身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然而在我国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传媒为了追求利益而出现了一些价值上的偏离,背离了传媒伦理责任,这为广大研究传媒伦理的学者普遍认同。大部分学者都把传媒偏离价值原则的原因归结于传媒市场化。持此观点的学者及其著作有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黄富峰的《大众传媒伦理研究》、张君浩与兰海燕合著《以传媒伦理再造实现传媒的规范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5月)等。

关于中国传媒价值观的问题,学者普遍认为应该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如薛国林、李志敏在《论中国传媒价值认同—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为视角》(《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认为中国传媒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促进各利益群体互动、共赢,并最终为促进社会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唐励在《论当前我国传媒的价值导向》(《文学界》2011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传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倡导真善美的价值目标,鼓励人们提升和美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努力。

第二,涉及传媒自由及社责任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言论自由与传播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媒体道德的原则之一。但随着大众传媒滥用传媒自由现象的日渐泛滥,为了矫正这种过度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开始兴起。

我国传媒界,大多把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解为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或者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严晓青在《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现状:现状、困境与展望》(《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何志玉在《传媒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中国报业》,2011年8月)、鲁玉琴在《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与和谐发展》(《东南传播》,2010年第8期)、朱辉宇在《传媒社会责任理论再思考》(《传媒》,2010年第11期)等对此问题在文章中作了具体论述。

第三,涉及传媒娱乐化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的娱乐化是传媒娱乐功能的异化,而传媒的这种异化消解了传媒应有的功能,使传媒的娱乐功能走向了反面。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一书中对当前我国传媒的娱乐化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这种现象进行了伦理反思,认为真正的娱乐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是美的,是法律和道德许可的,是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杨新磊在《“娱乐化”的“去伦理化”本质及其忧思》(《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也表达了对当前我国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杨新磊在该文中指出,当前传媒娱乐化滋生了许多伦理危机,如传媒业的唯利是图、人文关怀缺位、反道德化、漠视深层问题等等;贺琛在《传媒“背道”的伦理反思》一文也对传媒的娱乐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第四,涉及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普遍关注始于2003年,之后媒介素养研究蓬勃发展并出版了大量关于媒介素养研究的专著。如蔡国芬与张开等人合著的《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龙的《媒介素养通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段京肃与杜骏飞的《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袁军的《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李军林等的《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与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荣建华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媒介素养的发展及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论及我国的媒介素养状况时,普遍表现出了对我国媒介素养现状的担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媒介素养研究的论文中,有对中国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如张志安的《中国知识精英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王琦的《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4期)、胡娅莉与胡劲松合著《提升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的对策探讨》(《新闻世界》,2012年第4期)、王娟《提高官员政务微博媒介素养的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处第4期)、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杨真《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传媒伦理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也为后学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重复研究较多。笔者认为,伴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对传媒伦理的研究也要不断的深入和加强。对于如何全方位地加强传媒伦理建设,使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正面和积极作用,控制传媒的消极影响,这仍是传媒伦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