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总经济师论文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 经济法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目前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作为研究经济法现象及其规律的法学学科,经济法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并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因而,长期以来学界对该学科内容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经济法包括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而经济法分论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监管法则已经形成共识。

其中,经济法总论研究的是经济法分论各部分的共性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体系、价值、基本原则、理论基础、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经济法律关系等问题,基本上并不直接涉及具体的法律制度;而经济法分论则恰恰相反,其主要研究的是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领域中具体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这使得经济法总论与分论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经济法总论的理论性极强,实践性很弱;经济法分论的实践性极强,理论性则相对较弱。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教师在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理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法学本科教学仍然沿袭成文法国家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囿于讲授法教学模式的固有特点和经济法学的学科特色,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学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区分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对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进行扬弃。

一、讲授法教学方法的特点

讲授法是成文法国家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讲授法长期以来也是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最传统和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由某门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系统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知识。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法有下列一些优点:一是高效性。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获取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教师能够通过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系统性。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能够系统的将经济法学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就可以全面、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三是成本低廉。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简便、易行,成本低廉。

当然,讲授法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固有的缺陷,一是教师往往进行的是“灌输式”的讲授,照本宣科,填鸭式的向学生强行注入理论、原理和学术观点,讲授的内容抽象、笼统、不易理解,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压抑感,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因教学方式的单向性和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学生没有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大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阻碍了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养成;三是讲授法容易培养学生的认同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将会走入“抄笔记、背法条、考笔记”的误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四上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处于权威地位,极少有学生会挑战其观点,使其丧失进一步提高自己水平的动力。

由于讲授法存在以上一些固有的缺点,使得讲授法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需要,因此,很多教师和学者都主张摒弃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尽管传统的讲授法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是也有着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替代的优点,如全面性、系统性、简便易行性,因而对其不应完全否定。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学的教学过程中,经济法总论理论性极强的特点比较适宜主要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但应当进行一定的改进以发挥讲授法的优点,克服其缺陷;而经济法分论的实践性特征则更加适宜将讲授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而着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应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改进

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交叉学科,经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极为紧密,对其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不仅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对于缺乏系统、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较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法学本科生而言,学习难度极大,因而,学生对经济法总论的系统、深入把握,绝对离不开讲授法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讲授法所固有的缺陷却容易使学生学习经济法总论时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而,教师在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改进、创新讲授法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参与性不强;另一方面,经济法总论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和消化。因而,在经济法总论的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意授课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语言的抑扬顿挫、生动有趣;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讲授过程的参与性;否则,学生很容易有疲劳感,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有效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应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处理、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机结合,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

第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水平。经济性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意味着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与经济生活联系极为紧密,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可谓日新月异,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更是层出不穷,经济法总论作为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理论抽象,当然需要对这些有所反映。因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尤其是经济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采用特定的分析方法予以讲授。经济法总论研究的是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共性原理,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这些理论问题,应当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述,以增强讲授的逻辑性、层次性,以便于消化,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法的历史发展时,就应当着重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经济法概念、现象及理论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述;在诠释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时,必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外经济法、成文法国家与普通法国家的经济法、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法、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法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法进行讲述;在探讨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第四,讲授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会现实,增强经济法总论的实践性。经济法总论是经济法分论的理论抽象,理应对经济法分论具有指导意义,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然而,长期以来,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都存在着“两张皮”问题。所谓“两张皮”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喻指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分论联系松散,不能对经济法分论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实践意义。“两张皮”问题的出现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经济法总论没有类似于《民法通则》和《刑法》这样的法律渊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很少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讲述。这使得经济法总论教学过程中,除了极少数对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经济法总论与实践脱节,没有应用价值,而缺乏学习的热情。因而,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案例的互动,既要运用经济法分论案例对经济法总论进行说明,又要用经济法总论去诠释和解决这些案例。

三、经济法分论的教学应着重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

无论是经济法分论中的宏观调控法还是市场管理法,基本上都是以我国实践中存在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为实践基础。因而,传统的讲授法对于经济法分论主要运用的是法律解释学的教学方法,即运用当然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效力解释、法例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阐释基本的法律概念和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和有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这种法条解释的讲授方法,属于成文法国家最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它对于夯实学生基础,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分论的立法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具有良好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经济法分论教学的需要,因为经济法分论与总论不同,其与法律职业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对经济法分论立法体系和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仅仅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能够灵活有效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法律实践。可是,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普遍有所欠缺,根本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

因而,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讲授法的有限改进,而应当着重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课程实习及法律诊所教育等实践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

(一)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形象化的阐释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无形中也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司法实践的距离。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点契合了经济法分论实践性强的特点,与讲授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笔者认为,无论是讲授知识点时,还是组织课堂讨论以增强学生对特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均应当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二)辩论式教学法

法律职业者不仅要熟悉法律,还要有雄辩的口才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论式教学法作为教师、学生就特定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因而,经济法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准备一些争议较大的理论或者实践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最后,由教师对辩论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得出一个在法律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某一项法学原理、法律原则或法律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去感受、思考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去亲身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并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锤炼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甚至创新的精神。[3]

(三)模拟法庭教学法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模拟法庭教学法是一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全面锻炼学生实体法、程序法、法律文书写作、表达和法律思维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一般来说,模拟法庭教学要经过六个程序:确定案例;分派角色;分组讨论;诉讼文书的准备;正式开庭和总结评析。其中,确定案例和总结评析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确定案例时,教师应当选用经济法分论中典型的具有可辩性的疑难问题,最好是真实的社会热点案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应当首先组织学生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全面地总结或讨论,让亲自参加庭审的同学及旁听的同学分别发表对该案件在事实认定、证据材料、法律文书、适用法律及庭审表现等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庭审过程和庭审表现进行全方位点评,如案件的事实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庭审程序是否进行完整正确、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准确得当、今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四)课程实习教学法

目前,法学院系的法学本科教育都开设了专门的毕业实习课程,还有些法学院系有假期社会实践的要求,对此,笔者是非常赞成的,因为法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法学本科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全面的熟悉法学原理和相关立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将理论和立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的能力。然而,目前的实习、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往往流于形式,这与院系和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考核有密切关系,要想真正发挥实习、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在经济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张适当的增加实习、实践环节,开展专门的课程实习,要求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去律师事务所、法院等法律机构进行实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应当要求学生将经济法分论课程实习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实践中接触到的真实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由实习单位和教师共同给出实习成绩,此外,还应当将实习成绩作为经济法学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作为课程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以督促学生积极有效的开展课程实习。

(五)法律诊所教学法

法律诊所教育是一个外来名词,属于法律教育术语,英文名为ClinicalLegalEducation。其借鉴了医学院校诊所教育的模式。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真实的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法律服务,“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相比,法律诊所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将法律条文及其理解和运用放在一种真正的事实环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将法律文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学生得到进行法律分析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4]

经济法分论实践性极强的内在特点要求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因而,教师除了运用前述几种实践教学方法,还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将法律诊所教学法与经济法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经济法分论实际需要的法律诊所式教学。为此,法学院系应当要积极与附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法律机构联系,建立法律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法律环境中提高自己经济法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遐桢.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方法的改进[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2):100-104.

[2]苏永利、郭长军.素质教育背景下经济法学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2):142-144.

[3]胡建.法学教学方法在应对法律教育的职业性趋向上的策略[J].高教研究.2009(3):52-56.

[4]牟逍媛.法律援助制度与诊所法律教育[J].法学,2002(8):26-30.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2篇

我开始认识胡老师是在1978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一次讨论会上。这次会议是讨论时任该所所长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词典》“外国经济思想史”部分词条的初稿。会议由张培刚教授主持。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老师在会上发言最多,几乎讨论每一个条目,他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关于斯拉法的一条,更是如数家珍似的娓娓道来。我顿生敬慕之情,总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胡老师学习。随后,我因积极参加学会和其他学术活动,便能经常得到胡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生难忘。

几十年来,每当我在学术上,以致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有什么为难之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求教、求助于胡老师,也包括胡师母。他们也总是热情地、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例如,尽管胡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但我每次请他为我的书作序时都从不推辞,总是满腔热情地从百忙中挤出时间来写作,还总是提前交稿,使我十分感动。我在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有关学术活动和工作中更是得到胡老师的积极支持、关心和帮助,使自己更有效地扩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胡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可谓学贯中西,睿智超人。仅改革开放以后他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含与其他人合作的)就有20余本,论文100余篇,而且屡获重奖或好评,影响十分深远。

早在1980年,胡老师就出版了《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一书,在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弗里德曼货币学说,开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一分为二”地评价西方一个经济学派理论的先河,特别是对青年学者系统了解货币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蒙作用;接着1982年编著出版的《现代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批判》一书,亦受到学界热烈赞扬。《金融研究》杂志刊文指出:该书“系统而通俗地介绍了乞止20世纪70年代末,资产阶级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他们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1982年,胡老师与厉以宁教授合著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一书,是国内首次全面论述、深刻分析、正确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主要学派学说的巨著。《世界经济》杂志刊文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学术论著”;作者“对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以及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主义、瑞典学派、熊彼特理论体系和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评述,涉及各派的学说渊源、重要代表人物、理论特征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主要理论”。因此,该书不仅在当时成为国内同类著作少有的畅销书,而且影响极为深远,成为后来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的重要论著和编写教材的最早范本。该书在1987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8年,胡老师出版了《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一书。这是他多年潜心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创新成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著作,主要包括了对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与西方经济计量学的评述等,凸显了胡老师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勇于进取、敢登理论前沿、不断开拓经济学学术研究新领域的创新精神。1953-1960年他在北大主讲“统计学原理”和“经济统计”两门课程,他结合教学写出一系列经济计量学方面有创新见解的论文。进入60年代后,他便从研究统计学扩展到西方经济学更广阔的领域,首先是对刚问世的斯拉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了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西方被誉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不仅解决了李嘉图“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而且对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理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胡老师及时注意到这本书的出版及其影响,从1962年起就进行认真研究,并写出了4篇共约9万字的长篇论文,对其理论体系、方法和实质作出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在指出它最迷惑人的“还原理论”是所谓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说:“‘还原方程’并非斯拉法的‘发明创造’。实质上,他是用数学符号复制麦克库洛赫的庸俗价值理论。”他认为,斯拉法与麦克库洛赫的区别只在于手法不同,后者是把用以支配劳动的可变资本由远期顺推到近期,按复利法计算出使用的资本总量,并把这个总量视为劳动的实现;前者则相反,把用以支配劳动的资本由近期推到远期,同样按复利方法计算出它的价值总和。

但二人的致命缺点都是否认马克思的关于价值乃是唯一由活劳动所创造的基本观点,因而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庸俗价值论。

1989年,胡老师与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教授共同编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是又一部质量很高、影响很大的著作。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经济文献信息》报导评价说:“该书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其他主要流派之全面和系统,评价之中肯与深切,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少见的,它几乎囊括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读完这本书,不但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而且可以完整地把握某一理论的渊源及其现状。这是作者们多年来潜心研究、精心剪裁和巧妙设计的结果,也是该书的独到之处”。因此,该书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奖”的荣誉奖;并获得1991年“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0年,胡老师与刘诗白、魏埙、宋承先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的《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一书,主要是由胡老师于8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专为研究生班开设主讲“评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研究”专题课程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12章中有6章都由胡老师执笔撰稿。深刻反映了胡老师对《资本论》的深刻理解、坚定信仰和对西方学者相关观点的熟悉了解。该书是“六五”计划期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之一,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评委会认为,“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当代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研究的专著,是一本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作品。……该书有力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专著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评介当代西方经济学,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998年,胡老师主编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及其影响》一书,是“七五”期间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有“六次革命”的新论点,勾画出西方经济学400多年来演变的基本过程;随后又着重分析了从边际革命,特别是凯恩斯革命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该书的出版对国内学者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西方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过程、原因和实质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在200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改革开放以后,胡老师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仅已精选汇集成册,公开出版的就有《胡代光选集》(199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前已述及。1988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大卷,成为我国经济学界蔚为壮观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译著和工具书方面,胡老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78年开始直到1997年,由他主要负责编选、组织、翻译出版的《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有17辑,并且为其中绝大多数亲笔撰写了每辑的“出版说明”,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论文和人物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这套《论文选》得到学术界广泛的好评,并实际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大量引文的重要来源,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1996年,由胡老师主译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4版中文译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1999年由胡老师作序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中文译本(华夏出版社出版),都成为国内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籍。在工具书方面,他和高鸿业教授先后于1996、2000年共同主编(笔者任副主编)出版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和《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为国内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胡老师的一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众所公认的杰出贡献,而且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始终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从1960年开始,他出任北大经济系副主任、主任,1985年北大经济学院成立又任第一任院长,同时兼任烟台大学经济系首任主任等,都尽心尽责一步不落地出色完成了教育领导职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诲人不倦,因而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赞誉。他从1953年进入北大算起,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辛勤培养了四五千名经济学科本科毕业生、指导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21名,此外,还在西南财经大学负责培养了博士生14名,不愧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因此,在2010年北京大学诞生110周年之际,胡老师获得北大教师最高荣誉奖——蔡元培奖(获此奖的仅10人),被誉为“北大名师”。

胡老师一生的重要贡献绝不仅限于一两个高校之内。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于1979年9月11日宣告成立,他从成立之日起,就先后担任总干事、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的重任,长期为研究会无私地辛勤操劳,并力求充分发扬老会长陈岱孙教授所倡导的“弘扬马列,锐意进取,借鉴西学,体察国情”的精神,和研究会一贯遵循的“尊老扶幼、团结奋斗、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研究会之所以有今天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与他往日长期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外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胡老师还曾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和第六、七、八届民革中央常委,积极为国家、社会出谋划策。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胡老师不仅为人谦逊、诚挚、乐于助人,而且矢志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具有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和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直至卧床不起之日,他都不停地博览书报、指导博士、笔耕不止;同时时刻关心国际局势、祖国前途和学术思想前沿。他曾坦露心扉:“我常想,既为共产党员,那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誓言”(胡代光著《九十春秋的回忆》。我真切地感到,他的誓言已句句兑现,他的一生,堪称是奋斗的一生,学界的丰碑,后辈的楷模。胡老师虽已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贡献和风范将永世长存!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经济学 改革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00-01

1 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及学科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的环境下,研究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规律的一门学科。在西方,这门课程的名称是“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理论”或者直接的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主要的理论结构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知识、管理和实践。该学科有以下特点。

1.1 理论化,抽象化

西方经济学不仅有大量的抽象的概念。如:理性人、均衡、边际效应等。还有很多曲线及数学模型。它们都是以一系列的假设为前提,剔除了很多实际因素而得到的。由于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这些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让很多同学觉得难以理解。目前学术界也有经济学模型化的趋势。

1.2 学派较多,有些理论既是相互排斥的,又互为补充

西方经济学有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相互排斥的又相互补充的理论。每种理论都有独立的研究方法,完善的逻辑系统。如: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些学派之间的关系和我们中国的古典哲学实际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1.3 础理论来源于西方与我们的文化差异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由于上层建筑的体系不同,西方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显示了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同学们在理解不同的意识形态时,会产生一定的困惑。

2 学生特点

2.1 数学水品较弱

作为旅游管理类的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数学水平相对较差,对曲线的理解能力弱。对定量分析有“畏难”情绪。

2.2 存在学习“惰性”

在高中以升学为目标的学习模式即“被动式”还在持续。总是希望老师划重点,不想自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2.3 不关心时政

由于长期以升学和考试为目标使得学生们对现实发生的经济现象不大关心。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用来分析和指导实践的。不关心时政很难锻炼出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知识碎片化,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经过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量。但是知识碎片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逻辑不清的现象。

3 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

信息网络化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网络化时代来临之前,教师的知识容量相对较大,传授知识是主要的职责之一。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只要学生有兴趣,他在某方面的知识可能会比老师要多。这个时候我们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作用就相对减弱,而教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就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整知识体系、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动自发的思考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学科目标是让同学们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以后,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现实存在的经济问题及经济现象。

4 培养目标需要对目前的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4.1 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的传授知识的作用就相对减弱,而教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就提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要实现两个转变。

(1)从“背多分”向“独立思考”转变。

在高中之前升学的压力以及“被安排”使得很多同学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就是不想思考,总是在学期末等老师划重点。不关心时政,只会背书的人,不是我们要培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我们的改革之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书可以背,要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可能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从而实现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2)从“教师”向“导师”转变。

我们要培养的是国家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谈合格人才,首先要有健康人格。在企业里用人的标准是:人品重于能力。可见一切的基础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而我理解的“健康人格”,实际上就是有正确逻辑的人。正确的逻辑应该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教师要着重的分析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注意到理论本质的问题。只有这样,药家鑫式的悲剧才可能避免。

4.2 教学内容改革

(1)以教科书为主要框架,结合中国的具体案例。以案例来佐证理论,以理论来分析案例。有时候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符的情况,我们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出什么因素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2)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首先将经济与政治,科技,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入手,是同学们产生广泛的联想与思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将各经济学流派的本质思想归纳总结并结合我们中国的古典哲学,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让同学们讨论并发言,提出自己对这些经济学流派的看法。提高他们对经济学的兴趣。

4.3 教学方法改革

(1)启发式教学。

首先将经济与政治,科技,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引发同学们对经济学的兴趣。然后根据学习内容,用“任务教学法”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同学们独立思考,尽量使他们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

教师积极地运用各种案例,尤其是当前的经济现象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到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分析其中的内在逻辑。

(3)讨论教学。

在一些新的经济现象出现之后,让同学们们进行分组研究和讨论。并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得到的结论。对不同的讨论结果进行逻辑分析。重要的不是结论对错,而是各自思考的逻辑性是否合理。

4.4 考核方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讨论教学就不能按照老模式,仅仅以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分标准。需要将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讨论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并以合理的比例进行综合的评估。比如:平时成绩30分,讨论成绩20分,理论考试成绩50分。

参考文献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人员 注册会计师行业 会计教育 经济发展 协调性

一、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会计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要求会计发展与之相适应,会计发展也要求经济发展为之提供肥沃的土壤。这已成为共识,这也昭示着一个基本的道理:会计与经济应该协调地发展。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究竟如何?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尚缺乏针对性的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会计应该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会计应当如何与经济发展协调”这两个层面上。如卞霞(2005)指出,“影响会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很多,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教育环境等都是影响会计发展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些条件中,社会经济环境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对会计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政治、法律、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来间接地对会计产生影响”。冯广栋(2005)指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会计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会计管理、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胡星辉(2005)从可持续发展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及分析方法的改进和资本成本构成的变化两方面探讨了会计发展如何与经济发展协调。李恩柱(2007)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认为“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应包含有资源和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内容”。而对会计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现状,国内鲜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一些分别反映会计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研究会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现状。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设计

“会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至少应当包括会计理论发展、会计实务发展、会计法规发展、会计研究发展、会计教育发展五个主要的方面。基于本文的目标和研究数据的来源所限,本文主要研究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会计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经济发展”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这两个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基于经济发展是会计发展的原动力这个立论,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为自变量指标,以会计发展水平指标为因变量指标,以广西省的数据为基础,采用非线性回归的统计描述方法,分别探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评价广西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现状;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评价广西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现状;会计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评价广西会计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性现状。

三、会计从业人员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是衡量会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可以通过会计从业人员总量发展水平、会计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发展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发展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发展水平、会计从业人员性别结构发展水平等指标来反映。会计从业人员总量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经济的发展带动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而带动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发展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满足各种经济组织对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也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不仅是会计从业人员总量发展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会计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发展水平、学历结构发展水平、年龄结构发展水平、性别结构发展水平等也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鉴于研究数据来源的局限,本文只选取会计从业人员总量和职称结构来反映会计从业人员发展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沿边、沿海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会计发展水平相对都比较落后。(表1)反映了广西2001~2006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表2)反映了广西2001-2006年的会计发展水平。根据(表1)、(表2)的资料绘制2001~2006年广西会计从业人员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01~2006年广西会计从业人员数量的定基发展速度慢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而中级及其以上职称人数所占比例的定基发展速度则不足100%,出现退后发展的势头。这表明,2001-2006年间广西会计从业人员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

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的发展带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因此,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也是会计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反映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注册会计师数量、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数、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收入、会计师事务所营业利润等。鉴于数据来源的局限,本文只选取注册会计师数量、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收入三个指标来反映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水平。(表3)反映了广西2001-2006年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图2)反映了广西2001-2006年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图。从(图2)可以看出,2001~2006年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均呈上升的趋势;注册会计师数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的定基发展速度虽然也呈上升的趋势,但其上升的速度明显不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而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在2002和2004这两个年度则呈下降的趋势,到了2005年度才急剧上升,甚至2005、2006这两个年度的定基发展速度还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但从总体上看,2001~2006年间,广西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

展。

五、会计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会计教育发展水平是构成会计发展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教育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各种层次的在校生、毕业生的规模和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毕业要求等多个方面的指标来加以反映,同时还应该通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相关指标来反映。由于受到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以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各种层次的在校生、毕业生的规模来反映会计教育发展水平。(表4)是2001~2005年间广西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规模及其定基发展速度。根据(表1)、(表4)的资料绘制2001-2005年间广西会计本、专科教育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从(图3)、(图4)、(图5)可以看出,2001-2005年间,广西会计专业本科和专科在校生、毕业生的定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表明在此期间广西会计本科教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在校生规模的定基发展速度逐年提升得很快。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高校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师“一言堂”现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改革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应着眼于经济法学科定位和课程特点及普遍的教学规律,应从注重书本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转向课堂讨论与双向交流、双向互动相结合,使教学方法具有思考性、启发性和知识性。

一、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缘由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经济法课程始于20世纪80代初。学者们经过艰辛的努力,目前这门课的教学水平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济法已被确立为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并被立法部门并列为我国七大法律部门之一。但目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还不能令人满意: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中只重视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忽视对经济法总论的把握,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仍然不明白经济法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有,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反映教学目的。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不能不说是教学方法的欠缺。因此,认真研究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现行的教法,是高校每一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经济法课堂教学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在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有一种说法:“法律课枯燥,不好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律课枯燥,经济法学作为基础理论课,更枯燥,更单调,老师不好讲,学生也不是很愿意学。而且,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如经济管理类学生,因为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经济法课程是放在基础课教学计划当中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还是必修课,一旦选了,还不得不认真对待。

就高校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二是案例。但就教学方法来说,基本都是课堂讲解,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教师普遍使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似乎学生只要熟记那些知识要点和内容就可以了。进一步说,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似乎都是为了考试这么一个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注重了法律概念的讲解和法律条文的阐述,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反应、理解程度及教学目的。

有的经济法授课教师认为,我国是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的教学只能是以基础理论为内容进行讲授,案例分析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法学教学。甚至有人认为,在本科阶段,不管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经济法课程都是基础课。既然是开设基础课,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这样一来,以教师一方为主的课堂讲解便成为目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式。当然,也有经济法的任课教师认为,虽然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育的变化和倾向越来越明显,其中有不少的法律院系的教学已把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给经济管理类学生讲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法学其他课程的教学一致。这样一来,经济法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之外,案例教学也有一定的市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习惯理论讲解的教师,有的先讲经济法总论,再讲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教师绝对是主导;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有的教师则在经济法教学中只重视具体法律制度的讲解,而忽视对总论内容的把握,越往后讲,学生越没兴趣,学生越没兴趣,教学效果也越不好。笔者认为,问题出在了教学方法上,此其一。其二,习惯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因为他们注意到了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的单调,故从一开始就用案例吸引学生,以便能产生相当的教学效果。该方法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效果还的确不错,学生听着案例觉得新鲜,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也有兴趣。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发现,他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案例的内容,可就是找不到分析案例的切入口。更困难的是,他们无法用经济法术语或是一般的法律语言去表达对案例的思考过程。于是,学生们便会向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案例好像与经济法没什么紧密的联系,经济法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的不仅只是学生,教师可能也有同样的感觉。问题出在哪里?恐怕教学方法还是主要因素之一。

三、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基于对学科定位的思考。由于经济法学属于二级学科,因此,经济法学科定位应取决于法学学科的定位,而法学学科定位又涉及到法学教育的目标。目前,法学理论界对法学教育目标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是法学专业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是法律职业教育;还有的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是法学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上述三个方面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进一步探讨这些观点的共性或差异却不是本文的重点。就法学教育目标而言,不管表述方式如何,总的应该体现出:法学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其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经济法学的教育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既然经济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经济法人才,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又不能满足这样的目标,那么,在现行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基于对课程特点的把握。在我国经济法虽然已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尚未成熟,经济法的基本体系也还没有定型。目前出版的各级各类经济法教材,不管是体系的编排还是经济法律内容的选用,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庞杂。一个学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把教材所列内容全部讲完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法,教学效果想必不会满意。因此,教师在现有经济法课程安排及其教材选用的特点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改革也是必要的。

3.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又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活动的规律,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学或是经济法学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但就其教学规律来讲却是相通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一般来说,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经济法的知识和思想的讲解,阐述自己所认同的经济法学精神,但又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因为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反应,理解程度和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必然失去信心。实际上,衡量经济法教学的科学标准,不在于给学生传了多少“死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如何理解通说,经济法教学应该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让“过程”培养人。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就应该让这个“过程”活起来,活起来的目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就是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是案例教学。

四、改进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的结论与建议

经济法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经济法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因此,改革高校目前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着眼于经济法的学科定位和课程特点及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应从注重书本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转向课堂讨论与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结合,使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性、思考性和启发性。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

1.压缩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压缩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目的是增加学生认识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从而解决单靠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法内容多,教师面面具到都讲的话,不易区分重点,学生也把握不了重点。如果教师能按教学大纲把应讲的内容归类,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以研讨为形式,教师与学生同步思维。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以案例为载体,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案例讨论的前提是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讨论过程是教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或答案,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注意作总结和点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选取有代表性的、说服力强的案例。案例是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法律院系在民商法、刑法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式的教学取得了一些效果。经济法课堂教学,包括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但应避免只注重形式不结合实践,只注重程序法的运用,不注重对实体法的理解。比较好的办法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经济法现有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与司法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同时,经济法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中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并试用经济法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4.运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能力。 法学课堂上如何开展和运用双语教学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基于外语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经济法课堂上可以使用,其他专业课堂上也都可以适当地使用。经济法课堂上之所以运用双语教学,目的是要开阔学生在经济法学方面的国际视野并培养这种能力。教育部认可双语教学意在通过外语的形式更好地研习英美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掌握准确的知识背景。经济法很多法律制度内容与英美法有相关性,通过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同时,运用双语教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世中,倪业群.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 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3. 夏雅丽.法学教育改革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4. 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6篇

1.确定主题。

教师首先讲解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热点的经济时事、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案例,作为研讨的主题。例如:在讲解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与凯恩斯消费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两大理论,然后以我国为例,列出我国近两年的GDP数据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GDP中四部门所占比重各为多少,通过最近10年的数据评价四部门经济对GDP各自的贡献如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主题的确定,是研讨式教学的第一步,它为整个研讨指明了方向。

2.独立探索。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独立搜索资料、整理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最终以发言稿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在此阶段,针对学生缺乏查阅资料经验和研究经验的情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对前期文献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以及观点的提炼进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调研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数据相关的实证资料;第二是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独立探索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3.小组讨论。

讨论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在时间上能保证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并选出发言人。

4.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后派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尽量让有话说的学生都能上台发言,观点不同的小组或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支持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5.点评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补充,对于好的观点予以提升,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二、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在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分析。

1.确定主题阶段---出题者。

确定主题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结合教材和现实经济,选择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热点的经济时事、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案例,作为研讨的主题。主题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主题不仅要能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论结合实际,并且要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研讨的主题是由教师确定,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的角色是出题者。

2.独立探索阶段---提供帮助者。

独立探索阶段的主角是学生,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并不是说这个阶段就不需要教师。学生对于调研和做研究是缺乏经验的,因此在开始独立探索之前,学生肯定是很茫然的,在这个时候非常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就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是提供帮助者。

3.小组讨论阶段和全班交流阶段---平等讨论者。

小组讨论阶段和全班交流阶段,教师应放手将时间交给学生,但也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不需要教师。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以平等的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担任对于错误观点的质疑者、对于创新观点和独特见解的支持者、对于胆小学生的鼓励者,以及把握整个讨论节奏、调解讨论气氛的协调者。

4.点评总结阶段---裁判。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角色是一位裁判,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补充,指出正确的观点,并对正确的观点予以提升,引起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综上所述,总结整个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的过程,学生在其中是主角,而教师的角色是“导师”。在确定主题阶段,“导”明研讨的方向;在独立探索阶段,是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在讨论阶段,控制整个讨论方向,将讨论掌控引“导”到主题方向;在点评总结阶段,总结归纳、指出正确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

三、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本文认为,研讨式教学的主角是学生,然而研讨式教学能否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如何是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研讨式教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给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包括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趋势,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以及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上。首先体现在选题上,研讨的问题要难易适当、有研讨的价值、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最好能体现当时经济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其次对研讨过程的实施,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多方面的讨论,使研讨教学有深度和广度。教师对于错误的观点要提出质疑,对于正确的观点要予以支持,并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入的思考。

2.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研讨式教学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这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研讨式教学的课堂讨论阶段,可能会出现冷场,讨论也可能会很激烈,会出现偏离主题、节外生枝,也可能会因一些问题占据了较多时间使后面的问题没时间讨论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能掌控好,将学生的思维和兴奋点引导到主题上,并能对整个讨论收放自如、掌控有度,使参与讨论的学生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3.职业素养。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7篇

198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佟柔老师找到我,兴奋地说中国法学会准备设立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这是学界的一件大事,我们要认真做好筹备工作。

几天后,在有关的筹备会上,当讨论到是否应当将民法、经济法学结合在一起成立学会时,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个别同志对当时关于民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是否应当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等问题意见分歧很大,两个学科的学者很难坐在一起讨论。但是佟老师认为,学会本身就是要团结一致,学会既是一个团结学人的平台,也是一个倡导大家发表不同意见的平台,学会就是要倡导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佟老师的一席话打消了这些同志的顾虑。

由于佟老师崇高的学术声誉和人格魅力,大家都欣然接受了民法、经济法合并为一个学会的建议。会后,佟柔老师要我代表他认真听取包括王家福老师、魏振瀛老师等的意见,他们也都表示赞同佟柔老师的意见。因为找不到会议室,我们就在佟柔老师的家里多次召开会议,佟老师反复强调,学会本身就是一个团结学人的平台,应当把民法学与经济法学者团结在一起,协同攻关,这样才能有效回应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一定要把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办成一个团结、包容的学会。

1985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美丽的苏州大学召开,会上,佟柔老师顺利当选为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第一届总干事。在学会随后进行的研讨会上,大家就民法、经济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上论文联盟确实有个别老师对佟柔老师关于该问题的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佟柔老师的一些学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在年会上发表这种意见,是对佟老师不尊重,但佟柔老师听到不同的意见后,很高兴,并一再强调,真理越辩越明,应当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我们的学会才能有生气、有活力,才能真正凝聚共识。在会议结束后,我受佟柔老师和秘书长王保树老师委托,负责编辑学会论文集,因为提交的论文比较多,佟柔老师特意交待,在选择文章时,凡是经济法学者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的文章,都应当收入其中,尤其是和他的观点不一致的,要尽可能收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佟老师兼容并蓄的学术胸怀。

学会成立以后,正遇国家立法机关要制定《民法通则》,佟柔老师和王家福老师都是该法的主要起草者,在涉及该法有关民法调整对象的表述时,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内部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佟柔老师坚持采用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说,其意见最终为《民法通则》所采纳,但他对一些不同的意见始终表示理解和尊重。在各种场合,佟柔老师都强调,民法学经济法学

转贴于论文联盟

研究会要团结,学会只有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完成自己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学术使命。尽管外界存在广泛的担心,认为民法学者与经济法学者很难团结,但学会成立后的实践证明,在佟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学术氛围。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改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依研究对象,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开设这一课程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例如:“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谷贱伤农”、“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等经济学理论都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对于市场上的经济现象、国家的宏观调整政策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国内一些学者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教研教改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卫华(2010)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关键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等。申益美(2011)认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指导,在教材编写、教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徐瑛楠(2012)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三方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并得出相应的改革对策。汤向俊(2013)针对课程街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从分层次教学、强化案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教学内容庞杂、理论性强。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是一整套庞杂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其次,西方经济学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构成的,理论观点各不相同,庞杂的理论体系,给学生增加了很多学习困难。(二)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抽象的数学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设立抽象的模型,建立假设前提,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剔除,然后运用数学符号去代替现实经济主体复杂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例如用微积分求极值,极限的知识,而函数和图形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更加普遍高职学生一般数学基础都比较差,再加上是低年级学生,造成学习时很难理解的现状。此外,很多经济学名词和公式是其英文的缩写,这就给很多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造成了困难。(三)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经济实际密切联系。西方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其立足的根本是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而我国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时间较短,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直接翻译国外教材而来。一方面,翻译过来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由于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造成了理解上的偏颇,例如对“理性人”假设的理解。因此,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就要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经济实际密切结合。

三、我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层出不穷,选择一本适合我院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大部分教材将原版的西方经济学翻译过来,原封不动的拿过来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西方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适不适合我们国家,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是有待确认的。有的教材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介绍、相关定理证明特别多,但缺乏利用经济理论结合市场中经济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我院现在使用的教材是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老师们对这本教材褒贬不一,关键看这本教材是否与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多数教师仅把多媒体当做教材文字的呈现工具,课件制作粗糙,内容简单,多以文字为主,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即既有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又有数字、模型、图表等分析方法,所以,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不足以将本课程内容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起来普遍觉得比较难。(三)考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一直以考试课的面目出现,但目前学院对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也多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缺乏应用性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使学生们陷入死记硬背之中,不利于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们甚至在考完试就将本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忘光,这样非常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层出不穷,西方经济学作为我院基础性学科,是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是每年西方经济学的挂科率都比较高,学生反映比较难,重难点不突出,本人认为结合我院培养人才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理论部分,比如供求理论一定要讲透,将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经济问题。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要重点讲解,应排在教材的前面,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简化或者直接删掉。编一本重点突出,有理论有案例有习题的教材。(二)强化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学习效果。例如用简单的需求弹性理论就可以解释“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就可以解释“第二杯半价的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市场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既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三)改进考核方式。恰当的考核方式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以我院为例,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大多以闭卷的形式,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出勤、课程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情况等。转变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30%。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总成绩由完全依靠老师划重点背课本,变成了靠自己在一学期中的不断积累的成绩。但考核方式仍需要不断完善,例如增加案例搜集、小论文等考核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

五、总结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外界支持才能做好课程的教学。总之,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利于教师也利于学生,既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氛围形成,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认真去学习,并且乐于去学习。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本人来说,培育课程教学的优势,探求最佳的教育模式是我一直不懈努力的,所以为了将使广大师生受益,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得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卫华.《西方经济学》教改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北方经贸,2010,(06):136-138.

[2]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1,(07):42-44.

[3]瑛楠.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176-177.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教师实践性教学个性教学

1、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既能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又能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较深入地了解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方式,有效地把握提高本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办法。并对经济管理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具有观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2、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专业下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既有别于高深经济理论的研究.也不同于实际普通生活中的经济事件。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范围很广,经济管理模式多样,形式各异,这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依照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要求,考量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

2.1 过于注重理论讲授 随着党的职业教育方针的调整,各大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的工科类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而且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或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首位:或沿袭升格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仍然大量进行已被新知识。新理论,新实践淘汰的研究项目,不能紧跟社会发展,造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

2.2 轻视实践教学 经济管理专业下课程偏重文科知识,有些院校的老师对经济理论专业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理论,强调格式,主要讲各理论的概念、意义,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评价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气氛:考评教师的教学业绩时只考察教师一方.没有与学生实际掌握的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所以教授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师并不重视锻炼自己的实践教学技能。

2.3 忽视开展个性教学 传统的经济类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缺乏因材施教,师生沟通少,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和创新潜能,后进者得不到补偿,优异者也无法脱颖而出。

3、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概念

3.1 经济管理专业定义 是指研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合理调节的规律和方法,它包括两大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即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微观经济管理,即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经济管理是综合应用性学科,它融合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可行性研究。

经济管理专业下的相关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

3.2 对经济管理教师的素质要求:

3.2.1 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愿意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尽心尽力;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具有学科钻研精神。

3.2.2 具有多年相关专业教学经验;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讲授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负责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科研工作;负责管理专业学生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并组织实施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3.2.3 有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能力和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3.2.4 有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和个人爱好及特长。

4、经济管理系教师推销知识的途径

4.1 不断坚持理论探索学科建设既要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又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学科,该学科点除十分注意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外.还必须十分注意对外来经典的经济管理理论著作、最新的经济管理理论的“汉化”。经济管理理论“汉化”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使经济管理理论与中国丰富的经济思想相结合,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二是使经济管理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

4.2 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经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经济管理理论须要从经济管理的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以丰富经济管理的理论;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好的经济管理理论指导。从学科诞生伊始,该学科就高度重视与实际部门的交流,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将经济管理的新概念、新方法向社会、向企业界人士介绍推广,同时将他们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疑难和困惑带回学校作理论剖析和探讨,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同中国特定的国情相适应。

4.3 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新理论;二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人类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混沌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复杂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等,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应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之中;三是要向社会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经济管理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实际部门的经济管理实践往往是绝佳的经济管理教学案例,教师也需要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理性及感性知识,以使自己的教学能丰富多彩,使学生印象深刻;四是要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拓宽学科建设的视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5、结束语

经济管理专业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科长期繁荣,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摸拟教学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还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等,使教学互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计划地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学术队伍,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陆中宝.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及其新挑战。江苏省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9,02.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0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论文联盟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论文联盟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世界经济概论;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41-03

[作者简介]蓝天(1980-),男,汉族,山东莱州人,讲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

[基金项目]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度教学研究立项项目“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为例”(项目编号:YY12017)。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通识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概论作为一门综合经济学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研究各国的国别经济、探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国际经济的传导机制,还要研究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因、周期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非常丰富,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错综复杂,不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还涉及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学领域,需要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知识深入地探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李曼丽,1999),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目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陈向明,2006)。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与依赖性的增强,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向学生展示世界经济的整体脉络和走向,客观而辩证地透视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世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将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极为重要。基于此,以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通识教育为导向,结合高校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对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调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些感受和看法,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概论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鉴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重要地位,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建设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推进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全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于 2013 年 5-7 月展开相关调查。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以东北财经大学2012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经济两个专业。调查问卷内容共设计12个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 70 份,收回有效问卷61 份,回收率87%。

(一)满意度分析

1.课程设置满意度情况

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包括了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在回收的61份调查问卷中,有52名学生对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占学生总数的85.2%,可见学生对课程总体的满意度很高。在课程设置内容方面,39名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能够抓住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紧贴时代,有2名学生认为课程教授的理念和内容比当今主流研究更为超前,但也有20名学生认为课堂呈现的内容有些过时,跟不上时展的潮流。由此可见,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学的内容和主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授课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7名学生对教师总体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优秀”,占总数的44.3%,有25名学生给出的评价是“良好”,占学生总数的41%。在访谈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表示赞赏,并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可见教师的个人素质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2.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

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往往是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量度,对于学生课程参与程度的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课堂出勤率的调查。调查显示61名学生中有40名学生一学期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从未缺勤过,有19名学生缺勤过1-2次,缺勤3次以上(包括三次)的学生只有2名,说明从整体上看,学生出勤率较高,课程内容足够吸引人。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参与课程方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间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方式完成课程题目频率均数约介于 1.5~2.0 之间,其频度接近于“有时”,说明了课程学习方式比较理想,但是距离频度“经常”还有不小的差距,说明传统授课方式仍支配着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仍有待提高。

(二)通识教学模式影响效果及反馈意见分析

1.课程对学生知识储备和人文底蕴的影响

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对学生多层次、全方面、非功利性的培养,世界经济概论采用通识教育模式的目的是在专业学习中挖掘各种培养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在专业实践中有效实现通识教育。对于通识教育模式实际效果的调查结果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有39名学生认为,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扩宽知识面并且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同时有11名学生表示课程学习使得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对于未来的就业更有竞争力,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64%和18%;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75%的学生认为世界经济概论课程对于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人文底蕴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2.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自身观念

要使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就必须深刻把握当今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对于教育的理解。从调查结果来看, 25%的学生表示对通识教育“没有一点认识”,认为“稍微知道”的占75%,他们的认识就是“除专业课外的增加知识的课程”,其中还有4%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就是全校公共必修课,而没有一个学生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在关于学生自身观念的调查中,认为“社会最需要通才”和“社会最需要专才”的学生各占30%和70%的比例。而在“你个人现在最需要提升什么方面能力”的问题上,比例最高的选项是“专业水平”和“眼光视野”,分别占42.6%和24.6%。可见在研究生阶段,专业教育模式依然深入人心,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掌握是学生自身培养的中心目标。另外,在对学校组织的其他形式通识教育的参与度调查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选修课只是为了单纯修满学分;在学校和研究生院组织的各种类型讲座和论坛活动中,接近60%的学生一学期中只是自愿参与过1-2次。由此可见,“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养”的理念在当今校园根深蒂固,“重专业培养,轻人性教养”的做法始终存在,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培养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

3.有关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意见反馈

调查的最后栏目侧重于学生对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反馈意见。在教学方式方面,有25名学生希望课堂教学可以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另外有25名学生建议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报告等多种方式并存,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感性的认识,获得真实的体验。此外对于课程其他方面的改进意见中,有60%的学生认为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优化,以拓展广度和宽度,教学方式、教师水平、评价方式也都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

三、优化和推进通识教育创新的建议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学生认识、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从学生认识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专业教育意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仍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有待提高。基于上述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和优化通识教育的创新。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

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通识教育既体现在专业教育,也体现在非专业教育中。世界经济概论虽然以研究国际经济问题为核心,但是需要有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做辅助才能将问题分析得明白透彻。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学生知识面狭窄,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而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换言之,就是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存在短板,从而在专业学习中可能在知识、思维和方法中存在一些局限。这反映了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通识教育的匮乏,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因此,应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化高校师生对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解,使全体师生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是对过去高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纠正和改进,在全体师生思想观念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纵向深入发展。

(二)改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通识教育质量

首先,优化设计通识课程的授课内容。区别于专业课程的性质,通识课程更加注重于知识的广博,既要讲到“点”,更要覆盖“面”,在教学目标上,它与专业课程也有很大不同,两者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考虑到课程性质的差异,课程内容需经过精心筛选、设计,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其次,优化整合通识教育的课程形式。根据通识课程的广博性特点,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课时分配。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突出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与重点难点。教学形式提倡多样性,可采取讲座、论坛等形式。总之,分门别类,统筹通识教育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保证,因此学校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引入合适的通识课程师资力量。通识课程贵在其“通”,因此应该选择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开阔视野,也有教学热情,同时又熟谙教学技巧的资深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其次,建设通识课程教师的合理梯队,确保通识教育的持续展开。一方面要倡导知名学者和教授上通识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优秀的年轻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并通过教学观摩等形式,畅通教师学习通道,形成专家学者与青年教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梯队。另外,高校应把通识教育教师的素质提高作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方面安排通识教育专家给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教师开设讲座,帮助教师提高其通识课程教育的学科观念,寻找个人能力和特点与通识教育的契合点;另一方面鼓励通识教育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不断增强其通识意识,提高其教学技巧和教学水平。

(四)创新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自主性不断增强,高等院校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在这里提倡以下三种教学模式:首先是“课研组”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即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建起来,通过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组织,使得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具有综合性。教师间合作可实现教学经验互补与资源共享,使得个人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善。科研组各教师的融合程度越高,其课堂教学成果将会更好。也可以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去促成 “课研组”的生成与发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平行教学”与 “交替教学”的课堂协作模式。即教师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以一门课两个或多个教师的方式参与课堂教学的知识呈现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如果能和第一种模式相结合,则可以弥补“科研组”模式中可能出现的教师知识融合不足的情况,发挥优势互补作用。第三种教育模式是教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当代社会的众多资源不断筛选、吸收知识,提高知识储备量。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团队合作与自身的学习,“课研组”模式和 “平行教学”、“交替教学”相结合,再进一步融合个人的学识和努力,最终践行了教师个人、团队、课堂、学生的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 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1):96-101.

[2]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3):64-68.

[3]孙玉红,蓝天. 基于调查问卷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2(2):136-139.

[4]季诚钧. 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3):48-50.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体系完善,理论抽象。宏观经济学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在经过归纳总结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2.流派众多,内容庞杂。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学者通过抽象分析,选择有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经济问题。由于对经济问题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西方学者对问题中的决定因素选择不一样,导致研究的假设存在差异,经过逻辑推理、计量检验的结论、相应的政策自然不同。因此,各学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分歧与争论。

 

3.学科关联性强。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量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力量,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市场;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决定分析即经济周期论和经济增长论。因此,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材料

 

经济学院主要采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该教材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内容简单,框架清晰,涉及的数学工具相对较少,适合作为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列出课后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读物。

 

(二)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为54学时,因此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

 

1.重视启发式教学。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过于注重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并降低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素材,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所讲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讨论的机会,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重视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正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选择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同时要使用本土化的热点案例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其次,要求教师自身应当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收集新的经济资料,而且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三,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的相关材料,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思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3.重视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组内同学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观点;下一步即在课堂上,各组成员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形成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讨论式教学适用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讨论式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宏观经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时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会、经济论坛等各种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参赛的同学可以以同专业或跨专业的形式组成团队。在初赛阶段进行自选案例分析报告的评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最终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评委老师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审核后给出分数,依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晋级复赛的小组。进入复赛的团队需要制作一份自选案例分析报告演示文稿(PPT)进行现场展示,展示之后将进行评委老师提问及选手答辩环节。决赛则由团队风采展示、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展示、选手答辩三部分组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风采,协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经济学院每学期都举办一期“经济沙龙”,通过自由辩论、自由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关注经济问题,提高运用经济理论及方法的能力,也成为本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

 

5.重视研究式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赋予教师“教”的创新性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例如,在设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应该通过课前调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表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知经济增长的内涵、特征变现,系统掌握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建立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确立研究专题,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研讨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并且给予修改和评价。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应该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为参照的综合考核方式。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在命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分布题量,把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以防止学生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的方式取得高分,无法达到检验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还应该加大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比例,通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课后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考核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或期中成绩,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定成绩的依据。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3篇

一、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缘由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经济法课程始于20世纪80代初。学者们经过艰辛的努力,目前这门课的教学水平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济法已被确立为法学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并被立法部门并列为我国七大法律部门之一。但目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还不能令人满意: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中只重视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忽视对经济法总论的把握,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仍然不明白经济法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有,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案例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地反映教学目的。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不能不说是教学方法的欠缺。因此,认真研究经济法的教学方法,改革现行的教法,是高校每一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经济法课堂教学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在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有一种说法:“法律课枯燥,不好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律课枯燥,经济法学作为基础理论课,更枯燥,更单调,老师不好讲,学生也不是很愿意学。而且,作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如经济管理类学生,因为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经济法课程是放在基础课教学计划当中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还是必修课,一旦选了,还不得不认真对待。

就高校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二是案例。但就教学方法来说,基本都是课堂讲解,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教师普遍使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学生被动接受多,师生互动少。似乎学生只要熟记那些知识要点和内容就可以了。进一步说,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似乎都是为了考试这么一个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注重了法律概念的讲解和法律条文的阐述,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反应、理解程度及教学目的。

有的经济法授课教师认为,我国是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经济法的教学只能是以基础理论为内容进行讲授,案例分析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法学教学。甚至有人认为,在本科阶段,不管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经济法课程都是基础课。既然是开设基础课,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这样一来,以教师一方为主的课堂讲解便成为目前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式。当然,也有经济法的任课教师认为,虽然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但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教育的变化和倾向越来越明显,其中有不少的法律院系的教学已把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给经济管理类学生讲经济法的教学方法也应与法学其他课程的教学一致。这样一来,经济法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之外,案例教学也有一定的市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习惯理论讲解的教师,有的先讲经济法总论,再讲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教师绝对是主导;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填鸭式,满堂灌。有的教师则在经济法教学中只重视具体法律制度的讲解,而忽视对总论内容的把握,越往后讲,学生越没兴趣,学生越没兴趣,教学效果也越不好。笔者认为,问题出在了教学方法上,此其一。其二,习惯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因为他们注意到了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的单调,故从一开始就用案例吸引学生,以便能产生相当的教学效果。该方法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效果还的确不错,学生听着案例觉得新鲜,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也有兴趣。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发现,他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案例的内容,可就是找不到分析案例的切入口。更困难的是,他们无法用经济法术语或是一般的法律语言去表达对案例的思考过程。于是,学生们便会向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案例好像与经济法没什么紧密的联系,经济法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的不仅只是学生,教师可能也有同样的感觉。问题出在哪里?恐怕教学方法还是主要因素之一。[三、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1.基于对学科定位的思考。由于经济法学属于二级学科,因此,经济法学科定位应取决于法学学科的定位,而法学学科定位又涉及到法学教育的目标。目前,法学理论界对法学教育目标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是法学专业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是法律职业教育;还有的观点认为,法学教育应该是法学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上述三个方面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不过,进一步探讨这些观点的共性或差异却不是本文的重点。就法学教育目标而言,不管表述方式如何,总的应该体现出:法学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其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人才。经济法学的教育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既然经济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经济法人才,而现有的教学方法又不能满足这样的目标,那么,在现行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基于对课程特点的把握。在我国经济法虽然已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尚未成熟,经济法的基本体系也还没有定型。目前出版的各级各类经济法教材,不管是体系的编排还是经济法律内容的选用,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庞杂。一个学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把教材所列内容全部讲完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法,教学效果想必不会满意。因此,教师在现有经济法课程安排及其教材选用的特点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改革也是必要的。

3.基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得法”。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又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活动的规律,在于能否认识经济法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学或是经济法学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但就其教学规律来讲却是相通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一般来说,高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经济法的知识和思想的讲解,阐述自己所认同的经济法学精神,但又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因为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反应,理解程度和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必然失去信心。实际上,衡量经济法教学的科学标准,不在于给学生传了多少“死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如何理解通说,经济法教学应该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让“过程”培养人。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就应该让这个“过程”活起来,活起来的目的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就是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是案例教学。

四、改进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的结论与建议

经济法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经济法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因此,改革高校目前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开设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着眼于经济法的学科定位和课程特点及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应从注重书本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转向课堂讨论与双向交流、师生互动相结合,使经济法的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性、思考性和启发性。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

1.压缩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压缩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的机会,目的是增加学生认识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从而解决单靠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法内容多,教师面面具到都讲的话,不易区分重点,学生也把握不了重点。如果教师能按教学大纲把应讲的内容归类,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以研讨为形式,教师与学生同步思维。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以案例为载体,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案例讨论的前提是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讨论过程是教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或答案,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注意作总结和点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选取有代表性的、说服力强的案例。案例是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网络经济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方法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概述

研究性教学最早起源于1916年杜威创立的“问题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要求在学生掌握一定学科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对多种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纲”所依,切勿天马行空,又要将教学内容拓宽到教材之外的期刊书籍乃至网络资源。其次,它并不排斥课堂教学和传授知识,但认为这并非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地位,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双向和互动交流,激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手段。

近年来,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网络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从网络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来看,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以传统的经济学为基础,分析经济现象时摆脱不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它又修正和拓展了不少传统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对传统经济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另外,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仍处在剧烈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地向学生传输一些网络经济学的理论,而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思考方法去分析及解决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经济问题。这要求教师不能以“讲述书本内容、讲解重点难点、增添实际例子”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应该摸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懂得“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教师在课程上讲授的重点不是灌输新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传输一种新的经济分析方法和技巧。因此,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对《网络经济学》进行课程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从网络经济学的开课对象来说,选修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一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有一定的动力和能力应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去分析和解决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种种现实问题。只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完全有能力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法

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几方面的因素: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巧,学生的素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及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等。此外,单一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探索了多种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的研究性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必须明确主题。根据案例教学的主题选择出相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并精心设计相关讨论题。案例的来源既可能是通过剪裁和加工网络、书籍报刊上的案例,也可能是由教师或学生概括身边的经济案例。除了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外,案例内容要精简,主题要突出。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案例教学。对于难度不高或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宜采用归纳法,即先讲述典型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判断,教师再阐述相关原理,最后由学生作归纳总结;而对于需要应用较为复杂或学生不熟悉理论分析时则采用演绎法。即先由教师阐述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再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教师作最后总结。因地制宜地交替使用不同的方法,一方面保持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案例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当发现讨论产生方向性偏移或深度不足时,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2.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

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是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甚至组成项目小组协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还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协调者。整个学习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问题的创设阶段、资料收集和准备阶段、综合研究阶段、成果展示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商业模式”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性地使用了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讲授了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和构成要素,然后让学生组成3人~5人的项目小组,虚拟成立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深入分析该企业的商业模式,初步形成一份简单商业计划书。构造何种类型的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兴趣进行问题的创设;为了进一步阐述企业的商业模式,需要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小组协作研究,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成果完成后,学生在课堂上阐述本企业的商业模式并进行小组间的辩论,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老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完善项目成果。通过这种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科研论文写作法

与职业教育不同,本科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训练学生进行一些科研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将专业写作训练融入长期和持续的具体课程的学习之中,强调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结合,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罗列出论文的选题范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围绕这些范围确定题目,通过学术期刊网站及百度搜索等方式收集并总结相关资料,进行网上和网下调研;然后在教师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论文的写作,最后完成论文并进行课堂交流。在写作过程中,从文章的选题、论据的充分性和准确性、论证过程的条理性、最终结论的正确性,乃至文章格式的规范性,教师均进行适当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由于属于课程教学中的小论文,所以选题范围不宜过于大或过于复杂,既可能是结合教学内容的调研报告,也可能是教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另外,还应注意控制论文写作的时间进度,准备材料阶段和论文写作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

四、总结

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研究性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对本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素质与研究性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教学考核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 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6(2):71~75

[2]熊 毅:现代经济学教学的特殊性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47~49.

总经济师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做到真正的“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一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沿袭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传统,注重分析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基本原则、具体的法律规则以及相应的法律原理等,所以,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教学成为首选。经济法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是教学中的唯一主体,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对案例教学的使用也欠缺灵活。另外,教师和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教学相对分离。总之,经济法教学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讲解,就无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目标。

(二)考核方式的非科学性

一般而言,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到总成绩的70-80%。平时成绩往往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与测试等内容组成。由于目前班级人数较多,加上授课任务繁重,所以教师对考勤及课堂表现不能准确把握,往往是根据模糊的主观印象来评分,从而使得平时成绩难以体现出学生真实表现。期末试题题型不外乎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等。在一份试卷中,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试题,其中死记硬背的问题分值占到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考试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重闭卷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价值定位

从哲学上讲,价值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现象以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积极意义。在以法律为主要行为规则的现代社会里,法学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出一批能够促进法律规则真正实施的职业人群,从而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正义的实现。①在世界范围内,法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的法学教育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前者是强调法律职业教育,后者是强调法律理论教育。现在,不管是普通法系的的国家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都在不断进行法学教育改革,最终都转向采用对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法学教育价值观。当代法学教育价值观的融合的新趋势也必将影响到我国的法学教育价值观。一直以来,各高校都在根据各校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改革实践。现在的改革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业人才的弊端,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法学教育也转向了通才的法学教育,培养法律、政治、行政管理等多领域需要的法学人才。中山大学教育学教授冯增俊曾指出东西方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是:“我们是为社会需要来选拔人才,西方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对所有人的教育负责。”显然,长期以来我们坚持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改善。而通才的法学教育正好契合了这样的改革目标。教育部确定了所有的法律院系都必须开设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即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其它课程由学校自定。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一般的缺乏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而在于能否培养出有足够能力回应这个社会提出的法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并且在国际竞争中最终能获胜的学生。②所以,经济法教学改革不能仅强调经济法学理论教育的价值,更要注重经济法实务教育的价值。关于理论教育的价值,既要重视法学理论的教学,也要重视相关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后者是前者的而基础,不可或缺。关于实务教育的价值,从事法学教育职业的人已逐步认识到,但仍然没有在教学中落实。经济法中的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市场管理法,以及金融法和税法等宏观调控法都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由于没有足够的相关法律实践工作,致使很多老师很难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实务训练。另外,学生几乎没有接触具体的社会事例和实践的机会,所以造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显而易见,经济法学教育的实用性更强,在不忽视学术性价值的同时实现其实用价值。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们培养的法律人才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严密的法律逻辑思维。在经济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总之,我们要培养出“像法律人那样思考”③的大学生,必须强调经济法的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法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西方社会的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教育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发展为目标。虽然在目前现实的条件下,我们还不能完全将经济法教学的价值定位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可以适当地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这恰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三、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教授不是雇员,教授就是大学。”④每一位大学教师都应该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所以笔者提出的经济法学教学改革的思路是直接的,即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核心来推动经济法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经济法课程,学生应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各个大学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大部分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法理学、法制史、民法和行政法等基本法学学科后开设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有能力在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及其他内容。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对于经济法总论,即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应该在整个经济法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对经济法这个部门法学基本原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经济法的具体法律制度。在进行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介绍逻辑严密和体系严谨的经济法学理论,并揭示法与法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理解经济法的本质。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经济法基础理论更是如此,因为相比较于其他传统部门法学,经济法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部门法。所以,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反映出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仍要给同学们介绍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理论,以使他们对经济法获得一个基础的认识。对于经济法分论部分,应该确定一个大致的授课范围,即哪些是必讲的,哪些是可讲可不讲的,必讲的内容当中又有哪些是应当重点介绍,哪些是应当次要讲解的等。根据多年的经济法授课经验,笔者认为,经济法分论应该包括三部分: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其中,经济法主体部分按照经济法主体体系框架分为包括三部分: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市场监管法部分应该包括竞争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房地产管理法和银行监管法等内容;宏观调控法部分应该包括国有资产管理法、自然资源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和价格法等内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较于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经济法的立法仍然很不完善,甚至有很多空缺,所以,经济法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对现行法律的诠释和解析,而是应该将国外已经成熟应该为我们所用的做法介绍给学生。

(二)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定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同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教学环境。经济法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其教学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恰当运用案例,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要做到恰当运用案例,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选择,选择案例合理与否决定了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选择的案例不仅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而且最好是贴近生活最近几年发生的典型案例。选择案例的途径既可以是教师自身的司法实践中的案例,也可以是报纸、杂志、期刊、电视栏目上介绍的案例。二是案例的呈现,是案例如何传导给学生的环节。案例的呈现既可以事先准备好的文字材料分发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甚至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亲自表演。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须简明并相对完整。案例呈现的时间既可以在讲述基本理论之前,也可以是在讲述理论知识后。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经济法知识点提出恰当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并讨论或辩论,进而总结出相对准确的结论。举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举例教学一般是在已讲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论证所讲授理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它主要是为传授理论服务的。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都是通过实例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教学。因为实例与实践联系较紧密,能吸引学生而且易被接受,因此,教学中的举例和案例分析都能避免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可以增强授课的说服力和生动性,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甘阳先生指出,实现通识教育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之一——讨论⑤,对经济法教学,同样也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当然,这里的讨论包括课堂讨论和课外讨论。课堂讨论的形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对于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课堂讨论也应有所变化。对于相对有深度的选题或案例,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准备讨论内容。对于相对简单的选题或案例,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在课堂讨论,后由教师总结。至于课外讨论,仍要由教师设计选题,由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交与老师。讨论式教学可以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综上,经济法教学应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