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孔子;《论语》;交友;修身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05-02

《论语》实在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有些夸张;但笔者认为,对于个人来讲,半部《论语》以修身,则是绰绰有余的。《论语》中关于修身有很多方面的论述,例如论孝,论仁,论诚信,论守礼,论学习……当然,对于交友的论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就择取《论语》中“孔子论交友”这一方面来试做阐述,以图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论语》中“友”的涵义

在论述交友之前,首先要明确“友”这个概念。现代汉语中,“友”和“朋”都是“朋友”的意思,所以现在人们说“交友”,也就是笼统地说“交朋友”。但是在《论语》中,“友”和“朋”虽属近义词,但是其涵义却有所差异。《论语注疏》解释道:“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同志谓同其心意所趣乡(向)也。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这里应当注意:“友”比“朋”的层次要高。“朋”只是同在一个师门学习的人(同师曰朋),而“友”则是怀有共同志趣、心意相通的人(同志曰友)。所以《论语注疏》中说:“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也。”《论语》中孔子所论的交友,指的就是那些怀有共同志趣且心意相通的人。

二、孔子论交友的目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古至今,社会交往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意识性(或者说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性,因此,交友作为社会交往活动的一种,无疑也有其特定的目的。那么,在《论语》中,孔子所论述的交友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交友是为了促进学习。这里的学习,特指对知识的学习。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毕生都致力于“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中,把学习看做是能够改变人的一生的重要活动。而学习又是一项交流性的活动,古代非常重视学习中的交流,反对闭门造车。《礼记・学记》中就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在《论语》中,孔子所论述的交友的目的,首先是能够促进学习。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就是交流之乐、知音之乐;那么为什么快乐呢?《论语注疏》是这样解释的:“孔子曰:学业稍成,能招朋友,有同门之朋从远方而来,与已讲习,不亦乐乎?”原来是自己学习有所得,然后和远方来的朋友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促进了学习而感到快乐。在孔子心目中,交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交友是为了有助修身。古代知识分子的毕生理想,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环节,因此《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在《论语》中就十分重视修身,而交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有助于修身。

《论语・颜渊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贤徒曾子,实质上一脉相承了孔子的精神内涵,因此可以看做是孔子的代言。《论语注疏》云:“正义曰:‘此章以论友,言君子之人以文德会合朋友,朋友有相切磋琢磨之道,所以辅成已之仁德也。’”“仁”是孔子试图构建的理想道德体系的核心,笔者认为,作为交友的目的来讲,“以友辅仁”的“仁”不应当仅仅指“仁爱”或“仁义”,而是应当理解为个人道德体系的养成。

三、孔子论交友的标准

孔子提倡的交友,并非是毫无标准的滥交;孔子肯定的,是怀有高尚志趣而且心意相通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得益共同进步。否则,就会“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了。因此,孔子在《论语・学而篇》提出了一个交友的总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是孔子提倡的交友的一个总原则。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这句话。 “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从字面上看,很容易把这句话误解为孔子势利的表现。但是,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知道,孔子说的“无友不如己者”,其实是就“忠信”这一道德标准而言的。《论语注疏》:“‘主忠信’者,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无友不如己者’,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因此,孔子提出的交友总原则就是:要和忠信的人亲近,不能和不忠不信的人做朋友。

在总原则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具体说明了可交与不可交的几种类型:

《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论语注疏》解释道:“‘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者,直谓正直,谅谓诚信,多闻谓博学。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益於己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者,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复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也就是说,孔子提倡与正直、诚信、博学的人交朋友,而反对与谄媚奉承、虚情假意、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

四、孔子论交友的方法

笔者将孔子所论的交友方法概括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

首先,主动型,也就是自己主动去寻找品德高尚的人并与之交往。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与其交往呢?

《论语・为政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

《论语注疏》阐释说:“‘视其所以’者,以,用也。言视其所以行用。‘观其所由’者,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察其所安’者,言察其所安处也。‘人焉C哉?人焉C哉’者,C,匿也;焉,安也。言知人之法,但观察其终始,则人安所隐匿其情哉?”孔子教给人们三种识人的方法――观察他的行为、考察他所用的方法、研究他的动机。孔子本人对此是颇为自信的,认为用这三种方法去识人,那么对方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

主动型还有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注疏》解释为:“此章勉人为高行也。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见彼不贤则内自省察得无如彼人乎。”因此,要主动去交朋友,就应当时刻存有一颗“见贤思齐”之心。

其次,被动型。“被动”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为“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从而使事情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笔者所说的“被动型”并非此意,而是一个与上文论述的“主动型”相对的概念,也就是加强自身修养,使人仰慕而来与己为友。用《论语》里的话说,就是“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

《论语・里仁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注释》阐述道:“此章勉人修德也。有德则人所慕仰,居不孤特,必有同志相求与之为邻也。”《周易・坤卦・文言》中也有与孔子的这句话相似的论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孔子所讲的,就是自修文德待他人来的“被动型”交友方法。

笔者虽然将孔子论述的交友方法概括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两种类型是不能割裂的,而是应当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

五、孔子论交友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朋友交往也应当有一定的原则。如果能很好的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友情就会巩固持久甚至得到升华;反之,不但已有的朋友会舍己而去,也不容易再交到新的知心朋友。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如此阐述与交友应持的原则:

(一)讲诚信

《论语・学而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孔子的两名弟子都不约而同地将“诚信”视为与朋友交往应持的重要原则,联系《论语》中孔子关于“诚信”的其他论述(如《论语・为政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孔子坚持的与朋友交往的首要原则,就是讲诚信。

(二)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虽然没有专门针对交友提出这一思想,但是作为《论语》中论述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一条列入交友所持的原则中。

(三)重情谊

《论语・乡党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论语注疏》曰:“此明孔子重朋友之恩也。言朋友若死,更无亲昵可归,孔子则曰:‘于我殡。’与之为丧主也。”虽然古人认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但究其涵义,是说君子相交,不应当被利欲和物质所累,而不是说朋友之间不重视感情。朋友死了,家里没人可以依靠,孔子就会挺身而出说:“丧事由我负责。”这不正体现了孔子对朋友之间情谊的重视吗?

(四)轻利重礼

《论语・乡党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注疏》曰:“此言孔子轻财重祭之礼也。朋友有通财之义,故其馈遗之物,虽是车马,非祭肉,不拜谢之。言其祭肉则拜之,尊神惠也。”孔子的朋友送给他非常贵重的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都不行拜礼。这充分说明了在孔子的心目中,朋友之间的利益往来其重要程度远远不能和礼制相比。孔子十分重视“礼”,甚至为了“礼”可以牺牲其他的利益。朋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孔子清醒地认识到,绝对不可以让利益往来凌驾于礼制之上。

六、结语

每读一遍《论语》的感觉,都可以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感叹孔子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来形容。《论语》堪称一部微缩本的人生大百科全书,笔者择取 “孔子论交友”这一主题来论述,虽然仅仅是一个小方面,也感到难以穷尽奇妙。唯有正心诚意,不断学习,以求能向孔子所提倡的“理想道德体系”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论语》;君子之道;交友之道

现代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人的精神境界得不到及时提升的话,人性中的许多弱点就会凸显出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它穿越历史的时空,至今仍散发出熠熠的光彩。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作为思想领域的前沿阵地,更应该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践行传统文化的先行者。

一、心灵之道,不为物质所诱惑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就很容易陷入攀比之中,比穿名牌服装,比拿高端手机。学生的目光更多是朝向了外在的物质世界,缺少了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做支撑。

《论语・雍也》记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家里很穷,缺吃少穿,住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这么艰苦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颜回却能自得其乐。从颜回那里,我们看到了心灵的愉悦和物质无关。

有了古圣先贤光辉思想的照耀,所有的物质攀比都将令人无地自容,我们的目光更多应聚焦于精神世界的富足。对学生而言,一次好的考试成绩带来的喜悦感,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带来的崇高使命感,这些正能量将充满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君子之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君子一直备受人们的尊崇,是大家学习的道德模范,学识典范。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从学生时代逐渐养成君子风范。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内心有了这些信念,多做少说,就不会成为言而无信,或者吹牛皮的人了。生活中有一种爱说大话的人,张口闭口“有事您说话”。当朋友真的火急火燎去找他办事的时候,他却溜之大吉,暗地里打自己的嘴巴。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作为一名学生,同样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别人获得了三好学生等荣誉,自己却一无所有得时,不要沮丧。要像君子一样有宽广的心胸,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就能问心无愧,坦然处之。

三、交友之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要想交到好的朋友,首先提高自身的素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作为一名学生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呢?一是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等各方面的知识;二是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旷课,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交友要结交好的朋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A,损矣。”(《论语・季氏》)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亲近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的同学,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好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反之,就不言而喻了。

与朋友相交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让友情像水一样纯净,不掺杂世俗的利益。好的朋友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罕》)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那个在危难时刻能无私地伸出手来全力相助的人,才是永久的朋友。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不变的永远是友情。

四、理想之道,志在今朝,志在可行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方向;又像大海上的浮萍,随处飘荡。从年轻时就开始立志吧。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第十一》)弟子曾皙的这番话最受孔子的喜爱。让理想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不受物质所限,不受世俗眼光所拘,把理想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让事业和职业合二为一。有了适合自己的理想,就要马上行动起来,理想不是明天的事情,更不是未来的事情,理想并不遥远,它就在今天。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大学期间学习努力了,就业的时候就会顺风顺水,应聘的时候就会脱颖而出。

理想这个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原来就在我们的内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脚下,理想就是脚踏实地,志在可行。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孔孟 朋友 信 德

一、孔子的交友之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阅读《论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及其重视朋友之谊,把交朋友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可见孔子把朋友关系多么重要,等同于兄弟之间的情谊。

孔子极其看重所交朋友的人品,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要交心胸宽广之人为朋友,不交那些心胸狭窄之人,因为“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君子群而不党”(《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尧曰》),与君子交往能够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朋友之间一定是要相知相许相互吸引的,有灵魂思想上的交融,“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朋友之间交往需要讲究诚信,在孔子看来,信是一个人做人基本品德,“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往要做到重承诺、守信用。“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反对那些品德败坏,不守信用之人,他曾这样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

二、孟子的友道观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这是孟子对朋友的定义。交友不能因为对方的身份、财富而择友,应该看重品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做人所必备的基本原则,否则就会丧失掉自己的人格。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主张在交友中择取对方的长处加以学习。

孟子把朋友关系看得很重要,“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关系是五伦之一,和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并列。因为如此重要,所以择什么样的朋友就尤为谨慎。怎样选择朋友,孟子讲了一个方法“眸子不能掩其恶”(《孟子・离娄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便可知一二。

孟子的交友观透露出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涵义。与孔子不同,他认为交友不能依凭身份地位有所不同而对待不同,这一点体现出了孟子思想的进步性。

三、孔孟交友之道的价值意义

孔孟的朋友观,最突出的体现了“信”和“德”两点。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信”是孔子“仁”的内在要求。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把“信”看成是人生永远不能失掉的道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朋友交往中以义为上。

以文会友,以武会友;有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惺惺相惜,让我们对朋友两个字有着深切悠远的体会和情义。“信”是朋友之间一种感情的寄托,“德”让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灵魂相通。虽然朋友之间不像君臣那样有必然要履行的在责任,也不像父子、兄弟之间有血缘的牵绊,更不像夫妻之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一个共同体,朋友这种关系是脱离了义务、责任之后不带任何杂质的一种个人感情寄托。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个人在心灵上的碰撞,彼此对对方德行、德性的欣赏是朋友之意的开端。如伯牙和子期那样“高山流水”称颂千古的友情,再如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牢不可破,亦师亦友的美谈。

我们有必要学习孔孟的这种“信”“德”朋友观念。既不会因为识人眼光不佳出现滥交朋友、错交朋友而发生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也不会因为过度亲密,不分彼此而产生矛盾。儒家讲究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章句》)的交友之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M].岳麓书社.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3]张觉撰.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5]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4篇

“师友制”是在转变教学模式背景下,吸收小组合作的实践经验、扬长避短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我班的教育现状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一种合作学习新模式。“师友组”是由一个成绩优秀学生(即“学师”)与一个成绩后进学生(即“学友”)组成的两人合作小组。其特征我概括为十二字:一师一友,亦师亦友,益师益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师友间、师师间、友友间、小组间的互助合作与良性竞争,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生动高效的课堂,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尤其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纵深拓展。

本文就“师友制”学习模式下如何以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素质,简略介绍我的粗浅实践。

二、师友五分钟语文活动

(一)演讲赛

初中语文第一课,我的主题都是学生“自我介绍”。但第一课不会就此止步,接下来开启的将是一整年的课前五分钟师友演讲对抗赛。

七年级上学期为创作型演讲,下学期为即兴演讲,具体如下:

1.课前准备。提前一天抽出两个师友组及演讲顺序。抽取一个演讲题目,如《我们班的“活宝”》。师友合作撰稿。

2.课堂呈现。按抽签顺序起立演讲,限时150秒。超时10秒强制结束演讲。

3.当堂评奖。演讲结束后,非演讲同学举手表决,每人限投1票。主持人计票,获胜师友当选“演讲之星”并以10分计入“课堂风采评价表”,成为当月“优秀师友组”评选重要依据。

(二)辩论赛

八年级的学生追求独立,同时易感情行事,辨别能力弱。因此,我为充满挑战的八年级安排的五分钟语文活动是师友辩论赛。

上学期为创作型辩论,下学期为即兴辩论,具体如下:

1.课前准备

提前一天抽出两个师友组,抽取辩题,如《初中生上网弊大于利(正)――初中生上网利大于弊(反)》。组间以猜拳方式定好正、反方。师友合作撰写辩论稿。

2.课堂呈现

①立论:先正方,再反方。发言时间各30秒。

②自由辩论:正方队员先起立发言,结束发言后,反方队员应立即发言,否则时间照计。一方发言时间用尽,另一方还有剩余,则该方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时间用完。发言时间各90秒。

③结论:先反方,再正方。发言时间各30秒。

3.当堂评奖(与演讲比赛类似)

(三)作文赛

近年中考作文,文体不分,空发议论,重形式,轻内容,没有真情实感。为改变写作风气,避免文章枯燥乏味,我采用传统的“起承转合”构思法来增加文章的叙事性与曲折感。因此九年级五分钟活动安排的是“起承转合”师友作文赛。

上学期为创作型作文赛,下学期为即兴作文赛,具体如下:

1.课前准备。提前一天抽出四个师友组,抽签确定起、承、转、合四组。“起”组学师自动成为本轮比赛负责人,赛前负责召集;赛后负责将文稿整理上交(老师择文印发,以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负责人抽取作文题目(多为中考作文题),如2014年湖州中考作文题《 归来》。师友合作,撰写“局部”作文稿,做好课堂陈述准备。

2.课堂呈现。主持人(兼计时员)宣布比赛开始,四组师友起立。按起组(30秒)、承组(60秒)、转组(90秒)、合组(30秒)顺序,声情并茂朗读。

3.当堂评奖(与演讲比赛类似,区别是获胜组为两组)

九年级下学期的即兴作文赛值得一说。由于规定信息不得提前披露,充满神秘感,所以大家都非常期待。也正因为如此,除“起”组师友外,另三组师友无法料知前一组会如何“出招”,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往往被杀得手足无措,人仰马翻,所以令人捧腹的场面屡见不鲜。

三、实践体会

相信大家对“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中钟伟强VS毕夏的《Hey Jude》印象深刻。师友五分钟语文活动,借鉴了“好声音”的“Battle”环节,让两组师友在团结协作中展现自我,彰显个性。

开展师友组课堂对抗赛,有助于学生碰撞思维,激发灵感,通过相互竞争,实现共同进步;更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在交际交锋中提升人文素养。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5篇

一、微信研究缘起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2011年出现到现在不过三年的时间,朋友圈插件出现的时间更短,2012年上线后,迄今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已经比较可观。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微信朋友圈”为关键词检索到3720篇有效结果(截至2015年1月30日)。覆盖了新闻传播学,金融,计算机软件,信息经济等多个行业。从数量上,新闻传播学最多,主要考察微信朋友圈传播机制,使用与满足以及针对朋友圈谣言泛滥提出的问题。学者聂磊,傅翠晓,程丹在《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中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延伸了微信朋友圈的概念,认为微信朋友圈作为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呈现出强连带与弱连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培育。

在《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中学者魏宝涛和王爽认为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可以说是从社会互动层面追求和凸显自身存在方式的某种路径,也是确保用户与他人进行平等互动的基础条件与游戏规则,传递出较为强烈的情绪性表达立场。微信朋友圈的媒介使用与微信用户自身的情绪相关联,并且情绪成为驱动朋友圈特定行为的根本动因,它广泛地存在于微信朋友圈内信息传递与人际互动的过程之中。

在《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中,作者提出,如果把朋友圈视作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的话,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精心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好友圈朋友中的理想形象。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释了人们是如何在朋友圈中建构“公共形象”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比较集中于从人际交往和朋友圈中的自我身份塑造等方面入手,鲜有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探讨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或研究,本文找到这一缺口,从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的角度解剖微信朋友圈。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之上:人作为高级动物,在生理性冲动与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心灵。人们通过冲动和理智的内在协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表意的姿态引起他人的反应。这种“姿态”的意义并不是先天就具备的,当我们是婴儿时,我们的姿态只是无意识无意义的动作,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观察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后,我们对同一姿态的理解渐渐同一。心灵就是在我们学会用符号去表达和行动的时候开始成形。米德还认为,人能够像对待客体一样用符号标示自己[1]。自我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之后,就为自己带来了各种社会经验。自我实际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自我决定了我们之后的行为以及不断控制事物的进程。同时我们还会根据对象的不同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自我。人们通过互动和沟通形成了社会。社会并不是如同自然界那般客观存在,而是在个体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们通过交流建立起了组织和模式。人们通过自我的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与他们理解,交流和合作,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

微信在短短几年间飞跃成为亚洲下载量最大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充分说明了微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里程碑的地位。用户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热情一直劲头不减,每天无数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评论点赞别人的内容,甚至出现了“朋友圈依赖症”这种社会病,这种狂热浪潮下是什么机制在推动着,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在米德符号互动论的框架之下对此做出解释和分析。

二、“姿态”――表达自我的媒介

用户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发送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什么?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前提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的行为是建立在他们给事物赋予的意义的基础上;这些意义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这些意义会被用来解释面对的事物,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被使用和转化。发朋友圈作为一种姿态,它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下文列出几种可能,我们来分别进行讨论。

米德认为姿态是表达情绪的工具。正如狗摇尾巴代表高兴一般,我们也会通过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朋友圈中发自拍图片,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表情这一姿态来向朋友传达我们的情绪。这也是微博自拍泛滥的背后原因之一。相比于文字的模糊性,图片可以原样传达自己的表情姿态,通过发“哭”、“笑”、“生气”等表情的自拍传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人而言,在看到这类图片时便会采取对应的行动,或祝贺或安慰,反过来自己也会被他们的反应而刺激进行下一步的反应,由此打通了互动的链条。人们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平日生活也是在进行一种示例。比如吃了什么很好吃,买了什么牌子的衣服很好看,去了什么地方觉得很好玩,不仅是一种客观表达,同时也是在向他们推荐,即示例。我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传达了富有意义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意义的姿态作为一种符号,它还是人们进行自我身份塑造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在朋友圈中发送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置自己的头像,签名,来塑造和强化我们的身份。电影爱好者会通过分享影评或是设置电影明星为头像明确他“影迷”这一身份。教师会通过分享教学照片或是文字来强化他的这个身份。点“赞”也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的意义在于能够像他们传达对于他们所发消息的兴趣和喜爱,或是对发送人的喜爱或兴趣。在所有的姿态中,声音这一姿态并不能在朋友圈中被使用。有声符号作为表意符号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优势在于有声的符号不仅可以引起他人的反应,我们在说话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这样直接双向的交流才更容易引发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以强联系为主,弱联系为辅的社交平台,这一功能的缺失是一个遗憾,这也应该成为朋友圈将来升级改进的内容。

三、自我――内容的把关人

米德指出,自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当一个自我产生以后, 它就从某种意义上为它自己提供了它的各种社会经验。“主我”和“客我”的互动构成了“自我”。“主我”具有冲动性,自发性和创造性,“客我”具有约束性和控制性。我们从幼时就具有角色扮演的能力,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社会性不断提高,成为泛化的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任“主我”信马由缰,而是不断提高了“客我”的控制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共同规则,传达有意义的言语。我们所说的有意味的言语指的是,这种行动是一种个体本人的行动,我们通过反思性智力计划活动。这种思维过程是一种姿态,它的完成隐含着对一个人打算向观众讲述的东西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一个人把他正在对其他人说的话的意味与他实际的言语区分开来,而且在说出这种意味之前把它准备好。

那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发送朋友圈的内容?

在这里起到把关作用的就是客我。微信作为基于强联系的社交平台,它的实名性和以熟人圈子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朋友圈中要受到比微博更强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自我的社会方面的客我就会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使发送的内容符合社会规则。

同时客我作为社会我,会不断评估他人对自己所表现的姿态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每次在朋友圈中发送养生的内容获得的点赞数更多或获得的评论更多而发自拍没有获得任何反馈的时候,自我就会调节自己发送的内容,以期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互动。

自我作为内容发送的把关人,在评论中也使用,当我们对某一好友的内容进行评论,客我会通过观察他们的反馈来调整态度,产生最终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在评论他人后未获得反馈,可能下一次就会不再评论或是换一种方式评论。

我们还可能针对不同的人区分出不同的自我。与这个人交流音乐,与那个人交流电影,与第三个人交流政治。社会我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调整自己的行为。朋友圈中的“分组可见”这一功能实质上也契合了这一理论。客我通过收集反馈来调整合适的姿势和话题,来取得更有效率的沟通。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所讨论的自我的把关偏重与探讨客我维护人际交流顺利进行,维护朋友圈这一网络社区有序运行的作用。

四、社会――从线上圈到线下圈

社会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之间产生的,代表着个体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2]。人们通过角色扮演协调行动,通过评估他人的观点来评价改正自己。这在虚拟社区也同样适用。

微信朋友圈把熟人圈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网络造成情境的分离和融合也改变了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不同社会地位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在微信朋友圈的平等性和有限的符号选择,人们的社会地位在朋友圈中被淡化,扁平式的交流打通了社会各个层级的联系,上传下达更快捷高效,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对于社会身份的淡化,使人们更容易出于本能的冲动去反思,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进行评论和交流。交流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微信朋友圈对于社会沟通交流起到的积极作用会提高社会沟通效率,增强不同阶级之间的沟通,维护社会稳定。

五、结 语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6篇

写诗致谢引关注

师兄硕士毕设(毕业设计的简称)的致谢,工科男的自我修养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在这句简介之后,便是192字的四言小诗:钟山新翠,玄武流光。六朝松下,名曰三江。梧桐巍巍,松柏苍苍。吾有良师,授业进香。师所擅者,定位导航。万里星空,尽收于囊。星罗棋布,北斗天罡

这首小诗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的力挺,有的拍砖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3篇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3篇。

还有的网友似乎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为什么发在征友版,难道是变相征友帖?

实习期有感而发

小杨说,师兄是个感情很内敛的人,到现在也没有女朋友,热心的他想替师兄张罗一下意中人,于是把致谢词发到征友版。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人联系他。

昨天,记者见到了小杨的师兄、东大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研三男生小夏。高高瘦瘦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

说起这首小诗,小夏有些害羞地自嘲:说好听点我是性情中人,说难听点我就是闷骚。

XX年底,小夏到上海实习,实习期间,有时碰到难写的代码,小夏就会打电话到南京,请教师兄。电话那端,师兄会翻着书帮他逐一解决,这让他觉得很温暖。

慢慢的,小夏酝酿着打腹稿,最终写成这首小诗,同窗情谊也被他写到诗中咏叹,昨才聚首,今又别伤。情深意重,是我同窗。安危互仗,甘苦共尝。

只是为记录心情

小夏毕业那年,因为对东大很有感情,所以决定考东大的研究生。那时租了一个房子,每天挑灯夜战,就盼望着能考入东大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3篇论文。最终,小夏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大,在致谢词中,他不忘师恩,蒙先生不弃,得入高门。

小夏对文学的爱好由来已久,平时,他喜欢看古代文学著作,也喜欢写一些小诗发在空间里,但会有人说我是在卖弄或者附庸风雅,而事实上,这只是我记录自己心情的一种方式,纯粹是一种爱好。

此次致谢词的走红,也让小夏措手不及。他说,最初并不知道被发到网上了,后来看了网友留言,结果发现毁誉参半。对此,小夏说,他只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给难忘的研究生生活做一笔记录。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2篇

写诗致谢引关注

师兄硕士毕设(毕业设计的简称)的致谢,工科男的自我修养就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在这句简介之后,便是192字的四言小诗:钟山新翠,玄武流光。六朝松下,名曰三江。梧桐巍巍,松柏苍苍。吾有良师,授业进香。师所擅者,定位导航。万里星空,尽收于囊。星罗棋布,北斗天罡

这首小诗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的力挺,有的拍砖。

还有的网友似乎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为什么发在征友版,难道是变相征友帖?

实习期有感而发

小杨说,师兄是个感情很内敛的人,到现在也没有女朋友,热心的他想替师兄张罗一下意中人,于是把致谢词发到征友版。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人联系他。

昨天,记者见到了小杨的师兄、东大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研三男生小夏。高高瘦瘦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

说起这首小诗,小夏有些害羞地自嘲:说好听点我是性情中人,说难听点我就是闷骚。

XX年底,小夏到上海实习,实习期间,有时碰到难写的代码,小夏就会打电话到南京,请教师兄。电话那端,师兄会翻着书帮他逐一解决,这让他觉得很温暖。

慢慢的,小夏酝酿着打腹稿,最终写成这首小诗,同窗情谊也被他写到诗中咏叹,昨才聚首,今又别伤。情深意重,是我同窗。安危互仗,甘苦共尝。

只是为记录心情

小夏毕业那年,因为对东大很有感情,所以决定考东大的研究生。那时租了一个房子,每天挑灯夜战,就盼望着能考入东大。最终,小夏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大,在致谢词中,他不忘师恩,蒙先生不弃,得入高门。

小夏对文学的爱好由来已久,平时,他喜欢看古代文学著作,也喜欢写一些小诗发在空间里,但会有人说我是在卖弄或者附庸风雅,而事实上,这只是我记录自己心情的一种方式,纯粹是一种爱好。

此次致谢词的走红,也让小夏措手不及。他说,最初并不知道被发到网上了,后来看了网友留言,结果发现毁誉参半。对此,小夏说,他只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给难忘的研究生生活做一笔记录。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3篇

本论文是在导师XX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写成四言古诗精选3篇论文

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生交流平台 数据库设计 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71-01

1 引言

师生交流平台需要满足来自两个方面的需求,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在校教师和在校学生。

第一方面是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有参与教学讨论、下载教学资源、浏览教学文章、评论教学文章、发表教学文章,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交友机会并展现自己,所以学生还应该有添加好友、搜索好友、删除好友、发表个人日志、发表个人状态、创建相册上传照片、评论日志、评论照片、给好友留言的需求和知悉好友的动态。

第二方面是教师的需求,教师的需求有参与教学讨论、上传下载教学资源、浏览教学文章、评论教学文章、发表教学文章,同时教师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获得交友机会并展现自己,所以教师也应该有添加删除好友、搜索好友、发表个人日志、发表个人状态、创建相册上传照片、评论日志、评论照片、给好友留言的需求和知悉好友的动态。

同时平台内还需提供短消息功能,用来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交流。

2 系统目标

系统开发的总目标是帮助在校师生完成无障碍的交流,使在校师生能有全新的教学交流体验。

1.能够在校学生和教师信息存入数据库。

2.能够使用户方便的查看好友的日志并加以评论。

3.能够是用户方便的查看好友的照片并加以评论。

4.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条件自由的搜寻平台内的其他用户,并能让用户添加其为好友同时加以验证。

5.提供创建论坛版区和板块的功能,是用户能随时对新生的问题发表看法并一起讨论。

3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概述

通过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功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校级师生交流平台应有以下主要模块:

3.1 教学论坛

划分多个版区,版区中可存在多个板块。版区的存在是为各学院内部的交流提供一个集中的空间。

1.创建版区

所谓版区,就是各学院的一个单独的交流社区,其中又可包含多个板块。当系统初始时并未为各学院设置版区。教师用户登录后可自行创建,并命名。其他用户之后查看时及存在其版区。

2.板块

板块存在于版区之中,即相当于该学科的某个讨论方向,用户可在板块中发帖并评论。

分析得出,让教师用户拥有创建板块的权限是符合需求的。

3.论坛帖

每个用户都应在论坛中具有发帖的权限,并能对各用户的论坛帖进行评论,同时根据分析得出,发帖过程中应配以上传附件的功能,以达到共享教学资源的效果。同时,帖子必须重塑与某个板块,而不能脱离板块而单独存在。在板块列表中还应显示最新帖。

4.论坛管理

论坛管理指的是对论坛进行相应的更新和管理。其功能包括:删除板块、删除论坛帖、设置精华贴、删除帖子评论。根据上述需求,我们研究得出应该给每个版区设置一个版主,版主拥有管理其相应版区的权限,完成板块的管理、删除帖子及评论、设置精华帖等事务。

3.2 内部邮件

根据分析得出平台内的用户有向其他用户发送邮件的需求。

1.发送邮件

每个用户都应具备向其他站内用户发送邮件的功能。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得出,邮件中必须可包含一定大小的附件,最好能同时向多人发送邮件,即收件人最好可以同时选择多个用户。信件中应有表情符号。

2.发件箱

发件箱中应记录用户之前发出过的邮件,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3.收件箱

收件箱中应记录用户收到的邮件,按时间排序并应对已读邮件和未读邮件进行应有的标识,并能对邮件中的附件进行下载。

3.3 个人好友

分析得出该平台应具备交友的功能。

1.搜索用户

应提供搜索平台内用户的功能,提供条件进行相应搜索,方便用户搜寻平台内的其他用户。

2.提出好友申请

提出好友申请即用户能向平台内其他用户提出交友申请,分析得出在搜索用户和浏览他人主页时应提供申请功能,并及时对申请作出反应,提示相应关系状态。申请好友后需得到对方确认。

3.管理好友

用户应能对自己的好友进行管理,主要是搜寻和删除好友的功能。应为用户建立好友列表,并在列表中进行操作。

3.4 个人日志

用户应能在个人中心发表个人日志。

1.发表日志

日志中应包含日志标题、日志发表时间和日志发表人,发表日志时还应提供相应的表情功能。

2.评论日志

用户应能对其他用户的日志进行评论,评论时还应提供相应的表情符号。

3.管理日志及其评论

用户应能管理自己的日志,其中包括编辑日志、删除日志及个人日志中其他用户的评论。

3.5 个人状态

用户应能在个人中心发表个人状态,让好友知悉。

1.发表状态

发表状态时应提供相应的表情功能。

2.管理状态

用户应能对自己的状态进行管理,提供状态列表,用户可在状态列表中删除状态。

3.6 个人相册

根据需求,平台应提供相册功能。

1.创建相册

用户应能在个人中心创建自己的相册

2.上传照片

用户应能在创建的相册中上床照片,并对该照片加以注释。

3.评论照片

用户应能对其他用户的照片进行评论,评论时还应提供相应的表情符号。

4.管理相册

用户应能对自己的相册进行管理,其功能包括删除相册、编辑相册、删除照片及删除照片相应的评论。

总结

本文主要对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进行阐述,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直接影响着软件项目产品的质量,有效的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项目中关键的成功因素。软件系统的需求一般可以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项目开发的最终目标在于满足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功能性需求是系统需要实现的,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具体的功能。非功能性需求是为了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的需求,系统正常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系统的特定特性,如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等等,功能性需求决定着非功能性需求,非功能需求又影响着功能需求。需求的好坏关系到系统以后能否正常运行,因此需求分析阶段必须做好详细的需求调研工作。

参考文献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案例;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9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话题是“友谊”。朋友在每个学生的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些关于友谊的美好回忆和对好朋友的理解与认识,友谊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本课时主要是阅读,这一部分提供了本模块的主要阅读语篇,呈现了本模块的大部分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文章介绍了我(Daniel)因父亲来伦敦工作而进入了一个新学校,和罗伊(Roy)成为好友,五年后活泼乐观的罗伊因父亲死于车祸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们友谊变淡,后来罗伊开始偷东西,在这过程中笔者不断努力帮助他。这对学生如何正确交友、学会珍惜友谊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英语常见句型陈述和表达自我观点。(2)学会本模块所要求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如:offer,moody,steal,knock over, go through,having lost all my old friends, I felt shy...the first time/for the first time。(3)掌握阅读中涉及的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阅读理解题从而掌握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时间顺序。(3)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演,掌握与人交流和生存能力,建立健康生活理念。

3. 态度与价值观

(1)本节课对我(Daniel)和罗伊(Roy)如何成为好友,这种友谊如何变淡但我依然尽力帮助罗伊进行了描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使学生能够对友谊有一种正确的认识。(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朋友之间出现问题该怎么处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友谊话题已经非常熟悉;学生对the first time等句型非常熟悉;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发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英语的听读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学生对于ppt talking和picture talking的呈现形式感到很好奇。学生希望能够小组活动共同讨论问题,但表达能力还欠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设计采取任务型阅读的策略,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怎样分析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阅读技巧。2. 掌握故事人物和发展。3. 怎样帮助同学处理问题。

六、教学过程

1. 视频导入,师生互动

(1)一起欣赏关于友谊之间的同学帮助残疾同学上学感人的故事。教师提出问题,引出话题: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video? Can you tell me the story?

(2)同学头脑风暴,自由回答。引出故事friends――problems――help out――kind/friendly. 让学生多说,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重点,教师起启、引导的作用。

(3)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出今天的课文Roy’s Story.

Let us read the text and find out what happened.

2. 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大概信息和作者意图。

(1)跳读skimming:快速阅读完成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main ideas.

(快速阅读鼓励学生运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探索)

Part 1(Para.1-2) I learnt about Roy and made friends with him.

Part 2(Para.3) Unhappy things happened to Roy and he changed.

Part 3(Para.4-5) I found Roy stole other students’ wallets.

Part4(Para.6-8) I found Roy stole the money raised for a charity by accident.

(2)读后请同学一起回答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修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学会对别人进行评价,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3. 仔细阅读,精读理解文章信息和作者意图

(1)细读scanning :完成一些细节信息。由于是记叙文,比较简单理解。通过这些题,学生就可以对文章有精细的了解。通过阅读学习,最终达到情感升华。

Time: for the first time

Roy: He was standing in the _____ of the boys telling a _____ .

Daniel: My father got a _____job, so we moved to London.

I_____all my friends so I felt _____ _____ .

Result: Roy was _____ to me and invited me to _____ his group, so we became _____ .

Time: under a year ago

Reason Roy’s father

Money The family moved a much smaller house.

Mood Roy became

School Work Roy _____ in his work

Friendship Roy and his friends, including me, were not _____ .

Time: about three months ago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in your book)

①Why did I go back to the cloakroom?

②What did I find Roy doing?

③When small money continued to disappear, what did I do?

Time: last week

£500 was lost. This weekend, I _____ his coat and found£500. I was _____ surprised _____ I just stood there,_____the notes in my hand...

(精读促使学生运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让学生了解更多细节全面理解文章。)

(2)做完之后同桌互相讨论,查找问题。在讨论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能力。

(3)学生根据时间顺序,谈论这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设计题就可以完成故事重现的任务。为之后的讨论想象环节做了铺垫。

4.互相讨论,交流心得

(1)采用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给出关键词和句型,利用本课学到的词汇和句型(大屏幕)讨论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续写。并且可以发挥想象力,大胆地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与探究中达到运用语言技能的目的。

(2)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组展示给全体同学。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在考验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师给予赞赏性评价。鼓励学生不管遇上什么问题都要大胆表现自己。

(3)小组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专心听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予评价。

5. 反思构建,归纳总结,畅谈收获(大屏幕)学生总结,教师引导。

(1)阅读技巧记叙文描写时经常依据时间顺序(time order)。

(2)情感升华朋友遇上问题,要去帮助,做一个友好善良的人。

(3)利用重点词汇句型变成一首诗歌,总结全课,引起反思。

6. Homework(作业巩固)

查找文中相关的知识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七、课后反思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9篇

2006年夏,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唤醒沉睡史料,还原先辈全貌》中所摘录的《本部留德学生萧友梅学业成绩报告及请予研究期限一年理由书》(以下简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一文。这篇萧友梅于1917年2月13日写于德国、同年3月20日刊载于北京《教育公报》上的史料,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细细读来,有几点感受:其一,萧所描述的论文点评和口试,我在德国大学从硕士到哲学博士的毕业考试中均亲身经历过,而现今的程序较之九十年前变化并不算大,故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幕幕真实的场景,颇有亲切感,同时又对他的德语论文充满好奇。其二,萧所描述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却与今天的博士阶段有明显区别,倒是极似硕士过程,故很想借此机会一探究竟。其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涉及外文(多为德语和拉丁语)的地方有29处,其中仅有8处单一词汇完全正确,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差错,有必要予以订正。

出于以上前两点感受,我最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现成资料,于是求助于国内学者。但资料查询结果难以令我满意,且因此生出更多疑惑和不解:第一,关于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的博士论文。在已出版的《萧友梅全集》、《萧友梅传》等权威资料中,虽有廖辅叔教授的译文,但对其论文德语文本的来龙去脉未加详述。遍查其他萧友梅研究文献,亦仅见其论文的德文标题被反复引用。论文原本何在?当时的主、副阅对其论文的具体评价是什么?第二,萧友梅留学德国莱比锡期间具体生活及学习的原始资料严重缺乏,唯有这份新发现的《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描述了一个大致轮廓,但具体情况究竟如何?第三,查迄今有关资料文献,未发现论及其毕业的原始资料,却一致认为萧友梅于1916年7月答辩后即被莱比锡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而这并不合德国学制体例。《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也说:“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这是一个见到毕业文凭即可解决的问题,但文凭何在?

缘于此,我就把目光直接投向了莱比锡大学,德国人向来擅长完整地保存历史资料,希望在这所萧友梅当年就读的大学可以有所收获和新的发现。果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在莱比锡大学分两次搜寻到了萧友梅在哲学系就读期间的原始材料,共计五个类别18页。

新现史料及其释读

新发现的这些史料多数为手写或在印制好的表格内手写填充,少数为印制或用打字机填打;所用语言,绝大多数是德语,一小部分为拉丁语,个别地方出现汉语、英语和日语拼音。这些文件在以往的国内外萧友梅研究文献中未见提及或引用,应该是首次发现,计有:

(1)1913年4月―1916年7月萧友梅每学期缴纳学费的单据,共3页。

(2)1913年4月入学和1915年5月更改专业时的注册登记表,共2页。

(3)1916年6月27日,大学正式接受萧友梅提交论文的确认文件,标志其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其附件包括1916年7月26日前数周,Riemann与Conrady就萧友梅口试事宜分别致副校长的亲笔函件、萧友梅亲笔简历、1916年7月26日口试现场Riemann、Conradv和Weule三位主考的考试记录,以及考试委员会对最后分数的正式确认等附件,共8页。

(4)1916年6月27日后至1917年2月1日,Riemann与Conrady对萧友梅博士论文的亲笔评语、考试委员会对论文分数的正式确认,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签名,共3页。

(5)1919年10月22日,莱比锡大学向萧友梅颁发的博士证书及附件,共2页。

现将这些史料重要部分逐项释读如下:

(一)缴费单据

缴费单据共三个单页,是印制好的表格形式。其中首页上填充的内容有:姓名、系别、出生地、证件号码、注册日期、住址及离校日期。后两页上因写有“续前”字样。则仅有姓名。从字体判断。以上内容均为萧友梅自行填写,三页皆有的是缴费记录。各项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姓名按照德国习惯写成“Hsiao,Yiumei”,Hsiao后面的逗号表示“Hsiao”是姓,而其后的是名。此处没有像在简历或证书中那样正式地把他的字Chopin(雪朋)也写上。

*出生地和系别分别填“广东”和“哲学”。

*证件号之后有两个号码:“638/674”;注册日期后也有两个时间:“17/4.13/15/5.15”,从墨迹上不难看出是分两次填写。其中638和17/4.13是萧友梅于1913年4月17日最初以教育科为主科的注册号与日期,674和15/5.15则是他于两年后的1915年5月15日将主科改为乐学及音乐史再次注册时的号码与日期。至于改科原因,《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有详细说明。

*至于住址,也同样变更过一次,最初是“RudolMr.6 III”,后改为“Schlegelstr.9 I”。

*所填离校日期为“1/8.16”,即1916年8月1日。

*三页单据上共有7次缴费记录,分别为:“13”年计104.5;“13/14”年计48;“14”年计53;“14/15”年计35;“15”年计33;“15/16”年计19;1916年计46。德国大学学制,一年分为两个学期。例如这里13表示1913年的夏季学期(理论上从4月1日至9月30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4月至7月);13/14则表示跨越1913和1914年的冬季学期(理论上从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包含假期在内,上课时间一般从10月至次年2月)。当时德国的货币为帝国马克(Reichsmark)。这样一共是7个学期共计338.5帝国马克。其实,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对读博士的学费有个框架规定,即“三学期毕业者至少200帝国马克,余者在300帝国马克之数”,故338.5帝国马克可以说属于正常。而这仅仅是学费,查当时哲学系规章,得知每位博士候选人从注册到毕业的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费用需交纳,例如在提出论文并进入评阅和考试程序前即付80(且“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论文主副阅各30、口试主考每人15等。

(二)注册登记表

注册登记表上的主要内容是:姓名、出生地、国籍、出生日期、中学毕业种类、注册日期、注册号、系别、住址、父亲状况、父亲住址、、以往就读过的大学、休学记录等(见彩色插页)。可以看出,两张注册登记表的内容均为萧友梅亲自填写。

*第一张上的注册日期是1913年4月17日,注册号为638;第二张上则分别为1915年5月15日和674号。此处可以印证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之“遂改报乐学及音乐史为主科”的叙述。主要专业改变,故学号也随之改变。

*父亲状况填为“Lehrer。Yü-Tscheng”,即“教师,煜增”;住址则简单写成“中国,广东”。

*1913年的登记表上,一栏空白,而1915年的表上则填为“孔教”。

*1913年的表上,以往就读的大学只有“东京”,而1915年的表上多了“莱比锡”,应该指此时他即将毕业的莱比锡音乐学院而言。

*从两张表上所填并几次更新的地址可以看出,萧友梅自1913年4月至1915年5月,共搬家四次、先后有五个住址。

(三)确认文件及其附件

这是一份极其正式的确认文件。是在印制好的行文上用打字机填打了萧友梅的个人资料。由副校长Herglotz签发,日期为“27.Juni 1916”,即1916年6月27日,与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述“论文于民国五年六月二十七日提出”吻合。据此确认件,哲学系才可以正式接受萧友梅提出的论文并为其指定主阅与副阅。

*确认件中萧友梅的名字被打写为“Chopin Hsiao-Yui-mei”,参照本次发现的其他史料可知,其中“Yui”应为“Yiu”之误。

*出生地原先打出的是“in KantonfChinal”,即“(中国)广东”,萧自己的笔迹在in和Kanton之间加上了“Hsiang-shah,Prov.”,连起来即“(中国)广东省香山”。

*萧友梅在这里填报的住址,与他在5月份的又不同,为“Schlegelstr.2”,并注明为“pt.”,即postalisch(通信地址)。换句话说,这仅是一个接收邮件的地址,很可能是萧友梅为了在他考试完毕离开莱比锡后仍然能够保持和大学的联系而使用的某个朋友的地址。查他之前的五个地址中,有一个地址注明为Pension(家庭旅舍)。家庭旅舍通常为有多余房间的德国家庭所开,价格低于正规旅馆而高于自己租赁房子。因家具器物等都配备妥善,还有可能提供两餐或三餐,所以家庭旅舍尤其成为外来游客短期居住的理想场所。在本次发现史料中出现的萧友梅的总共六个地址中,有两个地址同在Schlegelstr,(木槌大街),这两个地址至今尚存,位于当时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址西南约两公里处;其他四个地址今天则连街名都不复存在了。

*论文标题“Eine 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üi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直译即《至17世纪的中同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是本次新史料中首次出现其论文标题的地方。遗憾的是,本次在莱比锡大学没有寻获其论文文本。

*确认件内指定“Riemann”和“Conrady”两位教授,即里曼和孔拉底,对论出评判。

*文件中也确认了“费用业已缴纳”,应该是指前文所述“无论结果如何而不得索还”的那80帝国马克。

*确认件最后有两点注释,其一说明了评阅博士论文的四个等级(参见表1);其二确认了口试科目为音乐学、人类文化学、汉语。

作为附件的萧友梅亲笔简历,概括了他从出生到1916年7月尤其是在学术上的简要经历(见彩色插页)。一直到今天,这种简历都是最后获得博士文凭所必须填报的重要材料之一。现在的一般做法则是在答辩合格后,将此简历作为博士论文的最后一个附录和论文一起正式印行。这份用德语写成的简历,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工整地布局在一张纸上:行文流畅,笔体大方而秀美;整篇简历中不见任何涂抹、改动的痕迹。现将该简历完整翻译如下:

简 历

我,雪朋萧友梅,1884年1月7日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父萧煜增乃教师,友梅之汉学知识则启蒙于父之家馆。其后五年(14至19周岁),学于广州之中式中学并自此毕业。友梅之学术研究始于日本,于东京高等专科及大学学习六年,终自文科大学考试毕业。其后,于1910年夏回中国并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文科硕士”),次年又过得以在京师供职之第二次国家考试。既过二次考试,遂于学部任视学。1912年,革命后,新政府乃命友梅为总统府秘书;同年抵德(柏林),旨在学习德语及科学,其中首要者乃音乐也。1913年3月27至1915年7月30日,友梅就学于莱不齐府王立音乐学校,终以二等乙之成绩毕业。自1913年复活节起在莱不齐大学习乐学、人类学及哲学三科。

期间,友梅修所有先生之讲座并参与练习。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乃贝格尔曼、布拉恩、迪特里希、歌茨、梅茨格、冯・厄廷恩、普鲁弗、里门、佘龄、施密特、史怕冷格、弗尔凯特、事雷、冯特。所有先生,尤里门及佘龄两教授,尽其职责,友梅自怀感激。

*“文科大学”:原文是日文拼音Bun-ka-dai-gaku,并在括号中用英语College of Literature(文学学院)加以解释。但原文里日语和英语所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日语“bun-ka”的意思是“文化”(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而英语“literature”的意思是“文学”(相当于日语的bun-gaku)。查阅了明治四十二年(1909)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颁发给他的毕业证书,知道他最后是于文科大学通过了英语语言文学的考试而毕业。这恰好对应College of Literature。

*为了使德国人更准确地理解他在中国参加的两次考试,萧友梅在原文中使用了“Staatsexamen”(国家考试)这个在德国家喻户晓的概念。德国的Staatsexamen是指师范类各专业以及法律、医学等专业学生在独立工作前必须通过的两次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家考试。其中,daserste Staatsexamen(第一次国家考试)是指得以大学毕业并获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的部级考试。那些通过了第一次国家考试而得以毕业的人,在其后的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只能以助理的身份工作。然后,他们须参加das zweite Staatsexamen(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者方可独立行事。

*“学部”在原文中用了Kulturministerium(文化部)一词,因为德国传统上没有单独的“学部”或“教育部”,教育、科研等在历史上分属文化部所管。现在该部一般称Ministerium für Wissenschaft,Forschung und Kunst(科学、研究及艺术部)。

*授课者名单中“事雷”的原文为Weule,按其发音今译为“韦乌勒”。据本次发现的史料,此人是参加萧友梅口试答辩的三个教授之一,主考人类文化学。若按照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写:“李门教授问乐学,史怕冷格教授问教育史,事雷教授问人类学”推断,“事雷”和Weule则应该是同一 人。但“事雷”既不是Weule的音译,又非意译。至于萧友梅为何称Weule为“事雷”,笔者目前尚无法解释。

口试记录是1916年7月26日口试过程和打分的原始记录,记录纸上端已用打字机打好"Chopin Hsiao-Yiu-mei,Mtindliche Prtifung:Mittwoch,den 26.Juli 1916."字样,即“雪朋萧友梅,1916年7月26日,星期三,口试”。

*从记录顺序来看,里曼先问了“乐学”一科,打分为“2”。孔拉底接着问“汉语”一科,内容涉及《诗经》、中国音乐的起源、中国文化史等,打分为“II”;韦乌勒最后问“人类文化学”,涉及中国及东南亚的佛教、经济发展等,认为萧友梅“所知者多而弱于表达”,打分为“III”。

*1916年7月28日,由副校长签署并确认“据此以Ⅱ分之成绩通过口试”。

(四)论文评语

先来说明一下德国大学对论文和口试答辩的评分系统,这是准确理解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考试成绩的必要前提。这个评分系统的基本原则是在及格以上分为四个等级,从最高分到刚刚及格依次为1、2、3、4分。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相当复杂的分数系统。实际操作时,例如对应2分时很多情况下不是直接给2分而是给1.7或2.3分,以区别同在2分这个层面上更小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萧友梅在莱比锡王立音乐学院得到过“二等甲”或“IIb”这样的分数。以上仅是卷面的分数。当把这些分数写入成绩单和毕业证书时。还会再有一到两次转换。例如,如果卷面上给了2分,那么在证书上一般不会出现2分字样,而是用拉丁语admodum laudabilis或者magna cum laude来表示这个分数,并同时在注释或附件中用相应的德语词汇说明这个拉丁语的含义;或者反过来。用德语表示分数而用拉丁语说明德语的含义。说这个系统复杂,还在于分数(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总是绝对的,而用来描述分数的语言却是相对的。例如对应1、2、3、4分,可以用a:优秀、很好、好、及格来描述,也可以用b:很好、好、满意、及格来描述。这时如果仅看语言描述。那么a里面的二等在b里面就变成了一等。以下表格汇总了最常见的两种卷面分数及其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的语言描述,并附汉译以帮助理解。其中粗分的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以及标准语言描述1为萧友梅在莱比锡大学期间考试中明文所见的分数系统。

*作为论文主阅,里曼教授的评语不足二百字,用今天的标准看实在过于简练。里曼打出的分数是“Ⅲ”,评语和分数后并没有注明日期。因正式进入论文评阅和考试程序的日期是1916年6月27日,故里曼的评语应在该日之后;按《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所述,则应“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当时的有关章程即规定,只有论文及格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口试答辩,而论文是否及格,要看主阅和副阅的共同分数;但副阅孔拉底教授的评语和分数是在萧友梅答辩之后的1917年1月21日才出具,严格说来已是不合规章。所以,有理由相信里曼的评语和分数在答辩之前就已正式写出并得到了孔拉底对论文的至少口头上认可,萧友梅也说孔教授“略阅一遍,即云论文及格有余”,这样萧友梅在缺少一项论文分数的情况下仍然得以进人口试阶段。在今天的大学里则很难想象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比起里曼来,孔拉底的评语可谓洋洋洒洒,他从一个汉学家的角度对论文从汉学和史学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共写了近1500字。孔拉底给出的分数也是“Ⅲ”,并写明日期为“21.I.1917”,即1917年1月21日。孔拉底对论文中的某些章节并不满意,故此在给过分数之后又加了一句:“我标出的部分应予重写”。在这个下面是正式确认论文分数并准予进入口试的批注,译为:“据此以3分之成绩接受论文并准予口试申请”。再往下是副校长于1917年1月22日的签字和其他九人的签字,签字后注明日期最晚者是1917年2月1日,但从顺序上看这极有可能不是最后的日期,因为很多签字后没有注明时间。

(五)博士证书及附件

这两份材料都标有明确的日期,均为1919年10月22日,也就是萧友梅正式获得博士证书的日子。其中附件为正式毕业证提供了姓名、出生地、论文名称、口试时间等具体资料,从字迹看应为萧友梅亲笔。博士证书则是非常漂亮的印刷体印制(见彩色插页),全文译为:

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因广东省香山萧友梅先生所撰成绩为好的博士论文《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及以成绩为很好而通过的口试答辩,以此证书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

莱比锡,1919年10月22日

系主任签字

副校长签字

“成绩为好”的论文和“成绩为很好”的口试答辩,与前述论文得分“3”和口试得分“II”完全吻合。

对旧有资料的补充或修正

(一)《成绩报告及理由书》

如开篇所述,《成绩报告及理由书》是引起本文的一个契机,而新发现的这部分史料对于印证和解释萧友梅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的叙述尤为重要。故以下首先从史料和经验出发,以《人民音乐》上刊印的该文为蓝本,按其10个自然段的划分,对该如下补充说明:

1.第一自然段“友梅……评点一等”

*“索逊”是Saehsen的译名,今译为萨克森,当时是王国,今天是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二战”后至两德合并前归属东德。当时的“索逊王”是Friedrieh August III(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1904―1918年在位。

*Leipzig旧译“来不齐”,今译莱比锡,在当时和现在都是萨克森仅次于Dresden(德累斯顿)的第二大城市。

*“王立大学”非大学的正式名称,当时和今天大学的正式名称都是UniversitatLeipzig(莱比锡大学),并无“王立”字样。“王立音乐学校”(今译王立音乐学院)原文的正确拼法是K/Snigliches Konservatorium derMusik。

*“二等甲”显然是前文所述评分系统中的IIa之汉译。然若按本次新发现的萧友梅亲笔简历,则是“lib”(二等乙)。二者必有一误,只有待见到成绩单原件方可有定论。

2.第二自然段“毕业……另纸开列”

*“凡应考者须报主科一、副科二”这种主副科搭配的学习和考试模式,现今在博士阶段已经不复应用,而成为今天文化和社会科学各科取得硕士学位的典型方式。

*“乐学”德语的正确拼写是Musikwis―senschaft。

*“口述试验”对应的德语是mtindliehe(口)Prtifung(试)。“试验”一词实际上是表达“考试”之意的日语汉字,此处可见日文对萧 友梅有一定影响。

3.第三自然段“友梅……admodum landabils”

*“《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显然是作者本人的意译。括号里的德文标题拼写与该文其他有外文处一样存在很多错误,不难看出,大致是由于不谙外语之人在排版时对德语手写体误读所致。论文标题的正确写法为:Eine geschichtlicheUntersuchung über das chinesische Orchester biszum 17.Jahrhundert,很多以往的研究文献,在涉及原文标题时都有拼写或在大、小写方面的错误。而迄今为止,关于萧友梅的研究文献在引用该论文标题时,通常使用廖辅叔教授的译法,即《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但细加推敲,这个译题有欠准确。理由之一,若严格按照德语标题翻译,该论文题目应为《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其中之关键在于:按照德语“bis zim17.Jahrhundert”的意思,17世纪(1600―1699)应当包含在所研究的内容之内:如果译成“17世纪以前”,则显然把研究内容的上限划在了1599年,比起德语的含义少了100年。理由之二,萧友梅自己命名的《中国乐队史至清初止》则符合德语标题的含义。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故“至清初止”和“至17世纪”在时间上是吻合的。理由之三,查阅廖辅叔教授所译萧友梅论文文本,可以看出论文从内容上确实涉及了17世纪的或清初的乐队和乐器史。

*博士论文由两个教授评阅,一直到今天都在这样执行。正、副阅的德语正确拼写分别为Referent和Coreferent;李教授与佘教授名字的正确拼写分别为Riemann和Sehering。“佘教授有兵役未能如期返校”在当时完全正常:1916年是一次大战打得正为激烈的时候,而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参战热情在整个德国的大学中是最为高涨的。当然其损失也惨重:共有1370名学生和26名教职人员战死。

*论文“六月二十七日提出……至七月十七日阅毕”,在今天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速度,现在各大学的标准一般是60天内阅毕。速度快和当时莱比锡大学博士毕业生数量庞大有直接关系。以哲学系为例:从萧友梅入学的1912年到他正式获得毕业证书的1919年共八年时间里,每年约有20名教授的师资,共毕业了955名博士,即平均每年有近120人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其中1916年59人、1919年105人,萧友梅被算入哪一年不得而知。

*“admodum landabils”的正确拼写为admodum laudabilis,相当于Ⅱ分。但此处的记述与史实不符,因为据本次新发现的原始评阅记录和毕业文凭,里曼教授所给分数非常明确是“Ⅲ”分,对应的拉丁语和德语分别为laudabilis和gut(见表1)。

4.第四自然段“论文……故也”

*“史怕冷格”的原文是Spranger,今译施普朗格。“事雷”则应是Weule(韦乌勒)教授。但如前文所述,这个名字译得颇为费解。

*口试评语“Magna Cure lande”的正确拼写为magna cum laude,即“Ⅱ”分,与口试原始记录及毕业文凭相符。

*论文评语“Admodum landabilis”拼写仍有错误,正确拼写见上文。

*因“翌日全国报章,即遍载此事”,所以我就近查阅了两份报纸从1916年7月27至8月31日的全部版面:一份是在莱比锡发行的Leipziger Illustrierte Zeitung(《莱比锡画报》)、另一份是在斯图加特发行的StuttgarterZeitung(《斯图加特日报》),均未发现有关报道。此外,在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的其他报纸上刊载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待日后查询若有所发现将再撰文报道。

5.第五自然段“考试……情形也”

*“斯天些士音乐学校”德语的正确拼写为Stern’sches Konservatorium der Musik。

*“至腊月底……论文尚在孔教授处”的记述和本次发现史料中孔拉底于1月21日对论文的批阅在时间上虽有数天差距。但考虑到副校长向孔询问、复函以及战争期间函件从莱比锡到柏林的路途等因素,这数天差距均在情理之中。

*“将论文印本二百部呈缴大学,方得正式领凭”,其中“凭”指博士文凭。这个规矩至今都在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是在出版形式和印行数量上有所不同;且同样明文规定:只有得到正式文凭后方可使用博士头衔。

*从本段记述来看,似乎萧友梅当时只有这唯一的一本论文原稿。故此再三催促大学返还以便付印。考虑到当时的技术状况,也完全合理。至于这本论文原稿何时返还的?何时付印的?有没有付印等问题,在未发现进一步的史料之前都难以下结论。之所以怀疑有没有付印,是因为本次发现的毕业文凭类史料中对“论文印本二百部”的下落并无任何记载,且在大学里的可能收藏之处也没能找到论文原文。难道当时因为什么原因真的就没有付印,而唯一的一本原文被带回国,即1989年廖辅叔教授翻译的那一本?

6.第六、七、八自然段“至于……搜集材料”

*“哀悼引”的德语正确拼写是Trauermusik,现在一般译为丧礼音乐。

*“理想小曲”的原文“muentior”放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里都不对,疑为意大利语Minuetto或德语Menuett之误。

*二、三、四声的赋格曲,所给原文本身是简化的写法,有拼写错误。“赋格曲”的正确拼写为Fuga,“声”的正确拼写是voice。

*“平和大乐”的德语正确拼写为Friedenssymphonie。

*“对位法”的德语正确拼写为Kontrapunkt。

7.第九自然段“此六种……核办”

*大学讲师之职的德语正确拼写为habilitatus。

*“通俗大学(或名国民高等学校)”,即Volkshochschule,这种学校形式至今仍有,类似于国内的成人业余大学。

*“科学戏”,即Wissenschaftstheater,是科学和戏剧的结合,目的是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内容。这种戏剧形式至今尚存,尤其在各类学校中。

8.第十自然段“在莱府……数次”

*“Mensuial”的正确拼写为mensural,是Mensuralnotation即有量音符记谱法的前半部分,意为“量”。

*莫扎特的歌剧“Figars”的正确拼写为Figaros,即Figaros Hochzeit(《费加罗的婚礼》)的简称。

(二)课程清单和成绩与操行证书

关于在莱比锡大学所修课程,萧友梅在 《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列出了一份有四十项内容的清单。其实这份清单在萧友梅历史和研究资料中并非第一次出现:据说在萧友梅的遗物中就有一张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幸得到国内转来的两张电子图片,原件均属萧友梅遗物:一张就是上述德文打字的课程清单;另一张虽然标记的汉语名称是“1913-15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证书”,但观其内容则是莱比锡大学颁发的成绩与操行证书,且和上述课程清单应有直接关联。迄今并未见有此证书的汉译,故现将该证书完整翻译如下:

莱比锡大学

校长及校评议会

通过此学习和操行证书证明

出生于中国广东的萧友梅先生作为哲学系学生,自1913年4月17日至1915年4月15日、继而自1915年5月15日以来在本大学注册,其间未发现其有不良品行。

此外,该生在本大学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该生已表示,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

以下大学印鉴及经手人签字

1916年6月5日,于莱比锡

印鉴 校长签字 大学法官签字

*证书中将萧友梅的学习时间分为两段,是因为他中间改过一次主修专业。关于此点,新发现史料中的注册记录即提供了详细证据。

*证书中提到他修习了“如附件所列之课程”,而上述课程清单很可能就是这份附件。这份课程清单上并未写有萧友梅的名字,也就是说如果这份清单是单独存在的,并不能足以证明是萧友梅上过的课程。而如果该清单是此证书的一部分,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尽管证书中说萧友梅“愿意在本大学继续注册”,但据新发现的缴费和注册记录,他1916年夏季学期后并没有继续注册,而是于1916年8月1日正式离校。

*在本次发现的注册登记表上,除了有两个不同的注册号之外,在两张表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档案号285;在本成绩与操行证书的左下角此号码则再次出现。

若将《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修之讲义”与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相同。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翻译上的差别。对应同样的德语,当时通行的(或萧友梅自己特有的)汉译与今天通行的汉译有所不同。例如Ubung萧友梅译成“实习”,而今天通译为“练习”:Seminar萧友梅写成“研究科”,而今天通译为“讨论课”。(2)《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一些课程名称是基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非基于对课程正式名称的翻译。例如,课程清单中的“Ludwigvan Beethoven”若直译就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并看不出关于生平还是作品;而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将名称定为“乐经家Beethoven传”,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上课内容是侧重生平而非作品。(3)出于某种原因,例如可能由于所修课程和音乐没有太大关联或者没有完整地听课,在《成绩报告及理由书》和遗物课程清单里并没有开列所有曾经听过的课程。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列出了14位授课教师的名字,其中的冯・厄廷恩(v.Oettingen)并不在遗物课程清单教师之列。查莱比锡大学校史,当时只有一个教师叫v.Oettingen,是物理学教授,在莱比锡大学执教温度和热变化专业。但此人同时也是德国社会物理学派的先驱,1874年的时候就出版了一本社会物理学著作《道德统计》。而萧友梅所修课程中,就有一门“道德统计与教化统计”。所以可以推断,萧友梅很可能是通过这一门课知道了v.Oettingen就在本大学后,去听过他的物理课或专题讲座,但由于不属于其博士课程范围,故在课程清单里没有体现。

萧友梅遗物中的课程清单用德语写成,按学期顺序排列。《成绩报告及理由书》中所列课程虽为汉语,但却不完全是德语课程的严格翻译,排列并不完全按学期顺序。因此有必要将这两份东西对照起来看一下并给出一个严格而确切的翻译。

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几个相关问题。首先,萧友梅遗物中发现的这个表格形式的课程清单共分三栏。第一栏是“Semester”(学期),学期下面又分“S.S.1913”或“W.S.1913/14”等,这里的S.S.是Sommersemester(夏季学期)的缩写。W.S.是Wintersemester(冬季学期)的缩写(参见“注册登记表”部分)。第二栏是“Benennung der Vorlesungen”(课程名称),表中所涉及的课程有三种,即Vorlesung(讲座课,只有教授身份才可以上的课,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讨论,该词的本意就是“在前面读”)、Seminar(讨论课,学生参与提问、讨论或自行演讲的课,授课教师不一定是教授身份)和übung(练习课)。但Vorlesung这个词通常也泛指所有大学课程,即可以涵盖上述三种课程类型。故此,该栏用了Vorlesung这个词泛指所有课程。第三栏是“Dozent”(教师),原则上说Dozent是指大学教师,很可能是教授、但也可以不是:可能有博士头衔,也可以没有。所以该栏下面的表格里,在每个教师名字前都写上了“Prof.Dr.”(教授博士):在本次发现的简历中,萧友梅说“授课之先生均为博士”,也是意在强调他们都拥有博士头衔。其次,课程的翻译中同样会遇到类似“17世纪以前”还是“至17世纪”的问题。例如“Die deutsche Musikaisthetikseit Kant”,德语意思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包括康德在内;若将其翻成“自康德之后音乐美学”。或“康德以后之德国音乐美学”。从内容上讲就不包括康德。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居友;道德生殖原则;现代意义;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

生命哲学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生态哲学,是二十世纪以来应用伦理学专业的讨论热点。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自身、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命哲学和生态哲学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也越发激烈。但生命哲学的诞生早于这些争论。对于生命和环境的争论古已有之,在近代以来,更是有众多的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论述,让・马利・居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一、居友其人及其理论

让・马利・居友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哲学家,虽然他的一生十分短暂,却开创了法国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的先河,是西方生命哲学的一位重要代表。由于生命的短暂,他的一生著述不多,可供后人研究的文献也仅寥寥。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在生命伦理学和生命哲学的重大贡献。居友的主要思想集中于《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书中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理论,其一是道德生殖原则;其二是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于居友思想的研究并未见相关专著,笔者认为这和他的思想并不能划等号,可能是和他的著述过于单薄而让人无从着手有关。虽然研究居友并未见相关专著,但对于他的道德理论分析却时常散见于各类哲学文献的相关章节,研究生命伦理,或者是后来的生态伦理学,居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位巨擘,不可能绕开。

就国外而言,二十世纪著名生态伦理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曾在自己的著作《文化哲学》中评价居友的思想,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上,他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自然哲学文化观。但同时也认为,居友“也不能令人信服地阐明,最高程度的肯定生命,通过一种存在于失误本质中的悖论,会成为对他人的伦理奉献。”①施韦泽认为,居友并不能肯定生命的最高能量就一定能够带来道德的结果,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若是生命真正具有最高意义上的能量,那么道德就一定产生吗?若最高生命能够生殖道德,那么这种最高道德就一定会存在,然而事实上,这种最高道德就像柏拉图语义中的“至善”,至善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么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其他物种是分有还是模仿这种善?这就回到了善或者说道德的形而上,几乎没有最终的答案。

所以,可能受到施韦泽的影响,艾夫・凯勒(F.Carrel)对居友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时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的道德生殖,亦或是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都是对于居友当时所处的社会的一种批判。联想居友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神学的崩塌,理性的胜利并未能给社会带来理想中的乌托邦,反而刺激了人都欲望,物欲横流中,居友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这是艾夫・凯勒所认同的。

国内研究方面,笔者较为认同万俊人教授对居友伦理思想的分析,万教授认为,居友的伦理思想在哲学层面上是一种非理性、非历史主义的自然主义。这种看法与施韦泽对于居友生命伦理的看法有些相似,却不尽相同。万俊人和施韦泽都同意居友的伦理思想中的自然主义因素,但施韦泽主要是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主要分析居友生命伦理中的文化哲学意蕴。而万俊人更多的是站在伦理学史的角度,主要评价的是居友的历史贡献,未将其思想展开来分析。

而在国内研究居友伦理思想的学者中,把居友思想展开分析的学者当属唐凯麟。唐凯麟在其《西方伦理学流派概论》这本书中梳理了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的伦理思想脉络。认为无意识的思想对于生命存在于生命现象的影响,以及生命运动,道德生殖等内容虽忽略了制裁的重要作用,但至少在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当道的当时社会,发掘出非理性的人类主观能动的光辉。

综上,学界对于居友的著作《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及其个人的伦理观点都有涉猎,并且讨论问题也不仅限于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范畴,例如施韦泽已经将居友的思想划归到文化哲学范畴,万俊人教授也将居友的思想划归的伦理学史,以历史的角度去评价居友的思想。讨论和争论虽多,但是对于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一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道德生殖原则和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特别是道德生殖原则学界并没有给予笔者所认为的合理的评价。

二、道德生殖原则的含义

生命包含维持和扩散的方面,在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在“生命强度越高,扩散越大”的自然冲力作用下,生命的扩散产生了道德。这便是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

在道德生殖原则之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即什么是生命。居友作为生命哲学家,他所理解的生命绝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可以作为生物存在的载体,或是生命存在的载体,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生命。居友认为,“我们自然本性的主要和经验的事实是,我们是活生生、富有感情并能进行思维的生命。我们曾不得不从中求得行为之原理的正是生命(包括身体和道德两方面)。”②这里的生命很明显是相对于仅仅是生命本身的肉体而言,更多的意义是来自于人的情感。

对于居友生命的理解,笔者赞同郭强《居友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理论探析》对于居友生命观的看法。他认为,居友所说的生命“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也指广义的生命,是指在理解生命本质基础上的生命概念,是对生命经验事实基础上做归纳和总结从形而上学层面对生命的说明。”③但是,居友所说的生命可能涉及到形而上学层面,但并没有郭强认为的那么高,可能的一种高度是介于实体生命和形上生命之间。因为在居友的文章中,并没有对生命的概念做过多的解释,若直接上升到形上高度,似乎有些脱离居友对于伦理学与实践关系的观点,居友认为的生命本身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而非形上的高度。对于居友生命伦理观的理解,可以从其道德生殖原则中窥得一二。

那么具体的道德生殖原则有哪些呢?居友认为,道德生殖包括,生物生殖,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等内容。从这里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居友的生命观,生物生殖属于实体生命所具备的特征,而后面的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笔者认为均是居友由第一项生殖引申所得,高于一般实体生命的意义,但并未达到形上高度。

以上的道德生殖原则,认为居友采取的是“满则溢”的理解方式。一如生物生殖一样,其生殖的原因是实体生命在满足自身存在的基本需要后仍有较多的富余,于是类似于一个杯子中所装的水,因为满而溢出,并向未满的杯中扩散。居友认为,实体生命的生殖因此不仅仅只有生物学中的生殖概念,还具有了奉献的道德影子。“居友从习俗伦理到道德责任――西方责任伦理思想的现代性变迁这种性生殖或两性生殖开始了世界新的道德阶段,单个生物不再是孤立的,它的重心逐渐改变了它的位置,并将越来越多的改变它的位置。性在道德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④由此可以感受到居友是站在整体的立场上谈个体伦理,能明显感觉到居友的集体主义观点,分享或扩展由个体向整体扩展,并最终充盈整个群体,最后达到全体的和谐状态。

比对生物生殖,智力生殖,情感和感觉生殖,意志生殖都有着类似的生殖方法或途径。对此,居友还认为,无意识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真正根源所在,“我们必须承认,意识只掌握住生命和行为的很有限的一部分。即使那些通过充分意识而达到的行为,其开端或最初的根源一般都在于无声的本能和反射运动。”⑤他认为,人的行为背后不仅仅有意识的支撑还有无意识的支撑。并且推动这些道德生殖的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本能和冲动。但是,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漏洞,也是施韦泽曾指出的那样,居友道德生殖原则依赖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物活动,但明显是倾向于人性或者说是人的天性本善,而忽略了人性恶的一面。有些人即使是充盈能量也不会降自我的富余能量扩散给他人,或者仅把富余能量传递给对于自己亲近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仅依靠于无意识的本能或冲动应该是不够的,甚至无意识的冲动和本能也有恶的一面。

无论居友的理论有何漏洞,其道德生殖和扩散理论依然有其积极意义。所以我们暂且不论其漏洞,而更多考量其积极含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三、道德生殖的现代意义

品味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对活在当下的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对人道主义理论的一种补充。“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一句话古已有之,近代为康德进行论证,成为的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但从理论上看,它却是错误的。正是康德自己首先意识到这一口号的局限性。所以,他一方面从哲学角度阐述了“人是目的”的内涵,即人是理性存在物,因而人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存在物。另一方面又认为,“不管在一定的关系上是如何可以把人看作为目的,而在不同的关系上,人又是只能列为一种手段”,⑥如果只讲“人是目的”,而不讲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必然要导致对人道主义原则自身的否定。在他看来:“倘若人们不尽其所能,促使他人所可能有的目的得以实现。如果这种看法对我充分地起作用,那么自在目的的主体的目的,一定会尽可能地也成为为我的目的。”⑦但是康德对于人道主义的论证也仅仅是应然,而无法使然。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却可以补充人道主义中的使然部分,做的应然和使然的结合,达到最后的目的――实然。

其次,是对正义论的一种补充。正义论中,分配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如罗尔斯《正义论》中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中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⑧但恰好人道主义正好相反,正义论中对于分配方式的探讨太多,如自由优先性原则,无知之幕理论。太多使然,论证了如何分配,却缺少实然即为何要分配的理由。道德生殖中的“满则溢”原则实则可以补充这一理论,和罗尔斯《正义论》中“最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润”互相补充。

那么问题由此产生,为何道德生殖既可以是应然,又可以是使然?这实际上是由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的特性所决定。在一开始道德原则的确立就是应然和使然的结合,是社会运行规律而非人为的创制。这种运行的规律用中国哲学中的一句古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天道为应然,而损和补为使然。所以用道德生殖理论补充以上两种理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再次,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道德生殖理论的现代意义无疑是丰富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包括国家间贫富差距问题,人与人的贫富差距问题,各类宗教、社会矛盾冲突问题。其问题的根源是资源分配不均和一部分人或国家的过度汲取资源,而解决这种问题,提倡道德生殖理论,减小因资源不均导致的社会问题、运用道德生殖理论缓和社会矛盾。如果能论证其中的合理性,并付诸实施,无疑是道德生殖理论最大是现代意义。

一种理论的提出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哲学理论的提出一定是总结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产出的精华。学说可能会过时,但学说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经过改造和发展依然可以熠熠生辉。(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注释:

①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32.

②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1.

③ 郭强.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

④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0.

⑤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3.

⑥ [德]康德.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90.

⑦ [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3.

⑧ [美]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

参考文献:

[1] 郭强.居友无义务无制裁道德理论探析[].浙江财经学院,2012

[2] (法)施韦泽.陈泽环 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德)康德.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90.

[4] (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3.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羚羊木雕》;主题;突破

《羚羊木雕》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围绕“我”擅自把爸爸送我的珍贵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父母又让要回来的故事。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羚羊木雌》反映的主题应该是:批评父母不当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间的感情,揭示了大人重财轻义的做法对孩子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近几年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文章主题是:孩子也应该学会珍惜,珍惜父母的感情,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两种主题各有道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设置问题: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是正确的,子女应怎样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子女又该怎样对待?孩子们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不要重财轻义,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感情。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就没有很好的挖掘教材,我们应该能更进一步的让孩子认识到“我”也有错,父母的情也是情,从而完满的达到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过去教这篇文章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可是主题挖掘到一半,就没有办法进行了,所以只好草草收场,强塞个学生说孩子也有错的地方,应该学会尊重父母,教育效果甚微。今年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张小小的幻灯片却是主题的突破柳暗花明。

依照过去教这篇文章的经验,学生在挖掘了主题一之后,虽然也觉得“我”的做法也不妥,但苦于没有材料支撑,即使说孩子不对也就蜻蜓点水,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正方父母错了,反方孩子错了。并且为正反方准备了充分的辩论材料PPT.(见下):

一、正方理由

1.爸爸说过是给我的,我就有权支配,有权送人,不能说我自作主张,既说给,又说没有允许我拿去送人,这是自相矛盾的。

2.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代俗语)

4.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5.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

7.真正的友谊是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考验。(马克思)

8.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意大利・薄伽丘)

9.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曾为我做出过很大的牺牲。

10.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孩子的友谊,他们将自己的感情强加在孩子们身上,往往做出伤害孩子感情的事。

11.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斯托贝

1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底都很正直的的真正的的朋友。 爱因斯坦

二、反方理由

1.爸爸妈妈非常珍视这只羚羊木雕,因为那不仅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珍贵的工艺品,而且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那是当年支援亚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

2.“我”不像爸爸妈妈那样珍视这个木雕,更缺乏他们对木雕的感情,因为毕竟没有把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大地的经历,也缺乏对爸爸妈妈的理解。

3.“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重视友情,认为“友情无价”,而且往往把友情放在亲情之上,还会认为妈妈“重财轻义”。这是一种感情的错位。

4.这个木雕是决不能送人的,正如她后文所说:“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

5.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珍贵礼物转赠他人,才是“轻义”。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抚养大,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力,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又受过多少委屈!朋友为自己付出的只不过是一条裤子和她父母的责罚,而你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则是十几年的辛劳,十几年的青春!

6.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这恩情是自己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的,可是,课文中的“我”却把对朋友的感情放在父母之上……

7.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 ――汪国真《母亲的爱》

8.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1.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2篇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祖籍浙江归安,生于四川垫江。清朝末科秀才,后就读于重庆府中学和上海中国公学。1908年留学日本,为学习制造炸药,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应用化学。1909年加入同盟会,任四川分会会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总统府秘书处总务组秘书,同在这一组的还有吴玉章、熊成章等人。孙中山解职后,任鸿隽对当时政坛风气颇感失望,弃政从学,赴美留学。先后进入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分获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在美留学期间,任鸿隽联络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发起创办《科学》月刊,该刊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科学刊物。后又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一职,在他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学社成为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产生最早、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科学团体,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918年,任鸿隽学成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干事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协副主席等职。

任鸿隽与胡适的相识始于中国公学。胡适于1906年夏考入中国公学,编入最高一级的预科甲班。他的同学中四川人最多,讲着一口徽州方言的胡适认为四川话最清楚干净,接近普通话,他很快就学会了所谓的“四川普通话”,以至于胡适遇到的四川人竞问他“贵府是川东,是川南”。1907年初,胡适班上又来了一位四川同学,他就是任鸿隽。任鸿隽比胡适来得晚,且在校只一年,1908年初就负笈东瀛。在这一年里,两人结下了友谊。任鸿隽后来在回忆录《五十自述》与《前尘琐记》中均提到同班好友胡适,并与他有诗文相和。当时中国公学的同学会“竞业学会”办了一份报纸《竞业旬报》,从第一期开始,几乎每期都有胡适的作品。为此任鸿隽赠胡适一首小诗,其中有几句:“鼎铸奸如烛,台成债是诗。雕彤宁素志,歌哭感当时。”

1910年,胡适考取庚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船经日本横滨停靠,任鸿隽特地登船相见。1912年底,任鸿隽赴美留学,同样选择了康奈尔大学。任鸿隽后来有诗赠胡适,追忆往事:“秋云丽高天,横滨海如田,扣舷一握手,君往美利坚。我居神仙境,羡君登仙行。不谓复三年,见君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今多译为伊萨卡)。”12月1日,任鸿隽乘火车到达绮色佳城,胡适亲自到车站迎接,昔日同窗好友再次聚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胡适在这一天日记中记下:“十二时下山,至车站迎任叔永……多年旧雨,一旦相见于此,喜何可言。”

留学美国的交往

胡适留美学习时间为1910年至1917年,任鸿隽是1912年至1918年,他们两人均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过从甚密。在胡适《留学日记》中,记下了两人交往的诸多点滴。他们经常与好友杨杏佛、胡达、赵元任等人聚餐、出游,讨论身边事、国家事,书信及诗文往来频繁,“谈诗或煮茗,论时每扬眦”。胡适1913年12月23日日记写道:“在假期中,寂寞元可聊赖,任叔永、杨杏佛二君在余室,因共煮茶夜话,戏联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极欢始散。”胡适在留美的最初两年,仅作诗两三首;而任鸿隽来后,四年中作诗达百余首。1917年6月即将回国的胡适深情写道:“因念吾数年来之文学的兴趣,多出于吾友之助。若无叔永、杏佛,定无《去国集》。若无叔永、觐庄(梅光迪),定无《尝试集》。”胡适、任鸿隽两人性格均较温和,又长于诗文,性格既投缘,兼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学,相交日久,相知越深。胡适曾有诗赠任鸿隽,认为在周围的留学生中,“我诗君文两无敌”。两人真可谓惺惺相惜。1915年夏天,胡适将由康奈尔大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作长诗《将去绮色佳留别叔永》,回顾两人间的深厚友谊,表达即将离别时的不舍:“……往往论文忘晨昳,时复议政同哽咽。相知益深别更难,赠我新诗语真切。君期我作玛志尼,我祝君为倭斯袜。国事真成遍体疮,治头治脚俱所急。勉之勉之我友任,归来与君同僇力……”更叮嘱任鸿隽要经常保持联系:“此邦邮传疾无比,月月诗筒未应绝。”

留美期间,有两件事对日后胡适、任鸿隽两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关于白话文的争论,一是两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陈衡哲。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知人论世;本义;断章取义;陈述句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乎作为文学阐释的一种传统而长期被学术界广泛运用。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P2746)似乎讨论的就是如何诵诗读书的问题,即象学术界普遍理解的那样,“要真正地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2](P35)。但细察孟子原文,“知人论世”一段的本义其实并非讨论的颂诗读书,而是“尚友”,把这句话割裂出来作为阐释文本的方法论是“断章取义”了。

孟子原话为:“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P2746)《孟子注疏》对此释曰:“……如友天下之善士者为未足以极其善道,又尚论古之人。而歌其诗,看读其,如此不知其如是之人可以友也乎。然犹未知其人之可友也。抑又当论其人所居之世如何耳。能以此,乃是尚友之道也。”[1](P2746)从孙注不难看出,孟子的“不知其人可乎”意指“不知其如是之人可以友也乎”,即“未知其人之可友也”,此一句正作陈述句,而不当作问句。若“不知其人可乎”后下一“问号”,则这句话应理解为“颂诗读书,不知其人可以吗”,“知人”成了“颂诗读书”的条件。孟子此段本说的是尚友的事,以常理断之,自是友其人,而非友其诗书。孟子以思辨著称,其论说断不至于在“知人以尚友”这个主题下又横生一个“诵诗读书”的主题来削减论述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惟有“不知其人可乎”作陈述句,则整段文意豁然贯通。

孟子原文大意如是:所谓“乡、国、天下、古今人物……无一善士不在我形与神交之中”[3](第1293册P93),然古人世远,仅颂其诗、读其书还不一定能准确地知道此人当友与否。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言与德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两不相符的情况。孔子曾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4](P2510)说明言和德有时并不一致,是以要“论其世”。只有了解了其时代背景及一生行事,再配合颂诗读书,方能很好地把握此古人的德行,而确知其当友与否。

关于“知人论世”本义的误读,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这一点。朱自清先生在其《诗言志辨》一文中就曾提到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而是修身的方法”[5](P58),罗根泽先生[6](P49)、郭绍虞先生[7](P24)以及李建中[8](P47)等当代学者也在其相关论述中提出过大致相同的看法。然而,即使这些学者认识到孟子“知人论世”本义并非为了颂诗读书,但对于“不知其人可乎”后的标点问题,却似乎并未在意。于是“不知其人可乎”后便一如既往地被默认为应下一“问号”。时至今日,目前流行的各种标点本,如杨伯峻、方勇、万丽华、蓝旭以及金良年等学者对《孟子》的各种译注本亦仍以“问号”为该句作结。

就文献资料来看,“不知其人可乎”这一句话表疑问还是表陈述,并非近世才出现理解偏差,古已有之。从古人引用孟子这句话的情况来看,理解并不一致,有用来表示疑问的,兹举数例: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五《总诂・举要・小序》:“源因考诸孟子所论读诗之法,其要不外二端,一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后文以‘引孟子语’代之)……然则学诗者必先知诗人生何时,事何君,且感何事而作诗,然后其诗可读也。”[9](第85册P694)

《山带阁注楚辞・楚世家节略》:“(引孟子语)…余林西仲本,复辑楚世家怀、襄二王事迹著于篇,因兼采诸书,附以所见,将使读屈子之文者有所参考……”[10](第1062册P608)

杨慎《李太白诗题辞》:“夫族姓郡国关系亦大矣。‘诵其,不知其人可乎?’余故详著而明辩之,以订史氏之误,姓谱之缺焉。”[11](第1270册P43)

以上这组引用孟子这句话的古人认为,“不知其人可乎”应该作反问句,且整句话论述的目的直指读诗的方法。

又,张《癸巳孟子说・万章下》:“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12](第199册P474)

《丽泽论说集录》卷七:“‘(引孟子语)……学者平日所诵皆古人之诗,乃不知文武成康所以为文武成康,所读皆古人之书,乃不知尧舜禹汤所以为尧舜禹汤,则虽日诵读亦奚以为?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3](第703册P412)

冯从吾《少墟集・读孟子下》:“若曰尔平日已是诵其诗、读其书,只是当个诗书诵读了,不曾知其人、论其世,与不诵不读何异?故曰:‘不知其人可乎?’” [3](第1293册P93)

胡祗《紫山大全集》:“(引孟子语)世之读经者不过记诵辞章,拈举事实而已,于学道何与焉?”[14]

以上这一组文献的作者亦认为“不知其人可乎”应作问句,但却认为整句话论述的目的指向“知人”,且大多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这就完全颠覆了在未知其人的情况下颂其诗读其书的意义。此组例子的作者虽肯定孟子讲的不是诵诗之法而是友古人之道,但由于固持该句是疑问句的观点,一方面要保留疑问的语气,一方面又要突出该句的论题是“尚友之道”,于是就只能将本来浅显明晰的表陈述的句子“仅颂诗读书,不知其人可友与否”换成表疑问的句子“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来曲折地表达“尚友”的论题。然而,即使作疑问句,孟子此句也绝不至于衍生到“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这层意思上来。古人巧妙的“偷梁换柱”看似调和了“疑问语气”与“尚友主题”的矛盾,但就本义阐释的角度而言,无疑已削弱了其准确性。

更多的文献从语义上虽然很难直接看出该论述者认为孟子此句表疑问还是陈述,然而,诸论者还是普遍认为该句讨论的目的直指“知人”而非“读诗”。如:

张九成《孟子传》曰:“(引孟子语)此盖颂诗读书,想像其音容,仿佛其一二,如出乎其时,如对乎其人,揽其遗芬,味其余嘬而友之,不止此也,又以其时考之。” [15](第196册P474-475)

王樵《尚书日记・原序》:“(引孟子语)盖以诗书所载,皆其人之实,读其书如身在其时,论其世如事在于己,则我之心即古人之心,古人之心即我之心,然后所谓知其人者可得而几也。” [16](第64册P222)

苏辙《京西北(“北”本作“非”,据《四库全书》本校)路转运使题名记》:“(引孟子语)若夫政之去取,地之合离,与其人之在是者,后世将有考焉,是以具载于此。” [17](第208册P245)

程公说《春秋分记・世谱叙篇考异上》:“(引孟子语)自春秋迄今盖千有余载,《左传》记事一人,而或称名或称字或称官或称氏,若非详以世谱,则彼此交互,漫无据矣。” [18](第154册P127)

杨士奇《张光弼诗序》:“(引孟子语)观其诗而考其出处,可以知其为人焉。” [19](第1238册P569-570)

此类论述很多,今不一一赘举。

仔细揣摩孟子此句,如“乎”后用下一“问号”,则这句不难理解为:诵诗读书,不知作者怎么能行呢?所以要理清作者的际遇和时代背景来了解作者,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其诗书。换言之,如果此句是反问句,则其目的是教人如何“诵诗读书”而非“知人”。而事实上,从“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到“是尚友也”,孟子整段说的都是“尚友”。正因为颂诗读书还不能真实地知道古人的德行,是以才论其世以更好地判断其人当友与否。该句正作陈述句,目的在“知人”。而上述对该句表疑问还是陈述态度不甚明朗的这一组,其论述者普遍认为该句的目的在“知人”。因此,从逻辑的角度而言,认为这组文献的大多数作者倾向于该句表陈述似乎更为合理。

推究近世于“不知其人可乎”之后下一“问号”的原因,当是对“乎”字的用法理解有误。“乎”在此句中当是用作助词。据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乎”字用作助词有两大类:一、“乎”,语及句之助词。在此条下又分为:作感叹之词、作状事之词、作呼召之词、作命令之词、作疑问之词、作反诘之词等六种用法。二、“乎”,语之余。无意义之句末助词。[20](P277-290)

如果“乎”字在这里作的是“反诘之词”,该句的意思为“不知其人怎么能行呢”。这也是时下文论的普遍看法,故皆以“问号”结句。如果认为“乎”作的“疑问之词”,该句意思大致为“如不知其人,虽颂诗读书又有何益呢”,即上引第二组文献论者的看法,亦可下“问号”于其后。然而,若根据《孟子》的本义,“不知其人可乎”指的是“未知其人之可友也”,即“可”字在这里表示的是“可友与否”的意思,那么“乎”字在这里则当是“无意义之句末助词”,而与主干部分构成一个完整语气的句子,该句正作陈述句,其后应下“句号”。

在《孟子》一书中,“乎”字作“无意义之句末助词”亦并非仅此一例。《滕文公上》有曰:“……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1](P2701)又,《尽心上》曰:“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1](P2769)可见,就《孟子》的文法而言,句末用“乎”字以表陈述语气亦有例可循。

因颂诗读书不足以知其人之当友与否,故论其世,由论世而知人,由知人而尚友,孟子的“知人论世”本义并非为讨论颂诗读书的方法,而是“尚友”的途径。“不知其人可乎”后正该下一“句号”而非“问号”。虽然此一“问号”沿误至今,但恰恰是由于对孟子这段话的“断章取义”,反而促成了文论史上重要的“知人论世”阐释方法的诞生。然而学术却不能因“功”掩“真”,该辨明的还得辨明,误下的标点也亟待更正。

【参考文献】

[1]孟子注疏[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敏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冯从吾.少墟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4]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朱自清.诗言志辨[A].朱自清文集[C].台北: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6]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9]陈启源.毛诗稽古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0]山带阁注楚辞[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1]杨慎.升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2]张.癸巳孟子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丽泽论说集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4]胡祗.紫山大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5]张九成.孟子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6]王樵.尚书日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7]苏辙.栾城集[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18]程公说.春秋分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微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信概述

(一)微信的概念

据百度百科收录,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二)微信的发展

自2011年推出,微信的用户数量高速增长。据腾迅微信在微博上的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就成为了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即时通信软件。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据大数据分享和探索平台“百度指数”显示,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互联网搜索“微信”关键词,四年来的数据呈迅猛趋势增长(见图1)。

据百度百科的条目显示,微信的数据增长也是惊人的(见图2),功能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更新越来越快。

图2 微信的数据增长

(三)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

2013年CNNIC在北京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微信用户的增长率达到了379%,呈现一“扫”天下的气势。在对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微信用户以18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占67%,趋于年轻化;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占63%”,趋于高学历化。微信作为一种年轻化的网络沟通和交流形式,吸引了大批学生群体的关注。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恰逢微信盛行,微信对其影响更为深远。使用目的及内容关注倾向分析结果显示,77.4%的选择“可以表现自我,展示个性,赢得关注,获取认可”,90.2%的选择“可以记录生活状态,宣泄自我情绪”,72.4%的选择“可以关注社会时政”,80.5%的选择“可以了解名人动态、娱乐八卦新闻”,43.3%的选择“可以困难求助,疑问求解”,35.6%的选择“可以参与营销活动,期望专区奖励”。由此可见,微信已成为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常用的社交平台。

二、微信吸引大学生的原因分析

从2011年到2014年,短短三年的时间,可以说,微信就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经常使用的沟通交流平台。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微信本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相较于手机短信、人人网、微博等有着更大的优势与特点,更契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需要与情感需要。

(一)通信成本低

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适应于安卓、苹果等各类智能手机系统平台,不受电信运营商限制,并且使用任何功能,微信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有着精心设计过的通信协议,在2G/3G环境下,传输各类数据仅耗费极少量的网络流量。据初步统计,发送文本信息1000余条,语音信息1000秒仅需要1M的网络流量。而在WIFI覆盖的环境下,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使用微信将不需产生任何额外费用,不计入运营商网络流量。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讲,大学生会倾向选择通信成本低的工具。

与此同时,微信可以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无论在附近还是在海外,均可通过微信发送消息,这无疑将更加方便国外与国内学生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二)沟通方式更多元、立体、鲜活

传统的手机短信往往给人“冰冷”的感觉,而微信却给人立体与鲜活的感觉,它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元形式,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实时语音对讲等功能。这些沟通方式让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鲜活立体、有声有色,很好地迎合了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性格特征。

微信支持多人群聊,只要通过点击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马上就可以成为一个私有聊天室,聊天室可容纳上百人。据统计,很多大学生都有很多聊天室,通过聊天室,学生可以就相同的问题开展讨论、交流感情,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可以实现免打扰,在方便的时刻查阅消息。课上收到的消息,课下也能查阅,更灵活与方便。

(三)信息的短、频、快

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有字数限制,每条信息一般均不得超过 140 字,这一限制条件有效提高交流速度,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倾向于短的消息。与此同时,微信能够整合各类媒体工具,实时地和评论信息。朋友圈可以及时的更新状态,发表个人的感受和对时下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这些“短、频、快”的信息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四)社交网络的全方位与立体化

微信里的社交网络是全方位与立体化的,微信好友的获取渠道包括手机通讯录好友、QQ好友和用于添加陌生人的“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微信社交网络主要可分为“熟人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这也是微信能吸引大学生的原因之一,通过微信他们可以稳固熟人交际圈,然后扩大陌生人交际圈。

在笔者所带年级学生中,参与调查的学生90%以上的微信联系人为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微信的社交圈基本上是熟人社交。通过“朋友圈”,大学生可以在封闭的熟人社交圈内,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评论交流,进行互动,非微信好友不可查看。而另一方面,“陌生人交际圈”也有少数大学生使用,主要是当学生感到寂寞、无聊时,但这从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的交友环境变得恶劣。

(五)私密性的提高

微信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私密性的提高。大学生在朋友圈的信息,非微信好友不可以查看。而即便是好友关系,学生还可以设定朋友圈权限,“不让他(她)看我的朋友圈”。更进一步的是,即便你与某人是好友关系,他的朋友圈消息中的评论部分,如果评论人与你不是好友关系,你也看不见他的评论语言。这与微博、QQ空间相比,微信的秘密性大大提高。这些功能使得信息的私密性得到了很大的保证,也更加吸引了大学生的使用,多数学生表明微信的私密性是他们使用微信来发表言论、交流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微信具备其他大多数APP所具有的功能,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之上,在设计、用户体验上,都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受到大学生的追捧。

三、辅导员利用微信开展工作的对策

微信的广泛使用,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社交网络平台,但是另一方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学生易受到多元价值观和负面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的搜集和研判难度加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构成了挑战;对辅导员的媒介素质提出了挑战等。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质,充分利用微信的“正面影响”,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微信。

(一)主动占领微信阵地,加强思想引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从微信中来,到微信中去”,面对微信给大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辅导员要与时俱进,改进工作办法,主动占领微信阵地,用更鲜活的形式去吸引大学生,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不仅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发挥微信的“窗口”作用,了解学生。目前,当大学生在生活、情感、学习上出现困难时,更倾向于把信息发表在网上,俗称“吐槽”。通过互加微信好友,辅导员可以通过朋友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及学习动态,如果在微信上出现了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情况,辅导员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进行语音聊天或者文字聊天,帮助同学及时排解,有时视情况还需要电话聊天,约谈学生;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及时掌握他们的状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遏止在萌芽中。这不仅能缩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更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发挥微信的“载体”作用,引领学生。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微信的“载体”作用,通过构建公众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功能,传播“正能量”,传递主流价值观,贴近学生需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思想上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辅导员需要精心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把从日常生活的提炼的思想精髓、治学精神、生活态度、成功经验,或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建立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功能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用生动活泼且耐人寻味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笔者于2014年4月开通了“琪人琪语”微信平台,旨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不要打扰辅导员的幸福》一文阅读量逾7万次,点赞逾800人,学生反响强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媒体素质

指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更应当被作为人才来培养。辅导员的素质决定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微信的迅速发展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刘建军在《辅导员如何提升理论素养》一文指出,理论素养对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来说,对辅导员的学术研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线的辅导员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武装下,系统详实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知识结构,使工作更加鲜活,更富吸引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提升媒介技术。当前辅导员在微信的了解和熟练使用程度上不如很多大学生,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使用微信的专题培训,全面提升辅导员通过微信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丰富辅导员在媒介技术上的知识,加深辅导员对微信功能的使用,实现辅导员的媒介技术与学生掌握的技术基本同步。

3.提升研究能力。在“好用”、“会用”、“用好”的基础上,辅导员应结合实际使用效果,对通过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习惯,把握舆情研判的规律,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质

高校应格外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甄别与筛选信息,正确合理使用微信。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必然可以引导大学生对媒介信息形成自身客观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做到在使用微信时不造谣,不传谣,不盲从,不跟风,杜绝低俗内容在微信上蔓延。辅导员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媒介素养。

四、结语

微信是一把双刃剑,怎样用好这把剑,让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发挥积极的一面,把消极部分降至最低,这已然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课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辅导员应与时俱进,抢占微信阵地,利用微信特点开展工作,把微信变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安舒怡.“微信”的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J].学理论,2014(09).

[2] 曹辉.浅谈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经济市场,2014(07).

[3] 郭宏升,韩芳.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阴山学刊,2014(01).

[4] 韩庆年.微信接入教育情境的现状、需求和实践探索[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05).

[5] 黄雪敏.微信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科技视界,2014(07).

[6] 李飞.试论微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05).

[7] 李飞.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8] 李京,符小灵.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26).

[9] 李曼.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10] 李爽.微信平台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6).

[11] 骆帼棣.浅析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J].才智,2014(20).

[12] 廖金宝.利用微信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2).

[13] 齐丹.手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才智,2014(26).

[14] 秦崭崭.浅论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借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8).

[15] 任婧.微信盛行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3).

[16] 田晓刚.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4(10).

[17] 王辰.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

[18] 王洪涛,徐艳红,朱志新.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

[19] 王先伟.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4(20).

[20] 吴欣遥.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与新举措[J].理论导报,2014(07).

[21] 许绍静,范文博.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4(18).

[22] 叶钦.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23] 袁捷.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4] 张宝君,王储佳.微信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25] 郑伟群.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04).

[26] 周根飞.浅谈微信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挑战以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4(08).

[27] 周文凯.新媒体信息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微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

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第15篇

孙宝华     13851536669

案例介绍

前不久,我开了一堂校内公开课《羚羊木雕》。因为本课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于是在上到“在妈妈的逼迫之下,‘我’既无奈又伤心,只有找万芳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这一情节时,我组织了一场辩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求:同意要回来的为正方,坐到A位置。不同意要回来的为反方,坐到B位置。

辩论实录

师:好,大家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请各位针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正方:我认为应该要回。这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寄托了爸爸对我的爱,我怎 能把爸爸的爱随便送人呢?这是对爸爸的极不尊重。(掌声)

反方:我反对,我很看重和万芳的友谊,我就会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礼物送给  她,无论东西贵贱。这也表明我把友情、亲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正方:但你得顾及爸爸的感受啊。你不要回会伤害爸爸的爱。

反方:我认为不该要回,东西送出去了又去要回是不讲信用的行为。做人要讲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掌声)

正方:应该要回。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反方: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正方: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反方: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正方:什么都可以送,那你什么也没有呢?

反方:那我就把“心”送给朋友,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

正方:应该要回,“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有心意就行,难道友谊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吗?如果这样,我宁愿孤独一生!(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反方: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正方: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父母商量吗?

全体学生:鼓掌!

反方:“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

全体学生:静悄悄的,大家若有所思——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辨论精彩极了!连我也被你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你们的辩论道出了友情的可贵。是啊,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友情又不影响亲情呢?” 有的说:“和爸爸妈妈讲友谊的重要。” 有的说“先和父母商量,得到他们许可再送。”还有的说:“多理解,多和父母沟通。”这样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案例反思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这场辩论,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了这堂课的最强音!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激发了情感,对文本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达到“情义重于财物,正确看待沟通与理解的关系”的教学目的。但这种效果还仅仅是显性的,如果从更深层面去思考,我们还可以挖掘到课堂辩论的更多功用。如:

首先,辩论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辩论式的课堂,气氛热烈,宽松而自由,学生可以旁征博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和发展。同时,学生为了找出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会绞尽脑汁,调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我所用。这种旁征博引将直接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其次,辩论可以最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有疑惑或意见分歧时,求知的欲望一定会十分强烈。这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辩论的主要武器是语言,参与辩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智慧火花竞相迸射。一方面要透彻理解对方的意思,一方面又要即时组织好自已的言辞。务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促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这种具有现场交际特征的语言运用,对学生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

第三,辩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画卷,而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现象纷繁,学生理解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而通过辩论可以有效地推进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比较、思辩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辩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的争斗,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的依据。在“辩论式”学习中,学生们主动质疑,共同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和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敏感的捕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难想见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去积极参与争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辩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皆具有重要作用。

著名学者陆世仪说过:“人性中皆有误,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课堂辩论常常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全神贯注,思维敏锐,兴趣高涨;正如击石取火一般,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以及发展个性和潜能等方面均能产生奇效。所以,应让辩论真正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