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

财政支配论文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诸如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文章指出,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和规模的优化成为转变政府职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中依然严重的“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的关键。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以建立廉洁、高效、灵活的政府为主要目标,逐步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的快速增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经济为导向的政府职能定位体现了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发展经济成为政府的首要职能,政府以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直接介入微观经济过程,有限的政府资源主要用在了经济建设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十七大正式提出了政府转型的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公共财政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因此,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分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也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公共财政所履行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职能是以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的准确界定为前提的分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主要致力于解决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行政失效。公共财政所追求的是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公共财政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其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重要内容;最后,完善民利保障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司法体制机制,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保障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公共财政而建立起的制度性保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

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公共财政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的支出活动。如果政府以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向公民提品和服务,那么公共财政支出实际上就是执行这些政策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政策选择的反映,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分析,可以对政府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对纳税人负责做出更好的判断,而公共财政支出分析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进公共财政支出管理。

(一)财政支出水平下降影响政府调节社会公平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分配关系尚未规范,政府支出绝对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政府支出占GDP比重,从1995年到2007年均呈下降趋势。据测算,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27.2%,2001年为22.4%,2004年为16.6%,到2007年已降为11.7%,近年来虽然有所增加,但也只有20%左右。而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规模平均达到了GDP的40%左右,一些转轨国家中央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也达到了60%,即使是一些中东欧等转轨国家2007年分别平均达到了42%和33%。

根据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见图1)。瓦格纳是在对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认为这种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可以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加以解释。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发展,市场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此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外部拥挤性等问题,需要增加公共部门进行管理。此外,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支出的增长会以超过GDP上升的比率而增长。可见,无论经济因素还是政治因素都与政府管理和服务有关,瓦格纳的公共支出理论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所证实。而我国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格局与国际上财政支出比重日益上升的趋势相悖,已经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政府正常履行职能,难以确保包括政府转移支出在内的社会公共性开支的最低资金需求。这就表明,当前我国财政的转移支出职能非常弱化。

我国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持续拉大,国家公布的基尼系数是0.47,已超越了0.4的警戒线。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等社会差别也不断拉大。“据有关学者测算,2004年,中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1,但是如果将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和公共教育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已达5∶1到6∶1。依照这个分析,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占到30%-40%。”因此,公共服务供给的弱化和收入差别的持续扩大,使得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二)政府财政支出格局中“越位”、“缺位”问题突出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未能迅速有效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使政府仍然在许多方面继续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仍然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从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内容仍然看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正如世界银行2005年年度发展报告指出的:“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建立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关怀的社会是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当前的现实看,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事情,并没有完全纳入财政分配管理范围,筹资渠道不顺,社会保障资金供给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体制转轨带来不利影响。”

(三)财政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预算管理上,预算编制不细,预算的编制审核一直采用以增长比例确定总量增长的办法,财政支出的安排长期存在切大块直至执行中频繁追加的问题,即使有些地方实行了“零基预算”,却不够规范,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漏洞较多。在预算的完整性上,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预算外资金并未作为财政性资金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收支统管,财政预算仅仅包括了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分散于各部门和单位,成了财政难以掌握的“第二预算”。另外,我国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时自由裁量权过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制约;财政监督检查还没有渗透到财政性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存在着真空。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策略

从经济发展要求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开支且严控不合理的财政支出项目

社会公共性开支主要包括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重要的支出,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长,该项支出所占的比重呈上升的态势。这些方面的支出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因此在公共财政支出上应给予更多的倾斜。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开支项目,使财政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这不仅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也可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加强规范与监督财政支出行为

首先是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使从编制预算、审核预算,到执行预算和决算,人大的监督作用越来越明显,财政支出越来越规范;应尽快修改《预算法》,增加财政违法责任追究、确保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等条款,用法律维护财政的严肃性。其次是发挥审计、会计等中介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的监督作用,加强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凡是财政涉及的地方,都必须审计,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制度。由于预算资金最后是由具体的部门来实施的,其执行结果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效益性、公平性,必须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检查和监督,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制和诚信教育。再次是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财政部门是代表政府进行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的执行机构,对财政资金分配具有最直接的职责,当然也最了解财政资金支出的有关动态信息,因此这是有效防止支出“越位”、“缺位”的关键所在。

(三)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国外财政实践表明,公共财政模式与预算体制密不可分,即政府预算制度为该模式的形成和存在提供了基础形式。一是公共财政预算体制从基数法预算体制逐步调整为零基预算体制。基数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刚性,而零基预算只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情况,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可提高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促进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化、程序化;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支出结构,这对确保地方财政的预算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从国外经验看,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我国的政府采购应有意识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大型采购项目应更多地分配给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产品采购项目可更多地分配给需扶持的国有企业。“这样做比单纯拨付资金更有价值,而且可以改变过去财政支出一拨了之、管理粗放的状况,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公共资金使用者与最终商品和劳务提供者“合谋”。三是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按照国际惯例,公正、公开、公平地优化政府收支行为,提高其效率。这是我国公共财政的改革取向。

参考文献:

1.赵建国.政府经济学[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2.迟福林.政府转型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科学决策,2006(10)

3.苏明.中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理论政策问题研究[J].财税与会计,2005(3)

4.徐峰.浅析公共财政支出问题[J].江南论坛,2008(3)

5.谭桔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6.迟福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改革[J].经济前沿,2005(8)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角度看,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加大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投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8%的增长率,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近五年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6%。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状况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依靠要素的高投入(包括矿产资源、人力资源)驱动,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偏低;资源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得到有效的转变。鉴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引导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政府职能转换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对我国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微观主体调整要素配置方式,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需要宏观政策给予协调配合。其中,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促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至关重要。

财政支出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增加政府支出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利用,提高利润率,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而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简单来说,财政支出结构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调整和优化,合理化和有效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没有完全跳出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财政支出偏向工业导致三次产业结构的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工业本位思想在很多地方十分严重,很多省、市都提出“工业立省(市)”的口号,财政支出偏向重化工业,削弱了对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增长,一再减少对农业投入,使全国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这一方面导致三次产业结构的失衡,特别是服务业比重依然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制约人力资本提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性教育投入,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投入不足,投入水平较低仍然是制约我国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200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32%,这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5.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也达不到我国政府早在1993年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4%的目标。而且,教育投入结构也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经费保障水平不高;对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保障薄弱;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群体间严重不均衡;各级学校的负债问题严重。

四、优化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规模一定的约束下,急需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

1、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只有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各种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增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消费能力,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的投入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实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立法保证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此外,还要采取措施对支持生产业发展。例如对产业园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等,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补贴;对生产业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服务项目的推介会和交易会,给予参展展位费用补贴等。

2、加大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科学教育事业属于准公共产品,它以广泛的外部效应影响着国家技术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必须向科技发展倾斜,才能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性研究关系到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的科学研究,由于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存在较大的风险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国家财政应在财力上完全予以支持。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通过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口径提高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完善教育财政管理,应建立明确的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分级管理和财政负担制度,在各级政府教育事权财权难以对称的条件下,建立规范的政府间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应加大省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和力度。应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预算和教育财政预算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对政府教育财政的有效监督,关键是包括公共教育收支在内的财政预算收支应公开化、透明化。

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相适应,其适度的标准是既保证人们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又不致过度消费有限的资源。当前,要加大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补贴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建立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居民三方资金分担机制。

【参考文献】

[1]华国庆、龚婷婷、史山山: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财税法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9(1).

[2]韩晓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析[J].财政研究,2008(10).

[3]王莉: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J].现代财经,2007(8).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内容摘要:省际间和区域间的效率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各省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化状况。实证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的支出效率进步较小,并且主要贡献源自技术进步。

Malmquist(1953)提出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概念,使得我们可以在动态条件下,继续在非参数框架内开展进一步研究。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它们分别反映了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产出水平的提升或下降程度;生产规模是处于哪个阶段,即收益递增、递减还是不变阶段;前沿面所代表的技术在两个时期之间的进步或者退步。

目前,将DEA技术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从动态角度分析财政支出效率跨期变化情况的成果尚属空白。本文对此进行尝试性研究,以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财政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实现财政资金的效能。

研究方法

Malmquist指数最早由曼奎斯特(Malmquist,1953)作为一种消费指数提出,它是距离函数的比值(Cavesetal.,1982),利用DEA效率测度可以很容易地表达生产率进步的Malmquist指数。

对具有跨期行为的DMU来说,t+1期的产出和投入与t期不同,至少有三个情况使得t+1期的产出改变:投入改变、技术改变、效率改变。假定规模收益不变(CRS)条件下,有单投入单产出生产函数y=f(k),那么产出增加的源泉分解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技术改变意味着生产前沿面的改变,因而它代表着生产前沿面由CRS(t)向CRS(t+1)运动,如B点移至C点,D点移至E点;效率提高指在原有技术前提下,采取最优的生产实践,降低技术无效率和配置无效率情况,它意味着技术向生产前沿面的垂直运动,比如,生产由A点向B点运动;投入改变意味着生产沿着生产前沿面运动,比如,投入增加意味着生产由B点向D点,或C点向E点运动。

假设,同一个DMU在两个时期进行生产,第期的投入产出组合为(kt,y(kt))用P点表示,在t+1期的投入产出组合(kt+1,y(kt+1))用Q点表示。

CRS(t)与CRS(t+1)分别表示第t期和第t+1期的规模收益不变生产技术,即生产前沿面。通过CCR模型即可求得第t期和第t+1期的效率水平,分别记为θt和θt+1,那么第t期和第t+1期的潜在产出分别为yt(kt)=yt/θt和yt+1(kt+1)=yt+1/θt+1。于是有:

(1)

右边同时乘除yt(kt+1),经变换有:

(2)

yt(kt+1)的含义是,利用第t期的生产技术,在投入为kt+1情况下的潜在平均产出。上式中,产出yt+1/yt的变动可分为三部分:θt+1/θt表示效率提高;yt+1(kt+1)/yt(kt)表示生产前沿面的变化,即技术进步;表示投入改变对产出的影响。

在(2)式中,技术进步的公式是以第t+1期为基期衡量的,而投入变化是在第t期衡量的。类似地,如果以第t期为基期衡量技术进步,而在第t+1期衡量投入变动,则可以得出一种新的产出增长分解方式。在(1)式右边同时乘除yt+1(kt),于是有:

(3)

为避免基准的混淆,可取上述两值的几何平均数解决矛盾,即

(4)

描述了两个时期内效率值的相对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追赶指数”。表示“前沿面生产率指数”,测度了两个前沿面的相对距离。由于一个前沿面就代表一种生产技术,因此,描述的是两个时期内技术进步情况。最后的表示投入规模变化对产出的影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测度效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就是e•t这一部分。如果估计值大于(小于)1,则表示生产率发生进步(恶化)。

实证结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覆盖30个省级地方政府(除外)。本文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与刘振亚等人(2009)相同,数据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中国检察年鉴》(2002~2008)、《中国财政年鉴》(2001~2008)以及各省统计年鉴(2001~2008)。由于最新数据只能从相关年鉴2009版获取,即某些变量值最多更新至2008年。本文写作时,《中国财政年鉴(2009)》尚未出版,所以无法获取2008年度个省预算外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卫生产出统计指标中,婴儿死亡率与人口预期寿命这两项指标都只有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才公布,因此,本文只能选用2000年公布的新迈数据。

在测度了各省在两个时期的相对支出效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得到在规模收益不变(CRS)条件下,各省的投入导向型Malmquist指数及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各省的Malmquist指数平均仅增长了5.6%,说明财政支出效率总体进步较低。效率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水平的变化,技术进步几乎是前一时期的3倍,说明“十一五”时期表现最好的宁夏比“十五”时期表现最好的安徽更优。考察期内技术效率发生了严重退步,效率值仅为原来的38.9%。技术进步率的恶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规模效率下降了3%,而纯技术效率的退步程度为59.9%,对技术效率下降起主要作用。

上述分析表明,财政支出效率的规模效率变化不大,而纯技术效率大大退步,进而影响了整个财政支出效率水平的提高。纯技术效率只与政府本身有关,因此,政府应当切实提高决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效率。

从横向的区域角度来看,这个阶段Malmquist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和西部都有一定的效率进步,平均增长分别为121.02%和43.35%,而中部的平均增长为-12.86%,产生了效率恶化。从经济地理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中部塌陷”的态势。技术效率均有退步,从东至西依次下降了47.2%、67.91%和18.61%,而这三个地区的规模效率变化差异不大,分别为0.69%、-7.59%、1.6%。

因此,技术效率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退步,纯技术效率变化的显著差异造成技术进步率存在着较大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和西部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恶化情况稍好于中部地区。

参考文献: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税收收入;财政支出;收入分配

一、 引言与文献综述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从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来看,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弥补市场失灵,而由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是市场失灵的典型表现之一,因而,政府必须承担起合理收入分配的任务。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个人的收入分配取决于初始的要素禀赋分配,而这种初始禀赋的分配状况并不公平,长期累积的结果则更不公平,特别是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存在,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如家庭关系、社会地位、性别差异等等因素,使得收入分配状况纷繁复杂。这更需要政府从社会公平准则出发,把收入分配分配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其中,收入政策又主要是税收政策。关于财政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竞争缺点、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市场残缺、信息不足、失业膨胀、收入分配和优效物品八个方面,概括和描述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理查德・马斯格雷夫(Richard Musgrave)在《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财政的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西方学者对财政分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联邦制内公共职能部门分割的经济学基础的分析上。较为著名的理论包括斯蒂格勒(Stigler)关于最优分权模式的菜单、奥茨(Oates)的分权原理、布坎南(Buchannan)关于分权的俱乐部理论以及泰博特(Tiebout)的“以足投票”理论以及麦奎尔(McGuire)对其的补充和完善。布坎南、格罗内沃尔德等人(Buchannan,Groenwolfd)则从联邦财主区域间的转移支付角度探讨了区域均衡问题。戈登・图洛克在收入分配的经济学中,对横向转移支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转移支付的各种形式进行了描述。另外,公共财政支出是通过促进区域、个人等的经济增长来达到收入分配均等化的目的,所以对公共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分析经常是聚焦在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上。阎坤和王进杰(2004)认为市场经济基于要素分配很容易导致贫富悬殊,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将收入分配引入公共支出分析,考察了公共支出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李绍荣、耿莹(2005)考虑了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对上述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大都从支出角度或收入角度考察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少有从支出和收入及其结构来考察,同以前的研究不同,本文试图从财政税收收入及其结构、财政总支出及其结构来考察财政政策对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有关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本文实证检验的数据说明和模型设计;第三部分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我们的结论并给出简短的政策建议。

二、 数据与模型设计

(一) 数据说明

本文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考察他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然而这两个变量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收入分配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也将考察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为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中我们将财政收入界定为税收收入,由于税收种类繁多,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的范围和强度均有所不同,为了使问题分析简单化,我们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类。直接税(DT)包括各种所得税、农业税、房产税和社会保险税等;间接税(IT)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其中1994年以前的工商税收属于间接税。在政府财政支出方面,学术界对财政支出分类依据较多,方法也较多,本文按功能对财政支出分为投资性支出(包括经济建设费和社科文教费)(IE)和消费性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CE)两个部分。由于从2007年开始,我国财政支出不再采用按功能进行分类,我们的数据范围为1978年~2006年,相关数据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动情况见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不论是税收总收入还是财政总支出,改革开放以来都是呈上涨趋势,且速度越来越快,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有关,也说明了财政政策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从图1可以看出,直接税比重不断上升,而以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比重不断下降,这说明我国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正由间接税为主转向以直接税为主,这与国际通行做法是一致的。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不断上升,投资性支出不断下降,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放权让利”,推进市场经济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收入分配不均的测算指标很多,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指标为“基尼系数”,我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测量也沿用此指标,我们这里的基尼系数是采用等方法计算的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Gini)。1978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0.298上升到2006年的0.48,可见,在推进市场进程的同时,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也在逐年扩大。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且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 模型设计

本文实证分析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特别适合估计财政政策的中长期影响,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基于数据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和验证中国财政政策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得出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对财政政策变化的反映。我们还将把税收收入(T)分为直接税(DT)和间接税(IT),财政支出(E)分为投资性支出(IE)和消费性支出(CE)来分别考虑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用全国居民基尼系数(Gini)为指标,考虑到数据和方程平稳性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分别用lnGini,lnDT,lnIT,lnT,lnE,lnIE,lnCE来表示,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作分析,考虑建立如下方程:

其中,各解释变量lnT,lnDT,lnIT,lnE,lnCE,lnIE也包括p期滞后值及相应系数,为白噪声。

三、 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对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在1978~2006年间,除了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对数值平稳之外,其他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对数值都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但是他们的一阶差分(D)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1)。

由于上述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EG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政府财政总支出和政府消费性支出与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政府财政总支出与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相反,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以及政府投资性支出都与居民基尼系数存在协整关系,说明这四个变量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根据AIC和SC值最小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滞后期,进一步考察各变量与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表3说明,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这三个变量在3阶滞后期下都是居民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而居民基尼系数不是他们的格兰杰原因,同样,政府总支出和政府消费性支出不是居民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政府投资性支出不是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协整检验的结果不一致,我们不将政府投资性支出纳入我们的模型中。

通过以上对各变量进行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我们分别选取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3个解释变量构造居民基尼系数的VAR模型,选取使AIC与SC值最小的3阶滞后期,模型结果如下:

我们利用Sims(1980)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进行冲击反应(impulse response)分以进一步细化探索基尼系数与税收总收入、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关系。脉冲响应特征见图4。

图4显示的是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对政府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的单一冲击的标准差(±SD)的动态反应。从图4可以看出,政府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对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方向是大致相同的,政府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的正向冲击短期内会导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的下降,在滞后2期降到最低点,然后在滞后3期使基尼系数达到最大,以后就逐步趋于平稳。这说明短期内我国政府税收收入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但长期内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从整体上看,随着我国政府税收收入的增长,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这也符合1978年之后采取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效率优先政策。

四、 结论

本文将财政政策分为财政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建立VAR实证检验模型,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政府税收收入、直接税、间接税以及政府财政总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

(1)政府税收收入、直接税和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有显著的影响,在短期内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但在长期内却扩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政府税收本该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财政手段,但是其在1978-2006年在居民收入分配上扮演了一个负面作用的角色。政府财政税收收入在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2)政府财政总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与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没有显著的影响。我们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通过对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方向的控制,实现公共财政支出向经济贫穷的地区、群体和个人倾斜,以转移支付、加强税收调节的方法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2005,(5).

[2]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阎坤,王进杰.2004.公共支出理论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9-58.

[4]周金刚.2007.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框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33-37.

[5]【美】保罗・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加03年

[6]Rati Ram,1986,“Government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A New Framework and Some Evidence from Cross-section and Time-series Dat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6,No.1:191-203.

[7]Kuznets,simon.199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2):1-28.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效应机制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课税以及支出的行为,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并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发生,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一种政策。当国家经济增长下降、有效需求不足时,通常采用扩大财政支出等办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当国家经济发展过热、有效需求过剩时,通常采用减少财政支出等办法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

我国财政支出政策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财政支出总量理论

关于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起负作用;第二种是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第三种是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关系。我国很多学者对国家财政支出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郭庆旺(2003)等人的经验分析认为,政府公共支出总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庄子银、邹薇(2003)对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简单回归分析,发现回归效果不显著,进而得出我国“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下降,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结论;孔祥利(2005)分析了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莉(2007)通过分析1979-1995年我国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这一经济时期,财政支出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和效果还是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效应;周然(2010)分析了我国1954-2006年的综合资料得出,财政总支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二)财政支出具体项目理论

财政支出中不同项目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各不相同。我国学者龚六堂、邹恒甫(2000)通过建模和实证分析认为政府资本性支出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经常性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郭杰(2003)从GDP的构成公式出发,分析了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GDP的影响,认为我国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对于GDP的增长都起到促进作用,这些促进作用是与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郭庆旺(2003)等人的经验分析认为,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生产性支出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比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科学研究的投资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周然(2010)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补贴支出对我国GDP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社会文教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行政管理支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为负。以上这些研究证实了国家财政支出中不同项目对经济增长作用是不同的。

(三)财政支出效果的地区差异理论

张钢和段澈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各项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差异性较大。齐福全(2007)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市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北京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同类别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生产性财政支出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抑制经济增长,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尽管在短期内能推动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会降低经济增长水平。曲振涛和周旭亮(2007)对黑龙江GDP与财政支出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李妮(2010)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改革开放后深圳市财政支出对GDP 增长作用相当显著,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非生产性财政支出虽然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但长期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张颖(2012)利用1998-2006年全国30个省际面板资料的实证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科教文卫支出、科技创新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农业支出和公共管理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地区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四)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财政政策不只是作为外生变量,而是通过作用于教育、人力资本的形成、研究与开发、技术进步等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根据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理论,我国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如科研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而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因此,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优化资源分配,使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化。郭庆旺等(2003)认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科学研究支出的增长效应大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效应又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曾娟红和赵福军(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中,行政管理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社会文教支出和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行政管理支出所占比重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

(一)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整体效应

1.总量调控。财政支出中的消费支出直接扩大了社会总需求,投资支出不仅增加了当前的投资需求,而且提高了未来的供给能力,对居民和企业的补贴支出也增加居民和企业的购买力。这样,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方法扩大社会总需求,当需求过大时,可通过减少财政支出的方法抑制社会总需求,以实现供求均衡,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结构调控。当政府增加对某商品的购买时,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生产结构的变动,当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增加,引起对其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利润上升,就会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扩大导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又导致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使得社会生产要素流入这种商品的生产领域,于是生产得到扩大,相对而言,其他商品的生产规模缩小,因此,财政支出可以进行社会生产的结构调控。财政既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公共品生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来优化资源分配、调整产业结构,也可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对企业进行扶持,让资源流向那些与国民生计关系密切但风险较大投资期较长的行业。

3.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出是对通过税收等途径筹集起来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无异会改变国民收入在不同地区、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政府的补助支出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有相当大的影响,通过财政管道将社会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分配给需要补助的居民,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使得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产生了改变,通过社会保险或工薪税所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给退休人员,实现了收入再分配,直接改善了受益者的福利状况,起到了调节收入差距、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政府对于企业也可以通过“课税—补助”的过程进行,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由纳税者转移到受补助的企业,可以促进某些受政策激励发展的企业得到受益,加快发展步伐。

财政支出通过对经济的总量调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收入分配的调整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

(二)财政支出带动投资增长

研究表明,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加大生产性支出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受益率水平。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民间投资与资本收益率正相关,说明财政投资并不排挤私人投资。财政投资能够增加社会整体资本收益水平,必然会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财政支出对投资具有拉动作用。同时,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资本有效供给,当社会的投资信心和需求不足时,财政的生产性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能有效提高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为社会资本投资的回收提供财政保证,能够起到带动社会投资的效应。

(三)财政支出拉动居民消费

研究表明,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般呈现较强的互补关系。财政支出中的科教文卫支出、农业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一般用于居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减少居民在福利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居民可原本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转化为可支配的收入,这些可支配的收入用于其他消费,从而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四)财政支出促进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物质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过程中独立的、不可缺少的决定因素。郭庆旺等(2003)认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科学研究支出的增长效应大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效应又大于物质资本投资。财政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通过科研支出和教育支出实现的。

技术进步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科研支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科研机构加大投资力度,引进科研人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将知识和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构成企业乃至国家的核心产品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供给,实现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的需要。教育具有保存科学技术的功能,通过基础学科的传授使人类的知识能够传承;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使劳动者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我国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四种理论:财政支出总量理论,财政支出具体项目理论、财政支出效果地区的差异理论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这四种理论表明,财政支出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地区以及财政支出不同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财政支出通过对社会需求总量调控、结构调控和收入分配调整从整体上影响经济增长,另外还通过拉动投资增长、带动居民消费和促进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效应。

基于上述观点,结合我国目前在财政支出方面存在额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以下对策: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与调整,对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国家职能的履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一般来说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而科教文卫支出、基础建设支出等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因此国家有必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支出效益最优化。二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所占GDP总量比重较小,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阶段亟需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三是国家必须调控对不同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财政支出的力度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和规模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树海.财政支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妮.地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特区经济,2010(8)

3.齐福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以北京市为例.经济科学,2007(3)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政模式;财政本质特征;竞争性国有资产

关于财政模式选择,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迎接入世挑战等实践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财政的本质特征和几种财政模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入手进行分析,并试图作出一个粗略的回答。

一、财政的本质特征

关于什么是财政,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占支配地位的解释应为“国家分配论”,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作为“国家分配论”的创始者和论证者之一的我国著名财政学家邓子基先生在第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题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的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必须要与资本主义财政等剥削阶级的财政相对比,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不难看出,此种解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上述说法,厦门大学张馨教授认为:“市场型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任何肯定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①这种论断将财政的“公共性”放到了与“政府性”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没有使用阶级色彩明显的“国家性”一词,而是使用了“政府性”一词。而近几年来学界流行的“公共行政”论越来越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实际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应为“公共性”。可以这么说,几十年来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大体上没有超出这一对概念的范畴。那么,财政的本质特征究竟是“公共性”还是“阶级性”,抑或两者兼具呢?要回答什么是财政,必须立足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对财政作一个涵盖各种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类型的定义既无必要,也对我国的现实实践无实际上的意义。根据我国现时情况及改革发展方向,财政应定义为:民主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自然,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本文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学者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都习惯采取阶级分析方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训条仍然阴魂不散。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茁壮发展,民营经济在国学报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民营企业家应属于哪个阶级?是否应继续鼓励其发展?如果沿用阶级分析方法,这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确立法治的原则和理念,市场经济永远不能真正建成。而民主是法治先决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切实的民主,那么将市场经济中的我国政府称之为民主政府当无错误。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做主, 抛开阶级性不谈,就是公众做主,政府只不过是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已。政府不是生产单位,自身不能创造价值,财政资金只能源于公众支付的税金和公共财产(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公众选举、组建政府并支付经费,其目的只有一个:享受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得到满足。财政的本质恰与此相对应: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财政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服务即是其天然的职责,其公共性显而易见。国家对公共资金的分配,仅是财政本质的现象反映而已,并非是财政本质本身。

据上述,“国家分配论”虽对我国财政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它是阶级分析方法的产物,已不符合时展的需要,应予摒弃。主张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的说法亦不准确,因为“政府性”体现的也是“公共性”。此论断尽管与“国家分配论”的结论不同并使用了“政府性”这一阶级色彩较淡的表述方式,但不难看出仍带有“国家分配论”的清晰痕迹。可见,冲破阶级分析方法的樊篱,还财政本质的本来面目,确为我国财政学界的当务之急。综上,我国财政的唯一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财政模式的选择应与财政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即我国财政模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定位为单元的公共财政模式。

二、财政模式的几种不同理论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探讨

一财政与财政政策要研究财政政策,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财政。但是,目前学术写作论文界对于财政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再分配论、政府收支论和公共财政论。再分配论认为财政是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而且和同处于分配环节的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刘邦驰,汪叔九,2001)。政府收支论认为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总结

本文在对财政与财政政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对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研究时,分别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到,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各有所侧重,且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和政策的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朱平芳,刘宏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探讨

一财政与财政政策要研究财政政策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财政。但是,目前学术论文界对于财政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再分配论、政府收支论和公共财政论。再分配论认为财政是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而且和同处于分配环节的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刘邦驰,汪叔九,2001)。政府收支论认为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

(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

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总结

本文在对财政与财政政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对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研究时,分别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到,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各有所侧重,且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和政策的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朱平芳,刘宏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探讨

一财政与财政政策要研究财政政策,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财政。但是,目前学术论文界对于财政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再分配论、政府收支论和公共财政论。再分配论认为财政是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而且和同处于分配环节的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和企业财务分配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刘邦驰,汪叔九,2001)。政府收支论认为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现代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

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中国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理论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2004年达到39.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总结

本文在对财政与财政政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对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研究时,分别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到,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各有所侧重,且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和政策的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美〕坎贝尔等著,朱平芳,刘宏等译.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毅夫.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财政本质 公共财政 国家分配论 公共财政论 学科定位

1 国内财政学研究演进及现状

多年来,国内财政学研究主要的焦点围绕“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以及从“国家分配论”到“公共财政论”的演变进行①。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作为分配工具的影响力受到市场的削弱。适应市场经济的、在西方财政理论界占有主流地位的“公共财政论”传入我国,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公共财政研究依然以国家分配论为主线,一些学者如厦门大学张馨教授坚持在国家分配论基础上发展公共财政,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学者坚持国家分配论、反对公共财政论,也有些学者如中国社科院的杨志勇放弃国家分配论、坚持国家财政论。

一切财政理论都离不开实际国情,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财政研究的背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目前只能属于转轨的部分质变阶段,是转轨途中的一种过渡状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管是市场论、公共论、预算论还是福利论,国内财政研究探讨依然局限于财政性质的争论——即当今中国是否应该实行公共财政,是否应该定位公共财政的性质,更多停留在意识形态层次,这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公共财政探讨有着本质的不同。退一步说,我们所把握的,只是财政朝着公共化方向大步迈进,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围绕财政规范内涵、现实制度演变建构的财政学基础理论框架,也没有综合出科学实际的研究方法——甚至同西方相比,我国财政研究方法和财政实际需要的差距相当之大。

2 财政的学科定位

在1950年以前,财政学科通常被命名为“财政学(Public Finance)”;之后,学者们更喜欢用“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的名称;也有学者采用“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 Economics)”或“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 mics)”的名称。就专业性而言,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

许多人把传统财政学看作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学,其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该和经济学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以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以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为研究对象。然而财政学就只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已?财政学研究的方法论能完全按照经济学方法论开展吗?邓子基(2000)作为国家分配论代表,主张坚持、继承“国家分配论”的合理部分,要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中的有益成份,发展“国家分配论”,如以“市场失灵准则”来界定财政的活动范围。蒋洪张认为,“财政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阐述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它应能反映一般的客观经济规律。在基本理论这一层面上,没有什么东方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之分,它应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西方财政学只表明它起源于西方,但并不是说它只适用于西方而不适用于东方。”陈共在其主编的《财政学》导论中说:“原有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论点,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现实,不能说明和解释新体制下出现的新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财政理论必须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继承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否定过去的一切,不问中国的现实,简单照搬西方财政学,不是科学的治学方法,也决不是中国财政学的出路。基本思想应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财政学,从中国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通过百家争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吴俊培、杨灿明出版了《公共部门经济学》一书,并将其财政系改为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表明财政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另外有的学者主张政府支出经济学,代表是丛树海,他在近年来多次强调“传统财政学必须向支出经济学转轨”,并于1999年出版了其专著《公共支出分析》,系统阐述了财政支出理论,初步建立了财政支出理论体系。以上理论观点的分歧,关键在于如何借鉴西方财政学理论更新中国传统财政学体系,说到底是如何处理好中国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的兼容性问题。

从以上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把现代财政学定性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不够全面的,现代财政学也包括了大量的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内容。

3 财政本质的研究反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国内财政研究日趋繁荣,诸多学者在不同的理论学派间各有倾向。财政认识本身的目的是接近真实情况,是一种思考,是先验的,而非可操控的。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和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其自身演进,而必须要有切实的理论进行指导。尽管国内财政理论不断发展,然而依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未从实际出发,混合中西理论后财政本质依然不明,这是财政认识论需要反思的问题。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回归模型

 

一、引言

安徽省GDP近年来一直保持近的增长率,其中年安徽省GDP增长高达,增幅比全国高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位。比年前移位。安徽省财政收入和支出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实现“超万亿”,达到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回归模型,增长。年,安徽省财政支出1623亿,比年增长。年财政收入突破1500亿元,达亿元,增长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亿元,实现年翻一番,同比增长,增幅位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年安徽省财政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回归模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系统由市场资源配置系统和政府资源配置系统组成。而政府正是利用财政支出手段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有效利用财政杠杆加速经济的增长。

对安徽省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分析出安徽省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模的大小,投入规模是否合理以及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有利于找出安徽省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适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二、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5~2008年。部分指标由于统计标准的改变,本文作了调整。同时为方便处理,解释变量的单位为万元,被解释变量GDP的单位为亿元。

2.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基础设施支出、科技三项及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农业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五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模型,分别用 表示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表1 历年统计数据单位:x1~x5(万元);gdp(亿元)

 

变量

年份

x1

x2

x3

x4

x5

gdp

1990

34213

19997

31724

170850

61930

685.02

1995

83416

66542

68456

406060

177261

2003.58

1996

121416

121902

90851

482920

210821

2339.25

1997

149498

142834

115791

544659

237065

2669.95

1998

237498

173126

109114

567910

233633

2712.34

1999

350633

155567

114787

662757

299491

2805.45

2000

400853

158813

106375

750095

347527

2902.09

2001

435524

254284

108724

904815

424417

3246.71

2002

538225

170267

101731

1039490

485954

3519.72

2003

474481

175933

169118

1153342

512911

3923.1

2004

508578

239367

253414

1444599

645081

4759.3

2005

641160

270646

289279

1616977

737823

5375.12

2006

976248

373833

339334

2118082

933113

6131.1

2007

1176332

420000

351752

3205928

1128403

7364.18

2008

1410167

430000

481900

4466252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2篇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足?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支出、赋税、国债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费用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财政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政府的财政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创始人庇古,根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国民收入总量愈大愈好,国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代,传统财政学让位于现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成为现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因为深刻地剖析了决定税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隐藏的政治背景,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持这一观点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持“剩余产品决定论”者不同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形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财政分配得以发展的因素,且所有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公共需要论”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观点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所采用,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调节、控制、反映、监督财政收支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财政问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很多创造性的论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诸财政理论包括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政来源于生产——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满足国家需要、均等分配收入、实现公共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产发展的直接联系。这在现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显然存在欠缺和不足。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支出也主要用于三次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是财政收支的本质所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国家权力只是方便履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问题作进一步阐明。?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观点,只承认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核算制度规定只对五大部门的活动成果计算产值,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活旅游和国家管理等部门,统统是非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活动,采用MPS国民核算制度,对它们规定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处理,这对比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深感物质生产观点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决心改革,确认上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落后状况,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对比材料。? 

第三产来占国民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 1970 1980 1985 1990 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  21.4 28.5 31.3 31.8 

美国 58.9 54.0 57.6 61.3 63.9 

日本 47.2 54.4 55.8 55.5 57.6 

英国 52.4 55.0 57.1 62.9 66.3 

摘自《世界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相应地,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制度SNA,拓宽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活动,统统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和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环节拓宽了,其他再生产环节——分配和使用,也必须相庆地变化。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国民使用,即生产量、分配量和使用量应保持相等。同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主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现在生产范围拓宽了,由物质生产扩大到包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分配和使用的范围也要相庆地扩大。过去对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生活旅游、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公共产品的部门,统统不作为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当然不能算使用。现在不同了,处了产值就要算使用,用于正常生产的臬中间消耗,用于人们消费积累的算最终使用。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需要享用公共产品(或称为公共服务)就要作为中间消耗,并应给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应该和生产耗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一样,作为C,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报酬,例如安全服务、城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等,都不好直接计费,很难直接支付。世界各国都采取税收的形式,向财政税务部门缴纳,再由财政给上述公共服务部门拨款,作为“再生产”之用。税收是剩余价值M的组成部分,因而原来剩余价值M中的相当部分,在此已经不是什么剩余了,而是企业享用公共服务的一种报酬和费用。对公共服务支出这种形式上为M而裨上为C的支出,我们称之为Mc,数量很大,但内容复杂,除了为生产服务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服务,难以计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只好冒扩大国民收入总量的失误,作“政府消费”或“社会消费”外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在美国有国民收入之父之称的S·库兹涅茨早期的计算,在许多国家其扩大数占GDP的8.1%,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①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和比例。? 

财政收支一般都讲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种分配,而Mc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支出,是一种偿付,是成本开支中的C,从性质上它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因而国家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等所讲的内容,与此不相符合,也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对公共产品部门计算产值以后,改变了原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从而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并且显著地表露出了原有诸财政理论观点存在着偏颇和不足。? 

国民经济包括无以计数的部门和单位,彼此实行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而有秩序序地进行。只有实行大分工、大协作,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取得盈利,建筑在其他众多企业大分工、大协作的基础上。否则,离开社会的分工协作,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包括安全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生产马上就要停顿,处于瘫痪之中。企业享用各种公共服务,就要给以报酬,不给报酬,公共服务部门就无法存在下去。为了保证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一如前说,企业采取“纳税”的形式加以支付,形成纳税双方的收支往来的经济联系,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经济往来剖析,可以使纳税、收税者双方取得下面的共识:? 

 (一)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和单位,都享用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凝结了公共服务的劳动,需要给以相应的服务报酬,作为成本开支中的C,公共服务不便直接计量和支付,一般采用税收的形式,使得M之中存在M。? 

 (二)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关部门劳动投入的成果,必须得到报酬或补偿,否则公共服务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三)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使各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了上述三点共识,对于收税和纳税者双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对于纳税者,各企业了解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生产,是因为享用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产品和盈利中,凝结了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该给以相应的补偿。得之于众,还之于众,从而会大大减少纳税者的心理矛盾和阻力,心诚意服地纳税。? 

对于收税者,有了上面的认识,确认收税主要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报酬,不是对企业外加的额外负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纳税者收税,并且和各种逃税潜心税的行为作斗争。(当然,税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再分配的份额)。收税是对过去,用税即拨款是对未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教育、办科学、搞好国家管理,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为一二三产来的发展,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硬软环境和条件。? 

既如此,财政的收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联系,财政理论研究就应该反映这个实际,并进一步促进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国家分配论、福利经济论和公共需求论等等,都无法说明财政收支的上述主体内容,只反映财政收支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形成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作为理论建设来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改革开放、基于扩大生产范围,大力发展第三产来产生的,一句话,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始终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无以计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劳务;另方面,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指创造剩余价值,同等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讲财政学以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基础理论,就是讲财政理论研究不能就财政论财政,或者是仅仅考察社会福利、公共需求、国家凭权力分配国民收入等等,而是要把财政收支立足于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在生产的发展上。生产发展,财源扩大,使财政与经济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当然,财政还有基他职能,如公共积累、社会福利等等,但均应以生产为中心,使财政收支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赋予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资源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源乃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财务,通过各类市场,可以雇请劳力、购买生产资料,以及租购各种自然资源,以弥补其他资源的配套和不足。财政部门职司财务分配,对国家资源的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门决不是单纯的管收管支,平衡预算,崦是要立足于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以优化资源分配,协调经济关系为己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劳动更好地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财政部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在如下几方面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对经济增长和产来结构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税率提高,税额啬,企业收入会相应地减少。财政集中的财力除了作为公共服务的报酬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短线产品或关键产业,对比留给企业安排和支用,结果自然不同,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起调节作用。因此,如何确定税种和税率,以什么方法计证,要不要采用累进制或采用什么标准的累进制计征,其中大有学问。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很大而且更为重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各方,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瞻顾发展前景,加以研究和确定。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过去大大地降低了,国家可以运用的财力,特别是用以解决重点项目、克服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这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来综合加以研究和确定。? 

 (二)发挥对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结构的优化作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治安、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部门必须有一个合理合适的规模结构,而且会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稳定,安全无保证,一切生产再生产都夫法顺利进行。现代高科技,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实行科教兴国,但都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财政拨款,大增小增或者减少,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服务部门保持合适的比例,这要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有着充分的了解,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而使财政拨款建立在促使各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硬软环境的基础上。? 

 (三)发挥对生产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此产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经济学中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课题。发展生产必须讲究效率,满足需要要求注意公平,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在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比例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求财政部门发挥其必要的协调作用。企业财务属于企业范围,但众多财务制度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入分配。财政部门集中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也用于社会福利,应该统盘安排,发挥其协调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长期存在亏损,需要财政补贴或抵消财政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事关职工的基本保障、起码的生活条件,又非开支不可。不正常的情况不容许长期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对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协调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改革加以彻底的解决。?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3篇

毫无疑问,财政支出的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活动从大的方面讲有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这两个活动都能够影响到经济的运行。但是由于支出的过程本身也是财政发挥职能的过程,只有通过财政支出才能真正的弥补市场失灵的状况,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显的更为重要,而这也正是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不仅如此,从实践的角度讲,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从支出的角度抓起,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这样对财政支出效率的管理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大致浏览一下我国目前在财政支出上的研究能够发现这样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很多的研究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财政支出管理的现状分析当中,在这些分析当中大多也只是说我国财政支出和财政支出管理本身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财政总量不足和支出浪费的现象;现行财政分配格局和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比较薄弱,预算约束软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第二个方向是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的一些影响,如财政能够拉动内需等,尤其在积极财政政策时期这样的研究更是非常的多;第三个方向就是现在研究比较热的,也就是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而且主要集中在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体系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体系;第四个方向就是集中讨论财政支出效率的,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把财政支出效率定义为政府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财政资源的有效性。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存在的问题就是文章的质量普遍不高,而且内容上大致相同。而国外这方面的文献很少,大量的国外文献是介绍各国的财政支出管理经验,是一种制度的描述,但是因为是针对各国的研究,所以不是很系统。对于我们实际操作可能很有借鉴意义,对于理论上的分析可能意义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我们对目前的研究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定义不是很清楚,也没有进行很好地划分;二是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没有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分别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精确性比较低;三是对绩效没有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率的内涵

对于财政支出效率,笔者认为应该从财政职能的角度进行理解。因为根据Musgrave的论述,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三大职能。而财政安排支出主要是为了实现财政的这样三大职能,因此财政支出是否有效率就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正因为如此,对财政效率的定义就必须从这样的三个维度进行。同时,财政的三大职能中的资源配置职能属于微观的层次,而收入分配则属于宏观的层面,所以我们又可以把财政支出的效率分成微观层次的财政支出效率和宏观层次的财政支出效率。概括起来,我们把财政支出效率定义为财政支出在用于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过程中所实现的财政职能的程度,它分为微观财政支出效率和宏观财政支出效率。这个定义,一方面将财政支出和财政职能联系起来,使得我们评价财政支出效率有了一个可靠的依据和标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对财政支出的效率进行测算。

微观财政支出效率就是财政支出在市场失灵领域发生之后,对资源配置改善状况。在经济学当中,资源配置是否有效是有明确的判断标准的:也就是帕累托效率准则。帕累托效率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在给定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在其他人不变坏的情况下变得更好。如果不是帕累托最优的,那么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虽然有这样的一个标准,但是这个标准还是过于抽象,实际操作性不强。和其对应的一个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就是社会的边际收益=社会的边际成本=私人的边际收益=私人的边际成本。下面举个例子,我们拿财政支出当中转移性支出的财政补贴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财政补贴的方式有两种:明补和暗补,而这两种补贴方式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补贴数额相同的情况下,明补的效果更好些(用经济学的语言,明补之后消费者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之上),同样是财政补贴,如果能够把暗补的方式变成明补,那么财政支出的效率就会提高。

宏观财政支出的效率就是当财政支出发生之后,收入分配的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经济是否在稳步的增长,经济的波动是不是减少了。这方面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理论上的,即在标准的帕累托最优经济模型中加入财政支出的因素,看一看模型的结果是否偏离了原先的均衡状况,如果是偏离了,那么就说宏观财政支出是没有效率的,反之则是有效率的,这种方法过于严格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差;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计量的方法,利用数据将财政支出和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和波动的相关指标联系起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预期的,如果是,则可以说宏观财政支出也是有效率的。

二、财政效率的测量

以宏观财政支出为例子来说明财政效率测量的方法。

例如,我们想要了解相关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在数据能够得到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运行如下回归来考虑这个问题:

其中Ginit是第t期的基尼系数,用来衡量第t期的收入分配状况,rext是第t期的相关财政支出情况,X表示其他的控制变量,?酌′表示其他控制变量的系数,?着t是随机误差项,假定它是一个白噪声。我们关注的主要是系数?茁′的符号和显著性,因为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衡,所以如果?茁′的符号是负的而且是显著的,那么我们说财政支出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情况,也就是说财政支出从这个角度讲是有效率的。当然,也可能以前期的财政支出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此为了考虑这个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可以把财政支出滞后期的量加进去,变成如下更为一般的回归:

同理,如果我们想研究相关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构造一个类似的式子进行分析,形式和上面的差不多:

上面的式子中lnGDPt是将GDP的水平值作为因变量,体现的是财政支出对GDP存量变化的影响。如果想看看财政支出对GDP增量的影响,可以把式子左边的因变量换成GDP增量就可以。如果要研究相关的财政支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样也可使用上面的回归方程式,只不过把因变量量换成相关的衡量波动指标即可。因此,上面的回归方程式是一个很一般的框架,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财政支出前系数?茁′的符号和显著程度。

上面的测量方法可以从两个方向扩展:一个方向是分析财政支出和宏观经济变量互为因果的机制,衡量财政支出方面的一个冲击能够对宏观经济变量有怎么样的影响,这个方面的扩展可以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解决;另一个扩展方向是研究财政支出前后,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有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地区之间有怎样的不同,这就要用到面板数据分析。

三、结论和措施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4篇

当前对我国财政最有影响的两种理论是“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分析两种理论所蕴涵的国家职能观,以及它们从各自的国家职能观出发,论述的财政职能和财政支出范围,进而结合中国实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财政的职能和支出范围作出理论选择,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认为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例如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财政则是国家为达到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手段。这种国家观反映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一切社会事务,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

公共财政理论把政府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值的第三产来的一部分。这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政府活动产生的是公共产品,非政府通过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论者认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公共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质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弱点切入,将政府的功能经济化,更具体的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联系起来。但并不表明公共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公共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契约产生,从而否定了国家在执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在国家职能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实际上是主张由政府补私人之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把所有社会活动都列入国家监控之中,需要国家去维护、加强、巩固、发展,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组织,在国家范围内,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反之,公共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协调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私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两种不同国家职能观存在的

主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足之处。实际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又不完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或者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质,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不赞成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因为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认为:“在财产权没有建立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政府。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保护富者不受贫者侵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但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也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所在。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清楚公共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如何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凡是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愿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凡是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我们也不赞成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实际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复杂事物。首先应该看到,经过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的最高地域组织。所谓爱国,也就是以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集团意识。这种意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解释的。其次,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社会制度看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却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最终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继承的都是公共事务的处理。不能认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公共事务,而只有阶级事务。第三,还应该认真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方式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处于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就是积极的,就不能单纯的把它看成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事情。?

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职能作宽泛的理解,是和公有经济的广泛存在有密切联系的。在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时期,个人经济能力只限于生活消费,一切社会事业都由国家和集体负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结构已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国家职能观应该有所修正。

公共财政理论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似乎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国家只应做私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这种理解有二个优点,一是突出个人自主性,在职能界定上,先个人后国家,有利于社会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突出经济效率,在职能界定上,以效率为标准,凡私人去做有效率的由私人做,凡私人做没有效率的由国家做,有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理解最大缺陷在于维护个人财富拥有不平等,有利于富有者更富有,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

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看,虽然它们都奉行公共财政理论,但财政在实施国家职能方面,态度却并非是消极的。一旦社会政治经济形式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是决不会放任不管的。?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实行何种社会制度,从整体上讲,国家职能总是统摄一切社会事务的。但在具体时期,国家职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国爱财务的可能来确定。??

二、财政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理论?

国家分配论者认为,财政有四种职能: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论述并未显示财政职能范围。能够显示财政职能范围的提法可从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定义的阐述中看到。如此上引用的许毅等编著的《财政学》,把社会主义财政表述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为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以最少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的有计划分配和再分配”。从这个表述和国家分配论其他论著中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出发,对财政职能作出宽泛和积极的解释,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反对“狭隘的财政职能观”,在财政职能实现方面主张望积极主动的姿态。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职能有三种,这就是: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受它的国家职能观的制约,自然是局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这种看法正好与国家分配论针锋相对。我国一些论者,把公共财政理论看做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财政类型,而国家分配论则是从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财政类型。?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财政职能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到底有哪些职能以及财政职能范围到底有多大。?

(二)财政职能有哪些?

从不同侧面去考察,社会事物的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财政职能也是如此。从总体上看,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功能是以资金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资金活动是国家职能实现在经济上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国家职能就是财政职能。这种说法说明了,突出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本质对于财政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过于原则,不能完全满足理论探求和实践的要求。?

从财政满足国家需要的方法出发,财政自然是具有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的职能。进一步分析,筹集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税收、收费、国债等等;供应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无偿拨付、有偿借贷等等。但这种概括包含不了调控和管理。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它本身是一种目标。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方法,它也不是和财政收支处于同一层次的方法,而是依赖于财政收支而存在的次生性方法。监督管理如果是指财政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如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那它只是内在于财政收支的一种方法,是蕴含于财政收支之内的,不能成为财政的一种独立职能。如果监督管理是指财政收支之外的监督管理,如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实施的管理,西方某些国家财政部门对证券市场实施的管理,则这种财政管理外在于财政收支,是由政府主观决定的,不含有财政活动的规律性,也不能说是财政的一种职能,只能说是财政部门的一种职能。?

从财政对社会经济发挥的实际作用出发划分财政职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方面,国家分配论的分配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相似的,国家分配论的调控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相似的。但从理论渊源看,两者有原则差别。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因此分配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分;而公共财政理论则认同所有的劳动(包括政府部门)都产生价值,资源配置在产来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同属资源配置。?

我们认为,各种学派并存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在主要问题上应该各自保有自己的特色,但财政职能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财政功能的抽象概括,各方是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对财政职能的概括,应贯彻完整(能把同一层次的功能都包括进去)、明确(表述明白确切不致引起误解)、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财政职能应采纳公共财政的三职能说,表述为:(1)优化资源配置。(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三项职能能够完整的表述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能够起的实际作用,它们相互独立并明确表述了各自的独立功能,有利于人们把握它、运用它。?

当然,当财政职能是指财政部门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政府赋予财政部门的实际职权,加上其他职能。?

(三)财政职能的范围?

财政职能的具体范围,与经济体制有直接联系。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需要压缩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积极运用收入调节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理论界是有共识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财政该不该对竞争性领域进行投资。国家分配论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主体的国有企业,财政也应该投资,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理论的拥护者则完全排除国家对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国家在竞争性领域该不该投资问题,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践证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总体上是有效率的,当然没有理由不投资。但近年来实践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很差,亏损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因此,多数国有企业只能实行改制,以产权重组换取企业再生。至于今后国有资本是否全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则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由实践作决定。在实践证明竞争性领域适于国家投资以前,财政应该谨慎从事,尽量不在竞争性领域作新的投资,而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

三、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理论?

对于财政支出,我国财政学各流派过去多从财政支出的性质、原则、构成以及数量界限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财政支出范围。其所以如此,看来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直接相关。因为在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条件下,政府支出是公共支出,企业、事业支出也是公共支出,划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意义显然不大。改革开放以后,一般学者都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家包揽一切的局面,但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或者是借用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框架,但未能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作出分析。与西方公共财政论不同的是,我国还有不少学者在国有企业投资方面,仍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出发,持积极态度。

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范围有明确的理论界定。即把全部社会产品按消费受益范围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为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提供。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斥性;或者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为混合产品,应根据不同情况衡量效率与公平决定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提供。公共财政理论为财政支出范围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框架,留下来的需要具体讨论的是混合产品的提供问题。

根据以上综述,我们可就财政支出范围理论选择有关问题,作如下讨论。?

(二)财政经营性投资范围问题?

这个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中,是以政府该不该用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形式提出来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其中国有经济应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和"非竞争性、非排斥性产品"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矛盾所在。本文在讨论财政职能问题时已经涉及这个问题,现在进一步予以讨论。

1.经济领域所谓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铁路、公路、民航、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经营,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完全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安排,有可能会伤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并不是把人忧天。?

2.以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是否可行,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有效率的,谁都阻挡不了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发展;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经营是缺乏效率的,现有国有企业就只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3.当前国有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住,表明国有企业固有的生产关系和表现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两相结合的形式。其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特别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现代大型企业都存在委托--关系,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不但层次多于私有企业,而且最终所有者本身--政府也是人,使国有资产利益更易于受到损害。只有严密而又严格执行的法制,才能使国有资产利益受到良好的保护。再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道德的维护。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动力,社会运转具有浓烈的利益导向。国有经济必须以谋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动力,这就要相应的社会道德去维护。?

总之,从理论上讲,适宜于国有企业经营的条件是可以营造出来的,但这样的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混合产品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混合产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的情况下,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主要考虑该项产品或服务收费管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需求弹性,难度越大,弹性越大就越适合于采用公共提供方式,相反,则应采用市场提供方式。另一类是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这类产品由市场提供还是由公共提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如果产品的内部效益很小,外部效益较大,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很大,公共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相对较小。反之,效率损失也会相反。?

混合产品的生产如根据效率优先原则,公共财政理论的论述是正确的。但效率优先并不等于事情的全部,还必须顾及公平。而在实际工作中,混合产品是否由公共提供问题,往往又决定于国力,国力强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广、质量高;国力弱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狭、质量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理对混合产品的提供,应多顾及公平的原则,公共提供的范围应当广一些。但我国又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如广泛以公共生产手段生产混合产品,兔费或低费供应,在财力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其次,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提供,全民企事业提供和集体企事业提供,不存在私人提供的问题。因此,对混合产品的供应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一定原则分别处理为要。这些原则应该是:?

l.在由谁生产供应问题上,应根据效率优先原则作出选择。凡由私人供应可以提高效率的,应逐步改由私人提供服务,政府根据法令对私人服务范围和价格进行审批调控。?

2.在国家提供服务补贴问题上,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原则,分产品、分对象、分时期、分地区提供不同的补贴。应该根据产品的性质、产品消费的对象,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力状态,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数额提供服务补贴,或者不给予补贴。?

(四)公共财政论关于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的借鉴价值?

财政支配论文范文第15篇

当前对我国财政最有影响的两种理论是“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分析两种理论所蕴涵的国家职能观,以及它们从各自的国家职能观出发,论述的财政职能和财政支出范围,进而结合中国实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财政的职能和支出范围作出理论选择,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

一、国家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职能观

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本质切入财政是论研究。论者对财政本质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都认为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国家的阶级特性,和国家通过财政分配实现对经济社会的主导作用。例如许毅、陈宝森编《财政学》,把财政的共性表述为:“财政是特定阶级统治的国家为了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从这种理论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分配论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由斗争中胜利的一方掌握统治权的,因此,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的生产方式,而财政则是国家为达到此目的运用的一种分配手段。这种国家观反映到国家职能方面,则是国家应统摄一切社会事务,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这种国家职能观我们可称之为宽派。

公共财政理论把政府的服务看作是创造价值的第三产来的一部分。这样,政府的财政收支就融入了经济,成为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政府活动产生的是公共产品,非政府通过交换而融合。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需要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公共财政论者认为,这是由市场失效造成的。

公共财政论者避开了国家性质的认定,直接从市场经济的弱点切入,将政府的功能经济化,更具体的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联系起来。但并不表明公共财政论没有国家观。公共财政论的国家观是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由社会契约产生,从而否定了国家在执行社会职能过程中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在国家职能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实际上是主张由政府补私人之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狭派。

(二)两种国家职能观的评估

国家分配论把国家完全等同于阶级统治,从而引导出国家职能是“维护、加强其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其特定生产方式”。把所有社会活动都列入国家监控之中,需要国家去维护、加强、巩固、发展,使国家成了无所不在的组织,在国家范围内,什么事情都应该由国家去干预。反之,公共财政理论把国家看作是人群协调产生的产物,它的职能在于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私人能够办到的事情,国家就不应该干涉。两种不同国家职能观存在的

主要差异是:(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1.国家是否具有阶级统治性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以上两种国家职能观都存在不足之处。实际上,国家既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又不完全是一种阶级统治。把阶级统治绝对化,或者完全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统治性质,都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

我们不赞成抹煞国家所具有的阶级性质,因为这是违反历史和现实的。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也不隐讳国家的阶级属性,亚当·斯密就认为:“在财产权没有建立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政府。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财产,保护富者不受贫者侵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受控于资产阶级也是现实的存在,它们不但在自己国家的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也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产阶级的权益,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看不清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所作所为的目的所在。正是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出发,我们可以看清楚公共财政理论的国家职能观如何的切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凡是有利可图的,也是私人愿意去做的,就应该让私人去做;凡是无利可图的,也是私人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应该由国家去做。

我们也不赞成把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绝对化。实际上国家是具有多重性质的复杂事物。首先应该看到,经过历史锻铸的国家是一种具有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的最高地域组织。所谓爱国,也就是以共同文化和共同利害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集团意识。这种意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阶级统治来解释的。其次,作为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社会制度看待,国家职能虽然打上阶级烙印,但它却是由氏族制度演变而来,最终又将转化为无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继承的都是公共事务的处理。不能认为,有了阶级就没有了公共事务,而只有阶级事务。第三,还应该认真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极其明确的指出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密切联系,他认为,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展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因此,对国家在维护现存生产方式方面的作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处于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状态,国家的维护作用就是积极的,就不能单纯的把它看成阶级统治,看做只对剥削阶级有利的事情。

2.国家的职能应该宽还是应该狭。

国家分配论对国家职能作宽泛的理解,是和公有经济的广泛存在有密切联系的。在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时期,个人经济能力只限于生活消费,一切社会事业都由国家和集体负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结构已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国家职能观应该有所修正。

公共财政理论对国家职能的理解似乎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国家只应做私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这种理解有二个优点,一是突出个人自主性,在职能界定上,先个人后国家,有利于社会个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突出经济效率,在职能界定上,以效率为标准,凡私人去做有效率的由私人做,凡私人做没有效率的由国家做,有利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理解最大缺陷在于维护个人财富拥有不平等,有利于富有者更富有,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践看,虽然它们都奉行公共财政理论,但财政在实施国家职能方面,态度却并非是消极的。一旦社会政治经济形式需要国家干预时,国家是决不会放任不管的。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实行何种社会制度,从整体上讲,国家职能总是统摄一切社会事务的。但在具体时期,国家职能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国爱财务的可能来确定。

二、财政职能观的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财政职能理论

国家分配论者认为,财政有四种职能: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这种职能论述并未显示财政职能范围。能够显示财政职能范围的提法可从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定义的阐述中看到。如此上引用的许毅等编着的《财政学》,把社会主义财政表述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加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为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以最少

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的有计划分配和再分配”。从这个表述和国家分配论其他论着中可以看出,国家分配论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出发,对财政职能作出宽泛和积极的解释,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反对“狭隘的财政职能观”,在财政职能实现方面主张望积极主动的姿态。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财政职能有三种,这就是: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在财政职能范围方面,公共财政理论受它的国家职能观的制约,自然是局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这种看法正好与国家分配论针锋相对。我国一些论者,把公共财政理论看做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种财政类型,而国家分配论则是从计划经济为体制基础的财政类型。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在财政职能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财政到底有哪些职能以及财政职能范围到底有多大。

(二)财政职能有哪些

从不同侧面去考察,社会事物的功能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财政职能也是如此。从总体上看,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功能是以资金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资金活动是国家职能实现在经济上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国家职能就是财政职能。这种说法说明了,突出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本质对于财政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过于原则,不能完全满足理论探求和实践的要求。

从财政满足国家需要的方法出发,财政自然是具有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的职能。进一步分析,筹集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税收、收费、国债等等;供应资金的职能还可以划分为无偿拨付、有偿借贷等等。但这种概括包含不了调控和管理。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它本身是一种目标。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方法,它也不是和财政收支处于同一层次的方法,而是依赖于财政收支而存在的次生性方法。监督管理如果是指财政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如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那它只是内在于财政收支的一种方法,是蕴含于财政收支之内的,不能成为财政的一种独立职能。如果监督管理是指财政收支之外的监督管理,如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实施的管理,西方某些国家财政部门对证券市场实施的管!理,则这种财政管理外在于财政收支,是由政府主观决定的,不含有财政活动的规律性,也不能说是财政的一种职能,只能说是财政部门的一种职能。

从财政对社会经济发挥的实际作用出发划分财政职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方面,国家分配论的分配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资源配置职能是相似的,国家分配论的调控职能与公共财政理论的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是相似的。但从理论渊源看,两者有原则差别。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部门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因此分配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分;而公共财政理论则认同所有的劳动(包括政府部门)都产生价值,资源配置在产来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同属资源配置。

我们认为,各种学派并存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在主要问题上应该各自保有自己的特色,但财政职能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财政功能的抽象概括,各方是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对财政职能的概括,应贯彻完整(能把同一层次的功能都包括进去)、明确(表述明白确切不致引起误解)、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原则。从这些原则出发,财政职能应采纳公共财政的三职能说,表述为:(1)优化资源配置。(2)调节收入分配。(3)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三项职能能够完整的表述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经济能够起的实际作用,它们相互独立并明确表述了各自的独立功能,有利于人们把握它、运用它。

当然,当财政职能是指财政部门职能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政府赋予财政部门的实际职权,加上其他职能。

  (三)财政职能的范围

财政职能的具体范围,与经济体制有直接联系。现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对于需要压缩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积极运用收入调节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理论界是有共识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财政该不该对竞争性领域进行投资。国家分配论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主体的国有企业,财政也应该投资,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理论的拥护者则完全排除国家对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国家在竞争性领域该不该投资问题,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践证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经营总体上是有效率的,当然没有理由不投资。但近年来实践说明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很差,亏损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因此,多数国有企业只能实行改制,以产权重组换取企业再生。至于今后国有资本是否全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则是一个实践问题,应由实践作决定。在实践证明竞争性领域适于国家投资以前,财政应该谨慎从事,尽量不在竞争性领域作新的投资,而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

三、财政支出范围的理论选择

(一)两种不同的理论

对于财政支出,我国财政学各流派过去多从财政支出的性质、原则、构成以及数量界限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财政支出范围。其所以如此,看来是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直接相关。因为在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条件下,政府支出是公共支出,企业、事业支出也是公共支出,划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意义显然不大。改革开放以后,一般学者都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家包揽一切的局面,但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或者是借用了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框架,但未能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作出分析。与西方公共财政论不同的是,我国还有不少学者在国有企业投资方面,仍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出发,持积极态度。

公共财政理论对财政支出范围有明确的理论界定。即把全部社会产品按消费受益范围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为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提供。凡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斥性;或者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为混合产品,应根据不同情况衡量效率与公平决定由政府提供还是由私人提供。公共财政理论为财政支出范围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框架,留下来的需要具体讨论的是混合产品的提供问题。

根据以上综述,我们可就财政支出范围理论选择有关问题,作如下讨论。

(二)财政经营性投资范围问题

这个问题在公共财政理论中,是以政府该不该用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形式提出来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其中国有经济应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和”非竞争性、非排斥性产品“并不能完全吻合,这是矛盾所在。本文在讨论财政职能问题时已经涉及这个问题,现在进一步予以讨论。

1.经济领域所谓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铁路、公路 、民航、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经营,虽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完全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安排,有可能会伤及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并不是把人忧天。

2.以公共生产方式提供竞争性产品是否可行,完全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有效率的,谁都阻挡不了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发展;如果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经营是缺乏效率的,现有国有企业就只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3.当前国有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住,表明国有企业固有的生产关系和表现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两相结合的形式。其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社会环境,特别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现代大型企业都存在委托——关系,国有企业的委托关系不但层次多于私有企业,而且最终所有者本身——政府也是人,使国有资产利益更易于受到损害。只有严密而又严格执行的法制,才能使国有资产利益受到良好的保护。再次,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道德的维护。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动力,社会运转具有浓烈的利益导向。国有经济必须以谋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动力,这就要相应的社会道德去维护。

总之,从理论上讲,适宜于国有企业经营的条件是可以营造出来的,但这样的条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混合产品问题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混合产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又具有排斥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在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的情况下,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主要考虑该项产品或服务收费管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需求弹性,难度越大,弹性越大就越适合于采用公共提供方式,相反,则应采用市场提供方式。另一类是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这类产品由市场提供还是由公共提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外部效益的大小,如果产品的内部效益很小,外部效益较大,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就会很大,公共提供的效率损失就>:请记住我站域名/

混合产品的生产如根据效率优先原则,公共财政理论的论述是正确的。但效率优先并不等于事情的全部,还必须顾及公平。而在实际工作中,混合产品是否由公共提供问题,往往又决定于国力,国力强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广、质量高;国力弱的由公共提供的范围狭、质量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理对混合产品的提供,应多顾及公平的原则,公共提供的范围应当广一些。但我国又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处于不发达状态,如广泛以公共生产手段生产混合产品,兔费或低费供应,在财力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其次,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提供,全民企事业提供和集体企事业提供,不存在私人提供的问题。因此,对混合产品的供应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一定原则分别处理为要。这些原则应该是:

l.在由谁生产供应问题上,应根据效率优先原则作出选择。凡由私人供应可以提高效率的,应逐步改由私人提供服务,政府根据法令对私人服务范围和价格进行审批调控。

2.在国家提供服务补贴问题上,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原则,分产品、分对象、分时期、分地区提供不同的补贴。应该根据产品的性质、产品消费的对象,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力状态,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数额提供服务补贴,或者不给予补贴。

(四)公共财政论关于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