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篇

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性格、脾气都还不稳定,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渴望的去学习,从而才会专心致志的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实验的设计入手,在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科学实验设计的知识性、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对于学生的兴趣来讲是极为有吸引力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促成了情感目标的实现,增加了学生对科学和自然的探索和喜爱。然而,这种高效的设计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实验教学的教师还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素质水平和科学实验文化水平,从而运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设计出更有意义的科学实验。

2正确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地探索,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也不能轻视教师的引导、支持作用。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基本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而学生是学习者,基本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思索、探究,发现新规律。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支持和学生的思索探究的关系。教师要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不断获取实验成就,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实验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都是有毒有害的,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机械的进行演示,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如果教师在进行演示前,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或设想实验的结果等,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并且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去加以探索,更加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意识。

4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实验氛围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 实验地位 实验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01-01

1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地位

1.1 初中实验地位普遍较低的原因分析

实验拥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及生动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期间起到了独特的影响力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能够促进初中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实验器材得到了多方面的改进,学校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教学也变得更加娴熟,根据大量调查资料得知大多数初中教学的实验条件都符合国家对学校设施要求的指标,但是对设备的使用频率却不是很高,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初中实验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初中实验不受到重视甚至是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教材已经将学生实验和老师教学实验划分为两个层次,相比于传统教学还是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老师不在像以往一样拿出大量时间去进行实验教学,而是变成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时间,新课改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内容不相符的现象,流程也愈加繁琐等等一系列改动,所以让众多老师不知该如何随之进行相应改变。第二,初中教学注重实验教学模式,即探究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流程,但是不根据教材内容的探究不利于让初中生更理解实验的内容所在,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困难程度。第三,虽然目前初中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实验条件得到了改进,但是所配发的实验设备以及处理材料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损坏程度也不断加强,再加上学校相关专业人士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的排除与修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度,从而导致实验教学逐渐被忽视的现象。

1.2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地位的提升方法

初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教材的改革也志在必行,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流程以及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提升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彻底将教育部提出的要准备书面的思想总结贯彻实验的整个流程之中,还要有序地执行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作为基础,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重要环节。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实验在教育中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增加创造性实验的机会,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对实验教学的改进效率,尤其针对广大的初中生,实验教学一直是教育机构重点投入的项目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机构每年向初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充实验器材,改良教学环境等等。所以只有增加创造性试验的机会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其次,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要制定好计划以及实施准则,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到最大的效益,这就给初中生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来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应细读实验指南,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再合理安排操作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逐渐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要想成功完成以上流程,还需要教师的细致教导以及严格的要求,教育机构以及学校应积极配合学生,这样在多方面的督促下,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验教学地位才不能被弱化或是忽略。

2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现状

2.1 初中实验教学的现状

第一,随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数量相应减少来达到增加学生教室的目的,从而导致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场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学校经费有限,又不能第一时间完善实验设备,增添实验器材,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便有所削减,初中生的科学素质也受到不小的影响。第二,学校教师虽然能达到充分应用实验教学器材的基本功能,促进加深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初中生对实验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验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但是目前还是存在实验老师偏重于应试教育的现状,因为教师受到升学压力大的影响,大型考试对实验内容的考核大多是笔试项目,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途中往往只演示教材上的必考实验,而扩展实验或是创新实验便不受到重视,导致实验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上课效率也得不到提高。第三,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提高课堂内容的生动性也有不小的作用,因为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观察思考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使得课堂上更具有凝聚力,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却往往受到忽视。大多是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便不能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比如说,使用学生电源时无法分清正确的接线柱等等,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初中实验教学一定会用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2 初中实验考查的现状

通过加强学校实验教学质量以及提高了实验管理意识,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也大幅度得到提高,然而众所周知,在实验考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却直接影响了实验考查的积极影响力和获取的成绩。首先,大多数教师未考虑到实验考查给初中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所以课堂上往往缺少一些实际操作的现代教学方法。其次,实验考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目前的考查形式则是一种资格考核,即考查结果不被计入最终的考试成绩内容里,所以大多数初中生对考查并不重视,上课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安排的内容,在考查临近时才进行突击复习从而应付过关。所以改进实验考查的内容便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相信适当增添实验考查项目,灵活地处理考查的形式,最终的效果一定会有所突破。

3 结论

本篇论文从两大层次对初中实验进行论述,分别是初中实验在科学教学所处地位以及现状问题,只有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实验在教学中地位的目的。实验在初中教学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茁壮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明.对化学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学月刊(知识和理解),2008(10):63-64.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实物演示;多媒体演示;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76-01

基于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特征的充分关注,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初始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生动直观性,以及趣味性,帮助初中学生在最初开始接触并学习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时点。就建构起对参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充足而稳定的兴趣。物理学科作为典型的实验性自然科学学科,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实验性教学内容在教学呈现过程中的完整性,清晰性,以及透彻性,教师要在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向学生完整展示物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在帮助学生切实感知科学知识探究发现过程中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探究精神。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效改观了我国初中物流学科实验演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路径,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比较展开简要论述。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以及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1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具有生动、直观的基本特点,能够有效诱发初中学生参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初中参与物理学科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在日常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向学生直接呈现特定物理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对抽象化物理学科概念,以及物理科学规律的理解感知水平,而且部分操作步骤和实现条件简单的物理学科演示实验,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演示练习环节过程中的应用项目,并以此促进初中生基本动手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1.2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学生,本身处于十四岁和十五岁的特殊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状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混合发展阶段,同时在思维认知层次,存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混合并存的特征,因而教师在开展实际化的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直观经验作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点,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演示实验的引入数量,并不断提升演示实验的质量。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的差异比较

2.1 学习接受者角度的比较。照而言,实物演示比多媒体演示具备更加充分的直观性和真实性,能够给初中学生在开展物理学科基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展示更加客观真实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而且学生在完成演示实验过程的观察实践之后,往往会对观察过程中感知的现象,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建构及其深刻的内在认知印象,即使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未能成功取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往往也能在教师的理论启发以及原因分析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帮助学生清晰认知演示实验活动未能顺利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原因。并以此提升学生针对物理学科探究实验误差现象,以及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科实验演示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多媒体演示教学方式的大量运用,极易引起学生在长期的音视频内容的收看体验过程中,产生较为严重的视觉疲劳以及心理倦怠,因为在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教学呈现过程中,物理学科实验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的视觉观感,以及心理认知接受层次都是虚拟的,而且在虚拟化演示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无论是实验者的操作步骤,还是实验过程中取得的具体实验结果,都堪称完美,因而也就给初中学生开展实验误差分析,以及实验失败性原因分析,带来了严重的观念认知阻碍。

2.2 演示效果的角度比较。从演示活动实际取得的效果层次展开比较,在多媒体演示模式下,实际展现的实验现象往往更明显。而实物演示教学模式相对具备更加充足的直观性,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切实将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演示模式实现有效结合。在实物演示教学模式之下,由于本身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操作参与行为,因而难以避免地会遭遇实验现象不够清晰,以及实验误差表现程度较大等不良局面,与此同时,受初中班级教室空间环境特征因素的直接限制,在实物演示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有教室中的前排学生能够看清楚实验的演示现象,给班级中处于后排位置的学生造成了明显的阻碍,而在多媒体演示的条件下,势必能够有效改观上述不利局面,为所有学生实现对演示实验现象的直观感知构筑充足的支持条件。

3.结束语

针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比较问题,本文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以及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及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以及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两个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范亚颖,卢慕稚,李飞跃.北京市初中物理实验实施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33-38.

[2] 何林李,王艳伟.大学物理中"理论教学与演示实验结合"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69-70.

[3] 徐翠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32-133.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4篇

基于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特征的充分关注,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初始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内容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生动直观性,以及趣味性,帮助初中学生在最初开始接触并学习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的时点。就建构起对参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充足而稳定的兴趣。物理学科作为典型的实验性自然科学学科,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实验性教学内容在教学呈现过程中的完整性,清晰性,以及透彻性,教师要在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向学生完整展示物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在帮助学生切实感知科学知识探究发现过程中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要严谨细致的科学探究精神。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效改观了我国初中物流学科实验演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路径,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比较展开简要论述。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以及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1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的特点分析。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课具有生动、直观的基本特点,能够有效诱发初中学生参与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初中参与物理学科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在日常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向学生直接呈现特定物理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对抽象化物理学科概念,以及物理科学规律的理解感知水平,而且部分操作步骤和实现条件简单的物理学科演示实验,还可以作为学生课后演示练习环节过程中的应用项目,并以此促进初中生基本动手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1.2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学生,本身处于十四岁和十五岁的特殊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状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混合发展阶段,同时在思维认知层次,存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混合并存的特征,因而教师在开展实际化的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直观经验作为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点,要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演示实验的引入数量,并不断提升演示实验的质量。

2.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演示的差异比较

2.1 学习接受者角度的比较。照而言,实物演示比多媒体演示具备更加充分的直观性和真实性,能够给初中学生在开展物理学科基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展示更加客观真实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而且学生在完成演示实验过程的观察实践之后,往往会对观察过程中感知的现象,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建构及其深刻的内在认知印象,即使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中未能成功取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往往也能在教师的理论启发以及原因分析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帮助学生清晰认知演示实验活动未能顺利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原因。并以此提升学生针对物理学科探究实验误差现象,以及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科实验演示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多媒体演示教学方式的大量运用,极易引起学生在长期的音视频内容的收看体验过程中,产生较为严重的视觉疲劳以及心理倦怠,因为在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教学呈现过程中,物理学科实验探究活动在初中生的视觉观感,以及心理认知接受层次都是虚拟的,而且在虚拟化演示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无论是实验者的操作步骤,还是实验过程中取得的具体实验结果,都堪称完美,因而也就给初中学生开展实验误差分析,以及实验失败性原因分析,带来了严重的观念认知阻碍。

2.2 演示效果的角度比较。从演示活动实际取得的效果层次展开比较,在多媒体演示模式下,实际展现的实验现象往往更明显。而实物演示教学模式相对具备更加充足的直观性,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切实将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演示模式实现有效结合。在实物演示教学模式之下,由于本身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操作参与行为,因而难以避免地会遭遇实验现象不够清晰,以及实验误差表现程度较大等不良局面,与此同时,受初中班级教室空间环境特征因素的直接限制,在实物演示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有教室中的前排学生能够看清楚实验的演示现象,给班级中处于后排位置的学生造成了明显的阻碍,而在多媒体演示的条件下,势必能够有效改观上述不利局面,为所有学生实现对演示实验现象的直观感知构筑充足的支持条件。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课;问题;加强;有效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20-01

1.当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过度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初三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中考无疑是他们当前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所以更多的教师往往将科学教学判定为完成中考的一个指标。殊不知初三的科学教学是为以后的高中甚至是将来的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这些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堂上,一味地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造成了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的局面,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实验教学的作用,严重缺乏实验教学的意识。甚至有些学校安排了实验教学,教师却是草草而过,只为应付教学安排。还有些教师为了保护教学器材,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只是由自己演示一遍,再向学生讲解其原理。这样的实验教学,完全达不到其真正的效果,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不能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提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是"好玩"的,让学生自己玩玩就够了。因此,根本不认真备课,随意进行实验教学,导致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效率低下。

1.2 学生的松散。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肯定会对科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想去探索和发现,尤其是喜欢科学实验这样可以亲自动手的活动。很多学生都满心期待着做科学实验,而科学实验课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学生动手的机会也就比较少,所以学生就对这难得的实验课感到兴奋,不能自控,甚至于忘了做实验的目的。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根本不重视,认为实验课是"好玩"的地方,并没有严肃认真地对待科学实验课堂。这就导致科学实验课的课堂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教师管理起来也十分困难。一般情况下,科学实验是分小组进行,有时候教师在指导这个小组时,其他的小组就开始嬉戏玩耍,完全无视课堂秩序;而有时候教师在讲台上面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下面的学生却也是毫无秩序,随意操作。

1.3 实验安排不合理,趣味性不够。实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去发现未知的东西,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却过多地强调验证实验,而忽视了探究实验。教师更多的是向学生演示实验去验证一个原理的真实性,这样的实验缺乏趣味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验证实验是无需进行探索的,因为结果已经摆在眼前,学生只是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结果,或者有些教师直接自己动手实验去检验理论,学生根本不曾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探究的全过程。因此,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使学生发散思维,也毫无乐趣。

2.如何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1 做好实验教学准备。科学实验的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尽情地挥舞自己的双手,在观察中思考、在操作中验证、在思考中发现、在交流中进步,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经过新课改后,初中科学课的宗旨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掌握这门知识,对科学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探究性教学的过程。要想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一定要检测所有的仪器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科学液体,有些科学液体带有很强的腐蚀性,要保证学生操作的安全性。此外,教师还必须提前做一次实验,确定实验药品的浓度、用量、实验时间是否合适等等。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初三科学实验课堂上,学生会出现种种错误,真是可以用"千奇百怪"这个词来形容。即便是教师事先在课堂上已经"千叮咛,万嘱咐"了,却还是无法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有时候,我们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中,看到学生的答题非常标准,对于题目中各个实验的操作要点,也能够流利地回答上来。但是一到了实验课堂上,当学生真正地自己开始动手操作时,就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尽管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当在实验课前,详细地讲解操作要点,有时候还需要做些示范性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实验。

2.3 增添实验的趣味性。针对现阶段探究实验少,验证试验多的情况,我们应该调整实验教学的安排。尽量将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在实验教学课程的安排中,尽可能多地安排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经过教师的指导,自己进行探索和研究。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做实验,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用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有趣味性的科学实验能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科学里的许多概念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与此同时,要想证实这些理论,也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所谓"实践见真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科学实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多么重要。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实验与教学并重。

参考文献

[1] 冯爱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探析[J]. 考试周刊,2013,62:159.

[2] 吴丛亮.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问题探究[J]. 中学时代,2013,16:30.

[3] 陈志伟. 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2013,05:202.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活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基础学科,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兴趣,通过引导性的探究和必要的点拨,学生在实验中答疑,在讨论中合作,在探究中寻求答案。探究活动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初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强化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意识、探索精神和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化学中涉及了大量的探究活动,通过研究分析这些活动,有助于为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

一、初中化学教科书中探究活动设置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活动”为突破口。通过对人教版、沪教版、粤教版化学教材的对比统计,可以发现,不同版本对探究活动栏目设置有所不同。如人教版的“讨论”,在沪教版中称之为“交流和讨论”,在粤教版中称之为“讨论和交流”;虽然名字不同,但在所有教材的编写中,都十分重视对探究活动的设置。人教版上册设有探究活动42个,下册有43个,栏目设置主要有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四类;活动设计时注重简洁性和概括性,且富有课外小实验。沪教版上下册共有探究活动116个,且在每一章节中都设置有“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等内容;粤科版上下册共有探究活动88个,以“探究活动”、“讨论与交流”、“观察活动”、“实践活动”、“网上查”、“调查活动”等形式为主。

二、化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实验探究的体验,发现化学中的乐趣,新的化学人教版教科书中新增了八个基础性的实验,包括: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燃烧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氯化钠溶液的配制、酸碱的化学性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粗盐提纯。

1.探究

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中,以“探究”为栏目名称,要求学生将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过程中木条和二氧化锰的变化并做记录和分析,最后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结论。首先是进行试验,通过图、文介绍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使学生对于实验整体过程有一个大概认识;第二是分析与讨论,针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一个以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为基础、加入分析等环节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同时,特殊提示栏的加入,提醒学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的事项。例如在氧气制取实验中增加的“注意”栏,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二氧化锰在实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这是一个“观察―发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文字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享受探究活动的乐趣。

2.讨论

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中,虽然选择“讨论”为探究活动栏目名称,但仍是采取实验类型的探究方式。设置两个对比实验,一个是在热水上方的空气中放置红磷和白磷的对比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达到物体着火点;另一个是将白磷分别放置于空气中和水中的对比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需要氧气。实验最后,进行总结性的论述,强调燃烧的三个条件,并借助三角形的图示进行诠释说明,使学生意识中形成燃烧的概念。对比试验的探究活动设置深入,活动目的明确,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调查与研究

调查与研究类的探究活动,主要强调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图书等渠道获取课外信息的能力。在“温室效应”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收集与温室效应增强的影响、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等相关议题的资料,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制作成黑板报、宣传栏或写成小论文进行交流。调查研究类型的探究活动,对学生要求比较高,但也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强化学习能力、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科学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初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探究活动可以根据活动的要求和层次设置到教科书的各个章节之中。但是在具体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章节的特点和重难点水平分布。从对学生要求较低的探究活动开始,循序渐进,依次递增。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含义;作用;运用

G633.7

初中物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讲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法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物理研究和学习。由于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成为当下教师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仅针对物理实验教学法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教学法的含义

物理教学法就是对于一些物理现象所做出的具体实践研究,让学生们对与抽象概念和科学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地说,实验教学法就是在书本之外,通过自己动手或者教师演示,借助一定的机械和设备,在满足实践的条件下,进行对一些物理科学内容的检验和求证,最后得到结论的一种实验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基础内容,它为物理学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认证。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亲自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做到强化记忆和理解,把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认识、扩展视野,也能够锻炼初中生的思维逻辑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者首先就要明确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一)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就是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会产生疑问,甚至有些同学对一些知识完全没有形成概念。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厌烦,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那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实验教学法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

首先,实验教学法使课本中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得到具体、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一些理论概念得到了证实,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其次,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情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疑难问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践来得到解答,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教学法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在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能够充分进入到实验当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际上物理实验就是对物理科学进行的有目的的探索,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和思维方法将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学生们经过这种锻炼,更能够使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把知识传输给学生,犹如“纸上谈兵”,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吸收,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途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就要让学生体会并认识物理科学所蕴含的种种理趣和无限的神秘奥妙,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检验、体会。这种把课本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具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和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以实验为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思考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也要结合具体实际知识来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基础知识。因此,运用实践的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活动。

(一)让学生有物理知识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也一样,为了使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在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导入物理的学科概念和一些基本知识,有了基础物理知识作为实验的基础,学生们才能通过实验来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奥妙。例如,在初中的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对于电路的研究做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电路知识,在最基本的电路连接中,要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在闭合电路下的特征,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小灯泡在满足电流接通的条件下发亮。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活动是必要的。

(二)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实验研究

物理学的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进行物理的实验研究要能够证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习有关声音传播的物理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如何减弱附近的噪音?”,让学生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得到结论,最后培养学生具备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应用物理知识。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恣.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实践[J].现代教育,2011(2).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家庭实验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219-02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也是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也让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世界。物理学还蕴涵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人们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教育功能。物理学首先是一门实验科学[1],科学家从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中观察总结世界规律。物理学中动量守恒定律、质能守恒定律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三大守恒定律都是从实验实践之中总结得出,其适用范围远超最初想像。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从低速宏观领域到高速微观领域,都普遍成立。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大支柱分别是从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中诞生,这充分说明实验是物理学基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课堂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和世界观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科普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初中物理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对我国全民科普重任的完成不可或缺。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该文将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展开分析。

1 应用

初中物理课程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初中物理课程还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值得深入探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是传统的课堂实验,以老师讲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这个部分的实验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首要目的。“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正是有着仰望天空的好奇心,才有了蓬勃发展的科技。科学发展史也证实了这一点,好奇心在推动科学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有效帮助学生开展学习,高效掌握更多知识,而物理实验正是非常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各种经典实验设计在传统环境下都几臻完美,但现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3]。初中生相较以往视野不再局限狭窄,传统的实验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且在视觉、听觉等表F上显得不够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难以吸引学生。新的实验应该紧跟热点科技信息,加强科普教育,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从而显著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例如,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赵忠贤院士和屠呦呦女士。赵忠贤院士研究领域是高温超导体,以此为引,可以向学生介绍定义电阻的欧姆定律和磁铁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超导体的研究历史及其零电阻和抗磁性两大特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超导体应用前景展望。最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与磁铁性质验证。这样,结合现代化信息手段,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学习效果将有显著提升,同时进行了科普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初中物理实验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实验,这在以往教学中经常被忽视。实际上,物理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4],课堂实验教学时间有限,主要目的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让学生了解基本原理,而巩固实验原理与进一步探索和运用到生活实际都依靠家庭实验来完成。家庭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优势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学生开展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对课堂课本知识的理解。初中生处于成长阶段,有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快,好奇心强等优点,但也存在自主能动性差,总结归纳能力不足的缺陷。因此,对于家庭实验,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卢梭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合,从而使他们获取得有用的知识。”家庭实验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开展对生活中实际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物理本质,有意识地布置相关家庭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家庭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家庭实验受客观条件限制,容易在试验中遇到实验精度低、实验器材缺乏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已不复存在。当代电商平台异常发达,相关设备的购买极其简单。常见的简单仪器和器材在网店都有出售,学生只需小笔花费就能获得大量的实验器具进行试验。例如对于彩虹的形成,学生可以网购三棱镜在家进行观察,认识到原理后进一步通过水龙头喷出水雾制造彩虹。总而言之,在现在信息时代,家庭实验以往存在的大部分缺点已被克服,家庭实验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 结语

物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学启蒙阶段,需要格外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避免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公式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物理实验要有趣味性,实验现象需具备较强的视觉或听觉冲击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特别重视家庭实验,引导学生课外开展家庭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自然规律,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全民科普提供有效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英.物理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82-83.

[2] 徐琳.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32-35.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9篇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初中 科学实验课程 可行性 教学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科学知识框架的构建、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科学课程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与科学实验相关的仪器与设备,并组织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新形势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科学实验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综合能力更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认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讲解实验,重视对学生科学实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科学实验课程考试是笔试,所以学生只要能够写清楚实验即可,不需要严格进行动手实验。这种狭隘的教学思想,严重制约了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利于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的。另外,一些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激不起学生学习科学实验的兴趣,这也是制约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不利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必须走改革之路,以促进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以及科学实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新形势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创新教学的可行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科学在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提高了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加大了对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科学实验课程在进过不断地改革之后,已经逐渐向着更深层次发展。对比传统的科学实验课程,新形势下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在实验形式上,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变,更加注重科学的生活性与生活的科学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再利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新形势下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上,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分析实验误差,进而促进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发展。

总之,新形势下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目标上,都是按照新课程改革进行的,是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此可以说,在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新形势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新形势下,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新形势下,要想提高初中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科学实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对待,进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科学实验教材,积极主动创新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动手实验操作,进而在实验中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实验综合能力。

教师将科学实验与生活相联系,以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有计划地将这些现象引进到科学实验教学中,再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释实验现象,揭示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这样的生活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师精心设计新颖的探究实验作业,促进学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科学实验教学并应该单单限于课堂,还应该将实验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科学实验意识。教师可以根据科学实验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新颖的探究实验作业,这样的实验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可以有效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以其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操作性强等特点,对于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精神等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有效运用科学实验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指导科学实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为学生学习更高深科学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打下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彩娥.实践出真知---略谈《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05).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为了实现优质、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已经备受教师们的青睐。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及体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决定着体验式教学的成败。基于我国教育的现状,目前多数老师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和实施体验式教学,没有认清自身较色的转变。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历并结合相关的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在本文中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较色转变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实现有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转变 教师角色 语文课 体验式教学 对策

一、简析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意识与体验性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这不仅仅关系到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触摸式的感觉来学习语文知识,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熟悉的环境下和情境中不自觉的就了解了知识的内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做到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不死读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学习目标。

二、在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缺的教育教学课堂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部的实现,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学习目标等同起来,一般都是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教育,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言文和古诗的学习上,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的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点,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雪》时,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首诗,至于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却很匮乏,老师也很少开展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初中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语文课实施体验式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置课堂内容,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较低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有效实现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因为语文体验式教学是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科研能力十分的低。虽然部分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但所学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并且理论学习后没有认真的感悟,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语文教师能采用与本班语文课体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但是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实验基地,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和研究完全脱节。

(三)教学管理的负担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特征,使得语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初中教师不愿意开展体验式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教师其教学管理观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赞同体验式教学中要呈现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不想加重课堂管理的负担,其还是愿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教学观念也是没有成就的。

三、体验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已经迫不及待,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转变自身角色也是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语文课教师要想在体验式教学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学习不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挖教材,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一些课外内容,是的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担当着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要想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只有提升了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上述转变。

(二)参与校本教研,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文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语文的体验式教学,就要坚持以体验教学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三)转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语文课的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以新课改中体验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它主要是要求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参与知识感受的体验,然后利用同化理论和图式理论,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教育目标。如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开展体验式的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那面对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然后学生可以开展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评析,并引出本课学习。接下来,教师说我们再来欣赏《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主人公的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充满友情,珍惜友情。但另一面,在大人的价值观上,很多成年人却是见利忘义,重财轻义,虽然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培养情谊,不懂得他们最渴望最珍惜是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然后再通过讨论,得出如何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学生成为了课堂主角。

参考文献: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2篇

现阶段,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对实验设备的保护,充分发挥出科学实验教育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问题

在初中课程的众多学科当中,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也是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深,化学学科的教学逐渐从单一的理论教学逐渐转变为理论和实际互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学生更好的对学科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下面,针对初中化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对策研究。

1初中化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其实验教学占有着十分大的比例,传统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书本当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内容,总结实验规律,是单纯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这种传统教学方式逐渐与实验教学互相融合,尽管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好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2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尽管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科学实验教学当中,存在较大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重视,而是常常忽略实验的环节,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这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化学教科书的角度来说,书中有很多的实验内容没有给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而是通过客观题的方式出现,这样仅仅考察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验过程。另一方面,从课堂实验的角度来说,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使得常常占有实验课堂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就跳过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2.2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教学不够细心:在科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影响,对其实验内容也不够重视,从而在实际动手操作的环节中不够仔细和细心,常常出现按照实验手册的内容进行抄袭和拷贝,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也不进行仔细的观察,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对于实践动手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例如,学生能够在每个章节测试中进行正确的答题,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也能够表述清楚,但是,究其原因和过程,很多学生在解释起来就十分含糊。

2.3学校对实验设备不够保护:在化学这门学科当中,科学实验是其中一个最为基础和关键的环节,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理论结果。在化学科学实验过程中,必须依靠相应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操作,但是,由于许多学校对设备方面不够重视,加之保护程度不高,就导致实验室的设备常常会出现老化、过期甚至是破损,无法继续使用,这种现象影响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即使教师想要进行有质量的科学实验教学,也常常会由于实验设备方面的因素导致力不从心。

3对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教师对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当前的教育体制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分数决定一切的体制,教师将培养全能性的综合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所以,提高教师对科学实验教育的重视显得十分必要。只有教师将其进行重视,才能够给化学课堂上创造更多的实验时间,学生才能够进行更多的动手实践操作,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实验所传达的目的和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3.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尽管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但是,化学实验必须要让学生融入到实验过程当中,动脑思考,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这样无法发挥出科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课堂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当中,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过程,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获得相应的理论研究结果。学生也只有通过多多进行实践,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也能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随之不断加深。

3.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化学学科当中的科学教学实验主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动手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知识提出的内容,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我们知道,化学常识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对化学常识进行死记硬背的过程中,无法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但通过科学实验教学,学生自主的对其进行实验操作,加之教师的不断引导,就能过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培养方式。

3.4加强对实验设备的保护力度:化学科学实验教学当中的主要课堂就是实验室,所以,应不断加强对实验室的保护和建设管理。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加强对实验设备的保护力度应从学生入手,督促学生在使用完仪器设备之后及时放回原位,不允许挪动的设备不可私自挪动,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物品应及时清理,针对于一些具有腐蚀性的试剂来说,教师应对学生讲解其用法和处置方法,避免对设备仪器、桌面等实验室设备造成破坏,从而确保实验设备的安全完整性,更好的为学生实验操作服务。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不断增加更多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的通风情况良好,对于一些玻璃材质的器皿来说,应定期及时的进行补充,避免在教师和学生实验过程中,由于器皿数量不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科学实验,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之间的联系时十分密切的,只有不断加强重视程度,确保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课堂上能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才能真正体会到化学的乐趣,了解化学的内涵,有利于学生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为日后化学学科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晤芳.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6):187.

[2]陈修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9):72-73.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重要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72-01

前言: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逐渐从教授生物理论转向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自2009年起生物课程标准修订部门就围绕着“凸显重要概念”这一主题开展了修订工作,并与2012年正式出版。在课标修订的背景下,对如何在初中生物上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科学内涵

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与客观规律的解释,可以在更高程度上凝练出生物学科的核心知识,在生物学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生物学科的重要概念存在着丰富性与联系性,概念与概念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联系与组合构件出生物学科体系。从生物学科的学习结构体系来看,生物学事实是知识结构的最底层,是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基础,但生物学重要概念与生物学事实相比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因此学生掌握生物学理论的过程实质上讲就是掌握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过程。

二、初中生物课堂上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的策略

1、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初中生物课堂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需要遵循直观性的原则,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于重要概念的理解程度。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理论与概念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得出的,并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关对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课外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直观性事实进行教学。例如笔者在教学“生态系统与食物链”的知识点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便向学生布置了“观察身边的食物链”的预习任务,并在第二天课堂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提问观察心得,有的学生说“虫子吃树叶,小鸟吃虫子”,有的学生则说“农民伯伯种大米给我们吃”,通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进行生物学科重要概念教学前,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通过整合直观性的教学资源、或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生物学科重要概念加以支撑[1]。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不仅应当建立直观性事实同生物概念间的联系,而且应当通过对这些直观性事实进行抽象概括,辅助学生掌握生物学重要概念,为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生物知识理论框架、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认知。与此同时,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立体地对生物概念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念认知

对于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认知应当立足于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观察、整合、分析的能力。中学生思维方式已经逐渐摆脱了小学教学阶段的形象思维模式,可以对一定抽象理论进行理解,初中教学阶段则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教育阶段。初中生在学习生物重要概念时,教师单纯对于事物现象的讲解与描绘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生物现象的理论内涵与客观原因[2]。面对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性,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

例如笔者在教学“条件反射与神经元”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引入了“击鼓传课本”这一课堂游戏活动,由“课本”代替传统的“花”,在鼓声停止后,传到课本的学生则需要回答教师随机提出的生物问题。不过进行游戏并不是笔者的根本目的,笔者在游戏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刚的游戏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大多数学生表示并没有什么感觉,笔者便引导式地询问学生有没有“紧张、出汗、心跳加速、口舌发干”等感觉,学生一致反应有这种现象,笔者便向学生们解释这种感觉便是条件反射的一种,并随之开展了课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设计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活动方式,保证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认知,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利用实验探究重要概念的本质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以实验为手段训练学生的生物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重要概念的本质信息[3]。生物实验作为学生理解生物重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应当根除为实验而实验的观点,应该将实验过程看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环节,将生物实验与重要概念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围绕着重要概念的教学,设计实验活动。

例如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以及动物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笔者在实验开始前便对细胞进行适当的介绍,但却没有对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而是在实验中鼓励学生自行总结二者的差别与联系,从而加强对细胞结构的重要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在实验结束后笔者根据实验结果对细胞的分裂概念也进行了适当的讲解,在学生已有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适当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的本质,从而构建起生物学科理论体系。

结论:总而言之,从初中生物学习的教学内容分析,其知识体系具有相当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较为重视实验现象与书本理论相结合,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实验能力都有着较强的要求。因此为了辅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生物学科理论体系,应当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重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蔡炫斌. 利用“活动单”促进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情感目标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高速的进步,这也使得科学的地位日益重要。科学的进步在教育,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认知科学、了解科学、从而利用科学对于学生来讲是最为重要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这些,还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初中实验教学的有关人员要转变工作思想,重视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所以,应该将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情感目标实现的研究纳入初中科学实验教学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的重要性

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与意义,使用如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以往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的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考试成绩为教学目的,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一味的重视知识的传授,只会让学生机械的掌握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而一味的注重考试成绩也只会更加的偏离科学实验教学的真正目标。而只有与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方法联合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掌握并且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2实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情感目标的策略

由上述可知,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却总是忽略这一重要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情感目标的重视,并且制定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加强情感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此提出了一些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枪杆目标的策略,希望能为试验教学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2.1通过良好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是至理名言,对于初中科学实验的学习更是如此。所以,要想实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策略就应该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性格、脾气都还不稳定,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渴望的去学习,从而才会专心致志的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实验的设计入手,在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科学实验设计的知识性、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对于学生的兴趣来讲是极为有吸引力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促成了情感目标的实现,增加了学生对科学和自然的探索和喜爱。然而,这种高效的设计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实验教学的教师还要不断的培养自身的素质水平和科学实验文化水平,从而运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设计出更有意义的科学实验。

2.2正确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地探索,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也不能轻视教师的引导、支持作用。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基本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而学生是学习者,基本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思索、探究,发现新规律。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支持和学生的思索探究的关系。教师要提供有效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不断获取实验成就,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实验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都是有毒有害的,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机械的进行演示,这种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如果教师在进行演示前,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或设想实验的结果等,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并且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去加以探索,更加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意识。

2.4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实验氛围

在创传统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堂气氛多为紧张、严肃。一些科学实验教师更是认为,对于科学本身来说,就是严肃的。所以,紧张和严肃的课堂气氛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然而,这一观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虽然,科学本身是严肃的,但是这对于科学教学,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学习是气味不利的。在课堂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课堂气氛太过紧张和严肃,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则会由于害怕、恐惧等心理而不敢发问,从而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并且还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得过且过的科学实验习惯。而反之,如果教师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气氛是轻松的、愉快的,同时教师的热情、耐心更会使学生增加对实验科学的喜爱,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上是仅仅只是实现实验教学情感目标的几点对策,然而仅仅凭这几点还不足以实现情感目标,因此,要想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更好、更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综上所述,实现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实验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实验教学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从而没有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国初中实验教学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情感目标的培养,从实验教学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出更好、更有效果的情感目标培养对策,使得学生能够不但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实验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皇甫倩,王后雄.美国高中科学教材中职业教育内容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0).

[2]王晓骏.欣赏、感悟、制作-初中劳技课感悟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初中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75

一、前言

物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很强。在物理教学中将实验教学引入其中,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会变得形象,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得更牢,能够在物理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通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的研究非常必要。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实行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采取措施解决。以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

1. 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现阶段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普遍不高,将物理学科置于边缘化,师生之间的合作也比较缺乏。初中物理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导致物理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只知道公式,却不知道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同时,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存在沟通不畅,缺乏学生之间的观点碰撞,无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内时间完全讲解物理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识,导致拖堂现象严重。由于我国教育一贯重视语数外,对这三门课的课时安排较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较少。

2. 存在内容容量大和课时少的矛盾。现阶段,我国初中各个学校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减少课时。很多时候初中物理教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课时,这样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也很难达到,对很多初中生来说,是学习物理的阻碍之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时间很短,学生作业量很大,教师需要批改作业的时间很多,有时一学期结束了教师还不能完成物理教学进度,导致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不高。

3. 缺乏健全的实验成绩评定系统。现阶段,我国初中物理实验评定系统不健全。我国很多地区初中物理结业考试内容不包括物理实验成绩,导致平时教师和学生不重视物理实验。甚至有的初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唯一标准是物理理论知识考试,缺乏物理实验评价机制,对物理实验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反映。有的学校虽然也设置了物理教学评价机制,但是这种评价机制只针对实验结果,不能对实验进程进行评价。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以上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以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1. 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课在初中教学规划中是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可以为高中理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是一种启蒙。初中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可塑性很强,如果他们能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探索物理这门学科,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巧妙的课堂引入和情境创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逐渐渗透物理知识。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学习效率更高。

2. 提高对物理教学的重视程度。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很多知识点需要实验的支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教师要根据优秀的物理实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在心理上重视理论教学,而且要加大教学条件的投入,保证实验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学校要加强“实验教学重要性”的培训,保证实验流程的规范性。此外,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物理实验室,让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专业的指导,避免实验中发生事故。

3. 健全实验评价机制。面对初中物理实验评价机制不健全的现状,急需健全评价机制。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是“唯考试论”,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改变,实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更加重视,将平时实验作为评价内容之一,这样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在实验考试时要对学生的到课率、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进行考查。对实验结果评定时,要验证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教师设置的要求,这样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物理基础学科,开展实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学生缺乏兴趣,内容容量和课时矛盾以及评价系统的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物理教学的重视和实验评价机制的健全”等方面研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世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2] 吴虹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