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

重症医学论文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是指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出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指导性意见(推荐意见),对于规范临床实践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3J0为此,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开展了中医标准化项目。2011年,第一部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出版了,即《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inChinese Medicine , EB-CPG in TCM ),也被称之为“制定指南的指南”,它明确提出了综合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引人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制定完成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它汇集最新、最佳临床证据,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医疗决策的实施。循证性指南的“灵魂”是强调高质量的证据,因此证据的搜集与级别判定和推荐意见的形成是循证性指南制定过程的关键。证据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指南的质量,而严格的文献评价是对证据质量优劣分析的重要环节。严格文献评价,采用明确的评价原则和科学的评价工具,对已发表的临床科研文献从真实性和实用性两方面进行批评性评价,找出被评价文献的优缺点,经过评价后的文献成为证据来源。这不仅体现了循证医学以“证据”为核心的思想,而且为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学基础。有关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文献报道繁多,鉴于目前中医临床医生对实用性及科学性较高的重症肌无力指南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现代文献进行检索和严格评价,借此抛砖引玉,为“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提供循证证据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证据产生的总体思路工作组

在确定小组成员、明确研究主题后,对相关的中文文献、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英文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评价。由工作组4名人员分别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2名人员采用背对背方式对文献进行逐一评价,遇到对同一文献评价结果差异较大时,由2人协商解决,若仍不能解决时由工作组成员进行集中讨论解决。

1.2 文献检索

1.2.1现代中文文献检索策略

1)分析研究主题:根据本研究内容和需求,以尽量查全为原则,工作小组分别依据病名:“重症肌无力、屡病、屡证”等主题词、针对重症肌无力的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结局等方面提取关键词。以某些传统方药、治法、特色诊疗技术等均可作为检索词,如“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等;本领域或本行业某些造诣深厚的知名专家姓名也可作为检索词,如“吴以岭”“况时祥”等。

2)检索数据库:①选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I}I)(时间:1980年至2015年8月);②选用维普数据库(时间:1989年8月至2015年8月);③选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时I司;1978年8月至2015年8月);④百度、谷歌等网页中检索该病相关中医研究。

3)检索方式: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1.2.2英文文献检索检索策略:

1)分析研究主题:根据研究内容和需求,分解研究的主题概念,确定关键词或主题词,确定检索词:Myasthenia Gravis ,MG,Myasthenia Gravi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tine .

2)检索资源:通过Google , IOF等国际上专业学术网站进行有关重症肌无力文献检索;检索医学数据库如PubMed , Medli、等,最后按照本研究的要求进行筛选。

1.3 纳人标准

1)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2)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CT)类文献的纳人标准:①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③报告了研究对象来源(住院或门诊)和其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等);④陈述了研究目的;⑤明确了研究的诊断标准、纳人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⑥交代了随机的方法(简单随机法、数字表随机法等);⑦干预措施:各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或针刺、艾灸等中医疗法;⑧报告了结局测量,并解读;⑨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说明。

3)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纳人:①观察对象:重症肌无力患者(波动期,稳定期,危象期)②有明确研究目的和诊断标准③干预措施:各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或针刺、艾灸等中医疗法;④报告了研究结局,并解读。4)基于中医临床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总结的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

1.4 排除标准

以“屡病”研究文献题目,但内容描述非“重症肌无力”文献;文献综述类文献;纯理论研究文献;纯西医治疗本病临床研究文献及动物实验类研究。

1.5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Meta

分析类文献评价采用AMSTAR量表.评价每个条款的评语选项有“是”“否”“不清楚”以及“未采用”,并给与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一4分为低质量研究,5一8分为中等质量研究,9一11分为高质量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类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a〕评价: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的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3方面情况。1一3分视为低质量研究,4一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

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采用MINORS量表[9〕条目评价,评价指标共12条,每条分值为0 -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前8条与后4条目一并作为有对照组的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最高分为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1.6 文献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中医药的临床证据分级方法

按照“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中提出的“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参考建议”实施。

2 结果

2.1 检索CNKI,CBM、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

检索文献32 670篇,所有文献题录导人NoteEx-press软件,剔重并经过筛选后最终纳人43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1,病例系列112篇,病例报告197篇。

2.2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检索所得出的文献分类,研究小组应用前面制定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表2、表3。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系统分析或Meta分析的文献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为中等质量。占绝大多数的病例系列或病例报告类的文献质量评分也均在12分或12分以下。

2.3 文献证据

级别检索得出372篇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文献中,推荐级别为IV,104篇,推荐级别为V , 268篇。

3 讨论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重症医学科收治条件。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0.5±10.4)岁;脑血管意外患者20例,普外科术后患者28例;观察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52.5±10.2)岁;脑卒中患者21例,脑血管患者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在采用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2.1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首先,护理工作者要亲切称呼每位患者,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同时向患者介绍管床医生及责任护士,让患者了解相关医务人员,让患者充分获得安全感及信任感,为进一步沟通奠定良好基础。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要求护理工作者以公正的态度、客观的语言,亲切和蔼的医德医风,耐心、细心、热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避免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1.2.2.2实施护士长负责制及弹性倒班制对于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而言,护理工作具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繁琐等特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更是如此,同时,重症医学科还具有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较细致的为患者护理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院采取护士长负责制和弹性倒班制结合,在充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性的同时,让护理人员有较充足的休息时间。我院重症医学科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在护理工作中配备一、二、三级护士负责制。一级护士由科室护士长担任;重症医学科内建立2到3个护理小组,护理组长由主管护士和高年资护士组成,由护理组长构成二级护士组成,负责主管本组护理质量,指导低年资护士开展工作。三级护士由低年资护士组成,每个小组由3~5个护士,由护理组长领导开展工作。所有护士均需按时上下班,由护士长统一安排管理,护理组长配合工作。同时,由护士长制定相应工作规则,统一安排工作。在保证护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的同时,保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1.2.2.3安排轮休制度充分保证护士休息时间护士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为保证护士休息时间,应充分考虑护士个人需求,安排轮休制在保证护理工作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外,有时间可以进行进一步自我提高,强化业务水平。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7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重症医学科为患者进行治疗,在开展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对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比对照组满意度有大幅度提高。经问卷调查,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92%。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尽管目前重症医学拥有自己的学科代码,在众多三级甚至二级医院,重症医学科也作为临床专科独立建制,但国内众多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尚未开设重症医学课程,统一的危重病医学教材是由麻醉领域的专家编写,仅限于在麻醉专业的教学中应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纲中也多没有重症医学科的实习内容。即使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也是挂靠在其他学科进行,学科教育相对滞后。这与目前我国重症医学蓬勃发展需要大量从事重症医学专科人才的现状很不相称。实际上,危重病医学教材建设的不规范和严重滞后也影响着麻醉学高等教育。而临床上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并不仅限于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其他各临床专科同样也会时时刻刻面临着突发危重症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形。但现代医学高度精细化的专业分工,以及各专科繁忙的工作节奏,致使专科医生只注重狭窄的自身专业,思维和技能过于局限化,缺乏最基本的危重症抢救的知识和技能。当面对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时,囿于精细专业化的“管状视野”,常常不知所措,结果使本来可以救治的患者往往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因此,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重症医学课程,让学生熟悉重症患者的基本病情评估方法,学会认识患者潜在风险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熟悉危重症脏器监测与支持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医疗实践中抢救重症患者的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业务素质。根据重症医学的特点,其课程安排应该置于临床医学整体教学中去统筹考量。重症医学的理论教学可以安排在各临床专科理论课程结束后,医学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进行。考虑到重症医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联系紧密,重症医学具体课程教学也可紧接着病理生理学课程结束后开设。其他学科涉及重症医学的相关内容,如一些重要器官(心、肺、肝、胃肠、肾、脑等)功能不全或衰竭、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心肺脑复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感染、营养、输血等内容完全可以并入到重症医学课程讲授,除了理论授课和见习之外,还应当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到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实习。对医疗专业本科学生而言,有必要安排至少2周时间到ICU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心肺脑复苏、深静脉穿刺置管、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认识和了解机械通气、持续血液净化、营养支持等ICU常规操作技能。

2医学院校应当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日益规范,人才梯队逐日壮大,在大中型医院或各种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灾害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承担起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是担任麻醉专业危重病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多是挂靠在急诊医学教研室。这种现状很不利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发展,教学内容边缘化,知识点零碎,难成独立的整体系统,且常常与内、外科学的部分内容重复,学生没兴趣,教师积极性也不高,完全背离了重症医学学科内涵所强调的整体观念。我国的重症医学发展起步较晚,师资相对缺乏。目前国内从事重症医学科的高年资专业人员多来自其他各个临床科室,除有短暂的进修学习外,并未受过正规的重症医学教育,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为了尽快发展重症医学,培养医学本科生对重症医学的兴趣,激发专业热情,为将后培养从事重症医学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应当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务必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支既富有专业素质又热爱教学的教师队伍,担负起重症医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教研室应当结合重症医学的学科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做到“有纲可依”,目的明确。医学本科生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习宜安排在学生整个实习计划的最后一站,实习内容不仅应包括临床实践中体现的基本理论和抢救危重症的基本操作技能。教研室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关临床老师进行模拟操作演练或培训,结合抢救成功的典型病例,向学生介绍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树立学生对重症医学的成就自豪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安排学生进入ICU观摩学习,应注重强调纪律性,对标准与规范的依从性。教研室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的进出ICU的规范,控制每批次实习的规模或人数,做好院内感染(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教育,避免差错或事故。

3应积极探索重症医学的教学方式

3.1重症医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建立“整体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症医学实际上是高级的“全科医学”。当患者病情发展到重症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的问题,各个器官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此时,一个训练有素的重症医学科医生会全面地思考机体整体的问题,注重机体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妥善处置病情,对各个器官进行全面权衡,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忽略次要矛盾,协调安排好各个器官的处置顺序,兼顾平衡照顾好各个器官的功能。而专科医生比较关注的是某一个专科疾病的问题,虽然一个个专科疾病也是整体,但就其诊治而言,主要还是局限在某一脏器或某一系统。所以,体现在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重症医学不仅跨越各临床专科,而且还包含医学物理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其教学内容也必然是跨学科而丰富多彩的,是各种“零散”知识集中整合处理过程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具体展现。为实现临床整体思维的教学目的,推荐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方法,以患者为中心,因“重”溯“治”,就是追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什么策略紧急处理,稳住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住病情进一步继续恶化发展?同时要考虑这些措施又应该如何发挥其最大效应,避免其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让学生理解这是“治标”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因“症”溯“病”,就是追询导致重症的原发病,针对原发病又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控制?这实际上就是“治本”的过程。抢救重症的“整体思维”,就是在ICU医疗实践中讲究“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要在控制重症这个“标”的同时,也注重致重症之疾病的这个“本”的治疗。譬如以严重脓毒症为例: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可以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机体器官发生一系列损害,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以及发生肝、脑等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抢救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强调正确处理好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兼顾全身各系统、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的同时,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做好原发灶引流,追查致病微生物,尽早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活生生的临床问题带出一个个理论问题,引导学生努力作出思考,加深了理论学习的深度,学以致用,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3.2重症医学教学要培养学生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医学本身源于实践又检验于实践,很多理论上认为可行,动物实验也确实有效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中却常常遭受失败,这一点表现在重症医学领域尤为突出。在临床本科重症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向学生强调医疗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循证医学原则。循证医学强调以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最佳证据为指导,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相结合,同时考虑患方的价值和愿望,为每位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它所谓“最佳证据”就是要求证据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普及性。ICU收治对象都是重症,病情复杂,变化快,尽管有先进详实的高端监护设备,训练有素的医护团体,但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差错”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甚至导致患者迅速死亡。相对于其他专科而言,在诊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更要求我们力求遵循选取“最佳证据”原则,切忌盲从权威专家,更要强调医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专家的经验对于你所面临的重症个体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最佳证据”。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医师要主动向经验发出疑问,然后再利用一切手段去寻找当前情况下的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最佳诊疗方案。尽管已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所推荐的意见也是循证医学证据荟萃的结晶,但它不是最终结果。所以,强调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对指南的依从性,但不可否认其对具体的临床问题所要做出的临床决策。

3.3重症医学教学应加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重症患者转入ICU或突发病情恶化时,常常需要紧急开放气道呼吸支持,深静脉穿刺插管快速补液等急救处理,这就要求医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争分夺秒,以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因此,重症医学科医师除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学习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基本技能操作培训,以满足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操作技能项目非常多,心肺复苏、气道开放、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各种血管穿刺置管和床旁血液净化等技术应用非常普遍,心脏临时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氧合(ECMO)等更专业技术也已进入ICU。对于即将毕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本科生,重症医学科教学不应该缺乏有关基本技能操作的实习内容。要注重加强心肺复苏、气道开放、静脉穿刺等基本的技能操作培训,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显然对于将后从事任何临床工作都是有所裨益的。学生对于操作往往很感兴趣,教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在实习操作技术时应启发式讲解技术的主要用途和操作要领。而且在实习操作前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要点,操作过程中相互提出操作中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熟悉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步骤,以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实习,理论结合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学生印象更深,掌握得会更牢靠。另外,承担本科医学生实习的教学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专业模拟教学平台,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练习临床技能的条件和机会,这种具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的特点,非常适合重症医学专业的带教实习,目前已经逐渐成为重症医学教学的大趋势。

4小结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志病,包括精神和躯体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在中医古籍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抑郁症和情志病的记载。主要讨论中医古籍对抑郁症概述和现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社会压力

抑郁症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多样,常常表现为持久的抑郁状态,并伴有行为和思维改变的一种情感性的精神障碍。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身体疲倦、性欲降低等一些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西医治疗抑郁症,常常存在疗效慢、治疗过程长、副作用较大、费用高昂、长期应用依从性较差等弊端。因此,现代采用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来治疗抑郁症,是改善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专门提及抑郁症的病名,但许多中医古籍中所提及的“癫证”、“郁证”、“百合病”、“脏躁”等病证中,都有与抑郁症及其相似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因多为情志不遂,基本病机是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与瘀血、痰结、寒热互结合而为病。冯氏指出历代中医医家对病症的命名常常是以某一个症状或者是病因来命名,古代文献中的一个病可能包含当代医学的许多个病,也可能仅仅是当代医学的某一个症状[1]。因此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关于抑郁症状和情志致病相关文献的研究,来为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现介绍如下。

1 中医古籍中关于抑郁证的论述

1.1 郁证

古代文献对郁证的记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而衍生的疾病,一类是指因为情志抑郁不畅而产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烦抑郁,情志不畅,肋胁胀痛,善哭易怒,失眠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等症状。明代的医家虞抟所著的《医学正传》首次提及郁证[2],但是明代以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郁证的论述。《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郁证的病名,但和郁证相关联的论述很多。比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指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对五气之郁提出了治则,特别是“木郁达之”对后世的医家治疗郁证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明代的大家张景岳更完整全面的阐述了郁证[3]。他也认为郁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这是属于因为其他疾病而引起的心情抑郁;另一类是因为心情不畅,情志抑郁,气机失调导致的身体和精神出现了病症,这是属于因为心志不畅产生的病理疾病。清代的叶天士认为“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病“。他因此提出了辛凉宣通,不投燥热,敛涩呆补的治疗郁证的方法。清代的王清任认为郁证和血瘀关系密切,主张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治疗郁证。

1.2 癫病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癫疾”的概念,主要表现为神情呆滞、喜静少动、沉默痴呆、语无伦次。这主要因为禀赋不足、七情内伤而引起的心肝脾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蒙蔽心窍。古代文献常把癫证和狂证并称为“癫狂”,癫属于阴,狂属于阳。《灵枢·癫狂》中指出“狂始生,先自悲也”,“癫狂始生,先不乐”。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癫狂的患者会在某一个时期出现精神抑郁、情志不畅的表现,同时由此提出了针灸长强穴妙法。汉代的张仲景认为癫是因为心虚而导致血气少,邪乘于阴所引起的。而唐朝大家孙思邈在文献中详细的描述癫病的病症,并提出治疗癫病应该药物和针灸并重。明代的程充辑所著的《丹溪心法 ·癫狂篇》提出:“癫属阴……多因痰结心胸间”,他认为痰是导致癫病发作的病因,并提出治疗癫病当滋养心血、镇静安神、开痰散结。

1.3 百合病以及脏躁

百合病是一种因为五志化火,余热伤阴所引起的心脑失养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自言自语、不能自主饮食,常常伴有口苦、舌红、尿赤、脉微数等症状。《金匮要略·百合狐盛毒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百合病的概念。《医宗金鉴》指出百合病多由于“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等因素诱发,病机多为心肺阴虚。

汉代大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脏躁的概念。脏躁由于人体内的脏阴不足出现干燥躁动的现象,多是因为精神因素诱发,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机不调紊乱。临床表现多为精神恍惚不振、喜怒无常、躁动不安,严重者甚至出现失听、失音、失明、抽搐、昏厥、肢体不遂等症状。

2 当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抑郁症多因情志不遂,使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肝失疏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开始多为气滞而夹痰或者夹食以及夹热的实证;久病则变为久郁伤神、心脾两虚等虚证。杨氏认为抑郁症和肝密切相关,病机多为肝气郁结[4]。包氏认为抑郁症的病机为肝气虚,应该运用补肝气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多应用滑伯仁所创的补肝散(五味子、山茱萸、熟地黄、酸枣仁、当归、独活、黄芪、山药、川芎、木瓜、白术),效果明显[5]。陈氏指出抑郁症多因病在心肝,波及五脏,主要以肝气的郁结为主,实证多于虚证。其实证多表现为气郁、火热、痰湿、络阻,虚证多表现为气血阴液不足,阳虚证较少,病在心肝多表现为实证,病在脾肾多表现为虚证[6]。黄氏认为抑郁症的病机为病者五官七窍郁闭、机体神机不运,治疗上多应用醒神开窍、解郁透机的治法方法[7]。高氏明确指出抑郁症的发病与脑肾密切相关[8]。

3 小结

中医古籍的又关记载对当代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忧郁、思虑、悲恐、忧伤等情志因素都是抑郁症产生的病因。抑郁症多以心、肝、脾等脏腑病变相关。抑郁症的病理多以气机不畅郁滞为主,易夹痰、夹湿、气瘀、血虚等。治疗抑郁症当以理气疏肝合健脾去湿、养心活血、扶正祛邪等法。应该特别指出抑郁症除了药物治疗外,正确的心理辅导是关键。所以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建立完善的中医心理辅导理论来帮助抑郁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文林,梅晓云.浅议抑郁症的中医归属[J].中医文献杂志,2003(3):40.

[2]黎朝瑜.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J].天津中医药,2004,21(5):430-432.

[3]赵建民,赵占宏,陈红梅.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J].国医论坛,2006,21(2):49-50.

[4]杨林.论肝郁与抑郁症[J].陕西中医,2000,21(6):260.

[5]包祖晓.精神抑郁症从肝气虚论治的体会[J].四川中医,200l,19(8):11.

[6]陈文垲,周玲,梅晓云,等.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抑郁症中医病机规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5):273.

[7]黄跃冬,李泊.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3):39.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症医学 医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29-02

重症医学是一门发展极快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医学的实践基地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其特点是疾病急、危、重以及多学科交叉;正因为如此,重症医学的教学有别于一般的医学课程,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重症医学的专科研究生是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重视对其临床思维能力、科研理念、医德医风、伦理学和沟通技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重症医学的研究生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重视整体观念、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1 理论授课形象化

理论授课主要是让研究生对重症医学专业有个大体上的认识,为以后进入临床实践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心理准备,理论授课重点讲授重症医学的主要收治范围、病种、特点以及救治规范。教师还应该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累计的经验,尽可能的列举一些特殊的病例,可以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形式,在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各种危重症病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但可以激发研究生对重症医学这一相对崭新和陌生专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初步的了解,还能有助于缓解和减轻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紧张和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整体观念和临床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临床授课案例化

临床带教实践中,各级医师都应加强带教意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危重病面对的各种具体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采取启发和诱导提问等方式教学。例如,对于一例肺炎合并脓毒症,进而演变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在一开始教师先不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全面具体的分析,要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去分析和思考患者病情的发展特点,有条理地分析患者从肺炎起病进而发展为脓毒性休克的病情演变过程,给予学生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学会应用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来分析和思考患者为什么会从肺部局部的病变,发展为多脏器病变,具体哪些脏器系统发生了功能不全、其程度如何,发病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学生充分思考和回答后才给予分析总结,并介绍脓毒症的临床防治要点和具体治疗方案,再结合脓毒症的治疗指南,介绍脓毒症救治的临床路径和前沿观点,着重培养学生对危重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思路,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3 临床考核技能化

在目前,学生在临床实习完毕后,学校或教师往往对理论知识的考试比较重视,而却忽视了操作技能的考核。重症医学恰恰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仪和呼吸机的使用、动静脉穿刺术等操作技术是重症医学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然而,来自日本对36所医学院六年级3303名学生的调查发现,80%的学生不能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1]。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生教育现状亦不容乐观,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执业医师规范化诊治,以及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护和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难进行充分的操作实践,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CRRT肾脏替代治疗仪、PICCO连续心输出量监测、ECMO体外膜肺氧合、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等已应用到ICU的临床救治,这些治疗和监测手段要求专科医生掌握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操作技能。为此,我们在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操作技能的示范、训练等,还要强调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重症医学各种抢救技能的能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学生的信心,只有掌握了重症医学基本技能,学生才能进入重症医学科“医生”这个角色,而不再是没有抢救技能的“旁观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改变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被动局面,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在提高临床诊疗和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应当重视科学研究,坚持医、教、研并重。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必须是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教育,而知识创新则有赖于科研工作的开展[2]。通过科学研究工作,教师的思维更加敏捷、开阔,授课中可以介绍更多的学科进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大的科研力量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要注重培养研究生追踪学科新进展和科研动态的意识,加强其科研素质的培养;要鼓励研究生根据临床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方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探索,这样会使重症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更加服务临床,有的放矢[3];应当让研究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如研究课题的设计、论文综述的书写、研究项目的申报、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论文的撰写等,并为他们进行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重症医学;理论考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3月,选取参加两段式教学的44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本科),均已大四,将学生按照标准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成2组,每组均为22名,对照组中,男12名,女10名,年龄区间22-25岁,平均(23.4±0.5)岁;观察组中,男13名,女9名,年龄区间22-25岁,平均(23.2±0.4)岁;两组年龄等资料经全面对比,均差异不明显(P0.05)。1.2教学方法1.2.1准备阶段(1)选学生。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四学生(参加两段式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症医学宣传,使其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到、认知到学习重症医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在学生当中,以一种随机方式,从中选择44名学生当作本次研究对象,然后将其对等分成2组,每组均为22名。(2)对带教老师进行相应选择与培训。在对带教老师进行选择时,主要通过教师试讲等实用方式,择优选出。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在选择带教老师方面,需要从根本上满足如下条件:其一,重症医学工作时间10年;其二,职称达中级以上;其三,不仅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而且还需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其四,在具体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上,要比较突出;其五,在具体的知识面上,应比较广泛。需要指出的是,在选出所需要的带教老师选出后,组织其认真学习《实用重症医学》及国内外其它相关知识。(3)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学习资料,集体备课,且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诸如重症医学概论、休克与循环功能支持、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介绍重症医学专业,而在具体的介绍方式上,可选择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进行,而在理论的课时上,共设有34学时;除此之外,需要强调的是,针对重症医学,引起在时间性上比较突出,因此,可以配合于临床见习,后者同样是34学时。1.2.2实施阶段:对照组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观察组则开展如下活动:(1)理论教学。针对开展两段式教学的学生,其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都在医院;此外,在每天当中,都有半天时间被分配到医院的各个科室见习,所以,在全院范围内,各个科室所收治的重症患者,学生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知晓,并且还能比较高效的参与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是机动授课,也就是说,积极与医院所接收的那些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急危重症病例相结合,采取各种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如模问题导向法等,把学生安排在各种真实的救治场景当中,“真枪实战”,另外,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展带有引导性的提问,以及帮助患者解答疑难困惑等方式,来帮助、引导学生快速进行“抢救”,最终完成所布置的教学任务。(2)临床见习。在医院临教部的积极协助下,借助医院高仿真模拟教学设备,在学习一些章节时,采用模拟教学法、而在见习期间,教师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制定见习方案与具体计划,规范教学查房,加深学生理解与掌握深度;此外,针对重症医学科当中的部分常见操作,如深静脉置管等,尽可能借助床旁观看,使学生于病房内,对操作步骤有更深入的理解。1.2.3评价阶段:在见习后,两组均参加标准的情景模拟、结业理论考试;考试后,科主任进行阅卷与评分。1.3统计学处理。SPSS20.0处理数据,(±s)表示考试成绩,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情景模拟考试成绩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四诊信息;中医药;胃炎

我们以前针对一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在西医诊断中不被重视的症状或症状组合与疾病的一些客观指标有相关关系[1-2],同时,一些症状组合与一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也有相关关系[3-4]。本研究从多篇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入手,分析总结症状和舌、脉象的内在规律,初步探索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以及与中医证候分类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在线(截至2006年6月)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文献,共292篇。1.2 数据整理  四诊信息“标准化”:由于文献中对同一症状存在不同的描述,如嗳气一词在文献中就有嗳气、嗳气不适、嗳气频作、噫气不畅、噫气等多种描述,因此须对症状进行标准化后才能进行分析。采用标准化症状名来描述一类意义相近的症状,即上述嗳气、嗳气不适、嗳气频作、嗳气频作、噫气不畅、噫气等均用“嗳气”来描述。  数据剔除:剔除症状数量小于4的现代研究文献(症状太少可能存在描述不全面)。在剩余文献中再剔除出现频数小于9的症状(频数过少可能说明该症状不重要)。1.3 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均在SAS8.2平台上进行。频数分析:计算各症状在所有文献中出现的频数。聚类分析:根据症状在文献中出现的规律对症状进行聚类,聚类方法为变量聚类,最大聚类数为10类。

2 结果

2.1 四诊信息整理结果

经过数据整理,可用于分析的文献为214篇。经过信息“标准化”处理和根据研究中规定要求出现频率9次以上,共有28种症状和舌脉象被用于本研究分析,包括嗳气、纳呆、腹胀、吞酸、恶心、胃脘痛、呕吐、口苦、脘腹疼痛、嘈杂、脘腹胀满、肌肤疼痛、胃灼热、疲乏、口干、腹痛、舌红、食后痞胀、呃逆、食欲减退、脘腹隐痛、大便溏结不调、便溏、呕吐黄绿水、便秘、苔黄、神疲、脉弦。

参考胃炎诊断要求和标准[5],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胃炎四诊信息可以分为4类。①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嗳气、纳呆、腹胀、吞酸、恶心、胃脘痛、呕吐、脘腹疼痛、胃灼热、腹痛、呃逆、食欲减退,这些症状是胃炎诊断过程中的指标或者相关参考指标,中医学同样也认为是证候分类的主要症状。②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呕吐黄绿水、脘腹隐痛、食后痞胀、口苦、嘈杂、脘腹胀满,这些症状是中医学对现代医学胃炎相关症状的特征性描述。③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疲乏、口干、肌肤疼痛、神疲、大便溏结不调、便溏、便秘,这些症状是现代医学在胃炎诊断过程中不太重视、而中医学非常重视的症状。④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苔黄、脉弦、舌红,是中医学特有的体征描述。

分析症状和舌脉象出现频率,出现频率高的前5位都是与疾病诊断相关的症状,见表1。结果显示,中医学证候分类过程中,不仅重视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更重要的是注重其他症状和舌脉象,因此,对症状的全面分析是中医学的优势,也是中医学现代研究中应该深入探索的重点。表1 出现频率大于9的中医四诊信息(略)

2.2 四诊信息的聚类分析

对上述28种症状和舌脉象进行变量聚类分析,当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成3类时:①呃逆、神疲、疲乏、便溏、纳呆、食欲减退,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组合可以辨证为脾胃气虚;②口干、口苦、食后痞胀、胃脘痛、嘈杂、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组合和舌脉象可以辨证为肝胃不和;③腹痛、脘腹隐痛、吞酸、腹胀、呕吐黄绿水、嗳气、脘腹疼痛、肌肤疼痛、胃灼热、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溏结不调,根据中医理论,这些症状组合可以辨证为肝郁化火、侮脾犯胃。

当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成10类时:①呃逆、神疲、疲乏、便溏,是中医气虚证候的主要表现;②纳呆、食欲减退,是中医脾胃功能不足的主要表现;③口干、口苦,是中医胃热证候的主要表现;④食后痞胀、胃脘痛、嘈杂、便秘,是中医胃火证候的主要表现;⑤舌红、苔黄、脉弦,是中医热象的主要表现;⑥腹痛、脘腹隐痛、吞酸、腹胀,是中医脾胃功能不足、气滞证候的主要表现;⑦呕吐黄绿水、嗳气,是中医肝胃蕴热证候的主要表现;⑧脘腹疼痛、肌肤疼痛、胃灼热,是中医脾胃积热证候的主要表现;⑨恶心、呕吐,是中医胃气上逆证候的主要表现;⑩脘腹胀满、大便溏结不调,是中医肝郁乘脾证候的主要表现。

结果表明:利用统计学分析,慢性胃炎的症状和舌脉象的出现具有规律性,该规律性与中医辨证理论一致。进一步提示应该从症状和舌脉象的规律性角度探索中医理论的内涵。

转贴于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全身症状和舌脉象是从属于客观病理变化的反映,或者说是治疗效果的从属反映,因此更关注与疾病诊断相关的症状。如对慢性胃炎患者,关注的是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中医在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关注的不仅仅是与疾病诊断相关的症状,而且一直非常重视这些症状的中医特征性描述、全身症状和舌脉象。如本研究结果所示,慢性胃炎患者的全身症状如疲乏、口干等,舌脉象如苔黄、脉弦、舌红,均作为诊断和分类的依据。口渴与否、饮水多少,与机体内津液的盈亏、输布情况和阴阳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口干多饮与口干而不多饮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口干多饮是津液大伤的表现,口干而不多饮是轻度伤津液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

对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中医也有特征性的描述,如呕吐黄绿水、嘈杂、脘腹胀满等,这些也都是进行八纲、脏腑、气血津液辨证的重要依据。呕吐黄绿水的原因被认为是肝胆湿热或郁热,因肝气横逆犯胃,热迫胆汁上溢,胃失和降而致。

中医四诊获得的信息在疾病个体化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疾病诊断相关症状的中医特征性描述、全身症状和舌脉象的组合是辨证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对辨证分型有重要影响,是证候分类的重要依据。

聚类分析是一种数学方法,是对整个样本资料按指标和样品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以利于研究者的下一步分析,属于探索性分析。运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症状组合是有客观规律的,可以利用现代方法去发现并不断完善这种规律。因为这些症状是证候分类的基础,而症状的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律,发现这种规律,就能找到证候分类标准的制定方法。这种规律是基于数据的,随着所采用数据的改变,结果会随之而变,因此症状组合规律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方法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结果的改变,也会引起中医证候分类的改变。随着症状组合规律的逐渐清晰,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也会逐渐完善。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四诊信息中症状组合有规律,这种规律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的理论存在着一致性。如呃逆、神疲、疲乏、便溏4种症状组合成了传统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气虚”证,纳呆、食欲减退这两种症状组合成了“运化功能减退”,而脾胃气虚就以气虚和运化功能减退共见为判断依据。本研究从临床资料出发,直接对症状的组成成分进行处理,分析过程不同于以往的辨证分型标准,而是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中医辨证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所得与中医辨证的结果吻合。

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对证候分类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继续探讨症状组合规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疗效的影响,将对中医证候分类理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Lu A, Zhang SS, Zha QL, et al.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D4, CD8 cells infiltration in gastric mucosa, Hp infec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J].World J of Gastroenterol,2005,11:2486-2490.

[2] 吕爱平,李 捎,王永炎.主观症状在证候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医杂志,2005,46(1):5-7.

[3] 吕爱平,何羿婷,查青林,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与疗效关系的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6):432-437.

[4] 何羿婷,查青林,吕爱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因子分析及其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2):1077-1081.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高脂血症为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在中医学古代文献中没有直接的、系统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起,中医开始研究单味中药的降脂作用,继而将高脂血症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加以论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基础上,以现代医学理论为线索(即所谓“举现代医学理论之纲”),逐步构建高脂血症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高脂血症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进展

1.1 病理因素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古代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引起的肥胖、眩晕、心悸、真心痛、中风等继发疾病的认识;二是对其病理因素“湿浊”、“痰凝”、“瘀血”等的认识。若能将这两方面的理论融汇贯通,即所谓“溯传统理论之源”,便可促进形成目前较为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脏腑,使其功能失调,脂肪代谢紊乱,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成为高脂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张占柱[1] 认为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胸痹、中风先兆、肾痹等范畴,多责之于痰、瘀、虚三方面。龚一萍等[2] 认为痰瘀胶着是本病的病理特点;肝郁气结痰凝是本病的重要因素;脾虚不运,脂浊停滞是本病的关键。李文彪等[3] 认为血脂乃水谷之精微,源于脾胃,主要为膳食中的 膏脂。杨智敏[4] 、于克娇[5] 、周美芳[6] 均认为本病病因很多,但多与生活嗜好、情志、脏器虚损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丛华伟等[7] 将部分患者的发病特点与辅助检查综合起来分析,发现该症的产生与肝脾失调密切相关,强调肝脾失调是产生高脂血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瘀”是其病变之标。

1.2 发病机制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其意为诸如消渴、卒中、半身不遂等症多是一些体质肥胖之人,或嗜食膏粱厚味所致[8] ,其中已寓对高脂血症及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众多学者如陈志惠[9] 、吴卫红[10] 认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与血脂的生成、代谢、平衡关系密切,而脾失健运是最重要的病理环节。于文涛等[11] 结合杨牧祥教授的观点,指出高脂血症的形成与肝、胆、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胆、肾功能失调为本,痰瘀阻滞为标。本虚标实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日久脉络受损,引发心脑血管病。朱巧等[12] 、岳增辉等[13] 均认为本病的产生以脾肾为根本,与痰浊瘀血相关,多以虚、痰、瘀、滞4字概括,以脏腑气虚、痰瘀气滞为主要病机。任合秀[14] 指出,本病属本虚标实或阴虚阳亢血瘀之症,其正虚当以心、脾、肺之气虚,标实当以痰浊瘀阻、气滞血瘀为主。杜国玲[15] 指出本病与肝、胆、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湿、痰热、痰瘀内生,气滞瘀积,阻塞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产生本病的关键病理基础。昌炳如[16] 、浦斌红[17] 指出本病总为本虚标实、邪实正虚之症。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气 亏损,或肝肾阴血不足;实主要为湿浊内蕴,久则成瘀,终至痰瘀互结,发为本病。

2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2.1 论治法则 高脂血症的治疗应根据饮食不节、过逸少劳的外因,肾精亏虚、肾阳衰弱的内因,谨守脾失健运、清浊不分的基本病机,围绕湿浊、痰凝、瘀血三大病理产物,进行标本兼顾、补泻并施的辨证论治。其论治法则可归纳为:健脾除湿泄浊,贯穿始终;填肾精温肾阳,培补先天;化痰祛瘀通络,截断病势。吴同启[18] 从肝脾论治本病,提倡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于志强[19] 将本病的治疗总结为:健脾化痰除湿法、清热化痰利湿法、活血祛瘀涤痰法、疏肝理气活血法、滋补肝肾活血法、通腑泄热涤痰法。姜文良等[20] 根据脾肾亏虚、痰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出治当健脾补肾,活瘀通络,祛湿化浊。徐岩等[21] 主张多采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豁痰通痹化浊、温通心阳等。

2.2 辨证分型 张伦忠等[22] 指出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基本趋向一致,即痰浊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盛4型。治法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法最为常用。王兴国等[23] 观察了102例高脂血症患者,总结出本病分为,①肾阴虚证,治宜补益肝肾,方选左归饮加减;②肾阳虚证,治宜强壮肾阳,以右归饮随症加减;③脾虚湿困证,治宜健脾祛湿,以平胃散为主方加减;④气虚血瘀证,治宜补气活血,以八珍汤加减。钱卫东等[24] 通过抓主症的方法,将本病分为以下5个证型:①痰浊阻遏证,治宜健脾化痰,药用法半夏、茯苓、陈皮、山楂等;②气滞络瘀证,治宜理气活血,常用药物水蛭、丹参、川芎、白芍药等。③脾肾阳虚证,治宜健脾补肾,药用何首乌、女贞子、菟丝子、杜仲。④阴虚阳亢证,治宜滋阴潜阳,药用天麻、石决明、枸杞子、桑寄生等。⑤肝肾阴虚证,治宜滋阴养肝,药用山药、麦门冬、生地黄、沙参、龟版等。

2.3 单味中药 王宇辉等[25] 通过临床研究总结出降胆固醇(TC)为主的中药有:泽泻、人参、川芎、山楂、陈皮等;降甘油三酯(TG)为主的中药有:黄芩、黄连、刺五加;对TC、TG同时发挥作用的有:大黄、何首乌、绞股蓝、银杏叶、葛根等。另有研究证实,枸杞子、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山楂、丹参等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显著降低TC、TG和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26]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甙可降低高血脂模型动物的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的含量;泽泻主要含泽泻醇等,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山楂中的山楂黄酮具有降血脂作用[27] 。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何首乌能降低胆固醇,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的血内沉积,减轻及缓解动脉硬化的形成,阻止类脂质在血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还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28] 。黄芪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等作用。大黄可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脂质排泄,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内皮致密性,限制有害物质的进入,从而降低血黏度,减少脂质沉积[29] 。

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前景展望

高脂血症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西医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长期用药所引起的肝肾功能、肌肉损害及停药后血脂反跳等副作用仍是本病治疗的难题。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中药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应 用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广阔的科研前景。当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通过系统回顾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现状,不难发现中医辨证论治本病至今缺乏统一规范的现实。因此,建立高脂血症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以适应中医临床、科研等各方面的需求,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同时,应当加强有效方药的筛选,研制不同剂型的中药降脂制剂,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从而使得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占柱.从痰、瘀、虚论治高脂血症[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6):50-51

[2] 龚一萍,宋国平.试论脏腑功能失调与高脂血症形成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7-8

[3] 李文彪,刘星,张蕴慧.高脂血症病因与发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5):336-337

[4] 杨智敏.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41-3242

[5] 于克娇.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治疗现状[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2(4):79-80

[6] 周美芳.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88例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1):43

[7] 丛华伟,王忠玉,王玉凤.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J].中国中医药报,2005,3(1):53

[8] 占新平.高脂血症中医辨证治疗的体会[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46-47

[9] 陈志惠.高脂血症中医证治研究概述[J].福建中医药,1993,24(4):56-59

[10] 吴卫红.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4):279

[11] 于文涛,李进龙,田元祥,等.杨牧祥教授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的经验[J].河北中医,2006,28(3):165-166

[12] 朱巧,张颖.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探 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4

[13] 岳增辉,严洁,常小荣.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2):63-64

[14] 任合秀.试论高脂血症中医辨证思路[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2,11(2):89

[15] 杜国玲.中医辨治高脂血症之经验[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6(7):582

[16] 昌炳如.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探讨[J].中医研究,2005,18(8):3-5

[17] 浦斌红.浅谈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方法[J].甘肃中医,2000,13(5):4-6

[18] 吴同启.从肝脾论治高脂血症60例[J].陕西中医,2004,25(2):133-134

[19] 于志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六法[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19

[20] 姜文良,郭茂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73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5,25(10):64

[21] 徐岩,杨萍珠.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815-816

[22] 张伦忠,陈兰玉.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河北中医,2005,27(7):551-553

[23] 王兴国,杜洪柱,刘华光.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10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9):3-4

[24] 钱卫东,朱学云.高脂血症中医辨治体会[J].江苏中医,2000,21(12):14

[25] 王宇辉,周超凡.中药降脂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84-186

[26] 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0

[27] 蔡永敏.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4-481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惠民济世,杏林圣手

董仲璧教授,医学博士,从医从教50多年。在长期临床与教学实践中,勤于学习、探索、研究、总结、再实践。博采百家之长。针对国际国内重大医学疑难病、危重病及西医西药治疗不当导致的后遗症,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如:《肺结核化疗产生毒副反应及其后遗症的中医补救疗法》、《妇人带下症论治》、《论肝病从脾胃论治》、《论癌症疼痛与癌症发热的中医对策》、《论冠心病心绞病的民族民间疗法》等等,对肿瘤(癌症)、肝病、偏瘫(心脑血管病)等都有独特见解和神奇疗效,其论文获国际国内大奖。

某大医院妇产科主任50多岁时查出“肝病”,行“放疗”术不当,导致肝坏死,全肝萎缩,连整个人萎缩不足60斤。被某国际国内知名大医院“权威”大医生宣告:“肝坏死”为不可逆转之病,已无医疗价值,活不过两个月。

经过主任中医师董仲璧教授用中华医学宝库中的经典疗法,仅仅三天三付中药,这人“奇迹般”地逆转回来。一年以后去北京协和医院复查,一切生命指标全部正常,体重128斤,现在24年过去了,她83岁,每天打网球,跳集体舞,被她所在医院医生誉为“最潇洒、最快乐的人”。

还有一位肝硬化晚期病人,在东南亚享有崇高声誉的某大医院治疗18个月后,全身变黑被宣判“无医疗价值、走遍天下,没有哪家医院哪个医生可以治好这个病”。经董教授治疗一个月后,人变白了,康复了,一切生命指标正常,13年过去了,这人健康、快乐地工作着,他的企业越办越兴旺。

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董仲璧教授研制出多个中药方剂以及专利产品,包括一种健脾补肾养生酒(专利号:2015IO523019,9);一种治疗癌症及癌症疼痛癌症发热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201610008440,0);一种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健身美容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201610008472,0)等。其中天宝肝乐、天宝止痛止血丹、天宝千金美容方等方剂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直达病灶,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难题。如今,董教授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已经挽救了很多被大医院都宣判死刑的肝癌、肺癌、中风、瘫痪、偏瘫、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命。同时,他针对世界性重大疾病,完成了论文《论肝病从脾胃论治》,他曾在第五届名老中医高峰论坛上宣讲论文《论癌症疼痛与癌症发热的中医对策》,受到高度关注,被多家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了他在疑难杂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果。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脾胃湿热

摘要:【目的】采用病证结合和现代流行病学的方法初步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和专家调查建立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调查表;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146例,其中脾胃湿热证81例,非脾胃湿热证65例,经过问卷调查和判别分析法统计后,根据判别函数和频数分析,初步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和简化标准。【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初步诊断标准为:以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为主要症状;口苦而粘、胸闷、口渴少饮、肢体困重、恶心为次要症状;只要具备舌苔黄腻,再同时具备其余两个主症,或具备其余1个主症和2个次症,或具备3个以上次症,即可诊断。简化诊断标准为:同时具备舌苔黄腻和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即可诊断。【结论】初步建立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

关键词:胃炎/中医病机; 脾胃湿热/诊断; 辨证规范化

“证”的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之一[1],而证候诊断的标准化、客观化是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关于脾胃湿热证(spleenstomach dampheat syndrome,SDS)的诊断大多是某地区、某单位、某些专家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制定而成,没有经过严格的流行病学分析,也没有考虑到病对证诊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试采用病证结合、利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在本医院进行小规模的调查和分析,初步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和简化标准,为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146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0年井冈山会议标准[2],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排除心、肝、脾、肺、肾系等疾患。其中脾胃湿热证81例,非脾胃湿热证65例(肝胃不和型38例、脾胃虚弱型20例、胃阴不足型5例、胃络瘀血型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脾胃湿热证与非脾胃湿热证一般情况的比较(略)

Table 1 General data in the CSG cases with or without SDS

12 辨证标准

121 脾胃湿热证 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3]有关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只需符合其中任何一个即可纳入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诊断标准的主症:①舌苔黄腻;②胸闷;③胃脘痞满或胀痛;④食欲不振。诊断标准的次症:①口苦而粘;②口渴少饮或喜热饮;③大便溏或有粘液;④恶心;⑤身困乏力;⑥脉濡缓。诊断:主症①,兼具②③④之二;或主症①必备,兼具②③④之一,同时兼具两个次症;或主症①必备,兼具3个以上次症。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3]的主症:①口渴不欲饮或纳呆;②大便溏而不爽;③面色肌肤黄色鲜明;④舌质红,苔黄腻。次症:①身重肢倦或身热不扬;②腹胀满;③脉濡数或滑数。诊断:具备主症两项(舌象必备)加次症两项,即可诊断。

122 非脾胃湿热证 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等4型,各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4]的相关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调查表的建立

通过长沙市宏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作的《中华医典》对600余部中医古籍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1995~2000年国内期刊中有关“湿热”的269篇文章进行查阅;对全国55位知名的脾胃病学中医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上述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的挖掘,汇集专家意见,统计分析后,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调查表,其中包括舌苔、胃脘或胸腹、食欲、大便等方面的表现共22个,并对部分症状量化。

22 问卷调查

由专人负责所有观察对象的询问并完成临床调查表的填写。为准确记录患者症状,对于不容易准确判断的舌象、脉象,均由有经验的医师复核。对于一些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但医师认为确属中医某一证候的,以有经验的医师诊断为准。

2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分析,判别分析法得出脾胃湿热证的Fisher判别函数方程,并将所有病例回代判别方程,得出判别符合率;同时,对常见症状和体征进行频数分析。根据函数方程式中各症状(体征)的权重系数和频数分析,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

3 结果

31 判断函数的建立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Fisher判别函数如下:

y=-14341+7463(舌苔黄腻)+5565(胃脘痞满或胀或痛)+4727(大便溏)+4118(纳呆)+2696(口苦而粘)+2548(胸闷)+1899(口渴少饮)+1198(肢体困重)+1017(恶心)-5425(神疲乏力)-1785(反酸)-2836(嗳气)

将146例病例回代判别函数后,脾胃湿热的判别符合率为882%,判别符合率较高,说明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效果好。

从上述判别函数可看出,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口苦而粘、口渴少饮、胸闷、恶心、肢体困重等症属于正值的一类,这些症状和体征均支持脾胃湿热证的诊断,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其中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等权重系数较大,占重要的地位;而口苦而粘、口渴少饮、胸闷、肢体困重、恶心等症状权重系数较小,居次要的地位。而神倦乏力、反酸、嗳气等症属于负值的一类,可能参与非脾胃湿热证的诊断。

32 脾胃湿热证和非脾胃湿热证常见症状和体征的分析

表2 常见症状和体征的频数比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occurrence rate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SDS and non-SDS cases

表2显示,在脾胃湿热证组中,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出现频率依次为100%、926%、864%、63%,出现频率高,占主要地位;而口苦而粘、口渴少饮、胸闷、肢体困重、恶心的频率为432%、309%、309%、296%、296%,占次要地位。以上9个症状和体征与非脾胃湿热证中出现的频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些症状和体征均有助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

33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建立

根据判别函数权重系数和频数分析,可把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等作为主要症状,口苦而粘、口渴少饮、胸闷、肢体困重、恶心等作为次要症状。舌苔黄腻出现的频数为100%,判别函数中权重系数最大,应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81例患者中,舌苔黄腻加上另两个主症所占比例为975%,舌苔黄腻加上另1个主症和两个次症所占比例为 95%,舌苔黄腻加3个次症所占比例为917%,明显高于其他组合,说明这3种组合可用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用文字表述如下:

主症:①舌苔黄腻;②胃脘痞满或胀或痛;③大便溏;④纳呆。

次症:①口苦而粘;②胸闷;③口渴少饮;④肢体困重;⑤恶心。

诊断:(1)具备主症①,同时具备其余主症两个;

(2)具备主症①,同时具备其余主症1个,再加上两个次症;

(3)具备主症①,同时具备3个以上次症。

以上3条,具备任何1条即可诊断。

34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简化诊断标准的建立

从上述判别函数,我们还可统计出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这两个症状的权重系数明显高于其他症状和体征;在8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中,同时具备这两个症状和体征的占926%。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把这两个症状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简化诊断标准,用文字描述如下:①舌苔黄腻;②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同时具备①和②即可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4 讨论

证候诊断的客观化、标准化是中医理论研究和证的客观化研究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目前国内研究证候诊断标准的常用方法有:①整理古代文献来制定标准;②各地区、各单位、各专家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制定相应的标准;③由国家专业机构颁布施行,即汇集专家意见共同制定的标准,最多见的形式就是相应的专业团体以会议讨论的方式制定诊断标准;④采用文献调查与临床相结合、专家论证与数学模型、电脑模拟相配合的方法。第4种方法立足于中医理论,结合了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最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本试验就是借助于这种方法来进行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关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国家专业机构颁布的标准,包括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另一种是某地区、某单位为研究脾胃湿热证制定的标准,国内影响较大的有: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杨春波等制定的标准、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劳绍贤等制定的标准、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温病教研室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和部分专家讨论来建立,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而且没有通过临床严格的论证,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局限性、地区性;另一方面,这些标准牵涉的病种太多,混杂因素太多,缺乏特异性。

本实验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论证,统计分析后,建立脾胃湿热证调查表,其中包括舌苔、胃脘或胸腹、食欲、大便等方面的表现共22个。接着采取病证结合的思路,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这一常见的脾胃疾病作为切入点,以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脾胃湿热证纳入对象的初步标准,经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后,得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判别函数,同时对常见症状和体征进行频数分析,最后结合临床,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即:舌苔黄腻、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大便溏、纳呆等4个症状为主要症状;口苦而粘、胸闷、口渴少饮、肢体困重、恶心等5个症状为次要症状;只要具备舌苔黄腻,再同时具备其余两个主症,或具备其余1个主症和两个次症,或具备3个以上次症,即可诊断。在这个标准中,既有脾胃湿热证的主要表现,也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较为符合临床实际。此外,根据函数中各症状、体征的权重系数和频数分析,我们可把舌苔黄腻和胃脘痞满或胀或痛作为简化诊断标准,便于临床的诊断应用。

当然,诊断标准的研究需要大样本、多社区的调查;本文收集的病历来源于本医院,例数也太少,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仅属于一种探索性的工作,目的是希望为最终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奠定方法学的基础。今后的工作就是要采用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在不同地区进行广泛调查,同时对建立的标准进行药物验证,这样才能保证所建立标准的代表性、客观性。此外,还需进一步扩大病种,继续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对其他常见的脾胃湿热证疾病,如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疾病,找出它们的各自特征,分别建立诊断标准,进而再从中寻求多种疾病脾胃湿热证的共性,从而得出切合临床实际的脾胃湿热证的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雷燕,于蓓,马晓昌.香山科学会议第63次学术讨论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传统医学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757.

[2]刘文忠.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1篇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的一门综合学科,学科的临床基地是ICU(INTENSIVE CARE UNIT)。这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他的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2005年以后,随着中华医学会危重症医学分会的成立,更是以井喷之势发展。学科的快速发展在救治大量危重症病人的同时,也汇聚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精细的治疗手段和一批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自然也就成了临床医学优良的教学基地。[1]

重症医学科的教学基地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学员前来学习,但这些学员的来源、水平参差不齐,如果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学,势必影响教学效果。[2]我科根据学员的来源及水平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进修医生、本院轮转医生、实习医生,下面就我科的经验,浅谈重症医学的分层教学。

1.进修医生带教

外院来我院进修医生一部分在当地医院从事过重症医学,进修以提高业务水平,另一部分为其他科室医生,为组建ICU来我院学习。他们的基本特点是学历不高,基础较薄弱,对新技术、新进展及指南掌握不深,但临床基本操作,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技术有一定基础。对于这样的学员,我科的做法是每周一次的重症医学理论学习和新进展培训,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在日常的查房中贯彻指南,但也不盲从指南,有疑点鼓励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对已经掌握的基本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加强学员的无菌意识,减少操作并发症的发生[3];向学员传授重症医学的新技术,如PICCO,IABP,ECMO等,使其能更深层次的了解疾病本身,并给他们实践的机会,便于熟悉掌握,也有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重症医学的进步。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一个进修医生回去后能独立进行重症患者的治疗,成为重症医学的一粒种子,在当地生根发芽。

2.本院轮转医师

我院其他科室轮转医师基本特点是学历较高 ,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基础知

识较为扎实,但缺乏横向思维锻炼,在处理危重症患者时,往往从本专业出发,其结果是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抓不住主要矛盾、缺乏整体性。在重症医学的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应当提倡“整体思维”的模式,强调患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判断病情和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整体观念。以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例,胰腺炎除了可以引起胰腺自身的改变之外,还可以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出现出血、shock、DIC、ARDS、AKI/ARF,甚至MODS。有时对胰腺炎并发症的治疗甚至超过胰腺炎本身的治疗,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控制胰腺炎本身,而应该从整体入手,稳定患者内环境和生命体征,在纷繁的病症中分清轻重缓解,抓住重点,挽救生命[4]。此外,还应该教会轮转医生如何分辨危重病人,如目前已认为呼吸频率加快可以作为病情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提前判断病人病情变化趋势,对保证患者安全,减少隐患都有重要意义。

3.实习医生

实习医生刚刚结束理论学习,开始接触临床,安排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讲授重症医学相关知识,带学生参观ICU病房。安排学生观看心肺复苏教学视频,并用教学模具进行心肺复苏演练,使学生对重症医学形成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习过程中引导他们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治病救人,培养学生整体看待疾病和病人的观念,传授常用的抢救技术和仪器的使用。可以将涉及重症医学的相关知识,例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科营养、外科感染、心肺脑复苏等有关内容并入重症医学实习授课当中,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5]。还可以让学生亲眼看见疾病的发展过程,如失血性休克中血压、脉搏及心率的变化,与课本中的描写相互对照,增强记忆。在实习中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可教会学生分析病情,归纳病例特点、总结诊断依据及制定诊疗计划等,使其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其临床思维能力。病例讨论的过程就是对疾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能力锻炼与提高的好办法。

重症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朝阳学科,同样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中,我们只有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和探索,才能取得进步。儒家有云:因材施教,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员的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进一步促进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 黄东晖, 韩云. 浅谈ICU的临床带教.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10(5):611-613.

[2]石松菁, 林兴盛. 危重症医学教学思路的探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62-64.

[3]董磊.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深静脉穿刺操作的教学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01):79+81.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2篇

目的初步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选择2005-06~2007-06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肝病科收治入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的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该病的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八十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2个对重型肝炎9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重型肝炎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辨证规范化; 中医证型

中医辨证的证候诊断是由特定的症状、舌象、脉象组成的,属定性的“软指标”范畴,传统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来自部分专家讨论和集体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证候标准研究,因研究方法不尽成熟和样本量等问题,结论一直有争论。本研究从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的角度,通过对重型肝炎证型证候标准的研究,从方法学进行探讨,为重型肝炎的证候标准提供依据。

1 方法及步骤

1.1 证候调查表的编制

1.1.1 症状、体征的规定由有关专家、教授、医师组成研究小组,广泛参考国内重型肝炎证型与证候有关的症状,初步提出包括主症(身黄、目黄、尿黄)、腹胀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体力下降、出血倾向、神志改变、二便、舌脉等几方面变化的八十多个条目,对症状、体征的测量和量化等级做了明确的规定。

1.1.2 证型证候标准的确定参照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与湖南国家肝病中医药治疗中心单病种质量目标管理讨论稿制订。前3个中医证型[毒热炽盛型、热毒入营(血)型、热入心包(痰热闭神型)]最早见于《肝炎论治学》[1],第4个证型(湿浊蒙蔽痰迷心窍型)见于《中医传染病学》[2],第5个证型(寒湿发黄型)见于《中医肝胆病学》[3]。其它:凡入选病例不能按上述5个证型辨证时,先参照1997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证候标准归纳证型,若失败则参照毛德文等[4]关于病证结合模式执行。

1.2 研究对象选择选择2005-06~2007-06间,就诊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广西扶绥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住院486例病例。全部病例经理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型肝炎患者。排除兼有其他脏器有严重疾病者,符合条件者共412例。

用“相对辨证标准”对160名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预调查和证型辨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由4位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逐一访问受试者并填写,对部分不典型病例的辨证,由研究小组讨论后确定。本研究共确定412人数据资料。经辨证分型: 毒热炽盛型86例,热毒入营(血)型47例,热入心包(痰热闭神)型43例,湿浊蒙蔽(痰迷心窍)型21例,寒湿发黄型21例,湿热蕴结型51例,瘀血发黄型46例,脾肾阳虚型23例,其他型74例。

1.3 建立证型证候标准的方法

1.3.1 证候标准建立的原则[5~7]①代表性:即应较全面地包含某类证型的常见症候群情况。②特征性:某些症状体征的出现,提示很大的可能是某类证型。③可操作性:症候群项目不能太多,鉴别作用小的变量无必要在标准中。

1.3.2 变量筛选及方法本次研究证型辨证的变量有80项,因此应剔除对鉴别作用小的变量。①因子分析:对各症状体征变量做因子分析,并做最大方差旋转,得到各变量因子的载荷系数,因子载荷系数≥0.5 的变量,认为是对证型分类贡献大的变量;②数据挖掘技术中决策树分析:用已知证型分类做y 和各症状体征为x ,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筛选出对证型分类贡献大的变量,通过比较训练集和校验集样本数据的分类,决策树筛选的变量对不同证型正确分类为91.54%和85.43% ,说明筛选的变量对证型的辨证有意义;③单因素χ2检验:用已知证型分类与各症状、体征做单因素的χ2检验,如 p< 0.05 ,认为某变量在证候分类上有辨证意义;④专家重要性评价法:本次课题研究邀请了18 名课题组外中医有关的专家,请专家们对症状、体征在各证型中重要性做排序,最重要排序为1,依次递减。计算重要性评分(如平均数分及标准差);⑤各症状、体征出现率评价法:计算各症状特征的频率,如某症状在某证型出现率≥50%,认为是某证型中常见的症状、体征;⑥logistic回归:用已知的证型分类做y ,单因素χ2检验结果p<0.10 的变量做x ,采用logistic 回归方法,筛选出对各证型鉴别有意义变量(p≤0.05 认为对证型鉴别有意义)。本研究规定如某变量在辨证中排序平均分≤4,而且标准差较小,认为该指标对证型辨证的重要性大。

其中方法①~③、⑥找出对证型辨证特征性和贡献较大的指标。方法④和⑤找出对辨证常见的和重要性大的指标,结果见表1。

1.3.3 证候标准的建立采用6种方法对重型肝炎中医证型包括主症(身黄、目黄、尿黄)、腹胀腹痛、发热、胃肠道症状、体力下降、出血倾向、神志改变、二便、舌脉等几方面变化的80多个症状体征进行计算和筛选,4种及以上的方法都认为有意义者,作为证候标准中必选的项目,只有3种方法有意义者, 结合专业知识酌情考虑。

2 结果

2.1 变量的筛选见表1。表中用“+”表示按上述筛选方法和筛选标准被认为有意义的变量。其中方法①~ ③是对全部变量(不分证型)进行筛选的结果,方法④~⑥是按证型分类进行变量筛选的结果,由于篇幅的关系,仅列出毒热炽盛型 (a)和热毒入营(血)型(b)的最后选择结果,见表最后两列。

八十多个症状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2个对重型肝炎9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 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

2.2 证候标准

表1 重型肝炎中医证型症状体征变量筛选结果(略)

方法①主成分分析,方法②决策树分析,方法③χ2检验,方法④专家重要性法,方法⑤频率评价法,方法⑥logistic 回归

2.2.1 毒热炽盛型的症状①主症:起病迅速,发热或高热,重度身目尿黄,色鲜明,迅速加深。②次症:精神萎靡,头晕沉,可昏睡或躁动不安,肢体困重,极度乏力,食欲大减,恶心呕吐,胁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赤。③舌脉象: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褐厚燥或焦黑起刺,脉洪大或弦数。

特征性症状体征:重度身目尿黄,迅速加深,极度乏力,大便秘结,腹胀满,舌质红绛、苔色黄和厚(其中舌苔黄或黄褐厚燥或焦黑起刺在几种统计方法中都显示对热毒炽盛型的作用最大) 。

2.2.2 热毒入营(血)型的症状体征①主症:发热不退或入夜热甚,重度身目尿黄,色鲜明,迅速加深。②次症:小便短赤,心烦不寐,神志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腹胀如鼓,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呕血、便血,可闻及肝臭。③舌脉象:舌质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弦细数或细数。

特征性症状体征有:入夜热甚,重度身目尿黄,迅速加深,时有谵语,鼻衄,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呕血、便血,舌质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数。

3 讨论

目前确定中医证候标准的方法很多,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证候标准的建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笔者认为证型辨证在缺乏金标准前提下,标准的建立应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与专家问卷相结合,从大量研究对象群体角度上,结合统计学的方法,找出证候的分布和组合规律,客观的制定出证候标准,结果才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8]。

重型肝炎(肝衰竭)属中医“五衰”之一,为临床上的急危重症,具有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极高等特点。经过几代肝病学者的潜心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可是当我们仔细揣思以上成果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时就不难发现,在重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和需要深化的领域,其中重型肝炎中的“三化”(症状及体征的标准化、辨证规范化、疗效评价的客观化)研究无疑首当其冲,而建立症状及体征的标准化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成为限制中医在重型肝炎领域发展的瓶颈。迄今为止,针对本病的研究,由于其证候群丰富,变化多端,在辨证过程中常较难把握,因此国内中医界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临床报道较为混乱,互有抵触,不利于本学科的交流及发展。

建立证型辨证标准将对规范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诊疗实践起到示范性指导作用;对开展重型肝炎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对提高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提供技术支撑。我们对此项工作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尝试,采用几种统计学方法相互验证结果和相互补充相关信息的思想,来筛选变量和寻找出对辨证贡献大的指标;同时还采用外部标准即多个有关专家对各证型症候群的评分,验证证候的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筛选和标准的制定,为证型证候标准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也为辨证规范化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打下基础。该研究中所建立的重型肝炎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参考文献】

[1] 钱 英,冷方南,程绍恩.肝炎论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65.

[2] 李家庚.中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28.

[3]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4.

[4] 毛德文,谌宁生,孙克伟,等.重型肝炎中医治疗特色分析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2,1(5):53.

[5] 申维玺. 论中医“证”的现代医学属性和概念[j].中医杂志,2001,42(5):307.

[6] 朱克俭,黄一九. 常见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思路[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1):62.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3篇

目的 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发病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符合CCMD3标准的100例抑郁症病人和10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 抑郁症病人中气虚体质的人数高于健康对照组。不同年龄的抑郁症病人中中年组比例最高。不同性格的抑郁症病人中内向型性格的抑郁症发病比例最高。女性的抑郁症发病高于男性。结论 抑郁症病人中不同体质的发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气虚体质、中年女性(更年期女性)、内向型性格的人抑郁症发病比例较高。在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可以针对体质因素进行防治。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体质 数据收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 and the body constitution. Methods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10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diagnosed by CCMD3 standard and 100 healthy adults as control.Results Significant higher number of people with deficiency of qi was found in th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han in the healthy controls. Higher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as among the middleaged and female. Conclusion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body constitution, sex, and age,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Affective disorders, psychotic; Bodyconstitution; Data collection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以及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症状[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致使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1]。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发病在不同体质,包括不同体质类型、年龄、性别、性格的病人之间的差别,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抑郁症病人来自南京市脑科医院,从住院和门诊病人中随机选择10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抑郁症组),男34例,女66例;年龄 17~79岁,平均(42.13±16.75)岁;青年组(61岁)分别为30、52、1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男32例,女68例;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为31、54、15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体质调研表进行问卷调查,由作者亲自填写。调查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项目有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住址、血型、身高、体质量、职业等情况;第二部分为观察内容,包括头面部、皮肤、体形、舌象、脉象等的观察;第三部分为体质问答,包括性格、饮食、大小便、睡眠、口味等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调查结束后,资料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为便于统计,将所调查的各因素逐项进行了量化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比值比(OR)

对上述相关因素作OR计算,OR值越大,说明与抑郁症体质之间联系强度越大。经计算,OR值>3.0的共有19个表现。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抑郁症体质主要与以下19个因素关系密切。而在这19个因素中有7个因素,如皮肤黄、食少、鼻色淡黄、易疲劳、唇淡白、精神萎靡、目光少神等与气虚体质相关。

表1 OR值>3.0的因素(略)

注:A1为对照组体质无该项表现的人数,A2为抑郁症组体质无该项表现的人数,A3为对照组体质有该项表现的人数,A4为抑郁症组体质有该项表现的人数。OR=A1A4/A2A3

2.2 抑郁症与年龄的关系

抑郁症组中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发病人数分别为30、52、18例,对照组发病人数分别为31、54、33例。抑郁症组与对照组体质类型构成比在各年龄段无差别。抑郁症组不同年龄组发病比例有差别,抑郁症组发病比例在中年组最高,青年组、老年组次之。

2.3 抑郁症与性别的关系

抑郁症组男女发病人数分别为34、66例,对照组分别为32、68例。

2.4 抑郁症与性格的关系

抑郁症组内向型、中间型、外向型者分别为52、22、26例,对照组分别为17、37、46例。两组有明显差异(P

2.5 抑郁症体质分型调查结果

以根据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王琦的体质分型表改编的针对抑郁症病人的体质分型为分型标准[2],调查结果见表2。从抑郁症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表中可知,在100例抑郁症病人中,除12例因有两种以上体质类型难以区分外,其他88例可分别归属于表中6种体质类型,其中气虚体质共35例,占总例数的3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体质,也高于同一体质类型的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除16例难以区别为哪类体质外,其余84例分别归属于表中6种体质类型),可见,抑郁症在气虚体质中发病比例最高。

表2 两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略)

3 讨论

抑郁症属情感性精神障碍,祖国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与其相类似的描述散见于“癫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郁证”等中医病证中[3];中医学还认为抑郁症的发病有不同的病位,如脑、心、肝、胆等[4];虽然历代中医学家对抑郁症的发病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现代医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5],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发病学大多认为基于情志不遂,导致气机郁滞,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引起精神异常改变等。现代医学将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一般归结为: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内分泌、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脑结构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等。

导致抑郁症发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质只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代谢功能等特性的结合。它得之于先天禀赋,具有遗传获得性,但体质又具有变异性,体质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由盛至衰。而后天诸因素,如地理自然环境、生活起居摄生、饮食营养习惯、心理情志、运动锻炼和疾病药物等,对体质的形成也具影响。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正常体质处于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标志。从发病学角度而言,若因禀赋差异、生理功能衰退或后天诸因素等影响,体质阴阳消长的平衡遭到破坏,则表示此个体有一种潜在的发病倾向,表现为对某些致病因素具有易感性,一旦发病,这种潜在的因素便将结合病理改变以症候的形式显现出来。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内中医界自20世纪70年代始广泛研究的领域,其中有关中医体质与发病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至今,对中医体质的研究仍然以理论探讨为多,结合临床疾病的研究较少,人群调查方面的研究更不多见。而有关抑郁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的关系,也多为散在的论述,鲜见将中医体质理论和抑郁症结合进行专门研究的报道。有鉴于此,本课题在收集、整理、归纳前人与抑郁症有关论述的基础之上,再根据中医理论拟定抑郁症人群体质调查表进行临床调查,然后将调查的抑郁症病人进行体质分型,并与同等数量的正常人群的体质调研情况进行对照,从而对抑郁症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的关系进行探讨。故本课题是在研究抑郁症的发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即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结合临床调研结果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

本文调查结果提示,抑郁症的发病与先天禀赋以及女性、青春期、更年期、老年人、内向型性格等体质因素有关,其体质类型可划分为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瘀血质、阴虚质、阳虚质等不同类型。气虚体质在抑郁症发病上具有较重要意义,在100例抑郁症病人中气虚体质人数最多,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从年龄来看,中年组发病比例最高,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体质类型的年龄变化规律及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另外,在性格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中,内向型性格人群的发病比例最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格特征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

由此可见,尽管抑郁症的发病较为复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本研究所做的临床调研分析,都说明抑郁症的发病和中医体质的关系较为密切,体质因素是导致抑郁症发病的物质基础之一[6],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基本体质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为了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强身防病、促进病体康复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体质因素。只要在未病之前,辨清体质的阴阳消长孰亏孰亢,并充分考虑体质所具有的潜在发病的倾向性,再通过中医等方法的综合调理,就可使体质偏颇得以纠正。所以,对于那些具有抑郁症发病倾向,或者曾有抑郁症发病史的人群,应在中医体质学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及类型,采用适宜的综合调理方法,尤其要注重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就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抑郁症发病的目的。今后应将这方面的工作更深入地研究下去,从而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及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谭兰,张伟. 综合医院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39(4):363366.

[2]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70.

[3]冯文林,梅晓云. 浅谈抑郁症的中医归属[J]. 中医文献杂志, 2003,21(3):4041.

[4]冯文林. 抑郁症的中医学病位浅识[J]. 湖北中医杂志, 2002,24(5):45.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焦虑症;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1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多。诸多的社会应激因素的增加使得焦虑症成为了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中药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立足于整体调节及辨证论治,具有理法方药的灵活性和疗效的可靠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取得了一定疗效。

1 研究意义

早在5000多年前焦虑就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情绪。弗洛伊德(Freud)曾提出焦虑是一种“基本的现象和神经症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某种感受”――一种特别不快的情绪状态或人类器官组织包括经验的、心身的和行为的综合状态。生活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现代人,在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在都市化的流浪、归属感的淡化中,在权威的不断消逝、身份感的不断模糊中,“焦虑”已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登上了历史舞台。焦虑作为目前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关于中医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较少,基本停留在临床经验的总结上,各医家对焦虑症的认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不少临床研究样本小,且普遍存在不够客观化和规范化的问题。这使得中医学对焦虑症的认识始终无法摆脱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中医疗效的发挥。祖国医学拥有丰硕的成果,浩瀚的史料,但是,历代治疗焦虑症的方剂散在于众多的中医古籍中,没有自成体系,尚缺乏全面的挖掘整理和分析研究,尤其是在焦虑症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的系统研究上。因此,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焦虑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以方药作为切入点,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客观地总结出焦虑症的方药证治规律,实现个人经历到一般规律的转化,能有效地克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1.1 文献范围 本研究文献收集的范围从秦汉至现代(2010年),时间跨度约1700年。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和建国后全国公开发表的期刊中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药均列入收录范围。

2.1.2 方剂的纳入、排除标准 ①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广泛性焦虑可归属于“郁证”、“不寐”、“怔忡”、“百合病”、“卑”、“脏躁”“灯笼病”的范畴,惊恐障碍可归属为“惊悸”范畴。除了以上述病证为参考范畴外,凡以心神不宁、少寐多梦、惊恐不安、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内治的中医方药均可人选。②丸、散、汤、膏、酒等均可入选。

2.1.3 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 (1)数据的规范化对检索到的方药记录以下指标:方名、年代、文献出处、功效、主治、组成、药量、剂型等八项。除药物名称的规范需以《中药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为标准,同时参考《中华本草》外,其它录入标注均与《方剂大辞典》同。最后参照词典后面的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将剂量统一换算为克(g),以排除各种因素对最后分析的影响。(2)建立数据库本研究使用数据库Excel编程建立数据库录入系统。

2.1.4 分析整理 为了更准确地探讨焦虑症方药的内在规律,先将历代焦虑方按历史朝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宋以前(约为公元1279年以前,包括汉、唐、宋),金元明清时代(约为1912年底以前)、近现代(公元2011年)以前。分别录入数据库,再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类药物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去认识不同药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运用情况,并结合历代对焦虑症的认识,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出粗略的证治规律、治疗原则和方法。

3 主要技术路线

本课题拟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和建国后全国公开发表期刊中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剂,并建立秦汉至今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结合中医学理论对所得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探索,采用以证类方、以法类方、以药类方的方法进一步汇编推导,总结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科学内涵,并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概括其组方结构和药物配伍方面全面系统的倾向性,揭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内在规律、提出以病因、病位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医内科炎症诊断原理标准改进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36-01

中医是我国国粹,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发展,中医文化越来越缺失,西医因其快捷方便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在治疗上,现代医学首选抗生家进行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对症疗法,祖国医学则注重统一整体观念,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在治疗中应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在疾病的急性期,进行适当的西医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病悄趋于稳定。

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1.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亦即“司外揣内”。“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

1.2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1.2.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2.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以及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1.2.3四诊合参,从病辨证。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

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标准

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根据不同的病症,诊断不同。

2.1诊断依据。根据主要外在临床症状表现确定证候分类。例如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春冬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证候分类。根据外在症状确定了证候分类再对症下药。证候分类也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感冒分为,①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②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③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根据治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未愈。

3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及改进

3.1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中医是自古发展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所以目前为止不可能用仪器代替人工,现代医学先进的技术使更多人倾向于西医而非中医,所以造就了中医人才的短缺,而且中医诊断虽然准确安全,能达到治本的疗效,但是所需时间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不如现代医学的快捷方便,以至于造成了客源的流失。

3.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改进。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以内科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保持中医特色,改进中医教学。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实践出真知,学再多的课本知识也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来的印象深刻,让学生随师抄药方是一个很好地接触实诊的方法,学生在长期抄药方的过程通过耳濡目染,对四诊方法的运用也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论知识也实践相结合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深奥理论不致有艰涩难懂之感,而且有事半功倍之效。

4总结

中医诊断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其他很多医学的基础,是不可代替的,所以中医诊断也应顺应时展而发展,使其保留特色充分发挥优势,使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使诊断更加准确快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