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

建模艺术论文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赣南苏区;艺术教育;“2+1”模块教学

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诚如李政道博士所言,“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然而,地方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的艺术教育上,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都与发达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艺术教育不平衡现状需要依赖于地方高校去挖掘和整合地方特色艺术资源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来拉近和消弭差距.

1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概述

“赣南苏区红色艺术”作为整个江西红色艺术文化中的特色组成部分,既是原中央苏区文化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也是苏区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基于发生学和艺术学角度的分析思考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艺术形成是需要一定地域的文化土壤和实践形成的基本艺术形态.因此,赣南苏区红色艺术概念界定,在狭义上所指的是在十年原中央苏区革命活动时期,在赣南苏区存在和与赣南苏区有关的一切积极革命艺术形式;在广义上所指的是与赣南苏区相关的一切艺术文化资源总称,换句话说,“赣南苏区红色艺术”是在某种程度上从区域性或文化性上打了“赣南苏区”符号烙印的苏区艺术.以1931年在瑞金的苏维埃一大召开为标志并确立了赣南的瑞金作为中央苏区政府所在地和政治文化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如李伯钊、危拱之、钱壮飞等.苏区艺术文化事业在“瞿秋白同志的领导下,修订了《工农剧社简章》《高尔基艺术学校简章》《苏维埃剧团组织法》《俱尔部纲要》等,明文规定了各个组织的方针任务,从而使根据地文艺更加趋向组织化、革命化、群众化”;同时,在赣南苏区成立了诸多文体团队,如“工农剧社”“工农美术社”“中央苏维埃剧团”和“蓝衫团”等,并建立了专门培养艺术人才的“中央苏区蓝衫团学校”(1934年3月改名高尔基戏剧学校).苏区艺术文化在赣南苏区出现了艺术繁荣的局面,据毛泽东同志在1933年底所写《长冈乡调查》中介绍,江西兴国县长冈乡“全乡俱乐部四个,每村一个,每个俱乐部下,有体育、墙报、晚会等很多委员会……每个村的俱乐部都有新戏”,并在调查中提出苏区“每个乡苏维埃都要学习长冈乡的文化教育工作”.因此,在苏区时期,党和赣南苏区人民把苏区艺术文化的发展推到一个历史高潮.在苏区艰苦朴素的革命生活中,赣南苏区文艺工作者依据现实革命生活,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了大量艺术作品,这也诚如石仲泉先生在赣南考查时所言:“在赣南苏区,党和红军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书写了光耀中华的历史”.《江西文化艺术志》中统计部分苏区艺术作品有近300余项作品(详见表1),这些丰富的艺术资源为我们当前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和改革思维.

2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与高校教育融合

追寻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源头及其发展历程,高校艺术教育就是一条以“人本”教育为主线,历经审美启蒙、审美形成与审美创造的途径.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就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提出:“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的“以美育代替宗教”口号并在当时的北大推广实施,而“美育”一词也成为此后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符号.正如张道一先生在《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文中所说,“尽管美学家可以潜心研究”美,但纯粹的美是难以进行教育的,因此,就其载体来说,“艺术教育是较理想的形式”.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看,高校艺术教育能引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美育”载体的选择问题,即什么样的艺术资源是合适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教育部在2014年年初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特别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这或许是政府部门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回应,但却为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定位指明了方向.赣南苏区红色艺术作为艺术资源本体和时代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艺术审美性和典型的时代精神性,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构建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和创新模式的新思维.

3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观念的创新转变

3.1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的政策导向上过于强调向部属院校学习,以部属高校观念为导向,未能形成

地方院校自身的教育观念即凸显它的区域性和因地制宜性从教育的顶层设计来说,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开展与主导采用的是阶梯式下达方式,即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部直属高校、省属地方高校、市属地方高校.教育政策阶梯式下达的方式是行政体制的一种体现方式,其本身没有异议,但在政策整体执行的过程中会形成“走样”或“变形”,尤其是到偏远地区教育基层的执行端.教育政策的“走样”或“变形”就会出现政策“僵尸”或“依葫芦画瓢”的现象.同时,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政策制定项目组成员主要集中在各部属重点高校及专业机构,如《艺术课程标准》团队是由教育部牵头,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多家单位专家组成.这种政策制定方式兼顾的是大方向和前沿趋势,而没有地方特色,更缺乏因地制宜的对策.这种现行行政体制观念和教育政策本身构成了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囿于传统观念的重要因素.因此,地方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强调“区域性”“因地制宜性”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转变也贴切政府近年对艺术教育改革的新导向.国务院刊发的国办发[2015]7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基本原则中指出,地方艺术教育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2015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中袁贵仁部长同样强调“坚持因地制宜,形成本地、本校学生美育活动的特色和传统”观念.

3.2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资源的选择上过分强调高大尚,忽视了本土艺术资源的挖掘和培育

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一般都依据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高校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共八门:《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交响音乐赏析》《中国音乐简史》《当代影视评论》等八门任选课来进行轮换选择.但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区域优势分化日益严重,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学生需求的增长,尤其是互联网加速了这种分化差距.以《美术鉴赏》为例,发达城市的高校艺术教育集中着优秀的师资和艺术藏品;同时,城市中盛行的艺术市场、艺术画廊和画展也为该区域高校艺术教育提供平台和机会.地方高校尤其是落后的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中应该转变攀比的观念,切实贯彻[2014]1号《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地方自身的艺术资源中寻找特色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重视挖掘地方艺术教育资源的特色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4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下构筑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模式

4.1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2+1”模块教学方式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是当前教学改革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它的教学理念来源于19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所实施的课程选修制变革.这种按照学生兴趣和意愿的课程优化任意组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被美国众多学者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包或个别化学习包.因此,针对于赣南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趋势,结合学生素质、技能等综合培养参数并依托赣南苏区丰富的红色艺术教育资源,提出“2+1”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培养方式.“2+1”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提出,首先是科学合理地遵守模块化教学方法,依据高校艺术学科知识的模块化分解或组合教学,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模块课程间的联系,对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模块次序等要素进行系统考虑;其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由掌握学科知识转向发展个人学习能力;最后,根据2009年教育部的高校艺术纲要和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地域特性设置提出具体方案.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2+1”模块化教学方式实施重点,一方面在于“2+1”构成的形式即“2”与“1”的关系和量变形成条件.其中“2”在地方高校艺术课程体系中表示的是一个固态常量,即指两门艺术教育的课程(可选修亦可必修)和必修完成的2个学分(教育部,2009).而“1”是变量,指艺术教育的实践项目;根据常量2的课程内容来决定变量1的实践内容与目标.因此,在二者关系上是相生互补关系.另一方面是“2+1”内在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其中,“1”是该模块教学中最为灵活和变化的组成部分.根据赣南部分高校艺术教育对“2+1”模块化教学方式实施调查中得出结论,“1”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通俗性、互动性、深刻性;在教学方法上,与“2”形成互补和反差,凸显学生为主体,强调实践能动性,并结合地方资源的优势,深入地方艺术发源地进行实地感受.因此,“2+1”模块化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性主要突出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场所的不固定性,因学生、师资、时间等而变化.以上的教学反馈调查发出了467份样表,收回421份,有效调查表为368份.通过对调查样表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尽管学生对样表的填写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结果的合理和研究性,但也在客观上反映出“1”模块课程的特色和认可度.因此,在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下,通过“2+1”模块形式来构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潮流,并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4.2在实践课程中凸显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特色教育

赣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其中苏区红色艺术是其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之一.在艺术发展角度上,苏区红色艺术是时代和文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和历史性特征,符合艺术精神发展的需要,也是革命历史不可忽视的重要艺术资源;从价值审美观看,苏区红色艺术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凸显了革命者伟大的爱国情怀和无畏的人本精神.在“2+1”模块教学方式中,“1”的内容重点突出在借助地方艺术资源特色形成高校艺术实践模块.因此,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意义.在构建特色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1”作为模块中实践项目的变量具有高度的特色性.一方面,在艺术内容选择上,“1”实践课程内容要凸显地方特色、思想感人、情感互动.赣南苏区红色艺术资源中具有大量的特色内容,如兴国山歌中《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等,苏区话剧《八子参军》《为谁牺牲》《欢送哥哥上前方》等,革命诗歌《月夜行军》《战斗的春天》《妻送夫》等,在教学及师资特色方面强调灵活和双赢.赣南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性课程灵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对于源发性地方艺术,教师积极组织学生身临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如《苏区红色漫画及标语赏析》及《苏区红色革命遗址赏析》的课程教学就用了“走出去”到现场感受的教学方式.高校艺术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艺术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但对于“1”的赣南地方特色艺术资源课程教学就更需要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地方艺术文化.因此,“1”的师资和师资培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解决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采取“请进来”,即把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的行家里手采用表演、辅教、座谈等方式引入课堂,使课堂氛围和艺术内容具有原汁原味的形式,进而凸显特色.在“1”模块的教学意义上,“2+1”模块教学重点强调地方艺术文化符号在高校大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文化的印迹中留下深深的赣南区域特征;同时,赣南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也将助推艺术资源的推广和流传.

参考文献:

[1]江西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M].南昌:江西省教育出版社,196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3]汪木兰.苏区文艺是战斗的号角[J].江西社会科学,1982(3).

[4]江西文化艺术志编选组.江西文化艺术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5]张道一.论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1995(2).

[6]付强,徐继存.模块化教学及其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7]王志强,黄凡.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的价值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4).

[8]邹华.艺术教育的历史经验[J].天津社会科学,2007(2).

[9]周芳.对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已引起国家、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笔者通过实践,对学院艺术教育模式的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笔者认为,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订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以确保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不会大起大落,具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院是一所成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教、初教类师范生,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走向小学。这对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势必提出新的要求。而针对我院当前艺术教育而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硬件奇缺是实际的问题,但如果利用现有的资源,加紧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质量,提高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一、在学校教学方面,应形成适应学校质量标准的艺术教育模式

制订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细则、课程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从而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教师方面,加强艺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组班教学。现在我们已经在试行“l+X+X”这个模式.1表示每学年要上一门必修课,必修课中第一学年为书法,第二学年为硬笔书法,X为选修,在选修课中第一学年为美术,第二学年为音乐形体舞蹈。另一个X是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学习一项艺术技能。

二、在实践方面。将德育与艺术教育活动的结合

把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的载体: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艺术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内提高质量的同时,要把课外作为课内的拓宽和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我院每年都有志愿者组队赴周遍城市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艺宣传晚会、采风、美育教育等,它不仅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艰辛,了解了各地美育教育的现状,也检验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丰富并完善了自身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组建学生社团。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

其中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建立社团的目的应该是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广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各类社团的群体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能够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这两类社团都可以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这些社团,管理好教学以及社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每个社团配备一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进行专业训练。在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而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教育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自于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提倡。除此之外,校、系两级也可以运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加以刺激。如:教师的指导活动折合为一定工作量,由校或系适当按其工作量支付一定报酬;也可同时将指导活动时间转化为一定教学时数.规定为职称升级的硬项指标之一等。我院的社团指导老师就享受“折算课时”这个待遇。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各项审美实践活动。如每年4月开始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是各个社团在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推出了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说原创小品短剧比赛,服装设计汇报展演、书画比赛、歌舞专场等等,成为学生认识美、实践美、创造美的舞台。

四、研究成效

(一)艺术课的“I+X+X”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大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调动了众多学生参与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喜爱艺术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通过细致人微的情感陶冶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艺术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2.艺术技能的专项学习,培养了一批艺术尖子学生。在没有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批“艺术能手”.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美术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艺术绘画展.书画展,越办越大,艺术水平越来越高。音乐类的技能学习.使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艺术表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艺术专项的学习,为一些学生发现自身的艺术能力.为今后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举办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校园的主流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年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审美观、价值观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甚至导致一些人最后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认为,青年学生所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不比其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轻,二者重要性是一样的。“人身安全”事关青年学生的生命,而“文化安全”问题事关青年学生的另一种“生命”,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否成为一个各方面健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命”更为重要。因此下工夫开展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在学生中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营造校园的主流文化,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让受教育者都能学到适合他们学习的东西。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校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一次次受到了美的教育,得到了美的真谛,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3.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将学校管理落实到终端。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属于一种动态管理,而动态管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形式,全校学生干部通过对每一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评判,初步认识和掌握了动态管理的一些要领,从而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策划创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快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节奏。:

五、几点结论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精神,尽早完成《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工程项目,实现以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发展目标,弥补国家艺术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的空白,建立一个艺术教育资源平台,实现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艺术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1.1 专业院校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不高

目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 31 所,其中综合类艺术院校 7 所,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艺术院校 24 所。而据不完全统计,下设综合艺术学院或专业艺术院系的综合大学及高职(专科)艺术院校多达 1100 多所。这其中蕴含了相当大量的艺术教育资源,但由于各类客观和非客观原因,如地方保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设备支持不够、相关技术不了解等原因造成了众多艺术教育资源无法与大众共享。

1.2 民间艺术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中,毫无疑问各类网络资源成为内容最丰富、获取最便捷的信息资源。随着 “微”技术的发展,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到网络上共享,其中蕴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资源。但是因为缺乏相关专业人士和部门的开发、引导、管理,使得资源过度泛滥,内容良莠不齐,大众难以从中选取到高质量、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资源。

1.3 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库专业化不够

传统艺术资源大多都是以纸质类图书等作为载体而存在的。随着现代社会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与快速化,传统的纸质图书资源不仅带来巨大的耗材浪费,其对于艺术多元化元素的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字化艺术类图书无疑是最优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达到部级的专业图书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就有 4 家,同时万方、维普、CNKI 等主流期刊图书信息资源库也都集成了大量的艺术图书资源。但对于那些专业性需求较高的用户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检索结果的筛选。

2.艺术教育资源库模块构建方案

艺术教育资源库由导航检索、动态新闻、院校介绍、教学资源、作品欣赏、名家名作五大模块组成。导航检索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有资源内容,可采用菜单分层浏览与搜索引擎检索两种方式。动态新闻包括了教育部、文化部关于中高职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活动比赛、中外交流等实时资讯,可从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获取。院校介绍模块介绍国内中高职艺术院校,介绍其特色,可从各专业院校获取。教育资源集中反映专业教学所需资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技能标准、教材及开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实训设计、视音频案例、教学成果、教学评价、教科研成果等),可从专业院校、艺术类专业期刊、网站获取。作品欣赏以图文、视音频方式呈现各专业艺术作品,可从各类比赛组委会及各地演出单位、团体获取。名家作品介绍名家大师及其作品,可从艺术类专业报刊、期刊、网站等媒体及现场访谈等获取。

3.艺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建设以“服务于教学”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坚持教育性、规范性、技术性等原则,“边建设、边服务、边完善”,从整体出发,统筹策划,逐步推进。

3.1 资源建设

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一次输入反复使用,一家输入多家使用。要建立专业的资源库,需要有大量的优秀的、权威的而且针对性强的资源。建设预备期可联系全国中高职艺术职业教育院校师生、相关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机构单位,经培训考核给予他们上传资源的的资格,有他们提供专业教学所需的信息与素材。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提取资源特征,对资源进行准确的描述,方便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资源原创性审核和知识产权监控,确保其原创性和自主性。强化资源使用方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和法律意识,保护资源库资源的知识产权。

3.2 管理队伍建设建设

艺术教育资源库是一项技术复杂的浩瀚知识工程,不仅需要具有组织运营与管理决策领导人员、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人员,还需要艺术专业人士、通晓艺术知识的翻译人员等。

因此,要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及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统一技术、分类及管理标准,并保持人员稳定以利于更好地开展资源库建设工作。

结束语

总之,艺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各方通力协作,共享共建,才能建立起具有学术性的资源库,才能成为人们学习和创作艺术作品所必需的资源库,才能开拓出具有持续发展生命力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刘筠梅.论艺术院校中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60-164.

[2] 梅玲.微博时代艺术资源数字化现状与展望[J].信息组织,2011:52-54.

[3] 刘华.海外华语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及华语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建设[J].语言文字应用,2012(4):125-133.

[4] 马秀峰,亓小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3):55 58.

[5] 孔繁之,王春梅,彭才洪,张宝昌,宋建国.数字校园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2):49 -50.

[6] 姜孝军,韩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2- l33.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地方人文;优势;艺术特色;地方高校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主管教育的国家教育部,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领域里未曾见过的,创“特色学校”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可以这么说,在学校教育体系结构中,艺术教育将成为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突破口。再者,从外部环境来看,地方高校也必须充分利用地域、地方人文优势创建特色高校,才能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寻找到自身实际条件和市场需求两者之间的支撑点和突破点,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依托独有的地缘、人文基础,以相对完备的学科、师资、设备与场地等软、硬件为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艺术普及教育的内涵建设与特色挖掘已经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共识。本文将以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可行性及意义之所在,为国内地方艺术特色高校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一、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理论分析

目前,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的创建都是紧紧围绕学科定位、特色发展、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进一步完善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建设方案。如国外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国内的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一些名校,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学生艺术社团发展成近百个,校园艺术活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一个极好的校园环境。此外上述这些高校还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基地,设有大学生交响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个,艺术选修课程门数达到100多门,基本涵盖了艺术一级学科大部分领域。与这些名校相比,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教师与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艺术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尤其是学校艺术特色创建与依托地域、人文优势结合的仍然不够,忽视了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在开发潜能、培养艺术创造力的独特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艺术教育色及个性丧失的地方高校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在构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优势,有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合格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办学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在教学层面上,能够重视学生专业艺术基本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传统教学与“工作室”“工作室群”“大学生艺术团”相配合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其二,在专业特色上,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到专业建设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机地结合,注重把握专业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能够不断丰富、加强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内涵建设,拓展艺术专业的领域与办学思路,逐步实现涵盖艺术专业所有子方向(如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等等)特色办学的需要。

二、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实践探索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优势,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的艺术特色地方高校建设目标,必须积极探讨富于应用型、复合型与技能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适时地依据地域特色及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

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woRKsHoP互动式教学+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校企(艺术表演团体)合作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教学组合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引入“wORKSHOP互动”与“竞赛教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该教学方式为个人+学习小组;教学组织过程为教师提前给每组学生发放艺术创作任务书,引导学生在广泛调研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索一小组交流一获得反馈一总结评价一动手实践”等环节,来消化、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使师生均从中获得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方面,“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将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成为校内艺术特色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艺术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中,学生艺术理论、艺术表演、创作能力是通过在本地的艺术实践来获得、提升,知识的获取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自身根据艺术创作任务所需自主获得。该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讨。教师的角色由理论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方向把握、调整、整理者与参与者。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起到与广大地方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重构以扎实基础理论与较强艺术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体现与当地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建立涵盖各个艺术专业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一线创作家、表演艺术家、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直接传授实践艺术创作理论与技能,学生可以亲历亲为,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知识,将地方文化的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学习效果与实际工作的信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做到了与所在地域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成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

(二)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配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在认真吸收、消化和理解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地缘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艺术专业办学规律及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人文

背景与市场需求及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职业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下艺术专业所从事的职业群及岗位层次,针对相应的岗位职业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实施学分制模块式教学,分公共课、公共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等。并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修订,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依托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

特色艺术教学团队是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关键,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必须依托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按照课程体系相近或课程联系紧密的原则,形成一支梯队合理、整体素质高、特色鲜明的“团队”。该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团队充满活力,能够秉承“以老带新”的传统,教学与科研取向鲜明。且能够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特色这个主题,将地方文化融入艺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之中。通过对特色艺术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师资、教研、科研等方面给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各项工作以极大地支撑与保障,以特色教学团队的构建促进艺术特色高校建设的完善与提高。

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是每一所地方高校办学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同样也是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核心内容之所在。如何围绕地方文化与地域优势做足文章,地方高校需要在办学思路上有所创新,如将地方文化艺术研究的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艺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努力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艺术学科前沿知识,更好地启发他们对学科研究的创新思维。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维视野 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5-03

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和实现。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虽然艺术教育因其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传统“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但是现代艺术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授”式的经验传授有着根本差异。其差别就体现在作为现代教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整体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纯粹的技能培养。在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高素质、综合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满足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和操作路径,以期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把握的一个首要基本原则。学者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来达成目标。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编制中,经常会遇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编排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如果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仅仅在旧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修补,都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内在逻辑性和一致性,从而无法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有新的要求。近现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型、表演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然而,这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在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都具备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潜质,社会也无力消化大量专业艺术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艺术生产经营、管理、策划以及艺术普及方面的人才却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人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再则,以往那种不同学校、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所奉行的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浪费,只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传统美术史论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起初,国内对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家专业艺术院校中开设有该专业。而在今天我国艺术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诸专业包括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内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学科和专业究竟如何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艺术批评、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需求显然大于专门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了解美术创作、擅长美术研究、会艺术策划的“一专多能型”美术史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研究与批评、美术活动策划、美术教育与培训、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新闻出版、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作。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而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一新的人才目标的统摄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

强调课程建设的体系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有机性,也即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该具有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原则性基础,但是要使得课程设置达到有机性,还必须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具体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出于对不同维度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对视觉艺术的体验、感受、认知和鉴赏能力;(2)掌握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美术发展演进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3)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本土美术文化和艺术生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应该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不仅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常识;(5)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完成相关艺术活动和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

在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较为清晰的勾勒之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按照人文素养模块、美术技能模块、美术史知识模块、美术理论知识模块、应用类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六个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情况如下:(1)人文素养模块: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2)美术技能模块:中国画基础、书法基础、油画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基础;(3)美术史知识模块: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台湾美术专题、桂林抗战美术研究专题、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专题、文艺复兴研究专题、欧美战后艺术专题、佛教艺术专题、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发展史;(4)美术理论知识模块:美术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画论选读、西方美术史学与研究方法、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导读、绘画语言解读、《历代名画记》精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5)应用类模块:美术批评与写作、展览策划与文案写作、博物馆学概论、编辑出版学概论、书画鉴定概论、美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美术考古学概论;(6)实践教学模块:美术史迹考察、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样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校的通识课、共同课模块共同组成了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于同类课程聚集的课程群对应于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得每种能力的培养至少能有3-5门必修课程作为保障,这样学生能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课程模块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能力菜单自主选择某类或某些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加强和突出某项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这就避免了人才培养过于标准化而带来的缺乏个性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才培养过程的时间轴为依据进行课程的阶段性安排

如果说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是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而对课程做出空间性安排的话,那么注重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和衔接则是基于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时间性的考量。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认清人才培养的这一基本规律,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强、课程衔接先后顺序颠倒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倍功半。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实到具体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这种阶段性特点,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一年级,主要目标是建立学生对美术初步的感性经验和初步的理论认识,主要通过技能类课程来实现。同时,通过中外通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二年级,要求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掌握美术批评写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术展览策划的基本常识;三年级,继续完成对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跨学科和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四年级,继续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阶段性的安排旨在通过低年级与文、史、哲相关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进而逐步进入到美术史及理论的专业学习,结合美术史论实践与考察课程展开美术史论的学习与研究,为高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始终贯穿着实习、实践和应用类的课程,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文化市场。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自己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的学校,而鲜明的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特色课程上。如何设置特色课程,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都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院校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特色课程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第二,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第三,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对学术前沿领域的开拓;第四,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特色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的。首先,将广特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术(下转第63页)(上接第56页)视野。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特色课程构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将广西近现代美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等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突出老师们的研究特长。如20世纪中国美术、台湾美术研究、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绘画语言解读等特色课程都是广西艺术学院老师长期研究的领域。桂林抗战美术既是广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也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全局价值。广西艺术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积淀。

再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比如本专业设置的视觉文化理论选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等特色课程都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领域,代表了美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图像时代的新一代学人,应该对视觉文化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美术及美术研究的走向有基本的认识。这类课程的设置开阔了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眼界。

总之,对高等艺术教育来说,构建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需要有多维视野的关照,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对不同能力的需求;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规律,又要考虑优势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只有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课程体系的有机性,才能构建出适应时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菲利浦・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1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理论 艺术文献 三维教学模式 

 

高等艺术院校及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对于艺术基础理论的学习都有必修课程,课程名称通常为《艺术概论》,实质是对高校学生综合艺术理论素养的一次普及,这门课对于理解艺术理论,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正确引导艺术实践活动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这门课程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美术、摄影、影视、音乐、舞蹈、戏曲、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和形态,围绕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推衍展开,对艺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梳理;依据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一般规律,具体探讨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艺术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而现有的教材体系,旨在揭示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艺术学科教育的基本平台,在较大学科框架下引用极少原典,在反映艺术理论的风采与精华方面显得有些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教学创新和研究。 

目前,国内学界对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一的纯理论课堂学习,这种模式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重心在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以及艺术门类的基本概念,介绍艺术创作与社会接受的一些环节。如果单纯以口授和书面理论为主,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这也是第一种模式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淡出的原因,围绕教材展开的艺术概论教学是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第一维度;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各大高校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提升,开始出现教学理论与多媒体声像相结合,以教师课件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感性地认识各种艺术门类的影像资料,这也是新时期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第二维度。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乃至各省、部级的有些精品课程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的教研与推广过程。从长远来看,艺术理论的教学必然会面临新的要求,将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随着新时期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网络媒体的充分运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感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已经开始出现了某些局限,但是,相关的深化辅助体系尚未完备地建立起来,大量可利用的文献资料十分分散,我们可以通过汇总、去粗取精加以整合,使其成为教学中又一个有力支撑和补充。因而,在目前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状态下未雨绸缪,在教学学术性上再向前推进一级,进一步提升教学资源,增加新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这也成为本文探讨的第三维度。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理念的渗透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文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延伸。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1.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多年来,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教学管理模式做出了许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1)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与组织方式所做的简要表述。

(2)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的分类类型。

(3)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管理的活动方式和基本结构,是可以去做的标准样式。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是在第三种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2.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

(1)理论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是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

(2)整体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全部组织方式和全部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3)操作性。教学管理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桥梁,起着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的中介作用。

(4)稳定性。教学管理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后,经过总结、分析和归纳后而形成的处于理论和实践中间的中介方法,所以比实际情况更具有稳定性。

(5)示范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进行反复研究而构建的一种范本、一种方法,可以推广,因此具有示范性。

(6)简明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必须对所建立的教学管理理论框架、管理活动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本质的、有特色的简明扼要的表述。

3.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管理模式有多种分类,本文仅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二种最基本的分类:(1)从教学管理理论分类:经验性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2)从管理层次分类:宏观教学管理模式,中观教学管理模式和微观教学管理模式。

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构建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一般构想

根据模式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属于微观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采用或部分采用科学型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并不多见。而要实现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如何构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建立科学统一、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调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样,会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2.制订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

《2001艺术教育规划》指出:“力争经过3~5年时间,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课程”。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编写统一的自成体系的普通高校音乐教材,制订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是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统一自成体系的高校音乐教材及全国性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制订,是有效地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基本保证。

3.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进行成功的音乐教育,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上下齐心协力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 (l)音乐欣赏; (2)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教学; (3)技能教学;(4)音乐美学、音乐史; (5)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

4.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001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包括: (1)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改进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 (3)加强普通离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 (4)利用高校师资流动机制,实行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5.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2001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并推出若干套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提供丰富多采的工具,建立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库,以国内现有的教育网站为平台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卫星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传输开发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的电子课件等。”

6.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实施高校音乐教育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发挥高校音乐教育育功能,应该建立音乐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结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以及更多有识之士和优秀人才不断参与研究、实践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粗浅的、不成熟的探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首先,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 )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对旧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全盘否定,要吸取其中合理、科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发展,以达到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理念的渗透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文件的颁布实施,使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加强。在这一背景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延伸。

一、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1.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

多年来,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教学管理模式做出了许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1)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与组织方式所做的简要表述。

(2)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的分类类型。

(3)教学管理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管理的活动方式和基本结构,是可以去做的标准样式。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是在第三种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2.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

(1)理论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是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

(2)整体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对教学管理过程、全部组织方式和全部结构的分析与归纳。

(3)操作性。教学管理模式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间桥梁,起着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的中介作用。

(4)稳定性。教学管理模式是经过实践检验后,经过总结、分析和归纳后而形成的处于理论和实践中间的中介方法,所以比实际情况更具有稳定性。

(5)示范性。教学管理模式是在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管理过程、组织方式和基本结构进行反复研究而构建的一种范本、一种方法,可以推广,因此具有示范性。

(6)简明性。任何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都必须对所建立的教学管理理论框架、管理活动方式和组织结构进行本质的、有特色的简明扼要的表述。

3.教学管理模式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管理模式有多种分类,本文仅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二种最基本的分类:

(1)从教学管理理论分类:经验性教学管理模式,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型教学管理模式。

(2)从管理层次分类:宏观教学管理模式,中观教学管理模式和微观教学管理模式。

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构建科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一般构想

根据模式理论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属于微观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范畴。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采用或部分采用科学型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并不多见。而要实现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如何构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之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建立科学统一、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

根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调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样,会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现。

2.构建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进行成功的音乐教育,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上下齐心协力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①音乐欣赏; ②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教学;③技能教学;④音乐美学、音乐史; 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

3.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包括:①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②改进普通高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 ③加强普通离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④利用高校师资流动机制,实行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4.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

《艺术教育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并推出若干套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提供丰富多彩的工具,建立国家艺术教育资源库,以国内现有的教育网站为平台建立艺术教育网站,卫星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传输开发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的电子课件等。”

5.应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是实施高校音乐教育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功能,应该建立音乐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结论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充满理性的、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以及更多有识之士和优秀人才不断参与研究、实践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粗浅的、不成熟的探析。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首先,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 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其次,对旧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全盘否定,要吸取其中合理、科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发展,以达到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力,宋尽贤.学校艺术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9.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一、女性身体的政治模式

如果说政治和权力之间可以互相言说,那么由男性权力创造的生殖错置的文本,就是一种带有强权色彩的政治模式。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阿佛洛狄特(维纳斯)为例,她是天神乌拉诺斯被斩断的流淌到大海中的变成的。那么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即阿佛洛狄特是“男人”。但是,可以变化的是阿佛洛狄特的性伦理,即给她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品质:美丽、端庄;给她一个被男权社会认定的女性气质:性感、温柔。同样,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宙斯吞下生殖女神梅蒂斯的身体从自己的头颅中诞生的。除了赋予雅典娜女性慈悲而柔美的目光之外,同时给她了一身战士的盔甲,她是战斗中英勇精神的象征,并成为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道德的象征。同样在《圣经》中,由亚当身上的一个肋条变成了的女人夏娃,也是一个男人,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是“有缺陷的男性”。显然,从雅典娜到阿佛洛狄特再到夏娃, 她们都是男性身体生产出来的女性文化的符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男人”文化的代言人。

女性身体的政治学模式是建立在男性权力话语基础上的一种魔咒。在这种魔咒中,女性是多变的,可以是神也可以是人。在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女神,吞了一个鸟蛋或者踩一下巨人的脚印,便能完成由男性制造的“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神话。由此可见,无论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特、《圣经》中的夏娃还是中国神性的女性,都是男性生产的女性身体政治模式的样板,作为中西方文化启蒙时期的艺术想象,她是男性文化的产物,而不属于女性文化的范畴。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是万物的主宰,生产并制造芸芸众生的世界,它不仅成为了一种强权政治话语统治的模式,而且成为了的强权政治话语实践的模式,并且共同构成了女性主体地位丧失的古典历史的政治话语的模式。

二、女性身体的不公正模式和压迫模式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以一种自由的享乐主义精神代替以往的神权和禁欲主义,倡导人性的复苏,那么文艺复兴的艺术中女性身体的肉感与性感则再度成为男性权力话语下的欲望的对象。即使在中西方现当代艺术中,作为欲望对象的女性身体的生产,同样存在着一种不公正模式和压迫模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提香的作品《抹大拉的玛利亚》,取材于《圣经》故事中的形象。在提香笔下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近乎,用大胆放荡的女性身体挑战宗教的禁欲主义。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家鲁本斯的作品《三女神》,其中的女性形象,层层叠叠的赘肉隐藏着男性窥视的淫欲。洛可可宫廷艺术家布歇的作品《黑发宫女》把具有感官刺激的女性身体――臀部作为画面的主体。在奥地利现代派艺术家席勒的作品《衣着深蓝躺着的裸女》中,唯一敞开的是女性的生殖器的会。粉红色的会充满着浓厚的色情意味。席勒的作品以一种超写实的手法,把一个处在中心位置女性的性角色所凸显出来的女性生殖器描绘得直截了当,似乎是等待嫖客的。消费女性身体的不公正模式与压迫模式,在当代的中国艺术中也十分流行。中国男艺术家创作的雕塑作品《幸福生活》通过把女性与动物融为一体的塑造,将其指代为物欲膨胀的消费主义的拜金女。其作品中的“猪小姐”,有着血红的嘴唇,袒露的胸脯,时尚的坤包,特别是有一对猪手猪脚,时时在提醒着这是一个已经女人化了的猪身体。作为动物的猪身份,在中国的文化遭遇也是比较奇特,它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被鄙视的动物。一个女人可以在这两者之间穿行,并构成了男权话语下的视奸论的话语方式。

可以看出,女性身体作为男艺术家生产的欲望对象,她是一种政治模式和不公正模式、压迫模式的产物。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政治模式、不公正模式和压迫模式的生产者称为视奸论的制造者。在中外美术史中,视奸论的制造者似乎是一条铁的定律,他们共同制造了中外美术的色情史。男性艺术家们色情艺术生产的直接与直率,一语道破了艺术家与艺术欲望对象的女性身体的关系。这种最简洁的艺术生产仪式,是由视奸论的制造者一手缔造的美术史建构机制的基础,即男性权力话语的的主动性与的女性的被动性形成了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没有人怀疑这就是美术史的微观建制到宏观建制的核心形式。

三、女性身体的反抗模式

马尔库塞说过,艺术是一种反抗。既然性是作为女性生存方式的一种悖论,那么性也为女性提供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即反抗模式。由男画家生殖错置的文本身体中,女性身体的生产历经政治模式、不公正模式、压迫模式的演绎,并且形成了艺术视奸论中的艺术史,女性似乎就是视奸论中的一个“”。在中国民间,也被俗称为“鸡”。女艺术家段建宇的影像装置作品《艺术鸡》,在大型的书架上放置了不少母鸡,但是同时也指代为艺术的“鸡”。艺术的“鸡”不仅本身就是一个色情的寓言,而且与其它书籍共同构成了暧昧的文化关系,构成了虚伪的文明史。作品《艺术鸡》被作为美术史的寓言文本,蛴类的文明史中,成为冠冕堂皇的书籍文本。它将男权话语逻辑中的人格分裂与人性堕落巧妙的包装,使之堂而皇之成为知识的绅士,与历史不同功能的文化叙事者混在一起,建立起令人怀疑的文明史。在段建宇的作品中,由女性与鸡的两种符号形成的身体错置的文本,具有着强烈的文化质疑性与艺术立场的鲜明性,践行了艺术作为与权力抗衡的人文情怀。同样具有人文情怀的女艺术家雷燕也创作出了具有强烈文化批判性的作品。如《如果女人是书写出来的》通过纸质媒体――无数杂志封面中女性大头像合成的影像,跳出了一个鲜明的英文单词WMIAN(女人)。作品揭示了女性作为时尚与色情的符号在欲望消费的视觉中尴尬的处境。进入工业文明的信息时代,欲望消费主义的一个特征,是网络、电视、纸质等媒体合围下的吊诡。各种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诡谲地担当起了管理女性生命的职责。比如隆胸整容的性工业、瘦身减肥的性医学和视频选美大赛的性经济,都是喜欢在媒体上喋喋不休制造性谎言的机器怪物。而媒体的媒介功能则产生了性工业与性医学和性经济作为管理女性生命的机制。对无数个封面女性的性消费的质疑,总能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

由女艺术家制造的身体错置的文本,把性别表演的文化通过视觉传达,再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的特征。女艺术家肖鲁在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婚》中,让自己的身体同时承担了新娘和新郎的角色表演。在婚姻仪式上,肖鲁自己嫁给自己时的誓言,不仅成为了行为艺术作品《婚》的核心,也成为了颠覆性体制中异性恋性契约唯一性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宣言。肖鲁导演的这场自己嫁自己的艺术行为,旨在建立一种另类的女性生存方式,即新型的社会性伦理的身体错置的性文本。这种身体的错置淡化了男性权力话语中女性身体的物质性,把两性特质看成是两性关系政治仪式的各自一方身体,并由一人担当,重新整合两性特质文化。

如果说段建宇的作品《艺术鸡》和雷燕的作品《如果女人是书写出来的》表现出了文化的质疑性与批判性,那么肖鲁的作品《婚》,则制造了一个肉身融入社会化的身体的快乐感。由此可以看出,女艺术家在建立的身体错置的文本中,以女性身体的反抗模式体现出了强烈人文特征,即文化质疑性的艺术生产和身体快乐性的艺术生产。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论及的“中国工科大学”是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浪潮所催生的时代产物,主要是指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组成的以工学为单一主体和学科特色的大学,其中包括多科性工科大学和专门性工科院校两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学科结构单一的特点,普遍存在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大幅度滞后于专业教育的缺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教育在中国工科大学蓬勃开展起来,作为人文教育核心部分的艺术教育也日益凸现出其特有的意义和价值。

针对此现状,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在艺术教育方面开展得较好的两所工科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作个案分析,并从中归纳出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两种实践模式。通过对于这两种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于它们的利弊得失进行详细地论述与分析,以期对中国工科大学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产生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上的借鉴作用。

一、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

重视艺术教育是清华大学一贯的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同样是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中坚来看待和认识的。但是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更加注重艺术实践,是一种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主要由艺术教育类课程、学生艺术团、各类学生艺术活动等三个层面组成。

艺术教育类课程为清华学子日后参与学校第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的基础,是“由技入道”的第一步;学生艺术团的活动是广大清华学子参与实践、展示风采的平台,是清华大学侧重“由技入道”艺术教育模式的亮点;而各类学生艺术活动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能够带动清华学子广泛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由此,三个方面形成了以“艺术实践”为主线贯穿其中的艺术教育模式。

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注重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推崇全员参与,群众性很强。受历史与传统的影响,音乐与舞蹈在现有的学校艺术教育体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地位。与此相应,重视技能与表演的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是其艺术教育模式中的亮点和重要环节。学校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亲身的实践与技能的训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体悟其中所包含的高远的人生境界和生机勃发的生命力量所在。不难看出,在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模式中,对学生们参与实践的要求是首要的。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侧重于“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

二、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

近十年来,东南大学立足于学校的艺术教育传统,依托艺术学(理论)学科优势,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核心部分来看待和认识,从而形成了较为成功的、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模式。它主要由《美学与艺术鉴赏》课程、艺术类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三个具体环节组成,也包括了艺术社团组织的相关艺术实践活动,但仍以前三者为主。

“美学与艺术鉴赏”课程是东南大学艺术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保障;艺术类讲座是该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美学与艺术鉴赏”课程引导下的艺术鉴赏实践,充实了东南大学艺术教育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美学理论和各门类艺术提供了平台;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则是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体系中的经典项目和特色环节,它和课程、讲座这两个以理论训练为主的环节互相补充,通过学生“体悟”艺术世界,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美学与艺术鉴赏”课程、艺术类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连续、有序的开展形成了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的有机整体。

三、中国工科大学两种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评述

清华大学侧重于“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都是两所工科大学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与本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实践模式,是立足于各自的文化积淀、并体现了各自特色的艺术教育道路,两所工科大学都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大学精神的积极作用,均将其置于人文教育的核心,并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其保障,其目的都在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培育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从而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这两种实践模式分别代表了今天中国工科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实践的两种方向,各有侧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模式也各有不足,并不是尽善尽美。

清华大学这种侧重于“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归纳而言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

一、提倡艺术实践。实践性强充分贯穿了学校所提出的“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理念,学生是作为各种艺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二、注重艺术团建设。学生艺术团在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也是清华大学“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中最富特色的一环。

三、校园文化氛围活跃。目前它已成为“由技入道”的这种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突出特点,通过这种氛围将艺术教育的面覆盖到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但是,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这种侧重于“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是应强化艺术教育理论的支撑作用。由于缺乏学科支撑和顶层设计,该模式往往缺乏美学训练和理论熏陶,因此对于真正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是比较有限的。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最终目标是培育人文精神,艺术实践与艺术技能只是其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已。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过“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术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弹琴、绘画、唱歌,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素养”①。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注重艺术实践,开设了不少艺术技能方面的课程。但是如果没有美学理论训练和艺术作品鉴赏的环节,就难以对艺术作品产生“共鸣”,从而难以真正领会艺术,最终难以达到提高欣赏水平和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

二是应强调艺术教育的目的性。由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强大导向,“由技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就会对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有所侧重和推崇,而忽视了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涉猎和欣赏。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应该是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思想与审美欣赏、评价能力的过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而清华大学的艺术教育过多地局限于艺术中实践性强的部分,而对其孕育精神内涵的部分涉猎不多。

三是过多依靠艺术特长生。采取“由技入道”模式的高校往往在招收和培养艺术特长生上下了很大力气,经常将交响乐团等艺术特长生培养当作艺术教育的成果来展示,而忽视了对普通学生的辐射与影响。当然,清华大学注意到并尽量避免了这个问题,但是清华大学的模式在其他高校的推广过程中,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到底,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这部分特长生,而是要让绝大部分的普通学生来接触艺术、感悟艺术、体验艺术,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和谐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设计、调整艺术教育的内容和结构,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和专门的培训来帮助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进来。

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总体说来具有如下特色:

一是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形成是与东南大学重视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传统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学学科的优势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贡献了理论指导,提供了有力支撑。没有美学理论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的,该模式采取的是通过美学与艺术学理论训练,配合以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并最终把握人生之“道”。

二是贯穿“高峰体验”的理念。“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东南大学开展艺术教育同样很有启发。学校希望站在较高的平台上,能够将最“高峰”的东西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得到震撼性的“高峰体验”,从而促进艺术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

三是注重艺术作品鉴赏。这是“由理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该实践模式注重用接触艺术作品的方式培养与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使学生能够去体悟艺术作品中所蕴涵的境界。

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立足于本校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应该说是在基于学校艺术学学科的优势、对艺术教育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精心设计而成。总体说来,这种艺术教育实践模式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应强化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有学科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有待进一步建设等。

首先是实践性的环节在该教育模式中倡导得还不够。在东南大学整个艺术教育的体系中,也有艺术实践层面的活动。例如开设了“舞蹈”、“声乐”、“合唱与指挥”、“钢琴”等艺术实践层面课程,并且也成立了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话剧社以及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艺术实践学生社团。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吸引的还是少部分有兴趣的同学,普及程度还不高。

其次是受学校本身艺术教育资源的限制,东南大学实施艺术教育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思路。受各方条件所限,目前仅是“不失时机”地邀请艺术名家与著名团体来学校举行艺术示范,缺少缜密的规划与精心的设计,随意性强,没有形成系统和长效机制。

最后,东南大学侧重于“由理入道”的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成功推行主要是依托艺术学的学科优势,学科为学校的艺术教育贡献研究心得和相关理论、提供优秀的专业教师、编撰高质量的教材等。该模式对这些都有相对其他模式较高的要求,所以显然不易被其他兄弟高校所仿效。

四、中国工科大学两种艺术教育实践模式的启示

上文对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两种比较成功的实践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剖析和比较,并从中得到很多的启示。首先,在此基础上,我们审视当前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实践的一般现实,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实践究竟应当如何开展?下面将先探讨国外的艺术教育模式在中国工科大学的实践情况,然后尝试提出一种可行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科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以艾斯纳(Etliot W. Eisner)为代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Disciplin-Based Art Education,即DBAE)就是较为著名的艺术教育理论之一,直到如今,美国还有许多地区在继续推行艾斯纳倡导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模式。

艾斯纳强调美术学科本体学习的逻辑性、课程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以及严谨的科目结构,通过由简到繁螺旋式递进的系统化教学内容和严格的书面课程设计,把创作、欣赏、理解和评价几方面统合于同一个教学单元,培养形象的制作与理解能力,他认为艺术教育包括三个学习领域,即创作、批评与历史领域。DBAE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综合教育方法,艺术创作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艺术技巧;艺术批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发展对形象的分析、演绎及判断能力;艺术史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作品、作者、时间、人文背景的认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美学则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经验、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的探讨,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建立理论学习的基础。

当前我国工科院校DBAE的实践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程学分化制度的普遍实施。中国工科大学纷纷已经将艺术教育课程列入到教学计划之中,并建立了课程的审查、监督机制,来保障课堂教学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但是,距离DBAE理论期望构建的课程内容和达到的教学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实践还有不少可以调整之处:

首先,艺术教育课程学时所占份额较少,对艺术史、艺术理论的介绍往往被“压扁”、“瘦身”,成为干瘪的“概念的罗列”,而理论发展的背景、理论研究的脉络、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等,很难得到系统的阐述,割断了鲜活的艺术史实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

其次,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在体系化建设上有所欠缺。在一所上万人的学校里开一门艺术选修课,不论“热门”与否、质量如何,总会有学生前来听课,所以总是能够“反映较好”,但这不能够掩盖课程内容和体系结构上的问题。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必须要建设整体的、合理的、科学的课程内容构架,将这些知识内容整合成为能够保障艺术教育效果的有机整体。为保障这种体系性建设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健全对艺术教育课程质量和结构的评价机制,不仅从学生的需求、兴趣、满意程度等方面问询艺术教育开展的情况,也要重视专家意见从教育学、艺术的理论高度上进行评价,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各校艺术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估。

国外艺术教育思潮的发展对中国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然而,中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必须要立足现实,审慎的分析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并切实着手解决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本文在这里尝试着从理论上构建一种可行的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希望对于中国工科大学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能够有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应当是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其中“课程体系”一体两翼,以艺术类必修课程为中心,以艺术类选修课程和艺术讲座为补充,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力求定位高端、丰富多彩,在活动中打造“高峰体验”;“艺术实践活动”包括学生艺术团、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实践课程和校外艺术实践,注重学生的体悟,艺术活动水平和广泛参与程度两方面并重。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成功推行,最终还是要靠学校的整体环境,因此我们要重视营造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的教育理论历来重视环境育人。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在谈到大学精神的时候,特别强调一流的大学应当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他指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和有文化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②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先生形象地把大学比喻成“大染缸”和“泡菜坛子”,意思是说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受到无形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

因此,中国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不能仅仅靠课程的设置和讲座的开展,还要精心设计、悉心规划,营造一个具有高雅文化品位,散发浓郁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近朱者赤”,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就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了艺术教育的目的。(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程军《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87页。

② 丁冬、王彬彬等主编《大学沉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参考文献:

[1]陈爱华.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8-112.

[2]袁恩培、文静、庞杰.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8-101.

[3]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现实作用与深远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8-122.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Art Education Mode in Chinese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outheas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Ting1,CHEN Feng2

(1. School of Art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2. Art & Design Department, Bengbu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30)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当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肩负着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职责,应当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该文从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入手,探索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当前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等角度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促进高校专业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专业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艺术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高校在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属于应用型学科,艺术人才需要以持续的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出现了高楼林立的街道和拥挤的道路。而艺术能为城市增添活力,增强城市的魅力。在这种趋势下,设计师应当将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艺术属于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它正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多媒体、出版印刷、数字媒体、广告设计、工艺美术、影视创作等。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高校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机制尚未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有限。国家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将其列为重点产业,提供了大量政策和资金,社会对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高校应当积极抓住机遇,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复合型人才。这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推动相关行业稳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推动艺术教育改革,改变固有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校专业艺术教育发展。

二、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艺术专业开设了理论知识课程、设计知识课程、电脑课程和实践课程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落后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各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不强。学生难以融会贯通专业知识,不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深度不够。使用的教材至少是4年以前出版的,跟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过时的知识注定被淘汰,学生毕业后还需要重新学习新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实践活动不足

艺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目前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不足,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更多的是在教室或实验室中学习专业知识,较少参与真正的项目或设计,难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同时,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常见的是将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相结合,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远远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固化,对外界新事物接受度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作品不符合实际要求。实践经验不足直接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并找到心仪的工作,打击了毕业生的信心,影响了其职业规划。

3.师资力量匮乏,硬件设施不完善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但是专业教师的数量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较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开设了大量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但是课程体系和教师配备存在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高校的口碑。一些高校的硬件设施没有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得到补充和完善,导致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大幅减少,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匮乏的师资力量、不完善的硬件设施影响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艺术教育存在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从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专业艺术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校艺术专业应当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固有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单一的教师讲授的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研讨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职责从课堂主体转变为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确保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可有效推动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的观念、娴熟的专业技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准则,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教学理论,紧跟时代步伐,鼓励学生了解前沿知识,跟上时展。教师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良师益友的亲密关系。教师还应当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熟练操作各种教学用具,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学习前沿的技术。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等,为学生提供接触并参与真实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的重要保障。

3.培育校园文化

高校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具备良好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创新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高校不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应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高校可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如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设计比赛等。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平台,展现平时所学,展示个人才华,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参观等活动,掌握知识转化成技能的途径,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高校的大力倡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结语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系统、全面的改革措施,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高校在积极改革的同时,需要获得企业的支持,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

作者:李平平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设,杜冰.高校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的探索.工业设计,2015(1).

[2]闫奇峰.基于实践教学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西北美术,2016(3).

[3]匡石.综合性大学体制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11).

[4]吕娟霞,张林.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艺术科技,2014(3).

[5]李洁,贾辉.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4).

[6]刘菁菁.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实践.艺术研究,2015(1).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信息技术 模块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6-02

1 引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运用模块化理论将整个模型逐级模块化、深化、细化,重视整体环境观的教育,树立整体的建筑观、景观设计观和室内设计观,运用生态审美意识去培养“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是适合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实行分段式教学机制具有科学依据: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接轨学院、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教育;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有助于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控制能力;强调跨学科、多技能的素质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活跃的思维、开阔的学术视野,从而培养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较强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现代信息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摸块化教学模型结构

本科教学对教学模型的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根据自己多年环境艺术专业的求学经验、设计实践经验、工程实践经验、在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经验,以及从科研项目开题以来对国内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年的采访和收集资料过程中获取的资料、直接和间接经验,试图以系统工程学、模块化理论、整体论、还原论为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化手段一一建立一个现代信息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作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基本思路是:先将整个教学系统按照模块化理论分离出7个大模块,再按照这7个大模块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来设计更多的相关子模块来构成整个教学的信息系统,这些子模块可根据当前信息时代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需要增加或减少、更新内容、升级换代。再按照子模块中更小的模块的逻辑性归纳成新的层次,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每学年的课程表。

关于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为了便于宏观上的教学管理,把整个教学系统分离成几个大的教学模块,即教学模块的分离,例如,本文将整个教学系统分为“室内、建筑、景观、规划、史论、设计基础、实习”7个大模块,通过将模块不断地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使模块本身的内涵以及模块内部子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最后导致教学模型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学控制体系内容也要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调整做出相应调整。所以我们说,伴随着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新的“外壳”,专业教学模型呈现为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型体系。专业教学模型与教学控制体系都是动态的、开放的模型和控制体系。稳定是暂时的、相对的,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型的四个核心内容

3.1 五年制教学模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五年制的教学模型为宜。环境设计专业范围较广,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运用到的信息和科技技术也相对多,如:设计基础、建筑基础、建筑设计、专业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设计历史及理论、电脑软件学习及使用、毕业设计及论文等。尤其是专业实践一项耗费时间较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现在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都不够、以至于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连接不上。

3.2 四段式教学模型

设置四段式教学模型,是参考了国内外的专业教学模型以及目前国内的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3.2.1 有针对性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教学模块(1学年)

现在许多学校的设计基础部教学,是将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学,不分专业,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但是在有些院校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的教学,在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后,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状态。即: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持共性并展开个性教学,强调设计基础教学的专业适应性、方向性,并非每个专业的基础教学都一样,而是有相同部分有不同部分,而不同部分的课程及内容正是针对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而设。

3.2.2 网络资源拓展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2学年,含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据本人访谈专业人士统计的结果发现,无论是装饰设计公司的业务领导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在谈到建筑和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关系时,无不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建筑知识方面的匮乏导致在工作中的被动。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环艺系开设的工科内容和开在建筑系的工科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在这里的内容重点更多的是强调该科内容和室内设计的关系,这是一个室内设计师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这一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需要借助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

3.2.3 计算机设计软件使用下的模糊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块(1学年,含工程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设计技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理论锻炼设计思维能力,通过专业造型基础、设计原理与方法、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工作室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历史及现状,了解专业最新成就的发展趋势。

3.2.4 信息技术下景观设计或室内设计教学模块,并以所选方向作为毕业设计(1学年,含实习)

最后一年的分专业教学,是让学生在前面一年设计基础、两年建筑设计基础和一年“景观、室内模糊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爱,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同时也在毕业之际做出一个有深度的设计项目。环境艺术设计只能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开出两个专业方向,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而建筑设计由专门的建筑系来完成正规的专业教学。无论是美院建筑系还是工科建筑系,一般还要5年,环艺系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不要去重复别人的路子,更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任务。

四段式5年制教学模式,一年级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到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二三年级开始打好专业基础——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专业人到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设计者,以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为育人建设重点;从五年级到毕业则选择一门作为突破,再提高,并对本科阶段的学习作一总结。

3.3 增加有关工学课程

这一块内容具体落实在四段式教学的第二段里面,“两年制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课程,增加有关工学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工程设计及施工实践的需要。工学课程的缺失是目前国内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软肋。基于文科类艺术院校的学生的理工基础,可以将有关工学课程的内容在难度上区别于工科类建筑学院,但是一定要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专业,这在业内和实践中已成共识,在这里所说的技术,除了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还有就是相关的工学内容。

3.4 文理兼收模式

文理科兼收的优势就在于使该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在该专业的高端和中段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保持优势。现在的专业设置状态是:几乎所有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均为文科类生源;国内的一些工学院及林学院的一些相关专业是理工科生源。这样的状态使学生在个人优势上不断扩展,但是在专业“短板”方面却没有得到长足的长进和补充。文理兼收的模式不仅可以使文、工科学生在专业技能、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甚至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态度等诸方面都有互补优势。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块化模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和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从信息技术这一个辅助手段多加考虑。希望我的探索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帮助,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100)

参考文献:

[1]徐晓星.高职院校教师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

[2]张正.“包豪斯”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闽台合作;数字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数字艺术,指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用计算机处理或制作出和艺术有关的设计、影音、动画或其他艺术作品。我国近年来颁布的多项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专业人才需求。而闽台合作教育是福建省教育厅提出闽台高校合作计划重要内容,利用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通过福建与台湾联合培养人才,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福建高校的数字艺术专业教育在适应产业需求的前提下,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行业和先行合作办学的专业之一,理应探索构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数字艺术专业教学。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体现在数字技术、艺术两者有机结合上,优秀的数字艺术人才在掌握基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设计与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精神。这样的人才才能够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进步。

1福建高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专业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开办的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另一类是拥有其他专业基础的高校,如理工学院和农林大学等,结合自身资源开办此专业。学生层次主要分为大专、本科、专升本以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办学方向有数字艺术创作和理论、多媒体运用等方向。本科和大专办学方向一般则设有动画创造、电脑动画、游戏等。各院校数字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设计构成等;二是根据各个院校师资情况和教学资源开设的理论类课程:数字媒体概论、艺术概论、电影,动画,设计史等;三是软件操作类课程,如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和影视剪辑、后期合成软件的学习。教材通常选用国外数字艺术经典教材的中文版、软件教程以及国内艺术院校推出的示范性教材。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专业教学发展总体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不断根据产业发展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目前距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数字艺术设计学科交叉广泛,加大了各校在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大多数院校受限于自身师资状况和办学条件,“因师设课”,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数字艺术产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最初级的软件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人才;二是同时具备创意思维、项目管理能力、设计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福建省内大多数高校数字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技术底层,以教授软件、器材、设计技术为主,缺少相关的人文哲学课程。这样的培养方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导致学生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出现。其次,缺乏拥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目前,福建省内高校数字艺术专业正高级职称的师资不多,即使有也大多数是从相关专业改行而来,如绘画、艺术设计或者软件开发专业。数字艺术学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既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和理论知识,又拥有创作经验或实际项目操作经历的老师,教师结构队伍不合理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再次,学科发展缺乏专业理论研究支持。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从第一所高校开设数字设计相关专业至今,来自福建高校的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在专业刊物和大学的学报并不多见,也缺乏福建省高校自编的数字设计教材,学术研究与理论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2台湾高校数字艺术设计教育优势

台湾与大陆的设计教育起源不同。台湾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为起点,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其他领域的设计专业。台湾的设计教育思想是与欧洲包豪斯设计教育吻合的,来源于产业,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正是因为台湾的设计教育一开始就与经济市场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以满足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发展为目的,体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宗旨。同时,由于台湾高等院校办学方式多元,其中由企业或民间投资兴办的私立大学超过半数,充分拥有自主办学权力,又根据各院校所依赖的产业背景,设计科系培养目标明确,在专业教学和办学模式上各有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针对福建省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台湾高校的数字艺术教育拥有以下优势:

2.1课程体系学分制模块化,注重实践教学

台湾大多数院校的数字设计专业都实行的是学分制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修满学分,成绩符合要求即可毕业。台湾的艺术设计教育全面学习了国际设计教育经验,以技术教育体系为基础,以模块化设计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大量选修专业课的设置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包豪斯设计教育的框架下设置台湾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必然强调实践教学。从大学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课程安排中都离不开企业化的实践教学。开设了数字艺术专业各个院校与业界联系紧密,如电视台、电影后制公司、三维动画公司等,除了学校聘请业界专家授课,设置“双师”辅导体系,还提供低年级的学生参访业界的机会,而高年级通常以实习的方式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制作开展实践教学。

2.2重视传统文化和人文哲学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台湾高校的数字艺术教育在重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同时,也不忽视人文哲学类课程。例如,台湾艺术大学数字媒体设计系的“设计资源研究”课程教授是如何以世界性、国际性设计风格为导向,结合本土文化,树立自我设计风格,而“造型意象研究”的教学目的是以台湾的地域和民族性为基础去探求文化对数字媒体设计中造型设计的影响。台湾高校的学生之所以能在大学期间就创作出许多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设计作品,正是因为台湾设计院校重视人文与设计理念的融合。

2.3设计教育与国际接轨

在继承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台湾的设计教育体系也一直与国际接轨。台湾教师在设计理念上,善于引入最前沿的新思路新思维,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或经历。台湾院校的数字艺术科系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都与欧美先进设计类院校一致。例如,授课中教师围绕设计方案构想,采用讨论、沟通、引导学生的方法非常普遍。

3福建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3.1根据产业流程设置不同高校的培养目标,形成教育体系阶梯化

数字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分工的细化,要求高等设计教育要进一步保持人才结构的合理性,明确培养目标。例如,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来完成创作与产业人才的培养任务,而高职院校用于培养初级技术人才,形成数字艺术教育体系阶梯化。为了满足产业开发和研究各个层面的需要就要培养出结构完整合理的创作梯队。

3,2课程整合,学分制模块化

数字艺术是综合交叉的学科,是影视、美术、设计、传媒、数字等多种学科与艺术的综合体。数字艺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数字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意味着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的艺术教育内容,指艺术教育的内容源自相关学科对于人的诠释与所涉知能,艺术人文学科是相通的,设置共同性的课程是必要的。通过课程整合,让学生所受的艺术设计教育更加完整,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策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依据产业分工,设置更多可选择的专业选修课。例如,为将来就业方向为游戏美术设计的学生,设置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以及适应产业快速发展趋势的移动平台游戏制作等课程,而希望从事动画制作的学生可以不选择游戏制作类的课程,而选择三维模型制作、动作调试等。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不分具体学科方向,而是将专业课程整合,再分类提供给学生自主、灵活选择。首先通过课程整合,使学生在比较全面完整的学习完艺术设计以及人文类基础课程之后,再通过学分模块化,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强化学习的专业性。

3.3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鼓励建立导师工作室模式,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

数字艺术教育要和产业的发展相联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际参与制作项目,与业界公司建立合作渠道,聘请业界专家执教,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创作理念,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同时,鼓励建立导师工作室模式。高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数字艺术教师以产业为导向开办工作室,从而带动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

3.4加强闽台高校教师的学术交流合作

通过进一步交流和资源共享,学习台湾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与台籍教师的学术交流,发展福建省数字艺术学术研究。例如,闽台合作办学的院校组织优秀教师共同编写专业教材或共同申报课题,对创作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作深入的理论研究,深化合作。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一、引言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与艺术学院其他通识选修课程有所不同,艺术的创作源于文化的修养,一个艺术家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艺术家未来的艺术成就水平的高低。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涵盖面非常地广泛,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在本课程中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结合艺术学院9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让本科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普通通识课讲授的怪圈,让学生最终获得对专业发展有用的中国文化之精华。学生应该不是为了学分去选择通识课,教师也不是为了课时去教授通识课,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真正达到学生从实际出发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角度自主选课的目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化以及新鲜的西方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纷至沓来,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质疑,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惑中。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对,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青年流行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冷落,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滞后。本文借鉴相关国内外最新研究理论与实践,从教学模式角度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程进行研究,担任这门通识课的所有老师必须实实在在的努力,去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弘扬工作,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本质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文关怀的情结、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在精神上真正成人。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共同努力,力争打造一门具有艺术学院特色的精品通识课程。为了克服一个教师授课的知识结构欠缺的困难,尝试团队通力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门课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按照专题讲授,讲透讲好。在正式上课前,负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导论》的各位老师们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及了解别人所讲述的内容及课件,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把握本门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在上课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再辅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二、通识选修课大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徐岚(2014)提出通识选修课要改变大学内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首先应该改变以往政策对“研究卓越”的完全聚焦,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中建立“教学卓越”的概念,政府需要在市场与大学之间重新定位;其次,把互联网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关教育学者们对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系统研究是继乔伊斯和韦尔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之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教学模式的创建及应用实施等方面。但是以大学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很少,大多集中在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何创新大学教学模式及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走向等方面。钟志贤在《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一文中提出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问题,并且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案。大学教学模式变革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已经有一些国家走在改革前列,他们正将教学的考量纳入整体的卓越计划中,例如西班牙的“国际卓越校园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和爱尔兰的“学校研究计划”,他们是同时强调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的;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培养卓越教学理念制定了专门计划,例如芬兰的“大学教育卓越中心计划”、英国的“教学卓越中心计划”、德国的“卓越教学计划”、法国的“创新教学卓越计划”和台湾地区的“教学卓越计划”,这些计划是用来资助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或着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钟志贤教授针对当前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研究模板,详细的论述了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即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注重高阶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走向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培养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走向弹性且灵活的教学设计、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运用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目前,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已经应用到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不足现状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逐渐被学校引起关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囊括很多的教学信息,并且能够集合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利用能够极大地扩充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是优化教育资源的一条途径,但是目前为止《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去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偏向于运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这就映射出对教学资源利用的过于简单化,不能够很敏感的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多方式的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经过调研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50%以上的《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认为他们自己有较为敏感的教学资源意识,近60%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开发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品类,近70%的教师不能够及时的意识到生成性教学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师有能力辨别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但是还存在22.3%的教师不具备辨别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体来说,《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还相对较差。分析当前我国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差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观没有形成彻底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固定的、习惯性的思维进行教学,从而缺乏开发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的来说,在我国《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变革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方面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并且要在教育资源的优化上借鉴新的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一)构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完整的课程体系

1.打造一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核心课程

一个事物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或者想得到长期发展必须有出色之处。教育既是如此,一所学校要想变得更优秀,除了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外,必须具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如果一个学校核心课程不具备竞争力,那么这所学校的竞争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很快会被一些更优秀的院校所代替。学校要不断地巩固学校核心课程或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核心优势,注重培养全面发展且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扩大学校的优质课程面,进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师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由这些教师讲授的课程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引进必要的优质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弥补所造成的课程质量差。学校的非核心课程过于繁杂,有的已经开设的课程质量不高,有的选修课根本开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进高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让学生选修到高质量的课程,进而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新的技术运用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线下教育

新的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之所以得以顺利发展是由于有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技术作为支撑。学校可以把这些技术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教师应该学会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每一位学生打造出一整套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不仅满足了不同特征的学习者的学习的需要,正好也迎合了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环境

1.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数字化教学环境之前,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即统一规划、全面设计、整体安排以及分步实施。数字化教学环境是一种跨时空、跨平台的一个概念,并且是由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以及技术服务体系共同支撑的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涉及很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技术也相对复杂。因此,在开发数字化教学环境时要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资源以及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优势来顺利推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2.应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多媒体系统的建设

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注重多功能多媒体系统、开放式的学习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答疑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因为这些子系统可以丰富教学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系统的开放化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料,可以丰富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学生的多功能学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可以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出很大的贡献。最后让教师学会用技术教学,学生学会用技术学习。

(三)建立校级《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

处在新的教学模式时代,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最近几年,政府和学校对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就目前来讲,我国学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程度还不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应用等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将从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理念、思路以及设计架构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

要明确《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共享、聚合、应用”。共享是指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在网络上分布的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共享和有效利用;聚合是指运用一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把所需的教学材料集中在一起,并把集中好的学习材料放在网络上供学习者学习;应用是指提供给不同背景层次的学习者学习、利用这些聚合学习资源的环境,并且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聚合过的教学资源,使这些聚合的教学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大化发挥。

2.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

要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概念上、技术上以及运行实施上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从概念上来讲,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并且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所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能够顺利运行并且起作用;从技术上来讲,是运用相关的技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方式的共享,从而可以解决多方向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协作;从运行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方面来说,教学资源中心应该面向全球建设教学资源网点,把线上线下所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聚合起来,为世界各地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信息。我们可以把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分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制作、知识整合以及教学资源扩展四个模块。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是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储存、管理、评价等,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网络上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浏览或者下载等,并且可以了解所下载学习资料的属性,将其收藏在自己的资源库中进行储存;教师们在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制作时应该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的模块设计,并且还要运用多媒体剪辑器等相关技术对教学资源信息状况进行追踪记录,以便于学习者后期的使用;在知识整合阶段,这个阶段的作用就是对线上线下的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并且有效的教学资源系统。

(四)更加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

1.明确学生学习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

要明确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和受益者,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水平是高等院校办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学生才应该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主体。把学生设定为学校教学评估的主体,那么学校教学评估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譬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掌握技能的情况等。从调查显示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映射出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可以保证评估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被评估的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占据被动地位,以防出现各种不必要的干扰,增加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从而更好的反映出学校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让学校更明确的认识到学校自身所处的地位。

2.保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基于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的非官方的评价机构。这些评估机构所作出的评估结果主要是用于提高原有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估机构与被评估机构没有隶属关系,是合作关系,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有权利对被评估机构进行咨询。评估结果不会对学校后期的发展有任何的影响,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被评估机构不会感受到有强制性的压力。这种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方式可以避免政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结果会具有较高的信度。

3.确保《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评估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

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细节化的评估标准,并且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校进行评估时,其评估标准都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其领域的特色。社会上多样化的评估机构的存在可以供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由于社会上评估机构的多样化,这些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下去,必定会最优的做好本职工作,赢得社会及院校的认可。他们彼此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竞争机制属于良性竞争,也就是说,评估机构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会优化自身的评估方式,更准确的变大出评估的信息,从而会营造出越来越健康的评估环境,最后使学校教学评估一直往更科学化、更现代化以及更先进化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的培训

1.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

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服务于提高教师《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堂教学能力。除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熟练应用计算机,探索在线教学模式外,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术的应用,另外还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即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教师发展中心还应该对教师进行持续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技术水平的教师制定出分期培训计划。让教师及时的掌握教学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教学新的理念,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能够合理的运用教学媒体,强化教学设计,能够做好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教师发展中心除了服务于教师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于指导。新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教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科研型教学

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把科研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新的教学模式的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做出了示范。我国高等院校也逐渐开始重视教学理念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认知个体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就必须通过同化与顺应,并且所达到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个体的不断丰富发展和提高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循环中进行的。知识是通过主动建构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被动接受形成的,因此,知识不能够对一切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是一用就准,而是针对具体问题所处的情景对个体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进行科研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第一,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变成教学资料展现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课下教师就会非常注重对教学的科学研究,进而在不断的科研过程中会关注到很多与科研相关的前沿问题和实际问题。这就会使教师不断地挖掘新的、真实性的、前沿性的教学材料,不知不觉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纪薇,王红松,苏本江.关于高校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1).

[2]张利平.选修课教学改进探讨[J].科技资讯,2008(16).

建模艺术论文范文第15篇

继2013年5月首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举办之后,2015年,适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市场专业成立10周年。为进一步强化业界与学界的交流与联系,促进新常态下国内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2015年10月17-18日,第二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承办。

本次论坛共邀请五十余位学界专家与业界精英,包括赵榆、尚辉、张敢、邵建武、王中文、于波、董峰、徐晓庚、刘幼铮、寇勤、刘尚勇、甘学军、谢晓冬等人。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共进行三场主题发言,并设置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常态与艺术市场”这一会议主旨展开探讨,兼具深度与广度,既有宏观构架,总揽全局,亦有微观切入,以小见大。

聚焦国内艺术市场,为应对新形势,市场不断寻求与消费者沟通的新方式,艺术品经营机构对于传统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国际艺术市场格局的变化,都将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下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状态,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中国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寇勤发表了题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生态与心态”的主题演讲,以“热”与“燥”两个关键字概括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面貌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指出当下中国艺术市场需要“温和与冷静”。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刘尚勇根据现今经济转型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常态下艺术品经营所亟需的新思维与新文化。原中国画研究院赵榆阐述了1992年至令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流变与阶段性成就。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其发展沿革和经营概况。《人民日报》文艺部邵建武针砭时弊,颇为犀利地点评了当代国内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同时,诸多青年学者也纷纷发表了个人见解,马健作了题为“中国书画市场的新常态与书画评价体系的转变期”的演讲,刘晓丹则围绕“雅贿中的艺术品金融化”现象进行了论述,李抿吴杨波、高纪洋、刘燕四位学者分别就京津冀、广东、山东以及内蒙古等地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论述。

当代艺术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各类新兴的艺术品运营模式层出不穷。艺术品经营机构为应对新的市场情势,试图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从而实现艺术品经营手段与营销方式的升级,以期在新的产业调整阶段构筑更为合理的运营模式,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北京拍卖行业协会甘学军立足于艺术品拍卖企业的角度,对艺术品拍卖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行业运营模式的转型与变革,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马学东则通过详尽的市场数据,归纳出当今艺术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化”与“连锁化”,他认为传统一、二级市场间的联系正日益紧密。艺术品市场行业经营边界在一定范围内趋于模糊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被广泛利用。互联网与艺术市场行业深度融合。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搭建综合性的艺术市场平台?如何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运用于市场营销环节,实现艺术品经营手段与营销方式的创新?针对上述问题,与会嘉宾发表了相关演讲。《燃点》杂志董事长THOMAS WILHELM WANG就互联网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与成因进行了深度解析。肯定了网络平台对于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刘永涛、刘达从各自视点出发。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品经营方式提出见解。为如何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运用于艺术品营销环节出谋划策。具体到艺术品电商的生存状态,易拍全球蒋奇栖通过鲜活的市场案例,详细阐述了艺术品电商的“核心价值”取向,呈现了国内艺术品电商的生存现状。武文龙则聚焦于国内艺术品电商的发展业态。探析艺术品在线交易的源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论坛中,众多学界学者与业内专家针对国内高校艺术市场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状况与探索经验发表了相关意见。季涛针对当前市场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有益建议。杨应时简述了国内博物馆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践行经验,探讨其与艺术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董峰以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为案例。呼吁学界与业界在市场中充分合作。吴明娣客观评述了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并针对个中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此外,吴晓欧、张金霞、陆霄虹等学者先后就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业界方面。谢晓冬以宫廷艺术品的综合价值为探究对象,强调了学术理论合理介入市场的重要意义。明晰了艺术品的文化与市场价值。刘幼铮总结了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教学合作的实际状况,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与启发。陈鑫以“民营美术馆与高校合作”为题,畅谈民营美术馆、艺术教育、艺术市场三者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此次论坛。业界深入倾听学界的声音,学界紧跟业界的脚步,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高校教学内容的落实,增强了业界与学界的联系,消除了学校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间的隔膜。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也让教育界意识到,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不仅要提升品质,更要顺应市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