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建模技术论文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来促进党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是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党务的概念、意义、关键以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以求探索适合我党“电子党务”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党务;党建

每个时期,要能顺利推进党务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我们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予深刻的影响。因此,积极寻求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党务党建工作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也是我党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壮大、实现与时俱进目标的必然选择与要求,于是,积极抢占网上制高点,构建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推进电子党务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电子党务概念阐述

“电子党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工作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实现“党的工作上网”。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而且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新着人们过时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为我们利用网络搞好党务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电子党务”的提出和实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不仅需要在党的建设上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而且要在党的建设的活动方式、工作方式及物质载体上大力创新。在信息网络时代,一个在自身建设的活动方式和物质载体上停滞不前的党,就难以敏锐地感受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要求;不能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去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民情、反映民意,就难以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电子党务”,可以实现党的文件和精神的及时传达,对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组织活动的良性互动,组织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电子党务建设的意义探析

1、电子党务可以为党务工作提供新素材、新对象和新课题。网络的多维性和开放性既缩短了人们间的物理距离,也缩短了人们间的心理距离,全世界的人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人们的政治信仰、价值理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生活观念正以空前规模发生碰撞和融合。利用互联网可以加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交流、沟通和联合,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壮大红色世界的力量;可以更广泛地汲取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和推广好的做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国内外形势,从而制订出合乎国情和民心的高质量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永远保持前瞻性、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

2、电子党务可以保证党的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网络功能的发挥和应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大范围、高效的有关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扩大覆盖面,增强号召力和影响力,增进凝聚力;党的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方便与群众沟通,对党员和领导干部更能起到监督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党的日常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将极大提高办公效率和时效性,从而有利于实现党的日常工作的现代化。

3、电子党务可以拓宽党务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使党务工作能深入到社会各基层单位。现在凡是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学校、管理部门、重点岗位都配有电脑,在这种条件下,信息的同步为党务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党务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创新空间。

4、电子党务有助于党内民主的充分体现、便于公民党外监督。党内民主是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党员要参与决策,发挥手中的民利,必须获取充分的信息。电子党务的实践将为党员广泛利用其手中的民利来监督党的工作、普遍参与决策,充分实现党内民主开辟了便捷的渠道。并且,电子党务也便于党外公民监督的实现,有利于党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信息网络化为公民了解党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通到,便于公民网上监督,可使监督信息灵敏,渠道通畅,对社会环境及被监督情况的变化有较强的感应能力,丰富了监督内涵,拓宽了监督截面,有利于消除对党的工作的神秘感,避免暗箱操作,增大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减少和。

三、电子党务发展的关键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党必须适应科技发展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构建现代化“网络党建”模式,扎实推进“电子党务”建设。这不仅是党务工作实现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和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互联网上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唱响主旋律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实现党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趋势。

1、电子党务的切入点。发展电子党务必须把目标首先确定在利用网络来加强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就是利用网络加强党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可以努力建构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网站,牢牢占领马克思主义的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占领今后最有利于影响民众的精神制高点和战略要冲,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入和渗透,同时在网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同网上错误思想做斗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作为利用网络做好党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培育代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道德,建立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当前应特别注意通过宣传“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其二、就是利用网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当前由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部分游离党员和一部分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的情况,而且这种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是党建问题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互联网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有效平台,电子党务建设必须重视党员与组织的网上联系,让他们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继续增强党性观念,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使他们在异地他乡重新找到共产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出现一批网上支部、网上党委等,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将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其三、就是利用网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电子党务为党密切联系群众、杜绝和腐败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在电子党务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党群的网上沟通方式,建立比较便捷的网上交流和监督渠道。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双向交流的特点,开展交互式教育和交流。利用它可以对一些同志的进步进行表扬,对一些不良现象开展批评和思想教育等。

此外,还应该重视利用网络推进党务其他日常工作的电子化。党务办公、党组织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等,都应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实现,而网络会议、网络办公、网络通讯、网络教育、网络调查、网络娱乐等形式也必将成为未来做好党务日常工作的有效途径。

2、电子党务是场革命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毫无疑问,电子党务也是一场革命。因为电子党务会带来权力结构、管理和组织方式、党员干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革。特别是改变普通党员与党的领导干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世纪之初,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探索党建的新方法、新模式,“电子党务”正是这样一种新型工作模式。

电子党务将深刻改变传统的党务工作方式,这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反映的党务工作的新趋势。但对于部分习惯旧有党务工作方式的党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他们可能由于自身的素质等因素而对电子党务采取抵制的态度。因此,电子党务既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革命,在发展电子党务的过程中,要看到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绝对不能一蹴而就,要注意把渐进性和激进性,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要摒弃电子党务建设过程中的完美主义,毕其功于一役和一步到位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到这场革命的渐进性和长久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注意信息与党机密问题的保密工作等一系列问题。

3、树立“用电子、重党务”的观念

树立“用电子、重党务”的观念,就是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改造党务工作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为电子而电子。最好的设备,最佳的技术方案,最高级别的安全措施,最稳定的系统运行效果,从技术角度看,这可能是达到了最优效果。但是如果缺乏宣传力度,各级党务工作人员、企业和百姓了解不够,弃置不用,或者技术构架搞好了,相关的党务活动跟不上,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重党务”就是在最初涉及的电子党务方案中采用效果评估的方式,预评电子党务可能节约多少流程,达到什么效率等。树立好“用电子、重党务”观念,可以避免搞花架子、形象工程,使电子党务一开始就落实到实处。切实实现党务工作的结构性变革。

四、对发展电子党务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革新理念

首先,在认识领域里,每个党员对于如何搞电子党务普遍缺少共识。认识上的不统一必定造成工作上的摩擦和阻力。其次,长期的党务工作方式造成部分党务工作者思维方式上的僵化,使得他们对于新的工作方式适应不了,就可能转化为行动上的抵制,另外我们文化传统是经过几千年形成的封建制度和农耕文化,封建意识和崇尚权力的观念还在部分党员心中根深蒂固。这可能与未来的电子党务的分权制和透明化的方式产生一些冲突。电子党务带来的变化,也必将使其受到一定的阻力。

2、安全保障

要把党务工作转移到网络上,绝对安全性是电子党务实施的根本保障。如果电子党务应用环节的任何一处出现安全隐患,所有的工作都可能成为泡影。但是哲学告诉我们任何安全概念都是相对的。由于安全问题牵涉到很深技术层面,超过绝对多数人的知识。另外,安全是需要很高成本的,一是建设成本,二是使用成本。再就是,处于安全保密状态下的资料效应也会随之降低,信息在流动中才能产生更大得价值。传统的安全理念不能真正保护数据的安全。防火墙防外不防内,网络认证是否行之有效(个人签名是否为真)对方传来的文件是真实原文吗,还是其中一段数据已经被黑客删改?为了保证信息安全,电子党务平台在建设中必须集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用芯片式服务器等多项措施。电子文件的合法性也迫切等待相关法规的出台。

3、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的关系,搞好“电子党务”建设,是推进党务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今后党建创新的必然趋势;关于“电子政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显然,推行电子政务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是今后行政工作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处理两者关系上,“电子党务”应先行,主要从思想上指导“电子政务”建设,而“电子政务”建设又从技术上推进“电子党务”建设,两者相互配合、彼此促进,共同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从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目前,“电子党务”建设在一定程度落后于“电子政务”建设,这是需要改变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大“电子党务”建设力度,尤其在当前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应加快实施“电子党务一把手工程”,即党委书记一把手高度重视,并带头身体力行,推行起来才会有力度、有速度、有效益。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应协同努力,通过“电子党务”建设,提高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并解决相关的规划、标准、使用、安全等问题。

参考文献:

①李翔《新形势下开展“网络党建”的意义和方法》《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2期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同步建模模式相对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而言,可以再更简单,更开放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率的设计。不限制模型中一系列特征操作的时间顺序;同步建模命令在修改产品特征时,不考虑产品建模的创建过程;因为同步建模操作命令没有顺序关联要求。在此模式中,某些NX命令,如孔、倒圆、倒角和同步建模的尺寸命令被处理为”同步特征(SynchronousFea-ture)”。主要适用于由解析面如平面、柱面、锥面、球面、环面组成的模型。不是说必须是简单的部件,复杂模型也是由这些类型面组成的。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在建模的当前操作状态,其建立的特征操作与时间顺序之间不相互依赖。如图2所示。同步特征是一个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建立和存贮的特征。同步特征在修改产品的某个特征时,不需要更新和回放产品创建过程的特征,设计效率可以成倍的提高。产品设计进行局部修改时,同步建模的模式是非常高效的。对后续修改加工,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是非常受欢迎的。在同步建模的方式中,可以使用许多与传统建模相同的特征。有些命令创建产品的个别特征时,特征的操作命令会排列在部件导航器中,虽然同步建模命令在部件导航器中看上去和传统建模的特征类似,但可对产品的局部特征进行快速的修改。

2基于历史建模(HistoryMode)到独立于历史建模的技术转换

从基于参数化历史建模(HistoryMode)到独立于历史建模(History-FreeMode):模型参数被剥夺,如特征支持同步模式,它被转换成一个同步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边倒圆,倒角,孔和螺纹特征,它们的表达式也被转换。产品设计中的某个特征是在基于历史模式中建立和存贮的特征。一个同步特征能对某个特征进行修改,不需要对产品构建的过程特征数进行实时的更新和回放。某些同步建模特征也被转换到同步特征,这个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和径向尺寸特征,它们的表达式也被转换。也可以从部件导航器或通过在图形窗口中双击它们去编辑同步特征。草图曲线的约束在草图中被维护起来,但在草图内没有任何目标与草图外的对象是关联的。不呈现非同步特征的特征.从独立于历史建模(History-FreeMode)到基于参数化历史建模(HistoryMode),模型参数再次被剥夺。在模型中大部分同步特征被移去,草图和基准被保留为可编辑的特征,可以利用草图去建立新特征。如图3所示。

3结论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1房屋板支柱以及结构梁部位的安装

在对房屋板支柱以及结构梁部位进行安装时,需遵守模板设计、楼层标高以及楼层顶板厚度等要求以及规定,同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说从房间的某一端开始进行支柱以及结构梁部位的安装施工,另外在安装的过程中应确保跨边以及第一排、距离跨边比较近的楼板支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0mm。通常房屋建筑梁支柱的间距大小需通过模板的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定来确定,水平拉杆的长度需要以房屋的支柱高度为基础确定。按照相关规定,梁支柱的间距通常是6cm×8cm,楼板的支柱之间的间距应当是8cm×10cm。

1.2楼板施工缝

在房屋建设工程现浇梁板模板项目中,楼板间的施工缝处理工程的难度较大,所以需要用木方这种材料对施工缝进行封堵,然后再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另外施工缝处需预留一部分木条,木条的预留宽度一般在0.13cm~0.25cm之间。在完成网钢筋固定施工之后,应将厚度等同于钢筋直径的木条固定在钢筋缝隙处,以对钢筋间距施以固定,完成之后仍旧需要在其上加固厚度在0.16cm~0.25cm之间的木条。

1.3模板安装的起拱以及检查

若是现浇混凝土板以及梁之间的跨度超过4m,则需要按照板设计要求进行起拱施工,若是现浇梁板模板施工设计图纸没有对起拱范围进行要求,按照经验起拱的高度应该是跨度高度的0.1%~0.3%。在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应当全面、周密的检查模板的实际安装情况,提供给后续安装可靠的依据。另外碗扣式脚手架是脚手架设置常使用的工具,碗扣式脚手架的纵向间距应当保持在90cm左右,横向应当为120cm。另外在碗扣式脚手架底部所安装使用的第一部分扫地杆的架高应当是120cm,第二步则应当为240cm,同时应提升碗扣式脚手架的牢固性以及可靠性。

1.4楼面模板部位的安装施工

楼面模板是梁板模板结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图1为常见的楼面模板。在对这部分模板进行安装施工时,应当先进行找平工作,同时使用拉线找准楼支柱的标高,并对楼支柱的高度进行调节,其次是利用架设的龙骨开展找平施工,上述施工完毕之后才能够开始模板铺设施工,模板铺设通常是从四周开始逐渐向中间靠拢,同时根据相关的安装要求、规定,铺设安装梁板交接的部位。

1.5模板的拆除施工

若是模板需要拆除,则应在正式拆除模板之前对现浇梁板模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不仅要确保底模质量与相关规定以及设计施工要求相符,同时还要确保在拆模之后构件不会受到上部施工荷载的不良影响。在拆模时最好使用专业的脱模剂,同时将拆除的时间掌控好,梁侧模板以及主模板再被拆除之后,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满足工程需求,同时确保混凝土的棱角不会出现损坏情况,所以拆模混凝土强度一定要超过3.5MPa。

2提升房屋建设工程现浇梁板模板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办法

2.1定期检查梁板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对现浇梁板模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进行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因为房屋建设工程现浇梁板模板项目施工涉及诸多环节,如楼梯模板的安装施工、模板安装的起拱等等,若是不对现浇梁板模板项目施工进行定期排查是很难发现施工过程中所遗留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时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将问题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防止问题向更严重化蔓延。另外在对现浇梁板模板项目施工进行检查时,需将安全隐患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及时记录在案,这样才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展,进而加强施工效率。

2.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若出现安全问题,极易导致出现重大事故,所以一定要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做到安全施工。但是现在部分施工部门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益,从而铤而走险,不仅违章作业,同时要求施工人员连夜施工,不仅打扰了周围居民的休息,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再加上现在大部分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这些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同时也缺乏安全意识,带给了建筑施工很大的安全隐患。就此有必要对房屋建设工程现浇梁板模板项目的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施工,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第一,着重对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领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企业领导以及管理人员作为现浇梁板模板项目建设施工主要的负责人以及管理者,只有他们重视安全施工,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生产,其他施工人员才能够真正做到安全施工,才能够真正具有安全意识;第二,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就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培训、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安全操作技能,同时可以在工作时注重安全防护,特别是模板操作人员一定要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规章、专业技能以及操作手册。

3结语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业,生产率,影响因素

 

1 前言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项目管理论文,中国建筑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河中国建筑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与建筑业的地位和发展需要不相符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项目管理论文,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建筑业效率的研究上,已有对全国和部分省份层面上进行分析论文下载。王幼松(2000)利用非参数方法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1981~1996年间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期间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提高。庄焰等(2006)基于建筑业对能源过分消耗的特点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投入指标中引入了能源要素,对中国建筑业1991~2003年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在1991~1993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随后的10年间均保持较高的效率值,但无明显提高。史修松,徐康宁(2006)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林晨(2003)应用DEA方法对广东省建筑业1985~2000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项目管理论文,结论显示,广东省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其年平均增长率为3.76%。

吴伟巍,李启明(2007)从技术进步的含义出发,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江苏、上海和浙江的资本弹性系数和劳动力弹性系数,进而分别计算和比较了三个地区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各年相对于1995年的技术进步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已有学者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了DEA方法的分析,但是传统的DEA方法无法进一步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项目管理论文,本文运用SBM-DEA方法对河南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弥补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2 研究方法和指标

2.1 研究方法

以往对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是采用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其主要缺陷包括: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假设和没有区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进行生产率研究的两种面板数据基本模型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把TFP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可以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但必须事先设定一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和行为约束,这会造成对生产率估计的误差论文下载。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Fare(1994)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效率变化(Efficiency change)和技术变化(Technical change)两部分,并可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技术变化部分亦可作进一步的剖析。2001年KaoruTone提出了SBM模型,可以解决了传统模型存在的效率大于1的问题。基于投入角度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如下:

(1)

=技术效率变化(Tech)×技术变化(Tch)= 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变化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项目管理论文,技术变化。

测度建筑业生产率的增长及变化,必须求解上述四个不同的距离函数、、和,在测度距离函数值时,如果遇到SBM的效率值为1时,我们再利用SBM超效率模型进一步测度这些SBM有效的超效率,最后求解出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2.2 变量选择及处理

(1)产出指标。一般选用工业总产值,单有的研究也采用净产值作为产出数据。工业总产值计算投入数据时包括了中间投入,后者则只考虑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和劳动力。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采用总产值的指标。

(2)资本: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度量。

(3)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项目管理论文,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衡量。本文用乳制品业年从业人员作为历年各地区劳动投入量的指标论文下载。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

3 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3.1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

分析运用DEA-Solver-Pro5.0软件计算出了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技术变动状况。总体结果如下:

表1列出了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以0.51%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支撑着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个部分,可以清晰的发现,技术效率以年均0.12%的速度下降,而技术进步则以年均0.65%的速度上升,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更明显,因此使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正值。在技术效率变化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中,纯技术效率以0.05%的速度下降项目管理论文,而规模效率以0.07%的速度下降,使得技术效率的变化也呈下降态势。通过计算的Malmquist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简单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表1 建筑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2000~2009)

 

生产率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纯技术效率变化

规模效率变化

技术变化

2000-2001

1.0027

0.984

0.9993

0.9847

1.0190

2001-2002

1.0193

0.9892

0.9945

0.9947

1.0304

2002-2003

1.0286

0.9917

0.9908

1.0009

1.0372

2003-2004

1.0291

0.9985

1.0119

0.9868

1.0306

2004-2005

1.0318

1.0102

1.0022

1.0080

1.0214

2005-2006

1.0024

1.0175

0.9937

1.0240

0.9852

2006-2007

1.0019

1.0028

1.0047

0.9981

0.9991

2007-2008

0.9277

0.9968

0.9984

0.9984

0.9307

2008-2009

1.0028

0.9983

1.0003

0.9980

1.0045

平均

1.0051

0.9988

0.9995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业,生产率,影响因素

 

1 前言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项目管理论文,中国建筑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河中国建筑业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都与建筑业的地位和发展需要不相符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项目管理论文,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建筑业效率的研究上,已有对全国和部分省份层面上进行分析论文下载。王幼松(2000)利用非参数方法的经济计量分析模型,对1981~1996年间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业在这期间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提高。庄焰等(2006)基于建筑业对能源过分消耗的特点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投入指标中引入了能源要素,对中国建筑业1991~2003年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在1991~1993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随后的10年间均保持较高的效率值,但无明显提高。史修松,徐康宁(2006)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林晨(2003)应用DEA方法对广东省建筑业1985~2000年间的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项目管理论文,结论显示,广东省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其年平均增长率为3.76%。

吴伟巍,李启明(2007)从技术进步的含义出发,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江苏、上海和浙江的资本弹性系数和劳动力弹性系数,进而分别计算和比较了三个地区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年技术进步贡献率和各年相对于1995年的技术进步系数。

以上分析表明,已有学者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了DEA方法的分析,但是传统的DEA方法无法进一步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项目管理论文,本文运用SBM-DEA方法对河南建筑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弥补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2 研究方法和指标

2.1 研究方法

以往对生产率的测算主要是采用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其主要缺陷包括: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假设和没有区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常用的进行生产率研究的两种面板数据基本模型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把TFP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可以深入地研究经济增长的根源,但必须事先设定一定的生产函数形式和行为约束,这会造成对生产率估计的误差论文下载。而非参数的确定性前沿模型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Fare(1994)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效率变化(Efficiency change)和技术变化(Technical change)两部分,并可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技术变化部分亦可作进一步的剖析。2001年KaoruTone提出了SBM模型,可以解决了传统模型存在的效率大于1的问题。基于投入角度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如下:

(1)

=技术效率变化(Tech)×技术变化(Tch)= 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变化

其中:技术效率变化项目管理论文,技术变化。

测度建筑业生产率的增长及变化,必须求解上述四个不同的距离函数、、和,在测度距离函数值时,如果遇到SBM的效率值为1时,我们再利用SBM超效率模型进一步测度这些SBM有效的超效率,最后求解出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2.2 变量选择及处理

(1)产出指标。一般选用工业总产值,单有的研究也采用净产值作为产出数据。工业总产值计算投入数据时包括了中间投入,后者则只考虑资本(固定资产净值)和劳动力。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采用总产值的指标。

(2)资本: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度量。

(3)劳动力: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项目管理论文,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衡量。本文用乳制品业年从业人员作为历年各地区劳动投入量的指标论文下载。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

3 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3.1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

分析运用DEA-Solver-Pro5.0软件计算出了建筑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技术变动状况。总体结果如下:

表1列出了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2000-2009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以0.51%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支撑着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两个部分,可以清晰的发现,技术效率以年均0.12%的速度下降,而技术进步则以年均0.65%的速度上升,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更明显,因此使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正值。在技术效率变化分解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中,纯技术效率以0.05%的速度下降项目管理论文,而规模效率以0.07%的速度下降,使得技术效率的变化也呈下降态势。通过计算的Malmquist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简单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表1 建筑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2000~2009)

 

生产率变化

技术效率变化

纯技术效率变化

规模效率变化

技术变化

2000-2001

1.0027

0.984

0.9993

0.9847

1.0190

2001-2002

1.0193

0.9892

0.9945

0.9947

1.0304

2002-2003

1.0286

0.9917

0.9908

1.0009

1.0372

2003-2004

1.0291

0.9985

1.0119

0.9868

1.0306

2004-2005

1.0318

1.0102

1.0022

1.0080

1.0214

2005-2006

1.0024

1.0175

0.9937

1.0240

0.9852

2006-2007

1.0019

1.0028

1.0047

0.9981

0.9991

2007-2008

0.9277

0.9968

0.9984

0.9984

0.9307

2008-2009

1.0028

0.9983

1.0003

0.9980

1.0045

平均

1.0051

0.9988

0.9995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进展;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自2007年我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各地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快速获取高新技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利器,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法宝,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助推器。伴随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快速发展,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强度不断提高,因此,将现有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从而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指导。

1 研究基本情况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截止2011年6月),以篇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搜索关键词,采用“精确匹配”的搜索方式,分别得到相关文献37篇和142篇。多数学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综述,采取将两者合二为一后进行分析。对所搜集文献进行筛选,去掉非学术性论文和重复转载论文,总计收集到有效学术论文30篇,最早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在2007年。由于2011年所收集的研究文献不能反映当年的全貌,因此,通过分析2007-2010年的研究文献,判断国内发表的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2007-2010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了理论界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纵览当前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的主要进展

2.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目前被广泛引用和认可的概念是2008年12月六部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此外,刘曼等,赵志泉,蒋樟生等,邬备民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如表1所示。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类的研究。高广文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分为3种:技术攻关合作联盟、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标准合作联盟。邸晓燕等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为8类。

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的研究。胡争光,南剑飞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见的模式包括以下3种:股份合作制企业模式、模拟公司模式和专业经营管理模式。陈雪善,张高忠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模式分为地方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高校或科研院所主导型三种模式。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的研究。李新男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张晓等提出我国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框架、运行模式与机制保障。赵志泉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纽带选择,组织选择,内部协调与信任机制建设,联盟成果的分享机制和联盟风险分担机制。邬备民等提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建议。胡争光等指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注意的几个战略问题。

2.3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它方面的研究

李雪等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产学研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殷群,胡大伟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3大问题。王海瑶认为科技服务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作用。邱光宇从联盟的体制、组织形式、人员管理3方面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杨继涛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问题。曹素璋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2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蒋樟生等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讨论其稳定性。刑乐斌等建立基于风险补偿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王玉丽等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3 现有研究总结与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3.1 现有研究总结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方法;理论;模型

0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式,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在使用以上具体分析方法时较多学者使用了技术创新审计工具。但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不易操作、部分内容过于繁琐等问题。因而我国学术界、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创新相关审计工具的研究,以期在实践中对其借鉴使用时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劲,耿雪松,李飞宇.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999(6):42-45.

[2]卢宁文,顾晓敏,任爱莲.创新审计的基本内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5):113-115.

[3]张炜.基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J].科学学研究,2007,S2:465-469.

[4]廖雅,樊一阳,陈亚锋.基于审计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22-526.

[5]黄益,侯建明.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06-210.

[6]马宁.官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及审计基准[J].(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78页)中国软科学,2000

(5):80-85.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1.1 来源于以虚拟现实(VR)等为核心的 现代 计算 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美国,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人体器官位置跟踪、音响处理、交互传感、 网络 通讯及建模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它为人机交互对话提供了更直接的真实的三维界面,并能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1].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工程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 863 高新技术计划将 VR 技术列为关键技术进行 研究 ,此后 VR 技术在我国得以 发展 。以下是建筑业应用 VR 技术取得的一些成果:

Graphisoft 公司开发了以“虚拟建筑”为核心的 Archi CAD 软件,对设计项目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视、可编辑、可定义。Ahmed F. Waly 等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技术(VR modeling techniques)和面向对象的 CAD 技术开发了集成虚拟计划工具——虚拟建设环境(VCE),该工具可以 经济 而逼真地模拟主要施工过程,并可检验各种行动方案[2].

二滩电站的展示部分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轻松浏览二滩环境及大坝的任意一个部位[2].国内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仿真和可视化计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模拟各种施工过程[3].上海正大广场工程是我国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

虚拟企业又称为虚拟组织、虚拟公司等,本文对此不加区分。

“虚拟企业”一词由肯尼斯。普瑞斯等人于 1991 年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先提出。“虚拟企业可以视为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企业等多个伙伴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销售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4]自此以后,关于虚拟企业的 理论 研究成为管理 科学 中一个研究前沿和热点,并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5].

虚拟建设的概念由虚拟企业引申而来,是虚拟企业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美国发明者协会于 1996 年首先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

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 问题 上[7],即研究如何利用 3-D CAD、4-D CAD、VR 等计算机技术将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集成。主要研究项目有:OSCON 项目、ATLAS 项目、SPACE 项目、CAVALCADE 项目、WISPER 项目、OSMOS 项目、DIVERCITY 项目,不少项目已有成果报道等。

(2) 目前 国内的研究成果有:徐友全做了题为《虚拟建设模式(Virtual Construction)的研究》的博士论文,论文从虚拟企业理论出发研究了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组织、 方法 和手段。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设计原则;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模型、组建步骤及协调中心的组织和任务;虚拟建设模式信息系统(PIS/NT)的概念和功能[5].何清华在《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一文中 总结 出虚拟组织必须具备的特点,然后提出将虚拟组织应用于建筑业的可行性及挑战性;最后提出虚拟建设的组织模式、特点及对建筑业所带来的意义。彭勇在《虚拟建设——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中分析了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并概述了虚拟建设实施过程中信息分类的方法等。

2 、虚拟建设内涵

3 、 发展 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建设的实现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而过渡到组织管理层面,最终实现技术和管理的集成。短时期内,我国建筑业企业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大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推进 工业 化和信息化;同时在企业发展方面,着力发展培养核心能力,特别是要 学习 、借鉴先进生产和管理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虚拟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 文献

[1] 梁民、刘珍平、张培仁等。虚拟现实在水坝系统中的实现。计算机应用,1999,19(8)。

[2] Ahmed F. Waly, Wslid Y. Thabet. A Virtu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or p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 (12): 139-154.

[3] 袁向荣、高勇利、卜建清。结构工程及虚拟现实技术。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13(3)。

[4]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

[5]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加工精度;研究综述

所谓热误差,是因数控机床设备主体部分温度参数水平升高导致的机床内部技术工件热变形现象,继而因待加工技术工件与刀具技术部件之间发生相对性空间位置关系变化,而具体导致生产加工技术误差现象,研究数据显示,热误差现象的发生,大约占据数控机床设备总体性生产加工技术误差的40.00%~70.00%。本文将会围绕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综述展开简要阐释。

1.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论述的系统性归纳总结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热误差技术现象建模补偿问题的研究,最早是在分析数控机床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的热效应技术行为基础上逐步成型的。

1980年,德国西柏林工业大学的UHeise以“数控机床设备的热变形补偿”为中心,撰写并发表了博士论文,其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开展的实验探究工作环节,获取了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热变形技术现象幅度为65.00%的热变形补偿技术收益效果。与此同时,我国国内部分研究机构在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的热误差研究过程中也逐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1984年,中国北京机床研究所与德国西柏林工业大学机床和制造工艺研究所通过技术合作,共同建构形成数控机床设备的热误差技术现象描述与处置模型,并在一立数控机床设备之上完成了技术检验过程。在此基础上,中国北京机床研究所独立研究创建了针对型号为DM7732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热误差补偿应用技术,并且在具体的实验性应用技术检验过程中顺利获取了表现幅度在75.00%以上的热误差检验效果。我国浙江大学借助热弹性理论,运用数学分析处置方法推导获取了数控机床设备刀具技术部分的热变形技术现象计算分析公式,同时还还建构形成了指向数控机床设备中精密机械技术组件部分的热模态技术理论。

20世纪90年代之后,数控机床设备的热误差补偿技术研究工作进入了快速繁荣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自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在针对数控机床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形态和技术参数表现特征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基础上,接连创立了数量充足且形态各异的建模技术思路,创建和构筑了数量众多的热误差处理模型。学者Jedrzejewki等人基于数控机床设备能量损失现象年代研究分析角度,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构了数控机床设备的热误差补偿模型;学者Chem等人在原本已经研究获取的21项数控机床设备技术误差项目基础上,系统化创立并且归纳了包含热误差以及几何误差项目在在内的32项数控机床设备运行技术误差组成结构成分;Srivastava等学者运用HTM技术处理方法,创立并顺利形成了指向数控机床设备五轴加工中心技术结构的误差处置模型,同时也有部分日不研究人员在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的运行技术问题展开系统化研究分析基础上,初步创立提出了关于“热刚度”的技术概念。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YidingWang教授等人,在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的运行热误差纤细展开系统分析条件下,创构和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离线式热误差补偿模型,以及在线式热误差补偿模型。德国学者HermleHanrld研制创立应用的数控机床设备热膨胀技术现象补偿技术模型,和AchjmidRoben研制创立应用的数控机床设备热变形补偿奇偶数系统,均接连获取德国部级专利部门的认可和授权。

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陈子辰教授。于1992年召开的全国数控机床热误差控制与补偿研究学术研讨会上,明确阐释了关于“热敏感度”和“热耦合度”等全新技术研究理念。上海复旦大学的杨建国教授在CNC车削技术中心基础性设备技术条件基础上,创造性引入运用了数控机床设备的热误差技术现象的鲁棒建技术处理方法。1998年,杨建国教授和潘志宏教授还合作仓U立了针对数控机床设备车削加工技术中心模块几何误差技术现象,以及热误差技术现象的综合性数学处置技术模型。天津大学张奕群教授等人,在具体开展的数控机床设备热误差技术现象建模处置过程中引入了Kalman滤波器技术组件,促进了辨识精度技术参数表现水平的显著改善提升,上述技术研究人员以,某立运行的JCS 018A型数控机床设备加工中心系统作为对象展开了系统的技术研究过程,在切实引入运用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处理基础上,确保了实际补偿技术效果获取幅度水平达到了60.0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高等院校和企业性生产单位,也相继围绕数控机床设备生产运行过程中任务差技术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有效解决数控机床设备在具体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热误差技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2.数控机床设备热误差补偿的常见建模处置思路

在现有的数控机床设备热误差技术补偿活动开展过程中,通常应用补偿技术处置方法主要集中展现在如下2个基本方面:第一,直接针对数控机床设备在生产技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热误差位移技术参数项目展开补偿处置。第二,针对数控机床设备在具体技术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温度场技术结果实施重新平衡建构处置。

源于平衡温度场技术处置方法在针对某一技术矢量方向的热误差技术现象实施补偿加热处置过程中,源于本身对导致在其他矢量技术方向之中发生附加性的热变形现象,继而显著增加了实际发生热误差技术参数量,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技术情境之下,极有可能难以实现对数控机床设备运行技术空间之内各类矢量技术方向的热误差技术现象实现有效充分的技术补偿支出状态。因此,在具体运行数控机床设备开展技术工件的生存加工空手实践过程中,往往推荐采用第一种热误差处置策略完成热误差技术现象的处置过程,并且在该种技术处置策略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往往能够实现对热误差技术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实现对数控机床设备关键技术组件点位温度参数,以及变形量参数的试动态监测,切实建构热误差技术参数水平,与温度技术参数或者是热变形技术参数项目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之后结合数控机床设备生产技术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动态技术数,实时预测数控机床设备在未来具体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热误差技术数据项目,在此基础上选取和运用恰当的技处置方法完成热误差技术现象的补偿处理工作。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信息技术 模块化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26-02

1 引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运用模块化理论将整个模型逐级模块化、深化、细化,重视整体环境观的教育,树立整体的建筑观、景观设计观和室内设计观,运用生态审美意识去培养“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是适合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实行分段式教学机制具有科学依据: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接轨学院、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教育;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有助于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控制能力;强调跨学科、多技能的素质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让学生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活跃的思维、开阔的学术视野,从而培养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较强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现代信息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摸块化教学模型结构

本科教学对教学模型的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根据自己多年环境艺术专业的求学经验、设计实践经验、工程实践经验、在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经验,以及从科研项目开题以来对国内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年的采访和收集资料过程中获取的资料、直接和间接经验,试图以系统工程学、模块化理论、整体论、还原论为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化手段一一建立一个现代信息环境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作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基本思路是:先将整个教学系统按照模块化理论分离出7个大模块,再按照这7个大模块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来设计更多的相关子模块来构成整个教学的信息系统,这些子模块可根据当前信息时代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需要增加或减少、更新内容、升级换代。再按照子模块中更小的模块的逻辑性归纳成新的层次,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实际情况最终形成每学年的课程表。

关于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为了便于宏观上的教学管理,把整个教学系统分离成几个大的教学模块,即教学模块的分离,例如,本文将整个教学系统分为“室内、建筑、景观、规划、史论、设计基础、实习”7个大模块,通过将模块不断地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外壳”,使模块本身的内涵以及模块内部子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最后导致教学模型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学控制体系内容也要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调整做出相应调整。所以我们说,伴随着教学模块的分离、更新、增加、减少、归纳,以及为模块创造一个新的“外壳”,专业教学模型呈现为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型体系。专业教学模型与教学控制体系都是动态的、开放的模型和控制体系。稳定是暂时的、相对的,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型的四个核心内容

3.1 五年制教学模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五年制的教学模型为宜。环境设计专业范围较广,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运用到的信息和科技技术也相对多,如:设计基础、建筑基础、建筑设计、专业基础、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设计历史及理论、电脑软件学习及使用、毕业设计及论文等。尤其是专业实践一项耗费时间较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现在几乎所有学校的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都不够、以至于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连接不上。

3.2 四段式教学模型

设置四段式教学模型,是参考了国内外的专业教学模型以及目前国内的专业教学与实践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3.2.1 有针对性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教学模块(1学年)

现在许多学校的设计基础部教学,是将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学,不分专业,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但是在有些院校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的教学,在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后,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状态。即: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持共性并展开个性教学,强调设计基础教学的专业适应性、方向性,并非每个专业的基础教学都一样,而是有相同部分有不同部分,而不同部分的课程及内容正是针对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而设。

3.2.2 网络资源拓展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2学年,含建筑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据本人访谈专业人士统计的结果发现,无论是装饰设计公司的业务领导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在谈到建筑和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的关系时,无不强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建筑知识方面的匮乏导致在工作中的被动。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环艺系开设的工科内容和开在建筑系的工科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在这里的内容重点更多的是强调该科内容和室内设计的关系,这是一个室内设计师所必备的知识技能,这一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需要借助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

3.2.3 计算机设计软件使用下的模糊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块(1学年,含工程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设计技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理论锻炼设计思维能力,通过专业造型基础、设计原理与方法、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工作室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历史及现状,了解专业最新成就的发展趋势。

3.2.4 信息技术下景观设计或室内设计教学模块,并以所选方向作为毕业设计(1学年,含实习)

最后一年的分专业教学,是让学生在前面一年设计基础、两年建筑设计基础和一年“景观、室内模糊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爱,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同时也在毕业之际做出一个有深度的设计项目。环境艺术设计只能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开出两个专业方向,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而建筑设计由专门的建筑系来完成正规的专业教学。无论是美院建筑系还是工科建筑系,一般还要5年,环艺系在有限的时间里既不要去重复别人的路子,更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任务。

四段式5年制教学模式,一年级培养学生从“自然人”到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二三年级开始打好专业基础——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从四年级到五年级,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专业人到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设计者,以开拓型、会通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为育人建设重点;从五年级到毕业则选择一门作为突破,再提高,并对本科阶段的学习作一总结。

3.3 增加有关工学课程

这一块内容具体落实在四段式教学的第二段里面,“两年制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课程,增加有关工学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工程设计及施工实践的需要。工学课程的缺失是目前国内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软肋。基于文科类艺术院校的学生的理工基础,可以将有关工学课程的内容在难度上区别于工科类建筑学院,但是一定要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专业,这在业内和实践中已成共识,在这里所说的技术,除了当前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还有就是相关的工学内容。

3.4 文理兼收模式

文理科兼收的优势就在于使该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在该专业的高端和中段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保持优势。现在的专业设置状态是:几乎所有美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均为文科类生源;国内的一些工学院及林学院的一些相关专业是理工科生源。这样的状态使学生在个人优势上不断扩展,但是在专业“短板”方面却没有得到长足的长进和补充。文理兼收的模式不仅可以使文、工科学生在专业技能、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甚至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态度等诸方面都有互补优势。

4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块化模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和教学中,教学设计应该从信息技术这一个辅助手段多加考虑。希望我的探索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帮助,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宁 272100)

参考文献:

[1]徐晓星.高职院校教师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2).

[2]张正.“包豪斯”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价格动态行为;投资收益率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31-02

0 前言

技术分析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问。查尔斯•道(Charles Dow)于20世纪初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的一系列社论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虽然技术分析在金融实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金融学术界却较少关注它,原因在于技术分析的基本理念――价格的可预测性――与现代金融理论的两大基石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是背道而驰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支持技术分析有效的证据,以及为技术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的各种理论模型的出现,技术分析更多地进入了金融学者的视野。

在技术分析理论基础模型中,有一类模型通过建立由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构成的市场,进而研究各类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价格动态行为的影响。这些文献以Beja和Goldman(1980)、Schmidt(1999,2000,2002)以及Caginalp和Balenovich(2003)为代表。

本文在上述文献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基本面分析者、技术分析者与噪音交易者的市场,设定了各个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函数以及价格动态规则,并在模型框架内推导出价格动态行为的解析形式以及对应的参数约束条件。此外,本文在模型框架内以解析推导的方式(非数值解)研究了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投资收益率变化的规律,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严格为正,而技术分析者收益率可正可负,并且基本面分析者规模与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正相关,与技术分析者收益率负相关,从而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技术分析具有价值的内在原因。虽然建模思想一致,但是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与已有文献中的模型结构有所不同,模型具有良好的数学形式和丰富的经济含义,以严格的数学推导替代已有模型中的数值分析,并分析了已有模型中未曾讨论的但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1 模型

1.1 市场参与者

假设市场中有一种股票和三类交易者:基本面分析者、技术分析者和噪音交易者。

基本面分析者通过研究股票的基本面信息确定其内含价值,并根据市场价格与内含价值的相对关系决定自己的买卖策略。当基本面分析者发现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高于)其内含价值时,他就决定买进(卖出)股票。基本面分析者的存在使得股票价格在偏离其基本面价值时,有向基本面价值回归的趋势。

技术分析者采用趋势跟随策略。也就是说,当前期股票价格上涨(下跌)时,技术分析者就会买进(卖出)。本模型关于技术分析者特点的设定既符合技术分析手册的假设,也与已有技术分析理论基础模型研究的文献相一致。

噪音交易者没有特定的买入或卖出需求,他们充当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消化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形成的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噪音交易者是供求均衡所必需的市场参与者。

1.2 需求函数

假设基本面分析者具有一致的信念,他们认定的基于基本面信息的股票内含价值为P*(t)。同时假设市场价格为P(t)。基本面分析者根据上期市场价格P(t-1)与本期内含价值P*(t)的相对关系确定本期的买卖策略,而技术分析者根据上期价格与上上期价格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本期的买卖策略。

假设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在t期的净需求分别为

其中,NF≥0,NT≥0,

NF和NT表示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的相对数量关系,NF越大,表示市场中基本面分析者越占主导地位;反之NT越大,表示市场中技术分析者越占主导地位。

基本面分析者需求函数DF(t)的定义的含义是,基本面分析者是市场价格的稳定剂。市场价格向下(向上)偏离股票内含价值的幅度越大,基本面分析者形成的净需求(供给)就越大,从而使价格回复到内含价值水平的推动力也就越大。

技术分析者需求函数DT(t)的定义的含义是,技术分析者完全是趋势跟随者。前期市场价格上涨(下跌)幅度越大,技术分析者形成的净需求(供给)就越大。因此技术分析者的行为会使价格按照已有趋势进一步发展下去,如果价格处于上升(下降)趋势中,技术分析者的交易将使得价格进一步上升(下降)。

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的共同作用将会使得价格运动呈现振荡走势,这一点将在后文中给予详细分析。

最后我们定义总的净需求

Dex(t)=DF(t)+DT(t)(3)

1.3 价格动态方程

参照已有文献,假设价格的变化与净需求呈线性关系,即

P(t)=P(t-1)+Dex(t)(4)

在通常的模型设定中,Dex(t)前会有一个系数,在我们的模型中,这个系数已经消化在NF和NT中,因此无需再引入一个额外的参数。

至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价格动态系统,其中P*(t),NF,NF为外生参数。

2 模型性质推导和经济含义分析

2.1 价格动态分析

为简化起见,本文只讨论内含价值为常数的情形,令P*(t)=P*。

令f(t)=P(t)-P*,则

f(t)=(1-NF+NT)f(t-1)-NFf(t-2)(5)

利用特征方程求解通项可得,当NT>1时,f(t)是发散的;当0

NT代表技术分析者的相对数量。由前面的模型推导我们可以看出,当技术分析者相对数量较大时(NT>1),他们的行为会加剧股价原有的趋势。尽管基本面分析者的存在使得价格还有向内含价值靠拢的动力,但是技术分析者强劲的推动力使得股价不断发散。当技术分析者相对数量较小时(NT

2.2 投资收益率比较

在本小节中,我们考察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投资收益率,比较两种交易者谁的收益率更高,谁的投资策略更有效。为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NT=1,即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的情况。

定义r(t)=(P(t)-P(t-1))/P(t-1)。

投资者从t-1时刻到 时刻的收益率取决于其在t-1时刻建仓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t-1时刻买入的话,那么他从t-1时刻到t时刻的收益率就等于r(t);相反如果投资者在t-1时刻卖出的话,那么他从t-1时刻到t时刻的收益率就等于-r(t),因此我们定义:

其中,sign是符号函数。

定义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下面我们首先分别讨论基本面分析者和技术分析者各自的收益率情况,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

(1)基本面分析者收益率分析

可以证明F关于NF是单调不减的。

当NF0时,F0,

当NF=1时,rF(π/6P*)3(f2(1)+f2(2)-f(1)f(2))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越大,他们就越可以主导市场,其投资收益率也就越高;反之,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越小,他们就越受制于市场中的其他交易者(技术分析者),其投资收益率也就越低。另一个重要的结论是,由于基本面分析者是掌握信息的群体,因此他们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总是大于零的。

(2)技术分析者收益率分析

T π4P*f2(1)+f2(2)+(NF-2)f(1)f(2)4-NF(N2F-4NF+2)(10)

从上式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当00;当NF=2-2时,(N2F-4NF+2)=0,F=0;当2-2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技术分析者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基本面分析者的实力。当基本面分析者实力不够强大时(0

之所以出现技术分析者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的情况,内在原因在于技术分析者与基本面分析者不同,他们只是根据历史价格信息作出投资决策,而没有像基本面分析者那样研究股票的内含价值。因此技术分析者是否能够获得盈利要取决于他们能否主导市场。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较小时,技术分析者就可以相对地主导市场,而获得正的收益;相反,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很大时,技术分析者就将面临亏损的境地。

我们继而考察T关于NF的单调性。

经过推导,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当f(1)/f(2)∈(3/5,5/3)时,T在在(0,1]单调减;当f(1)/f(2)∈(3/5,5/3)时,T在(0.1864,1]单调减,在(0,0.1864]单调性不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3)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收益率比较

可以证明,当NF∈(0,1]时,T/F为单调减函数,当NF=0.449时,T=F。

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下时(NF0.449),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小于基本面分析者。

3 总结

在本文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技术分析者对于市场的作用是加剧股价波动,而基本面分析者对于市场的作用是使价格回归到其应该处于的位置。

第二,在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模型中,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基本面分析者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技术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与技术分析者的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基本面分析者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总是大于零的,技术分析者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基本面分析者的实力。

第三,在永续振荡型股价运动模型中,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下时,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大于基本面分析者,当基本面分析者规模在某一水平之上时,技术分析者的收益率小于基本面分析者。

总之,本文的模型在已有文献建模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描述技术分析价值的确定性模型。模型所有结论均可以由公式推导得出,并且具有直观的经济含义,模型解析性质良好并且富于经济含义。模型关于基本面分析者与技术分析者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是以前模型都没有探讨过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Beja, A and Goldman, M B.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rices in Disequilibrium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0, Vol. 35, No. 2, 235-248.

[2]Schmidt, A B. Modeling the Demand-price Relations in a High-frequency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J], Physica A, 1999, Vol. 271, No. 3-4, 507-514.

[3]Schmidt, A B. Modeling the Birth of a Liquid Market [J], Physica A, 2000, Vol. 283, No. 3-4, 479-485.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采纳 农村 农户 信息服务

[分类号]C931.6

1 引言

信息技术(IT/IS)在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等方面的显著作用,促使各国政府及信息服务机构为改善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做了种种努力,但农村信息化的效果并不显著。加拿大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虽然当地的信息服务平台非常先进,但边远地区农户接受的程度却比较低…;我国开展了“信息下乡”行动,但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CNNIC报告可知,我国农村以家庭为统计单位的信息设备普及率和利用率并不高。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什么原因阻碍了农村信息技术变革?很多学者探讨了政府或组织在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不足,并指出信息技术存在难以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需要从微观层面研究农户的技术接受行为。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相关研究,但是缺乏从农户禀赋和行为科学角度出发全面进行的研究,仍然不能充分挖掘农村信息技术采纳的特点和农户采纳的影响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农户对于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并探索农户采纳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检索了“农村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对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2 农村信息服务技术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固定电话、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信息技术,并能够结合传统渠道以更及时、全面、经济的方式提供服务,同时在信息扩散、农业生产、农民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各国对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深入。对于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模式,国外讨论最多的是在图书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这种模式不仅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印度、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指出,这种模式正在向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平台转变。如1996年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提出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由图书馆、专家、信息服务部门共同参与,通过网站、电话、手机向用户提供服务。我国开发的多种接入方式的农村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如表1所示:

3 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理论进展

农户信息技术采纳,是指农户考虑了多种因素,愿意使用或者购买某项信息技术的态度、意向或者行为,是考虑到农户禀赋和IT/IS领域特征的整合。目前关于农户信息技术采纳领域的研究仍然较少,但研究数量及成果正逐渐增加。根据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可以将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第二阶段是从21世纪初到现在。

第一阶段的研究多根据对“农户假设”(理性观点、非理性观点和有限理性观点)的三种观点,利用Logistic回归或计量经济学中的离散选择模型、受限因变量模型等研究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农场(耕地)特征和农户的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学历、年龄等)。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户的采纳行为,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户工作方式的创新,作为信息技术的最终使用者,农户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更直接地决定了他们的采纳行为。于是农户的认知、态度等要素逐渐被考虑进来,如Daberkow等(2003年)将农户认知及风险、Smith等(2004年)将感知的有用性等潜变量作为农户采纳的影响因素。但是用户的感知、态度、感知的有用性、使用动机等潜变量需要通过观察变量来测量,同时各内生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或离散选择模型等广义线性模型对此的分析效果并不好,这些影响因素并没有获得充分分析。于是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借鉴信息技术采纳领域的理论成果,从行为建模角度构建信息技术采纳的模型,从认知、行为科学及心理学等方面更深层次地研究农户的采纳行为。

4 两阶段实证研究的总结

本文主要从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对象、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归纳,理论模型的不同导致了两阶段在变量选择、数据收集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两阶段调查对象中既包括农场主又包括传统的农民,前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包括玉米、小麦以及牲畜等大型农场工作者,而对于传统“小农”的调查主要集中在中国、非洲等地(虽然二者存在着不同,但是在社会背景、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仍然对研究有着借鉴作用)。

4.1 研究对象

两阶段的研究对象都是农村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网络技术及精准农业三部分。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包括计算机、记账系统、办公软件等;网络技术包括通信系统、移动服务、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咨询服务、电话服务中心等;精准农业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全球定位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其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的显著作用使其获得了广泛的研究。

4.2 理论模型

4.2.1 理论基础 第一阶段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计量经济学中的离散选择模型和受限因变量模型,如Batte等(1990年)、Amponsah(1995年)等构建了农户是否采纳计算机的多元Logit模型,Mishra等(2005年)构建了农户采纳Internet技术数量的泊松回归模型。此外还有学者应用两个或以上的模型研究农户不同的采纳行为,如Grisham等(2007年)即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纳与否的影响因素,利用负二项回归分析农户采纳的办公软件中财务软件数量的影响因素,利用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更新系统周期的影响因素。

第二阶段研究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采纳领域,模型的构建主要是对TAM(技术接受模型)、TPB(计划行为理论)、UTAUT(整合的技术接受模型)等经典理论的改进或综合。如Adrian(2006年)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等从行为建模角度构建了农户采纳精准农业的模型;何德华等(2009年)在Venkatesh提出的UTAUT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成本、信任、满意要素,构建了我国农户接受移动服务的模型;Chen(2010年)参考Hsieh对美国不同用户采纳网络电视时构建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了我国农民采纳Internet的模型;Li等(2010年)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农户对于网络学习系统的采纳模型。

4.2.2 变量选择 理论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两阶段

研究在变量选择上的不同,本文从影响因素等外部变量和所选择的结果因变量两方面进行归纳。第一阶段影响因素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农户的禀赋特征,外延上包括成员禀赋与家庭禀赋,成员禀赋包括户主年龄、教育程度、经历、性格特征、社会网络等,而家庭禀赋包括土地经营种类、经营方式、土地规模、地理位置、家庭的非农收入等内容;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从认知、行为科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研究影响农户采纳的环境、技术任务等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政府、亲戚朋友、邻居等主观规范和农户所处社会网络对其采纳行为的影响,任务技术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的可用性、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的风险、成本、信任、感知的行为控制及任务技术匹配等。

在结果因变量的选择上,第一阶段包括用户是否采纳、采纳技术或者设备的数量、感知的收益及实际净收益、使用动机、采纳比率等;第二阶段包括农户的使用动机和实际使用行为。第一阶段的研究在反映用户的采纳行为方面更优于第二阶段。

4.3 研究方法

4.3.1 数据收集选择变量的不同导致收集到的数据类型存在不同。第一阶段研究中收集的数据主要是离散型数据(或定性数据),如农户的学历、年龄以及是否采纳等;而在第二阶段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多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通过量表的设计来反映用户的感知、态度、意愿及使用动机等潜变量,收集到的数据多为连续型。

4.3.2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类型的不同使得两阶段的数据分析方法存在很大差异。第一阶段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所选结果因变量(是否采纳某项信息技术、采纳设备的数量、采纳后的净收益等)的不同,构建农户采纳的离散选择模型或受限因变量模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多元Logit模型、负二项回归等,分析的具体过程使用Stata、Eviews、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

第二阶段的研究多利用因子分析、回归、结构方程等方法,但是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一般运用结构方程的思想和方法(结构方程并不能分析离散型数据)。PLS和Lisrel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两种主要参数估计方法(PLS适合于小样本和不需要对测量变量的分布和观测的独立性进行假设的优点,促使其近年来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具体分析过程一般使用SPSS、Lisrel、PLS-Graph等软件来完成。

此外,农户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还包括很多说明性或从概念应用性角度进行的定性分析,如Rao(2003年)从概念性的角度提出只有处理好了信息服务平台的连通性、内容、兼容性、文化和成本因素才能促进农户的使用;James(2010年)参考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理论模型;Odedra-Straub(1993年)还利用案例研究的方式调查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

5 讨论与展望

5.1 研冤对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学者就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不同,在研究农户的信息技术采纳时需要考虑农村和信息技术的不同特点。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农业技术,忽略了IT/IS领域的特征,虽然此后的研究弥补了这一不足,但研究数量仍然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户对基于手机、固定电话等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技术的采纳行为。

5.2 理论模型

两阶段的研究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上并不存在优劣,但理论模型的不同导致了变量选择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从而在测度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时存在优劣。第一阶段的研究多测度农户的社会经济特征对采纳的影响,而第二阶段研究更多地从用户的认知、行为科学及心理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因此,现有研究均不能对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如果从农户禀赋和行为、认知角度出发更全面地构建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模型,将更有利于研究的进展。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两种方法:一种是从行为建模角度构建出农户采纳的模型后直接测度农户禀赋对其采纳行为的影响,如Chen(2010年)在研究中直接测度了年龄、性别、学历及收入等禀赋特征对农户持续采纳Internet的影响,本文认为这种方法割裂了农户禀赋和感知、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对于理论研究的意义并不是很大。第二种是将农户的禀赋特征融入到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主观规范等潜变量中,这种方法在农村领域尚没有得到应用,但Venkatesh等(2003年)提出的UTAUT模型中测度了性别、年龄、经验、自愿性四个控制变量通过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等潜变量对用户采纳的调节作用,这为进行农户采纳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Venkatesh的研究中所采用的控制变量仅限于年龄、经验、性别,这并不能反映农户全部的禀赋特征;研究得到的结果主要是绩效期望等潜变量和年龄等控制变量的“合力”,而对控制变量对于潜变量(感知的易用性、有用性、主观规范等)影响的研究并不深入,这在农村领域急需改进。因此,本文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在模型中加入性别、年龄、土地类型、耕地大小等农户禀赋特征对感知的易用性、有用性等潜变量的直接测量,这样不仅能够测度农户禀赋对于农户采纳行为的调节作用,还能够测度其对感知的易用性、有用性等潜变量的影响,从而在实践中更有利于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具体措施的制定。

5.3 研究方法

根据构建的模型,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不仅要包括农户的禀赋特征,还要对农户的认知、态度等方面的潜变量进行测量。此外,值得指出的是,用户对于信息技术的采纳是一个过程,此过程中用户的信念、态度和感知会发生改变,因此,应该探讨影响信息技术采纳的各行为因素在不同阶段存在的差异。虽然第一阶段的很多研究指出了“学习曲线”对于农户采纳信息技术的影响,但是并没有不同时间段采纳特点的具体分析,而第二阶段的研究尚缺乏动态分析。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平台 模块 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2]俞德鹏.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个体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后天因素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技能和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则为教育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提供各种支持。

1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AECT94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内容和范围得到日益扩大和明确。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技术的发明,使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幻灯、电影、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同时使传播的符号不仅为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声音、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当前,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现代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由“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由“传统民族教育”向“国际开放教育”过渡。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成为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模式也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媒体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用于构建知识和意义的工具。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为达到同一个学习目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教学环境可以是虚拟化的网络课堂,教师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师”,学生也可以是虚拟的“学生”。

2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模式。教学模式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当前信息化环境。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模式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1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硬件保障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媒体延伸论”,指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教育技术涉及的不仅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教育媒体,也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教学人员、常规教学媒体、教学设施等。多媒体设备使得信息传播成为立体传播,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不仅有文字和语言形式,还有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刺激学习者的眼、耳、口等感官;网络设备使得信息传播开放化、虚拟化,从而使网上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多媒体网络教室可实现人一机对话、师一生对话、生一生对话,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硬件保障。

2.2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目的,不仅是硬件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借以优化教育资源和改革教学过程模式。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学科,它的重要范畴就是提供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以指导新环境下的教学。

从行为主义理论到认知主义理论,再从认知主义理论发展到建构主义理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也日益完善,建构主义理论得到普遍认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的过程,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新知识,进而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而应该给学习者创设情景,通过自主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真正把知识融为自己的内在。

教学模式的现代化,首先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将实现教学模式的历史性变革。

2.3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以至于虚拟环境。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可以得到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技术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在Intemet环境下,学习过程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讨论,可以在网络的“知识海洋”中自由游弋。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及“流媒体”技术提高了网络信息传输的速率,“流媒体”技术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使用流式传输,用户可以在信息到达时就能看到或听到它,一边收视一边下载,这样就节省了等待下载的时间。这种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为创设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转贴于

3应用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的几种方式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建构主义的普遍认同,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成了一个热门课题。教学模式要体现教育技术理论和思想,适合培养创新人才和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目前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式:

3.1课堂多媒体教学

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控制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以各种感官刺激,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有形象性和逼真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校中,扩大了教学规模,提高了教学效果。

3.2个别化自主学习

这种方式主要由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该方式体现了教学个性化,有利于学习者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学习者面对的学习资源丰富,有利于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和学习风格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

3.3网上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辩论等形式进行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聊天室、E—mail、BBS等进行信息沟通。

3.4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

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学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和信息反馈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发生预期的认识发展和行为变化。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教育传播范围。远程教育使得人们可以不坐在校园的教室里照样可以听到教师的讲课,学到自己想要学的知识。学习发生的地点可以在家里、寝室、网吧等。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教育,它扩大了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有利于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离不开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促进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的改革。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教育部拟定了《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提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个体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后天因素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技能和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则为教育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提供各种支持。

1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aect94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内容和范围得到日益扩大和明确。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技术的发明,使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幻灯、电影、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同时使传播的符号不仅为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声音、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当前,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现代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由“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由“传统民族教育”向“国际开放教育”过渡。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成为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模式也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要主动构建自身内部心理,处于主体地位;媒体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用于构建知识和意义的工具。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习途径多样化,为达到同一个学习目标,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教学环境可以是虚拟化的网络课堂,教师也可以是虚拟的“教师”,学生也可以是虚拟的“学生”。

2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模式。教学模式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当前信息化环境。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模式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1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硬件保障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提出著名的“媒体延伸论”,指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教育技术涉及的不仅是电影、电视、计算机等教育媒体,也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教学人员、常规教学媒体、教学设施等。多媒体设备使得信息传播成为立体传播,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不仅有文字和语言形式,还有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刺激学习者的眼、耳、口等感官;网络设备使得信息传播开放化、虚拟化,从而使网上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多媒体网络教室可实现人一机对话、师一生对话、生一生对话,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硬件保障。

2.2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目的,不仅是硬件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借以优化教育资源和改革教学过程模式。教育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学科,它的重要范畴就是提供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以指导新环境下的教学。

从行为主义理论到认知主义理论,再从认知主义理论发展到建构主义理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也日益完善,建构主义理论得到普遍认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的过程,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新知识,进而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而应该给学习者创设情景,通过自主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真正把知识融为自己的内在。

教学模式的现代化,首先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将实现教学模式的历史性变革。

2.3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主要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技术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以至于虚拟环境。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可以得到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技术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在intemet环境下,学习过程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讨论,可以在网络的“知识海洋”中自由游弋。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及“流媒体”技术提高了网络信息传输的速率,“流媒体”技术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使用流式传输,用户可以在信息到达时就能看到或听到它,一边收视一边下载,这样就节省了等待下载的时间。这种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为创设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3应用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的几种方式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建构主义的普遍认同,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成了一个热门课题。教学模式要体现教育技术理论和思想,适合培养创新人才和追求最佳教学效果。目前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式:

3.1课堂多媒体教学

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控制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以各种感官刺激,有很强的感染力,富有形象性和逼真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校中,扩大了教学规模,提高了教学效果。

3.2个别化自主学习

这种方式主要由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该方式体现了教学个性化,有利于学习者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学习者面对的学习资源丰富,有利于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和学习风格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

3.3网上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辩论等形式进行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聊天室、e—mail、bbs等进行信息沟通。

3.4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

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学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和信息反馈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发生预期的认识发展和行为变化。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教育传播范围。远程教育使得人们可以不坐在校园的教室里照样可以听到教师的讲课,学到自己想要学的知识。学习发生的地点可以在家里、寝室、网吧等。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教育,它扩大了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有利于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离不开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必将促进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的改革。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教育部拟定了《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提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