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其熟读精思者,何耶?――大抵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舍其问。”这里朱熹所说的先“熟读”后“精思”,即是指先熟读成诵,然后再去深思,再去理解文意。他把诵读作为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足其对诵读的重视。

张志公先生曾总结过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

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需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致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作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空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生活实际中文学大师和科学巨匠们成功的范例。现代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中的任何章节;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伟长、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个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也能倒背如流。很显然,诵读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诵读。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背诵篇数不少于150篇,初中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在诵读教学方面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易于操作的方法呢?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尝试:

1.注重教师诵读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教参等资料,加深理解,诵读时做到发音断句正确,饱含感情。这种示范阅读在任何课文中都可以使用。当然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优美和谐,或扣人心弦。要使诵读的形式适合内容,力求做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达到“彼之气机,皆我之气机;彼之句调,皆我之句调”的境界。

2.运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越来越地运用在教学中,并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师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根据文章的体裁、风格、内容、主题等,选择不同的音乐、画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诵读;技巧与方法

一、初中语文诵读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很多老师过分强调知识而忽略人文修养;过分强调分析而忽略学生的感悟分析。课堂上过分强调字、词、句、篇等意义的分析而淡化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吸收消化。久之,学生在语文课上逐渐走向沉闷,他们的诵读热情遭到压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人诵读存在片面的认识,而诵读不是死记硬背,也不是摇头晃脑撕心裂肺的大声读,而是读者一种带着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学习活动,在这种过程中读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并能够习得新的知识,获取创造。好的诵读能够规范我们的语言、提高我们的语感、并能无形中丰富积累、发展我们的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及预读写作的综合能力、同时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同样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认识知情意行的心理特征,弄清楚学生对诵读对象的感知及理解层次,让诵读不成为一种形式和纯卖弄技巧的表演,在诵读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诵读材料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让他们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认同感,而不是为了读去读。

二、初中语文诵读内容与方法剖析

(一)技巧指导

诵读是读者通过感知并用话语声音来表现的阅读方式,在感悟中理解文章并能够内化积累不分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好诵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发音,汉语拼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等,而且声、韵、调形式与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一定的对应性,例如,声母舌音及齿音发音的时候受阻较多,显得较为低沉、细腻;韵母,按韵腹的开口度的大小分为不同的感彩,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坐姿,调动他们的情绪,积极兴奋、自然放松、统一集中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助于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体会作品,从而加深自己的领悟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灵活处理作品中的停连,停连在诵读中很重要,恰当的处理好这样的技巧可以控制好语速,通过调整语句节奏,形成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感。在日常训练中可以根据语法或者意义停顿。同时在朗诵过程中要注重语气和重音,语气包括作品思想感情,也包括不同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音变化。

(二)习惯养成

诵读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所以,培养诵读习惯必须调动起各种感官,把读与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文本,进入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应该做到读与想结合,在诵读的同时,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将抽象变为形象,补充和丰富作品的情感和内容;诵读者更容易进入诗文所表现的意境,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另外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文本并能够借鉴吸收部分内容,启发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进行新创造。避免学生有口无心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辨别词语,句子及段落文章的意思,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当然好的诵读习惯还应该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品味,对于写的好的句子或者是词语习惯性的圈点勾画,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来把握出艺术形象,具体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真实社会生活面貌及其本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学习作品的艺术技巧。那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诵读能够赏析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通过减、增、换、调、联的方式反复诵读,比较、推敲,学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古诗文语言的妙处,从而进一步达到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的目的。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细细品味修辞手法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当然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读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加强写的训练,读写结合让诵读产生实效。

(三)诵读形式与活动开展

首先是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诵读活动,多维互动,播放资源让学生模仿校音,利用资源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说好普通话并能够给学生做好示范,因为教师的示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品味老师的诵读过程中能够收到鼓舞和激励,同时老师的泛读,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真实,感情细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种多样的互动,和老师一起读,学生齐读,学生教读,学生之间比赛读、分角色诵读等形式,让诵读的形式多样化,这样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符合教学环节的设计。

其次要开展丰富的课外诵读活动,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普通话大赛等活动让学生重视诵读,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欣赏美的效果。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背诵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05-01中华五千年文明,大多存于古时文献之中,其中古典诗词尤其堪称中华文学之精华。学诗读诗,能有效增加学生人文涵养,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厚重起来。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均为历代名家名篇,内涵高雅厚实,词句精美,韵律和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涵咏,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这些诗文,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习读背诵。具体如何组织与实施呢?现在简要分享笔者的一些实践经验。

1.安排恰当的时间

学校早读是7:30分开始,笔者则7:20到教室,利用提前的这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读诗背诗,一天一首,并作适当讲解。时日一长,学生每天上学时都会自觉地早到十分钟。因此,一个周内,不管是英语早读还是数学早读,之前的这十分钟都成了"诵诗十分钟"。其次,下午放学时,笔者也往往抽三到五分钟组织学生背早上所背之诗,背完即放学。如此安排,学生极其欢迎,因为他们不需要回家专门安排时间来背诵,只是上学和放学时各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背得一首诗。他们感觉在没有什么负担的情况下就背得一首诗,心里十分愉快。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需要教师作出较大的付出,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很多个人困难,敬业爱岗,努力投身于教学和学生管理,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每天都要注意做到按时到位,使学生逐步形成早读晚背的习惯。早读晚背安排在课表上,但如果执行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最终效果不会好。所以,安排好恰当的时间后,还要求教师持之以恒。

2.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背诗不能急躁贪多,切不可想一天背多首。笔者的经验是最好一天只背一首,一个学期16个周,每周5个工作日,背80首诗是稀松平常的事。笔者给学生制定了每日背诗计划,每天学生只需要背下一首诗并能理解,每过十天后将前面背的十首诗歌回顾总结一下,并且由教师组织进行小测试。这样的计划,任务也不重,学生很容易接受,因此实施起来非常轻松。有的学生每天只针对一首诗进行背诵,达到了倒背如流之效果。有了合适的目标,再有合适的计划,按计划执行下来,目标也就能顺利实现了。

3.教给合适的方法

背当然不能傻背、死背,而要有一定的方法。方法需要老师指导。笔者教给学生的方法是:(1)读准。即力求将古诗字词读音搞准读准,不读白字。为做到这一点,在读之前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把每一个字的音查准读准。(2)读顺。即句读停顿等把握准确,能读得顺溜。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反复念读,由慢到快,力求在快速朗读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咬字吐字清晰。(3)读懂。充分理解诗句意思,读懂每句诗。为让学生懂,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古典诗文意义。(4)涵咏。在前三方面做好的基础上,学会涵咏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感情来。

4.把握认知规律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不能盲目,不能蛮干,不能简单追求结果,而要懂得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要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讲究循序渐进,注重日积月累。笔者指导学生背诵时,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记忆能力测试,对不同的学生作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些记忆和理解能力都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再背一些相关的诗歌篇目。对记忆能力稍弱的学生,就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完成。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为全面把握学生背诵成长历程,笔者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背诵成长档案袋,他们每天背诵的成果都会有所记录和体现,一一记于档案袋中。一段时间内,允许学生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对自己的背诵史进行回顾总结,从而调整此后的背诵计划。档案袋记录的内容,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背诵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背诵的的热情和兴趣。

5.定期开展背诗沙龙活动

为巩固背诵成果,也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笔者会定期举办古诗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具体有古诗手抄报展览、古诗接龙、古诗配画、古诗配乐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这种活动的参与中,又进一步巩固了诗歌的背诵,并且背读的兴趣又得以进一步激发。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望,特别是他们觉得有自信的方面,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给他人看。背诗沙龙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当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又会受到激励,从而会更有欲望继续诵读古诗文。所以,教师不能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多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6.不定期举办古读诵读大赛

为展示学生背诵成果,笔者不定期地在班级中举办古诗诵读大赛,通过海选方式,分组进行淘汰赛,最后获胜者将获得"背诵之星"称号。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所管理的班级已经产生了好几名背诵之星,而还没有拿到该称号的学生,也在积极努力,想争取成为下一届的背诵之星。当然,这种背诵大赛,还可以在年级层面甚至全校进行,这样可将背诵活动推广至全校学生,让广大学生也从中受益。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将有助于改善学生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之中。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将来,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7、8、10.

[2]周晓文、李国英.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0-51

[3]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1998:116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诵读教学 诵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56-0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通过积累、感悟、熏陶及语感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诵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泛读与精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以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1 坚持以读为本,树立“大阅读”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尤为重要。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要不断转变以往诵读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文诵读观,让学生大胆诵读,积极主动地诵读,让学生学会自己读、自己思、自己赏、自己辨,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使诵读成为自我发现的工具。

范读教学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教师要适时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文章的感情、气势、语序、趣味,在这种抑扬顿挫的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古文及现代文的阅读方面,将文字里的包含的感情加以宣泄,读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语文课堂要坚持“以读为本”的原则,让学生积累与感悟,加强人文熏陶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与悟,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课堂,教师的讲解也是“读读讲讲”“讲讲读读”,让诵读来带动讲解,让讲解促进诵读。这样的课堂气氛更活跃,实现了教学的相得益彰。

2 创设阅读情境,提高诵读效果

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情入境,由情入辞,由情入理、由情引发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把学生引入情境,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所上升,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它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由“形”入情,由情入趣,再通过“情”这一纽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由于文本中存在语言文字的隐晦性,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唤醒学生原有的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一种高效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借助音乐渲染、多媒体还原、表演体验等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

例如,在诵读朱自清的《春》时,为体现春天的美,需要学生反复诵读美文,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再用轻松、明快的语气诵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欣喜之情,用高扬的语调读,对文章的整体节奏有所把握,主要是轻快、舒缓的语气,比如“盼望着,盼望着……”这时春天还没有到来,需要一种舒缓的语气,在诵读中使学生有入情入境的真实感。在读“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句时,要放慢速度,让人有一种陶醉于春景中的感觉。再读到“满是” “闹”以及“飞来飞去”,要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把握好这种虚实结合的运用。让诵读之声响彻课堂,通过诵读,让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 加强诵读技巧的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教师给学生做好诵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诵读技巧的情况下才能在诵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诵读之目的。诵读技巧是教师长期教学中摸索总结得出的。只有教师做到准确诵读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他们在语速的把握、节奏感的把握上有所进步。只有学生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诵读并感受课文意境,才能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真正表达出声音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读,使学生如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诵读教学的作用。

在对《归园田居》进行诵读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景?这样,学生的诵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带着问题诵读更加认真,通过细品语言,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4 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感情基调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法来体现这一感情,奔放的感情,可以通过组内、班内齐读来体现;婉约的感情,要让学生先听读再默读,对于有情有景的,可以配乐诵读;对于戏剧文学,可以通过分角色诵读来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活泼有序的语言,并从中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

课文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比如学习《钱塘湖春行》时,为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美感,创设意境让学生先听读,在听中感受到这种美妙的境界;可以由教师来诵读,也可以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诵读,当学生沉浸在这种美的意境之中时。为了增添浓厚的感彩,还要配上音乐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语感。

课文的自由品读。在诵读时可以不带任何问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读书之乐。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感知文章意蕴、品味文章内涵。

在收听电视散文的诵读中,在听广播时,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开展诵读比赛,通过诗歌朗诵等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和现代中学语文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初中语文老师还要加强诵读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在诵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瑜.论教师范读在语文诵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59.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诵读法;高中语文;应用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语文一直是我们的基本教学科目,尤其是对高中语文来说,如何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诵读教学法入手,着重介绍了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朗读、朗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理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语文中的一些古文类的文章而言,教学效果更好。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动眼,动口,还要动脑筋,富有感情。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们理解语言的美,文章的意境也由此展现出来。

(二)吟诵、背诵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利用

吟诵是一种声情并茂,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情感朗读。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吟诵和背诵,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有效的组织一些比赛,比如背诵比赛、吟诵比赛等等,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通过比赛的竞争,可以让学生更自觉的去喜欢上语文教学,而不再是以往的机械模式的灌输。由此可见,吟诵在诵读法教学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在高中课程中,一般重要的文言文,诗歌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还能够强化记忆。

二、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设有许多诗歌,文言文这类古汉语课程,对于当今社会,古汉语无疑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不厌弃文言文,让他们更好的体会诗歌的含义,诵读法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作品虽然与白话文大相径庭,但是大都短小精悍,节奏明显,韵律鲜明,感情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加以辅导,能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很快熟记这些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的心声。诗歌一般都要求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只要抓住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熟练的朗诵,背诵诗歌自然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头痛问题。

(二)诵读法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学习好语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语文也是一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小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读故事来给孩子听,这就是孩子接触到最早的诵读法,虽然他并不能理解书中的字体,但是他能够理解书上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代替“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理解文章,这样对文章一些经典的语句,优美的段落,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够丰富自己语言的存储量,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会良好的运用。

(三)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教授语文课程中,教师会反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高声诵读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学生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专心揣摩词句,体会意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声情并茂,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让学生练习思维,对课文的意境也会用心的去揣摩,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了语言的规律。

三、诵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好处

(一)诵读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记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在高中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把重点的段落或者诗词背诵下来,有很多学生因为记忆力不好而迟迟背不出来教师要求的部分。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得以提高的。而诵读是锻炼记忆的最佳方法。

(二)诵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对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所周知,语文与其它学科明显不同,在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教育体系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把语文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是我们的基础教学,它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无论是语言的逻辑能力,还是缜密的思维能力,都需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学习。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诵读的过程,加深学习的知识。这对未来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以后各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总之,诵读可以调动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要想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地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就一定要重视诵读,努力抓好诵读,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笔者相信,只要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丽.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学时代,2012,12(15)

[2]丁艳艳.诵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语文天地,2013,12(05)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 教学 诵读 训练 作用

诵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诵读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优秀的教学手段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抛弃,代之以大量的所谓的精讲、精析,近年来,反观我们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把课堂交给学生重新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诵读这一优良的教学方式重新走入课堂。诵读也被列为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实现这两大基本功能,诵读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手段。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实现其工具的基本手段。

语文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讲,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与形成。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或是口语表达,都跟良好的语感紧密相关。而这种良好语感的培养与形成,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尤其是诵读。

同时,诵读有助于强化记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现代研究表明,人的思维依赖于语言这种物质外壳。尽管在思维过程中也许并不出声,但是在潜意识当中将问题通过语言传输到大脑当中进行加工、思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通过不断地诵读,启发学生的想象,再造意境,这样会对理解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人就很重视,“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

通过不断地诵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反过来,良好的语感也可以帮助、指导写作实践。对于语病的检查,对于拗口、别扭的语言表达,对于逻辑、思维不严密的文段,当然也可以通过语法分析来诊断,但这种诊断方式只能诊断出“大病”,不能治疗瑕疵,表达的流畅、优美、有文采,它就力所不及了。而良好的语感就能支撑我们写出通畅、优美的文句。即使在语病诊断方面,良好的语感要比语法推敲来得快,来得准,来得自然。

大诗人白香山就采用“读”的方式,用“读”的修改法使自己的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而海明威也应用“读”这种方法修改作品,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付梓印刷。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用最简省、最经济的语言将作者、主人公、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叶圣陶先生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文做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转贴于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文做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中华文化,许多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人们的吟咏中,从《诗经》到《乐府》,至于唐诗,启功先生说是“嚷出来的”,而宋词元曲,无一不能作为弹唱曲目。时至今日,当代高中语文教学,重新在课堂上传唱这些经典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想体会中华文化的内在感情,诵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类别、何种文体,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教学,它都适用。曾国藩对诵读的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时除了对声音、语速有要求,还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求诵读者的情感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在情趣与神韵,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感。

《论语》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意蕴绵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认知文字,在诵读中初识文章内容大意,在诵读中挖掘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诵读中受儒文化之洗礼,通过诵读去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经典。

一、认真诵读、理解文字、疏通文义、感悟经典文化

1、诵读是清除文言字词障碍的前提。认读并理解词语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熟读成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诵读中,诵读的内容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的古文素养得以提高,写作时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2、诵读是梳理文义的重要方法。先贤朱熹早已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找到了方法,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诵读多遍后,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不必讲解就会自然通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懂得怎么读,而是把语文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诵读。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初识文章大意,在诵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两个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完成的。

3、诵读是继承和领悟经典文化的有效起点。论语的诵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论语》的解读,从文字和文义入手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停留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行及道德修养标准、教育与学习的思想是到现在都受用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为政思想都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中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古文的字词用法、句式特征,还应在诵读中使学生感悟并吸收这些文化,使经典作品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而剥夺学生的诵读权利。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不正应该如此吗?

1、强化诵读过程中的扶弱拔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我们的诵读目的并非选拔诵读人才。班级中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性格因素和成绩因素,班级中那些内向的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学生,因其缺乏朗读信心,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部分同学总是选择沉默。因此,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投入到诵读行列中来是诵读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去亲身尝试诵读带来的美感,可以课前单独给予他们一些诵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这一群体的诵读,从而增强他们诵读的自信心,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诵读的和谐氛围。不应该让课堂成为仅是少数人展现自己诵读技巧的舞台。

2、重视诵读的作用,提升诵读的地位。叶圣陶先

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理解,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不要认为诵读是中小学教师应做的事,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诵读却常因为赶教学进度,学生不配合或者家长认为此举对提高成绩无甚意义等种种原因,始终在教学舞台上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第一要义,排除干扰,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诵读教学流程时,应该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在《论语》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读深,让学生的诵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对《论语》内涵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诵读教学记忆犹新,回忆高中语文课堂时总觉得这样的课才充满活力,像是真正的语文课。

3、师生诵读时要“动真情”。想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作为教师首先要“入戏”,也许课堂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不投入或者发笑,但我想如果教师坚持住,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创设好的诵读情境。只有营造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入境、人情,才能“情动辞发”地读出情感,达到诵读的效果。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丰富的,不过,情感的进发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情感触发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曲歌谣,亦可以是一个笑话。

《论语》选读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情意,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诵读中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并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论语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只有明确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走人到论语中,这时读起来自然会情动辞发。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摆正诵读的地位,重视诵读教学,精心设计诵读的情境导人,使诵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外衣,既是形式又包含着内容。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中华文化,许多的经典作品都诞生于人们的吟咏中,从《诗经》到《乐府》,至于唐诗,启功先生说是“嚷出来的”,而宋词元曲,无一不能作为弹唱曲目。时至今日,当代高中语文教学,重新在课堂上传唱这些经典自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想体会中华文化的内在感情,诵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无论何种类别、何种文体,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教学,它都适用。曾国藩对诵读的体会是:“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时除了对声音、语速有要求,还要本文由收集整理求诵读者的情感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在情趣与神韵,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节奏感。

《论语》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意蕴绵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认知文字,在诵读中初识文章内容大意,在诵读中挖掘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诵读中受儒文化之洗礼,通过诵读去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经典。

一、认真诵读、理解文字、疏通文义、感悟经典文化

1、诵读是清除文言字词障碍的前提。认读并理解词语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熟读成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诵读中,诵读的内容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的古文素养得以提高,写作时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2、诵读是梳理文义的重要方法。先贤朱熹早已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找到了方法,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诵读多遍后,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不必讲解就会自然通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懂得怎么读,而是把语文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诵读。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初识文章大意,在诵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两个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完成的。

3、诵读是继承和领悟经典文化的有效起点。论语的诵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论语》的解读,从文字和文义入手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停留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行及道德修养标准、教育与学习的思想是到现在都受用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为政思想都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中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古文的字词用法、句式特征,还应在诵读中使学生感悟并吸收这些文化,使经典作品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而剥夺学生的诵读权利。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不正应该如此吗?

1、强化诵读过程中的扶弱拔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我们的诵读目的并非选拔诵读人才。班级中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性格因素和成绩因素,班级中那些内向的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学生,因其缺乏朗读信心,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部分同学总是选择沉默。因此,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投入到诵读行列中来是诵读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去亲身尝试诵读带来的美感,可以课前单独给予他们一些诵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这一群体的诵读,从而增强他们诵读的自信心,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诵读的和谐氛围。不应该让课堂成为仅是少数人展现自己诵读技巧的舞台。

2、重视诵读的作用,提升诵读的地位。叶圣陶先

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理解,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不要认为诵读是中小学教师应做的事,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诵读却常因为赶教学进度,学生不配合或者家长认为此举对提高成绩无甚意义等种种原因,始终在教学舞台上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第一要义,排除干扰,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诵读教学流程时,应该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在《论语》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读深,让学生的诵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对《论语》内涵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诵读教学记忆犹新,回忆高中语文课堂时总觉得这样的课才充满活力,像是真正的语文课。

3、师生诵读时要“动真情”。想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作为教师首先要“入戏”,也许课堂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不投入或者发笑,但我想如果教师坚持住,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创设好的诵读情境。只有营造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入境、人情,才能“情动辞发”地读出情感,达到诵读的效果。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丰富的,不过,情感的进发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情感触发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曲歌谣,亦可以是一个笑话。

《论语》选读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情意,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诵读中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并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论语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只有明确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走人到论语中,这时读起来自然会情动辞发。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摆正诵读的地位,重视诵读教学,精心设计诵读的情境导人,使诵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外衣,既是形式又包含着内容。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论语》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意蕴绵长,需要通过放声诵读,在诵读中认知文字,在诵读中初识文章内容大意,在诵读中挖掘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在诵读中受儒文化之洗礼,通过诵读去探索这穿越两千多年的经典。

一、认真诵读、理解文字、疏通文义、感悟经典文化

1、诵读是清除文言字词障碍的前提。认读并理解词语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熟读成诵对于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诵读中,诵读的内容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的古文素养得以提高,写作时也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底蕴。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2、诵读是梳理文义的重要方法。先贤朱熹早已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找到了方法,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就是说,诵读多遍后,文章所要传达的东西不必讲解就会自然通晓了。在教学中我们不要越俎代庖,不用担心学生不理解,不懂得怎么读,而是把语文课堂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诵读。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初识文章大意,在诵读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这两个过程并无明显的界限,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完成的。

3、诵读是继承和领悟经典文化的有效起点。论语的诵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论语》的解读,从文字和文义入手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停留在这里,《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言行及道德修养标准、教育与学习的思想是到现在都受用的教育理念;仁者爱人的为政思想都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中学语文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古文的字词用法、句式特征,还应在诵读中使学生感悟并吸收这些文化,使经典作品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利,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或者应试需要而剥夺学生的诵读权利。风声雨声读书声,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不正应该如此吗?

1、强化诵读过程中的扶弱拔差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我们的诵读目的并非选拔诵读人才。班级中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加之性格因素和成绩因素,班级中那些内向的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对自己声音没有信心的学生,因其缺乏朗读信心,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部分同学总是选择沉默。因此,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投入到诵读行列中来是诵读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们机会去亲身尝试诵读带来的美感,可以课前单独给予他们一些诵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来评价这一群体的诵读,从而增强他们诵读的自信心,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诵读的和谐氛围。不应该让课堂成为仅是少数人展现自己诵读技巧的舞台。

2、重视诵读的作用,提升诵读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理解,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不要认为诵读是中小学教师应做的事,只要是文学作品,都应该重视诵读教学。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可是诵读却常因为赶教学进度,学生不配合或者家长认为此举对提高成绩无甚意义等种种原因,始终在教学舞台上充当“跑龙套”的角色。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第一要义,排除干扰,重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设计诵读教学流程时,应该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诵读的时间,在《论语》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透读深,让学生的诵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从而深化对《论语》内涵的理解。事实证明,许多高中的学生,对自己亲身参与过的诵读教学记忆犹新,回忆高中语文课堂时总觉得这样的课才充满活力,像是真正的语文课。

3、师生诵读时要“动真情”。想要指导学生投入感情地诵读,作为教师首先要“入戏”,也许课堂一开始会有一些学生不投入或者发笑,但我想如果教师坚持住,学生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创设好的诵读情境。只有营造恰当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他们入境、人情,才能“情动辞发”地读出情感,达到诵读的效果。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丰富的,不过,情感的进发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情感触发点。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曲歌谣,亦可以是一个笑话。

《论语》选读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情意,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头脑中意象的转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论语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诵读中去感知事物的特点,并与头脑中已有的意象进行联系,从而触发联想,形成论语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只有明确了解论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走人到论语中,这时读起来自然会情动辞发。

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摆正诵读的地位,重视诵读教学,精心设计诵读的情境导人,使诵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如专家们呼吁的那样:“阅读教学,应该‘读’占鳌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外衣,既是形式又包含着内容。

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就更容易领会。”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这样的阅读学习效果远比教师讲解来得好。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经典诵读;兴趣;重读轻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3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017

儿童经典诵读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突破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在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学教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而经典诵读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成为了广大教师开展较多的教学活动。国学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健康心理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的补益。有关专家谈到经典作品对人格的塑造时,提出了“以经典孕育智慧人格”“以经典孕育道德人格”“以经典孕育审美人格”的理论,认为经典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触摸智慧、发现智慧、启迪智慧、生成智慧的过程。小学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有关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还不十分完善,国学教育对健康心理学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能起到补益作用,有利于完善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拓展其心灵空间。经典诵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不仅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还对人格的健全、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为了使经典诵读真正发挥其作用,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在低年级经典诵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突出一个“趣”字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忌硬性要求布置任务让孩子死记硬背古代的经典。低年级经典诵读贵在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贵在对孩子进行国学经典的熏陶。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这些经典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低年级的孩子虽然不理解其含义,但是若为他们创设语境,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背诵。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可以分为在家和在校两个部分。在家可以让家长通过音像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让孩子听、看音像媒体,接触、感悟经典,可以由家长给孩子朗读经典让孩子了解经典,也可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使学生受到经典熏陶,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课间或早午读时间讲经典故事,让学生学习经典。这种有意无意的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经典,受到经典的熏陶,还可以不断地积累经典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爱上经典。若是教师强行要求背诵,摊派诵读任务,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诵读的乐趣,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中教师要时刻把“趣”字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朗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朗读,读出兴趣。

二、要突出一个“易”字

低年级经典诵读选择内容要浅显,朗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切忌诵读内容过难、拗口。人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可以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这是锻炼记忆力的好办法。而经常进行经典诵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研究显示,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强化。他们不仅可以在诵读中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作品,拓宽语文学习的容量。小学语文教学以无与伦比的优势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是将这一重任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诵读兴趣的浓淡。因此,低年级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不易过难,所选内容朗读上还要注意朗朗上口。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三部经典就十分适合一、二年级学生诵读。故而在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多方考证、把关,真正把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易于学生接受的且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益的,能够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经典内容筛选出来供学生诵读。

三、要注意诵读时间和诵读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低年级经典诵读要注意合理安排诵读时间和诵读的容量,切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都要注意容量和时间的控制。学习容量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范围。低年级经典诵读可以安排在早读、午读或课前时间,以集体诵读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到校后有事可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诵读的氛围。学生在长期的诵读中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还可以积累大量的经典知识,且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若诵读时间安排不当,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反而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四、要注意重读轻讲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字:文言文教学诵读课前课上课后

语文教学应该成为美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教学亦应是教材美、过程美、结果美的体现。在文言文教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优秀的精神品质,领略山水名胜的优美风光,欣赏古人深邃含蓄、流畅婉转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熏陶和启迪,从而吸收和继承古代文化的精髓。

但事实上,古文教学容易走入枯燥乏味的泥沼,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都在走这样的程序: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再理解字、词、句、段,进而总结作者的感情和观点,文章的写作特点等。看似顺畅的课堂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只会停留于掌握知识的层面上,不能内化为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从“诵读”上面下大功夫 。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诵读古文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诵读中,学生才能感知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才能逐渐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感情,才能让重点、难点一一化解。也是在数次诵读后,学生才会达到对名篇的流畅背诵。教师可根据诵读安排的时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将文言文的诵读指导分成三个阶段:课前诵读,课上诵读,课后诵读。

课前诵读,自习课文。即教师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提示,在课前对新授古文的初读。教师可以根据篇目的特点,将文中重点的词句提出来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学生在此阶段,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要独立完成对文章的朗读。在此阶段,除了要求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准读通,教师还可以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网上搜索名家的朗读音频跟读,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练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满意的朗读效果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反馈给朗读小组的同学和老师。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听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朗读,重点听学生的读音、断句确切与否,以备课上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能够进一步运用网络建立全班范围的朗诵讨论组,学生们对初练文言文朗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互相评论的话,更能大大激发学生课前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将现代网络和学习古代文字结合在一起,为练习文言文朗读服务,是一种虽受条件限制但很令参与的学生有新鲜感的学习形式。不仅读给自己听,更要读给别人评,不觉枯燥,而觉有趣,少数学生甚至能争先恐后地背诵呢。

课堂上是文言文诵读的重要阵地。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是“有声”的课堂,是“响亮”的课堂。教师要真正的给学生时间空间,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并将诵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诵读代替讲解,用诵读促进理解。

以《陋室铭》教学为例,从学生背诵学过的刘禹锡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引入,了解作者一生主要经历后,教师做示范背诵全文,要学生注意字音和断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等,然后继续给学生时间自由练读,再找学生展示诵读,其他学生给予评论。对于读破的句子,要让学生明确句意,根据语意断句。读得熟练些后,要求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原句,另一组译读对应的现代汉语,并要求读出情感和韵味。此后的互相评论主要针对是否读懂了文句的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体会“歌颂陋室”的真意表达和作者的托物言志的手法,从而领会刘禹锡的高尚情操和品格。此时在可读可背诵的宽泛要求下让全体学生摇头晃脑齐诵全文,去感受刘梦得的品格魅力和语言魅力。这一堂充盈着学生声音的文言文教学课上,用多样式多层次的诵读逐步深入的引领学生去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力求产生共鸣,去领悟古文言简义丰的独特魅力,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就足以让仅仅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的旧的教学方式相形见绌了。

课上诵读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配上适当的音乐旋律,用或古朴或舒缓或激昂或低沉的曲调,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交融的诵读情境。文言文的教育就是美的教育。

诵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5-02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要诵读的材料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其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在学生脑中形成反复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经典中浓缩的都是精华知识,对这些内容不断的进行巩固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典诵读素材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且一些经典诵读材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现阶段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学任务硬性安排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发组织开展,这就导致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无法保证。大多数老师为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已经安排了满满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另外,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也是不现实的。以上的原因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以及深入的学习经典诵读材料中包含的知识。

2、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认识

虽然近年来教育界相关人士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的认识。经典诵读的理解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关于“经典”,一提到经典,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古诗文,但事实上经典并不局限于古诗文,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学著作等内容,教师应当为学生丰富诵读材料,而不只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古诗文;另一方面,关于诵读,经典诵读教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文章,并在脑中加深印象,以达到记忆更多的经典文章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之前,老师应当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3、注重形式,忽略实质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没有对诵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改革的推动下很多学校也是在被动的作出改变,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诵读教学的实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也没有与学生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诵读经典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在与未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之前相比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位老师首先应当重新认识经典诵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来深入的开展小学语文经典教学。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

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筛选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诵读内容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年级要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分层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低年级的主要需要的阅读的基本技能,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诵读材料,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根据我国一些经典著作,为学生选择的诵读内容如下:

一年级上:《弟子规》《三字经》及古诗15首;

一年级下:《百家姓》《千字文》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上:《中华成语千句文》(上)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下:《中华成语千句文》(下)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上:《论语》(一)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下:《论语》(二)及古诗15首;

四年级上:《论语》(三)《大学》及古诗14首;

四年级下:《论语》(四)《中庸》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上:《老子》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下:《孟子(选)》及古诗文32首(篇)。

2、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准备充足的时间来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有关经典诵读的情境。并且,经典诵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古诗文的背诵,新课标明确说明一切具有典范性、时代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也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从经典著作中了解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背诵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背诵的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尤其小学生都是比较爱玩好动的,所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背”,即在课堂上把背诵的文章或者古诗文表演出来,并且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并建立一定的奖励体系,小学生的表现欲也比较强,在奖励的带动下会更积极主动诵读经典。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科学的教学对策来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