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

舒适护理论文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男51例,女39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8.36±5.29)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2.36±5.22)年,合并症:高血压26例,心脏病29例,周围神经病变24例,脑血管疾病11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①环境舒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病房,保持病房内卫生温馨,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窗明几亮,为患者提供温馨环境;医护人员要注重着装的整洁与安静,严禁浓妆艳抹,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②患者入院后,对其社会背景、住院次数、文化程度等进行观察,通过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宣传页等告知患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健康教育方案,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其了解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糖尿病病程较长,同时用药较为复杂,而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常出现烦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医护人员要保证充分的耐心,对患者情绪进行有效调节,放松患者情绪,减轻其心理焦虑状况,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

③在饮食护理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饮食习惯及爱好,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尽量与其饮食习惯一直,少食多餐,饮食以低盐、低糖的清淡食物,合理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为主。

④通过运动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节,然而糖尿病患者多年龄较大,因此在运动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力、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制定详细的运动疗法。

1.3疗效判定

显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6.8mmol/L,餐后2h血糖<9.5mmol/L;有效: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11mmol/L,餐后2h血糖<15.8mmol/L;无效:治疗后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治疗显效18例(40%)

有效23例(51.1%),无效4例(8.9%),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参考组治疗显效14例(31.1%),有效20例(44.4%),无效11例(24.5%),治疗总有效率为75.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护理期间出现1例糖尿病足

并发症发生率为2.2%,参考组护理期间出现4例糖尿病足、3例视线模糊,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该120例骨科患者中,包括骨折患者,颅骨牵引,颈椎术,骨髓炎,脊椎术等多种情况,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其中,试验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为(46.2±10.9)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45.8±11.2)岁。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如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等。

1.2.1对照组

谨遵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

1.2.2试验组

在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如下。⑴心理护理: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无助,情绪波动较大,依赖性强。由于行动不便,社交活动减少,生活单调乏味,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拒绝与人倾诉,甚至有抑郁自杀的倾向。针对上述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很有必要。①对患者因疼痛或不适而发出的哭泣、、抱怨等,需给予细心的安慰。了解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骨科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恢复过程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适时用保证、指导、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柱,使消极心理得到改善,树立信心。②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督促家属给与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⑵饮食舒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往往行动不便,缺乏锻炼,常有便秘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帮助或者督促患者定期排便,因此科学的饮食护理是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首先,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其次,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同时配合适量的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每天进行定量的腹部按摩活动,以便促进胃肠蠕动,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⑶日常舒适护理:在舒缓期,患者疼痛感较轻,可以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展开简单的康复训练。通过伸张、散步,有效的缓解关节压力,保持其灵活性,不仅能减轻疼痛,防止麻木,还能舒缓患者心情,释放压力。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在午后进行40min左右的日光浴,增强免疫力;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可增加有氧运动,促进呼吸系统更新,增加肺活量。

1.3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进行疼痛程度的比较分析。0级:无疼痛,I级:轻微疼痛,II级:中度疼痛,III级:重度疼痛,IV级:极度疼痛。满意度评价:3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n,%)表示,用t检验,P

2结果

两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采取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该120例骨科患者中,包括骨折患者,颅骨牵引,颈椎术,骨髓炎,脊椎术等多种情况,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8~65岁。其中,试验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34~75岁,平均年龄为(46.2±10.9)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45.8±11.2)岁。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如术后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等。

1.2.1对照组

谨遵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

1.2.2试验组

在常规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后,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如下。⑴心理护理:患者常常表现出焦虑与无助,情绪波动较大,依赖性强。由于行动不便,社交活动减少,生活单调乏味,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拒绝与人倾诉,甚至有抑郁自杀的倾向。针对上述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很有必要。①对患者因疼痛或不适而发出的哭泣、、抱怨等,需给予细心的安慰。了解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的对骨科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恢复过程进行讲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适时用保证、指导、鼓励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柱,使消极心理得到改善,树立信心。②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督促家属给与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⑵饮食舒适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往往行动不便,缺乏锻炼,常有便秘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应该帮助或者督促患者定期排便,因此科学的饮食护理是避免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首先,在饮食上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流体食物;其次,增加膳食纤维食物的食用;同时配合适量的水果,提高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每天进行定量的腹部按摩活动,以便促进胃肠蠕动,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⑶日常舒适护理:在舒缓期,患者疼痛感较轻,可以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展开简单的康复训练。通过伸张、散步,有效的缓解关节压力,保持其灵活性,不仅能减轻疼痛,防止麻木,还能舒缓患者心情,释放压力。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在午后进行40min左右的日光浴,增强免疫力;对于行动方便的患者,可增加有氧运动,促进呼吸系统更新,增加肺活量。

1.3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进行疼痛程度的比较分析。0级:无疼痛,I级:轻微疼痛,II级:中度疼痛,III级:重度疼痛,IV级:极度疼痛。满意度评价:3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n,%)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采取舒适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术后的疼痛会刺激交感神经反射,诱导机体释放5-羟色胺等物质,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切口缺血,影响伤口愈合。严重者可诱发血栓形成,同时还会引起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症状[2]。舒适护理是最近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现代化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着重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护理和调理[3]。通过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进行安慰和排解,进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临床症状、心功能检测及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4.5岁;病史3~16年,平均8.3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40例,Ⅲ级36例,Ⅳ级14例。原发病类型:冠心病31例、扩张型心肌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日4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疾病类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常规护理措施

2组患者据医嘱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3舒适护措施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舒适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1)心理辅导:由于病程长及反复入院治疗,患者常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不适感,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加以安抚,为患者解答疑虑,帮助其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并对疾病治疗树立信心。(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的注意事项、预防措施、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环境护理: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噪声干扰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维持在50%~60%,并随时根据外界环境进行调整,注意保暖。(4)饮食护理:患者饮食上宜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切忌饮食过饱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有利于肺部气体交换,防止窒息。(5)护理:呼吸困难、气喘、发绀、水肿是慢性心衰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宜取半卧位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患者背部可放置靠垫,以舒适为宜。(6)吸氧护理:患者应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低氧血症,氧流量一般为2~4L/min,并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呼吸困难程度调节氧流量及持续时间,氧气管和湿化瓶应及时更换避免污染。(7)病情观察:由于部分慢性心衰患者症状不典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心率加快、出现心律失常或夜间呼吸困难则表示患者病情恶化,需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另外,还需密切观察水肿及肺部感染征象,避免心衰加重。(8)输液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和急性肺水肿。(9)康复指导:指导患者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烟酒、呼吸道感染等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做到自我保健。需长期服药患者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剂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等,定期门诊复查。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消失及辅助检查结果正常;显效:心功能恢复至Ⅱ级以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但未达Ⅰ级,相关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也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无改善,症状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有效率82.2%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症状控制效果比较

治疗组气喘缓解时间为(2.8±1.1)d,明显比对照组(6.2±1.5)d缩短(P<0.05);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为(3.7±1.5)d,对照组为(6.9±1.8)d,治疗组也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心律恢复时间治疗组为(7.9±2.2)d,对照组为(9.6±3.2)d,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护理效果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0.5±2.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8.2±2.5)d,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出院后3个月内再住院率为17.8%(8/45),而对照组再住院率为46.7%(21/45),治疗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在治疗组为2.2%(1/45),在对照组为6.7%(3/42),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2组舒适、满意度比较

应用量表评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焦虑评分在治疗组为(4.5±1.4),而在对照组为(11.2±1.9),2组比较治疗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在治疗组为(4.9±1.9),而在对照组为(12.2±2.3),2组比较治疗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睡眠维持率为(97.5±6.2)%,而对照组睡眠维持率为(80.2±5.7)%,治疗组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转(P<0.05)。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7.8%(44/45),对照组满意度为75.6%(34/45),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按照医嘱在术前对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使其达到手术的要求。患者入手术室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诊断资料、病历、手术名称和个人信息,并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物品。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洗手护士和麻醉医师,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室温,并注意术中保暖。根据患者的手术需求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的进行调整,术中协助做好治疗性操作和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手术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详细记录。手术结束后及时清洁好患者皮肤,注意手术切口和保持引流管畅通,平安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正确的围术期舒适护理的理念以及开展手术前的随访及探问,提高患者在围术期身心的舒适度。侧重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术前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前访视,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予以认真及仔细回答,尽最大努力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患者术前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进行安抚,使患者达到心理上舒适。二是术中舒适护理:重点是调整好手术室的室温,一般保持在25℃,湿度保持在50%~60%,尽量减少器械的碰撞声以免增大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避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燥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环境的舒适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动作轻柔娴熟,指导患者作减轻不适与疼痛的深呼吸等,做好术中意外问题的应急措施,沉着稳定处理,避免慌张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对清醒患者,护士要以亲切的眼神、体贴的语音与其交流,术中杜绝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工作的认真与对自已的重视,体现“与其同在,身同真受”的存在,为患者创造一个即舒适又严肃的手术氛围。三是术后舒适护理:重点做好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及回访,手术结束后应将手术结果告诉家属,指导患者家属如何照料,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了解术中的感受、术后基本情况等,征求手术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2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舒适度,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评价,对两组患者术后恐惧、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症等5种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进行单独评估。以2分为分界分值,分值高于2分说明患者存在此情绪,分值低于2分则说明不存在此项情绪。护理满意度从环境、宣教、态度、操作及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于手术结束后第2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全程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每组总人数×100%。舒适度采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由专业护士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疼痛、恐惧、睡眠障碍等,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三个选项,舒适度=(舒适+基本舒适)/每组总人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SCL-90评分比较

显示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比较

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将“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的理念融入手术护理的全过程。我科从1999年开展的整体护理中强调了舒适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舒适护理的概念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

2方法

2.1术前舒适护理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后,手术室巡回护士即到病房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并全面仔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个人信仰、对手术的要求等,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帮助患者消除不确定性,从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惧,纠正错误认识并调整其对手术的期望,使患者大致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和预后、麻醉方式、手术对某些器官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不手术的严重后果。说明在麻醉、术中、术后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与患者交流时,做到专心,回答询问时认真耐心,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要求,并告诉患者“在手术期间我会陪伴在你的身边,术后护送你回病房”。

2.2术中舒适护理

2.2.1做好生理舒适护理患者入室时,首先由前一天访视的巡回护士热情亲切地迎接患者,平稳地把患者送至手术床上。术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为55%左右;一切操作做到稳、准、轻,尽量避免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术前用药后如患者感到口唇干燥不适,可用棉签湿润口唇,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术前胃管插入后如患者咽喉不适,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吞咽,并解释胃管插入对手

术成功的重要性;摆放前将所有用来维持的臂撑、头架或护腕均加上衬垫,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如仰卧位时,注意两上肢外展不超过90°,并为患者伸展的双臂垫盖包布或海绵垫,防止大量输入液体或臂丛神经损伤造成患者的不适;截石位时,两腿分开的角度以100°~110°为宜,在下肢各支撑点上垫好软棉垫,每隔30min巡回护士给予适当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下肢沉重感,增加舒适感。

2.2.2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手术中护士应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患者,护士应予以必要的提示,说明手术很顺利,使患者放心;对有孤独和恐惧的患者,应对他们进行安抚,如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舒适并消除顾虑;在每一步操作和采取一些措施时(如扎压缩带等)都要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手术中,患者常会合乎情理地感到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后和术中注意遮盖患者,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必须暴露时,应先麻醉,后摆放手术及消毒,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对骨科患者,当需用电钻时告知他们电钻的声音及钻动骨的感觉,以增加心理舒适。

2.2.3减轻患者的社会不适感存在社会不适的患者(如丧偶,失子等)往往在手术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感到特别的忧伤、孤独、无助等,因而我们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言行神态,并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开导鼓励他们,减轻不适感,使他们舒心度过手术期。

2.3术后舒适护理手术结束时,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搬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静脉输液,对待躁动患者注意适当压缩固定,平稳地把患者送到病房;对全麻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在术后回访时,应向患者说明手术很成功,使患者放心。

3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的应用,手术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改善,如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特殊手术没有发生因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患者寒战症状减轻;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6%。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理论在培养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途径,同时探讨了舒适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护理专业(3年制)2009级护理一班(48人)和护理二班(50人)分别作为本组研究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情景模拟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其中进行教学。结果:研究组的实践考核成绩为:优秀19人(38.0%),良好11人(22.0%),合格12人(24.0%),不合格8人(16%);对照组的实践考核成绩为:优秀16人(33.3%),良好11人(22.9%),合格11人(22.9%),不合格9人(18.8%);2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理念与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配合理念与能力、同理心与爱伤观念的认同程度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模式

收稿日期:2011-12-19

作者简介:樊丽萍,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口腔科,主管护师,大学本科。牛秀艳,曹丽梅,牡丹江医学院红旗 医院口腔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笔者以某医学院的98名护理专业(3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舒适护理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对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选择 某医学院护理专业(3年制)2009级护理一班共48人,其中男生3名,女性45名,年龄18岁-20岁;研究组为同年级护理二班共50人,其中男生2名,女性48名,年龄18岁-21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文化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差异性(P>0.05)。

1.2教学模式设计 对照组利用常规情景模拟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其中进行教学。具体为:(1)课程内容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设置实训流程(情景患者、角色扮演等等)以及课后思考等等;护理教学内容为各种注射法、静脉滴注、清洁护理、排泄护理、吸氧法、洗胃法、鼻饲法、吸痰法等。(2)讲解舒适护理理念,为研究组学生讲解舒适护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3)分组学习,依照每组7-8人的标准划分小组进行分组学习。(4)课堂实训,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在分析患者的不舒适原因之后采用针对性措施,并在舒适护理操作标准的要求之下采用临床舒适护理。(5)课后总结,对于课堂上发生的影响舒适护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6)对2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

1.3判评标准[1] 满分100分,素质要求10分,操作流程60分,舒适护理效果综合评价20分,相关理论提问10分。考核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80分以下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χ2进行检验,均以P

2 结果

研究组的实践考核成绩为:优秀19人(38.0%),良好11人(22.0%),合格12人(24.0%),不合格8人(16%);对照组的实践考核成绩为:优秀16人(33.3%),良好11人(22.9%),合格11人(22.9%),不合格9人(18.8%)。

2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理念与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配合理念与能力、同理心与爱伤观念的认同程度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所谓的舒适护理就是指高效的、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并且是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模式。不论何种护士模式,基础护理都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护理内容,是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的必要条件,而且优秀高质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2]显示,舒适护理是主动过程,可使病人积极参与,反过来又促进了舒适水平的提高,而缺乏舒适护理可导致病人身心失衡。无论病人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恐惧、搔痒等不适。参考文献[3]表明舒适护理研究的焦点应为是否能给予病人恰如其分的护理。如何调整治疗护理与安慰护理于最佳状态使病人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社交环境,精心策划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支持都十分重要。参考文献[4]显示,引指出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特别对住院病人,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独处能提高环境舒适度,适当的、感觉刺激的环境,对健康是有益的。缺乏适当的刺激能引起厌倦及压抑。尤其对婴幼儿提供活动的音乐盒、喜欢的玩具将有利于儿童发育。

本组研究表明,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临床实习护生实践能力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06)

[2]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06)

[3]Mc Carthy E et al.Dying with cancer: patients function,stmptoms,and care preferences as death approaches .JACS,2000,46(5Suppl):110-121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舒适护理;术前术后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28-01

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1]它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我们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骨科的围手术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骨外科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28岁-57岁,平均年龄43岁。

1.2 方法 对本组病例均采用舒适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1.2.1 心理舒适护理 入院后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表现进行评估与记录,有针对性的心理舒适护理,要与患者进行主动性的沟通,帮助病人了解病房的环境及护理人员,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消除恐惧感。

1.2.2 创造舒适的环境 护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消除噪声,避免患者休息时进行护理操作,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2.3 疼痛的舒适护理 通过对来自患者疼痛的主诉的分析评估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精神分散法及必要的止痛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产生的负面情绪。

1.2.4 的舒适护理 置患者肢体置于功能位,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的肿胀。

1.2.5 饮食的舒适护理 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长,胃肠蠕动减慢,因此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加强营养的摄入。

1.2.6 治疗上的舒适护理 输液时尽量选择肢体远端,弹性好的血管。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选择手背部及腕部血管,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除以轻柔的手法,精湛的技术,体贴周到的服务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舒适护理外,还应在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中注重舒适效果的评价[2]。

1.2.7 康复锻炼的舒适护理 对于骨科术后都有一套严格的康复计划,要考虑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要考虑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制定个性化,渐进性,灵活性,调整性的康复训练内容。

2 结 果

通过对骨科132例患者采用舒适的护理模式,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3 结 论

舒适的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它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护士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文明的语言,微笑的面容,规范的礼仪和礼貌用语,对患者有很大的感染力,它能消除烦恼,融洽护患关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患者术后采用舒适护理,促进了心理和生理舒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舒适护理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16-409.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外科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46-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行业品质提升已逐渐成为现代医疗竞争的核心优势,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对护理品质投以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适时加强护理品质,为我国医疗机构及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舒适护理作为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提倡在医护关系中将病人当做主导者,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且深入人心的护理。下面对舒适护理在临床医学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作详细论述。

一舒适护理的概述

舒适的基本定义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疼痛的状态。从病人住院需求角度分析,病人因病住院后最希望得到的两大需求是治疗和舒适,治疗是医生给予的,舒适则由护士承担。舒适的最高要求是生物个体感觉自身体力充沛、精神舒畅,心情放松,生理和心理两个方便都能得充分的满足。从舒适概念递推舒适护理,可得出以下结论:舒适护理是一门护理学科,研究对象是护理活动,希望通过护理活动来放松病人的心情,使病人在心理、生理上都达到愉快的状态,保持心情舒畅,并适当减少疼痛,便于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达到尽早康复、出院的目的。

比起其他护理方式,舒适护理具有易懂、务实、迅速的特点。首先是易懂,舒适护理能利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来减少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常见的如调节室内光线,减少光线对患者眼睛的刺激等;病房内轻声说话,不打扰病人休息等。这些简单、易懂的行为都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养病环境,使其感到舒适。其次是务实,舒适护理要求利用适当的护理措施来获得效果,让患者满意,并感到舒适。舒适护理能切实解决患者遇到的生理、心理难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后是迅速,舒适护理要求利用最快捷的方法在第一时间内消除患者身体的不适,如减小疼痛等。

二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本文现以肝癌介入治疗为例,对舒适护理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作详细分析。

1、临床治疗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该次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最近两年内在某医院接受过肝癌介入治疗的10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共58名,女性患者42名。在58名男性患者中,年龄最高的有82岁,最低为65岁;女性患者中的最高年龄为86,最低66。在所选取的100名老年患者中,其中有50人采用了舒适护理方法加以护理,将其视为对照组;剩余50人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其定为观察组。

1.2治疗方法

1.2.1护理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中所采取的外科护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即常规护理法,另一种为舒适护理法。

(1)常规护理法

所谓常规护理法是指护理人员按照常规饮食规律、疼痛情况等对病人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饮食、疼痛、胃肠道和肝功能损害康复护理。

(2)舒适护理法

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区别极大,它在护理时会重点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患者的心理护理。实际护理时,护理人员会照顾到病人情绪,会尽心尽力的待好每一位患者,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和体贴,并采取务实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减少患者疼痛,让患者保持身心愉悦;二,患者的生理需求。舒适护理会依据病人实际情况来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会适当调节病房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三,环境舒适。舒适护理会每天都对病房进行清扫,保持病房的干净和整洁,并且在同一个病房中,病床与病床之间会设置吊帐,利用吊帐将床位隔开,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1.2.2临床疗效评价

(1)显效

临床症状缓解明显、肝功、凝血系列、血常规有小同程度改普,AFP小同程度的下降。

(2)有效

临床症状缓解明显,肝功、凝血系列、血常规、AFP无变化。肿瘤缩小25%-50%。

(3)无效

临床症状缓解小明显,实验室检测无改普,肿瘤增大25%以上,或发现远处转移。

1.2.3统计学方法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实验中得到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汇总,随后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软件对实验得出的统计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出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如下。

2、应用效果分析

2.1临床治疗结果展示

实验中所采用的两种护理方式所对应的护理效果如表1。

3实验结果讨论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舒适护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要好,且舒适护理过程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内涵,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舒适护理理念及护理方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帮助患者治疗,使其早日康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愉悦感,保持其心情顺畅。对于人类来说,追求最大化的舒适感是天性使然,尤其是对于身患疾病,身处病痛中的患者来说,追求舒适性天性的表现会更加突出。基于此,护理工作的唯一目的便是找出影响患者舒适感的原因,并保证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舒适感影响因素,减轻患者住院休息中的不适,实现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是医院住院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证医院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篇文章对舒适护理在外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作了详细分析,指出舒适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比起常规护理方法更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郭红霞,吴晓燕.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08(23)

[2] 向双琼.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18)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心脏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能力减退所致。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家庭经济负担重,造成患者身心痛苦,从而患者依从性下降,很难做到及时治疗。为此,2010年9月-2011年6月,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66-84岁,平均66.8岁,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护理方法 普通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护理;舒适组患者实施环境、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舒适护理。

1.2.1环境的舒适护理 尽量创造良好的、轻松的、舒适的环境。护理治疗中严格做到“四轻”,各项护理技术操作集中实施,护理过程人性化。

1.2.2心理的舒适护理 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满足患者心理舒适的重要条件,护士亲切的问候、关注的目光都会让患者从内心感到舒适,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和掌握患者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争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交流、多倾听患者的主诉,同情并理解老人的孤独无助、忧伤及痛苦,耐心解释各种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动将治疗的积极信息告诉患者,并加强对患者有关疾病知识宣教,使患者真正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舒适。

1.2.3生理的舒适护理

1.2.3.1卧位的舒适 护士应根据病情协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长期卧床者,协助翻身拍背,对四肢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减少因卧床而带来的腰腿部不适,让患者从细微处体会舒适。

1.2.3.2排痰的舒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痰液黏稠无力咳出,因此应协助患者从下往上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教会患者正确咳痰与排痰的方法,让患者从自理中体会舒适。 转贴于

1.2.3.3吸氧的舒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后常常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氧流量依据患者缺氧程度而定。由于持续吸氧,患者常感到口鼻干燥,可采取石蜡油或甘油擦拭口鼻,并鼓励患者适当饮水,临床上常选择能挂在耳朵上的双鼻塞氧导管,增加患者吸氧舒适的程度。

1.2.3.4排泄的舒适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因此应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少量多餐、多食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防止便秘的发生和加重,需要床上排便的患者应给予遮挡,尊重患者的隐私,让患者从自尊中体会舒适。

1.2.4治疗操作中的舒适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使用注射泵泵入药物时间较长,患者易感疲劳,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在实施治疗护理时让患者了解相关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尊重其知情告知权,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舒适感。

1.2.5全方位的舒适护理 全方位护理是既要为患者、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进行延伸护理。由于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患者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舒适护理。

2 结果

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为99.25%,普通对照组为88.6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舒适组明显高于普通组。

3 讨论

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促使基础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舒适护理能让护士了解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这种具有人性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慢性老年心衰患者因生理和心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加速心功能和体力的恢复,提高运动耐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舒适护理突出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指导思想,把“患者满意是恒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的护理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调动了护患双方在恢复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了护理价值。

参 考 文 献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食管癌;胃肠减压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17-01

现代护理工作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胃肠减压是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后一项常规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胃液及胃内容物吸出,减少胃液积聚防止反流,降低手术部位的张力和炎症,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食管瘘

等并发症的发生[2]。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5~7天。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手术切口疼痛剧烈,咳嗽咳痰等,常表现为比肺癌等普胸手术后更痛苦。本文就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不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舒适护理对策。

1 舒适护理理论研究

护理事业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早期形成了舒适护理萌芽。1995年,Kolcaba指导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Thoery of Comfort Care)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感受和病人的满意度[3]。舒适护理可使病人在接受护理时充满了希望,使病人主动参与医疗护理活动。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

2 术后不适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2.1 消除环境影响:患者术后进入监护病房,环境的陌生以及监护仪器的使用等均给患者增添了恐惧和焦虑。待患者麻醉清醒后,要及时主动与其沟通,告知监护仪器使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病情,置患者舒适的斜坡卧位,将监护仪器的报警音量、荧屏亮度调至最低限度。保持室内温度18~20℃,湿度55%~60%,光线适宜。晚间要尽量使用地灯,尽可能将治疗和护理有计划的集中并最好安排在日间进行,以保证患者充足休息。

2.2 留置引流管时的舒适护理:患者术后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和尿管,各管道的固定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肢体的活动,可导致延缓排气等不适。因此护理过程中要妥善布管,固定管道的长度要以不影响患者床上翻身为准。留置尿管期间要保持会清洁干燥,给予0.2%碘伏会阴擦洗,2次/d,以保护患者自尊,消除其紧张、害羞心理。

2.3 口干咽燥与口渴的护理:胃肠减压患者最早表现出的生理不适感为口渴,在术后12h内最甚,与麻醉致唾液腺分泌减少、术后早期患者不自主张口呼吸有关。术后患者清醒即予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1次,全麻完全清醒后,口渴明显时随时予吸管吸入适量冷开水漱口,但不要咽下以防呛咳。术后6h内口渴时予冷开水数滴润口缓解不适。常规准备润唇膏,必要时予湿纱布覆盖口部减少水分丢失,增加舒适感。术后患者回病房安置妥善后给患者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一次,术后6h开始给予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30mg雾化吸入,术后次日协助患者床上坐起,自行漱口4~5次,刷牙2次/d,以保持口腔咽喉部清洁湿润,减少胃管对咽喉壁的刺激。

2.4 缓解饥饿感:患者术前常规清洁灌肠、禁食12h左右、禁饮4~6h,使消化道几乎处于完全排空状态。胃肠减压期间,有患者术后早期因饥饿难耐导致入睡困难。术后可常规配制3L袋24h内持续均匀静脉营养治疗,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纠正体内负氮平衡,预防或缓解生理性低血糖引起的不适。 按时静脉推注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等,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部不适感。

2.5 缓解心理压力:恶性肿瘤本身给患者已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之食管癌根治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且大部分患者还存在经济来源问题,所以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主动与患者建立起“帮助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感受到被重视,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心理上的不愉快,并可通过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抚摸、握手等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综合以往研究,笔者总结得出舒适护理理论讲究的是根据患者术后的病理生理特点,有目的性的因人而异实施护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不愉快,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冯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23

[2] 冯玉玲,江晓琛,汤文吉.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40-41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腔镜;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10-01

舒适护理模式作为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程度。[ ]该护理模式认为护理人员应以患者舒适为考虑重点,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的护理研究,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感和患者的满意度[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胃癌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年龄、癌肿大小、分期无明显差异。

1.2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措施。

1.2.1 树立舒适护理理念 “舒适护理模式”又叫“萧式双C护理模式”。该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多层次要求的人,注重患者的感受,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并在生理、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对治疗充满信心,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 ]

1.2.2 术前舒适护理 (1)环境舒适: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尽可能降低噪声,夏季酌情开关空调,冬季使用电热毯或空调保暖,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心理舒适:关心体贴患者,勉励其勇敢面对现实,适应生活,消除心理负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理解并尊重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对消极患者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蔚,对乐观患者,要观察其心理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社会舒适:手术患者,大多需要家属的支持与鼓励,医护人员要有效利用家庭支持系统,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告知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病情稳定的重要性,给予无条件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1.2.3术中舒适护理 提前做好手术室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访视,消除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陌生感,使其自觉舒服,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护理人员操作轻、快、熟练,能给患者予安全感。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手术者操作及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情况下尽量保持患者较舒适,上肢妥善束缚于垫有海绵的支架上。手术结束后,擦净患者身上的血迹,系好腹带,穿好衣裤、盖好被盖,注意保暖,在搬移患者时注意保护切口,引流管和静脉输液,动作轻柔,减轻因搬动带给患者的疼痛以及其他不适.[4]

1.2.4 术后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与麻醉师一起送病员回病房,搬移时动作轻柔,并注意保护好患者。注意保持各管道通畅,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指导患者以舒适卧位卧床,以及多种应对不舒适采取的措施,如咳嗽时,按压伤口,以减轻伤口疼痛,多行床上活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以减轻腹胀,尽早拔出胃管,减少因长期安置各管道引起的不舒适,强调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少食多餐,并注意温度适宜,强调术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的重要性。

1.3 评价方法

在患者入院、出院当天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1)舒适度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舒适与心理舒适。生理方面包括住院环境,病床及配套设置、是否疼痛等;心理方面包括焦虑情况、安全感、受尊重感、满足感等,共10个小项,各项又分为3级:即不舒服、基本舒服、舒服。依次评为0、1、2、3分。累计各条目分为总分,分值与舒适度成正比。(2)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护士的责任感、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提供病房环境的舒适度6个方面,每个条目的分值为0-10分,满分为6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3]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由萧丰富先生于1995年提出,是对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上的全面护理,使其得到系统、动态、连续、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病人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信念上由悲观变为有信心,治疗上由被动变主动,使其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满足其安全、自尊、爱与归宿的需要,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需要的最佳状态,以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5]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高居消化道肿瘤的首位.[6]腹腔镜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但大多数病人仍担心术后愈后,进食的影响等,尤其是年轻患者心理压力更大,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至关重要。

4结论

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护理质量,对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雪燕,杨宜萍,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重要性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38-139.

[2]谷祝君.子宫肌瘤围术期的舒适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196.

[3]周明江.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33):7-8.

[4]杨帆,林英,罗秀珍. 舒适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3,8(25):1266-1267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舒适护理较之一般护理效果有显著提高,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起辅助作用,属于一个整体性的护理系统,针对患者各方面要求拟定了对策。舒适护理适合在脑外科患者康复期运用,使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应于临床广泛推广,本文就对脑外科患者康复期所做舒适护理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

【关键词】:脑外科;舒适护理;康复;临床治疗

脑外科手术于当今社会已非常普遍,临床上屡见不鲜,大部分患者是因为遇到意外摔伤、交通意外、脑血管意外等导致病变。为了方便临床治疗,使脑外科患者尽快得到康复,常常采用一类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即舒适护理。舒适护理一方面具有整体性,另一方面还很个性化,它能给患者带来最舒适的照顾,使患者无论在心里上、生理上还是灵魂上都能获得最愉悦的享受。因此,患者对医疗护理的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认可,各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使患者康复速度加快。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2011年9月于我院脑外科进行了舒适护理的患者资料,得出舒适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护理效果良好。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7月—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脑外科住院诊治的78例颅内损伤患者,包括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48例,随机分配患者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同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即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到观察组40例患者中,而38例对照组则运用普通护理措施。

2、舒适护理方法内容

饮食护理:患者自己无法独立进食时,要鼻饲,叮嘱患者家属多喂食高纤维素、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给患者。患者可独立进食但是自行行动困难就需要辅助支架进食,少食多餐是正确的原则,患者每餐都不宜吃太多,遵循原则逐渐就能恢复到一般正常饮食水平。

皮肤护理:为了避免压疮等情况发生,应该积极对局部皮肤做好护理工作。提醒患者自己要经常翻身,为身体一侧减压,且应定期按摩受压部位并时刻保持干燥。若患者要乘坐轮椅,嘱其常用手臂撑起身体躯干,迫使臀部与轮椅面分开以得到放松,若患者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此种动作,应由医护人员帮助其进行臀部减压,此类动作要保持每30分钟进行一次。

心理性舒适护理:脑外科患者进行手术过后一般会有一些心理负担重的变化趋势,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康复情况以及未来的行动能力与工作能力是否会受影响,会担心自己的生命能否延续下去,甚至担起过重的医疗费用负担,经调查研究显示,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焦虑、失望悲观、抑郁等种种负面情绪。面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应尽力鼓励患者燃起希望,告诉他们不要放弃,要用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和术后康复培训,而且还要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照顾以及各方面心理辅导,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这才能最大限度的尽快恢复健康,战胜病魔。

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是以不同患者的功能缺陷的程度为依据的,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会阻碍其机体功能恢复,所以医护人员要鼓励其多活动,活动情况视患者自身能力而定,一般开始时都会有依靠物帮助患者站立或者慢慢走动,当患者情况逐渐好转,脊柱稳定且无心悸、头晕、坐不直等负面直立性的低血压情况时,功能性练习才可以开始进行。例如进行穿衣服、自行进食、持物和写字等简单练习,这些练习对上肢恢复能起到良好作用。并且医护人员还要及时叮嘱患者多利用膝关节、髋关节以及踝关节做训练,同时不能忘记按摩下肢的肌肉,使其得到适当的功能训练,最后得以恢复。

环境护理:致使患者感觉到不舒服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遭到改变。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静合适的住院环境,这会让患者感到心情放松进而为病情恢复提供帮助。由此,设计病房时应采用美观、实用以及舒适的观念,联系病人特性,个体化室内装修排布,为患者营造一个优良的生活场所。并且医护人员要随时随地注重言谈举止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保证患者能尽情的放松心情,保持愉快。

关于对并发症的防护:大部分脑外科患者会患有泌尿系感染,所以会做膀胱舒缩能力训练,医护人员要一直在其身边进行行动指导,来排除发生挛缩性膀胱的情况;还有些排痰情况不好的患者,对此医护人员会叮嘱病人家属及时为患者拍背,关键时可采用化痰药物的医治方法;还要叮嘱患者家人让患者进食时应多吃粗粮、蔬果之类的粗纤维食物,这会减少甚至避免便秘情况,对已经有便秘症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适当医治。

二、研究结果

舒适护理的方法全方位、多样化并且个性化,其中对患者的饮食、皮肤、心理舒适程度、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环境情况以及对一些并发症都有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下面对脑外科患者康复期所做舒适护理的应用疗效进行探讨。随机将78例脑外科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以舒适护理方法为准则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将病房普通的护理用于照组,研究期限为时7周,回顾性检测所有临床资料,对舒适护理康复情况进行总结。经舒适护理的观察组脑外科患者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护理患者。且经过舒适护理以及临床治疗的患者好转率高达100%,无一死亡病例。而对照组38例患者未经过舒适临床护理,好转率相对较差,康复期也明显比实施过舒适护理的患者要长。得出的结论是在舒适护理适合在脑外科患者康复期运用,使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应临于床广泛推广。在脑外科的患者康复期内对其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解决一般临床护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效率。

三、结果讨论

除却做好一般护理工作以外,舒适护理工作进行与研究并存,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情况分析,并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合理护理措施决策。调查显示,住院患者要求的无非是心里舒适、生理舒适、环境舒适以及灵魂舒适。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给予患者最合适的护理方法,对医护人员要首先进行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自身医学素养及知识内涵,令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对患者全心服务,对工作严谨认真,才能为患者营造良好环境,患者满意度自然随之上升。研究得出结论,患者对于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外科患者的康复过程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还要病人家属的配合。在恢复难关面前,医护人员要使患者情绪稳定下来,给予适当支持和鼓励,让患者重拾勇气和信心,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康复,这样在配合一切功能训练的前提下,以得到最好疗效。

总而言之,因交通事故率逐渐上升,脑外科手术患者数量也同时上升,近年来,大量事实组成的康复医学证明,在脑外科患者的康复期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病残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进而加快病情恢复。

参看文献

[1]骆琼芳;孙金梅;;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年11期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心血管;舒适度;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08-02

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目比较多、管理比较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优化治疗效果,笔者对本科室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 d的患者290例,其中,男144例,女146例。30岁以下45例,30~50岁136例,51~70岁97例,70岁以上12例。文化程度:55例为文盲,67例为小学,114例初中,41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职业:165例为农业劳动者,28例农民工,27例个体经商,70例其他。随机将2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舒适度护理、个性化护理等。

1.2.1 一般护理(1)实行首接负责制。(2)空气舒适。既要让患者入住放心,又要让患者感觉空气舒适,标准是患者视觉、嗅觉舒适,充分流通空气。

1.2.2 心理护理[1](1)实行首接负责制,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过程。(2)开展护患沟通制,上岗前进行培训,护士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同时进行非语言沟通。(3)加强疾病宣教,做到每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单,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对疾病性质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惧心理。

1.2.3 个性化护理如有的患者喜欢安静,尽量不要去打扰,工作尽量安排有序,有的喜欢热闹,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同时注意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工勤人员和各级医护人员,早上查房前避免一切卫生人员的进出、打扫等工作,各种治疗可以在一个时段执行[2]。

1.2.4 出院护理出院前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意见,宣传出院指导,有机会则要安排回访。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舒适度自我评定量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对样本人群进行访谈式调查,按照患者自己的想法如实打钩,不会填写的由其家属代替,当天收回,共发放29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为100.0%。舒适度满意情况内容包括:心理舒适度、环境舒适度、身体舒适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等方面内容。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详见表1。

3 讨论

舒适度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体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3]。人一旦生病,其舒适程度逐步下降,对周围环境会不适应,身心会出现某些病理现象。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现护理价值,这也是护理的最高境界,使患者恢复健康,达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4-6]。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入院要求最高的舒适度,传统的一般护理往往达不到患者的要求,舒适度护理是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较高舒适度要求而进行的护理干预,在环境、心理、身体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经过舒适度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舒适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由此可见,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如芬. 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18-19.

[2]廖红辉. 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6(5) : 40-41.

[3]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42-43.

[4]胡丽青.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4-75.

[5]刘海英.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 亚太传统医药,2009,7(4):72-73.

舒适护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麻;舒适苏醒;特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42-02

伴随着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护理界开始了许多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追求舒适护理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1-5],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研究强调的是在整个护理活动中,不断探索研究患者的舒适感受,给予最舒适的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本院于2011年3~5月对麻醉苏醒期患者实施舒适苏醒护理,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的70例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患者,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35例,研究组舒适护理35例,患者年龄均18~72岁,平均41.9岁。70例患者中均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类型有普外科22例,妇产科20例,骨外科6例,口腔科9例,泌尿外科8例以及心胸外科5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全麻苏醒护理方法,即患者手术结束后送复苏室观察,至达到可回病房的标准,期间常规输液、吸氧、心电监护。

研究组采用舒适苏醒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麻醉用药特点 (1)研究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1 μg/kg静脉缓注,丙泊酚按3 μg/mL的靶浓度设定程序给药(使用靶控程序注射泵,型号:Graseby 3500)。麻醉维持:瑞芬太尼0.05~0.10 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药量维持在2.5~3.0 μg/mL的靶浓度,间断追加芬太尼0.2 mg、维库溴铵。停药及拔管:手术结束前逐渐将丙泊酚减量至1 μg/mL的靶浓度(并维持至拔管后),停用瑞芬太尼,静注芬太尼50 μg,清理呼吸道,在手术间或麻醉复苏室拔除气管导管,再次清理呼吸道后完全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2)对照组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同研究组。停药及拔管:手术结束前将丙泊酚减量至0 μg/mL的靶浓度,停用瑞芬太尼,静注芬太尼50 μg,清理呼吸道,在手术间或麻醉复苏室拔除气管导管。

1.2.2 环境舒适护理 环境改变导致患者不舒适的因素归为环境舒适问题。为患者营造一个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度及整洁的苏醒环境,护理人员注重仪表、言谈,使患者尽情地享受舒适的感官刺激[6]。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相对的湿度。消除陌生感,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

1.2.3 人文关怀 尊重患者,允许家属在旁陪同,实施亲情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帮助患者家属提高思想认识,自觉采用有利患者康复的行为。

1.2.4 疼痛护理 疼痛可以导致不可预料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反应[7],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减轻焦虑;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或进行镇痛泵处理;音乐疗法对疼痛也有一定的影响:音乐和歌声能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提高认知能力,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精神痛苦[8]。

1.2.5 寒战护理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术后患者寒战发生率高,寒战易加重术后切口疼痛,影响患者舒适苏醒。经临床实验,使用暖风机直接在患者被褥中加温,效果满意(本案使用的暖风机型号为:C11108J081,产地:美国)。温度有高、中、低档选择,加温10~15 min后,患者寒战明显改善,适合任何人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是治疗术后寒战的理想手段。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指数在拔管前与拔管后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拔管后的RR、HR、SBP、DBP值与拔管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在拔管后RR、HR、SBP、DBP值比拔管前的基础值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的比较

拔管清醒后,对患者的疼痛评定指数PRI进行测定,发现研究组的疼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调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3.1 舒适护理的理论根据

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2],就是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患者。患者到医院有两大需求,一是治疗疾病,二是舒适护理[9-10]。而舒适护理就是使患者全方位的享受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舒适护理。

3.2 舒适苏醒用药理论根据

本研究用药以丙泊酚为主,它本身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尽管过去杂志报道说没有,但实验显示还是有镇痛作用,突触性的抑制产生突触性的镇痛作用。另外,丙泊酚有很好的镇静作用,而且在镇静的情况下,又不过分抑制呼吸循环,它还有一特点,有很好的精神稳定作用,用后患者有欣、舒适感。

3.3 舒适苏醒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

3.3.1 舒适苏醒护理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护理工作的第一要求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1],给予患者恰如其分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通过耐心解释、规范服务、提供人文的环境和精湛的心理干预技术,从而得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使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得到改善,促进疾病的康复,因而提高了麻醉患者的满意度。

3.3.2 舒适苏醒护理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中的应用能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实施舒适苏醒护理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得到连续、整体的个性化护理,因而提高了护理质量。过去经验全麻患者完全停用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护士工作难度大,当时患者会因各种刺激而躁动,护士要即刻准备注射镇静药、防止患者挣扎造成二次损伤、静脉管道被脱出等,现研究证实,运用舒适苏醒护理的患者在拔管后躁动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疼痛指数也相应减轻,患者可以用肢体动作回答护士的问题。拔管后护士更注重与患者进行交流,此刻患者平稳、安静,甚至可以让家属在身边陪同至回病房,让患者感到更加舒适。

3.3.3 舒适苏醒护理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治疗是患者住院的最根本目的和要求,手术患者希望能得到最好最快的康复,实施舒适护理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结果证实舒适苏醒护理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实施舒适苏醒护理,一方面能够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增加患者的舒适感。研究得出,全麻患者在此浅镇静、多动镇静的状态下,能安全、平稳、舒适地度过复苏期,但对一些强的过分的刺激,比如尿管过分强的刺激,目前临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希望以后舒适护理研究能更进一步,为患者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康复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 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499.

[2] 萧丰富. 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 台湾:华杏出版社,1999:4.

[3] 陈国萍. 舒适护理模式在输液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 青海医药杂志,2005,35(4):40-41.

[4] 陆彩萍. 舒适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广西医学,2003,25(5):879-880.

[5] 袁秀凤. 舒适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08,29(4):470-471.

[6] 张志玲,唐华芝,候腊梅,等. 舒适护理模式在疗养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4):187-188.

[7] Closs SJ.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 a neglected phenomenon[J]. J Adv nurs,1994,19(6):107-108.

[8] 翟艳丽,王亚丽. 笑对情绪的控制作用[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76.

[9] 朱红民,王金武.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生,2009,2(3):271.

[10] 高铁,周文娇. 舒适护理对局部麻醉患者手术中舒适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