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发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超级秘书网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一)确立政府资助政策体系

这是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经济困扰的主要途径。为此,在资金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应逐级保证各级资助资金足额到位。各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女大学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助学管理机构,足额提取助学经费,并广开财源筹措更多经费作为学校专用贫困资助费用。通过政府担保的形式,扩大贫困女大学生贷款比例、额度、频次和时间。

(二)拓展民间非正式支持体系

是指在政府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想方设法拓展贫困女大学生支持的渠道和途径;学校应积极倡导企业、社会团体等与学校贫困女大学生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在资助方式上,实行从“资金式”资助到“能力式”资助、从“无偿式”资助到“回报式”资助的转变。

(三)完善贫困女大学生资助体系

学校要在已有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的基础上,设立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增设贫困女大学生专项基金,创设贫困女大学生“以工助学工程”,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多设立、多留出适合贫困女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应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开设计算机、普通话、英语等免费学习班,使她们在学习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快速提升。

(一)帮助她们学会“四自”

面对经济的贫困、学业的繁重、就业的艰难,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正视困难,增强勇于挑战现实的勇气和力量。为此,要对她们进行“四自”教育,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认识到经济上的困难不是包袱,而是成长的动力和财富,鼓励她们以精神的富有去克服暂时的困难。要自尊地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要自信地敢于和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特长,要自立地克服依赖心理,树立不进则退,不立则弱的思想,要自强地使自己在困难中崛起。[1]为此,可邀请贫困女大学生自强标兵现身说法,可树立身边的榜样与贫困女大学生共勉。

(二)鼓励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要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利用在校学习之机,多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学校所搭建的所有女大学生培养平台上,为贫困女大学生留出足够的位置,给她们提供更多主动参与和大显身手的机会。在活动中开阔她们的视野,扩展她们的交际圈。

(三)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应把人际交往作为贫困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为此,首先要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通过设计集体活动、专题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她们克服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再次,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学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最后,要为贫困女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她们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政府就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首先,政府应完善贫困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基本法律保障,明确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歧视贫困女大学生应承担的后果,使其违法所承担的成本远远大于拒绝贫困女大学生的成本。

其次,政府应加大分担贫困女大学生求职成本的力度。从2008年起,国家设2亿基金为贫困生求职提供路费。辽宁省开始给贫困大学生发放500元求职补助。新疆的大中专贫困生就业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买单。[2]这些好的经验要积极普及和推广。

第三,政府应以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消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充满信心地到基层工作。为此,国家可允许在基层工作满一定时间的贫困女大学生,直接进入当地事业单位工作,或增加她们的待遇和培训机会等。

第四,政府应尽快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统筹好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分担的生育保险,建立更加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使用人单位因录用女生而产生的“损失”得到有效的补偿,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高校应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首先,高校应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心理素质讲座,通过模拟招聘、素质拓展等活动,强化贫困女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减轻她们的就业压力,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承受[:请记住我站域名/]挫折的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适度发放求职补助,从资金上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因求职而产生的经济困难。如浙江林学院拨出10万元专项经费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花费买单。[2]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成本上的弱势,体现了高校对贫困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关爱。

再次,高校应牵头整合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力量,建立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系统和帮扶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的毕业服务体系,做好信息搜集和就业推荐、指导等工作。

(三)贫困女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贫困女大学生要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高度的进取心,顽强的毅志力,充分的自信心和坚强的独立意识。这些可以帮助她们从柔弱、腼腆、自悲中解脱出来,可以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正视现实,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各

种歧视现象。其次,贫困女大学生要珍惜机会,提升综合素质。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全方位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要勇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高层次的文化氛围中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再次,贫困女大学生还必须树立健康良好的女性形象,展示自身独特优势。贫困女大学生应注重自身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养成,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拓展这些方面的优势,并且学会利用和展示这些良好风范和自身优势。

第四,贫困女大学生还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只选择大中城市,只选择收入高的单位,会形成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自愿性失业”,从而加重自身的择业成本,给自己平添就业压力。

(一)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首先,从心理上关心她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走近她们、多关心她们、多了解她们,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其次,从物质上帮助她们。学校要利用现在国家的信贷政策,积极帮助贫困女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学校还应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鼓励贫困女大学生开展正当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还应给少数特别困难的女大学生减免学费等。通过这些渠道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满足大学生活的基本需要,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二)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

各个高校都应该建立规范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跟踪管理,及时排除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她们的心理健康。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做出了较好的尝试。2004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在72所高等院校试点,测试入学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3]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还应该建立单独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档案,为有效地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依据。

(三)健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必须健全心理咨询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由专职和专业人员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定期、匿名的团体心理辅导,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深入的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她们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与及时干预。要做到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等待求询与主动约请相结合,引导发展与消除症状相结合。

(四)加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使贫困女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改变对贫困的看法,从心理上脱贫,帮助她们把贫困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三是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她们远离心理危机,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中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迎接生活的挑战。

(五)坚持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帮扶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把物质帮扶和励志教育结合起来,抓住贫困生急需改变现状的心理和个体可塑性、独立性强的特点,加强对贫困女生的励志教育。教育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发挥主观积极性、能动性,放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形成自我努力的解困观念。鼓励贫困女大学生战胜困难,在逆境中锻炼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六)帮助贫困女大学生缓解内心压力

应多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情感关怀与心理支持,让她们通过交谈、倾诉等方式宣泄消极情绪,排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冲突。教师和同学应该努力成为贫困女大学生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心态同她们交谈,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处理各种问题。通过逐步确立目标的方式增强自信,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完成目标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驱散自卑的阴影,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七)促进贫困女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贫困女大学生走出自我中心,消除自卑和焦虑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她们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参加文体活动,不仅能放松紧张疲劳的大脑,使情绪得以调整,也能增加生活情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完成各种任务,体验成功的愉快,进而以豁达的心态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还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1]张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以中华女子学院女生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调查为了研究贫困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问卷共发出500份,回收472份,最终的有效问卷有460份。经调查数据显示:有18.2%的贫困大学生因为过高的期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而未能就业;有24.8%的贫困大学生不能较理性的看待第一份工作,在选择应聘岗位时,过多注重薪酬、就业环境、舒适度以及工作地点是否方便等,并没有衡量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有21.7%的贫困大学生没能清楚认识到自己错过了就业良机,这类大学生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能清楚认为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或者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再或者自己能够胜任何种性质的岗位,而是一味地观望,期待工作“自动”到来;有35.3%的贫困大学生不能承受压力,过于自卑,不敢出门为自己的目标迈出第一步。

(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当前社会难免存在一些“拜金”现象,时常“拼爹”、“靠山走后门”等行为正慢慢“侵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犹如倾盆大雨,极易浇灭贫困大学生找工作的积极性,造成他们盲从看待自己,认为自己输了背景,意味着输掉前程,以至于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产生较多的负面想法,也不能自信坚强的去面对、克服一些问题。例如,有的贫困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时会产生顾虑,认为自己怎么能如此简单的就获得了面试机会,是不是有陷阱,于是就放弃面试机会;有的在即将与公司签约时,临阵弃枪,放弃就业机会;还有的在处于岗前培训期时,滋生很多不正确的想法,无法踏实开展工作。上述均是贫困大学生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即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

(三)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从幼儿班到大学差不多十六七年,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在大学毕业时找份有前途的工作,因为这里面不仅有自己寒窗苦读的心血,更有亲朋好友所寄托的希望。贫困大学生通过奋斗坚持到现在,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付出的回报,想要快点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常言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迫于现实所需,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得不早当家。富人子弟有父母可以依靠,而穷人家的孩子所能得到的资源却少之又少。在处于人生择业的十字口时,贫困大学生往往认定要靠自己撑起整个家族的未来,容易想得太多,急于获得成功,最终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问题,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不正确的求职思想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一个人,找工作其实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陷入了一些羡慕他人、盲目跟从等误区,这在贫困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寒窗苦读到城市,总觉得要在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想回到家乡,然而城市生活水平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工资保障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对薪水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却无法正确考虑自身的能力。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措施

(一)“三位一体”宏观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三位一体”是指国家、社会、高校都积极需要采取相关措施,真正有效的落实到每一处,帮助贫困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首先,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就业津贴的补偿力度,制订切合实际的就业援助方案,在宣导大学生创业时,应切实考虑到贫困大学生“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其次,社会集合各方资源,不定期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人性化的就业环境。最后,各大高校首先应做好“双困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通过打好“制定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点对点帮扶”等组合拳,从而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适当延长关注期,从入学伊始,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平台,为贫困大学生长远考虑;建立一些专门服务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体系,多元化地辅导贫困大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狭隘的学习圈,开拓他们学习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性格;开设更多相关课程,提升其自我求职素养和正确求职思想,鼓励他们早日接触社会,正确看待、认知社会,磨平他们急于求成、焦躁不安的心理。

(二)自身发展,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社会的援助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本身也需要努力改善不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攀比、羡慕他人。认真列举出个人的能力优势与缺点,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懂得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和面对困难。通过适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未来,克服当下的焦躁,勿犯急于求成的错误。应意识到想就业并且就好业,能力与机遇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机遇是可以自己创造的。掌握应聘技巧,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菲薄、骄傲自大,时刻记得言谈举止得体。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就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能力的优势。所以说,贫困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努力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成功人士交谈不仅可以学到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还能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援助开展的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积极主动找指导教师,以边训练边模拟的形式使自己早早融入社会竞争压力中,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自己也要明白,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自己,如若在大城市不能见到效果,尝试到中小城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也不要过高期望工资,刚踏入社会要有先就业学习经验本领再找自己理想工作的理念。在生活中慢慢去发现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切记眼高手低,有时候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完美效果的。时机的不成熟也会是一个阻碍,要学会抓住机遇,学习成功技巧,时刻培养自己的心里素质。面对考官或者上司还是其他任何人都要礼貌大方,不要遮遮掩掩,自己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实事求是也会为自己加分。

三、结论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1)有的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家庭收入很难满足学费以及生活费的需求,父母为了能够让子女完成学业,采用借款或者是贷款的形式。这样一来,贫困生心中的压力相对较大。但是由于其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其心理的发展。而且,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攀比的心理也使得有的贫困生产生一定的自卑感。时间久了,贫困生就会出现烦闷、压抑、内向、沉默的状态,严重的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有的存在情绪障碍问题

通常情况下,从大学贫困生的行为方面来看,较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大学贫困生所经历的往往是其他大学生无法理解的,因此,在其心里会存在着过多的忧虑。这样一来,贫困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会有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有的会认为这个社会对其不公平,进而形成抵触情绪。

(3)有的环境适应能力弱

但是到了城市之后,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明显不同于以前。每个地方对他们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同学们之间缺少了亲切感。而且大学的教学方式和高中还存在着差别,因此,教师和同学们之间也显得生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之间很少有共同的话题,交往存在着严重的障碍。这些方面,使得贫困生很难适应。因此,环境带来的影响将直接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4)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差

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没有共同的交往话题。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而且经济状况减少了贫困生的活动范围。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贫困生出现自闭的现象,他们有意将自己隔绝起来。这样一来,贫困生的心理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怕提及经济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些贫困生在大学毕业之后还不会与人相处。

二、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不健康的金钱观的驱使

对于大学贫困生来说,有的认为金钱非常重要,对金钱的渴望程度较强。因此,可能会受到利益的趋势,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金钱的不正确看法和观点,导致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况。

(2)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不当

在学习方面不懈努力。而且还有一些勤工俭学的方式,贫困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样的资助方式,是较为合理的。同时,社会上存在一些公益组织,他们热心地对大学贫困生进行资助,不过,有时所采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科学型。资助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他们虽然家庭条件较差,但是也不想直接接受施舍,这样对其自尊心的发展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分配制度的改革

可以说当今社会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待完善,一些不公正的现象有时也存在。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贫困生的就业。使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敢直面社会现实,没有勇气走出去,焦虑、紧张以及自卑的心理会更加强烈。因此,社会的相关部门要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要照顾到大学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帮助贫困生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要让他们了解到贫穷并不可怕,更不可耻,现在所面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2)利用“赏识”教育,发掘个人“闪光点”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1.国家政策导向使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引入发展型救助是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积极探索,是奠定国家人力资源基础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2.教育的特性呼唤发展型救助。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符合发展型救助的理念。人力资本就是“人们对自身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收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与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投资而形成并积累的资本”。发展型救助理念支持教育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教育资本的投入为途径,获得相对于简单的物质交换更高的收益,并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不仅使其自身综合能力获得长足进步,无疑也是给国家和企业自身在创造价值。

3.能极大地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缓解就业困难。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同时受到经济困扰与个人综合能力双重困难的限制,面对就业问题更为艰难。针对各个年级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发展型救助注重对其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从就业的上游做好积极的预防帮助措施,包括对其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环境适应、个人技能等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帮助,早早地打好就业综合素质的基础,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提升就业能力的需求。引入发展型救助符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需求的特征,与发展型教育救助“助困、育人、成才”的目标相一致。不仅仅在经济上给予及时的帮助,更教会他们怎么就业、怎么生存的关键问题,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因一时的贫困而一世的贫困,更充满自信地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引入发展型救助的对策建议

1.转变救助观念,强化发展型教育救助(1)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大力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将以往简单的勤工助学推向高层次的发展。利用政府、学校、社会的优势资源努力开发勤工助学智力型助教、助研等高层次的救助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增加岗位的科技含量,提高活动档次,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2)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热心资助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除了经济救助外,更可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免费或低价提供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的平台,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欧莱雅开展的“发展型救助”活动,针对贫困大学生先集中进行业务素质和销售技巧的能力培训,再去工作实践,并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培训经费,保证基金来源,使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更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技能,拓展了视野与人脉,多重获益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发展型救助”的能力塑造平台,为学生提供对口实践机会,以此增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的发展型教育救助机制。(3)加强心理引导,建立经济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模式。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更敏感脆弱。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心理引导,使经济救助和精神救助有机结合。首先,学校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进行沟通座谈,帮助其树立起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课程,帮助他们解决棘手的心理问题和调整心态,摆脱自卑。精神救助应把握在精神上,以自信、自强、自立为内容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以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意识教育学生的原则。

2.创新救助方式,增设“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是指以发展型救助为理念指导,注重救助的过程为导向,以高校贫困大学生四年整体的成才成长为培养大局,以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项目为载体的运作模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实施侧重不同的培养计划。具体来说,大一可发展重点培养兴趣的项目;大二则考虑兼顾学习与科研兴趣的培养,如学术大讲堂、创新科技大赛等项目;大三大四则侧重个人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开展学术探索计划、职业规划大赛等项目。“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由受助的贫困大学生申请立项,实现了传统的经济救助与创新的发展型救助的完美结合,使贫困大学生既得到相应的经济救助,又获得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心理素质充分、全面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3.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就业扶助随着高校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和救助资金短缺的多重压力下,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拓宽教育救助途径就显得尤为紧迫。在发展型教育救助的视角下,预分配方式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和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并提前支付学费生活费,企业吸引到优秀人才,困难学生获助,达到双赢的目的。各高校可大力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对口支援”社会支持系统,使人才培养与就业扶助相结合,推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面对资金保障不足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广泛动员,通过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吸引社会力量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同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得一定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例如成立职业装租赁公司,低成本地租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可享受税收优惠,在其就业过程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就业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多元主体的通力协作与支持,尽最大可能减少其后顾之忧。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从贫困的识别、影响贫困的因素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对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就贫困的识别而言,探讨了贫困从单维到多维的转变过程,着重分析能力贫困的重要性。就影响因素方面而言,选择更符合贵州省实际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在评价方法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贵州省贫困问题。

关键词:能力贫困;生态贫困;数据包络分析

一、贫困的识别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受到经济学领域的普遍关注。而贫困的概念也在人们的研究中不断深化,主要经历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 Sen提出的能力贫困这三个过程。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单一维度的概念,是指个体的收入低于其规定的临界值,即日常生活中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况。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个体所缺乏的日常生活必须资源。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Sen)在经济学领域最先认识到“能力贫困”的重要性,提出“能力贫困”的概念及理论,并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个体贫困的原因是能力的缺乏。而收入贫困只是能力贫困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不同阶层的人拥有的社会权利的不同,其基本可行能力受到剥削,导致与其他个体的差距。

二、贫困的影响因素

还需强调的是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我国对贫困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生态环境脆弱论。汪晓文(2012)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生产资金、农民工就业、贫困文化这五个因素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认为自然条件与农村贫困关联度最大,联系最为紧密。陈南岳(2003)对我国居住在生态敏感地区的人口做一估计,认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不会低于80%,由此可见,生态贫困人口规模之大。(2)资本缺乏论。张车伟(2005)认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有因果关系,其资本的缺乏主要包括教育的不平等,营养的不平等,健康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刘修岩、章元、贺小海(2007)利用上海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的数据,分析教育与贫困问题的关系,采用两阶段Probit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3)制度缺陷论。靳涛(2004)认为制度创新不足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农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农业税费制度和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张秋(2013)也认为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制度贫困,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失去了致富的机会。(4)贫困文化论。胡鞍钢等人认为知识贫困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减贫要更多关注这方面的贫困。王子舟(2006)根据社会个体知识贫困衡量标准,分析指出我国知识贫困现象严重,对弱势群体的影响至深。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地区,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006.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是1.4%。贵州全省88个市(区、县)中,共有11个民族自治县,除玉屏以外,其余都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由此可以看出:发展滞后是贵州地区最大的特点。根据贵州贫困现状及特征,再结合上述国内学者关于贫困成因的理论,我们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还考虑从人力资本、人口素质、制度缺陷、贫困文化这几个方面来研究贫困问题。

三、研究思路阐述

本研究试图从多维角度考虑构建评价贫困的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方法研究贵州省贫困问题。具体而言,采用无输入的DEA模型评价贫困状况,构造DEA-Tobit模型探究贫困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提供参考意见。(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Sen, A. K. Development as Freed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魏权龄.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和网络DEA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汪晓文. 甘肃农村贫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实证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 2012,40(4): 137-142.

[4]陈南岳. 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4):42-43.

[5]张车伟.人力资本与贫困地区的发展[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11:17-18.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贫困 文化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在所有社会问题中是最具争议、最复杂的。全世界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都存在。贫困或者表现为穷人群体,或者表现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或者表现为低收入的贫民窟、棚屋区、贫民区。但是对于贫困或者贫困的基本条件至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对于贫困的评价各有不同。相对于可供商品而言,需要是相对的,其以社会定义和过去的支出为基础(Sen,1999)。贫困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有很多的描述性分析。

一、贫困的不同定义

从不同的视角,对贫困有不同的定义。关注贫困问题的学者试图根据他们的学科对贫困进行定义。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是人们拥有资源的集合而他们为满足其基本需要而有效运用的资源的集合。”而对于Valentine(1968)而言,“贫困的本质在于不平等”,这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对贫困进行了延展。“一般来讲,贫困可以根据收入来衡量。如果一个人不能满足其基本需要,则这个人可被视为穷人。这个最低底线可称为‘贫困线’。”世界银行给出的是一种主要关注挣钱机会的贫困的经济阐述。苏格兰贫困信息分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来获取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比较知识,认为“贫困是某一特定时期在某一特定社会里的生活状况的方式,贫困是一种没有足够的收入来至少满足其物质需要的一种状态”。同时,贫困在不同的社会和背景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上述定义的分析中,作者不仅试图阐述不同的定义,而且试图从不同时期、不同视角、不同衡量方法以及思维和讨论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二、社会学家定义贫困的方法

1、结构方法

贫困的结构方法关注社会和经济组织及其在当代工业社会中对贫困和财富的作用,认为社会和经济组织利用二元劳动力市场,或者通过社会或经济歧视制造了贫困。这种经常被引用的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冲突的视角,可以找到大多数非法社会控制和剥削现象存在的根源。根据冲突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贫困的根源。在这个制度中少数人剥削、享受特权,并建立市场经济。

2、文化方法

在利用文化方法时,主要的争论在于关于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生活方式。一种重要的观点认为贫困是由穷人自己创造并维系的,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以及生活态度使他们处于一种被剥削的状态。文化方法强调穷人们为适应他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社会化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诸如宿命论和缺乏成功激励的文化传统。许多学者,例如Oscar Lewis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这个主题,他强调文化的作用并将其贫穷的原因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意义上讲,正如Lewis 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们所看到的那样,这种联系经常用来为他们的贫困而指责穷人。

3、社会心理学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关注人群的分类以及耻辱的作用。这种方法强调这样一种现实,即社会现实是由意义组成的,或者由个人在他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创造或者再造的“现状的定义”所组成的。当人们参与到日复一日的社会交往中,他们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不同的社会现状。

三、致贫的原因分析

1、由个人缺陷导致的贫困

这种理论认为个人应该对他们的贫困状况负责。根据上帝平等对待每个人的宗教教义,盲人、跛子和畸形的人是因为他们自身或其父母的罪孽而受到上帝的惩罚。Rainwater(1970)从“道德视角”以批评的态度讨论了关于贫困的个人主义理论,认为穷人“遭受因果循环的罪,因为他们的道德伦丧,他们要受罪,而且必须受罪. 他们住在人间地狱”。Rainwater 进一步认为,这种视角,包括剥夺他们自己的视角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对贫困的洞察是难以估计的。个人的缺陷意味着懒惰、坏的选择和无能,而这些又导致了其贫困。

2、由支持非主流文化贫困信仰体系导致的贫困

根据这个理论,贫困是由于一系列社会已经一般化而个人持有的信仰、价值观以及技巧等在代际转移而导致的。个人是其非主流文化或文化的结果或者牺牲品,文化是一种社会一般化并持续存在的个人及其群体行动和交往的反映。文化贫困是一种关于居于少数地位、贫穷地区和社会空间的穷人发展起来并共享的关于信仰、价值和行为道德等区别于主流社会文化的非主流文化。

3、由经济、政治和社会混乱以及歧视导致的贫困

这种视角广泛考虑影响贫困的因素,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等影响人们获得有限机会和资源,从而获得相应在收入和福利等的因素。19世纪的学者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致贫的个人理论。德国学者马克思显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创造“失业大军”的。社会学之父Emile Durkheim根据他的“失范”概念,认为即使是最个人的行动,例如自杀也是由社会体制所导致的。

4、由于地区不一致导致的贫困

有一些关于贫困的概念,诸如乡村贫困、城市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第三世界贫困以及其他问题的展开,描述了贫困问题的一些独特特征。这些介绍的事项均基于地理因素,如自然资源、洪灾、地震等,在分析贫困问题是应该被考虑进来,它们成为一些地区的优势和劣势。

四、贫困分析的一般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Kerbo(1996)将贫困理论分为四种,他概括了这个主题的不同方面。

1、关于贫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

这是社会学里出现的第一个关于贫困的理论,这种理论试图根据穷人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解释贫困的存在。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将钱用在、酗酒和不必要的奢侈品上,并且他们的家庭生活混乱无序。

2、文化贫困理论

Oscar Lewis 发展了文化贫困的理论。文化贫困是在某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特定的综合症状。这种文化要求有现金交易、高失业率、低工资水平和员工缺乏技能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状态中缺乏自愿者和政府的支持,家庭也不稳定。因此,低收入群体发展一种贫困的文化以对抗中产阶级积累起来的主流意识。贫困阶层在整个社会中处于边缘,这种处境无法为他们提供向上发展的任何希望。正因为如此,为了生存,穷人不得不发展他们自已的机制和。穷人拥有共同的与一般文化不同的价值、道德和行动模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非主流文化导致他们的贫穷。

3、关于贫困的情景理论

关于贫困的情景理论认为穷人行为之所以与中产阶层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像中产阶层一样生活的资源和机会。他们在教育、就业、健康卫生方面没有好的机会。因为贫困的结构状态,导致了穷困的现状。情景理论认为个人会理性的选择行为模式,以适应他们的目标生活状态。因此,从该视角可以认为,穷人之所以不认同中产阶层的价值观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达不到中产阶层所达到的目标。

五、贫困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

如上所述,对于贫困的概念有多面的分析,由于这种分析研究贫困的本质,对这个概念有个清晰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在社会学中对贫困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议题。

1、文化贫困

文化贫困认为,穷人享受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模式所显示出来的生活方式与主流文化不同。《穷人的生活方式》一书所描述的就是穷人的这种非主流的社会文化。Lewis认为文化贫困具有地区的、城乡的和国际的特征,他在跨国的穷人的家庭结构、人际交往、时间观念、价值体系和消费模式中找到了显著的共同点。从文化贫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不相信政策、学校、政府或者社会机构的权威,当这些孩子在对人生和工作的负面感情中成长为大人时,他们的大脑里装满了这些文化贫困。

2、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最一般化的衡量。绝对贫困是缺乏资源来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相对贫困是选择的两个群体的比较。绝对贫困是穷人不能取得物质生存的,因为工作、失业、老年、死亡和疾病导致没有足够的收入直接致贫。一个家庭需要最小量的金钱来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如果一个家庭不能取得足够的收入以使在食物上的支出只占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家庭就是贫困的,在这里,平均食物价格支出成本的估算是以最小营养餐来计算的。但相对贫困则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要,对食物、习惯、文化传统、生活圈、年龄或者家庭类型都有不同的选择。因此,不同社会的相对贫困是不同的。另外,相对贫困衡量穷人和非穷人之间的收入“沟”或者说“经济差距”,而不是根据一个绝对标准(例如贫困线)来衡量贫困。穷人的状态用来和更富足的人群进行比较。

3、社会排斥

当研究者能够敏锐关注社会学这个角度时,社会排斥这个概念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社会排斥似乎涵盖了很大范围的社会的经济问题,Rene Lenoir 曾经这样解释:社会排斥就是那些被排斥在以工作为基础的社会安全体系之外的人,社会排斥使得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失业、收入低、缺乏技能。这就导致了这些人被排斥在社会安全体系之外,不能共享社会公共财富,无权作出政治决定,也不能行使社团权力,所以贫困与贬值是相关联的。亚当・斯密关注于贬值、轻视就是“不能毫不羞涩的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仔细分析贫困就会发现在社会中贫困不仅仅是被经济因素所控制的一种进程或状态,它包含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这需要所有的社会科研者给予更多的关注。还有很多其它的概念,诸如人类发展指数、人类贫困指数、基尼系数、人口统计指数、贫困概况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贫困。所以,本文的分析仅仅阐述了贫困的部分概念。

【参考文献】

[1] Lauer & Lauer.2001. Social problems & the quality of life,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USA.

[2] Mingione Enzo.1999.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 Blackwell publishers,USA.

[3] Parrillo Vincent N,Stemson John,Stemson Ardyth.1985.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John Wiley & Sons, USA.

[4] Pavalko,Ronald M. 1986. Social problems,FE Peacock Publication INC,USA.

[5] Sen,Amartya. 2004. Social Exclusion,Critical qucst,New Delhi,India.

[6] Stone E Michael. 1993. Shelter poverty,Temple University Press,USA.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 要: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和政策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尊重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我国在推进贫困治理进程中,可合理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政策。

关键词 :贫困治理;理论、政策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63-03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探索,不断消除贫困,努力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推进贫困治理的进程中,我们对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政策进行比较,在尊重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下,可以对西方国家的反贫理论政策进行合理分析与借鉴。

一、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比较

(一)国外贫困治理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主要是以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的决定原因。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是“剥夺者被剥夺”,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灭贫困、彻底消灭贫困。

2、西方经济学的贫困治理理论

(1)1943年,英国伦教大学教授保罗·N·罗森斯坦-罗丹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提出“大推进的平衡增长”反贫困理论。(2)1949年普雷维发表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了“中心——”理论。(3)195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纳蚋克斯(RagnarNarkse)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系统地提出了贫困恶循环理论。(4)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略论“发展极”的概念》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发展极”的概念和理论。(5)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6)1958年,针对平衡增长理论模型的缺陷及其运用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美国经济学家艾仁特·赫希曼(Albea·O·tI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7)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其代表作《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和《富国与穷国》中,详细地阐述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贫困理论。(8)1969年,希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伊曼纽尔在《不平等交换:对帝国主义贸易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平等交换”理论。(9)萨米尔·阿明在《世界范围的积累》、《不平等发展》等书中,提出“依附贫困理论”。(10)在以上基础上,巴西经济学家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在其代表作《帝国主义与依附》中,提出了“新的依附结构”理论(商业——出口依附、金融——工业型依附、技术——工业型依附)。(1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3、西方社会学趋向的贫困治理理论:贫困文化论、“权利或能力贫困论”

(二)我国贫困治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简述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一直处于贫困边缘,早期温饱问题无法解决的地方和人民还有很多。但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和我国各届领导人的带领下,我国贫困现状有较大改观,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甚至有一部分人先走上了富裕之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上,各届领导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形成了一定的贫困治理理论: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贫困的关键是解决农民的生存与生活问题。土地改革、走合作化道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是实施反贫困的基本手段。

邓小平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依靠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反贫困等观点。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消除贫困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保持稳定的前提,是实现最基本人权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下的贫困治理理论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人为本,社会性贫困治理思想。

(三)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比较

1、发展趋势的共同点

从国内外贫困治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无论是西方贫困治理理论还是我国的贫困治理理论都存在一个范式转换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论范式到微观理论范式的转变;从经济范式到社会文化范式的转变;从制度范式到素质、权利范式的转换。

2、国内外贫困治理理论的差异

(1)治理对象的差异。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导致贫困人口数量巨大,覆盖面广,集中在农村;国外则相对较少,贫困阶层主要为城市失业人口、流浪者。我国治贫理论更侧重于解决我国农民的贫困问题。

(2)目标方式的差异。我国治理理论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逐步走向社会性贫困治理。国外治理理论则注重经济、文化、社会多个角度对贫困致因的分析,从而形成理论体系,以求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多方面诉求。

(3)理论来源的差异。国外贫困治理理论以经济学家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贫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后,形成理论,提出治理的对策。我国的贫困治理理论主要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各种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

(4)制度基础的差异。国外更注重人的权利,“人权高于一切”。理论上对根本制度的致贫讨伐、治贫机制的缺失给予给多关注。

(5)实施情况的差异。中国贫困治理理论来自实践,也回归于实践。每一代领导人均把减少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实行,以政策制度方式部署,举全国之力推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国内外的扶贫开发政策比较

(一)国外的扶贫开发政策

众所都知,贫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世界各国就如何应对和解决贫困问题上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纵览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有如下几方面:

1、加强教育,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扶贫。二十世纪以来,部分发展国家就十分重视通过教育设施投资,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和贫困缓解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及救助制度,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英国在1572年就在全国征收“济贫税”;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是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法典;1948年成立国民救济委员会,同年开始执行《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从此英国率先进入现代福利国家。

3、区域开发和社会发展政策,维持贫困群体的可持续性生计。1990年,德国成立了“统一基金”专门用来援助原东德地区。同时联邦政府运用高利率政策,迅速调整东部地区落后的产业结构,将欧盟各国的资金引向德国,然后利用政府的高额补贴提供贷款、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给向投资东部的企业。

4、实施就业和增收的各种扶贫开发计划。根据对经合组织美、英、法等11个成员国财政资金支持困难群体项目分析的结果,发现这些国家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或求职援助服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对雇用失业人员的企业或自谋职业的个人给予工资或就业补贴、扶持失业者创办微小型企业五个方面。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执行的一揽子社会工程——“向贫困挑战”计划,对世界反贫困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对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若就业时间超过90天,雇主可以向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免税证,年底凭证兑现免税。还有一些国家也通过财政补贴鼓励雇主雇佣困难群体就业。

(二)我国扶贫政策研究

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民经济平稳且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贫困现象始终存在着,国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扶贫投入作为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的优先领域来安排,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

1、农村政策。自建国以来,国家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全面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大一部分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现状有所改变。国家相继取消了牧业、农业等税收,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收被取消,广大农民彻底摆脱了缴纳税收的痛苦历史。特别是当全面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以后,农民更是喜笑颜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让农民得到了最现实的利益,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开始有了享受的感觉。

2、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上世纪末开始实行的,最早是针对中国西部实施的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贫困人口集中。十多年西部大开发安排的水利、退耕还林、资源开发等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贫困地区布局;公路建设加快向贫困地区延伸,把贫困地区的县城与国道、省道干线相互连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增加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广西、重庆、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把农村扶贫开发作为政策重点加以推进。

3、推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最基础手段。2007年,国家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规定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万户、556.3万人,全国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6.4亿元人民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2010年,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贴111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补助资金116亿元人民币。

(三)武陵山区成片特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

2012年5月26日下午,温家宝在吉首主持召开了跨省市的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座谈会。温家宝强调,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内各县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要向包括武陵山片区的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有关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国家在连片特困地区安排的各类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片区县安排。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到连片特困地区开展定点扶贫。要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尽快改变武陵山区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扶贫工作研究专家黄承伟指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战略建议由战略、政策和措施三个层面组成。

主要战略建议包括:设立武陵山区综合扶贫试验区;编制武陵山区综合扶贫总体规划;推动区域、村户分级分类等。

主要政策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整合力度;推动相关政策机制创新;充分考虑民族支持政策的均衡性、特殊性和灵活性;设立部级“山地生态扶贫”专项补偿基金等。

主要措施建议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扶贫力度;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探索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的路径及模式;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增强村庄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推进特色乡镇建设带动减贫;完善社会保障扶贫体系;促进贫困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加强外部人才的引进;构建特殊类型群体扶持体系等。

(四)国内外扶贫政策比较

1、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有以下特征:

(1)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注重综合开发、全面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试点,努力使各项政策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2)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以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为工作对象,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主要资源,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编制专项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职责,将贫困地区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重点,积极促进贫困地区水利、交通、电力、国土资源、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支援,社会各界参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3)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专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部门项目建设、社会各界捐助、引进利用外资等途径,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探索参与式整村推进、小额信贷、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多种扶贫模式。尊重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积极参与决策、投工投劳,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国外的扶贫政策具有如下特征:(1)扶贫开发的立法健全,保护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2)立足本国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3)明确目标资金保证,科学地进行反贫困;(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贫困群体平等享有。

参考文献:

[1]汪段泳,刘振光.国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江汉论坛,

2007(5):27-29.

[2]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2001-10-15.

[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R].新华社,2012-02-08.

[4]唐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8-9.

[5]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2:17.

[6]邓瑶.藉国外扶贫开发政策之力推进我国扶贫工作跨越式发

展[J].商业文化,2011(6):317.

[7]黄科.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10(4):34-35.

[8]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老区建设,2010,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3)能力发展的视角。世界银行在过去的15年间,对贫困的认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1981年的贫困定义相比,《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传统的基于收入的贫困定义进行了扩充,加入了能力因素,认为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2000—200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又在“能力贫困”的定义之中,加进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涵义,意指“一个家庭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经受的收入和健康贫困的风险,”同时“还意味着面临许多风险(暴力、犯罪、自然灾害和被迫失学等)的可能性。”而对能力贫困在理论上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森关于可行能力(capability)——贫困视角的提出,把对贫困性质的认识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所谓“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这却是现在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并且“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败。”当然,这种可行能力——贫困的视角并不完全否认将低收入视为贫困主要原因之一的传统观点,同时还将反贫困的政策视角从直接的生活质量改善,拓展到提高获取收入并摆脱收入贫困的能力。可行能力视角对贫困分析所做出的贡献在于,通过把注意力从手段(而且是经常受到排他性注意的一种特定手段,即收入),转向了人们有理由追求的目的,并相应地转向可以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的自由,强化了我们对贫困和剥夺的性质及原因的解释。

将现有文献关于贫困的概念归纳起来,cdp(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在对欠发达国家2006年的回顾和总结中认为,贫困包含三方面要素:低收入、人力资本的缺乏以及经济上的脆弱性(“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report”2006)。应该说,这个概括虽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缺乏所导致的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融入到贫困概念的框架之中,已经比较贴近现代文明对贫困的认识和解释了,但仍有其不足,也就是欠缺社会资本的视角。在一个日益开放或转型的社会中,贫困群体所表现出的封闭性、边缘化倾向能够用社会资本分析工具加以解释并给出政策取向;同时,社会资本的弱化对知识贫困、人文贫困乃至收入贫困都有正相关性(有关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采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度视角导出的贫困概念,不仅包含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还包含边缘性贫困,就是指因缺乏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包括组织、网络、信任、合作、参与、声望、地位等),而在匿名社会里可能遭受歧视、排挤、打击而陷入社会边缘的贫困状态。结合三种“资本结构”的维度来看待贫困,兴许给出的答案能够较为圆满地解读现代社会贫困,也符合人类社会认知贫困的思想演变趋势。

文章借助现代社会资本理论,超越过去仅从物质层面或有形资源形态探讨贫困的传统思路,并尽量克服以往贫困问题研究的片面和不足,力图破解现代社会贫困存在之谜,也就是从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多元维度来认识贫困,以便为贫困群体增加“三种资本”的能力寻找新的获取途径。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觟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1篇

Abstract: What is the point in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poverty is the answer about the question “what’s the poverty?”. According as theanswer, we design the antipoverty policies including the design on the Poverty- Line, identifying poverty population andreduction them. So,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poverty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foundation when we design the antipoverty policies which one’s designing and acting also is the final target of the research on poverty. Many national economists and foreigner have studying deeply on the reasons of poverty appearing and the antipoverty policies. They have made some representational conclusions and theories.

关键词: 贫困;反贫困理论;反贫困政策

Key words: poverty;theory of antipoverty;policy of antipoverty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56-02

1反贫困的基本理论研究

反贫困理论构建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简称主流经济学。以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提出的“收入可能性曲线”和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重大的抉择》中提出的“漏斗理论”为代表;二是福利经济学。以霍布森、阿瑟・庇古和阿尔马蒂亚・森为标杆性人物;三是发展经济学。以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的反贫困思想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在贫困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为抢眼。

1.1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贫困理论综述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Ragnar Na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中提出了著名的“恶性循环贫困”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恶性循环是“贫困的恶性循环”:在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较低的收入水平,意味着低储蓄率,由此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进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能力导致低产出,低产出则造成低收入;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下,从而造成投资不足。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以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只要人均收入低于人均收入的理论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就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保持不变;当人均收入大于这一理论值,国民收入超过人口增长时,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直到国民收入下降到与人口增长相等的水平。在这一点上,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达到新的均衡,因此在一个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都将由人口增长所抵消。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均衡也是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

1.2 发展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发展经济学学派的代表人物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于1957年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缪尔达尔从经济、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广泛的层面上研究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缪尔达尔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变化态势,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典型的循环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水平低,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低,而生活水平低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营养不良、医疗卫生状况恶化,健康水平下降;另一个后果就是教育水平低下,从而使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那么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低下又最终导致低收入,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贫困循环。所以,缪尔达尔的结论是,资本形成不足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最重要因素。

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指出,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的缺乏,人们拥有了这种能力就拥有了发展和致富的机会,可能就不会贫困,没有这种可行能力或这种能力被剥夺就会失去发展和致富的机会,就会贫困。所以,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是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也就是说,贫困并不仅仅指比社会上其他人穷,而是指没有争取物质富裕最基本的机会,因为贫困人群缺乏一定的最低限度的能力,包括免受困苦(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的基本能力,以及识字算数、享受政府参与的能力(阿玛蒂亚・森,2002)。

1.3 小结与启示后凯恩斯学派的学者十分强调经济增长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因为资本不足所导致的收入水平低下是贫困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资本来源问题成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纳尔逊强调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将是一种无法打破的均衡现象,依靠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是不能够得到解决的。这些理论研究的政策意义就在于,反贫困资源的提供者只能来自于贫困地区之外,如政府、NGO组织,通过这些部门对贫困地区的大规模投资,才能保证投资率水平高于“临界最小努力值”,最终实现脱贫目标。与后凯恩斯学派将贫困等同于低收入的观点相比,发展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对贫困内涵的理解更为广泛,在强调资本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注重分析收入分配不公和能力缺乏对贫困的根本性影响。缪尔达尔和阿玛蒂亚・森都主张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使社会收入趋于平等,使贫困人口的个人基本能力得以提高,以促使资本形成,提高产出水平。迪帕・纳拉扬(Deepa Narayan)等人则认为,要使贫困者真正脱离贫困,一个成功的策略应该包括以下要素:从穷人的现实出发、投资于穷人的组织能力、变革社会规范、支持那些能够带领穷人们发展的领导者。

2反贫困政策的研究

对反贫困策略的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界定反贫困的概念,从而确定反贫政策实施的最终目标;其次是选择反贫困路径,即反贫政策实施的切入点;最后是反贫困政策的效果评价。当一定的政策被用来扶贫后,人们自然会关心这些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并以此为参照,对扶贫政策的后续设计进行修正。

从世界范围看,反贫困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减少贫困(Poverty Reduction)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角度界定了反贫困的行为过程;二是减缓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从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反映反贫困的行为过程;三是消除贫困(Poverty Eradication) ,反映了反贫困的目的性。由于中国农村反贫困策略实质上是采取了瞄准贫困人口(19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瞄准贫困地区)的发展援助的方式,因此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政策含义完整表述是: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摆脱贫困(李实,2007)。在反贫困的路径选择上,国际上主体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①资源配送模式:它属于典型的传统西方或大多数欧共体国家的福利观念。②惩罚“机能障碍(dys-funcional)”模式:着重考查贫困人口生活方式与社会规范,强调消除“机能障碍”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③介入“机遇结构(opportunity structure)”模式:将贫困与“机遇结构”缺乏联系在一起,从对贫困人口研究转向对导致贫困状态的社会及经济结构进行研究,它属于发展经济学的反贫困观念(王俊文,2007)。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选择的反贫困策略都有所不同,但追求反贫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总体贫困规模最小化的策略目标是一致的。反贫资源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①完全瞄准(Perfect Targeting)模式。该模式的信息成本高昂,因为需要确定谁最有资格获得扶贫资源,扶贫资源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完全信息不对称;②不瞄准(No Targeting)模式。该模式直接将扶贫资源分配到贫困家庭,信息成本降低,但是会造成扶贫资源的流失和低效;③部分瞄准(partial targeting)模式。这一模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即把反贫资源交给具有某种社会经济特征的子群,如村、镇等基层组织,让他们分配(Martin Ravallion,1991)。

3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

对于中国是否存在相对完整的农村反贫困政策体系,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以朱玲、吴国宝、何金定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方认为,虽然中国政府在改善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反贫困政策体系严重缺位。中国目前采取的反贫困政策大多带有明显的应急特征。因此,营造反贫困制度良性运行的发展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将临时性反贫困措施导入制度性反贫轨道是21世纪中国反贫困的最重要课题(吴国宝,2000)。亦冬则认为“只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环境,依靠制度再造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和发展机制,才能打破贫困地区存在的贫困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使贫困地区摆脱困境”(亦冬,1994)。以李小云、段庆林、朱凤岐、岳希明、李实等学者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一直以来就存在农村反贫困政策体系,只不过这一体系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农村贫困特征已经发生的变化,1980年代确定的“开发式扶贫模式”等反贫困制度需要改革(李小云,2002)。进入90年代后,农村除集中分布的区域性贫困外,还出现了贫困地区以外的阶层性贫困,反贫困政策效率明显偏低, “开发式扶贫”制度效果已经开始弱化(段庆林,2001年)。目前,中国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地理、资源、社会及人文等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区域结构性贫困。区域结构性反贫困战略进一步假设通过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乡镇企业发展,可以逐步缓解区域性的贫困现象。但该战略下的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许多人称之为“制度缺陷”。实际上,小额信贷的成功实践、参与式社区管理的试验等成功经验已经开始为新的制度创新开辟了路径(蒋凯峰,2009)。因此,当前应着手反贫困制度的市场化创新调整,利用市场机制改善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的落后地位,我国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发展方向应当是逐步趋向于制度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段庆林,2001)。

尽管对目前中国农村是否存在完整的反贫困政策体系存在分歧,但各方学者都在中国反贫困政策体系的构建或完善方向上达成了一些共识,明确了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反贫困战略是靠市场经济来消解贫困,靠制度变革消解贫困(李含琳,1994)。一套完整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①贫困人口获取资金和劳务机会的渠道;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与管理制度;③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所有公民享有基本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制度;④组建运作良好的扶贫开发机构和扶贫企业;⑤建立高效的贫困监测体系;⑥实现反贫困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尽快出台“国家反贫困法”(张新伟,1998;朱凤岐等,1996)。

参考文献: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2篇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3)能力发展的视角。世界银行在过去的15年间,对贫困的认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1981年的贫困定义相比,《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传统的基于收入的贫困定义进行了扩充,加入了能力因素,认为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2000—200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又在“能力贫困”的定义之中,加进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涵义,意指“一个家庭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经受的收入和健康贫困的风险,”同时“还意味着面临许多风险(暴力、犯罪、自然灾害和被迫失学等)的可能性。”而对能力贫困在理论上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森关于可行能力(capability)——贫困视角的提出,把对贫困性质的认识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所谓“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而这却是现在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并且“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败。”当然,这种可行能力——贫困的视角并不完全否认将低收入视为贫困主要原因之一的传统观点,同时还将反贫困的政策视角从直接的生活质量改善,拓展到提高获取收入并摆脱收入贫困的能力。可行能力视角对贫困分析所做出的贡献在于,通过把注意力从手段(而且是经常受到排他性注意的一种特定手段,即收入),转向了人们有理由追求的目的,并相应地转向可以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的自由,强化了我们对贫困和剥夺的性质及原因的解释。

将现有文献关于贫困的概念归纳起来,cdp(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在对欠发达国家2006年的回顾和总结中认为,贫困包含三方面要素:低收入、人力资本的缺乏以及经济上的脆弱性(“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report”2006)。应该说,这个概括虽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缺乏所导致的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融入到贫困概念的框架之中,已经比较贴近现代文明对贫困的认识和解释了,但仍有其不足,也就是欠缺社会资本的视角。在一个日益开放或转型的社会中,贫困群体所表现出的封闭性、边缘化倾向能够用社会资本分析工具加以解释并给出政策取向;同时,社会资本的弱化对知识贫困、人文贫困乃至收入贫困都有正相关性(有关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采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度视角导出的贫困概念,不仅包含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还包含边缘性贫困,就是指因缺乏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包括组织、网络、信任、合作、参与、声望、地位等),而在匿名社会里可能遭受歧视、排挤、打击而陷入社会边缘的贫困状态。结合三种“资本结构”的维度来看待贫困,兴许给出的答案能够较为圆满地解读现代社会贫困,也符合人类社会认知贫困的思想演变趋势。

文章借助现代社会资本理论,超越过去仅从物质层面或有形资源形态探讨贫困的传统思路,并尽量克服以往贫困问题研究的片面和不足,力图破解现代社会贫困存在之谜,也就是从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多元维度来认识贫困,以便为贫困群体增加“三种资本”的能力寻找新的获取途径。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eugen v.b??hm-bawerk)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karl marx)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s.coleman)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卜长莉,2005)。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但从正面来讲,这种网络(或资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是与规范的组织(团体)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互惠)、参与、共享等。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这不仅将贫困与低(货币)收入相联系,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提出了“初级贫困”(即绝对贫困)的概念,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朗特里,1901),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经济角度)拓展到了多元维度(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一方面拥有极强的自尊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离群、自卑、自我贬低、自我价值感缺失等心理问题,以及沟通障碍等行为问题。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开始变得丰富,成人感发展了,秘密增多了,闭锁成分也随之增多了。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自尊心非常强,且易受伤害,更容易形成自卑和闭锁的心理,直接影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并进而影响人格的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压力源

1.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自卑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大部分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问题,并因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3.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社会环境引发的失衡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训方案的目标及课程设置

基于贫困大学生以上的心理冲突,着重在团体培训中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团队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沟通方面的应用型理论实践课程,以一堂课讲授理论,一堂课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与演讲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社交礼仪,培养演讲口才,学会沟通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发挥个人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目标:

1.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为家境贫寒而带来的困扰,克服自卑。

2.引导贫困大学生获得转变,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欣赏自己,自信、自尊、自强,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

3.建构牢固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4.学习易于操作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单元活动和方案如下:

本团体包括八个活动单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单元结构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为使参加者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长,指导者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以外,还要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团体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动契约、行为预演、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同理心及释义、价值澄清、肯定的回馈等。

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通过一个同质性的封闭团体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良好的沟通礼仪方式,建立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处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3]康育文等.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10-512.

[4]杨雪花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12-614.

[5]Corey G.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1992:17.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村贫困 代际传递链 能力贫困 机会贫困 阻断对策

一、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与现象

(一)贫困概念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1998)。综上所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笔者认为,贫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于缺乏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而处于一种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能力、手段和机会而不能摆脱这种最低生活水平或生存状态。

(二)贫困代际传递理论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是从社会学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出来的。狭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而广义的贫困代际传递概念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家庭、社区、地理区域(含国家)、阶层各个层面由前代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成年后重复前一代的贫困境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求缓解农村贫困,农村贫困人口也由30.7%下降到1.6%。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彻底消除,反而在新时期下由于制度因素及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的综合作用,贫困代际传递的趋势日渐突出,贫困家庭处于长期贫困无法摆脱和改变。

二、贫困代际传递链的传递要素与运行机制

要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防止农村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就要对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形成进行研究,对贫困代际传递要素如何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进行探讨,从源头切断传递链。

(一)贫困代际传递链的传递要素

帕金认为,社会分层并不是简单地代表不平等,更多地已经拓展到一套保证优势家庭继续通过代际传递保持优势,使子代报酬与父辈具有连续性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贫困家庭的下一代也将继承父代的“遗产”(只不过这边是负遗产,也有研究称之为“债务”)――致贫因素,只要社会排斥以及社会流动程度低,那么贫困代际传递链将不断被复制出来。

虽然仅通过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的研究很难精确判断出其能否摆脱贫困,他们的下一代能否向社会上层流动,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分析贫困家庭的子代从父代继承了什么潜在致贫因素,分析他们脱贫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主体主要是家庭成员以及贫困未成年。

1.要素短缺。这里的要素主要是指资本、资源、科学、技术等。物质资本匮乏、收入来源少、收入低下是我国农村贫困家庭最突出的特征。最直接的就是物质财富的继承,贫困家庭子女相较于非贫困家庭子女从父代处继承财富数量少,有时甚至是债务,单从这一点来说陷入贫困的几率就要大。从长远来说,贫困家庭要素的贫困将导致其对子代的人力资本投入少。从持久收入假说理论来加以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他的现期收入,还会考虑到持久收入。具体到农村贫困家庭就会有一个消费博弈:由于收入水平低,生存需要往往是被放置在第一位的,精打细算,没有多余的资本或者也不愿冒风险,因为他们经不起任何一点投资的风险。风险意味着有浪费,而浪费对于收支难以平衡的家庭来说也许就会威胁到生存。而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就属于高风险、见效慢的消费方式。他们更愿意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即生孩子的方式来增加整个家庭资本总量。这也导致农村贫困家庭花在每个孩子上的单位教育投入减少,边际效率递减,孩子成年后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低下,极容易重复父辈的贫困,也就是常说的“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

2.贫困文化。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在上世纪50-60年代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提出了关于贫困文化的著名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穷人和其他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相对隔离,因而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的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通过贫困群体内部的交往而在“圈内”加强,并且可以世代传递,父辈消极、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遗传给子代。处于贫困文化当中的人有其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以及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宿命论思想等。

3.健康状况不佳。疾病和残疾意味着劳动力的损失甚至是丧失,而且在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父代的病残意味着巨额的医疗支出,对整个家庭都是负担,极易转嫁给贫困者的子女或者父辈,导致贫困代际传递。在甘肃省定西市接受调查的100户调查对象中,因贫返困的有45户。且有些疾病是遗传性疾病,意味着父代的疾病有较高的几率传递给子代,这也是较大部分处于长期贫困的农村家庭无法摆脱贫困陷阱的原因。

(二)贫困代际传递链的运行机制

贫困家庭的子女从其父辈处较容易继承短缺的要素、贫困的文化、不佳的健康状况等致贫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如何使其陷入代际贫困,代际贫困的循环链条可用图1来表示。

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收入等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决定,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封闭性社会;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收入等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则这个社会就是开放性社会。在一个“开放性社会”中,个人的地位、收入等有较多的变动机会,穷人及其后代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摆脱贫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教育是社会流动理论中所谓的自致性因素,它可以弥补先赋性因素的不足,是实现社会垂直流动的途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只有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增强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竞争力才能获得高收入职位。所以说,教育是社会流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图1 贫困代际传递链示意图

传递路径①,首先,要素的短缺直接导致了经济的贫困,因为贫困家庭难以给下一代留下物质遗产,有些时候甚至还会给子女留下债务。其次,资本的短缺导致人力资本投入不够,简单来说也就是教育投资不够。

路径②,贫困家庭的亚文化氛围使得成长于其中的孩子有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及整个家庭的命运。②和④从两个方面导致了贫困家庭下一代教育、学习不足,首先是外部原因,家庭的投入不足,然后是自身原因,不愿意学习,消极甘于现状,这导致了子代后天能力差。

路径③则描述出子代遗传父代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导致先天能力差。“先天不足加上后天不努力”导致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力贫困,而经济贫困是静态的贫困,能力的贫困才会导致长期贫困子代在这样的传递链下极易复制贫困,从而循环往复,不断复制贫困代际传递链。

(三)贫困代际传递链的运行背景

上两节主要分析了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形成过程,但是其实此模型是经过简化的,只讨论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内部的内生因素,为了陈述方便,笔者并未把社会制度因素即外生因素加入其中。但是,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比较特殊,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政策成为农村贫困家庭摆脱贫困代际传递链的最大政策,户籍背后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二元分割使得农民被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是指社会成员被排除在一般社会大众所能享有和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之外,从而失去获取正常经济收入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排斥假说认为,贫困家庭及其子女被排除在正常社会活动、社会资本之外,从而使他们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导致贫困链条不断被复制出来。

社会排斥的后果最主要的是社会政治资本的缺失。政治资本的缺失是因为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得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就业机会、受教育机会、社会福利等方面差别悬殊。传统的务农摆脱贫困因为“剪刀差”的存在,农产品价格被进一步压低,工业产品价格进一步走高,城市人隐性地从农村人身上窃取了物质财富。而本来“受教育”和“工作”就是切断代际传递链的有效途径,户籍管制对农民的“牺牲”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和流动,使其即使去城市务工也得不到身份的承认,享受不到城市人的权利。而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使农村子女“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也变小。“二元制”同时意味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使得农民丧失了由国家宏观干预来缓解进而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的可能性,被动通过社会保障脱贫不可行。可见,农村贫困家庭所有的脱贫手段都因为社会排斥遭到很大阻力,见图2。贫困代际传递链在家庭内部传递导致了摆脱贫困能力不足,而社会排斥又使贫困子代缺乏手段和机会摆脱贫困传递。

图2 农村贫困家庭脱贫途径可行性分析

四、结论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儿童比出生于非贫困家庭的儿童在长大成人后陷入贫困的比率要高得多,而在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1.贫困家庭内部父代遗传给子代致贫因素,导致子代能力贫困;2.社会排斥和制度因素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摆脱贫困的手段和机会减少。研究农村贫困代际理论和代际传递链的运行机制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阻断代际链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出公平公正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切实保障贫困者的发展机会,为其提高能力提供社会保障,才能有效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链,构建和谐稳定的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昕.我国农业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段慧丹.我国城市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分析――基于社会流动理论视角[J].青年发展与社会,2012.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人格重塑 团体心理辅导

[作者简介]仲稳山(1965-),男,江苏泰州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SY2009YB406)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8-0081-02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在各类经济资助都指向贫困生的同时,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也必须及时跟上。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贫困生摆脱因家境贫困而带来的困扰,确保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已有的研究表明,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贫困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但通过CNKI检索发现,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还不多。本课题组针对贫困生人格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从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原则出发,设置贫困生心理辅导类型,重塑贫困生的健康人格,为高校开展有效的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贫困生的人格现状与典型问题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了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由于人格的发展、变化会持续一生,因此,只有客观分析贫困生的人格现状和典型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现贫困生人格的重塑。

目前,针对贫困生人格现状采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谢桂阳和于开文的16PF调查数据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个体与其他非贫困生个体一样,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也有许多贫困生的紧张性、有恒性高于非贫困生。兴奋性、幻想性低于非贫困生。王挺的调查数据归纳出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待人表现为内向、谦逊、恭顺、消极和自卑,处事表现为理智客观、坚强独立、有恒负责和不依赖人,但面对生活则忧虑烦恼、沮丧悲观。程利娜的EPQ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掩饰性方面的得分无差异,但贫困生在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情绪性和精神质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具有较内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易激动、倔强固执、孤独等特征。郑林科的UPI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UPI潜在5项正性人格特质,即积极性、稳定性、信任性、独立性和安静性,揭示了贫困生积极进取、自信顽强的人格品质;同时还发现贫困生具有较少的负性人格特质,在UPI中潜在3项,即忧虑性、自卑性和敏感性,揭示了贫困生自卑忧虑、担忧生活的人格弱点。周正红等运用CCSPS量表测量了贫困生人格的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活跃、爽直、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上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一样个性直率活泼、比较合群、为人随和、易于与他人相处,但是在严谨维度上贫困生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严谨。

二、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引进到我国。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总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它要帮助贫困学生了解自己,制订计划,作出抉择,担任起对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实现自己的潜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意的生活。团体心理辅导集多项心理和社会理论于一身,以团体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自我体验为途径,引导团体成员平等沟通交流,认识自我潜力,解构自我认知体系,改变行为动机。它的理论基础包括群体动力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柏恩的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以贫困生为辅导对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加以应用,可以帮助贫困生学会面对现实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冲突,改变对贫困、自我、社会及他人的认知,纠正错误观念,增加心理自由度,建立起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情绪和情感体验,作出新的有效行为。

研究业已表明,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个别心理咨询的简单拓展,也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而是它确实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达到的优势:辅导团体可以为每一个贫困生个体提供一面镜子;贫困生个体可以从其他参加者和指导者的反馈中获得益处;贫困生个体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协助;团体可以为贫困生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团体情境鼓励贫困生个体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来改善生活;团体中的互动行为,帮助贫困生个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功能,并显示出如何追求其在学校、系部和班级中的地位;团体的结构方式可以使贫困生个体得到归属的满足。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来指导贫困生个体,通过团体活动协助贫困生发展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及克服情绪和行为上的困难。

三、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心理辅导原则外,还必须遵守以下六项原则:

1.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贫困生组建团队时,必须注意团队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的初期,常以改变贫困生个体的认知为主要任务,其团队成员应是同质的,即所有成员都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同质性团队可以引导所有贫困生成员直面自己的贫困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和辩证的理解,不断发掘贫困的积极意义。但在贫困生个体行为习惯的改变上,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后继效果却很差,原因是团队成员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技巧与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此时应重新组建新的异质性团队。异质性团队是指成员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团队,异质性团队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环境,贫困生能够将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与非贫困生进行交往的体验、技巧顺利地迁移到团体以外的环境当中。

2.匹配性原则。所有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符合贫困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特征,遵循贫困生心理发展变

化的客观规律。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必须做好如下五项工作,以实现辅导内容与辅导对象的基本匹配:第一,归纳贫困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第二,研究贫困生所具有的正性和负性的人格特质;第三,分析造成贫困学生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问题、人格问题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第四,精心选择贫困生个体组织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第五,详细制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活动方案和程序。

3.无损伤性原则。无损伤性原则是指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宣传、组织及实施过程中,不能使贫困生个体产生师源性或医源性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加重贫困生个体原有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容易造成贫困生个体心理产生损伤的情境包括两种,一是团体外部情境,二是团体内部情境。团体外部损伤是指在宣传、组织团体期间,由于过度夸大、渲染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让外界给贫困生群体贴上“异常人群”的标签,导致贫困生的心理损伤。团体内部损伤是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指导不当,造成指导者个人对贫困生个体或团体成员个体对其他贫困生个体产生的心理损伤。为避免这些损伤,团体辅导的组织者、指导者应注意宣传的方式,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确保团体辅导在隐秘、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健康、科学地开展。

4.积极性原则。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辅导理念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独特的适用性,如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去问题化”眼光看待个体的观点,就与现实中贫困大学生的“非病人”角色相吻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樊富珉教授提出了针对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培养团体成员的积极认知,主要是积极的贫困观、积极的自我观、积极的生活观;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人格品质,主要是爱、乐观、感恩、希望四方面;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在活动中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以及讲解压力应对方式;解决团体成员现实的发展性问题,主要有时间管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孟万金教授在2008年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等各类西方思想和中华文明的传统精髓,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对开展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5.提高心理复原力原则。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任何一种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能够提高贫困生个体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可以看成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动态结构,是在“显著的威胁脉络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它包括内在与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就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而外在保护因子则是指个体以外的环境,它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会导致不良适应结果的因素的反应,一般包括家庭、学校与社区三种原级系统。团体心理辅导不只是协助贫困生个体消除心理症状,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个人保护机制即复原力,使贫困生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能够通过保护机制达到自我复原。

6.全程性原则。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还必须遵循全程性原则,即这种辅导应伴随贫困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一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而针对贫困生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则要根据贫困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发生的共性问题或产生的共同的发展需求,组织成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分期、分批地实施。

四、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团体辅导类型设置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类型设置的依据是贫困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针对贫困生开展各种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生人格的积极转变。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目标,本课题组将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置为如下四种类型:

1.认知重建型。认知重建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具有同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解构贫困生的认知模型。贫困生对贫困、自我、他人和社会普遍存在着偏执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结果常常加剧贫困生的消极情绪,促成无效行为。通过认知重建的心理辅导,可以使贫困生正确认识、理解贫困的内涵,全面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善待别人,理智分析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情绪管理型。情绪管理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包括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因而具有异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团队成员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型的团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包容性、互可以让团队内的贫困生获得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体验到踏实与温暖,产生归属感,从而减少焦虑、抑郁、悲观、消沉等消极情绪。

3.性格养成型。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贫困生的性格中经常具有自卑、自责、忧虑、过于敏感、过度严谨、倔强固执等负性人格特质,因此,在性格养成型的团队中必须吸纳一部分外向型性格占主导地位的非贫困生成员。这种性格养成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贫困生成员提供良好性格的参照,让贫困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暗示倾向,体验自身的价值,养成开朗、自信的正性人格特质。

4.人际沟通型。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是异质的,他们必须来自于在校大学生的各个自然群体。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过程要真实地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减轻贫困生的人际敏感程度,让贫困生顺利迁移在团队中习得的各类交往技巧和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与不同经济背景的学生形成积极而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2]于开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6(2).

[3]王挺,杜文东.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

[4]程利娜.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州学刊,2005(3).

[5]郑林科.贫困生UPl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征探索[J].心理研究,2009(5).

[6]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1).

[7]王卫平.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8]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