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

广告媒介论文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传播媒体广告媒介发展

一、新媒体与广告媒介

1.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媒体形态,比如说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另外还有论者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到新媒体的范围之内。据研究表明,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1)新媒体的内容

新媒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类:

①文本类:例如文字短信,网络BBS、MSN、QQ、电子书等应属于新媒体的文本类。

②音频/音乐类:例如是手机中的彩铃与音乐业务,以及网络上可收听下载的音乐等。

③视图/短片类:包括一些图片、Flash、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视频等。

④游戏类:指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

2.新媒体的特点

消解性、交互性、跨时空性和大众性是新媒体的四个主要特征。

首先是消解性,一是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例如网络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因此,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另外,新媒体也消解了国家间、地域间的边界,消解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其次,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网络诞生以来,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大大加强了,传者与受者之间可实现即时互动和角色转换。

第三,新媒体的跨时空性,例如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超越现实时空限制认识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可以知道更多的讯息。

第四,新媒体的大众性,例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2.广告媒介

广告媒介是指能够借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信息传播的物质工具。

(1)广告媒介的类别

按照媒介的载体与传播途径划分,有以下几种类别: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挂历、书籍、地图、明信片、海报、传单、票证、标签等;电子媒介,如广播、影视、电动广告牌、幻灯、光导纤维等;通讯媒介,如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户外媒介,如路牌、霓虹灯、高层建筑、旗帜等;销售现场媒介,如橱窗、招牌、室内外装潢等;流动媒介,如交通车船、飞机、手提袋、包装纸、广告衫、购物袋、雨伞、书包等。

(2)广告媒介的作用

广告媒介规范了现代广告的主要传播模式。广告的策略、定位分析、创意、文案一起构成了广告活动的主要体系。广告媒介定位广告市场。广告媒介在选择和组合上,如版面大小、时段长短、刊播的次数、媒介传播时机等等,都对广告的运行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效果。

第五,广告媒介推动媒体发展

广告媒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告促进媒体经营环境的改善,广告是各大媒体区的资金来源的一个很大方面。目前,我国电视频道出现专业化趋势,如专门的影视、音乐、体育、财经、娱乐、生活类频道的出现。而频道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广告主要求广告实现“精确传播”的需要,在广告精播的同时,也使得观众在选择感兴趣的频道节目时,也可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这些广告在该种播出状态下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广告、节目的双赢。

随着不断的进化,媒体的广告形式产生了新变化,那就是软广告的出现。软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因其以新闻或服务类信息的形式出现,不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排斥。服务性信息的出现,使媒体内容更加实用,广告使媒体不仅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载体,也成为了大众服务信息的载体。

广告的关键在于创新,为了提高广告效果,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由科技发展带来大的媒体形式的创新,更包括媒体使用方式和地点的创新。楼宇广告、公交移动广告、DM杂志(免费杂志)……在现代都市中,这些新媒介不断涌现,其背后一个重要的动因便是广告。可见,广告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广告媒介也在不断的变换,在寻求新媒体下的最优状态,媒体广告的新形式、新内容层出不穷。媒体发展促进广告媒介的变化,而在广告媒介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的新形态

广告应用于新媒体中产生了一些新形态。

1.手机广告:通过文字或彩信的方式发送广告。

2.网络广告:通过文字或音频、视频等进行表现,形式容易,覆盖面广,依据广告在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划分,网络广告主要有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在线游戏广告、软件广告等几大类:

(1)网页广告

网页广告指打开网络浏览器时自动显示在屏幕上的广告,一般有按钮广告、弹出式广告、滚动广告、链接广告、插播广告等等。网页广告虽然形态丰富,易于制作,但是具有强制性,时应对其数量、尺寸、显示位置和播放时间加以适度控制,否则会干扰用户的信息浏览活动,引起用户的反感,降低广告的传播效果。

搜索引擎广告

搜索引擎广告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和数据库技术把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和商家的广告信息进行匹配。搜索引擎广告由于与用户查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此易于被用户接受,传播效果显著提高,它也逐渐成为了网络广告市场上的主流形式。

(3)电子邮件、MSN及QQ广告

这种广告通过向用户发送带有广告的电子邮件来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发送者既可以是网络服务商,也可以是广告商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向广告提供者主动订阅。这类广告针对性强、费用低廉,可以包含丰富的广告内容。

(4)在线游戏广告

在线游戏广告可把广告预先设计在互动游戏中,在游戏开始、中间、结束的时候,广告随时出现,也可以利用游戏中的人物、情节来设计广告内容。

(5)软件广告

软件作者把含有广告代码的插件或者广告链接捆绑在软件中,在用户安装软件的同时,能够将插件同时安装到用户的电脑上,并能够把广告标识显示干软件界面中。软件使用者如果使用该软件或者点击界面上的广告标识,就会弹出广告信息,或者调用浏览器打开广告信息页面。

(6)三维广告

三维广告既可以应用到手机中也可以应用到网络中。

网络中可应用大量动态广告,但如果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视频广告,那就与电视上的广告相差无几,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电脑的一些特技功能,将一些三维动画应用到广告的创作中,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作为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有哪些特点呢?1、广告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广告信息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容量大、表现力强;另外,它充分吸收了电视、报刊等广告的优势,以多元化的表现进行传播,如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网上电视、网上广播等等。2、广告传播网络化。它使得广告面向全世界的网民,传播范围最大化。3、广告传播交互性。这是由网络传播方式的实时交互性所决定的。受众可以在网上自主地选择广告内容,同时还能反馈自己的意见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随时接收反馈的信息并与消费者达成购买意向。4、广告传播的大众性。在网络媒介中,没有地域以及身份的限制,网民们在网络中能够接受的信息是等同的,而关键在于受众的选择。传统媒体大多受到“域”的限制,而对于互联网来说,这种限制被打破了,网站上的广告都能被网民看到。5、网络广告与营销可以一体化操作。运用网络广告的链接功能可以将广告设计成为广告及销售一体化的形式,客户在直接点击感兴趣的广告后,可以进入到购买页面,填写定单、签定合同、最后进行网上支付,完成消费行为。

四、广告媒介的转换与发展

广告媒介的转换从理论上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形式转变,而是要配合受众需求和审美的转变而变化,同时也要符合大的市场规范,考虑当下媒体广告的一个大的方向,不可偏离。

广告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它就必须符合审美要求,当代广告不应该还仅仅局限于产品特征的描述,它应该从表述、色彩、构图、画面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论平面广告还是动态广告,最主要的是,创作人的创作理念要有新意,这样才不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

而且,广告创意不仅要达到前面讲到审美的层面,还要注意广告的效果,这才是广告本身最主要的功能。

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各行各业,对广告业的影响也日趋突出。互联网正在成为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廉价的工具,也成为广告主推介产品、宣传自己的有效平台。在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互联网将会深刻地影响广告主及受众对媒介的选择习惯,并促使这种传播媒介更加广泛应用和完善。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广告服务产品贡献辅助产品

新闻媒介生产的产品有2个层次、3种产品。第一个层次是媒介直接生产的产品,包括新闻服务产品、娱乐服务产品两种。第二个层次是广告服务产品,它是因人们对前两种产品的消费而衍生的产品。本文主要探讨广告服务产品的性质和结构。

1作为服务产品的广告传播

服务产品是这样一种产品:它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一项活动或利益,其本质上是无形的;并且不产生任何事物的所有权问题;它的生产可能与实际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其特征有四,即无形性、不一致性、不可分性、不可贮存性。服务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的最本质特征在于:服务产品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媒介广告传播也属于服务产品的范畴。

首先,广告传播具有无形性。有形的产品可以通过观察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决定要购买后再付款。而广告必须先付款,而且其使用价值无法观察到。其次,广告传播具有不一致性。媒体每天提供的广告传播服务价值量大小并非一成不变。如: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看报的人增加了,报纸广告价值就比平时大,而体育版面的广告价值显然比平时更大。再次,广告传播具有不可分性。如: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效果比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效果可能好些,而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在地方电视台的性价比可能比中央电视台更优。最后,广告传播具有不可贮存性。今天的广告传播不可能贮存到明天才卖给顾客。

既然广告传播是一种服务产品,而服务产品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所以广告服务也是一个过程,包括广告的创意设计、拍摄制作等7个环节。广告商在向媒体购买广告传播服务时通常不会让媒体提供创意设计和拍摄制作这两个环节的服务,而是由广告商自己完成以后拿成品到媒体去刊播。所以媒体所生产的广告服务应该从时段或版面购买开始,也有人称从购买受众开始。

作为一个过程,广告服务的质量取决于这个过程的质量。由于过程是动态的,不能像物质产品一样,经检验合格以后再出厂,所以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心设计,尽量标准化,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介的广告服务,由于广告的传播过程与受众的接收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虽不处于同一空间,但却处于同一时间;一旦出错往往事后无法补救,如错播、漏播等。纸质媒介广告服务的生产和销售虽然是分离的,但也受广告服务不可贮存性和时效性的制约,如果登载今天广告的报纸没有或未及时送达读者手里,明天送去可能就没有人看了,因此,报纸采用大密度铺货、送报到家等办法,是保证其广告服务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样,广告的有关信息如果弄错了,就很可能给广告商带来损失,如电话号码不对、品牌名称不正确等,这对于媒介运营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要求媒介经营管理要着眼于广告服务全过程的管理,而不是某个环节的管理,在任何环节上畸轻畸重,都可能影响广告服务这一产品的整体质量。从全局着眼是搞好媒介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2广告服务产品的结构

媒介广告产品的服务性及其特征决定了该产品的性质,而具有这种性质的媒介广告服务产品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实质上所有顾客在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他们真正购买的并不是商品或服务本身,而是其中的利益和价值。购买媒介新闻服务产品的人是为了得到“信息与娱乐”。美国学者A·佩恩把顾客从购买的服务中得到的全部利益称为“贡献”。这种“贡献”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

1)核心或普通产品

核心或普通产品由基本的服务产品构成,即产品的核心利益。就广告服务而言,广告商实质购买的是媒介受众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能够使媒介受众转化为广告商所广告的商品的消费者,进而转化为广告商的利润。所以,可以简单地说,广告商购买媒介广告服务,所获得的核心利益是经由受众所创造的利润。

要让广告服务转化为利润,广告商所希望的理想的受众显然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数量大、有经济实力且很有消费欲望;愿意购买广告商所广告的商品;愿意大量购买;愿意重复购买。为了保证广告服务成功转化为利润,许多报刊都提出了有效发行的问题,目的就是保证广告服务核心产品的质量。如《每周电脑报》的发行全部采取定向赠阅的方式,读者的确定均须经过对厂商类、用户类读者审核表的资格审查,读者对象为电脑产品的经销者、采购者和最终用户。《每周电脑报》认为,定向赠阅方式不仅可以将产品信息直接传达给经销者、采购者和最终用户,而且可以有效控制读者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广告效果。《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发行方式也是订阅与赠阅参半,从而保证了读者的有效性,保证了广告服务核心利益的质量。当然,电子媒介只能依赖收视(听)率、或点击率来衡量。

2)期望产品

期望产品与普通产品一起构成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即它是核心利益得以实现的最好的辅助条件或辅助产品。就广告服务而言,其期望产品应该包括,优质的传播渠道,如电视台的无线电波、光纤光缆、覆盖率,优质的节目,相当高的收视率,相邻广告商品品牌的匹配等;就纸质媒介来说,干净、清晰、精美的印刷,相关的软文报道等。

3)增值产品

增值产品指在此领域使得一个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有所差别的特性,如果核心产品和期望产品是对产品的普遍的、基本的要求,那么增值产品就是对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的要求。媒介广告服务可以提供诸如广告效果跟踪、媒体技巧、媒体策略、广告创意设计、公共关系和营销策划等延伸服务,作为自身广告服务的增值产品。

4)潜在产品

潜在产品由已经或可以被消费者利用的所有潜在增加的特征和利益组成,包括消费者重新定义的产品功能、或者对产品现有应用潜力的扩展。如,媒介受众不但可以成为甲产品的消费者,而且可以成为广告商乙产品的消费者;或者受众不仅成为广告商所广告的商品的忠实消费者,还积极地对商品生产的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让更多的消费者喜欢和购买广告商的产品。

这4个层次就是广告服务产品的结构。其中,第一个层次是核心产品、其余都可以统称为辅助产品。广告服务的“贡献”构成能说明新闻媒介所提供的广告服务是一个价值满足的综合体。作为一个过程,新闻媒介生产的广告服务产品是这4个层次的总和,而不是其中一个方面。理论上很多人认为,广告商从媒介购买的是媒介受众,显然这种观点不够全面。因为媒介受众如果不和版面、时段以及广告本身连接在一起,就无法卖给广告商。所以,孤立地看,单个的广告服务产品的构成可以表示为:

广告服务产品=受众群体注意力+版面(或时段)+信息传播过程+售后服务

所以,广告商从媒介购买的不仅是受众,而是以受众为核心的广告服务产品。实践中,许多媒介经营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对第一个层次的经营,坐等广告商来找媒体刊播广告,而对其余3个层次则很少或根本不重视;有的媒体甚至让对广告传播一无所知的人任广告部主任,认为广告部无非就是收钱,不注重广告服务辅助产品及其质量管理。

研究表明,在客户购买某项服务来解决自己需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服务提供商是否有这种解决能力,如果提供商具备相应的解决能力,那么客户对提供商提供这一服务的能力的感觉,则与他们对这一服务产品之辅助产品的价值的感觉成正比。同样,广告服务的辅助产品也是让广告商感觉媒介提供广告服务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广告服务辅助产品的质量高,就会让广告商感觉媒介提供广告服务的能力强,广告服务的整体质量就高,反之亦然。在媒介受众市场基本形成以后,广告服务辅助产品就成为影响媒介广告服务产品质量最感性和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成功的媒介往往很注重广告服务辅助产品的完善、开发和管理。如《新周刊》不仅为重要广告客户建立档案,而且积极了解这些客户需求,并主动针对客户需求提出特殊的解决方案。这就属于对广告服务辅助产品的经营。

3广告服务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

广告服务辅助产品是媒介广告竞争的主要战略工具,在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南方都市报》在《广州日报》的房地产广告占领了珠三角洲大半市场的情况下,采用标歧立异战略,专门推出针对楼市目标客户的《南方都市报·黄金楼市》周报,周报用铜版纸彩印,最初推出16版、后来发展到48版。同时采取了把报纸直接送往售楼盘售楼部,免费赠送给购房者阅读的措施。除了每期随主报在广州市区发行外,额外印刷15万份,在整个广州市在售的230个楼盘售楼处、广州市近百家中高档食肆,提高了广告传播的到达率,增强了时效性。并策划和协办了首届中国(广州)住宅产业博览会,组织深圳首届立体房展等。2001年,《南方都市报》的房地产广告由2000年的不足3000万元增长到1.7亿元。不难看出,这里的广告服务产品市场竞争战略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广告服务的辅助产品—广告的组合传播问题。每一个媒体都会在自己的出版周期或者播出周期大量的广告,这些广告之间如何组合、如何进行差异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广告服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许多大众传媒往往面对的是某区域内某个无差别的受众,因此这类媒介也往往面对的是某个无差别的广告市场。如区域性都市大众媒介面向区域内所有的都市大众,这些受众都可以享有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产品,如都市类大众报纸、电视都市频道等。这类媒体除了不刊登农资产品广告以外,往往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档汽车、从廉价商品到奢侈用品的所有广告市场。

面对种类如此繁多、价值高低不一的广告,媒介应该如何呈现?那就是要进行组合传播。所谓组合传播就是指广告服务产品在版面或者频道上的结构化呈现,亦即按照所广告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在空间或者时间上进行分类组合、差异化传播。如高档轿车广告不能和治疗性病的广告组合在同一个栏目。如果价值差异很大的产品广告组合在一起,高价值广告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所形成的广告服务产品质量会降低,市场竞争力较差。这样,不仅高价值的广告不会来,其他广告也很可能会慢慢流失。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媒体长远的盈利能力。

此外,许多大众传媒为了凸显不同价值的不同广告,往往会开辟专栏来为这些不同的广告客户群提供服务。其实质就是按照广告的价值、区别对待、分类传播,标歧立异,从而产生集群效应,形成市场竞争力。如《南方都市报·黄金楼市》专门用铜版纸来印刷房地产广告、进行差异化传播就是利用了广告组合传播的原理。

除了面对某一区域内某个无差别受众的大众传媒以外,有些大众传媒则专门针对特定的受众群进行传播,这类特定的受众群数量相对较小。一般来说,这类媒体往往会在整体的广告市场中分割出一个独特的领域作为广告服务产品的定位以及组合传播战略,而媒介自身所吸引的受众也是要能够符合特定广告商需要的、具有特定人口学特征的受众。从市场竞争来说,实质上就是采取的目标集聚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等。行业性的传媒如汽车类杂志的广告服务产品,肯定主要面对汽车制造商、营销商和汽车消费者来设计和制定的。这类媒体的广告定位本身就决定了广告组合的高价值性。不符合媒体自己广告市场定位的广告不宜刊登,否则媒体的广告服务产品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导致媒介的广告市场竞争力减弱,赢利能力就会受到伤害。

4结语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3篇

1.1视觉传达的表现模式与行为逻辑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关注的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其表达的形式多具有一定的易于接受性。换言之,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较为自由灵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感彩。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的教育性、艺术性、责任性。一方面,从表现模式角度来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调了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设计上,强调受众对于既有的意识形态、道德律令的遵守,企图通过内心的感动出发,触发并形成受众的共鸣,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导向性与影响力,继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于广告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例如,较为成功的广告《留守儿童》、《水土流失》以及《得蛙蛙》系列,都是在通过电视的平台,展示出关于留守儿童、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借助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独特艺术载体,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体验的可能性。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通过台词脚本的设计旗帜鲜明地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点,进而劝导人们能够摒弃之前的陋习。另一方面,从艺术设计行为逻辑而言,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采用抽象性的词汇,只有置于具体的物象成为可感知的经验组成部分,其语意才易于得到理解。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的艺术设计象征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设计崇拜的意蕴,既是对艺术设计自然属性的归纳,也表征了社会化、多义化的开拓。实际上,从本质上讲,任何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都具有一定的主基调艺术设计。尽管囿于文化传承差别表现会有不同,其彰显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逻辑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体现出性格沉静而厚实的鲜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特色。例如,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爱的表达式》以及《古迹保护》为例,我们发现其中对于白色的运用为例子。白色在广告中是从既往自然属性的锚定,诸如白云、羊毛、牛奶等颜色的同一性使得艺术设计言说能够得到归纳,而一旦其艺术设计运用中采用了白色也就成为一种常规用法。具体而言,记忆原点性质的存在形式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有必要进行特定的解释和逻辑思维,对于此种颜色产生敬畏心。当上述规律性质的观念不断地在生活中得到证实,艺术设计也就从自然属性实现了向社会属性的转变,为大众在景观社会空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视觉消费提供了核心质素。

1.2视觉传达的目标关联性与抽象性

所谓目标关联性,指的是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上必须体现出围绕某主题展开的核心理念。例如,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校车安全》中首先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小女孩自由地走过花坛、喷泉,在明媚的阳光里自由舞蹈。然而,紧跟着镜头一转,一辆破旧的校车呈现在镜头里。画外音是:她本来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显然,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受众都希望身临其境,帮助小女孩,不让她迈上校车。这样,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的目标关联性也就准确无误地呈现到位了。基于这样的例证,我们可以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史是一个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心灵情感史。在这种艺术设计创作者的心灵体悟下,艺术设计与广告心理结构相契合的佐证形态。所谓抽象性,是指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关注的是创作者知觉与视觉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被建构的路径,我们能够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也可以看到创作者主体的抽象表达。具体而言,电视艺术设计内蕴的诸多文化表征能够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性与内容的现代性耦合中找到其自身应有的存在可能。例如,在电视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环保之路》的抽象性表达中,黑色同样是应用范围较广、象征意味较浓的物象。黑色象征的负向特质既体现出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作品的基本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艺术设计包裹着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象征的高度、深度。这也就解释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本身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源头,其艺术传承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语言呈现具有完整性和在场性。而探讨作品艺术设计的审美理解与象征意味,实则是探寻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与艺术文化史切近相关性,旨归在于彰显创作者艺术设计运用的主体性与抽象的表现力。

1.3视觉传达重塑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我们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上,避免了过多的长篇大论的说教,转而采用一些融理于情的表现手段,或者用比较写实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二是审美价值上,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要体现能为受众接受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形式上的审美来达到与对象群体契合的程度。只有当观众真正为作品所打动的时候,才能够对美的对象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审美上的艺术性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就很好地是吸纳了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不关注宏达叙事层面的展现,而是强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的重新发现,在空间的层面上主张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对于同一事物的多重看视。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上,《回家》风格融汇的影子,更多地强调了欣赏者的注意力对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观看意识。艺术设计运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处理多是按照创作者理解在作品中重新对事物进行排列组合。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设计造型”、“艺术变形”与“几何构图”等重要内容的题中之义。在对于整个观者位置的位移中,艺术设计运用处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表达的是一种融贯主体的概念。

2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与受众的美学耦合

2.1情感透视的现代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完整清晰意向与艺术设计的使用,恰恰处于大时代的现代性转型的断层期。众所周知,现代审美思想跟视觉认知分析并行不悖,受众是视觉与知觉理论在设计层面的表现,这是我们探讨中国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需要申明的一点。在我们看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审美思想具有极强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从图像的视觉表征来看,尽管古典知识型所谓的定点透视的理念与之呈现出的完整的、清晰图像仍然大量存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所代表的恰恰是对于视知觉的解构,其意义不是对我们日常看得见的现实状况的简单复制、转录、还原,它是在借助技术重构了一个自主化的世界形式。基于上述的影响,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对于观者而言也创作了新颖的、碎片化的视觉样式,让人类的注意力从质感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成为时间的流动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传统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完整性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并且其也与连续性一道不断地成为欣赏者考察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内容与主体经验特质必然考量的因素。

2.2情感想象的固化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符号的意味更彰显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高度“符码化”的象征符号特征,成为自我识别标志。现代知觉形式逐渐放弃了用单一的结构来构图叙事的尝试,通过对于知觉形式形成过程的探索,来固化视觉所及的形象与想象。我们感受到知觉已经不单纯是记录,它必须正视并明确知觉自身的不稳定性。现代知觉形式把握自身对于知觉断层的敏感认知,并揭示出注意力的悖论。这种情形下有意关注某个事物,并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其内在的直接性。毋宁说,现代知觉设计是在指出知觉的分解和形式的丧失,倘若认为注意力是连续体的动态形式,试图在知觉空间中建构自身的离心特性,以便让创作者的视觉和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2.3艺术设计的情感体验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化了体验性的特质,形成了让受众具有一种独特的体验美的重要能力。第一,经过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创作者已经掌握了艺术设计组合与搭配的基本规律,他们在艺术设计对称与调和中获得了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进而让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注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本身。第二,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反映了其关照世界整体的独特方式,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和审美特色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前者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语言表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的感知和概念。第三,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运用象征意义充分认识到实景摄入对于画面内容与含量的限制,重新组织并取舍了场景的基本方式,采用多视点方式入画,在二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上扬弃了传统的远近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观者要从意识中清除掉自身既有的位置感,重新看视作品展现出来的对于视知觉的冲击,及其布局与格法上体验美学的基本脉络。

3结语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告文明 创新 新媒体创意 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国学者围绕“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与新广告”、“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三大主流语境,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在三大主流语境研究视野之下,学者们对广告伦理现象、广告媒介嬗变与创新状况、广告产业升级进程、广告创意的时代特征等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引领了广告业的发展方向,并丰富了广告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广告伦理重构广告文明传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背景下,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广告伦理的沦丧和缺位导致了问题广告滥觞,致使问题广告和受众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矛盾一个层面。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的广告信息传播是受利益驱动的‘本能行为’,具有‘有谋而为’的主动性”。统观当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对广告伦理的研究主要以“广告伦理”、“广告道德”、“广告文化”、“广告诚信”、“问题广告”、“虚假广告”等为主题来进行展开,核心词汇是“广告伦理的重构”。归纳起来看,对广告伦理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产生原因和重构三个方面。

1.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

广告传播对社会道德、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有塑造与维护的积极影响,也有消解与腐蚀的负面作用,有其特殊表现。

其一,广告伦理失范多表现为对传统社会道德的消解。陈培爱教授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传统与现代、正面与负面的广告误区与表现,主要包括:广告的失真与夸大、比较广告中的伦理、倡导性广告伦理、针对儿童与妇女的广告伦理、媒介外溢引起的广告伦理界定等”。而史建教授认为:“广告传播活动可以塑造和维护社会道德系统,也可以具有道德消解的作用,可以消解社会信度、摧毁公共道德偶像、粉碎公共的道德理想和信念”。

其二,广告伦理失范也表现为对不良消费文化的吹捧。在广告传播中提倡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宣扬超前消费、奢华消费、另类消费,倡导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强化等级观念,极大地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价值取向。

其三,伦理失范还常常表现为制造民族文化冲突,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许多广告无视历史文化传统,把商业利益置于民族情感之上,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伤害民族感情的元素、符号、说辞,传播伤害民族情感的信息,制造民族文化冲突,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危害性极大。

2.广告伦理失范的原因

其一,从广告传播角度看,广告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本质上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三位一体的“利益流动”,以及其背后的“利益分配”、“利益冲突”等相关命题。广告伦理失范的根本原因是广告主和广告对象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引起的广告利益冲突问题。

其二,从广告监管角度看,中国的广告监管模式是多个监管主体,依据法律和相关广告管理条例来规范广告的合法有序传播。多个监管主体之间总是留有违法广告生存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广告监管的法律体系相对滞后,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告市场并不能发挥应有的市场监管作用,例如,《广告法》所观照的语境是十六年前市场环境,“而且是过于宽泛、主观,实际上等于没有什么意义,对广告弄虚作假缺乏有效而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广告监管对象的复杂性为广告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主往往通过广告媒介的转移、广告形式的转移、广告内容的变异、广告理念的转移、广告产品的转移来躲避监管。

其三,从广告素养角度看,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尚未真正确立,一旦遇到违法广告行为的经济诱惑,许多广告从业人员就会抛弃职业精神,退而求其次。另外,我国广告受众的广告素养教育相对滞后。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知、解读、评判、利用等能力不足,使得广告受众对违法广告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在受到违法广告的侵害后,也缺乏相应的维权能力,这也是许多问题广告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

3.广告伦理的重构

对于广告伦理的重构,近年来,我国学者关注到“整合营销传播”、“公益广告”、“公关广告”、“新广告运动”、“绿色广告传播”、“广告素养教育”与广告文明缔构和广告伦理重构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层面提出了“势能理论”、“广告场理论”、“广告文明传播和广告文化缔构理论”,这些命题的提出。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探讨了“广告伦理重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其中。“广告场”理论强调的是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和谐传播。广告“势能理论”关注的是对广告伦理失范本质的揭示,“广告文明传播和广告文化缔构理论”则探讨了在媒介融合时代广告伦理的重构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途径。这些理论涉及到广告主的理想,媒体的责任感和公信力。广告人的专业精神,广告监管的适时性及受众的广告素养等相关问题。例如,广告监管要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任何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顺应社会和监管对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不但要监管广告行为,制止广告伦理的失范,也要监测社会和行业动态,为广告行业发展提供服务。涉及到《广告法》的修订,广告管理体系的重构,广告监管职能的重新定位和广告管理意识的转变等不能回避的问题。

4.广告文明传播

广告文明传播的基础是广告市场中广告多角关系的和谐建立。广告主应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理想的广告主,既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当广告主真正把企业的理想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去的时候,广告文明传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广告媒介部门是广告信息传递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广告主的投入的大多为媒体所得,广告媒介大多大众传媒,其社会公信力令人关注,这种身份决定着广告媒介又是广告传播活动中最大的问责者。

二、新媒体与新广告

在媒介使用上,“手机、电视和网络依次成为受众接触和使用程度最高的三种媒介”,广告主对此做出的反应是对媒介广告预算进行从新分配,新广告媒介的传播地位愈来愈得以彰显,网络广告媒介的主流化和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趋势凸显出来。

1.网络广告媒介的主流化

网络广告媒介在人们的媒介消费中已占有主流化地位。可从政治、文化、市场三层面来解析。

其一,政治主流化的示范作用。在十七大开幕的当天,会议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就对十七大进行了图文、视频直播。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等商业网站也链接了大会直播页面,十七大开幕式的直播迅速攀升到各大网站访问量第一位。网络媒体在十七大报道中,印证了自己主流媒体的地位,“从报道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角度,强化了网络在传播国家主流新闻信息上的重要地位。”

其二,文化主流化潮流。网络广告媒介在文化方面的主流化,体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它们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在网络文化极具影响力和批判力的今天,网络文化已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再创造中,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化融人、成长为新的主流文化,这时的网络文化就进入主流文化之列。

其三,市场主流化趋势。在宏观层面上,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09年中国综合门户的广告营收规模惯性增长至63.2亿元,增长率为32.4%。2008年,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广告收入占据了门户广告市场96.2%的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显示了中国网络广告媒介市场的成熟。根据dcci预测,2010年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转折点,网络广告营收规模将达到212.5亿元,增长率约为37.6%;2011年,网络广告营收规模会达到305.2亿元,增长率进一步提升到43.6%。

2.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

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打造了广告新媒体传播平台,改变了媒体竞争格局,为广告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具体来说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主要表现是资本、受众、广告、服务等媒介资源向网络广告媒介市场的流动。

其一,资本流动。媒介资本的流向反映了一个媒介市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收益率。近年来,网络广告媒介市场进入有史以来的最大整合期,2007年分众传媒以2.25亿美元收购好耶网络广告公司;新浪在2008年年底对分众传媒非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收购,可以看作互联网媒介走出互联网的一大进步。由此,媒介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媒介传播矩阵的进一步丰富,为广告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载体和服务手段。可以看出,近年媒介资本的大运作都在网络媒介的参与下完成。

其二,受众流动。受众规模一定程度上决定媒介的市场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另据调查,受众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分别占其业余时间的64.7%和48.2%,并且由于网络广告媒介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受众将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互动、沟通和消费。

其三,广告流动。受众向网络广告媒介的流动导致了广告主对广告预算的从新分配。网络广告媒体在网民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多种媒体平台和广告联盟,促使广告形式更加丰富的同时,营销效果也呈现多样化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广告主认识到网络媒体的价值并开始更多尝试。来自艾瑞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网络媒体营销地位已经超过广播和杂志,成为第三大媒体平台。该机构还根据网络广告监测系统iadtracker的最新数据研究发现,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媒体的品牌广告主数量达到7674个,比2007年的6035个同比增长26.8%,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其四,服务流动。服务流动是指社会资源向网络广告媒介的流动,其中最重要是人力资源、通信资源和媒介内容资源等。2007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国际奥委会签约,cctv.com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的新媒体转播权,cctv.com也同时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转播机构。

3.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

目前,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由此,手机功能媒介化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要求得以实现,手机功能的媒介化得到技术支持,6.7亿手机用户就会成为手机媒介受众。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主要是指手机媒介的媒介化经营、传播的大众化、营销和广告功能开发。

其一,手机媒介的媒介化经营。200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cmmb手机电视技术系统开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终端移动接收实时节目时,画面流畅、音质优美,这一测试成功为我国手机电视媒介的市场经营亮了明灯。“2009年,广电系统主导的cmmb手机电视技术系统已覆盖全国其他300多个城市,建成一个覆盖全国、面对多种移动便携接收终端的手机电视服务系统。”中国的移动通讯巨头也开始积极开拓手机媒介市场,中国移动也获得手机媒体的广告经营资格,随着网络媒介运营商的集约化发展,未来的手机媒介经营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其二,手机媒介传播的大众化。中国第25次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随着手机上网的大众化,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移动搜索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据来自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移动的wap流量达到51.7亿mb,同比增长了100%。另一方面是手机媒介参与大众传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ctr市场研究对中国国民在赛事期间的全媒体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从媒介选择来看,手机电视的收看率达到2.1%,有15%的受众选择通过手机报了解每日的战况。”。

其三,手机媒介的营销和广告功能开发。由于手机媒介的接收终端较为固定,便于广告主与目标消费者获得稳定的沟通渠道;同时,手机媒介实现了部分实名制,广告主可以锁定目标消费者;另外,手机媒介的广告主和受众采取了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广告传播的效果监测更容易实现;在传播特点上,手机媒介的信息传播更短、更快、更符合手机媒介受众的接收习惯。这些特点使手机媒介受到市场的多方追捧。手机广告主要分为手机直投类广告(dm)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形式,前者如短信广告、彩信广告、小区广告、手机报等,在3g大规模商用前都是手机广告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30的大规模商用,像图片、文字链、视频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表现形式将会丰富起来,这些形式将更好的满足品牌广告主的品牌诉求,并发展成为手机广告形式的主流。

三、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

数字媒介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打破了中国广告的生态。为广告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由此,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推进成为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又一主流语境。

1.创新广告创意

传统媒介时代是“打断式”的传播时代,广告主在有限的传播渠道内总是打断受众的媒介接触,广告受众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在此媒介环境下,目标受众对广告信息具有逃避的接受心理,为实现广告传播目标,几乎传统的广告创意原则都须包含“独特性”、“原创性”、“震撼性”等这些核心要素,以期实现在广告表现上引起受众的“共鸣”,吸引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关注。然而,“数字媒介中的广告不像电视上商业广告,也许不会突然打扰或耽误读者与受众的观看。”数字媒介赋予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权,使受众具有强大的信息选择和逃避能力,受众有能力回避广告信息的干扰。广告创意要追随受众目光和心理需求的转移而改变广告表现方式,以适应数字媒介环境带来的变迁。通过受众喜欢的内容,或者让他们参与进来,则更能激发受众对品牌认知的兴趣。为此,数字媒介时代必须创新广告创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其一,可体验性成为进行广告创意的指导原则,创造性的提供品牌体验是品牌传播的有效策略。

其二,可搜索性成为广告创意的基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曾经作为大众传播时代广告形态支撑的传者和受者信息不对称的广告形态向信息对称的方向不断进发,深刻地改变了广告活动的本质。”也使信息到达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其三,可参与性在广告创意过程中得以完美执行。广告创意的可参与性迎合了数字媒介时代受众的多种心理和媒介接触习惯,能够有效实现广告传播的目标。

其四,可标签性成为广告创意面对的又一重要问题。可标签性作为广告创意的原则,它一方面要实现对受众的分化与区别;另一方面还要对受众进行粘合与重聚,这是数字媒介和受众的破碎与重聚特征使然。

2.创新广告媒介创意

“广告媒介创意的核心就是要使创意成为广告媒介经营和广告媒介选择的核心”,也就是增强广告媒介经营和广告媒介选择的创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广告媒介经营创意。中国广告媒介的竞争态势已由“跑马圈地”式的扩张粗放增长转向“精耕细作”式的存量集约发展。今天,数字媒介时代已成为现实,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数字媒介都要以创意为核心,增强广告媒介经营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对传统媒介而言,首先是要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努力挖掘数字媒介技术对提升传统媒介竞争力的价值,实现传统媒介的数字化改造。其次是抢夺数字媒介的经营权,像手机电视、付费频道这些数字新媒体的经营对各媒介组织来讲都是新领域,所以传统媒介要争取拿到其经营牌照,以抢占数字媒介经营的先机。再则是加强媒介内容资源的管理意识,内容资源是传统媒介的重要财富,利用数字媒介内容缺乏带来的商机,将这些内容进行售卖、共享、租赁是提升广告媒介经营创新力的一个要点;对数字媒介而言,首先是加快对传统媒介内容的融合,内容资源的短缺是制约数字媒介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对传统媒介的有效融合。其次是深化数字媒介的优势,互动传播和精准传播是数字媒介的最大优势,数字媒介的经营要将这两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基点。再则是增进数字媒介经营模式、赢利模式、广告模式的探索,数字媒介由概念向现实的演进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经营模式、赢利模式、广告模式的支撑,推进这些模式的实践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数字媒介的竞争力。

其二,广告主媒介创意。在数字媒介时代,对广告主来讲,广告媒介创意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受众中心制。在数字媒介环境中,受众的主动性要求广告传播要将广告目标和受众相统一。其次是网络媒介中心制。数字媒介环境下,对传统广告媒体起补充作用的网络媒介,成长为具有战略性的互动媒介,在媒介选择中,网络媒介成为必不可少的战略性选择。再次是注重网络媒介舆论。随着数字媒介技术支持下的博客、bb8、论坛等网络媒介形式的崛起,在此媒介上形成的媒介舆论愈来愈影响着广告主营销的成败。对商业媒介舆论的主动引导,成为今天倍受人们关注的口碑营销。

3.广告产业升级的实现

我国广告产业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是粗放式的发展,是在外力推动下获得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中国广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的辐射性和带动性不强,产业的创造性和创新力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必须实现广告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国广告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有以下方面。

其一,引导有实力、有特色、有思路的广告和媒介企业实现集团经营,搭建本土广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是广告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路径。

其二,从中国独特的经济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出发,关注中国广告市场的特殊性,用中国的模式来解决中国广告产业问题。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告文明 创新 新媒体创意 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国学者围绕“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与新广告”、“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三大主流语境,展开了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在三大主流语境研究视野之下,学者们对广告伦理现象、广告媒介嬗变与创新状况、广告产业升级进程、广告创意的时代特征等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引领了广告业的发展方向,并丰富了广告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广告伦理重构广告文明传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背景下,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广告伦理的沦丧和缺位导致了问题广告滥觞,致使问题广告和受众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矛盾一个层面。在广告活动中,“广告主的广告信息传播是受利益驱动的‘本能行为’,具有‘有谋而为’的主动性”。统观当前的研究成果发现,对广告伦理的研究主要以“广告伦理”、“广告道德”、“广告文化”、“广告诚信”、“问题广告”、“虚假广告”等为主题来进行展开,核心词汇是“广告伦理的重构”。归纳起来看,对广告伦理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产生原因和重构三个方面。Www.133229.cOm

1.广告伦理失范的表现

广告传播对社会道德、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有塑造与维护的积极影响,也有消解与腐蚀的负面作用,有其特殊表现。

其一,广告伦理失范多表现为对传统社会道德的消解。陈培爱教授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广告伦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传统与现代、正面与负面的广告误区与表现,主要包括:广告的失真与夸大、比较广告中的伦理、倡导性广告伦理、针对儿童与妇女的广告伦理、媒介外溢引起的广告伦理界定等”。而史建教授认为:“广告传播活动可以塑造和维护社会道德系统,也可以具有道德消解的作用,可以消解社会信度、摧毁公共道德偶像、粉碎公共的道德理想和信念”。

其二,广告伦理失范也表现为对不良消费文化的吹捧。在广告传播中提倡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宣扬超前消费、奢华消费、另类消费,倡导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强化等级观念,极大地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价值取向。

其三,伦理失范还常常表现为制造民族文化冲突,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许多广告无视历史文化传统,把商业利益置于民族情感之上,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伤害民族感情的元素、符号、说辞,传播伤害民族情感的信息,制造民族文化冲突,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危害性极大。

2.广告伦理失范的原因

其一,从广告传播角度看,广告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本质上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三位一体的“利益流动”,以及其背后的“利益分配”、“利益冲突”等相关命题。广告伦理失范的根本原因是广告主和广告对象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引起的广告利益冲突问题。

其二,从广告监管角度看,中国的广告监管模式是多个监管主体,依据法律和相关广告管理条例来规范广告的合法有序传播。多个监管主体之间总是留有违法广告生存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广告监管的法律体系相对滞后,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告市场并不能发挥应有的市场监管作用,例如,《广告法》所观照的语境是十六年前市场环境,“而且是过于宽泛、主观,实际上等于没有什么意义,对广告弄虚作假缺乏有效而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广告监管对象的复杂性为广告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主往往通过广告媒介的转移、广告形式的转移、广告内容的变异、广告理念的转移、广告产品的转移来躲避监管。

其三,从广告素养角度看,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尚未真正确立,一旦遇到违法广告行为的经济诱惑,许多广告从业人员就会抛弃职业精神,退而求其次。另外,我国广告受众的广告素养教育相对滞后。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知、解读、评判、利用等能力不足,使得广告受众对违法广告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在受到违法广告的侵害后,也缺乏相应的维权能力,这也是许多问题广告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

3.广告伦理的重构

对于广告伦理的重构,近年来,我国学者关注到“整合营销传播”、“公益广告”、“公关广告”、“新广告运动”、“绿色广告传播”、“广告素养教育”与广告文明缔构和广告伦理重构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层面提出了“势能理论”、“广告场理论”、“广告文明传播和广告文化缔构理论”,这些命题的提出。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探讨了“广告伦理重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其中。“广告场”理论强调的是广告市场中多角关系的和谐构建与和谐传播。广告“势能理论”关注的是对广告伦理失范本质的揭示,“广告文明传播和广告文化缔构理论”则探讨了在媒介融合时代广告伦理的重构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途径。这些理论涉及到广告主的理想,媒体的责任感和公信力。广告人的专业精神,广告监管的适时性及受众的广告素养等相关问题。例如,广告监管要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为任何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顺应社会和监管对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创新;不但要监管广告行为,制止广告伦理的失范,也要监测社会和行业动态,为广告行业发展提供服务。涉及到《广告法》的修订,广告管理体系的重构,广告监管职能的重新定位和广告管理意识的转变等不能回避的问题。

4.广告文明传播

广告文明传播的基础是广告市场中广告多角关系的和谐建立。广告主应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理想的广告主,既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当广告主真正把企业的理想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去的时候,广告文明传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广告媒介部门是广告信息传递活动中的最大受益者,广告主的投入的大多为媒体所得,广告媒介大多大众传媒,其社会公信力令人关注,这种身份决定着广告媒介又是广告传播活动中最大的问责者。

二、新媒体与新广告

在媒介使用上,“手机、电视和网络依次成为受众接触和使用程度最高的三种媒介”,广告主对此做出的反应是对媒介广告预算进行从新分配,新广告媒介的传播地位愈来愈得以彰显,网络广告媒介的主流化和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趋势凸显出来。

1.网络广告媒介的主流化

网络广告媒介在人们的媒介消费中已占有主流化地位。可从政治、文化、市场三层面来解析。

其一,政治主流化的示范作用。在十七大开幕的当天,会议新闻中心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就对十七大进行了图文、视频直播。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等商业网站也链接了大会直播页面,十七大开幕式的直播迅速攀升到各大网站访问量第一位。网络媒体在十七大报道中,印证了自己主流媒体的地位,“从报道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角度,强化了网络在传播国家主流新闻信息上的重要地位。”

其二,文化主流化潮流。网络广告媒介在文化方面的主流化,体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它们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在网络文化极具影响力和批判力的今天,网络文化已参与到主流文化的再创造中,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化融人、成长为新的主流文化,这时的网络文化就进入主流文化之列。

其三,市场主流化趋势。在宏观层面上,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09年中国综合门户的广告营收规模惯性增长至63.2亿元,增长率为32.4%。2008年,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广告收入占据了门户广告市场96.2%的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显示了中国网络广告媒介市场的成熟。根据dcci预测,2010年将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转折点,网络广告营收规模将达到212.5亿元,增长率约为37.6%;2011年,网络广告营收规模会达到305.2亿元,增长率进一步提升到43.6%。

2.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

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打造了广告新媒体传播平台,改变了媒体竞争格局,为广告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具体来说新媒体资源的多元流动主要表现是资本、受众、广告、服务等媒介资源向网络广告媒介市场的流动。

其一,资本流动。媒介资本的流向反映了一个媒介市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收益率。近年来,网络广告媒介市场进入有史以来的最大整合期,2007年分众传媒以2.25亿美元收购好耶网络广告公司;新浪在2008年年底对分众传媒非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收购,可以看作互联网媒介走出互联网的一大进步。由此,媒介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媒介传播矩阵的进一步丰富,为广告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信息载体和服务手段。可以看出,近年媒介资本的大运作都在网络媒介的参与下完成。

其二,受众流动。受众规模一定程度上决定媒介的市场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另据调查,受众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分别占其业余时间的64.7%和48.2%,并且由于网络广告媒介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受众将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互动、沟通和消费。

其三,广告流动。受众向网络广告媒介的流动导致了广告主对广告预算的从新分配。网络广告媒体在网民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多种媒体平台和广告联盟,促使广告形式更加丰富的同时,营销效果也呈现多样化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广告主认识到网络媒体的价值并开始更多尝试。来自艾瑞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网络媒体营销地位已经超过广播和杂志,成为第三大媒体平台。该机构还根据网络广告监测系统iadtracker的最新数据研究发现,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媒体的品牌广告主数量达到7674个,比2007年的6035个同比增长26.8%,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其四,服务流动。服务流动是指社会资源向网络广告媒介的流动,其中最重要是人力资源、通信资源和媒介内容资源等。2007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国际奥委会签约,cctv.com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的新媒体转播权,cctv.com也同时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转播机构。

3.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

目前,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由此,手机功能媒介化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要求得以实现,手机功能的媒介化得到技术支持,6.7亿手机用户就会成为手机媒介受众。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主要是指手机媒介的媒介化经营、传播的大众化、营销和广告功能开发。

其一,手机媒介的媒介化经营。200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cmmb手机电视技术系统开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终端移动接收实时节目时,画面流畅、音质优美,这一测试成功为我国手机电视媒介的市场经营亮了明灯。“2009年,广电系统主导的cmmb手机电视技术系统已覆盖全国其他300多个城市,建成一个覆盖全国、面对多种移动便携接收终端的手机电视服务系统。”中国的移动通讯巨头也开始积极开拓手机媒介市场,中国移动也获得手机媒体的广告经营资格,随着网络媒介运营商的集约化发展,未来的手机媒介经营形式将会更加灵活多样。

其二,手机媒介传播的大众化。中国第25次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随着手机上网的大众化,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移动搜索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据来自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移动的wap流量达到51.7亿mb,同比增长了100%。另一方面是手机媒介参与大众传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ctr市场研究对中国国民在赛事期间的全媒体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从媒介选择来看,手机电视的收看率达到2.1%,有15%的受众选择通过手机报了解每日的战况。”。

其三,手机媒介的营销和广告功能开发。由于手机媒介的接收终端较为固定,便于广告主与目标消费者获得稳定的沟通渠道;同时,手机媒介实现了部分实名制,广告主可以锁定目标消费者;另外,手机媒介的广告主和受众采取了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广告传播的效果监测更容易实现;在传播特点上,手机媒介的信息传播更短、更快、更符合手机媒介受众的接收习惯。这些特点使手机媒介受到市场的多方追捧。手机广告主要分为手机直投类广告(dm)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形式,前者如短信广告、彩信广告、小区广告、手机报等,在3g大规模商用前都是手机广告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30的大规模商用,像图片、文字链、视频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告表现形式将会丰富起来,这些形式将更好的满足品牌广告主的品牌诉求,并发展成为手机广告形式的主流。

三、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

数字媒介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打破了中国广告的生态。为广告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由此,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推进成为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又一主流语境。

1.创新广告创意

传统媒介时代是“打断式”的传播时代,广告主在有限的传播渠道内总是打断受众的媒介接触,广告受众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在此媒介环境下,目标受众对广告信息具有逃避的接受心理,为实现广告传播目标,几乎传统的广告创意原则都须包含“独特性”、“原创性”、“震撼性”等这些核心要素,以期实现在广告表现上引起受众的“共鸣”,吸引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关注。然而,“数字媒介中的广告不像电视上商业广告,也许不会突然打扰或耽误读者与受众的观看。”数字媒介赋予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权,使受众具有强大的信息选择和逃避能力,受众有能力回避广告信息的干扰。广告创意要追随受众目光和心理需求的转移而改变广告表现方式,以适应数字媒介环境带来的变迁。通过受众喜欢的内容,或者让他们参与进来,则更能激发受众对品牌认知的兴趣。为此,数字媒介时代必须创新广告创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其一,可体验性成为进行广告创意的指导原则,创造性的提供品牌体验是品牌传播的有效策略。

其二,可搜索性成为广告创意的基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曾经作为大众传播时代广告形态支撑的传者和受者信息不对称的广告形态向信息对称的方向不断进发,深刻地改变了广告活动的本质。”也使信息到达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其三,可参与性在广告创意过程中得以完美执行。广告创意的可参与性迎合了数字媒介时代受众的多种心理和媒介接触习惯,能够有效实现广告传播的目标。

其四,可标签性成为广告创意面对的又一重要问题。可标签性作为广告创意的原则,它一方面要实现对受众的分化与区别;另一方面还要对受众进行粘合与重聚,这是数字媒介和受众的破碎与重聚特征使然。

2.创新广告媒介创意

“广告媒介创意的核心就是要使创意成为广告媒介经营和广告媒介选择的核心”,也就是增强广告媒介经营和广告媒介选择的创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广告媒介经营创意。中国广告媒介的竞争态势已由“跑马圈地”式的扩张粗放增长转向“精耕细作”式的存量集约发展。今天,数字媒介时代已成为现实,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数字媒介都要以创意为核心,增强广告媒介经营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对传统媒介而言,首先是要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努力挖掘数字媒介技术对提升传统媒介竞争力的价值,实现传统媒介的数字化改造。其次是抢夺数字媒介的经营权,像手机电视、付费频道这些数字新媒体的经营对各媒介组织来讲都是新领域,所以传统媒介要争取拿到其经营牌照,以抢占数字媒介经营的先机。再则是加强媒介内容资源的管理意识,内容资源是传统媒介的重要财富,利用数字媒介内容缺乏带来的商机,将这些内容进行售卖、共享、租赁是提升广告媒介经营创新力的一个要点;对数字媒介而言,首先是加快对传统媒介内容的融合,内容资源的短缺是制约数字媒介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对传统媒介的有效融合。其次是深化数字媒介的优势,互动传播和精准传播是数字媒介的最大优势,数字媒介的经营要将这两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基点。再则是增进数字媒介经营模式、赢利模式、广告模式的探索,数字媒介由概念向现实的演进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经营模式、赢利模式、广告模式的支撑,推进这些模式的实践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数字媒介的竞争力。

其二,广告主媒介创意。在数字媒介时代,对广告主来讲,广告媒介创意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受众中心制。在数字媒介环境中,受众的主动性要求广告传播要将广告目标和受众相统一。其次是网络媒介中心制。数字媒介环境下,对传统广告媒体起补充作用的网络媒介,成长为具有战略性的互动媒介,在媒介选择中,网络媒介成为必不可少的战略性选择。再次是注重网络媒介舆论。随着数字媒介技术支持下的博客、bb8、论坛等网络媒介形式的崛起,在此媒介上形成的媒介舆论愈来愈影响着广告主营销的成败。对商业媒介舆论的主动引导,成为今天倍受人们关注的口碑营销。

3.广告产业升级的实现

我国广告产业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是粗放式的发展,是在外力推动下获得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中国广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的辐射性和带动性不强,产业的创造性和创新力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必须实现广告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国广告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有以下方面。

其一,引导有实力、有特色、有思路的广告和媒介企业实现集团经营,搭建本土广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是广告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路径。

其二,从中国独特的经济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出发,关注中国广告市场的特殊性,用中国的模式来解决中国广告产业问题。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广告;定调媒介;意图定点;商品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10-04

一、不理解定调媒介,便无法理解广告

定调媒介是赵毅衡在讨论“多媒介[1]文本联合解码”时提出的概念。“多媒介符号文本,在信息接收者头脑中要做最后的拼合。此时,各种媒介表意不一定对应,接收者不得不对各媒介传送的意义分别进行解释,然后综合起来。”[2]因为拼合意义的需要,所以“在多媒介文本中,经常有一个媒介是在意义上定调,否则当媒介信息之间发生冲突,解释者就会失去综合解读的凭据”。[3]在多媒介文本联合解码中,在意义上定调,充当受众进行综合解读的凭据的媒介就是定调媒介。

定调媒介对广告尤为重要。一方面,广告篇幅短小,可供表意的空间小,但为了吸引注意,广告必须追求标新立异,因此需要充分依靠媒介间的合作表意,有意制造模糊,甚至冲突以制造悬念,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过分依赖多媒介创意,必然导致媒介之间表意不对应,增加了文本的解读难度,容易造成误解。而广告服务销售这一实用目标要求其表意准确有效,因此,必须依靠定调媒介来定调,以提高文本的精确性。广告比任何文本都更依赖多媒介联合表意及定调媒介定调。为此,讨论清楚定调媒介,对广告解读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现有定调媒介理论无法解决广告问题

定调媒介问题是多媒介论题的一部分。学界有关多媒介的讨论颇多。查看中国知网,标题中包含“多媒体”和“多媒介”的论文有6万多篇,参与讨论的学科众多,如计算机科学、教育学、新闻传媒学、历史学等。讨论的范围也很广,涉及从定义至应用等方方面面。其中有关定调媒介的讨论却较少,只是在图文关系讨论中有所论及,但它们关注的往往是图和文的主次问题,而未抽象到多媒介联合表意的高度讨论“意义上的谁决定谁”。赵毅衡提出了定调媒介的标准,他认为,清晰度的媒介是定调媒介。“何者为‘定调媒介’,往往是由体裁的文化程式决定的,并不取决于此媒介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媒介的清晰程度,用麦克卢汉的术语,取决于媒介的‘热度’。”[4]但在后面讨论电影时,他判定电影的定调媒介是镜头画面,是“因为画面是连绵不断的,语言、音乐、声响等为辅。”[5]在此案例中,赵毅衡认为连贯的媒介也可能是定调媒介。到底是表意清晰的媒介为定调媒介,还是连贯的媒介为定调媒介,或者是同时具备两个特征的媒介为定调媒介,他没有展开讨论。

定调媒介是接收者拼合文本意义的凭据。也就是说,接收者确定文本整体意义时,定调媒介更可依赖:表意冲突,进行选择式拼合时,选择更可依赖的媒介,放弃不那么可信的媒介;表意不一致,进行连接式拼合时,根据更可依赖的媒介来确定不那么可依靠的媒介的意义。判定定调媒介,其实是判断可依赖性高的媒介。如此置换,问题虽然依然存在,但以有助于推进讨论的方式出现:什么样的媒介是可依赖的,接收者如何判断媒介的可依赖度。

上文已经提到,赵毅衡的观点是相对清晰的媒介是定调媒介。他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歌曲中,词是定调媒介,因为歌词清晰,有助于接收者确定整首歌的意义。但高清晰度的媒介并不是总是充当定调媒介的角色。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公孙绿萼骂道:“好奸贼,我叫你入谷容易出谷难……”她口中虽骂,脸上神色却柔和温雅,同时连使眼色。杨过一见,早知别有缘故,也大声喝道:“我怎么了?谅你这区区绝情谷也难不了人。”他面向大厅,裘千尺看得明白,因此眉目之间不感丝毫有异。

绿萼骂道:“我恨不得将你一劈两半,剖出你的心来瞧瞧……”口一张,噗的一声,吐出一枚枣核,向杨过迎面飞去。

杨过伸手接住,冷笑道:“快快给我回去,我便不来伤你,谅你这点雕虫小技,能难为得我了?”绿萼使个眼色,命他快走,忽地双手掩面,叫道:“妈,他……他欺负人!”奔回大厅。她一番相思变成虚空,意中人已与旁人结成良缘,这份伤心却是半点不假。

这个案例虽然是用文字描述出来的,但表情和语言相悖的表意却经常可见。按赵毅衡的标准,语言的清晰度应该高于表情,语言才是定调媒介。但这个案例刚好相反,“热度”相对低的表情成为定调媒介:怒骂是假,“神色温柔文雅,连使眼色”才是真的。杨过一看表情,就知道绿萼不是真的在骂他,所以“将假就假”地回骂一番,骗过绿萼的母亲。这样看来,虽然清晰度是确定媒介可依赖性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判断定调媒介的惟一标准。

赵毅衡在讨论上述武侠案例时,明确了其另外一个判断定调媒介的标准:媒介的连贯性。[6]他认为表情是连贯的,所以是定调媒介。连贯性和清晰度有一定的关系,越连贯的媒介,表意越连续,前后文可以帮助确定意义,因此也更清晰。但这种情况也不绝对。比如歌曲中的曲调和歌词,曲调才是连贯的,因此,它更应是定调媒介,但这和根据清晰判断歌词是定调媒介刚好相反。如此看来,不管是清晰度还是连贯性都是接收者判断媒介可依赖度的部分依据,不足以成为定调媒介的最终判断依据。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7篇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近几十年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开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一教育实践在多数国家采取与本国母语课程整合的方式推行,实践成效上看,既有力推动了本国母语课程的发展,也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自身目标的达成。我国自1997年引入“媒介素养”概念,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得到持续关注,纵观十多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但大多局限在普通教育领域,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还鲜有听闻。特别是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吸纳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将这一课题付诸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实践层面尚缺乏深入研究。

一、语文课程中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1.符合聋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能满足聋生语文学习的需要。

聋生使用的手语是一种图像化的视觉语言,在词汇构成、语序、语法上与现代汉语书面语存在较大差异。依据“缺陷补偿”理论,聋生的视觉思维能力较强,对图像有天然的敏感并有很好的领悟力。解读媒介信息需要具备较高的读图能力,而这正是聋生的强项。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能满足他们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

2.帮助高职聋生合理利用媒介资源,提高语用能力,正确评判媒介信息。

高职聋生没有升学压力,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媒介行为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选择、分析、比较、评判媒介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聋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媒介,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中开展高职聋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聋生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和技能,懂得怎样合理、科学地接受、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强语文学习和工作生活的联系,为聋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目标与载体

1.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目标。

特殊教育中的高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聋生学会鉴赏文质兼美的名著经典,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应让他们掌握解读各种社会资讯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对学生的媒介判断、鉴别、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之成为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也是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分野。”[1]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传统印刷之外的阅读与写作问题。“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可看作是媒介素养这个总体概念在语文课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当代西方语文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会读文识字、口头交流,语文课程中的“文本”也已超越了书面语言范畴,如何解读视像符号,分析、评判媒介文本,如何针对特定受众、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也是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是指以积极、批判而又创造性的态度进行识读(具体表现为获取、分析以及评价印刷或电子媒体)和交流(具体表现为制作并印刷或电子媒体)的能力。”也就是说,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职聋生语文课程教学,将重点培养他们的媒介识读能力(具体包括:媒介选择、分析、质疑、评估能力)和媒介制作、传播能力。

2.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载体。

我校现行的高职聋生语文课程,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板块,从语文课程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来看,它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涵盖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效载体。此外,每一教学单元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板块本身也涵盖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互补关系。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现路径。

三、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实施路径

结合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职聋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吸纳与整合”——立足语文教材,服务课程教学。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在现有的语文教材框架内,如何吸纳媒介素养教育并与现有的语文教学相整合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何立足现有的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媒介素养教学因子,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媒介素养教学,为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服务。

第二阶段:“突破与重组”——突破语文教材,重组教学内容。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尝试突破现有语文教材鉴赏者取向框架,致力于培养高职聋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内容的重组。具体地说,就是: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课型,通过行动研究(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的循序渐进)探索运用媒介文本培养高职聋生媒介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检验高职聋生媒介识读能力、媒介制作能力的习得情况。

第三阶段:“发展与创新”——独立于语文教材,开发单元样章。这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整合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优化,立足“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3],围绕各单元主题筛选相关的媒介文本(包括图片、影视、网络及报纸新闻、广告等各种讯息),开发单元样章,编制适合高职聋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

四、第二阶段“突破与重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以广告媒介为例

2011学年,笔者结合“高职聋生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下的教材编制”课题,以任教的2011级高职动漫专业和装饰专业二个班共38名聋生为教学对象,开展了上述三阶段的教学实践。其中第二学期的实践以第二阶段为重点,开展了以解读“肯德基广告”为专题的媒介素养活动。活动共分四次进行。以下是该专题第三次活动的教学设计:第三次活动:辨别肯德基广告信息的真实程度活动目标:学习甄别肯德基广告的信息,对信息的真伪进行理据上的分析;课前准备:下发《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经常出现的广告假象》和《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材料。一、导入:广告的双重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二、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换个视角看广告——思考广告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播放一则肯德基食品广告,请聋生各抒己见)1.谁是广告中被“邀请”的观众(目标受众)?2.广告在信息的同时,也有意遗漏了一些信息,你发现了吗?3.广告中还有一些信息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有些信息是值得怀疑的,你发现了吗?(二)小组活动:深入解剖广告根据课前下发的《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经常出现的广告假象》、《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材料,分组讨论:1.广告劝说技巧播放三则肯德基广告,讨论:这些广告运用了哪些劝说技巧?(从众心理、名人证言、平民化)2.广告推理谬误(1)查字典,明确“谬误”一词的含义。(2)广告常见的推理谬误有哪些?(以偏概全、类比不当、比喻失理、样本过小)3.广告假象结合视频,讨论:(1)这些广告营造了怎样的假象?(2)为什么我们很难觉察广告假象?广告假象是怎样被编织进故事中的呢?4.“刻板印象”广告假象、广告劝说技巧和广告的推理谬误常常与人们的心理中的“刻板印象”紧密相关。这些被“邀请”的观众/读者的“刻板印象”也在同时影响、左右着广告中谬误信息的。(1)教师讲解“刻板印象”一词的文化内涵并举例说明(职业刻板印象、年龄与身份刻板印象等)。(2)结合视频,讨论:这几则广告反应了什么人思想中的什么“刻板印象”了吗?(三)拓展与迁移我们要关注广告中普遍存在的谬论,关注这些广告对人们的生活和周围社区产生的强大作用。思考:(1)在我们生活的媒介环境中,是否也充斥着大量谬误信息?(2)当广告告诉我们,我们长得不美丽、不英俊,我们不够富有,衣着不够整洁体面,这些信息会对我们对自身的看法产生什么影响?(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辨析广告真实性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了广告常用的劝说技巧,学会通过具体的广告分析其中隐藏的假象及推理谬误,并进一步深入剖析消费者包括我们自身在消费心理中潜藏的“刻板印象”。表面上看起来,广告很美,但我们在欣赏广告美的同时,也要用理性的眼光,分析、透视广告中隐藏的信息,做一个媒介时性的消费者和媒介参与者。三、课后作业布置行动任务:发现身边广告中的谬论,完成作业单:《发现身边广告的谬误信息》。

五、结语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文献的梳理,分析当前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取向和主要议题,总结归纳以往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新媒体 广告传播 述评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广告载体,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新媒体广告业迅速崛起,相继出现了网络视频广告、富媒体广告、微博广告等多种广告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广告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广告传播具备了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新特征。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都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特点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的回顾与评价。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总体情况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新媒体”并含“广告传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期刊不计年限,共检索到文章288篇。如下表。

从数量和时间上看,最早的研究始于1999年,2006年以前,该方向的论文比较少,从2007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呈显著上升趋势。这种数量的增长与2007年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手机用户数、有线电视数字化用户数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2007年以来,“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互动式、体验式”的新媒体广告传播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

从论文的学科归属来看,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传播学领域,研究的议题主要从广告信息的基本特征、广告受众的参与性、广告受众的选择性、广告传播过程的“再中介化”、广告的创意形式、广告营销策略等多种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进行探讨。

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审视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实证研究主要是选取案例实证研究,比如选取“博客广告”、“网络口碑营销”、“整合营销广告”等经典案例来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对以往学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笔者发现很少有学者专门选取“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特点”这个议题来进行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将新媒体广告传播特点作为论文的一个点来研究新媒体广告或者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而在实证研究上,学者们在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上也是比较薄弱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

1、广告传播内容:海量化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内容呈“海量化”的新特点,丁俊杰在《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一文中指出:媒体新生态中,海量化的特征体现在媒体商品层面。海量化的内容和平台化的传播渠道,为广告形式的更新和升级提供了土壤和动力。赵艺谦、周晓璐分别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浅谈新媒体广告》文章中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信息无可比拟的储存量和传递量,新媒体广告具有“内容广”的特点。新媒体的出现,给广告传播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使得广告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传播给受众,新媒体平台海量化的信息也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2、广告传播速度:时效性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广告信息传播速度更加的快捷。以往广告传播需要经过广告策划、制作完成后再将广告到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平台。而现在,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传播格局,广告信息的传播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出去。例如病毒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关系营销等。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时效性,相关学者也提出了一定的见解。例如赵艺谦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一文中就着重强调了新媒体广告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时,同时,他也强调了新媒体广告信息“无处不在”的特点。

3、广告传播渠道:多元化、融合化、去中介化

陈培爱、闫琰在《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一文中提到了消费者接触媒介方式的新变化,使得广告传播方式也随之改变。广告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融合化。新媒体的种类繁多,这就使得广告主在选择传播媒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的广告主会根据产品的特性以及既定消费者人群来选择适合产品营销的传播渠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不同媒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而出现了更多的新媒体平台,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也造就了多元化的广告传播方式。例如网络与视频融合出现了网络视频,这样也就衍生出了植入式广告。

赵艺谦在《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一文中提到广告传播过程的“去中介化”,就是省去市场调研环节。笔者认为广告传播过程的“去中介化”不仅仅只是省去广告的市场调研环节,它也是一种“不需要大众媒体、不需要卖媒体”的全新的广告传播新趋势。

4、广告传播终端:移动化、整合化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终端的变化,许多学者都认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广告传播终端有着移动化、整合化的趋势。例如丁俊杰在《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一文中指出终端融合是媒体融合的集中体现,未来平台化的多功能终端将成为主流。由此带来的媒体经营变化和受众使用习惯变化,将进一步带来广告传播的变迁。陈培爱、闫琰在《数字化时代的广告传播》一文中也谈及了广告传播终端整合化的观点,即广告信息的“融合性传播。”此外,该文还提及了广告传播终端移动化的特点,广告投放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市场和受众来进行精准投放。

传统媒体模式下,受众接受广告信息是在固定时间接触固定内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全天候的,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触任意的信息内容。只要目标受众出现在某个媒体终端,广告便会自动投放到面前,受众在获取了相应内容后,又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内容信息的分享。

5、广告传播对象:分众化、精准化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分众化趋势一直都是许多学者研究的议题。例如刘朝阳在《让广告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一文中指出“网友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细分平台也是网络服务商的大势所趋。欧阳康、汪瑜敏在《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一文中指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广告传播具有小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这种小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而且广告传播也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李刚在《新媒体时代的博客广告》一文中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分众传播时代,表现在广告业上就是分众广告,即窄告、网络定向广告,科学地分众化投放广告,以更少的更准确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宣传效果。

今天新媒体之所以如此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媒体本身具有能承载广告精准传播所带来的分众化、个性化、高效的传播优势,所以广告受众能够更容易接受广告信息并引起参与性的互动行为,从而达到广告的预期效果。

6、广告传播效果:互动式、体验式

在传统媒体中,广告的传播模式是单向性的强加式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模式已经由单向传播变为了双向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着重强调互动式的双向传播。现代广告的成功与否已经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播量,它更注重的是传播效果,即受众的参与性。

关于这个议题,邓超明在《新媒体时代,新广告运动》一文中指出广告的创意在于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让观众参与体验并引起共鸣。欧阳康、汪瑜敏在《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一文中指出“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实现互动性,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很容易进行同步和异步的双向沟通。”

结语

根据对相关研究文章的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研究已经有不少的积累,研究的议题也比较多元化,但总体来说,很少有学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研究尚不深入,不成体系,未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未来媒介发展趋势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主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形式会更加多元化。未来的广告传播将会更加呈现出受众的参与特色。此外,以网络融合、内容融合以及终端融合为依托、以通信技术为专业平台、以多角色和精确定位为媒介传播形式,正以更为低廉的传播成本和生产模式进入媒介传播新的发展阶段。媒介融合也将成为广告传播的新趋势,媒介融合不仅会改变整个媒介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变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与行为,使媒介的运行环境发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①丁俊杰,《媒体新生态环境中的广告传播思想展望》[J].《新闻前哨》,2011(1)

②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09(11)

③周晓璐,《浅谈新媒体广告》[J].《中外企业家》,2009(6)

④王琰,《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2(12)

⑤张幼斌、李亚昕,《新媒体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J].《现代广告》,2011(7)

⑥陈培爱、葛在波,《媒介融合时代广告传播的流变》[J].《今传媒》,2011(8)

⑦张品良,《媒介融合催生广告传播十大方式》[J].《现代视听》,2011(2)

⑧欧阳康、汪瑜敏,《信息化环境(ICT)下的广告传播与说服》[J].《广告大观》,2007(4)

⑨孙成,《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J].《现代视听》,2010(8)

⑩邱焱、尹幸颖,《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2012(5)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媒体多元化;新闻专业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广告传播两重性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41-01

一、三网融合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

首先,三网融合要求记者同时为不同类型的媒体提供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言论的多元化。2002年开始,美国首次出现了“背包记者”,他们同时为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提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国内的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每位记者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记者可以同时为手机报、电子报、纸媒、网站和户外视屏提供内容。三网融合环境下一位记者要精通各种传播工具,同时为多种媒体提供内容,这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为多种媒体服务,记者难免在报道中出现内容重复、观点雷同,尽管不同类别的媒体有各自的目标受众,但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媒体上刊播,仍然会降低言论多样化。而当各种媒体单独进行报道时,则更有可能出现多样化的表达。

其次,三网融合包括媒介组织机构之间的合并、所有权之间的融合,这对言论多元化是极大的威胁。所有权和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分散的所有权有助于多元化,但可能降低媒体市场的效率。集中的所有权更为有效,但人们非常担心它对多样化表达的威胁。当媒介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后,垄断势力会大大增强,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媒介集团,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节目创新,增加节目种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多元化。然而,更应关注的是这种媒介集团由于掌握了传播工具而对多元化形成的威胁。

二、三网融合对广告的负面影响

(一)内容媚俗化与娱乐至上的心态

新的媒介形态调动了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段:音乐,舞蹈,绘画,时装,摄影等等,向消费者宣扬享乐主义,充分逼真的向受众展示了一个超前主义的“温柔之乡”,极大地刺激受众的感官。受众在广告信息的刺激下往往把广告信息所营造的“广告世界”当成现实的世界,他们的挥霍奢侈的消费行为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广告对于受众的消费至上意识地不厌其烦地引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就是推动极端消费竞争,强化享乐倾向。三网融合下的广告传播的内容出现媚俗化倾向,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媚俗化的传播无力引导大众文化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拷贝”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满足广泛的受众需求,为达到此目的,传媒必须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的“拷贝”,而最广泛的兴趣就是与、犯罪、冲突、猎奇等有关的本能兴趣。

(二)广告的监督管理问题受到挑战

目前,对广告的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和户外广告等传统的广告载体。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现存法律在一系列尚未界定的边缘问题上无可奈何。比如新的广告媒介形式,新的广告运作模式,新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广告管理机构对于新媒介的广告产生一种陌生感。同时,由于新媒介本身的特性,如国界、区界的模糊性会给广告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造成很大的麻烦,既有的法律规范难以适用,对于那些违法的行为,有关部门难以追究其责任。例如网络虚假广告,由于广告主体的匿名性,以及网络的无国界性特点,广告管理部门很难追究具体广告主的法律责任。

(三)广告伦理的失范与广告公信力的下降

三网融合推动广告传播不断发展,广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问题广告的聚焦和扩散效应也在持续的增长。在一系列问题广告中,以医疗广告的问题最为突出典型,问题广告成为三网融合时期广告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社会话题。

由于新媒介表现手段的逼真性,媒介受众往往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广告信息的传播,而广告信息为了新颖、出奇,不顾人类的道德底线,游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 “问题广告”使得广告在政策和社会舆论层面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失调”,传播媒介的“把关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以上就是我对于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体负面影响的粗知拙见,还是要强调,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笔者本身并不是否定三网融合,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三网融合并不是完美的,我们再狂热的追捧他的时候,希望也能有人冷静的分析他的不利的一面,取其所长,这样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0篇

媒介公司又称媒介购买公司,是随着广告业的发展而从传统4A广告公司细分后形成的公司种类。通常的广告理论认为,媒介公司通过资本、客户资源等手段对诸如时段或版面等媒体广告资源进行规模化运营,能够为广告主提供科学专业的媒介服务,节省广告主广告投放的费用。这次宝洁选择绕开媒介公司直接与媒体谈判,似乎与上述理论并不相符。

“宝洁不是傻子,它宁可亲自出马去和媒体谈判而不用媒介公司帮忙,说明这样做肯定会降低谈判购买成本。”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系主任钟以谦在接受《广告主》采访时这样说道。他分析说,宝清作为一个生产快速消费品的跨国公司,对于广告的依赖度非常高,每年在中国的广告投放金额都有几十亿元之巨。这样一个超级广告主,完全具备了单独和中国任何媒体谈判的筹码,在购买价格上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从谈判业务本身来讲,宝洁进入中国多年,拥有自己的媒介团队,对于中国的媒体环境早已了然于胸,因此在和媒体谈判时可谓驾轻就熟。”

钟以谦同时认为,对于像宝洁这样大的广告主来讲,会有多家媒介公司为其服务。只要有公司参与到和媒体谈判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服务的费用。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企业都在节约开支,宝洁直接和媒体谈判,显然能省去支付给公司谈判的费用。

不满公司服务?

其实在新政出台之前,宝洁的媒介高管一般都会和媒介公司一起与媒体广告部的负责人进行有关媒体购买价格方面的谈判。虽然宝洁此次的新政并非是取消为其服务的第三方媒介公司,但消息传出后还是引发了外界对宝洁不满公司服务的猜想。

目前宝洁在中国主要由星传媒体(starcom)和竞立媒体(MediaCom)分别负责宝洁旗下产品的媒体计划,购买工作则交由星传媒体宝洁组在广州执行。在今年9月宝洁推出新政的同时,宝洁还宣布将在中国的非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由原来的星传媒体换成竞立媒体。

谈判业务和非电视媒体业务的双重流失,对于星传媒体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难道是宝洁对星传媒体提供的服务不满意?星传媒体区域传播总监Jusin Low在回给《广告主》记者的电子邮件中没有对此做出回应,只是表示星传媒体在中国仍然和宝洁有大量的业务往来,公司有信心在整合电视媒体资源和制定电视广告传播计划上为宝洁提供更好的服务。

星传媒体隶属于法国阳狮集团(Puhlieis Groupe),同在集团下的还有另外一家媒介公司实力传播(Zenith Optimedia)。目前,担负着星传媒体和实力传播在中国全部的媒体购买业务的是博睿传播(China Media Exchange),记者曾试图联系博睿传播有关负责人发表评论,但博睿传播方面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钟以谦认为,虽然宝洁方面没有明说,但这里面不排除宝洁对公司某些服务存在不满意的可能性。“道理很简单,如果广告主自己出面就能做好,那还要媒介购买公司干什么呢?”他表示宝洁既然能绕开星传、竞立这样的外资媒介公司而直接去和媒体谈判,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些外资媒介公司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势。

应对媒体广告提价?

此前有报道分析称,宝洁新政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今年提高广告价格有关,其表现就是宝洁今年上半年并未在上海文广投放广告。分析据此认为,宝洁方面对公司和上海文广商谈的购买价格难以接受,因此选择单独和媒体谈判。

“广告价格上下调整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因为我们价格调整宝洁就不投(广告)了,那未免太抬举我们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告经营中心副主任吴霄峰在接受《广告主》记者这样说道。他表示宝洁今年在电视广告投放上有所变化,可能是受到了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上海文广方面已经在和宝洁商谈今年下半年的广告投放事宜。

据悉,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今年对广告经营策略做出重大改变,调整了媒介资源和媒体自营资源之间的比例,将媒介公司所拥有的广告资源所占比例压缩到10%,而去年这一数字在50%左右。调整后上海文广方面随即提高了部分频道节目的广告刊例价。

吴霄峰认为,宝洁方面是否通过媒介公司和媒体谈判是他们的自由,上海文广方面不便做过多评论。对于上海文广而言,很难判断宝洁此举所产生的影响。“有没有媒介公司参与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关键,作为媒体我们要做好的是提升媒体的传播效率,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吴霄峰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省级卫视频道广告部主任对《广告主》记者表示,作为卫视频道来讲,其实特别不愿意和外资媒介公司打交道,理由是他们在媒体购买谈判时“杀价太狠”。“本土公司也就是要个4~5折的样子,但4A公司一上来就要打1~2折。”这位广告部主任表示,现在不少电视台都将核心广告时段资源重新收回自己的手中,并且更倾向于和本土媒介公司开展合作。

宝洁人事变动原因?

今年7月,宝洁公司大中国区媒介总监庞志毅(De Dios)离职,接任者为此前负责吉列品牌营销业务的Sameer Singh。

据了解,今年43岁的菲律宾人庞志毅为宝洁工作长达14年之久,参与过多次央视广告招标,熟悉中国媒体环境。接任者Sameer Signh于1992年加人吉列印度公司,在1999年接管了吉列在中东及非洲地区的营销工作。2005年宝洁收购吉列之后,Sameer Signh继续留在宝洁工作至今。

虽然宝洁方面没有说明新政和此次人事变动有关,但很多的人还是把新政和“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联系起来。

在广告界,因为广告主人事变动而有营销新举措或者更换公司的事例并不鲜见。据知情人士称,今年5月摩托罗拉新媒体媒介计划和购买业务的服务公司南北京华扬联众广告有限公司变更为奥美世纪(),原因就和摩托罗拉中国市场部出现高层人事变动有关。

引发广告主跟风潮?

回顾宝洁的历史不难发现,作为全球广告业的标杆型企业,宝洁每一次营销举措都会在广告市场这一池静水中搅起一番波澜,引发多米诺骨牌相应。

2000年7月,宝洁放弃了原有的代

理费制度,改为实行成果回报制度,即支付给广告公司的费用与宝洁在全球的品牌营业额直接挂钩。随后其他广告主纷纷效仿,传统的广告费制度遭受巨大冲击。

2005年,宝洁削减8%的电视广告预算,并宣布要转移部分传统媒体的广告花费到新媒体上,这让一直播放宝洁产品广告的全球电视网损失惨重。随即一些广告主开始对传统电视广告的作用表示怀疑,传统媒体广告投放在企业营销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此次宝洁新政是否会引发可口可乐、联合利华这些强势广告主的跟风效应,备受业界瞩目。

“宝洁公开这样做,可能会在业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像我们同路传播这样带有很多大客户的公司来讲,触动会更大:我觉得宝洁这件事对于大的广告主来说是开了个先例,可能会逐步引发这样一个趋势。”中央电视台“十大广告公司”之一的同路传播副总经理崔浩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崔浩表示,媒介公司毕竟有它自己的专业优势,它比广告主更加了解媒体,和媒体的黏合度也更强。如果宝清和媒体单谈,一旦出现棘手问题,宝洁就将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比如我们有个客户曾经想和一家媒体单独签一个协议,但在执行过程中客户会发现要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过去把任务全部交给媒介公司,出现广告停播或错漏播的问题可以让公司去协调。但现在直接和媒体签协议就不一样了。媒体可以拒绝媒介公司帮广告主处理这个麻烦,客户不得不自己花费更多的人、财、物去解决出现的麻烦。”崔浩说。

当然,并非所有广告主都如宝清财大气粗,有些广告主即使有心步宝洁后尘,也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宝洁投入大啊,所以它可以这样做,我们以后投入多了,也可以这样做。”劲牌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经理覃文钊对《广告主》记者这样说道。覃文钊表示,目前媒体策略由劲牌自己负责,购买谈判事务由于比较复杂,公司虽然也会参与其中,但不会撇开媒介公司和媒体单谈。

其实早在宝清推出新政之前,像蒙牛、伊利、可口可乐等这些大的广告主早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媒介公司购买媒体版面或时段,另一方面亲自和CCTV等强势媒体沟通,直接购买广告。虽然如此,但还没有哪个广告主像宝洁这样,决定直接和中国所有的媒体单独进行谈判。公司前途堪忧?

当前媒介公司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媒介公司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媒介公司在中国有无存在的必要?在宝洁新政拿走了媒介公司的奶酪之后,一些业界人士开始了对媒介公司现状和未来的的新一轮思考。

“如果它的媒介商没有提供任何差异化的服务,只不过是去和媒体杀价。那既然这样宝洁还不如直接去和媒体杀价好了。”DHL中国区市场总监李佩青在评论宝沽新政时这样说道。她表示,目前媒介公司不仅存在着服务同质化、人才流失、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外,在最根本的盈利模式上也存在问题。

“我之前是从广告公司出来的,我希望我的旧同行们能够发愤图强,不要老想着把客户预算的钱花光就行了,而是应该思考想如何帮助客户花好这笔钱,如何让客户多赚钱。如果只是靠帮广告主把钱花掉来赚取佣金,那我们永远有这个质疑说媒介公司到底有没有把广告主的钱花好。”李佩青说。

李佩青认为,媒介公司应该从思考赢利模式上人手,研究怎样向广告主收钱。“要让广告主把这笔钱花得心甘情愿,而不是说你把数据在电脑上一堆,就告诉我说你的1000万就这样花掉了。”李佩青说。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对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了解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以使广告活动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概念是舶来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发表《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一文,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界定,近几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从新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前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变革引发的变化。实际上,媒介融合对社会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探索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在广告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合此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指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即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指单一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强调单一媒体对不同传播手段的整合;二指不同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共融,即传媒业内部不同媒介间的联合,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强调信息内容针对不同载体的整合传播;三指传媒产业与通信产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指大传媒产业的形成,强调媒介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wWW.133229.cOM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和网络为基本平台、多种媒介形式为终端的媒介形态。数字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电脑、手机、电视等成为信息输人和输出的设备。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即时、移动、交互”,使大众可随时、随地地传受任何信息,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广告传播思维也需要大的突破。

从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传播到针对某一受众群的传播

传统媒介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空性有较大局限。例如,电视媒介由于收视终端的限制,受众一般只能在固定场所主要是家里进行收看。受众的信息接收就要受到生活、工作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来说,也就无法一天24小时对同一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造成了传统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必须对传播时间段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能接触到媒介的受众进行信息内容定位。以中央电视台一套2010年3月2日的节目编排为例,早上8:35安排了针对老年观众的《夕阳红:老年人家园》,下午4:58编排了针对家庭妇女的《天天饮食》,从17:43到19:00,是针对少儿观众的《动画城》和《智慧树》,而针对中青年上班族的节目则集中在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首先把传播时段进行划分,再找出每一时段主要的受众群体,根据其需要制作、播放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媒介可能只需要关注非主流受众在非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和主流受众在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媒介以受众为中心,是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为中心,也就是媒介要面对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

而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单一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功能,如手机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功能,网络受众的媒介可得到性大大加强,受众全天24小时暴露在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可接收、阅读和上传信息。这时,媒介传播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针对受众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来传播信息了。对于融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介来说,就是针对受众在不同时间段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手段则根据信息的内容灵活选择,可能有时候是手机报,有时候是手机电视,有时候是短信。对于整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媒集团来说,则是如何针对类别受众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此时,媒介面对的就是类别受众群体的全时间段。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就是选择某一类或某几类受众为服务重点,分析具体目标受众群在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造适合他们的信息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种变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媒介组织来说,其广告传播的对象不再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而是精准的某一类别受众群体。这对要求媒介组织对于受众有更深人更全面的了解,要深人到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形影相随。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媒介投放不再是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目标受众可能接触的时段或版面,而是选择与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媒介、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时空。同时,在信息全天候围绕受众轰炸的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针对受众搜索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广告主与媒介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众传媒致力打造的“中国生活圈媒体群”,就是融合媒介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全时空传播的典型案例。

从渐进式传播到整合传播

对传统媒介来说,由于其传播手段都是单一的,不管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信息传播从时间顺序来看,都是线性的,即媒介如果要对某一信息进行多次传播,只能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渐进式的深人传播。传统媒介组织对信息内容特别是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不外乎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做跟进式报道和进一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两种。但对融合媒介来说,除了传统媒介的纵向传播思路外,因为对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思考重点转向如何对同一个信息素材针对不同载体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再选择适当的媒介组合进行,也就是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体形式或媒介间的整合传播,实现最终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和最优化。如果说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线性的、平面式的,那么融合媒介的传播方式就是立体式的。

媒介融合对媒介组织在新闻信息处理上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广告传播上。媒介组织不再只是单纯地销售媒介的“留白”时间或版面,媒介组织销售的是其目标受众的生活时空,或者说“生活场”(“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广告传播的效果不再只是依靠媒介或内容产品的收视率或发行量,更多的是媒介的整合信息传播能力。“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而是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手段及信息表现方式。’,峻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的媒体形态为产品及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0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应该是创造品牌的体验。

从信息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传统媒介的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主导的单向传播,虽然受众通过来信、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可以进行信息的反馈,但这种参与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传播的能力,他们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评论节目、投票、参与节目和点播节目等,还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草根记者”的新闻报道、dv、彩信图片上报纸、上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单方面的填鸭式的传播向双向互动交流的传受合一转变,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权日益上升,受众成为播众。

媒介融合带来的双向传播对广告传播最大的影响就是互动与内容共创。互动性对广告效果的提升作用已无须赘述,媒介融合为传受双方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但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的显然并不只是与传播主体的即时交流,受众在广告传播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客体,其不但与传播者的地位日趋平等甚至能反客为主,成为传播中的主导者。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媒介组织对于传播渠道的垄断,来自公众的创造力喷薄而出。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内容的创意和制作中,进行内容共创,将成为丰富广告创意、提升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2006年百事可乐举办了“百事我创巨星广告你做主”活动,面向消费者征集广告剧本,再在网上进行评选,活动共收到近9000个剧本。之后,百事可乐又策划了“百事我创flash动画征集大赛”,根据“巨星广告你做主”的优秀创意,面向flash爱好者群体征集flash动画广告片,大赛提供巧个“百事我创”活动中的优秀剧本,参赛选手可以根据剧本制作30-60秒的flash广告片,主题人物以周杰伦为主,参赛选手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自由创作。2007年,百事可乐再次策划了“百事我创我要上罐”活动,在全国消费者中遴选21位上罐英雄,打造中国消费者肖像罐,创造了206596081次网页点击率、143987068投票人数、25690003人参与活动、7525488个讨论留言帖、上传相片2465159张的惊人的参与记录。这几个活动中,百事可乐都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介形式,调动消费者参与广告甚至是产品包装的内容共创,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更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品牌体验,获得了远胜于硬性广告投放的传播效果。

从单一的“信息条”传播到综合的“信息包”传播

在泛媒体的大背景下,传播活动空前活跃,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信息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烦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阅读有效信息,成为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新要求。传统媒介在信息内容方面更重视“时效性”与“独家性”,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对专业媒介组织筛选、整合信息的更多依赖决定了媒介的信息产品应该完成从“信息条”到“信息包”的转变,受众需要的不只是一“条”信息,而是与某一人物或事件相关的一“包”信息(之所以称为一“包”而不是一“组”,是因为“组”只是“条”的累加)。信息传播内容从分散到整合,对媒介组织的信息整理、加工能力(或者说打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媒介融合的概念被最早提了出来,其简单定义就是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媒介结合统一起来。形成的新一代媒介即“融合媒介”,就是印刷媒介、音频媒介、视频媒介和多种互动形式的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形成的战略性、可操作性、文化性的结盟体。媒介融合包括多种类型,有媒介的所有权融合、策略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五种类型划分方式有所不同,前三种类型是通过媒介组织行为方式的角度进行划分,后两种是以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角度进行划分。这种类型区分的做法,表达了媒介融合的广泛性质,不仅仅是包括媒介形态的结合,更深层次地对传播手段、媒介功能、组织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要素的融合①。

二、催生广告传播的作用

有句话叫“广告是企业的化妆师”,企业通过广告传播的形式向外宣传自己的产品,美化的推销使人们对产品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因此广告的发展给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催化剂的作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告是目前传播速度较快、涉及范围较广、群众接受度较高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广告进行推广企业或企业产品,能更全面的对产品性质、功能、用途等进行美化包装,比如运用卡通动漫、当下热点话题、明星偶像等吸引眼球、讨论度高的形式进行传播,足够的勾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加快产品销售和供应,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②。

三、媒介融合催生广告传播的十大方式

(一)引用生物体的传播方式每个生物个体都是独一无二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具有生长、变化,以及成熟的过程。媒介也是一种生物体,也具有生态位特殊的特性,因此,适应和融合生态位发展是客观规律。坚持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高度融合,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就是生态位广告传播的重要思想,是媒介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位的广告传递方式,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市场掌握。

(二)信息流动性为主的传播方式互动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要求传统的广告模式能够脱离单一的传递性,成功地向数字支持的效果进行转化。新媒介方式支持下的数字广告更具有先进性,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信息,改变落后的技术局限性,精密的进行准确数据的传递。互动式的广告传播,能够支持的信息流动性更强,可以在报纸、网络上进行传递,面向的族群更加多样化。

(三)广告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实现媒介融合的重要改革,就是要求进行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多样性的广告传播方式。集成式的广告传播,能够为市场竞争提供有效的拓展技术。将传统的广告模式进行改革,以此来促进新媒介的发展,完善传统媒介的发展体系。集成式的广告传播方式,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实现媒体传播的先进性。促进数字媒介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媒介经济平台,能够满足未来发展计划实施。

(四)增强广告宣传度的传播方式通过媒体产品的传播实现植入方式的广告传递,更加有利于广告内容形象的宣传,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的促使大众注意和了解品牌的形象,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通过影视影响力,促进广告产品的出镜率,以此来影响大众的关注度,进而产生潜意识中的接纳感受,激发市场需求量,促进销售和经济收益。

(五)以市场为主导的广告传播方式广告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会受到制约力。因为关注广告的人群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个性化的广告不能够适应大众的需求,但依然能够为小众所喜爱,因此,调整广告的整体宣传作用能够影响市场传播的能力。分钟方式的传播,更加适合市场营销的目的,能够准确的针对不同的族群进行广告的宣传,达到广告传递的作用力③。

(六)扩张数据覆盖的广告传播方式所谓病毒式的广告传播方式,就是符合新媒介支持下的广告数据传播。因为网络的覆盖面积广阔,能够随意的转载和复制广告类信息,可以通过无限网页进行数据的传递,实现广泛传播的重要目的。在数据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营销,让人们思维模式中出现固定的形象,以此来满足市场战略性目标达成,也实现了新媒介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

(七)增强广告体验感的传播方式实体感受更加有利于产品的宣传,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大众能够通过体验式的广告传播满足对商品的实际体验,在感受产品实用性的过程中,了解到产品的效果,激发购买的欲望。这种广告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通过实际的感受接纳产品的宣传。

(八)多方位感官体验的传播方式融合式的广告传播方式,能够满足多方面、多媒介的传播意图。在广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成功的转换成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递,以此来满足产品宣传的途径多样化,迎合市场需求,被大众熟识产品性能。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融合,更加激发广告宣传的作用,满足了大众视觉、听觉,以及体验感受的多重需要。

(九)建立广告搜索引擎的传播方式针对产品的特性拟定广告宣传的内容,让大众容易铭记产品的名称、特性,以及作用,激发大众对产品的认知度。大众认知产品名称后,会积极地选择相关产品的信息,能够通过多媒介的方式进行搜索,可以在网络媒介上查找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更加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十)提升广告品牌效应的传播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实现广告传播能力的改革,要求进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统一市场营销的目标性,成功的树立品牌的协同作用。不单独依靠网络的力量,综合媒介的全部优势,进行产品的宣传,实现品牌效应的综合作用,达到产品的市场营销目的,让广告成就产品的市场销售,满足大众对于商品的要求,激发购买欲望④。

四、结论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

“受众商品论”是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达拉斯.史麦斯提出的一个揭示资本主义大众媒介与产品实质的经典理论,集中体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向。该理论中,他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这一商品,具有积极的批判和启发意义;但同时,其定义的受众商品本身属性上有着诸多的消极特点,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本文试着从“受众”这一关键概念来解读“受众商品论”,试图以此管窥传播政治经济学历史价值和局限。

传统经验学派偏重于微观的个人的传播效果研究,其中心是“个人”,并在总体上认可现存统治秩序;批判学派中的文化研究则把视野放大到了整个社会,对现状持一种批评的、否定的态度,但其重点研究的是文本和话语,关注“意义的建构”。所以传播学研究中的这两种思路都忽略了对传播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的研究。而传播政治经济学则开辟了将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结合起来进行传播研究的独特视角,主要从政治和经济,即权力的和生产的两大逻辑来研究和考察传播现象的。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1]。他们把传播媒介视为一种创造利润的经济组织,认为传播机构与社会政治、经济机构之间有相互关系并彼此作用,从而考察媒介作为一股经济的力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诸多研究成果中,“受众商品论”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关注大众媒介与经济组织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经典理论,集中反映了该学派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历史局限,即注重经济基础的唯物思想,对资本主义媒介商业化运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其同时也在分析过程中忽视了文化的人的主体性。

“受众商品论”是由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达拉斯.史麦斯提出的一个经典理论,试图从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媒介及其产品的实质。该理论从媒介运作的经济方面出发进行传播研究,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意识到受众角色的变化,替代媒介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内容而成为介于媒介和生产商之间交易的商品,由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者变成了消费品本身,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媒介批判是极其深刻的。但同时,该理论对受众这一概念的诸多消极属性介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受众作为人本身的主体性。本文试图从“受众”这一角度来对“受众商品论”进行解读,围绕“‘受众’这一商品概念的发现”与“受众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两个部分来展开,并探讨了其“受众”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受众商品论”主要观点

史麦斯“受众商品理论”的思想第一次正式提出是1951年瓦萨学院消费者联盟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他的“商营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人力(注意力)”奠定了其后他的受众商品理论。1977年他发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 一文,标志着受众商品理论的形成。其中几个主要的观点为:

1. 媒介生产的商品是受众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媒介基本上都涉足商业领域,成为创造利润的经济组织,而广告收入是媒介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史麦斯认为,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媒介所生产的商品不是广播电视节目,而是受众这一特殊商品。“大众媒介生产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却不是它最重要的产品,他们只是‘免费午餐’,其目的是引诱受众来到生产现场——电视机前。真正的商品是受众。媒介则根据受众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向广告客户收取费用”[2],因此,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受众集合,然后打包出售给广告商。

2. 受众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

“受众为购买他们的广告商所做的工作就是学会购买特定品牌的消费品,并相应地花掉他们收入……简言之,他们的工作就是创造了对广告商品的需求”。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大多数人来说,闲暇时间就是劳动时间”[3],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受众不仅仅是消磨时光,他们还在工作——他们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最终是通过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来实现的。受众的劳动不仅消费了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商品的“象征价值”。该观点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媒介的广告费是将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所得的营业收入,受众不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实现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还要间接替广告商向媒介支付商品的广告价值,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及时地获得这种劳动的报酬”。

3. 受众劳动的本质是冲动购买

“‘冲动购买’逐渐成为意识工业的实践……消费者的准睡眠状态导致冲动购买,因为消费者回到家中以后想不起任何购买的理由。”这里有两点原因,一是消费者处理商品和广告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限制每次购买花在思考买什么商品的时间,因为他们的全部时间都是在劳动,没有完全的自由闲暇时间,而“减少作出决定前的思考时间显然助长了非理性”[4]。二是广告商掌握了媒介话语权,通过广告操控消费者,向他们灌输虚假的价值观,鼓吹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观念,充分激发利用他们的情感,从而引导人们去购买那些并不需要的或者估价过高的物品。

由此可见,在“受众商品论”所揭示的这样一个隐型的“受众、媒介和广告商”三角关系中,广告商为媒介运作提供资金,媒介则为广告商提供受众作为交换,而这些受众“通过把他们的时间(‘工作’或劳动)用来消费广告信息和购买其他商品来为广告商创造剩余价值”。

受众:“商品”的发现

莫斯可认为,进行运用传播政治经济学进行传播现象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商品

化,即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产品生产出来,进入流通领域,实行明码标价,成为用来进行交换的商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也正是从商品这个基本元素开始的,因为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庞大的商品堆积才得以表现其自身。所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渊源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也选择以“商品”为起点来进行传播研究,是理所当然的学术思维继承。但其“受众商品论”中提出的“受众”这一新颖的商品概念,无疑是别具一格和极富创新意义的。

众所周知,商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商品,就是为了以某一价格

进行交换而生产出来的物品”,[5]它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对于媒介,一般观点认为,商业广播电视的商品是标价出售的广告时段,或者是电台播出的各种节目, 这是分别从销售和生产的角度出发的。但史麦斯指出,广告时段的价值是传播产生的间接效果,而广播电视节目则是“钓饵”性质的“免费午餐”,它们都不是广播电视媒介生产的真正商品。受众才是真正的媒介生产的商品。当然,对于这个“受众”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受众不是媒介的所有受众,而只是其中的消费受众;二,受众不仅仅是商品,他们还是商品化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劳动者。

笔者以为,这一作为商品的“受众”的发现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反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深刻性。前面提到,商品是个物的概念,而受众乃是人的集合体,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是有意识,有思想,有自主性的“道德存在”(塔可夫斯基),是一个精神实体,具有文化价值。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等几次思想启蒙运动都是为了发现“人”,即发现作为主体的人。而在史麦斯的研究中却得出了作为“商品的人”的结论,把人物化,认为人也具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仅仅对广告商来说),能够为媒介创造利润,同时通过自身的劳动来为广告商创造剩余价值,无疑是惊世骇俗之见。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中上层建筑降低为经济基础,商品拜物教泛滥,文化层面缺失的社会现实。同时,通过把一个比较潜隐的以“受众”为核心的“媒介、受众和广告商”三角关系揭露了出来,让我们正视了资本主义“文化工业” (阿多诺)中的异化:1、受众商品与其在工作上的劳动成果的异化,因为“商品中也具有相对的压迫力量和解放成分”[6];二,受众商品与其生产和再生产自身的异化。受众没有闲暇时间,劳动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即“不工作的时候也是为了明天的劳动做准备”;第三,非睡眠时间就是劳动时间,“根本没有脱离受众行为的、未被其它与市场有关的活动预先占据的自由时间”。 史麦斯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媒介文化生产的过程中,即从媒介运作的经济层面上发现了作为商品的人,这体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试图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对资本主义传播行为及其活动进行“釜底抽薪”式批判的一种研究思路,其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发人深省。

2.揭示了媒介运作中“受众”商品及其整体形式被出卖的客观实在。媒介生产必然要面对受众,这是不争的事实。媒体行业自身的市场属性会让它们把现实中的复杂的大众按照“他们所编好的媒体产品的类型”来界定出一个具有“一致性”和“可以量化(如读者的数量、票房收入、发行量、收视率等)”的“受众”概念,“媒体行业会对受众的本质及其存在进行物化(即商品化)”[7],因此,媒介制造了受众,而史麦斯则是这一商品的发现者。受众在以往的观点中往往是媒介内容的消费者,但此时中的受众却成了消费品,不仅仅是媒介内容所服务的对象,还成了媒介所生产的产品,并进入流通领域,与广告商进行交易。受众的角色转换并不意味着受众被真正“出卖”了,而是一种整体的形式上的转让,受众作为整体是商品,是被媒介建构出来的群体。其组成的个人在媒介与广告商之间经济上的反复较量不断重新组合、变动,产生新的受众团体,然后被再次甚至多次重复交易。这种现象不仅在当时资本主义商品化形势下是客观事实,甚至在今天我国媒介“产品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普遍存在的。如现在媒介经济学的“二次售卖”理论,其中第二次售卖(即把第一次“内容售卖”所吸引和培养的受众,而不是版面、节目和时段等卖给广告商)就是这一思想的直接体现。而现在媒介营销的“N次售卖”理论,虽然在提法上打出了“品牌影响力”这一旗号,但实质仍是媒介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将受众整体出售给广告商。同时按照史麦斯的逻辑把媒介对象推广到有商业成分报纸、网络乃至手机等,都可以发现其中的“受众商品论”的影子。这一客观事实的揭示对目前我国的媒介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如电视媒介如何实行频道专业化,实行分众传播,面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受众),以这些具有“一致性”消费特点的“受众商品”来吸引广告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展等都是现实传播业中非常有价值的话题。

受众:“人”的忽视

在“受众商品论”中,“受众”有双重属性,即作为媒介拿来和广告商进行交换的商品和作为劳动者进行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人”。作为“商品”在上面的部分已经讨论到,那么在“受众商品论”中受众作为“人”(或者消费者)到底有着怎样的属性呢?笔者根据史麦斯在《依附之路:传播,资本主义和加拿大》中“论受众商品及其劳动”一章中所述,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

1、不耐用的商品

受众商品“是一种被用于广告商品销售的不耐用的生产原料”,忠诚度不高,临

时性的,消费兴趣随时会发生转移。同时作为物化的商品,他们的使用价值就是他们购买广告所指向的商品所花的口袋里的钱(这是本质意义上来说,当然直接的使用价值则是他们的如年龄、构成、性别、文化程度等资料信息),而他们的购买劳动创造了其价值(对广告商而言的一种消费意识和需求)。

2、没有闲暇时间

“所有的人都需要劳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不工作的时候也是为了明天的劳动做准备(包括睡觉)”,因此“大多数人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这个幻觉是意识工业创造的神话”,自由或闲暇时间充斥着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劳动,而劳动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如花时间去购买新产品,维修和维护等),而不是为了真正的自由时间。

转贴于

3、非理性的,冲动的

T.N.利维特认为:“消费者买的不是消费品,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受众就是使

用广告“免费午餐”这种感官刺激结合体来决定他或她是否(1)有广告商所臆想出来的问题;(2)是否有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的类型的商品;(3)记住这个类型的商品的品牌或加到为下次去商店所准备实际的购物单中。通过广告商的这个理性逻辑,受众就完成了其无理性冲动消费。因为在这几个环节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如怎样判断这个“问题”的真假?怎样判断解决问题的产品是否真的有效果?如果都有效果,怎样在A、B、C……等一系列品牌之间做出选择?这个过程导致了受众购买商品的思考和决定的时间的减少,因此助长了非理性。

4、无辨识能力

“数以万计的,也许是可供选择的商品戏剧性地摆在逛商店的受众成员面前……消费者根本不可能像技工那样了解消费品的质量好坏以及现代大批量生产技术赋予商品质量的‘科学’基础。”设想你进了一家商店的洗漱用品区,在那里,每个产品都在类似的玻璃容器中,容器上只是写着化学成分和价格。除非你是一个专门研究化妆品或洗漱用品的有经验的化学家(即使是这样,你也要进行大量的思考),不然你怎么能够知道哪个是“最佳选择”,甚至这个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是洗发液、除臭剂、皮肤护理液或其它什么?要是没有商标名、包装的形状和象征性的装饰物,你就不能做出选择。

5、虚荣,追求符号

“(受众)有时购买任何分类的商品(飞机制造商一般出售他们的飞机运输,牛

奶工业出售各种品牌的牛奶),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特殊“品牌”的消费商品。”[8]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虚荣的,是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很有个性”,而品牌的建立及其广告宣传正是强化和突出了产品的差异,因此选择品牌,就选择了消费这个符号所塑造的消费意识。

因此,通过上面的几个特点,我们看到,在史麦斯的“受众商品论”中,受众虽然被“发掘”出来了,但不是一个完整的健全的理性的人“出土”的,而是完全被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异化的,缺乏个体主动性的人。他们在多数情况下被媒介广告引导进行消费,更确切地说,是由广告商这一经济权力所控制的,他们通过“对媒介的经济渗透,掌握了媒介的话语权”,同时“制造‘产品待选’来左右受众的消费决策”,最后还“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9],因此导致了受众没有理性基础,没有辨别能力,并且追求符号消费,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对自由时间的剥夺,因此“受众”已经了一个不能对自己消费行为做出理性决定的为资本主义经济权力组装和控制的 “消费工具”,他们由作为人的所具有的“价值理性”变成了作为广告商消费木偶的“工具理性”,他们的工作就是发现广告商臆想出来的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花钱去购买和消费产品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便于再次精力充沛地投入到资本主义再生产中。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对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夸大了资本主义媒介运作中经济权力的力量。

当然这主要是缘于传播政治经济学派自身的学术背景,他们认为认为“文化产品和信息中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并不具备自主的特性”,强调“经济脉络的分析以及在此脉络之下决定论所起的作用”, 同时对人不够重视,把人纳入了经济基础的范畴。这一学术取向遭到了文化研究学派长期以来的指责和诟病。他们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决定论’,将意识形态降低为经济基础,过于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这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局限,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播政治经济学开始了自身的反思,并开始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方法,“除了关心经济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以外,还要研究人们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与传播活动的关系,同时强调要灵活看待经济的决定作用”[10],为其更好地进行当代传播研究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结论

本文认为“受众商品论”集中反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独特研究视角及其本身的历史价值和局限,并试着从受众角度对该观点进行一种解读。认为“受众商品论”在注重对媒介的经济基础的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人沦为商品这一社会现实,使得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更发人深省,并对现实的媒介受众研究有启发意义,但同时其定义的“人”的一些消极属性又导致了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不够,没能发现人在社会、传播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当然,在今天,“受众商品论”中的“受众”观已经在媒介现实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传播学者对“受众”研究的地位也已经越来越突出,“受众”的主体性在“使用与满足”,“受众参与”论等越来越得到强调,但如何还原媒介环境中真正意义上的作为人的“受众”,保持媒介与受众的一种市场中“平等交易的双方”(如IPTV中的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平等直接交易)的关系仍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注释]

[1]《传播政治经济学之我见》,郭镇之,传媒学术网;

[2]《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迈兹》[J].国际新闻界, 郭镇之,2001(3);

[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新华出版社,2004(1),P278;

[4]同上,P275;

[5]《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张国良,2003.1,P585;

[6]同[3],P277;

[7][英] 格雷姆.伯顿编《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P88;

[8]同[3],P278;

[9]《广告商的在场——对“受众商品论”的一种解读》(《时代经贸》),宋艳丽、沈丽娟,2008.1;

[10]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传播》),2004.1。

[参考文献]

(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汪凯、刘晓红译,《媒介研

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新华出版社,2004(1);

(2)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国际新闻界》),斯迈兹

[J]2001(3);

(3)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传播》),2004.1;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4篇

2002年,可口可乐在上海推出柠檬可乐,公司找到一种香料,装在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机器里,放置在巴士站候车厅里,自动味感器在人经过的时候会自动喷出味道,诱惑人的嗅觉。

2006年,卡夫食品在《人物》杂志上不惜血本地做气味广告,读者只要对杂志广告中的某几个点进行摩擦,就会散发出广告产品的味道。

非记不可的广告

通过气味激发消费者对于产品、品牌的记忆与好感,这种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对消费者视觉疲劳式轰炸的新型广告形式,显得更加隐性、也更为特别。

不着文字,无需喧哗,广告于无形,不经意间留于你的内心。于是“非记不可的广告”出现了。它为何“非记不可”呢?美国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回想1年前气味的准确度为65%,然而回忆3个月前看过的照片,准确度仅为50%,这说明嗅觉记忆比视觉记忆要可靠得多。气味牵动着人的情绪与记忆,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

广告作为人的意识的延伸,是受众的心理、欲望、观念和情感的外化、放大和扩展。用麦克卢汉的表述,即“广告是由麦迪逊大街研究心理的‘蛙人’精心设计的,目的是对人的心理进行半自觉的曝光”。而这种延伸必须被受众感知才有价值。从“人性的驱动力”角度来看,人类原始行为驱动力的来源可以分成七大类:性、健康、安全感、地位、好奇心等。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便能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需求,推演出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诉求。而这些欲望需求最终往往还是回归到人类的感官,更脱离不了所谓的“五感”经验。

大众媒介通常通过视听符号来刺激人们的耳朵和眼睛,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广告对视听符号的滥用,使得人们对广告的感觉耐受底线日益提高。而根据心理学理论,人对外界的感受是有感受阈限的,只有在感觉耐受底线以上的刺激物,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由此,利用较少的嗅觉成为广告人手中的新武器。

媒介补偿

2005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可与数字电视节目同步产生香味的装置,在现场演示的3分钟烹调节目中,香味发生器发出各种食品原料和调料的气味。

2008年,德国手机技术开发商就一项可通过手机文本或多媒体短信发送香味信息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今后手机用户将可借助这种技术向其他好友发送“香味”信息。

据最新的报道,到2015年的时候,互联网将可以提供气味信息。而每一种气味,将成为数字化信息,电脑将根据数字化信息进行排列组合,从而重新演绎不同的气味。

新的媒介让气味广告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感官的魅力正是来自媒介的“补偿”。英国传播学者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声音到语言、由文字到图文并茂、由黑白动态影音到彩色动态影音乃至电子媒体的过程。就媒介的演变而言,书写、印刷、录音等是对稍纵即逝的口头传播的补救和补偿;摄影、电影等满足了人们留住眼前图景的愿望;广播使即时性的远距离传播成为可能;而电视,以其音画同步为广播无法看到图像的遗憾提供了一种补偿;因特网则是“一个大写的补偿性媒介”,补救了电视、书籍、报纸、教育、工作模式等等的不足;手机使以前一切媒介的非移动性得到了补偿……

实际上,广告的力量随着媒介的发展不断裂变。每一次媒介补偿的实现就意味着广告技术和广告形式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从媒介的发展过程来看,补偿性媒介的不断出现正好符合尽量多占用感官和尽量占用重要感官(视觉)的趋势。“20世纪的广告,有两项重要的发展,互成对比:一是广告的诉求,从价值的直接陈述,转换到隐喻的价值与生活形态;再就是文字的说明减少,而相应地‘富裕的视觉影像有增无已’”。这里指的就是广告的图像化转向。

媒介补偿与非记不可的广告

从广告对受众发生作用的过程来讲,有接触点、把握点和说服点三点,即称“三点式”广告。从广告理论的发展来看,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提出品牌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并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以此让消费者记住品牌购买产品。里斯、特劳特的品牌定位理论,目的是通过差异性营销,使有关产品的独特信息直达消费者。以独特的信息让消费者把握,在其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可以说品牌形象理论和品牌定位理论都把重点放在把握点上。而霍普金斯的“预先占用权”、罗瑟・瑞夫斯的“独特的销售主张”,以及李奥・贝纳的“发掘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都是以“产品特性”为广告诉求点,明确指出产品值得消费者购买的理由。我们可以认为这几个理论都是侧重于广告的“说服点”,即如何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产品。而对广告的“三点”来说,“接触点”是最基本的,消费者只有接触到广告,才有可能接触到商品信息,才有可能进一步把握商品信息,继而产生购买行为。

20世纪广告理论的重点在“定位”,由“宽告”到“窄告”,从而在表面上节约了那“一部分被浪费掉的广告费”。而现代广告处在21世纪经济的繁荣时期,因特网、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爆炸带来的传播瓶颈压力,使广告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媒介环境、产业环境、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的广告不在于是否“把握”住了消费者,是否“说服”了消费者,而是广告能否让消费者接触到。因此,“广而告之”的广告特色又重新回来,但这绝不是指广告的“狂轰滥炸”。它只是通过创意的手段更多地接触消费者。

媒介的补偿使广告有更多的机会植入,如现在的广告已经历了植入大众媒体的重复性传播、植入节目的隐形性传播(如电影植入广告),以及植入生活的延伸性传播(如江南春的“生活圈广告”)。直至今天,媒介补偿又给广告带来新的植入空间和机会,气味广告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地接触消费者,这比传统的二元感官刺激更能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也有助于建立品牌识别及忠诚。气味广告不仅仅是植入媒体中,更是植入消费者的心中(即心理层面),以其消费者的合作行为完成广告的传播任务。正如著名品牌学家李光斗所说:“味道犹如一只温柔的手,触动消费者心底的一根琴弦,让消费者身临其境。”

广告媒介论文范文第15篇

广告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

广告舆论问题的提出,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广告舆论现象密切相关。其学术意义首先表现在问题的提出不仅关注到舆论发展的新走向,也关注到广告传播的新景观。在广告市场多角关系的博弈中,广告主、广告人、媒介用越来越强的声音制造舆论,并引导和控制着舆论;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传播、广告传播形式有了更多的价值判断和评判标准,他们也往往公开表达自己的广告主张,对广告内容、广告创意表示认同或质疑,他们的意见表达往往以认知性广告舆论的形态出现;社会公众关心广告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利益制衡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他们也经常对广告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广告、重大事件广告、危机公关广告、公益广告、政治宣传广告加以褒贬,在特定的时间段相对集中地发表评论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形成群体舆论,影响着广告传播的方式和广告传播的效果。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公众无时无刻不处于丰富而变化多端的广告舆论的“舆论场”中,广告传播正在帮助人们形成态度、意见以及价值观。广告舆论在广告实践中多有显现,并在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环境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关注广告舆论问题,特别有助于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广告传播社会功能和新的坐标来衡量广告传播的现实效果,其学术意义重大。

广告舆论问题的研究,涉及舆论学、广告学、社会学、政治学诸多领域。其学术价值表现在问题的研究可在多维视野下,综合多学科的成果来探寻独特的广告舆论传播现象。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广告舆论现象加以研究和解释,提出了许多具有探索性或建设性的看法,涉及广告与舆论的关系、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的异同和广告舆论的导向问题。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广告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者们对广告舆论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问题广告视角、广告伦理视角中大众媒介对广告舆论的引导问题,学术视野相对狭窄,从现实应用看,广告舆论研究视野应关注到由广告传播所引发的所有舆论现象。涉及广告舆论概念的界定,广告舆论的表现形态的描述;广告舆论自身发展、演化的规律的勾勒;广告舆论环境、广告舆论场、广告舆论运行机制的探讨;广告舆论存在和传播模式研究,广告舆论的传播结构和波动规律分析,广告舆论社会影响力探析等相关问题,有较大的学术研究空间。

广告舆论研究的理论意义

广告舆论在现实生活中已普遍存在,并为人们所关注,在学理上应有相应的理论进行观照。把广告舆论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将其放在传播学视野下进行考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从广告舆论概念内涵的界定入手,探析广告舆论的产生过程、梳理广告舆论产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构建广告舆论学研究的学理框架;借鉴传播学中的模式研究,对广告舆论的形成模式、传播模式和传播机制进行描述;运用传播学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广告舆论主体、广告舆论客体、广告载体、广告相关体等广告舆论要素和广告舆论的典型案例进行阐释性研究,对广告舆论产生的机制、路径和影响力进行系统描述;结合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分析广告主对媒介的控制,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受众意见的生成,运用舆论领袖理论分析广告传播的名人立言,运用拟态环境分析广告通过制造舆论“表象”来引导舆论。在传播学视野下,对广告舆论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及过程进行系统化论述,理论意义重大。

第二,拓展广告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丰富广告学研究体系。传统广告学研究一直遵循传播学、营销学和艺术学的研究视角,这搭建起了广告学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新媒体创意浪潮的兴起,病毒传播、全球传播、交互传播、社区传播、长尾理论、蓝海战略等新问题不断冲击着传统广告学的研究体系,使广告学研究再次面临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重组的问题。近年来,广告舆论的引发与广告自身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通过对广告舆论现象的研究,追寻问题广告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涉及广告功能的重新审视,广告传播内容的重新认知,受众在广告传播中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评价,广告批评主体与广告批评对象的重新阐释,这对于丰富广告学研究内容,构建广告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三,推进舆论学跨学科研究,充实舆论学研究的内容。传统舆论研究一直囿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但由于研究视域所限,舆论研究中的思辨研究、问题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往往要么流于意识流,要么趋于边缘化。大众传播媒体社会化和主流化热潮的兴起,使以新闻舆论为代表的媒体舆论研究成为焦点话题,同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传统媒体内容构成上,新闻、广告、娱乐、知识、游戏以及它们的融合形态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媒体内容。新闻舆论是媒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舆论也是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广告舆论既有广告传播的特殊特征,又有舆论传播的一般特性,还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特性和时代特性。研究广告舆论则涉及广告传播的舆论学解读和舆论演变的广告学阐释,涉及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研究内容的新变化等相关问题。也关联到广告舆论与新闻舆论、广告舆论与媒介舆论、广告舆论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解读,对于理解新时期舆论的新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广告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媒介融合和媒介社会化大环境下,广告舆论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广告舆论和新闻舆论一样成为信息传播和话语表达的重要工具。广告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凸显。

首先,广告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和广告传播的特性有关。在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广告传播的时间、空间和领域得到空前加强;广告的强势传播、即时性传播、发散传播特性明显加强,为广告舆论的生成、传播和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更宽泛的技术平台;在媒介社会化的传播背景下,政治和利益集团对媒介的控制和利用,媒介组织对媒介功能和效用的开发和定位,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和批评都得到空前加强,广告的组织传播、控制传播和导向传播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为广告舆论的生成、传播和发挥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媒介环境。关注这些问题,在宏观决策层面可以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管理层面,可以为相关部门构建广告舆论监管体系,加强广告舆论的利用、引导和监控提供一定的思路。

其次,广告舆论的社会功能放大和广告传播中自身出现的问题和传播制度本身的先天性缺陷有关。多年来,广告传播过程中自身出现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现代广告传播中,广告主的意识形态、广告人的创意理念、媒体的传播模式以及广告受众的认同性意见或批评性意见都成为引发舆论或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具体来说有如下情形:其一是广告传播方式受质疑。广告是一项单向信息传播活动,广告传播方式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组成的利益集团所控制,因此广告传播者往往以其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及受众的感受,一方面,广告控制加强,广告的政治功能凸显,广告传播主题受关注;另一方面,轻视消费者智力、蔑视消费者自尊的无知广告传播也成为广告舆论关注的对象。其二是广告传播内容受抨击。虚假广告往往夸大广告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在欺骗消费者的同时企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失实、失真、夸大其词的虚假广告内容是多年来广告舆论密切关注的话题。其三是创意文化难认同。多年来,因广告创意而引发的广告舆论占有较大比重,较为典型的就有“丰田车陆地巡洋舰广告”、“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创意事件。这些广告由于创意中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创意元素,而使创意文化打上了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许多网民对西方著名品牌的创意文化不能认同,从而引发舆论并导致广告传播成为显性的公共话题。关注广告舆论的这些影响和变化,对于进一步认识广告信息传播的机制,追溯问题广告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渊源,判断广告传播的走向,全面理解广告批评的社会价值及正确评价广告舆论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张金海、饶德江、刘珍:《略论广告的舆论引导功能》,载《新闻传播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沃尔特・李普曼(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