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篇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指经济上的指标,而且,还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是否和谐也是判定我们是否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气氛良好。可以说,和谐的社会就是友爱、融洽、稳定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社会并是执政者追求的执政目标,也是体现执政者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重要思想,并提出了“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一论断,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认识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就为建立公平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更为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社会成员间没有根本矛盾的和谐社会打下了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制度也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的社会,社会主义追求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这种政治理念也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这种矛盾的解决办法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上看,是坚决不能采用革命或者阶级斗争的方法解决的,而只能采用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因为先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先进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而人民群众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可见,主要矛盾的转移和解决方法的不同就要求我国社会的各阶层要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绳,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而这一切又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作为保障的,由此也可以得出,当前主要矛盾的转移和解决方法与和谐、稳定的社会二者间是互为因果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论文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向、战略步骤的制定者,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领者和实践者,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党要不断地总结自身经验和国外社会主义的经验及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并不断地把执政经验总结上升到执政理论,不断深入地研究党的执政规律,这样,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同志最近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加强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环境、执政资源的研究。执政理论实质上是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我们党及每一个党员干部理论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

(二)执政党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党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能否代表先进文化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资格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先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先进文化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先进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文化生产力”,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从根本上确立了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发展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正是因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有这样的历史地位,因而,我们党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能始终保持执政的资格。从我们党和其他党的历史来看,其兴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其亡是没有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可见,我们党要长期执政、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

(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我们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是,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某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当然,各资产阶级政党的代表在竞选时也打着代表人民的利益或者代表国家的利益的旗号,但是,在客观上他们不能代表也无法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最高利益,这是任何其它党都没有的优势,这也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内在根据之一。但是,仅仅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否执好政,能否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的现实根据,才是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我们的重要原因。怎样才能执好政,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发展的源泉,这是我们党永葆生命力、永葆创造力的源泉所在,也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

(四)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都凸现出来,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与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群众急于致富和要求民主的心理过强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引发不稳定的因素,但是,我们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必须要有稳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我们要始终把稳定放在重要位置。

(五)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大家都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部分致富的人不是靠诚实劳动、不是靠创造而富裕起来的,有的甚至是靠投机、腐败等不正当手段而富裕起来的,这就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才二十多年,我国的贫富差距已非常严重,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的贫富差距的矛盾已比较突出,而贫富的突出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让靠知识、靠劳动、靠创造富裕起来的人光荣。

(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宝德治和法治各自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使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依法治国是外在的力量,以强制的手段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德治国是从人的内心、从人的素质上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规范。法治强调的是他律"道德强调的是自律,二者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不能互相代替。我们认为,和谐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们有比较高的素质,有比较高的自律意识,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主要还是人民内部矛盾,针对这些人民内部矛盾不能通过暴力的手段去解决,而主要通过提高人的素质的方式和法律的方式去解决,不断健全和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工作机制。对于犯罪分子和“”即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要坚决依法打击,不能姑息,不能手软,彻底根除社会不稳定的毒瘤,维护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包含以上的六个因素,还包括很多其它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和谐社会不是看不到矛盾,不是去淡化矛盾,而是去正视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很好地处理矛盾。和谐社会是衡量我们党执政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谐社会也是执政者的执政目标,更是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因此,要抓好系统工程的每一个方面,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的进步。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2篇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一、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

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

共和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两大对立阶级不复存在了,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可是这决不等于没有阶级了,更不等于没有阶层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少不了分层。当今中国有哪些阶层,尚在讨论中,不管是八个,还是十个,总而言之,是没有人否认中国还有阶级、阶层存在这一客观实际。

根据现代阶层理论,阶层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或经济标准,或政治标准,或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就连纯粹的产业工人,也因从事不同产业,如夕阳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工人,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的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岗职工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工人等,因职业性质的明显差异,其阶级归属感和阶级意识也有明显差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工人总归是工人。孙中山先生曾高呼“劳工神圣”,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工人的地位呢?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刚刚兴起的乡镇企业,转化为企业职工。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稳定职业,形成了流民性质的群体。第三,知识阶层在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形象与新地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第四,私营个体阶层在发展壮大。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个体私营阶层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参与政治的愿望与兴趣越来越大。第五,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逐渐凸现出来。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一直属于党政干部系列。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不同阶层存在,不同阶层之间就会有矛盾,有磨擦。比如说,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冲突不是和谐。可是冲突能够转化为和谐。阶层矛盾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处理。阶层是执政党的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卓越的执政党面前,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也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执政党犹如交响乐的指挥。指挥有方,荡气回肠。

按照“和谐社会”理论,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中,逐步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将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成为“扁平化”的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二是受到改革不及时、不配套的制约,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病态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可能继续保持现在的“洋葱头形”。三是由于改革出现重大失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停止发育成长,从现在的“洋葱头形”退化为“蜡烛台形”,即底层越发庞大,自底部往上就一路孱弱始终无法壮大,中间阶层不大,头也不大,这样的一种畸形社会形态和社会骨架,根本无法促成现代化发展。

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调整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应当提高所得税,增加利息税,扩征遗产税。要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在政策上适当向困难群体倾斜。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困难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不承认有困难群体存在,就是无视困难群体。不承认有困难群体,就会导致困难群体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1993年9月16日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社会分层是天经地义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分层犹如棱镜可以把一束光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红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中国,历史地落实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文化的认同,宪法的赋予。执政党的使命就是要协调阶层关系。

二、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优化社会结构

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组成的不平等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就业和粮油供应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更为严格的还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这一制度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上允许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并允许城市中的某些国营企业从农民中招收部分临时工、合同工,其他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从农村中雇工也不再受到禁止。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农村人口可以说获得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配第和李斯特将这一现象称为“推拉现象”。也就是说,农业耕地的有限性与人口压力是迫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而工、农之间的收入差异则成为劳动力非农化的拉力。在这样一个双力作用下,农民纷纷涌进城市谋生,形成了我们国家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民工潮。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是否正在消失呢?非也!我们认为,我国社会现阶段正处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并存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是,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他们的就业,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而这种归属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导致农民很难在城市空间场域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从而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更无法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们只能利用他们在家乡长期建构起来的社会资本——同乡关系、亲缘关系,在城市中求生存。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就是阶层关系的分布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众多的社会组织,即非政府、非赢利性质的社团组织。

人是社会化动物。尤其是现代人,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智力上,都很难以个人的形式来满足需要,而只能以群体的形式来增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需要的能力和可能。因此,在社会分工基础上,把追求特定目标的人群,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几百年来,这类社会组织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组织形式由初级走向高级。现在的世界上,社会组织发达的国家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一百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尺度。中国的社团纵向比,突飞猛进;横向比,发育得还很不够。千人拥有社团的数量只抵法国的九十分之一。我们应当在努力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的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不具备政府职能,可是,它能起到政府起不到、政府也不应当起的作用。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市场也不可能是全能的。再说把市场泛化了也会带来很多弊端。讨价还价、买官卖官无论如何不行吧?很明显,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必须有非政府组织。,

我们一直说,转移政府职能。试问:转移到哪里去呢?最佳的去处是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无限政府”所不应承担的职能,从而把“直接政府”变成“间接政府”。不要小看了这里的“间接”二字。间接了,有利于发挥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间接了,有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本职工作。

我们一直说“小政府,大社会”。“大社会”就是社会组织要发育起来。“大社会”大不了,“小政府”便小不了。为什么过去政府越简越繁?为什么政府难以“瘦身”?为什么“吃皇粮”的那么多?还不是因为社会组织不发达吗?政府的肩上有千斤重担,社会组织也能挑起八百斤。

社会组织的功能是很大的。它具有服务的功能,为成员办实事。社会组织是自治的。社会组织所固有的自生自灭的特性,促使社会组织必然以服务为天职。社会组织具有协调的功能。既有协调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利益的功能,也具有协调国家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功能。社会组织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组织具有监督的功能。尽管这种监督是柔性的,可恰恰是这种柔性的监督具有客观性,富有人情味,是人性化的监督。社会组织具有公证的功能。社会组织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这种“兼顾两头”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组织要公正。公正最起码的表象之一是公证。社会组织还具有智囊团、思想库的功能。近年政府出台的大思路有不少来自于社会组织。这是民主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由于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吸纳了一批离开政府的公务员,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就业的机会,既保护了富人的合法收入,更扶植了一大批困难群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社会组织充当了安全阀的作用。社会冲突各国都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社会冲突起于青苹之末时,最先觉察社会冲突的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早觉察,发预警,就可以避免把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冲突,避免把只要有心解决就能够妥善处理的矛盾演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社会冲突发生以后,社会组织又可以起到化解矛盾的剂、稀释剂的重要作用,为“化干戈为玉帛”做出贡献。

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不论是政治领导型的、还是业务管理型的社会组织,不论是利益代表型的、还是公益服务型的社会组织,不论是文体联谊型的、还是学术交流型的社会组织,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血脉。

四、以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从制度入手,才是科学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民主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依法执政。

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在t·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正式制度的约束通常称为法治。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与法治相对应,在学术的语境中,我们称之为德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中的一小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入手。

“法治”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还得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首先,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确立,从而为国人营造自由、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真正剥离附着在每个交易主体身上的神秘外衣,使市场规律、法律充当交易竞争的裁判员。要逐步完成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收缩政府权力的覆盖范围,为社会力量的发育成长提供有利的空间和养分,从而在政府与个人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桥梁,缓和二者间的紧张状态,同时也为个人营造阻挡强权侵扰的屏障。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要将执政党的性质、地位、职能、领导方式及其与政府、立法、司法、社会民间及公民个人的关系、相关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化、制度化,使得对执政党的约束与监督落在实处,具有可操作性。还要严格界定党的政策、决定与法律的界限,使其服从法律的规制,防止其超越法律的规定,形成隐性立法。同时,应注重我国的政权建设水平,在减少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注意各级、各类权力机关之间的有效制约与平衡。

五、管理的重心转向社会管理

要发展社会管理的硬件,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比例。不仅要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绝对数,而且要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相对数。要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要把繁荣文化提到应有的高度。现代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在提高,现代经济的运行常常要走文化快车道,现代文化的经济功能在增强。这既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也是现代文化的特点。

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相当重要。政府的职能不论有多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都应当是最主要的。

首先是要发展社会管理的硬件,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不仅要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绝对数,而且要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相对数。社会事业投资要与gdp同步增长。鉴于有些社会事业过去投资较少,在一定时间内应当以更大幅度增加。要把那些建立在牺牲社会事业基础上的、破坏社会和谐的经济超常高速度降下来,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同超常的高速有联系。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是忽视社会发展的片面发展观的产物,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是要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指标是领导的指挥棒。指标是考评的依据。指标是办事的分寸。指标体系不完整,必然会乱提口号,瞎订目标,诸如动不动就吹什么“世界一流”等等。这无不是因为不懂得“世界一流”有什么指标要求的缘故。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当然,指标,一要切合中国实际,二要与国际接轨。人文指标,是要在崇高的人文精神指导下,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后,订出来。现在一说指标,有人就拿出当年“评工记分”那一套本事来,那是把指标庸俗化。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3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个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包含掌控市场经济建设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在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具有独立性,但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执政能力的完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这一能力,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景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朝着我们所确定的各个既定目标前进,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影响力,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目标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也是现阶段人民要求实现的社会状态,更加有利于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宏观意义,也具有微观意义。在微观意义方面,它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人民利益”标准的科学再现,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标准的题中应有之意。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将使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主体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个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的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力求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讲,就是既要维护全局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利益;既要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扶持比较困难的企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党 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在现阶段,这些主体主要是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我们要支持和培育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并善于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实现社会的和谐方面的作用。

二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三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课题。首先回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物质基础、和谐本质、发展趋势、全面性和统一性几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并简要分析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不同,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除了GDP翻两番这个总体目标,还有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战略任务的重要位置逐步提高,应经作为“四大建设”之一。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层次的目标。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它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作为社会形态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高级的目标,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和特征。

第一,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之上的。和谐就是要调整矛盾,而在社会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利益冲突,特别是物质利益的冲突。利益冲突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就无法实现最基本的和谐。在和谐社会中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关系极其合理,这不但是一个纯粹道义的范畴而是一个现实的经济范畴。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生产不是盲目的生产,而是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并进行合理分配的生产。它要求必须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生产力总量和财富总量,并且能正确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在社会财富总量扩大的基础上正确出路社会分配问题。

第二,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适应,其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为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无论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其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统治阶级即使采取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也不过是为了为使自身的统治,并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对立阶级获得发展来自己的统治。私有制和和谐社会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是不可能有本质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的。在人类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中,无产阶级就要利用有利的条件和发挥本身的优势进行革命,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

第三,和谐社会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有史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再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必然会逐步地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的需要,逐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状态,最终达到和谐。社会和谐的表现形式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个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关键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状态消除,彼此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自由的人。

第四,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和谐。这是指和谐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要求矛盾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中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是最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全面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即自然满足人的现实需求而人又不是以掠夺自然为代价,自然得到保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社会为人提供良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人在社会系统中能自由发挥作用,实现社会价值;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就是这三方面在统一体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协作发挥整体作用;人与自身的和谐,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物质、精神、文化,社会参与中实现个人价值。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第五,和谐社会是在统一体中的和谐。它不仅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还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社会和谐是相对于社会冲突和社会斗争而存在的,在解决社会冲突和社会斗争的过程中而演进的。只有在消除了对抗性的矛盾之后,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内部,不断克服和化解非对抗性的矛盾,并防止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这是一个在统一体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是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能实现的,也就是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建成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目标,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谐社会需要制度方面的基本保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私有制是与和谐社会根本对立的。在任何私有制的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总是处于上层社会,依靠压迫和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在私有制的存在必然导致生产资料占有者和不占有者之间的直接对立和一种依附人身关系。在封建社会,土地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纽带,土地占有者剥削农民,佃户的劳动,不劳而获。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一样,尽管资本家看起来要比地主开明得多,并不断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资本主义的调整是为了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范围内,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为了维持阶级的统治,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财富。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也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存进资本主义生产。“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即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下有很多关于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封建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提倡以和为贵,追求社会的安定有序。但是儒家文化是为封建统治者的服务的,所倡导的和平秩序也是在封建制度的体系内,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础上,对此来说,君臣之间的和谐就是君仁臣忠,父子之间的和谐就是父慈子孝,尽管如此,君父仍掌握有臣子的生杀予夺大权,所以和我们现在所讲的和谐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物质保障,另外,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创造巨大的物质,更要注重创造精神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原始社会,尽管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仍不可能实现和谐社会,因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端低下,物质财富极度匮乏,人还没有完全动物的习性,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实行所谓公有制。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阶级消亡的基础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我国现阶段,我们并不具备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存在的,但是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调整解决。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一切文的前提是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有效手段。而阶级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对立和斗争。在任何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任何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损害自身的利益去实现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在不可提阿赫的矛盾存在的社会,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而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和先进性,如果离开了工人阶级的坚强领导,离开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的建设和改革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团结,没有全社会统一的意志和价值观,全社会就不可能构建起和谐。我们所说的工人阶级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是以单一的阶层为基础,而是包含全体社会成员、融合多种成分,有着广大群众基础的集合体,同时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平等的基础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新探索与超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人的和谐,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人自身的和谐,即人的全面发展。人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精神享受。二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而且要在社会建设方面创造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文化繁荣的环境,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明确,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空想的目标,它是有现实理论和物质基础的。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所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的提出都是需要多方面的论证的,但是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要靠实践。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落实正确的政策,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冲突,最终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年。

[2]肖景华洪向华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5个理论热点》,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杨丽坤;马建新:“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在如此人口和地域规模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失衡、就业问题凸现、人口未富先老、环境污染严重等各种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不仅能够快速增长,而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路子,这就使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从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的发展理论做出贡献。因此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根据这个定义,政治学家从政治学的角度说: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始于初级阶段,又高于初级阶段,是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运筹得当的社会,是改革配套、发展协调、稳定持续的社会;哲学家从哲学的高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系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处于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状态;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和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文章版权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看到,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矛盾,要多用经济的方法、民主的方法、综合的方法来解决,坚决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政策,采取各种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当前要着重解决分配、就业、贫困、“三农”、腐败等突出问题。要针对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司法不公等,抓紧建立相关法律加以解决。

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化解和处理社会矛盾,是增进社会和谐所应该提倡的文明方法。其实社会矛盾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会存在的,只是尖锐程度不同而已。社会要形成习惯于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和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和处理矛盾的机制和社会氛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只会用以暴力对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结果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社会积累的巨大破坏,最后还是人民吃亏。今天的社会与过去不同了,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完全应该而且能够通过沟通、协调、调解以至行政、法律等文明的方式来解决。通过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的风气,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形成讲诚信,重责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风尚。

(二)正确处理收入分配问题。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保障性收入不到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不良后果日益明显。解决的出路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既要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

成的差距,还要着重解决再分配的社会公平保障,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首先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的合理。初次分配拉开差距,一般来说是正常的,有利于效率提高。问题在于由于不合理、不平等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如市场垄断、、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等造成大量的非正常收入,导致初次分配有些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合理。这就需要解决初次分配机会条件不均等所带来的不公。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效率为前提,贯彻按劳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

其次,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目前再次分配体制不健全,保障性收入分配不到位,低收入层与高收入层的差距日益拉大。这就需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收入,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例如,进行税赋改革,加大对各类收入的税收调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公共开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提高落后地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居民贫困层的生活困难,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采取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数量的办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倾斜,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三)构建和谐社会还要走发展的道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才能有效地医治许多社会病和消除社会裂痕。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邓小平看得准,他剥去种种貌似革命的假社会主义理论的外衣,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且要加快发展。20多年来,国家成就斐然,初步实现了小康,贫困人口和贫困现象大为减少。这为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这个基础对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不够坚实,还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党第一要务不动摇,最终彻底消除贫困,铲除社会不和谐的土壤。抽肥补瘦,缩小贫富差别,是缓和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普遍做法。有穷有富,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常态。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试图建立一种人人过着一样贫富生活的社会。实践证明,那种模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失去竞争能力,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生产大发展。但由于人的能力不同,主客观条件不同,获得机遇的先后和多寡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一般社会都会出现的穷富差别,地区差别。对于这种现象,党、政府和社会,首先应承认合理合法的差别,不应采取贫富拉平的做法,要继续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竞争发财致富,同时通过政策为弱势人们和地区创造必要的条件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尤其要通过依法税收将富人和富裕地区的一部分财富收上来进行第二次分配,部分税收用于发展公益事业,部分用于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补贴,这叫“抽肥补瘦”。当然,对,通过各种腐败手段非法暴富的人,必须坚决没收非法所得,实行坚决打击。他们与劳动致富者和合法经营致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在中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键是执政党自身建设。首先执政党内部,特别是领导高层,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过去一个严重的教训,是党的高层不和谐,斗争不断。高层不和谐,下面各级能和谐?党内不和谐,社会能和谐?今天不同了,全党上下很和谐。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党组织,7000万党员,只要共产党内部和谐,全国就乱不了。当然党内要和谐,必须发扬党内民主,营造党内发表不同意见和平等讨论的环境,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把全党积极性调动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改革开放,是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国共产党任重道远。但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调整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社会。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具体内容:

[1]胡鞍刚主编.中国:挑战腐败.

[2]李良栋等主编.新编政治学原理.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和谐社会之必然具体事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总书记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已经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也可以说,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体现出这六方面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和谐社会六方面的特征有着具体的内涵。(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必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党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

(2)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3)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讲,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和民俗。

从国际环境来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社会的和谐同样离不开世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综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要按照同志的要求,着力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六个方面的本领。充满活力。要能够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光辉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陈前银.《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6.

[2]未知.《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用文写作网,2009.3.

[3]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4]任建松《浅谈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霸州市委党校.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7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一、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特别是目前__县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的大坐标中处于落后的位置上,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带来许多社会面上的问题,稳定工作压力大,发展环境问题多。但我县县委、县政府在省市重点帮扶下,正视差距,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增强全县上下负重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用先进的文化鼓舞全县人民的斗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二、__县的基本作法

“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我县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激励、凝聚、整合等作用,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

一是大打孙子文化牌。众所周知__县是一代武圣孙子的故里,我们充分挖掘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孙子文化旅游节,接待省内外游客达500余万人次。我县每年都在孙子兵法城举办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孙子已经成为__县最具知名度的人物,也成为世界了解__、让__走向世界的窗口。同时借助孙子这张享誉世界的名片,我们在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初步构建起了以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大旅游格局。

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由宣传、文化等部门牵头,选定主题,由相关单位承办,组织开展文化广场活动,半年一评比,年底一考核,从制度上引导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参与群众性文化演出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县先后举办了春节文艺调演、元宵节焰火晚会、农民鼓子秧歌表演、老年健身活动表演、消夏广场文化演出、家庭才艺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少儿舞蹈大赛等十多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万余人次之多。活动内容涵盖文学、书画、戏曲、歌曲、舞蹈、器乐等方方面面,活动范围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包括 党政干部、社区居民、农民、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

三是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该活动以中小学校、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幼儿园为主要推动力量,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庭全面展开;每年3月份举行的“家庭才艺表演比赛”,也同样把“庆三八”的活动拓展到了每个家庭。6、7月份的“消夏广场文化演出”则把文化活动拓展到了企业。每年9月份举办的“全县青年歌手大奖赛”、“红色经典大家唱”活动,为全市的党政机关干部提供了施展才艺的舞台。

四是壮大了民间社团组织,培育了一大批文化能人。这些文化能人又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基层生根开花。经过不断的发展,全县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到了8家,京剧联谊会、夕阳红艺术团、老年太极拳协会等常年活跃在社区、街道,规模已达1000多人。他们共为社区居民、城乡群众、全县大型活动演出300多场次。20__年,夕阳红艺术团的《健身秧歌》获得省老年健身秧歌比赛二等奖,京剧联谊会的杨思训、徐云秋同志分获省京剧票友大奖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被大家称颂为“文化大使”。此外,著名评书演员张红霞代表县供电公司参加全省电力系统文艺汇演,参赛节目《绚丽的彩虹》荣获二等奖,清河镇王圣亮长期致力于书画和木板年画创作,并取得了不菲成绩,于03年1月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其书画作品在参加纪念诞辰110周年“风景这边独好”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一等奖,辛店乡陈清盛同志创作的《桑蚕之歌》被县评为精品工程,为宣传__、发展__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拥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化作推动惠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立足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孙子的战略思想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治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等内容,也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值得吸收借鉴的。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我们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同我们的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建设和谐文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从而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应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要求,又要有广泛性要求,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就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可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实现和谐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快和谐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进程,加快和谐文化的积累过程。建设和谐文化,本身也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也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四、突出重点,努力开创和谐文化的新局面

1、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作为龙头、以演出为中心,努力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和文化服务水平。加大精品生产力度。继续开展文化进社区和下乡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组织举办送电影下乡、到 城建工地等活动。

2、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和文化工作先进乡(镇)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基层文化建设小康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文化场所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的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3、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改进政府管理职能,减少审批项目和审批程序,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水平。制定文化市场发展规划,优化调整文化市场的结构布局。继续加强网吧市场管理,巩固网吧专项整治成果,鼓励连锁网吧建设,实现网吧市场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扶持发展音像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加大对违法音像制品的查处力度,使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积极倡导大众化、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鼓励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引领时尚、引导消费。加大演出市场监管力度,培育和规范农村演出市场。扶持发展演出中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演出市场,繁荣和活跃省城演出市场。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4、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文物管理和执法职能,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古城墙和城内海子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拉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文物安全和文物维修管理工作,切实完善博物馆保护设施设备,推动风险等级达标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方式

一、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哲学视域中,“发展”是指以多样性为基础,事物因相互作用而沿某一方向的螺旋式上升运动。社会发展。一般而言,就是指人类及其社会追求价值目标并付诸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是人通过主体性活动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它以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目的的实现为趋向,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完善及人类生活的健康、幸福、文明联系在一起,它必须有助于社会持续、稳定、完善和人类生活健康、幸福、文明。社会发展是有限度的,它在一定条件集的基础上进行。条件集就是限度,个体行为受规则系统限制,经济发展受政治、文化系统限制,人类社会受生态环境系统限制,超越条件集单方面的狂飙突进,是为畸变,而在限度以内活动,社会发展则显现出负反馈或“循环”的特征。条件当然可以改变,限度也不是不能超越,但一则限度依然存在,即超越后会形成新的限度;二则超越必须在条件集允许的基础上进行,且超越后的条件集必须是平衡的,即一种条件的改变,能够带动其他条件的改变,或如“帕累托最优”所言,至少不损害其他所需条件。社会发展中贻害无穷的做法是,某些条件改变而另一些条件不变,甚至以牺牲另一些条件的存在为代价。

“和谐”,最一般地说,就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其基础是事物的多样性。(1)和谐是以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为前提的,即是说,没有差异,没有独立,就无所谓和谐。只有一种声音就谈不上音乐,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纹彩,只有一种味道就不成其美味。和谐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只是同一,这样的社会不是和谐社会,而是大一统的社会。(2)既然存在差异,和谐就不等于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恰恰相反,由于差异和独立的存在,矛盾和冲突必然是和谐社会中不可回避的现象。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不是和谐的社会,而是一个超强控制的社会。(3)和谐社会允许矛盾和冲突的表达,但并不等于是无序的,和谐包含着规范,包含着秩序,矛盾和冲突一定是在某种规范和秩序下表达出来的。(4)和谐是有条件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打破旧的和谐,再解决不和谐,建立新的和谐,永无止境。(5)和谐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和谐”社会。将哲学范畴的“和谐”引入到政治领域,就产生了“和谐社会”的理想,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即构成社会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相互协调、彼此包容、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安定有序的协调平衡状态。

以上分析表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是有差别的两个范畴。(1)社会发展主要是一个关于社会向前运动的展开状态的描述性范畴,是相对于停滞、倒退而言的有方向的运动状态;而社会和谐既是状态的描述,也是以某种标准对某状态的评价,是状态描述性范畴与结果评价性范畴的统一。(2)社会发展更多地表征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和某一层次的向上运动,因而有所谓“发展不平衡”问题;而社会和谐则主要标示社会整体领域、整体方面和整体层次的积极运动。(3)社会发展具有多向性和多样性,既有社会客观的运行方向或内生方向,也有通过人的自主设计所谋求的方向。由于自然的或社会的原因,社会发展往往具有多种方向同时生成的性质,比如能源的使用与资源耗费或污染等同时生成,财富的聚集与财富的转移同时生成。因此,社会发展与发展代价相伴而生,如果发展代价超过一定程度,则这种发展的结果往往是不和谐。(4)社会发展是人性的实现方式,但是在某种条件下,却往往以人性的丧失为代价,造成对于人性的开放性、创造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等品质的压抑。呈现社会发展与人性的背反。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性发展是直接同一的。(5)社会发展主要是手段意义的范畴,而社会和谐直接就是目的,如果手段凌驾于目的之上而忽略自身的价值旨归,则有可能形成“发展崇拜”,至于手段背后的真正目的则可能被遮蔽。

虽然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是有差别的两个范畴,但它们又不是相互割裂的。一方面,发展创造和谐,“和谐”是在发展中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谐作为一个环节包含在发展中并被发展所决定。没有以多样性为标志的发展:“和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问题不解决,和谐就会成为乌托邦。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发展。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特别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社会分工就会混乱,社会差异就会转化为激烈的社会冲突。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发展是硬道理”,“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先验的自明性和自足性,并不自然地导向社会和谐。它必须被“合理性”所规定、所限定,才能实现与社会和谐的统一性。社会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方式如果背离了规律性或目的性,如果没有对于发展过程中所关涉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目的与手段、事实与价值、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复杂关系的辩证把握,则又阻碍社会和谐。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历史都已说明:并非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一定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合理性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当然,社会发展也需要外在的和谐作条件,诸如政治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道德和心理素质等等。但是必须看到,这些外在条件也是由发展本身所决定的,也必须从发展本身出发去创立。因而,当这些条件能真正适合发展而创造出来,它们也就从外在转化为内在,与发展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系统。因为所谓外在的条件,也是在相对意义上,就其实质而言,它们也在发展之中,而非在发展之外。

二、社会合理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实现方式

所谓的社会合理发展是指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现实(包含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反思、批判、建构和完善基础上的,为达到社会整体更好的发展效果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而达到的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合理的实践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是超越了动物式本能活动和非人的对抗式与盲目式的活动,是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尺度统一的活动,是具有反思性(生命活动本身成为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全面性(活动时空要素的整体性)、广泛性(整个外部世界成为活动对象)、对活动结果具有支配权(活动与享受的一致性)的活动。

1.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创造着对象的和谐,即在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是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人通过实践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与此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正如马克思所言:“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改变了原来与自然相对立的掠夺式的实践方式,而以一种新的以维护生态平衡、解决生态危机为目标的合理的实践方式出现。在这种合理的实践方式中,人将成为自然界自觉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自然规律与人性的结合。2.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创造着人类自身的和谐,即创造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的合理实践活动不仅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生成“人化自然”和人类历史,并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推动真正的人的形成。“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不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而且内化到人的肉体与精神之中。“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与人的和谐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使人以真正的主体身份不断完善自身,不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自觉建立起公正、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制度以及文明、诚信、友善、协作的人际环境。“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正是这种合理的实践活动和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式,不仅改造和创造着客观世界、人化自然,而且创造人类自身,创造人类思维、意志、审美及人的各种能力;不仅创造着对象的和谐,而且创造着能理解和创造和谐的主体及其和谐能力。

3.合理的实践方式和社会的合理发展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来实现的。两次提升即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物种提升凸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社会提升凸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次提升是以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基础的,而合理的实践方式和社会的合理发展正是通过两次提升达到两个和解的过程来实现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实质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是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实现人的自然化。人通过物质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利用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实践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从冲突对抗式的社会交往实践向对话和谐式的社会交往实践转变。

三、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发展方式

这是基于前两个问题而提出的事实与价值选择和具体操作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和看法是:

1.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应立足于人及其周围世界的整体性,充分开发和利用主体自身的潜能及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推进发展,并注意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讲的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与我国自身发展要求相结合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宗教和顺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6006705

“宗教和顺文化”的提出,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深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从1993年同志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到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更加明确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能够也应当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党中央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新的要求下,我们有必要探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的和谐因素。宗教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宗教大都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道德规范和传统,使宗教成为社会中的和谐因素。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元和谐的传统,各宗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自然等伦理道德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中的当代功能和价值,对做好宗教工作和统战工作,对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宗教和顺文化中“和谐”的文化理念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属思想上层建筑。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幻想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宗教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过程。宗教通过广大者作为其外在的表现。“截止2000年,全世界总人口约为60.55亿,者约为51.37亿,约占总人口的84.8%。”[2]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广泛地同哲学、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等发生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和顺文化具有多元和谐文化理念,各宗教的教义蕴含着丰富的和平、和谐、平等、自然等伦理道德资源。以我国五大宗教为例。

(一)佛教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佛教的根本教义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引导佛教徒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源头活水和有力保障。“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诉求,也是佛教信仰修学体系的内在要求。”[3]在佛教看来,成就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切又都必须从心开始。佛教的根本五戒,尊重一切有情生命,不擅取他人财物,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不说谎,不饮酒和使用,警示世人从身、口、意三方面多做善行,远离恶行。发扬佛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重要理念,那么则心灵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

(二)《古兰经》中也有许多包涵和谐的教义。“伊斯兰教是追求和谐的宗教。宣扬正信、主张平等,倡导行善、禁止作恶,鼓励求知、反对愚昧,救助贫弱、尊重妇女,仁慈宽厚、克己恕人,遇事协商、团结友爱,温和谦逊、谨守中道是伊斯兰教的基本要求。”[4]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伊斯兰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一词系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也有‘和平’之意,指顺从独一无二的真主,人们在的护佑下的和平安宁以及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5]教义规定人们在人间要行善,为人处世坚持“中道”原则,关心、怜悯、接济穷人,达到和谐的社会关系,对整个现世生活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把这作为通往天堂获得解脱的根本。

(三)《圣经》有一句话就是:“爱是永不止息。”基督徒认为,“和谐”是上帝对人的要求,基督教的最高理想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圣经》以天上国度的形势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理想世界,其重心就是和谐。“圣经是基督教一切福音信息和神学的依据,‘和好’是它最重要的主题。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耶稣基督的救赎。”[6]爱是我们最基本的东西,要真正的能够像耶稣所说的,要“爱人如己”,作为信徒本身他要和谐,内心和谐以后,再跟社会其他人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基督教以“爱人”为其宗旨,以“信、望、爱”为美德。

(四)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教遵循老子垂训,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在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道教提倡“慈爱和同,护国利人;尊道贵德,清净自正”。《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揭示了天地和人的关系。道教主张的是:人和天是密切相连的,人应该顺应大道自然。顺天道则生,逆天道则灾。“在现实生活中,道教通过忠孝爱国、济世爱民、崇尚科学、辛勤劳作、度己度人、怀实信厚、崇俭抑奢等思想的宣扬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大道的真理。”[7]

(五)天主教强调要爱人如己,提倡公平诚信。这些宗教文化思想观念,有着“人心和善、家庭和美、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等丰富内涵。“天主教的信仰告诉我们,信仰的生活化完全可以给我们带来和平与和谐。与己和谐,与人和谐是我们深度信仰生活化的自然果实。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切实生活出我们的信仰,无疑就能见证教会期盼和平和谐,缔造和平和谐,维护和平和谐的深切愿望。”[8]作为中国五大宗教团体中最小的中国天主教,在天主教教堂重建、修院恢复、《圣经》的出版、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取得相当大的进展,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有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和谐与和好的时候,信仰基督者才真正将光荣给了他们的主,才真正称得上耶稣基督的门徒。”[9]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融合、吸收和影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和”是东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孔子所创立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和谐性,强调“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主张人类社会只能在相互依存中才能发展。“和”的思想深深扎根在民族土壤中,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就是“和谐”,人与人的“和”,即人类社会要和谐;与自然的“和”,即人类与自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要和谐。由此可见,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宗教和顺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优良传统,使得中国的宗教出现被称为“和气东来的东方模式”的特有的和平共处的状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之所在。

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实现宗教与社会、宗教内部、各宗教之间三者和谐,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有利于各民族和睦,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和气的良好发展氛围,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宗教和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应努力践行,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构筑坚实的文化底蕴。因此,追求“和”的境界,既是宗教自身的需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宗教和顺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力量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10]而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包含古代宗教,“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11]中国在原始氏族社会解体后,建立了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国家。商周时期,中国形成宗法性传统宗教。秦汉以来国家宗法性宗教、儒家人文哲学、佛教、道教等“多元共生”的文化大局面,“几千年来,宗法性传统宗教成为中国宗教的核心,无论民间宗教、民间信仰,还是道教,佛教、基督教,都必须与它调试,接受它的影响,否则就难以生存。”其中,各传统宗教不但铸造了大众内在的精神信仰,还在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广泛领域为大众树立了外在的价值和伦理准则,因而在塑造国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方面发挥了世俗文化所无法企及的积极作用。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缺少宗教和顺文化。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能没有宗教文化的内容。宗教和顺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固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但社会主义是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之中,包容着宗教文化的建设。宗教可以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性,建设‘文化宗教’。”[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思考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对待儒、道、释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加理性,对宗教的认识从过去的“意识形态”到“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无疑是认识上进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宗教和顺文化应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其塑造公民道德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基本功能。

其次,宗教和顺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宗教和顺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俗和中外文化交流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宗教哲学为例,在中国哲学中,宗教哲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佛教哲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包括扩展了宇宙论和深化了本性轮。道教哲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包括宇宙发生论、生命哲学论和气功养生三个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佛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再从中国东传朝鲜、日本、越南,形成东亚佛教文化圈。伊斯兰教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沟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沟通了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

在我们国家,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有1亿,他们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由劳动人民创造并践行的宗教文化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而不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从中华文化的基本向度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谐文化建设,宗教和顺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说,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和道德体系重建,宗教和顺文化应大有作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把构建宗教和顺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抓,贯穿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解决社会总问题中解决好宗教问题。

三、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华文化要想跟上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必须不断的自我构建,以适应时展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研究,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完善中华文化的自我构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出谋划策。如何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科学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水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个方面,无论是何种宗教、何种教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大局。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把信教群众的精力集中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生产的能力,鼓励少数民族群众通过诚实劳动早日致富。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宗教从海外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等;宗教团体可以在统战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帮助信教群众走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道路;可以通过对宗教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使其造福于社会,挖掘利用宗教文化促进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夯实构建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民族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进行。对正常的宗教活动加以保护,对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加以制止和打击。只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把宗教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范围,保护合法的活动,惩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才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限制和克服宗教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宗教和顺的局面。一是要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自由,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一般称作自由政策。”[13]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为构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总的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少数干部、公民和信教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少,领会不深,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宗教管理方面还存在未经批准滥建寺庙、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不够规范,跨地区进行宗教活动,非法传教;外来宗教渗透等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发挥宗教和顺文化优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三)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全球化大潮,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同化的历史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各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势不可挡。”[14]宗教被外国学者纳入文化全球化研究的范畴,有的学者认为世界宗教的形成至少构成了前现代时期最强有力的和最重要的文化全球化形式。宗教有着悠长的历史,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能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中存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稳定的信仰、戒律和道德体系,表明宗教具有复杂而深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宗教是社会的局部,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宗教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得到更大范围内交流。认真分析世界宗教和我国的宗教历史,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宗教具有能够慰藉心灵上的痛苦,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解脱的积极作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必须站在纵观世界宗教发展历程的高度,了解国际、国内宗教现状,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并深入洞察宗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引导我国各宗教团体、宗教组织、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及其活动内容向着有益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制度,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伦理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提法,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运用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得出的新论断。使宗教发展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阶段,要把握和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宗教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由于宗教的适应性,才使得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二是宗教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宗教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三是坚持求同存异的思想。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是求同存异,求大同,存小异,具体体现就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四是我国具备的政治基础和宗教实践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实践证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由之路。

(四)发扬宗教的优良传统,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宗教在相适应的努力中,不仅要在继承和不断调整自身方面下功夫,还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应社会,服务人群的新途径、新形势。”[15]宗教和顺是五大教之间、各教相互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顺。第一,始终坚持政治上团结,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在构建宗教和顺方面,党和政府要积极做好宗教上层人士的团结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他们的威望影响信教群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社会稳定服务。第二,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统战干部、宗教界人士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正确引导和鼓励宗教界自身建设。例如,我国基督教界倡导淡化“因信称义”的教条、“信和不信”的对立和“世界末日说”等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界推行的民主办教,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藏传佛教的寺庙爱国主义教育,汉传佛教倡导的“人间佛教”等。其要旨即在于引导信教群众在思想上真正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及时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宗教和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挖掘宗教和顺文化的精髓,在团结、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和顺文化将被进一步提炼和深化其内涵,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中,必将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宗教和顺文化,保持和促进我国宗教关系的和谐,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2]王作安.当代国际宗教问题的主要特点[J].新华文摘,2000(1).

[3][4][6][7][9]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组.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3,177,370,113,284.

[5]王俊荣,冯今源.伊斯兰教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16.

[8]赵建敏.天主教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途径[M].佛学研究网,.20080713.

[10][11]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三联书店,2007:5,139.

[12]叶小文.“文化中国”与“文化宗教”[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网,http://.cn/.20110919.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危机管理和谐社会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儒家和谐思想强调通过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塑造和谐心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构成了儒家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维度。

儒家和谐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命脉相传的不竭资源。在今天,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的“乐”和“礼”。“乐”指的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和谐与匀称。西周时期,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对“和”的阐释,突出了“和”的作用,强调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得其平衡,这种“和”能产生新生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加起来,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有质的变化,不能产生新事物。这种阐释,作为人类美德和社会理想的端倪,是早期儒家学说彰显于世的初衷。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使和谐思想系统化,形成了一种哲学观。孔子的至理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以“和”为准则,胸怀宽阔,能容纳百物,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博采众家之长,但不肯盲从附和,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孔子不仅将是否能够奉行“和”的思想作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而且将其作为检验是否遵循先王之道的试金石,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人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也”讲的就是“礼”的作用是“和”。“和”就是和谐、安定、协调。要实现“和”的局面就必须有一定的秩序的“礼”,来达到“和”的目的。

孟子进一步丰富了儒家“和”的思想。他精辟断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论,要求达到心、性、天的和谐,特别突出了“人和”的地位与价值。

宋代以后的宋明理学将和谐思想加以辨证综合和发展。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然。”即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这就将彼此分离的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的整体建构,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和谐思想理论体系。

二、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

1.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在儒家伦理中,“心”主要是指心性、良心。儒家认为,身心可以相互促进,修身能够养性,心的境界的提高有利于身的健康发展。儒家提出的以心为主导的身心关系反映了人身心和谐的关系,与此相应,儒家的道德修养也是身心和谐的统一。《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也就是通过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国、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方式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实现身心和谐。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反映了人的情志和谐和内心修养方式。孟子提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认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有价值。孟子要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无论贫富都要注重人格的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追求。荀子提出通过礼的制约“治气养心”达到善的方法:“血气刚强,刚柔之以调和”,“勇阻猛戾,则辅之以道顺”;“狭隘褊小,则郭之以广大”;“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就是要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在每个社会成员那里培育出内在的仁爱之心,把道德规范变成一种道德自觉,进而内化为个体的本质,在全社会实现稳定和谐。

2.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儒家文化追求人际之和。“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人际关系要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和”为最高价值目标,视和谐为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为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人际和谐的思想主张。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儒家倡导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将作为外部约束的“礼”内化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达到仁者的境界,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孔子“仁”的思想本质是“爱人”。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孔子提出“忠恕”之道。这是孔子仁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两个基本原则。“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行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学会善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忠恕之道”的核心在于倡导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还特别推崇“忠信”。《开首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所谓“忠”就是忠心,诚恳待人;所谓“信”就是诚信,讲信用。孔子告诫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诚信看作是人应该走的正道,“思诚者”是“人之道也。”宋代朱熹把忠诚、守信看作是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之本。“人惟在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

3.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济以宽,政是以和。”“礼”作为社会的政令法度、规章规范,既不能过猛,又不能过宽,要松弛有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形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

儒家在处理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中,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孔子所向往的美好社会是“天下有道”,是“和”,是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他曾引用《诗经》描绘为:“不刚不柔,而政优优,百灵是遒,和之至也。”即一切都协调适中,恰到好处,在这种环境中,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关于人与社会和谐思想,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和“仁义之道”。面对战国动乱局面主张天下“定于一”,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求个人都遵守“仁义之道”。同时把性善论作为仁义之美的理论根据。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还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和”,强调“一”,强调“天下之大齐”。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是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4.“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孔子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就是自然界有四时更替的规律,人不应该“欺天”应该“畏天命”“知天命”(《论语·为政》)。孔子的“天命”,主要是指自然规律,“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掌握,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自然资源。《中庸》中提出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思想,主张“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万物一齐生长发育,可以“与天地参”,与万物和谐相处、相得益彰,而不加害于自然。孟子提出:“不违农时,各不可胜食也;数不入污池,鱼鳖不可声食也:斧斤以时入册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明确主张蓄水养鱼,反对“竭泽而渔”。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穷;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指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获得成功,否则必遭失败。他主张:“圣王”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山川林泽的管理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同时,他又指出:“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期和以生,各得期养以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三、儒家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维度

1.塑造和谐心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格。儒家修身为本、身心和谐的和谐思想,概括了心态与社会的关系,折射出的基本道理在于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身心和谐的个体,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只有和谐的人格,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它所具有的现代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和谐的社会心态,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和谐人格的塑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现象有待解决,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社会心态领域的失衡、浮躁、混沌、无序等消极现象有所加剧,这势必影响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判断,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甚至诱发一些偏激行为,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以“修身”为道德准则的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摆脱物欲困扰,确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谐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参考。因此,重视和解决社会心态问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良性的运行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儒家确立的仁学思想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忠诚国家和事业的优良品德,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在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和导向,使人的私欲膨胀、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和不信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弘扬儒家的和谐思想中尊重他人、尊重群体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建立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和谐社会。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是为实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社会服务的。因此,从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在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寻找理论根据。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理解也就有所偏重,但在把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儒家的理想上,他们的观点却是一致的。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可资借鉴价值。

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必须依靠一套制度来调整和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并调整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各种具体矛盾和问题的层面上,而应着眼于构建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使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得到维护和实现。

4.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儒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2篇

一、人文和谐的内涵

1.人文的涵义和特性

古语云:“圣达立言,化成天下,人文也。”(《北齐书?文苑传序》),即圣贤的人所说的,用来教化天下人的话,便是人文。现代对人文的定义则是“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由此可见,人文是关于人自身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果只是一个人关于自身和社会的看法构不,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对某件事有着统一的看法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即人文。

首先,人文具有稳定性。人文是人类意识的集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等同于思想上层建筑,但它包含思想上层建筑。比之思想上层建筑,人文有着更强的约束力,它并非外界强加,而需要每个人自己去认同、接受。这种认同与接受是在长期的对道德、教育、文艺、宗教等方面的认知与感悟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人文应该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不易更改。如儒家关于君子的界定,就是一种人文。儒家认为有才德,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几千年来,这种认知观念被保留并传承,人人皆以此作为评判君子的基本标准。

其次,人文具有社会性。人文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应该是被社会的普通大众所接受的,个人与小群体的认知都不能形,只有被社会广泛的接受并予以传承才能逐步形。人文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而逐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粗存精,被保留下来的人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易被大众接受、理解并奉为行为准则。不仅如此,人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会产生矛盾需要被统一规范的事物都会出现人文,它以不同于法制、道德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实践。

最后,人文具有价值性。作为社会性的人类意识的集合,人文必然是能够对大部分人的思想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它左右着人们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的选择与决定,甚至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实践。因此,能被称为人文的文化现象首先应该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活动好的方面的一种引导。人文的这种价值是巨大的,在改造人向“善”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改造着社会向更加高级的方向进化。

2.人文和谐是人文内部的和谐和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文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了解到,人文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社会性与价值性的人类意识的集合,那么,什么是人文和谐呢?

首先,人文和谐是作为文化现象的人文内部之间的和谐。前面已提到,人文是文化现象,并且是各种文化现象形成的统一体。比如中国古代关于“孝”的认知,各种派别有不同的说法,西周时期,“孝”是祭祀宗庙鬼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孝”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就算是同为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对“孝”也有不同的解释;孔子将“孝”与“礼”联系在一起,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对于孝的理解更多的是“敬”,认为要视父母为天,完全的服从,而孟子,则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无后指的是没有遵守后代的责任,而不是没有后代。孟子认为后代要在善待父母,孝敬父母,这比孔子对于“孝”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进步。而墨家也曾提出过“孝利亲也”,认为孝就是做有利于父母的事情。虽然各种派别对“孝”的说法不一,但总的来看,各种说法之间是统一而和谐的,则都强调与父母的关系应当是“善”的,善的涵义有很多,但都是指好的、有利的。到了现代,“孝”作为一种人文现象流传了下来,虽然传统文化中对“孝”的解释不一,并且,现代人对“孝”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对父母好是“孝”最普遍的标准,至于何谓好,则说法不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的内部,也就是组的各种文化现象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这是人文和谐的基础。

其次,人文和谐是人文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文作为文化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产生、传播与接受都是需要载体和对象的;而人既是载体也是对象。人文是意识的集合,意识产生于人脑,是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和经历的总结;人文的传播则是人们通过自身的行为或者言语不断的感染、影响其他的人,使之成为他人的行为标准或者准则;而被感染、影响的对象则也是人,人们通过思索他人的行为或者言语的合理性进而接受这种感染、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人自始至终都与人文融为一体,人文产生于人,又作用于人,所以也说,人文是关于人自身的文化。那么,人文和谐显然就要在人文与人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使之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生生不息的。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观念被不断的革新,新的人文会被创造,有价值的人文会被传承,这些人文构成了影响人们生活、实践的价值取向,被接受并遵守。人文与人处于这种循环往复的规律中,精神的境界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并最终形成能够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也是马克思所提到的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这也是人文和谐最核心的内涵。

二、人文和谐的价值

1.人文和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人文作为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的集合,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指导着人们的实践,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影响下,人文作为一种对人们思想的约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飞速增长,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文化、价值观都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对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在各种思想文化作用下的人们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相互交融,我们应该在其中寻求平衡点,将具有共同价值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和谐的人文,让人们在接受的同时保持正确、清醒的认识。

中国长期处于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发展当中,人文和谐能够在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精神文明的前进,让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明的长足发展。提倡人文和谐,能够让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之时找到超过经济价值的思想价值,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那么,人与人的交往会日趋和谐,市场经济体制和各种政治体制也会在人文和谐的规范下形成健康的运行轨迹,整个社会也会在稳定中不断前进。

2.人文和谐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的建立有两部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关和政治组织;而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人文就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社会的前进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会注重精神需求;然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开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和谐成为我们当下应关注的重点。

中国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然而这种信念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心中却十分薄弱;人文和谐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和提倡,让人民在经济利益的冲击之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对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是他们肩负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要求。

3.人文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精神价值追求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是一种批判的学说,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反对剥削和压迫。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愿望产生于阶级对立社会中私有制剥削制度带来的社会压迫、剥削、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而要求建立的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共产主义状态为参照性,表现为对原始社会的追忆,而原始社会最大的特点则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剥削与压迫,处于一种最大限度的公平之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的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而这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就处于一种完全和谐的状态当中,以最有价值的人文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且这种约束是完全自觉的,不仅如此,在这种自觉的行为当中,人们又创造着新的人文,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素质,当每个人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对对等的优秀素质,社会将会处于长久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当中。因此,可以说人文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精神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刘鸣.文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人文价值[D].安阳工学院,2006

2 史艳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的素质的全面重塑[D].河北师范大学,2006

3 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2006(22)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动力。可见,价值导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研究还处于破题阶段。,本文主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所面临的问题和应注意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探讨。

一、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所面临的问题

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撇和定位,已经十分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更重要的是明确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导向,这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粘合剂。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我们还面临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面临什么样的困境?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

在理论上,目前的认识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以马克思哲学的人学为主导,即追求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二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主导,即劳动是人的主体本质,是实现人类终极价值目标的前提,劳动价值是人的本质自我实现的根本价值,把劳动价值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三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尊重自然,即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四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为主导,即孔子所言的“和为贵”,道家主张的“合异以求同”,张载的“天人合一”,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理想。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理论定位,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没有到位。其原因,一是没有搞清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关系,二是没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针对的价值导向的现状分析问题。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和理论定位,我们可以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密切关联也有区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初始部分的战略任务,它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前后之别,在和谐状态上有高低之分,但它们在价值导向和奋斗目标上是一致的。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指出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虽然大多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但其价值导向是扬弃异化,消灭剥削,向人的本质回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各方面矛盾冲突的真正解决,是充满和谐的社会,其价值导向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本身是一种状态、一种价值,是贯穿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的一种价值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价值导向和历史过程的统一。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标志,是文明进步的尺度,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它是近期目标,是要形成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相对和谐的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是作为终极目标的绝对和谐的社会。所以,在理论觉悟上,我们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共产主义在奋斗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不和谐因素的日益突出,人们的价值导向有畸形发展的趋势:价值观念缺乏合理的道德权威,没有可以信赖和值得追求的终极价值巨标,价值观念的一致性缺失,放弃对价值合理性的要求,只追求手段的有效性,公平正义难以实现。

这些畸形的价值导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价值合理性在日常生活中日趋衰落,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坚守价值理性,往往会失去很多好处,结果可能会迫使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放弃对价值理性的要求,而追求工具理性,追求手段的有效性。这就导致了终极价值观念的缺失,价值观念的一致性难以形成。

2.部分人把价值原则建立在“趋利避害”的人生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把自己构想为道德权威的统治者,不择手段地追求快乐和幸福,而这样的快乐和卒福本身缺乏最后的价值根基,所以最后人们不可避免地陷人精神虚无的荒漠。

3.榜样道德悬置,大众道德缺失。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中英雄榜样层出不穷,这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榜样道德与大众道德产生了严重的分裂。榜样道德标准过高,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而大众道德缺乏秩序、规范和相应的引导。

4.道德规范的实效性差。虽然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并把一些关系人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规范法制化,但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淡化,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甚至有时法律的执行也缺乏道德基础,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道德规范的外在化,道德自律性体系日益他律化,使其不能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需要。

5.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难以实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于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社会上的非正义行为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制裁,就可能使具有正义价值导向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模仿这种行为,从而造成非正义行为的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人差距的扩大,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出现。如果当手段并不合乎价值要求的时候,就不坚守价值和法律,只追求手段的有效性,那么必然会引起社会的紧张;社会不公一旦超出了社会承受能力,就必然酿成社会动荡,已取得的发展成果也有可能将毁于一旦。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价值导向必须把握的几个关系

面对我国价值导向的现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要求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但依笔者之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一)核心价位体系和多样化杜会思想的关系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想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主导和被主导。主导就要有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当代中国,这个主心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思想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就其作用来讲,一方面,社会思想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另一方面,社会思想在多样化中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与消极的相互激荡,在多变中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层次性在增强。既不能因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简单地排斥社会思想多样化,也不能因为存在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倾向而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杀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水平。从理论工作看,应在“主导”、“引领”、“体现”上下功夫。“主导”就是要有主心骨,唱响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引领”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思想的不同性质和变化过程,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多样化社会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体现”就是通过“主导”和“引领”,使人们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形成社会思想领域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生动局面。

(二)个人刑盖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所谓个人利益,就是人们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取的维持个人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恰恰是以此为前提的。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把社会组成这样: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个人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个人”。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任何个人利益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这一客观基础。如果撇开这个现实基础,只讲所谓的“自我”,只能是导致唯心主义的“唯我论”。

事实上,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启示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和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差异甚至矛盾是完全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差异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具体处理这些差异和矛盾。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要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就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有物质需求的一面,也有精神需求的一面,根本上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于,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应当看到,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根本上离不开相应的物质需求。因为,离开了物质条件,离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何良好的道德愿望都是难以持久的,实现人的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但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满足,决不是个人享受和幸福的全部内容。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必须以高尚的精神为支柱,离开了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是不能真正获得幸福的。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抛开正常的精神需求,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就会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最终尺度,就会为了金钱而不惜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成为没有灵魂的拜金主义者;就会把挥金如土、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最大满足,就会在无节制的享受中消磨斗志,在一掷千金中腐化堕落,成为道德水准低下的享乐主义者。这就使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上面谈到的人们的价值导向有畸形发展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处理好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因此,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统一,就是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价值导向,也才能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遗德规范和人格操守的关系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是根植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新的道德规范。同志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及新时期涌现出来的“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都是对道德价值及其尺度所作的最精辟的表述。它既是一种现实的道德规范,又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道德理想;既有崭新的时代内容,又有对前人道德中积极方面的改造和吸收,体现了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人格操守,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按照那些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的诸多行为准则,去指导自身的需求、愿望、目标、思想和行动而形成的品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就比较重视人格操守的作用。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提出“良贵”思想,认为人人都具有天赋的内在价值,强调人格的尊严;认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人格的尊严比生命还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它把诚实守信、独立平等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因而更加凸显了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人格重于金钱,高尚的人格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在一起,努力使自己的人格更趋完善、更趋高尚。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正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贯彻实施。广播电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一、舆论引导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播电视忠诚捍卫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凸显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赋予了宣传思想战线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当前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的复杂态势下,广播电视传媒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练就一双慧眼,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增强媒体公信力,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新闻报道要注重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用科学的手段引导舆论。有人认为舆论纷繁多变,不可捉摸,只能听其自然。实际上,舆论的动态可以把握,趋势可以预测,是需要也是能够进行引导、调控的。舆论宏观调控是社会舆论本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正确引导舆论必不可缺的机制。要在对客观实际作出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舆论的宏观调控,取得舆论引导的主动。要改变舆论引导方式,变训导式的宣传方式为诱导式的宣传方式,变灌输式的宣传方式为启发式的宣传方式。对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要着眼于疏导,采取平等相待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教于乐,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要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掌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摸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策是否满意、是否赞成,以便把握社会的脉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会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会根据相应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与百姓的实际利益相关,往往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在公众对政策的细节不清楚甚至出现误解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及时介入、跟踪、报道显得尤为重要,引导的及时、准确,舆论就会平稳、和谐。从民众的角度上对方针政策予以解释和沟通,保证政令畅通,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执政能力的信心。针对热点问题,广播电视要旗帜鲜明地发出强势的正确声音,展示主张和见解,用正确的舆论纠正由热点问题引起的社会舆论的偏差。热点问题报道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党和政府工作,帮助人们积极解决实际困难或思想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基本作用之一。它包括对党务、政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施政活动的监督,以及对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的揭露,展示公众对于国家机关人员的批评和建议,帮助党和政府克服不足,完善制度,强化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社会沿着科学、法制和正义的轨道前进。广播电视传媒的新闻舆论监督由于负载着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压力,因此,它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其威力是巨大的。干预的本身,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软协调”。比如孙志刚案的舆论监督,促使国家废除了实行长达21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各级电视台要加强道德舆论监督,开辟专题、开设栏目,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牢牢把握住社会的脉搏,真实地反映真实的真相,成为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正义力量。广播电视工作者也要把镜头、话筒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如官僚作风、铺张浪费、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见死不救等,对其进行揭露和批评,促使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广播电视传媒的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但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监督要有利于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舆论监督要做到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广播电视媒体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做国家和人民的传声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保持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一点。

(二)舆论监督要讲究科学方法。

要善于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寻找典型,抓住那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监督。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监督。既要监督到位,同时又要坚待看主流、看大局、看趋势,不信马由缰,图一时之快,随意炒作,产生误导。要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开展监督,做到“解难不发难,补缺不拆台,帮忙不添乱”。既反映人民群众议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又帮助党委政府做好疏导工作;既揭露问题和矛盾,让群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前景和希望,同时又要及时报道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果和方案。

(三)舆论监督要慎重把关。

一是从真实方面把关。任何夸大、缩小、失实或隐性失实的舆论监督的报道,在新闻规律和有关法规法律面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对事实是否确凿必须一一核实,确认准确无误。二是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把关。为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对于即将报道的内容,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行把关是完全必要的,必要时,还可以咨询法律工作者。三是让监督对象及有关部门把关。倾听被批评、被监督者的意见,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三、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一)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元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志同道合,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和而不同,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道德规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精神之中,千百年来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思想道德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些传统美德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价值尺度,仍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美德,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浓厚氛围,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因素,必须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扎根现实生活,紧扣群众思想脉搏,使传统美德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实现民族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要加强对各种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反映团结和睦、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民族传统节日,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更加丰富的新的道德内涵,使人们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传统美德。要多创作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视文艺作品,以现代形式巧妙地展现传统美德的独特魅力,使传统美德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实践。

广播电视要加强可以促进传统价值和文化回归的节目的创办和开发。像中央电视台的《央视论坛》、《百家讲坛》栏目就很好的促进了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观念的衔接,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教化的作用。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全社会获得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另外,公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也应“铁肩担道义”,发挥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广播电视媒体不单单是传播信息和输送娱乐的媒体,它还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社会的意识形态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能否安定,也关系到能否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根本性问题。广播电视具有渗透性强、说服力大的特点,并且由于社会人群的广泛的和长时间的接触,对人们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改造具有无比强大的威力。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是广播电视媒体应该而且必须要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外,还包括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而做到这些,就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在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时候要考虑到整个社会的情况,考虑到国家建设社会和谐的需要,帮助培养积极的社会意识形态。要大力颂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要培养健康理性、友善宽容、自信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文化,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精神。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深刻,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与现代革命精神结合的法宝,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道德准则。我们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传播功能,加强宣传“八荣八耻”,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大众的头脑里、行为中和举止上。

(三)积极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个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对人本思想的重视,是和谐社会理念得以提出的最根本的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地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理念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履行党的职责的需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任务的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广播电视肩负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使命。我们的广播电视要切实承担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光荣使命,促进先进文化的宣扬,提倡人文思想、人本理念,早日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和谐文化,有灵魂,也有载体。文化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创造更多的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通过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反映人类向着和谐世界不断前进的强烈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理念教育和激励人民,给人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创作,生产出更多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积极报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典型,积极播出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让受众在享受多彩文化生活当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谐共生。

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急迫工作。广播电视工作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完成和谐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留下坚实有力、自豪而光荣的足迹。

四、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应用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民众的收听收视。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广电理念的基础。没有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正常运转,谈广电民生理念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的投资力度,强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广播电视宣传保障能力,扩大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解决广大偏远地区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进程作为树立民生广电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放在心里、落实在工作中。按照无线、有线、卫星信号混合覆盖原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收听收视难问题。解决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收听收视难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公共覆盖城乡一体化,让城镇和农村都能收听收看到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让城市居民和农村用户都能享受平等的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

要不断推进技术改革创新,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化,把广播电视建设成为政务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电视商务平台。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放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环境中来运作,既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又要考虑低收入群众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不同收视人群的选择权,不搞强制转换。把整体转换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和谐转换、平稳过渡。同时,要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媒体的升级,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积极开拓数字电视、高清电视到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数字新媒体阵地,以丰富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广电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

五、建设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要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事业的全面进步。要尊重人才,广纳群贤,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才、充满活力的有效机制,营造“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人文环境,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干事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

(一)不拘一格广罗人才。

要以高标准衡量广播电视水平,制定广播电视人才标准,面向全国选拔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主持人,吸引有真才实学的记者、编辑和新媒体技术人才。不但要挑选名牌大学培养的高才生,还要看重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的资深人才,对于深受观众和听众喜爱的播音、主持人以及有特别专长的优秀人才,要不拘一格,破格录用,委以重任。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要站在战略高度,全面调查分析广播电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人才状况,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用送院校进行高层次深造、上专业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请专家带学徒提高专业水平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市和区县两级广播电视部门除了有针对性地开办专业培训班外,还要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广播电视业务和管理人员到中央和市级广播电视机构进修学习。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活品质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人本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概括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使经济快速的发展,最终作用于人民的生活品质,使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放到微观世界,就是人们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生活更加幸福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

1.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

有关和谐社会的理论有许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社会转型论”

该理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2)“内外依据论”

该理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2.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涵义有广义和谐社会与狭义和谐社会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狭义的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

就和谐社会的特征来说,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征包括: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改革择时有序,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

一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二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四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五是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缩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六是推进社会公平,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既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就是文明发展、发展文明,包括发展的目的、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手段都要文明,这正是一种和谐的境界。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条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达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构建和谐社会”与“提高生活品质”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

三、改革和政府转型

改革是为了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多数人在改革中不断获益。目前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大多同改革不到位直接相关,因此,协调利益关系,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以改革为主线,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将为保持社会良性发展和长远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加快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力度;从最低的救济制度出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发达地区要率先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转型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由统治型向治理型的转变;从以GDP为中心向以制度创新为中心的转变;政府要尽快实现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同时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本的公共产品,用以解决市场主体所不能解决的许多公共问题,保护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府不再是统治阶级的政府,而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政府。为此,传统的统治型的管理要改变,建设新的治理型政府,需要进行政治、社会多方面的改革。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长远预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制度性公共产品,鼓励制度创新,调动民间和政府两个积极性。要高度关注由于社会矛盾而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让多数人分享改革成果,确立“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经济工作方针,着眼于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提供最紧迫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改革更具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应是以政府转型为重点。可以说,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战略目标,与政府转型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大都与政府转型密切相关。金融体制改革和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有关。如果政府主导的投融资体制不改变,政府的职能没有根本改变,这些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治、社会、环境、文化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不好。因此,应当把政府转型作为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通过改革和政府转型,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影响人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各种制度,形成先进的文化氛围,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各级政府主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制定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步创造条件,使社会保障向小城镇渗透,最终影响人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建明胡鞍钢王绍光:和谐社会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48

[2]李周国鲁来:发展的含义及评价体系的演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农村观察,2006(2):2~7

[3]HouseRJ,DeLbecq.A.TarsiTW.ValueBasedLeaderships:AnIntegratedtheoryandaEmpiricalYest[R].WhartonSchoolofPennsylvania,1998:1~40

[4]马颖:发展经济学60年的演进[J].国外社会科学,2001(4):16~19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