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信念,引导他们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是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并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生态道德教育知识,没有被学生内化于心中,学生生态道德品质难以提升,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践行,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守道德标准。因此,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还要展开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践行环境保护的诺言。生态道德教育还要结合网络,通过微时代这些新媒体的发展,积极向学生宣传,图文结合,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我国生态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有紧迫感,能够担当起时代的重托,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外由于工业化程度高,已经经历过生态恶化,研究实践比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在日本,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日本大学除了开设环境类专业以外,还要开展专业教育,授课范围为所有在校大学生,日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学生的环保主人翁意识,从学生自身做起,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将教师的生态道德素养和学校的环保教育纳入到整体的教育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教育问题,美国一些高校在公共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设置了环境文化教育课程并要求毕业生需要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美国许多学者认为需要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热情。通过对国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可以窥测出一些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仅将生态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还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环境的熏陶作用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理念。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作用不只是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融入实践中,主动承担责任,康德认为人具有发展向善向恶的双重自然倾向,而“教育隐含着人性完善的重大秘密,正是通过教育带来了人类全部的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学会确定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在其中亲自参加实践,对各种观念和问题进行思考,并对之取舍和比较,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中,明确教育的主体,在生活中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不断内化教育目标,同时提供有利的条件,逐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自主、自觉与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提到文化自觉正适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4校园文化熏陶

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关系到学生自身素养的形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必定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积极的影响,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学校校团委和学生会应该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竞赛,环保征文,环保网页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还可以通过此种活动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于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扩展、深化生态道德的良好场所,非常有利于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提升。

5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就现今中国而言,以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构成了当前社会的文化样态。文化的流变性使得文化价值观出现多样性。在多样性的价值观指引下,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异质性,这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支撑缺乏的困境。具体而言: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互补、交融、共生的文化,但儒家文化积极入世和关注现实的特征,克服了道、释二家因注重个体内心世界、强调因果轮回而产生的消极避世的不足,成为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是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品质的道德型文化,以“仁”“礼”为其核心。“礼”是儒家文化的直接诉求,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种族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荀子在《礼论》中讲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其中“天地、先祖、君师”涵盖了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儒家文化样态中,人的行为活动都要遵循“礼”的要求,“礼”是人的一切行为活动的行为依据。而为何要按照“礼”的要求指引人的行为,则引出了儒家文化的另一核心范畴———“仁”。“仁”是“礼”的价值基础,人的活动之所以要尊“礼”是因为“仁”的要求。《论语•颜渊》中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儒家文化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能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价值支撑。而儒家文化的政治化过程则为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自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时起,儒家文化便与政治权威紧密相联。从两汉时期的《白虎通德论》的修葺———隋唐时期以儒家文化为内容的科举制的确立———吸纳佛家、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性理”的思想并从形而上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和阐释儒家文化的宋明理学———这一路进程是儒家文化不断系统化、学理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政治权威最终让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成为传统社会中治国安邦和个体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和文化基础。在这样的文化价值视阈中,道德修为和道德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开始了衰落的历程。近代中国是落后挨打的中国,保守派的固步自封和西方列强的侵略让国人开始了探寻强国富民的道路。在探寻强国富民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普遍将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于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和腐朽性,积极推进以民主(德先生)和科学(塞先生)为中心的文化启蒙运动,认为“只有这两位(德、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从原有的维持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变成了受人唾弃的时代负累。如果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政治状态使得国人从感情层面抛弃传统儒家文化,那么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世俗化、都市化和工业化为表征的现代化过程,则从现实层面弱化和模糊了道德型特质的儒家文化。学者王正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包括世俗化、都市化,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会进一步地削弱……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已逐步由身份、声威转向财富……儒家特性的家的组织解体,家庭与家族结构日渐松弛甚至瓦解。中国文化的具体的传统的“图形”已经消失或模糊……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是传统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流变弱化的同时,是现代文化占据国人的主要思想形态。现代文化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的文化形态,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依据和基础。现代文化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文化,理性是人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在理性的视阈内,与人有关的包括自然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各种社会关系在内都要受到理性的审视和检阅。

哈贝马斯对理性在现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较为深刻的论述:“既然人和社会已不再被看作上帝的造物,而是人的理性的设计,自然这种合理性的根源也就出自人本身,出自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成了真理之源、价值之源,从而也就成了现代性的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理性在工具性层面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管理规范、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包含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理性的价值层面。这使得现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在工具理性的维度内,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功效最大化的动机所支配而无视道德、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通过理性的谋划和分析以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工具理性的高扬使得现代文化呈现出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产生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利益至上的现代文化价值维度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原本包含了道德、文化和艺术等价值在内的丰富性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异化成功利、机械、麻木的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道德教育也因此丧失了文化依据和价值支撑。在工具理性指引下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让世人享受高度繁荣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让人陷入到无我的困境。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操作,祛除个性差异的科学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道德冷漠、地区冲突、环境污染和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已经让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消失了。后现代文化正是在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中产生。后现代文化作为对现代文化指正和纠偏的重要文化形态,从其出现时起就将矛头指向了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以及在理性指引下的整体性(齐一性)、机械性、表象性和功利性。注重个体差异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反对理性主宰下的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预设的整体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对此如是论述:“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然而,后现代文化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包含中国在内的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过分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元性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模糊。在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视阈内,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现象。道德教育丧失了主流文化价值的指引,甚至出现追求极端的个性和自由,推脱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藐视社会规则行为。综上可见,传统文化弱化、现代文化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构成文化流变的基本内容。文化流变使得道德存在和包含道德教育在内的一切活动丧失了价值意义上的文化支撑。就道德教育而言,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就是要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价值追求通过“血缘家庭”和“政治权威”路径较好地作用于个体,最终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自近代社会以来直至现今的中国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开始了流变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在理性的指引下追求效益最大化,功利性是现代文化的主要价值特点。在这样的现代文化视阈内,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异化为了工具理性统筹下的利益关系,包含道德、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从现代生活中逐步隐去。这使得道德教育在现代文化指引下的中国社会步履维艰,出现了道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和机械化的道德教育异化现象。这种道德教育异化现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而产生的结构性的经济失衡的现今尤为明显。结构性的经济失衡导致失业产生和生存压力增大,使得受教育者更加关注的是提升技能、谋取就业岗位以解决生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后现代文化从其产生时起就承担起对现代文化的纠偏功能,反对理性的绝对化而导致人的精神缺失和情感价值真空,主张恢复包含道德、情感在内的人的丰富性。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后现代文化不断地对现代文化的根基“理性”及由理性衍生出的整体性、机械性、功利性和霸权性进行解构,主张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性。然而,这种只解构而不建构的游牧式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恢复人的丰富性,反而出现了反理性、反权威、反公德和的价值模糊行为。后现代文化的这种价值模糊性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主流价值的文化指引,道德教育便失去了方向。

二、文化生态的重塑: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

现今社会,以传统文化的弱化、现代文化的泛滥、后现代文化初现端倪为内容的文化流变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出现了真空,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缺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道德教育面临困惑的重要原因。为此,重塑文化生态成为现今解决道德教育困惑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

1.重新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重“仁”重“礼”的精髓部分。

近现代社会的落后挨打状态让国人从心理和感情上排斥传统文化并决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改变落后状态。在这样的极端历史时期,国人将传统文化的一切都否定了,其中包含着儒家文化对培养道德人格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儒家文化的道德性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道德情感的冷漠和精神家园的缺失使得人安生立命之本消失了。为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精髓成为解决社会的道德冷漠和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环节。在挖掘传统文化道德性价值的同时,需要梳理好文化价值传播的有效路径,让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能有效地内化为每个个体。国家要发挥价值引导作用,将个体的道德状况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指标,加大道德在个人成才和发展中的比重,将道德教育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高度,摆脱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形式化和机械化。同时,恢复家庭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是延展的、多面的、巨型的家,承担着不少社会功能”。这其中的重要功能就是道德教化功能。家庭道德教育涵盖了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整个阶段,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素养。

2.要自觉审视现代文化,抵制和筛除不利于道德教育开展的价值形态。

现代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础有着合理性价值成分。在理性的作用下,科学的发展、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秩序化和有效化、物质生活的高度繁荣等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然而,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要辨别和抵制现代文化的负面影响。理性的绝对化很容易将人引向功利化的道路。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无视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科技犯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学术造假等等事件已经让社会的整体道德出现滑坡,这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当一定时期内的文化价值导向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时,人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价值很容易被漠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为此,要加大道德、文化等价值层面的宣扬和教育。政府要将包含道德情感、精神价值在内的文化发展提高到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同等高度,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性。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情感价值的培养引导。让道德情感和价值精神回归现代文化中,营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3.要抵制后现代文化因过分追求差异性和价值多样性而产生的价值虚无。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目前人类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态危机”,在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自然界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伤害,在19世纪50年代时,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但时至今日,严重的自然危害现象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现在看来,生态危机也是生存危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众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1.人口问题。生态危机,主要是人口膨胀的速度超过了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人口问题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增长快,在1999年的时候,世界人口就多达60亿,而地球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只能是100亿,随着人口的增长,据估计,在21世纪末,人口数量将增长到120亿之多,数据表明,这将大大超越了地球的可载量。二是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而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或者下降的趋势。

2.资源枯竭。人口在急剧上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又在加快,而这所带来的压力就延伸到自然资源上。这样,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就会承受极大的伤害,资源也在面临枯竭。资源枯竭包括耕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水资源缺乏主要是淡水资源的缺乏,因为森林资源缺乏,草场也会跟着退化,紧接着就是水资源流失。中国是贫水国家,人口众多,所以人均水资源很有限,仅达世界人均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他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因为开采力度的加大,也在接近耗尽的边缘。环境恶化。环境恶化是指自然环境受到人们的破坏、污染等出现恶化现象。其中主要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两方面。水污染也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淡水资源的破坏使寄生虫等大量滋生,在没有杀虫剂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化学物质的危害,也会有大量的寄生虫进入人体,造成健康上的严重危害。如今,大气充满了化学气体的危害,工业革命时代,二氧化碳急剧上升,最大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二、分析生态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生态道德教育的提出是人类道德完善的标志。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从多视角、新思想提出来的新教育,是人类道德教育中的一种新境界。目前,我们一定要重视生态教育,树立人们的生态关怀,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人类与自然中相互依存、共进退。人类有开发资源的权利,也有保护自然的义务。在地球的自然界中,自然和任何物种都和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任何物种都是平等的,人类有责任去保护好自然,树立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理念,保护好自然也是造福人类,建设好这种共识,合理地规范人们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维护好生态平衡,主动去改造自然,这是历史和自然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和伟大使命。生态道德教育是基础工程。社会的文明道德建设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抓起,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生态道德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伦理支撑。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一般的文化教育,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迈向道德文明的灵魂,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与途径

1.深刻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存在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环境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教育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后滞性,要培养本世纪的人才,必须要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就是要从现在起,坚持抓好生态道德教育,实施这个生态教育,并不是应急,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任重道远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态道德教育付诸行动。生态教育是面对全社会的教育,要拓展德育内涵,大学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人群,而学校就是一个道德教育的平台。同时也要提高青少年的生态道德的教育水平,青少年是主力军,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之外,还要提升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的水平,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生态道德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

2.建立完善的生态道德教育系统。抓住领导者生态道德教育,领导者是党的指导方针、社会经济的重大决策者,在环境教育制度的落实中,领导者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各地方的环境质量都要有人负责,各部门也要对本系统的生态环境负责,把责任制落实到各个地方的领导人中,正确把握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同时在生态环境中,抓好环境教育,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环境道德水平、激发领导者的积极性。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城市动物园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是动物园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合乎世界动物园发展的潮流。从1929年布朗克斯动物园聘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人员,到如今动物园教育部门的建立、保护教育项目的丰富和完善,世界动物园的保护教育经历了从“传授知识”转向到重点“建立个人与动物、个人与大自然的情感联系,爱护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保护自然”,动物园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动物园正从传统动物园迈向现代动物园,通过展区设计、故事讲解、解说动物知识、专题教育活动、饲养员讲解、近距离体验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传递正确保护信息,激发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投入专职保护教员,使动物园的教育职能由之前的科普教育时期迈向全新公众保护教育时代。1.3城市动物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满足未成年人成长的需求未成年人天生与动物就是好朋友。调查数据表明未成年人在城市动物园游人中的比例达三分之一,大多数游客也是陪同家中的未成年人来参观城市动物园的。城市动物园已经成为家庭共游的向往之处。[2]已有61年历史的成都动物园每年有约100万未成年人参观;而北京动物园有50%的游人是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每年有500万孩子入园。未成年人思维活跃,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于动物的了解却比较少,保护的意识更是少之又少,生态道德水平处在较低水平。为这些住在市区而很难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的未成年提供与自然亲近、与动物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让未成年人体会到大自然是养育丰富生命的场所,培养未成年人珍爱自然的情感,引导未成年人融入并了解自然,学会和自然交朋友,已经成为家长的希望,成为未成年人的需求,更是社会赋予城市动物园的责任。城市动物园应该勇于担当,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成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2城市动物园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

在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中,城市动物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以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城市动物园一直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引导广大受众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众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2.1结合各种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城市动物园可利用野生动植物优势,利用本土特色物种开展专题活动。比如川金丝猴是四川的特色物种,成都动物园以其为宣传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川金丝猴保护主题月”活动。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游客对于川金丝猴确实知之甚少,50%的游人不仅是不太了解其野外状况、生活习性,甚至连“川金丝猴”都不能够正确地说出来。因此项目目标主要侧重在物种介绍、生存现状及保护方法的宣传,目的是通过互动展示与公众参与,使得公众对该物种产生情感联系,关注物种的状态并保护它。41天的活动吸引了4.5万公众的参与,其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动物园有效整合动物资源和保护教员资源还是能为未成年人所喜爱。随着世界对生态保护重要意义的日益重视,城市动物园逐步加入到了国际主题年活动,已融入全世界生态道德教育的大舞台。如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森林年”,主题是“森林为民”,旨在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2012年是“国际蝙蝠年”。城市动物园可制作保护森林手册、森林书签等为游客提供扩展知识的机会,并开展以保护森林、保护蝙蝠为主题的保护教育活动,以开拓未成年人关于自然生态的视野。饲养员是城市动物园里一线工作人员,也是与野生动物最接近、最熟悉的人员,他们拥有野生动物最生动的故事,能描绘出自然界里最原始的语言。因此,开设饲养员相关项目可扩展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与形式。志愿者是扩大生态道德教育影响的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动物园可培训城市内各高校学生,也可与高校志愿者协会或环保协会合作,长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基本知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的状况与挑战、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导路、文明劝导、动物讲解等多项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与未成年人更容易沟通和交流,是开展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2.2与学校互动,将生态道德教育渗入学科教育

比如成都动物园创编的动物操就成功引入到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并纳入当地一所学校学前班的日常教学,作为今后每年学前班毕业汇报演出内容。结合语文课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征文比赛,曾经举办的活动主题有“我爱豚鹿”、“可爱的小生灵”作文征集活动。美术课和德育课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较好的平台,比如在爱鸟周期间举办的“让鸟儿自由飞翔”小小画家作品展,《可爱的小生灵》、《爱鸟护鸟》生态保护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直接传递生态知识,并引导未成年人认识生态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最终带动其在实际生活中参与相关保护行为。

2.3利用传媒与网络,加强生态道德宣传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4]于海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9).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德育

一、概述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个层面,其中,生态文明是社会各种文明的前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状态等方面。

生态德育首先始于对生态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环境教育目标。国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生态德育”的正式提法,而更多的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是生态道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环境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为学者们重视。探索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探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根本上还必须付诸于全体公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环境素质的养成,而这离不开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德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德育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素质,而且还能使高校大学生对于全社会公民的环境素质提升具有示范作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

二、现状

我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到“生态德育”的说法。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德育生态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尝试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挖掘德育生态的意义与价值,并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德育新思路、新方案以及新措施,从丰富生态德育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德育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总之,国内学者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域。但从研究的程度来看,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如对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生态德育的内容、生态德育的方法及其实践路径有待系统深入的挖掘与建构。

2012年,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号召。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而当前中国十大污染最重城市中河北省有7个,成为污染“重灾区”,河北省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进行生态德育。高校德育作为培养具有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生态德育理论发展、拓宽德育理论空间,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北省高校和大学生的数量众多,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对我国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路径及对策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媒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当今生态环境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本专业课与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应该融合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生态德育的知识与理念,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进而从内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加强生态道德宣传,使得生态道德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环境保护实践是大学生生态德育的关键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环保科研活动和环境保护的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不乱吐口香糖、种树、种草、节约资源、不随地吐痰、保护动植物、参加环保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从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强化生态道德意识,提升生态道德修养,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昭君.高校生态德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3.

[2] 林瑛.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6).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低下

1、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相对薄弱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但是他们当前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都与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不相一致。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知识的丰富以及思想意识的成熟,应该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可是事实上,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相当薄弱。因此,在当今的高校中,长明灯,长流水,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破坏公共财物,破坏花草树木以及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

2、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志不坚定

大学生生活在群体环境中的时间比较长,周围同龄人的言语、行为方式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某些学生群体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就会产生消极的盲目从众和跟风心理。虽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不愿意被自己所在的圈子视为“另类”,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用自己积极的行为去影响并感染群体的不恰当行为。因此,当遇到相关问题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意志的不坚定。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1、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上世纪80年代,虽然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有所发展,可是目前它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上,并没有把它真正的纳入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把它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更没有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由于高校领导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资金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校生态道教育的有效贯彻落实。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步入正轨。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1]在当今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注重的是个体如何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学会做人,学会在社会群体中生存作为最高教育准则。而它所涉及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教育上。

3、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力量不雄厚

大学生在高校中作为接受知识的受教育者,他们有没有生态道德意识以及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他们的教师。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中从事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学者或者教师几乎没有,这一工作大多是依靠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完成。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缺失

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追求物质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主要思想和行为目标,为了追求物质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极其薄弱。因此,他们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态度也只是形式上的或口头上的认可,而不会在根本上以实际行动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更谈不上在全社会宣传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人才竞争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核心,各个用人单位都特别注重对人才的选拔。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不注重甚至是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看中的只是他们的“硬件”而不是“软件”。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首先,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生态道德情感。“所谓的生态道德情感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类似儿女对母亲的归属感、认同感,并对它们有爱护,感恩之情。”[2]以这种情感作支撑,就会唤醒人们的良知。其次,大学生要坚定自己的生态道德信念。大学生在一定的道德情感的制约下可能会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就会树立相应的生态道德信念。信念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巨大的影响。再者,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是在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信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相互作用而形成生态道德意志。

(二)完善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首先,坚持理论灌输与亲身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我们要对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这是前提和基础,否则,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虚无缥缈的。在高校中进行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让他们亲自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之道,师资为本。所以加强对高校部分教师的专业培训是我们改善当前现状的首要选择,例如:组织教师去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观摩、实习;同时,教师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其示范作用,做到以身作则。

(三)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社会氛围

首先,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生态道德教育,并大力的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作风,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气,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主动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其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道德并不等于法律,它是“德治”的范畴,主要表现为自律,即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它的调节手段往往是非强制性的;而法律则是强制性的,它是“法治”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他律,即外在的一种约束力。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诸如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仅仅靠道德自律的约束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把道德规范难以约束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到法律规范的调节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教育研究,2003(12).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

一、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能够妥善处理好人、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引导社会各界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大学生基本道德素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从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1]

2.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使受教育者更加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意识地控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获取人类自身发展的盲目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强化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其内化为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提升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培养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更要培养拥有生态道德观、生态责任观的人才,不断完善人才的道德修养,提升人才的生态人格。为此,高校有必要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让大学生理性地面对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学会尊重自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懂得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资源,实现自身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平等观念,强化自律意识,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会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4.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矿产资源肆意开采等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和威胁。在此形势下,我国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重任,不仅要教育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长效的教育机制。

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生进行党史、政策、形势教育。生态文明道德教育不仅扩大了传统道德的适用范围,而且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作用,应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同时,高校还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尽快提升生态文明知识理论水平,钻研生态文明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力求提高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成效。

2.丰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应丰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内容,从而生态现状、生态科学以及生态伦理等不同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在生态现状教育方面,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生态读物、生态恶化专题片等,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生态破坏现状,了解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其次,在生态科学教育方面,可通过讲授转基因食品、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等有关生态科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科学的兴趣,并将生态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再次,在生态伦理教育方面,高校应丰富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生态研究成果,如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纪录片;邀请环保局、植物园的相关负责人到学校进行环保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在校内开设生态伦理道德讲座等。

3.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教学

高校应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有效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道德素养。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课内教学实践中,可向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如地球变暖的原因、《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使学生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用知识。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课外教学实践中,可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保护日等重要日子,组织学生到街头巷尾宣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2]

4.营造以生态文明为载体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心灵和道德情感,对实施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此,高校应营造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自觉运用生态文明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身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必须承担起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重任,将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观,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大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J].天中学刊.2012(10).

[2]于浩.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态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1.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很快就会步入社会,他们是未来国家的管理者、建设者,在大学里所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日后的社会服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的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做过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依据《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中大多数能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但是生态知识严重缺乏、环保行为参与度低。调查人员对河南省部分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您怎样看待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问题,97.02%的学生认为很严重,环保应作为基本国策,全民共努力。但是在“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仍有14%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在您对有关生态学知识的获得途径这一问题,有87.83%的学生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您认为大学生在普及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如何?能写出如何行动吗?”有51.3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另外调查人员也发现大学校园里水、电、食物、纸张浪费现象严重,大学生在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所以作者最后建议大学有必要面向全校开设生态学必修课、选修课以普及生态基本知识。大学生生态意识低、生态知识匮乏、环境行为参与度低,这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更多的应该是高校的责任。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的高校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反应却是缓慢、滞后的,从上述调查报告看,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可见在生态环境教育上,高校某种程度上是缺席的。不少高校对生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未将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入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师资上也没有专门从事生态教育的人员,缺少材、教学大纲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作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首先要承担起这一责任,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2.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十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在政策措施方面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体人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好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在于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转变过去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日益膨胀的消费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道德支撑,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生态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符合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3.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影响。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生态道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内容,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道德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担负责任,还要承担对子孙后代、地球其它物种和生命以及大自然的责任。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有了新的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非纯粹的知识教育,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生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对过去以道德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拓展。

二、渗透式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上所述,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作为承担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担负起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而在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这一问题上,渗透式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教师既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道德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1.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生态道德渗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蕴含着不少生态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挖掘、梳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之中。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从了解祖国的人口、资源、土地、气候状况变化以及自己家乡环境、资源情况入手,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大自然之美,学会欣赏自然进而产生爱护自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为的活动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讲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这一节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人生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分析资源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确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同样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渗透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课程资源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经过挖掘和整理之后,是能够让学生接受不少生态道德知识的,而这需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自觉地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纳入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

2.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教材内容中的比重

思想政治课进行生态道德渗透必须立足于教材,但是就现有教材内容看,生态道德方面内容显然是严重不足的,曾有学者指出“当前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编教材中,环保的内容不但篇幅小,而且内容肤浅,表述简单,给人的感觉和印象似乎环保不是很重要。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局限点题为止,轻描淡写的讲一讲,很多非常必要的内容不能展开。”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重点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消费观、价值观、法制观念等。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应该增加生态道德专题、环保法规专题。即在传统的人际道德,即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外,增加生态道德一节,介绍生态道德内涵、生态道德原则、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要求。在法律基础部分可以增加环保法规一节,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介绍其基本精神、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主要内容等。通过宣传环境法规,培养学生环境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也应该增加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现有教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中,只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个目中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贯彻十精神,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突出出来,可设生态文明专题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观念。

3.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开辟道德教育新途径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1.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很快就会步入社会,他们是未来国家的管理者、建设者,在大学里所受的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日后的社会服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薄的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做过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依据《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中大多数能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紧迫性,但是生态知识严重缺乏、环保行为参与度低。调查人员对河南省部分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您怎样看待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问题,97.02%的学生认为很严重,环保应作为基本国策,全民共努力。但是在“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仍有14%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在您对有关生态学知识的获得途径这一问题,有87.83%的学生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您认为大学生在普及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如何?能写出如何行动吗?”有51.3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行动。另外调查人员也发现大学校园里水、电、食物、纸张浪费现象严重,大学生在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行为依然存在。所以作者最后建议大学有必要面向全校开设生态学必修课、选修课以普及生态基本知识。

大学生生态意识低、生态知识匮乏、环境行为参与度低,这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更多的应该是高校的责任。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的高校对生态环境教育的反应却是缓慢、滞后的,从上述调查报告看,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可见在生态环境教育上,高校某种程度上是缺席的。不少高校对生态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未将提高全体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没有把基础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列入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师资上也没有专门从事生态教育的人员,缺少材、教学大纲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作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首先要承担起这一责任,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2.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十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在政策措施方面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全体人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好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在于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转变过去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日益膨胀的消费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道德支撑,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生态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符合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3.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影响。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的拓展。生态道德教育拓展了德育的内容,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道德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担负责任,还要承担对子孙后代、地球其它物种和生命以及大自然的责任。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有了新的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非纯粹的知识教育,所以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大学生在生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对过去以道德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拓展。

二、渗透式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上所述,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作为承担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也必须担负起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而在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这一问题上,渗透式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式,教师既要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现有的生态道德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道德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从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出发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1.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生态道德渗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蕴含着不少生态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挖掘、梳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教师可以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之中。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从了解祖国的人口、资源、土地、气候状况变化以及自己家乡环境、资源情况入手,让学生一方面了解大自然之美,学会欣赏自然进而产生爱护自然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为的活动对自然的改造和破坏,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讲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这一节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谐的人生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还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分析资源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危机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确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同样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可以渗透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课程资源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经过挖掘和整理之后,是能够让学生接受不少生态道德知识的,而这需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师自觉地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纳入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育。

2.积极推进教材改革、课程改革,增加生态道德内容在教材内容中的比重

思想政治课进行生态道德渗透必须立足于教材,但是就现有教材内容看,生态道德方面内容显然是严重不足的,曾有学者指出“当前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统编教材中,环保的内容不但篇幅小,而且内容肤浅,表述简单,给人的感觉和印象似乎环保不是很重要。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局限点题为止,轻描淡写的讲一讲,很多非常必要的内容不能展开。”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在生态环保教育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重点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新的自然观、消费观、价值观、法制观念等。笔者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应该增加生态道德专题、环保法规专题。即在传统的人际道德,即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外,增加生态道德一节,介绍生态道德内涵、生态道德原则、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要求。在法律基础部分可以增加环保法规一节,介绍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介绍其基本精神、立法目的、保护范围、主要内容等。通过宣传环境法规,培养学生环境法律意识,使学生明确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也应该增加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现有教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中,只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一个目中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贯彻十精神,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突出出来,可设生态文明专题进行讲授,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观念。

3.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开辟道德教育新途径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就要求生态道德教育不能仅仅采用以往德育道德说教的方式,而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突出实践参与性,激发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地采取各种实践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一味地讲大道理去灌输思想往往欲速则不达,对于大学生来说,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心保护自然的小事情做起,在学校时养成好的道德习惯,走出学校后才能真正具有生态责任意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讲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养成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的观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观,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调查和写作调查报告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消费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影响到我们的资源和环境甚至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从而摆脱过去种种不良的消费观念,确立适度、绿色、文明的新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社会调查以学生为主体,将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既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生态道德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更加生动。(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新人类中心论;理论构建;实践探索

一、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论构建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以培养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生态道德主要行为规范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生态道德主要行为规范是指:

1.践行一般性生态美德

一般性生态美德指亚里斯多德美德意识的确立,一般指生态德性中的善德、善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精彩地论述了他的美德伦理思想,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有:“勇敢、节制、慷慨、大方、胸襟恢弘、温和、诚实、机智、友善、正义、高尚、坚毅、智慧”等。其中“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被称为古希腊的“四主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一种品质状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是否遵守中道。中道原则即理性原则,生态美德就是寻找对自然的情感和行动既不过分又非不及的恰当中点之品质,过度或不及都是破坏自然的恶习。

2.尊重生命

(1)尊重生物的道德身份。(2)保持生态平衡,提倡生物多样性。

3.善待自然,反对环境法西斯主义

(1)学会感恩尊重自然。对自然要尊重,履行对自然的责任。(2)形成新人类中心论开发生态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倡导和奉行的道德哲学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即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价值观被超越和整合,形成了新的理论——新人类中心论。新人类中心论可以理解为:以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在发挥人类的科技生态能动作用的同时兼顾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人造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新人类中心论将是生态伦理的核心理论,也将是生态道德教育规范的新的核心理念。

4.节约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理念

绿色生态理念包括:

(1)重视善、恶、美的引导。绿色生态理念明确指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最基本的生态行为,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它发展社会“善”的积极意义,认为“善”是生态美的灵魂。绿色生态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表现出来,这就符合了自然美的生态规律。绿色生态理念下的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敦化社会风尚,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2)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意识。要唤起受教育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实现对生态美的不尽追求与创造的理念,使受教育者要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自然美与人造美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在科学与工业力量干预下发生的反自然美的畸形变迁。(3)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生态道德的绿色消费理念是绿色生态道德理念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起绿色的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指在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在节约有度的前提下,追求接近自然,不以获得某一具体的经过化学加工的有形的商品(服务)为主要目的,而以获得主体消费的自然美感、健康、安全为指向的一种生态消费方式。这种绿色生态理念贯串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它包含节约、自然、健康、安全、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4)绿色生态理念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的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总称,是使人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最有力的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绿色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哲学就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

基本的生态科学知识包括地球生态和当前环境科学系统的基本规律:森林群落、物种群落基本生态过程和分布;化学产品及元素对大气、植物、动物的影响;化学产品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沿海滩涂湿地对人类的影响;水资源的净化及保护措施等等。生态科学知识在整个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是21世纪公民素质的必备知识,是对中国公民进行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

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1.图片展示形式

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的事实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向公众展示,以激发公众生态道德意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这是最基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形式。

2.征文研讨形式

即教育者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要求被教育者采取征文研讨的形式,提高对当前生态的理论认识;或者通过研讨的形式,来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达到将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主观意识的目的。

3.放映专题实况记录片形式

该形式即是指教育者利用多媒体、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受教育者播放,以视觉和声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这是生态道德教育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4.实地考察比较形式

这是指让受教育者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美,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现象,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实地考察法是最理想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法。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1.学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通过课堂生态理论的学习,规范受教育者的生态行为。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程(在各科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生态道德,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行为。

2.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及监督

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考核体系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制作生态道德教育主页,或者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各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形成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应该首先重视和掌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形成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氛围,使家庭中每个成员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并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行为,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素质。

4.制定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离不开法律,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确实有部分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道德操守。因此在实施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便迫切需要一种强制约束力来规范公共行为。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生态方面的相关法规,逐步规范公众的行为,使之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逐步将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新京报社论.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N].2005-01-30.

[2]周笑兵.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3).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化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个层面,其中,生态文明是社会各种文明的前提。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良性互动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状态等方面。

生态德育首先始于对生态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生态环境教育目标。国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生态德育”的正式提法,而更多的是从环境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是生态道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环境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为学者们重视。探索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是探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在根本上还必须付诸于全体公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和环境素质的养成,而这离不开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德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德育的开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环境素质,而且还能使高校大学生对于全社会公民的环境素质提升具有示范作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

二、现状

我国学者从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8年5月,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到“生态德育”的说法。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德育生态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尝试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挖掘德育生态的意义与价值,并结合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德育新思路、新方案以及新措施,从丰富生态德育的内容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理念,改进传统的德育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总之,国内学者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域。但从研究的程度来看,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如对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生态德育的内容、生态德育的方法及其实践路径有待系统深入的挖掘与建构。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号召。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而当前中国十大污染最重城市中河北省有7个,成为污染“重灾区”,河北省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进行生态德育。高校德育作为培养具有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推动生态德育理论发展、拓宽德育理论空间,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北省高校和大学生的数量众多,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对我国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路径及对策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媒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必然也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生态道德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当今生态环境等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焦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当今生态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索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本专业课与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应该融合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德育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软环境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组织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主题征文比赛、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生态德育的知识与理念,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进而从内而外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空间,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学习途径,加强生态道德宣传,使得生态道德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也称环境道德教育)日益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又是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呢?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所以本文拟作初步探索。要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了解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因为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是界定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赵菊的表述是:“环境道德教育,是根据环境道德原则和环境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环境价值准则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1]P27

曾建平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就它的指向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以它的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从它的时序性界说,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2]

饶国宾、华启和把生态道德教育解释为“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3]P212

王世民、李泊等人的理解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4]P223

笔者认为赵菊的表述更为科学,因而比较同意赵菊对 “生态道德教育”的界定。

二、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

古人付对德育实效性的定义是:“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中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含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5]P3

张平的表述是:“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6]P33

孙学策认为:德育实效,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有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有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7]12

翟天山、杨炎轩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者以自己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品德发生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8]P36

笔者认为古人付的阐述比较具体,因而比较同意古人付对 “德育实效性”的界定。

三、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本人在生态道德教育和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作出这样的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环境教育后,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取得的效果。

把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这条准绳。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一种主观判定。主观判定并非是想怎么判就怎么判,随心所欲下结论,而是有一个准绳,必须根据这个准绳来判定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那么,这个准绳是什么呢?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判定道德行为的准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个人就是有道德的,反之,则是没有道德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要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如果很好地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高;如果不太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低,甚至是没有实效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维度去考察。

第一,看内在效果。内在效果是指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否实现了“内化”。 我们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实现内化。横的方面,要看是否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言行。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言行;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态度;有了道德意志,才能调节、控制言行;道德言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所以,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体现一个人的品德面貌。纵的方面,要看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即是否按照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到“自由”这几种不同的境界在不断提高。他律是起点,自律是终点,自由是最高境界。

第二,看外在效益。外在效益是指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即是否实现了“外化”。 判断是否实现外化,要看他是否把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贡献给了社会。目前,有些受教育者如学生当着老师的面是一套、背着老师的面又是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表现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只注重自己的内化,没有看到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影响,没有看到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

第三,看效率。无论是内在效果还是外在效益,都存在一个效率问题——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最好产出的问题。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是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当然,也是考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赵菊.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4]王世民,李泊等.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5]古人伏.《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6]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2).

生态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